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张籍的歌行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张籍的歌行为研究重点。正论部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形制体调特征上对歌行加以界定,并进而分析张籍歌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认为:张籍歌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反映中唐社会战乱频繁的现实;二,揭露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反映沉重的赋税带给人民的苦难;三,表现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四,生动地写下了当时的许多社会习俗。张籍歌行在艺术上自成一体,具体表现在:“流荡”的品性特征、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大量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反本作结这一特殊章法的运用。在整个唐代歌行发展的历史中,张籍歌行诗的特殊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点,他的歌行作品贴近现实,其创作意图及实际内容,都是对大历诗风的纠正,是向杜甫创作精神的回归。第二点,他的歌行上承杜甫的写实精神,下启白居易讽喻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杜甫与白居易之间的一个链接,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文章的余论部分探讨人们称呼张籍为乐府诗人的原因,并对张籍本人歌行之外的创作进行考察,以求对张籍有较全面的认识。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famous poet in Mid-Tang period,Zhangji's Gexing,a flexible form of classical poem that can be set to music and song.Based on the fruit of forefathers' study,the main parts of this paper give a definition to Gexing from the aspect of forms and tones,thus analyze the content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s Gexing.
    It holds that Zhangji's Gexing reveals comparatively honestly the the social reality of Mid-Tang period.It contains four aspects.First,it shows the war-ridden situations of that time;Second,it reveals the luxurious life of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bitter disasters of ordinary people brought by heavy duties; Third.it expresses Zhangji's patriotism;Fourth,it describes vividly the customs and habits of his time.Zhangji's Gexing is artistically of his own style.To say specically.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ing freely",skilful use of bixing,rich practice of contrast and the special technique of concluding in the end.In the whole history of Gexing in Tang Dynasty,Zhangji's contribution can be dexided into two parts.Firstly,his works are close to life,and his orientation and content are an adjustment to Dali style,and a return to the spirit of DuFu;Secondly,his works inherit DuFu's realism and enlighten Baijuyi,thus become influential.
    In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is paperdiscusses the reason that people call Zhangji's Poet of Yuefu,still more,it studies Zhangji's works besides Gexingjn the hop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m.
引文
1、张籍《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8年版。
    2、张籍《张籍集注》,李冬生注,黄山出版社1988年版。
    3、王建《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8年版。
    4、韦应物《韦应物集校注》,陶敏,王友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5、卢照邻《幽忧子集》,四部丛刊本。
    6、骆宾王《骆临海集笺注》,(清)蒋清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7、杜甫《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
    8、韩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9、孟郊《孟郊诗集校注》,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12、(清)王琦等评注《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13、(后晋) 刘煦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14、(宋) 欧阳修 宋祁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15、(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16、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7、(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18、《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9年版。
    19、(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20、(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1、(明)胡应鳞《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2、(明)杨慎《升庵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23、(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24、卞孝萱《张籍简谱》,《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4、5期合刊。
    25、钱锺书《管锥篇》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26、萧涤非《杜甫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27、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8、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29、吕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0、纪作亮《张籍研究》,黄山书社1986年版。
    3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2、周勋初《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33、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4、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35、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6、《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广西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38、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9、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0、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曾广开《元和诗论》,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
    42、迟乃鹏《王建研究丛稿》,巴蜀书社1997年版。
    4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傅璇琮主编 陶敏、李一飞、吴在庆、贾晋华、傅璇琮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1998年版。
    45、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46、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47、萧涤非《萧涤非说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