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社会秩序整合中的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为间接背景,以改革开放特别是乡村改革为直接背景,以乡村社会文化规范的变迁为主要视角,旨在探讨当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转型和重建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当代乡村社会秩序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可以通过链合——亚制度性整合进行有效地协调和化解,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稳定。
     第一章论述的是制度性规范与乡村社会秩序。在本文中,制度是作为“规范”而不是作为多种规定性的体系来使用。从本质上来讲,制度性规范作为国家的基本治理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从制度的制定及制度来源看,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一整套规则的制度,从上至下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规范性行为准则、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代乡村制度建设源于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建设,即人民公社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乡村制度在分化的同时也向现代制度进行转变。最后,笔者指出乡村制度性规范对乡村社会秩序而言,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
     第二章论述的是非制度性规范与乡村社会秩序。作为制度性规范的对立面,非制度性规范是对所有不属于制度性规定的规范的统称,是针对制度性规范所作的一种否定陈述,而不是指单一某种或某类规范。从来源来看,非制度性规范源于传统礼俗,具有习俗属性的特征。非制度性规范的主要来源有习俗、道德及宗教等形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复兴和聚族而居的村落布局使得乡村非制度性规范的出现突出地体现为传统的复兴,这表明乡村非制度性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习俗性特征,这也是与目前我国乡村社会在总体上处于农业社会的前现代状态相一致的。最后,笔者指出乡村非制度性规范对乡村社会具有秩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负面影响。
     第三章是关于乡村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的实践,即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问题。这里,乡村制度化主要不是指乡村社会规范的系统化和程序化,而是指乡村制度性规范逐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即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制度性规范的指导和约束的过程。作为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基本手段,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主要体现为国家对乡村社会中所作的各种制度安排。乡村社会秩序走向制度化的力量或制度化的机制主要有权力机制、服务机制和理性化机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强势这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对非制度性规范进行的打压和边缘化。当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呈现强势状态或者说乡村社会秩序全面走向制度化时,乡村制度性规范的消极作用就会凸显,从而给乡村社会秩序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同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相对应,乡村社会秩序的非制度化是指乡村非制度性规范逐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非制度性规范的指导和约束的过程。从乡村非制度性规范的来源来看,乡村社会秩序的非制度化首先体现在宗(家)族的复兴与民间传统的复兴。与制度化的机制不同,乡村社会秩序的非制度化具有认同机制和伦理机制。从乡村社会内部来看,乡村社会秩序非制度化强势主要体现为非制度性规范对制度性规范作用进行抵制和破坏。如同乡村社会秩序制度化强势一样,乡村非制度化强势也会造成众多乡村社会秩序问题。
     第四章讨论的是当代乡村社会秩序的亚制度性整合问题。首先,通过对当代乡村二元秩序的反思或再认识,笔者提出链式整合概念,对当代乡村社会中的制度性规范和非制度性规范以及乡村社会秩序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进行亚制度性整合。接着,从农民属性及其行动选择力量、村落精英的带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变通等角度探讨乡村社会秩序亚制度性整合的动力问题。最后,从亚制度性规范的形成来看,乡村社会秩序的亚制度性整合有移风易俗和制度操作两种基本实践形态。
     结语和讨论部分强调乡村社会秩序的链合只是乡村社会秩序转型过程的历史产物,且链合状态下的乡村社会秩序仍只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社会秩序只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制度规范与非制度规范在链合作用下必将逐渐走向融合,最终达到啮合的市民社会稳定状态。
With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especially the rural reform,as the background,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ent rural social order.The central point of view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like the following:through sub-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institutional order and non-institutional order can be effectively dissolved.Thus the stability of rural society can come into being.
     Chapter one discourses systematic norm and rural social order.In this dissertation,"Zhidu" refers to institution instead of system.From its very nature,as the fundamental governance method of nation,institutional norm represents national embodiments.From its establishment and origin, institution can be put into three categories:normative behavior standard,constitutional order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contemporary rural institu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new China,or in another word,socialism system of the people's commune.During the course of reform,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ing economy,rural institution is changing to a modern one as well.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it comes the conclusion:the rural institution not only has the positive function,but also has the negative function.
     Chapter two discour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non-institutional norm and rural social order.Being considered as opposite to the institutional norm,non-institutional norm is a general designation of all the other norms that can't be accepted into the realm of institution.It is more like a negative description of institutional norm than some kind of norm.From its origin,non-institutional norm originated from traditional rite,habit and the rule of family for example.Therefore it has consuetudinary characteristics.Due to the reviving of small-peasant economy and living pattern of village,the rural non-institutional norm emerges as a revival of tradition.Such fact agrees with the living praxis of current Chinese rural society,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it comes the conclusion:rural non-institutional norm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n rural social order.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praxis of rural institutional norm and non-institutional norm.That i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In this part,r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rural institutional order gradually produces and functions than to the systemization and routinization of rural social norm.As the basic governance method of nation,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mainly represents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nation in the rural society.The mechanism that drives rural social order to the stat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mainly contains:the mechanism of power,of service and of rationaliz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governance,the domin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represents like this:non-institutional norm is being put into the state of peripherization.As a result of such dominance,the negative effect of rural institutional norm will be exaggerated,and rural social order will be very likely to be in a mess.
     Corresponding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refers to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rural non-institutional norm gradually produces and functions.From the origin of it,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firstly represents as the revival of household and folks tradition.Different from the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holds the mechanism of self-identity and mechanism of ethics.From inside the rural society,the dominance of 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represents as the boycott and ruining of 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norm to its counterpart. Similar to the dominanc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the dominance of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 will arouse plenty of problems.
     Chapter four discourses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rural social order.Firstly,through taking the theory of neo-modernization and neo-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 into this research,the author brings up the idea of sub-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by interlinkage.Next,from the aspects of peasant's action,the role of standouts in villag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grass-root in the countryside, the author discourses the drive of sub-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Finally,from the coming of sub-institutional norm,sub-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by interlinkage of rural social order has two fundamental pattern of praxis:changing custom and the operation of institution.
     In conclusion,the interlinkage of rural order is the product/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ocial order.Under the interlinking circumstances,rural social order is in the state of sub-health. However,as institutional norm and non-institutional norm are gradually inoscula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linkage,a stable civil society will come into being.
引文
[1]有关内容参见本文的附录2:“家户经济”的兴起。
    [2]有关内容参见本文的附录3:“乡政村治”格局的形成。
    [3]林少敏:《中国乡土礼治秩序在当代的走势--兼论村民自治的现代性及其秩序整合功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9年第11期。
    [1]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3页。
    [1]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译者前言第3-4页。
    [2]曹锦清:《中国农村转型:转向何方》,载《三农中国》,第3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页。
    [3]徐杰舜:《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博弈--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4]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绪论第2页。
    [1]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第3期。
    [2]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第4期。
    [1]林聚任、刘翠霞:《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共同体”之路》,载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新乡村建设专题》,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170页。
    [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载[美]杰弗里·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483页。
    [2]同上,第490页。
    [1][美]丹尼尔·扬克洛维奇著、罗雅等译:《新价值观》,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9年版,第154页。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2页。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71页。
    [1]Webster' 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G.C.Merriam Co,1976,p.1171.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版,第185页。
    [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版,第3页。
    [4][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版,第253页。
    [1][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345页。
    [2][美]罗尔斯 《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50页。
    [3][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86页。
    [4][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页。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253页。
    [6]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页。
    [7][英]A·布洛克等编:《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291页。
    [8]段治乾:《制度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
    [1]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页。
    [2]夏玉珍:《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第23页。
    [3]同上。
    [4]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1]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25页。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2页。
    [2]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东岳论坛》 2004年第4期。
    [1][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导论第6-7页。
    [2]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第15页。
    [1]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371页。
    [2]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页。
    [3]巫文强:《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第一章,《改革与战略》,http://www.ggyzl.cn/,2007-10-26。
    [1]巫文强:《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第一章,《改革与战略》,http://www.ggyzl.cn/,2007-10-26。
    [2]同上。
    [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51-52页。
    [1]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2]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 2005年版,第93页。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页。
    [4]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自序第5页。
    [5]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67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页。
    [2]21世纪乡镇工作全书编委会:《21世纪乡镇工作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版,第832页。
    [1]中共中央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 1999年版,第26-32页。
    [2]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求是》 2006年第18期。
    [3]中共永嘉县党史研究室、永嘉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年版。
    [1]沈冲、向熙杨主编:《十年来:理论、政策、实践--资料选编(二)》,求实出版社 1988年版,第4-6页。
    [1]王勇:《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广西文学》 2007年第4期。
    [1]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1]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统计出版社 1989年版,第24页。
    [2]郭德宏、李玲玉主编:《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年版,第326页。
    [3]同上,第329页。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71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455页。
    [1]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版,第180页。
    [1]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 2006年第1期。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5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50页。
    [2]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 2006年第1期。
    [1]夏玉珍:《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年5月,第38页。
    [1]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
    [1]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83页。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70-8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4-30页。
    [1]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538-539页。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2]同上,第114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2]同上。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2]李赐平:《国外义务教育立法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2]同上,第62-63页。
    [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第6-7页。
    [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52页。
    [2]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3]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捧--园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4]人民日报评论员:《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人民日报》1996年5月16日第1版。
    [1]秦德良:《“严打”刑事政策及其实践的历史考察》,http://www.law-lib.com/1w_view.asp?no=6763.
    [2]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页.
    [1]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2]孙津:《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第2页。
    [1]胡星斗:《试论建立现代农村制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孙津:《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金太军、施从美主编:《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符平:《乡村信仰场域--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7页。
    [2]郑土有:《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同上,第7页。
    [1]李松玉:《制度权戚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2]同上,第38页。
    [3]同上。
    [1]肖唐镖、幸珍宁:《警惕农村宗族势力抬头》,《中国国情国力》1997年第10期。
    [1]严实:《当今城乡迷信风潮扫描》,《楚风》,1996年第2期。
    [2]符平:《乡村信仰场域-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7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4]同上,第66页。
    [1]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0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137页。
    [3][前苏联ю·и·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1]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第4期。
    [2]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3]同上,第88页。
    [4]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第4期。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8页。
    [2]周朗:《泥腿子睬出来的民主之路--关于村民自治情况调查》,《人民日报》1999年3月4日第10版。
    [3]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92页。
    [4]陈光金:《中国乡村政治现代化的回首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510页。
    [5]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1页.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2]朱国宏:《经济改革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流失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人口学刊》1993年第2期。
    [3]李学春:《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权利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刍议》,《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于建蝾:《警惕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入--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决策咨询》2003年第8期。
    [1]林聚任、刘翠霞:《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共同体”之路》,载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社会发慌研究(第2辑)--新乡村建设专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自序第6页。
    [2]同上。
    [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页。
    [4]同上,第365页。
    [5]同上。
    [1]吕红平:《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3页。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6页。
    [2]同上,第364页。
    [3]同上。
    [1][法]伊莎白、麦港:《分歧与协议:分析社会规范变迁的一种研究路径》,《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2]同上,第114页。
    [1][法]伊莎白、麦港:《分歧与协议:分析社会规范变迁的一种研究路径》,《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促城乡教育 成都锦江区以“学校文化反哺农村”》,摘自新华网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6-05/23/content_7071046.htm。
    [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同上。
    [1]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东岳论丛》2004年第4期。
    [2]同上。
    [3]同上。
    [1]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东岳论丛》2004年第4期。
    [1]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3]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0页。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载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2]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3]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1]孙津:《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2]同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1]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2]《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9月,第385页。
    [3]刘金海:《村民自治的绩效评估》,《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
    --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陈福胜:《法治:自由秩序与秩序的动态平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浙闽主编:《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程贵铭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葛承雍:《中国传统风俗与现代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2004.1/2/3)》,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金太军、施从美主编:《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守经、钟涨宝编著:《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培林、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1989年版。
    --林聚任:《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新乡村建设专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林岗、张宇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吕红平:《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罗红光:《不等价值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牛若峰、郭书国主编:《农村发展新阶段--问题与探索》,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仝志辉主编:《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性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谢立中、孙立平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徐勇、项继权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晓军:《乡镇街坊:结构与关系-武汉市郊兰乡街坊的个案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薛和:《江村自治--社会变迁中的农村基层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闫玉刚:《改造国民性--走近鲁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于建蝾:《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俞可平:《杜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翟学伟:《中国人的行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穹主编:《“严打”政策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和建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郑杭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土有:《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钟敬文:《谣俗蠡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
    --庄孔韶:《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国家统计局农村司:《中国农村四十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
    --董建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第4期。
    --董磊明:《传统与嬗变-集体企业改制后的苏南农村村级治理》,《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冯小双:《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顾昕:《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郭星华:《构建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探索与争鸣》2005第2期。
    --何军:《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贺雪峰:《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文史哲》2006第4期。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云南社会科学》1999第3期。
    --贺雪峰:《论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秩序》,《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第4期。
    --贺雪峰:《转型时期国家在保持乡土秩序中的作用--对国家权力上收论与国家权力下渗论的评论》,《中州学刊》1999第5期。
    --胡星斗:《试论建立现代农村制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江立华:《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江立华:《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西北人口》2002年第1期。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李汉林:《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梁治平:《从“礼治”到“法治”》,《开放时代》1999第1期。
    --林少敏:《从“乡土”走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选择》,《东南学术》1999第6期。
    --刘少杰:《中国社会秩序的理性化困境》,《学习与探索》2005第2期。
    --刘少杰:《社会矛盾的制度协调(英文)》,《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河北学刊》2006第1期。
    --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潘泽泉:《乡土中国向何处去?--读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中国研究》2006年第8期。
    --沈新坤:《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全能主义倾向》,《社会》2004年第6期。
    --孙立平:《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英文)》,《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孙玉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成本分析和理性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田宝法:《对传统社会秩序生成机制的现代性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占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以对宜宾农村的个案调查为例》,《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楠:《亚当·斯密的社会观:源于人性的自然秩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社会》2006年第5期。
    --王茂美:《新农村政治建设中的农民非制度化运作问题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吴思红:《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第4期。
    --夏玉珍:《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控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夏玉珍:《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理论月刊》2002年第2期。
    --夏玉珍:《社会规范合理性问题探讨》,《江汉论坛》2004年第12期。
    --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东岳论坛》2004年第4期。
    --邢克鑫:《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徐晓军:《社会距离与农民间的合作行为》,《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徐晓军:《论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区记忆的变迁》,《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徐杰舜:《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博弈--盂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杨正喜:《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原因探微》,《兰州学刊》2006年第3期。
    --杨心宇、王伯新:《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求是学刊》2005年第9期。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秩序》,《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章燕:《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前沿》2005年第7期。
    --赵利生:《民族社会规范与民族社会秩序的重构--以法律为主导的多元社会秩序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郑杭生:《降低处理我国社会矛盾成本的根本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8期。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周大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与村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14个村庄田野资料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符平:《乡村信仰场域-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胡晓霞:《非正式制度与中图农村基层治理》,新疆农业大学博士,2007年。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李巨澜:《失范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沈新坤:《从全能主义到后全能主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王德庆:《契约、规范与乡村社会秩序》,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王志刚:《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吴淼:《乡村政治过程:生产经营与秩序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夏玉珍:《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社会互构视角下经典行动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二、三、四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弗里曼、毕韦克等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罗杰斯·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丹尼斯·史密斯著,萧韶译:《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Burns,John.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ouglass C.North.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arlove,John.1995."Village Politics",in China in the 1990s,edited by Rorbert Benewick and Paul Vingrove.Vancouver:UBC Press.
    --Leeminh,Frank.1985.Rural China Today,London:Longman.
    --March,James and Johna Olson.1989.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New York:Free Press.
    --Mary,Douglas 1986,How Institutions Think.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Dong,Fureng.1988.Rural reform,Nonfarm Development,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erkins,Dwinght Heald.1984.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Baltimore:Published for the World Bank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oeble,Thomas.1996."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Comparative Politics,No.2 January.
    --Yang,Dali L..1996.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Rural Society,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玉海》卷一三六《周兵制》。
    [2]《管子》卷九《闯第二十四》。
    [3]刘振伟:《农民与农村组织建设》,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4]《史记》卷六十八《商鞅列传》。
    [1]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下),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21页。
    [2]《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3]《晋书》卷七十《刘超传》。
    [4]《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
    [5]《南齐书》卷五《海陵王》。
    [6]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6、17页。
    [7]蔡宏进:《乡村社会学》,三民书局1989年年版,第116页。
    [1]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6、17页。
    [2]同上。
    [3]同上。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1]蔡华:《土地权利、法律秩序和社会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2]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3]陆学艺:《社会学要重视当今农民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9期。
    [1]摘自《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1]蔡华:《土地权利、法律秩序和社会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512页。
    [1]《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9月,第3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