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
     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
     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
     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著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
     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著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
     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
     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
     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
     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Through 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tigers, this study tries to restore tigers' historical migration in Chinese different areas such as their past living conditions, the variation of thei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mes and areas. Considering the change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igers and human which are caused by some human dimension such as land explorations, daily living necessities, tiger-driving commercial interests etc. Furthermore, the consequence of government's action on controlling tigers is examined and a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gers and human is presented.
     The dissertation takes on different topics exploring tiger resources and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gers and human in six geographical areas in China, they are, Xinjiang、the southern part of Shaanxi、Fujian、Jiangxi、Hunan and the northeast part of China. The paper outlines the usages of tiger productions and its trading and combs up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continuous tiger-hunting activities in Chinese history.
     Four parts of the paper will b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including one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present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the methodology. The study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evolution from the ancient animal to modern ones so that animal's indicating significance to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and human can be made clear.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will enrich the exploring contents in some subjects, such as historical geography、anim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etc.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special topics on tiger's migrations in different areas in history, including chapter2 to chapter7.
     The chapter 2 is about the research on the Tarim tiger which is difficult and mystic because they have disappeared from Xinjiang area and not any individual specimen was kept to nowadays. This paper analyzed most records from varieties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nd travel books written by explor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lso referenced related known research. And the paper concluded that Tarim tigers have determinately distributed at Xinjiang area since 10,000-15,000 years ago up to the later historical period, along the both sides of Tianshan Mountain especially along the Tarim River. From 1899-1916, the quantity of the tigers began to decrease mostly, until 1916, they nearly vanished. And local people's activities such as hunting and cultivation accelerated the changing of the river way, expanding of the desert, and the decreasing of the water, forest and wild animals, which influenc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iger resulted their decreasing even disappearing over the Xinjiang area.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Carnivorous ants was another possible factor influenced the tigers' reproduce.
     Chapter 3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that huma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affected on tiger resources in southern Shaanxi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cusing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and tiger. The materials we mainly used are the historical local records and inscriptions on tablets. By catego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e found that immigration and thei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ulted tiger's fade away in this region. The materials indicate that as immigrants swarming into and beginning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and tigers emerged. Since the last stage of Ming to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which is the climax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conflicts became more and more acute because of the general and full-scal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estrepement and denudation, which resulted series of governmental tiger-hunting activities which was one important reason resulted tiger resources decreased. And then staggered fadeaway appeared on whole tiger recour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Emperor of Qianlong and Jiaqing of Qing dynasty.
     Chapter4-6 include special topics on Fujian、Jiangx、Hunan three areas in the southern part on China, restoring the changes of tiger'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mes and areas and their numbers, and focusing on four-ranked tiger disasters in terms of its time-and-area features、its seriousness、its causes and relevant measures.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in the period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decreasing number and area distributions of tigers is caused by human hunt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tigers lived not only in mountains and forests but also in the plain because of the good plants、waters and food. Therefore, tiger disasters were serious in that area and people began to take actions to hunt them. The most intense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and tigers exist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were a crisis for tiger living.
     Chapter7 examines tiger migratio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discussing their distributions and the reasons, exploring tiger-hunting activities, the usage of tiger productions and why they can survive until now. However, in recent period tigers of this area are facing a serious living challenge.
     The third part studies human influences on tiger historical migrations, including chapter8-9.
     Chapter8 is about using tiger resources and trading in Chinese history, discussing its medical usage and eating history, and outlin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trading of its productions. Chapter9 points out that tiger-hunting has continued from the history until 1970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irst great tiger-hunting caused the tigers migrated from the plain and low mountains to the high ones, but these activities didn't destroy their races and numbers. The activity of getting rid of animal in 1950s to 1970s was a real disaster to tigers.
     The fourth part is a conclusion presen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n terms of filling up the researches into Xinjiang tigers and their trading, enriching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living place choice of tigers and their living habits, and giving tiger-hunting term.
     Finally, the study points out the extrem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in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s, which can provide historical lessons for the migration researches of special animals and near-dying -out ones.
引文
①《庄子》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②《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③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67页。
    ① David M. Raup.1991. Extinction:bad genes or bad luck?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②该表格资料来源于Richard Primack,季维智主编:《保护生物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章“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之“灭绝和经济学:丧失有价值的东西”,第26页。
    ③国际生物学事业计划(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简称IBP),国际学术协会(ICSU)基于将人类的福利置于生物学基础之上为目的,在1965-1974年的10年,实行了国际生物学事业计划(IBP),在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空前的国际协作研究。计划有下述7个分科即:陆地生物群系的生产力(PT),生物生产过程(PP),陆地生物群系的保护(CT),陆地水生生物群系的生产力(PF),海洋生物群系的生产力(PM),人的适应能 力(HA)以及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UM)。官网地址:http://www7.nationalacademies.org/archives/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html中文信息可参考谢维勤:《国际生物学事业计划》,《生物学教学》1979年第1期,第1-22页。
    ①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官网地址:http://www.mab.com,中文信息也可参考梁知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简介》,《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第3期,第30-33页。
    ②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简称IGBP),是关于全球变化的研究,IGBP与IBP、MAB计划可以视为生态系统研究的三个阶段。而IGBP是在IBP、MAB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是由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于1986年发起并组织的重大国际科学计划。IGBP是超级国际科学计划,其科学目标主要集中在研究主导整个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特别着重研究那些时间尺度约为几十年到几百年,对人类活动最为敏感的相互作用过程和重大变化。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对重大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官网地址:http://www.igbp.net中国1987年加入IGBP,其委员会简称CNC-IGBP,官网地址:http://www.igbp-cnc.org.cn中文信息可参考:姚檀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简介》,《冰川冻土》1990年第2期,第98页。等等。
    ③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简称IHDP),是ESSP四大计划之一,IHDP是一个跨学科的、非政府的国际科学计划,旨在促进和共同协调研究。IHDP最初由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ISSC)于1990年发起,时称“人文因素计划”(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简称HDP)。1996年2月,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联同ISSC成为项目的共同发起者,项目名称则由HDP演变为IHDP,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官网地址:http://www.ihdp.unu.edu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2004年8月成立,简称CNC-IHDP,官网地址:http://www.ihdp-cnc.cn中文信息可参见林海:《CNC-IHDP成立背景介绍》,《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1056-1057页:CNC-IHDP秘书处:(CNC-IHDP成立并召开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研讨会》,《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1054-1055页。
    ①古动物即古动物学的研究对象。古动物学(palaeozoology),是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地史时期动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演化关系及历史等。分为古脊椎动物学和古无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学”名词出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990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古生物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版。
    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总论”,第5页。
    ①谭邦杰:《野兽生活史》,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61页。
    ②谭邦杰:《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①谭邦杰:《谈虎》,《化石》1981年第1期,第11-12、20页。
    ②Jon R Luma:《世界虎的信息》,闻华译,《大自然》1987年第4期,第28-29页。
    ③《大自然》杂志创刊于1987年,属于自然科学的科普刊物,由于学科发展的时代原因,一些早期的著名动物学者(如谭邦杰)为了保护中国的濒危动物(尤其是虎),以此为阵地发表了许多关于动物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文章,以期引起当时有关层面的重视,是具有时代意义和学术意义的,因此,本文筛其要者参考引用。
    ④谢钟:《世界虎类现状及保护》,《大自然》1996年第3期,第7-8页。
    ⑤该观点下文所涉及各学者关于虎的起源的说法中,在地点上有“中国南部”“中国中部”“中国中东部偏南”的不同表达方式,但在时间上的表达均为“200万年前”,根据下文所述该观点中化石证据的年代断限为200万年前可知,以上各表达方式所指相同,因此,此处将其明确为200万年前河南渑池。
    ①邱占祥:《虎年谈虎的起源》,《大自然》1998年第1期,第9-10页。
    ②图片来自邱占祥《虎年谈虎的起源》。
    ① Hemmer H. The Phylogeny of the Tiger (Panthera tigris). In:Tigers of the World:The Biology, Biopolitic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eds. Tilson R L and Seal U S. Noyes Publ:Park Ridge, NJ..1987,29.
    ② Herrington S.1987. Subspecie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Panthera tigris[A] In:Tilson RL, Seal US. Tigers of the World:the Biology, Biopolitic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M].Park Ridge, New Jersey:Noyes Publications,51-60.
    ③邱占祥:《虎、剑齿虎及其进化》,《化石》1998年第2期,第3-6页。
    ④张文平,张志和,沈富军,等:《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的D-loop和ND5序列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四川动物》2005年第1期,第22-26页。
    ⑤陈珉,张恩迪,李冰:《虎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四川动物》2007年第1期,第216-220页。
    ①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伊丽莎伯·甘芙(Elizabeth Kemf):《野外的老虎——一九九六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研究报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1996年,第4页。
    ②于孝臣等:《中国虎的现状和保护管理建议》,《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第2期,第36-38页。
    ③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④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伊丽莎伯·甘芙(Elizabeth Kemf):《野外的老虎——一九九六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研究报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1996年。
    ① Hemmer H. The Phylogeny of the Tiger (Panthera tigris). In:Tigers of the World:The Biology, Biopolitic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eds. Tilson R L and Seal U S. Noyes Publ.:Park Ridge, NJ.,1987,30&32.
    ②罗述金,Jae-heup Kim, Warren E.Johnson,等:《中国及其他分布区域野生虎的系统地理学和遗传起源研究进展》,《动物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441-448页。
    ③关于蓝田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断定,在邱占祥《虎年谈虎的起源》一文中有详细的阐述:“开始时认为可能只比周口店稍稍早一点,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后来,从70年代开始,随着古地磁地层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王岭含化石层位落在古地磁年表中松山反向期内的贾拉米洛正向事件之下,其地质时代大约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左右。”
    ①邱占祥:《虎年谈虎的起源》,《大自然》1998年第1期,第9-10页。
    ②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前言”。
    ③同上,第15页。
    ④第一个对虎的生境三要素进行总结的是谭邦杰,在其1979年的《虎》一书中如此表述“虎的生境必须具备三项缺一不可的条件”,之后即为正文中所述三要素,后来的虎研究学者多引用至今。此处,笔者将“生境”一词改为“生存”。
    ①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55页。
    ②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③(美)史密斯(Smith, A.T.),解焱主编:《中国兽类野外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84页。
    ④同上。
    ⑤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55页。
    ⑥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①汪玢玲:《中华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页。
    ②孙德萓,等:《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①图片来源:《传奇天下》(月刊)2008年第12期。
    ②刘小蓉:《论“四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04-205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④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⑤《风俗通义》卷8《画虎》。
    ①(元)贾铭:《饮食须知》卷8《兽类·虎肉》。
    ②(明)宋诩:《宋氏养生部》卷3《兽属制·烹虎肉》。
    ③《庄子注》卷2《人间世第四》;《列子》卷2《黄帝》。
    ④《汉书》卷97《孝元冯昭仪传》。
    ⑤(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45页。
    ⑥同上。
    ⑦(宋)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卷17《兽部中品总一十七种·虎骨(膏爪肉附)》,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版,2003年4月第2次印刷,第575-577页,引“陶隐居云”。
    ⑧《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第1845页。
    ①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②近年,前文所述罗述金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主张划分出一个新的亚种——马来虎,参见罗述金,Jae-heup Kim, Warren E.Johnson,等:《中国及其他分布区域野生虎的系统地理学和遗传起源研究进展》,《动物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441-448页。
    ③资料来源为谭邦杰编著:《哺乳动物分类名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79-380页;马逸清,曲明范:《世界虎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第3期,第41-46页;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伊丽莎伯·甘芙(Elizabeth Kemf):《野外的老虎——一九九六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研究报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1996年,第3页;等等。
    ①虽然华北亚种和西北亚种的亚种划分和命名尚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中国动物志》是中国本土的动物志书,其所著内容更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因此,本文采用该书之说。
    ②《钦定盛京通志》卷27《物产志·兽之属》,出自李毓澍,沈云龙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出版(1943年),第1347-1352页。
    ③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④《虎研究》第126页。
    ①于孝臣等:《世界虎的现状及其濒危因素分析》,《林业科技》1995年第6期,第37-40页。
    ②于孝臣等:《中国虎的现状和保护管理建议》,《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第2期,第36-38页。
    ③张明海、马建章:《中国野生东北虎现状及其保护愿景展望》,《动物学杂志》2010年第1期,第165-168页。
    ④同上;李志兴:《我国第一张利用远红外线拍摄的野生东北虎照片》,《野生动物》2003年第2期,第12页。
    ⑤2007年5月13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拍到中国第一张野外印支虎活体照片,笔者有幸蒙保护区科研所的罗爱东工程师提供该照片的原始图片资料和估计数量,特此致谢!
    ⑥张弢:《极危动物华南虎的生存现状研究》,《新疆环境保护》2009年第2期,第40-42页。
    ⑦张恩迪、乔治·夏勒等:《西藏墨脱格当乡野生虎捕食家畜现状与保护建议》,《兽类学报》2002年第2期,第81-86页。
    ①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2005年年会暨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安全学术研讨会,北京,2005.12.10-11。
    ①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②按照国际动物学会的命名规则,每一个动物都应该有一个学名(Science name)。目前统一采用的物种命名 法是林奈首创的“双名法”,即每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第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是它的种本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第一字母不须大写。学名之后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还可加定名时间)。——根据国际生物科学协会通过,卜文俊、郑乐怡译,宋大祥校:《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章“动物科学名称的字数”第5条“双名法原则”,第4页;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所述“动物的命名”,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12页。
    ①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57页;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页;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②“三名法”是针对亚种命名问题的,亚种的学名须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构成通常所称的“三名法”,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所述“动物的命名”,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12页。
    ③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页,转引自“谭邦杰先生1989年11月提供资料”。
    ④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页。
    ⑤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①2006年,罗述金等历时二十多年进行的一项国际合作虎研究项目的结果主张划分出一个新的亚种——马来虎,参见罗述金,Jae-heup Kim, Warren E.Johnson,等:《中国及其他分布区域野生虎的系统地理学和遗传起源研究进展》,《动物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441-448页。
    ②谭邦杰编著:《哺乳动物分类名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
    ③滇西南和西双版纳的虎究竟是孟加拉虎或是印支虎,尚待认真研究确定。——原作者注。
    ①新疆虎虽有标本,有学名,但因存在疑问,迄未得到公认。由于本地区的虎已绝迹多年,这疑问恐难澄清了。——原作者注。
    ②根据本文正文研究所见,新疆虎的产地并不止于“罗布泊及塔里木河下游”,在北疆也有分布。——笔者注。
    ③滇西南的虎究竟是孟加拉虎或是东南亚虎,有待确定。——原作者注。
    ④以上各种的定义如下:濒危种指正处于绝灭危机之中的物种。如坐视危机继续发展,情况即可变得无可挽回。近危种指有些动物,如坐视其不利因素继续发展,即可转化为濒危种。稀有种指某些种群很小的动物,眼前虽不是濒危或近危,但也面临危险。未定种指某些动物,虽然处境不妙,但尚难肯定应属于濒危、近危、稀有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不明种是指虽然怀疑有问题,但由于情况不明,故不能判明属于什么类别。受威胁种泛指具有上述各种危险的种,但不是明确地属于某一类别。商业威胁种则指那些当前虽无绝灭危险,但如不限制商业性开发的话,其资源可严重受损的种。原书所使用的标号摘自IUCN监测中心编印出版的1990年度《红皮书》。
    ①谭邦杰编著:《哺乳动物分类名录》“前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6页。
    ②郭郛,钱燕文,马建章:《中国动物学发展史》,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③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①笔者注:应为《异鱼图赞》,共4卷。
    ②笔者注:查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陈鼎的著述名录中有《蛇谱》而非《蛇经》,无《虎经》。笔者判断其所指当为明代王穉登《虎苑》或陈继儒的《虎荟》。
    ③刘咸:《动物学小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11年),第1-2页。
    ④作者写作该“序言”的时间为1992年5月,其所述“70年前”当为1920年代的民国时期。
    ①《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序言”,第ⅶ页。
    ②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③《中国动物学发展史》第12页。
    ①谭邦杰:《野兽生活史》,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7-73页。
    ②谭邦杰编著:《虎》,北京:科普出版社,1979年。
    ①谭邦杰:《中国的虎》,《自然杂志》1980年第11期,第811-814页。
    ②谭邦杰:《谈虎》,《化石》1980年第3期,第11-12、20页。
    ③谭邦杰:《存亡已到最后关头的华南虎》,《大自然》1984年第1期,第13-15页。
    ④谭邦杰:《记“世界老虎保护战略”会议》,《野生动物》1986年第6期,第24-26页。
    ①谭邦杰:《华南虎的濒危处境与挽救对策》,《大自然》1987年第1期,第3-6页。
    ②谭邦杰:《谈东北虎的存亡问题》,《生物学通报》1989年第8期,第1-2页。
    ③谭邦杰:《猫科动物及虎的几个问题》,《大自然》1997年第5期,第25-26页。
    ④谭邦杰:《关于华南虎·大熊猫·雪豹——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大自然》1989年第1期,第21-22页;谭邦杰:《保护雪豹和华南虎的两个国际讨论会》,《大自然》1992年第4期,第5-7、39页。
    ⑤马逸清:《我国的东北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1979年第1期,第22-26页。
    ⑥马逸清:《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3年第4期,第44-48页。
    ⑦马逸清:《世界的虎》,《兽类学报》1988年第3期,第240页。
    ⑧马逸清:《世界虎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第3期,第41-46页。
    ⑨马逸清:《白虎的渊源》,《野生动物》1998年第3期,第40-41页。
    ⑩马逸清:《老虎保护进展》,《野生动物》1998年第1期,第3-7页。
    11马逸清:《猫科动物保护现状》,《野生动物》1990年第4期,第页。
    12马逸清:《我国虎的历史分布》,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2006年10月26-29日,上海)论文摘要集,2006年,第108页。
    13朱靖:《老虎国际讨论会》,《动物学杂志》1979年第3期,第63-65页。
    14盛和林:《濒于绝迹的华南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1979年第1期,第27-28页。
    15林维源:《黑龙江虎乡寻踪》,《大自然》1980年第2期,第27-28页。
    16刘振河,袁喜才:《我国的华南虎资源》,《野生动物》1983年第4期,第20-22页。
    ①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57-358页。
    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1月,“总论”,第5页。
    ②文焕然:《中国古籍有关南海诸岛动物的记载》,《动物学报》1976年第1期,第58-65页。
    ③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④侯仁之:《期待着文焕然先生关于历史动植物地理研究的专题论文能够以论文集的专著早日出版》,文焕然等著:《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12月,第ⅰ页。
    ①史念海:“史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ⅳ页。
    ②邹逸麟:“邹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ⅶ页。
    ③何业恒:《湖南珍稀动物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④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4月。
    ⑤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12月。
    ⑥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⑦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⑥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⑨张伟然:《独辟蹊径,为霞满天——略述何业恒先生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历史地理》,1999年第15辑,第263-268页。
    ⑩何业恒:《关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研究的前前后后》,该文为笔者在网上搜录的何业恒先生的自述文章,但 无出处。经多方求索未得线索,此处暂空出处。下同。
    ①朱士光: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之—评《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丛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第227页。
    ②朱士光:《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评(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丛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第225-227页。
    ③何业恒:《关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研究的前前后后》。
    ①本文中,第四章有关福建地区的虎资料,在查漏补缺的工作中,参考了该数据库中涉及乾隆《福建通志》、嘉靖《安溪县志》、淳熙《三山志》中的3条虎资料,谨对数据库提供者张伟然教授及潘威博士致以真挚谢忱!
    ②期刊文章9篇:1、曹志红:《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34-49页。2、张洁:《论中国古代的象牙制品及其文化功能》,《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第192-194页。3、黄家芳:《“兕”非犀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1-84页。4、曹志红、王晓霞:《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史林》2008年第5期,第50-57页,《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期转载,第11-17页。5、侯甬坚、张洁:《从猎取到饲养:人类对付猛兽方式之演变》,《野生动物》2008年第5期,第257-258、278页。6、滕馗:《历史时期熊类认识及利用情况初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80-84页。7、侯甬坚、张洁:《人类社会需求导致动物减少和灭绝:以象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7-21页。8、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兽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8-180页。9、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兽类与生态环境初步探讨》,《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127页。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篇:1、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兽类资源》(2004年)2、张洁:《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相关问题研究》(2008年)3、孙欣:《历史时期川渝地区大熊猫的分布及其变迁》(2008年)4、陈海龙:《台湾岛西部平埔地区野生鹿类资源分布变迁研究》(2009年)5、康蕾:《环境史视角下的西域贡狮研究》(2009年)6、黄家芳:《中国犀演变简史》(2009年)7、滕馗:《中国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2009年)。国际会议论文2篇:1、Hou Yongjian & Cao Zhihong. 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Wild Animals in Chinese History. Poster Paper for 1st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penhagen, Denmark & Malmoe Sweden, August 4-8,2009).2、Kang Lei. The Cultural Behavior and Animals' Life—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ibute and Asiatic lions' crisis,1400-1600. Panel Paper for 1st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penhagen, Denmark & Malmoe Sweden, August 4-8,2009).
    ①何业恒:《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9-266页。
    ②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关于海南和台湾历史上是否曾经有虎,笔者尚有不同疑虑和见解,将在后文“中国境内虎的历史分布变迁大势”中详细讨论。
    ④ Robert B. Marks.1998. Tigers, Rice, Silk, & Silt: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①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20-124页。
    ②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第2期,第85-91页。
    ③刘正刚:《明清时期广东虎患考》,《广东史志》2001年第3期,第25-27页。
    ④刘正刚《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98-104,第128页。
    ⑤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第2期,第85-91页。
    ⑥笔者根据对历史文献中虎患资料的梳理,撰写有《中国打虎简史》一文,就中国历史时期人虎关系中的“打虎”事件和行为的发展进程及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详细勾勒,其中专门探讨了明清时期官府捕虎的现象。本文于2007年12月3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报告会上进行了发表和阐述。主要内容在本文第九章。
    ②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年第1期,第17-23页。
    ③上田信:《生态环境的变化与驱虎文——18世纪的东南山地》,“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8月17-19日中国,天津)会议论文,后收入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24-541页。
    ①黄志繁:《“山兽之君”、虎患与道德教化——侧重于南方地区》,“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8月17-19日中国,天津)会议论文,后更名为《“山兽之君”、虎患与道德教化——侧重于明清南方地区》,发表于2006年第7卷《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43-160页。
    ②郑维宽:《明清时期广西的虎患及相关生态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第109-116页。
    ③曾雄生:《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23-32页。
    ④龚志强、江小蓉:《明清时期庐山虎患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第215-218页。
    ⑤刘兴亮:《明清时期江西境内的虎患及相关问题研究》,《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第64-71页。该文的写作思路及模式对笔者研究的深入有极大启发,表示真挚谢忱!
    ⑥蓝勇:《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年第2期,第44-45页。
    ⑦蓝勇:《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第203-210页。
    ①郭鹏:《汉中虎迹》,《大自然》1988年第2期,第15-16页。
    ②陶喻之:《汉中历代虎患钩沉》,《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47-54页。
    ③李天培,李巍,符蕊娟:《汉中虎迹及虎文化》,《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44-49页。
    ④李天培:《汉中史料中的虎迹》,《野生动物》1998年第5期,第40-42页。
    ⑤李天培:《汉中志书中的虎迹》,《大自然》2007年第2期,第24-25页。
    ⑥曹志红、王晓霞:《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史林》2008年第5期,第50-57页。
    ⑦该文于2008年完善改进后发表于《史林》2008年第5期,第50-57页。这也是本文第三章的主体内容。
    ①高中信,马建章,马逸清:《中国东北虎分布历史变迁》,夏武平、张洁主编:《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61-64页。
    ②马逸清:《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3年第4期,第44-48页。
    ③赫俊峰,于孝臣,史玉明:《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及种群变动》,《林业科技》1997年第1期,第28-30页。
    ④徐学良:《东北虎种群与分布的自然历史演变》,中国动物学会编:《中国动物科学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第1002-1005页。
    ⑤张士尊:《康熙二十一年“东北虎”在东北南部地区的分布》,《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96-100、121页。
    ⑥王振堂,冯江,衣波:《长白山地区东北虎分布区变化与人口压力的关系初步分析》,夏武平、张洁主编:《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65-70页。
    ⑦刘正刚《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98-104,第128页。
    ⑧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⑨戴良佐:《地方文献中关于新疆虎的记载》,《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2期,第45-47页。
    ⑩魏长洪:《新疆虎余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60-64页。该文主要讨论了“远古新疆虎”、“新疆虎遍布天山南北”、“外国人笔下的新疆虎”、“当代新疆虎寻踪”四个问题。
    11曹志红:《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34-49页。这也是本文第二章的主体内容。
    ①2004年7月29日至8月25日,笔者跟随业师侯甬坚教授带领的“903课题新疆考察小组”一行7人对新疆南部(主要是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直观认识。
    ②文榕生:《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③汪玢玲:《中华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页。
    ④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初版,1993年重印。
    ⑤姚立江,潘春兰:《人文·动物——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5-217页。
    ①王从仁:《白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②马逸清:《白虎渊源》,《野生动物》1998年第3期,第4041页。
    ③戴延春:《虎馔古今谈》,《中国食品》1986年第2期,第22页;冯玉珠:《饮食中的虎文化》,《中国烹饪研究》1998年第2期,第22-25页:刘淑萍:《<太平广记>里的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第99-104页;孙克东:《“虎”称“大虫”的原因》,《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第47页;韦明铧:《<东海黄公>与搏虎》,出自韦明铧:《动物表演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64-73页;翁俊雄:《唐代虎、象的行踪——兼论唐代虎、象记载增多的原因》,《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1-394页。
    ④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黑龙江哈尔滨,2005.9.27-10.3日;第四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青海西宁,2007.7.8-12日。
    ①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章“种群生活史”,第64-70页。
    ①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在调查区域中,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为标志,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
    ①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兽类资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6页。
    ②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130页。
    ③陈桥驿:《陈序》,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210页下;[东晋]郭璞注,陈赵鹄校:《尔雅》,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时二月初版,第126页。
    ②《诗经》之《大雅·韩奕》。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252页。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210页下;[东晋]郭璞注,陈赵鹄校:《尔雅》,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时二月初版,第126页。
    ⑤《说文解字注》,第210页下。
    ⑥《说文解字注》,第209页上。
    ⑦《说文解字注》,第210页下。
    ⑧《说文解字注》,第211页上。
    ⑨[东晋]郭璞注,陈赵鹄校:《尔雅》,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时二月初版,第126页。
    ⑩[清]张纲孙:《兽经》,《续修四库全书》第1119册,第339页。
    11 范三畏:《“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40-42页。
    12 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卷43《土产》之《准噶尔部·羽毛鳞介之属》和《回部·羽毛鳞介之属》。
    13 民国《宁安县志》卷4《物产·动物·兽属》,成文版,第797页。
    14 宣统《呼兰府志》卷11《物产略·动物·乙野生》,成文版,第790页。
    15 光绪《黑龙江外记》卷8《土产》,成文版,第253页。
    16 朱慧贞:《历史文献检索概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106-109页。
    17 罗泽珣:《动物学文献查阅方法简介》,《动物学杂志》1980年第3期,第56-59页。
    ①《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袁林教授独立开发的一个基于WEB网站+mysql数据库+txt+doc的全文检索系统,主要收录四库总目存本,以及网上公开,著者本人搜藏的一些文献资料,包含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笔记小说、名人专辑、近代文论。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
    ③陈桥驿:《陈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ⅵ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210页上。
    ②《说文解字注》,第209页上。
    ③(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24《帝王部·符瑞第三》,中华书局,1960年6月。
    ④同治《高安县志》卷28《祥异》,成文版,第3130页。
    ⑤光绪《雒南县志》之《物产·毛虫之属》,成文版,第161页。
    ⑥光绪《昌吉县乡土图志》之《物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新疆乡土志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0年,第118-119页。
    ①《新唐书》卷162《顾少连传》。
    ②乾隆《福州府志》卷62《人物·孝义》,集成版,第234页上。
    ③民国《北镇县志》卷1《地理·山脉》,成文版,第53页。
    ④道光《西乡县志》之《古迹》,成文版,第35-36页。
    ①《李义山诗集》卷上《韩碑》,《四库全书》本。
    ②民国《同安县志》卷30《杂记·祥异》,集成版,第842页上。
    ①《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卷下《于嗟乎驺虞》,《四库全书》本。
    ②乾隆《南靖县志》卷7《物产》,集成版,第416页。
    ③乾隆《福州府志》卷26《物产》,集成版,第532页下。
    ④民国《同安县志》卷11《物产·毛属》,集成版,第88页下。
    ⑤民国《闽侯县志》卷27《物产》,集成版,第553页上。
    ①民国《明溪县志》卷3《物产·兽属》,集成版,第27页。
    ②《宋书》卷28《符瑞志》。
    ③乾隆《福宁府志》卷43《祥异》,集成版,第702页上。
    ④康熙《德化县志》卷16《祥异》,集成版,第168页下。
    ⑤乾隆《福州府志》卷21“第宅园亭”,第478页上。
    ⑥民国《同安县志》卷25“艺文”,第181页上。
    ①乾隆《福州府志》卷62《人物·孝义》,集成版,第234页上。
    ②乾隆《福州府志》卷62《人物·孝义》,集成版,第235页下。
    ③乾隆《福州府志》卷71《释老》,集成版,第384页下。
    ④民国《古田县志》卷30《孝友传》,集成版,第656页上。
    ⑤民国《建宁县志》卷27《灾异》,集成版,第816页上。
    ①乾隆《延平府志》卷44《灾祥》,集成版,第856页。
    ①民国《沙县志》卷3《大事》,集成版,第50页上。
    ②《宋书》卷28《符瑞志》。
    ③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集成版,第636页下。
    ④民国《明溪县志》卷3《物产·兽属》,集成版,第27页。
    ①根据写作的区域和内容,笔者借各种契机先后赴新疆、陕南、哈尔滨、瑞典、进行调研,搜集资料,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因故未能到达。
    ②因文榕生的研究成果系本文结束赴印时才得以阅览,所以关于全国分布部分的概述为临时新加内容,正文中各区域的专题研究资料依然是笔者个人搜录的资料并参考何业恒的研究,尚未结合文榕生的研究,因此在虎记录的地理分布点上,此处所述与正文所述或有出入,特此说明。
    ①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湖南示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3页。
    ②文榕生:《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66页.
    ③《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第173页.
    ④《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第260-261页。
    ⑤何传坤、祁国琴、张钧翔:《台湾澎湖海沟更新世晚期食肉类化石的初步研究》,《台湾省立博物馆年刊》第40卷,第195-224页。——转引自原书.
    ①祁国琴,何传坤:《台湾第四纪澎湖海沟动物群及古地理环境》,《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2期,第1页。
    ②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①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②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988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地理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③蔡保全:《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成陆的证据》,《海洋科学》2002年第6期,第51-54页。
    ④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第206-207页。
    ①郝思德:《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南方文物》1997年第1期,第94-99页。
    ②郝思德:《海南史前文化遗存经济生活初探》,《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第28-34页。
    ①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6月。由中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亚洲空间信息网络澳大利亚中心(布里斯班)和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波士顿)合作建设。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和潘威博士为笔者提供了该数据库的数据,虽终稿因故未能采用,但在此仍致以笔者最真挚的谢忱!
    ②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地形数据(2005-10-24)”,网址http://nfgis.nsdi.gov.cn/nfgis/chinese/c_db.htm,数据提供者:王超,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此深表谢忱!
    ①本章主体内容发表于《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34-49页,发表时题目为《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在本论文中某些节目名称和内容有所修订和增加。
    ②新疆虎,又名塔里木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Schwarz,1916),英文名Chinese Turkestan Tiger, Xinjiang tiger或Tarim tiger,《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中虎亚种分类将其列为“西北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境内,其动物学上的命名和亚种归属问题在国际动物学界尚有争议,本章节之首根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叙述需要,为了表明研究的地域范围和对象,暂沿用大多数中国学者的惯用称谓和观点,即“新疆虎”,行文中偶有叙述需要也简称“虎”或“老虎”
    ③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越天山到罗布泊》,吴其玉译,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年,第100页。
    ④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黄健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1-143、232-237页。
    ⑤实际上,在普尔热瓦尔斯基之前,已经有在新疆地区刺探军事地理情报的“探险家”记录过新疆虎,但由于记录过于简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1858年5月28日至1859年初,乔汉·瓦里汗诺夫 (Ч.Ч.B а л и х а н о в)的记录,见乔汉·瓦里汗诺夫:《准噶尔概况》,王嘉琳译,魏长洪、何汉民编:《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4页;以及q.Ч.瓦里汗诺夫著:《瓦里汗诺夫文集》,阿拉木图1984-1985年版,卷三,《中国天山南路六城状况》,第157页。二是1876年11月28日,沙俄军官库罗帕特金(A.H.K y p o n a T k N H)上尉的记录,见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它的历史、地理概况,军事力量,以及工业和贸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3页。
    ①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游移的湖》,江红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原文记述:“1899年和1900年,我曾两度在河岸上看到他们(虎)的踪迹,但后来英格可力地区的猎虎人用剪子夹猎到几只。”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民国22年刊本,第240页记载:“我们有几次上岸的时候,看见新的老虎足迹。”
    ②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58页: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③谭邦杰编著:《哺乳动物分类名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79-380页。
    ④阿不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编著:《新疆哺乳动物的分类与分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⑤艾米尔·特林克勒(Emil Trinkler):《未完成的探险》第8章“沙漠的寒冷”,赵凤朝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⑥斯文·赫定:《游移的湖》,第146页。
    ⑦老虎国际讨论会于1979年2月22日至24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是印度政府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IUCN,即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 即 World Wild Fund)等国际组织的赞助下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孟加拉、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英国、美国和西德等九国,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IUCN、WWF、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共约150人,其中除印度代表外,外国代表约30人。会议旨在交流经验和研究成果,改进工作,制定今后有关研究工作的方向。——见朱靖:《老虎国际讨论会》,《动物学杂志》1979年第3期,第63-65页。
    ⑧朱靖:《老虎国际讨论会》,《动物学杂志》1979年第3期,第63-65页。据该文,“老虎原来广泛分布于亚洲,计有9个亚种,但由于人为和其他的原因,其中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巴厘虎(P. t. balica)、爪哇虎(P. t. sondaica)3个亚种已绝灭;里海虎(P. t. virgata)已濒于绝灭;其余5个亚种亦已处于危险状态。”
    ①谭邦杰编著:《虎》,北京:科普出版社,1979年,第5页。
    ②谭邦杰:《中国的虎》,《自然杂志》第3卷第11期,第811-814页。
    ③ Ronald L. Tilson & Ulysses S. Seal ed., Tigers of the World, New Jersey:Noyes Publications, 1987, pp.51-52,33.
    ④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①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②戴良佐:《地方文献中关于新疆虎的记载》,《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2期,第45-47页。
    ③魏长洪:《新疆虎余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60-64页。该文主要讨论了“远古新疆虎”、“新疆虎遍布天山南北”、“外国人笔下的新疆虎”、“当代新疆虎寻踪”四个问题。
    ④杨镰:《发现西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5-259页。
    ⑤2004年7月29日至8月25日,笔者跟随业师侯甬坚教授带领的“903课题新疆考察小组”一行7人对新疆南部(主要是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直观认识。
    ①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苏北海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十年(1984—1994),行程11万公里,对新疆各座大山中重要岩画的绝大部分进行实地考察,勾画草图,不仅撰写了新疆岩画考察实录,而且对新疆地区的岩画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该书即为其研究成果。
    ①郭璞注:《穆天子传》卷2,《四部丛刊初编》子部第80种,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天一阁范氏刊本影印,第10-11页。
    ①纪晓岚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页。
    ②萧雄:《西疆杂述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7卷第70册,《关中丛书》第2集,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350、396-299页。
    ③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民国22年刊本,第240页记载:“不多几日以后,我们从一间茅舍中寻着一个舵夫。他是一个猎虎的人。我向他买的一张虎皮现在还在斯突柯木(即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笔者注)我的书房中。”
    ①杨镰:《塔里木的神秘话题——新疆虎》,出自杨镰:《发现西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5-259页。为了证实这张虎皮下落的可靠性,2008年3月7日下午,笔者特意前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拜访了杨镰研究员,就新疆虎问题进行了请教交流,经其证实,当年亲见了展览的斯文·赫定所购虎皮,并为笔者讲述了他赴新疆考察的经历,同时为本文的写作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致以最衷心和最诚挚的谢忱!
    ②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WCEH,1st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penhagen, Denmark & Malmoe, Sweden, August 4-8,2009)于2009年8月4-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召开,主办方是国际环境史组织联盟(ICEHO)和丹麦洛斯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会议的主题是“当地生计与全球挑战: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宗旨是召集全球学者探讨各个时期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全球环境史研究者架设交流的桥梁。具体会议信息参见曹志红:《当地生计与全球挑战——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3日第8版“域外”版。
    ③幸有途中偶遇的Glary Sundberg女士(64岁,牙医,曾于30年代到上海参加过两次学术会议)用瑞典语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再三沟通,才使笔者得以获取虎皮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忱!
    ④诚挚感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Johan先生和Malin女士为笔者提供资料及对斯文赫定分馆的藏品做以介绍!
    ①马大正:《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新疆乡土志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68页。
    ②《西疆杂述诗》卷4《鸟兽》,第396-399页。
    ③陈锡祺主编:《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66页。
    ④民国《新疆地理志》,成文版,第三章《人文地理》第五节《产业》第六项《鸟兽类》,第122页。
    ①艾米尔·特林克勒:《未完成的探险》第8章“沙漠的寒冷”,赵凤朝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②光绪《昌吉县乡土图志·物产》,《新疆乡土志稿》本,第118-119页。
    ③光绪《塔城直隶厅乡土志·物产》,《新疆乡土志稿》本,第411页。
    ①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在调查区域中,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为标志,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
    ②陈锡祺主编:《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66页。
    ③珠克登:《新疆纪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辑《西北民俗文献》第2卷第118册,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244、263、265页。
    ①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第232-237页。
    ②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它的历史、地理概况,军事力量,以及工业和贸易》,附录Ⅱ“俄国使团1876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从喀什城到阿克苏城行经的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3页。
    ③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越天山到罗布泊》,第159页。
    ④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第232-237页。
    ①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1933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本,第229页。
    ②斯文·赫定:《罗布泊探秘》第10章“喀喇库顺北部和南部的水道”,王安洪、崔延虎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
    ③光绪《昌吉县乡土图志·物产》,《新疆乡土志稿》本,第118-119页。
    ④谢彬:《新疆游记·阳关道及缠回风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辑《西北民俗文献》第15卷第131册,第308-310、324页。
    ⑤邓缵先:《乌苏县志》卷上“食货类·物产”,全国公共图书馆古文献编委会编:《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史部·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第10册,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年,第741-743页。
    ①艾米尔·特林克勒:《未完成的探险》第8章“沙漠的寒冷”,赵凤朝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②杨钟健:《西北的剖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7页。
    ③斯文·赫定:《游移的湖》,第146页。
    ④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卷43《土产》之《准噶尔部·羽毛鳞介之属》和《回部·羽毛鳞介之属》。
    ①《回疆志》卷3《物产》,成文版,第117页。
    ②《新疆回部志》卷2《禽兽虫鱼第二十七》,《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辑《西北民俗文献》第2卷第118册,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40-41页。
    ③《西疆杂述诗》卷4《鸟兽》,第396-399页。
    ④《虎研究》第1章第2节《形态与分类》,第18页。
    ⑤《虎研究》第1章第2节《形态与分类》,第18页。
    ①彼得·杰克逊著,肖前柱译:《世界老虎现状及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用》1979年第1期,第47-50页。
    ①侯甬坚:《历史上面向新疆地区的制度和技术移入过程——以引起环境效应的层面为中心》,刘翠溶主编:《自然与人为互动: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245-281页。
    ①袁大化修,王树楠、王学曾纂:《新疆图志》卷28《实业一·农》,《续修四库全书》第64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3页下。
    ②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第118页。
    ①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第141-143、234-235页。
    ②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民国22年刊本,第240页.
    ①乾隆《新疆舆图风土考》卷4“回疆风土记·风俗”,成文版,第84页。
    ②龚柴:《天山南北路考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3卷第66册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第347页。
    ③《回疆志》卷3《畋渔》,成文版,第91页。
    ④《新疆回部志》卷2《畋渔第二十二》,在,《新疆乡土志稿》本,第34页。
    ⑤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民国22年刊本。第240页。
    ⑥光绪《昌吉县乡土图志·物产》,《新疆乡土志稿》本,第118-119、125-126页。
    ⑦《新疆小正》,成文版,第61页。
    ⑧[民国]谢彬:《阳关道及缠回风俗》,出《新疆游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辑《西北民俗文献》第15卷第131册,第324页
    ①斯文·赫定:《罗布泊探秘》第10章“喀喇库顺北部和南部的水道”,第167页。
    ②唐觉等编著:《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蚁科(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5页。
    ③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第356页。
    ①夏永娟:《新疆及其邻近地区蚁科昆虫分类初步研究(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1995年,第92页。夏永娟、郑哲民:《新疆蚁科昆虫调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64-66页。
    ①本章主体内容发表于《史林》,2008年第5期,第50-57页。
    ②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①《元史》卷60《地理志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②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第28页。
    ③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1644-1820):农业编·第二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文献丛书》第4卷《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6帙,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⑤嘉庆《白河县志》卷2《建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6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165页。
    ⑥史念海等:《陕西通志·历史地理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4页。
    ①道光《留坝厅志》卷4《物产》,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6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169页。
    ②王志沂:《栈道出田》,道光《留坝厅志·文征录》,第403页。
    ③民国《紫阳县志》卷6《补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6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769页。
    ④道光《宁陕厅志》卷1《风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6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596页。
    ①嘉靖《城固县志,之《田赋志》。
    ②康熙《城固县志》卷10《艺文》,成文版,第308-309页。
    ①民国《城固县乡土志》中“物产”卷已无虎,成文版,第55页。
    ②乾隆《南郑县志》卷16《杂识》,成文版,第549页。
    ③民国《续修南郑县志》卷7《拾遗》,成文版,第875、880页。
    ④[明]张瀚撰,萧国亮点校:《松窗梦语》,卷2《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康熙《沔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22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通书无虎记录。
    ⑥道光《褒城县志》,成文版,通书无虎记录。
    ⑦光绪《沔县志》,成文版,通书无虎记录。
    ⑧光绪《镇安县乡土志》卷下《物产·动物·兽类》,成文版,第133页。
    ⑨乾隆《汉阴县志》卷6,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082册,《陕西府州县志》第4册,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
    ⑩民国《镇安县志》,卷8《动物·野产》记载“本境在乾隆时,长林丰草,人烟甚稀,虎狼出没,所在皆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5卷,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554页。
    ①道光《留坝厅志》之《足征录·文征录》,第316页。
    ②乾隆《镇安县志》卷9《艺文·附禀潼商本道原稿》,成文版,第386页;民国《镇安县志》卷7《艺文·捐分南社仓详文》,第533页。
    ③康熙《山阳县初志》卷3,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082册,《陕西府州县志》第4册,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④道光《宁陕厅志》卷4《艺文·逸事》,第753页。
    ⑤光绪《宁羌州志》卷5《艺文》,成文版,第384页。
    ⑥道光《重修略阳县志略》卷4《艺文部·记》,第55页。
    ⑦乾隆《汉阴县志》,卷6,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082册,《陕西府州县志》第4册,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
    ⑧道光《宁陕厅志》卷4《艺文·逸事》,第753页。
    ⑨道光《西乡县志》之《古迹》,成文版,第35-38页。
    ⑩民国《镇安县志》卷10《杂记·拾遗》,第565页,记载“本境在乾隆时,长林丰草,人烟甚稀,虎狼出没,所在皆是。相传负郭王姓有虎入其家,众骇奔啼,审无害人意,驱之。去数日复来,习为常,或饲之或宿其家,来去无忌,人畜见惯不惊,若忘其为虎也者。可见盛世人物熙皡气象。”
    11道光《石泉县志》卷2《官师志第六》,成文版,第69页,记载涂之尧在康熙十八年以后所做《县堂春草》:“抚几南山对白云,阴晴众岭未曾分。汉江水长消春雪,楚泽帆来带夕曛。三里城垣环虎豹,数家烟火傍榆扮。年年客里看青草,今日邻居又鹿群。”
    12嘉靖《城固县志》之《田赋志》。
    ①嘉庆《续修汉南郡志》卷26《艺文》。
    ②咸丰《安康县志》卷12《政略》,成文版,第252页。
    ③道光《西乡县志》之《古迹》卷附录之《王穆射虎亭记》,成文版,第35-36页。
    ①陈显远:《汉中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②乾隆《镇安县志》卷7《物产》,成文版,第273-278页。
    ①道光《略阳县志》卷4《艺文部·记》,第55页。
    ①王恺主编:《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3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505页。
    ②本节所使用的虎遗存资料时间断限,上自第四纪晚更新世,下至距今3500年前,依据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结果,夏的年代表为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第86页),则本节所述应为史前至夏时期的虎记录情况,因夏代中华文明区尚在黄河流域,福建地区尚属蒙荒地带,无历史文献记载,因此,为行文叙述便宜,统而称之“史前时期”。
    ③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39页。
    ④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7页;尤玉柱、蔡保全:《福建更新世地层哺乳动物与生态环境》,《人类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335-346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自然图组·史前时代兽类分布”图组。
    ⑤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30页;
    ①关于晚更新世晚期台湾海峡成陆的时间和范围的问题,许多学者曾进行过讨论,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玉木冰期的台湾海峡甚至我国东部大陆架都露出成为盆地;第二种意见认为,台湾海峡虽然成陆,但只是部分地区,还有许多地段被海水占据,或是形成湖泊和沼泽,但确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陆桥可以通往台湾——从东山以东通往澎湖,再由澎湖经台湾浅滩到达台南;第三种意见认为,那时的台湾海峡并没有成为陆地,而依然和现在一样是一种浅海环境。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所得,作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认为这种意见比较接近客观事实。——转引自原书,即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②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①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坵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第587-599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自然图组·史前时代兽类分布”图组。
    ②祁国琴:《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第4期,第301-306页;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十册,第53-68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第669-672、696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2期,第601-602、618页。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83-119页。刘诗中:《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先越文化》,《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第52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自然图组·史前时代兽类分布”图组。
    ③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自然图组·史前时代兽类分布”图组。林公务:《黄瓜山遗址的发掘与认识》,《福建文博》1990年第1期。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1994年第1期。
    ④祁国琴:《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第4期,第301-306页。
    ①图片来自祁国琴文。
    ②笔者注:“左侧P3”表示牙齿的位置,×1表示出土的是一颗完整的牙齿。根据出土骨骼的完整程度有×1/2、×1/4等表达式。
    ①福州市文物考古队、厦门大学考古专业:《1992年福建平潭岛考古调查新收获》,《考古》1995年第7期,第577-584页。
    ②图片来自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坵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第587页插图。
    ①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坵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第587-599页。
    ②图片来自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83-119页图版壹。
    ①祁国琴:《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第4期,第301-306页;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十册,第53-68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第669-672、696页。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2期,第601-602、618页。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83-119页。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发掘新收获》,《考古》1983年12期,第1076-1084页。刘诗中:《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先越文化》,《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第52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自然图组·史前时代兽类分布”图组。
    ②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83-119页。
    ③祁国琴:《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第4期,第301-306页。
    ④刘诗中:《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先越文化》,《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第52页。
    ①参见拙文《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34-49页)及本论文第二章的内容。
    ②笔者搜览的历史时期虎记录中,华北平原多省有虎分布的记载。
    ③1983-1986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对全省第一级土地类型面积进行量算,其结果是: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45.78%,丘陵与盆谷底占43.33%,两者合计为89.11%,其余为台地、平原和水域。——转引自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1页,“概述”。
    ①吴春明:《闽江流域先秦两汉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第147-172页。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①(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陈叔何校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卷33《寺观类·僧寺》。
    ①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集成版,第636页下。
    ②康熙《松溪县志》卷9《人物志·仙释》,集成版,第219页下。
    ③(宋)徐铉:《稽神录》卷2《食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④朱文蓉:《福建历代森林资源变迁》,福建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6页。
    ①本节有关宋代人口、土地数据主要参考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7页,后文不再注。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诏京西转运司晓告益、梓、利、夔、福建路,民愿徙者听之。”
    ③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8《虎伏罪媪之子复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④乾隆《福宁府志》卷32《方外》,集成版,第496页上。
    ⑤彭乘:《墨客挥犀》卷3《虎耳如锯》,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①朱熹:《朱熹集》,卷27《与周丞相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洪迈:《夷坚志》支戊卷1《师姑山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③方万里、罗浚:《宝庆四明志》卷8《刘渭传附刘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④乾隆《安溪县志》卷10《寺观》,集成版,第636页下。
    ⑤乾隆《福宁府志》卷43《祥异》,集成版,第697页上:光绪《福安县志》卷37《祥异》,集成版,第802页下。
    ⑥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之《土产》卷,马蓉,陈抗,钟文,乐贵明,张忱石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39、1240页。
    ⑦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42《物产·兽》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⑧《元史》卷197《孝友传·王初应》。
    ①同上
    ②《元史》卷201《列女传》;民国《建瓯县志》卷30《列女》,集成版,第701页上。
    ③《元史》卷51《五行志第三下》;《新元史》卷44《志第11》: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28页上;民国《连江县志》卷3《大事记》,成文版,第20页上。
    ④《元史》卷51《志第三下》第198页;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28页上。
    ⑤康熙《建宁府志》卷15《祀典》,集成版,第184页上。
    ⑥道光《新修罗源县志》卷29《祥异》,集成版,第684页上。
    ⑦李吕:《澹轩集》卷8《录祖先遗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2册。
    ①《马可波罗游记》第2卷《福州王国及其首府福州》。
    ①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28页上。
    ②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29页下。
    ③民国《建瓯县志》卷30《列女》,集成版,第701页上。
    ④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33页上。
    ⑤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30《杂记·祥异》,集成版,第844页上。
    ⑥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31页上。
    ⑦乾隆《福州府志》卷74《祥异》,集成版,第432页上。
    ⑧康熙《南平县志》卷4《祥异》,集成版,第35页下;民国《南平县志》卷2《大事志第3》,集成版,第281页上。
    ①嘉庆《福鼎县志》卷7《杂记》,集成版,第202页上。
    ②《元史》卷197《孝友传》。
    ③乾隆《福宁府志》卷43《祥异》,集成版,第714页上。
    ④民国《莆田县志》卷3《通纪》,集成版,第63页。
    ⑤乾隆《福宁府志》卷43《祥异》,集成版,第707页上。
    ①方万里、罗浚:《宝庆四明志》卷8《刘渭传附刘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②乾隆《福宁府志》卷43《祥异》,集成版,第703页上。
    ③康熙《平和县志》卷12《杂览·灾祥》,集成版,第259页下。
    ④乾隆《延平府志》卷44《灾祥》,集成版,第854页下。
    ⑤乾隆《安溪县志》卷10《祥异》,集成版,第650页上。
    ⑥康熙《罗源县志》卷10《杂记》,集成版,第367页上。
    ①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生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第366页。
    ②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生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第792页。
    ③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生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第806页,附录三“福建省濒危动物分布及其保护等级表”。
    ④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武夷山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⑤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罗祥瑞:《江西乐平山下溶洞的调查》,《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1页。
    ②李家和、徐长青等:《江西萍乡竹山园洞的哺乳类化石和石制品》,《人类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6-92页。
    ①《宋书》卷28《符瑞志》。
    ①《宋史》卷460《列女传》。
    ②《太平广记》卷433《浔阳猎人》。
    ③《通制条格》卷20,第22页。
    ①同治《永丰县志》卷39《杂志类·祥异》,成文版,第2910页。
    ①《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6。
    ②《宋书》卷82《周朗传》。
    ③康熙《上高县志》卷5《人物志·武功》,成文版,第795-796页;《新唐书》卷190《钟传》。
    ①《太平广记》卷437《章华》。
    ②《宋史》卷460《列女传》。
    ③《宋朝事实类苑》卷63,第836页。
    ④《太平广记》卷433《浔阳猎人》。
    ⑤《元史》卷191《卜天璋传》。
    ⑥《通制条格》卷20,第22页。
    ①同治《永新县志》卷26《杂类志·祥异》,成文版,第2140-2142页
    ②乾隆《南昌府志》卷46《名宦》,成文版,第3474页。
    ③乾隆《吉安府志》卷37《名宦志·安福县》,成文版,第3581-3582页。
    ①乾隆《袁州府志》卷2《机祥》,成文版,第146页;民国《万载县志》卷1《方舆·祥异》,成文版,第251页。
    ②同治《九江府志》卷4《地理·山川》,成文版,第1144页。
    ③同治《德化县志》卷33《人物·官业》,成文版,第432页。
    ④民国《盐乘县志》卷11《灾异志》,成文版,第758页。
    ⑤乾隆《安远县志》卷7《纪事志·轶事》,成文版,第717页。
    ⑥同治《赣州府志》卷22《祥异·三》,成文版,第436页。
    ⑦乾隆《南昌府志》卷28《祥异》,成文版,第2248页。
    ⑧同治《建昌府志》卷10《杂类·祥异》,成文版,第4104页。
    ①乾隆《武宁县志》卷30《杂记》,成文版,第1264页。
    ②道光《武宁县志》卷44《杂记》,成文版,第1871页。
    ③数据来源于曹树基:《中国人口史》卷5《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④同治《萍乡县志》卷6《艺文志下》,成文版,第652页。
    ①乾隆《石城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成文版,第184页。
    ②道光《奉新县志》卷9《人物三》,成文版,第1168页。
    ③同治《永新县志》卷31《杂类志·祥异》,成文版,第3257页。
    ④康熙《浮梁县志》卷2《天文·祥异》,成文版,第235页。
    ⑤光绪《上犹县志》卷1《叙例图志·灾祥》,成文版,第81页。
    ⑥康熙《宜黄县志》卷1《疆域志·机祥》,成文版,第116页。
    ①同治《南康府志》卷23《杂类·祥异》,成文版,第567页。
    ②同治《南康府志》卷23《杂类·祥异》,成文版,第569页。
    ③刘兴亮:《明清时期江西境内的虎患及相关问题研究》,《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第69页。
    ④同治《萍乡县志》卷5《武备武事》,成文版。
    ⑤光绪《泰和县志》卷1《舆地·山川》,成文版,第131页。
    ⑥康熙《浮梁县志》卷2《天文·祥异》,成文版,第230页。
    ①乾隆《吉安府志》卷49《人物志·孝友上》,成文版,第4935页。
    ②乾隆《南丰县志》卷40《杂记》,成文版,第1810页。
    ①光绪《上犹县志》卷12《人物志·孝友》,成文版,第761页。
    ②康熙《西江志》卷100《列女》,成文版,第1722页。
    ③光绪《吉水县志》卷39《人物志·孝友》,成文版,第1987页。
    ④康熙《永丰县志》卷5《人物志·附补遗》,成文版,第670页。
    ⑤《明史》卷296《孝义传·包实夫》。
    ⑥嘉靖《江西通志》卷4《南昌府·山川》成文版,第529-530页。
    ①光绪《吉安府志》卷2《地理志》,成文版,第120页。
    ②光绪《吉安府志》卷53《杂记·祥异》,成文版,第1830页。
    ③同治《赣州府志》卷5《山·十五》,成文版,第119页。
    ④同治《九江府志》卷4《地理·山川》,成文版,,第62页。
    ⑤《通制条格》卷20,第22页。
    ⑥民国《盐乘县志》卷11《灾异志》,成文版,第751-752页。
    ①同治《武宁县志》卷44《轶事》,成文版,第2859-2860页。
    ②《船子和尚拨棹歌·诸祖赞颂》,第110页。
    ③同治《赣州府志》卷5《山·十五》,成文版,第119页。
    ④光绪《吉安府志》卷2《地理志·三十二》,成文版,第107页
    ⑤康熙《永丰县志》卷1《疆域志·山川》,成文版,第66页。
    ⑥道光《泰和县志》卷3《舆地·山川》,成文版,第304页。
    ⑦光绪《上犹县志》卷1《叙例图志·灾祥》,成文版,第81-82页。
    ⑧光绪《吉安府志》卷2《地理志·二十七》,成文版,第105页。
    ①同治《萍乡县志》卷6《艺文志下·诗》,成文版,第651-652页。
    ②康熙《九江府志》卷16《艺文》,成文版,第2022-2023页。
    ③乾隆《南昌县志》卷52《杂志·轶事》,成文版,第2103-2104页。
    ④《宋书》卷28《符瑞志》。
    ⑤《南齐书》卷18《志第一》。
    ⑥光绪《吉安府志》卷53《杂记·祥异》,成文版,第1830页。
    ①同治《武宁县志》卷9《物产》,成文版,第347页。
    ②同治《星子县志》卷1《疆域志·物产》,成文版,第103-104页。
    ③光绪《上犹县志》卷1《叙例图志·灾祥》,成文版,第81-82页。
    ④乾隆《安远县志》卷7《纪事志·灾异》,成文版,第714页。
    ①同治《九江府志》卷53《杂类·祥异》,成文版,第1142页。
    ②乾隆《峡江新志》卷7《列传》,成文版,第614页。
    ③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记志·祥异》,成文版,第1472页
    ④同治《德化县志》卷53《杂类·祥异》,成文版,第789页。
    ⑤《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
    ①刘秀生:《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56页。
    ②同治《南城县志》卷1《风俗》,成文版,第387页。
    ③同治《南城县志》卷1《物产·山兽》,成文版,第441页。
    ①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书中引用向培伦1983年研究。
    ②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94-295页,湖南永顺县不二门商周遗址中就出土有虎的动物骨骼和牙齿标本。
    ①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②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94-295页。
    ③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第108页。
    ①《后汉书》卷10《谢承后汉书第二》。
    ②《太平御览》卷891《兽部三·虎上》,引谢承《后汉书》。
    ③同治《桂阳直隶州志》卷3《事纪》,集成版,第44页。
    ④《册府元龟》卷681《牧守部·感瑞》。
    ⑤弘治《衡山县志》卷4《仙释》,集成版,第110页。
    ⑥乾隆《长沙府志》卷12,集成版,第260页。
    ①同治《永顺府志》卷9《土司》,集成版,第335页。
    ②光绪《桃源县志》卷7《职官志·政绩》,集成版,第246页。
    ①乾隆《岳州府志》卷29《事纪》,第406页。
    ②民国《蓝山县图志》卷21《食货》,集成版,第316页。
    ③民国《蓝山县图志》卷8《事纪下》,集成版,第141页。
    ④民国《蓝山县图志》卷8《事纪下》,集成版,第144页。
    ⑤民国《蓝山县图志》卷8《事纪下》,集成版,第144页。
    ①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69页。
    ②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0页。
    ③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1页。
    ④同治《浏阳县志》卷14《祥异》,集成版,第420页。
    ⑤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2页。
    ⑥同治《浏阳县志》卷14《祥异》,集成版,第421页。
    ①乾隆《长沙府志》卷30,集成版,第106-107页上。
    ②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2页。
    ③乾隆《衡州府志》卷39《灾异》,集成版,第89页。
    ④乾隆《辰州府志》卷41《艺文纂·镇寂庵记》集成版,第19页。
    ⑤嘉庆《常德府志》卷18《物产考》,集成版,第260页。
    ⑥光绪《湘潭县志》卷14《五行六·虎食人》,集成版,第166页。
    ⑦同治《桂阳直隶州志》卷3《事纪》,集成版,第44页。
    ⑧《册府元龟》卷681,第71页。
    ①光绪《桃源县志》卷7《职官志·政绩》,集成版,第246页。
    ②同治《长沙县志》卷18《名宦》,集成版,第311页。
    ③光绪《永明县志》,卷《职官志·列传》,集成版,第453页。
    ④同治《城步县志》,卷10《祥异》,集成版,第266页。
    ⑤乾隆《长沙府志》卷46《艺文》,集成版,第549页。
    ⑥嘉庆《郴州总志》卷41《事纪》,集成版,第598页。
    ①本章节有关人口与农业开发数据主要参考何业恒、张锡田的《两千年间的湖南人口》(《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85-90页)一文,后不再注。
    ②何业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7-135页。
    ③同治《龙山县志·物产》。
    ①《清高宗实录》卷1234。
    ②民国《醴陵县志》之《食货志·杂粮》
    ③嘉庆《善化县志》《物产附论》何业恒、张锡田:《两千年间的湖南人口》,《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85-90页。
    ①同治《长沙县志》卷18《名宦》,集成版,第311页。
    ②道光《宝庆府志》卷4《大政纪》,集成版,第166页。
    ③道光《宝庆府志》卷5《大政纪》,集成版,第172页。
    ①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69页。
    ②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0页。
    ③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2页。
    ④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1页。
    ⑤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2页。
    ⑥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3页。
    ⑦同治《浏阳县志》卷14《祥异》,集成版,第421页。
    ⑧光绪《兴宁县志》卷18《杂记·灾祲》,集成版,第502页。
    ⑨同治《芷江县志》卷58《祥异》,集成版,第571页。
    ①民国《永顺县志》卷2《地理志·灾祥》,集成版,第199页。
    ②同治《益阳县志》卷25《祥异》,集成版,第661页。
    ③同治《益阳县志》卷25《祥异》,集成版,第662页。
    ①同治《浏阳县志》卷18《人物》,集成版,第482页下。
    ②同治《衡阳县志》卷7《列传》,集成版,第672页下。
    ③同治《安化县志》卷27《善行》,集成版,第526页下。
    ①道光《新化县志》卷24《人物》,集成版,第234页下。
    ②光绪《永兴县志》卷39《人物·孝友》,集成版,第520页下。
    ③同治《永顺府志》卷8《人物》,集成版,第312页下。
    ④同治《武陵县志》卷43《人物志·列女》,集成版,第484页下。
    ⑤民国《汝城县志》卷34《杂志》,集成版,第528页。
    ⑥光绪《龙山县志》卷14《人物》,集成版,第130页上。
    ⑦光绪《桃源县志》卷10《人物志下·方伎》,集成版,第334页下。
    ①乾隆《长沙府志》卷12《古迹》,集成版,第260页。
    ②同治《永顺府志》卷2《山水续编》,集成版,第66页下。
    ③宣统《永绥厅志》卷4《山川》,集成版,第90页。
    ④同治《安福县志》卷4《山川》,集成版,第104页。
    ⑤乾隆《长沙府志》卷12《古迹》,集成版,第260页。
    ⑥民国《汝城县志》卷34《杂志》,集成版,第528页。
    ①同治《安仁县志》卷10《人物·仕官》,集成版,第86页。
    ②光绪《永兴县志》卷52《物产》,集成版,第689页。
    ③同治《城步县志》卷10《祥异》,集成版,第266页下。
    ④同治《新化县志》卷27《人物·遗民》,集成版,第495页下。
    ⑤雍正《黔阳县志》卷8,集成版,第16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2页。
    ②范哗:《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2页。
    ③陈寿:《三国志》卷11《邴原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352页。
    ①魏收:《魏书》卷100《勿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②同上
    ③程妮娜主编:《东北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④程妮娜主编:《东北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⑤脱脱:《辽史》卷20《兴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7页。
    ⑥脱脱:《金史》卷129《徙单公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27页。
    ①张士尊:《康熙二十一年“东北虎”在东北南部地区的分布》,《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96-100、121页。
    ②同上。
    ①数据均来源于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卷6《清·民国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9、502页。
    ②侯杨方:《中国人口史》卷6《1910-1953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③民国《呼兰县志》卷6《物产》,集成版,第544页。
    ④李钟汶等:《东北虎分布区土地利用格局与动态》,《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3期,第716页。
    ①李钟汶等:《东北虎分布区土地利用格局与动态》,《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3期,第717页。
    ②同上。
    ①民国《安图县志》卷2《物产志·捕兽之方法》,成文版,第128页。
    ②民国《方城县志》之《职业门·猎业》,成文版,第89页。
    ③中东铁路局商业部编,汤尔和译:《黑龙江》第九章《通原县》,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302页。
    ①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②田瑜等:《东北虎种群的时空动态及其原因分析》,《生物多样性》2009年第3期,第220页。
    ③《钦定盛京通志》卷27《物产志·兽之属》,出自李毓澍、沈云龙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四年(1965)出版,第1347-1352页。
    ④民国《桓仁县志》卷8《·物产志·动物》,成文版,第159-160页。
    ①宣统《辽阳县志》卷29《物产志·动物·兽类》,成文版,第1060页。
    ②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变迁》,第22页。
    ①民国《双城县志》卷3《礼俗志·神道甲·杂祀》,成文版,第374页。
    ①郭希清:《虎骨及其替代产品的研究进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专辑,第218页。
    ②民国《临江县志》卷3《物产志·动物·毛类》,集成版,第150页。
    ①民国《奉天通志》卷112《物产四·贡物》,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出版,1983年,第2519页。
    ②民国《临江县志》卷3《物产志·动物·毛类》,集成版,第150页。
    ①光绪《三姓县志》卷12《田赋·税》,集成版,第37-41页。
    ②民国《宾县志》卷2《征榷略·民国》,集成版,第250页。
    ①李钟汶等:《东北虎分布区土地利用格局与动态》,《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3期,第715页。
    ②白眉初:《满洲三省志》卷1《奉天省志》,北京:北大求学社,1924年,第272-273页。
    ③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第九章《猎业》,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第78页。
    ①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词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901页。
    ②朱晟:《虎骨酒》,《中医杂志》1957年第11期,第584、578页。
    ③(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5《少小婴孺方上》,卷9《伤寒上》,《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⑥《备急千金要方》卷5上“少小婴孺方上”,卷9“伤寒上”,卷,11“肝藏”,卷14“小肠腑”,卷19“肾藏”。
    ⑦《备急千金要方》卷25“备急”。
    ①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68页。
    ②[唐]王焘著:《外台秘要》,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25,《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④(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44,《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①(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71,《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②(元)危亦林撰:《世医得效方》,卷12,《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元)危亦林撰:《世医得效方》,卷13,《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①(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15,《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②(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44,《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197,《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845页。
    ⑤(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389,《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⑥(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86,《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7,《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②(唐)王焘:《外台秘要》,卷24,《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③(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5,《备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④(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20,《杂病下》,《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⑤(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57,《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⑥(明)周定王朱楠、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289,《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⑦(明)徐谦:《仁端录》,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⑧(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845页。
    ⑨(清)吴谦等编纂:《御纂医宗金鉴》,卷75,《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①(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痔漏》,《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②(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29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845页。
    ④(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2,《丁肿痈疽》,《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⑤(唐)孙思邀:《千金翼方》,卷19,《杂病中》,《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⑥(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845页。
    ⑦(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5,《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3,《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②(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明)周定王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卷254《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同上
    ⑤(明)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845页。
    ⑥(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卷26,《食治》,《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⑦(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1,《兽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⑨(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卷28,《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⑩(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5,《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①(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6,《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②(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卷_7,《风毒脚气》,卷19《肾藏》,《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③(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11,《肝藏》,《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④《太平圣惠方》卷26,《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⑤(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⑥(宋)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⑦(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⑧(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①(明)吴昆:《医方考》,卷1,《中风门第一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主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5,《谷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以上三例皆来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1,《兽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①《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封存犀牛角、虎骨和含其成分的药品、工艺品等的通知》(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川府发(1993)118号,《四川政报》1993年第10期,第27页。
    ②王铮、王晓云:《虎骨及其代用品的探讨》,《陕西新医药》1975年第2期,第51-54页。
    ③《目前虎骨唯一代用品中华地羊(塞隆)》,《农村科技开发》,第6-8页。
    ④《我国研制成功人工虎骨粉》,《山东中医杂志》1996年第12期,第570页。
    ①郭璞注:《穆天子传》卷5,《四部丛刊初编》子部第80种,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天一阁范氏刊本影印。
    ②(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6,《食治》,《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③(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④(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⑤(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15,《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⑥(明)方孝孺:《逊志齐集》卷24,《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⑦(明)谢肃:《密菴集》卷2《射虎歌》,《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⑧(清)夏家镐:《蚓窍集》卷6《谢赐虎肉馒头》,《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⑨(清)姚之骃:《元明事类抄》卷38《持虎足》,《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①(清)宋婉:《安雅堂集》,卷3,《题胡氏杀虎图》
    ①《管子·匡君小匡》第20。
    ②《管子·揆度》第78。
    ③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2页。
    ④同上
    ①《汉官六种·汉官解诂》一卷。
    ②《全宋文》卷60《奏请详太子昏礼》。
    ③《南齐书》卷59《芮芮虏·河南·氐·羌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8。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8。
    ③《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兵部》卷2《典章三十五》,第123页。
    ④《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兵部》卷5《典章三十八》,第540页
    ①民国《奉天通志》卷112《物产四·贡物》,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出版,1983年,第2519页。
    ②同治《武宁县志》卷44《轶事》,成文版,第2859-2860页。
    ③民国《临江县志》卷3《物产志·动物·毛类》,集成版,第150页。
    ④光绪《三姓县志》卷12《田赋·税》,集成版,第37-41页。
    ⑤民国《宾县志》卷2《征榷略·民国》,集成版,第250页。
    ①刘铮,韩大为:《虎骨及人工虎骨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年第2期,第73-75页。
    ①李超英等:《虎骨的本草学与现代研究》,《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10卷第41期,第81-82页。
    ①(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的猛兽对策法规》,(日)池田温著,孙晓林等译:《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85-311页。
    ②“打虎”包含射虎、杀虎、刺虎、打虎、搏虎、擒虎、焚虎、防虎、驱虎、猎虎等一切以与虎拼斗、防止老虎伤害人畜、捕猎老虎等为主要形式和目的的活动,为叙述方便,统称为“打虎”。打虎资料的筛选条件为必须包含以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姓名)、结果(包括虎的生死去向、打虎人物质上或名誉上所得等)、虎是否有对当地人畜的袭击、打虎工具(方法)。
    ①高跃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卷8《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①《逸周书集训校释四》,第18页。
    ②《穆天子传》卷5《中山经》。
    ③《礼记·檀弓下》,第59页。
    ④《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
    ⑤《九家旧晋书辑本·臧荣绪晋书》卷10。
    ⑥南朝梁《殷芸小说》。
    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⑧《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巴志》。
    ①《汉书》卷97《孝元冯昭仪传》。
    ②《汉书》卷6《武帝纪》。
    ③《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第49》。
    ④《后汉书》卷38《法雄传》,记载:“(法雄)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郡滨带江沔,永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雄乃移书属县日:‘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在郡数岁,岁常丰稔。”
    ⑤《后汉书》卷79《儒林传上·刘昆》记载:“(刘昆)后为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光武帝闻而异之,以为德政。”
    ⑥《后汉书》卷41《宋均传》记载:“(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度江。”
    ⑦《九家旧晋书辑本》卷7《何法盛晋中兴书·晋诸公别传·杜夷君》。
    ①《太平广记》卷433《浔阳猎人》。
    ②《唐国史补》卷上。
    ①《元史》卷200《烈女传·胡烈妇》。
    ②《元史》卷198《孝友传·石明三》。
    ①文献中不时出现“群虎”、“虎豹成群”等描述,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即虎的生活领域和生存环境已经受到极端干扰,导致其食物减少,活动范围严重缩小、彼此重叠,从而为了寻找食物和活动范围而情急伤人、成患。另一种可能就是记录者为了形容虎患的剧烈而使用夸张的写法,但是根据我们的一般经验,如果不是文学描述性的记录,而是方志中为了记录一方时事,一般只会如实记录,因此,这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
    ①乾隆《长沙府志》卷37《灾异》,集成版,第273页。
    ②康熙《罗源县志》卷10《杂记》,集成版,第367页。
    ③《盐乘》卷11《灾异志》,成文版,第758页。
    ④乾隆《安远县志》卷7《纪事志·轶事》,成文版,第717页
    ⑤同治《德兴县志》卷6《职官志·名宦》,成文版,第670页。
    ⑥民国《尤溪县志》卷8《祥异》,成文版,第1055页
    ①康熙《九江府志》卷8《名宦》,成文版,第797页。
    ②民国《沙县志》卷3《大事》,成文版,第157页。
    ①同治《平江县志》卷末《杂志》,成文版,第449页。
    ②民国《宁乡县志》之《故事编·先民传56》,集成版,第265页。
    ①民国《南平县志》卷2《大事志第三》,集成版,第288页上。
    ②民国《建宁县志》卷27《灾异》,成文版,第291页。
    ①民国《蓝山县图志》卷8《事纪下》,集成版,第144页。
    ①民国《汤原县志略》,集成版,第6页。
    ②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第10章《畜产制造业》,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第102页。
    ③东北虎在民国时期在辽宁省已极为罕见,可能仅零星存在于东部山区,据何业恒的研究,东北虎在20世纪30年代在辽宁省消失。
    ④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第141-143,、234-235页。
    ①徐龙辉:《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及数量统计方法初探》,《野生动物》1988年第5期,第21-24页。
    ②于孝臣等:《中国虎的现状和保护管理建议》,《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5月第2期,第37页。
    ①对于华南虎野生种群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分歧,个别地方还有发现华南虎的报道,但基本都是证明力比较弱的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是华南虎野生种群已经灭绝。
    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研究组:《东北兽类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61-62页。
    ②赫俊峰等:《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及种群变动》,《林业科技》1997年1月第1期,第30页。
    ①道光《新修罗源县志》卷29《祥异》第684页上。
    ②同治《清江县志》卷9《艺文志·文征》,成文版,第1505-1506页。
    ③道光《西乡县志》之《古迹·射虎亭》,第37-38页。
    ①同治《安福县志》卷4《艺文》,集成版,第482页。
    ②《通制条格》卷20,第22页
    ③龚柴:《天山南北路考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3卷第66册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第347页。
    ④《新疆小正》,成文版,第61页。
    ⑤《新疆回部志》卷2《畋渔第二十二》,在,《新疆乡土志稿》本,第34页。
    ⑥光绪《昌吉县乡土图志·物产》,《新疆乡土志稿》本,第118-119、125-126页。
    ①侯甬坚、张洁:《从猎取到饲养:人类对付猛兽方式之演变》,《野生动物》2008年第5期,第257-258、278页。
    二十四史
    郭璞注:《穆天子传》卷5,《四部丛刊初编》子部第80种,上海:上海书店,1989
    年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天一阁范氏刊本影印。
    《诗经》,《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礼记》,《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左传》,《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庄子》,《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管子》,《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汉官六种·汉官解诂》,《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华阳国志》,四库全书本。
    《九家旧晋书辑本·臧荣绪晋书》,《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葛洪:《肘后备急方》,四库全书本。
    郭璞注,陈赵鹄校:《尔雅》,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时二月初版。
    《风俗通义》,四库全书本。
    《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四库全书本。
    《唐国史补》,四库全书本。
    王焘:《外台秘要方》,四库全书本。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四库全书本。
    孙思邈:《千金翼方》,《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李义山诗集》,四库全书本。
    《宋朝事实类苑》,《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全宋文》,《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
    《太平广记》,四库全书本。
    唐慎微原著,宋·艾晟刊订,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卷17《兽部中品总一十七种·虎骨(膏爪肉附)》,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4月版,2003年4月第2次印刷,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24《帝王部·符瑞第三》,中华书局,1960年6月。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陈叔何校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
    徐铉:《稽神录》,《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彭乘:《墨客挥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方万里、罗浚:《宝庆四明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马蓉,陈抗,钟文,乐贵明,张忱石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吕:《澹轩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2册。
    唐慎微:《证类本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陈直:《寿亲养老新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宋诩:《宋氏养生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李时珍编著,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新校注本本草纲目》(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张瀚撰,萧国亮点校:《松窗梦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周定王朱楠、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徐谦:《仁端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宋诩:《竹屿山房杂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周紫芝:《太仓梯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谢肃:《密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张纲孙:《兽经》,《续修四库全书》第1119册。
    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纪晓岚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锡祺主编:《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66页。
    谢彬:《新疆游记·阳关道及缠回风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辑《西北民俗文献》第15卷第131册。
    龚柴:《天山南北路考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3卷第66册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文献丛书》第4卷《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6帙,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萧雄:《西疆杂述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7卷第70册,《关中丛书》第2集,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库全书本。
    清夏家镐:《蚓窍集》,四库全书本。
    清吴谦等编纂:《御纂医宗金鉴》,四库全书本。
    清宋婉:《安雅堂集》,四库全书本。
    黄越川:《东三省畜产志》,北京:中华书局,1930年。
    白眉初:《满洲三省志》,北京:北大求学社,1924年。
    台湾成文出版发行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方志丛书》系列简标为“成文版”,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的前身)、上海书店和巴蜀书社协作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系列简标为“集成版”。其他单行本标注完整版权信息。
    乾隆《福州府志》,集成版。
    民国《闽侯县志》,集成版。
    民国《厦门市志》,集成版。
    民国《同安县志》,集成版。
    乾隆《马巷厅志》,集成版。
    康熙《建宁府志》,集成版。
    民国《建阳县志》,集成版。
    民国《建瓯县志》,集成版。
    光绪《续修浦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崇安县新志》,集成版。
    康熙《松溪县志》,集成版。
    民国《政和县志》,集成版。
    康熙《南平县志》,集成版。
    民国《南平县志》,集成版。
    光绪《重纂邵武府志》,集成版。
    民国《重修邵武县志》,集成版。
    民国《顺昌县志》,集成版。
    乾隆《宁德县志》,集成版。
    乾隆《福宁府志》,集成版。
    民国《霞浦县志》,集成版。
    康熙《寿宁县志》,集成版。
    光绪《福安县志》,集成版。
    嘉庆《福鼎县志》,集成版。
    康熙《罗源县志》,集成版。
    道光《新修罗源县志》,集成版。
    民国《连江县志》,集成版。
    民国《古田县志》,集成版。
    民国《莆田县志》,集成版。
    乾隆《仙游县志》,集成版。
    民国《永泰县志》,集成版。
    民国《闽清县志》,集成版。
    乾隆《福清县志》,集成版。
    民国《长乐县志》,集成版。
    乾隆《泉州府志》,集成版。
    道光《晋江县志》,集成版。
    嘉庆《惠安县志》,集成版。
    道光《惠安县续志》,集成版。
    乾隆《永春州志》,集成版。
    民国《永春县志,集成版。
    康熙《德化县志》,集成版。
    民国《德化县志》,集成版。
    乾隆《安溪县志》,集成版。
    民国《南安县志》,集成版。
    民国《金门县志》,集成版。
    光绪《漳州府志》,集成版。
    乾隆《龙溪县志》,集成版。
    乾隆《海澄县志》,集成版。
    民国《云霄县志》集成版。
    光绪《漳浦县志》,集成版。
    乾隆《铜山志》,集成版。
    康熙《诏安县志》,集成版。
    康熙《平和县志》,集成版。
    乾隆《南靖县志》,集成版。
    乾隆《长泰县志》,集成版。
    民国《长泰县新志》,集成版。
    民国《龙岩县志》,集成版。
    道光《漳平县志》,集成版。
    同治《宁洋县志》,集成版。
    康熙《武平县志》,集成版。
    民国《连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长汀县志》,集成版。
    民国《上杭县志》,集成版。
    民国《永定县志》,集成版。
    乾隆《延平府志》,集成版。
    民国《明溪县志》,集成版。
    民国《清流县志》,集成版。
    民国《宁化县志》,集成版。
    民国《沙县志》,集成版。
    雍正《永安县志》,集成版。
    道光《永安县续志》,集成版。
    民国《泰宁县志》,集成版。
    民国《尤溪县志》,集成版。
    民国《大田县志》,集成版。
    民国《建宁县志》,集成版。
    [宋]胡太初修,赵与沐纂:《临汀志》,马蓉,陈抗,钟文,乐贵明,张忱石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
    乾隆《江西考古录》,成文版。
    同治《南康府志》,成文版。
    同治《瑞州府志》,成文版。
    同治《赣州府志》,成文版。
    道光《宜黄县志》,成文版。
    同治《江西省舆图》,成文版。
    民国《南昌县志》,成文版。
    民国《南昌诗证》,成文版。
    民国《南昌文证》,成文版。
    同治《广信府志》,成文版。
    同治《德化县志》,成文版。
    同治《临江府志》,成文版。
    同治《兴安府志》,成文版。
    明《江西舆地图说》,成文版。
    光绪《吉安府志》,成文版。
    民国《吉安县纪事》成文版。
    光绪《抚州府志》成文版。
    同治《永新县志》,成文版。
    同治《余干县志》,成文版。
    同治《万年县志》,成文版。
    同治《德兴县志》,成文版。
    同治《安义县志》,成文版。
    光绪《长宁县志》,成文版。
    同治《清江县志》,成文版。
    同治《乐安县志》,成文版。
    同治《广丰县志》,成文版。
    光绪《上犹县志》,成文版。
    同治《九江府志》,成文版。
    同治《南安府志》,成文版。
    光绪《南安府志补正》成文版。
    同治《萍乡县志》成文版。
    民国《南昌纪事》,成文版。
    顺治《吉安府志》,成文版。
    民国《分宜县志》,成文版。
    同治《玉山县志》,成文版。
    民国《昭萍县志》成文版。
    民国《万载县志》,成文版。
    民国《宁冈县志》,成文版。
    光绪《龙南县志》,成文版。
    道光《丰城县志》,成文版。
    民国《庐山续志稿》,成文版。
    民国《盐乘县志》成文版。
    康熙《赣县志》成文版。
    嘉靖《九江府志》,成文版。
    康熙《九江府志》,成文版。
    嘉靖《山高县志》,成文版。
    康熙《上高县志》,成文版。
    同治《上高县志》,成文版。
    康熙《上犹县志》,成文版。
    道光《上犹县志》成文版。
    乾隆《上饶县志》,成文版。
    道光《上饶县志》,成文版。
    同治《上饶县志》成文版。
    乾隆《大庾县志》,成文版。
    咸丰《大庾县志》,成文版。
    同治《大庾县志》,成文版。
    民国《大庾县志》,成文版。
    万历《弋阳县志》,成文版。
    康熙《弋阳县志》成文版。
    同治《弋阳县志》成文版。
    康熙《分宜县志》,成文版。
    道光《分宜县志》,成文版。
    同治《分宜县志》,成文版。
    康熙《永新县志》,成文版。
    乾隆《永新县志》,成文版。
    乾隆《永宁县志》,成文版。
    康熙《永丰县志》,成文版。
    同治《永丰县志》,成文版。
    康熙《玉山县志》,成文版。
    乾隆《玉山县志》,成文版。
    道光《玉山县志》,成文版。
    顺治《石城县志》,成文版。
    乾隆《石城县志》,成文版。
    道光《吉水县志》成文版。
    光绪《吉水县志》,成文版。
    万历《吉安府志》,成文版。
    乾隆《吉安府志》,成文版。
    同治《安仁县志》,成文版。
    康熙《安福县志》,成文版。
    乾隆《安福县志》,成文版。
    同治《安福县志》成文版。
    乾隆《安远县志》,成文版。
    道光《安远县志》成文版。
    同治《安远县志》,成文版。
    同治《禾川书》,成文版。
    天启《白鹿书院志》,成文版。
    万历《江西省大志》,成文版。
    嘉靖《江西通志》,成文版。
    康熙《江西通志》,成文版。
    雍正《江西通志》,成文版。
    康熙《西江志》,成文版。
    道光《奉新县志》,成文版。
    同治《奉新县志》,成文版。
    顺治《定南县志》,成文版。
    乾隆《定南县志》,成文版。
    同治《定南厅志》,成文版。
    康熙《宜春县志》,成文版。
    康熙《宜黄县志》,成文版。
    同治《宜黄县志》,成文版。
    康熙《东乡县志》,成文版。
    同治《东乡县志》,成文版。
    康熙《武宁县志》,成文版。
    乾隆《武宁县志》,成文版。
    同治《武宁县志》,成文版。
    康熙《金谿县志》,成文版。
    乾隆《金谿县志》成文版。
    道光《金谿县志》,成文版。
    同治《金谿县志》,成文版。
    乾隆《长宁县志》成文版。
    咸丰《长宁县志》成文版。
    光绪二年《长宁县志》成文版。
    光绪二十五年《长宁县志》成文版。
    乾隆《信丰县志》,成文版。
    道光《信丰县志续编》,成文版。
    同治九《信丰县志续编》,成文版。
    康熙《南安府志》,成文版。
    乾隆《南安府志》,成文版。
    万历《南昌府志》,成文版。
    乾隆《南昌府志》,成文版。
    民国《南昌府志》,成文版。
    万历《南昌县志》,成文版。
    乾隆《南昌县志》,成文版。
    道光《南昌县志》,成文版。
    同治《南昌县志》,成文版。
    康熙《南城县志》,成文版。
    同治《南城县志》,成文版。
    康熙十五年《南康府志》,成文版。
    康熙六十《南康府志》,成文版。
    康熙四十九《南康县志》,成文版。
    乾隆十八《南康县志》,成文版。
    同治《南康县志》,成文版。
    万历《南丰县志》,成文版。
    康熙《南丰县志》,成文版。
    乾隆《南丰县志》,成文版。
    同治《南丰县志》,成文版。
    民国《南丰县志》,成文版。
    万历《建昌府志》,成文版。
    乾隆《建昌府志》,成文版。
    同治《建昌府志》,成文版。
    康熙《建昌府志》,成文版。
    同治《建昌县志》,成文版。
    同治《星子县志》,成文版。
    康熙《浮梁县志》,成文版。
    乾隆《峡江新志》,成文版。
    同治《峡江县志》,成文版。
    乾隆《泰和县志》,成文版。
    道光《泰和县志》,成文版。
    同治《泰和县志》,成文版。
    光绪《泰和县志》,成文版。
    万历《泰和志》成文版。
    嘉靖《袁州府志》,成文版。
    乾隆《袁州府志》,成文版。
    同治《袁州府志》,成文版。
    康熙《高安县志》,成文版。
    同治《高安县志》,成文版。
    乾隆《长沙府志》,集成版。
    同治《长沙县志》,集成版。
    同治《临湘县志》,集成版。
    光绪《普化县志》,集成版。
    乾隆《岳州府志》,集成版。
    光绪《巴陵县志》,集成版。
    乾隆《平江县志》,集成版。
    同治《平江县志》,集成版。
    光绪《湘阴县图志》,集成版。
    乾隆《华容县志》,集成版。
    光绪《华隆县志》,集成版。
    乾隆《湘潭县志》,集成版。
    光绪《湘潭县志》,集成版。
    同治《浏阳县志》,集成版。
    民国《醴陵县志》,集成版。
    同治《酃县志》,集成版。
    同治《茶陵州志》,集成版。
    同治《灵县志》,集成版。
    康熙《湘乡县志》,集成版。
    同治《湘乡县志》,集成版。
    康熙《彬州总志》,集成版。
    嘉庆《彬州总志》,集成版。
    嘉庆《安仁县志》,集成版。
    同治《安仁县志》,集成版。
    同治《嘉禾县志》集成版。
    乾隆《永兴县志》,集成版。
    光绪《永兴县志》,集成版。
    光绪《兴宁县志》,集成版。
    嘉庆《桂东县志》,集成版。
    同治《桂东县志》,集成版。
    乾隆《桂阳县志》,集成版。
    同治《桂阳县志》,集成版。
    民国《汝城县志》,集成版。
    同治《临武县志》,集成版。
    同治《桂阳直隶州志》,集成版。
    康熙《耒阳县志》,集成版。
    光绪《耒阳县志》,集成版。
    乾隆《衡州府志》,集成版。
    同治《常宁县志》,集成版。
    乾隆《衡阳县志》,集成版。
    同治《衡阳县志》,集成版。
    乾隆《清泉县志》,集成版。
    同治《清泉县志》,集成版。
    《清泉县乡土志》,集成版。
    弘治《衡山县志》,集成版。
    光绪《衡山县志》,集成版。
    乾隆《祁阳县志》,集成版。
    民国《祁阳县志》,集成版。
    嘉庆《新田县志》,集成版。
    光绪《新宁县志》,集成版。
    乾隆《浯溪新志》,集成版。
    康熙《永州府志》,集成版。
    道光《永州府志》,集成版。
    康熙《零陵县志》,集成版。
    光绪《零陵县志》,集成版。
    光绪《乾州厅志》,集成版。
    光绪《宁远县志》,集成版。
    民国《蓝山县图志》集成版。
    光绪《道州志》,集成版。
    同治《江华县志》,集成版。
    康熙《永明县志》,集成版。
    光绪《永明县志》集成版。
    光绪《东安县志》,集成版。
    道光《宝庆府志》,集成版。
    康熙《武冈州志》,集成版。
    同治《武冈州志》,集成版。
    同治《城步县志》集成版。
    同治《绥宁县志》,集成版。
    道光《新化县志》,集成版。
    同治《新化县志》,集成版。
    乾隆《辰州府志》,集成版。
    道光《辰峪县志》,集成版。
    雍正《黔阳县志》,集成版。
    同治《黔阳县志》,集成版。
    嘉庆《通道县志》,集成版。
    同治《沅陵县志》,集成版。
    民国《溆浦县志》,集成版。
    光绪《会同县志》,集成版。
    康熙《靖州志》,集成版。
    光绪《靖州直隶州志》,集成版。
    道光《晃州厅志》,集成版。
    同治《新修麻阳县志》,集成版。
    同治《沅州府志》,集成版。
    同治《芷江县志》,集成版。
    同治《永顺府志》,集成版。
    乾隆《永顺县志》,集成版。
    民国《永顺县志》,集成版。
    民国《桑植县志》集成版。
    光绪《古丈坪厅志》,集成版。
    嘉庆《永定县志》,集成版。
    同治《续修永定县志》,集成版。
    道光《凤凰厅志》,集成版。
    光绪《凤凰厅续志》,集成版。
    宣统《永绥厅志》,集成版。
    同治《保靖县志》,集成版。
    乾隆《安乡县志》,集成版。
    光绪《龙山县志》,集成版。
    同治《武陵县志》,集成版。
    嘉庆《常德府志》,集成版。
    光绪《龙阳县志》,集成版。
    同治《直隶澧州志》,集成版。
    同治《安福县志》,集成版。
    光绪《桃源县志》,集成版。
    民国《慈利县志》,集成版。
    嘉庆《沅江县志》,集成版。
    嘉庆《石门县志》,集成版。
    光绪《石门县志》,集成版。
    同治《益阳县志》,集成版。
    民国《宁乡县志》,集成版。
    同治《安化县志》,集成版。
    [清]查郎阿修,沈青崖纂,《敕修陕西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之《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民国]宋伯鲁编,吴廷锡等纂,《续修陕西通志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光绪《雒南县乡土志》,成文版。
    光绪《孝义厅志》,成文版。
    民国《续修南郑县志》,成文版。
    光绪《沔县志》,成文版。
    道光《褒城县志》,成文版。
    康熙《城固县志》,成文版。
    民国《城固县乡土志》,成文版。
    光绪《洋县志》,成文版。
    光绪《宁羌州志》,成文版。
    清《宁羌州乡土志》,成文版。
    光绪《新续略阳县志》成文版。
    民国《佛坪县志》成文版。
    光绪《定远厅志》成文版。
    道光《留坝厅志》成文版。
    咸丰《安康县志》成文版。
    光绪《续修平利县志》成文版。
    光绪《洵阳县志》成文版。
    光绪《白河县志》成文版。
    道光《石泉县志》成文版。
    乾隆《镇安县志》成文版。
    光绪《镇安县乡土志》成文版。
    光绪《凤县志》成文版。
    嘉庆《续兴安府志》成文版。
    民国《砖坪县志》成文版。
    道光《西乡县志》成文版。
    光绪《略阳县志》成文版。
    民国《洋县志》成文版。
    民国《商南县志》成文版。
    嘉庆《白河县志》,成文版。
    康熙《石泉县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082册《陕西府州县志》第4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乾隆《汉阴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本。
    雍正《略阳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本。
    万历《重修宁羌州志》,《故宫珍本丛刊》本。
    嘉庆《山阳县志》,《故宫珍本丛刊》本。
    康熙《山阳县初志》,《故宫珍本丛刊》本。
    道光《秦疆治略》,《故宫珍本丛刊》本。
    嘉靖《略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康熙《定远县志》,《清代孤本方志》第一辑,国家图书馆藏书,线装书局。
    康熙《西乡县志》,《清代孤本方志》第二辑,国家图书馆藏书,线装书局。
    康熙《洋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21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光绪《宁羌州乡土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22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康熙《沔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22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道光《褒城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22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乾隆《雒南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乾隆二十年刻,民国十五年重修《镇安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民国《紫阳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民国《重修镇安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6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嘉庆《白河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7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道光《宁陕厅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7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道光《留坝厅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8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康熙《城固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 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1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乾隆《南郑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辑第20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陕境汉江流域贸易、稽核表二卷》,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2辑第9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85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4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第8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张沛编著:《安康碑石》,三秦出版社,1991年9月。
    陈显远编著:《汉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4月。
    佚名纂:[民国]《镇坪县志略》,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影印本
    袁家声修,刘式金编:[民国]《镇坪县乡土志》三卷,谢林,徐大平,杨居让主编:《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民国《复县志略》,成文版。
    光绪《黑龙江外记》,成文版。
    光绪《黑龙江述略》,成文版。
    民国《黑龙江大事志》,成文版。
    民国《铁岭县志》,成文版。
    民国《铁岭县续志》,成文版。
    民国《新民县志》,成文版。
    民国《北镇县志》,成文版。
    民国《兴京县志》,成文版。
    民国《沈阳县志》,成文版。
    民国《辽中县志》,成文版。
    民国《辽阳县志》,成文版。
    民国《盖平县志》,,成文版。
    民国《盖平县乡土志》,,成文版。
    民国《锦县志》,成文版。
    民国《义县志》,成文版。
    宣统《新民府志》,成文版。
    民国《新民府志》,成文版。
    民国《安东县志》,成文版。
    宣统《长白汇征录》,成文版。
    民国《辉南县志》,成文版。
    民国《抚松县志》,成文版。
    民国《辑安县乡土志》,成文版。
    民国《辑安县志》,成文版。
    民国《双山县乡土志》,成文版。
    民国《昌图县志》,成文版。
    光绪《奉化县志》,成文版。
    民国《开原县志》,成文版。
    民国《瑗珲县志》,成文版。
    民国《依安县志》,成文版。
    民国《黑龙江乡土录》,成文版。
    民国《黑龙江通志纲要》,成文版。
    民国《呼伦县志略》,成文版。
    民国《双城县志》,成文版。
    光绪《吉林外记》,成文版。
    民国《依兰县志》,成文版。
    民国《桦川县志》,成文版。
    民国《方正县志》,成文版。
    民国《安图县志》,成文版。
    民国《珠河县志》,成文版。
    民国《宁安县志》,成文版。
    宣统《呼兰府志》,成文版。
    民国《长春县志》,集成版。
    民国《德惠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双阳县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打生+生乌拉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农安县志》,集成版。
    民国《延吉县志》,集成版。
    民国《磐石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珲春县乡土志》,集成版。
    宣统《辉南厅志》,集成版。
    民国《辉南县志》,集成版。
    民国《辉南风土调查录》集成版。
    民国《安图县志》,集成版。
    光绪《柳河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通化县志》,集成版。
    光绪《通化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临江县志》,集成版。
    民国《临江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抚松县志》,集成版。
    宣统《西安县志略》,集成版。
    光绪《西安县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海龙府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海龙县志》,集成版。
    民国《海龙县志》,集成版。
    民国《辑安县志》,集成版。
    光绪《辑安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双山县志》,集成版。
    民国《双山县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东平县乡土志》,集成版。
    宣统《奉天省靖安县志》,集成版。
    光绪《靖安县乡土志》,集成版。
    宣统《长白汇征录》,集成版。
    民国《怀德县志》,集成版。
    光绪《怀德县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集成版。
    宣统《辽源州志书》,集成版。
    光绪《奉化县志》,集成版。
    光绪《奉化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梨树县志》,集成版。
    民国《奉天省洮安县志略》集成版。
    光绪《开通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东丰县志》集成版。
    光绪《洮南府乡土志》,集成版。
    宣统《安广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大赍县志》,集成版。
    民国《镇东县志》,集成版。
    光绪《伯都讷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扶余县志》,集成版。
    宣统《呼兰府志》,集成版。
    民国《双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双城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呼兰县志》,集成版。
    光绪《阿勒楚喀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吉林方正县志》,集成版。
    民国《宾县县志》集成版。
    民国《珠河县志》集成版。
    民国《绥化县志》,集成版。
    民国《望奎县志》,集成版。
    民国《庆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青冈县志》,集成版。
    民国《安达县志》,集成版。
    民国《宁安县志》,集成版。
    光绪《三姓志》,集成版。
    民国《吉林依兰县志》,集成版。
    民国《汤原县志略》,集成版。
    民国《桦川县志》,集成版。
    民国《拜泉县志》,集成版。
    民国《林甸县志略》,集成版。
    民国《伊安县志》,集成版。
    民国《讷河县志》,集成版。
    民国《瑗珲县志》,集成版。
    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集成版。
    民国《嫩江县志》,集成版。
    民国《布特哈志略》,集成版。
    民国《景星县状况》,集成版。
    宣统《承德县志书》,集成版。
    民国《沈阳县志》,集成版。
    宣统《新民府志》,集成版。
    民国《新民县志》,集成版。
    民国《辽中县志》,集成版。
    康熙《辽阳州志》,集成版。
    民国《辽阳县志》,集成版。
    光绪《辽阳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海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海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抚顺县志》,集成版。
    民国《海城县志》,集成版。
    宣统《怀仁县志》,集成版。
    民国《桓仁县志》,集成版。
    民国《续修桓仁县志》,集成版。
    宣统《抚顺县志略》,集成版。
    民国《兴京县志》,集成版。
    宣统《昌图府志》,集成版。
    民国《昌图县志》,集成版。
    宣统《康平县乡土志》,集成版。
    康熙《铁岭县志》,集成版。
    民国《铁岭县志》,集成版。
    民国《铁岭县续志》,集成版。
    万历《开原图说》,集成版。
    康熙《开原县志》,集成版。
    民国《开原县志》,集成版。
    民国《西丰县志》,集成版。
    康熙《盖平县志》,集成版。
    民国《盖平县志》,集成版。
    光绪《盖平县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盖平县乡土志》,集成版。
    光绪《盘山厅乡土志》,集成版。
    民国《复县志略》,集成版。
    民国《凤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庄河县志》,集成版。
    咸丰《岫岩志略》,集成版。
    民国《岫岩县志》,集成版。
    民国《宽甸县志略》,集成版。
    宣统《彰武县志》,集成版。
    民国《安东县志》,集成版。
    康熙《锦州府志》,集成版。
    康熙《锦县志》,集成版。
    民国《锦县志略》,集成版。
    民国《义县志》,集成版。
    康熙《广宁县志》,集成版。
    光绪《广宁县乡土志》,集成版。
    康熙《宁远州志》,集成版。
    民国《兴城县志》,集成版。
    民国《北镇县志》,集成版。
    民国《建平县志》,集成版。
    民国《锦西县志》,集成版。
    民国《绥中县志》,集成版。
    民国《朝阳县志》,集成版。
    乾隆《塔子钩纪略》,集成版。
    [民国]徐曦纂:东三省纪略十卷(一册),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四年五月铅印本。
    [民国]张丹墀修,宫葆廉纂,王瑞岐续修,朱雨三续校:《凌源县志》,民国二十年(1931)油印本。
    (清)佚名编辑:《吉林各城每年应进贡鲜数目手折》,清稿本。《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线装书局,2003年。
    (清)佚名纂修:《呼伦贝尔志书稿》,清末朱砂丝栏抄本,本书残缺记事至光绪末年。《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线装书局,2003年。
    (清)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纂:《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出版,1983年1月 社科借阅。始修于1927年,印行于1934年。
    (清)阿桂、刘谨之等奉敕撰:《钦定盛京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台 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清)方式济撰:《龙沙纪略》,《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阙名撰:《盛京通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2001年。石荣暲编:《库页岛志略》(四卷),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2001年。
    王河等修:《钦定盛京通志》,李毓澍、沈云龙主编:《中国边疆丛书》,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二月出版。
    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聂城撰:《东三省韩俄交界道里表》,清光绪问影楼丛书。
    (清)金梁撰:《黑龙江通志纲要》,清宣统三年铅印本影印。
    (清)屠寄撰:《黑龙江舆图说》,清光绪十三年辽海丛书刊本。
    乾隆《回疆志》,成文版。
    乾隆《新疆舆图风土考》,成文版。
    宣统《新疆山脉图志》,成文版。
    民国《新疆地理志》,成文版。
    嘉庆《三州辑略》,成文版。
    光绪《温宿府乡土志》,成文版。
    光绪《新平县乡土志》,成文版。
    民国《哈密志》,成文版。
    民国《新疆小正》成文版。
    [清]俞浩:《西域考古录》,道光二十七年。
    [清]阚凤楼原纂,吴廷燮补编:《新疆大记补编》,丙子年冬月印。
    [民国]邓缵先:《乌苏新疆县志》,中华民国七年仲冬月。
    [清]和宁纂:《回疆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新疆纪略》,(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龚柴:《天山南北路考略》,(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二秩,《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倭仁:《莎车行记》,(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清]萧雄:《西疆杂述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清]纪昀:《河源纪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祁韵士:《西陲竹枝词》,《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清]纪昀:《河源纪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三辑《西北史地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清]吴丰培:《新疆回部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四辑《西北民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清]珠克登:《新疆纪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四辑《西北民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民国]谢彬:《新疆游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四辑《西北民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民国]王应榆:《伊犁视察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四辑《西北民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
    钟兴麟,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新疆乡土志稿》,全国图书馆文献
    缩微复制中心出版:《迪化道阜康县乡土志》、《奇台县乡土志》、《昌吉县乡土志》、《昌吉县乡土图志》、《绥来县乡土志》、《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乡土志》、《伊塔道伊犁府乡土志》、《宁远县乡土志》、《塔城直隶厅乡土志》、《精河直隶厅乡土志》、《新平县乡土志》。
    《历代西域诗选注》编写组:《历代西域诗选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
    纪晓岚原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伊犁府志注释》(附《绥定县志》《宁远县志》),1985年。
    (清)格琒额编辑:《伊江汇览》,墨香斋本。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Richard Primack,季维智主编:《保护生物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谭邦杰:《野兽生活史》,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谭邦杰:《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年
    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伊丽莎伯·甘芙(Elizabeth Kemf):《野外的老虎——一九九六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研究报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1996年。
    马建章,金崑等编著:《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高耀亭等编著:《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美)史密斯(Smith, A. T.),解焱主编:《中国兽类野外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84页。
    汪玢玲:《中华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页。
    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谭邦杰编著:《哺乳动物分类名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1版
    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国际生物科学协会通过,卜文俊、郑乐怡译,宋大祥校:《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
    郭郛,钱燕文,马建章:《中国动物学发展史》,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咸:《动物学小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11年),
    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何业恒:《湖南珍稀动物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4月。
    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12月。
    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 月。
    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文榕生:《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姚立江,潘春兰:《人文·动物——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从仁:《白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范雪春、郑国珍:《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越天山到罗布泊》,吴其玉译,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年。
    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黄健民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乔汉·瓦里汗诺夫:《准噶尔概况》,王嘉琳译,魏长洪、何汉民编:《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Н.Ч.瓦里汗诺夫著:《瓦里汗诺夫文集》,阿拉木图1984-1985年版。
    A.H.库罗帕特金(A.H.K y p o n a T K N H):《喀什噶尔:它的历史、地理概况,军事力量,以及工业和贸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游移的湖》,江红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孙仲宽译,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民国22年刊本。
    艾米尔·特林克勒(Emil Trinkler):《未完成的探险》,赵凤朝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镰:《发现西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斯文·赫定:《罗布泊探秘》,王安洪、崔延虎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钟健:《西北的剖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觉等编著:《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蚁科(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1644-1820):农业编·第二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史念海等:《陕西通志·历史地理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显远:《汉中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王恺主编:《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3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卷5《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程妮娜主编:《东北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卷6《清·民国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卷6《1910-1953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研究组:《东北兽类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David M. Raup.1991. Extinction:bad genes or bad luck?New York:W.W.Norton &Company.
    Robert B. Marks.1998. Tigers, Rice, Silk, & Silt: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nald L. Tilson & Ulysses S. Seal ed., Tigers of the World, New Jersey:Noyes Publications,1987, pp.51-52,33.
    Hemmer H. The Phylogeny of the Tiger(Panthera tigris). In:Tigers of the World:The Biology, Biopolitic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eds. Tilson R L and Seal U S. Noyes Publ.:Park Ridge, NJ.,1987,29.
    Herrington S.1987. Subspecie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Panthera tigris[A] In:Tilson RL, Seal US. Tigers of the World:the Biology, Biopolitic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M].Park Ridge, New Jersey:Noyes Publications,51-60.
    侯仁之:《期待着文焕然先生关于历史动植物地理研究的专题论文能够以论文集的专著早日出版》,文焕然等著:《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12月,第ⅰ页。
    史念海:“史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ⅳ页。
    邹逸麟:“邹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ⅶ页。
    陈桥驿:《陈序》,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7页。
    徐学良:《东北虎种群与分布的自然历史演变》,中国动物学会编:《中国动物科学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第1002-1005页。
    王振堂,冯江,衣波:《长白山地区东北虎分布区变化与人口压力的关系初步分析》,夏武平、张洁主编:《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65-70页。
    韦明铧:《<东海黄公>与搏虎》,出自韦明铧:《动物表演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翁俊雄:《唐代虎、象的行踪——兼论唐代虎、象记载增多的原因》,《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1-394页。
    上田信:《生态环境的变化与驱虎文——18世纪的东南山地》,“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8月17-19日中国,天津)会议论文,后收入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24-541页。
    高中信,马建章,马逸清:《中国东北虎分布历史变迁》,夏武平、张洁主编:《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61-64页。
    陈桥驿:《陈序》,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ⅵ页。
    杨镰:《塔里木的神秘话题——新疆虎》,出自杨镰:《发现西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5-259页。
    马大正:《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新疆乡土志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68 页。
    (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的猛兽对策法规》,(日)池田温著,孙晓林等译:《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85-311页。
    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兽类资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洁:《历史时期中国境内亚洲象相关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孙欣:《历史时期川渝地区大熊猫的分布及其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陈海龙:《台湾岛西部平埔地区野生鹿类资源分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康蕾:《环境史视角下的西域贡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黄家芳:《中国犀演变简史》,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滕馗:《中国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夏永娟:《新疆及其邻近地区蚁科昆虫分类初步研究(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1995年。
    朱文蓉:《福建历代森林资源变迁》,福建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Hou Yongjian & Cao Zhihong. 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Wild Animals in Chinese History. Poster Paper for 1st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penhagen, Denmark & Malmoe Sweden, August 4-8, 2009).
    Kang Lei. The Cultural Behavior and Animals'Life—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ibute and Asiatic lions'crisis,1400-1600. Panel Paper for 1st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openhagen, Denmark & Malmoe Sweden, August 4-8,2009).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988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地理学 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990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古生物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阿不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编著:《新疆哺乳动物的分类与分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
    《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生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武夷山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词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谢维勤:《国际生物学事业计划》,《生物学教学》1979年第1期,第1-22页。
    梁知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简介》,《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年第3期,第30-33页。
    姚檀栋:《“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简介》,《冰川冻土》1990年第2期,第98页。
    林海:《CNC-IHDP成立背景介绍》,《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1056-1057页。
    CNC-IHDP秘书处:《CNC-IHDP成立并召开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研讨会》,《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1054-1055页。
    谭邦杰:《谈虎》,《化石》1981年第1期,第11-12、20页。
    Jon R Luma:《世界虎的信息》,闻华译,《大自然》1987年第4期,第28-29页。
    谢钟:《世界虎类现状及保护》,《大自然》1996年第3期,第7-8页。
    邱占祥:《虎年谈虎的起源》,《大自然》1998年第1期,第9-10页。
    邱占祥:《虎、剑齿虎及其进化》,《化石》1998年第2期,第3-6页。
    张文平,张志和,沈富军,等:《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的D-loop和ND5序列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四川动物》2005年第1期,第22-26页。
    陈珉,张恩迪,李冰:《虎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四川动物》2007年第1期,第216-220页。
    于孝臣等:《中国虎的现状和保护管理建议》,《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第2期,第36-38页。
    罗述金,Jae-heup Kim, Warren E. Johnson,等:《中国及其他分布区域野生虎的系统地理学和遗传起源研究进展》,《动物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441-448页。
    孙德萓,等:《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刘小蓉:《论“四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04-205页。
    马逸清,曲明范:《世界虎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第3期,第41-46页
    于孝臣等:《世界虎的现状及其濒危因素分析》,《林业科技》1995年第6期,第37-40页。
    张明海、马建章:《中国野生东北虎现状及其保护愿景展望》,《动物学杂志》2010年第1期,第165-168页。
    李志兴:《我国第一张利用远红外线拍摄的野生东北虎照片》,《野生动物》2003年第2期,第12页。
    张弢:《极危动物华南虎的生存现状研究》,《新疆环境保护》2009年第2期,第40-42页。
    张恩迪、乔治·夏勒等:《西藏墨脱格当乡野生虎捕食家畜现状与保护建议》,《兽类学报》2002年第2期,第81-86页。
    谭邦杰:《中国的虎》,《自然杂志》1980年第11期,第811-814页。
    谭邦杰:《谈虎》,《化石》1980年第3期,第11-12、20页。
    谭邦杰:《存亡已到最后关头的华南虎》,《大自然》1984年第1期,第13-15页。
    谭邦杰:《记“世界老虎保护战略”会议》,《野生动物》1986年第6期,第24-26页。
    谭邦杰:《华南虎的濒危处境与挽救对策》,《大自然》1987年第1期,第3-6页。
    谭邦杰:《谈东北虎的存亡问题》,《生物学通报》1989年第8期,第1-2页。
    谭邦杰:《猫科动物及虎的几个问题》,《大自然》1997年第5期,第25-26页。
    谭邦杰:《关于华南虎·大熊猫·雪豹——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大自然》1989年第1期,第21-22页;谭邦杰:《保护雪豹和华南虎的两个国际讨论会》,《大自然》1992年第4期,第5-7、39页。
    马逸清:《我国的东北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1979年第1期,第22-26页。
    马逸清:《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3年第4期,第44-48页。
    马逸清:《世界的虎》,《兽类学报》1988年第3期,第240页。
    马逸清:《世界虎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年第3期,第41-46页。
    马逸清:《白虎的渊源》,《野生动物》1998年第3期,第40-41页。
    马逸清:《老虎保护进展》,《野生动物》1998年第1期,第3-7页。
    马逸清:《猫科动物保护现状》,《野生动物》1990年第4期,第页。
    马逸清:《我国虎的历史分布》,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2006年10月26-29日,上海)论文摘要集,2006年,第108页。
    朱靖:《老虎国际讨论会》,《动物学杂志》1979年第3期,第63-65页。
    盛和林:《濒于绝迹的华南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1979年第1期,第27-28页。
    林维源:《黑龙江虎乡寻踪》,《大自然》1980年第2期,第27-28页。
    刘振河,袁喜才:《我国的华南虎资源》,《野生动物》1983年第4期,第20-22页。
    文焕然:《中国古籍有关南海诸岛动物的记载》,《动物学报》1976年第1期,第58-65页。
    张伟然:《独辟蹊径,为霞满天——略述何业恒先生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历史地理》,1999年第15辑,第263-268页。
    朱士光: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评《中国珍稀动物历史变迁丛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第227页。
    曹志红:《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34-49页。
    张洁:《论中国古代的象牙制品及其文化功能》,《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第192-194页。
    黄家芳:《“兕”非犀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1-84页。
    曹志红、王晓霞:《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史林》2008年第5期,第50-57页,《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期转载,第11-17页。
    侯甬坚、张洁:《从猎取到饲养:人类对付猛兽方式之演变》,《野生动物》2008年 第5期,第257-258、278页。
    滕馗:《历史时期熊类认识及利用情况初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80-84页。
    侯甬坚、张洁:《人类社会需求导致动物减少和灭绝:以象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7-21页。
    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兽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8-180页。
    曹志红:《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兽类与生态环境初步探讨》,《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6-127页。
    何业恒:《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9-266页。
    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20-124页。
    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第2期,第85-91页。
    刘正刚:《明清时期广东虎患考》,《广东史志》2001年第3期,第25-27页。
    刘正刚《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98-104,第128页。
    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第2期,第85-91页。
    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年第1期,第17-23页。
    黄志繁:《“山兽之君”、虎患与道德教化——侧重于南方地区》,“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8月17-19日中国,天津)会议论文,后更名为《“山兽之君”、虎患与道德教化——侧重于明清南方地区》,发表于2006年第7卷《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43-160页。
    郑维宽:《明清时期广西的虎患及相关生态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第109-116页。
    曾雄生:《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23-32页。
    龚志强、江小蓉:《明清时期庐山虎患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第215-218页。
    刘兴亮:《明清时期江西境内的虎患及相关问题研究》,《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 第64-71页。
    蓝勇:《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年第2期,第44-45页。
    蓝勇:《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第203-210页。
    郭鹏:《汉中虎迹》,《大自然》1988年第2期,第15-16页。
    陶喻之:《汉中历代虎患钩沉》,《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47-54页。
    李天培,李巍,符蕊娟:《汉中虎迹及虎文化》,《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44-49页。
    李天培:《汉中史料中的虎迹》,《野生动物》1998年第5期,第40-42页。
    李天培:《汉中志书中的虎迹》,《大自然》2007年第2期,第24-25页。
    赫俊峰,于孝臣,史玉明:《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及种群变动》,《林业科技》1997年第1期,第28-30页。
    张士尊:《康熙二十一年“东北虎”在东北南部地区的分布》,《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96-100、121页。
    戴良佐:《地方文献中关于新疆虎的记载》,《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2期,第45-47页。
    魏长洪:《新疆虎余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60-64页。
    戴延春:《虎馔古今谈》,《中国食品》1986年第2期,第22页;冯玉珠饮食中的虎文化》,《中国烹饪研究》1998年第2期,第22-25页
    刘淑萍:《(太平广记)里的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第99-104页
    孙克东:《“虎”称“大虫”的原因》,《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第47页;
    范三畏:《“伏羲文化”与“李氏文化”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40-42页。
    朱慧贞:《历史文献检索概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106-109页。
    罗泽殉:《动物学文献查阅方法简介》,《动物学杂志》1980年第3期,第56-59页。
    何传坤、祁国琴、张钧翔:《台湾澎湖海沟更新世晚期食肉类化石的初步研究》,《台湾省立博物馆年刊》第40卷,第195-224页。
    祁国琴,何传坤:《台湾第四纪澎湖海沟动物群及古地理环境》,《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2期,第1页。
    蔡保全:《晚玉木冰期台湾海峡成陆的证据》,《海洋科学》2002年第6期,第51-54 贝。
    郝思德:《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南方文物》1997年第1期,第94-99页。
    郝思德:《海南史前文化遗存经济生活初探》,《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第28-34页。
    曹志红:《当地生计与全球挑战——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3日第8版“域外”版。
    彼得·杰克逊著,肖前柱译:《世界老虎现状及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用》1979年第1期,第47-50页。
    夏永娟、郑哲民:《新疆蚁科昆虫调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64-66页。
    尤玉柱、蔡保全:《福建更新世地层哺乳动物与生态环境》,《人类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335-346页;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坵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第587-599页。
    祁国琴:《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兽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第4期,第301-306页
    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十册,第53-68页。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第669-672、696页。
    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2期,第601-602、618页。
    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第83-119页。
    刘诗中:《华南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先越文化》,《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第52页。
    林公务:《黄瓜山遗址的发掘与认识》,《福建文博》1990年第1期。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1994年第1期。
    福州市文物考古队、厦门大学考古专业:《1992年福建平潭岛考古调查新收获》,《考古》1995年第7期,第577-584页。
    吴春明:《闽江流域先秦两汉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第147-172页。
    罗祥瑞:《江西乐平山下溶洞的调查》,《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1页。
    李家和、徐长青等:《江西萍乡竹山园洞的哺乳类化石和石制品》,《人类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6-92页。
    刘秀生:《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56页。
    何业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7-135页。
    何业恒、张锡田的《两千年间的湖南人口》(《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85-90页
    郭希清:《虎骨及其替代产品的研究进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专辑,第218页。
    朱晟:《虎骨酒》,《中医杂志》1957年第11期,第584、578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封存犀牛角、虎骨和含其成分的药品、工艺品等的通知》(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川府发[1993]118号,《四川政报》1993年第10期,第27页。
    王铮、王晓云:《虎骨及其代用品的探讨》,《陕西新医药》1975年第2期,第51-54页。
    《目前虎骨唯一代用品中华地羊(塞隆)》,《农村科技开发》,第6-8页。
    《我国研制成功人工虎骨粉》,《山东中医杂志》1996年第12期,第570页。
    刘铮,韩大为:《虎骨及人工虎骨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年第2期,第73-75页。
    李超英等:《虎骨的本草学与现代研究》,《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10卷第41期,第81-82页。
    徐龙辉:《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及数量统计方法初探》,《野生动物》1988年第5期,第21-2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