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融资源本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和法学研究看似不相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领域偏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的制度改革、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所有制差异以越来越触目惊心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2012年5月浙江东阳“本色集团”的吴英因非法集资7.7亿元人民币被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表面上看这是一起刑事案件,但其背后映衬的是中国民间对金融资源的巨大需求与体制外金融无序发展的乱象,正是民间的在正规金融体制内无法满足的巨大金融需求催生出众多的无视法律的非法集资者。金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为什么要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展现与表达?仅是违法者胆大妄为,还是金融资源配置本身也有不公平的因素哪?由此,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课题。本文试图对金融实践中的种种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现象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法律解决对策。
     本文共计五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金融资源配置:法学研究的新视域
     本章分为三节:
     第一节详细阐述了“金融资源观”如何产生、金融资源的核心内涵及金融资源配置的具体含义。无论是传统的金融观,还是传统的资源观都不把金融当成一种资源来看待,然而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资源属性,金融资源观由此产生。金融资源的核心内涵可以提炼为:现代社会中金融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中介、工具、还是一种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属性于一身的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金融资源有独立配置的必要和可能。金融资源配置指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安排下,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在各个生产经营者、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进行的金融资源的数量和使用方向的分配组合。
     第二节阐述了“金融资源观”对法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分析归纳了法学视角下金融资源的具体范围。“金融资源观”的提出为认识现代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本质属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金融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既然金融资源是需要独立配置的领域,那么何者可以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配置主体?配置主体各自的权限边界如何界分?实践中是否存在金融配置不公现象?该如何改良和重塑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公平的实现?这些都是法学研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法学研究基础的金融资源来源于经济学,但受制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法学意义上的金融资源具体范围与经济学的范围有所差别。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法学意义上的金融资源包括三个部分,基础性金融资源、机构性金融资源和金融商品资源。
     第三节运用经济法中的“国家调节理论”具体分析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国家调节。本文认为纯粹的金融资源市场配置会出现金融市场运行不稳、运行无序、单纯逐利等“市场失灵”现象。上述“市场失灵”的存在会强化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加剧金融动荡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的自由交易机制无力解决上述“市场失灵”,因此需要超越于市场的外部力量来限制其影响,这就为国家介入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针对上述“市场失灵”,国家一般通过建立金融调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予以矫正。在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与政府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章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与金融法传统价值的更新
     本章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介绍了资源分配公平的代表性观点,为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界定进行理论铺垫。在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公平分配论、功利主义的资源公平分配论、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与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后认为,资源的分配无法做到完全的平等,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制度对先天不利者给予适当的倾斜和照顾,保障那些获益较少的公民获得更多的权益与发展机会,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社会公平的有效办法;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必不可少。
     第二节从金融资源配置主体与需求主体两个层面界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基本含义。金融资源的配置者包括市场主体与国家主体。对市场主体而言,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机会公平与竞争公平;对国家主体而言,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规则制定的公平和结果公平。对于金融资源需求者,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体现为发展公平。认为金融资源公平配置反映的是全社会的利益诉求,追求的整体性、普遍性的利益。当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平配置强调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各阶层、各群体、各地区的金融需求,赋予金融需求者公平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赋予金融机构公平配置金融资源的机会,并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对不均衡的结果适当调整,从而实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第三节在反思金融法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认为,传统金融法的“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二元价值观对矫正金融资源配置不公问题无能为力,金融资源配置公平应该是金融法必不可少的价值之一。本文赞同“金融安全、金融效率、金融公平”的三元价值观,认为将金融法的价值定位从“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二元结构”拓展到“金融安全、金融效率、金融公平”三者兼顾,是探索解决中国金融实践中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开始,是关键性的一步。金融资源配置公平与金融公平紧密相关。金融公平的内涵是丰富全面的,包括金融资源配置公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活动的社会责任、确保市场公平透明和有效等方面的内容。金融公平是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上位概念;金融资源配置公平是金融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沉疴待解: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现状与后果
     本章分为四节。
     第一节梳理和概括了金融资源城乡配置不公的种种表现。中国金融在城乡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与城市化倾向。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农村金融资源流入与流出严重失衡。农村货币资源呈现出从基层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农村资本资源配置也陷入结构性失调状态。农业和乡镇企业信贷供给不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农村金融主体类型有限,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正规金融除少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外,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和近几年刚开始兴办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这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而且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偏离了为农村服务的业务宗旨,状况堪忧。在金融商品资源配置层面,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工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增长比较乏力,金融产品的分布在城市和农村严重失衡。
     第二节总结和归纳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主要表现。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贷款分布不均衡,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东部地区控制金融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中部地区则显著减弱,而西部地区基本保持不变。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金融资源差距较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证券市场交易规模差异巨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的不均衡。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银行性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银行性金融机构数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证券经营机构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同银行性金融机构一样具有非均衡性。东部地区的证券经营机构在总体数量、发展规模、资本数额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概括了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具体表现。在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虽然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但与其贡献相反的是,非国有经济获得的国家金融支持非常有限。大量金融资源配置给产出效率不断下降的国有经济体。证券市场筹资主体也主要是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机构性金融资源配置层面,国有金融机构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不仅拥有资本优势、数量优势、而且在业务经营中处于垄断地位,非国有金融机构数量少、资本规模小,业务范围有限,根本无法与国有金融机构相提并论。
     第四节阐明了金融资源配置不公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从理论上说,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在地域、行业、群体上的非均衡性,相应的金融资源配置势必会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适度非均衡有利于金融发展,过度非均衡不仅不利于金融的发展,还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加大;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的过度非均衡导致民间金融在体制外“疯长”,近而引发较高的道德风险和一系列的法律案件。
     第四章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原因
     本章分为四节。
     第一节认为政府功能越位,对金融资源进行过度控制是引发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首要原因。我国现阶段金融资源配置模式不是单纯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状态,但政府机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金融资源的双重配置模式下,政府在金融市场就有了双重定位,一是为矫正金融市场失灵,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二是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进行直接控制,以便为体制内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提供廉价、充足的金融资源。政府功能由此越位。政府对金融资源的利率控制、股价控制、货币市场的信贷数量与投向控制、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及股票发行数量控制、货币资源流向控制导致了国有与非国有经济之间金融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衡。
     第二节阐明国家有意设计的错位的金融监管制度是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重要原因。基于金融市场失灵,政府确实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各国一般将金融监管的目标定位为:限制金融领域的不正当竞争,维护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从整体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促进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如果实践中金融监管偏离了上述目标,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就说明制度的功能设计出现了错位。受“赶超战略”的影响,加之政府存在的自身“利益偏好”,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设定出现了偏差。金融监管制度设立的初衷由从整体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变异为保证国家对金融资源的直接或变相控制,以保障体制内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金融监管制度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在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设定带有歧视民间资本倾向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不给与(或给与较少)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出资人兴办金融机构的机会,以保持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歧视民间资本的倾向体现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审批标准不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注册资本门槛过高。二是通过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为国有金融机构提供变相保护。金融市场退出制度的不健全体现为:现有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专门规定;现有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不健全的市场退出制度加剧了金融资源错配。
     第三节分析说明一刀切的金融调控制度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原因之一。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使落后地区资金更加匮乏;同一利率水平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利率”优惠,其政策结果使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向东部。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作用有限;统一的宏观紧缩政策对西部地区的限制效果更为严厉。事实上,不同地域间综合资源禀赋、生产力、供需状况、经济结构、消费能力与需求、信贷投资环境、经济主体偏好、金融业发达程度的差异始终都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上述差异导致的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现实性差异也是不容抹杀的,忽视上述差异,实行统一的金融调控政策,不仅无法缩小这种差异,还会导致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配置程度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第四节认为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的缺失是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的另一重要原因。所谓扶持性的金融资源配置立法是指立法者为了弥补金融市场的逐利性缺陷,矫正国家金融管制带来的资源配置偏颇,使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区、行业有机会获取金融资源而特别进行的给与其倾斜性保护的立法。扶持型金融资源配置立法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能否实现。目前我国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立法缺失。虽然政府在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规则上先后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更多的只是非操作层面的鼓励政策,而没有具体为更具执行力和操作性的法律规则,效果差强人意。其二保障弱势群体信贷权的立法缺失。弱势群体信贷可得性不足的难题单纯依赖市场机制不足以完美地解决,必须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对该领域的介入,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努力还很有限。其三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缺失。我国于1994年相继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但与政策性银行重要性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有关政策性银行的专门立法仍未完成,这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发挥。
     第五章金融资源配置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
     本章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明确指出实现金融资源公平配置的必要前提是确立市场配置的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金融实践中存在的政府过分干预金融、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等金融资源非市场化配置方式已经造成金融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危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了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确立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可以将国家对金融资源的配置限制在一定的领域内,防止国家对金融的过度干预,为资源配置公平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核心是利率自由化。本文比较分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发现那些一下子放开全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都没有成功,反而导致了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导致了金融危机,而那些采取渐进策略有步骤地放开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一般都取得了成功。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值得我国借鉴。
     第二节构建了包容性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要改变政府通过金融监管制度控制金融资源、偏袒国有金融的现状,创造出竞争、稳健、公平的金融环境,需要进行监管理念的更新和监管制度的变革。
     政府应秉持公平、包容、独立的理念进行金融监管。所谓公平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要按照公平、公开、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对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规则制定和法律适用上都要秉持公平的基本理念。包容的监管强调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态度应该是开放的、兼容并包的。通过金融监管所要达致的目的除了学界公认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外,还包括促进金融发展成果的公平合理分享。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尤其在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上,要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防止金融监管当局被重要的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俘获”。
     建立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公平至关重要。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是指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设立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多种所有制性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以保持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利润,而应是通过设立适当的门槛,适度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为各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起点。公平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确立差异化的金融机构准入原则;明确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审批标准;降低金融机构的资本门槛,便于民间资本进入;放宽服务弱势群体的金融业务创新准入限制,适度的给与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创造有利于民间资本准入的金融生态环境。
     构建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是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要遵循一致的市场退出原则,国家不对个别金融机构进行特别保护。是否退出金融市场的衡量标准是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意愿和客观经营情况,规模、所有制、类型不应成为金融机构退出金融市场的阻碍因素。具体而言,这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相关的保险和补偿制度。
     第三节构建差异化金融调控法律制度。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要求金融调控主体在制定金融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根据各地区金融的运行情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调控策略与差异化的金融调控措施。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东部地区,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部地区,直接、间接调控并重。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西部地区:直接调控为主,逐步加强间接调控。
     第四节扶持性金融资源配置立法的建立与完善。扶持型金融资源配置立法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结合《“新非公36条”》制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实施细则,扶持非国有金融的发展;制定《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扶持农村金融的发展;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完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保障弱势群体的信贷权;加快进行政策性金融立法,弥补法律规制的空白。
Financial resource is the concept of the economy. It seems to have no relations with thelegal stud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reform,the low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field, the lagged reform of the financialsystem, regional differences, industry differences, ownership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development, are increasingly shocking to be lied in front of the people. Wu Ying who is thepresident of Bense Group from Dongyang Zhejiang Province, was sentenced to reprieve forillegal fund-raising770million yuan RMB in May2012. The case is still being rejudged bythe Supreme Court at present. It seems to be a criminal case. It indicates the huge demand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haphazar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rivate sector,which is outside the system. It is the formal financial system that cannot meet the hugefinancial needs, which gave birth to a large number of illegal fund-raisers to ignore the law.Why are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showed in such a tragic way? Is it therecklessness of the illegal fund-raisers or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s aresult, we have to face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summarize systematically all the allocation injustic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alyze thecauses of the problem and look for legal measure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New Perspective of LegalStudie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elaborates the produce of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specificmeaning of the core substance and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oth traditionalconcept of finance and traditional concept of resources do not recognize finance as a resource.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financial is increasingly showing its uniqueproperty as financial resource, which creates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coresubstance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can be extracted as: it is not only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intermediary and tools, but also a se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whichhas strategic importanc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have the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independent allocation.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sthe portfolio allocation of quantity and direction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indifferent operators, industries (sectors) and regions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economy system.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resources concept to legal study,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scop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Law Perspective. Financialresources concep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financial propertyunder modern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financial law.Since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the areas that need to be configured independently, then whocan be the allocation subjects in the legal sense? What are the definitions of the allocationsubjects? Is there any injustice practice in the financial allocation? How to improve andreshape the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protect fairness? All of the issues are to be faced andresolved by the legal study. As the basis of legal study,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come fromthe economy, and are limited to objective of legal relationship. The scope of the financialresources in legal sens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cope of the economy. It is acknowledged thatthe financial resources include three sections in legal sense by analysis, the basically financialresources, structurally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commodity resources.
     The third section analyzes the market allocation and stat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by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regulation in economic law. It is considered in thispaper, the single market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will run instability, unordered andprofit pursuit, which strengthens the inner frag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ntensifies thepossibil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financial turmoil. The free transaction of the market cannotresolve the issues above, so it needs outside strength beyond the market limit its influence,which provide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s to involv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Generally, it is corrected by the Stat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financial regulation,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legislation ofenabling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finan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marketand government are indispensable.
     The second chapter, the fairness of th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the update of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financial law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se representative view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airness,which pave the way for the definition of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t is true that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annot be achieved fully equal, after analyzing the Aristotle' sThoughts about fair distribution, Rawls' s Justice and Ronald' s Resources Equality. It is an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the social fairness by giving the appropriate tilt and care of thecongenital disadvantaged through the system and protect those who gained less to get more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is essential in the process ofresource alloc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defines the meaning of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fromthe allocated objective and demand objective of the financial alloca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the government control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financialinstitutions,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s the fair opportunity and faircompetition. To the government,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s the fairrule-making and the fair result-receiving. For the financial resource demanders, it is the fairdevelopmen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reflects the interestdemand of the society, the pursuit the integrity and generality of the interest. When the socialinterest conflicts with the individual interest, for the fair allocation, it should lay stress onstanding on the social interest, consider the financial demands of all classes, groups andregions, give the fair opportunities to gain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financial demandersand allocat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eanwhile, it should adjustthe unbalanced results on the premise of the fair opportun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ity ofthe formal fairness and the essential fairness.
     The third section rethinks that the binary value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Lawis financial security and financial efficiency value, which can do nothing to correct the unfairof finan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fairness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should be oneof the necessary values of the Financial Law. In this paper, it is recognized the three valueconcept of financial security,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fairness. In its opinion, it isthe start and first step to attempt to resolve the unbalanced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which expands the binary structure with financial security and financialefficiency to the three value concept with financial security,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fairnes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fairnes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financialfairness. Fair finance includes the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financialconsumer protecti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 assurance of market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financial fairness if the upper concept of financial resourcesallocation fairness an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fair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the financial fairness
     Chapter III, the status and consequences of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China
     The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ection I summarizes the various manifestations of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of China's financial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monstrates clear non-equilibrium and tendency ofurbanization. On the basic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level, inflow and outflow offinancial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re seriously unbalanced. Rural currency resources tend toconcentration of upper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from bottom financial organization and ofurban areas from rural areas. Rural capital resources allocation has also beenstructure-unbalanced. Agricultural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credit is lacking. Capitaldemands of farmers cannot be met. On the level of the institution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types of financial entities in rural areas are limited. Currently, except from few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re are onl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agency, agriculturaldevelopment bank, postal savings and new-typ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booming theseyears as formal finance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mong which rural credit agency is onactual position of monopoly. It shows form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In addition it worries that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goes far from rural service purpose inrecent years. On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levels of financial products, financial instruments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areas is lagging behind, the growth of supply and demand offinancial products is relatively weak. The distribu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in rural and urbanareas is seriously unbalanced.
     Section II summarizes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On the level of basic financial allocation, thereis a uneven loan distribution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capability to control financial resources in eastern region is clearly stronger and it in middlepart weaker, in western part basically unchang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huge difference inper capita financial resources distance for east, middle and west and in the size of the stockmarket trading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eastern andwestern regions is not balanced. On the level of the institution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like banks mainly lie in the east. The number ofdistribution of bank, securities institutions in the eastern regions is much higher than in the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Security organizations distribution in east, middle and west isalso as unbalanced as banks. There is clear superiority for eastern security organization innumber, size, and capital and so on. It plays a leading part in China' s security market.
     Section III outline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between the state-owned and non state-owned economy. Although proportion ofnon-state-owned economy to GDP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still non-state-owned economy ofthe country's financial support is very limited, which is opposite to its contribution. A greatnumber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withdeclining output ratio. Financial entities in security market are mainly state holding listedcompanies as well. State-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not onlyhave the capital and number advantage, but also lie on a monopoly position for businessoperation. Non-state-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usually with limited number,small-scale and limited business scope. It absolutely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state-owned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ection IV illustrates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allocation injustice of financialresources. Theoretically due to unbalance of financial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inlocation, line and group, accordingly financial resources allocation tends to unbalance. Properunbalance is useful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Over-unbalance is not only good to financialdevelopment, but also leading to a series of bad results. It leads that social income gap isgradually increased; also leads the imbala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which runs outside the system, causes a higher risk of moralhazard and a series of legal case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reasons of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ection I think the offsid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excessive control of financialresource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Current financial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 in our state is not simple planning economic mode, and neitherpure marketing economy. It is mostly between the two. But government system plays a basicrole. Under doubl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government has double position infinancial market. One is to adjust out-of-work financial market to maintain financial orderand stability, the other is to directly control financial allocation to offer cheap and sufficientfinancial resourc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system. It leads to the offside ofgovernment functions. Excessive control of financial resources of government in interestrates stock, credit number and orientation of the money market, the number of listedcompanies and the number of stock offerings, the flow of monetary resources have led toserious uneven financi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state and non state-owned economy.
     Section II clarify the state's intention to design the dislocation of the financialregulator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Dueto out-of-work financial market, it' s necessary for government to regulate finance. Differentnations put the aim to limit unfair competition in financial field, protect financial fairness,compete in order; protect depositor, investor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keep safety offinancial system, promot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tab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ffinancial regulation in practice goes away from above goal, doesn't play its role, and limitbasic resources allocation functions of market system to some extent, it shows thedislocat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design. The goal of China's financialregulatory system has gone wrong under influence of over-taking strategy and interestpreference in government itself. Its attention shifts from maintenance of whole financialmarket order to ensure the direct or converted control of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sources inorder to protec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unds within the system. Underdirection of this aim,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extends from two points. First, the government doesn't give or give few opportunities to run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o investorsof other kinds of system by setting up financial permission system with non-governmentalcapital discrimination to keep state-owned financial organization position of monopoly infinancial market. Financial permission system with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discriminationshows that approval and examination standard for entry of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intofinancial market; threshold of registered capital for non-governmental entry into financialmarket is too high. Second is to offer converted protection for state-owned financialorganizations by in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withdrawal system. Incomplete financialmarket withdrawal system shows that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s are over coarse and specialrules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market withdrawal.
     Section III analyzes the unified system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etwee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Unified deposit reserve makes fund in backward regions lacking; preferential policy ofunified interest ratio level objectively formed in east leads to capital flow from middle andwest to east. Unified market operation and rediscount policy play a limited role inless-developed regions; unified micro-contraction policy is more severe to limit the west. Infact,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endowment, productivity,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s,economic structure, the purchasing power and demand, credit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se differences can not be denied. Ignorance of suchdifferences to the implement an unified financial control policies, is not only unable tonarrow the differences, but also ex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s.
     Section IV thinks the lack of enabling legisla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un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so-called enabling legislation is the tiltprotection legisl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legislators,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profit-driven defects of financial markets, to ensure these vulnerable groups, regions,industries having the chance to get financial resources. Whether enabling allocation offinancial resources legislation is perfec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allocation offinancial resources is or is not fair and can or can' t be achieved. At present in China suchkind of legislation is basically in a blank state. First is there are no legislation to support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financial field. Although government has tried some on its regulations, these policies are mostly encouraging on layer of non-operation, not concretelegal rules with operation force. The effect is unsatisfied. The second is the absence oflegislation to protect vulnerable groups' credit right. The problem can' t be solved perfectlyby depending on market system simply. It must rely on visible helping hand of governmentintervention in that field. Law-making efforts are still limited in our nation. The third is theabsence of legislation of specifications of policy banks. Our state has established threepolicy banks one after another since1994. But currently relevant legislation on policybanks has not been finished, which does not match important position of policy banks anddirectly effects display of state policy type financial role.
     The Fifth Chapter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Section I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a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fair allocation offinancial resources is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of established market configuration.Excessive intervention of government and driving interest rates down in China's financialpractice has caused a vicious circle between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nd serious harm to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the fair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directly, To establish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of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resources, to limit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ate financial resources in certain areas, andprevent the state from the excessive intervention are the premise of realizing the fair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core of the liberalized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is the liberal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In this paper, it analyzes the liberalization process ofinterest rates of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finds that the countries are not successfulwhich liberate the interest rates totally and cause financial crisis. However, the countries,which take gradual measures to liberate the interest rates are successful. The step-by-stepreform will be of great help and good reference to our country.
     Section II builds up inclusive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legal system. To change thegovernment' s over-control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tocreate a competitive, stable and fair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e regulatory philosophy andregulatory regime need to be updated and reformed.
     Government should uphold fair, inclusive, independent concep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The so-called fair supervision is that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bureau should take the openand same supervision measure to all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uphold the fair conceptin the rule-making and law-applying. The inclusive supervision emphasizes that the attitude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open and inclusive. Rather than to protect the interest ofthe investment and maintain the order of financial market, it also promotes the share ofachievemen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heindependence of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kept and prevent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bureaus from being captur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ir financial market access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thefairness of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t i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appropriate threshold,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of the risk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afair and reasonable competition for the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accesssystem of equally financial marketing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the following steps,formulating the principles for differenti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learing examinationstandard for civilian capital establish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ducing capital requirements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ivate capital to enter, liberating the access restrictions tothe financial business innovation of service vulnerable groups and giving tax incentives andrisk compensation, creating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helpful for civiliancapital admittance.
     To construct a fair financial market withdrawal system. It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types,different sizes, different forms of ownership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follow aconsistent principle of market withdrawal system. The States should refrain from individual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special protection. The criterion of withdrawal the financial marketis its own operation will and objec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izes,ownerships and types should not become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out of the impeding factors. Inparticular, this is needed to establish the unified legal system of market withdrawal of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market withdrawa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related to insurance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Section III is to set up differentially financial regulation legal system. Our country has avast territory area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ch regions are different, which requires financial regulation body take full accoun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financialcontrol policies and take differential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It shouldtake the indirect control as the main form of strategy and the direct control as the secondaryform of strategy in the eastern area. Both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control have to be usedtogether in the middle area. It should take the direct control as the main form of strategy andstrength the indirect control gradually in the western areas.
     Section IV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egislation of allocation offinancial resources.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levels: the first is to develop the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support thedevelopment of non-state-owned financ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36of NewNow-State-Owned; the second is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rural financialinstitutions Act to support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third is to learn from the U.S.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to improve the Assessment System to encourage the local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ut the new deposit on the use of local loan and protect the creditrights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fourth is to speed up the policy of financial legislation, tomake up for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blank.
引文
①白钦先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45——346页。
    ②白钦先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2—75页。
    ①白钦先:《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的逻辑》,载《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②佚名:《2010年全球银行排名工商银行被评“最赚钱银行”》,金羊网,访问时间2010年7月1日。
    ①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①黄达编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100页。
    ②黄达编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③朱大旗著:《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5页。
    ①配第:《献给英明人士》,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8页。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67页。
    ③约翰·罗:《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3页。
    ①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3页。
    ③黄达编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④参见李京义:《国际技术经济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73页。
    ①张跃庆、张念宏主编:《市场经济大辞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②参见汪菲:《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天津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③R.W.戈德史密斯著:《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纽约,国家经济研究局,第113页。
    ①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②参见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页。
    ①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②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③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09页。
    ①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00—101页。
    ①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②参见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③付一书:《金融资源的流动与行政壁垒的约束》,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
    ①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348页。
    ②李金亮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③陈岱孙主编:《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④厉以宁主编:《市场经济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⑤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①秦池江:《金融资源理论是金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载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26页。
    ②白钦先:《论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兼论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①如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主要由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外汇法、价格法等组成。参见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82页。
    ②本文选择使用“配置”而不是“分配”的原因是一、分配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分配的规则、分配的方式通常由分配主体根据自己的偏好制定,人为因素占很大成分;而配置虽然也带有分配的意思,但它强调主观分配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具体到金融资源配置领域,政府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虽然必不可少,但政府的干预应该建立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基础上。二、分配公平更强调掌握分配权的一方应该站在“公正不偏”的立场上进行财富、资源的分配;而配置公平除强调资源配置者应公平的配置资源外,还强调资源需求者有平等的机会获取资源。
    ①一般认为,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一种资源,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被认为具有价值。第二,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第三,必须具有可控性,可以被需要它的主体为一定目的而加以利用。私法上典型的法律关系客体形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等。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②参见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00页。
    ①黄达编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183页。
    ②崔满红著:《金融资源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00—1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页。
    ①与一般的商品不同,金融产品具有价值上的预期性,其价格会随主观预期的变化而变化。金融产品的这种主观预期性,使其交换机制主要取决于交易双方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判断。金融产品的这一特性使金融市场的交易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与公平。
    ②Ross Levine.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A Concise Discussion of Concepts and Evidence. World Bank 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3404,September,2004.
    ①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50页。
    ②胡光志,周昌发:《金融调控权若干问题探讨》,载《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3期。
    ①徐孟洲等著:《金融监管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1页。
    ②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79——83页
    ①刘刚,郭翠荣编著:《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①参见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吕忠梅、陈虹著:《经济法原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转引自:汪尊鑫:《公平正义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论文。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③单飞跃等:《社会分配的公平考察——经济法的理念与制度分析视角》,载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④[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3页.
    ①孟庆瑜著:《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基于经济法的研究视野》,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①[美]彼德·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①关于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在我国无论是立法方面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存在混用的现象,认为无论是社会公共利益还是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都是同一种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但这种混用本身体现出我们的法学理论早期使用概念的随意性,因为从词义意义上理解三个不同的用语,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这三者的含义有所不同,尽管这种区别相当细微,但我们认为依据对“公共”与“整体”的不同解释,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内涵并不完全重合,而社会利益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指社会整体利益。参见冯果、万江:《求经世之道思济民之法——经济法之社会整体利益观诠释》,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②社会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指某个范围当中的一切联系,其广泛的程度取决于我们选取的范畴,它可以是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公民,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世界,其涉及的范围越广泛,整体利益的抽象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越明显。本文中的社会专指一个主权控制范围内的社会。
    ③[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7页。
    ①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②吕忠梅陈虹著:《经济法原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③冯果、万江:《求经世之道思济民之法——经济法之社会整体利益观诠释》,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①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金融等众多领域。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经济学也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方面引入了“马太效应”,认为落后地区的资源、资本会廉价地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②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①王修华,黄明:《金融资源空间分布规律:一个金融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载《经济地理》2009年第11期。
    ②参见张忠军:《论金融法的安全观》,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汪鑫:《金融法学》,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修
    订版,第1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①张忠军:《论金融法的安全观》,《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②徐懿:《金融工程和金融效率的关联性研究》,载《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9期。
    ①白钦先:《论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兼论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②杜晓山:《建立普惠制金融体制》,载《中国金融家》2009年第1期。
    ①参见邢会强:《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②参见冯果:《金融法的“三足定理”及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载《法学》2011年第9期。
    ①冯果:《金融法的“三足定理”及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载《法学》2011年第9期。
    ①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2页。.
    ②参见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载《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5月。
    ①资料来源:1996--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
    ②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①钟笑寒,汤荔:《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200312。
    ②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根据1997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对四大银行机构的撤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按银行的工作人员数量和吸收存款额,人均存款额在50万元以下的营业网点全部撤销,50万到100万元的营业网点部分撤销,100万到150万元的营业网点合并。二级分行也要进行大量撤并。
    ①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载《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5月。
    ②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载《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5月。
    ①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②黄建新著:《反贫困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①为正确反映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态势,按照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科技文化水平差别,全国可大致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沪、辽、冀、鲁、苏、闽、粤、桂、琼12个省市区,面积129.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5%。中部地区包括黑、吉、内蒙、晋、豫、鄂、湘、皖、赣9个省区,面积285.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9.7%。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新、云、贵、川、渝、藏10个省市区,面积545.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6.8%。参见张绍基:《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载《武汉金融》2000年第8期。
    ①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6)各地金融篇中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②王景武、王辰华:《中国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制度逻辑与绩效检讨》,载《浙江金融》2005年第10期。
    ①陈凯笛,龚谊:《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区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载《河北金融》2009年第3期。
    ①交易金额包括A股、B股、基金和债券。资料来源:http://www.cninfo.com.cn/sjzx/sctj_fb/sjzx_jydqfb.jsp
    ②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1页。
    ①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②秦建文,黄蕤:《我国保险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协整分析》,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非国有经济是相对国有经济而言的,即国有经济之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非国有经济”包括城乡集体经济、外商投资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等与传统国有制不同的产权关系,他们是按照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的方式运行的经济实体。
    ②非国有经济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90年的33.9%增长为1997年的47.5%;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45.4%增长为1997年的74.5%;数据根据张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及相关文献整理而得。
    ③国有经济占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从1990年的66.1%下降为1997年的52.5%;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54.6%下降为1997年的25.5%。数据根据张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及相关文献整理而得。
    ④数据根据张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及相关文献整理而得。
    ①安灵:《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与投资行为研究》,重庆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4—97页。
    ②参见应宜逊:《落实“新36条”,向民间资本开放微型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载《上海金融》2010年第10期。
    ③金融机构按业务类型可以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合作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财务公司、保
    ①Greenwood,Jeremy,Boyan Javanovic,“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PoliticalEconomy,1990,Vol.98,No.5,1076-1107.
    ①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绝对额的收入差距达到17002元。来源:中国经济网,2012年01月20日访问。
    ②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③Dayal-Gulati A,Husain A M.Centripetal Forces in China’s Economic Take-off[A].IMF Working Paper,,2000,WP/00/86.
    ①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辽宁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4页。
    ②Shang Jin Wei,Siarnese Twins-Is There State-Owned Bias[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7,8(1)
    ③民间金融也称为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金融市场上未被登记、未被管制、未被记录的一切金融形式及活动,主要组织形式包括自由借贷、民间集资、银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商业信用和民间合作基金会等。由于非正规金融通常未经监管当局批准或未被纳入金融监管进行规制,因此,一直被视为“地下金融”或“黑色金融”而蒙上了非法的阴影。
    ④胡得官:《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述评》,载《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5期。
    ⑤林慧文,朱海洋:《民间金融:在重新认识与强化监管中求发展》,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
    ①在民间,这些机构被称为“地下钱庄”,也被概称为“担保公司”。
    ②佚名:《浙江地下金融扩张调查》,载《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7月。
    ③转引自尚林:《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①我国中央银行对几乎所有利率都严格管制,它不仅直接制定3种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存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而且还一直控制着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及票据贴现利率。如果加上中央银行可以完全左右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即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以及我国境内的外汇存、贷款利率,那么我国中央银行竟然可以支配9种不同类别的利率。而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通常只控制贴现率(相当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相当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两种主导利率。参见刘春梅:《“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现实选择、理论模型与经济效应》,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陈曦:《中国金融监管寻租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5页。
    ③“金融约束理论”是由赫尔曼(Hellmannm)在1996年提出来的,后来经默多克、斯蒂格利茨(Murdoek,stiglitz)进一步发展。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一术语,是为了区别于“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他们认为对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的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贸然推行“金融自由化”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必须走第三道路,即所谓的“金融约束”。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利率加以控制、对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为银行创造租金,增加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使其有动力成为长期的经营者。
    ①2000年,闽东电力以市场化定价发行新股,其88.69倍的发行市盈率创下了中国股市发行市盈率之最。虽然闽东电力发行成功,但是如此高的发行市盈率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此后管理层基本确定了发行价为20倍市盈率的不成文规定。2002年、2003年,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左右。参见李世全:《下半年一级市场申购收益率分析》,《中国证券报》2003年7月1日。
    ②股票市盈率是指每股的股票价格与税后利润之比,因此市盈率的高低与股价的高低是一致的。
    ①佚名:《浙江地下金融扩张调查》,载《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7月。
    ②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成立于1992年10月,是全国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1998年,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对证券市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中国证会。
    ③皮天雷著:《法与金融—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页。
    ④如果某地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则给与奖励,给与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了该地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如果该地上市公司陷入困境或表现不佳,则给与惩罚,减少该地的配额。
    ①付一书:《金融资源的流动与行政壁垒的约束》,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
    ②易秋霖著:《中国的非均衡金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有学者把地方政府划分为进取型、保护型和掠夺型三种,即如果是一个进取型的地方政府,那么它就能够促进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如果是一种保护型的或者掠夺型的政府,那么它就可能反过来损害这种增长效应。参见周业安:《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①之所以称其为“赶超”,是相对于这种战略所确定的产业目标,与资源禀赋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言的。在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中,一个资本有机构成结构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的产业(包括在资金相对稀缺的经济中资金相对密集的重工业,以及在资本相对密集的经济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轻工业),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获得社会可接受的利润水平的,甚或发生大量的亏损,因而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以发展没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为目标的战略就是赶超战略。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②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③学者易秋霖在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与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后认为,自1979年后,中国的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存在一个错位,即:在1979年前,是非独立、不成体系的金融与完整的计划经济体系相对应;1979—1997年间,是非市场金融体系(计划金融体系)与转型中的经济体系相对应,表现在制度运行上,金融体系的运行制度以计划制度(如信贷制度)为主,而经济体系的运行制度自1978年起就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其中重要的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体系改革、股份制试点等。1998年之后,是转型中的金融体系与相对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对应,金融体系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刚刚开始,而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已经走得更远,如中小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中央部署企业脱钩、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与上市等。对比的结果表明: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1998年刚好是中国经济改革20年,所以金融市场化比经济市场化晚了约20年。参见易秋霖著:《中国的非均衡金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①陈乃新著:《经济法理性论纲——以剩余价值法权化为中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58页。
    ①吴腾华主编:《金融市场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①严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西方国家银行国有化》,载《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239页。
    ①胡国斌:《金融监管权及其法律控制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②黄韬:《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中的“权力版图”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的视角》,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6期。
    ①“Core Pn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October2006.
    ①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②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①1992年至1993年上半年,经济较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率先出现了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局面,通货膨胀蔓延至全国范围内,中央政府在七月份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从高水平上略有下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增长刚刚起步又退回低谷。1993年9月,中央不得不放松银根,货币供给增长又转为上升,投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的势头又重新出现。
    ②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③金融市场的逐利性使得完全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将使部分群体、地区、行业因无利润或利润较小而无法获取金融资源。
    ①李木祥著:《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②《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第五条进一步指出,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①《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非公36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意见》认为,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
    ②“微型金融机构”是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参见应宜逊:《落实“新36条”,向民间资本开放微型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载《上海金融》第10期。
    ③李春晖:《“非公36条”因何难落地》,载《网易解读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第302期。网址: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302/,访问日期:2011年9月
    ①Jackson, Kenneth T.,1985.Crabgrass Frontier Crabgrass Frontie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
    ②CRA在1977年制定后,又分别于1989~2008年进行了七次修改与补充,其中于1989、1995和2005年的修改影响较大。历次修改的共同目的是提高CRA促进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同时减少机构合规负担。参见Bernanke, Ben S.,2007. SubprimeMortgage Lending and M itigating Foreclosures. Testimony before the Comm 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 U.S. House ofRepresentatives, Washington, DC,September20.
    ③Lawrence B.Lindsey, Lindsey集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方式之一的《社区再投资法》(上)》,载《西部金融》2010年第12期。
    ①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实施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社区再投资法〉国际研讨会综述》,载《西部金融》2010年第6期。
    ②Susan R Jones,Plant Money Where Its Needed Most:A Look at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fter,25Years,Bus.L.Today4748(2003).
    ③孙天琦:《美国社区再投资法三十年变革的争论及启示》,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批评者认为CRA法案实施会扭曲市场主体的选择行为。首先CRA法案实施会导致商业银行选择退出或远离低收入社区。由于CRA法案规定了属地原则,即银行在哪个社区开办业务,就有义务为该社区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理性的商业银行就会有动机避免在较为贫困的地区开办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可以避免执行CRA法案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对于给定的存款供给,该法令实际上会把贷款从贷款高需求社区再配置给贷款低需求地区,由此在空间上错误配置信贷,从而降低银行系统的安全度。再次CRA法案实施额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金融市场中的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则没有相应的束缚,这显然对前者是不公平。参见秦芳:《中国制定〈社区再投资法〉的相关争论》,载《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孙天琦,杨岚,袁静文:《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及其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启示》,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③Joint Center Enhanced HMDA Database,2002.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ccess to Capital in an EvolvingFinancial Services System.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Ford Foundation,March2002. From a pdf viewed at http://www. jchs.harvard. edu/publications/governmentprograms/cra02-1. pd.f
    ④参见冯兴元:《推行与市场一致的“社区再投资法”》,《北京青年报》2005年02月28日。
    ①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9—170页。
    ②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①李木祥等著:《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徐义国著:《金融自由化路径及其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②张礼卿主编:《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66页。
    ①[美]保罗·G·赫尔:《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
    ②易秋霖著:《中国的非均衡金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张礼卿主编:《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378页。
    ②唐旭:《关于金融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前瞻》,载《财经科学》2008年第1期。
    ①褚伟:《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①孙晶、李稳立:《关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定价机制的调查与思考》,载《华北金融》2010年第10期。
    ②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欧元区及香港等己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地区,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大约为2%左右。参见杨志群、杨剑锋:《浅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载《金融经济》2010年第5期。
    ①比如,目前我国真正的商业票据如企业承兑的票据基本没有发展起来,现在都是银行承兑的票据。现在票据市场转让的票据90%以上都是商业银行承兑的票据,企业承兑的票据很少。银行承兑是借助银行的信誉,而企业承兑需要借助企业自身的信誉,这个市场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参见安起雷,李耿喆:《我国金融机构体制设计的比较研究》,载《现代乡镇》2009年第2期。
    ②黄小维:《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载《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托达罗:《经济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513页。
    ②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①包容监管提出的背景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则是基于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味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以至于出现了“不利于穷人增长”,包括无工作的增长、无声的增长、无情的增长、无根的增长、无未来的增长等。无工作的增长,即较快的经济增长却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无声的增长,即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缺乏民主和自由;无情的增长,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却更加严重了;无根的增长,即经济增长伴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强制少数民族接受所谓的现代文明;无未来的增长,即增长伴随着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更加公平,使增长成果能够更广泛地分享,逐渐成为讨论与研究发展政策的焦点。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社会所接受。包容性增长是指“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对所有人而言都平等的社会机会,且该机会由人们所共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要义正是要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均能参与经济增长、为之作出贡献,并由此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参见邢会强:《金融法的二元结构》,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
    ①董延林著:《.经济法原理问题》,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60页。
    ②1997年5月,海南省部分城市信用社出现支付危机。1997年12月16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闭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海南省29家信用社除一家城市信用社独立经营外,其余的全部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兼并。在接受托管前,海南发展银行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兼并后背上了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和对外支付的沉重压力,实力下降。海南发展银行从1997年12月22日恢复对兼并的28家城市信用社储蓄资本金和合法利息的支付,合法利息比当初城市信用社承诺的利息要低十几个百分点,储户对银行单方面降低存款利率非常不满,城市信用社和海发行原有储户纷纷提款,恐慌心理随之迅速蔓延,海南发展银行出现了全面的储户挤兑,短短的10天内被提9.87亿元,海南发展银行深陷支付危机。为避免危机进一步发展人民银行决定对其实施行政关闭。事件的调查结果发人深思。原来被海发行收购的28家城市信用社的设立人员“身份特殊”,一些人原来是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与人民银行干部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信用社设立后,这些兴办人员不善经营和管理,大量投资房地产和股市,造成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为了弥补亏损,转嫁危机,他们怂恿人民银行出台相关政策,命令海南发展银行把这些经营不善、严重亏损即将倒闭的信用社全部收购,把所有的坏账全部卸到海南发展银行身上,最终使其陷入困境。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海发行倒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监管者被利益集团俘获,滥用权力,强行命令其收购20多家城市合作信用社,干预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参见林志远著:《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①张杰:《中国体制外增长中的金融安排》,载《经济学家》1999年第2期。
    ①《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41——45条。
    ②冯果:《公司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③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这里只是指明了审批的依据,并没有指明审批标准。证券公司的设立存在同样的问题,《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设立证券公司,应当具备《公司法》、《证券法》和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①张礼卿主编:《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62页。
    ②参见石少侠主编:《公司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③《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第8条。
    ④《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9条。
    ⑤《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7条。
    ①孙凌燕李倩:《构建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和谐——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吴晓灵》,载《金融时报》2010年08月03日。
    ①唐旭,邱海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破产法悬疑》,载《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13日。
    ①《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规定,银行监管机构有权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②在美国,除了银行不适用《破产法》外,美国证券公司的市场退出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主导,虽然适用美国《破产法典》第7章清算程序,但不适用第11章重整程序。
    ③唐旭,邱海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破产法悬疑》,载《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13日。
    ①刘文婷:《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评析与重构》,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页。
    ①参见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辽宁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4页。
    ①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242页。
    ②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①朱大旗著:《金融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105页。
    ②张晓霞:《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的新探索》,载《武汉金融》2004年第7期。
    ①范祚军,洪菲:《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区域性金融调控机制构想——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科学》2005年第2期。
    ②参加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
    ①《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25条。
    ②王镇江:《应允许民间资本控股村镇银行》,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4日。
    ③李春晖:《“非公36条”因何难落地》,载《网易解读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第302期。网址:http://money.163.com/special/focus302/,访问日期:2011年9月。
    ①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来看,监管主体较为模糊,是以各地政府部门的金融办作为监管的主要部门,而金融办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相关知识和业务能力与监管任务明显不匹配,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②吴晓求、赵锡军、瞿强等著:《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在中国的一种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孙天琦,杨岚,袁静文:《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及其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启示》,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②严谷军:《中低收入社区与信贷支持——〈美国社区再投资法案〉经验借鉴》,载《新金融》2008年第8期。
    ③Ardalan, Kavous,2006. CommunityReinvestmentAct: Review ofEmpiricalEvidence,AcademyofBanking Studies Journal,Vo.l5, No.1:25-42.
    ①白钦先、刘刚、郭翠荣编著:《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①白钦先、刘刚、郭翠荣编著:《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5页。
    ②白钦先、耿立新:《日本近150年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演变与特征》,载《日本研究》,2005年第3期。
    ①参见白钦先、刘刚、郭翠荣编著:《各国金融体制比较》(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25页。
    ①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环境将生态的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金融发展问题。参见张瑞萍:《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载《甘肃金融》2011年第3期。
    1.[英]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美]约翰·G·格利、爱德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
    5.[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美]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8.[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美]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11.[荷]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劳伦斯·H·怀特:《货币制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德]于尔根·艾希贝格尔、[澳]伊恩·哈拍:《经济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瑞典]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8.[美]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关于稳定政策的争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9.[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0.[日]铃木淑夫:《日本的金融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
    21.[美]巴瑞·易臣格瑞:《迈向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22.[英]希拉.赫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
    23.[英]理查德.L,基钦:《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5.[英]费力普·莫里纽科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美〕马丁·迈耶:《大银行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27.[比]热诺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9.[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3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32.[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3.[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4.[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35.[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38.[美]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39.[澳]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0.[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詹姆斯·H·汉科、[英]阿兰·A·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4.[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45.[英]詹姆士·E·米德:《混合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46.钱东平:《政府德性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萧松华:《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周延军:《西方金融理论》,中信出版社1994年版。
    50.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79——1998》,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5.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6.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7.王延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制度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8.谢平、焦瑾璞:《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谢平、蔡浩仪:《金融经营模式及监管体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60.施兵超:《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金融》,上海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
    61.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胡炳志:《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武剑:《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5.邓智毅:《金融效率制度性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66.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67.董裕平:《金融:契约、结构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68.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69.潘敏:《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70.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71.赵海宽、郭田勇:《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2.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3.龚明华:《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李洁:《银行制度创新与全能银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7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77.李鹰:《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78.沈天鹰:《资本形成的货币金融纬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蒋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0.周小全:《竞争、产权与绩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景维民:《从计划到市场的过度—、—转型经济学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王华光:《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构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7.康书生:《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借鉴与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88.田晓军:《银行再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彭兴韵:《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王国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金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2.沈如军:《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93.周林:《世界银行业监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4、杨德勇:《金融效率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95.周月秋:《资源配置与金融深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96.胡章宏:《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97.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98.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99.王光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焦点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樊纲:《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103.张克难:《产权、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4.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5.刘伟、李风圣:《产权通论》,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06.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8.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9.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0.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2.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3.吴易风、王建、方松英:《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14.白永秀:《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5.胡家永:《政府干预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6.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7.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8.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张兴胜:《渐进改革与金融转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12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4.李吕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5.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26.杨紫烜:《经济法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吴思麒:《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组织机构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资料》2004年第35期。
    2.田晓丽、王静:《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与借鉴》,载《经济论坛》2001年第12期。
    3.江时学:《论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载《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4期。
    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3期。
    5.付一书:《金融资源的流动与行政壁垒的约束》,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6.A,0.克鲁格:《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失效”》,载《经济社会比较体制》1991年第3期。
    7.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8.张杰:《渐进中的金融支持》,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9.张杰:《国有银行存差:逻辑与性质》,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10.郑新广、郑文:《金融资源配置与收入差距》,载《财经论丛》2007年第2期。
    11.樊纲:《通货紧缩、有效降价与经济波动》,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2.陆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载《金融观察》2006年第10期。
    13.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4.江其务:《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载《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3期。
    15.窦森:《我国金融资源的城乡配置问题研究》,载《经济问题》2009年第9期。
    16.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17.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载《经济研究》2002,第8期。
    18.刘伟、黄桂田:《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载《经济研究》2003,第11期。
    19.董正青:《金融释放论》,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0.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载《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5期。
    21.何风隽:《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5期。
    22.江春:《新金融制度学探索》,载《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6期。
    23.王小亚等:《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24.齐天翔:《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25.徐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效应的政策分析》,载《西安金融》2003年第5期。
    26.谢平、陆磊:《资源配置和产出效应:金融腐败的宏观经济成本》,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27.谢平等:《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
    28.蔡隽:《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模式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1期。
    29.何风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资源配置权博弈》,载《重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0.向琳,李季刚:《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效率评价》,载《区域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31.周孟亮、李海艳:《中国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2.卢颖、白钦先:《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中政府权力影响》,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3.卢颖、白钦先:《中国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演变分析》,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
    34.王景武、王辰华:《中国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制度逻辑与绩效检讨》,载《浙江金融》2005年第10期。
    35.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中国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载《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36.陈刚、尹希果:《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7.向琳、李季刚:《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载《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8.何明霞:《政策导向: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9.沈军、贺伯峰:《再论金融资源说》,载《浙江金融》2006年第1期。
    40.陈元:《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思考》,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1期。
    41.王军、周应萍:《新形势下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载《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第6期。
    42.周丽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机制比较研究》,载《特区经济》2009年第8期。
    43.陈长民:《西部地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问题思考》,载《财会月刊》2008年第1期。
    44.冯果:《金融法的“三足定理”及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载《法学》2011年第9期。
    45.吴志攀:《金融法的“四色定理”》,载《金融法苑》第12期。
    46.丁灿、许立成、徐志坚:《中国金融公平建设:理论与实践》,载《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6期。
    47.孙天琦:《美国〈社区再投资法〉三十年变革的争论及启示》,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8、王益:《公平、效率和有效监管——中国金融法改进的目标》,载《金融法苑》第11期。
    49.周海林:《金融监管法的价值:自由竞争与金融安全》,载《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0.刘志云、卢炯星:《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1.董玉明、贾爱玲:《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比较研究》,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52.江其务:《中国金融:公平、和谐与西部大开发》,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3.王保树:《金融法二元规范结构的协调与发展趋势——完善金融法体系的一个视点》,载《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54.姚战琪:《现阶段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结构、效率及公共政策》,载《国际贸易》2006年第3期。
    55.徐孟洲、杨晖:《金融功能异化的金融法矫治》,载《法学家》2010年第5期。
    56.白钦先、主父海英:《功能观视角下“金融地位”问题研究》,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0期。
    57.孙林:《略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调控》,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58.刘明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法控制研究》,载《特区经济》2010年第7期。
    59.吴旭、蒋难、唐造时:《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看金融调控政策的区域化取向》,载《中国金融》2004年第13期。
    60.邢会强:《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61.白钦先:《20世纪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展望》,载《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第5期。
    62.邢会强:《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63.刘晓勇:《监管者的视角: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4期。
    64.申泽波:《论金融法的可实施性》,载《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65.汪康懋,颜晓闽:《论金融法在中国的发展方向》,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期。
    66.邢会强:《金融法的二元结构》,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
    67.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的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68.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让更多人享受现代金融》,载《今日财富》2010年第9期。
    69.高晋康:《民间金融法制化的界限与路径选择》,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70.张守文:《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71.邱兆祥、安世友:《关于金融安全的思考》,载《金融发展研究》第9期。
    72.苏新茗:《全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解决之道》,载《经济学文摘》2010年第3期.
    73.岳文婷:《金融调控法论纲》,载《中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74.张忠军:《论金融法的安全观》,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75.高永进、葛兆强:《全球金融危机反思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2期。
    76.杨瑞月、洪菲:《统一性前提下的金融调控区域化路径——基于中国地区经济与金融依存度差异的实证》,载《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77.齐小东:《中国金融安全体系:内在逻辑与目标模式》,载《西部金融》2010年第6期。
    78.李敬、冉光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调控:模型、范式与政策》,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79.冉光和、李敬、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载《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2期。
    80.符浩勇:《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实施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载《海南金融》2004年第6期。
    81.Roberto Quercia,Janneke Ratcliffe,Michael A.Stegman,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社区再投资法〉:成效显著,但仍需改进》,载《西部金融》2010年第2期。
    82.本·S·伯南克:《〈社区再投资法〉的起源、演化和挑战(上)》,载《金融纵横》2007年第8期。
    83.本·S·伯南克:《〈社区再投资法〉的起源、演化和挑战(下)》,载《金融纵横》2007年第10期。
    84.Liz Cohen Rosalia Agresti,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将〈社区再投资法〉扩展到所有金融机构》,载《西部金融》2010年第3期。
    85.Robert B.Avery1,Marsha J.Courchane Charles River,Peter M.Zorn,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金融环境不断变化中的〈社区再投资法〉(上)》,载《西部金融》2011年第3期。
    86.Robert B.Avery1,Marsha J.Courchane Charles River,Peter M.Zorn,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金融环境不断变化中的〈社区再投资法〉(下)》,载《西部金融》2011年第5期。
    87.卢静:《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对增强我国信贷政策有效性的启示》,载《武汉金融》2011年第9期。
    88.孙天琦、杨岚、袁静文:《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及其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启示》,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89.Mark Willis,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一个银行家对〈社区再投资法〉的看法(上)》,载《西部金融》2011年第6期。
    90.Mark Willis,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翻译:《一个银行家对〈社区再投资法〉的看法(下)》,载《西部金融》2011年第7期。
    91.黄滢晓、汪慧玲:《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与贫困关系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92.董积生、杨学锋:《金融空洞化与“贫困恶性循环”》,载《当代财经》2003年第10期。
    93.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载《财经研究》2007第4期。
    94.王永龙:《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及制度解释》,载《经济问题》2007第2期。
    95.王永龙:《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缺失及应对》,载《改革》2008年第2期。
    96.唐青生、周明怡:《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97.林广明、谭庆华:《金融资源论:对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综合研究》,载《金融论坛》2004年第6期。
    98.王宇露、黄中伟:《银行生态环境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与规制》,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99.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载《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100.孔微巍、闫倩:《法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借鉴》,载《商业研究》2009年第12期。
    101.陈元:《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思考》,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1期。
    102.卜永祥:《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与开发性金融的错位》,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103.陈承、朱新华:《论中国金融结构对金融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载《特区经济》2007年9月。
    104.李健、马亚:《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若干思考》,载《西安金融》2005年第9期。
    105.张文武:《混业经营趋势下整合农村金融资源路径探讨》,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7期。
    106.陶君道、高新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上)》,载《甘肃金融》2007年第6期。
    107.陶君道、高新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下)》,载《甘肃金融》2007年第7期。
    108.崔光庆、王景武:《中国区域金融差异与政府行为:理论与经验解释》,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109.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7期。
    110.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111.张绍基:《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载《武汉金融》2000年第8期。
    112.秦建文,黄蕤:《我国保险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协整分析》,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13.陈品先:《金融地理与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从专业社群运作来看》,载《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12期。
    114.陈志福:《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及对策》,载《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第6期。
    115.杜和平:《重建重庆金融地位极其区域金融中心》,载《重庆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16.冯邦彦、谭裕华:《论我国金融中心的层级体系——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载《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4期。
    117.冯涛:《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18.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119.倪鹏飞:《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眼光、国际标准与世界经验》,载《开放导报》2004年第4期。
    120.吴聪、王聪:《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载《南方金融》2005年第12期。
    121.王修华、顾娜:《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载《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期。
    122.张俊生、曾亚敏:《社会资本与区域金融发展——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载《财经研究》2005年第4期。
    123.范祚军:《统一性前提下金融分区调控的方式、方法》,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24.张志军:《中央银行应该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判别性》,载《金融与保险》1999年第6期。
    125.王晓青、李云山:《货币供给机制、经济结构问题与金融总量调控》,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
    126.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判别化研究》,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127.姚景超:《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载《西安金融》2005年第7期。
    128.王满仓、王里:《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比较》,载《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9.焦瑾璞、孙天琦、刘向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分析》,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130.周小川:《中国宏观调控形势的变化和货币政策操作》,载《中国金融》2005年第10期。
    131.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区域经济金融差异与宏观调控——对苏皖两省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纵横》2006年第1期。
    132.邓庆远:《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政府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因素》,载《经济经纬》2005年第4期。
    133.张慕、程建国、董群:《“公平”“效率”与区域差距》,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34.李新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载《经济经纬》2003年第1期。
    135.刘湘云、杜金崛:《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载《武汉人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36.陈邦强、傅蕴英、张宗益:《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结构、政府行为、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经验(1978——2005)的实证》,载《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137、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138.何问陶、田哗:《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初探——兼与“市场主导型”商榷》,载《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4期。
    139.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140.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止元经济增长模型》,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141.窦森:《我国金融资源的城乡配置问题研究》,载《经济问题》2009年第9期。
    142.王少国:《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载《统计与决策》2005年9期。
    143.彭建刚、李关政:《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144.寇俊生:《关于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思考》,载《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145.严玉华:《我国国有垄断金融制度安排与改革———国家模型》,载《市场论坛》2005年第12期。
    146.邹新月、施锡锉:《非国有经济信资融资困境的理性认识》,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47.童频、丁之锁:《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148.邹新月、施锡锉:《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效果》,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49.李通禄、郑长德:《普惠金融理论文献研究》,载《武汉金融》2010年第8期。
    150.朱建华、刘卫柏:《社会公平与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载《社会科学家》2010年5月。
    151.张燕、吴正刚、高翔:《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金融权利保护》,载《农村经济》2009年第1期。
    152.张燕、吴正刚:《保护农民金融权益的法理基础与模式探讨》,载《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53.应飞虎:《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54.李昌麒、应飞虎:《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基于公平最佳保障的考虑》,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155.廖申白:《西方正义概念:嬗变中的综合》,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156.荆勤忠:《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突破、政策扶持与市场边界》,载《甘肃金融》2011年第3期。
    157.夏慧:《普惠金融体系与和谐金融建设的思考》,载《浙江金融》2009年第3期。
    158.曹凤岐:《建立多层次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载《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
    159.王春梅:《金融市场准入监管的博弈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3期。
    160.李培、曹媛、黄坚平:《区域金融发展、居民金融资产与收入分配——以重庆市为例》,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杨三正:《宏观调控权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西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东北财经大学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
    5.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军:《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辽宁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7.王学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安徽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8.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9.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0.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辽宁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1.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12.哈斯:《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分析》,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3.陈阳:《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4.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5.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6.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7.陈家付:《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平保障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8.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9.卢立香:《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0.唐友雄:《演进中的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研究》,湘潭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1.陈香玲:《德沃金资源平等理论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2.高原:《经济伦理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3.何道勇:《论社会成果公平分享的法律制度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4.潘淦:《非国有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5.高义勇:《金融发展与社会公平——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武汉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6.阮敏:《中国政策性金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7.魏颖:《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和金融资源分布关系的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8.王抒一:《理论与实证:西部金融资源的城乡配置结构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9.李恩:《我国非国有经济融资困境与民间金融的发展》,广西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0.丁峰:《中国国有银行的垄断研究——兼论政府管制金融的范围》,浙江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31.毕丽嘉:《普惠金融服务组织变革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2.张甜迪:《西部地区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3.安阳:《我国东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4.陈凯笛:《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的研究》,湘潭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5.彭浩:《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公平问题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6.惠媛媛:《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资产货币化指标的分析》,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7.宫丽娜:《我国民间金融的政府规制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8.尚林:《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39.张相君:《金融服务市场准入功能的法律分析》,华侨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40.孙亮:《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互动传导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 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Law andFin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
    2. Sanjay Jain.Symbiosis vs.crowding-out:the interac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it markets in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vol.59.
    3.Rajshekar D,Micro Finance,Poverty,and Empower-ment of Women:A case study of two NGOs fromAndhra Pradesh and Karnataka,ISEC publications,Bangalore,2004.
    4.See Schreiner, M. Informal Finance and the Design of 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in Practice,2001, vol.11, No.5.
    5.Barr, M ichael S. Credit Where it Counts: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nd Its Critics.New YorkUniversityLaw Review,2005,Vo.l75, No.600.
    6.Stella J. and S. Adams: Putting Race Explicitly into the CRA. Revisiting the CRA:Perspectives on theFuture of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2009.
    7.Kroszner, RandallS.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nd the Recent Mortgage Crisis,presented at theConfronting Concentrated Poverty Policy Forum,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Washington, D.C., December3,2008, http://www.federalreserve. gov/newsevents/speech/kroszner-a. htm.
    8.Braunstein, Saundra F. Director, Division of Consumer and Community Affairs,Testimony before theComm 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 U. 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2008,February13.
    9. Bernanke, Ben S. 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 and M itigating Foreclosures. Testimony before theComm 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 U. 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Washington, DC,2007,September20.
    10.Avery, RobertB., PaulS. Calem, and Glenn B. Canner. The Effects of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on Local Communities,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Division of Research andStatistics,2003,March20.
    11.Randall S.Kroszner,“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nd the Recent Mortgage Crisis.”Speech givenat the Confronting Concentrated PovertyPolicy Forum,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System,Washington,DC,2008,December3.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speech/kroszner20081203a.htm.
    12.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BANK FEES:Federal Banking RegulatorsCould Ensure That Consumers Have Required Disclosure Documents Prior to Opening CheckingorSavingsAccounts,"GAO-08-281(January2008),http://maloney.house.gov/documents/inancial/consumer/20080303GAOBankFees.pdf.
    13. Elizabeth Laderman and Carolina Reid."Lending in Low-and Moderate-Income Neighborhoods inCalifornia:ThePerformance of CRA Lending During the Subprime Meltdown,"Working Paper(SanFrancisco,CA: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November2008,http://www.frbsf.org/publications/community/wpapers/2008/wp08-05.pdf.
    14.Beck,T.,Levine,R.&Loayza,N.Finance and Sources of Growth.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vol,58.
    15.Abdul Abiad,N.O.&Kenicji,U.The Quality Effect:Doe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mprove the Allocationof Capital IMF:Working Paper,2004vol,6.
    16.Yousif Khaliafa-Yousif,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other look at the evidence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 vol,11.
    17. Therath G.Rural credit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otential andproblem.Savings and development Felice Tambussi publishing.1994.
    18.Sharpe, Steven.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nk Lend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s: A Stylized ModelofCustomerRela-tionships.Journal of Finance,1990, vol,45.
    19.Financial inclusion:credit,savings,advice and insurance,Twelfth Report of Session,2005,vol,6.
    20.John Wakeman-Linn,Smita Wagh,Reg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Its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Financial Sect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