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时期的教育与《诗》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先秦时期的《诗经》教育对中国古代《诗经》阐释模式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维方式的形成皆有重要影响,故理清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意义十分重大。而《诗》教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尤其是与当时的整体教育背景关系密切,因此,在考察先秦整体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诗》的教习情况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其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而且,在整体把握先秦《诗》教情况的基础上,还可以顺利解决《诗序》研究中出现的部分问题。本着这一思路,本文从先秦的整体教育背景切入,从中清理出《诗》教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就其与《诗序》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本文按时代先后顺序,将先秦时期的教育分为西周官学教育、春秋战国官学教育与春秋战国私学教育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在具体操作上,分三个层次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对先秦时期的整体教育背景进行文献学考证;第二个层次,以先秦时期的整体教育背景为基础考察《诗》教的存在状况及其特点;第三个层次,探讨先秦《诗》教与《诗序》的关系问题,就某些具体问题做出解释。
     绪论,介绍选题缘起,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回顾本论题研究的历史。
     第一章,西周时期的教育与《诗》教。本章对典籍中记载的西周时期教育资料做了文献考证,探讨了此期的《诗》教特点及其与《诗序》的关系,指出官方《诗》教在说诗内容与方法上对其后的《诗》学具有决定性影响。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与《诗》教。本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及其影响下的《诗》教的存在状态与特点做了分析。认为春秋以后的官学教育虽然式微,但终先秦之世一直存在。春秋时期的官学《诗》教增加了如何在聘问场合以《诗》合意一项内容,且某些诗用乐场合的变化带动了新的用乐之义产生。因此,赋《诗》言志的技能以及这些用乐场合与乐章义发生变化的诗必然会成为《诗》教的重要内容由乐官进行传授。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与《诗》教。本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及其影响下的《诗》教的存在状态与特点做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因礼崩乐坏导致了《诗》、《书》等“四教”变得“故而不切”,因此不被儒、墨二家之外的其他诸子列入教学范围内。就儒学《诗》教而言,又因时代发展以及教《诗》者等方面的原因而体现出阶段性特点。至于墨家《诗》教则表现出以《诗》为史的特征。除此之外,本文在讨论此期《诗》教与《诗序》关系的基础上还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总论,按不同的专题以时代发展的顺序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指出本专题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
     一、在先秦教育史研究方面的创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在先秦《诗》教研究方面的创新。其一,本文从《诗》教的角度对先秦时期的说《诗》、解《诗》资料加以重新梳理,将先秦《诗》教的发生、发展情况作为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整体描述。其二,本文认为“六诗”中的“兴”,与“乐语”中的“兴”不同。原因在于前者是音乐形式,可歌;而后者则是一种话语方式。其三,对逸诗出现的原因做了分析。
     三、在《诗序》研究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比先秦《诗》说与《诗序》的关系,发现个别诗的《诗序》体现出由诗文内容推导诗义的特点。由此可以推知这类诗的《诗序》虽然也从政教的角度说诗,但并不符合周制。
Poem Teaching(educ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radi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depends on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at time. So making a systematic study on Poem Teaching tradition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ing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in the Pre-Qin Period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thoroughly. After a whole master of characteristics of Poem Teaching in the Pre-Qin Period, some problems which will be met in the course of study can be solved successfully. According to this train of thought, the thesis, from the point of education background in the Pre-Qin Period to look at, de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oem Teach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Then on this basis, the thesis also makes a further searching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and it, striving to solve some problems. With regard to the paper’s structure, the thesis divides educa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imes which are the education of Western Zhou official schools ,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private schools’educa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ncerning specific of writing, the thesis discusses from three levels: firstly, a document textual research to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e same time; secondly, a study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e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 background in Pre-Qin Period; thirdly, a search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m Teaching and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and a explanation on some specific problems.
     Introduction of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asons of picking this topic, reviewing its researching history and illustrating the searching method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ng.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and the Book of Songs. The educational materials of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recorded i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are textual criticized on liter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em Teaching at this tim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and it are discussed.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latter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by the official Poem Teaching about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e Book of Songs’explanation is pointed out also.
     The second chapter states the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Book of Song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Poem Teaching affected by it,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Firstly, the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after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exists until the Pre-Qin Period though it is not forceful. Secondly,“the explanation and usage of the Book of Songs should accord with explainer’s intentions”, as a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Book of Songs, is added at the official Poem Teaching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rdly, a lose of meaning of original movements is caused by the occasion’s changes that some poems are used as music.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ivate schools’educ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Book of Song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vate schools’educ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Poem Teaching affected by it,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nt of“Four Teaching”, such as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becomes no practical and is out of the teaching f other schools except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because of disorder of Propriety(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in a state of disorder) at this time。The thesis also states that Poem Teaching of Confucianism reflects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because of progress of times and teachers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resolves some specific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m Teaching and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Conclusion makes a summary according to the times’order of different special subject and indicates some problems which remain to be solved further in the researching of this special subject.
     The thesis brings forth three new ideas. The first one is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Pre-Qin Period. The relatively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situation of the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fills gaps in the study of the official schools’education of that time. The second one is on Poem Teaching in the Pre-Qin Period. In the first place, the“language”of“the language of music”is a special method of speaking and an essential distinction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everyday speaking, and it is not a speaking method but the argumentation as the content of speaking. In the second pla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xing”of“six divisions”and“xing”of“the language of music”is that the former is a form of music which can be sung but the latter is a way of speaking. In the third place, the reasons of the finding of lost poems are be analyzed. The third one is on the searching of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Through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Preface of Book of Songs in Pre-Qin Period,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poem’s meaning infers form poem’s text reflected by some prefaces of poems is found. Thus a conclusion is arrived that this kind of prefaces of poems doesn’t accord with the system of Zhou Dynasty though it is explained form the angle of politics.
引文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1756页。
    ②详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卷四十,第379-381页。
    ①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王雲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3-25页。
    ②周予同:《中国学校制度》,王雲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25页。
    ①高时良:《中国古代教育史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①载《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②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①详见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三联书店,2005年,第98-99页。
    ②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三联书店,2005年,第106页。
    ③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
    
    ①载《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2003年。
    ②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③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④载《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6年3月。
    ①刘东影:《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家〈诗〉学思想》,合作导师崔富章教授,博士后出站报告,2005年,第48页。
    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①林耀潾:《先秦儒家诗教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第120页。
    ②康晓城:《先秦儒家诗教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第7页。
    ③林耀潾:《先秦儒家诗教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第258页。
    ④文幸福:《孔子诗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第180-186页。
    ⑤该书与《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二书的台湾印行本目前尚未见到,故均用大陆行本。
    ⑥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页。
    
    ①常宗豪:《先秦文学论集》,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②常宗豪:《先秦文学论集》,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③熊公哲:《诗经研究论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
    ④以上文章皆出自雄公哲等著《诗经研究论集》。
    ⑤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23-124页。
    ⑥熊公哲:《诗经研究论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
    ①《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2页。
    ②《周礼注疏》,卷十,第703页。
    ③《周礼注疏》,卷十,第707页。
    ④《周礼注疏》,卷十一,第713页。
    ⑤《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6页。
    ⑥《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7页。
    ①《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8页。
    ②《周礼注疏》,卷十四,第731页。
    ③《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6-717页。
    ④《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8页。
    ⑤《周礼注疏》,卷十二,第718页。
    ①《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2页。
    ②《礼记正义》,卷十一,第1327页。
    ①《周礼注疏》,卷十四,第730-731页。
    ②《周礼注疏》,卷十四,第731页。
    ③《礼记·燕义》:“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④《周礼注疏》,卷三十一,第850页。
    ①《周礼注疏》,卷三十三,第865页。
    ②《周礼注疏》,卷三十三,第865页。
    ③《周礼注疏》,卷二十八,第833页。
    ④详参王小盾《诗六义原始》,《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⑤《礼记·王制》:“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国之俊选,皆造焉。”
    ⑥《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2页。
    ⑦《礼记正义》,卷二十,第1404-1405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2页。
    ②《周礼注疏》,卷二十二,第787页。
    ③《周礼注疏》,卷二十三,第793页。
    ④《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2页。
    ⑤《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2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1页。
    ②考虑到讨论重点,本文对大学、小学不做辨析。
    ③《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1页。
    
    
    ①《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2页。
    ②《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2页。
    ③《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1页。
    ④《周礼注疏》,卷二十三,第797页。
    ②《礼记正义》,卷二十八,第1471页。
    
    ①伏胜撰:《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卷二,第105-106页。
    ②伏胜撰:《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卷三,第122页。
    ③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51页。
    ④《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卷三十五,第1513页。
    
    ①载《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卷三,第103-104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卷一,第11-12页。
    ①见《仪礼·乡饮酒礼》郑注:“凡工,瞽矇也。”
    ②见《春官·宗伯·大司乐》。
    ③《春官·宗伯·乐师》:“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舞。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令相。……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
    ④大师……大射,帅瞽而歌射节。
    ⑤见《仪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等。
    ⑥《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又见《祭统》、《仲尼燕居》。
    ⑦见《礼记·乐记》子贡问乐。
    ⑧《左传》襄公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
    ⑨《左传》襄公十四年:“公饮之酒,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大师辞,师曹请为之。初,公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公怒,鞭师曹三百。故师曹欲歌之,以怒孙子以报公。公使歌之,遂诵之。”
    ⑩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札观乐。
    
    ①六诗之兴:“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乐语之兴:“兴者,以善物喻善事。”
    ②《仪礼注疏》,卷三,第957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第1882页。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卷五,第286页。
    ①见《周礼·春官·大司乐》:“及射,令奏《驺虞》。诏诸侯以弓矢舞。”《乐师》、《仪礼·乡射礼》、《礼记·射义》皆有相关记载,可参看。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第2083-2084页。
    
    
    ①《论语注疏》,卷十八,第2530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第2086页。
     ①左言东:《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年。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第359-360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上,第1843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四,第425-426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四,第435-436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二,第1954页。
    ③详参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第359-363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第359-360页。
    ⑤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三,第406页。
    ⑥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七,第485-486页。
    
    ①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十九,第667-670页。
    ②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七,第279-280页。
    ①《慎大览·下贤》、《开春论·察贤》、《开春论·期贤》也有相关记载。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卷四十四,第1840页。
    ③《孟子注疏》,卷十,第2745页。
    ①《万章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②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九,第1065-1066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第2345页。
    ④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一,第412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卷二十三,第1569-1570页。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卷七,第178-179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五,第448-449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八,第1923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三,第403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第362-363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七,第500-502页。
    ③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卷五,第145-146页。
    ①《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子服惠伯言:‘吾尝学此矣。’”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80-8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第8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第2015-1016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卷六,第225-226页。
    ③《周礼》:乡大夫之职,……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卷十二)
    ④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二十二,第778页。
    
    ①《孟子注疏》,卷一上,第2666页。
    ②《孟子注疏》,卷五上,第2702页。
    ③参见左言东《先秦职官表》。
    ②详参黄留珠《秦仕进制度考述》,载《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①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载《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84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5-67页。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卷十二,第400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卷五十一,第2327页。
    ③据安作璋、雄铁基《秦汉博士表》,载《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第476-477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一,第379页。
    ②《孟子注疏》,卷二上,第2676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卷五,第205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四,第426-427页。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十五,第354-355页。
    ②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十三,第311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五,第166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二,第1956-1957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九,第1545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卷三,第103-104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三,第1963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九,第2006-2007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八,第1841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九,第1932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五,第2061-2062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二,第2029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八,第200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下,第1856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二,第187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第1904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八,第1837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第1817-1818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卷一,第1-2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卷十七,第500-502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七,第208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二,第2032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卷三,第103-104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卷十六,第724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十八,第1178页。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十九,第456-457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卷九,第439-440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五,第392-393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一,第319-320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三,第89-95页。
    ②它嚣为何人,如今已不可考。陈仲、史鳅二人不知学派归属。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七,第1123-1124页。
    ④由儒入墨。见《史记·儒林列传》:“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⑤《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法家,尚存争议。是稷下道、法等诸学派间的交流造成学术的融合、渗透的结果。
    ⑥由儒入名。见《庄子·秋水》:公孔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⑦见《韩非子·奸劫弑臣》、《诡使》等篇。
    ①见《墨子·公孟》卷十二。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卷七十四,第2347页。
    ③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一,第420页。
    ①《论语注疏》,卷七,第2483页。
    ②《论语注疏》,卷十一,第2498页。
    ③《论语注疏》,卷七,第2481页。
    ④《论语注疏》,卷八,第2487页。
    ⑤《论语注疏》,卷十六,第2522页。
    ⑥《论语注疏》,卷七,第2482页。
    ⑦见蒋伯潜《诸子通考·诸子通考》:“盖读《易》作《春秋》均晚年事,且均未尝以教弟子。”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3页。
    ①《论语注疏》,卷二,第2462页。
    ②《论语注疏》,卷十二,第2504页。
    ③《论语注疏》,卷十五,第2518页。
    ④《论语注疏》,卷十三,第2508页。
    ⑤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卷四十七,第1934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16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第1613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卷十上,第102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1921页。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卷九,第439-440页。
    
    ①详参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卷二百八十二,第1443-1446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卷一百二十一,第3116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三,第104-105页。
    ④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二,第96页。
    
    ①《论语注疏》,卷十九,第2532页。
    ②《论语注疏》,卷八,第2486页。
    
    ③《孟子注疏》,卷八上,第2726-2727页。
    ④《孟子注疏》,卷十三上,第2768页。
    ⑤《孟子注疏》,卷十四下,第2778页。
    
    ①《孟子注疏》,卷十四上,第2773页。
    ②《孟子注疏》,卷九上,第2735页。
    ③《孟子注疏》,卷五上,第2702页。
    
    ①《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卷六)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三,第94-95页。
    ③《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
    ①见《荀子·修身》。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四,第142-144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一,第11-12页。
    ②《儒效》篇也有类似的记载:《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四,第140-141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九,第263-264页。
    ②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①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97页。
    ②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0页。
    ③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98页。
    ④《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第194-195页。
    ⑤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273页。
    
    ①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321-325页。
    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页。
    ③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第10页。
    ④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第10页。
    ⑤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第11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十二,第708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十二,第708页。
    ③《公孟》: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十二,第687-688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十二,第708页。
    ①详参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卷十一,第266-267页。
    ①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7-59页。
    ②详参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第707-722页。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卷十,第1079页。
    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卷十九,第456-457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十九,第1257-1258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卷三十,第1742页。
    ③《尊师》: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四,第205-206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四,第221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四,第232页。
    ②《滕文公》: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卷六)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四,第195页。
    
    ①《礼记正义》,卷六十,第1673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五,第1647页。
    ①《论语注疏》,卷三,第2465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第1614页。
    ②《孟子注疏》,卷三下,第2689页。
    ③《尚书·金縢》:“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公。”
    ④《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21-1622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17-1618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四,第1639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四,第1640页。
    ②《礼记正义》,卷三十九,第1536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九,第1541-1542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第1609页。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19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五,第1650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九,第1538-1541页。
    ②《孟子注疏》,卷七上,第2717页。
    《孟子注疏》,卷九上,第2735页。
    ①《孟子注疏》,卷十二上,第2756页。
    
    ①《孟子注疏》,卷五上,第2702页。
    ②《孟子注疏》,卷十下,第2746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一,第11-12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一,第14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四,第133-134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九,第508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九,第514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九,第511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七,第209-210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九,第486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十,第522-523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四,第129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八,第236页。
    ①第十二简引《诗》:“吾大夫恭且俭,靡人不敛”,据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
    ②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1页。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9页。
    ①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第31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三,第121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卷十二,第705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十五,第893-894页。
    ②如《公孙龙子·迹府》载:“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见王绾:《公孙龙子悬解》,中华书局,1992.9,第34页。
    ③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十八,第1197-1198页。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五,第286页。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十四,第802页。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五,第273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六,第335-336页。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八,第459页。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五,第866页。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二十,第1390页。
    ⑤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卷二十三,第1577页。
    
    ①《天运》: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
    ②王先谦:《庄子集释》,中华书局,卷十下,第1067页。
    ③王先谦:《庄子集释》,卷九上,第927页。
     ①《毛诗正义》,卷十五,第493页。
    ①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②马承源:《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54页。
    ③《礼记正义》,卷五十五,第1648页。
    ④贾谊撰,阎振益、锺夏校注:《新书校注》,卷第一,中华书局,2000年,第47页。
    ⑤如翁贺凯:《两汉<礼记>源流新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1999年第3期。
    
    ①贾谊撰,阎振益锺夏校注:《新书校注》,卷第一,中华书局,第47页。
    ②班固:《汉书》,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8-2249页。另又见于《新书·保傅》。
    ③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1页。
    ①魏征等:《隋书》,卷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73年,第925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五,第1647页。
    ③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9页。
    ④班固:《汉书》,卷五十三,第2410页。
    ⑤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6页。
    ⑥本文对大、小戴《记》间的关系及是否兼含今、古文经学的问题不作讨论,但二戴《记》中确有某些资料是来自先秦的,基本上保存了七十子所作《记》的原貌。
    
    ①虞万里:《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史林》,2002年第2期。
    ②骈慧娟:《从三种<缁衣>看先秦文献的传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4期。
    ③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④以上引文皆见李二民:《缁衣研究》,杨忠教授指导,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①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5页。
    ①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36-437页。
    ①《论语注疏》,卷九,第2491页。
    ②《论语注疏》,卷三,第2466页。
    ③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卷四十七,第1936页。
    ④《论语注疏》,卷九,第2491页。
    ⑤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3-84页。
    ⑥《孟子注疏》,卷二上,第2676页。
    ①崔述:《崔东壁遗书·洙泗考信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一,第372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19页。
    ③《礼记正义》,卷五十五,第1650页。
    ④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卷十六,第975页。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卷一,第17页。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卷二,第79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卷四,第179页。
    ③吴毓江:《墨子校注》,卷五,第204页。
    ①《史记·商君列传》:“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列女传·仁智传》:“我闻其声,不见其人”;《说苑·尊贤》:“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不得,枯死于野。”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三,第77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三,第1801页。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卷十五,第86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二,第2035-2036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卷十六,第425页。
    ③《礼记正义》,卷六十二,第1687页。
    ④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卷十二,第243页。
    ①郭英德:《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生成方式片论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92页。
    伏胜:《尚书大传》,王雲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9
    韩婴:《韩诗外传》,中华书局,1980年许维遹校释本
    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11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12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12
    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11
    
    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商务印书馆,1937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9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6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5
    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8
    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9
    唐晏著,吴东明点校:《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12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6
    方诗铭,王修龄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
    
    王肃注:《孔子家语》,汲古阁石印景宋蜀本,1916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7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7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3
    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4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5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4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9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5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2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 1993.8
    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10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7
    贾谊撰,阎振益、锺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7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0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4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
    
    郑樵:《诗辨妄》,顾颉刚辑点,朴社出版,1933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
    李启谦,杨佐仁编:《孔门弟子研究资料》,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
    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8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7
    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9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9
    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1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6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2
    杨荣春:《先秦教育思想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2
    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7
    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
    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
    金忠明:《乐教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2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3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11
    田昌武、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0
    陈戍国:《诗经刍议》,岳麓书社,1997.4
    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6
    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8
    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9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出版社,1998.9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1998.10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刘怀荣:《中国诗学论稿》,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4
    陈元锋:《乐官文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6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2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2000.7
    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7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7
    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9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周代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
    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学苑出版社,2001~2006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寇淑慧:《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学苑出版社,2001.7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7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8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4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5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7
    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9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中华书局,2002.5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8
    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要籍集成》,学苑出版社,2002.12
    丁四新:《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张树国:《乐舞与仪式》,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6
    邱文山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齐鲁书社,2003.8
    刘操南:《诗经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
    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03.12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4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2004.6
    祁海文:《儒家乐教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9
    于茀:《金石简帛诗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2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三联书店,2005.3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7
    王凌皓:《中国教育史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中华书局,2005.12
    萧兵:《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1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6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一)》,文物出版社,1980.3
    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12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5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7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朱渊清、廖名春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7
    常宗豪:《先秦文学论集》,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88.8
    熊公哲:《诗经研究论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1
    康晓城:《先秦儒家诗教思想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8.8
    林耀潾:《先秦儒家诗教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0.8
    张蕙慧:《中国古代乐教思想论集》,文津出版社,1991.1
    朱冠华:《风诗序与左传史实关系之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2.7
    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1
    文幸福:《孔子诗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6.3
    林叶连:《诗经论文》,台湾学生书局,1996.5
    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12
    贾馥茗:《先秦教育史:中华文化与教育的源流》,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3
    周何:《诗经著述考》,鼎文书局,2004.3
    章必功:《“六诗”探故》,《文史》第二十二辑,1984年
    王启兴:《论儒家诗教及其影响》,《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跃进:《“六义”与诗教》,《杭州大学学报》,第23卷第1期
    王小盾:《诗六义原始》,《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1
    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刘丽文:《〈周礼〉“六诗”本义探》,《北方论丛》,1998年第6期
    朱渊清:《六诗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3
    陈桐生:《论诗教》,《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2002.6
    侯敏、刘冬颖:《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与“诗教”传统》,《学术交流》,2002.7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二辑,中华书局,2003.8
    马银琴:《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
    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郑杰文:《先秦〈诗〉学观与〈诗〉学系统》,《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张蕊:《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看孔子〈诗〉教》,《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周泉根:《孔门教〈诗〉与〈诗〉之属性嬗变》,《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
    何如月:《从传播学视角看〈诗经〉春秋时期的流传及其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6.3
    马银琴:《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陈艺凤:《对〈诗经〉作为乐教教材的思考》,《语文学刊》,2006年第8期
    王学,广少奎:《淳于髡与稷下学宫》,《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4期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文史哲》,2005年01期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高青莲:《郭店楚简“以教治民”思想探析》,《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
    闵红:《西周教育制度研究》,王廷洽教授指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5
    李二民:《缁衣研究》,杨忠教授指导,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6
    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及其渊源考论》,郁贤皓教授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4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蒋凡教授指导,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4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李昌集教授指导,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
    丁进:《周礼与文学》,蒋凡教授指导,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王春:《孔子弟子思想分化研究》,颜炳罡教授指导,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王化平:《简帛文献中的孔子言论研究》,彭裕商教授指导,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
    刘东影:《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家〈诗〉学思想》,合作导师崔富章教授,博士后出站报告, 2005.6
    赵琳:《春秋时期〈诗〉的传播及〈诗〉学观念的变化》,郑杰文教授指导,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胡新生教授指导,上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