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已经逐渐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而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使其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资本要素缺乏、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以及政策制度的倾斜等原因,使得劳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资强劳弱”特征。这种劳资关系不同于学术界一般认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劳资关系,本文第四章第一节对此做了专门地分析)。过去在一种“公有制+按劳分配”、实则是平均主义的“高就业、低收入”、低水平的所谓“社会公平”原则下,劳资关系相对处于一种比较平稳、和缓的状态,人为营造的、显性的劳资合作关系遮盖了潜在隐性的劳资矛盾。而体制转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劳资之间的矛盾冲突凸显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双方开始作为独立的参与主体,基于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策略互动博弈。在要素结合的方式及产品分配比例上,双方可能存在着分歧,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遗留问题和市场主体不到位及其相关问题,使得“资强劳弱”的格局得以确立并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劳资双方在契约关系的规则制定、乃至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等关涉利益博弈的各个方面的严重不对等,可能会使双方的冲突行为变得更加频繁,冲突升级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风险,以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言而喻,新的形势下劳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经济制度本质层面的劳资关系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此前提下,综合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着重运用博弈论工具和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层面的劳资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层面,将劳资关系制度作为一个不断进化且受系统内部制度关联相互约束的博弈均衡表征,以制度体系的视角解构劳资关系,进而考察劳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这两项基础性制度在劳资冲突与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现代劳资关系演变中产生的两级扩展:第一级扩展——劳方、资方和管理者三方关系,就管理者而言,在阐述定价、雇佣、增长目标和融资等管理政策中执行复杂任务同时,还被赋予了劳资双方合作博弈“仲裁人”的角色,充当了协调劳资之间的分配要求权冲突的中介角色(青木昌彦,2005);第二级扩展——劳方、资方、政府三方关系,政府或者通过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或者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等微观规制,调整劳资关系、促进劳资之间走向合作、实现共赢。围绕上述内容,论文详尽地剖析了劳资关系的运行机理、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结合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运行的具体实践,提出当前协调劳资关系、控制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建构框架、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解析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问题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架构,全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提出理论假说及其分析。本章着重阐述了劳资关系具体内涵,将其看作一种具有双重意义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而从原初意义和现代意义来考察特殊性意义的劳资关系和一般性意义的劳资关系。在这种双重意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在利益关系、权利关系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均体现出不同意义的二元特性:在利益关系中表现出劳资之间并非只存在单一的对立性、而是兼具对立与统一的二元性特征;在权利关系中表现出劳动力产权所属的二元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表现出同时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二元属性。随着劳资关系主体从典型的劳资“两方”向现代劳资关系中衍生出的两级扩展、包括劳方、资方、管理者三方以及劳方、资方、政府三方的转变,这些特征变得更为复杂。但总的来说,在表现形式上仍集中体现在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合作上。本章最后归纳总结了新古典学派、新制度学派和管理主义学派等关于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的成果,为劳资关系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理论平台。
     第三章是全文的理论核心,为劳资关系问题的解析建构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章从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序贯博弈三个基本模型的博弈分析入手,模拟劳资之间冲突与合作行为,对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做出初步的判断:博弈规则的不同,制度框架的差异往往会使得劳资关系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劳资关系制度作为一个不断进化且受系统内部制度关联相互约束的博弈均衡表征,其制度体系的构成,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内容及特征至关重要。显然,在这里由基础性制度所决定的博弈规则、制度框架是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据此判断,本文在对美国、德国、日本三种劳资关系制度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探索不同的劳资关系协调模式背后的共同基础——确立及维护权利相对平等和力量相对平衡的制度要素,进而建立以基础性制度和衍生性制度为主要结构的劳资关系制度体系。其中,劳资产权制度和劳资组织制度又是该体系的基础性制度,而集体谈判、三方协商、共同参与和利润分享机制则是在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调整劳资利益、缓解劳资矛盾、实现劳资合作的具体机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劳资产权制度平等与否、劳资组织制度平衡与否,对于劳资双方的策略博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两个基础性制度之间又是一种互补关系。平等的劳资产权制度是劳资组织制度平衡的基础,而劳资组织制度平衡(即劳资力量的平衡)又是劳资产权制度平等(即双方权利平等)的保障。
     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对转型前后中国劳资关系的发展演变作了回望比较分析。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劳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形式上的劳资合作关系、劳动者与政府实际上形成的劳资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在“患均不患寡”的平均主义通行原则下,这一时期的劳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显性的合作与隐性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获得独立主体地位的劳方与资方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利益为主要动力和目标进行了重复博弈。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劳资双方在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劳资纠纷而导致的契约解除等诸多问题上,“资强劳弱”特征日益强化。随着资方主导地位的形成与劳方的不断“弱化”,劳资矛盾逐渐凸显,显性合作向显性冲突转化。?
     第五章应用劳资关系制度体系理论分析框架,以基础性制度为切入点对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进行了比较制度分析。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作为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基础性制度,是劳资关系问题的“概要表征(浓缩信息)”(青木昌彦,2001)产生的基础(源泉)。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发生改变,会使人们形成新的“共有信念”,进而产生新的劳资关系制度。因此,要实现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就必须具备两项制度基础:一是相对于劳资双方各自拥有的要素享有相应的、平等的产权制度,二是要有劳资力量相对平衡的组织制度。“《劳动合同法》与华为辞职事件”和“山西矿难事件”两个案例表明,不平等的产权制度与不平衡的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对企业制度发展阶段与劳资关系变迁的考察指出,在三十年来的改革与转型中,我国企业迅速经历了一个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非企业的行政附属单位向现代企业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种嵌入式、后发性的企业生发的背后,潜隐着劳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发育的滞后。“单腿改制”使得“资强劳弱”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在制度上进一步得以强化。
     第六章先后引入了现代劳资关系两级扩展的分析。首先,分析了第一级扩展中三方主体之一的管理者,结合青木昌彦在企业制度理论中提出的法人管理主义模式,展望了在未来的企业制度下新型劳资关系的运行模式。同时,针对我国转型期“强资本,弱劳工”的劳资关系格局,提出建立劳资权利相对平等的双产权制度、劳资力量相对平衡的双组织制度以及多方协调机制,通过合作博弈,实现劳资双方平等对话,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其次,分析了第二级扩展中三方主体之一的政府,具体探讨了政府在促进劳资合作博弈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了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进程中的绩效,同时针对目前尚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structure, China has stepped gradually into the risky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Due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market participa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in China, the capital obtains a more advantageous position than labor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supply in the market and the preferential policy by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the? inequality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has been exacerbated. The owner of capital has the right to make rules of the contract, control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take possession of the profit, while the owner of labor just becomes the rule-taker. The conflict caused by the inequality might become so serious that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ould be faced with high risk.
     This dissertation proceeds its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Management, emphatically using Game Theory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ools. Through constructing a theory explanation fram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stitution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s of property right and organiz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system. Besides, other participants such as the enterprise’s administrator and the government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figuring the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ope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value of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studies implemented by domestic, international scholars, introduces the author’s approach towards the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e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well.
     Chapter two comes up with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This chapter defines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with dual significance, making a survey of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a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to the modern on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embodies dual characteristic which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as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creases. Theories from Neoclassical Economic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tc. are quoted to set a background for the next step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hree is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Prison Dilemma, Repeated Game and Sequential Game are applied to imitate the conflicting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wners of labor and capital. At the same tim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America, Germany and Japan is taken 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ve, this chapter constructs a theory explanation fram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stitution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s of property right and organiz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system while Collective Bargaining,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Co-participating and Profits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are derivatives from these institutions.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are the parts of demonstration research.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transi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displays in two different ways.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er and the factory; the oth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er and the government. The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led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to greatly change. The owners of labor and capital act as market participants, trying to gain more profit. As the inequality between them has been exacerbated, the conflict comes up frequently.
     Chapter five applied the theory explanation fram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stitution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s of property right and organiz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key parts for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from conflict to cooper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owners of labor and capital, there are two conditions: first, symmetrical property right institution; second, balanced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system proves this point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for the conflicting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third participant inside the enterprise, quotes the model put forward by Masahiko Aoki and makes a blueprint for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As the third participant outside the enterpris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caused by the inequality between the owners of labor and capital, applicab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chapter.
引文
1乌尔里希·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4年.第15-21页.
    2李友梅.?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J].社会. 2008年第6期.第7页.
    3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J].东岳论丛. 2008年第3期.第1页.
    1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分析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2党国英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风险控制[N].南方周末.2007年9月20日第E31版
    1山西3年换4任省长[N].中华网. 2008年9月21日.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80921/15097993.html
    2劳资关系已成为最突出社会经济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6年4月4日.第001版.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3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44页.
    1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年.第179页.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年.第108页.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年.第60-61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2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50页.
    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第29-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69页.
    2丹尼尔·A·雷恩.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第80页.
    1参见梁家强.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理论发展[M].科学管理研究. 2005年第2期.第32-34页.
    2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第106页.
    3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9月.第46-48页.
    1对于现代劳资关系的一般性意义在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给出了专门的分析。
    2孙冶方.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N].光明日报. 1978年10月.转引自张五常.卖桔者言[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96页.
    1郭台辉.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变迁:对我国改革历程的一种解释[J].岭南学刊. 2006年第4期.第10页.
    4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52-60页.
    1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 2001年第5期.第22页.
    2黑启明.论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J].河南大学学报. 2006年3月.第56页.
    3夏小林.为什么人服务是经济学的大本大源[J].税务研究. 2008年第1期.第4-5页.
    1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耶勒·菲瑟.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 第123-129页.
    2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第149-200页.
    1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年.第1页.
    2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第3-12页.
    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35页.
    2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72-74页.
    3罗结珍译.法国劳动法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6年.第128页.
    4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第13页.
    1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第33页.
    1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第1616页.
    1C·F·冯克.社会冲突的几个概念难点[J].冲突消除杂志. 1968年第4期.第416页.
    2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61页.
    1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前言第24页.
    2陆学艺主编.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6年.第69页.
    3凤笑天主编.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194页.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31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82页.
    6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第51页.
    7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91页.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52-60页.
    1吴海.论作为经济伦理的合作范畴[J].学海. 2001年第5期.第32页.
    2探索全球经济应对之道达沃斯开幕要谈合作创新.新华网. 2008年1月23日. 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80123/14631386.html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18-34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362页.
    2黄桂田,李止全.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解析框架[J].经济研究. 2002年第1期.第7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44页.
    4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第29-30页.
    1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13页.
    2程延园.劳动关系(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28页.
    1参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年;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1981)[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55年.
    2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3期.第57-62页;同时参考John Godar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M] .2nd edition. North York: Captus Press Inc. 2000. P13-15.
    1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27-37页.
    1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第49-50页.
    2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30-31页.
    1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第28-29页.
    1戚译,朱秀君.经济博弈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4-5页.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3-4页.
    1吕永霞,吕永成等.浅析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J].前沿. 2005年第6期.第37-39页
    1李德齐.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第11-13页.
    2王大庆,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51期.第42-48页。
    2数据来源:中国劳动咨询网. http://www.51Labour.com/ labour-law/show-15489.html
    3参考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第57-59页.
    4任泽民,阎友民,梁满光,赵越.美国劳资关系调整制度的若干方面[J].中国劳动科学. 1995年第1期.第38页.
    1赵曙明,赵薇.美、德、日劳资关系管理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年第1期.第17-19页.
    11981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关于促进集体谈判的公约》(第154号)。
    2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耶勒·菲瑟.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第17页.
    3曹婉莉.战后德国劳资合作制度及其社会调控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第27-30页.
    1何燕珍,林永基.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05年第4期.第130-131页.
    2陈恕祥,杨培雷.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111页.
    3曹婉莉.战后德国劳资合作制度及其社会调控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第27-28页.
    1赵曙明,赵薇.美、德、日劳资关系管理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年第1期.第19-20页.
    2欢佩君.日本企业的终身雇用制度及其变化[J].日本问题研究. 2003年第3期.第21页.
    1日本的“劳动基准法”准许雇主在30天前预告被雇者的前提下自由解雇职工.参见陈建安.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劳动问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4-15页.
    2日本《经济白皮书》,1996年,第463页。
    3“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日本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劳动保障. 2006年第7期.第30页.
    1颜辉.日本的劳资关系(下)[J].中国职工教育. 1999年第7期.第39页.
    1工人年薪远高于教授,不救汽车三巨头也罢.东方早报[N]. 2008年12月17日.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619/userobject1ai140274.shtml
    2孙冶方.?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N].光明日报. 1978年10月.转引自张五常.卖桔者言[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6页.?
    1刘东升等著.劳动关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年.第130-131页.
    1参见李立三在1950年6月28日,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本次会议讨论的工会法草案所作的说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草的几点说明》。引自刘建洲.新时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一个劳动者视角的分析[M].学术探索. 2007年第2期.第44页.
    2王爱文.社会劳动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3年.第16页.
    1李德齐.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跨世纪工会干部系列读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第13-14页.
    2刘苓玲,晋利珍.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趋势[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第14页.
    1李婷玉.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管理趋势[J].学术探索. 2006年第5期.第24页.
    1罗宁.从农民收入入手: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解构问题[J].天府新论. 2006年第3期.第68-71页.
    2李萍,罗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度考察:城市外化与农村内化[J].改革. 2008年第9期.第106-107页.
    1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262页.
    1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第187页.
    1高春颀.私营企业主呈现精英化趋势[N].中华工商时报. 2007年2月12日.第001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649页.
    1这四个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1979-1984)、曲折发展阶段(1985-1988)、调整阶段(1989年下半年开始)和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4)。
    2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第154页.
    3佟新. 2007年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 2007年第6期.第6页。
    1王连成,冯德志.入世后开发区外企劳动关系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会论坛. 2002年第12期.第9页.
    1郭台辉.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变迁:对我国改革历程的一种解释[J].岭南学刊. 2006年第4期.第10页.
    1夏业良.下岗职工未纳入失业人口中,中国失业率受质疑[N].南方周末. 2004年7月30日.http://biz.163.com/40730/7/0SIC7VUU00020QBG.html
    1中国统计年鉴2008 .
    2张小宁.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研究.http://gjs.cass.cn/pdf/new%20research/gyqygzjdjzyj.pdf.
    3丁冰.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第4-5页.
    4郭玉志.央企薪酬体系谋求公平[N].中国企业报. 2008年7月8日.第001版.
    1齐格蒙特·鲍曼.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第12页.
    1吕铁.重化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4月20日.第005版.
    2吴敬琏.重化工业模式不利就业,加剧贫富分化[N].中国网. 2004年12月17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jingji/731367.htm
    1企业裁人应先裁工资最高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批判”减员增效不科学[N].新浪网. 2004年11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14/07504232092s.shtml
    1李萍,罗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度考察:城市外化与农村内化[J].改革. 2008年第9期.第106-107页.
    1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第423页.
    2关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问题高层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J].中国劳动. 2004年第4期.第9-10页.
    3程延园.构建制度化的劳资利益沟通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第122页.
    1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年.第1101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190页.
    1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第26页.?
    1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年.第320页.?
    1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8期.第44页.
    1刘灿等著.中国经济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76页.
    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
    3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http://db.cei.gov.cn?
    1王建梅.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评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49期.第38-41页.
    2高新军.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安志文谈: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3年第4期.第3-4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http://www.cec-ceda.org.cn/ldgx/zc/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http://www.cec-ceda.org.cn/ldgx/zc/26.htm
    3周超.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第266页.
    1仲大军. MBO的合法性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缺陷[J].开放导报. 2005年第1期.第81页.
    3吴俊,彭勇.华为“辞工”事件解读[J].瞭望. 2007年第46期.第10-11页;刘锐.如何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以“华为事件”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第64-67页.
    1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
    2“新劳动法”争议中前行[N].法律资讯网. http://www.cnfalv.info/source/657
    1孙立平.《劳动合同法》的负面效应是如何产生的[N].经济观察报. 2008年9月15日.第044版.
    2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写在两会开幕之际[N].工人日报. 2008年3月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8-03/04/content_7712762.htm
    3王莉,崔坦,唐行.如何看待对《劳动合同法》的争议[N].经济参考报. 2007年8月31日.第011版.
    4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劳动保障部原副部长华福周:深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建立公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N].中国劳动力市场. 2007年8月14日. 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08/14/content_192053.htm
    1张永宏.市场转型中的农民工和劳动合同[J].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第2期.第174页.
    2赵小仕.劳动关系中的双向道德风险问题[J].财经科学. 2009年第4期.第65-72页.
    1Stephen P. Robbins,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A Nontraditional Approach. Angel 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4, P9.
    1Sidney Webb and Beatrice Webb. The History of British Trade Unionism,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0. P1.2James Cunnison. Laber Organization,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 Sons, 1930, P13.
    3W. Hirsh-Weber, quoted in Mark Van de Vall. Laber Organizatio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53.
    4Brian Tower.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Derecognizing Trade Unions: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Vol. 19, No. 3, 1988, P184.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第397页.
    1韩保江主编.劳动关系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5年.第68页.
    1李德齐.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第46页.
    2高爱娣.新中国工会史(1948-1998)[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第18, 69, 124页.
    1于萍.工会与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D].山东大学. 2006年.第13-17页.
    2宋长青.我国多数职工没有参加工会[J].中国统计. 2006年第5期.第1页.
    1全国工会会员达到2.12亿[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年12月25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12/25/content_16391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正)》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97.htm
    3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覆盖职工1.4亿人[N].中国网. 2008年10月7日. http://www.china.com.cn/gonghui/2008-10/07/content_16610100.htm
    1李德齐.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第45页.
    2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J].社会. 2006年第3期.第85页.
    1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五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186页.
    1历数山西近年矿难[N].东北新闻网. 2009年2月23日. http://liaoning.nen.com.cn/guoneiguoji/359/3226859.shtml
    2郑风田,冯伟.根治矿难:产权改革能否有效:兼析山西临汾、吕梁的煤矿产权改革试点[J].经济学家. 2007年第4期.第108页.
    3崔克亮.何以破解山西矿难“死结”[N].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2月24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224/09012690968.shtml
    1山西3年换4任省长[N].中华网. 2008年9月21日.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80921/15097993.html
    2山西矿难频生,领导常换[N].联合早报. 2009年2月23日.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2/hongkong090223o.shtml
    1于建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 2008年第2期.第79页.
    2于建嵘.要敢于给矿工维权空间[N].时代人物周报. 2005年8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5-08-30/15477634194.shtml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第839页.
    1刘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变化及企业治理的新特点[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第2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358-372页.
    1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第117页.
    1刘诗白.论产权制度及其功能[J].经济体制改革. 1993年第5期.第4页.
    2王珏.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J].江苏行政学院报. 2004年第6期.第39页.?
    3李萍,罗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度考察:城市外化与农村内化[J].改革. 2008年第9期.第106-107页.?
    1庄丽娟,钟继红.劳动制度深化改革的关键:确立劳动力产权[J].岭南学刊. 1999年第3期.第25页.
    2李萍,戴歌新等著.转型与分配协调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34-35页.
    1李德齐.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第145-147页.
    1Bill Taylor, Chang Kai, Li Qi.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Edward Eigar Publishing. Inc., 2003. P32-38.
    2程延园.劳动关系(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40-141页.
    1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年.第238页.
    2李德齐.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第P71-73页.
    1程延园.劳动关系(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47-148页.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36.htm
    1张明.劳动仲裁行为与劳动行政行为辩析[J].中国劳动. 2003年第11期.第41-42页.
    1. Adams, Mark. Labour Law, Emanuel Publishing Corp., 2000.
    2. Aoki, Masahiko. Towards an Economics Model of the Japanese Fi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8, 1990.
    3. Aoki, Masahiko. A Model of the Firm as a Stockholder-Employee Cooperative Ga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0, No. 4, Sept., 1980.
    4. Aoki, Masahiko. Equilibrium Growth of the Hierarchical Firm: Shareholder- Employee Cooperative Game Approac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2, No. 5, Dec., 1982.
    5. Araki, Takashi. Labour and Employment Law in Japan, 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 2002.
    6. Argyle, Michael.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Work, London, 1972.
    7. Babbage, Charles. 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 London, 1832.
    8. Baran, Paul and Paul Swenzy. Monopoly Capitalis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66.
    9. Bean, Ron.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10. Blain, A.N.J. and John Gennar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a Critical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8, Issue 3, 1993.
    11. Blain, R.. Comparative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12. Blauner, Robert. Alienation and Freedom: The Factory Worker and His Industry, Chicago, 1964.
    13. Block, Richard N., Roberts, Karen, Ozeki, Cynthia, Roomkin, Myron J..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1.
    14. Bowels, Samue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 Walrasian, Neo-Hobbesian, and Marxian Model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5,No.1, 1985.
    15. Braudel, Fernand. Afterthoughts o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16. Cai, Fang. How can China Avoid the“Low-to-Moderate Income Trap”? China Economist, 2, 2008.
    17. Chan, S. and Y. Wang. China’s Grow and Poverty Reduction: Trends Between 1990-1999,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PS, 2651, World Bank, 2001.
    18. Chandler, Alfred D.. The Visible Hand: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77.
    19. Cheng, En Fu, Lin Hong. Four Theoretical Hypotheses of Modern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3, 2007.
    20. Chew, Rosalind and Soon Beng Chew. Trade Union Orientation and Macro- Economic Management.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Vol. 6, No. 3, 2003.
    21. Clarke, Simon. 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 China and Russia,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2005.
    22. Coates, Ken. Essays on Industrial Democracy, London, 1971.
    23. Commons, John R.. The Econom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0.
    24. Cooke, Fang Lee.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Small Commercial Businesses in China.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36:1, 2005.
    25. Corey, Lewis. The Crisis of the Middle Class, New York, 1935.
    26. Delaney, John T. and John Godard. An Industrial Rel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High-Performance Paradig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Vol.11, Issue 4, Winter, 2001.
    27. Ding, Daniel Z., Keith Goodall and Malcolm Warn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Reform on the Role of Trade Union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ource Management, 13:3, 2002.
    28. Dixit, Avinash.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Theory,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9(1), March, 1977.
    29. Dobb, Maurice.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1947.
    30. Drake, C. D.. Labour Law (Third Edition), Sweet and Maxwell Company, 1996.
    31. Drucker, Peter F..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 1954.
    32. Dunlop, John T..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
    33. Dutt, Amitava Krishna. Growth, Distributi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4. Ellul, Jacques.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 1964.
    35. Evans, Brendan. The Politics of the Training Market from Manpower Services Commission to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Council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36. Fatchett, Derek. Trends and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Vol. 7, Issue 1, 1976.
    37. Fiorito, Jack.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bour Research, Vol. 12, Issue 2, 1991.
    38. Fleisher, Belton M.. Labour Economics: Theory and Evidence, Englewood Cliff, N. J., 1970.
    39. Fox, A.. Industrial Rela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Pluralist Ideology, Man and Organization, Allen and Unwin, 1973.
    40. Freeman, Richard B.. White Hats or Don Quixotes. NBER Working Paper, 2001.
    41. Frenkel, Stephen J. and David Peetz.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A Three-Country Comparison.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37, No3, 1998.
    42. Friedman, Georges. The Anatomy of Work, London, 1961.
    43. Gallagher, Mary E.. Time is Money, Efficiency is Lif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 39, No. 2, Summer, 2004.
    44. Gantt, H. L.. Work, Wages and Profits, New York, 1910.
    45. Gill, Indermit and Homi Kharas. 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07.
    46. Goodman, J. F., Armstrong, E. G., Wanger, et al. Rul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a Discuss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Vol. 6, No. 1, Spring, 1975.
    47. Gunnison, James. Labour Organization,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 Sons, 1930.
    48. Hamid, Hamisah. Strategies to Improve Human Resource, Industrial Relations, Business Times (Malaysia), 2001.
    49. Hameed, Syed M.A..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5, Issue 2,1990.
    50. Hamilton, Gary G. and Nicole Woolsey Biggart. Market, Culture, and Authori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Far Eas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4, 1988.
    51. Holley, William H. and Kenneth M. Jennings. The Labour Relations Process, 4th Edition, The Dryden Press, 1991.
    52. Herskovits, Melville J.. Economic Anthropology: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s, 2nd Edition, New York, 1960.
    53. Hoxie, Robert 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Labour, New York and London, 1918.
    54. Jensen, Michael C..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ournal of Finance, 48, 1993.
    55. Kaufman, Bruce E..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Vol. 11 Issue 4, Winter, 2001.
    56. Kochan, Thomas A..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6.
    57. Kochan, T. and H. Katz.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2nd edition Homewood IL: Irwin, 1988.
    58. Kochan, Thomas A.. Rebalancing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Introduc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86-1998), New York, Vol. 36, Issue 1, Spring 1997.
    59. Kennedy, M.C..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Culture of Capitalism: A Critique, Ann Arbor, Mich., 1968.
    60. Kirkland, Edward C.. Industry Comes of Age: Business. Labour, and Public Policy, 1860-1897, New York, 1962.
    61. Knouse, Stephe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ersonnel Psychology, Durham, Vol. 56, Issue. 2, Summer, 2003.
    62. Krugman, Paul. Wages, Wealth and Politics, New York Times, August, 18, 2006.
    63. Kucera, David. Core Labour Standard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2002.
    64. Lau, Raymond W.K. China: Labour Reform and the Challenge Facing the Working Class, Capital &Class, 1997.
    65. Lamoreaux, Naomi R.. Daniel M. G. Raff and Peter Temin, Beyond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Toward a New Synthesis of American Business History,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9029, 2002.
    66. 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 1954.
    67. Lockwood, David. The Blackcoated Worker: A Study in Class Consciousness, London, 1958
    68. Machin, Stephen. Union Decline in Britai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8:4, 2000.
    69. Mayo, George E.. The Social Problem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oston, 1945.
    70. Mcllroy, John. The Alliance? Trade Union and the Making of New Labour, 1994-1997. British Journal of Labour Relations, 1998.
    71. Mcllwee, Terry.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European Labour Relations, Gower, England, Vol.1, 2001.
    72. Moorman, Yasmin. Integration of ILO Core Rights Labour Standards into the WTO, Minnesota Journal of Global Trade, 2001.
    73. Munsterberg, Hugo. 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Boston and New York, 1913.
    74. Musgrave, P. W.. Technical Change, the Labour Force and Education: A Study of the British and Germ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ies, 1860-1964, London and New York, 1967.
    75. Ngai, Pun. Women Workers and Precarious Employment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China, Gender and Development, Vol. 12, No. 2, July, 2004.
    76. Oswald, Andrew J..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Labour Contract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and Fac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1.76, No.3, 1986.
    77. Pitt, Gryneth. Employment Law (5th edition), London: Sweet and Maxwell, 2004.
    78. Pollard, Sidney. The Genesis of Modern Management: A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reat Britain, Cambridge, Mass., 1965.
    79. Rebitzer, James B..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s of Labour Market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XXXI, 1993.
    80. Robbins, Stephen P..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A Nontraditional Approach, Angel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4.
    81. Ross, Arthur M.. Trade Union Wade Poli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88.
    82. Rothschild, Emma. Paradise Lost: The Decline of the Auto-Industrial Age, NewYork, 1973.
    83. Rothstein, Bo. The Social Democratic State The Swedish Model and the Bureaucratic Problem of Social Reform,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6.
    84. Saucer, Robert and Keith Voelker. Labour Relations,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e., 1993.
    85. Schienstock, G.. Towards a Theory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19, Issue 2, 1981.
    86. Schomann, K..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Discussion Paper WZB FS1, Berlin. 1995.
    87. Schultz, T..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51, 1961.
    88. Sen, Amartya K.. Neo-Classical and Neo-Keynesian Theories of Distribution, Economic Record, 1963.
    89. Sigeman, Tore. Short Introduction to Swedish Labour Law, Swedish Labour Law, 2004.
    90. Stiever, Jack and Michael Murray. Protection against Unjust Discharge: the Need for a Federal Statute, 16 U. Mich. J. L. Reform, 1983.
    91. Streeck, Wolfgang et al. The Role of the Social Partners in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Further Training, CEDEFOP, Berlin. 1988.
    92. Taylor, Bill. Privatization, Market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0:2, June 2002.
    93. Taylor, Bill, Chang Kai and Li Qi.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Edward Eigar Publishing, Inc., 2003.
    94. Thomas, Chantal. Shoul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corporate Labour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2004.
    95. Trish, Saywell.“On the Edg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5, February, 1999.
    96. Verma, Anil and Thomas A. Kochan. Two Paths to Innovation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Case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abor Law Journal, Vol.41, Issue 8, 1990.
    97. Visser, Jelle and Anton Hemerijck. A Dutch Miracle, Job Growth, Welfare Reform and Corporatism in the Netherlands,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97.
    98. Walker, Cf. K. F.. Towards a Useful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Theory ofIndustrial Relations, unpublished MS submitted to the 4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Relations Association, Geneva, 1976.
    99.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 2, June, 1999.
    100. Weber, W. Hirsh. Labour Organizatio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01. Webb,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The History of British Trade Unionism,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0.
    102. Weitzman, Martin L.. Steady State Unemployment under Profit Sharing, the Economic Journal, Vo1, March, 97, 1987.
    103. Weiss, Manfred and Marlene Schmidt.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Germany,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The Hague London Boston, 2000
    104. Wheeler, Hoytn. Viewpoint: Collective Bargaining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39, No.3, July, 2000.
    105. White, Gordon. Chinese Trade un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owards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4:3, 1996.
    106. Williams, Steve. The Nature of Some Recent Trade Union Modernization Policies in the UK,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1997.
    107. Woodward, Jo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1965.
    108.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Equity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9. Yang, Dennis Tao and Hao Zhou. Rural-Urban Disparity and Sectoral Labour Alloc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9.
    110. Zhu, Ying. Globaliza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ir Impact on Labour Relations and Regulation: the Case of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16/1, 2000.
    111. Zhu, Yuchao. Workers, Unions and the State: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s Labour-intensive Foreig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5(5), 2004.
    112. Zwerman, William L.. New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 Theory: An Empirical Reconsideration of the Marxian and Classical Analyses, Westport, Conn, 1970. ?
    1. 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
    3.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4.奥利弗·威廉姆森,西德尼·温特主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M](收录罗纳德·H·科斯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年.
    5.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
    6.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7.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
    8.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1893)[M].北京:三联书店. 2000年.
    9.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
    10.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11. C·F·冯克.社会冲突的几个概念难点[J].冲突消除杂志. 1968年第4期.
    12.迟福林.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产权的确立[J].探索与争鸣. 1996年11期.
    13.蔡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 2007第7期.
    14.蔡昉.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J].经济学动态. 2007年第12期.
    15.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
    16.蔡昉.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J].金融经济. 2008年第3期.
    17.蔡昉.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中国经验[J].中国发展观察. 2008年第9期.
    18.曹婉莉.战后德国劳资合作制度及其社会调控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19.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5年.
    20.常凯.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
    21.陈恕祥,杨培雷.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2.陈建安.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劳动问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3.陈光.冲突到稳定:上海劳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
    24.程民选.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特点及经验总结[J].南开经济研究. 2005年6月.
    25.程民选.信誉与产权制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6.程民选.信用主体: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J].财经科学. 2008年第3期.
    27.程延园.劳动关系(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8.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3期.
    29.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30.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论:兼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7年.
    31.程恩富.社会进步与工会的作用[J].工会理论研究. 2000年第2期.
    32.程恩富.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J].经济学动态. 2005年第11期.
    33.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 2007年第10期.
    34.崔克亮.?何以破解山西矿难“死结”[N].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2月24日.
    35.大卫·桑普斯特福特.卢昌崇译.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36.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81)[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7.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
    38.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
    39.丹尼尔·A·雷恩.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
    40.党国英.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风险控制[N].南方周末.2007年9月20日.
    41.党国英.打破“永不合作”的社会均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4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
    43.丁冰.?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44.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
    45.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8期.
    46.范省伟.基于组织变迁视角的行业协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 2005年.
    47.弗里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
    48.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年.
    49.凤笑天主编.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50.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J].社会. 2006年第3期.
    51.冯苏京.企业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 2008年.
    52.高爱娣.新中国工会史(1948-1998)[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
    53.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 2005年.
    54.高新军.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安志文谈: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3年第4期.?
    55.高春颀.?私营企业主呈现精英化趋势[N].中华工商时报. 2007年2月12日.?
    56.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
    57.龚基云.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动态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年第8期.
    58.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9.郭庆松.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
    60.郭台辉.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变迁:对我国改革历程的一种解释[J].岭南学刊. 2006年第4期.
    61.郭玉志.?央企薪酬体系谋求公平[N].中国企业报. 2008年7月8日.
    62.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 2004年.
    63.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年.
    64.韩保江主编.劳动关系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5年.?
    65.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66.何自力.比较制度分析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1年第8期.
    67.何燕珍,林永基.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 2005年第4期.
    68.黑启明.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5.
    69.黑启明.论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J].河南大学学报. 2006年3月.
    70.黑启明.劳动关系研究十大基本范畴的科学界定[J].理论与现代化. 2004年第6期.
    71.欢佩君.日本企业的终身雇用制度及其变化[J].日本问题研究. 2003年第3期.
    72.黄少安.产权与人权关系的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 1998年第3期.
    73.黄桂田,李止全.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解析框架[J].经济研究. 2002年第1期.?
    74.基思·怀特菲尔德等编,程延园等译.产业关系研究方法[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
    75.坎南.?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年.?
    76.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
    77.克里斯特曼.财产的神话:走向平等主义的所有权理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8.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
    79.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
    80.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
    81.“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日本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劳动保障. 2006年第7期.?
    82.劳资关系已成为最突出社会经济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6年4月4日.
    83.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 1996年.
    84.李萍.中国劳动力市场体制性分割: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1999年第6期.
    85.李萍.技术进步动力机制的制度绩效分析[J].经济学家. 2002年第4期.
    86.李萍.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调整[J].经济评论. 2003年第4期.
    87.李萍.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对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的思考[J].经济学家. 2004年第3期.
    88.李萍,陈志舟.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不同时期的职能转换[N].光明日报. 2005年4月20日.
    89.李萍.破解城乡发展中的“回波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2月16日.
    90.李萍,刘金石.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一个理论逻辑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
    91.李萍,罗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度考察:城市外化与农村内化[J].改革. 2008年第9期.
    92.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从市场机制角度给出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0年.
    93.李萍,戴歌新等著.转型与分配协调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94.李萍,武建奇,杨慧玲.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
    95.李萍,陈志舟,吴凯超,张树民.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变迁:基于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
    96.李婷玉.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管理趋势[J].学术探索. 2006年第5期.
    97.李友梅.?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J].社会. 2008年第6期.
    98.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M].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99.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期..?
    100.李德齐.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M].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年.?
    101.李德齐.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跨世纪工会干部系列读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
    102.李向东,田泽永,李济广.非国有企业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研究[J].价格月刊. 2008年第11期.
    103.理查德·斯格特.比较制度分析的若干要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年1月.
    104.梁家强.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理论发展[M].科学管理研究. 2005年第2期.
    105.林毅夫.深化市场改革是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J].经济研究. 1998年第11期.
    106.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 2004年第4期.
    107.刘诗白.论产权制度及其功能[J].经济体制改革. 1993年第5期.
    108.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109.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产权制度的构建[J].福建论坛. 2004年第11期.
    110.刘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变化及企业治理的新特点[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111.刘灿等著.中国经济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12.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J].当代经济研究. 2007年第11期.
    113.刘伟.中国私营资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
    114.刘东升等著.劳动关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年.
    115.刘长庚主编.联合产权论: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年.
    116.刘建洲.新时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一个劳动者视角的分析[J].学术探索. 2007年第2期.
    117.刘景章.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J].甘肃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
    118.刘苓玲,晋利珍.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趋势[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119.刘锐.如何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以“华为事件”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
    120.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21.陆学艺主编.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6年.
    12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123.卢现祥.转轨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征[J].经济问题. 1999年第11期.
    124.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125.罗结珍译.法国劳动法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6年.
    126.罗宁.从农民收入入手: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解构问题[J].天府新论. 2006年第3期.
    127.吕永霞,吕永成等.浅析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J].前沿. 2005年第6期.
    128.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J].经济学家. 2006年第6期.
    129.吕铁.重化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 2007年4月20日.
    130.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
    13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年.
    13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
    13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
    1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
    1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36.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37.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年.
    138.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年.
    139.齐格蒙特·鲍曼.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140.戚译,朱秀君.经济博弈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41.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1981)[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55年.
    142.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 2002年.
    143.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N].南方周末. 2008年2月21日.
    144.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起因和一些初步的结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7年第1期.
    145.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46.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
    147.青木昌彦.郑江淮等译.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148.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49.权衡,徐琤.资本理论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4月.
    150.任泽民,阎友民,梁满光,赵越.美国劳资关系调整制度的若干方面[J].中国劳动科学. 1995年第1期.
    151.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年.
    152.时颖.工会角色定位法律问题探讨:兼评我国现行工会法[J].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3期.?
    153.盛乐,姚先国.残缺劳动力产权与国企经营低效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0年第2期.
    154.宋长青.我国多数职工没有参加工会[J].中国统计. 2006年第5期.
    155.宋宗宏,叶初升.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 2006年第9期.
    156.宋智勇.论制度结构和制度均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157.孙立平.?《劳动合同法》的负面效应是如何产生的[N].经济观察报. 2008年9月15日.
    158.孙立平.?断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159.孙立平.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M].载于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60.孙景宇.转型经济与比较制度分析:论制度范式[J].经济评论. 2004年第6期.
    161.汤美芳.近年来有关劳资关系研究综述[J].宁波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
    162.佟新. 2007年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 2007年第6期.?
    163.王朝明.政府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兼论社会政策改革的滞后性[J].财经科学. 2006年第1期.
    164.王朝明,曾传亮.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 2007年第1期.
    165.王朝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 2008年第2期.
    166.王珏. 21世纪中国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J].香港:中国评论. 2001年第4期.
    167.王珏.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问题探析[J].管理世界. 2002年第11期.
    168.王珏.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J].江苏行政学院报. 2004年第6期.
    169.王珏,王金柱.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J].理论前沿. 2002年第2期.
    170.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共中央党校. 2003年.
    171.王莉,崔坦,唐行.?如何看待对《劳动合同法》的争议[N].经济参考报. 2007年8月31日.
    172.王建梅.?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评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49期.?
    173.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74.王大庆,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51期.
    175.王全兴.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年.
    176.王爱文.社会劳动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3年.
    177.王连成,冯德志.入世后开发区外企劳动关系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会论坛. 2002年第12期.
    178.王家宠,钱大东.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年
    179.王小龙.经济发展、劳动分工与最优社会契约[D].西北大学. 2002.
    180.汪伟等.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J].经济研究. 2006年第3期.
    181.乌尔里希·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4年.
    182.吴敬琏.?重化工业模式不利就业,?加剧贫富分化[N].中国网. 2004年12月17日.?
    183.吴江,陈谊.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4年第1期.
    184.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J].东岳论丛. 2008年第3期.
    185.吴海.论作为经济伦理的合作范畴[J].学海. 2001年第5期.
    186.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
    187.吴俊,?彭勇.?华为“辞工”事件解读[J].瞭望. 2007年第46期.
    188.吴亚平,郑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工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
    189.武建奇.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以阶级人假设为前提,以劳动者产权为核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年.
    190.武中俐.从劳资争议解读经济法理念方面的失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8期.
    191.悉德尼·韦伯,比阿特丽丝·韦伯.英国工会运动史(1894)[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年.
    192.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 2004年第6期.
    193.夏小林.为什么人服务是经济学的大本大源[J].税务研究. 2008年第1期.
    194.夏业良.下岗职工未纳入失业人口中,中国失业率受质疑[N].南方周末. 2004年7月30日.
    195.谢识予.经济博弃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2年.
    196.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
    197.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年.
    198.许峰.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04年第8期.
    199.徐伟红,盛乐.劳动力产权理论:一种博弈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
    200.徐小洪.劳动力产权制度的国有制与市场化变迁[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201.徐伟.经济转型期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J].经济导刊. 2007年第12期.
    202.徐伟.经济转型期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J].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第2期.
    203.薛凤伟,郑鹏飞.论外资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J].工会论坛. 2008年第1期.
    20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年.
    20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年.
    206.易定红.劳动经济学在工会理论上的新发展[J].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
    207.颜辉.日本的劳资关系[J].中国职工教育. 1999年第7期.
    208.严海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的政治分析[J].江淮论坛. 2006年第4期.
    209.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210.杨春学.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问题的重新反思[J].经济学动态. 2006年第5期.
    21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12.杨瑞龙.契约理论与农民工经济纠纷[J].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
    213.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J].经济研究. 1997年第1期.
    214.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年.
    215.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216.姚先国,郭继强.再论劳动力产权:用“劳动力产权”概念超越“劳动力商品”概念[J].学术月刊. 2001年第3期.
    217.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 2004年第7期.
    218.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J].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
    219.叶正茂,洪远朋.论共享利益与产权界定[J].经济学动态. 2002年第3期.
    220.于欣.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8年第5期.
    221.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耶勒·菲瑟.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年.
    222.约翰·罗默.公平促进效率:对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评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年第3期.
    223.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年.
    224.约翰·R·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年.
    225.约翰·K·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年.
    226.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
    227.于建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 2008年第2期.
    228.于建嵘.要敢于给矿工维权空间[N].时代人物周报. 2005年8月30日.
    229.于萍.工会与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D].山东大学. 2006年.
    23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23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 1995年.
    232.张五常.卖桔者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96页.
    233.张明.劳动仲裁行为与劳动行政行为辩析[J].中国劳动. 2003年第11期.
    234.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35.张永宏.市场转型中的农民工和劳动合同[J].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第2期.
    236.张小宁.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研究http://gjs.cass.cn/pdf/new%20research/gyqygzjdjzyj.pdf.
    237.张坚民.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剩余索取权[J].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5期.
    238.张兴祥.工会组织缺位下的工人个人谈判博弈:兼论我国民工的策略抑制问题[J].财经科学. 2007年第4期.
    239.赵洪山.西方劳资合作与冲突理论介绍[J].理论界. 2005年第1期.
    240.赵薇.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管理世界. 2002年第7期.
    241.赵曙明,赵薇.美、德、日劳资关系管理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年第1期.
    242.赵小仕.劳动关系中的双向道德风险问题[J].财经科学. 2009年第4期.
    243.赵祖平.错位、缺位:劳动关系重建中的政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24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年.
    245.仲大军. MBO的合法性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缺陷[J].开放导报. 2005年第1期.
    24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247.郑桥,佘云霞.世界工会概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
    248.郑风田,冯伟.根治矿难:产权改革能否有效:兼析山西临汾、吕梁的煤矿产权改革试点[J].经济学家. 2007年第4期.
    24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50.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 1996年第6期.
    251.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 2000年第11期.
    252.周其仁.重要的是让企业竞争大过劳务竞争[J].中国企业家. 2008年第2期.
    253.周超.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254.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 2001年第5期.
    255.周新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两种体制下的经济关系[J].现代财经. 2001年第12期.
    256.周长征.我国劳动立法与基本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J].中国劳动. 2004年第5期.
    25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258.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8年.
    259.祝晏君.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l年.
    260.庄丽娟,钟继红.劳动制度深化改革的关键:确立劳动力产权[J].岭南学刊. 199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