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村委会选举:基层民主实践的法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民自治是在中国经济、政治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体现了基层民主法治的自发性实践与国家上层政权主动推广的结合、自发性民主与动员式民主的结合。村民自治以村委会选举为突破口,并进一步向更真实、更深层次的民主扩展,其间诸多的困境与冲突,成为村民自治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对“两委”冲突、村与乡的冲突的原因和解决路径的探索,无疑是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理论课题,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The villager’s autonomy is form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reflecting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stratum’s spontaneous democratic practice and upper regime’s own initiative popularizing,the combination of spontaneous democracy and mobilizing democracy. The villager’s autonomy is extending further to more genuine and deeper levels democracy 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villager’s committee election. There are many conflicts and difficult positions in villager’s autonomy. We must face and solve these urgent problems,especially the conficts between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and the committe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base unit in village,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and the village and town’s government..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se conflicts and search the way of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task which promotes the villager’s autonomy and the process of the basic stratum’s democratic rule by law. It ha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引文
①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①该资料见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②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①郑永年.中国会变得更民主吗[A].选自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C].台湾月旦出版社,第437——455页.
    ②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J]选自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①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②李学举.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之路[A].见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20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C].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①李凡.中国的基层选举改革[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②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①姚立法著.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①邹爱国等著.“梨树”盛开民主花——吉林省梨树县村民自治见闻[N].载农民日报.1993年6月9日.
    ①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①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①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225页.
    ①赵树凯.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J].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①卢福营等著.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①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②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序言.
    ①谢志岿.公社后体制下的乡村政治:变迁与重建[J].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1).
    ②卢福营等著.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卢福营等著.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④张厚安,徐勇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比较[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228页.
    ①卢福营等著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①李凡.再谈中国农民的政治选择[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②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③李凡.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突破——对浙江温岭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观察[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①彭兰红.动员式民主在基层的实践与发展[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②[美]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等著.政治科学[M].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王振耀,白钢,王仲田著.中国村民自治前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74页——83页.
    ①彭兰红.动员式民主在基层的实践与发展[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97页.
    ①彭兰红.动员式民主在基层的实践与发展[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
    ②黄嘉树,程瑞著.台湾选举研究[M].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M].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①江宜桦.台湾民主意识的变迁与挑战[CP].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
    ②[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③[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①刘军宁著.共和﹒民主﹒宪政[CP].原载思想评论[J].http://sinoliberal.com/ 2003年1月27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由9号主席令公布).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
    [3]《民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4]《黑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1999年11月11日起施行).
    [5]《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1999年1月22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8月2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修正).
    [6]《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2000年4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1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决定修正).
    [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民政厅关于认真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嘎查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问题意见的通知》.
    [8]《关于认真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嘎查此物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意见》(自治区民政厅二000年六月十五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0]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1]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C].台北:台湾月旦出版社,1998.
    [12]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J].选自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13]李学举.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之路[A]见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20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14]姚立法.潜江市2005年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5]李凡.中国的基层选举改革[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16]邹爱国等著.“梨树”盛开民主花——吉林省梨树县村民自治见闻[N].载农民日报.1993年6月9日.
    [17]赵树凯.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J].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18]卢福营等著.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9]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0]谢志岿.公社后体制下的乡村政治:变迁与重建[J].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1).
    [21]张厚安,徐勇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2]李凡.再谈中国农民的政治选择[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3]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4]李凡.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突破——对浙江温岭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观察[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5]彭兰红.动员式民主在基层的实践与发展[A].选自2005年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C].李凡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6] [美]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等著.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7]王振耀,白钢,王仲田著.中国村民自治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8]黄嘉树,程瑞著.台湾选举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9]江宜桦台湾民主意识的变迁与挑战[J].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
    [30]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1]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2]潘嘉玮,周贤日著.村民自治与行政权的冲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3]仝志辉.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政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34]马长山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时代意义及其反差[J].(载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二期).
    [35]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6]毛丹,任强著.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7]吴毅.转型社会的乡村政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8]刘国深等著.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39] [澳]J·布鲁斯·家博著台湾乡村地方政治[M].严安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0]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1]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4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4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45] [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46] [法]邦雅曼·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7]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