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不仅面临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对劳动力资源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储蓄、投资、生产、消费、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的影响、或对传统、伦理、道德及对婚姻、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方面的影响。面对如此强大的挑战,可以从很多角度,诸如社会保障、生育政策、产业结构等角度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而本论文主要从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越老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并且将在2030年至2050年间劳动力供给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开发利用巨大储备的老年劳动力资源,是解决劳动力供给和老龄化挑战的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对策。通过开发和利用,把我国老龄人口压力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动力。
     文章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大量计量和数理分析法等研究工具,分析了中国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事实依据、总体态势、城镇老年人开发研究以及其他国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融汇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口学、老年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对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老龄化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结构、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研究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对目前和未来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得出“在劳动力市场上,其主导作用是劳动力需求,而非劳动力供给”、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刘易斯转折点”的结论,并且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和未来劳动就业进行了预测。第三,文章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态势和中国城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年龄阶段及其人数和结构分析、老年人力资源与劳动年龄人口资源的整合效应、中国老年人劳动的动机,以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社会人口的生态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态势;从城镇低龄老年人口的特点和就业领域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论述了中国城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另外,还针对“城市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第四,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老龄化国家,如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应对老龄化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第五,对全文的总结和今后研究的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中包括创新点):
     第一,对目前劳动力市场态势进行了分析。运用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迁入率对失业率的影响四个因素来检验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对就业压力的贡献,以及对2001年至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实际供求数据的数理分析,得出“在劳动力市场上,其主导作用是劳动力需求,而非劳动力供给”的结论。
     第二,对未来劳动就业的预测,在分析和假设了未来各年龄组别劳动参与率的条件下,对未来劳动就业总量的变动进行了预测。预测揭示,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压力的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前后(考虑65岁及以上从业人员),若不考虑65岁及以上的从业人员,高峰将在2015年达到7.53亿,其后从业人员的规模将不断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劳动力供给和从业人员规模将比现在大幅度降低,届时15~64岁的从业人员将仅有6.30亿左右。考虑老年人就业不但可以扩大从业人员规模,而且还可以使得劳动力供给高峰推迟到来,使得从业人员不断缩小的态势推后到来。
     第三,研究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社会人口的生态影响,此方面也是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之一。老龄社会家庭资源的分化、家庭责任的弱化及婚育观念的改变导致产生的特殊家庭结构都给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关系的演变带来了很大的生态影响。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对于改变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老年社会功能、实现老年社会价值、扭转家庭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对我国城市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青岛市部分老年人再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对影响城市老年人再就业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阶段、受教育水平、有无技能特长、有无退休金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年龄阶段和有无技能特长对城市老年人再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第五,在对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中提出了一个包含两大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和社会化管理系统)和一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的实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是有创新性的,它能使老年人力资源能够按照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劳动力资源的原则,符合市场竞争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China is not only confronted with the enormous pressure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coming from the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but also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population ageing. Aging has brought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influences on population change, labor resource, labor capacity, saving, investment, production, consump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r on tradition, ethics, morality and marriage, family,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Facing so huge challenges, we can adopt some different measures from many angles to deal with, such as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security, birth polic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o on. However, the research angle of this paper mainly from reasonable 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labor resou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of ageing.
     The ageing is more and more severe so that our labor provides will change from infinite to limited, which will bring about some great threaten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our country, and from 2030 to 2050, the labor force supply will come into the most rigorous period. Hence, in the key tim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is a good idea to resolve our country's labor force supply and aging problems. Throug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pressure of aging population will be translated into the human resource power to produce social wealth.
     This disserta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a lot of computation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of ageing analyzed the theories, actual basis and total situation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ose people live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introduced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The theories of many subjects such as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human management, demography and gerontics are integra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re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were summed up as follows. At first,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d that topic to choose a background,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mean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ome and abroad about aging and ol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paper structure and train of thought. Then the paper is discussed that aging progress of China had brought influence on current and future labor force supply. The conclusion of analysis is that the labor demands not labor force supply holds the leading role at labor marke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forces the Lewes' turning point. And the changing of future active labor force and future labor employment are both forecasted. Next, the paper is researched our country's total situation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elderly human resource who are living in cities and towns. In this part, our country's total situation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through four aspects that are the age level, the number and structure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to develop, the integrated effect of old human resource and active labor force, labor motives of elderly person, and the ecological impact on social population coming from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that lives in cities and towns is mainly analyzed by two aspects. They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peo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fields. Bes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bout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re-employment of cities' elderly person is done. Fourthly,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n elderly human resource of some representative aging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merica, Japan and so on are research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elderl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re put forward. The fifth part is the sum-up about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
     The results including innova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were mainly embodied in five perspectives, as show below.
     Firstly, the total situation of present labor market is analyzed, four factors of the influences on unemployment rate that come from economic growth rate, economic structure, the raise of working-age population and the immigration rate of working-age population were used to test the contribution to employment pressure coming from labor demand or supply. The fact labor demand and supply data from 2001 to the third quarter 2007 of some parts of our country was mathematical analyzed. Then a conclusion was drew that in the labor market, the leading role was labor demand not labor supply.
     Secondly, the future employment was predicted. Analyzing and supposing future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of each age group, the change of future labor employment gross was forecast. The forecast showed that in the future, if employed person over the age of 65 was considered, the summit of labor supply and employment would appear around 2020. If not, the summit would reach 753 million in 2015, and then the scale of employed person would be continuous declin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eing, until the middle of century, our labor supply and the scale employed person would be more declined than now, and then, the employed person from the age of 15 to 64 would only around 630 million. Considering the elder person employment, not only can enlarge the scale of employed person, but also can postpone the summit of labor supply and the continuous decrease situation of employed person to reach.
     Thirdly,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brought more ecological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al population. This point not only has been research in the dissertation, but also was one of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In the aging society, the special family structure that was caused from the division of family resources, the weakening of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hange of marriage opinions, brought about large ecological influenc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It can make better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promote sustainable social development, keep elder society in order, realize the old person value and avert family crisis.
     Fourthly, the influence factors about urban elder person re-employment were positive analyzed. This aspect also is one innov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of a part of Qingdao elder person re-employmen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bout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stage, education, skill and pension, a conclusion was drew. It was that age stage and skill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lder person re-employment, and other factors hadn't have so obvious influence.
     Fifthly, among the suggestions of elderly human resource, on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cluding two systems (social serve system and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one mechanism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were put forward. This system was an innovation. It can make elderly human resource to develop systematically and designedly in keep with the market competition mechanism.
引文
1 张翼.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见:汝信、陆学艺等主编.社会蓝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1年3月28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搽[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4-1人口数及构成:4-6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
    1 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61页
    2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综述[OL].http://www.laoling.com/yanjiu/lunwen/11h/2004-09-20/52_2.html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茶[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4-6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4-9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4年)
    1 蔡防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149页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R].2006年2月24日
    3 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要素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J].开放导报,2005年第4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4-5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4-1人口数及构成》和《4-6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4)》的数据计算得出,此处的潜在劳动储备量计算的是女性55-74岁,男性60-74岁的总人数
    1 杜鹏.老年人口划分标准问题[J].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50-52页、10页
    1 邬沧萍.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见: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1986年
    2 田雪原,胡伟略.中国老年人口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1 袁方.论人口老化对策.见: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2 邬沧萍,徐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2期
    3 乔晓春.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J].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1994年
    4 曲海波.中困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114-115页
    5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1 于学军,解振明.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2 马瀛通.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
    1 乔晓春.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一文的看法[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
    2 蔡昉.2001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 曲海波.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1期
    4 姜向群,札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2期
    1 王爱珠.老年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 李德鸿.上海人口老化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见:全国老年学学术讨论会文集[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3 诸可邑,李含实.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 熊必俊.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医学与社会,1997年第1期
    1 梁月秋.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论坛,1999年第6期
    2 熊必俊.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10-51页
    1 马克思主义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3卷,190页
    2 唐·白劳德,马克·杰克逊.劳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61页
    1 H.A.伊万诺夫等.劳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380页
    2 刘庆唐.劳动就业概论[M].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220页
    3 张纯元.人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53页
    5 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23-25页
    1 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解读和解析[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
    2 莫荣.“就业矛盾”三碰头“呼唤就业促进法”[OL].劳动力市场网.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03/14/content._169116.htm
    3 吴要武.劳动力短缺继续并扩大.见: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65页
    4 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见: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147页
    1 腾讯新闻[OL].news.qq.com/a/20061223/001202.htm
    2 中国广播网——新闻和报纸摘要[OL].http://www.cnr.cn/newspaper/news/200703/t0070322_504425818.html
    3 福建和浙江两省缺工问题训研报告[R].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4年
    4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年第5期
    1 吴要武.劳动力短缺继续并扩大,载于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71页
    2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2页
    1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4-12页
    2 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44-52页
    3 Ross Garnaut,Li Gang Song.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M].Australia:ANU E Press and Asia Pacific Press,2006
    4 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中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年6月,50-56页
    5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A].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6 W.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1954
    7 刘易斯指出,“维持生计部门”并不仅限于农业经济,也包括其他具有分享收入特征的传统部门,如一些临时性的职业、小零售商人、家庭仆人和门客等职业;而“资本主义部门”的核心不在于经济制度本身,而在于工资决定依据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
    1 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2-9页
    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0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2 大为.布隆等人将那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作是人口对经济的红利,简称“人口红利”。参见David E.Bloom,David Canning,Jaypee Sevilla.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J].RAND,2002
    3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1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2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3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55页
    1 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68-79页
    1 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99页
    1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1年数据——表20-6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1c/t2006c.htm
    2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1年数据——表20-5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1c/t2005c.htm
    1 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8-44页
    1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19-24页
    1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老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
    2 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4-5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 邬沧萍,杜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 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8月版,91页
    2 陈宇.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3-8页
    1 潘晨光,王力.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2004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5页
    2 原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0年1月,36-40页,55页
    3 潘晨光.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 侯旭平.论老年人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5年4月,96-98页
    2 D.艾尔德米尔.Development an Aging Policy— Some Consider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Un-Malta.1995,Vol.6,No.1
    1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 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 原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0年1月,36-39,55页
    2 张志莹.浅谈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3年第1期,44-46页
    3 王红漫.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1月,64-70页
    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662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版,117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0~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3年版
    2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2/17/content_9392818.htm
    3 林青华,丘仕俊.国外新概念词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312页
    1 刘英,薛素珍.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2 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图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1月版,33页
    1 朱丽.十个挪威人九个乐[N].参考消息,2005年3月23日
    2 陈功,刘菊芬等.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增刊,18-23页
    1 杨新科,金文俊.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的现实选择——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7月,49-52页
    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5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 国家统主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6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 田雪原,王金营等.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2月版,257页
    2 田雪原.田雪原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388-389页
    1 熊斌.试论我国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10月,48-49,58页
    1 余波.关于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90-92页
    2 17个部门缺口人才是指:IT人才、IC卡设计人才、技工人才、条码人才、保险经济人才、企业情报人才、外贸人才、软件测试人才、数字媒体人才、汽车人才、心理咨询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制造业技术人才、物流人才、“绿色人才”、护士人才、精算人才。
    3 熊必俊.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OL].http://www.china50plus.com/html/64/news_11347.shtml
    1 陈森.我国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亟待加强[OL].新华网,2001年7月2号
    1 人民日报[N].2003年3月13日
    1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R].
    1 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三种设想.世界报(法国).2001年3月13日
    2 韩树杰.美国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月,52-55页
    1 老年人成美国就业市场“新宠”[N].深圳商报,2005年3月28日
    1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6月,196页
    1 朱勃.印度比较教育学——启发提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 葆奎.印度、埃及、巴西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 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戴维.L.德克尔著,沈建洋.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90-192页
    1 张翼.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见:汝信、陆学艺等主编.社会监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 田雪原 王金营 周广庆 著.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2月
    3 蔡昉 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
    4 蔡昉 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5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R].2006年2月24日
    6 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要素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J].开放导报,2005年第4期
    7 杜鹏.老年人口划分标准问题[J].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50-52页、10页
    8 邬沧萍.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见: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1986年
    9 田雪原,明伟略.中国老年人口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10 袁方.论人口老化对策.见: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11 邬沧萍,徐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2期
    12 乔晓春.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J].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1994年
    13 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114-115页
    14 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 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
    16 于学军,解振明.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 马瀛通.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
    18 乔晓春.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一文的看法[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
    19 蔡昉.2001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0 曲海波.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1期
    21 姜向群,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2期
    22 王爱珠.老年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 李德鸿.上海人口老化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见:全国老年学学术讨论会文集[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
    24 诸可邑,李含实.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5 熊必俊.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医学与社会,1997年第1期
    26 梁月秋.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论坛,1999年第6期
    27 熊必俊.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10-51页
    28 詹姆斯·舒尔茨著,熊必俊等泽.老年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29 马尔科姆·H·莫里森著,张家钢译.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30 戴维·C·德克尔著,沈健译.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31 中日老龄化社会对策学术讨论会纪念论文集.中日老龄化社会发展与对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重人理论和对策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3 田雪原,千国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
    34 马克思主义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3卷,190页
    35 唐·白劳德,马克·杰克逊.劳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年版,61页
    36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
    37 H.A.伊万诺夫等.劳动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380页
    38 刘庆唐.劳动就业概论[M].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220页
    39 张纯元.人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0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1 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23-25页
    42 韩树杰.美国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52-55页
    43 杨文杰,韦玮.日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27-30页
    44 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解读和解析[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
    45 中国老年学学会.21世纪老年学与老年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
    46 中国老年学学会.走向积极的老龄化社会[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年
    47 张纯元,曾毅.市场人口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8 田雪原.跨世纪人口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49 刘长茂.人口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年
    50 张文范.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对策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年
    51 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52 谢联辉,宋玉华.全球行动——迎接人口老龄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6年
    53 熊必俊,郑亚丽.老年学与老龄问题[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54 吴要武.劳动力短缺继续并扩大.见: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
    55 蔡昉.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见: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147页
    56 福建和浙江西省缺工问题调研报告[R].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4年
    57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年第5期
    58 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J].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专刊)
    59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4月
    60 周广庆.人口革命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1 刘庆唐.劳动就业概论[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
    62 李竞能.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
    63 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决策选择问题研究[J].新华文摘,1997年第5期
    64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4-12页
    65 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1月,44-52页
    66 王德文,蔡哜,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67 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J].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12-22页
    68 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米临:中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年6月,50-56页
    69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见: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0 刘易斯 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71 乔虹.中国是否未富先老?高盛全球经济研究报告系列第138号,2006年
    72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2-9页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2001年3月28日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C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75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0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版,117页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0~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3年版
    78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6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79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80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81 蔡昉,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68-79页
    82 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99页
    83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朱米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19-24页
    84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老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
    85 邬沧萍,杜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86 陈宇.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3-8页
    87 潘晨光,王力.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1——2004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5页
    88 原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0年1月,36-40页,55页
    89 潘晨光.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0 侯旭平.论老年人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5年4月,96-98页
    91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92 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3 张志莹.浅谈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3年第1期,44-46页
    94 王红漫.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1月,64-70页
    95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662页
    96 林青华,丘仕俊.国外新概念词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312页
    97 刘英,薛素珍.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98 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图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1月版,33页
    99 陈功,刘菊芬等.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增刊,18-23页
    100 杨新科,金文俊.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的现实选择——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7月,49-52页
    101 田雪原.田雪原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388-389页
    102 熊斌.试论我国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10月,48-49,58页
    103 余波.关于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90-92页
    104 韩树杰.美国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月,52-55页
    105 戴维·L·德克尔著,沈建译.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0-192页
    106 郭志刚,张二力等.中国当前生育水平与未来人口展望.载曾毅,李玲等.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7 杜鹏.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与变化[J].人口研究,2003年11月,37-43页
    108 熊必俊.关于我国老年人口收入的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增刊,71-80页
    109 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 1期,1-10页
    110 刘景安.论新形势下的老有所为[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报,2005年3月,71-72页
    111 钱鑫,姜向群.中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06年第5期,24-29页
    112 董之鹰.老龄社会的家庭支持政策选择[J].1-12页
    113 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J].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61-65页
    114 刘雯.独生子女形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62-464页
    115 王树新,马金.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代际关系新走向[J].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4期,15-21页
    116 曹琦.论老年自养在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中的作用[J].西北人口,2002年第2期,6-8页
    117 黄润龙.我国老年人口的价值观初探[J].人口学刊,2002年1月,42-48页
    118 王树新,杨彦.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构想[J].人口研究,2005年5月,63-69页
    119 杨新科,金文俊.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的现实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7月,49-52页
    120 陈红.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1年10月,25-27
    121 人民日报.2003年3月13日
    122 卫衍翔.21世纪新人生阶段初论——从“六十而立”论到“百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若干问题[J].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月,21-25页
    123 穆光宗.建立代际互助体系走出传统养老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1月,33-35页
    124 萧振禹.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城市老年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3期,42-43页
    125 卢元.试析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7期
    126 李红岚.提前退休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2期,60-63页
    127 潘锦堂.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118-208页
    128 朱正威.中国退休返聘公共政策环境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5-20页
    129 张翼.“强关系网”与退休老年人口的再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34-40页
    130 张翼.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30页
    131 姚远.从财富论到资源论:对老年人力资源问题的再认识[J].学海,2004年1月,127-130页
    132 杜鹏.对两次普查间中国老年人口更替的分析[J].人口研究,1993年第3期,28-33页
    133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134 郭飞.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1期
    135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
    136 埃克哈特.施罗德(德国).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7 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79页
    138 周详.劳动力成本年涨近10%,中国不能总靠廉价劳动力[OL].人民网——环球时报.http://news.china.con/zh_cn/finance/11009723/20051201/12902596.html
    139 朱丽.十个挪威人九个乐[N].参考消息,2005年3月23目
    140 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三种设想.世界报(法国)[N].2001年3月13日
    141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凋查[N].人民日报,2006.8.11
    142 老年人成美国就业市场“新宠”[N].深圳商报,2005年3月28日
    143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mca.gov.cn/
    144 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OL].http://www.1m.gov.cn/gb/data/node_4743.htm
    145 腾讯新闻[OL].news.qq.com/a/20061223/001202.htm
    146 中国广播网——新闻和报纸摘要[OL].http://www.cnr.cn/newspaper/news/200703/t20070322_504425818.html
    147 熊必俊.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OL].http://www.china50plus.com/html/64/news_11347.shtml
    148 陈森.我国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亟待加强[OL].新华网,2001年7月2号
    149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布》研究报告[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2/17/content_9392818.htm
    150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1c/t2006c.htm
    151 王学军.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综述[OL].http://www.laoling.com/yanjiu/lunwen/11h/2004-09-20/52_2.html
    152 莫荣.“就业矛盾”三碰头“呼唤就业促进法”[OL].劳动力市场网.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03/14/content_169116.htm
    153 The world is fast ageing- have we noticed?[OL].http://www.who.int/ageing/en/
    154 Physical activity and older people[OL].http://www.who.int/ageing/en/
    155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R].
    156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M].Washington D.C.,2003
    157 George J.Borjas.Labor Economics(Second Edition)[M].Irwin McGraw-Hill,2000
    158 Roach,Stephen.China's Rebalancing Imperatives:A Giant Step for Globalization[M].Morgan Stanley & Co.Incorporated,December 1,2006
    159 Paul Krugrnan.Wages,Wealth and Politics[J].New York Times,August 18,2006
    160 Wu Yanrui.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J].Pacific Economic Review,Vol.8,No.1,2003,P15-30
    161 Bloom.David E,David Canning,Jaypee Sevillal.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RAND,2002
    162 Bloom,David,Jeffrey Williamsonl.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1997
    163 OECD.Maintaining Prosperity in an Ageing Society[M].1998
    164 World Bank.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M].1994
    165 World Bank.The Global Macroeconomics of Aging[M].2000
    166 Gustav Rains.Arthur Lewis'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olicy[J].Yale University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No.891,August,2004
    167 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6 Revision[M].1996
    168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1[M].2001
    169 Banister, Judith. Manufacturing Earnings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 [J]. Monthly Labor Review, August, 2005
    
    170 D. 艾尔德米尔. Development an Aging Policy— Some Consideration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Un-Malta. 1995, Vol.6, No.1
    
    171 David E.Bloom, David Canning, Jaypee Sevilla.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J].RAND, 2002
    
    172 W. A. 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1954
    
    173 Ross Garnaut, Li Gang Song. 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 Australia: ANUE Press and Asia Pacific Press, 2006
    
    174 Population Handbook [M]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Washington, D.C. 1980.
    
    175 Christopher Wilson.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 [M]. Roland Pressat,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176 John R. Weeks.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M].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Fourth Edition
    
    177 Population Division of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M]. The 1998 Revision, Vol.I& Vol.11.
    
    178 United Nations. Demographic Yearbook [M]. 1993.
    
    179 John Bongaarts, Rodolfo A.Bulatao. Completing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Sept. 1999.
    
    180 George C. Myer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M]. Robert H. Binstock.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ging Population and Policy Challenges( 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Activities). 1982
    
    181 Population Division of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Ageing 1999[M]. Population Newsletter. June /July 1999, Number.67.
    
    182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Monitoring 1991 -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age structure[M]. 1992.
    
    183 Alfred Sauvy.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Aging of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J]. Population Studies 2, 1948.
    
    184 United Nations. Working to Reveal the Oldest Old [M]. Population Newsletter, Dem. 1996, Num.62.
    
    185 United Nations. The Oldest Old [M]. POPULATION Newsletter, Dem. 1998, Num.66
    
    186 Toshio Kuroda. The Nature and PolicieAgeing of Asian Populations [M]. United Nations, 1994.
    
    187 D.T.Rowland. Population Policies and Ageing in Asian: A Cohort Perspective, 载于 United Nations. The Ageing of Asian Populations. 1994
    
    188 Albert I. Hermalin. Aging in Asia: Setting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载美国东西方人口研究中心出版物,亚太地区人口研究报告,1995年4月,第四期
    
    189 Margot Jefferys. Growing O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989.
    
    190 David I. Kertzer, Tom Fricke. 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 Toward a New Synthesis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191 Joseph J. Spengler. Facing Zero Population Growth: Reac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Past and Present. Durham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78.
    
    192 Joseph J. Spengler. Zero Population Growth: Implications [M]. Carolina Population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975.
    193 Ansley J. Coale. Economic Factors in Population Growth [M]. New York: Jone Wiley & Sons, 1976.
    
    194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jections to 2150[M]. New York, 1998.
    
    195 Shan Ebrahim, Alex Kalache. Epidemiogy in Old Age [M]. BMJ Publishing Group, World Health Organizition, 1996
    
    196 United Nations. Patters of Fertility in Low-fertility Settings [M]. New York, 1992
    
    197 Robert L. Clark, Joseph J. Spengler. The Economics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98 WHO Kobe Center. Aging and Health Technical Report (1): Global Health Expectancy Research among Older People [M]. 2001
    
    199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 [M]. New York, 2003
    
    200 Maloney, Tim. The Impact of Welfare Reform on Labor Supply Behavior in New Zealand[J]. Labor Economics, 2000(7), 427- 448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