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和全文总结。
     绪论中主要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意义、材料来源等内容。
     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罗布人族源,第三章罗布泊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第一章导论部分由引言、罗布人族源及其方言研究概况等两节组成。第二章罗布人族源部分内容分以下五节进行了阐释即一、史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二、语言学视野下的罗布人族源;三、罗布人分布区域地名族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四、罗布人与吐谷浑人之间的文化遗韵;五、罗布人的种性特征。通过以上五方面论证后得出,罗布人族源即吐谷浑人的观点。第三章罗布泊方言中的蒙古语族语言词汇部分又分四个小节进行了对比分析即一、罗布泊方言与土族之间的共有词;二、蒙古语族语言独有词;三、蒙古语族语言古旧词;四、蒙古语族语言和突厥语族语言共有词,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后得出,罗布泊方言中与蒙古语族语言音、义相同相近的词应属于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的观点。同时采用统计学、图例显示法对上述研究词汇的比重进行了说明。
     全文总结主要基于正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本文中心观点即罗布人的核心是以土族先民吐谷浑部组成,其方言里的与蒙古语相同或相近的词多数为蒙古语族语言词汇。罗布人的吐谷浑族源是罗布泊方言独特性的形成与其方言词语同蒙古语族语言同源的社会历史根源。从族源历史角度来看,操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的群体是由一部分东胡系鲜卑民族后裔吐谷浑人,在十世纪以后融入突厥语族语言群体后融合的结果。罗布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该方言独特性的形成以及吐谷浑语言底层的保留而言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
     通过本文研究笔者对下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1.西域历史中的“仲云”族属和“康国人”的认识。通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仲云”是吐谷浑万人部落的吐蕃之称是正确的,而“康国、康居”应该指的是融入吐蕃里的吐谷浑人后裔,也就是“藏族”名称来源,并非印欧人种。
     2.吐谷浑在蒙古语族语言民族、突厥语族语言民族和汉藏民族里均有融合。
     3.从满通古斯语族先民的族名、语言信息角度研究西域历史地名具有重要的意义。
     4.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研究过程中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文献记的重要性。
     5.在古丝路研究中应重视蒙古语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compon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Ⅱ: Rob Terran source, ChapterⅢ: Lop dialect of Mongolian ethnic language vocabulary.
     Introductio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main topics of reason by the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sources of material, Rob people of history, overview and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study.
     Body in two parts, the first major historical source point from Rob who "Tuyuhun thousand tribes"; Second,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Rob Terran source; three distribution areas Rob names of people with family name family name of the association of Northeast Asia; Fourth, Rob Tuyuhu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culture of Rhyme; V. Rob cast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demonstrated in five aspects namely, Robb Origin Tuyuhun people's point of view. The second part of a Mongolian ethnic language unique to the word; Second, the Mongolian language family of old words; three Mongolian Turkic family of languages and language there are words such as Lop Nur demonstrated three dialects of the language and Mongolian ethnic sound, meaning the same as similar Mongolian ethnic language word is the word unique point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use statistics, legend display method shows the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study.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some of the major text of Chapters I and II on the basis of consistent results, and further consolidated the view that this center is the core of Rob Tuyuhun million people composed of the Ministry, the Mongolian dialect with most of the same or similar words unique words for the Mongolian language family.
     Further sugges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Lop Nur and its unique dialect of ethnic origin are closely related. Origin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modern Uyghur dialect is part of the Lop Nor Eastern descent Tuyuhun Hu, Department of Xianbei people, in the tenth century into the future into the Turkic language group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ults. Lop Nur can not be overlooked is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 also unique with the dialect of the language underlying the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Tuyuhun is inseparable.
     The author of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Rob Origin and dialects of people of Mongolian race a total of words.
     2. Western history, "Chung-Yun," Clan and "health people" know.
     3. Tuyuhun existing between Western and ethnic heritage and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or Tuyuhun in the Western mysteriously disappeared.
     4. Western historical nam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5. Western history,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during the epic,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in mind.
     6. The ancient Silk Road of the Mongolian History
引文
①米娜瓦尔·艾比不拉《维吾尔语方言和语言调查》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04;
    ②王野苹《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167页第二行。
    ①李吟屏、李宁《罗布人来源考》《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49页;
    ②同上;
    ③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文学博士捷尼舍夫《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40页;
    ④王野萍《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166页;
    ⑤王野萍《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167页;
    ①李吟屏、李宁《罗布人来源考》《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51页;
    ②傅懋勣主编阿西木、米海力、宋正纯著《维吾尔语罗布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5页;
    ③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文学博士捷尼舍夫《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41页;
    ④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文学博士捷尼舍夫《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40页;
    ①[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著黄健民译《走向罗布泊》新疆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1999年8月第一版121页;
    ①孟达来《古代北方民族的变迁与阿尔泰诸语族的早期接触》《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四期17页;
    ②牛汝极《突厥语词典的文化语言学价值》《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二期159页;
    ③热甫开提《<突厥语大辞典>中的氏族、部落、民族名称》《新疆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71页。
    ⑤[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西域论丛编辑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89页;
    ①柳洪亮《前居吐鲁番盆地的吐谷浑人历史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2年4月23页;
    ②[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西域论丛编辑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76页;
    ④李文学《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7年5月1页;
    ⑤同上;
    ⑥[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233页;
    ①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八》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34页;
    ②柳洪亮博士学位论文《前居吐鲁番盆地的吐谷浑人历史》武汉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2年4月32页;
    ③许序雅《粟特、粟特人与九姓胡考》文载《西域研究》2007年第二期15页;
    ①罗新《再说暾欲谷其人》一文,文载《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291页;
    ②[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180页;
    ③[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182页;
    ①高自厚《撒里畏吾尔东迁和裕固族的形成》载《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一期120页;
    
    ①吕厚远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3期242页;
    ②吕厚远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3期244页;
    ③吕厚远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3期244页;
    ①[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②罗新《墨山国之路》《国学研究》《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①王超云《试析吐谷浑在中西交通史上的作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第二期108页;
    ②噶尔敦《<江格尔>里的某些名词新探》(第十届江格尔、托忒文、卫拉特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八月新疆大学图版书馆学术报告厅)未刊8页
    ①苗普生《关于清代的多浪维吾尔人》文刊《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五期113页;
    ①李文学《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18页。
    ①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著《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汉文)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0页;
    ①霍尔·努木《试释藏文“霍尔”一词》文载《西藏研究》1998年第一期69页;
    ②哈斯巴特尔著《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237——238页;
    ③哈斯巴特尔著《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232页;
    ①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文载《西域论丛》(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88页;
    ②李树辉《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文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32/33页;
    ③李文实《霍尔与土族》文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四期4页;
    ④霍尔?努木《试释藏文霍尔一词》载《西藏研究》1998年第一期69页;
    ⑤星全成《土族供奉神箭的传说》文载《中国土族》2004年秋季号54页;
    ①李天雪著《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21页;
    ①傅懋勣主编《维吾尔语罗布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第4页;
    ②孙伯君博士学位论文《宋元史籍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2003年3月;126页。
    ③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著《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①网站:吉祥满族、历史、女真《满族先人最早的村屯――噶栅》噶珊达、木昆达;
    ②[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民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97页;
    ①关于阿豺、阿豺虏、Azal指吐谷浑民族详见李文学《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袁志鹏《唐代吐谷浑民族迁徙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7年4月15页;
    ①在阿尔泰语系语言里“h”音的脱落属于普遍现象。如果还原其词首“h”音阿柴虏、阿豺、可还原为“哈柴虏”“哈豺”,对应与qɑzɑq
    ②[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民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194页;
    ③有关“河南”笔者认为有几点零星线索可注意。一、史书中又称吐谷浑人为河南人,意为黄河之南部的人。吐谷浑又是西域丝路中的翻译,因此才有了“待河南人翻译才能通”的说法。二、至今河南南阳市有部分身份证上写的是蒙古族,却不懂蒙古语的汉族人。三、根据网上视频资料表明,罗布人在国内分部区域时说到河南有一部分罗布人的记载,笔者将此图以附录(二)的形式附于最后。
    ④[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民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186页;
    ①傅懋勣主编阿西木、米海力、宋正纯著《维吾尔语罗布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4页;
    ②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文学博士捷尼舍夫《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41页;
    ①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文学博士捷尼舍夫《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40页;
    ②牛汝极《丝路语言:开启西域文明的钥匙》一文,载牛汝极主编《中国西北边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126页;
    ③朱朱学渊《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上)《满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90页;
    ④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5页;
    ⑤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01页;
    ①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0页;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丛书,尉犁县地志编纂委员会编《尉犁县志》(尉犁县行政区划图版);
    ④王国维《尼雅城北古城所出晋简跋》,《观堂集林》,第三册,中华书局,1984, pp.865-869。
    ⑤朱学渊《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上)文载《满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89页;
    ⑥普热瓦尔斯基著黄建民译《走向罗布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121页;
    ①龟兹文化研究编委会编《龟兹文化研究(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2008年9月第二次印刷;288页;
    ②袁志鹏硕士学位论文《唐代吐谷浑民族迁徙研究》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2007年4月13页;
    ③李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法学·民族学专业中国民族史方向2007年5月49页;
    ④袁志鹏硕士学位论文《唐代吐谷浑民族迁徙研究》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2007年4月15页;
    ⑤李文实《霍尔与土族》文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四期4页;
    ⑥黄盛璋《试论所谓“吐火罗语”及其有关的历史地理和民族问题》载《西域史丛》(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265页;
    ①孙伯君博士学位论文《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门史专业2003年6月114页;
    ②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06页;
    ③吕厚远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载《科学通报》2010年第三期244页;
    ④钱伯泉《龟兹回鹘国与裕固族族源问题研究》一文,原文载龟兹文化研究委员会编《龟兹文化研究(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137页;
    ①图版·贾木查《希拉郭勒三汗与格斯尔之名称的缘由》文载《蒙古语言文学》2001年第四期63页;
    ②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9页;
    ①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八》《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32页;
    ②此地名的对应关系请查阅哈米尔顿《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70页和牛汝辰著《新疆地名概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153页
    ③[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西域论丛编辑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74页;
    ④杨英杰《清代满族渔猎风俗述略》北方文物1992年第二期65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伯君博士毕业论文《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2003年;
    ⑥[美]朱学渊《论欧亚草原上的通古斯族》《世界民族》1999年第四期62页;“应该是女真语中的sa-la-an”
    ⑦[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234页;
    ⑧[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150页;
    ⑨普热瓦尔斯基著黄建民译《走向罗布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134页;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丛书,尉犁县地志编纂委员会编《尉犁县志》(尉犁县行政区划图版);
    ②和硕县文史资料编委会编《和硕文史资料(2)》(蒙古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242页;本人推测这地很可能是“霍尔人”居住的上山之意。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丛书,吐鲁番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吐鲁番市志》(吐鲁番行政划图版);
    ④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72页;
    ①网站:吉祥满族、历史、女真《满族先人最早的村屯――噶栅》噶珊达、木昆达
    ②[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267页;
    ③[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100页;
    ④牛汝极著《阿尔泰文明与人文西域》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46页;
    ⑤[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233和255页;
    ⑥[美]世界汉学论丛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264页;
    ⑦[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194页;
    ⑧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著《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5页;(有关:“喀拉”来源于“箭”请参阅哈斯巴特尔《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一书237页;“霍尔”一词指“箭”请参阅巴义尔“蒙古秘史”(蒙文)上册27页举例部分。
    ⑨[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91页;
    11[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西域论丛编辑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176、182页;
    ①谷苞《漫话<狮子舞>——古代龟兹<狮子舞>和凉州<狮子舞>》一文,载《龟兹文化研究》编辑委员会编《龟兹文化研究》(四)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282页;
    ②李文学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吐谷浑研究》2007年5月99页;
    ①陆人《青海鲜卑述略》《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76页;
    ①王野苹《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167页;
    ②李文学《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7年5月104页;
    ③王野苹《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168页;
    ①普热瓦尔斯基著黄建民译《走向罗布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123页;
    ①米娜瓦尔·艾比不拉《维吾尔语方言和语言调查》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89页;
    ①高·照日格图版著《蒙古语族语与突厥语族语词汇比较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137页;
    ①鲍培著波奥译《语音学与词法(穆卡迪玛特·阿勒-阿达布蒙古语词典)第一部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12页;
    ②米海力《维吾尔语罗布话的特有词》载《民族语文》1999年第四期78页;
    ①有关“手指”的土族语、达斡尔语称呼分别引自照那斯图版编著《土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1年10月100页;仲素纯编著《达斡尔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2年1月99页;
    ①转引罗新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185页;
    ②清格尔泰编著《土语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382页;
    ③仲素纯编著《达斡尔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2年1月95页;
    ④引自:哈斯巴特尔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的比较(下)p59这段材料本人见过,可是撰写文章时居然找不到了,还要请导师帮我指点指点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877页;
    ①见拙文《试探蒙古秘史qaratcu一词》待刊;
    ②哈斯额尔敦、巴音巴特尔、嘎日迪、恩和巴特尔编著《古蒙古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P426;
    ③哈斯巴特尔著《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P237;
    ④丁石庆著《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P223;
    ⑤恩和巴特尔《有关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哈拉”一词》载《中国蒙古学》2010年第二期P78;
    ①李克郁《土族姓氏初探》民族研究1982年第六期71页;
    ②鲁靖康《清代新疆渔业考》载《西域研究》2010年第二期P20;
    ①孙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3年6月157页;
    1.[苏]捷尼舍夫著袁丁译《论新疆的维吾尔语方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
    2.李森《新疆突厥语族语言方言初探——新疆突厥语族语言1955年调查研究总结》《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四期;
    3.彭燕《维吾尔语熟语中的方言词汇初探》《语言与翻译》1997年第三期;
    4.米海力《维吾尔语罗布话的特有词》《民族语文》1999年第四期;
    5.米海力《维吾尔语罗布话名词的领格和宾格》《民族语文》1991年第四期;
    6.米海力《维吾尔语罗布话名词复数形式分析》《民族语文》1984年第一期;
    7.艾力·艾买提《有关罗布人及其方言里的一些词》《语言与翻译》(维吾尔文)2010年第三期;
    8.阿利·热合买提《从罗布泊方言词看罗布人的生态文化观》《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年11月号下旬刊;
    9.米先生·乌斯曼诺夫《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简介》文《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6月;
    10.霍尔·努木《试释藏文“霍尔”一词》《西藏研究》1998年第一期;
    11.罗新《墨山国之路》《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王野苹《罗布淖尔与罗布人》《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
    13.李吟屏、李宁《罗布人来源考》文《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四期;
    14.星全成《土族供奉神箭的传说》文《中国土族·2004·秋季号》
    15.李文实《霍尔与土族》《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四期;
    16.图·贾木查《希拉郭勒三汗与格斯尔之名称的缘由》《蒙古语言文学》2001年第四期;
    17.郭平梁《纥·霍尔(HOR)·回纥》《西域研究》1993年第一期;
    18.李克郁《土族姓氏初探》《民族研究》1982年第六期;
    19. [匈]乌瑞著荣新江译《KHROM(军镇):公元七至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文《西北史地》1986年第四期;
    20.李冬梅《北魏鄯善地名探源》《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一期;
    21.杨铭《关于敦煌藏文卷子中Lho Bal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二期;
    22.阵可畏《古焉耆、尉犁国都及四十里城东旧城考》《西北史地》1986年第四期;
    23.郭声波、颜培华《渠犁、闍甄、妫塞:唐中期新置西域羁縻都督府探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一期;
    24.噶尔顿《<江格尔>某些名词新探》(蒙文)2010年七月,在新疆大学举行的《江格尔及卫拉特蒙古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待发。
    25.侯丕勋《“祁连小月氏”族源新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四期;
    26.侯丕勋《哈密国“三立三绝”与明朝对吐鲁番的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四期;
    27.李树辉《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文《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
    28.《乌古斯部族诸部落史迹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三期;
    29.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八》《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30.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下)——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八》《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五期;
    31.李树辉《龟兹回鹘的历史发展(下)——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八》《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上文续)
    32.李树辉《甘州回鹘史考辨(一)——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十》《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
    33.吕厚远、夏训诚、刘嘉麒、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三期;
    34.汤开建《解开“黄头回纥”及“草头鞑靼”之谜——兼谈宋代的“青海路”》《青海民族研究》1984年第四期;
    35.顾吉辰《也谈“黄头回纥”“草头鞑靼”及其“九姓鞑靼”》《社会科学》1987年第四期;
    36.张文德《<明史·西域传>黑娄考》《西域研究》2001年第一期;
    37.钱伯泉《墨离军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3年第一期;
    38.高自厚《宋代回鹘社会的分裂割据——再谈“黄头回纥”的由来和含义》《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一期;
    39.高自厚《撒里畏吾与蒙古宗王出伯——裕固族源流中蒙古支系的由来、演变及其重大影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
    40.高自厚《论裕固族源流的两大支系》《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一期;
    41.高自厚《撒里畏兀儿东迁和裕固族的形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一期;
    42.榎一雄著赵宗福译《小月氏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一期;
    43.洪涛《关于大月氏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一期;
    44.何光岳《郁夷、大月氏的来源和迁徙》《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五期;
    45.荣新江《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历史研究》2007年第二期;
    46.薛宗正《吐谷浑与西域》《西域研究》1998年第三期;
    47.苗普生《关于清代的刀郎维吾尔人》文《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五期;
    48.刘宁《回鹘人种考》文《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
    49.[法]哈密顿著耿升译《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0期;
    50.[法]哈密顿著耿升译《九姓乌古斯和十姓回鹘考》(续)《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一期;
    51.陈海涛《昭武九姓族源考》《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二期;
    52.江浩《寻访罗布泊最后一个村庄迪坎儿》《吐鲁番风情》
    53.戴良佐《乾隆与新疆地名研究及疆域地图》《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四期;
    54.薛宗正《汉晋古音与古西域地名》《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三期;
    55.贺灵《西域地名语属语意类型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第三期;
    56.贺灵《西域地名的文化意义》《西域研究》2003年第一期;
    57.贺灵《西域历史地名浅论》《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一期;
    58.加·奥其尔巴特《察合台蒙古融入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四期;
    59.李吟屏《论和田与罗布泊地区的双向移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四期;
    60.陆人《青海鲜卑述略》《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六期;
    61.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一期;
    62.玛丽亚《西州回鹘前期历史考索》《喀什师范学研学报》1994年第四期;
    63.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三期;
    64.牛汝极《突厥语辞典的文化语言学价值》《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二期;
    65.孟达来《古代北方民族的迁徙与阿尔泰诸语族的早期接触》《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四期;
    66.库来西·塔依尔《论<突厥语大词典>的语言学价值》《西域研究》2001年第二期;
    67.林冠群撰《唐代吐蕃軍事佔領區建制之研究》(電子版)下載 PDF搜索引擎:http://www.sopdf.com/index.htm
    68.罗新《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电子版)下载于PDF搜索引擎:http://www.sopdf.com/index.htm原文刊《北大史学》第12辑(2007年1月)
    69.聂鸿音《西夏文献中的吐蕃》(电子版)下载于PDF搜索引擎:http://www.sopdf.com/index.htm
    70.[法]哈密顿著耿昇译《仲云考》《西域论丛》(第二辑)西域论丛编辑组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71.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人类学研究和维吾尔族的体质特点》《西域研究》1991年第二期;
    72.伊布拉音·穆提义《塔里木绿洲若干古城地名溯源》《西域研究》1997年第二期;
    73.热甫开提《论<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氏族、部落、民族名称》《新疆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
    74.罗桂环《探索罗布泊历史的启示》《科学文化评论》第三卷第三期;
    75.苗普生《伯克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二期;
    76.牛海桢《试论清王朝对维吾尔族伯克制度的改革》《喀什师范学研学报》2006年第一期;
    77.韩春鲜、熊黑钢、张冠斌《罗布泊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三辑;
    78.赖小云《清末塔里木河下游蒲昌城相关问题考述》《西域研究》2006年第一期;
    79.李吉和《鲜卑族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三期;
    80.羊毅勇《从考古资料看汉晋时期罗布淖尔地区与外界的交通》《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二期;
    81.伯希和撰《吐谷渾為蒙古語系人種說》通報一九二一年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七編;
    82.方莊猷《鮮卑語考》載《燕京學報》第八期;
    83.鲁靖康《清代新疆渔业考述》《西域研究》2010年第二期;
    84.哈斯巴特尔《蒙古语词和朝鲜语词的比较》(上、下)《民族语文》1993年第4-5期;
    85.恩和巴特尔《有关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哈拉”一词》《中国蒙古学》2010年第二期;
    1.孙伯君《宋元史籍中的女真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电子版) 2003年6月;中国知网: 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zkcald.htm
    2.柳洪亮《前居吐鲁番盆地的吐谷浑人历史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电子版)2002年4月;
    3.李文学《吐谷浑研究》(电子版)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法学、民族学专业中国民族史方向2007年5月;
    4.唐季娜《吐谷浑与新疆》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新疆民族关系史方向2009年4月;
    5.乌尼尔其其格《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和蒙古语卫拉特方言词语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突厥语族)专业,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方向2005年6月;
    6.袁志鹏《唐代吐谷浑迁徙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版)2007年4月;
    7.阿利热合《罗布泊方言词汇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突厥语族)维吾尔语研究方向2006年6月;
    8.迪丽努尔·阿布都克热木《维吾尔族罗布歌谣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维汉比较学研究方向2008年6月;
    9.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罗布人物质民俗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化研究方向2007年6月;
    10.买买提江《古楼兰人和罗布人的化关系》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2009年6月;
    11.艾比布拉·卡德尔《生态环境与罗布人生活方式的变迁——尉犁县喀尔曲尕乡个案为例》新疆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民族学专业少数民族化方向2007年6月;
    12.俄琼卓玛《乙弗鲜卑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2007年4月;
    1.傅懋勣主编阿西木、米篈Α⑺握恐段岫锫薏蓟把芯俊分醒朊褡宕笱?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著《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汉)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3.米尔苏里唐·乌斯曼诺夫著《现代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维)
    4.普尔热瓦尔斯基著黄建民译《走向罗布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5. [俄]马洛夫著《维吾尔语罗布泊方言》(俄文)1952年优龙之;
    6.哈斯巴特尔著《阿尔泰语系语言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7.哈斯巴特尔著《蒙古语和满语比较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8.清格尔泰编著《土族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
    9.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1年10月第一版;
    10.罗新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11.力提甫·托乎提主编《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12.高·照日格图著《蒙古语族语与突厥语族语词汇比较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13.王远新著《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4.[美]朱学渊著《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一版;
    15.朱学渊著《新版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16.朱学渊著《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17.王炳华主编《新疆古尸——古代新疆居民及其化》新疆人民出版社
    18.[苏]威廉·巴托尔德著罗致平译《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胡振华编著《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语)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20.西·闹尔布校注《扎雅班迪达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21.刘迎胜著《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22.胡邦铸著《罗布淖尔与土尔扈特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23.孙竹主编照那斯图、陈乃雄、吴俊峰、李克郁编著《蒙古语族语言词典》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24.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5.喻世长著《论蒙古语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26.哈斯巴特尔等编《土族语词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