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公共领域及其二重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关于网络空间、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着研究的不足。一方面,尽管有从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但缺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典型网络事件的个案的深度描述分析;另外一方面,在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分析上,着眼于公共领域的建构,而忽视了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社会架构下,网络公共领域在建构现代公共领域的同时,也在建构着现代公民社会,网络公共领域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构成及基础。
     本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公共领域的产生与建构及其对现代公共领域及公民社会建构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周老虎”事件的缘起、产生、发展、结果等进行叙事、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网络公共领域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社会架构下是如何产生、互动、建立;第二网络公共领域在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形成网络民意、社会舆论的过程;第三网络公共领域通过网络舆论促使政府行为改变的过程;第四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使得公民与政府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实现直接的互动、建构,从而形成了现实社会层面的公民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与政府产生间接互动及通过网络(网络公共领域)与政府产生直接互动的二元社会结构(本文称之为“影子社会结构”),与此同时,网络公共领域从理论层面来分析,是公共领域理论的现代发展,是构建现代公共领域及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基础,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在对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公共领域理论的历史、发展、现状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周老虎”事件的分析,整个事件是普通公民——网民——专家——各级政府——网络平台(网站)——其他传统媒体的完整的互动过程,通过对该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一个由普通农民拍到“老虎照片”,从一个偏僻山村发生的个人经历,是怎样通过网络的方式迅速地传到全国以及世界,通过网民的持续地、永不放弃地对真相的追寻、对政府诚信的怀疑,形成了围绕“周老虎”的哈贝马斯称之为“理想化”的交往情景的网络公共场域,在与其他报纸、电视媒体的互动促进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民意,最终促使政府改变其政府行为的过程,其最终结果不仅仅是网民的胜利、网络的胜利,也是民意的胜利。
     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网络公共领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交互性、即时性、自由化、平等性、超文本性及个性化等特点,一方面,网络公共空间和网络公共领域使公民可以在网络中获得更大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促进了公民的话语权及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公民与政府之间自上而下的单向互动模式,转变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平等、公开、信息共享,公民通过网络及网络空间场域的方式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并且经过网络场域在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讨论协商博弈达成的共识。这种社会互动博弈模式的建立,能够促进公共权力的合理化,保证了在社会普遍的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公民个体的基本权利可以得到维护及保障;并且通过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利益、公民权益都能够和谐平衡的现代公民社会架构。
Along with the network in China's popular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cyberspace,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research becomes one of hottest issues which become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pay attention,although there arelarge amounts of reserch works having been done, but also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work needed to carry on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has takes part in government or administration the research which doing scholarly research, the psychology, th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o on, the dissemination study is lacks of the typical network event case depth description analysis;On the other hand moreover, to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analysis, based on the public sphere construction, but has been neglected under our country current politic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network publicsphere is constructing modern public sphere, also is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citizen society,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is the modern citizen society's constitution and the foundation.
     This research main encompassment“the network publicspher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this subject launches to the modern publicsphere and the citizen society construction influence”, through to the origin、the development、the result and so on of“the Zhou tiger”, carries on narrates, in the factor analysis foundation,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four aspects of the event: Firstly ,How does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is have, the interaction, the establishment under our country current politics society construction; secondly, network publicsphere do with the traditional media interaction process, through forms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process; The third network public domain urges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to change throug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process;Fourthly, studies in the foundation in above, analyzed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formation to cause between the citizen and the government can act through the network realization direct interaction, the construction, thus has formed the realistic social stratification plane citizen has the indirect interaction and through each kind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network publicsphere) has the direct interaction dual society structure through the network with the government (this article is called“shadow social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twork public sphere analyzed from the theory stratification plane, was the public domain theory modern development, constructs the modern public domain and the modern citizen society's important foundation, has manifested“the structure duality”.
     study based Habermasof public domain theoretical and so on,acrossing theory histo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foundations, based on the t analysis of“the Zhou tiger”, the entire event is the ordinary citizen——web cam——expert——governments——network platform (website)——other traditional media integrity interaction process, through to this process description,Promulgated one to make“the tiger picture”from the ordinary farmer, ha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from a remote mountain village, how passed to rapidly through the network way ar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web cam gave up track down continually, never to the truth, to the government good faith suspicion, has formed the encompassment“the Zhou tiger”which Habermas called it“the idealization”contact model about network public field ,interact with other newspapers, the television media , has formed a formidable social public opinion, finally urges the government to change its government behavior, its final outcome is not only web cam's victory, the network victory, also is the public opinion victory.
     Being one kind of emerging medium form, the network public domain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dissemination pattern, as a result of network dissemination is quick, interactive, instantaneity, liberalization, equivalent, and person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 on the one hand, the network public space and the network public domain enabled the citizen to be possible to obtain the bigger public opinion space in the network and more public free opinions, promoted citizen's words power and the social democratization advancement,Changed between the past citizen and the government the top-down un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pattern, transform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 the equality, public,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citizen and the government act through the network and the cyberspace field directly,and between the citizen and government's discussion consults the mutual recognition which gambling achieves.This kind of social interaction pattern will be established, can promote the public authority rationalization, had guaranteed the interest of the social and the public premise, the citizen individual basic right may obtain the maintenance and the safeguard; And interact with the traditional media , has initially constructed the modern citizen society construction which the national interest, the citizen rights and interests all can balance harmoniously.
引文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址:www.cnnic.net.cn。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 (美)汉娜·阿伦特:《人类条件》,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8;相关介绍参考了百度网站(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683702.htm,http://tieba.baidu.com/f?kz=14869967)。
    4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02页,第200页。
    5相关文献综述参考刘良的学位论文《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研究》,2007年5月,转引自中国知网(网址:www.cnki.net);参考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9月。
    6(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
    7转引自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2004年6月11日,宪政行政法法律网:http://www.cncasky.com/get/lltt/fxlw/000736944_4.htm。
    8 (美)阿尔温·托夫勒等:《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6
    9 (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汪明杰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参考方兴东、杨吉:《21世纪的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参考博客网:http://fxd.bokee.com/4000912.html。
    12参考马克·纽尼斯:“鲍德里亚:网络、真实与后现代性”,比特网:http://telecom.chinabyte.com/276/1833776.shtml。
    13钱振民:“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学海》,2000年第2期。
    14米德米:网络政治学:“虚拟和真实”,《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5杨军:“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6宋正伟、陈少华2007年的文章“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谈起”,《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7参考《第二届资讯与社会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研院”,2009年1月。
    18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0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页。
    23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25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76页。
    26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27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28参考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3月。
    29关于哈贝马斯的评述参考了王军的博客“以社会学为业”:“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同时参考了姚国宏:“论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思想”,来源:www.gongfa.com/yaoghhabeimasi.doc。
    30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
    31罗贵榕:“公共领域的构成及其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学术界》,2007年6月。
    32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参考曹卫东:“别有选择:吉登斯?反思现代性?其他”,百度网站:http://hi.baidu.com/%D0%C0%D0%C0%C8%CB%C0%E0/blog/item/ecc3bc12ee083ecbc2fd78a9.html。
    33参考(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哈贝马斯:“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在以上著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参考魏光启:“哈贝马斯全球公民社会构想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4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
    35参考托马斯·潘恩:《常识》,http://www.worldpublaw.sdu.edu.cn/cms/plus/view.php?aid=81,2009年5月10日。
    3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6年。
    37以上相关介绍参考“周正龙首次披露:‘拍虎’也不是完全为了钱”,2007年10月29日,来源:《三秦都市报》。
    38“律师称拍华南虎照片属公益行为,版权应为国有”,http://news.QQ.com,2007年10月20日04:4, 来源:《三秦都市报》。
    39“华南虎照片遭质疑,拍摄者称是冒死拍的”,http://www.sina.com.cn,2007年10月18日12:14,来源:《华商报》。
    40“调查队在镇坪采集到的华南虎虎爪”,http://www.sina.com.cn,2007年10月15日18:08,来源:《华商报》。
    41“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照片中华南虎反应不合常情”,http://dzb.sznews.com/szwb/content/2007-11/01/content_1621669.htm,来源:《深圳晚报》,2007年11月1日。
    4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43参考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P221-222。
    44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45孟锦、王逸涛:“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新闻记者》,2005.5。
    46“华南虎照片被疑造假调查:全民共审华南虎”,2007年11月02日13:13中国新闻周刊)
    47《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网络‘打虎’渐近事实真相”,2007.12.05。
    48“华南虎真假之辩折射社会信任危机”,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2/6542448.html,2007年11月17日06:27。
    
    49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5页。
    5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状况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www.cnnic.net.cn。
    51“陕西林业厅驳华南虎照片‘造假说’,今冬再寻虎”,浙江都市网:www.zj.com,来源:《新闻晨报》,发布日期:2007-10-17 08:20:23。
    52“拍虎者周正龙做客陕西台披露寻虎细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10/30/content_6972962.htm, 2007年10月30日08:43:01,来源:《新快报》。
    53“北京网友拍摄纸老虎酷似陕西版‘华南虎’”,南方网: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7-10/31/content_1062445.htm,发布日期:2007-11-01 10:48:43。
    54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113-114。
    55参考百度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43841.html。
    56《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网络“打虎”渐近事实真相,叶铁桥, 2007.12.05。
    57转引自贺建平《西方媒介权力批判》的第五章《传播场域与符号暴力》,来源:传播学论坛网,2006.11.03。
    
    58 (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
    59百度网:http://baike.baidu.com/view/730342.html?fromTaglist。
    60“国家林业局:没有研究华南虎照片真假问题”,2007年10月26日10:07:49,来源:《广州日报》。
    61“周老虎”的‘滑铁卢’”,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9:33来源:《法律与生活》,孙欣。
    62马献全:“华南虎照经鉴定属造假,网易痛批周正龙‘忽悠’”,2007-12-3 10:44:00,来源IT世界网:IT.com.cn。
    63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John HagelⅢ)、(美)阿瑟·阿姆斯特朗(Arthur G.Armstrong):《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王国瑞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万圣书园:http://www.bookhome.net/baike/jingji/szsddrysy/029.html。
    
    64韩洪涛:“对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学考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8月。
    65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66“草根网民通过网络实现政治参与”, http://www.51Test.net 2008年7月29日来源:《半月谈》。
    67“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把关人“把关”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于作为自身原有经验、看法、兴趣等的总和的预存立场。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如上级、同僚以及受众反馈等的影响。一句话,把关人是根据自己对受众需要与兴趣的理解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加以选择的。这种现状在传统媒体中表现最为明显。来源:百度网站:http://baike.baidu.com/view/1362165.htm。
    
    68“网络民意改变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周兼明,2008年07月28日,《凤凰周刊》。
    69熊澄宇:《信息社会410》,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6 - 77页。
    
    70百度网:http:/ / baike.baidu.com/ view/ 542894.htm。
    7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5页。
    72“陕西野生华南虎原型被指为年画”,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0:24,来源:《青年参考》,霄辰。
    73“陕西野生华南虎原型被指为年画”,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0:24,来源:《青年参考》,霄辰。
    74“陕西野生华南虎原型被指为年画”,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0:24,来源:《青年参考》,霄辰。
    75“国防科大定量方法测虎——周老虎就是纸老虎”,2008年01月15日16:24:46,来源:《南方日报》。
    76 CCTV[新闻调查]:“虎照疑云文字直播!大家来打陕西华南虎”,来源:http://news.cctv.com/china/20071208/102432.shtml。
    77“当虎照问题演变成公共事件,面对公众的疑惑,政府便无权保持沉默,有责任让公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卢新宁,人民日报评论员,2007-11-30 16:30:18,来源:《人民日报》。
    
    79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学术界》2005年第5期。
    80“当代中国文化批评与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 http:/ /xschina.org/ show.php?id=6601。
    81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理论基本问题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2关于“吴老虎”事件,参考“湖南查处平江虎事件始末揭秘“打虎战”两主角”,来源:华商网,http://news.hsw.cn ,2008年03月28日16:10:39。
    83周卫国:“湖南查处平江虎事件始末揭秘‘打虎战’两主角”,华商网:http://news.hsw.cn ,2008年03月28日16:10:39。
    84“据称周正龙开博讲拍虎故事”,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01:36 ,来源:《新快报》。
    85“周正龙拍下的较清晰老虎脚印”,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01:24,来源:大众网。
    86“周正龙终于承认华南虎原型是‘纸老虎’”,2008-6-26 14:54:00,于泽远,来源:《联合早报》。
    87“周老虎”的“滑铁卢”,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9:33,来源:《法律与生活》,孙欣综合报道。
    88 (天涯社区)华南虎记——沧海藏筹客,来源:http://blog.tom.com/czt0768。
    89“周正龙案庭审实录曝光自称造假只为交差”,2008年10月8日09:51,华龙网,来源:《重庆晨报》,王逾婷。
    
    90“周正龙正式表态提出上诉北京律师免费为其辩护”,2008年10月08日13:45,来源:中国经济网。
    91“周正龙很神气地离开看守所陕西官员保持沉默”,2008-11-19 07:30:08,《新京报》。
    92“周老虎”的“滑铁卢”,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9:33,来源:《法律与生活》,孙欣综合报道。
    93“陕西规定华南虎发现地停止狩猎活动”,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04:29,来源:《三秦都市报》。
    94“华南虎真假之辩折射社会信任危机”,人民网,2007年11月17日06:27,来源:《中国青年报》。
    95“网民沸议周老虎事件调查结果称彰显网络力量”,2008-06-30 12:17,来源:荆楚网。
    
    96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225。
    97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536页。
    98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125。
    99陈丽平:“‘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00陈丽平:“‘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01罗艳:《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公共领域》,《青年记者》,2007年第10期。
    102 Wahl - Jorgensen, Karin and Galperin, Hernan 2000“Discourse Ethi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edia: The Case of the U.S.Newspaper。”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4 (1), 19- 40。
    
    103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04付建明:《论哈贝马斯市民社会论域中的公共领域》,《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5付建明:《论哈贝马斯市民社会论域中的公共领域》,《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6对“华南虎”事件的反思,笔者参考了胡忠青、邹华华的“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华南虎事件’”一文,《新闻界》,2008年第1期。
    107邝海炎:“朴素正义感与共同体精神——评陕西华南虎事件”,来源:天涯社区,www.tianya.cn,2007-11-18 15:48:00。
    108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2月。
    10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110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信息时代的权力和相互依赖”(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美)外交事务,1998。
    111史文鸿:“全球化下的文化冲击”,《明报》,2000201213。
    112参考张雷:“网络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7月。
    
    113谢中立:《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67。
    114阎明:《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71。
    115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士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5页。
    [01]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02]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明初到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0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04]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5]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6]高兆明:《中国市民社会论稿》[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07]黄卫平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08]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选自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09]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李晓凤等:《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庞金友:《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皮埃尔·布迪厄、汉斯·哈克:《自由交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20]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孙立平:《传统与变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
    [23]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童星等:《网络与社会交往》,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王浦幼:《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7]王新生:《市民社会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9]魏建国:《自由与法治——近代英国市民社会形成的历史透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0]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1]谢中立:《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4]俞可平等:《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5]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类学考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应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7]张静:《国家与社会》[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赵宇峰:《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0]朱世达、姬虹:《美国市民社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的对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3]柳泽花:《网络新闻传播实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0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文集》[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0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03][德」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04][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三联书店,2003年版。
    [0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06][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07][加]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0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09][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孙嘉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亨廷顿:《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罗宾?科恩等:《全球社会学》[M],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9][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M],高湘泽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2][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勃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24][美]曼纽尔·波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美]诺曼·K·邓津等:《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美]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8][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0][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何帆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4][美]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董天民译,华厦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理查德·B·弗里曼撰写:《权威》条目,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美]史蒂文·拉克斯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M],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法]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0][法]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1][法]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2][以色列]艾米亚·利布里奇等:《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王红艳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渠敬东、黄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5][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M],李惠斌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6][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49][英]戴维·赫尔:《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50][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英]梅拉尼·莫特纳等:《质性研究的伦理》[M],丁三东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英]普雷斯顿撰写:《主权》条目,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英]齐格蒙特?鲍姆:《被围困的社会》[M],郁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英]齐格蒙特?鲍姆:《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7][英]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58][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M],汪晖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5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0][英]Stanley J Baran, Dennis K Davis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英]史蒂文森:《理解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01]卡斯特:“论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国外社会科学》[J],2001年第3期。
    [02]戚攻:“‘虚拟社会’与社会学”[J],《社会》2001年第2期。
    [03]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04]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05]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06]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07]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6卷第3期。
    [07]文军:“网络社会的病症与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科技导报》2002年第10期。
    [08]张文桥等:“网络社会初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09]叶允斌:“从网络的商业化探讨网络公共领域”[J],《信息社会研究》, 2003年第7期。
    [10]洪贞玲:“在线全球公共领域”[J],《信息社会研究》, 2004年第1期。
    [11]周甄武:“数字鸿沟的多维透视”[J],《福建论坛》,2004年第7期。
    [12]彭兰:“信息天平严重倾斜,世界“数字鸿沟”有多大”[N],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6- 01- 06.
    [13]“人肉搜索”:价值分享还是网络暴力[N],《解放日报》,2008-6-24。
    [14]王道勇:“匿名的狂欢和人性的显现———对2006年网络群集事件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5]张雷:“人肉搜索辩证网络暴力芽”[N],人民网:http: //media.people.com.cn.
    [16]白龙,李鹏.“人肉搜索”:争论中的三大焦点[N],人民日报,2008-7-16。
    [17]长平:“民意是怎样打败‘周老虎’的”,《青年记者》,2008年第7期。
    [18]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与评估”[J],《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19]方慧容:“‘无事件境’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C]。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计划”系列工作论文》第1号,1997年。
    [20]方礼纲:“虎照真假比有无华南虎更重要”[J],《学习月刊》,2008年第1期。
    [21]顾宁:“论麦克卢汉媒介论预言的开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2]郭于华译:《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J],《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
    [23]何道宽:“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4]蒋乐进:“论网络舆论形成与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5]晋军:“‘精英逻辑’与‘灾民逻辑’——对大河电站农民长期集体上访的个案研究”[C],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计划”系列工作论文》第2号,1998年。
    [26]敬海新:“公共领域理论研究的范式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静恩英等:“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考察”[J],《新闻界》,2007年第1期。
    [27]李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7年第7期。
    [28]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李远杰:“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阐释与评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0]秦刚彭、越辉:“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变异”[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1]盛晓明:“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J],《浙江学刊》,1999年
    [32]史云贵:“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3]赵兴伟:“社会舆论形成机制的哲学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4]孙立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主义研究”[J],《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五期。
    [35]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N],学术中国网,2004年7月30日。
    [36]孙立平:“利益关系的形成与社会结构的变迁”[J],《社会》,2008年第3期。
    [37]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和社会效应”[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8]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年第7期。
    [39]魏光启:“哈贝马斯全球公民社会构想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0]魏雯等:“公共领域之于网络空间的现实可能性探索”[J],《今日南国》,2008年第3期。
    [41]徐武生:“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思想来源”[J],《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42]张晓溪:“公共领域的异化: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危机”[J],《学术交流》,2006年第2期。
    [43]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J],《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44]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45]周桂田:《网际网络上的公共领域—在风险社会下的建构意义》[J],《第二届资讯与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01]刘娟:“论网络论坛中的舆论形成与舆论引导”[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02]刘良:“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03]庾虎:“网络论坛对公共领域发展的影响”[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04]唐雨:“虚拟公共领域的功能实现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路径”[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05]曹俊杰:“网络舆论形成及其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06]周海波:“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07]王盛源:“网络交往与我国公共领域的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08]曾岩岩:“网络公共舆论的调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09]程金福:“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01]J . L. Austin ,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02]Craig Calhoun ( ed. ) , Habermas and Public Sphere , Cambridge , Mass :MIT Press ,1992.
    [03]Jean L. Cohen , Andrew Arato ,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 Cambridge , Mass : MIT Press ,1992.
    [04]Jürgen Habermas ,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79.
    [05]Jürgen Habermas ,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1 ,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4.
    [06]Jürgen Habermas ,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Volume 2 ,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
    [07]Jürgen Habermas ,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 trans. by Thomas Burger ,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08]Jürgen Habermas ,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trans. by William Rehg ,Boston : Beacon Press ,1999.
    [09]William Outhwaite , Habermas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10]Stephen K. White ( ed. )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berma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Wahl - Jorgensen , Karin and Galperin , Hernan 2000“Discourse Ethi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edia : The Case of the U1S1 Newspa2 per1”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4 (1).
    [12]Herring, Susan C. 1992 ,“Gender and Participation in Computer2Mediated Linguistic Discours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 Philadelphia , PA.———1993 ,“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2Mediated Communication.”i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3 (2) .
    [13]Trías , Jennifer Vaughn 1997 ,“Democracy or Difference : A Literature Re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online) http :PPnimbus. temple. Edu PjvaughnPpapersPlitrev. Html Schroeder , R. 1997 ,“Networked Worlds : Social Aspects of Multi2User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vol. 2 , no. 4.
    [14]DiMaggio , Paul et al. 2001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7 Issue 1.
    [15]Granovetter , 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httpPwww. cnnic. net. cnPdevelstP2003 - 1P4 - 1. shtml
    [16]Lin , Nan 1995 ,“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Theory and Society 24 (3) .
    [17]Martindale , Don 1966 , Institutions , Organizations , and Mass Society , Boston ,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8]Oi , Jean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45 (1) .———1995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 144.———1998 ,“The Evolu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Andrew Walder (ed. ) , Zouping in Transition : The Process of Reform in Rural North China ,Cambridge ,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Jean C. Oi (ed. ) , Rural China Takes Off :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Surratt ,Carla G. 1998 ,Netlife : Internet Citizens and Their Communities , New York : Nova Science Publisher , Inc.
    [20]Walder , Andrew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01 (2) .
    [21]Wellman , Barry 1988 ,“Structural Analysis : 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in Social Structures : A Network Approach , (eds. ) by Barry Wellman &S. D.Berkowitz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