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城市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的历史性建构问题。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并非是个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其具体内涵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历史性建构和生成过程之中。论文按照“近代开埠的初创期——建国十七年重建期——‘文革’十年动乱——新时期的繁荣发展期”的历史发展序列,在对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基本历史梳理和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以及各方力量和社会公众群体在围绕作品展开的公共交流和对话中传达出来的公共性讯息与表达的价值诉求等问题。以探求社会文化语境的历史变迁中,上海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具体的公共性内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公共性的建构过程又受到哪些群体、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本文主要由绪论、作为主体的四章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在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进行基本介绍的同时,对城市公共艺术当中的公共性和公共交流功能等基本概念加以简要的理论梳理,并说明本研究的问题侧重点、研究对象、叙述框架。
     第一章分别论述上海近代开埠以后由殖民者、中国人建造的公共纪念碑和雕塑各自传达了哪些政治讯息和价值观念,以及它们具有何种公共性内涵和功能。
     第二章通过对建国十七年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中建造和设立的公共纪念碑雕塑的分析研究,探讨这个时期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性内涵问题。
     第三章结合“文革”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语境对十年间上海建造的毛泽东塑像、塑造“工农兵”和英雄人物形象的雕塑进行公共性的解读,并探讨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如何建构和赋予这一时期公共艺术公共特性的。
     第四章涉及的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通过对不同空间区域中的作品分析,说明在城市空间区域化和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结论部分,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论述得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一个受历史变迁影响,且始终处于一种历史性建构过程中的变化的概念。而且,无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内涵怎样变化,它都始终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到了社会“公共领域”——无论是政治公共领域,还是公共生活领域——当中,并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在“公共领域”中进行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媒介,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从而才实现了其公共性的价值,发挥了社会认同和社会整合的公共功能。
Taking City Public Art of Shanghai as a major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willmainly discuss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City Public Art's publicity.
     The publicity of City Public Art is not a constant abstract concept,its concreteconnotation is changing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generation and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Open Port in moderntimes—the 17-years rebuilding fro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thedecade turmoil of Culture Revolution—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and on the basis of essential historical outline of Shanghai's City Public Art and thecase analysis on main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ublicityfunction and the publicity significance of Shanghai City Public Art in specifichistorical context,the pubicity information and value demand which are expressed bydifferent parties and the pubic when they communicate around works and so on,andso as to seek 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ShanghaiCity Public Art,what group,social factor,ideology have affected the process ofpublic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the exordium,the mainly part and theconclusion.
     Du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reason and status of City Public Art,theexordium will have a simple theory carding on some concepts,such as the publicity ofCity Public Art,the function of public intercourse and so on.In addition,we willillustrate the research focus,research object and the narrative framework in this par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discuss what political information and values had beenexpressed on the public monument and sculpture which were built byColonialists/Chinesesince Opening Port in modem times in Shanghai and whatpublicity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they hav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public monument and sculpture which werebuilt in Shanghai's public space in the first 17-years from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 founded,The second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public function and publicconnotation of Shanghai City Public Art in this period.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culture background and ideology of Culture Revolution,the third chapter will have an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sculptures of MaoZedong,“peasants and soldiers confederation”and heroes.Besides,this chapter willalso discuss how the specific political ideology built the public character of Public Artin this period.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refer to the publicity of Shanghai City Public Art in theNew Era.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works from different space,this chapter willillustrate the diversification tendency of Shanghai City Public Art's publicity in theprocess of diver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city space and culture.
     The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anterior analysis,the publicity of Public Art isa concept that is affected by history and is changing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generation and construction.And no matter how the publicity connotation changes,ithas intervened in social“Public Space”,and keeps an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reality,no matter it is Public Political Space or Public Life Space.As an intermediary whichis expressed by social group,the publicity of Public Art has realized its public valueand played its function that is identified and integrated by society.
引文
1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3页。
    2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38页。
    5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33.
    6 艾柯认为,从西方传统的美学意识、美学理论出发,艺术作品总被看作是一种个人的产品、被理解为带有个人特色的东西,甚而连观众对艺术品的欣赏也被视作是个体独一无二的感受经验,因此与艺术品的交流也变成了仅仅关乎个人的事务。安伯托·艾柯著;刘儒庭译《开放的作品》,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6页。
    7 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第124页。
    8 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第154页。
    9 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第154页。
    10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35.
    11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48页。
    12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48页。
    13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53,154,162页。
    14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58页。
    15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58~166页。 《现代美育理论·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的拓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87~291页:高平叔编《蔡元培哲学论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408页;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291,133页。
    21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1页。
    22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页。
    23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页。
    24 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25页。
    26 Ellen Dissanayake.Why Public Art is Necessary.Penny Balkin Bach.New Land Marks:Public Art,Community,and the Meaning of Place[M].Washington,DC:Grayson Publishing.2001:28~29.
    27 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4;巫鸿著;郑岩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1版,第54页;巫鸿著;柳扬,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1版,第245~248页。
    28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9~31页。
    29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3~24页。
    30 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希腊人的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09页。
    31 米海里司著;郭沫若译《美术考古一世纪》,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页。
    32 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奥地利的胡安(Juan DE AUSTRIA)(1547~1578)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私生子,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异母兄弟。查理五世死后,腓力二世承认他为异母兄弟,任命其为西班牙海军司令,并给了他一大笔家产,命名他为奥地利的唐·胡安(1559)。1571年,腓力二世派他率领由西班牙、威尼斯和教皇结成的神圣联盟的海军,在东地中海与土耳其人作战。他把几支舰队组成一个有效的战斗单位,在勒班陀海战(1571)中击败了土耳其军队,从而打破了土耳其人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88~89页。
    33 Sergiusz Michalski.Public Monuments:Art in Political Bondage 1870-1997[M].London:Reaktion Books Ltd..1998:8.
    34 Sergiusz Michalski.Public Monuments:Art in Political Bondage 1870-1997[M].London:Reaktion Books Ltd..1998:9.
    35 Sergiusz Michalski.Public Monuments:Art in Political Bondage 1870-1997[M].London:Reaktion Books Ltd..1998:56
    36 参阅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63;沙维吉“自立成功的纪念塔:乔治·华盛顿与树立国家纪念碑之争”,Harriet F.Senie,Sally Webster编;慕心等译《美国公共艺术评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第1版,第23页;黄健敏《美国公众艺术》,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6页。
    37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5页。
    38 董雅,睢建环“公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雕塑》2004年第3期,第23页。
    39 参阅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64~74.
    40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74.
    41 Sergiusz Michalski.Public Monuments:Art in Political Bondage 1870-1997[M].London:Reakti on Books Ltd..1998:107~109.
    42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46页。
    43 Вл·托尔斯泰著;吕叔东译《列宁纪念碑宣传计划的伟大作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4月第1版,第4页;汤姆斯基著;杨成寅译《苏联纪念碑雕刻问题》,上海: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4年10月第1版,第10页。
    44 竹田直树编著;于黎特、杨秀妹译《公共艺术2000例:城市雕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7~8页。
    45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04页。
    46 理查德·柔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中文版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页。
    47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页。
    48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页。
    49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44页。
    50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40页。
    51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41页。
    52 Jeff Weintraub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the Public/Private Distinction”.Jeff Weintraub and Krishan Kumar.Public and Private in Thought and Practice:Perspectives on a Grand Dichotom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2.
    53 理查德·柔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2,44~50页。
    54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8页;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美术研究》2005年第2期,第29页。
    55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美术研究》2005年第2期,第29页;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5~77页;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4页。
    56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3~74页;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8页。
    57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8页;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美术研究》2005年第2期,第29页。
    58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8页;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49。
    59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3页。
    60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34页。
    61 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9页。
    62 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8页。
    63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49,62.
    64 时向东著《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7页;马云,汪凯“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27页。
    65 Richard L.Anderson.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9:11.
    66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年版序言,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9~28页。
    67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8~39页。
    68 章永浩“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和现状”,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8页。
    69 约翰·扬“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蒋大可译《世界美术》1997年第1期,第57~58页。
    1 朱国荣“上海占代近代城市雕塑”,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60~161页;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史图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47页。
    2 关于八仙桥公墓法国将士纪念碑造型的描述主要见于1856年7月5日法国《画报》杂志所载的一篇纪念性文章。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附录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66~367页。
    3 张姚俊《外滩传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第1版,第33页。
    4 徐昌酩《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8~49页。
    5 余芷江“上海的纪念碑”,尹村夫、余芷江“上海的铜像”,《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5~266,268页;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 1984年1月第1版,第370~373,375~378页;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2~113,121页。
    16 徐昌酩编《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0页。
    17 东南文化服务社编《大上海指南》,香港:东南书局,1947年1月第1版,第41~42页。
    18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3页;张忠民主编《近代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98页。
    19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0~381页;宋浩杰主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54页。
    20 商务印书馆编《上海指南》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版,第17页。
    21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2页;东南文化服务社编《大上海指南》,香港:东南书局,1947年1月第1版,第42页。
    22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411页。
    23 宋浩杰主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58页。
    24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99页。
    25 上海市立博物馆《上海市立博物馆要览(复馆后第一版)》,1948年8月第1版,第2~12页。
    26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89,192页。
    27 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73页。
    28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24页。
    29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54~55
    30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33页。
    31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86~87页。
    32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88页。
    33 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
    34 殷双喜“纪念碑及其作为建筑艺术的公共性”,《雕塑》2004年第6期,第29页。
    35 见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pringfeild,Mass.:G.& C.Merriam Co.,1934.“monumentality”条。
    36 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 tecture[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4.
    37 殷双喜“纪念碑及其作为建筑艺术的公共性”,《雕塑》2004年第6期,第30页。
    38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70~171页。
    39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562页。
    40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15页。
    41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04,111~112页。
    42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04页。
    43 里斯·洛万“纪念碑——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第114~115页。
    44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87页。
    45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0~14页。
    46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4页。
    47 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114页。
    48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页。
    49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2~303页。
    50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5页。
    51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7页。
    52 法军在梅斯要塞战役和8月31日色当战役中连遭惨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率83000人投降。此后新建的第三共和国也无法击退德军的进攻而于10月27日宣布投降。参阅皮埃尔·米盖尔著;蔡鸿滨,张冠尧等译《法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第1版,第408页。
    53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7~308页。
    54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8~309页。
    55 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8~309页。
    56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104页。
    61 娄承浩,薛顺生编著《消逝的上海老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46页。
    62 娄承浩,薛顺生编著《消逝的上海老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45页。
    63 费正清认为,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保守、封闭、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的状态之中,所以它在各方面都需要借助某种外部力量来获得发展,而此时西方文明的入侵对中华帝国造成的冲击恰好迫使整个民族为求生存而做出了某种应激性反应,从而导致社会的革新。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32~134页。
    64 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50页。
    66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07~110页。
    67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9页。
    68 黄玄万“‘五卅’烈士纪念碑残石”,《学术月刊》1964年第5期,第69页。
    69 相瑞花,白云涛《南京路上的血泊——上海五卅惨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72页。
    74 蔡继福“陈英士在上海的史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58页。
    75 蔡继福“陈英士在上海的史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58页。
    76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1页。
    77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10页。
    78 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12页。
    7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83页。
    1 盛杨主编《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4页。
    2 高春明主编《上海艺术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52页。
    3 姜龙飞“解放初期筹建‘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纪事”,西坡编著《上海珍档:雅俗上海的43份档案》,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20~121页。
    4 王慧青“中苏友好大厦:上海人的不了情”,《上海档案》2002年第4期,第51页。
    5 徐昌酩编撰《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1页;高春明主编《上海艺术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53~755页。
    9 约翰·扬“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蒋大可译《世界美术》1997年第1期,第57页。
    10 盛杨主编《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4页。
    11 章永浩“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和现状”,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页。
    12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98,330页。
    13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页。
    14 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48页。
    15 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72页。
    16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55.
    17 巫鸿“对‘中国青铜时代’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第126页。
    18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页。
    19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58
    20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02页。
    21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87,91页。
    22 刘开渠“雕塑创作的新气象”,《刘开渠美术论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94页。
    23 “为无产阶级政治、为共产主义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雕塑创作的唯一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努力创作出艺术性更高的新鲜风格,更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提高我们的雕塑品的感人力量。”(原载于
    27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49.
    1 “首都举行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红旗》1966年第15期。
    2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著;金光耀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597页。
    3 “他们对于一切牛鬼蛇神却放手让其出笼,多年来塞满了我们的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等,从不提倡要受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来也不要批准”“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中共中央委员会《5·16通知》,肖星《共和国风雨四十年(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457~463页。
    4 王明贤,严善錞《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4页;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30~132页。
    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红旗》1967年第7期。
    6 高春明《上海艺术史(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月第1版,第757页。
    13 据说由于政治原因,主席像的造型设计受到高度的重视,没有理工科的学校不敢塑造主席挥手的形象,而工科不强的学校建造的主席像的大拇指是不能分开的,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像同济大学这样的理工科较强的学校建造的毛主席像才能举起右手、拇指分开,并且每个食指和小拇指微微翘起。
    14 徐昌酩编撰《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1页。
    15 Ellen Johnston Laing.The Winking Owl: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43.
    16 金大陆“上海的几尊毛泽东塑像”,熊月之主编《都市空间、社群与市民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46页。
    17“黄浦江畔阳光普照”,《解放日报》1967年6月7日。
    18 “黄浦江畔阳光普照”,《解放日报》1967年6月7日;红钢战报供稿“毛主席不锈钢半身塑像永放光芒”,《解放日报》1967年6月7日,第六版。
    19 《东方红》1967年7月1日。
    20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99页。
    21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53页。
    22 “美展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群众化。这次美展60%以上的作品都是工农兵的作品,作品的内容也大都是反映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上海的毛主席语录画,其中70%都是工农兵业余美术作者创作的。《红卫兵赞》泥塑群像,也是解放军展示、红卫兵和革命的专业雕塑工作者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这次美展是革命的美术创作在广大工农兵群众中的一次普及、一次提高”。中央直属美术系统革筹小组评论组“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的赞歌”,《人明日报》1967年11月28日。
    23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24 王明贤,严善錞《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0页。
    25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革命画展’观后感”,《无产者画刊》第3期、《美术战报》第5期合刊1967年第6期。
    26 托比·克拉克著;吴霈恩译《艺术与宣传》,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第1版,第23~25页。
    27 托比·克拉克著;吴霈恩译《艺术与宣传》,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第1版,第112~113页。
    28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54页。
    29 原载于《支部生活》1968年第59期,第16页。金大陆“上海的几尊毛泽东塑像”,熊月之主编《都市空间、社群与市民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56页。
    30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92页。
    31 马英民“中国‘红太阳’思潮研究”,《北京党史》2005年第3期,第25~26页。
    32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56页。
    33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299页。
    34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442~443页
    35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36 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37 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红旗》1969年第11期。
    38 鲁虹“‘文革’时期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情境”,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5年2月,第23~28页。
    39 贺万里将此类姿势解释为“效忠式”姿态,他认为,毛主席高举右手是文革毛泽东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象样式,这既可以理解为是在招收也可以认为是在指路,文革中有很多毛泽东肖像画与塑像都去这种姿势,喻示着毛主席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舵手”,应合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主席思想”的时代新年。贺万里“‘领袖与群众’——新中国文艺政策影响下的一种绘画题材的图像转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0页。
    40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46~147页。
    41 托马斯·克伦普著;郑元者译《数字人类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40页。
    42 吴继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塑像”,《党史纵览》2007年第5期,第34页。
    43 约翰·费斯克著;许静译《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7,77页。
    44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页。
    45 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68页。
    46 施慧《公共艺术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1996年9月第1版,第60页。
    4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第1版,第391页。
    48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第1版,第392页。
    49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第1版,第398页。
    50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452页。
    51 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4页。
    52 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第366~367页。
    53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50页。
    54 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285~287
    1 高春明主编《上海艺术史(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64页。
    2 朱鸿召“上海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出路”,《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3期,第20页。
    3 “《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上海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4 《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5 “《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上海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6 上海城市雕塑题材分类:1、艺术文化题材。强调关注当代艺术潮流,反映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建设等内容。2、历史文脉题材。反映上海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革命史和民族工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3、民俗生活题材。反映当代城市生活场景、文化时尚、民俗风情,描述人情、亲情、友情,追求新时代的人性之美。4、国际文化交流题材。反映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展现上海雕塑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面向世界的气度与胸怀。《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7 《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8 “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年第20期,第28页。
    9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10 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33页。
    11 高春明主编《上海艺术史(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59页。
    15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3,31页。
    18 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44页。
    19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和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95页。
    20 杨斌“保留城市记忆尝试策划模式——‘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落成”,《美术观察》2006年第3期,第30页。
    21 殷双喜“城市历史的另类叙述——谈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雕塑”,《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第41页。
    22 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50页。
    1 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66~167页。
    2 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26页。
    3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5~77页。
    4 珍妮特·沃尔芙著;董学文,王葵译《艺术的社会生产》,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64页。
    7 时向东明确指出,公共艺术必须位于公共空间,而对这一点的认同主要基于公共艺术与架上艺术的区别,原因就在于架上艺术是纯属艺术家自己的世界,它既不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也不需要在乎公众是否认可;而公共艺术作为开放型的艺术,位于公共空间之中,它不仅要与环境发生关系,同时也“没有选择读者的自由”,公众有权力对公共艺术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3页。
    8 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72页。
    9 托马斯·门罗著:石天曙,滕守尧译《走向科学的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月第1版,第495页。
    10 史蒂文·布拉萨著;彭峰译《景观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30页。
    11 史蒂文·布拉萨著;彭峰译《景观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0~41,53,64页;卡尔松著;杨平译《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欣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32-47页。
    12 史蒂文·布拉萨著;彭峰译《景观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页。
    13 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33页。
    14 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55.
    [1]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M].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
    [2]Penny Balkin Bach.New Land Marks:Public Art,Community,and the Meaning of Place]M].Washington,DC:Grayson Publishing,2001.
    [3]Sergiusz Michalski.Public Monuments:Art in Political Bondage 1870-1997[M].London:Reaktion Books Ltd.,1998.
    [4]Richard L.Anderson.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9.
    [5]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6]Ellen Johnston Laing.The Winking Owl: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7]Jeff Weintraub and Krishan Kumar.Public and Private in Thought and Practice:Perspectives on a Grand Dichotom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1]Harriet F.Senie,Sally Webster编;慕心等译《美国公共艺术评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第1版。
    [2]麦肯·迈尔斯著;简逸姗译《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
    [3]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4]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5]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6]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7]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8]孙振华《走向荒原》,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9]孙振华、鲁虹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0]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1]刘茵茵编著《公共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3]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1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5]施惠《公共艺术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6]孙明胜《公共艺术教程》,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7]李永清《公共艺术设计实务》,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8]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9]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0]黄健敏《美国公众艺术》,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21]黄健敏《百分比艺术:美国环境艺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2]陈惠婷《公共艺术在台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3]陆蓉之《公共艺术的方位》,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24]洪致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5]倪再沁《台湾公共艺术的探索》,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26]吴玛俐《德国公共空间艺术新方向》,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7]竹田直树编著;于黎特、杨秀妹译《公共艺术2000例:城市雕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8]法国亦西文化编《法国公共艺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9]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合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31]陈燕静《水景公共艺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2]王艳编著《壁画艺术与公共环境——当代壁画艺术形式与技法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3]林蓝《公共艺术的历史观——广东地域公共艺术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4]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的拓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36]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7]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8]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和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9]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40]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41]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编《上海城市雕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42]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3]徐昌酩编撰《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44]高春明《上海艺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5]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上海艺术史图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46]王震《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47]盛杨主编《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8]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
    [49]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
    [50]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419-20)上海市政概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51]上海市立博物馆《上海市立博物馆要览(复馆后第一版)》,1948年8月第1版。
    [52]上海市文史馆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53]王鹏程等编《上海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54]商务印书馆编《上海指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版。
    [55]冷省吾著《最新上海指南》,上海:上海文化研究社,1946年8月第1版。
    [56]东南文化服务社编《大上海指南》,香港:东南书局,1947年1月第1版。
    [57]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58]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59]安克强著;张培德等译《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60]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61]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62]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63]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64]熊月之主编《都市空间、社群与市民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65]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66]斯坦利·莱恩-普尔,弗雷德里克·维克多·狄更斯著;金莹译《巴夏礼在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67]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68]吴圳义《清末上海租界社会》,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
    [69]王文英《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70]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71]娄承浩,薛顺生编著《消逝的上海老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72]程绪珂,王焘主编《上海园林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3]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74]上海图书馆编《老上海风情录(一)·建筑寻梦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1版。
    [75]宋浩杰主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76]张姚俊《外滩传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第1版。
    [77]张忠民主编《近代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78]张晓春《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79]史仲文《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80]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1911—1949》,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81]邱振亮《中国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82]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83]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84]王璜生主编《无墙的美术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85]王明贤,严善錞《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86]陈履生《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87]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88]刘晓《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第1版。
    [89]托比·克拉克著;吴霈恩译《艺术与宣传》,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第1版。
    [90]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91]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92]覃京侠编著《新中国美术经典60年代》,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93]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著;金光耀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第1版。
    [94]费正清,费维恺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1月第1版。
    [95]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1版。
    [96]肖星《共和国风雨四十年》(上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97]黄曼君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98]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99]金春明,黄裕冲,常惠民编《“文革”时期怪事怪语》,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100]李松晨主编《“文革”档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10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102]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0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第1版。
    [104]杜赞奇著;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合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05]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06]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07]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108]安德鲁·文森特著;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09]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
    [110]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11]安伯托·艾柯著;刘儒庭译《开放的作品》,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12]Вл·托尔斯泰著;吕叔东译《列宁纪念碑宣传计划的伟大作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4月第1版。
    [113]汤姆斯基著;杨成寅译《苏联纪念碑雕刻问题》,上海: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4年10月第1版。
    [114]卡斯腾·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15]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16]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117]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18]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119]约翰·费斯克著;许静译《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20]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文本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21]彼德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22]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23]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译《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124]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25]王海龙《视觉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26]巫鸿著;郑岩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1版。
    [127]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128]米盖尔·杜夫海纳主编;朱立元,程介未编译《美学文艺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2月第1版。
    [129]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30]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131]珍妮特·沃尔芙著;董学文,王葵译《艺术的社会生产》,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132]阿瑟·丹托著;欧阳英译《艺术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33]汉斯·贝尔廷等著;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134]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135]史蒂文·布拉萨著;彭锋译《景观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36]卡尔松著;杨平译《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欣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137]阿诺德·伯林特主编;刘悦笛等译《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38]阿诺德·伯林特著;陈盼译《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39]阿诺德·伯林特著;张敏,周雨译《环境美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