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30年代的中国,《申报》和《大公报》是影响巨大的两份报纸,《申报》“自由谈”和《大公报》“星期论文”则是这两份报纸上声名远播的舆论空间。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两个舆论空间已然代表了现代中国公共舆论发展到1930年代,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具有独特的历史根源,从精神志趣而言,现代新式知识分子继承的是传统士人的清议传统;从社会空间而言,现代知识分子使用的却是从西方引入的新式报刊等传播媒体;从知识资源而言,现代知识分子处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融合古今中西之说,成就一家谠论之言;从身份立场而言,现代知识分子自从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已然从传统的政教合一制度架构里释放出来,大多数以政治体制外的超然身份来议论时政。
     《申报》“自由谈”(1932-1935)由自法国回来具有革新思想的黎烈文主编后,迅速地吸引了一大群左翼知识分子的参与,而当时的左翼刊物在政治权力的围堵之下,已经很难寻觅生存之空间。以鲁迅、茅盾等为核心的左翼知识分子(自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立场的上海知识分子),在“自由谈”这个舆论空间,发表了大量的对于当时时政、社会问题与文化现象的评论,造就了一个批评性和反叛性的文化政治空间。
     《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1937)开设于1934年初,最初由胡适、傅斯年、蒋廷黻等北平自由派知识分子担任特别撰稿人,后来迅速地扩展到《独立评论》派知识分子,乃至扩展到全国关怀社稷民生的知识分子。胡适等知识分子在这个名震一时的言论空间发表了大量涉及民主宪政、民族主义、政党政治、中日关系、教育文化等议题的政论,与《大公报》社评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构造了一个具有公共性和深度的舆论空间。
     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具体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930年代的公共舆论已然呈现出内在的分裂。这种分裂是全方位的,首先,“星期论文”作者群体以天下为己任建构自我认同,试图重建社会重心,而“自由谈”作者群体却认为“文人无行”、“文人无用”,自我边缘化乃至自我贬斥;其次,“星期论文”的作者群体绝大多数寄身大学、科研院所,具有学者身份,且多数留学欧美,具有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而“自由谈”作者群体大多数是学院体制外的文化出版工业上的“生产者”,有些作者甚至是没有固定职业的自由撰稿人,从留学背景而言,“自由谈”相当一部分作者曾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再次,从公共舆论的思想资源和立论根基而言,“星期论文”作者学科背景相对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文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出身的作者都在这个专栏发表言论,其思想资源相对丰富,而且对于欧美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生活相对熟悉,在政论中多有引用,他们的言论根基奠定在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基础之上,而“自由谈”作者群体绝大多数是文艺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艺更有积累和兴趣,他们讨论政治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时往往生动而形象,他们自认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广大的底层和民众,因此,民意成为“自由谈”的核心。最后,从公共舆论的话语风格而言,“星期论文”理性色彩浓郁,注重以渐进主义和建设式的方式发表言论,而“自由谈”文风自由活泼,不拘一格,嬉笑怒骂自成一体。
     通过对这两个舆论空间及其外部环境的比较可见,公共舆论的发展与学术共同体的成熟密切相关,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无法脱离政治权力的限制或者庇佑,舆论与权力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纠葛,而舆论与知识分子的心态(或者说自我认同)之间也有密切的关联。事实上,无论是“星期论文”作者群体,还是“自由谈”作者群体,都没有以舆论空间为基础组建政党的政治诉求,而这两个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当时的内地社会相当隔膜,而与当时的朝野两个政党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他们的言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却无法从根本上改造当时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活,正因为此,“星期论文”的部分作者直接去南京从政,而“自由谈”的部分作者相继奔赴延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虽然轰轰烈烈,大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豪迈,却因为市民社会发育的滞后、社会运动的匮乏、政党政治的倾轧、教育水平的低级等因素,而最终沦落为历史深处的一曲绝唱。
     导论部分,主要是论述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
     第一章分析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历史系谱、近代形态与自我理解,考察舆论与清议之历史关联,清议如何一步步向舆论转化,知识分子对于舆论之价值的认识的分化及其原因。
     第二章分析公共舆论赖以存在的公共空间,以《大公报》、《独立评论》、《申报》为中心分析文化出版空间是如何历史地建构起来的。
     第三章分析公共舆论中的知识分子,考察北平学院知识分子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紧张与调适,同时考察上海文人的自我意识,最后考察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的冲突与互动。
     第四章以胡适、鲁迅的言论为例,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考究理性、民意与公共舆论的关系,同时简要分析公共舆论的讨论主题与思想资源。
     第五章重点研究“星期论文”和“自由谈”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类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结语归纳1930年代公共舆论的特征及其内在缺陷。
In 1930s,Shen Bao Newspaper(《申报》) and Da Gongbao Newspaper(《大公报》) have the most influence and the strongest power.The columns of Free Talking in Shen Bao and Weekend Review in Da Gongbao are famours discourse space in modern China.Mayb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two columns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public opinion in that era. 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 has its special historic origin.As to sprit and mind,modern and new style intellectuals adopted the Qingyi(清议) tradition of ancient intellectuals;As to social space,modern intellectuals made use of new media a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As thought resource,modern intellectuals faced a great historic change and they accepted and developed knowledge from the ancient,the present age,China and the West.Then they created their own argument and political commentary.As to identity and position,modern intellectuals were liber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which fixed politics and religion together aft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ere abolished.So most of them discussed and criticize the politics and society from an object role which was from politics system.
     When Li Lie-wen(黎烈文) who was thoughtful and came back from France became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column of Free Talking,the column absorbed many left-wing intellectuals to write for it.At that period,left-wing publications were banned by political power and could not find social spac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 and feeling.Left-wing intellectuals such as Luxun(鲁迅) and Maodun(茅盾)(of course including other intellectuals ) wrote much commentary about political problems,social problems and cultural phenomenon.Such discourse produced a critical and protest cultural-political space.
     The column of Weekend Review in Da Gongbao Newspaper began in the January in 1934.Firstly,Liberal intellectuals in Beijing such as Hushi(胡适),Fu Si-nian(傅斯年) and Jiang Tingfu(蒋廷黻)etc were invited by Da Gongbao Newspaper to be the Special Writers.Secondly,the most writers of Magazine Independent Review(《独立评论》)became this column' s writers also.Lastly,famous intellectuals in China who were interested in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public opinion also joined in the column. Intellectuals such as Hushi(胡适) published much reviews in this column what were about democratic politics,nationalism,party politics,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education and culture.The discourse interacted with the editorial of Da Gongbao and then created profound and public opinion space.
     By focusing on the two cases we can find that in 1930s public opinion began to break up totally and absolutely.Firstly,the writers of the column Weekend Review formed their identity by thinking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state and tried to reconstruct social centre. On the contrary,the writers of the column of Free Talking agued the literati were immoral and useless and they began to deny their social value and imagined their statue on the edge of society.Secondly,most of the writers of Weekend Review serviced fo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and had the identity of scholar.Most of them had study experience in America and Europe and enjoyed bourgeois live style.But most of the writers of Free Talking were producers of cultural publishing industry far from academic system.Some of them are free writers without stable job and their life was similar to bohemia wandering in big city.Some of them had studied in Japan and accepted the revolution discourse and thinking style.Thirdly, as to the thought sour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base of argument,the writers of Weekend Review had variou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such as political science,sociology,literature,economics and law.Their thought source was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they knew well about political public life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America and Europe.They usually made use of such source to thinking about the Chinese problems and their opinion rooted from rational tradition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movement.But most of the writers of Free Talking were literature intellectuals and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 west world.Their style discussing on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and so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was vividly and visual.They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y we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ss and the bottom.So the mass will was the important sprit of Free Talking.Lastly,as to the discourse style,Weekend Review was rational and dialoguing and so it emphasized the progressive and helpful manner to publish commentary.Free Talking was really free in speaking manner and could not be defined in some special style.It seemed as the writers were angry and scold but at the same time maybe they were smiling and playing a joke.
     By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columns and their connected conditions, maybe we can draw some conclusions.Th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public opinion is decided someway by the mature degree of academy community.At the same time,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 can not escape from the limitation or protection of political power.The relation between opinion and power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special.In another way,public opinion is related with the mind and will of intellectuals closely.In fact,both the writers of Weekend Review and Free Talking had not political plan as organizing party on the base of opinion space.Their daily life were so different and far from the life of the mass and outback people.Very strangely,they established clos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wo parties with power and guns.Although what they said in the two columns had some social influence they could not change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totally.Maybe because of such reasons,some writers of Weekend Review directly went to Nanking(南京) and became official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gaged in factual politics and some of the writers of Free Talking went to Vanan(延安) and obeyed to the leading of CCP.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 which seemed as strong as that it could make the state hopefully also could make it helpless was doomed to be tragic and vain. Such factors as the immature civil society,the powerless social movement, the cruel party politics and the low-grade education,etc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public opinion and intellectuals group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key question of the paper,the study topic,the study approach and scholarship.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the modern form and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At the same time,it is important to look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opinion and Qingyi(清议),especially how the Qingyi(清议) changed into public opinion step by step.This par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intellectuals'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opinion in 1930s,including the different judgment of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and its reasons.
     The second chapter reconstructs the public space which offers the expressing space of public opinion.It aims to describe the historical course how the cultural and publishing space which includes Da Gongbao Newspaper(《大公报》),Independent Review(《独立评论》) and Shenbao Newspaper(《申报》) is produced by journalists and intellectuals.
     The third chapter takes the intellectuals who produce the public opinion as the study object.For example,it discusses the tension and compromise between academy and politics for intellectuals in universities in Beijing.It also discusses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image of left-wing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At last it discusses the conflict and mutualism between public opinion and power structure.
     The fourth chapter takes publication in the two columns of Hushi(胡适) and Luxun(鲁迅) as case to analyze so as to find the relation among reason(理性),common will(民意) and public opinion.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discussing topic and thought sour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thinking manners and discourse types of Weekend Review and Free Talking and aims to reconstruct the inner 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conclusion part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ublic opinion in modern China and its limitations.
引文
1 参阅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3 《法国文化史Ⅲ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安东尼·德·巴克、弗朗索瓦丝·梅洛尼奥,朱静、许光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的作者认为这个时期的公众“实际上是指文人们的群体,哲学家们的群体,也就是按照卢梭的说法,以教导人为己任替代了以取悦人为乐的‘有道德的作家们的群体'。”第20页。
    1 李丁讚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里归纳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具有六个要素:公共论坛,私人。会合,公共舆论,合法性,公共权威。详见氏著:《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载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对于公共领域而言,私人和公众是主体,公共论坛是一套建制化的社会空间,比如咖啡馆等,公共舆论是表现形态,而合法性与公共权威是达成的结果。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1 根据东京大学三谷博教授的研究,明治时期的日本,也存在类似的“公议”机制,然而当时的日本政府适应时代之转折,废止了武士身份、创造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具有基本同一性的条件,并为了充分调动“国民”合作精神,勇敢地消减自己的权力,任命由民间选举出的人们掌握政府要职,接受了定期罢免制度。与此同时,政争中失败的官僚与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平民上层主张“公论”,导入报纸等大众媒体,构成了对抗的“公议”空间,依靠言论力量的舆论阵地来与政府相对抗,由此致力于获得政权。政府和民间的关系经历过种种迂回曲折,虽然政府并非轻易地取消其对民间活动的限制,但终于还是形成了把“公共性”问题置于公开的场合,进行对等的相互“议论”、交流的习惯。这不仅仅形成了把“公论”看作是作出正确决定的必要程式,而诉诸暴力则是违反规则的这样一个共识。(详见氏著:《日本“公议”机制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另可参阅氏著:《近代日本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载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对照之下,可以发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舆论的特征及其限制,最根本的限制也许是中国的公共舆论缺乏一种制度性的管道和平台来对于政权和平更替发生作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对于政党政治也似乎不甚感兴趣。日本朝野形成的“规则意识”对于近代中国的官民来说,也相当罕见。
    2 杨国强:《晚清的清流与名士》,载氏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3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1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版,第6页。
    3(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 吴廷俊:《新记<人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2版。
    2 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序,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2版。
    4 而这一时期的《大公报》事实上可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鼎盛的阶段,出现了大量的专刊,政论等言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的论文关注的重点之一的就是这个时期《大公报》上的专家政论。
    1 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 L.Sophia Wang:The Independent Pres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the Case of the Dagong Bao in Republican China,Pacific Affairs.Vol.67,No.2.(Summer,1994).
    3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4 庞荣棣:《申报魂--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图文珍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
    5 这些人物研究是《大公报》研究的灵魂所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著述绝大部分都是老《大公报》人的回忆性研究,能够做到对历史的同情之理解,有很多知人论世的精辟之语。尤其是台湾学者陈纪滢更是多年浸淫于此,其研究更值得珍视。
    6 任桐的这本书是仅有的集中对《大公报》言论进行研究的著作,因此值得重视,总的来说,任桐把《大公报》定位为一份注重政治改良主义的报纸,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的中国式自由主义理念。任桐认为《大公报》人:“所主张的言论自由既是新兴知识阶层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有力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士大夫清议作风的影响,他们的言论往往表现出在民主与民本之间的彷徨。尽管他们也倾心民主政治,但其内心深处所隐含的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使得其言论仍不免带有传统民本主义思想,民本与民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主客体之间的错位,民本思想虽不乏重民、爱民的内容.但民众始终是被动的受治者,不具备主体意识,当时广大民众在民主知识、民主意识、民主能力方面的严重缺乏,无疑为《大公报》徘徊于民主与民本之间的言论倾向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国破家亡的现实,则让他们所信仰的自由主义自觉融入民族救亡的大义。”(见该书第19页相关论说)因此,这本著作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思想预设下展开其对《大公报》的“和平裁兵思潮”、“乡村建设思潮”、“人权法治思潮”、“集权主义思潮”的解读。其中与“星期论文”相关的著述安排在“民主与独裁”论战的解读里,相对来说比较简略。详见: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7 贾晓慧在其著作的绪论中说其研究方法的创新在于大众传播学的引进,研究对象聚焦在“用整个《大公报》代表的观点,所起到的作用,来谈《大公报》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其著述对笔者的研究最有启发价值的是第六章:“养聪明健全之舆论观”。她细致地分析了《大公报》的社评等言论,认为其追求的是“独立、尊实、建言”的公共舆论,贾认为《大公报》要养成“聪明健全之舆论”是着眼于知识分子的意见和观念,而把知识分子视为舆论的主体又是与其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目标有关。也许我们同时从传统清议的脉络里来进一步理解《大公报》人对舆论的看法,这样或许可以避免把对《大公报》的研究简单地镶嵌在历 史目的论式的现代化叙事模式之中,这样才可能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详见:贾晓慧:《<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 刘淑玲的《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则是一部具有深厚学术价值的博士论文,主要是从大公报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中解读《大公报》,作者自述是“以《大公报》中最重要的几个文艺副刊为重点,研究‘文人立场'--这一《大公报》独特的存在方式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一部分秉持自由主义的‘独立作家'与这一特殊文学空间的依存互动。”
    2 就笔者目力所及,方蒙、谢国明的《《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是极为少见的集中讨论“星期论文”的文字,该文对1934年“星期论文”初设到1949年停刊期间所有的篇目和作者进行了统计,包括每个作者发表文章的数目,以及作者群体的社会学特征,尤其是作者群体社会来源的变迁等,此外,对“星期论文”也略作了探讨。该文载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此外,吴麟的《学人论政风范存--《大公报》“星期论文”编辑经验探析》着重从编辑经验的层面讨论“星期论文”的成功之道。详见: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cwsid=9556。
    3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4 廖洙沙:《我在三十年代写的两篇杂文》,《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
    5 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1 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4年2月号。
    2 袁省达:《《申报》“自由谈”源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1期。
    3 李春雨:《《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4 除了笔者列举的这些研究以外,还有一些对于特定时期的“自由谈”的论述,尤其是王灿发做了一些研究,如《孤岛时期的《申报》“自由谈”编辑思想研究》(发表于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
    5 Lin Yu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
    6 比如在该书第十一章,将1930年代上海发行量巨大的报纸《新闻报》(Sin Wan pao)误译成《新晚报》,这种常识性的错误让笔者感到莫名其妙。假以时日,笔者准备根据复印的英文原著好好对照一下译本,以纠正其中的错误。
    1 Joan Judge:Print and Politics:'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版。
    1 方平:《晚晴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 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 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
    3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87页。
    1 胡适致罗尔纲,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0页。
    2 “清议”与“清谈”貌合而神离,前者一直具有道德品评和政治裁断之含义,而后者则含义流变甚大。对于“清谈”之内涵演变,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当魏末西晋时代即清谈之前期,其清谈乃当日政治上之实际问题,与其时士大夫之出处进退至有关系,盖藉此以表示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者,非若东晋一朝即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之玄言,已失去政治上之实际性质,仅作名士身份之装饰品者也。”详见氏著:《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78页。
    3 《毛诗·李黄集解》。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第七十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新版,第154页。
    4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6-177页。
    1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8页。
    2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8-179页。
    3 清议与士人地位之关联,在瞿同祖关于传统社会“阶级”的研究中也得到反映:“六朝时最重乡议,凡被纠弹付清议者即废弃终身,同于禁锢,乡论原为中正品第升黜所本,名为舆论,实兼有社会、政治两种制裁。被贬议者,既为士族所排抑,又将沉滞于宦途之外,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同时丧失。”(详见氏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新版,第183页。)即此可见清议绝非尔尔,而是具有极大的现实约束力。
    4(清)毕沅编著:《资治通鉴》第六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494页。
    5(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77页。
    1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2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3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1 关于中国思想史上对于“公”、“私”的理解可参阅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第六章、第七章的相关论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关于中国古代“公”的观念形态及其内涵,请参阅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载氏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 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4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5 关于明清以来中国公私观念与个体、群体之关系,请参考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0年版。
    1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7页。
    2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三十》第二十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27页。
    4 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56页。
    1 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2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76页。
    1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2 详见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一文的分析,载《史林》,2003年第2期,另可参阅瞿骏博士论文《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以1911-1913年间的上海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2007。
    3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3页。
    4 详见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第八章,王海、刘家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张灏:《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载氏著《张灏自选集》,2002年版,第110页。
    6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10页。
    7 这方面的研究可参阅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王汎森:《“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几种日本因素》,载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1 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页。
    2 《孙先生之治粤谈》,《民立撤》,1912年4月27日。
    3 相关情形可参阅赵建国的专著《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 这些数据出自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5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100页。
    6 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页。
    1 章士钊:《疏“皇帝魂”》、《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
    2 张季鸾:《追悼邵飘萍先生》,《京报特刊》。1929年4月24日。
    3 余英时认为五四时期知识人延续了清末的似乎“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影响力:“大体上说,从十九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是士大夫逐渐过渡到知识分子的阶段,边缘化的过程也由此开始。但是在这二、三十年中,我们却看到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幕接一幕的重头戏。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为中国求变求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中少数领袖人物更曾风靡一时,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仰慕。所以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国知识分子不但不在边缘,而且还似乎居于最中心的地位。”详见氏著:《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4 张灏曾在一篇研究新文化运动的论文里指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就思想而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重知主义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一方面五四知识分子诅咒宗教,反对偶像,另一方面,他们却极需偶像和信念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饥渴;一方面,他们主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同时他们又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逃避时代问题的复杂性。”详见氏著:《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载氏著:《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233页。更详尽的对五四思想“两歧性”的分析参阅该书里的《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一文。还可参阅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第327页。
    1 守常(李大钊):《政论家与政治家(二)》,《甲寅·社论》,1917年3月2日,转引自《李大钊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516页。
    2 张玉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量的报刊的新闻与言论的考察发现:“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政治环境不良,与其他时期比较,新闻界仍是享有较多自由的时期。当时报纸、杂志众多,而且无论因财务不继而停刊,还是因政治压力而停刊,报刊总数日增。全国数百种报纸与杂志,彼此对立、呼应、关注,已形成庞大的新闻界。新闻界的言论不一,影响较大者每有党派立场。对政治上的批评,敢言者多为政治上的反对派,不一定基于记者职责。”而在作者看来,“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结束之后,无论是国民党壮大,还是中共崛起,都表示中国的政治发展已进入新时代。”详见氏著:《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第328-329页。
    3 王汎森先生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主义崇拜”,他说,“许多思想家称颂‘主义'的神妙作用,傅斯年甚至说有主义总比没有主义好。所以新文化运动以后的发展,一方面是追求新学术,另一方面是要找‘主义',两条矛盾的路数平行前进。而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想用一套‘主义'来指导思想学术的发展。不同的是国民党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想以‘主义'干预思想文化领域,但实际收效极微,反而招致大量知识分子的不满,而共产党在这方面便做得游刃有余了。”详见氏著:《“主义崇拜”与近代中国学术社会的命运--以陈寅恪为中心的考察》,载其《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70页。
    1 《大公报》社评:《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1929年12月29日。
    2 《大公报》社评:《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1929年12月29日。
    3 汉娜·阿伦特认为意识形态是独立于所有经验之上的,因此它无法从经验中学习到崭新的事物,同时意识形态总是希望人的思想能够超越经验,脱离经验而存在。具体分析可参阅氏著:《极权主义》第四章“意识形态与恐怖统治”,蔡英文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4 陈独秀:《谈政治》,《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1920年9月1日。
    1 王汎森:《“主义”与“学问”--一九二○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分裂》,载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意识形态对于1920年代公共思想界的影响,亦可参阅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2 王奇生对国民党党史的研究也从一个断面说明了这种两极化的意识形态对公共舆论的毁伤:“晚清以来,先后历经‘中西之争'、‘新旧之争'以及‘革命'与‘改良'之争,到20年代,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与‘革命'相对峙的,已不再是称为‘改良',而是称为‘反革命'。由于‘革命'具有无可置疑的绝对正当性和合法性,故将‘反革命'的头衔加诸不同政见者和政治敌对势力之上,即意味着剥夺其存在的合法性。到‘四一二'政变前夕,蒋介石亦声称:‘我自信是最革命的一个!谁反对我的,谁就是反革命!'显然蒋已意识到,谁垄断了‘革命'话语的解释权,即可置对方为‘反革命'。从此以后,国共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为‘反革命',以剥夺对方存在的合法性。从晚清的‘革命'与‘改良',到20年代的‘革命'与‘反革命',其间不难窥视出近代中国革命话语的流变。在这一过程中,‘革命'语汇日趋于专断,同时又隐含着相当的任意性。”载氏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3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42页。
    4 杨荫杭(老圃):《非宣传》,载杨绛整理:《老圃遗文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64页。
    5 关于1920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潮的各种流派及其代表,以及政治主张,可参阅张玉法:《一九二○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年新第七期。
    6 王汎森:《从公理到主义--近代思想中的几条线索》(论文提纲),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第一届中国思想史高级研讨班”教学参考文献,2008年11月。
    7 比如清末《苏报》反复申明“恪守报馆为发表舆论之天职”,曾开辟“舆论商榷”栏目“转以研究问题,阐明公理”为目的(《苏报》,1903年6月2日和4日)。可见在清末的士绅的思想观念之中,舆论是与公 理天然勾连在一起的,舆论表述公理,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士绅阶层的“教主心态”,即一种掌握公理而向民众启蒙的精英心态。这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文人群体”或者“哲学家群体”有着一些显著的差异。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当时欧洲“哲学家的讨论面向公众,目的是对政府加以指导和监督:同样,哲学家的讨论也面向公众,目的是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理性。这种公众具有双重地位:一方面,他们是不成熟的,还需要启蒙;另一方面,他们之所形成公众,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要求,具有了启蒙的能力。因为不仅哲学家,而是每个懂得公开运用其理性的人都具有启蒙的能力。”(详见氏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曹卫东等译,1999年版,第123页。)中国的政论家似乎更多的是直接将“公理”灌输给受众,而不是引导受众去运用其自身的理性。
    1 关于五四时期的公意之内涵,可参阅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1期。值得注意的还有杜亚泉的一篇文章《天意与民意》,杜认为“天意者,不显现于人类意识中之自然意志也。其显现于人类意识中者为民意。然尚有不显现于人类意识中而为人类所认知者,更足为天意存在之证明,此狭义之说也。以广义言,则民意亦天意,反背民意者,即为违逆天意。以狭义言,则民意之外,尚有天意。故凡运动选举以制多数于议院者,及威迫利诱,以制造民意者,虽能使一时之民意陷于迷乱,而天意终不能假托也。”(详见《东方杂志》13卷7号,1916年7月)此处天意颇类似于具有客观性的公意,若从舆论角度来看,公共舆论从应然角度而言是公共意志和公共理性的统一,但是舆论也有可能被操控和制造以代表“民意”,从而呼应权力者的需要,这时候民意与公意(或者说天意)就脱节了,即此而言,代表舆论的媒介之自由独立便显得尤为重要。
    2 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独立评论》第十八号,1932年9月18日。
    1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2 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台大文史哲学报,2002年,(56)。
    3 唐小兵、田波澜:《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4页。
    1 张灏:《转型时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性》,《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2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以公共舆论为关键词展开的这种类型研究主要有: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李里峰:《汪康年与近代报刊舆论》,《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方平:《从<苏报>看清季公众舆论的生成与表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曾在上海《史林》杂志撰文着重探讨了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这一问题,他主要是从近代上海公共领域的变迁史的角度切入,围绕“公众”、“批判性”、“公共性与公共利益”等维度进行了历史的思考,笔者试图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学者、报人等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集中地阐述这一话题。详见: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4 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二期,1934年1月1日。
    1 韦伯:《韦伯作品集》第一辑《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2 孟森:《论士大夫》,《独立评论》第十二号,1932年8月7日。
    3 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二期,1934年1月11日。
    1 吴景超:《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独立评论》第八十七号,1934年1月28日。
    2 吴景超:《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独立评论》第八十七号,1934年1月28日
    3 吴景超:《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独立评论》第八十七号,1934年1月28日
    4 吴景超:《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独立评论》第八十七号,1934年1月28日
    1 陶孟和:《关于中国的新闻纸》,《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十四期,1934年4月9日。
    2 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35年1月1日。
    3 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第十二卷第一期,1935年1月1日。
    1 君达:《舆论》,《独立评论》第二十四号,1932年10月30日。
    2 君达:《舆论》,《独立评论》第二十四号,1932年10月30日。
    3 事实上,当时《独立评论》就已经有关于专家政治方面的讨论文章,如陈之迈的《专家与政治》一文。见《独立评论》第一二六号。1934年11月11日。
    4 邓丽兰曾集中讨论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的“专家政治论”,参见:邓丽兰:《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 君达:《舆论》,《独立评论》第二十四号,1932年10月30日。
    1 梁士纯:《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第十三卷第二十四期。1936年6月22日。
    2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
    1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2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3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1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2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3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4 罗家伦:《舆论的建设》,《新潮》,第2卷第3号。
    1 罗家伦对于大学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都评价甚高,这自然是拜其时北大风气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赐。他在此文里说:“大学本身所代表的是智慧的信仰,是真理的信仰,所以他养成专门人材还是小事,而其最重要的还在他的精神,他的方法能养成人类求真的习惯,独立的判断。而现在文化式的和自由式的大学,更应当知道这个世界是正在创造的,我们都是进化程序中的经纪人。社会是正在演变的,我们应当把他从好变成更好。大学教育的程序,也应当同这种进化和变迁相适应。”详见罗家伦:《舆论的建设》,《新潮》,第2卷第3号。
    2 张佛泉:《我们为什么要说长道短》,《独立评论》10卷230号,1937年4月18日。
    1 杜亚泉:《言论势力失坠之原因》,《东方杂志》15卷12号,1918年12月。
    2 杜亚泉:《言论势力失坠之原因》,《东方杂志》15卷12号,1918年12月。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1 参见Jay Rosen:What arejournalists for?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Binghamton,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第64页。以下注释26、27、28、29都是笔者根据罗森该部著作耶鲁大学重印本翻译。
    2 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Binghamton,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第65页。
    1 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Binghamton,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第65页。
    2 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Binghamton,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第65页。
    3 Jay Rosen:What are journalists for?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Binghamton,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第66页。
    1 《本社同人之旨趣》,天津《大公报》,1926年9月1日。
    2 如《大公报》曾经开设“史地周刊”、“经济周刊”、“妇女周刊”、“乡村建设周刊”、“文艺副刊”等,都是聘请其时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来做专刊编辑,自然使得报纸能够形成学理风味浓厚的空气。
    3 马星野:《历史铸造者与金钱铸造者--论两类报纸》,《大公报》,1941年5月17日。
    4 陈纪滢:《吊大公报》,载氏著:《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1971年第三版,第37页。
    1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2 陈纪滢:《张季鸾先生与中国报业》,载氏著:《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1971年第三版,第19页。
    3 张季鸾病逝的第二天,中央社在向全国各报发布的张氏简历中如此评论其社评:“所论忠于主张,而博采多方见解,故论点不可移易,而绝无偏见;以准备失败为办报秘诀,故勇于发表,敢直言,不附和,虽违背当局意旨,不合社会空气,苟真理所在。则力争不改。”这种独立于社会空气的勇气,充分彰显了张氏在社会舆论之前的自主性,这一点与胡适的抗战言论、对学生运动的言论颇有近似点。
    1 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关于米苏里赠奖及今天的庆祝会》,《大公报》,1941年5月15日。
    2 转引自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文史资料选辑》第97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页。
    3 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大公报》,1931年5月22日。
    1 张季鸾:《关于言论自由》,《大公报》,1935年1月25日。
    2 《敬悼季鸾先生》,重庆《大公报》社评,1941年9月8日。
    3 沈云龙:《从书生论政谈到报纸的企业经营》,台北:《传记文学》,第30卷第6期,1977年6月,第30页。此处涉及到文人论政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也就是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问题。知识分子在言论和心态上自然必须追求独立,但同时也必须顾及到舆论的实际效果,以及言论的生存空间问题,因此,类似于张季鸾这样的与政治力量博弈的策略,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人格的耗损,反应看作是一个职业报人在不自由的社会追求言论独立和真实表达的可贵实践。
    1 曾琦:《敬悼毕生尽瘁新闻事业之张季鸾先生》,载陈纪滢编:《一代论宗哀荣余墨》,《传记文学》,第21卷第3期,1972年9月。
    2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90106009170。档案名称:09A-00623,1932-07-10,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3 张季鸾的社评文字虽然大量使用言论自由、民主政治等语汇,但究其实质,却很难说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自由自身在他的论述中并没有展现出独立的价值,他所看重的是自由和民主舒缓社会压力、凝聚社会共识、收拢民众智慧的功用。这种对于自由的理解,其实也是晚清以来诸多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理解。
    4 张季鸾:《归乡记》,《国闻周报》第20卷第1期,1935年1月1日。
    1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4页。
    3 关于《独立评论》群体的具体情况,可参看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4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5-146页。
    1 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蒋毅坚、杨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79-180页。
    2 关于知识分子的自由漂浮特征,参看黄平的《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找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2期,1993年。
    3 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转引自《另一种启蒙》,第15页,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2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145页。
    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7页。
    1 《大公报》开出了很高的稿酬标准也是一个不可轻忽的缘由,张季鸾、胡政之在首次与北平学界的面谈会上就特别说明“星期论文”的“稿件除抵触法律者外,绝不干涉内容,不更改字义,以尊重作者;文长以3000字最为适宜,刊出后当致稿酬40大洋”。而“战前一袋面粉售价4元,这就相当10袋面粉的价钱,而一般职员的月薪不过二三十元,这应该说是高标准了。”以上引文均出自《名家执笔的“星期论文”》,载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2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7页。
    3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7页。
    4 施蛰存认为同人刊物虽然志趣相投。却也容易因为志趣渐异而分化。他存总结主编《现代》编辑绎验时说:“五四'运动以后,所有的新文化阵营中刊物,差不多都是同人杂志。以几个人为中心,号召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组织一个学会,或社,办一个杂志。每一个杂志所表现的政治倾向,文艺观点,大概都 是一致的。当这一群人的思想观点发生了分歧之后,这个杂志就办不下去。《新青年》、《少年中国》、《创造》,都可为例子。”(详见氏著:《《现代》杂忆》,载《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页。)即此而言,胡适等知识分子与《大公报》的合作就走了这一同仁刊物的“周期律”,即使抗战爆发,“星期论文”专栏也没有停止,随着《大公报》辗转中国继续发声。
    1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2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1 陶希圣:《遨游于公卿之间的张季鸾先生》,台北:《传记文学》,第三十卷第六期,1977年6月。
    2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3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103004006,档案名称:08A-01090,1937-02-04,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4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103004006,档案名称:08A-01090,1937-02-04,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5 《感谢与奋勉》,《大公报》社评,1941年5月16日。
    1 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2 王芸生:《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上海《大公报》,1946年9月6日。
    3 张季鸾:《关于言论自由》,《大公报》,1935年1月25日“社评”。
    1 关于张季鸾如何利用政治权力的缝隙和与蒋介石的私交,来拓展公共舆论的表述空间,以及这种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实践对于当代中国的启示,可参阅L.Sophia Wang:The Independent Pres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The Case of the Dagong bao in Republican China,Pacific Affairs,Vol.67,No.2.(Summer,1994),pp.216-241.
    2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10200110019,1934-03-27,台湾新店国史馆藏。类似这种邀请报人和学人聚谈的电文,在蒋介石秘密档案里比比皆是,这说明蒋介石对于知识分子还是比较看重的,这与张季鸾等《大公报》人对精英知识分子的倚重是异曲同工的。
    3 如蒋介石曾在致钱宗泽的电文里指示其阅读《大公报》当天的“星期论文”,认为该文关于运输管理意见多数可以采纳,应注意从中研讨对策,并建议邀请该文作者共商实施对策。详见: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10300034024,1940-05-12,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4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思潮。请参看邓丽兰:《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 陈纪滢:《报人张纪鸾》,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1971年第三版,第31页。
    6 关于现代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变迁的关系,请参看唐小兵、田波澜:《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 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 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一九二七--一九三六)》,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50页。
    2 报刊出版业的竞争一方面给从事写作的文字工作者制造了赚取稿费的机会,可另一方面,有时候恶性的竞争也导致写作者生存环境的恶化。出版家陆费逵在1932年写的一篇回顾六十年来的出版业与印刷业的文章里很感叹撰稿人的处境:“抽版税的作家,除有特别情形,如林语堂、周越然、鲁迅等外,每年收入不过数十百元。胡适也不过二三千元,甚至有一年只得几角几分的。照此情形,著作人哪能安心从事著作呢?说到买稿,欧美我不知道,日本则每原稿一页约五百字,最低者售二元日金,最高者五十元;即每千字四元至一百元。稿费越大者销路越好,各书坊越争买其稿。我国通常稿费每千字二元至四元,五六元的很少;小书坊甚至收每千字五角至一元的书稿。试问著作人每日辛苦著作,得数元乃至十数元的酬报。倘无主顾,只好自己鉴赏。照此情形,著作人哪能安心从事著作呢?”详见氏著:《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载《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1 这种左翼论述自然不能为当局所容忍,因而遭受很大的政治压制,很多左翼刊物方生方死弹指一挥间。这种情形可参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里的详细描写以及所转引的“中央党部禁止新文艺作品”目录,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8-465页。
    2 参见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的相关论述,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当时的上海地方社会,既有左翼知识人,也有右翼的知识人,还有中间派,也有地方精英,还不乏各种政党活动其间。
    4 金观涛、刘青峰在分析清末新政十年和民初的共和政治实践时指出:“如果我们分析改革者的身份就可以发现,这三个阶段存在着内存的同一性。这就是它们都是由绅士(特别是接受部分西方现代教育的城市化绅士)所推动,而都没有触动在私领域(家族组织)中及绅士的权力和地位。这两个特点意味着上述三个阶段都属于绅士公共空间的展开。我们知道,公共空间最重要的特征是:其性质和变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建立公共空间的私人对什么是最重要的公共事务的认识。我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现代化之所以呈现新政、立宪和共和三个阶段,也直接取决于绅士阶层公共意识的发展。”(见氏著:《绅士公共空间在中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此外,李仁渊对晚清新式出版业的细致研究也发现,清末报刊的主体是从传统社会结构逸出的士绅阶层,而非新兴的资产阶级,这是中国式的公共领域不同于欧洲公共领域的独特处。(详见氏著:《思想转型时期的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报刊与新式出版业》,载王汎森等著:《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到了30年代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绅士阶层已经不复存在,也不再“再生产”了,现代知识分子取代了这一阶层,而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意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与现代传媒。这是不同于传统士绅的面相。
    1 朱联保编撰,曹予庭校订:《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另可参阅Christopher A.Reed Gutenberg 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UBC Press 2004)中“民国上海文化街”对于这条街道的描述与分析,详见该书第207-212页。
    2 胡道静:《1933年的上海杂志界》,《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宋原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3 Christopher A.Reed Gutenberg 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UBC Press 2004)详细地分析了印刷技术的革新与上海报刊出版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4 傅逸生:《中国出版界到何处去》,《现代》第六卷第二期。
    1 《所谓“杂志年”》,载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1934年第3卷第2期。
    2 《所谓“杂志年”》,载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1934年第3卷第2期。
    3 Stephen R.MacKinnon认为,1930年代的上海报刊,乃至全国报刊主要具有以下四种特征:首先,1930年代报刊的编辑和出版者不像晚清醉心于政治的梁启超、严复等人,他们办报是为了取悦读者,扩大发行量而获取商业利益,启蒙成了一种生意。其次,对于传媒显赫人物如史量才、成舍我、张季鸾、邹韬奋等人的事业来说,政治庇护或国外力量的支持(如租界)非常重要。再次,此时的中国传媒已经发展出一种与西方媒体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象征性关联,诸多传媒人士都在西方受过专业训练或曾服务于西方在华媒体,职业化精神开始生成。最后,报刊都从属于国家审查系统,审查者可能是列宁主义政党或者地方军阀。这种审查机制型塑了中国的公共舆论的形态。详见氏著: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pp.3-32.在笔者看来,虽然《大公报》也是商业化经营,但张季鸾的言论事业很难以“启蒙的生意”来概述,更多的是承继了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4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29页。林语堂对《申报》负面评价很多,觉得其编排水准差强人意,广告乱塞,本埠副刊的内容肤浅、无足轻重等,是很不专业的大报(详见该书109页、110页的分析)。事实上,林的评论并不客观,《申报》为拓展言论自由还是做了很多工作,“自由谈”就是明证,《申报》广告多正说明其经济实力强大,可以不被政治集团的资金轻易收买,而且广告的情色化和低俗化,在当时的语境里,对于保护《申报》的言论有某种客观上的掩护作用(虽然并不一定是意图如此)。《申报》二、三十年代的广告史研究.请参阅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 淑珍:《上海六大报之××报》,载《上海报》,1932年5月14日。
    2 佚名:《看上海的小报--一九三四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3 钝根:《晶报琐语》,《晶报》,1932年3月3日。李楠在其上海小报研究中也肯定了小报的这一积极功能,她认为:“在市民的大‘公共空间'缺失的社会里,小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小巧的言说空间,是其受炊迎的主因。”详细分析见氏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4 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1 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载《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宋原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第420页。
    2 朱联保编撰,曹予庭校订:《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3 美国学者白鲁恂(Lucian.W.Pye)在其对于民族主义的研究中就指出了这一点:“通商口岸制度的根本和深远影响,在于十分具体和生动地证明了中国统治的软弱和外国统治的明显优势。当中国内地广大百姓饱受着无能、腐败的军阀政府折磨时,租界却为中国人提供了另一个环境,令他们能过优裕生活,并体验现代生活精神。”不过,他同时也强调了中国口岸知识分子基于民族主义的情感,而形成的对租界的既认同又排斥的双重态度。详见氏著:《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
    4 马星野:《言论自由与政府的新闻政策》,《国闻周报》,第十四卷第十二期,1937年3月。此文作者显然完全是站在当局的立场说话,而没有看到租界对言论自由的正面意义。以及当局事实上经常性以禁止邮递等各种形式来干涉租界内的报纸的言论自由的行径。
    5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学者顾德曼(Bryna-Goodman)的研究也注意到了上海报纸的这一语际转换现象:“总的来说,外文报纸的确是主要为外国人社区的各方面服务的,而中文报纸当然主要是服务于中国人社区。不过,上海的中文和外文报纸事实上都要比一般学者所认为的更相互依赖。上海的知识分子有一部分是留学回来的,他们会阅读上海的外文出版物,或是为了练习英语,或是为了了解中外新闻,或是想了解上海工部局的政策,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居住在工部局所管辖的公共租界内。读者也不是划分得那么清楚。当然只有一小部分双语的中国人直接阅读外文原文(比如《中华新报》的英文副刊),但是更多的人则从中文报纸上接触到大量的诸如从《字林西报》、《密勒氏评论报》、《大陆报》以及《汇报》上翻译过来的东西。这些翻译的文章构成了几乎所有中文报纸新闻栏目的重要部
    1 张蕴和:《六十年来之申报》,《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32年7月15日。
    2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200193098,档案名称:08B-03258,1934-11-22,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3 曹聚仁:《上海春秋》,曹雷、曹宪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4 曾为《大公报》记者的徐铸成在一篇回忆里认为九一八事变是两家报纸与当局关系转化的转折点:“现在看来,他(指史量才,引者注)和《大公报》的张季鸾、胡政之走的是交叉路,都以‘九·一八'为转折点。在此以前,《大公报》对蒋介石和宁国府(国民党南京政府)还是采取讥弹态度的,‘九·一八'后却开始转向了,而史量才则由保守趋向同情进步,对高压采取不驯服的态度。”(详见氏著:《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张季鸾与蒋介石的私人关系建立于1920年代晚期,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基于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的危机,《大公报》强化了与蒋介石的互动,而《申报》的史量才不同于文人论政的张季鸾,他的身后是盘根错节枝深叶茂的上海地方社会和实业家,是经济上正在崛起的并且要求政治表达空间的资产阶级,因此,他面对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是无所畏惧而有底气的。当史认为南京政府越来越偏离他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及整个民意的诉求时,他自然不会驯服于当局,这也就决定了他和张季鸾截然不同的命运。自然,这不是在贬低张季鸾,张是在用另外一种温和渐进的方式推进他的政治理想,砥砺民气,挽救国难。二者都是没有私心一心为国的报人。
    1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200441136,档案名称:08B-4455,1934-09-14,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2 《新闻纸之益》,《申报》,1886年8月,转引自徐载平、徐瑞芳编:《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38-39页。
    3 都:《舆论之意义》,《申报·时评》,1935年9月24日。
    1 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宣部公布《宣传品审查标准》,规定凡宣传共产主义,即被认为是“反动”,凡批评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要求抗日,即被认为是“危害中华民国”,凡对国民党当局稍有不满,即被认为是替共产党张目,一律加以禁止。1934年6月公布的《图书杂志审查办法》则强令实行原稿送审制度。规定一切图书杂志应于付印前将稿本送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审查,否则“予以处分”。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可以随意删改稿件,印出后如果发现没有照改,又要“予以处分”。这样一来,出版物有的被阉割得面目全非。以上均引自陈国强、张生:《南京国民政府出版体系的形成》,载《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下册》,第286页。
    2 《申报六十周年纪念宣言》,《申报》,1931年9月1日。
    3 《言论自由之真义》,《申报》,1931年12月13日。
    4 华林:《今后言论界应有的趋向》,《申报·业余漫谭》,1935年12月22日。
    5 林语堂对于1930年代的新闻出版审查有着切身体验,他认为,1930年代的前期,“新闻的力量几乎不复存在了。而且当时对新闻自由的管制是自1900年以来历史上最严历的,出版物也是最少的,甚至连欧洲法西斯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者的出现、统一的需要等都被限制讨论,而这一切都敦促当局统治者继续剥夺公民自由。”(详见氏著:《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这种论断基于林自身创办刊物的经历。因此有着一份真实的创痛感,可也正因为立足个体的经验,而显得有点极端。事实上,且不说袁世凯时期对新闻言论事业的迫害,这种迫害以威胁、恐吓、哄骗、贿赂、收买、查禁、罚款、逮捕、封闭和没收财产等多种形式进行,即使在他所论述的1930年代,仍旧存在地区性的差异,比如天津的《大公报》的新闻和言论自由空间相对大一点,而如《申报·自由谈》的话语实践所展现的那样,批评性文化(包括政治批评)以各种形式顽强地表达出一种存在感,更何况那么多的左翼刊物和各种小报的批评实践。此外,林还批评“中国新闻检查的混乱还表现在缺乏协调性、系统性和一贯性。在一个城市被禁的新闻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获得通过。新闻的剪辑经常依赖于个别审查官一时的兴致和异想天开的怪念。”(详见氏著:《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这种情况虽然导致新闻编辑无所依归的困惑,但却潜在地证明了当时的政治权力不能渗透到一切角落而无远弗届,与此相关,宣传话语无法贯彻到社会末梢的每个细节,这种权力与话语的缝隙,恰恰为报刊编辑和言论界在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提供了争取政治批评和寻求新闻真相的空间。
    1 《从言论自由说到思想自由》,《申报》,1932年4月8日。
    2 道:《天津大公报被扣之波折》,《申报·时评》,1935年12月6日。
    3 《是非辩》,《申报》,1932年4月21日。
    1 例如署名“行安”的《言论自由的要求》(1935年12月5日),署名“曾建屏”的《保障舆论与出版自由》(1935年12月19日),署名“仲置”的《关于“言论自由”》(1935年12月22日。
    2 曾建屏:《保障舆论与出版自由》,《申报·出版界》,1935年12月19日。
    1 胡颂平:《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第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188页。
    2 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3 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406页。
    4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第632页
    5 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407页。
    1 《大公报》天津版影印本,1983年出版,1934年1月1日要闻版。
    2 胡适:《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月7日。
    3 胡适:《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月7日。
    4 《大公报》,1931年5月22日一万号特刊。
    5 《大公报》,1931年5月22日一万号特刊。
    6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7 唐德刚:《胡适杂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8页。
    2 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3 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页。
    4 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6页。
    5 谢泳在《胡适与<大公报)》一文中认为:“‘星期论文'是一个以学者为主要撰稿人的专栏,这样的专栏,
    1 杨国强:《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转引自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167页。
    1 曾锋:《理之摈除-试论周作人与尼采》,转引自孙郁、黄乔生编:《周作人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2 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独立评论》第十八号,1932年9月18日。
    3 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问题请参看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4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1 舒衡哲:《五四两代知识分子》,转引自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268页。
    2 马克思·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3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0页。
    4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页。
    1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6页。
    2 顾毓琇:《学术与救国》,《独立评论》第一三四号,1935年1月6日。
    3 转引自戴晴《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1 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1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 胡伟希:《清华学派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四论“清华学派”》,《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3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1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8页。
    2 吕文浩:《议政型自由主义一例:潘光旦》,香港:《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
    1 陶恒生:《书生论政而犹是书生-纪念我的父亲、中国社会史学派始祖陶希圣》,台北:《传记文学》,第八十四卷,第三期,2004年3月。
    2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页。
    3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书信》(18),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6-127页。
    1 关于上海的出版业、报刊业,可见Christopher A.Reed Gutenberg 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04.
    2 1920年代底上海各式知识群体的聚散离合及其原因,可参阅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 奔:《今日的文人》,《申报》本部增刊,1933年7月7日。
    2 淡然:《谈“标榜”与“相轻”》,《申报·谈言》,1934年11月15日。
    1 曹聚仁:《“五四霉菌”补正》,《申报》“自由谈”,1935年10月8日。
    2 知识分子的这种游离意识,其实与中国知识分子晚清以来的整体上的边缘化,似乎又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正是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边缘化了,不再是社会重心所在,因此在心态上便开始游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余英时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是理解这种游离意识的最佳文本,该文载于香港:《二十一世纪》,第六期,1991年8月。
    3 关于自然知识与规范知识的区分,详见赞孝通:《论“知识阶级”》,载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上海:知识观察社,1948年版,第12-13页。
    4 参阅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的论述,商务印书馆,2002版。
    1 徐懋庸:《“读书人”》,《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12日。
    2 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个根本的理念就是文艺不能有个体主义表现,应该成为革命的工具,完全为工农兵服务,另外一个观念就是知识分子的原罪,知识分子脱离了生产劳动,是寄生虫阶层,必须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这些与上海文人的某些根本观念是完全合拍的。对于党内的知识分子,则更是时时处处念紧箍咒,加以思想改造甚至肉体消灭,详情参看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册,1994。
    3 曹聚仁:《“百无一用是书生”》,《申报》“自由谈”,1934年12月9日。
    4 岂凡(章克标):《没落者》,《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24日。
    1 自然,除了经济原因外,《申报》.上的这些文字格局不够大,也跟上海文人的文化传统、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多种因素相关。
    2 白壁:《谈智识份子的出路》,《申报·谈言》,1933年8月9日。
    3 林语堂:《方巾气研究》(一)(1934年4月28日)、《方巾气研究》(二)(1934年4月29日)、《方巾气研究》(三)(1934年5月2日),均载《申报·自由谈》。林语堂在这些文字里反对知识分子动不动就把救亡图存挂在嘴上,他认为这种清谈会误国,而且会限制知识分子心灵的发育。纵观《申报》舆论所折射出来的上海文人的心灵世界,不得不承认林语堂的诊断有其适切性。
    4 文渊:《谈谈方巾气》,《申报》本埠增刊,1934年7月3日。
    1 海声:《建筑师应改善亭子间阁楼等建筑》,《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7月4日。
    2 隽:《亭子间作家》,《申报》本埠增刊,1934年9月13日。
    3 隽:《亭子间作家》,《申报》本埠增刊,1934年9月13日。
    4 渝流:《我们的作家》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辛酸的故事。载《申报》1934年3月18日。
    5 周本斋:《文人与穷》,《申报》“自由谈”,1934年11月7日。
    1 隽:《文人生活苦》,《申报·谈言》,1934年3月5日。
    2 据黎保荣考证和统计,当时鲁迅在《申报》“自由谈”发表的文章平均字数大概六七百字上下,所得稿费每千字大约10元。见氏著:《鲁迅《自由谈》稿酬考证及其启发意义》,载《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2期。
    3 彭年:《卖文生涯》,《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5月11日。
    4 吾:《文人自叹》,《申报·谈言》,1934年1月13日。
    5 赵天任:《无题》,《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10日。
    1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44页。
    2 胡适就曾在1934年日记的最后总结里慨叹其言论之无实际效果,详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6-427页。
    1 胡适:《张学良的叛国》,《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20日。
    2 张太原的《《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的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北平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其中也提到他们对于中共的缺乏了解,而导致某些评论明显有失公正。
    3 参阅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另可参阅宋宏:《岂有文章惊天下:五四时期京沪知识分子的公共生活》,载许纪霖等著:《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 丁文江:《评论共产主义并忠告中国共产党员,《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
    2 曹聚仁:《忠告丁文江》,载《曹聚仁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92页。
    3 曹聚仁:《忠告丁文江》,载《曹聚仁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93页。
    4 茅盾:《关于“左联”》,载《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1 唐弢:《谈谈《申报》的自由谈》,转引自张云初编:《中国大实话:《申报》自由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2页。
    2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3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3),致胡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页。
    1 学者汪一驹认为胡适一贯的立场是“主张西化”和“与现状妥协”。主张西化必然使得他的读者局限在大都市里受过一定教育程度者的范围之内,他几乎无法与农民做任何有意义的沟通;他虽然致力于政治评论,但其作品大多是对当权者说话而非对大众说话--这虽然不是为了“干禄”,而是由于他信仰渐进主义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途径,却容易变成宁可支持一强大的政府以抵挡反对者,亦不愿组织一个“他自己的党”,因此可以说明胡适是一个文化上的激进主义者,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者。(转引自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270页。)汪所讨论的其实就是权力以及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从根本上制约公共舆论的拓展和影响力的发挥的。
    2 张熙若在该文里批评宋哲元等北平当局的分裂行为,载《独立评论》,第229号,1936年11月。
    3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9页。
    4 陶希圣:《北平二三事》,载氏著:《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5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46页。
    6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62页。
    1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7-718页。
    2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0页。
    3 黎烈文:《幕前致辞》,《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4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200168003,档案名称:08B-03113,1934-06-07,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1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2 编辑室:《从兹多谈风月》,《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5日。
    3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
    4 袁省达:《申报“自由谈”源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5 袁省达:《申报“自由谈”源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6 黎烈文离职、张梓生接编“自由谈”后,鲁迅在致郑振铎的书信里说:“烈文系他调,其调开之因,与‘林'(指林语堂,引者注)之论战无涉,盖另有有力者,非其去职不可,而暗中发动者,似为侍桁(韩侍桁,当时自由谈的作者之一。引者注)。此人在官场中,盖已颇能有作为,且极不愿我在‘自由谈'投稿。……梓生忠厚,然胆小,看这几天,投稿者似与以前尚无大不同,但我看文氓将必有稿勒令登载,违之,则运 命与烈文同。要之,‘自由谈'恐怕总归难办的。”(载《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4-415页。)
    1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200192071,档案名称:08B-03252,1934年11月17日,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2 蒋中正总统文物002080200443149,档案名称:08B-04477,1934年11月22日,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3 于时夏:《“笔名”与“芳名”》,《申报》“自由谈”,1933年11月5日。
    1 施蛰存:《“自由谈”旧话》,载陈子善、徐如麒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00页。
    2 曹聚仁:《曹聚仁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75页。
    3 苏汶:《谈文人的假名》,《现代》,第5卷第1期。
    1 尤其:《卖文与署名》,《申报》,1934年10月23日。
    2 胡适对于学生运动的态度尤其能够体现这一点,他认同学生政治抗议的权利,但不认同学生运动走向推翻政府,也不认同学生以罢课要挟政府。一二九运动之后,他在日记里说学生罢课是幼稚,说“青年人没有知识,没有领袖,单靠捏造谣言来维持一种浮动的局面,是可痛心的!”(载《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页。)这都可见其温和的政治立场,其对于此项学生运动的详细评论,请参阅胡适:《为学生运动进一言》,《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2月15日。
    3 陈望道:《法的讲法》,《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7日。
    1曹聚仁:《天意》,《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23日。
    2 鲁迅:《言论自由的界限》,《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22日。类似这类的文字还有比如《“光明所到……”》(《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2日);瞿秋白与鲁迅商讨之后所写的几篇文字,如《王道诗话》(《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6日)和《出卖灵魂的秘诀》(《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6日)等都是非常直接地针对胡适所发表的公开言论的。
    3 鲁迅自1927年12月初抵上海没多久,就应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之聘请,担任了特约撰述员,一直到1931年12月,每月领取300元的报酬。尽管如此,鲁迅并不怎么过问大学院的事务,基本上仍是体制外的身份。关于鲁迅、胡适对待学术资源和大学的不同态度,及其在1920年代后期的不同网络,请参阅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9页。
    1 胡适:《新年的梦想》,《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6日。
    2 胡适:《新年的梦想》,《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6日。
    3 胡适:《新年的梦想》,《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6日。
    4 胡适:《新年的梦想》,《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6日。
    1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1月3日。
    2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1月3日。
    3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1月3日。
    4 这不是胡适个人论政的特色,而是以他为核心的诸多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据台湾学者陈仪深对《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与作者群体的研究,“三○年代的胡适(及陈之迈、张佛泉等人)已进步到法治、宪政观念的阐扬,认定法治才是普遍而永久的民权保障;就此而言,他们实已突破传统儒者‘内圣外王'、‘一正君则国定'的论政格局,企图以客观法制(心态上仍旧承袭了以道统制约政统的思维方式,引者注)的建立来疏导政治权力。”详见氏著:《《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266-267页。
    5 胡适所撰写的《大公报》“星期论文”比较直接地讨论宪政、民主与法治的主要有下述几篇:《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1934年3月25日);《汪蒋通电里提倡的自由》(1934年12月9日);《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1935年2月17日);《从一党的政治到无党的政治》(1935年9月29日);《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1935年11月17日);《为学生运动进一言》(1935年12月15日);《我们要求外交公开》(1935年12月29日);《再论外交文件的公开》(1936年2月2日);《“亲者所痛,仇者所快”!》(1936年6月14日);《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等。其他的文章则集中在讨论教育与文化,如《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1934年8月19日);《谁教青年学生造假文凭的?》(1934年12月1日);《试评所谓“中 国本位的文化建议”》(1935年3月31日):《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1935年6月23日):《读经平议》(1937年4月18日);《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告日本国民》(1936年4月12日);《张学良的叛国》(1936年12月20日)等。
    1 《汪蒋之承要建议昨日通电全国--厘定中央与地方权责:救国之道莫要于统一与和平,治标剿除匪区,治本生产建设》,《申报》,1934年11月28日。
    2 《蒋委员长与日记者谈话:中国不愿世界有战争,遵守国际盟约,道德与信义为基础》,《申报》,1934年11月28日。
    3 张忠栋认为:“以国民党过去有胡汉民主张‘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以中国当时处于共党与日寇的内忧外患之中,以国际间当时共产与法西斯浪潮之盛,汪蒋通电和蒋的谈话,都是难能可贵的政治文件,所以胡适看到以后,连写两篇响应的文章。”详见氏著:《在动乱中坚持民主的胡适》,台北:《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1986年12月。这确实是胡适具有政治眼光的独特之处,他善于利用政治领袖可能是冠冕堂皇的言辞来做文章,充分地拓展这些言辞里所含有的民主宪政价值,试图以在野的言论界领袖的身份来做“政治的扳道工”。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极可能是对于刚刚“剿匪”告一段落的蒋介石的“作秀”的冷嘲热讽。
    4 胡适:《汪蒋通电里提倡的自由》,《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2月9日。
    1 此前,胡适已经在《独立评论》、《国闻周报》、《东方杂志》等刊物上,与蒋廷黻、钱端升、丁文江等学者就当时中国应该走民主还是独裁的政治道路公开论战过。张忠栋在对这第一个回合的民主与独裁争论作了细致研究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意胡适的人只说民主难以救急。不同意蒋廷敲等人的人,则在反对独裁之外,还怀疑有人曲意逢迎。傅斯年最不满意蒋廷黻的文章,乃谓‘此公虽邀西府之垂青,实已自弃其moral力量。中国虽至今日犹有三分廉耻,此则系于二三人之努力。”见氏著:《在动乩中坚持民主的胡适》,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1986年12月。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还可参考前揭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等书籍。
    2 胡适:《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独立评论》,第一三○号,1934年12月9日。此文与胡适为《大公报》作的《汪蒋通电里提倡的自由》同一天发表。可见其对于政治时机的敏感与反心之迅捷。
    3 胡适:《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独立评论》,第一三三号,1934年12月30日。
    1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2页。
    2 同上引。蒋廷黻论专制的文章可见《革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八十号,1933年12月10日,另见其《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独立评论》,第八十三号,1933年12月31日。
    3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32页。
    4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页。
    5 详见吴景超《中国的政制问题》,《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2月30日;陈之迈:《民主与独裁的讨论》,《独立评论》,第一三六号。
    6 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2月17日。
    1 关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儒教中国的复杂态度,可参阅(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胡适:《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1月17日。
    3 胡适在与孙哲(?)的谈话中说:“例如宋子文被迫辞职事,蒋介石赶来开中政会,他主席,精卫报告,全会无一人敢发言讨论,亦无人敢反对。你们一班文治派何以这样不中用?何不造作一种制度使人人得自由表示良心上的主张?何不规定‘无记名投票'?无记名投票即是保障弱者使他不受强者威吓利诱之最有效方法。总之,今日政治制度皆是不懂政治的人所制定,止有空文,而无实施手续,所以彼此之间全无连络。又无有相互制裁的办法。”(载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页。)这段话典型地体现了胡适的思维特征,他习惯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致李宗仁、罗文干(电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3页。
    5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致翁文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3页
    1 胡适:《“亲者所痛,仇者所快”!》,《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6月14日。
    2 比如,胡适曾在给罗隆基的信里说:“依我的观察,蒋先生(指蒋介石,引者注)是一个天才,气度也很广阔,但微嫌近于细碎,终不能‘小事糊涂”。(见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胡适的言下之意是蒋介石事事亲力亲为,不肯放权,反而导致整个行政系统过于依赖领袖,而致使效率低下。
    3 在《“亲者所痛,仇者所快”!》这篇政论里,胡适也言及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目中,南京政府离我们理想中的政府还不知几千里远。然而这个政府久已是我们友邦的‘眼中之钉'了。所以在今日一切割据的倾向,一切离心力的运动,一切分裂的行动,都是自毁我国家一致对外的能力,都是民族自杀的死路,都是‘亲者所痛,仇者所快'!”,载胡适:《“亲者所痛,仇者所快”!》,《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6月14日。
    4 胡适在读报得知张学良将蒋介石扣留的消息后,对于张学良如此评论道:“这祸真闯得不小!汉卿为人有小聪明,而根基太坏,到如今还不曾成熟,就为小人所误。他的勾通共产党,政府久已知之。”在对于这件事变的形势预测里,体现了胡适一贯的民主理想,他说:“蒋若安全出险,必可以得一教训;蒋若遭害,国家民族应得一教训:独裁之不可恃。”这两段都载于《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第625页。
    5 胡适:《张学良的叛国》,《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20日。
    6 胡适:《张学良的叛国》,《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20日。
    1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胡适所得意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最感惭愧的是,我们不配做这切腹武士(隐喻日本民族,引者注)的‘介错人'(日本武士切腹,每托其至友于腹破肠出后斫其头。名为介错人),只配做一个同归于尽的殉葬者而已。”(见胡适:《述一个英国学者的预言》,《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4月29日。)
    2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6页。
    3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7页。
    4 胡适在《大公报》“星期论文”发表第一篇时论《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后(1934年1月7日),他还特意将一则简报贴在他的日记里,该则国民党中央社简讯记述:“此间报界编辑现思改变报纸之式样,赞成胡适以白话代替文言之主张。粤省新闻界协会将于下届会议中讨论此问题。现时粤省报纸皆用文言,如改白话后,可使读者更感兴趣,盖读者大多数为工人及商店之雇员。”详见曾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9-300页。
    5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
    6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页。
    7 胡适见识过好人政府的崩塌,当时汤尔和对他说:“我劝你不要谈政治了罢。从前我读了你们的时评,也未尝不觉得有点道理:及至我到了政府里面去看看,原来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你们说的话,几乎没有一句话搔着痒处的。你们说的是一个世界,我们走的又另是一个世界。所以我劝你还是不谈政治了罢。”胡适并未因汤的这番话停止论政,在他看来“我们也明知那说的和行的是两个世界,但我们总想把这两个世界拉 拢一点,事实和理论接近一点。这是舆论家的信仰,也可以说是舆论家的宗教。”(以上引文转引自张忠栋《胡适从‘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论》,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四期,1985年6月。)胡适并非不知政治理想与政治实践之间的鸿沟,以舆论家自期的他不因为现实政治黑暗就放弃改造它的勇气,也不因为政治理论的理想性,就束之高阁,认定必定无法实现而随波逐流,这种决然的态度映照出胡适独特的人格面相。
    1 论者指出:“胡适曾经几度感叹以笔报国之无用,也深悉知识分子在实际政治中的挫败。但是他并未因此强调以从事舆论之外的方式改造社会。他虽然或曾提及以‘宣传鼓吹,组织与运动,使少数人的主张逐渐成为多数人的主张',却对于组织与运动,不仅不曾身体力行、或深入剖析其性质与实际运作方式,甚至于显得有所保留。”(详见杨贞德:《进化与自由--胡适自由主义中的历史观及其意涵》,载台北:《中图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四期,1999年3月)既感叹于舆论之实际效力之微薄,又厌恶于政党政治之卑污,同时又不能像陈寅恪、金岳霖等那样委身书斋皓首穷经,胡适一生就在问学、论政与参政之间徊徨,这种徊徨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与性情。
    2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1934-1949》(中),致翁文灏、蒋廷黻、吴景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84页。
    3 日本评论家室伏高信曾于1930年代中访问胡适,他对胡适的影响力作了如是之评价:“胡适现任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长,同时并主编一种名曰《独立评论》的周刊,共发行份数是七千五百,虽然不能与销数六七万的上海的东方杂志相比,但仍不愧是中国言论界指导一方的最有力的评论杂志。我们若不提到胡适,如中国的学界、思想界、评论界以及今日的中国与人物,都是无从谈起的。”详见室伏高信:《中国今日的思想界》,《申报·出版界》,1935年8月10日。
    1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2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3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第64页。
    4 详见《鲁迅全集·日记》(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这里所指的是署名绍伯的《调和》一文,鲁迅认为绍伯即时为左联领导人之一的田汉的笔名,而田汉并不承认,他在致《戏》周刊编者的信中说,绍伯是他的表弟。鲁迅研究专家朱正认为,即使绍伯另有其人,从其为绍伯辩解,也可以认为田汉是赞同其意见的。详见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页。
    3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页。
    4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第173页。
    5 比如美国华裔学者李欧梵在《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一文就就认为:“从文中所见到的鲁迅形象是一个心眼狭窄的老文人,他拿了一把剪刀,在报纸上找寻‘作论'的材料,然后‘以小窥大'把拼凑以后的材料作为他立论的根据。事实上他并不珍惜--也不注意--报纸本身的社会文化功用和价值,而且对于言论自由这个问题,他认为根本不存在。”该文载《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另一位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学者林毓生,则从道德与政治二元的角度,认为鲁迅“在道德意义上,他献身于一件理想事业;但在政治意义上,他扮演的是静态的、被动的、服从政治领导者召唤与指令的角色。直到最后,他对改善中国政治品质几乎无所贡献--无论政治在这里是指一个相对地独立自主的行为领域而言,抑或是指一套制度而言。他能做并且做到了的是,尽他的能力所及,在领导者的一般性的指示之下,扮演他的角色。”见氏著:《鲁迅政治观的困境--兼论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活力与限制》,载《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第273页。汪晖则认为鲁迅晚年的这些杂文并非如李欧梵及其学生陈建华所否定的那样,仅仅是意气和人事之争,那些“尖刻”、“冷嘲”、“怨气”和“偏狭”的杂文是鲁迅极为复杂的精神状态和经验世界、感知现实的方式的独特表现。见氏著《回到人间的鲁迅形象--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1 在给曹聚仁的信里,鲁迅说:“我现在真做不出文章来,对于现在该说的话,好像先前都已说过了。近来只是应酬,有些是为了卖钱,想能登,又得为编辑设想,所以往往吞吞吐吐。”见《鲁迅全集·书信》(12)第181页。而在给编者黎烈文的信中也有类似表达:“夜间做了这样的两篇,虽较为滑头,而无聊也因而殊甚。不知通得过否?如以为可用,请一试。此后也想保持此种油腔滑调,但能否如愿,却未详也。”见《鲁迅全集·书信》(12)第182页。
    2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姚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
    3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萧军、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85页。
    4 鲁迅:《夜颂》,《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0日。
    5 鲁迅:《夜颂》,《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0日。
    1 鲁迅:《夜颂》,《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0日。
    2 鲁迅:《秋夜纪游》,《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16日。
    3 李欧梵认为鲁迅晚年的这些杂文仅仅具有左翼的意识形态的意义,过多地纠缠于上海文坛上的个人恩怨,而于争取言论空间的拓展无补。见《“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一文。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书信里为其着力于对上海文艺人士的批评作了一番解释:“读者不察,往往以为这些是个人的事情, 不加注意,或则反谓我‘太凶'。我的杂感集中,《华盖集》及《续编》中文,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绝非私怨,而销数独少,足见读者的判断,亦幼稚者居多也。”见其《鲁迅全集·书信》(12),第423页。鲁迅认为是“公仇”,而部分旁人和今人认定为“私怨”,孰是孰非,难以判断。不过从鲁迅“一个也不宽恕”和“赞厄泼赖应该缓行”等精神旨趣来看,鲁迅并不把宽恕看作是一个无原则的普世价值,这也可能导致读者对其杂文的“误读”。
    1 鲁迅:《现代史》,《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8日。
    1 黎烈文在启示里坦言道:“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若必论长议短,妄谈大事,则塞之字簏既有所不忍,布之报端又有所不能,陷编者于两难之境,未免有失恕道。”详见《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5日。
    2 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页。
    3 国民党对于普罗文艺(左翼文艺)曾经颁发查禁密令,对于曾罗文艺之特征也似有研究,在一份1933年10月30日教育部转自行政院的训令里,国民党行政院指令全国“应予查禁者厥为:一、共党之通告议案等秘密文件及宣传品,及其他各反动组织或份子宣传反动诋毁政府之刊物。二、普罗文学。关于第一种反动刊物,其旗帜鲜明,立场显著,最易辨识;但本市(指武汉)各大小书店,此种刊物尚未发现。其最难审查者,即第二种之普罗文艺刊物,盖此辈普罗作家,能本无产阶级之情绪,运用新写实派之技术,虽煽动无产阶级斗争,非难现在经济制度,攻击本党主义,然含意深刻,笔致轻织,绝不以露骨之名词,嵌入文句;且注重体裁的积极性,不仅描写阶级斗争,尤为渗入无产阶级胜利之暗示。故一方煽动力甚强,危险性甚大;而一方又是闪避政府之注意。”详见《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普罗文艺密令》,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1 鲁迅:《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 关于晚年鲁迅的心境,请参阅日本学者丸山升的研究:《一九三○年代鲁迅几个问题的私见》,载台北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学组:《文学、文化与世变》,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
    3 鲁迅(署名何家干):《航空救国三愿》,《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5日。
    4 鲁迅(署名何家干):《战略关系》,《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13日。
    5 鲁迅(署名何家干):《文章与题目》,《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5日。
    6 转引自鲁迅:《崇实》一文的注释,详见:《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1 转引自鲁迅:《崇实》一文的注释,详见:《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2 鲁迅(署名何家干):《崇实》,《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6日。
    3 鲁迅(署名干):《天上地下》,《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19日。
    4 鲁迅(署名何家干):《中国人的生命圈》,《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14日。
    1 林毓生在分析晚年鲁迅的政治观时引入韦伯的意图伦理(有时也翻译为心志伦理,引者注)与责任伦理概念,他简述道:“‘意图伦理'所根据的是一宇宙的理性主义,即认为宇宙的本质及其内的行为是理性的:相信善的意图将会带来善的后果(或云意志的诚笃有助于世界的和谐)。这样的伦理观认为,政治行为的每一步骤都必须发自纯真的道德动机;所以,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唯一可行的路途是:任何政治活动都不许在道德上有暧昧之处,都不许使用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手段。……主张根据‘责任伦理'处世行事的人,特别注意到了世界之非理性与不完美的特质,并且晓得最善良不过的意图可能带来与原来目标正好相反的后果。他知道,相对而言,政治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人在其中所采用作为手段的行动,不可老是用纯道德的尺度来衡量;他认为自己应为自己的行动可以预见的后果负责。”以韦伯的这个理想类型的划分为基点,林毓生对晚年鲁迅有所批评:“对鲁迅而言,政治这回事,是一件污秽的游戏,谴责可以,参加则决不行。他对政治的嫌恶,使他根本不想去了解它的复杂性。一旦他对政治做了全面性的谴责,那么当他把政治当作政治来看的时候,他只能拒斥它;如果他对政治加以接受,那是因为他没把它看成是政治性的东西的缘故。他进入政治的领域,目的是为一道德理想服务,不曾了解政治涉及权力的取得与分配;因此,他放弃了参与那个过程的机会。正因为他放弃了参与权力的取得与分配的过程的机会,他让那些把政治当成政治的--而不是把政治当成道德--的人来领导政治。(以上引文见前揭林毓生:《鲁迅政治观的困境--兼论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活力与限制》一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对鲁迅的批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晚年鲁迅在“自由谈”里确实表现出了一种强劲的道德诉求,这种道德性的诉求未尝没有一些韦伯所贬低的“心志伦理”的气味,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鲁迅虽然与左联发生了一定关系,这种关系却是扎根于鲁迅对共产党人瞿秋白、冯雪峰等人的好感之上,并非一种制度性的依附关系,鲁迅自始至终是将人格上的独立放置在不可轻忽的位置上的,他的政治经验的相对匮乏可能构成了某种局限,他的某些政治言论事实上也不可能对于当时的政治实践发生如林所估计的那样大的后果,相反,批判者的角色定位与体制外的身份。让他的对于政治的道德评判,获得了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石。
    2 黎烈文:《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5日。
    3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黎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
    1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黎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2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载《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3页。
    3 鲁迅:《“抄靶子”》,《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20日。
    4 鲁迅:《“吃白相饭”》,《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29日。
    5 鲁迅:《“揩油”》,《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17日。
    6 在《推》文里,鲁迅描述了上海社会常“推”人的两种人:“一种是不用两手,却只将直直的长脚,如入之境似的踏过米,倘不让开,他就会踏在你的肚子或肩膀上。这是洋大人,都是‘高等'的,没有华人那样上下的区别。一种就是弯上他两条胳膊,手掌向外,像蝎子的两个钳一样,一路推过去,不管被推的人是跌在泥塘或火炕里。这就是我们的同胞,然而‘上等'的。”见1933年6月11日。其它的相关文字见《“推”的余谈》(《申报》“自由谈”,1933年7月27日)、《踢》(《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13日)、《爬和撞》(《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23日)、《冲》(《申报》“自由谈”,1933年10月22日)等。
    7 在讨论申报馆一个英文译员秦理斋的遗孀迫于男方家族压力而与其儿子、女儿一同服毒自尽的社会事件 时,鲁迅很是感慨:“以生长及陶冶在这样的家庭中的人,又怎么能不成为弱者?我们固然未始不可责以奋斗,但黑暗的吞噬之力,往往胜于孤军,况且自杀的批判者未必就是战斗的应援者,当他人奋斗时,挣扎时,败绩时,也许倒是鸦雀无声了。”(《论秦理斋夫人事》,《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1日。在《安平乐道法》(《申报》“自由谈”,1934年8月16日)中,鲁迅讽刺了权贵者以及社会舆论劝说弱者“安平乐道”、“知足常乐”的阴暗心理。
    1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曹靖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2 鲁迅:《鲁迅全集·书信》(12),致萧军、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86页。
    3 关于鲁迅与左联的关系,详见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 见钱理群:《鲁迅和北京、上海的故事》,载氏著《钱理群讲学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大公报·文艺副刊》第九期,1933年10月18日。
    1 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2 鲁迅:《大小骗》,《申报》“自由谈”,1934年3月28日。
    3 鲁迅:《“中国文坛的悲观”》,《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14日。
    1 自然,此处的文学公共领域并非哈贝马斯原初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其主体虽然是文人,讨论的对象却并不限于文学作品,相反,“自由谈”主要的讨论对象是社会时政现象和广义的文化现象。
    2 参见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 企澄:《谁负知识界领袖的责任》,《清华周刊》35卷3期,1931年3月14日。
    1 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41卷7期,1934年5月7日。
    2 蒋廷黻:《新名词,旧事情》,《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月21日。
    3 傅东华:《大众语问题讨论的现阶段及以后》,《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8日。
    4 傅东华:《大众语问题讨论的现阶段及以后》,《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8日。
    5 胡愈之:《关于大众语文》,《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3日。
    1 叶圣陶:《杂谈读书作文和大众语文学》,《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5日。
    2 有作者指出,知识分子鼓吹到民间去,但是民间是否会认可知识分子的表达方式,则大成问题。详见古月《到民间去!》,《申报·谈言》,1934年7月6日。
    3 关于北平知识分子对民主与独裁的争论及其评估,可参阅周质平:《民主与独裁的两难》,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12月号。
    4 吴景超:《中国的政制问题》,《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0月30日。
    1 梁实秋:《算旧账与开新张》,《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1月10日。
    2 张熙若:《独裁与国难》,《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13日。
    1 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2月18日。
    2 丁文江:《再论民治与独裁》,《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月20日。事实上,丁文江所鼓吹的新式独裁,并非某一个政党或某个人的独裁,而是掌握了现代知识并具有实践智慧的知识阶级来做全国的领导阶级,来进行统一的筹划与运作。这反映了丁文江骨子里的精英意识。关于丁文江的精英思想,可参考雷慧儿:《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精英思想》,载台北:《思与言》,第32卷第4期,1994年12月。
    3 蒋廷黻:《周民党与国民党党员》,《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0月27日。
    4 张纯明:《积极政治与消极政治》,《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0月4日。
    5 比如翁文灏在一篇政论里提出“修明政治”的概念,认为政治的要义之一在于“真心诚意”。(详见氏著:《整顿内政的必要》,《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7月2日。)而傅斯年则在对地方政治之反思中,把造成恶劣态势更多归因于人性、文化而非制度的设计。(详见氏著:《地方制度改革之感想》,《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2月3日。)
    1 这两个概念是刘擎在分析当代中国的公共论争话语时所发明的,用来描述1930年代的南北舆论话语之特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启发性,简言之,前者更多的是真理的独白式宣称,而后者往往注重从公共讨论中寻求共识。当然,1930年代上海知识分子也有很多较有意义的商谈性的讨论。详见刘擎:《当代中固知识场域与公共论争的形态特征》,载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 王任叔:《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申报》“自由谈”,1934年7月5日。
    3 夏丐尊:《先使白话文成话》,《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27日。
    4 舒衡哲认为1930年代的语言大众化的讨论充分显露了左翼知识分子在“启蒙大众”、“控制大众”和“向大众学习”之间的复杂心态。详见氏著:《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254页。
    5 详见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载氏著:《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 森堡:《文人的生活苦》,《现代》,第4卷第4期。
    2 Vaillant Couturier:《告中国智识阶级:为《现代》杂志作》,《现代》,第4卷第1期。
    3 美国华裔学者郭颖颐曾在分析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和科学两种理念的转型时指出,民主未达,一种强大的唯民主义(populism)(一般翻译成民粹主义,引者注)却在中国问世了!唯民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和科学主义与科学的关系一样的。当然,其理论则侧重于民本而非民治。并且,这种思想也仅局限于知识界,并非由人民自发产生。因为正是知识分子才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载郭颖颐:《赛先生、德先生的转形》,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4月号。)这种五四时期的思潮,在1930年代的上海知识分子,尤其是左翼知识分子那里,得到了隔代的回响,只不过这时候的左翼知识分子已经不再像五四时期那样是个体性的,而是依托背后一个强大左翼组织来号召发动文艺界。
    4 这可以看作传统士人那种传教士品格的延续,是一种社会教化的形式,只是到了近代中国,增加了一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而已,例如阅报社等,知识分子如何向下层社会进行知识上的启蒙运动,可参阅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7),1998年版。
    1 寒自:《大众语在中国底重要性》,《申报·谈言》,1934年7月7日。
    2 寒自:《大众语在中国底重要性》,《申报·谈言》,1934年7月7日。
    3 家为:《关于大众语讨论中“一个更小的问题”的检讨》,《申报·谈言》,1934年8月8日。
    4 其时上海也有少数文人不认同这种将“语言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并认为提倡大众语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完全否定白话文的价值与功能,主张让两者并行不悖,自然选择,这种调适的智慧在当时上海的公共话语里并不多见,而其反阶级决定论的中间立场更是容易招致激烈的批评。详见苏汶:《大众语运动批判》,《现代》,第6卷第1期。
    5 桀犬:《文人对自己的认识》,《现代》,第5卷第1期。
    1 萧公权:《施行宪政之准备》,《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5月2日。
    2 蒋廷黻:《国民党与国民党员》,《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0月27日。
    1 傅斯年:《破坏》,《新潮》第一卷第二号,1919年2月1日。
    1 平津知识分子在抗战前六年内对日态度的内部分歧,以及态度之转变,可参阅杨奎松:《七七事变前部分中间派知识分子抗日救国主张的异同与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
    2 台湾学者车雄焕在关于平津知识分子战前对日态度的研究中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与平津地区知识分子不同的上海知识分子,他们对日本侵华的反应如何呢?一般以为,日本占领东北地方之后,平津地区在国防上属最前线,处于可能沦陷的危机之中,因此该地域的知识分子自然应较其他地方有较激烈的反应。但事实上不然,比起平津地区的知识分子,上海的知识分子其反应更加强烈。”他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首先,上海是与西欧列强势力直接交锋的先驱地带,自然与那些国家有较频繁的接触,因此,西欧先进的思想很早就进入该地域的知识分子之中。这些知识分子以为,社会主义思潮等先进的思想,是相当新鲜的东西,因此他们很快地接受这些反帝国主义反侵略的思想,并且接引这样的思潮当作非难政府、攻击政府的武器。除此之外,因为上海的工商业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工人阶层庞大,也形成一股批判的势力。所以,中国共产党乃于上海设立中共中央。第三国际抑或中共,都相当重视宣传,因此共产主义在上海很热烈地展开宣传,这也可说是上海急进知识分子或者所谓左派知识分子较多的一个原因。(详见车雄焕:《战前平津地区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研究(1931-1937)--以《独立评论》、《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之探讨》,第85-86页,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车氏的这些分析比较侧重宏观视野,在我看来,导致上海与平津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差异的原因也许还有:生活在上海的左翼文人在日常生命里,最经常地感受到的压迫不是来自日本,而是国民党的言论控制以及秘密拘捕等,此外,《大公报》主笔张零鸾与蒋介石有着良好的私交,这种“私交”可为“公议”护航,而《申报》没有这种条件,因此,后者的言论尺度要小很多,不能很直接地讨论中日关系,只能含沙射影地讽刺当局,而其言论的风险却大很多。
    3 蒋廷黻:《知识阶级与政治》,《独立评论》第五十一号,1933年5月21日。
    4 钱端升:《对于六中全会的期望:团结-领袖-改制》,《独立评论》第162号,1935年8月4日。
    1 吴俊升:《论国难期内的教育》,《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2月16日。
    2 马君武:《立国精神》,《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5月12日。
    1 当时平津知识界依托《大公报》、《国闻周报》、《独立评论》等报刊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共舆论,进而造就一个相对独立于政治权力的公共领域,这个公共领域自认为其使命是规范和导引政治权力行进到一个民主宪政的轨道,不同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公共领域,这种中国式的公共领域的主体是具有政治关怀和社会关切的知识精英,而且他们与政治领域存在密切互动,且时常相互流动,比如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等诸多学者就相继入阁,这种公共领域的兴起背后并无一个崛起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作为依托,因此相对超然,可也同时显得相对脆弱。中国式公共领域也因此而显得角色暖昧,与权力有着缠结的关联,这可能让其言论容易付诸实践,可也会导致言论的自主性受到削弱,知识界的依附性也可能会因此出现。而西方公共领域与政治领域是截然区分的,是外在于政治领域的理性论述所形成的空间,这种理性论述形成共同态度来规范政治权力的行使,造就“权力应当倾听公共领域”的良性状态。关于西方公共领域的特征与历史,可见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李尚远译,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年版。
    2 胡适:《悲观声浪里的乐观》,《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10月14日。
    3 张纯明:《民族自信心的复兴》,《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13日。
    4 张纯明:《民族自信心的复兴》,《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12月13日。
    5 《智识阶级之苦闷》,《大公报》,1931年11月5日。
    6 胡适的这种观点遭受巨大的社会抗议,连傅斯年读到他的对日观点之后都声称要退出独立评论社。当时整个社会的舆论是与日一战,可谓群情激奋,蒋廷黻在回忆录里说:“中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人民在理智方面都晓得国家没有作战准备,但在情感方面,大多数均主张早日抗战。战争气氛弥漫全国。”(载氏著《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9页。)尽管面对如此舆论之巨大压力,胡适仍坚持妥协和谈判的立场,并自认为这是一种不盲从舆论的自主性的表达。
    1 车雄焕认为当时的平津知识分子对于日本侵华的问题,在寻求对策上,首先要求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接着要求政府必须进一步做民主改革。对外,则寻求国联、美国等国际舆论的力量协助,以解决日本的侵华问题。想藉国际的力量这一点,知识分子和国民政府的立场一样,基本上是因当时的自身武力对抗力量不足,不得不采行这样的一个对策。(详见车雄焕:《战前平津地区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研究(1931-1937)--以《独立评论》、《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之探讨》,第55页,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这样的思维展现出一种理性而渐进的思路。
    2 吴景超:《积极的政策》,《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11月3日。
    3 傅斯年:《一夕杂感》,《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8月11日。
    1 蒋廷黻在回忆录里说,当时北平知识分子的同仁刊物《独立评论》(这个杂志的作者与《大公报》“星期论文”具有很大的重叠性)的受众是:大部分是大学生。其次是公务员,再次是开明的商人。有些青年军官也一直看《独立评论》。载《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6页。
    2 丁文江:《关于国防的根本问题》,《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8月26日。
    3 秉志:《关于国防之三点》,《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5月10日。
    4 傅斯年:《政府与对日外交》,《大公报》“星期论文”,1934年6月10日。
    1 张熙若:《论所谓中日亲善》,《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3月10日。
    2 徐淑希:《四一七与“不共存主义”》,《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4月14日。
    3 胡适:《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告日本国民》,《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年4月12日。
    4 《胡适日记全编(1931-1937)》(6),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页。
    1 胡适:《告北平各大学同学书》,载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5页。
    2 鲁迅:《朋友》,《申报》“自由谈”,1934年5月1日。
    1 推背图是传统中国一本用来预测历代兴亡变乱的图册,共有六十幅图,第六十图画的是唐代袁天纲要李淳风停止继续预测而推李的背脊的动作。鲁迅在此处借用“推背”这个词语意在通过新闻来从反面推断事实的真相。
    2 陈子展:《正面文章反看法》,《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3日。
    3 鲁迅:《推背图》,《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6日。
    4 鲁迅:《推背图》,《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6日。
    1 庶谦:《形式逻辑ABC》,《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3日。
    2 茅盾:《关于“救国”》,《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7日。
    1 茅盾:《关于“救国”》,《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7日。
    2 天津编译中心编:《顾维钧回忆录缩编》(上),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5-226页。
    3 有学者认为南京政府这种“苦撑待变”的外交政策是晚清以来的中国少见的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对外政策,因此对于当时的国民党有一种历史的同情,详见:王建朗:《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4 廖沫沙:《说抵抗能力》,《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29日。
    1 鲁迅:《崇实》,《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6日。
    2 茅盾:《欢迎古物》,《申报》“自由谈”,1933年2月9日。
    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平知识分子对古物南迁的态度。傅斯年在一篇讨论1930年代的北方人民与国难的政论里涉及到这个问题,针对一些批评者由古物南迁而生发的南京政府“不爱江山爱古物”的情绪,他如是解释:“这一件事因为我在教育界,听到的较清楚。当时及后来此类事之动议者,是主管的人,并不是政府。政府在后来是同意了。但在他同意之前,他得到了负责人的恳切建议。以当时的情景论,他若不搬。国人的责备必更大。况且古物搬与不搬,和疆士之守与不守,并不是一回事。”(傅斯年:《北方人民与国难》,《独立评论》第一八一号,1935年12月15日)这自然是一种为政府行为辩解的方式,而且撇清了搬迁与失地之间的关系,在他的论述里,并未出现如左翼文人那样的“古物”与“人民”之间的取舍的紧张,这也许是左翼一直批评北平学者的原因之一吧。
    4 杨幸之:《拿事实来》,《申报》“自由谈”,1933年1月11日。
    5 静子:《天机》,《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0日。
    1 《孙科主张:张学良速辞职谢国人》,《申报·本市新闻》,1933年3月6日。
    2 施蛰存:《读报心得》,《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9日。
    1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2 汪晖则认为晚年鲁迅的杂文并非私怨的宣泄,而体现了鲁迅独特的思维方式,他在一篇评论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的书评中说:“我们似乎还触及了作为社会批评家鲁迅的思维方式问题:他在运思过程中并不是严格按照归纳或演绎的逻辑程序,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作自由的、感性的联想,因此,个人的心理定势和对‘过去'的暗淡记忆,才会在整个思维和判断过程中,起着较之概念、逻辑更为重要的作用。”详见氏著:《回到人间的鲁迅形象--读铁屋中的呐喊》,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3 历史学家高华曾在一次关于“重新认识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的演讲中说:“我个人对30年代的左翼文化持一种理解的态度,尽管许多作品和论述比较肤浅,但是在那个年代,左翼文化是一种呐喊,反映和表达了许多人的想法和感情。在那时的环境下,不允许一个公民礼会的自然成长,风紧云急,为左翼文化的流播提供了土壤。”载2005《深圳美术馆》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1252。
    4 李欧梵认为鲁迅这个阶段的杂文,无助于公共空间的拓展,也无益于言论自由的拓展。详见其《“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载氏著:《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人弊病》,《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
    2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
    3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
    1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
    2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独立评论》第153号,1935年6月2日。关于胡适的语言风格的研究,可参阅陈平原:《“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胡适述学文体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8期,2002年12月。
    3 陶希圣:《思想界的一个大弱点》,《独立评论》第154号,1935年6月9日。
    1 许纪霖:《胡适:社会改造中的理性贫困》,载《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 格里德曾经在其著作《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对胡适的实验主义哲学提出这样的疑问:“一种不谈终极目的的社会哲学能够提供充分的目的与方向意识?被看作是一种方法论‘变迁媒介'的自由主义是否可以产生伟大事业所必要的热情?照此解释的自由主义在实际中能否从分析转入行动?”,详见该书第36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 胡适:《略答陶希圣先生》,《独立评论》第154号,1935年6月9日。
    4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1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页。
    2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4页。
    3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4-495页。
    1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页。
    2 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史林》,2004年第3期,第20-21页。
    1 张熙若:《张熙若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419页。
    2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6页。
    3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6页。
    1 朱光潜:《中国思想的危机》,《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4月4日。
    2 朱光潜:《中国思想的危机》,《大公报》星期论文,1937年4月4日。
    3 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5月初版,第240页-251页。
    1 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2 周策纵:《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胡适先生逝世廿五周年纪念演讲会讲稿之二》,台北:《传记文学》,第五十卷,第三期,1987年3月。
    1 黎烈文:《读书作文安全法》,《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5日。
    1 章克标:《歌与颂》,《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4日。
    2 章克标:《修改与制造》,《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6日。当时《申报》的另外一个副刊《春秋》曾发表《指导舆论》一文(详见《申报·春秋》,1933年7月2日),以吉历王“防民之口”、秦始皇“偶语者弃市”和清末新政所谓“庶政公诸舆论”等实例,来说明指导舆论之不易,其实是影射当权者如果刻意压制舆论和蔑视民意,便必然会遭致灭亡的命运。据学者研究,当时及之后的抗战时期固民党政府除了公开的委派官员到各地指导舆论之外,还积极在各地资助著名学者创办刊物、发表政论来隐秘地引导公共舆论之趋向。详见:桑兵:《抗战时期国民党策划的学人办报》,载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 白榕:《讽刺文艺》,《申报·本埠增刊》,1934年6月2日。
    1 林语堂:《方巾气研究(二)》,《申报》“自由谈”,1934年4月29日。
    2 慧:《滑稽和冷嘲》,《申撒》“自由谈”,1934年8月13日。
    3 江寄萍:《冷嘲与热骂》,《申报》“自由谈”,1933年10月5日。
    4 同为《申报》“自由谈”作者的徐懋庸曾如此概括鲁迅在文风和文笔上的特征,认为鲁迅的杂文的特点表现在“理论的形象化”、“语从的丰富和适当”、“造句的灵活”、“修辞的特别”。详见氏著:《鲁迅的杂文》,载夏征农编:《鲁迅研究》,生活书店,上海福州路384号,1937年版。另外,Pollard David E.Luxun's Zawen,Luxun and his legacy,edited by Leo Ou-F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1 鲁迅:《从讽刺到幽默》,《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7日。
    2 鲁迅:《从幽默到正经》,《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8日。
    3 廖沫沙:《从正经到幽默》,《申报》“自由谈”,1933年3月16日。
    4 曹聚仁:《风》,《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1日。
    5 傅东华:《谈难》,《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8日。
    1 陈子展:《谈何容易》,《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9日。
    2 郁达夫:《清谈的由来》,《申报》“自由谈”,1933年6月28日。
    3 谢冰莹:《由头痛说起》,《申报》“自由谈”,1933年7月1日。
    4 岂凡:《谈风月》,《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28日。
    1 吾:《“莫谈国事”辩》,《申报·谈言》,1933年6月2日。
    2 天方:《反面文章》,《申报·谈言》,1933年5月1日。
    3 关于晚清报刊言论的特质,可参阅杨国强先生的《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均载氏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4 批评意识与启蒙文化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性,没有批评,何来启蒙?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亦复如是:“随着启蒙释放个人思想和‘批评意识'形成了一个公众空间,启蒙文化就越来越深入人心。……由于有了通过俱乐部、沙龙、学院、报刊、书籍、论著的媒介交流意见的原则,民间社会的文人们把他们个人的内心思想形成某种共识,形成可以与统治者意识抗衡乃至超过它的一种公众意识。”详细分析见安东尼·德·巴克,弗朗索瓦丝·梅洛尼奥:《法国文化史Ⅲ: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朱静、许光华译,李棣华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5 对于《申报》等上海各种报刊的幽默小品文,也有很多反对的意见,认为这种文章是不负责任的“文字游戏”,比如当时上海的文学期刊《现代》第四卷第三期曾刊发一篇徐荫祥的《“幽默”的危险》批评幽默小品:“用那变态的攻击,谩骂,挖去许多作者的脑浆,造成了一篇篇小品式的文字,在报上和杂志上刊出来,总是希望一班他的对象会明白,了解,会给他感化,会像他所希望的觉悟,改善,谁知读者(不敢确定是多数和小数)呢,真个天晓得,起初很宝贵他,后来逐渐的厌倦这门老把戏,翻来带上厕所去当做消闲读物看待,一忽儿也许用来包了污物,扔到粪坑里,如果那时给老人家看见了,或者也会引起他的一声‘阿弥陀佛'。”而我们如果仔细品味这篇反幽默小品的文字,会发现它一样地是用一种幽默的文风来表述的,这可见当时上海文人在表达上的一种“默契”。
    1 楼邦彦:《智识阶级的路》,《清华周刊》,第36卷第3期,1931年11月。
    《大公报》
    《独立评论》
    《东方杂志》
    《国闻周报》
    《蒋介石秘密档案》,台湾国史馆藏
    《民立报》
    《清华周刊》
    《申报》
    《苏报》
    《上海报》
    《申报月刊》
    《文学》
    《新潮》
    《新青年》
    《现代》
    《新文学史料》
    《传记文学》
    (清)毕沅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子善、徐如麒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曹聚仁:《上海春秋)),曹雷、曹宪鏞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曹聚仁:《曹聚仁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77页。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1934-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胡颂平:《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
    廖沫沙:《我在三十年代写的两篇杂文》,《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天津编译中心编:《顾维钧回忆录简编》,中华书局,1997年版。
    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唐德刚:《胡适杂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文史资料选辑》第97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杨荫杭:《老圃遗文辑》,杨绛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朱联保编撰、曹予庭校订:《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版。
    章(太炎)(?)疏“皇帝魂”》,《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
    张季鸾:《追悼邵飘萍先生》,《京报特刊)),1929年4月2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张云初编:《中国大实话:《申报》自由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法)安东尼·德·巴克、弗朗索瓦丝·梅洛尼奥,朱静、许光华译:《法国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纪滢:《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71年版。
    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
    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
    戴晴:《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上海:知识观察社,1948年版。
    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顾德曼(Bryna-Goodman):《上海报纸的跨国现象:Transnational Phenomenon of shanghai Newspaper》,载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版。
    贾晓慧:《〈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丁讃:《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载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淑玲的《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版。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
    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7),1998年版。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孙郁、黄乔生编:《周作人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2版。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汎森等著:《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美)白鲁恂(Lucian.W.Pye):《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
    车雄焕:《战前平津地区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研究(1931-1937)--以《独立 评论》、《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之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年。
    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4年2月号。
    陈平原:《“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胡适述学文体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8期,2002年12月。
    邓丽兰:《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方平:《从《苏报》看清季公众舆论的生成与表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美)郭颖颐:《赛先生、德先生的转形》,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4月号。
    高华:《重新认识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深圳美术馆》,2005年。
    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找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2期,1993年。
    胡伟希:《清华学派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四论“清华学派”》,《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金观涛、刘青峰:《绅士公共空间在中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
    吕文浩:《议政型自由主义一例:潘光旦》,香港:《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
    黎保荣:《鲁迅《自由谈》稿酬考证及其启发意义》,《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2期。
    雷慧儿:《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精英思想》,台北:《思与言》,第32卷第4期,1994年。
    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
    李春雨:《《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倪心正:《政治控制与新闻媒体之关系--上海《申报》社论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张玉法先生,1993年。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以1911-1913年间的上海为中心》,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日)三谷博:《日本“公议”机制的形成》,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
    唐小兵、田波澜:《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汪晖:《回到人间的鲁迅形象--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丸山升:《一九三○年代鲁迅几个问题的私见》,台北: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学组:《文学、文化与世变》,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王汎森:《从公理到主义--近代思想中的几条线索》(论文提纲),未刊稿。
    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台北:《台大文史哲学报》,2002年,(56)。
    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
    王建朗:《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吴麟的《学人论政风范存--《大公报》“星期论文”编辑经验探析》详见: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9556。
    王灿发:《孤岛时期的《申报·自由谈》编辑思想研究》(发表于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1期。
    许纪霖:《“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未刊稿。
    杨国强:《论清未知识人的反满意识》,《史林》,2004年第3期。
    杨贞德:《进化与自由--胡适自由主义中的历史观及其意涵》,台北:《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14期,1999年。
    杨奎松:《七七事变前部分中间派知识分子抗日救国主张的异同与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
    张玉法:《一九二○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年新第七期。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周质平:《民主与独裁的两难》,香港:《二十一世纪》,1991年12月号。
    袁省达:《申报“自由谈”源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张忠栋:《在动乱中坚持民主的胡适》,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86年。
    张忠栋:《胡适从“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1985年。
    张朋园:《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的亲和与排拒》,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86年。
    郑静敏:《九一八事变后张季鸾的社评--三○年代文人论政研究之一》,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册,1994。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蔡英文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版。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Christophe A.Reed:Gutenberg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UBC Press,2004.
    Joan Judge:Print and Politics:'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Jay Rosen:What are jouralistsf for?,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y Vail-Ballou press,New York.Copyright 1999 by Yale University.
    Lin Yu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36
    L.Sophia Wang:The Independent Pres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The Case of the Dagong bao in Republican China,Pacific Affairs,Vol.67,No.2(Summer,1994).
    Pollard David E.Luxun' s Zawen,Luxun and his legacy,edited by Leo Ou-F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
    The nationalists and the daily press:the case of Shen Bao,1927-1934,edited by John Fitzgerald:The nationalists and Chinese society(1923-1937) A symposium,published in 1989,Publications and printing services,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