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跨越国界的“空间移位者”大规模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中,对跨越国界的“空间移位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曾冠以“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留学生文学”、“旅外文学”、“洋打工文学”、“域外文学”、“留洋文学”等名称。这些名称的重点虽然不同,或强调创作者身份,或强调地域特征,或强调写作语言,但此种观念却是相通的:认为作品是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创作的,属于中国本土以外的文学;创作者的身份被界定为域外的华人。这些名称都凸现出中西地域之隔,将中西切割成截然对立的两个空间,写作者被认定是身在异乡的中国客,写作是“写在家国之外”的行为。
     我认为,这些名称忽略了在全球化语境中更具流动性的现实存在:人们游走于中西之间,在居住国和出生国之间比较自由地流动,国籍和地域对他们不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使用了“跨文化写作”概念,目的是想突破空间对研究对象的限制,突出多元文化对写作者的交互影响。
     本文论述的是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论述的作家包括查建英、严歌苓、刘索拉、陈丹燕、唐颖、张翎、周励、王蕤、朱晓琳、郁秀等。这些作家长期往返在“中国”和“他国”之间,“国界”对她们并不起限制作用。她们的法律身份或不相同,但拥有相同的中国血缘背景,出生国文化是她们看重的。并且,她们也有长期异国生活的体验,对“他者”社会和文化有切实的体验。她们的创作有明显的全球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和单一文化背景下的写作相比,这些作家写作的主题、视角、风格都明显不同。多元文化对本文所论述的作家们的人生态度、价值选择、身份建构、文化观念、文学观念产生着复杂的影响。
     本文选取“中国”作为“女作家”的定语,主要是强调“中国”这一血缘背景,强调文化母体在空间“移位者”身份认定中起到的作用。中国血缘是作家们在自我身份认同中被强调的,在女作家们的自我身份表述中,她们对自己的中国血缘认同更强于法律身份认同。在她们的作品中,出生国为中国的人物的身份认定也大抵如此。
     本文所说的“大陆背景”,指作家出生地为中国大陆、成长在中国大陆,作家直接从中国大陆到他国。本文希望揭示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对女作家跨文化写作产生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分析了西方“他者”形象的确立。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必然产生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想像。想认清“自我”,“他者”是重要参照系。中国对西方“怎么看”和“看什么”,也表现出中国对自我的想像方式。本文首先归纳了中国历史中的西方“他者”形象,目的是追寻近三十年女作家跨文化写作中西方形象的发生渊源。在中国历史上,西方形象主要以“套话”的形式出现,是时间性的历史产物。中国视角中的西方形象经历了空白化、离奇化、理想化、二分化、丑化等一系列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西方被本文所论述的女作家们塑造成了“救世主”的形象。通过对大量文本的细读,本文得出了以上结论。本文还分析了此形象产生的原因。西方“救世主”形象的产生,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中国“卡理斯玛”失范的文化精神状况有很大关系。其次,“救世主”形象的产生和以“他人”为镜确认自我、建构意义的现实需求有关,也和异国情调有关。西方“救世主”形象是中国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带有幻想性的神话色彩,表现出文化解读过程中的误读和局限性。把一个“异质体”当成“救世主”,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盘根错节的问题。
     本文第一章第三节从空间、跨语言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对话、叙事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女作家的作品怎样建构跨越国界后的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形象。
     从文化地理学中空间的角度分析,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空间对中国血缘的空间移位者来说,没有文化根基,没有家园根基,是流离他乡者伤感情绪、不可知命运的承载物。中国血缘的空间移位者进入真正的西方之后,眼中的西方形象是强势的、冷酷的。强势的西方形象消解了移位者“越界”前对西方世界的幻想。本节还从作品中选取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会话实例进行分析,认为近三十年来跨文化写作的女作家的作品中的“中西对话”有以下特点:违反“合作原则”、采用回避策略、不对称性、焦虑感,是有效性很低的交际活动,西方人和东方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跨文化交际中东西方人的不同态度、立场、情感、策略是东西方关系的表现。从跨文化会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对于东方的压制作用,看出东方面对西方时的弱者心态和表达困境。本节还以严歌苓的作品为例,从叙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严歌苓的一些作品中,当叙述者叙述“西方”时,存在视觉盲点和对自身话语权威否定的特点,“西方”是叙述者“看不清”和“说不出”的。从叙事的角度以严歌苓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笔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西方人对东方人来说,依然以“谜”的形式存在。西方对东方人来说,仍旧是一个空白的图景。并且,西方以其强势对东方人形成了压制,引发自我怀疑和灵魂扭曲。
     女作家们的创作说明,全球化的趋势并不能掩盖和解决民族、种族、国家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相反,近距离的接触,撕破了许多因距离而产生的温情面纱,使真实的差异和矛盾浮出水面。在对西方空白的、强势“他者”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女作家们逐渐抛弃了对西方虚幻性的浪漫情感,沉入到复杂冷酷的现实中去。
     本文第二章论述在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跨文化写作中的中国形象。女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塑造,是在自我与他者比照的动态关系中进行的。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跨文化写作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各不相同,本章对张翎的“古典中国”、虹影等人的“悲剧中国”、刘索拉的“荒诞中国”、陈丹燕“自我东方主义阴影下”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分别论述。笔者选择这几类中国形象进行论述,主要是因为这几类中国形象的塑造角度很不相同。从这几类差异很大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文化碰撞时对血缘国差异很大的反观视角和文化反思样式。如果说跨文化背景的女作家对“西方”形象的塑造可以用“空白”字概括,那么她们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则表现出了“分裂”的特点:作家们看“中国”的角度不同,所持的态度不同,情感不同,塑造出的中国形象大相径庭。从中国形象的分裂性,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分裂性对中国血缘作家的持续影响,以及相同血缘作家进入异文化后精神世界的不同转向,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从多角度、多侧面揭示了中国国家历史、政治、文化的状况。她们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是对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的反拨,是确认个人血缘身份的途径,体现出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世界中自我呈现和发声的意义。
     本文第三章分析了女作家作品中的身份问题。本章选取了两个角度考察女作家们作品中的身份问题:边缘人形象塑造和作品中的记忆问题。边缘人是一个“身份”处于“永不完结”的生产中的群体。近三十年跨文化背景女作家的作品中,有大量这样的“边缘人”形象:如临深渊,但不放弃思索,以个人之渺小承担中西文化碰撞的沉重主题,展现出丰富复杂的思维向度。边缘人现象说明,多质性和流动性使人们面临身份界定的困惑,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生存和想像空间。此外,在身份寻找过程中,女作家们的写作表现出明显的记忆情结。记忆被作家们用来对抗孤独的异乡处境,也用来质疑和抗衡全球化神话。作家创作中对记忆的聚焦,可以说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寻找精神家园的尝试。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是家国记忆和个人记忆的融合。女作家们在身份认同过程中把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结合在一起,作家们的个人记忆中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因此,女作家们写作表现出了“史诗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两者的结合也使作家们的记忆写作常常体现出悲凉和温馨、壮阔和柔美二元共生的美学内涵。不过,在记忆中,作家们并没有获得身份认同感,反而表现出了对历史的疑虑。
     女作家们的写作充分表达了对身份确认的需要,她们的写作过程本身也是探寻自我身份的过程。她们身份寻找的非终结性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身份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命题,也是一个处于建构过程中的命题。
     本文第四章论述了跨文化写作中的女性问题。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基本上都是以女性为主要写作对象的。跨文化背景为女性看待自己、寻找自身主体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中西接触的背景下,女作家们对中国女性身份和特质的挖掘新意迭出。其中,她们对中国女性传统精神的重新认识、对现代女性理性精神的发现尤其值得关注。中国女性传统精神和现代理性精神,表面上看,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它们又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都是以女性的独立和尊严为基础,强调女性的自主性。女作家们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中国女性形象建设的一种可能性:把传统坚韧、宽厚、仁慈和现代独立性、理性结合在一起,既有传统意义上女性的“阴柔”,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思考力。
     就跨文化背景对女性写作的意义而言,跨文化使女性的写作视域得到拓展和深化,表现出女性对“宏大”叙事的参与能力,也表现出女性对国家、历史、政治、跨文化等重大命题的阐释能力。同时,她们的创作,也表现出女性视角下的“宏大”叙事的独特性。她们的创作表现出性别、种族、国家、民族经验的相关性。
     本文第五章论述了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跨文化写作中的语言问题。语言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语言是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个文化符号。本章首先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查建英、严歌苓、陈丹燕等人的作品中,中文和英文的关系和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是同构的。以上作家作品中对汉语地位的表达,和边缘人的生存窘境、文化断裂、身份分裂、认同缺失等主题联系在一起。作家们对西方语境中中文地位的阐释角度各有不同,但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中文的使用、英语的不娴熟表现了小说人物面对西方时的“静默”,使用中文者的“静默”是中国血缘的空间移位者采用的无可奈何的回避策略,也是对在西方语境中从属阶层边缘化状态的隐喻。
     与中文在西方语境中的“静默”处境相对,近三十年跨文化写作的女作家们有明显的汉语写作意识。本文对女作家们的写作进行了整体上的考察,并做了许多细部分析,发现她们的写作注重对中国语言传统的继承,而不看重语言方面的试验性和先锋性。她们写作语言的“中国”特色,表现出了她们的语言归属意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家的情感归属和文化归属。作家们的写作中还有使用方言的特点。方言延续祖先话语,作家们对方言的使用,使个人的族裔背景更加具体化,更加生动可感。
     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从本质上看,是“中国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看中国、看西方、看中西方接触等问题的写作。从跨文化角度看,女作家们笔下的中西形象、中西文化呈现出了特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女作家们的写作反映出反本质主义的“分裂性”和“混杂性”。她们的创作执著于意义的寻找,充分体现出了忧患意识和真诚性。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space-shifters emerge in large numbers.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a, labels such as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Migrant Workers'Literature in Foreign Land", "Extraterritorial Literature", "Literature by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and "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been given to literary works produced by "Space-Shifters" beyond the Chinese border. With varying emphasis, either on the author's identity, or the territorial characteristics or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works, these label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the idea that since the works have been produced beyond Chinese territory, they belong to that particular category of literature distinctive from that of native China and that the writers are identified as Chinese residing in foreign land. Such labels highlight the geographical separa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cutting the world apart into two opposing spheres, and defining the writers as Chinese guests in alien land performing the act of writing "away from home and motherland."
     To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se labels show an overlook of the more mobile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people travel between east and west, moving freely between their motherland and the country of residence, so that neither nationality nor territory has much restrictive or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m. By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ranscultural writing", the dissertation aims at breaking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space on literature study and highlighting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on the writer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 by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cluding Zha Jianyin, Yan Gelin, Liu Sola, Cheng Danyan, Tang Yin, Zhang Ling, Zhou Li, Wang Rui, Zhu Xiaolin, and Yu Xiu, etc.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raveling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sense of "national boundary" have no restrictive power on them. Different as they are in legal identities, they have the same background of Chinese blood and the same love for Chinese culture. Moreover, with long experience of living abroad, they have a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Other society and culture; their writing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sense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comparison. Their writing distinctly differs from the writing in monocultural context in theme, point of view and style. Multiculturalism exerts complicate influence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 life, value preferenc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and literary ideas.
     Choosing "Chinese" as the modifier of "Women Writers",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stress the writers'blood origin and the effect of the cultural matrix on the identity of space-shifters. Their Chinese origin is what the writers have emphasized in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they have expressed through their narratives a stronger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Chinese blood origin than with their legal identity. Generally, the China-born characters in their works follow the same pattern.
     The contact and clash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will inevitably cause cultural imagination, as "the other" is an important frame of reference for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Therefore how China views the West and what it chooses to view actually indicate the way it looks upon itself. Chapter I of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 of the West as "the Other."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images of West as "the Other" in Chinese history, aiming to trace the origin that had formed the basis of Western image in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 of the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In Chinese history, the image of the West emerged in "stereotypes" as the historical product of the different times. The Western image in the Chinese view has changed in turn from being a blank to being weird, idealized, dichotomized and demonized. Yet around 1980s the West was portrayed as the Messiah by the women writers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come to this conclusion through close reading of voluminous texts.In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has also analyzed the causes of such images. The image of the West as "Messiah" had much to do with th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state of "charisma anomie" in China around 1980s. It also was related in part to the realistic need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self-recognition with "the other" as a mirror as well as yearning for exoticism. The West as "Messiah" is the product of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in China. It carries a fanciful and mythical color, and reflects the misreading and limi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Western culture. However, taking an "heteroplasmon" as Messiah cannot be the solution to the complicated and entangled problems i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third section of Chapter I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how the women writers'works construct the image of the West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emigrants from the aspects of space, dialogue in trans-lingual and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narrative.
     To the space-shifters with Chinese origin, the Western Space is the carrier of sentimentality and unknown destiny, providing for them no cultural root or homestead assurance. Moreover, the image of the West becomes dominating and cold when the space-shifters enter the real West, and it causes them to cast away the previous illusion about the West. This chapter has selected some instances of trans-cultural dialogues for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logues in the works by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aking the strategy of avoidance, asymmetry, and anxiety. It is a low-efficiency communication as there is no communication in the real sense between the Easterner and the Westerner.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stand, emotion and tactics re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rom the examples of trans-cultural dialogue we can find the oppression of the East by the West and the weakling mentality and aphasia of the East when it encounters the West. This section also studies Yan Gelin's works from the aspect of narrative and argues that in her narration there exist visual blind-spots and self-denial of discourse authority. The West is as invisible as unspeakable for the narrator.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from the narrative study of Yan's works that the West still exists in the form of an enigma and remains a blank image for the East. Furthermore, the suppression of the Easterner by the West with its dominance causes the easterners'self-doubt and distortion of the soul.
     The writings by the women writers show that globalization cannot eliminate or settle the differences and disputes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races and countries. On the contrary, the close contact, tearing off the gentle veil, reveals the fact of difference and dispute. In the portrayal of the blank and dominating image of the West the women writers gradually discard their romantic feeling of the West and penetrate into the complex and cold reality.
     Chapter II discusses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a is completed in the dynam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Yet the image of China portrayed by th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vary across their works. This chapter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images of "classic China" by Zhang Ling, "tragic China" by Hong Ying, "absurd China" by Liu Suola and "China in the shadow of self-Orientalism" by Chen Danyan. The author has selected these images for discussion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ness from which we can understand the view and the way of Chinese reflection on cultural conflict. As the image of the West in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of the women writers can be summarized as blank, the portrayal of the image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division—the image of China in different works is widely divergent due to the writers'various views, attitudes and feelings. Through the division of China's image we can perceive the lasting influence of China's cultural division on the writers of Chinese origin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different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riters of the same origin when they enter the world with alien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society.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of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reveal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perspectives the history,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China. Their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a is a counter portrayal of image of China portrayed in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and is a means of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giving meaning to self expression and occurrence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hapter III analyzes "identity "problem from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e is the marginal people,and the other one is memory. It is hel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the marginalized in the works by th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the early marginalized as passing travellers and the modern ones with self-reflective awareness. The early ones have neither ability nor desir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predicament of marginalization. What is more, they lack the ability to reflect on their circumstances which they can neither recognize nor represent. The modern ones, with sober recognition of their own plight, can profoundly reflect on their own status quo and its causes. There are numerous marginalized characters in the women writers'works—who even at the brink of the abyss, do not give up reflection, demonstrating complexity and rich dimensions of their thoughts. Insignificant as they are, they take upon themselves the heavy load of probing the theme of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multiplicity and mobility can bring people the perplexity of identity but also greater space for existence and imagin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rginalized in the transcultural context is a painful process of questing in melancholy and perplexity, and a process of discovery as well.
     In their writings there is obviously a complex of memory which is used by the writers to combat loneliness in foreign land and question and resist the myth of globalization. Their focusing on memory can be regarded as an attempt to seek spiritual homeland. Since the Chinese women writers mix together personal and national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by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re a mixture of both personal and national memory and there is a strong sense of the nation and of the state. Therefore, their writings are a combination of epic and lyric, which endows them with the aesthetic essences of the coexistence of misery and warmth, magnificence and delicacy. However, rather than giving them a sense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their memories betray the writers misgiving of history.
     Since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by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basically focus on women, the transcultural background offers women a broader platform to recognize themselves and search their subjectivity. The problem of women in transcultural context is discussed in ChapterⅣ. In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the women writers keep pushing their boundary in exploring the identity and peculiarity of Chinese women, of which the re-recogn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Chinese women an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women's rationalism, in particular, should be given attention.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spirit is superficially in contradiction to modern rationality, they share some fundamental similarities—both are based on women's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and lay emphasis on women's subjectivity.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firmness, generousness and mercy with modern women's independence and rationality, the Chinese women writers'writings provide a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 new image of Chinese women:the women with traditional feminine tenderness,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s well.
     As to the meaning of transcultural background for the writings of women writers, it broadens and deepens the writers'horizon and shows women's abi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grand narrative and the ability of treating such major subjects as country, history, politics and transculture. Meanwhile, their writings display the specialties of grand narrative in the female perspective:issues relating to gender, race, state, and national experiences.
     Chapter V explores the language used in transcultural writings.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nation, country, and identity is being given increasing attention, languag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ic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s isomorphic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he works of Zha Jianying, Yan Gelin and Chen Danyan, where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ight of the marginalized, the cultural ruptures and the identity fission and the lack of identification. Although the writers interpret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in different respects, they share one characteristic:poor English and the use of Chinese indicating the character's silence when confronting the West. The Chinese speakers'keeping silence is a strategy of dodging taken by the space-shifters of Chinese origin with no other choice, and it is also a metaphor of the marginal status of the subaltern in the Western context.
     In contrast with the silent status of Chinese in Western context, th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ave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writing in Chinese. Through an overall study and focused analysis of some parts, this dissertation finds that the writers'writings lay more emphasis 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lingual tradition than on the experi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language. The Chinese feature in their writings manifests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a on language, emotion and culture. Another feature in their writings is the use of vernacular, which, with the charm of consanguinity and reminiscence, continues the ancestors'speech and is filled with spiritual energy. The use of vernacular renders the personal national background specific and vivid.
     The transcultural writings of Chinese women writer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re, in essence, a kind of writing through which the Chinese view China, West and the contact between them in the transcultural context. Represented at a transcultural angle, the images of China and the West take on extraordinary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The women writers'writings reveal the anti-essentialist "division" and "hybridity". Bent on the quest of meaning,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fully manifests their sense of crisis and sincerity.
引文
①吴叡人:《认同的力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3页。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页。
    ③《全球化与文化》译序,[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导论,[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3页。
    ③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④叶舒宪:《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性知识”与“再阐释”》,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⑤王宁:《全球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①[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18页。
    ②[美]霍米·巴巴:《献身理论》,见朱立元总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包亚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页。
    ③[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④朱世达:《中国知识精英的美国情结》,见陶文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8页。
    ①王腊宝:《流亡、思乡与当代移民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08页。
    ②欧阳昱:《墨尔本之夏》,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3页。
    ①[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6页。
    ①严歌苓在《文艺沙龙:海外华文文学的身份证在哪里?》中的发言,《羊城晚报》2004年10月10日。
    ②严歌苓在《文艺沙龙:海外华文文学的身份证在哪里?》中的发言,《羊城晚报》2004年10月10日。
    ①张翎在《文艺沙龙:海外华文文学的身份证在哪里?》中的发言,《羊城晚报》2004年10月10日。
    ②虹影:《纽约的恋人们——海外大陆女作家异域生活小说选·序》第1页,《纽约的恋人们——海外大陆女作家异域生活小说选》,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
    ①[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赵拓译,时代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美]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③[美]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①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465页。
    ①[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②[丹麦]斯文德·埃里克·拉森:《文化对话:形象间的相互影响》,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③李慧国等主编:《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④[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7页。
    ①沈庆利:《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异域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第114页。
    ②刘可:《清末西学输入与中国的现代化》,见张立文、王俊义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321页。引文中所引的内容出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37页。
    ①张海林编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沈庆利:《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异域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第114页。
    ①张弘:《全球化语境的反思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当下使命》,《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②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①周宁、宋炳辉:《西方的中国形象——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2期,第156页。
    ②[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9页。
    ③宋明炜:《后殖民理论:谁是‘他者’?》,《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①孟华:《试论他者“套话”的时间性》,见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②[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①程永新、唐颖:《对谈录》,见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①巴柔语,见孟华:《试论他者“套话”的时间性》,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①王俊义、房德邻:《对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评价与思考》,见张立文、王俊义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6页。
    ②[法]拉康:《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0页。
    ③秦海鹰:《重写神化——谢阁兰与(桃花源)记》,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1999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7页。
    ②[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199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页。
    ①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②叶舒宪:《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性知识”与“再阐释”》,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①[美]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张颐武:《全球化的文化挑战》,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②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2页。
    ③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①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89页。
    ②陈丹燕:《慢船去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③王蕤:《哈佛情人》,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朱晓琳:《法国故事》,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王卫城:《哈维:时空转换中的后现代状况》,见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页。
    ①金惠敏:《作为哲学的全球化与“世界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②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布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见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8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前言》第3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前言》第7页。
    ①[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②[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③[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①[德]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第21页。
    ②[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③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页。
    ①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5页。
    ②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引言。
    ③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引言。
    ④何自然编著:《语用学和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①何自然编著:《语用学和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②周宪:《文学与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10页。
    ③[德]伯格和卢克曼:《社会实体的建构》,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69页。
    ④严歌苓:《美国故事》,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张翎:《盲约》,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①朱晓琳:《法国故事》,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263页。
    ②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①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①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9—80页。
    ①陈丹燕:《慢船去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②严歌苓:《美国故事》,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桂诗春编著:《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6—87页。
    ①桂诗春编著:《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②黄国文编著:《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③桂诗春编著:《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④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①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陈晓明:《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关于虹影(英国情人)的断想》,见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③顿珠·桑:《走进裘利安·贝尔的情感世界》,见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①《严歌苓文集·无出路咖啡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②张翎:《盲约》,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①[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175页。
    ②[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76页。
    ③[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175页。
    ①汪民安:《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其中两处引文部分出自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224; p.225(著者注)。
    ①金惠敏:《作为哲学的全球化与“世界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第155页。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寻找东亚认同的‘西方’》,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①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②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③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②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48页。
    ④[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⑤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①梁秉钧:《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见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①陈思和:《关于(扶桑)改编电影的一封信》,见《严歌苓文集·扶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②雷达:《我读(扶桑)》,见《严歌苓文集·扶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2页。
    ①[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①[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③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4页。
    ④[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⑤[美]琼·W.斯科特:《经验的证据》,见郭宏安、徐葆耕、刘禾主编:《国际理论空间》(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①[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31-332页。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68页。
    ③吴叡人:《认同的力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9页。
    ④范铭如:《来来来·去去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女性小说》,见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①《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第10页,见[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②查建英:《刘索拉和(女贞汤)》,《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26日。
    ③[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黑体字为原文所有。
    ①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20页。
    ①[美]周蕾:“前言”第1页,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②吴战垒:《中国诗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①费孝通:《家族》,《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9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①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页。
    ②[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155页。
    ①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67页。
    ①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③陈传才:《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变革》,见张立文、王俊义、许启贤、黄晋凯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①张翎:《邮购新娘》,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377页。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李慎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认同》,见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①[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②[德]恩格斯·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
    ③费孝通:《血缘与地缘》,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72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⑥林语堂:《吾国与吾民》,2002年出版,2002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1页。
    ⑦林语堂:《吾国与吾民》,2002年出版,2002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2页。
    ①费孝通:《家族》,见费孝通:《乡土中国》,1985年出版,1985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9页。
    ②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③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①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4号。
    ①费孝通:《差序格局》,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5页。
    ①陈传才:《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变革》,见张立文、王俊义、许启贤、黄晋凯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47页。
    ②季羡林主编:《简明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叶舒宪:《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性知识”与“再阐释”》,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77页。
    ②[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9-200页。
    ③饶芃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
    ①[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1页。
    ②亚里士多德语,克利福德·利奇:《悲剧》,尹鸿译,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第52页。
    ④马辉:《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程金城:“序”第2页,马辉:《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①虹影:《饥饿的女儿》,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程金城:“序”第5页,马辉:《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①王晓明、张闳、徐麟、张柠、崔宜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①[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页。
    ①曹禺:《悲剧的精神》,《曹禺剧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02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②朱光潜:《谈美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③苏国荣的观点,见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④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②《答杨少波八问》,虹影:《英国情人》,2003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③[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8页。
    ①张立文、徐荪铭:《中国传统哲学与儒道释的融合统一》,见张立文、王俊义、许启贤、黄晋凯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②张立文、徐荪铭:《中国传统哲学与儒道释的融合统一》,见张立文、王俊义、许启贤、黄晋凯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③[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①刘索拉:《女贞汤》,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傅铿编选:《“图画人”文化观中的现代文化——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精粹》,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①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①[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84页。
    ②[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76页。
    ③[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57页。
    ①查建英:《刘索拉和〈女贞汤〉》,《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26日。
    ①《巴赫金全集》第6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
    ②查建英:《刘索拉和(女贞汤)》,《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26日。
    ①伊瓦·戴维斯:《性别和民族的理论》,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3页。
    ②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①[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0页。
    ②[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47页。
    ①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②向仍旦:《中国文化史刍议》,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③陈晓兰:《原始与现代——20世纪早期中西作家对上海的不同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06页。
    ④陈晓兰:《原始与现代——20世纪早期中西作家对上海的不同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05页—106页。
    ①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①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09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②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21页。
    ①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②[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客体》,季光茂译,2002年出版,2002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第7—10页。
    ①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②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③[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①作者序第4—5页,[美]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②王岳川:“序”,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④[美]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总序第8—9页,[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①[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王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3页。
    ②[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6—427页。
    ①科内尔·韦斯特:《少数着话语和经典构成中的陷阱》,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①罗荣渠等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②查建英:《关于“边缘人”的通信》,《小说界》1988年第5期。
    ③吴教人:《认同的力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8-9页。
    ④赵淑侠:《从原乡到新乡:以历史的第三只眼看移民文学》,《侨报》2005年11月18日。
    ①程永新、唐颖:《对谈录》,见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②程永新、唐颖:《对谈录》,见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0页。
    ③程永新、唐颖:《对谈录》,见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①[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
    ①陈思和:《关于(扶桑)改编电影的一封信》,见严歌苓:《严歌苓文集·扶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①魏心宏:《我看虹影》,见虹影:《绿袖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②魏心宏:《我看虹影》,见虹影:《绿袖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①[美]詹明信:《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转引自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②[英]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③[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①[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予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①虹影:《答杨少波八问》,见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②虹影:《答杨少波八问》,见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①张翎:《序》第6页,见张翎:《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见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①[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①严歌苓:《自序》,见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严歌苓:《自序》,见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严歌苓:《呆下来,活下去》,《北京文学》2002年第12期,第55—56页。
    ①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页。
    ②傅铿编选:《“图画人”文化观中的现代文化——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精粹)》,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62页。
    ①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①戴锦华:“导言二:两难之间或突围可能?”,见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33页。
    ①[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①陈思和:《关于〈扶桑〉改编电影的一封信》,见《严歌苓文集·扶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②李亚萍、严歌苓:《与严歌苓对谈》,《中外论坛》2005年第5期。
    ③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①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91到92页。
    ②陈思和:《跋语》,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33—134页。
    ②张广利、杨光明:《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中译本序第5页,[德]恩格斯·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①于青:《智性的魅力》第1页,见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于青文章为小说集序文。
    ②于青:《智性的魅力》第2页,见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于青文章为小说集序文。
    ③于青:《智性的魅力》第1页,见查建英:《留美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于青文章为小说集序文。
    ①虹影:《饥饿的女儿》,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于青:《成熟的新锐派》第2页,见王蕤:《哈佛情人》,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于青文章为小说集序文。
    ①陈晓明:《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关于虹影的〈英国情人〉的断想》,见虹影:《英国情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①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01页。
    ①田泥:《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①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布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见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②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布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见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4页。
    ②戴锦华:《导言二:两难之间或突围可能?》,见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37页。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页。
    ①吴教人:《认同的力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3页。
    ②[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8页。
    ③[英]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④[美]亨利:施瓦兹:《放任自流的语言学:语法与帝国的符码》,见《国际理论空间》,第83页。
    ①[美]贝尔·胡克斯:《语言,斗争之场》,王昶译,见许宝强、袁伟编选:《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①陈丹燕:《慢船去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①《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①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②李亚萍、严歌苓:《与严歌苓对谈》,《中外论坛》2005年第5期。
    ①引自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①王一川:《汉语形象和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王一川:《汉语形象和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刘索拉、金燕:《刘索拉:音乐——宿命,你别无选择》,见刘索拉:《你别无选择》,文汇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12页。
    ①程永新、唐颖:《对谈录》,见唐颖:《阿飞街女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页。
    ①唐颖:《美国来的妻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①[美]圣·胡安:《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症结》,见王治河、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2003年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
    ②张翎:《序》第8页,见张翎:《金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美]罗伯森:《全球化》,梁光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84--86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2.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3. [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4. [德]恩格斯·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 [美]迈克尔·谢勒:《二十世纪的美国和中国》,许泽荣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8. 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9.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0.季羡林主编:《简明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1.张立文、王俊义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2.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13.[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8。
    14.[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15.[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
    16.傅铿编选:《“图画人”文化观中的现代文化——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精粹》,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7.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8.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20.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21.陶东风:《问题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2.[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3.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4.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5.[美]周蕾:《写在家国以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6.何自然编著:《语用学和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7.[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8.[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9.桂诗春编著:《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0.[美]史景迁讲演:《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彭小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1.[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3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3.[德]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8。
    3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35.[美]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6.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
    3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8.[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9.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0.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1.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2.[美]丹尼斯·伍德:《地图的力量》,王志弘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3.夏忠贤:《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4.朱立元总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5.曹顺庆主编:《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6.[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8.[美]罗伯森:《全球化》,梁光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9.许宝强:《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0.[英]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1.王一川:《汉语形象和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4.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5.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56.[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7.[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8.[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9.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0.汪民安:《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1.[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2.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63.[美]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64.[美]约翰·R.霍尔等著,周宪、许钧主编:《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
    65.王宁:《全球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6.[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和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7.[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69.王治河、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0.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7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2.[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纪出版社,2004。
    7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5.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6.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7.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0.[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2005。
    81.[法]弗朗兹·法农:《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译林出版社,2005。
    82.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5。
    83.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4.张广利、杨光明:《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85.[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6.[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7.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88.[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德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9.[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0.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1.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92.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3.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4.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5.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96.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7.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8.何芳川:《古今东西之间:何芳川讲中外文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9.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