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千年以来,在破除“本质主义”迷信、反思“文化研究”不足之后,重新审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关系价值成为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文学本性的认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论文以综合性视角和系统的方法,从关系反思和理论建构的意图出发,以历史上出现的“五种”文学基本观念即“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为讨论的场域,分别从形式观念、关系形态、原因阐释三个层面,主要探讨了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五种”复杂关系构成,即“传达关系”、“表述关系”、“审美关系”、“客体关系”和“自反关系”。
     全文除导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六章内容。
     第一章讨论的是文学形式、意识形态、文学接受三个核心范畴和相关理论认识问题。关于文学形式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对文学形式认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当前文学形式的理解困境是什么?该怎样重新认识文学形式?关于意识形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传统理论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的主要线索是什么?在当代意识形态理解遇到了什么困难?该怎样重新理解意识形态?关于文学接受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文学接受在传统理论中是否发挥作用和作用是什么?该如何认识“期待视野”这一接受美学“方法论顶梁柱”的理论有效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对“期待视野”的确定方法可能会有哪些?
     第二章讨论的是“模仿说”下文学接受、传达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模仿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传达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传达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自然社会理性传达关系”、“宗教神学信仰传达关系”、“人文主义理性传达关系”。再次,对“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是什么构成了“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绝对性”话语权威?口头传播如何影响了“传达关系”的传达方式?为什么说“对等思维”水平下的“世界观念”阅读期待是“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
     第三章讨论的是“实用说”下文学接受、表述形式、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实用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表述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表述关系”的三种主要形态,即“修辞层表述关系”、“类型层表述关系”、“中心层表述关系”。再次,对“表述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王权政治如何建立起“表述关系”得以产生的“社会性”话语权威?自然人性和世俗观念如何影响了“表述关系”的表述方式?为什么说“定向思维”水平下的“趣味”阅读心理是“表述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
     第四章讨论的是“表现说”下的文学接受、审美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表现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审美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审美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中介审美关系”、“实践审美关系”、“理性审美关系”。再次,对“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如何确立起“审美关系”得以产生的“主体性”话语权威?社会表述危机如何在“立法之人”上得到调节并表现在文学领域?为什么说“闭合思维”水平下的“反思性直觉”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
     第五章讨论的是“客观说”下的文学接受、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首先,从文学形式现象层面,讨论了何谓“客观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客体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客体关系”三种表现形态,即“不透明客体关系”、“透明性客体关系”、“半透明客体关系”。再次,对“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如何确立起“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无意识结构”话语权威?文学学科独立如何影响了文学客体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形式思维”水平下的“文本深蕴”期待是“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
     第六章讨论的是“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自反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间关系。在引言部分,简要讨论了“客观说”之后有没有一种新的基本文学观念产生?该怎样理解“接受说”?接下来讨论的是,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接受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自反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自反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消解性自反关系”、“交流性自反关系”、“生产性自反关系”。再次,对“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当代“文化主导”如何确立起“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对话性”话语权威?新的“范式”转移如何影响了“自反关系”的经验维度的形成?为什么说“逆转思维”水平下的“对话交流”期待是“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
     结论部分:对五种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简要评述总结,提出走向“关系诗学”的思想主张。
Since the millennium, the "Essentialism" superstition has been broken away and the bias of culture study has also been reflected. After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itself requires to re-emphasize the general links and relation value among things. The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understoo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basic dimensions:literary reception, literary form and ideology. The dissertation by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and systems theory point of view,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five complex relations which exist in literary reception, literary form and ideology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flection of relation and theory construction. These five relations are interpretations are:interpretation relationship, representation relationship, aesthetic relationship, objective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of self-confrontation. The discussion has been made in the following basic fields:imitation theory, practical theory, performance theory, object theory and reception theory which are five literary concepts in the history from three levels: concept of forms, relational form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use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ree core areas:literary form, ideology and literary reception,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s for literary for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be introduced. What are the main understandings on literary for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theory? What is th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on literary form contemporarily? How should literary form be re-understood? As for ideology,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involved. What are the main clues of understanding on ideology in traditional theory? What problems do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y come across contemporarily? How should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y be re-recognized? As for literary reception, 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es literary reception take effects in traditional theory? What are these effect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is the methodology pillar in reception aesthetics. But it suffers the dilemma of theoretical validity. How should such problem be coped with? In practice, how many ways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iterary reception, interpretation forms and ideology in the imitation theory. At first, what the interpretation form of overall formal concept is in the imitation theory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level of literary form. What are the forms of interpretation form? What are the possible links between interpretation form and its forms? Then, thre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interpretation form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level of relationship. They are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of rationality of natural society,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of belief in religious the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of human rationality. What the main mechanisms which form the interpretation are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underlying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The analysis involves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is it that helps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become the absolute discourse authority? How does oral mode of transmission make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effectively carry out? Why does the reading horizon of expectation for world view with peer thinking becom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iterary reception, representation forms and ideology with the practice theory. Firstly, what the interpretation form of overall formal concept is with the practice theory from the level of literary form? How many manifestations are ther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in them? Secondly, three main morphologies of representation rela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from the level of relationship. Finally, what the main mechanisms which help form the representative relation are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level of underlying causes of relation. How does politics of kingship construct social discourse authority which forms representation relations? How do natural humanity and secular view affect representation ways of representation relation? Why does the reading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for fun in the directed thinking become subjective condition of interpretation rel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iterary reception, aesthetic forms and ideology in the performance theory. As usual, firstly, what aesthetic forms of overall formal concept are in performance theory will be introduced from the level of literary forms. What are the manifestations?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in them? Secondly, from the level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hree main representative forms of aesthetic relation will be introduced:intermediary aesthetic relation, practical aesthetic relation and rational aesthetic relation. Thirdly, what the main mechanisms are will be discussed? These mechanisms help the aesthetic relation form. How does individualism ideology set up the subjective discourse authority which makes aesthetic relation form? How the social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get adjusted in "legislative person" and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Why odes the reading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for reference to writer's aesthetic experiences becom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 under the level of closed thinking?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existing in literary object, object form and ideology in the objective theory. Firstly, what the objective form of overall formal concept in object theory will be explained in the level of literary form. What are their manifestations? And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Secondly, from the angle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hree manifestations of object rel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They are:opaque object relation, transparency object relation, translucent object relation. Thirdly, what the main mechanisms are will be explained from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relation formation? These mechanisms form the object relation. How doe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modern society set up discourse authority of unconscious structure help object relation form? Literature subjects independently how to affect the object way of "object relations"? Why does the reading psychology of connotation expectation for deep text in the level of formal thinking becom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 for formation of object relation?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iterary reception,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and ideology in the reception theory. In the introduction, it tries to discuss whether there is a new literary concept or not after the object theory. How to understand reception theory? Then, what the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of overall formal concept in reception theory is will be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ry form. What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relation of self-confrontation?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in them? Furthermor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hree manifestations will be introduced:deconstructive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communicative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and productive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At last, what the mechanisms help relation form of self-confrontation will be explained from the angle of underlying causes of relation formation. How does culture-led define the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 authority? How does transmission of new paradigm greatly affect affect the self-confrontation way of "relation of self-confrontation "? Why does the reading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for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in the level of reversal thinking become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relation of self-confrontation?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five types of literary concept don not separate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re must be a progressive procedure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The author also believes theoretical advocate of the tendency of relational poetics has been put forth in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①[美]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今天的功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②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③[美]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今天的功能》,见[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④[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7页。
    ⑤有关这种偶然契机,姚斯和伊瑟尔后来都做过解释。姚斯说:“由于语言学结构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以及结构人类学最近获得的成就,人们正在背离古老的人文科学中关于理式性理解的规范。当这一现象刚刚变得明显时,另一种现象同样变得明显了,这就是,对于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来说,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不在于超越历史,而在于利用艺术所特有的那种历史洞察力。不是那种完美的分类,也不是符号的封闭系统,更不是形式主义的描述模式,而是历史性的研究才能正确揭示生产和接受的动态过程,揭示作者、作品和公众的动态过程。这种历史性研究借助问答式的解释学,将更新文学的研究,把它引出文学史的迷途,因为文学史已经在实证主义那里搁浅了。那种实证主义的解释学除了自身以外对什么都没有用,它是一种‘写作’的形而上学,或者说是一种为比较而比较的比较文学”。——[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5页。伊瑟尔把这种理论的产生原因归于当时文学研究陷入的窘境,即“解释的冲突”,“现代艺术出现之前,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文本就应该有内容,而内容就应是意义的载体。阐释必须揭示文本的意义,这使整个过程合理合法,因为意义被视为体现出价值,而价值则可以用之于教育。因此,意义的发掘成为关注的重心,但这又开始引发另一个问题,即意义为什么被隐藏于文本之中,作者为什么会一味沉湎于同意义的解释者玩捉迷藏的游戏。而更加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意义被发现后又会改变,即文本中的字母、单词、句子未有丝毫变化。最终,这种状况使我们意识到,左右阐释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本应有的意义。因此,当有人宣称自己找到了那个意义时,其实是在暗示只有他的设想和假设才具有正当性,这就引发了长久以来被称做解释的冲突的现象。”——[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69 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译者前言。
    ②[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5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④[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⑤董学文、金水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①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39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13页。
    ③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④陆贵山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⑤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40页。
    ①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第46页。
    ②南帆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第8页。
    ③南帆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14页
    ④南帆:《关系与结构》,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页。
    ⑤董学文、金永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9—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⑥[美]布洛克:《文化人类学与当代文学批评》,见《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周宪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①[英]理查德·霍加特:《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见《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张英进、于沛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②方克强:《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页。
    ③相关的思想论述见本论文的第六章第一节“接受说与自反形式”。
    ④[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⑤[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
    ①[俄]波利亚科夫编:《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佟景韩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②[俄]波利亚科夫编:《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佟景韩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③[俄]米哈依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载[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3页。
    ①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③关于形式主义文论的详细论述,参见本文的第五章第一节中的“‘客体形式’表现”部分。
    ④[意]葛兰西:《狱中书简》,田时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⑤陈长利:《葛兰西》,载姜哲军、刘峰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5-106页。另见陈长利:《论葛兰西的文学形式思想》,《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5期,第34-38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②[德]托尔特·布莱希特:《中国戏剧表演中的陌生化效果》,载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2页。
    ②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②[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①[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5页。
    ①周平远、余艳:《‘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18页。
    ②南帆:《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四个层面》,《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第16页。
    ①[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观念》,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②[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①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②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③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下册,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292页。
    ①十四院校编写组:《文学理论基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
    ②江西大学中文系组编:《文学概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③郑松生等编:《文学概论讲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④叶凤沅:《文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⑤[英]大卫·罗伯:《英美新批评》,载《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王忠勇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8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4页。
    ⑦[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李辉凡、张捷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①[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②[美]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载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③张婷婷:《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四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9页。
    ⑤狄其骢等:《文艺学新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①参见杜书瀛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四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253页。
    ②蔡仪:《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9页。
    ③蔡仪:《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页。
    ①吉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文学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页。
    ②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③樊德三主编:《文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④国家教委社科司编:《文学概论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⑤文学概论考试编写组编:《文学概论考试参考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⑥钱谷融:《形式与内容》,《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第4页。
    ⑦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①杜书瀛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四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②鲁枢元:《用心理学眼光看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4期,第5页。
    ③钱中文:《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第7页。
    ④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页。
    ⑤陶东风:《文学史哲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①周宪:《文学形式新论》,载周宪著,《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②周宪:《文学形式新论》,载周宪著,《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③童庆炳 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④童庆炳 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①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②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①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页。
    ①刘甫田、徐景熙主编:《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②姚文放:《文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①童庆炳等主编:《文学概论自学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26页。
    ③[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41页。
    ①关于五种文学观念下的形式思想详细阐述,见以下各章,在本节只做概括性的观点提示。
    ②[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滕守尧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22页。
    ③[法]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④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7页。
    ①[德]I·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6页。
    ②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夏征农等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00年版,第2453页。
    ②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7-1818页。
    ①[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③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
    ⑥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①《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页。
    ④[苏]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⑤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262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0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②[美]莱斯利·A·豪:《哈贝马斯》,陈志刚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0页。
    ③姜哲军、刘峰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④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⑤[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
    ①[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3-234页。
    ②[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4页。
    ③[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艺理论译丛(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21页。
    ④单世联:《反抗现代性:从德国到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3页。
    ①[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②[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③[德国]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 《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张世鹏译,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第22页。
    ①Tetty Eagleton,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pp.28-30.
    ②Tetty Eagleton,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pp.5-6.
    ③[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④[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⑤[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287页。
    ①[美]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②[美]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③[美]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④[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282页。
    ①[美]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页。
    ②[美]詹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③Fredric, Jameson, Maxism and For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P.4.
    ④王晓升等著: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③[英]雪莱:《诗辩》,《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①[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见《接受美学译文集》,刘小枫编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8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①[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8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2页。
    ③[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2页。
    ④[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1页。
    ⑤[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3页。
    ①[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 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源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①[联邦德国]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恒、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②[联邦德国]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恒、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页。
    ①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①[德]G·格林:《接受美学研究概论》,载《西方文论选讲》,马新国编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7-508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①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①Edmund Burke:On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P.F. Collier & Son, New York,1909, P.45.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③[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页。
    ①洪汉鼎:《何谓诠释学?》,《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洪汉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73页。
    ③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页。
    ①[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③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④[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①[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①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①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16页。
    ①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95年版,第84页。
    ③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①[古罗马]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②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①[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8页。
    ②[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页。
    ①[古希腊]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包利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页。
    ②[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16页。
    ③陆扬:《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④[联邦德国]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①[联邦德国]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②[联邦德国]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7页。
    ②汪子嵩等编:《希腊哲学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0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9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3页。
    ②[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上册,朱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95年版,第2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7页。
    ⑤[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上册,朱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②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③[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3页。
    ① [法]H·丹纳:《艺术哲学》,张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1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页。
    ① [俄]雅科夫列夫: 《艺术与世界宗教》,任光宣、李冬晗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② [俄]雅科夫列夫: 《艺术与世界宗教》,任光宣、李冬晗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53页。
    ①[法]罗贝尔·艾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①[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②[法]H·丹纳:《艺术哲学》,张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6页。
    ①[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65页。
    ②[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66页。
    ①[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北京:中国民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页。
    ②汪子嵩等编:《希腊哲学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8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页。
    ④[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上册,朱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0页。
    ①[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上册,朱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②[古罗马]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页。
    ③[古罗马]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页。
    ④[美]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3页。
    ①冯承柏等编著:《西方文化精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②[法]德尼兹·加亚尔等著:《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③[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23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9页。
    ③[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7页。
    ②[英]斯蒂芬·F·梅森等:《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6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④[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8页。
    ①[英]斯蒂芬·F·梅森等著:《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2-25页。
    ②[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8页。
    ①参见[英]斯蒂芬·F·梅森等著:《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0-52页。
    ②《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第21节。
    ①[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①[苏]鲍·季格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汤侠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29页。
    ②[英]斯蒂芬·F·梅森等著:《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0-52页。
    ③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7页。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7页。
    ②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页。
    ④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①[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57-258页。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1页。
    ②[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3页。
    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4页。
    ①[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7页。
    ②[苏]鲍·季格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汤侠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29页。
    ①[俄]雅科夫列夫: 《艺术与世界宗教》,任光宣、李冬晗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②[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①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2页。
    ①[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73年版,第56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②[法]高乃依:《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孙伟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1页。
    ③[法]高乃依:《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孙伟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3页。
    ④[法]高乃依:《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孙伟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⑤[法]高乃依:《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孙伟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①[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②[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③[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①[美]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张月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②[美]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张月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③[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⑤[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②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③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④[美]凯·埃·吉尔伯特[联邦德国]赫·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46页。
    ①[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7-38页。
    ②[法]布瓦洛:《朗基努斯<论崇高>读后感》,载《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3页。
    ①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①[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③[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④[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①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3页。
    ①[法]高乃依:《论戏剧》,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00页。
    ②[法]高乃依:《论戏剧》,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00页。
    ③[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72-273页。
    ①[法]高乃依:《论戏剧》,载《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马奇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00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6页。
    ③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①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70页。
    ②[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9页。
    ①[法]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页。
    ①[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代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9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87页。
    ①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②[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56-457页。
    ③[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61页。
    ①[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劳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页。
    ①[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丁三东、张传友、邓晓芒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45页。
    ②[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76页。
    ①[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7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7页。
    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5页。
    ③[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5页。
    ①滕守尧:《审美心理学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②[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③[英]休谟:《鉴赏的标准》,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杨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5-146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8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89页。
    ③[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杨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2-163页。
    ①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7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2页。
    ②[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③[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④[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⑤[波]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
    ⑥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①[英]T·E·休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刘若愚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②[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③[德]鲍姆嘉滕:《美学》,简明、王晓旭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①[德]鲍姆嘉滕:《美学》,简明、王晓旭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③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5页。
    ④朱志荣: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①朱志荣: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4页。
    ③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5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49-478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7页。
    ②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页。
    ③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8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②[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9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16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页。
    ④[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⑤[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2页。
    ④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6-347页。
    ①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3页。
    ②参见滕守尧: 《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英]T·E·休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刘若愚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③[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美]艾伦·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1941)》,王竞、徐乔奇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页。
    ①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7页。
    ④[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0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0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4页。
    ④[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6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8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8页。
    ③[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23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④[德]席勒:《致威廉·封·韩保尔特的信(1796年3月21日)》,载《席勒评传》,傅惟慈译,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55页。
    ⑤[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⑥[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⑦[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⑧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8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1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3页。
    ②[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9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页。
    ②[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页。
    ②[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3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①[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02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页。
    ③[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④Jacques Lacan, Ecrits:A Setection. Trans, Ajan Sheridan, New York:Norton,1977, p.234.
    ⑤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27页。
    ⑥[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①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27页。
    ①[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219页。
    ②[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③[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0页。
    ④[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美]诺曼·N·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潘国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页。
    ②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③[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④[英]雪莱:《诗辩》,《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①[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②[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页。
    ③陆贵山:《人论与文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④[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页。
    ⑤[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8页。
    ⑤[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②[美]科恩:《科学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1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0页。
    ①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5-437页。
    ①[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8页。
    ②[瑞士]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5页。
    ①[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83页。
    ②[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98页。
    ③[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英]特里·伊格尔顿: 《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92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 《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①[德]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4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92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 《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杨文虎:《构思的刺激模式》,《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第112-113页。
    ②杨文虎:《构思的刺激模式》,《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第113页。
    ③[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载刘小枫编选:《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9页。
    ④[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载刘小枫编选:《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8页。
    ⑤[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载刘小枫编选:《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8页。
    ⑥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伍蠡甫: 《欧洲文论简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3页。
    ②[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③周来祥主编:《西方美学主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9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②[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②[俄]茨维坦·托多洛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俄]茨维坦·托多洛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②[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5页。
    ③[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6页。
    ④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⑤[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①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②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①王忠勇:《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17页。
    ②[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前言。
    ③[俄]维茨坦·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④[苏]维茨坦·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⑤[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⑥[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与实用语》,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3页。
    ⑦[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抒情诗的结构》,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5页。
    ①[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②王忠勇:《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27页。
    ③[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①[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诗学的定义》,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8页。
    ②[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论“形式化方法”问题》,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3页。
    ③[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论“形式化方法”问题》,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4页。
    ④[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1页。
    ①[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3页。
    ②[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抒情诗的结构》,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8页。
    ③[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抒情诗的结构》,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8页。
    ④[俄]维克托·日尔蒙斯基:《论“形式化方法”问题》,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0页。
    ①[美]罗伯特·魏曼:《“新批评”和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1962)》,韩耀成译,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77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③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④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前言。
    ①[英]T·E·休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刘若瑞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美]庞德:《严肃的艺术家》,罗式刚等译,载《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54页。
    ③[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卞之琳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④[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③[美]约翰·克娄·兰色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张廷琛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④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页。
    ⑤[美]约翰·克娄·兰色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张廷琛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⑥[美]约翰·克娄·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张谷若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⑦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①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② Cleanth Brooks, The Heresy of Paraphrase, The Well Wrought Urn, San Diego, New York London, A Harvest Boo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75,P.193.
    ③[美]克林思·布鲁克斯:《释义误说(1947)》,杜定宇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
    ④[美]克林思·布鲁克斯:《释义误说(1947)》,杜定宇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页。
    ⑤[美]:I·A·瑞恰慈:《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1936)》,章祖德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①[美]:克林思·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袁可嘉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页。
    ②[美]:克林思·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袁可嘉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页。
    ③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④[美]:克林思·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袁可嘉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⑤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⑥[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1937)》,姚奔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①[美]克林思·布鲁克斯:《释义误说(1947)》,杜定宇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页。
    ②[美]克林思·布鲁克斯:《释义误说(1947)》,杜定宇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③[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①[美]威廉·K·维姆萨特、蒙罗·C·比尔兹利:《感受谬见(1948)》,黄宏熙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②[比利时]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一布拉格一巴黎》,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63页。
    ②[比利时]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一布拉格一巴黎》,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页。
    ③[美]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130页。
    ④[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63页。
    ①[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③[法]托多罗夫:《<十日谈>的语法》,载[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④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⑤[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①[俄]普洛普:《民间故事的形态研究》,载[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②[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载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2页。
    ①[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②[美]罗曼·雅克布逊:《隐喻和换喻的两极》,张祖建译,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0页。
    ③[美]罗曼·雅克布逊:《隐喻和换喻的两极》,张祖建译,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0-431页。
    ④[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①[法]兹韦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朱毅译,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6页。
    ②[美]A.杰弗逊、D.罗比等:《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李广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③[美]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刘豫译,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5页。
    ④[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⑤[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①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①张隆溪:《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俄国形式主义与捷克结构主义》,《读书》,1983年第8期,第92页。
    ②Northrop, Frye. Anaomy of Crit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p.12.
    ③[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散论·沉思和分析》,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页。
    ④[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①[俄]托马舍夫斯基:《诗学的定义》,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7页。
    ②[俄]日尔蒙斯基:《诗的旋律构造》,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95页。
    ③[俄]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1页。
    ④[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⑤[俄]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与实用语》,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3页。
    ①[俄]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0页。
    ②[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结构》,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页。
    ①[英]T.S.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②[英]T.S.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③[荷兰]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3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②[美]威廉·K·维姆萨特:《象征与隐喻(1954)》,袁可嘉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页。
    ③[美]T·S·艾略特:《玄学诗人(1921)》,裘小龙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④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①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页。
    ②[美]I·A·瑞恰慈:《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1936)》,章祖德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③[爱尔兰]叶芝:《1916年的复活节》,查良铮译,载《朝圣者的灵魂》,叶芝著,王家新编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④[爱尔兰]叶芝:《茵那斯弗利岛》,袁可嘉译,载《朝圣者的灵魂》,叶芝著,王家新编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①[爱尔兰]叶芝:《1916年的复活节》,袁可嘉译,载《朝圣者的灵魂》,叶芝著,王家新编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②[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你,第51页。
    ①[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5页。
    ②[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③[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白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俄]穆卡洛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散文论>捷译本序言》,载《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俄)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②[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③[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④[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译本序。
    ⑤[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33-234页。
    ①[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40页。
    ②[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③[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④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①[法]罗朗·巴尔特:《结构主义——一种活动》,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5页。
    ②[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③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7年版,第322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3页。
    ②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London:Methue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p.99.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 页。
    ①[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②[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5-16页。
    ③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④[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①[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07-908页。
    ②[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907-908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
    ②[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98页。
    ④[法]吕西安·戈德曼:《新小说与现实》,张裕朱译,载《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吕同六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①[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1页。
    ②[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86页。
    ③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页。
    ①[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85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
    ③[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美]罗伯特·潘·沃伦:《纯诗与非纯诗(1943)》,蒋平等译,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②[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刘峰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87页。
    ③[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7页。
    ①[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1页。
    ②[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1页。
    ①[英]T.S.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法]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法]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载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4页。另见[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279页。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6页。
    ①[荷兰]汉斯·伯斯顿:《后现代世界观及其与现代主义的关系》,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99页。
    ①[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
    ②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页。
    ③[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13页。
    ④[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⑤[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①南帆:《关系与结构》,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0页。
    ②[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衡译,香港: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9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
    ①[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页。
    ②[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页。
    ①[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3页。
    ②[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8页。
    ③[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①福柯:《什么是作者?》,选自王岳川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②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③王岳川主编:《后结构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④[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⑤[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⑥[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①[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②[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③[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后现代主义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69页。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9页。
    ④[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6页。
    ①[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①[德]姚斯:《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见[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② Wolfgang Iser, Prospecting,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p.34.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④[德]伊瑟尔:《阅读行为》,见[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①[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6页。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②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③赵一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④赵一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⑤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4页。
    ③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3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4页。
    ⑤[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3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7页。
    ③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④参见拙文:《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0页。
    ⑤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⑥[英]阿兰·谢里登: 《求真意志》,尚志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页。
    ①[美]L·德赖弗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306-320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今天的功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④[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⑤[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②[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④[英]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⑤[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及其化身:结构、美学、社群》,见[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0页。
    ①[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及其化身:结构、美学、社群》,见[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0页。
    ②[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及其化身:结构、美学、社群》,见[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0页。
    ③[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及其化身:结构、美学、社群》,见[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0页。
    ④吴元迈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五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德]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6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①[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②[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③[美]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今天的功能》,载[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④[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①王岳川主编:《后结构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②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①关于姚斯和伊瑟尔的期待视野的认识观点见本文的第一章第三节论述。
    ②[联邦德国]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载刘小枫编选:《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83页。
    ③[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7页。
    ①[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9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0-401页。
    ③[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④[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页。
    ①[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6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9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88页。
    ②[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页。
    ③[联邦德国]H·C·姚斯、[美国]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①[美]大卫·布莱奇:《主观批评》,见《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著,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04页。
    ②[美]戴维·布莱奇:《反应研究中的认识论假想》,任孟昭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19页。
    ③[美]戴维·布莱奇:《反应研究中的认识论假想》,任孟昭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20页。
    ④[美]戴维·布莱奇:《反应研究中的认识论假想》,任孟昭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221页。
    ①[美]斯坦利·E·菲什:《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聂振雄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113页。
    ②[美]菲什:《自娱的艺术品——论十七世纪文学的经验》,见[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③[美]斯坦利·E·菲什:《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聂振雄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121页。
    ④[美]菲什:《自娱的艺术品——论十七世纪文学的经验》,见[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⑤[美]乔纳森·卡勒:《文学能力》,杨怡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174页。
    ①[美]乔纳森·卡勒:《文学能力》,杨怡译,载《读者反应批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第178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②[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③[美]乔治·普莱:《批评与没在性体验》,载[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④将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99页。
    ①[德]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②[德]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范大灿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③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第130页。
    ①吴元迈:《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第130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7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英]拉曼·塞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④[英]拉曼·塞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338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8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版,序言。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黄胜强、许铭原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德国]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张世鹏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②[德国]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张世鹏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③周宪编著: 《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④[德国]塞巴斯蒂安·赫尔科默:《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张世鹏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第22页。
    ①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②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0页。
    ③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①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南帆:《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的四个层面》,《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9页。
    ①参见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页,第212-213页。
    ②[法]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①[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①[波兰]英伽登:《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36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336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39页。
    ①[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②[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③关于接受理论更多的对话交流思想,上一节已有较细致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①[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徐继曾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②[德]I·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页。
    ③南帆:《关系与结构》,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2页。
    ④[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衡译,香港: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9页。
    ⑤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08页。
    ⑥辞源修订组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770页。
    ①辞源修订组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0120页。
    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8、[古希腊]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包利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德]鲍姆嘉滕:《美学》,简明、王晓旭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2、[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6、[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德]弗里德里希·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9、[德]黑格尔:《美学》,第一、二、三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4、[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5、[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6、[联邦德国]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恒、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7、[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8、[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0、[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德]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3、[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意]葛兰西:《论文学》,吕同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5、[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36、[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年版。
    3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8、[法]茨维坦·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9、[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对话》,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0、[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2、[法]布瓦洛:《诗的艺术》,任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3、[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徐继曾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4、[法]H·丹纳:《艺术哲学》,张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45、[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6、[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8、[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0、[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51、[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法]让—弗·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3、[法]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下册,吴泓缈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册,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6、[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英]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朱金鹏,住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9、[英]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袁成德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0、[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1、[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64、[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英]安纳·杰弗森等著:《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包华富,陈昭全,樊锦鑫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66、[英]凯瑟琳·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7、[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世界·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8、[英]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张岩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0、[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杨适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年版。
    71、[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72、[英]斯蒂芬·F·梅森等著:《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3、[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4、[英]琳达·史密斯等:《智慧之门》,张念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7、[美]梯利著,[美]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8、[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丁三东,张传友,邓晓芒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9、[美]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0、[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82、[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3、[美]A.杰弗逊、D.罗比等著:《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李广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4、[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5、[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86、[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8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9、[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90、[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91、[美]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
    93、[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邵宏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94、[美]L·德赖弗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95、[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96、[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7、[美]科恩:《科学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98、[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99、[美]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赵炎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1、[美]H.G.布洛克:《作为中介的美学》,罗悌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2、[美]H.G.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3、[美]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程孟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5、[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08、[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陈松岩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109、[苏]奥符相尼科夫等编:《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涂武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0、[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1、[俄]维茨坦·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2、[俄]雅科夫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任光宣、李冬晗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113、[俄]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5、[波]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116、[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7、[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118、[荷兰]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0、[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北京:中国民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21、[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2、[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2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5、[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张天飞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6、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published in the Taylor and Francis e-Library,2005.
    127、T. Eagleton: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128、Tetty Eagleton,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Verso,1991.
    129、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London:Methue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130、F. Jameson:Marxism and For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31、Ihab Hassa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一至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南帆:《关系与结构》,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4、南帆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南帆:《后革命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杜书瀛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一、二、三、四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朱立元主编:《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童庆炳主编:《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2、张婷婷:《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济南:山东文艺出版2001年版。
    13、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15、陆贵山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董学文、金水兵等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8、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9、陆梅林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94年版。
    20、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赵宪章:《文体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赵宪章:《形式的诱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27、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王晓升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1、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许明:《新意识形态批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4、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张秉真等著:《西方文艺理论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1、童庆炳等著:《马克思与现代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3、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4、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6、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7、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8、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0、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51、王岳川主编:《后结构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陶东风等著:《当代文学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7、姜哲军、刘峰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8、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59、刘小枫编选:《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60、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989年版。
    61、吕同六主编:《二十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62、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赵一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64、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5、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6、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中、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68、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后现代主义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69、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0、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1、朱志荣:《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3、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75、王逢振、盛宁、李自修主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76、洪子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8、陆梅林等主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79、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0、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2、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3、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4、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5、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8、马新国编著:《西方文论选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9、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0、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1、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王忠勇:《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93、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9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5、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98、方珊:《形式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9、朱立元、张德兴:《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评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0、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1、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02、夏之放孙书文主编:《文艺学元问题的多维审视》,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5年版。
    103、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4、郑克鲁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5、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7、姚大志:《现代之后》,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108、毛德信:《世界文坛百年回望》,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9、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0、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版。
    111、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2、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113、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14、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6、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8、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20、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2、叶朗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24、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26、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7、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28、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29、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30、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1、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2、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3、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34、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5、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6、焦循撰:《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7、范文澜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38、周振甫撰:《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9、曹旭集撰:《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40、郭绍虞撰:《沧浪诗话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41、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2、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3、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