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史纪事本末》明蒙关系史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谷应泰主编《明史纪事本末》成书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冬,是清人所著明代史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比清廷官修《明史》早八十余年。在《明史纪事本末》问世前,《通鉴纪事本末》等纪事本末体史书,在史料价值方面历来不受好评。这是因为它们仅仅依据“母本”单一史料编写,并无新的资料和史实,因此,值得称道就只有体例上的创新这一点了。与之不同,《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料来源突破了以往纪事本末体史书专据“母体”一部史书改编、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在史料运用方面博采众史,用纪事本末体例重新编写了明史。正因如此,其史料价值被学界重视,甚至在明史研究中经常被当作原始资料运用。
     《明史纪事本末》全书共80卷,明十六朝重大历史事件,基本上均于涵括。它虽不是专门记述蒙古史的著作,但对明蒙关系上的重要事件都有专题叙述。这些专题基本按时间顺序记叙蒙古特别是明蒙之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史料集中、内容系统经常被研究者利用。
     因能力所限,本文不能对《明史纪事本末》全部内容进行史料学、文献学的研究。只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择取有关蒙古及明蒙关系的14卷专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史料来源、史料价值等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试图“以一斑窥全豹”,发现其价值,评判其不足。
     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序言部分是本论文的铺垫,对作者谷应泰以及《明史纪事本末》的编撰、特点、版本、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对论文选题意义、难点、创新之处作了简介。
     第一章史源篇是对《本末》主要史源的探讨。对史源的探究能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这部史籍的史料性质和价值。将《本末》与其他史籍相关记载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明史纪事本末》广泛征引了《明实录》等官方资料以及《宪章录》、《皇明通纪》、《鸿猷录》等多种具有较高水平和学术价值私人著述,文献资料分量较重。更为可贵的是,还充分注意到当事人之作和当代史著价值,间能参酌兵部档案、奏疏等第一手原始记录。总体上因其史料丰富、内容广泛而可补其他史书之缺。
     第二章辨析篇是本文难点所在。与其他史书一样,《明史纪事本末》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缺欠,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如,官名、人名、地名错误,年代系事错讹等,都降低了人们对此书的使用率和信任度。对于《明史纪事本末》史料的辨析,可以说是对其史料价值更深层次的探析,可以对他的史料价值作出更客观的评价。
     第三章考证篇是笔者发挥学科所长的尝试。从民族史的角度,择取重要史实与蒙古文文献史料进行互证,一方面彰显其史学价值,特别是在明蒙关系史研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印证其不足,特别是涉及蒙古内部史实时所存在的局限。
     结语部分是基于自己的研究和心得对《明史纪事本末》的总体评价。
Gu Ying Thai editor of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into a book in the Shunzhi15fifteen years (1658) in winter was in the Qing person Ming Dynasty history book in circulation early one, repaired "the Ming Dynasty history" compared to the Q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early80remaining years of life. Before the advent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TongJian chronicle ins and outs "Event-history books, in terms of historical value has always been not rated. This is because they rest on "the female parent" merely the sole historical data compilation, and not new materi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therefore, was worth praising on only then style in innovation this point. With it different,"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the historical data origin broke through has formerly recorded the matter essentials body history book specially according to "the parent substance" a history book reorganization, the historical data originates the sole limitation, Picks the numerous histories abundantly in the historical data using the aspect, has compiled the Ming Dynasty history with the discipline matter essentials style. Because of so, its historical data value is being taken by the educational world, even is treated frequently as in the Ming Dynasty history research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book consists of80articles, out of16major historical events, is basically to cover. Although it is not specifically account writings of Mongolian History, but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n relationship has a thematic narrative. These topics recor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narrate Mongolia specially are basically the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between bright Mongolia occurs, because of historical data centralism, content system frequently by researcher use.
     Because ability limits, this article cannot carry on the historical data study and the literature study to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of all content. Has to unify own specialized special skill, choice this article tak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the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n relationship historical data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its historical sources, historical value, But carries on the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rough the display discipline specialized special skill to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n relationship historical data this part, also can discover its book value. Gu Yingtai to participants in the compilation are calendar Ming into Qing dynasty scholar, governs superior history method, the cooperation completes a comprehensive Ming Dynasty history.
     The full text is composed by four parts:
     The preface part is the present paper upholstery, to author GuYingtai,"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edition, research condition; the paper selected topic significance, the difficulty, the innovation place of have made the concis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rce article is importan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To the history source inquisition is most can direct, most be able really to reflect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this historical records historical data nature method, Will be the "ins and outs" and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related records conducted comparative study found that,"History of the Ming Chronicle ins and outs" are widely Quotations in the "next Record" and other officia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harter recorded","Huang Ming Tong Ji","David Lawrence recorded" and other multi-has a higher level and academic value of private writings, literature heavier weight. More valuable is also fully aware of the parties for contemporary history book value can Shenzhuo the board of war file, the memorial to the throne first-hand the original records. In general because of its rich historical and wide-ranging and can fill the lack of other history books.
     Second chapter discrimination is this article difficulty is at,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have some slight defect equally with other literature, brings many inconveniences to the user. Such as, the formal name, the personal name, the geographic name are wrong, the age is the matter error and so on, All is affecting the people regarding this book utilization ratio and the confidence level. Regarding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the historical data discrimination may say is searches to its historical data value deeper level analyzes, may make a more objective appraisal to his historical data value. This chapter was connected the historical data to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to carry on the discrimination, had pointed out "ins and outs" the historical data aspect existed deficiency.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research articles I try to play a discipline direc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chose to take the important facts for each other Certificate, on the one hand, underlines the value of its historians, especially in the role the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n Relations History and the Mongolian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other hand, confirms its shortcomings, particularly those involving the Mongolian internal the history of real-time limitations.
     The last section is based on own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on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hronicle ins and outs".
引文
①屈宁《清初纪事本末体史书特点论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41页。
    ②转引自李烈辉《谷应泰与档案》档案天地1996第5期43页。
    ③屈宁《谷应泰与清初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修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六期31页。
    ④[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自序》中华书局1977年。
    ⑤[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九《史部·纪事本末类存目》中华书局1965年443页。
    ①徐泓《<明史纪事本末·南宫复辟>校读:兼论其史源、编纂水平及作者问题》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167页。
    ①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70页。
    ②李小林、李晟文主编《明史研究备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271页。
    ③王雄《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187页。
    ①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67页。
    ②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70页。
    ①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70页。
    ①[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10-811页。
    ②[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5页。
    ①[明]高岱《鸿猷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13页。
    ①刘定之《否泰录》纪录汇编本。
    ②[明]高岱《鸿猷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18页。
    ③[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史部352册)252页。
    ④[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363页。
    ⑤[明]朱国桢《皇明大事记》: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28册)影印明刻本333页。
    ⑥《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秋七月已卯条3479页。
    ①刘定之《否泰录》纪录汇编本。
    ②《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条3491页。
    ③刘定之《否泰录》纪录汇编本。
    ①[明]李贤《天顺日录》:[明]邓士龙辑,许大岭、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48-1149页。
    ②[明]何乔远《名山藏·袁彬传》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刊本3596页。
    ③[清]王鸿绪《明史稿》列传53《袁彬传》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敬慎堂刊本498页。
    ①哈铭《正统临戎录》纪录汇编本。
    ①袁彬《北征事迹》纪录汇编本。
    ②参见[明]陈建撰、江旭奇补《皇明通纪集要》卷19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刻本845-846页。[明]高岱《鸿猷录》卷10丛书集成本124页。[明]谈迁《国榷》卷27中华书局1988年1778页。
    ③有关“明英宗被俘经过”参见拙文(硕士论文)《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
    ④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先后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赤斤、罕东、沙洲、哈密卫。因为七卫地处嘉峪关以西,故称“关西七卫”。
    ⑤出伯之子亦里黑赤之孙。
    ①《明宪宗实录》卷58成化四年九月丁卯条1175页。
    ②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③《明宪宗实录》卷63成化五年二月庚子条1285页。
    ④ [明]高岱《鸿猷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24页。
    ①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①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①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①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①马文升《西征石城记》纪录汇编本。
    ②网址http://www2.scu.edu.tw/historv/PDF/report2005Song.pdf。
    ①王世贞《庚戌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①王世贞《庚戌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①王世贞《庚戌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54史部杂史类存目三:中华书局出版1965年487页。
    ②[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第186页。
    ③[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薄音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瞿九思·万历武公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④[明]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四库禁毁书从刊(史部第70册)第311页。
    ①[明]朱国祯《皇明大事记》:四库禁毁书从刊(史部第29册)第82页。
    ②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第187页。
    ③[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第187页。
    ①[明]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四库禁毁书从刊(史部第70册)第312页。
    ②[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第188页。
    ①王雄《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166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年八月已卯条11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11壬寅年六月戊寅条14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12癸卯春(二十三年)正月丙寅条147。
    ②《明史·本纪》太祖一卷10。
    ③《明太祖实录》卷12癸卯春(二十三年)正月丙寅条147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年八月已卯条116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11壬寅春(至正二十二年)六月戊寅141页。
    ⑥[明]陈建撰[明]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5册)33页。
    ①[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88第298页。
    ②[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3册)320页。
    ③[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88第299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22至正二十七年正月甲辰条314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20丙午夏(至正二十六年)四月丁巳条27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26丁未夏(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丁卯条404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26至正二十七年十月辛未条405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27至正二十七年十一月壬午条410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31洪武元年四月甲子55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31洪武元年四月丙寅条557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庚午朔条559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丙子条560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2洪武二年五月辛丑条828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2洪武二年五月戊申条831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2洪武二年五月甲寅条833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六月壬午条848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六月庚寅条849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8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条947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癸酉条1040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87洪武七年二月癸亥条1554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88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条1557页。
    ④《明太宗实录》卷90永乐七年四月丁丑条1186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93永乐七年六月辛亥条1234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94永乐七年秋七月癸酉条1243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95永乐七年八月甲寅条1258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95永乐七年八月甲寅条1258页。
    ②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一册)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39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246永乐二十年春二月乙巳条2308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247永乐二十年春三月丁丑条2314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247永乐二十年春三月戊寅条2314页。
    ④《明太宗实录》卷247永乐二十年春三月辛巳条2314页。
    ⑤《明太宗实录》卷248永乐二十年夏四月辛丑条2318页。
    ⑥《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夏五月辛酉条2321页。
    ⑦《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夏五月乙丑条2322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夏五月辛未条2323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夏五月癸酉条2324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夏五月癸未条2326页。
    ④《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六月癸巳条2329页。
    ⑤《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六月甲午条2330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七月已未条2332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七月丁丑条2337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八月壬辰条2338页。
    ④《明太宗实录》卷250永乐二十年八月辛丑条2343页。
    ⑤《明太宗实录》卷251永乐二十年九月丁巳条2347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251永乐二十年九月壬戌条2349页。
    ②《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七月壬寅条3492页。
    ③刘定之《否泰录》纪录汇编本。
    ④《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七月癸巳条3490页。
    ⑤《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戊申朔3495页。
    ①《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已酉条3495页。
    ②《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已酉条3495页。
    ③《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庚戌条3495页。
    ④《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辛酉条3498页。
    ①《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已丑条3510页。
    ②[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日条。
    ③《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已巳条3518页。
    ④《明英宗实录》卷193景泰元年三月辛未条3926页。
    ⑤《明英宗实录》卷192景泰元年五月乙已条3984页。
    ⑥《明英宗实录》卷192景泰元年五月戊申条3988页。
    ①《明英宗实录》卷192景泰元年五月辛亥条3995页。
    ②《明英宗实录》卷192景泰元年五月壬子条3999页。
    ③《明英宗实录》卷193景泰元年六月癸酉朔条4027页。
    ④《明英宗实录》卷193景泰元年六月丙戌条4046页。
    ①《明英宗实录》卷193景泰元年六月丙子条4048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六月已卯条846页。
    ②[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88年392页。
    ③[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18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辛丑条102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癸卯条1021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壬申条1040页。
    ③[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25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171洪武十八年二月甲辰条2594页。
    ①[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81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180洪武二十年春正月癸丑条2721页。
    ③[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87页。
    ①[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250页。
    ②[明]谭希思撰《明大政纂要》正统十二年二月条。
    ③[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史部12册)卷16正统十四年秋七月十七日条。
    ④[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第250页。
    ①钱茂伟:《<通纪):一部富有时代光泽的史著》《浙江学刊》第1期111页。
    ②王雄《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176页。
    ③钱茂伟:《(通纪):一部富有时代光泽的史著》《浙江学刊》第1期11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50洪武三年三月戊午条98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夏四月丙寅条1004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137洪武十四年夏四月庚午条2162页。
    ②[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
    ①[明]谈迁《国榷》卷15中华书局1988永乐八年三月丙子条。
    ②[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262页。
    ①[明]谈迁《国榷》卷15中华书局1988永乐八年五月已卯条.
    ②[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262页。
    ③[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262页。
    ①[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266页。
    ②[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368页。
    ③[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367页。
    ①[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368页。
    ①[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368页。
    ①[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2洪武三年二月条。
    ②[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4洪武七年正月丁卯朔条。
    ③[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112页。
    ①[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127页。
    ①[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33页。
    ②[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67页。
    ③[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卷25《察罕帖木儿克复之功》中华书局1979年197页。
    ④[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34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已卯朔条116页。
    ⑥[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34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二月丁未条317页。
    ②[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51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28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丁未条423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28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已酉条427页。
    ⑤[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57页。
    ①《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登科录》天一阁藏,转引自《高岱及其鸿猷录初探》宁波师院学报1994第3期78页。
    ②《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登科录》天一阁藏,转引自《高岱及其鸿猷录初探》宁波师院学报1994第3期78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润七月庚戍条581页。
    ①[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88年洪武元年润七月庚戍条。
    ②[明]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史部352册)
    ③[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353册)342页。
    ④《鸿猷录》卷五《北伐中原》: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91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润七月癸亥条595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润七月乙丑条595页。
    ①《鸿猷录》卷五《克取元都》: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9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八月庚午条599页。
    ①《鸿猷录》卷五《克取元都》: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97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庚子条808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辛亥条81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夏四月壬申条817页。
    ②《鸿猷录》卷五《勘定关中》: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02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癸卯条810页。
    ①《鸿猷录》卷5《戡定关中》: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96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丙午条810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甲寅条812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7洪武二年十二月庚寅条943页。
    ①《鸿猷录》卷5《勘定关中》: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04页。
    ①《鸿猷录》卷14《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29页。
    ②《明世宗实录》卷42嘉靖三年八月癸巳条1088页。
    ③嘉靖十二年兵变时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参与兵变。
    ④孙允中《云中纪变》: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74页。
    ⑤尹耕《大同平叛志》: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86页。
    ①韩邦奇《大同纪事》: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63页。
    ②尹耕《大同平叛志》: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86页。
    ①《鸿猷录》卷14《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29页。
    ①《明世宗实录》卷45嘉靖三年十一月已卯条1166页。
    ②《鸿猷录》卷14《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0页。
    ③《明世宗实录》卷46嘉靖三年十二月已巳条1182页。
    ①《鸿猷录》卷14《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0页。
    ②《鸿猷录》卷14《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0页。
    ①《明世宗实录》卷49嘉靖三年四月壬辰条1244页。
    ②[明]朱国桢《皇明大事记》: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028册)影印明刻本。
    ③《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1页。
    ④孙允中《云中纪变》: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75页。
    ①尹耕《大同平叛志》: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87页。
    ②[明]朱国桢《皇明大事记·大同再变》卷30: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028册)影印明刻本。
    ①苏祐《云中事记》: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69页。
    ①《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2页。
    ②《明世宗实录》卷156嘉靖十二年十一月癸卯条1516页。
    ③苏祐《云中事记》: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70页。
    ①孙允中《云中纪变》: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76页。
    ②《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2页。
    ③《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2页。
    ①《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3页。
    ①《鸿猷录》卷15《再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33页。
    ①郑晓《皇明北虏考》: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194页。
    ①郑晓《皇明北虏考》: 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211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33页。
    ①许进《平番始末》纪录汇编本。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37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37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39页。
    ①宝音德力根博士论文《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129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5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6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6页。
    ②[明]魏焕《皇明九边考》:薄音湖、于默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258页。
    ③[明]杨守谦《大宁考》: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2页。
    ④[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7页。
    ①薄音湖、于默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65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7页。
    ③《明英宗实录》卷57正统四年九月丁巳条1132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7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5页。
    ①[明]郭造卿《卢龙塞略》:薄音湖、于默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69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8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9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9页。
    ③[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79页。
    ①[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80页。
    ②[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80页。
    ①[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谭襄敏公奏疏》卷之322中华书局1962年3432页,
    ②[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戚少保文集二》卷之347中华书局1962年3746页。
    ③[明]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681页。
    ①[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341页。
    ①[明]沈越《皇明嘉隆两朝闻见纪》卷7明万历二十七年沈朝阳等刻本:嘉靖二十六年夏四月。
    ①[明]沈越《皇明嘉隆两朝闻见纪》卷7明万历二十七年沈朝阳等刻本:嘉靖二十七年春正月条。
    ②[明]沈越《皇明嘉隆两朝闻见纪》卷7明万历二十七年沈朝阳等刻本:嘉靖三十一年春正月条。
    ①《明世宗实录》卷371嘉靖三十年三月癸卯条6629页。
    ①《明史纪事本末》卷60《俺答封贡》。
    ②《明史纪事本末》卷60《俺答封贡》。
    ①《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七月已巳朔条570页。
    ②[明]陈建撰、沈国元订补明刻本《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65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润七月癸卯条580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甲戊条743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壬申条711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癸酉条743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庚辰条744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壬午条744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乙酉条746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壬寅条809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庚申条777-778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8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条947页。
    ②《鸿猷录·抚定大同》: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0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七月丙申条851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4洪武二年八月癸未条868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4洪武二年八月庚寅条875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5洪武二年九月甲午条878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庚子条808-809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辛亥条811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丙寅条815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庚午条817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壬申条818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乙亥条820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午条709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甲(戌)戊条743页。
    ⑦《明太宗实录》卷152永乐十二年六月甲辰条1763页。
    ①《明太宗实录》卷152永乐十二年六月丙午条1764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249永乐二十年五月癸未条2326页。
    ③《明孝宗实录》卷219弘治十七年十二月丙子条4125页。
    ④《明太祖实录》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戌戊条。
    ⑤[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3册)320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二月丁未条317页。
    ①[明]陈建撰[明]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5册)47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31洪武元年三月戊子条539页。
    ③[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3册)338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43洪武二年六月已卯条846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乙丑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丁卯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已巳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56洪武三年九月乙卯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65洪武四年五月丙寅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66洪武四年六月庚戌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辛亥朔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71洪武五年春正月甲戌条。
    ④《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秋七月辛未条。
    ⑤[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史部12册)卷5洪武四年八月条。
    ①[明]谭希思撰《明大政纂要》卷3洪武五年正月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122洪武十二年二月戊戌朔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122洪武十二年二月丙寅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125洪武十二年六月辛卯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126洪武十二年冬十月已卯条。
    ③《明太宗实录》卷77永乐六年三月辛酉条。
    ④《国榷》卷14永乐六年正月辛酉条。
    ⑤《明太宗实录》卷60永乐六年十二月癸巳条。
    ⑥《国榷》卷14永乐六年十二月癸巳条。
    ①《明太宗实录》卷243永乐十九年冬十一月丙子条
    ②《国榷》卷17永乐十九年十一月丙子条。
    ③[明]陈建《皇明通纪》卷15永乐十九年十一月。
    ④[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16。
    ①[明]薛应旂《宪章录》卷25续修四库全书本12页。
    ②[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狄》卷17续修四库全书本33页。。
    ③《抄本筹边纂议》卷四《许诏罗亨信宽恤边民》。
    ④《兴复哈密记》、《平番始末》、《明实录》、《四夷考》、《续文献通考》、《皇明四夷考》等均记为“阿木郎”, 《皇明象胥录》记为“阿术郎”,《本末》承袭史源之误。
    ①《明孝宗实录》弘治六年四月已酉205页。
    ②《明孝宗实录》弘治七年十二月213页。
    ③许进《平番始末》纪录汇编本。
    ④《明孝宗实录》弘治七年十二月乙亥条205页。
    ⑤《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秋七月己巳条。
    ⑥《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庚午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乙未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182洪武二十年六月癸卯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甲申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乙未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庚寅条。
    ④《明太祖实录》卷36洪武元年十一月癸丑条。
    ⑤《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十月壬申条。
    ⑥《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十月癸酉。
    ⑦《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甲戊条。
    ⑧《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壬申条。
    ⑨《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癸酉条。
    ⑩《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庚辰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壬午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乙酉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壬寅条。
    ④《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甲寅条。
    ⑤《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丙辰条。
    ⑥《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庚申条。
    ⑦《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壬戌条。
    ⑧《明太祖实录》卷38洪武二年正月癸亥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己卯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四月癸未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五月丁酉条。
    ④《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六月壬子条。
    ⑤《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七月辛卯条。
    ⑥《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润七月癸卯。
    ①《明太祖实录》卷30洪武元年三月已亥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庚子。
    ②《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壬申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四月丙寅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四月庚午条。
    ③《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四月壬申条。
    ④《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四月乙亥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五月戊申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五月甲寅条。
    ①《明宪宗宝训录》卷2成化十八年四月癸丑。
    ②《明宪宗实录》卷227成化十八年五月丁酉条。
    ③《明宪宗实录》卷235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庚午条。
    ④《明孝宗实录》卷11弘治元年二月丁未条:“封哈密卫左都督罕慎为忠顺王”。
    ①孛罗帖木儿:《明实录》、《四夷考》记为“卜列革”,倒瓦失里之弟。《皇明象胥录》、《咸宾录》、《皇明四夷考》、《本末》均记为孛罗帖木儿。
    ①乔吉校注《黄金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6页。《阿萨喇克其史》(蒙古文影印本30B):参见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研究》附录。
    ②《明太祖实录》卷52洪武三年五月癸卯条1021页。
    ③[日]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11页。
    ④《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四月丙寅条1004页。
    ①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年265页。
    ②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59页。
    ③《元史·顺帝本纪》卷47第14页。
    ④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2页。
    ⑤宝音德力根博士论文《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
    ⑥《蒙古源流》(蒙古文)。
    ①郑晓《皇明北虏考》。
    ②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
    ③王世贞《北虏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④乌力吉图校本《大黄册》(蒙古文)民族出版社1983年101页。
    ⑤答里麻著:乔吉校注《金轮千辐》(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129页。
    ⑥《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131页。
    ⑦也速迭儿:他的身世只有对照蒙古文史料和波斯文史料才能作出判断,通过学者们的分析,也速迭儿即为蒙古文史料中的恩克卓里克图是没有异议了。本田实信指出《武功记》中也速迭儿之后列举的“安卡”为《蒙古源流》中所载恩克卓里克图汗。和田清据《蒙古源流》认为恩克绰里克图是脱古思帖木儿之子,生于1359年。本田实信等因为没有注意到罗氏《黄金史》的记载,因此产生了失误。据宝音德力根的考证,额勒伯克汗生年为1362年,不可能是出生于1350年的脱不思帖木儿的次子。结合《黄金史》的记载可知,也速迭儿相当于卓里克图汗,而其子是恩克汗,即安卡。薄音湖也指出了这一点。蒙古文史书对两代可汗的记载有所差异,《黄史》、《蒙古源流》均记二人为兀思合勒汗即脱古思帖木儿长子“恩克卓里克图汗”。佚名《黄金史纲》为卓里克图汗。罗氏《黄金史》记为两代可汗,即卓里克图汗和恩克汗,卓里克图是也速迭儿的蒙古语汗号,也速迭儿是本名。
    ①坤帖木儿:在《黄金史》、《黄金史纲》作托欢,《黄史》、《蒙古源流》作坤帖木儿。《传记之友》作坤帖木儿。是脱古思帖木儿以来,明人确知其名的第一个蒙古大汗。衮布扎布在其《恒河之流》中作过坤帖木儿在其他书中亦称作托欢汗的注释。除此之外,答哩麻·固什在其《金轮千辐》中亦作过相似的解释。学者鲍登、扎奇斯钦、刘金锁等均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述。于坤帖木儿的家系,《黄史》、《蒙古源流》言其为额勒别克汗长子,两《黄金史》不载。《突厥系谱》言从其开始“汗位再次落入成吉思汗其他子孙手中”。本田实信、薄音湖都认为他是阿里不哥的后裔。乌兰认为:“瓦剌人既然不久前曾两度拥立阿里不哥的后裔登上汗位,那么他们在仇杀忽必烈后裔额勒别克汗之后再次把阿里不哥后裔扶上汗位,还是有可能的。”再如,坤帖木儿与瓦剌关系不错,她认为《黄史》、《蒙古源流》的说法,还是保持了成吉思汗—忽必烈系“黄金家族”汗统的纯洁性。
    ②《明太祖实录》卷194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丙午条2910页。
    ③《华夷译语》载《捏怯来书》涵汾楼秘笈本。
    ④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年268页。
    ⑤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6页。
    ⑥本田实信《关于北元早期汗系》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2)
    ⑦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6页。
    ⑧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6页。
    ①金幼孜《北征录》纪录汇编本。
    ②王世贞《北虏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③[明]何乔远《名山藏·王享记》: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578页。
    ④宝音德力根博士论文24页。
    ⑤王世贞《北虏始末志》纪录汇编本。
    ①[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383页。
    ② [明]何乔远《名山藏·王享记》: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580页。
    ③留金锁校注《黄金史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7页。
    ④学者对蒙古文史书中所记阿台即位之年提出过各自的疑问,并进行考证之外,对于阿台卒年,并没有异议。阿台汗在位时,蒙古共出现两次东西两汗并立的局面,一次是阿台、答里巴同时分别于东西蒙古称汗。另一次是阿台、脱脱不花可汗同时又一次在东西蒙古临政。王雄根据《黄金史纲》的记录,认为如果马哈木是为阿台所杀,那么阿台即位之年当是马哈木卒年之前,而《黄金史纲》中的蛇年应该是1413年癸巳。希都日古认为:蒙古文史书对此作了“史法处理”,乌兰认为,两《黄金史》、《阿萨喇克其史》等为保持蒙古汗统的一贯性,掩盖答里巴、阿台同时称汗的事实,将阿台列在答里巴下代大汗斡亦喇台之后,将其即位之年推到12年后的另一个蛇年1425年乙巳。
    ①《明英宗实录》卷四十六899页
    ②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220-221页。
    ③《明英宗实录》卷47正统三年十月丙寅条第7页。
    ④《明英宗实录》卷56正统四年六月乙酉条第3页。
    ①正统二年八月戊辰条《明英宗实录》卷33第2页.正统二年八月壬申条《明英宗实录》卷33第3、4页。正统二年十月壬午条《明英宗实录》卷35第11页。
    ②《明英宗实录》卷60第4页。
    ①《正统北狩事迹》纪录汇编本。
    ②[明]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
    ①参见[明]陈建撰、江旭奇补《皇明通纪集要》卷19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刻本845-846页。[明]高岱《鸿猷录》卷10丛书集成本124页。[明]谈迁《国榷》卷27中华书局1988年1778页。
    ②朱风、贾敬颜译《汉译黄金史纲》68页。
    ①札奇斯钦《蒙古黄金史译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68年)1979年233页。
    ②此节论述参考了拙文《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
    ①宝音德力根《释明代蒙古官号“阿哈刺忽知院”和“得知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①札奇斯钦《蒙古黄金史译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68年)1979年236页。
    ①吉田顺一等《俺答汗传译注》后附影印本。
    ②珠荣嘎《阿勒坦汗传》译注中认为是明代汉籍中所记“插汉根儿”,亦称“三间房”、“凉亭”。故址在内蒙古多伦县上都河乡白城子。
    ③希喇塔拉,意为“黄甸”,据珠荣嘎《阿勒坦汗传》认为位于密云、怀柔北的黄榆沟。
    ①《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下》:薄音湖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81页。
    ②珠荣嘎《阿勒坦汗译注》337页,乌兰《蒙古源流》研究411页。
    ③吉田顺一《俺答汗传译注》275页。
    ④《蒙古源流》69v7-8。
    ⑤《蒙古源流》73r-8。
    ⑥《明史纪事本末·俺答封贡》
    ⑦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
    ⑧《万历武功录·吉能列传》《明实录》隆庆六年五月辛丑条提到:“赐虏酋吉能祭”
    ⑨《阿勒坦汗传译注》18页。
    ①乌兰《蒙古源流》研究409页。
    ②珠荣嘎《阿勒坦汗传译注》49页。
    ③珠荣嘎《阿勒坦汗传译注》。
    ④《万历武功录》。
    ⑤《明实录》万历十一年甲子条。
    ⑥珠荣嘎《阿勒坦汗传》译注51页。
    ①《万历武功录》卷7《俺答列传·中》
    ①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②珠荣嘎《阿勒坦汗》译注附录四《蒙历、藏历与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373页。
    ③《蒙古源流》(蒙古文)。
    ④《俺答汗传》(蒙古文)。
    ①高拱《伏戎纪事》。
    ②绥王(suI vang):为“顺义王”的音译。
    ③《三云筹俎考》:俺答为顺义王(万历九年十二月故)
    ④《万历武功录·俺答汗列传下》
    ⑤《俺答汗传》133页。
    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二期58页。
    ⑦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⑧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⑨《万历武功录·黄台吉传》“其十年正月,黄台吉使使者速儿库首领告讣于汉。顷之,顺义王妻三娘子遣土骨赤、计龙,以王丧未发,请宽假贡期。”
    ①《万历武功录·黄台吉传》:“以王丧未发,请宽假贡期。是时,制置使方逢时度黄台吉必请嗣于汉,有如后我贡事,则我得以阻彼封爵,乃许之。居亡何,黄台吉遂以三月朔先入贡。前是,诸贡虏皆以深秋,然后次第至,于是黄酋志在得封,可知矣。上幸有诏,诏加黄台吉大红白泽柠丝衣一袭。其八月,俺答葬。
    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二期63页。
    ③《明神宗实录》卷168万历十三年十一月丙寅条3047页。
    1、《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2、薛应旂《宪章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编年类352册)。
    3、陈建《皇明通纪》: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2册)影印明刻本。
    4、陈建撰、江旭奇补《皇明通纪集要》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刻本。
    5、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标点本1997。
    6、王锜《寓圃杂记》中华书局标点本1997。
    7、雷礼《国朝列卿记》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万历间刊本。
    8、雷礼《国朝列卿年表》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刊本。
    9、高岱《鸿猷录》丛书集成本。
    10、郑晓《皇明北虏考》据《吾学篇》本。
    11、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标点本1997。
    12、朱国桢《皇明史概》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崇祯间原刊本。
    13、徐纥编《皇明名臣琬琰录》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刊本。
    14、蒋菜《明史纪事》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手稿本。
    15、黄训《皇明名臣经济录》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嘉靖刊本。
    16、林之盛《皇明应盏名臣备考录》,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明万历间刊本。
    17、过庭训纂《本朝分省人物考》,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明天启二年刊本。
    18、王圻《续文献通考》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刊本。
    19、范守己《皇明肃皇外史》《中国野史集成汇编》本。
    20、王世贞《弁山堂别集》中华书局标点本。
    21、陈建撰、沈国元订补《皇明从信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册)影印明刻本。
    22沈朝阳《皇明嘉隆两朝闻见录》明万历二十七年沈朝阳等刻本。
    23、岷峨山人《译语》纪录汇编本。
    24、焦弦《国朝献征录》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明刻本1965。
    25、谈迁《国榷》中华书局标点本1988。
    26、何乔远《名山藏》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明崇祯十三年刊本。
    27、陈子龙编《皇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明刻本1962。
    28、邓士龙辑,许大岭、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9、方孔熠《全边略记》:据王雄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三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30、魏焕《皇明九边考》:据薄音湖、于默颖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
    32、金幼孜《北征前录》《北征后录》纪录汇编本。
    33、李实《北使录》纪录汇编本。
    34、袁彬《北征事迹》纪录汇编本。
    35、哈铭《正统临戎录》、《正统北狩事迹》纪录汇编本。
    36、刘定之《否泰录》纪录汇编本。
    37、杨荣《北征记》纪录汇编本。
    38、李贤《天顺日录》国朝典汇本。
    39、许进《平藩始末》纪录汇编本。
    40、马文升《兴复哈密记》纪录汇编本。
    41、《万历邸钞》台北中央国立图书馆1968年。39、方逢时《云中处降录》
    42、刘应箕《款塞始末》名臣宁攘要编本。
    43、刘绍恤《云中降虏传》名臣宁攘要编本。
    44、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
    45、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10册)。
    46、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标点本。
    47、《俺答汗传》珠荣嘎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48、《俺答汗传》[日]吉田顺一等译注本,风间书房1998.
    49、《黄金史纲》:留金锁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50、《黄金史纲》朱风、贾敬颜汉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1、罗桑丹津《黄金史》:乔吉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2、罗桑丹津《黄金史》:色道尔吉汉译本蒙古学出版社1993.
    53、《大黄册》:乌力吉图校注,民族出版社1983.
    54、答里麻著、乔吉校注《金轮千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55、田卫疆《明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56、札奇斯钦《蒙古黄金史译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68年)1979年。
    57、吴含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
    58、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九《史部·纪事本末类存目》中华书局1965年。
    59、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61、薄音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瞿九思·万历武公录·蒙古女真人物传记选)》(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1、[日]萩原淳平《明代蒙古史研究》同朋舍1980.
    2、[日]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3、《准噶尔史略》编写组编《明实录瓦刺资料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4、胡钟达《明与北元一蒙古关系之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第5期。
    5、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李小林、李晟文《明史研究备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7、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8、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
    9、王雄著《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10、周松《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11、白翠琴《瓦刺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4、额尔德尼编《蒙古学论文索引(1996—2005)》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
    15、刘祥学著《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民族出版社2006.
    16、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载《史学史研究》,2004年17、第1期,第62页.
    18、屈宁:《论(明史纪事本末)的编撰特点和文献价值》,载《东岳论丛》.2007,23,6。
    19、《清初纪事本末体史书特点论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0、李烈辉《谷应泰与档案》档案天地1996第5期43页。
    21、屈宁《谷应泰与清初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修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六期3。
    22、徐泓《<明史纪事本末·南宫复辟>校读:兼论其史源、编纂水平及作者问题》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
    23、徐泓《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70页。
    24、宝音德力根《15世纪中叶前的北元可汗世系及政局》蒙古史研究第6辑。
    25、林延清《朱棣五征漠北应重新评价》南开史学1989.
    26、杨杭军《评永乐帝的五次北征》河南师大学报1995.
    27、[日]本田实信著宝音夫译《早期北元世系》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第2期。
    28、薄音湖《关于北元汗系》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第3期。
    29、达力扎布《北元初期史实略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第5期。
    30、[日]冈田英弘著徐维高译《兀良哈蒙古的衰亡》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第4期。
    31、王天有《试论穆宗大阅与俺答封贡》北京大学学报1987第1期。
    32、[日]森川哲雄著王雄译《关于把汉那吉降明事件》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1期。
    33、王雄《关于“哮拜之乱”》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34、乌云宝《论“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35、蔡家艺《从明英宗被俘至归京看也先》中国民族史研究第2辑1989年。
    36、王雄、薄音湖《明代蒙古史汉籍史料述略》:内蒙古大学学报三十周年论文选1991年。
    37、蔡志纯《俺答汗评传》简介:民族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