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运行,关税壁垒不断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西方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出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绿色壁垒就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种。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空前关注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者对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竭力探求。
     近几年,绿色壁垒己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已构成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面对新一轮的贸易保护倾向的前提下,有必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突破绿色壁垒,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使出口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本文首先进行绿色壁垒的理论概述,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然后介绍了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和成本上的影响;接着对最近倍受关注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新食品安全法规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各种农产品的出口数量的变化来量化测定,据以了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具体原因后,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全程监管、完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以及实施绿色营销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With the operation of GATT and WTO, tariff barriers are constantly falling, and traditional non-tariff barriers are also more rigidly restricted. However, to achieve their trade protection strategy,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enthusiastically adopting new non-tariff barriers, of which green barrier is the most popular one. Green barrier is a new type of non-tariff trade barrier, which is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It emerges mainly to meet people's major concern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pond to trade protectionists' eager pursuit for new methods of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green barrier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our country's product export with massive pressure and serious challenge brought by it. Our country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trade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occupies a big share in our country's export, Therefore, with the premises of a new round of trade protection tendency,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deeply study the green barrier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s agriculture products export to breakthrough the green barriers and expand China's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granting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green barriers, and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griculture products. On such basi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green barriers' specific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e products export is conducted, especially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recent Japan "Positive List System" and the New EU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on China's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analysis is mainly conducted through many cases and the variation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export volume, so that the extent of green barriers'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can be determined. In the e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pecific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ing eco-agriculture,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products supervision, improving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s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farm produce and implementing green marketing, thu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quality growth of China's export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引文
[1]Robertson.Trade and Environment:Harmonization and Technical standard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159,Washington,D.C.1994
    [2]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5
    [3]Candice Stevens.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rade[M].The World Economy.1993
    [4]廖进中,谢国旗.绿色壁垒新论.湖南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报).2005(4)
    [5]Daniel C.Esty and Damien Geradi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tem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World Trade,Vol.32,No.3,1998
    [6]Steven Husted.International Economics[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第1版
    [7][33]王静.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6月
    [8]保罗·克鲁格曼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1月
    [10]刘蓉.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农村经济[J].2003(5)
    [11]卫龙宝,杨金凤.TBT规则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J].2004(12)
    [12]沈年桥,李瑜.绿色壁垒对浙江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3,(6)
    [13][18]潘伟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国际贸易问题[J].2003(7)
    [14]李晓丹.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茶叶[J].2003(3)
    [15]郭德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及对策.理论学刊[J].2004(3).27-29
    [16]孙本芝,赵世伟.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国际经贸探索[J].2003(5)
    [17]冷崇总.关于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问题的思考.北京工商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3(4)
    [19]张江洋.构建与完善中介机构攻克贸易技术壁垒.经济师[J].2005(5)
    [20]李志军.怎样打造“技术壁垒”的矛与盾[M].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
    [21]李大鹏.ISO14000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商业研究[J].2004(8)
    [22][23][44][47]杨昌举,宋国军.胡品洁编著.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M].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105页、111页、15页、21页
    [24]陈明岩,李若琦,徐立明,韩大川,李凯年,金晓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禽肉产品出口的 影响与应对措施.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5年8月22.来源:WTO经济导刊
    [25]食品安全四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环保节能网,WWW.hbjn.cn.2006年9月29
    [26]黄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包装要求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商业研究[J].2001(6)
    [27][42]郑天虹.茶叶出口企业应对“农残之困”.经济参考报.2007年6月25
    [28]黄卫平,程大为.国际贸易中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壁垒含义分析.中国人民大学[J].2001(3)
    [29]匡增杰.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谈我国出口行业的对策.国际商务研究[J],2004(4)
    [30]宋周泳.论绿色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及中国的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6月27
    [31]保罗·克鲁德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五版
    [32]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4]马述忠等著.农产品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及政府行为分析.兼论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9月1版
    [35]孙笑丹著.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增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6]2006-2007年中国粮食加工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上下卷].中国投资咨询网.2007年1月
    [37]商务部网站统计资料,重要农产品出口统计报告.www.mofcom.gov.cn/tongjiziliao.
    [38]田晓菁.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开发研究[J].2007(2)
    [39]于维军.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贸易报.2005年9月16
    [40]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及应对.中国食品商务网,www.21food.cn.2007年1月22
    [41]2007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7年8月15.来源:农业部网站
    [43][68]葛志荣,李元平,黄冠胜等.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食品中农业学品残留限量药品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2-65.
    [45]叶汝求等著.环境与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46]商务部2006年度对美贸易年度报告
    [48]中国青年报.2002年9月23
    [49]发达国家提高农残限量标准.2007年5月17,国家经济网,http://www.ce.cn/
    [50]中国蜂蜜出口受限.新华网.2007年5月11
    [51]欧盟对中国产花生仁发出警告中国食品商务网.2007年4月10
    [52]别涛.墨诉美金枪鱼案:环境贸易措施不应针对生产方法.WTO经济导刊[J].2004(9)
    [53]文章来源:http://www.rcre.org.cn/rcre/article/2003/2003-11-20-1.htm.外资投资中国农业回顾与展望
    [5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合作司网站,http://gjhzs.aqsiq.gov.cn.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
    [55]今年1-5月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贸易顺差扩大.农业部信息中心.新华网www.news.xinhuanet.com.2007年6月23
    [56][80]商务部2006年度对日贸易年度报告
    [57]刑洪涛.ISO14000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经济师[J].2002(12)
    [58]杨章华.肯定列表制度农残规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农业质量标准[J].2007(1).45页
    [59][63][64]国伟,唐英章,彭涛,代汉慧,李晓娟,孙利.“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食品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5).中国农学通报[J].第23卷.第2期.2007年3月.108页
    [60]关于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研究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2006年12
    [61]李清.“日本食品中残留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分析与对策研究.世界农业[J].2007(2)
    [62]闫庆博.济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对“肯定列表制度”强化出口食品安全“源头管理”.人民网.2006年3月20曰
    [65]童仁平,丁丽霞,余江南.浅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标准的制定.广西轻工业[J].2007(3).35页
    [66]杨永珍,何艺兵,宋稳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农药残留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农药科学与管理[J],2006,2(8):48-51.
    [67]陈永福,钱小平.中国对日食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以日本农残留检疫制度转变为例.农业技术经济[J].2007(1)
    [69]梅萍,王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2007(2)总第93期,95
    [70][71]顾长青.借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国标准化[J].2007.2.61
    [72]中国WTO/TBT武汉通报咨询中心,吴慧英.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促进农产品出口.轻工标准与质量[J].2006(5).25页
    [73][75][76]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半年来对日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2007年3月22.商务部外贸司
    [74]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月度分析报告-2006年7月.金农网.2006年7月15.www.agri.com.cn
    [77]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福建输日农产品受冲击.中国食品商务网.2006年6月29
    [78]陈永福,钱小平.中国对日食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以日本农残留检疫制度转变为例.农业技术经济[J].2007(1)
    [79]刘云涛.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科技咨讯[J].2007年
    [81]杨艳梅,高金田.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产品出口政策.国际经济合作[J].2007(2)
    [82]管恩平.欧盟新食品卫生法规与应对分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J].2006年2月
    [83]王平.欧盟新食品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畜牧市场[J].2006(9)
    [84]邓卫华,邓华宁,徐扬.欧盟新食品法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国牧业通讯[J].2006(4).54页
    [85]欧盟新食品法四大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着陆.中国家禽[J].2006年第28卷第8期.记者观察.54页
    [86]吴强.发展生态农业,规避绿色壁垒--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生产贸易政策取向探讨.农业经济问题[J].2003(11)
    [87]邵继刚.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化学工业出版社[J].2006年1月
    [88]吴仪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坚决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殊战役.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政府网.2007年8月24
    [89]www.cfc.gov.cn.国家食品安全网.质检总局:出口食品9月1日起加施检验检疫标志.2007年9月4
    [90]www.cfc.gov.cn.国家食品安全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报.2006年3月31
    [91]张锡嘏主编.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J].2004年5月.16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