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金文研究綜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是中国文字学研究史上最为關键的时代,在文字学发展史上估有顯著地位。晚清学者正確韶识了文字的演燮遇程,基本上摆脱了宋代以来直至清代前期的臆测之風,二十世纪以後的古文字研究,正是從这里起步。清代末期的古文字研究,走上了寅事求是的科学道路,是文字学研究史上一個重要的转折點。
     清代统治者实行嚴酷的文化统治,這是清代以考據为特點的金文学发达的社会政治原因;学術上的遞相经承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其内在原因。此外,宋代金文学的成果为清代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实用的研究方法,新出土的青铜器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第一手材料,这些因素尊致了清代金文学研究的勃具。晚清甲骨文的发现,封古文字学研究来说有著劃时代的意羲,晚清学者開始利用甲骨文材料,以一种具有理论高度的视角審视汉字的发展和演燮,取得了僳出的成就。
     清代的金文著錄超遇以往任何一個时期,徒民国初年至今,不断有学者封清代著錄加以整理和研究。清代以收缘青铜器图像、铭文拓本和摹本为主的金文著作将近四十部,著錄商周有铭青铜器近三千件之多。金文考释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易识字所剩無幾的情況下,清代学者考释出的单字数量大约有五百個。在研究方法上,清代人也有僳出的贡献。宋代使用的封照法在清代连用得更加广泛,推勘法、偏旁分析法也連用得更加精微而科学。此外,二重證據法的連用,标誌著金文学理论的成熟,研究金文的目的更加明確,金文研究從此跳出了狭小的金石学范围,金文也就成为研究歷史舆文化重要的第一手材料。至於存在的问题,在客觀上受到铜器锈蚀、时代名物以及图形文字的限制,主观上受到文字形體相近等条件的制约,有些因素今後仍將存在。
     在器物学研究方面,虽然从总體上讲,清代学者不太注重此项研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分类定名研究中解决了宋代以来总名与尊名不分的问题,“(?)”的名稻问题等,而且明確了分颊标准,即以器物的功为其命名。在断代研究上,清代学者的認识比宋代学者更加明確,方法也相封科学,他们综合连用曆日推定法、人物事件推定法以及器形及铭文害寫風格推定法等各种手段,而且,清代学者已经初步具備了“标准器”的觀念,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清代学者在金文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和在研究方法上的創见,给後世带来深速的影窖。清代人封铭文的搜集、整理和著錄,鹅後世留下了豐富的资料,在文字学理论上,他们开始探讨文字演燮规律并实现了一些理论上的突破。封《说文》古文时代的研究,清末就已经有了被後人公韶的结论;封《说文》籀文畴代的研究,虽没有確凿的结论,但引发了後代学者封孩问题的探索。清代学者够科学地看待《说文》,並利用金文等文字资料封《说文》进行補正,这些可觀的成就都是值得肯定的。余風所及,民国金文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民国以後金文学转向新的研究潮流,舆清代金文学的发展和贡献有著密切的關保。本题研究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封清代之前的金文研究作以回麒,明確清代金文研究的起點以及可以依憑的材料,可以借鉴的方法。
     第二,封清代金文研究作整體回麒和分析,分析清代金文学发展的原因,找出推勤其发展的外部瑕境舆内在力量,厘清造一畴期金文学发展的脈络。封清代金文著缘作简要的介绍和评价,以便封清代金文学研究的歷史有更加客觀明確的認识。
     第三,封清代金文考释成就和考释方法作全面考察,阐述其得失,並探究其原因。
     第四,介绍清代青铜器分类定名与断代研究情況,探讨清代青铜器断代方法,分析其成就与不足。
     第五,论述晚清金文学的成就和封後世的影窖。
     本论文的研究,除了全面介绍和评價清代金文学研究成果之外,還将把清代金文研究放在文字学歴史中,通遇封清代学者成就的分析,韶清其在整個文字学史上的地位舆贡献。
Qing Dynasty was the most critical era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study. It had a pivotal position. The late Qing scholars correctly understoo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xt. It made the literature stud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ancient text study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was starting from here. The ancient text stud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asically got rid of the style of speculation from the Song Dynasty until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started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is w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text study history.
     The Qing Dynasty rulers adopted a harsh culture rule, which wa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auses to form Jin textual features characterized in text study; succession of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was its internal causes. In addition, the outcomes of the Jin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Song Dynasty provided a wealth of research data and practical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Newly discovered bronzes provided the first hand material to the study, these factors led to the flourishing Jin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Qing Dynasty. Discovery of Orac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aracter.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by using Oracle materials in a highl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Jin literature books in the Qing Dynasty were more than any other time in the past. From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so far, there have been scholars to organize bibliographic and research the Qing Dynasty books. Qing Dynasty had about forty Jin literature books of bronze images, rubbings and copies also had as much as nearly three thousand Shang, Zhou Dynasties bronzes that have word on it. The Jin text inspection and explanation also mad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in literacy easily depleted situation. Qing scholars released about five hundred words. The Qing Dynasty also had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the approach of Jin literature study. The comparison method of the Song Dynasty had been used more widely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urveying method and the radical method also had been used more refined and scientific. In addition, using the law of double evidence indicated the maturity of Jin literary theory, the purpose of Jin text study more clearly. Jin words became important first hand materials to study history and culture when Jin text study jumped out of the narrow scope of epigraphy. As for the problems, the study was limited by corroded bronze, ancient names and graphic text objectively as well similar text writing form subjectively. Some of these factors will remain there. Although generally speaking, Qing Dynasty scholar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in the objects, but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 Category naming study solved the confusion of the general name and the special names since the Song Dynasty, "" The name problems, but also define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that is named by the function of objects.
     In the division of history into periods study,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had more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an the Song Dynasty scholars, the method was relatively scientific. They comprehensive used of calendar presumption, people and events presumption and inscriptions writing style presumption and other means. In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had an initial "standard object" concept, these are worthy of recognition.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in Jin literary study made th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and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nscriptions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recording in the Qing Dynasty left wealth of inform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n philology theory, they began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text and made some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a recognizable conclusion on the study of Gu text era; although there were no conclusive findings on the study of Zhou text era, but raised the issue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explore. Qing scholars looked at sscientifically and used Jin text information to make corrections on , these impressive achievements are worthy of recognition. As the influenc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cholars on Jin literary and the new trend on Jin literary study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Jin litera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rojec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Review the Jin literary study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Define the starting point, materials relied upon and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study in the Qing Dynasty.
     Review and analysis Jin literary study of the Qing Dynasty as a whole, analysis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study, find ou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ner strengt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clarify the context of Jin literary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Briefly introduce and evaluate Jin literature books in the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object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n the Jin literary study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Hav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methods of Jin literary explan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described the gains and losses, and explore their causes.
     Introduce naming, classification and division of history into periods study on the bronzes in Qing Dynasty, discuss the method of division of history into periods on bronze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analysi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Discuss the achievements of Jin litera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study not only descripts and evaluates a comprehensive of research Jin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but also considers that the Jin literary study in the Qing Dynasty is a part of the history of philology. Throug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recognize the status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philology.
引文
1刘雨、沈丁、廑岩、王文亮编著《商周金文著錄总表》(2008年11月第1版)的前言中说该书出版于1914年8月。
    2王国維《国朝金文著缘表》之《略例》,民国十七年石印海寧王忠憨公遗书本。
    3王国维於此书中稱曹载奎为曹奎。
    4此书在王国维编著《国朝金文著缘表》峙未刊行。
    5《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序》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
    1此依掳1933年墨缘堂石印本。
    2此依據1933年墨缘堂石印本。
    3此依據1933年墨缘堂石印本。
    4此表发表于《燕京学报》第5期。
    5此依據1931年石印本。
    6此书作者去世时(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尚未完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出版的石印本是作者的未完稿,以致郭沫若编纂《雨周金文辭图錄考释》峙未见其全书,王、羅、鲍至多见遇期手稿,故未採缘此书。
    7刘雨、沈丁、盧岩、王文亮编著《商周金文著缘总表》(2008年11月第1版)中收錄的清代著錄的商周战国有铭青铜器数量为2728件。
    8中华害局,1989年4月第1版。
    1孩文分雨次发表于《学衍研究》1962年第2期(48-62页)和第3期(68-83页)。
    2见《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677-693页。
    3见《文物季刊》,1999年第2期,78-81页。
    4见《第二届国際清代学術研封舍输文集》,1999年,823-845页。
    5见《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32-40页。
    6均见杨树達《横微居小学述林》,中华害局,1983年。
    7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年。
    8见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335-343页。
    1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输文,1984年。
    2见裘踢圭《文史叢稿》,上海速柬出版社,1996年,158-188页。
    3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4见《学林漫錄》,第六集,中华书局,1997年,148-154页。
    5见《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衍研讨舍论文集》,1993年,693-714页。
    6见《第二届国際清代学術研封会输文集》,1999年,857-881页。
    7见《第二届国際清代学衍研封会输文集》,1999年,847-856页。
    8见吴浩坤《古史探索与古籍研究》,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165-176页。
    9见《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中华书局,2000年,346-355页。
    10台湾束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11见《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5期,32-34页。
    12见《南开语言学刊》,2009年第2期,138-142页。
    13安徽大学博士输文,2006年。
    14见《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397-404页。
    15华柬师范大学博士输文2004年。
    16见《语言研究》,2008年第10期,83-88页。
    17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1参见吴济仲《容庚之金文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184-195页。
    1参见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聲韻、训诂之学的得失》,《歷史研究》,1962年第6期,137页。
    2梁啟超《清代学術概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十六節。
    1從以上分析可知,楼械地按照畴间来给学術史分期不科学,所以如此表述。
    2段玉裁《薛尚功雁代鐘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寫本害後》,《段玉裁遗书》下册《短韻楼集》卷七,台湾大化书局,1977年,5-6页。
    1王国維辑錄、容庚重编《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国害馆月刊》,第1卷,第5號。
    1参见孫稚摊《青铜器论文索引·後叙》,中华书局,1986年,196页。
    2容媛辑、容庚校《金石害錄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3页。
    1依據文海出版社,1974年。
    2依據1933年墨缘堂石印本。
    3依據1933年墨缘堂石印本。
    4依據1931年石印本。
    5依據中华书局1881年10月1版。
    6依據大通书局,1974年。
    7依據1953年手窟油印本。
    8依據北平内務部古物陈列所1929年版。
    9依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影印民国20年版。
    10见《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48-62页)、第3期(68-83页)。
    11依撼《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補本),中华书局,2007年。
    12依據巴蜀害社,1997年。
    13依掾線装害局,2005年。
    1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
    1唐蘭《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第39页。
    2参见裘锡圭《古文字学简史》,《文史叢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41页。
    1朱劍心《金石学》之《序例》,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新1版,1页。
    2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见《国学论叢》,1973年,第1卷,第3號,48-49页。
    3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1陈寅恪《金明馆叢稿二编》之《鄧魔铭<宋史辙官志考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45页。
    2陵和九《中国金石学》,中国害店,1981年,298页。
    3阮元《積古齐鐘鼎彝器款识》,《商周銅器说》下篇,嘉度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2-4页。
    1鄭樵《通志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734页。
    2唐蘭《古文字学導输》,齐鲁书社,1981年,42-43页。
    3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害海出版社2003年,4页。
    4容庚《宋代吉金书籍述评》,《颂齐述林》,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32页。
    1唐蘭《古文字学尊论》,齐鲁书社,1981年,42页。
    2刘昭瑞《宋代著缘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證·代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2页。
    3王国维《宋代金文著錄表序》,王国维辑錄、容庚重编《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5號。
    3详见容媛辑、容庚校《金石书缘目》中央研究院歷史捂言研究所,1992年。
    1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输文,2008年。
    2群见王国维辑錄、容庚重编《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国书馆月刊》,第1卷,第5號。
    3见张亞初《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錄表》,《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
    4唐丽《理想中之商周古器物著錄表》,《考古社刊》,1935第1期。
    1台湾师鲍大学博士论文《晚清金文学研究》,2001年,第二章,第一節。
    2见刘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證·代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3-4页。
    3胡模安《中国文学史》,中国书店,1983年,158页
    1王国维《宋代金文著錄表序》,见王国維辑錄、容庚重编《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第1卷,第5號。
    2呂大臨《考古国·序》,中华害局,1987年,2页。
    3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国学论叢》,1973年,第1卷,第3號,47页。
    4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国学论叢》,1973年,第1卷,第3號,47页。
    1参阅下文“清代青铜器分类舆定名研究”部份,此不赘述。
    2参见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206-207页。刘昭瑞曾把宋人考释古文字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鼹纳为六种:其一、利用古文字象形、舍意特點認识古文字。其二、对古文字筆书繁省和偏旁燮易规律的認识及連用。其三、封古文字同義项羲符原则的認识和掌握。其四、同音通假原则在释讀古文字中的連用。其五、推勘法的运用。其六、封古文字中“合文”的認识。见刘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證·代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9页。
    3参见刘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铜器铭文篓證·代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10页。
    4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263页。
    1呂氏云:“按:《史记》夏商未有諡,其君皆以甲乙为號,则此三鼎疑皆夏商之器。”呂大臨《考古圖》,中华书局,1987年,卷一,6页。
    2呂大臨《考古圖》,中华书局,1987年,卷四,6页。
    3呂大臨《考古圖》,中华书局,1987年,卷三,4页。
    4参见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3页。
    1参看本文第二章,第47页。
    1高明《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22页。
    2戴侗《六害故》,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卷七。
    3戴侗《六害故》,上海社舍科学出版社,2006年,卷二十九。
    1以上二例转引自黛懷与《六书故迎用鐘鼎文考释文字评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舍科学版),2001年第4期,136-140页。
    2唐蘭《中国文字学》,復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裘锡圭《文史叢稿》上海速柬出版社,1996年。
    4见《四库全害总目》卷——四子部藝術类存目“《文舍堂琴谱》卷六”条,中华害局,1965年,第978页中。
    5卷中“文会堂”条,光绪庚子(1900)八月嘉舍堂刻本,23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6见《寸劄粹编》序後钤,《北京圖害馆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册第411页。
    1《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子部谱牒类存目,中华书局,1965年,第997页上。
    1吴礼權《清代语言学繁榮发展原因之探射》,《雲萝学刊》,1997年第1期,69页。
    1吴礼權《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封》,《云萝学刊》,1997年第1期,69页。
    2羅振玉《(殷虚害契考释)·後序》,藝文印书馆,1981年。
    1参见吴礼權《清代语言学繁榮发展原因之探讨》,《云萝学刊》,1997年第1期,69页。
    1冯霎鹏、冯雲鹓《金石索》之《金索一》,道光七年木刻本,40页。
    1孫詒让《名原》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卷上,21-22页。
    2此二条见《缀遗斎彝器考釋》,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卷七,21页。
    1见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学衡》,1925年,第45期,6页。
    2参见唐蘭《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1981年,44-45页。
    1见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6-7页。
    2以下關於青铜器著錄,铭文字数和收藏情況的内容多援引趟诚《晚清的金文研究》(见《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26827页)一文,刘雨、沈丁、廑岩、王文亮编著的《商周金文著錄总表》(2008年11月第1版)一书和《殷周金文集成》(中华害局,2007年)的说明部份,註释不再一一给出。需要注意的是,封铭文字数的统计,舍因为铭文残泐、计算标準和所據拓本不同而略有出入。
    1程章燥《石学输叢》,大安出版社,1999年,242页。
    2祥见容媛辑、容庚校《金石害錄目》中央研究院歴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
    3“山柬学派”(又稻“北派”)和“江南学派”(又稱“南派”)的差異主要在石刻研究方面,所以此文不封页进行专门讨论。
    4胡楼安《中国文字学史》,台湾商務印害馆,1992年,18页。
    1孫詒让《契文翠例·叙》,齐鲁书社,1993年。
    2孫诒让《名原》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卷上,16-17页。
    1孫詒让《名原》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卷上,19-20页。
    2孫詒让《名原》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卷上,19-20页。
    1曾憲通《清代金文研究概述》,见《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擎衍研讨会输文集》,1993年,692页。
    2裘锡圭《文史叢稿》,上海速柬出版社,1996年,145-146页。
    1参见梁啟超《清代学衍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十六节。
    2此依掳掃葉山房石印本。
    3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输》,文物出版社,1987年,26页。
    4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臺北世界害局,1975年,518页。
    1参见朱凰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開大学出版社,1995年,28页。
    2具體编寫年份不群,根據有关资料可以大致認定为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
    3以下介绍清代金文著錄的内容中,關於收錄古器数量、颧型、版本流傅情沉和考释得失多引自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一文,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48-62页)和第3期(68-83页)。
    1《西清續鉴甲编》中收缘于伯和鼎(一:九)、孰物壺(八:四四)、大吉洗(十五:二四)均云:“貌见《事书鉴古》”;木方壺(九:五六)云:“《事寿鉴古》有周木觚”,故知此害编纂在《西清續鉴甲编》之前,《西清續鑒甲编》是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79年)下韶害编纂的。
    :见《乾隆四鉴综理表·前言》,中华书局,1989年,前言,11页。
    1容庚云:《国朝宫史續编》(九三:六)云:“乾隆五十年敕纂内府續藏褚器爲《西清續鉴》,五十九年校補缮给集成”。舆跋不甚符合,论纂常在四十五年。参见《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载《学术研究》1962年第2期,52页。
    1参见曾憲通《清代金文研究概述》,见《第一届国際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術研射舍论文集》,1993年,692页。
    2钱坫《十六畏乐堂古器款识考》後附商承祚跋,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期明书局翻刻本。
    1《国朝金文著缘表·序》,民国十七年石印海事王愨忠公遗书本。
    2朱劍心《金石学》之《序例》,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新1版,1页
    3阮元《商周铜器说·上篇》,《横古齋鐘鼎彝器款识》,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
    4段玉裁《薛尚功历代鐘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窝本书後》,《段玉裁遗书》下册《经韻楼集》卷七,台湾大化书局,1977年,5-6页。
    1王筠《说文句讀》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害店,1983年,11页。
    2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百一廑金石叢书石印本无《古器款識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开明书局翻刻本无《境铭集缘》。
    1见钱坫《十六畏乐堂古器款识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開明书局翻刻本,卷二,6-8页。
    2见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开明书局翻刻本《十六畏乐堂古器款识考》附商承祚跋。
    3此书於吴柬发去世前未有刻本,具體编著年代不可考。吴束发卒於嘉度八年,只掳此推断其大致年代。
    1见《商周文拾遗》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年,卷中,8页。
    2见《商周文拾遣》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年,卷中,17页。
    3後收入《文選楼叢害》
    4後收入《後知不足齐叢害》
    1據嘉度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
    2参见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下),《学術研究》1962年第3期,69-70页。
    1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卷七,4页。俞绍宏曾封《積古》释字情況进行遇专门统计,可参阅《(说文古籀補)研究》第三章第三箭。
    2潘祖蔭《攀古模彝器款撤·自序》,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自刻本。
    3梁啟超《清代学術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十六箭。
    4《乾隆四鑑综理表》,中华书局,1989年,11页。
    1曾意通《清代金文研究概述》,见《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術研讨舍输文集》,1993年,692页。
    2薛尚功《历代鐘鼎彝器款识法帖》共收铭文五百一十一件。
    3羅振玉《殷墟书契考释·後序》,藝文印书馆,1981年。
    1容庚语,见《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56页。
    1参照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下),载《学术研究》1962年第3期,72页。
    1见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卷一:二十。
    1孫诒让《古籀拾遗·敘》,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
    2王国维云:“而俗儒鄙夫,不通字例,未慴舊藝者,辄以古文所託者高,知之者鲜,利荆棘之未开,谓鬼魅之易书,遂乃肆其私臆,无所忌惮,至莊葆琛(莊述祖)、龚定庵(龚自珍)、陈颂南(陈度镛)之徒,而古文之厄極矣。”见《羅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後序》,藝文印书馆,1981年。有關内容可参见本章本節之三。
    1朱之榛云:“凡三百六十四器,原册分类十九,兹编次小有共同,簋、簋舊合今析;角、觚、斝三種原附觯、爵二类今亦别出;汉鼎後原分锺、鬲,今以鑪、鋗等器非锺、鬲所概,改题汉摊器;而瞿为兵类,别附於後。原册序後系以宋戴公戈歌,款识盖阙,今亦不为移易,仍其舊也。”见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朱之榛石印本目缘后。
    2参照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抨》(下),载《学街研究》1962年第3期,75页。
    1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家刻本,卷一之一
    2参见王国維辑缘、容庚重编《宋代金文著錄表》,《北平北海图害馆月刊》,第1卷,第5號。
    3参见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320-321页。
    1见吴大澂《说文古籀補》自序,中华书局,1988年。
    2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见《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48页。
    1颇廷龙《吴愙齐先生年谱》,文海出版社,1965年,37页。
    2颇廷《吴愙齐先生年谱》,文海出版社,1965年,37页。
    3见《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自刻本。
    1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上),载《学衔研究》1962年第2期,59页。
    1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缘·自识》,據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自刻本。
    1参见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251页。
    2转引自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上),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59页。原文见《吴愙齋尺牘》。
    3为了便於比较,将拓本作了反色處理。
    1参见《愙齋所藏吉金目》附颇廷龙著《吴愙齋先生年谱》後,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
    1参见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62页。
    2参见羅振玉《<陶齋吉金錄>及<續錄>跋》,《雲窗漫稿》29页,羅氏凝清室,1922年。
    1参见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上),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62页。
    2孫诒让认定天锡簋、嘉礼尊是北宋时期的伪作。参见孫詒蘸《宋政和褴器文字考》。
    3一九一八年十月,丁麟年给隙邦福的信云:“所收三代金文约三千種,流傅彝器,大致已具。另有全形拓本七百余品,名曰《攀林馆吉金图缘》,曾经曲圜(俞樾)愙齋(吴大澂)伯兮(盛昱)廉生(王懿荣)鑒定,並魇题识。原擬先印成害,以广共傅。不意景印津门,甫得三十葉,承印者忽遭回禄,幸底稿完全无缺。旋弟以简放同州,遂将累世所積金石拓本、彝器、字书廿余篋。带赴西安,寄存大清银行。私计公余之暇,必複加考释。……讵知不及一年,武昌羲起,银行存篋,一掃而空,攜至同州者寥寥无几,匪特自藏七十余器散失大半,並拓本亦无之,言之痛心。今承垂询,敬述梗概。”丁氏编缘此害经歷的波折,據此可见一斑。转引自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2期,62页。
    1此依據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2此依據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害铭石印本。
    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276页。
    4《續修四库全书提要》,台湾商務印害馆,1972年,3296页。
    1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276页。
    1此依據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
    2《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一,15页。
    3胡楼安《中图文字学史》,台湾商務印书馆,1998年,611页。
    1褚德彝《金石学錄續補》下·六。
    2见吴大溦《愙齋集古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第一册,21页。
    3见《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一,23页。
    1李氏所云牧锯即指王戠戈。见《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十,21页。
    2李葆恂《金文述》,《舊学(?)笔记》,广文书局,1970年,22页。
    3群见杨榭逑《讀奇觚室吉金文述》,《積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279-280页。
    1《續修四库全书提要》,台湾商務印害铭,1972年,3308页。
    2参见陈育丞《簋齋轶事》,《文物》,1964年第4期,53页。
    3此依據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風雨楼石印本。
    4同上
    1章炳麟《孫诒让传》,《碑傅集補》。(《清代傅记叢刊》,第120册,明文书局,1985年。)
    1孫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
    2《續修四库全书提要》,台湾商務印书馆,1972年,1779页。
    3参见陈童硕士论文《<名原>研究》第五章第二節,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见唐蘭《古文字学尊输》,齐鲁书社1981年,178-180页。
    2朱芳圃《清孫仲容先生詒让年谱》,台湾商務印书馆,1980年,93页。
    3参见裘锡圭《孫詒让》,《文史叢稿》,上海速束出版社,1996年,178页。
    1吴大澂《说文古籀補》,潘祖蔭叙,中华害局,1988年,1页。
    2见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下),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3期,78页。
    3参见何琳儀《战国文字通论》,中华害局,1989年,9页。
    4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自刻本。
    1见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下),载《学衍研究》1962年第3期,78页。
    2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衍研封会论文集》,1999年,841页。
    1甲骨文被发现的碴切时间應为清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唐蘭此说並非错误,而是封正式发现的理解问题。
    2唐蘭《中国文字学》,後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4页。
    3见《羅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後序》,藝文印书馆,1981年。
    4何琳儀《戟国文字通输》,中华书局,1989年,8页。
    1见刘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證·代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9页。
    1参见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41页。
    2参见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衍研封会论文集》,1999年,841页。
    3参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输》,高明稻之为“因袭封照法。文物出版社,1996年,144页。
    4唐蘭《古文字学導论》,齐鲁书社,1981年,165页。
    5唐蘭云:“一直到现在,我们遇见一个新发现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说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绩。”(参见《古文字旱導输》,齐鲁书社,1981年,165-166页。)
    1何琳儀《戟国古文字典·序言》,中华书局,1998年。
    2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识》,嘉度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卷一,23页。
    3方溶益《缀遗斎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十六卷,1页。
    4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三,36页。
    1方溶益《缀遗齐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十二卷,5页。
    2参见《汗筒·古文四聲韻》,李零,出版後说,中华书局,1983年,1页。
    3参见《汗简·古文四聲韻》,李零,出版後记,中华书局,4页。
    1吴大澂《说文古籀補》自序,中华言局,1988年。
    2葉昌炽在《愙齋集古缘》序文中云:“唐宋以後,六经三傅,私家迻宿,公库雕板,皆以世俗通行之字,学者循诵学傅,安知所谓古文者。郭氏《汗筒》七十一家,其所錄古文,旁及道书石刻,而不皆鼎彝文字。”见《愙斎集古缘》,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3潘祖蔭云:“徐籀莊壬舊释殊误,其以丁子为雨日,以鲁为苏,以澤友里为一地名,以百姓为人名,以顯命为定命,皆非。徐氏徵引者乃《逸周害》、《纪年》、《穆傅》种種,皆伪书耳,取以为證,何耶?”见《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自刻本,卷一,13页。
    4参见李天虹《貌文古文校補29则》,《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76-82页。
    1见《筠清馆金文》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卷四,5页。
    2容庚四版《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1865,158页。
    3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六,8页。
    3参见陈伟武《试输晚清学者封傅钞古文的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術研讨舍论文集》,1999年,867页。
    5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中,9页。
    1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下,13页。
    2秦兵五年呂不韋戈、八年呂不韋戈有题铭曰“韶事”,前人释“韶使”,以为指“奉韶使用”。实隙上“韶事”,本指帮助相邦治事,成为一種职官名。(参见陈伟武《试论晚清学者封傅钞古文的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衍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68页。)
    3孫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下,21页。
    4《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2007年,5296·1號。
    5吴式芬《攈古錄金文》,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家刻本,卷二之一,17页。
    6孫詒让《古籀馀论》,1929年哈弗燕京学社石印容庚校本,卷二,3页。
    7杨榭達《積微居金文说》,中华害局,1997年,卷三《眉鼎跋》,61页。
    8参见瀋培《说古文字裹的“祝”及相關之字》,中国简帛学国隙论坛论文,武汉大学筒帛研究中心,2006年。
    1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十八,23页。
    2黄德竟《古文字考释方法综论》,《文物研究》第六辑,1990年,225页。
    2唐蘭《古文字学導渝》,齐鲁书社,1981年,172页。
    1吴大澂《文字貌》,《字说》,学海出版社,1998年,29页。
    2吴大澂《愙齋集古缘》,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第九册,10页。
    3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害局,1988年,卷六,3页。
    1孫诒让《克鼎释文》,《籀癫述林》,广文害局,1971年,卷七,12-13页。
    2林淫《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63-64页。
    3参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1993年,147页。
    4唐葡《古文字学導论》,齐鲁书社,1981年,179页。
    1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识》,卷八,19页。
    2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识》,1976年,卷七,22页。
    3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识》,1976年,卷二十七,22页。
    4容庚四版《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2353,35页。
    5阮元《積古齐鐘鼎彝器款识》,商務印书馆,1937年,卷五,320页。
    1刘心源《古文審》,卷五,14页。
    2刘心源《古文審》,卷七,6页。
    3参见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学術研究》1962年。
    4唐蘭《古文字学導论》,齐鲁书社,1981年,65页。
    1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中,16-17页。
    2孫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樱石印本,卷上,27页。
    3唐蘭《古文字学尊论》,齐鲁害社,1981年,179页。
    1吴大澂《愙齋集古缘》,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第四册,10-11页。
    2吴大澂《愙齐集古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首,1页。
    3容庚《颂齋吉金图錄》,台聯国風出版社,1978年,唐蘭序,5页。
    4吴其昌《金文厤朔疏證》,商務印书馆,1936年,卷首,2页。
    1王国维《古史新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3页。
    2见《殷虚文字类编·序》,民国十二年(1923年)商氏线装8册刊本。
    3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序》,中华书局,1993年。
    4容庚《甲骨文编序》,《颂齐文稿》,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89页。
    1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识》之《商周铜器说》上篇。
    2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下,7页。
    1见《商周文拾遗》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年,卷中,5页。
    2见《商周文拾遗》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年,卷中,17页。
    3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卷二十六,27-28页。
    1《古籀拾遗》之《毛公鼎释文坿》,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182页。
    2参见裘锡圭《阅读古籍要重视考古资料》,《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6-67页。
    3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一,27页。
    1陵和九《中国金石学讲羲》中国害店出版社2003年,215页。
    2《西清古鉴》卷一之一,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内府刻本。容庚疑伪,后改为真。
    3容庚、趟诚都曾封影响清代金文学成就的原因做过具髓分析,分别见於容庚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下),《学术于研究》1962年第3期,82-83页。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41页。
    1参见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139页。
    2吴大澂《愙齋集古缘》,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务印害馆石印本,第四册,11页。
    1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下,21页。
    2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下),《学衍研究》1962年第3期,73页。
    3摹本作“(?)”,阮氏释为“望”,摹本就不准碴。
    4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识》,嘉度九年自刻本,卷三,19-21页。
    5孫诒让《古籀馀论》,1929年哈弗燕京学社石印容庚校本,卷三,27页。
    1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二,34页。
    2吴大澂《愙寮集古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铭石印本,第十七册,18页。
    3王国维《三代秦汉金文著缘表》,藝文印害馆,1969年, 中女鬲1079,卷二,10页。
    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74页。
    1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下),《学術研究》1962年第3期,82页。
    2陈介祺《秦前文字之语》,齐鲁害社,1991年,77-78页。
    3阮元《横古斎鐘鼎彝器款识》,嘉度九年自刻本,卷七,16页。
    4潘祖蔭《攀古楼彝器款识》,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自刻本,卷一,12页。
    5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三,20页。
    1羅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藝文印书馆,1981年,卷中,4页。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辭书出版社,1993年,1571页。
    3王国維《毛公鼎考释序》,《澂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卷六,294页。
    1胡模安《中国文字学史》,台湾商務印书馆,1992年,604页。
    2李济《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礎》,《李济考古学论文選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1页。
    1吴荣光《筠清馆金文》,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卷二,11页。
    2镬坫《十六畏乐堂古器款识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关明书局翻刻本,卷二,6页。
    3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錄》,光绪十一年自刻本,10-12页。
    4兑《商周文拾遗》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年,卷中,8页。
    1孫詒让《古籀馀输》,1929年哈弗燕京学社石印容庚校本,28-30页。
    1方濬益《缀遗斎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二十五,7页。
    2吴大澂《靓文古籀補》,中华书局,1988年,第五卷,3页。
    3此字在整個清代都没有正確释出,徐同柏隸为“(?)”,释为“截”,吴式芬、吴大澂、刘心源從之:方濬益認为是“昬”之古文,同“愍”,王国维从之:孫詒让認为應为古文“昏”。直至1925年容庚《金文编》问世,容庚在“闻”字条下收錄此字,这個问题才得以最终解决。参见裴大泉《“闻”字考释的由来》,《古文字与汉语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284页。
    4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錄》,光绪十一年自刻本,10-12页。
    5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书局,1988年,第七卷,11页。
    6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识》,嘉慶九年自刻本,卷三,7页。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還有摹铭的错误,摹本作(?),与“母”字形相合。
    1刘心源《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二,13页。吴荣光《筠清馆金文》,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作小子射鼎。
    2阮元考释云:“鹿字從王氏释鸣。鹿得食呼其同类,故《诗·雅》有取焉。此鐘以鹿为铭,殆燕饗所用之器欺。吴侃叔云:‘古鹿字通彔’,录即俸禄也,有田禄者始作彝器,考《书·大傅》,大麓之麓训为禄,麓或作篆,见《周礼释文》知二字古可通。见《積古斎鐘鼎彝器款识》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卷一,2页。
    3吴大澂《靛文古籀補》,中荤害局,1988年,第四卷,3页。
    1参见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62页。
    2孫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卷上,12页。
    3参见赵诚《晚清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術研讨舍输文集》,1999年,829页。
    1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自刻本,卷三,19页。
    2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卷一,19页。
    3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卷五,25页。
    4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害局,1988年,第五卷,5页。
    1容庚四版《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922页。
    2容庚四版《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191页。
    3唐蘭《古文字学尊输》,齐鲁害社,1981年,172页。
    4《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一,11-12页。
    5《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四,15页。
    6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印本,卷一,27页。
    1《西清古鑒》乾隆二十年内府刻本,卷一之五。
    2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人民出版社,1958年。
    3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錄》,光绪十一年自刻本,下册,83页。《殷周金文集成》,题名为大父乙觯,中华书局,2007年,6217號。
    4参见容庚四版《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382页;3-4页。
    5刘心源《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五,11页。
    6刘心源《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五,页7。吴荣光《筠清馆金文》,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自刻本作居後彝。
    7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下),《学術研究》1962年第3期,81页。
    8方濬益《缀遗齐彝器考釋》,1935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卷二十七,12页。
    1王国維《说彝》,《觀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卷三,153-154页。
    2陈介祺《簋齋尺牘》,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叢刊第97辑,1065页。
    3《潘文勤金石手札钞》,《考古学社社刊》,第四期,329页。
    1王国維《说彝》,《觀堂集林》,中华害局,1994年,卷三,154-155页。
    2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金文文献集成》第三十七册,第10页,香港明石文化国隙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3方溶益《缀遗齋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目錄後记。
    1方濬益《缀遗斎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四,1页。
    1方溶益《缀遗齐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首,1-3页。
    2刘心源《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卷首,4页。
    1见方濬益《缀遗齋彝器款识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
    2见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阴明书局翻刻本,卷二,6-8页。可参蘭本文第二章相关内容。
    3容庚语,见《清代吉金书籍述评》(上),载《学术研究》1962年第2期,55页。
    4见吴式芬《攘古錄金文》,民国二年西冷印社翻刻本,二卷之二,20页。
    5见徐同柏《從古堂款识学》,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同文书局石印本,八卷35页。
    6见方濬益《缀遗齐彝器款识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1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害局,1988年,第五卷,1页。
    2参蘭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文海出版社,2003年,56页。
    1以上列学器名错误出自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学术研究》1962年第2期(48-62页),第3期(68-83页)。
    2方濬益《缀遗齋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十三,22页。
    1朱鳳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32页。
    2见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301页。
    3吴其昌《金文麻朔疏證》,上海商務印书馆,1936年,卷首,2-3页。
    1方氏云:“阮氏體例沿薛氏之舊,自商以迄晋,各以颧为次第。今略燮之,曰三代器, 曰秦器,曰雨汉器,魏晋不舆焉。”见《缀遗齐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原编目錄後记》,1页。
    2此依據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务印书铭石印本,2-3页。
    1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F),载《学衍研究》1962年第3期,80页。
    2参看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输》,文物出版社,1984年,12页。
    3曾憲通《清代金文研究概述》,见《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衍研讨舍论文集》,1993年,692页。
    4容庚语,见容庚《清代吉金言籍述评》(下),载《学術研究》1962年第3期,69页。
    1陈经《求古精舍金石图》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说劍楼木刻本,卷一之二。
    2冯雲鹏、冯雲鹓所著《金石索》,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本,《金索》,5页。
    3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内府刻本,卷二,10页。
    1吴大澂《愙齐集古缘》,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第四册,21页。
    2杨榭连《横微居金文说》,中华害局,1997年,卷三,61页。
    3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文物出版社,第三二六號器,236页。
    4裘锡圭《金石收藏家的齋名舆其藏品》,《裘锡圭学術文化随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363页。
    1方濬益《缀遗斎彝器考释》,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商務印书铭石印本,卷七,18页。
    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文物出版社,309页。
    3见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159页。
    4见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180页。云:“虢季子白盤为宣王时器,清道光时出土於实雞虢川司。
    5见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301-302页。
    1参看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15页。
    2方濬益《缀遗斎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四,1页。
    3孫詒让《古籀馀论》,1929年哈弗燕京学社石印容庚校本,卷三,12页。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文物出版社,23天亡簋,15页。
    5孫詒让《古籀拾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自刻本,卷中,9页。
    1泷川巍太郎《史纪舍注考證》,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卷四十,8页。
    2王国维《觀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卷十八,890页;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文物出版社,467楚公逆转,329页。
    3方濬益《缀遗齐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卷四,2-3页。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文物出版社,74旅鼎,52页。
    5吴大激《愙斎集古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害馆石印本,第四册,5页。
    6转引自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6页。
    7豫诒让《籀廎述林》,广文书局,1971年,卷七,10页。
    1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258页。
    2方溶益《彝器说·考文》,《缀遗齐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首,4-5页。
    1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258页。
    2方溶益《彝器说·考文》,《缀遗齋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害簖石印本,卷首,5页。
    1方氏指出周初文字“凡书中肥而首尾出锋者,蝌蚪也,古文體也。”周中葉文字“书圆而首尾如一者,玉箸也,籀篆體也。”春秋鞍国文字“其文仍是籀书,而體渐狹长,儼然小篆。”参见方溶益《缀遗齐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首,4-6页。
    2参见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6年,11页。
    1见黄侃《文字聲韻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页。
    2吴大澂《愙齋集古錄》羅振玉序,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1朱凰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阴大学出版社,1995年,32页。
    1以上数據均出自俞绍宏博士论文《(靛文古籀補)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
    2俞绍宏封此造行遇尊门统计,可参看《(靓文古籀補)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输文,2006年。
    3王国维《觀堂集林》,中华害局,1994年,卷六,293-294页。
    1方溶益《缀遗齐彝器考释》,1935年商務印书馆石印本,卷首,4页。
    2孫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
    3参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三章第二節,商務印书馆,1988年,31页。
    1刘心源《古文審》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写刻本,卷首,3页。
    2唐蘭云:“其实中国文字既以形體为主,燮是免不了的,由商周古文字到小篆,由小篆到隸书,由隸害到正书,新文字总就是舊文字的简俗字。”见唐蘭著《中国文字学》,復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83页。
    1参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害馆,1988年,54页。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卷十五,20页。
    3潘祖蔭云:“许君畴漆书己不可得见,《训纂》、《凡将》之屬,皆富时通行之字,若经师之古文家经本,皆以隸写,但其文辞義训与今文别耳,非许君多见古器,何由得之。”见潘祖蔭《攀古樱彝器款识·序》,2页。(《續修四库全书》,第9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孫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
    4孫诒让《名原》自序,清光绪玉海楼石印本。
    1吴大澂《说文古籀補》自序,中华害局,1988年,1页。
    2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书局,1988年,隙介祺敘,1页。
    3王国维《说文所谓古文说》,《观堂集林》,中华害局,1994年,卷七,314-315页。
    1王国维《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觀堂集林》,中华书局,1994年,卷七,306-307页。
    2唐蘭云:“(籀文)是儘量繁複的一種文字,和西周属、宣期文字不一檬,可是和春秋时到战国初期的铜器文字卻很接近。”见唐蘭《中国文字学》,復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55页。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務印书馆,1988年,51页。
    1参见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际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24-825页。
    2参见赵诚《清代的金文研究》,《第二届国际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24-825页。
    3钱大昕《小学考序》,见《潛研堂文集》,台湾商務印书馆,1979年,卷二十四,15页。
    1方溶益《缀遗斎彝器考释》,1935年商务印害馆石印本,“原编目缘前记”,卷首,1页。
    2陈介祺《秦前文字之捂》,齐鲁书社,1991年,145-146页。
    3许慎《说文解字·敘》,中华书局,1963年,卷十五,21页。
    1裘锡圭《古文字学筒史》,《文史叢稿》,上海遠东出版社,1996年,141页。
    2吴大澂《貌文古籀補》,中华书局,1988年,卷三,4页。
    3吴大澂《说文古籀補》自序,中华害局,1988年。
    1吴大澂《说文古籀補》,中华书局,1988年,卷十三,2页。
    2参见裘锡圭《吴大澂》,《文史叢稿》,上海速柬出版社,1996年,173页。
    1隙介祺《秦前文字之语》,齐鲁书社,1991年,70页。
    2参见黄德宽、陈秉新《汉韶文字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241页。
    [1].安志敏.中国早期銅器的幾個问题[J].考古学报,1981(3)
    [2].白冰.青铜器铭文研究:白川静金文学著作的成就与疏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白川静.西周彝器断代小记[J].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5,36.
    [4].白川静著,曹兆蘭譯.金文通释選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白川静著,温天河、蔡哲茂合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M].聯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
    [6].畢沅,阮元.山左金石志[M].嘉慶二年阮元小琅嬛倦馆自刻本.
    [7].蔡哲茂.方溶益的金文研究和成就[C].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術研封会论文集,1993.
    [8].曹锦炎.阴于<宜侯矢簋>铭文的几點看法[J].束南文化,1990(5)
    [9].曹立前.吴大澂评述[J].山束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0].曹载奎.懷米山房吉金国[M].道光十九年(1839)自刻石本.
    [11].常金倉.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的雨個问题[J].考古舆文物,2006(2)
    [12].晁福林.金文“蔑(?)”与西周勉励制度[J].歷史研究,2008(1)
    [13].陈邦福.矢簋考释[J].文物参考资料,1955(5)
    [14].陈邦懐.周金文句讀举隅[J].中国语文,1979(1)
    [15].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6].陈枫.籀文时代新探[J].人文雜誌,1996(3)
    [17].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18].陈劍.甲骨金文考释输集[M].北京:線装书局,2007:
    [19].陈劍.金文“彖”字考释[C].隙劍.甲骨金文考释输集.北京:錄装害局,2007.
    [20].陈劍.據郭店筒释讀西周金文一例[C].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01(2)
    [21].陈絜,焉金霞.叔(?)鼎的定名与西周歷史上的(?)国[c].朱凰瀚,趟伯雄.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2].陈絮.商周金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3].隙介祺.秦前文字之语[M].济南:齐鲁害社.1991.
    [24].隙介祺.鄧实.簋齋吉金錄[M].民国七年(1918)風雨樱石印本.
    [25].隙经.求古精舍金石图[M].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说劍楼木刻本.
    [26].隙連慶.兮甲盤考释[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4).
    [27].隙萝家.令彝新释[J].考古社刊,1936(4)
    [28].陈萝家.寿縣蔡侯墓铜器[J].考古学报,1956(2)
    [29].陈萝家.西周年代考[M].北京:中苹害局,2005.
    [30].隙萝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害局,2004.
    [31].隙萝家.宜侯矢簋和它的意羲[J].文物参考资料,1955(5)
    [32].隙世辉.略输<说文解字>中的“省聲”[J].古文字研究,1979第1辑.
    [33].隙世辉.封青铜器铭文中幾種金属名稻的浅见[C].于省吾教授百年挺辰纪念文集.畏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34].隙雙新.雨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5].陈雙新.金文新释三则[J].古汉语研究,2002(2)
    [36].陈思.寶刻装编[M].北京:北京图害馆據海豐吴式芬校刻本複印本,1984.
    [37].隙童.<名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8].隙暐仁.孫詒让的金文学[D].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输文,1996.
    [39].隙暐武.试输晚清学者封傅钞古文的研究[C].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術研封舍论文集,1999.
    [40].陈炜湛.甲骨文字辨析[J].中山大学学报,1980(1).
    [41].隙炜湛.清代僳出的古文字学家吴大澂[J].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北京:中华害局,2000.
    [42].陈曦.西周有铭铜器断代尊题整合研究[D].北京:北京捂言大学,2006.
    [43].隙寅恪.金明馆装稿二编之鄧铭<宋史职官志考證>序[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4].陈育丞.簋齋轶事[J].文物,1964(4).
    [45].隙振中.青铜生產工具与中国奴隸制社舍经济上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6].陈直.讀金日札讀子日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7].隙直.考古论叢[J].西北大学学报,1957(1)
    [48].程邦雄.孫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上海:华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49].程邦雄,陈晓红,金鐘鐟.孫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金文[J].语言研究,2008(10)
    [50].程邦雄,俞绍宏,徐和雍.论孫诒让[J].杭州大学学报,1988(4).
    [51].程章燦.石学论装[M].台湾:大安出版社,1999.
    [52].褚德彝.金石学錄續補[M].民国八年(1919)余杭褚氏石印本.
    [53].戴侗.六害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4].黨懐興.六害故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5].黨懷興.输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舍科学版),2001(3).
    [56].黨懷興.六害故连用锺鼎文考释文字评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57].丁麟年.移林馆吉金图识[M].1941年北平柬雅堂翻印宣统二年石印本.
    [58].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59].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60].董莲池.金文编校補[M].畏春:束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1].董莲池.商周铜器铭文彙释(第一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62].董珊.季姬方尊補释[C].寶雞周秦文明学術研讨舍(2003年10月26日)论文.
    [63].董珊.略谕西周罩氏家族窖藏青铜器铭文[J].中国歴史文物,2003(4)
    [64].董珊.谈士山盤铭文的“服”字羲[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1)
    [65].杜迺松.孫詒让在甲骨金文研究上的贡献[C].学林漫錄第六集,北京:中华害局,1997.
    [66].杜勇.沈畏雲.金文断代方法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7].端方.陶齋吉金錄[M].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
    [68].端方.陶齋吉金錄[M].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6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0].段玉裁.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寫本害後[G].段玉裁遗书(下册).台湾:大化害局,1977.
    [71].方溶益.缀遗齋彝器款识考释[M].民国二十四年(1935)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72].費行筒.近代名人小傅[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73].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M].道光七年(1827)木刻本.
    [74].高亨.说铺[J].河南博物馆馆刊,1936(5).
    [75].高鸿缙.虢季子白盤考释[J].大陸杂誌,1951,2(2)
    [76].高明.古體汉字羲近形旁通用例[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中国藉文研究1982(4).
    [77].高明.唐立庵先生与中国古文字学[A].学林往事(中册)[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
    [78].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9].高明.古文字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0].高害勤.晚清金石学视野中的吴大澄[D].上海:復旦大学,2005.
    [81].麒廷龙.吴愙齋先生年谱[M].哈佛燕京学社,1935.
    [82].郭寶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83].郭明道.阮元封清代学術的贡献[J].求索,2005(10).
    [84].郭名拘.清代金石学发展概況与特點[J]学術论坛,2005,174(7):150-154.
    [85].郭沫若.矢令簋考释[M].//若.中国古代社舍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86].郭沫若.畏安躲张家坡铜器群铭文匯释[J].考古学报,1962(1)
    [87].郭沫若.金文叢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88].郭沫若.雨周金文辞大系图缘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9].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0].郭沫若.由夨彝考释论到其他[M].//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91].郭沫若.由矢彝考释输到其他[M].//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92].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J].文物,1959(7).
    [93].郭沫若.矢簋铭考释[J].考古学报,1956(1)
    [94].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5].何景成.族氏铭文中“亚”的含羲[A].朱凰瀚,趟伯雄.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96].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97].何林儀.戟国古文字典[M].北京:中华害局,1998.
    [98].何琳儀.戟国文字通输[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9].何幼琦.论康宫[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100].何幼琦.西周年代学输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01].湖南省博物馆.畏沙马王堆汉墓[M].畏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102].胡樸安.中国文字学史[M].北京:商務印书錧,1998.
    [103].胡奇光.中国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4].黄德宽,隙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05].黄德宽.古文字考释方法综论[J].文物研究,第六辑,1990.
    [106].黄德宽.汉字理论叢稿[M].北京:商務印书馆,2006.
    [107].黄開国,鲁智金.莊述祖的经学思想[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08].黄侃.文字聲韻训诂筆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9].黄盛璋.驹父盨盖铭文研究[J].考古舆文物,1983(4)
    [110].盛璋.释初吉[J].歷史研究,1958(4)
    [111].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戟国雨汉铁器[J].考古学报,1957(3).
    [112].季旭异.说文新證(上)[M].台北:藝文印书馆,2002:3.
    [113].季旭异.詒文新證(下)[M].台北:藝文印书馆,2004:12.
    [114].江灏,钱宗武譯著,周秉钧審校.今文尚害全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11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筒[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16].喀左縣文化馆,朝阳地匾博物馆,辽寧省博物馆.辽宁喀左縣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J].考古,1974(6)
    [117].李葆恂.金文述.蕾学盒筆记[M].广文书局,1970.
    [118].李慈铭.越缦堂日记[M].扬州:广陵书社.2004.
    [119].李刚.唐蘭的青铜器及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20].李帆.章太炎输清代学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21].李豐.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器禮器分期与年代[J].考古学报,1988(4)
    [122].李海榮.清代的青铜器研究[J].文物季刊,1999,(2).
    [123].李海柴.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萌芽期与形成期[J].文物季刊,1999,(1).
    [124].李海英.孫诒让的金石文字学成就[J].菏泽学院学报,2009(6)
    [125].李济.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礎[C].李济考古学输文選集.文物出版社,1990.
    [126].李家浩.季姬方尊铭文補释[A].黄盛璋先生八秩华挺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127].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縣”[J].文史,1987,第28辑.
    [128].李家浩.戟国官印考釋[A].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李家浩卷[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29].灌川巍太郎.史记舍注考證[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130].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彙释[J].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害局,1986.
    [131].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A].盡思集[C].畏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132].李零.李零自選集[M].南事:广西师鲍大学出版社,1998.
    [133].李零.<汗筒·古文四聲韻>出版後记[J].北京:中华害局,2010.
    [134].李守奎.楚文字编[M].上海:华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5].李守奎.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1)
    [136].李天虹.说文古文校補29则[J].江汉考古,1992(4).
    [137].李天虹.<说文>古文新證[J].江汉考古,1995(2)
    [138].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四[M].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82.
    [139].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標尺——周原莊白、强家雨處青铜器窖藏的综合研究[J].中国歷史博物馆馆刊,1979(1)
    [140].李学勤.柬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1].李学勤.古文字典古文明:21世纪初的韶识和展望[J].束岳输叢,2005(2)
    [142].李学勤.何尊新释[J].中原文物,1981(1).
    [143].李学勤.论“婦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J].文物,1977(11)
    [144].李学勤.输多友鼎的时代及意羲[J].人文雜誌,1981(6)
    [145].李学勤.输史牆盤及其意羲[J].考古学报,1978(2)
    [146].李学勤.齐侯壶的年代与史事[J].中苹文史论叢,2006(2)
    [147].李学勤.试输孤竹[J].社会科学戟線,1983(2)
    [148].李学勤.释郭店筒祭公之麒命[J].文物,1998(7)
    [149].李学勤.叔虞方鼎试證[A].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C].上海:华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0].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瀋阳:辽寧大学出版社,1994.
    [151].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陪[M].北京:中华害局,1985.
    [152].李学勤.李铁苹<石鼓新響>序文[J].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53].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M].北京:商務印害馆,2008.
    [154].李学勤.兮甲盤与驹父盨—论西周末年周朝与淮夷的關保[A].李学勤.新出青铜器[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55].李学勤.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N].光明日报,1983年11月30日.
    [156].李学勤.新出青銅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57].李学勤.宜侯矢簋舆吴国[J].文物,1985(7)
    [158].李学勤.重新估價中国古代文明[J].人文雜誌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增刊.
    [159].梁啟超.清代学術概论[M].北京:中华害局,2010.
    [160].梁华榮.西周金文虚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61].林葉莲.说文古籀補研究[D].台湾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输文,1984.
    [162].林羲光.文源[M].林氏自刊石印本,1920.
    [163].林淫.古文字研究筒论[M].畏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164].刘彬徽.楚国有铭銅器编年概述[J].古文字研究第九辑,1984.
    [165].刘啟益.西周纪年[M].广州:广柬教育出版社,2002.
    [166].刘啟益.西周纪年銅器舆武王至属王的在位年数[J].文史,1982(13)
    [167].刘啟益.西周金文中月相词捂的解释[J].歷史教学,1979(6)
    [168].刘啟益.西周夨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阴的歷史地理问题[J].考古典文物,1982(2)
    [169].刘慶柱,段志洪.金文文献集成:第十六册[M].北京:線装害局,2005.
    [170].刘喜海.清愛堂家藏鐘鼎彝器款识法帖[M].道光十八年(1838)木刻本.
    [171].刘喜海.畏安獲古编[M].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鹗補刻器名本.
    [172].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M]北京:捂文出版社,1989.
    [173].刘翔.簋器略说[J].古文字研究,1986,第13辑.
    [174].刘晓东.天亡簋与武王柬土度邑[J].考古与文物,1987(1)
    [175].刘心明.略论金石学興起于宋代的原因[J].山束大学学报(哲学社舍科学版),2004(2).
    [176].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M].光绪二十八年(1902)石印本
    [177].刘心源.古文審[M].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自寫刻本.
    [178].刘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M].北京:中革害局,2002
    [179].刘雨.金文“初吉”辨析[J]文物,1982(11)
    [180].刘雨.乾隆四鑑综理表[M].北京:中华害局,1989.
    [181].刘雨,沈丁,盧岩,王文亮编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82].刘雨.三输“初吉”[M]//张光裕,黄德宽.古文字学输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183].刘雨.再论金文初吉[N].中国文物报,1997-4-20(3)
    [184].刘釗.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85].刘釗.谈考古资料在<说文>研究中的重要性[C].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186].刘昭瑞.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铭文笺證[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87].刘昭瑞.筒论宋人的古器物学研究[J].文博,1992,(2).
    [188].刘昭瑞.宋代著錄金文校释[J].文物季刊,1993,(3).
    [189]呂大臨,趟九成.考古图/續考古图/古图释文[M].北京:中苹书局,1987.
    [190].呂调阳.商周彝器释铭[M].光绪二十年(1894)觀象廑装害刻本.
    [191].盧连成,羅英傑.陕西武功縣出土楚簋诸器[J].考古,1981(2).
    [192].隆和九.中国金石学讲羲[M].北京:中国害店出版社,2003.
    [193].陸和九.中国金石学[M].北京:中国害店,1981.
    [194].陸懋德.虢季子白盤的幾個问题[N].光明日报,1950年4月26日,虢季子白盤研究[J].燕京学报,1950(39)[195].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全三册).北京:中华害局,1983.
    [196].羅振玉.矢彝考释[J].1929年石印
    [197].羅振玉.<陶齋吉金錄>及<續錄>跋[J].霎窗漫稿29页.羅氏凝清室, 1922.
    [198].羅振玉.殷虚书契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99].马承源.德方鼎铭文管见[J].文物,1963(1)
    [200].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J].文物,1976(1)
    [201].马承源.何尊铭文和周初史实[A].吴泽.王国維学術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0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590.
    [203].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歷的研究[M]//上海博物馆集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博物馆集刊建馆三十周年特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04].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05].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06].马衡.凡将齐金石叢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07].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M].金文文献集成第三十七册.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
    [208].马衡.中国之銅器时代[J].考古学论叢第一辑,1928.
    [209].马晓風.宋代金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210].马敘伦.令(?)彝[J].国学季刊,1934,4(1)
    [211].孟昭信.研究清代学術思想史的新成果[J].史学集刊,2002(2)
    [212].莫非斯.西周銅器中之宫廟及由之而考订其年代[J].考古社刊,1937(6).
    [213].潘玉坤.存在争议的籀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5)
    [214].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5].潘祖蔭.攀古楼彝器款识[M].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自刻本.
    [216].潘祖蔭.潘文勤金石手札钞[J].考古学刊.1936(4)
    [217].裴大泉.“闻”字考释的由来[C].古文字舆汉语史论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18].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巴蜀害社,2003.
    [219].彭裕商.金文研究与古代典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220].平廑.虢季盤时代[J].大隆雜誌,1951,2(2)
    [221].戚桂宴.属王在位年考——兼论西周诸王在位年数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1979(1).
    [222].钱大昕.潛研堂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23].錢坫.十六畏乐堂古器款识考[M].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开明书 局翻刻本.
    [224].清高宗敕编.西清古鑒[M].乾隆二十年内府刻本.
    [225].清高宗敕编.寧毒鑒古[M].民国二年(1913)商務印害馆依事嘉宫寫本缩小石印本.
    [226].清高宗敕编.西清續鉴(甲编)[M].宣统三年(1911)商務印害馆依寧壽宫寫本缩小石印本.
    [227].清高宗敕编.西清續鑒(乙编)[M].民国二十年(1931)北平古物隙列所石印本.
    [228].裘锡圭,沈培.二十世纪的汉语文字学[A].刘壑.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2.
    [229].裘锡圭.“畀”字補释[M]//文字输集.北京:中华害局,1992
    [230].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31].裘锡圭.关於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雨個陪级的初步研究[A].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32].裘锡圭.史牆盤铭解释[J].文物,1978(3)
    [23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務印害馆,1988.
    [234].裘锡圭.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C].裘锡圭.古文字输集.北京:中苹害局,1992.
    [235].裘锡圭.古文字学筒史[C].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速柬出版社,1996.
    [236].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2004.
    [237].裘锡圭.吴大澂[C].文史装稿.上海:上海速束出版社,1996.
    [238].裘锡圭.孫詒让[C].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速束出版社,1996.
    [239].裘锡圭.金石收藏家的齋名与其藏品[C].裘锡圭学術文化随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240].饒宗颐等.曲沃北趟晋侯墓地M114出土叔矢方鼎及相關问题研究筆谈[J].文物,2002(5)
    [241].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害局,1985.
    [24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43].容庚.武英殿彝器图錄[M].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34.
    [244].容庚.清代吉金害籍述评[J].学術研究,1962(3-4).
    [245].容庚.宋代吉金害籍述评[J].颂齋述林.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
    [246].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47].容庚.颂齋吉金图錄[M].台湾:中縣文化局.1978.
    [248].容庚.金石学[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献集成第三十七册[M]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国隙出版有限公司,2004.
    [249].容庚.<甲骨文编>序[C].颂齋文稿.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80.
    [250].柴孟源.试谈西周纪年[J].中华文史输叢,1980(1).
    [251].容媛辑,容庚校.金石害缘目[M].古籍善本.
    [252].阮元.積古齋鐘鼎款识[M].嘉慶九年(1804)自刻本.
    [25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眉縣杨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J].考古与文物,2003(3)
    [254].陕西省雍城考古陈.凰翔马家莊一虢建築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5(2).
    [255].单育辰.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之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56].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M].学海出版社,1979.
    [257].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M].民国十二年(1923)商氏线装8册刊本.
    [258].沈培.说古文字裹的“祝”及相關之字[J].中国简帛学国際论壇输文.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2006)
    [259].盛冬铃.西周銅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封断代的意羲[J].文史,1983.17辑.
    [260].孫抬让.古籀拾遗[M].光绪十四年十六年(1890)自刻本.
    [261].孫詒让.克鼎释文[C].籀庼述林.台湾:广文书局,1971.
    [262].孫诒让.古籀馀论[M].1929年哈弗燕京学社石印容庚校本.
    [263].孫詒让.古籀拾遗[M].光绪十六年(1890)自刻本.
    [264].孫詒让.籀庼述林[M].台湾:广文害局,1971.
    [265].孫詒让.名原[M].济南:齐鲁书社,1986.
    [266].孫詒让.契文举例[M].济南:齐鲁害社,1993.
    [267].孫诒让.周师龢公敦拓本跋[J].籀庼述林[M].卷七.
    [268].孫稚雛.羌鐘铭文彙释[J].古文字研究,1992,第19辑.
    [269].孫稚雛.金文著錄简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70].孫稚雛.青铜器输文索引[M].北京:中华害局,1986.
    [271].孫作云.再输“天亡簋”二三事[J].文物,1960(5)
    [272].谭戒甫.周初矢器铭文综合研究[J].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1)
    [273].汤余惠.略输戟国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问题[J].古文字研究,1986第15辑.
    [274].汤馀惠.戰国铭文遴[M].畏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1.
    [275].唐蘭.古文字学導输(增订本)[M].济南:齐鲁害社,1981.
    [276].唐蘭.虢季子白盤的裂作时代和歷史價值[N].光明日报,1950年6月7日.
    [277].唐蘭.理想中之商周古器物著錄表[J].考古社刊,1935(1)
    [278].唐蘭.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M].北京:中华害局,1986:13.
    [279].唐蘭.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J].考古学报,1962(1)
    [280].唐蘭.宜侯矢簋考释[J].考古学报,1956(2)
    [281].唐蘭.永盂铭文解释[J].文物,1972(1)
    [282].唐蘭.用西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J].文物,1976(6)
    [283].唐蘭.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舆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1).
    [284].唐蘭.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85].田醒晨,雒忠如.多友鼎的发现及其铭文试释[J].人文雜誌,1981(4)
    [286].王保顶.输清代擎術的基本特徵[J].社会科学辑刊,1990(5)
    [287].王丹.<汗筒>、<古文四聲韻>研究综述[J].菏澤学院学报,2009(6)
    [288].王黼等.宣和博古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289].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M].国学输叢,1973.
    [290].王国维.说文所谓古文说[C].觀堂集林.北京:中华害局,1994.
    [291].王国维.说彝[C].觀堂集林.北京:中苹书局,1994
    [292].王国维.古史新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93].王国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J].学衡,1925(45).
    [294].王国维.三代秦汉金文著錄表[M].民国二十二年(1933)墨缘堂影印本.
    [295].王国维.毛公鼎考释序[C].觀堂集林.北京:中华害局,1994.
    [296].王国维.觀堂集林[M].北京:中苹书局,1959.
    [297].王国维.史籀篇疏證[M].海甯王忠悫公遗书初集,海甯王氏增订再版,1927.
    [298].王国维.国朝金文著缘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99].王国維.宋代金文著錄表[G].//王国维遗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1983.
    [300].王国维.宋代金文著錄表序[J].傅僳校编.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1997,199-200.
    [301].王世民.隙萝家封殷周铜器研究的卓越贡献[J].汉字文化,2006(4)
    [302].王世民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303].王文耀.筒明金文词典[M].上海:上海醉害出版社,1998.
    [304].王新宇.阮元与金石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2.
    [305].王應麟.玉海[M].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重刊本.
    [306].王永诚.先秦彝铭著缘考辨[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
    [307].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华害局,1987.
    [308].王筠.说文句讀[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09].温廷敬.(?)羌鐘铭释[J].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5.
    [310].吴大澂.说文古籀補[M].中华书局,1988年.
    [311].吴大澂.吴愙齋尺牘[M].商务印书馆.1938.
    [312].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錄[M].光绪十一年自刻本.
    [313].吴大澂.意齋集古錄[M].民国七年(1918)商務印书馆石印本.
    [314].吴大澂.意齋集古錄释文賸稿[M].1930年涵芬楼影印本.
    [315]吴大澂.字说[M].自寫刻本.
    [316].吴束发.商周文拾遗[M].中国害店石印本,1924.
    [317].吴浩坤.孫詒让与古文字研究[J].古史探索与古籍研究.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
    [318].吴礼榷.清代语言学繁榮发展原因之探封[J].霎萝学刊,1997(1).
    [319].吴其昌.金文唇朔疏證[M].北京:北京图害馆出版社,2004.
    [320].吴其昌.矢彝考醳[J].燕京学报,1931(9)
    [321].吴榮光.筠清馆金文[M].道光二十二年(1842)自刻本.
    [322].吴式芬.攈古錄金文[M].民国二年西冷印社翻刻本.
    [323].吴雲.雨罍轩彝器图释[M].同治十一年(1872)自刻本.
    [324].吴雲.二百蘭亭齋收藏金石记[M].咸豐六年吴让之寫刻本.
    [325].吴镇烽.金文人名匯编(修订本)[M].北京:中华害局,2006
    [326].吴振武.说徐王糧鼎铭文中的“焦”字[J].古文字研究,2006,第26辑.
    [327].武少民.张舜徽输清代学衍[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2)
    [328].伍仕谦.王子午鼎、王孫算鐘铭文考释[J].古文字研究,1984,第九辑.
    [329].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J].古文字研究,1981,第五辑.
    [330].武振玉.雨周金文祠类研究(虚词篇)[D].吉林大学,2006.
    [331].夏含夷.夏含夷古史異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32].夏竦.古文四聲韻[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3].谢光辉,章俊岭,李萝龙.学者交遊对清代学術的影影[J].求索,2005(6)
    [334].徐和雍.输孫詒让[J].杭州大学学报,1988(4)
    [335].徐同柏.徒古堂款识学[M].光绪十二年(1886)同文害局石印本.
    [336].徐正考.殷商西周金文“(?)(尊)”字正诂[J].古汉捂研究,1999(1).
    [33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
    [338].徐中舒.(?)敦考釋[J].歴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3本2分册
    [339].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书出版社,1998.
    [340].徐中舒主编.殷周金文集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341].许丹.麒炎武<金石文字记>研究[D].华柬师范大学,2009.
    [34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害局,1963.
    [343].續修四库全书提要[M].台湾商務印书馆,1972.
    [344].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识法帖[M].北京:線装书局,2001.
    [345].嚴一萍.何尊与周初的年代[M].//董作賓先生逝世14迥年纪念刊.藝文印书馆,1978.
    [346].晏琬.北京、遼事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J].考古,1975(5).
    [347].杨懐源.西周金文词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
    [348].杨宽.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害局,1965.
    [349].杨宽.释何尊铭文兼输周开国年代[J].文物,1983(6)
    [350].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1].杨树達.積微居金文说(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52].杨树達.積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害局,1983.
    [353].杨树達.積微居金文输叢[M](增订本).北京:中华害局,1983.
    [354].姚孝遂主编,刘釗、董蓬池等编著.中国文字学史[M].畏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55].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序[J].北京:中华害局,1989.
    [356].殷滌非.试论“大豐簋”的年代[J].文物,1960(5)
    [357].尹盛平.西周史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58].尹盛平.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59].于豪亮.说俎字[A].于豪亮学術文存.北京:中苹书局,1985
    [360].俞绍宏.(字说)筒评[J].大连大学学报,2009(5)
    [361].俞绍宏.吴大澂古文字研究局限性述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7(5)
    [362].俞绍宏.吴大澂的古文字考释成就[J].南開捂言学刊,2009(2)
    [363].俞绍宏.(说文古籀補)研究[D].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06.
    [364].俞绍宏.试述吴大澂对青铜器的分域断代研究[C].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二),哈雨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9)
    [365].俞绍宏,黄振.<说文古籀補>文字補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8(1)
    [366].于省吾.雙劍誃吉镏金图錄(二卷附考释)[M].北平琉璃廠来熏阁,1934.
    [367].于省吾.商周金文绿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68].于省吾.雙劍移吉金文選[M].北京:中华害局,1998.
    [369].于省吾.讀金文劄记五则[J].考古,1966(2)
    [370].于省吾.鄂君啟節考释[J].考古,1963(8)
    [371].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苹害局,1996.
    [372].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害局,1979.
    [373].于省吾.利簋铭文考释[J].文物,1977(8)
    [374].于省吾.尚害新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75].于省吾.從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聲韻、训诂之学的得失[J].歷史研究,1962(6)
    [376].曾憲通.清代金文研究概述[C].第一届国隙暨第三届全国清代学術研讨会输文集,1993.
    [377].曾憲通.三體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證[J].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378].翟建宏.青铜器分期断代方法输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379].张长寿,隙公柔,王世民.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380].张光裕,黄德宽.古文字学论稿[B].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381].张光裕.新见曶簋铭文封金文研究的意義[J].文物,2000(6)
    [382].张光裕.簠齋先生金文辨偽集说[C].第二届国际清代学術研讨会论文集,1999.
    [38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聯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
    [384].张桂光.“母后戊”方鼎及其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385].张颔.古幣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86].张立鑫.孫诒让的学衍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87].张懋镕.西周青铜器断代两系说芻議[J].考古学报,2005(1)
    [388].张培瑜,盧央.有关天文年代学的几個问题[M]//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编辑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89].张培瑜.西周年代曆法与金文月相纪日[J].中原文物,1997(1)
    [390].张其昀.中国文字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91].张廷济.清儀阁所藏古器物文[M].1925年涵芬楼石印本.
    [392].眼廷济.张叔未解元所藏金石文字[M].光绪十一年(1885)四会嚴氏鹤缘齐石印本.
    [393].张萬鐘.從侯马出土的工具范试论青铜農具的铸造与使用[J].中国歷史博物馆馆刊,1997(1).
    [394].张闻玉.西周铜器断代研究三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2)
    [395].张亚初.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J].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396].张亚初.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錄表[J].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267-298.
    [397].张亚初.殷周青铜器器名、用途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
    [398].张亚初.封婦好之好与稱谓之司的剖析[J].考古,1985(12)
    [399].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1:87.
    [400].张亚初.周属王所作祭器(?)簋考[J].古文字研究,1981,第5辑.
    [401].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害局,1986.
    [402].张涌泉.汉捂俗字研究[M].畏沙:岳麓害社,1998.
    [403].张振林.封族氏符號和短铭的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社舍科学版),1996(3)
    [404].张震澤.喀左北洞村出土銅器铭文考释[J].社会科学辑刊,1979(2)
    [405].张政娘.何尊铭文解释補遗[J].文物,1976(1)
    [406].张政娘.利簋释文[J].考古,1978(1)
    [407].张政娘.周属王(?)簋释文[J].古文字研究,1980,第2辑.
    [408].趟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409].趟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M].太原:害海出版社,2003.
    [410].趟诚.清代的金文研究[J].第二届国際清代学術研讨会输文集,1999年.
    [411].趟光賢.“明保”舆“保”考辨[J].中华文史输叢,1982(1)
    [412].趟明诚.金石錄[M].北京:中苹害局,1991.
    [413].趟世超.殷周大量使用青铜晨具質疑[J].晨业考古,1983(2).
    [414].鄭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15].支伟成.清代樸学大师列傅[M].畏沙:岳麓害社,1998.
    [416].中国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年.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害出版社,1999
    [4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出金文分域筒目[M].北京:中华害局,1983.
    [4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補本)[M].北京:中华害局,2007.
    [4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20].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字学报[C].北京:商務印害馆,2006第1辑.
    [421].周法高.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4741-4750; 王恒馀.论各家封於金文中字的解释[J].大陸雜誌,1986,72(4)
    [422].周同.令彝考释中的幾個问题[J].歷史研究,1959(4)
    [423].朱城.清代语言学特點述略[J].恩施师专学报,1984(1)
    [424].朱芳圃.殷周文字释叢[M].北京:中华害局,1962.
    [425].朱芳圃.清孫仲容先生詒让年譜[M].台湾:商務印害馆.
    [426].朱原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開大学出版社,1995.
    [427].朱鳳瀚,张榮明.西周褚王年代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28].朱凰瀚.<召詒>、<洛詒>、何尊舆成周[J].歷史研究,2006(1)
    [429].朱凰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30].朱劍心.金石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31].朱瑞平.孫詒让小学成就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
    [432].朱善旂.敬吾心室彝器款识[M].光绪三十四年(1908)朱之榛石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