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对这一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从一个不算很新,却少为人们重视的视角——现代化视角来审视抗战时期湘西的社会发展过程。
     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明显加速,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突出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思想方面。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对战前湘西现代化程度的考察。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湘西被视为化外之地,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进入民国以后,湘西封闭落后的局面有所改变,现代化开始启动,但直到抗战之前,湘西现代化发展还很不充分。
     第二章是对战时湘西政治现代化的的讨论分析。本文认为:战时,国民政府利用时机,结束了湘西后土司统治的政治格局,实现了对湘西地区的实际控制,国家权力下沉。同时,湘西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组织,参与各种政治活动。这些情况的出现成为战时湘西政治现代化的突出表现。
     第三章讨论分析战时湘西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文章认为:推动战时湘西经济现代化的两大动力是大量人口内迁和国民政府对湘西的重视。人口内迁极大地推动了湘西经济的市场化和工业化,国民政府则强力地推动了湘西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战时湘西商业出现畸形繁荣,湘西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加深。
     第四章讨论分析战时湘西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文章认为:战时,湘西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明显加强。同时,湘西的现代教师队伍得以建立并得到发展。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也趋于现代化。教育管理也日益规范,现代化趋势非常明显。
     第五章讨论分析战时湘西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民众思想的现代化。文章认为:在“文化下乡”的呼声中,湘西现代文化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其发展又为战时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地方军政人员和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空前强化,广泛开展抗战宣传。湘西民众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其民族主义情感。
     本文余论部分在总结战时湘西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还初步分析了这场战争对湘西现代化的破坏,以期全面透视这场战争对湘西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There are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bout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However,to some extent,it is absent of achievements about nationality area.This theies studie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Western Hunan accelerates obviously.It is revealed in every aspects especially in aspects of politics,economy,education,culture and ideology.So this theie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Ⅰanalyse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in Western Hunan before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Ⅰconside the modernization in Western Hunan has started but it is not sufficienct.
     In the second part,Ⅰanalys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aspect of politics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Ⅰconside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got real command of Western Hunan.The people of Western Hunan are mo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they join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In the third part,Ⅰanalys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aspect of economy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Ⅰconside that the migration of the eastern people of China and the invested capital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re two driving forces.They give impetu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economy in Western Hunan.They promot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y put more product into market in Western Hunan.
     In the fouth part,Ⅰanalys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aspect of education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Ⅰconside that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has been set up during the War,more and more people embrace modern education.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odern teachers in Western Hunan.The educational method and the educational substance are modern.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normal.
     In the fifth part,Ⅰanalys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aspect of culture and ideology.Ⅰhold that a prosperity never seen before appeared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It provide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ism.The military and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intellectual publicize the nationalism.The common people also express their national affection in their own way.
     In the end,I summariz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Ⅰalso make a tentative analyse to the great damage that the War had bronght.
引文
[1]周立波:《雾里的湘西》,(延安)《中国青年》2卷6期,1940年
    [2]沈从文:《湘西·引子》,《沈从文作品精编(上)》,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第305页
    [3]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乔志强、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杨安华:《清代湘西的山区开发和经济发展研究》,2003年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2]彭先国:《民国土匪史探》,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28页
    [3]盛襄子:《湘西苗疆之设治及其现状》,重庆:独立出版社,194 3年。转引自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1984年,州图影印本,藏吉首大学图书馆
    [4]孙家俭:《湘西的苗人》,《边疆服务》第13期,1943年。转引自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1984年,州图影印本,藏吉首大学图书馆
    [5]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8页
    [6]张俊峰、殷俊玲:《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2]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转引自乔志强、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朱金瑞:《区域性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95年第3期
    [1]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1页
    [2]参见《湖南省志·地理志》(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5-7页。转引自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4页
    [1]参见《湖南省志·地理志》(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7-8页。转引自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6页
    [2]我注意到当前史学界把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作为一个整体发展过程(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但仍采用大多数学者的看法
    [1]本文将“现代化”与“近代化”作同义概念使用。吴承明先生认为:“现代化”与“近代化”为同义语,我国文献中两词并用,无碍原义(参见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页);无论是“现代化”还是“近代化”,都是对英语词汇“modernization”汉译的不同表述方式,都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整合化以及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作为基本内涵,在具体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时两者处于一种混用状态(伍春晖:《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谈松华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3]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77页
    [1]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大陆版印行序”,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2]虞和平:《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贾春增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1页
    [4]谈松华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5]徐新:《发展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6页
    [6]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页
    [7](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页
    [8]伍春晖:《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9]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1]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Max 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N.Y,the Free Press,p136-139
    [3]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转引于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15页
    [5]李芹主编:《社会学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6]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85页
    [7]沙颂:《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230页
    [8]贾春增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1、356页
    [9]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10]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著:《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3页
    [1]王铁军著:《教育现代化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刘石吉:《城市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006年9月14日在复旦大学的讲座。转引自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4页
    [3]聂运麟编著:《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16页
    [4]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著:《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3页
    [1]游俊:《湘西人论“五溪”》,载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总序
    [1]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1]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1]史克祖:《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学者四人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76页
    [2]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3]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4]勒高夫等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36、40页
    [1](英)罗德里克·弗拉德著:《历史计量法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页。
    [2]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3]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81页
    [4]朱金瑞:《区域性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95年第3期
    [1]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页
    [2]史克祖:《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学者四人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编(下)》,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第138页
    [4]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1]参见诸葛计:《新编地方志应着力记述好抗日战争的内容--从新编<芷江县志>谈起》,《中国地方志》1995年第5期;《新方志对抗日战争记述的成功与不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地方志》1995年第4期。
    [1]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60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3页
    [3]《凤凰人民革命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转引自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年,第29页
    [1]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3]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页
    [4]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40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64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19页
    [4]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4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3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84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6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83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66-67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4页
    [4]麻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8页
    [5]舒克俭:《巾帼英烈姚鉴雪》,《沅陵文史第3辑》,1988年,第34-40页
    [1]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99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0页
    [4]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76-77页
    [5]许邦基:《我所知道湘西的会同》,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 945年
    [1]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56页
    [2]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97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158页
    [4]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7页
    [1]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2]孙锡华:《我所知道的陈渠珍》,《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5年,第79页
    [3]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4]湖南省古文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古文百年大事记述》,1990年,第55页
    [1]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1页
    [2]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537页
    [3]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6页
    [4]《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412页
    [5]怀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88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 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173页
    [1]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6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24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86页
    [4]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34页
    [5]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91页
    [6]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1]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154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91页
    [3]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95-196页
    [4]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279-281页
    [5]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59、162页
    [6]《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131页
    [7]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50页
    [8]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
    [9]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1]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31页
    [2]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3]龚弼:《芷江稻场与湘西粮食增产》,《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24页
    [5]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74页
    [6]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31页
    [1]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96页
    [3]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4]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4页
    [5]周惠:《湘西农展会之意义》,《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6]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73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60页
    [2]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65页
    [3]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第426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72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74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92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5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51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07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72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88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92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92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73页
    [4]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56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82、1386、1394页
    [1]宿通权:《里耶镇的商业》,《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11-117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49页
    [3]仇宗仁、张绍铨:《民国时期辰溪县城商业梗况》,《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158-169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98页
    [5]曾凡富:《紧密为小农经济服务的商业贸易》,《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03-110页
    [1]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2]张鹏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383页
    [3]傅角今:(民国)《湖南地理志》,转引自张鹏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387页
    [4](民国)《沅陵县志》稿卷九《食货类一》;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沅陵县志》(民国十九年点校本),娄底湘中地质印刷厂印刷,1998年,第138页
    [1]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2]沛公:《辰溪管窥》,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3]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19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7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 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3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33页
    [5]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93页
    [6]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33页
    [7]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19页
    [8]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82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7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4]《公路局成立特记》,《湖南省建设月刊》第9辑,1929年9月,第9-10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14页
    [6]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283页
    [1]田伏隆主编:《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205页
    [2]《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239页,转引自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283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6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64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70-1275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78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90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3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98页
    [3]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22页
    [4]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66页
    [5]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18页
    [6]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74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75页
    [8]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3页
    [9]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59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01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2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2页
    [1]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8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55-56
    [3]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60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01-102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05-106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43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18 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23页
    [2]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827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40-1941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39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305-306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69-1978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8页
    [5]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558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09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69-1978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305-306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页
    [1]李云杭:《湘西教育之曙光》,长沙:1923年,第7页,吉首大学图书馆藏本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页
    [3]暨爱民:《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历史考察》,《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龙澍湘:《桑植县调查笔记》,《统计月刊》,1933年第1卷第4、5号合刊
    [2]侯厚宗:《地方自治与苗民问题》《自治周刊》,1929年第31期4-8页
    [3]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页
    [5]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6]朱经农:《十年回忆》,《湖南教育月刊》、《国民教育指导月刊》联合版,1942年9月
    [7]王凤喈:《湖南教育问题检讨》,《湖南日报》1946年5月22日
    [8]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23页
    [2]石真:《本馆实验区工作报告及感想》,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2月
    [7]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40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11页
    [3]高尔德:《石邦藩永歼敌机》,《吉首文史第1辑》,1991年,第23-24页
    [4]文史委:《南天门阵亡营长张国勋》,《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72-173页
    [1]李岳:《回忆父亲李兰谷》,《黔阳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77-82页
    [2]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3]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1]聂运麟编著:《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2]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3]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载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374页
    [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关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第32页
    [5](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17页
    [6][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9页
    [7]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4页
    [1]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载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58-374页
    [2]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49-591页
    [3]费孝通:《双轨政治》,《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4]杨焕鹏:《国家视野中的江南基层政治--以杭、嘉、湖地区为中心》,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1]王奇生:《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2]友声:《永顺县立民众教育馆的今昔》,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
    [3]伍新福:《湘西“革屯”运动述评》,《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
    [4]雷安平:《湘西苗民革屯抗日辑略》,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9页
    [5]《湘西苗民抗日革屯军前敌总指挥梁明元德政碑》,原物存吉首市文化局
    [1]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
    [2]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2页
    [3]《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49页,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58页
    [4]余湛邦:《张治中与中国共产党》,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4页
    [1]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17页
    [4]吉首市档案:《乾城县民国二十七年县政概况报告书》,全宗号1,目录号2,案卷号84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17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65页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08页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91页
    [3]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1]田伏隆主编:《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
    [2]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6页
    [3]凤凰县委党史办座谈回忆材料,转引自吉首市史志征集研究办公室编:《世纪之行》(内部资料),2001年,第51页
    [4]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2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88页
    [2]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9页
    [3]王奇生:《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4]田兴中主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5](民国)保靖县政府:《保靖概览·党务》(内部材料),1937年,藏湖南省图书馆
    [6]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87页
    [7]《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8页
    [8]《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64页
    [9]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员与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1]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53页
    [2]《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8页
    [3]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42页
    [4]田兴中主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5]古文县政协文史委:《古文文史资料第一辑》,1990年,第77、113页;中共古丈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古文县历史大事记》(内部资料)2006年,第14页
    [6]芷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17页
    [7]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42页
    [8]杨焕鹏:《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9]贾维:《三青团的成立与中共的对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0]《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0卷第177-178页,转引自杨焕鹏:《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2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
    [3]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21页
    [4]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87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528页
    [2]刘果毅:《戴岳其人和他在洪江》,《洪江市文史资料第四辑》,1990年,第127页
    [3]李宗黄:《县各级组织纲要要义》,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第44-48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19页
    [2]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26页
    [3]刘铁诤:《民国时期靖县县政府机构设置概述》,《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116-123页
    [4]杨秀权、邓名灶:《通道旧县衙》,《通道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第110-114页
    [1]吉首市档案:《乾城县政府关于民国三十一年度县政统计》,全宗号1,目录号2,案卷号76
    [1]杨秀权、邓名灶:《通道旧县衙》,《通道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第110-114页
    [2]刘铁诤:《民国时期靖县县政府机构设置概述》,《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116-123页
    [3]赵景银:《红尘片羽》,《会同文史资料第6辑》,1991年,第20-28页
    [4]曾昭柱:《民国时期会同县长杨永坚和赵拔群》,《会同文史第九辑》,1994年,第71页
    [5]赵景银:《红尘片羽》,《会同文史资料第6辑》,1991年,第20-28页
    [6]杨秀权、邓名灶:《通道旧县衙》,《通道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第110-114页
    [7]王奇生:《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8]何汉文:《如何树立党在农村中的基础》,《中央周刊》,第1卷30期,1939年3月
    [1]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员与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2]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档案,湖北省档案馆藏,卷号LS66/2/6/。转引自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员与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3]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
    [4]芷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18页
    [5]《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8页
    [6]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42页
    [7]靖县党史办:《中国国民党靖县县党部概况》,《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58-65页
    [8]田兴中主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1]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古文县政协文史委:《古文文史资料第一辑》,1990年,第77、113页;中共古丈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古文县历史大事记》(内部资料),2006年,第1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69页
    [4]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8页
    [5]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第388页
    [6]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156页
    [7]张香祖:《靖县“三青团”组织及活动概况》,《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65-72页
    [8]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永顺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
    [9]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2页
    [10]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
    [1]瞿宏济:《先叔祖瞿崇文》,《永顺文史第二辑》,1991年,第192页
    [2]龙恩治:《龙运鸿其人其事》,《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34-41页
    [3]赵景银:《红尘片羽》,《会同文史资料第6辑》,1991年,第20-28页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桑植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桑植文史资料第1辑》(内部资料),1989年,第223页
    [5]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34页
    [6]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1][日]蒲岛郁夫著、解莉莉译:《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2]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3]赵臻:《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张力及其原因分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第93-95页
    [4][日]蒲岛郁夫著、解莉莉译:《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0页
    [6]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 料),1984年,第25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0页
    [2]赵强、田继胜:《湘西地下党的抗日救亡活动简述》,《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14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12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19页
    [6]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4页
    [7]中共溆浦县委党史办公室、溆浦县民政局编:《溆浦英烈》(内部资料),1986年,第110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9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0页
    [3]《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3页
    [4]《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3页
    [5]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0页
    [6]田兴中主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68页
    [7]罗建西整理:《参加革命最早的元老》,《怀化市文史资料第5辑》,1991年,199-202
    [1]杨群畅:《乾城进步青年去延安》,吉首市史志征集研究办公室编:《世纪之行》(内部资料)2001年,第53页
    [2](民国)保靖县政府:《保靖概览·党务》(内部材料),1937年,藏湖南省图书馆
    [3]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26页
    [1]赵臻:《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张力及其原因分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第93-95页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26页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30页
    [3]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4]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28页
    [5]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28页
    [1]石建中:《苗族学者石启贵》,《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第33页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1]罗宗泽、杨廷杰:《我所知道的石艾山先生》,《花垣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106-112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3-135页
    [2]《苗族代表给湖南省政府的呈文》,转引自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463-465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3-164页
    [1]唐介寰:《把毕生精力献给湘西教育事业--陈庆梅艰苦建校事略》,《花垣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128-132页;
    石建中:《苗族学者石启贵》,《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第33-36页
    [2]《屯苗代表的呈文》,转引自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461-462页
    [3]洪克温:《忆民国时期的靖县妇女组织》,《靖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72-80页
    [1]湖南省政府统计室:《湘政六年统计》,1942年,总类第82页
    [2]杨旭:《靖县公立女子小学》,《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37-143页
    [3]冯美銮:《黔阳的妇女会》,《黔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74-76页
    [4]周子厚:《政大学潮》,《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27-28页
    [1]湖南大学校史办:《湖南大学在辰溪》,《辰溪文史资料第2辑》,第122-12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34-535页
    [3]刘毓璜:《创建中共永绥支部》,宋有周主编:《花垣回忆录》,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4]钱四:《国立八中高二部里的斗争》,宋有周主编:《花垣回忆录》,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6-20页
    [5]秦才运、陈自文、覃儿健:《抗战时期迁入大庸的兑泽中学》,《大庸文史第一辑》,1991年,125-129页
    [1]刘毓璜:《创建中共永绥支部》,宋有周主编:《花垣回忆录》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2]石琅斋:《怒捣花轿》,《花垣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169-172页
    [1]杨茂铎:《回忆湖南省立十师的一次学潮》,《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69-71页
    [2]蔡周亮:《芷江沅郡联立中学“7.19”学生运动的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9年,第84-91页
    [1]永顺一中校志编写组:《永顺一中校志》(内部资料),1993年,第4页
    [2]邱勇、满元春:《绥中学生被杀惨案》,《花垣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年,第167-168页
    [3]李显贵:《一次学潮》,《洪江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2-37页
    [4]王志武:《解放前后的晃中》,《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51-153页
    [5]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51页
    [6]永顺县教育局修志办公室编:《永顺县教育志》,1987年,第74页
    [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5页
    [1]彭祖秀、蒋再和、谢斌:《安江搬运工人斗争纪实》,《黔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20-22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6-477页
    [3]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四十五合辑:湘西百年大事记》,1989年,第236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6-477页
    [2]徐连增、王国兵:《军政部被服厂在泸溪》,《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88-92页
    [3]李子华、唐义源、刘继善:《中共湖南省委直属绥宁支部活动纪实》,《绥宁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20-35页
    [4]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第22、23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296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76-477页
    [6]冯后勤:《巡视湘西的一角》(续),《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1]Wilbert Moore,Social Change,(Englewood Cliffs,N.J.,1963;转引自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31页
    [2]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31页
    [3]李强、张国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4]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6-9页
    [5]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3页
    [6]祝合良:《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大国的经验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1页。
    [7]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8]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北京: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3页
    [9]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1]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73页
    [2]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3]朱益凡:《洪江近影的速写》,《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3期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368-370页
    [1]原表为171669,但《沅陵县志》认为是346400人,综合前后几年数据,采信后者。参见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2]原表为105425,但《芷江县志》认为是208930人,综合前后几年数据,采信后者。参见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27页
    [3]原表为24902,但《靖州县志》认为是208930人,综合前后几年数据,采信后者。参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20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372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74页
    [6]参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编:《湘西百年警政大事记》,湖南保靖县印刷厂印刷,1993年,第34-45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69页
    [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2]《湘政六年统计》,转引自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20页
    [3]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4]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
    [2]陆民权:《抗战时期的经济与财政》,《近代中国杂志》(台北),1983年版。转引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3]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背景和综合分析》,《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
    [4]余籍传:《湖南经济建设概况》,《湖南农业》,1943年第3卷第3期
    [5]周惠:《湘西农展会之意义》,《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1]《抗战六年来之工矿业》,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43年7月印,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247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03页
    [3]薛岳:《养民之政》,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1943年3卷1、2期
    [1]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
    [2]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1页
    [4]彭贤林、彭志文:《民国县长胡锦心》载伍贤佑主编:《古镇里耶》,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87-291页
    [1]参见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32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20页
    [3]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11页
    [4]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465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73页
    [1]刘运时:《辰溪的橘红》,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第23-24页
    [2]《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164、171
    [3]麻阳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86页
    [4]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66页
    [5]《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75页
    [6]刘运时:《辰溪的橘红》,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第23-24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85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88页
    [2]《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51页
    [3]《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153、157页
    [4]古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187页
    [5]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34页
    [6]赵云峰:《土布之乡--三王塘》,《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86-87页
    [7]经建会资料室:《抗战时期(湖南)纺织业概况》,《经济建设》第3期,1947年6月刊
    [1]陈松荣等:《抗战时期的大庸商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84-189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第427页
    [3]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4]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
    [5]张盛坤:《目睹芷江首饰业的过去和现在》,《芷江文史第9辑》,1998年,第22-29页
    [6]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61页
    [1]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2]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66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90页
    [5]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70页
    [1]谢林贵:《龙山的陶瓷工艺》,《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71-73页
    [2]鲁勤生、王家鼎:《楠木工艺产品厂家--勤生工业社》,《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74-78页
    [3]曾凡富:《龙山工业综述》,《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65-67页
    [4]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7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50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07页
    [3]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64页
    [4]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1页
    [5]怀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09页
    [6]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28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51页
    [8]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0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49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07页
    [3]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0页
    [4]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64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8、819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49页
    [7]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94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8页
    [2]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65页
    [3]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1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94页
    [5]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65页
    [6]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0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52 页
    [1]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65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36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52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49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97页
    [6]陈松荣等:《抗战时期的大庸商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84-189页
    [1]《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45-46页
    [2]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49页
    [3]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4]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81页
    [2]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58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9页
    [4]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244页
    [5]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05、206页
    [6]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93页
    [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71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90页
    [3]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52页
    [4]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4页
    [5]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6]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60页
    [7]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71页
    [8]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72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9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9页
    [3]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1页
    [4]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37页
    [1]龚纬:《加紧湘西经济建设》,《购销旬刊》1944年第1卷第5期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382页
    [3]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第427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79页
    [5]桑植县政协文史委:《桑植大事记》,《桑植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249页
    [6]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384页
    [7]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20页
    [8]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90页
    [1]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73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21页
    [3]《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45-46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9页
    [5]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23页
    [1]经建会资料室:《抗战时期(湖南)纺织业概况》,《经济建设》第3期,1947年6月刊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71页
    [3]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77页
    [4]瞿宏济:《先叔祖瞿崇文》,《永顺文史第二辑》1991年,第192页
    [5]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6]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57页
    [1]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5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54页
    [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98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91页
    [5]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6]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7]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91页
    [8]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59页
    [9]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
    [1]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13页
    [2]田陈文:《保靖县迁陵镇》,《湘西文史资料第31辑:湘鄂川黔边区名镇》,1993年,第124-126页
    [3]龚纬:《加紧湘西经济建设》,《购销旬刊》,1944年第1卷第5期
    [1]徐一贯:《湘西电厂事业概况》,载《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3期(1940年编印),第9页;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91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303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89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14、421页
    [5]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49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06页
    [7]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50页
    [8]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7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9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21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7页
    [4]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9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22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54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362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54页
    [4]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0-243页
    [1]傅锡禹:《湖南省第一纺织厂概况》,《湖南经济》第2期,1947年8月刊
    [2]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92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67页
    [4]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35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66页
    [6]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30页
    [1]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30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07页
    [4]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251页
    [5]张莘夫:《我国汞矿及其国营矿厂》,载《资源委员会季刊》第1卷第1期,第178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41页
    [1]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19页
    [2]黄立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的考察》,《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页
    [4]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藏:819/294,《工矿调整处驻湘办事处工作报告》(1939-1940年)。转引自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1]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藏:819/4001,《工矿调整处中南处关于改组迁湘西联合会事项》(1942-1943年)第一辑(上册),5-12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060页
    [3]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4]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5]何廉、方显廷《中国工业化之程度及其影响》,《工商半月刊》,1930年第2卷第2号,第4页
    [6]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7]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10页
    [1]李占才、张劲:《超越--抗战与交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1-142页
    [2]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26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429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4页
    [5]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0页
    [1]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3-74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4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46页
    [4]傅汝霖:《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整治后方水道之经过》,载重庆市档案馆编:《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开发文献资料选编》,重庆:重庆大学建大印刷厂,2005年,743页
    [1]唐卫海:《清水坪的变迁》载伍贤佑主编:《古镇里耶》,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371-373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4页
    [3]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31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50页
    [5]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265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71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73、 1274页
    [1]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54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60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4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3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6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4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4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5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3页
    [3]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80页
    [4]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278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5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90页
    [1]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240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3页
    [3]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67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4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60页
    [6]《湖南实业杂志》,第69号。转引自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29页
    [7]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8]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1]车心:《湘西农业展览会观光记》,《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2]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3]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4]孙恩麐:《五年来之湖南农业》,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1943年3卷1、2期
    [5]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1]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2]毛善民:《县农业推广所之认识与检讨》,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1942年2卷4期
    [3]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4页
    [4]《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430页
    [5]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45页
    [6]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85页
    [7]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84页
    [8]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31页
    [1]《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412页
    [2]《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404页
    [3]指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参见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工业化……不限于手工业--工业领域,农业、交通、通讯、商业等领域都有这个过程”。
    [4]周惠:《湘西农展会之意义》,《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5]车心:《湘西农业展览会观光记》,《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6]车心:《湘西农业展览会观光记》,《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7]王一蛟:《农产展览与农业推广》,《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2期
    [1]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2]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30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37页
    [4]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40页
    [5]《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357页
    [6]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301页
    [7]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8]《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94页
    [9]龚弼:《芷江稻场与湘西粮食增产》,《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1]姚会元:《中国货币银元(1840-1952)》,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第121页;转引自姚会元:《法币政策与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1期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30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9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7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8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69页
    [1]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44、563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33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8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0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81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81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88页
    [4]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92页
    [5]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53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6页
    [7]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556页
    [8]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6页
    [9]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8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571页
    [2]李家智:《1935年币制改革对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85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页9年,第1278页
    [5]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62页
    [1]薛岳:《养民之政》,《湖南农业》,1943年3卷1、2期合刊
    [2]陈岩松:《中华合作事业发展史》(上)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88-289页
    [3]湖南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三十一年度举办稻田肥料贷款专报》,《湖南农业》,1942年2卷11、12期合刊
    [4]陈佳骥:《防治兽疫之重要》,《湖南农业》,1943年3卷1、2期合刊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99页
    [2]周声汉:《湖南省农业改进所业务述要(续)》,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2、3期合刊
    [3]唐光中:《新晃解放前后的牛瘟及其防治》,《新晃文史第六辑》,1993年,第155-157页
    [4]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省农业改进所三十年度四月份工作报告》,《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7期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22、519页
    [6]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92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222页
    [3]周惠:《湘西农展会之意义》,《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4]尹敏树:《晃县一瞥》,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25页
    [1]薛岳:《养民之政》,《湖南农业》,1943年3卷1、2期合刊
    [2]《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54、71页
    [3]本所农业经济系:《民国三十年冬湖南省各县稻田休闲调查》,,《湖南农业》,1942年2卷9、10期合刊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29、831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222页
    [3]湖南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三十一年度举办稻田肥料贷款专报》,《湖南农业》,1942年2卷11、12期合刊
    [1]《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335、339、349、361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76页
    [3]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63页
    [4]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1]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25页
    [2]龚弼:《芷江稻场与湘西粮食增产》,《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3]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4]湖南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三十一年度推广改良稻种专报》,《湖南农业》,1942年2卷11、12期合刊
    [1]龚弼:《芷江稻场与湘西粮食增产》,《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2]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3]孙恩摩:《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4]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294
    [5]车心:《湘西农业展览会观光记》,《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1]龚纬:《加紧湘西经济建设》,《购销旬刊》,1944年第1卷第5期
    [2]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880页
    [4]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5]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省农业改进所三十年度二月份工作报告》,《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4、5期
    [6]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318页
    [1]《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09页
    [2]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4页
    [3]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64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96页
    [5]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43页
    [6]《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09页
    [7]姜石麟:《抗战期中湖南棉花增产工作之方针及其办理情形》,《湖南农业》,1942年2卷9、10期合刊
    [8]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1]周声汉:《湖南省农业改进所业务述要》,《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2]冯靖:《本所湘西部份工作简报》,《湖南农业》,1942年第2卷第3期
    [3]《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205页
    [1]孙恩麐:《湖南省三年来农业推广工作之检讨》,《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2]《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16页
    [1]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65页
    [2]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96页
    [1]尹敏树:《晃县一瞥》,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93页
    [3]沈从文:《怀化镇》,《沈从文作品精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4]怀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8页
    [5]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44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94页
    [7]仇宗仁、张绍铨:《民国时期辰溪县城商业梗况》,《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158-169页
    [8]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69页
    [1]陈松荣等:《抗战时期的大庸商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84-189页
    [2]赤辉、贯群:《洗车河镇》,《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32-36页
    [3]刘能朴:《古埠洗车河的商业》,《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21-128
    [4]彭德维、周银胜:《里耶龙岩垦牧场始末》,《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52-60页
    [5]田绍文:《里耶镇》,《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9-32页
    [6]宿通权:《里耶镇的商业》,《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11-117页
    [1]谭振群、刘本平:《里耶镇》,《湘西文史资料第22、23合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182-186页
    [2]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46页
    [3]怀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83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92页
    [5]曾凡富、李子炎:《民国时期龙山商业要道一瞥》,《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29-140页
    [1]陈松荣等:《抗战时期的大庸商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84-189页
    [2]《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41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85页
    [4]《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50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69页
    [6]《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40页
    [7]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98页
    [8]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61页
    [1]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55、261页
    [2]吴昌海、张宣超:《水田河镇》,《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101-113页
    [3]曾凡富:《石羔山的花纱布行》,《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51-153页
    [1]宿通权:《里耶镇的商业》,《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11-117页
    [2]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湘西乡土调查汇编》,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1940年,第43页
    [3]《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第50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84页
    [5]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239页
    [1]曾凡富、李子炎:《民国时期龙山商业要道一瞥》,《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29-140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39页
    [3]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05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43页
    [5]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48页
    [6]喻克勤:《酉水运输今昔之观感》,1943年,载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242页
    [7]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二编财政经济(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5-76页
    [1]李占才、张劲:《超越--抗战与交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2页
    [3]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15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41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445页
    [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15页
    [2][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19-21页
    [3]谈松华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4]冯增俊:《试论我国教育现代化等基本任务和特征》,《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4期
    [5]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6]王铁军著:《教育现代化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7]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1页
    [1]暨爱民:《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历史考察》,《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页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4]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0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39页
    [2]周基培:《省立十中在洪江》,《洪江文史第7辑》,1997年,第24-33页
    [3]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38页
    [1]薛岳:《薛伯陵先生言论二集》,中兴出版社,1940年版,第307页
    [2]郭洁:《抗战时期薛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钟启河、刘松茂:《湖南抗日战争日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4]王希烈:《十年来之湖南教育经费》,《湖南教育月刊》、《国民教育指导月刊》联合版,1942年9月
    [5]朱经农:《十年回忆》,《湖南教育月刊》、《国民教育指导月刊》联合版,1942年9月
    [1]陈立夫:《抗战一年来之教育》,《教育通讯》第17期,第12页
    [2]张珊珍:《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3]《私立洪达中学创办呈文》,转引自周基培:《前人兴学,精神可嘉》,《洪江市文史资料第四辑》,1990年,第46-52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
    [1]余善偲等:《张绵周先生纪略》,《辰溪文史第5-6辑》,1990年,第107-113页
    [2]古文县政协文史委:《古文文史资料第一辑》,1990年,第93、115页
    [3]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9页
    [4]刘支森、刘第润:《刘次员的教学生涯》,《辰溪文史第4辑》,1988年,第99-105页
    [5]杨英锷:《杨英镐为发展湾溪教育事业出力》,《黔阳文史资料第4辑》,1991年,第69-70页
    [6]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9页
    [1]周基培:《前人兴学,精神可嘉》,《洪江市文史资料第四辑》,1990年,第46-52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5页
    [1]李淑仪:《抗战时期的义务教育》,《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27-130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6页
    [3]《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有关教育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58辑,第73页。转引自张珊珍:《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7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93页
    [3]古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268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5页
    [5]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67页
    [6]参见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第1705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12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32-535页
    [1]黎昌林、陆光灿:《茶洞师范校史》,《湘西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第97-104页
    [2]张相楚:《湖南省立八师梗概》,《湘西文史资料第3辑》,198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2-525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5-529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1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2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5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0页
    [1]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574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7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7页
    [4]陈武全:《国立商学院概况》,《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第98-99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4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33页
    [3]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569页
    [4]参见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5-1707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2-226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2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0页
    [2]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569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4]湖南沅陵县教委编:《沅陵县教育志》(内部资料),1989年,第131、161页
    [1]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693页
    [2]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509页
    [3]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562页
    [4]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1]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28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31页
    [3]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97页
    [4]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41页
    [5]李显贵:《一次学潮》,《洪江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2-37页
    [1]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188页
    [2]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516页
    [3]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0页
    [5]永顺县教育局修志办公室编:《永顺县教育志》,1987年,第108页
    [1]黄孝晹、戴孟文:《国师在溆浦》,《溆浦文史第3辑》1989年,第160-167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10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20页
    [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8]冯后勤:《巡视湘西的一角》,《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1]毅之:《办理民校妇女班的经验谈》,湖南省第一民众教育馆:《湘西民教》,1939年第2期
    [2]吴世珍:《民国时期通道县小学教育纪年》,《通道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第80-88页
    [1]肖然才:《我所知适的肖逢蔚》,《湘西文史资料总第三十六辑》,1994年,第1-7页
    [2]肖翼昌:《先父肖涵熙从事教育工作轶事》,《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1991年,第34-38页
    [3]永顺县教育局修志办公室编:《永顺县教育志》,1987年,第197页
    [4]蒋述:《诗如其人--忆叔父蒋希清》,《黔阳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70-76页
    [5]林泽儒整理:《人物春秋》,《会同文史资料第五辑》,1990年,第94-97页
    [6]刘明德等:《马公武办楚屏中学》,《辰溪文史第4辑》,1988年,第73-85页
    [1]覃长林:《从事师范教育的彭嬉容老师》,《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5年,第56-60页
    [2]陶蒲生:《忆教育家向绍轩先生》,《辰溪文史第5-6辑》,1990年,第1-11页
    [3]余善偲等:《张绵周先生纪略》,《辰溪文史第5-6辑》,1990年,第107-113
    [4]校志编写组:《永顺-中校志》,1993年,第25页
    [5]伍贤佑主编:《古镇里耶》,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81页
    [6]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9页
    [7]吴生林、罗应贵:《“战教九团”在乾城》,《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88年,第99-101页
    [8]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360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8页
    [2]田剑慈:《春秋八年在僻壤--先父与湘西英语教学》,《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90年,第86-88页
    [3]校志编写组:《永顺一中校志》,1993年,第25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34页
    [2]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23页
    [3]田芝生:《龙山县立中学创办经过》,《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8年,第153-156页
    [4]校志编写组:《永顺一中校志》,1993年,第25页
    [5]吴生林、罗应贵:《“战教九团”在乾城》,《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二辑》1988年,第99-101页
    [6]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23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8页
    [2]吴孝明:《陈庆梅与苗区教育》,《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8年,第123-128页
    [3]覃长林:《从事师范教育的彭婠容老师》,《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5年,56-60页
    [4]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23页
    [5]田芝生:《龙山县立中学创办经过》,《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8年,第153-156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5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18页
    [2]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9页
    [3]刘本平:《志在“建湘”与“兴华”》,《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05-107页
    [4]周汉臣:《洪江私立洪达中学》,《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80-86页
    [5]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276页
    [6]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354页
    [7]杨旭:《靖县公立女子小学》,《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37-143页
    [1]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758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24页
    [3]古文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273页
    [4]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544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9页
    [6]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274页
    [7]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731页
    [8]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23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17页
    [1]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23页
    [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563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23页
    [3]湖南省政府统计室:《湘政六年统计》,1942年,教育类第45-50页
    [4]湖南省政府统计室:《湘政六年统计》,1942年,教育类第15页
    [1]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123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23页
    [3]湖南省政府统计室:《湘政六年统计》,1942年,教育类第17-19页
    [4]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568-569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7页
    [1]廖少华:《抗日战争时期的芷江教育概况》,《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62-65页
    [2]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306页
    [3]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1997年,第339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2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5-42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5-426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10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92页
    [2]陈武全:《国立商学院概况》,《湘西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103-104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5-426页
    [3]石华森:《吉首民族师范学校简史》,《湘西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第105-109页
    [4]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2]杨云驰:《抗日年代的罗山小学》,《芷江文史第四辑》,1991年,第33-36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7页
    [4]李显贵:《晨呼队》,《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25-27页
    [1]杨云驰:《抗日年代的罗山小学》,《芷江文史第四辑》,1991年,33-3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96页
    [3]杨旭:《靖县公立女子小学》,《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37-143页
    [4]肖若风:《忆张绵周校长》,《辰溪文史第5-6辑》,1990年,第113-119页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1997年,第317页
    [1]刘支森、刘第润:《刘次员的教学生涯》,《辰溪文史第4辑》,1988年,第99-105页
    [2]彭秀伋:《万古青光照洞庭-著名教育家彭施涤事略》,《湘西文史资料第三十四-三十五辑:湘西名人》,1994年,第85-94页
    [3]肖翼昌:《先父肖涵熙从事教育工作轶事》,《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1991年,第34-38页
    [4]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1]梁胜虎:《一所抗日救亡中的小学》,《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96-97页
    [2]赵绪:《田鲤登执教乡里二三事》,《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48-51页
    [3]蒋耀群:《回忆洪江的抗日救亡活动》,《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28-30页
    [4]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863页
    [5]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
    [6]永顺县教育局修志办公室编:《永顺县教育志》,1987年,第146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6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2页
    [2]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555页
    [3]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20页
    [4]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75页
    [5]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永顺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5页
    [6]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
    [7]麻阳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第726页
    [8]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723页
    [1]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852页
    [2]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505页
    [3]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864页
    [4]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77页
    [5]湖南省大庸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编:《大庸县志体育志》(内部刊物),1983年,第7页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2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2页
    [2]张冲:《戊戌以来的辰溪教育梗概》,《辰溪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69-81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0页;石邦本:《国立八中初二部在永绥》,《湘西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8年,第133-136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5]石绍宗:《我在难童小学读书》,《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96-97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4页
    [2]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361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5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30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吴光士:《忆省立风凰边区小学》,《湘西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98-103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4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吴光士:《忆省立风凰边区小学》,《湘西文史资料第六辑》,1986年,第98-103页
    [4]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741页
    [5]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6页;湘 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17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50页
    [2]曾圣强:《凤凰解放前教育概况》,《凤凰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第182-202页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1997年,第650页
    [1]石华森:《吉首民族师范学校简史》,《湘西文史资料第6辑》,1986年,第105-109页
    [2]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04-105页
    [3]校志编写组编:《永顺一中校志》,1993年,第32页
    [4]周汉臣:《洪江私立洪达中学》,《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80-86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759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1页
    [1]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2]成林萍:《抗日战争与民众意识的现代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38-43页
    [3]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7、428页
    [5]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6]唐正芒:《湖南抗战文化运动概略(下)》,《云梦学刊》,2000年第4期
    [7]紫铭:《社会教育在湘西》,湖南省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1939年2期
    [8]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2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3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04-206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3页
    [1]友声:《永顺县立民众教育馆的今昔》,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
    [2]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791页
    [3]田力:《尊师黄穆如先生》,《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第28-32页
    [4]麻阳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53页
    [5]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57页
    [1]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25页
    [2]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47页
    [3]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4]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5]友声:《永顺县立民众教育馆的今昔》,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
    [6]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47页
    [7]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596页
    [1]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791页
    [2]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25页
    [3]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28页
    [4]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5]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63页
    [6]麻阳苗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53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39页
    [2]潘丙皋:《本馆28年度的教导工作》,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
    [3]潘丙皋:《本馆28年度的教导工作》,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四期合刊,1940年
    [1]紫铭:《社会教育在湘西》,湖南省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1939年2期
    [2]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301页
    [3]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83页
    [4]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6页
    [5]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829、835、841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23页
    [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78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29页;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616页
    [4]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93页
    [5]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04页
    [6]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603页
    [1]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497页
    [2]古文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306页
    [3]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14页
    [4]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66页
    [5]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75页
    [6]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9 3页
    [7]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14页
    [8]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810页
    [9]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571页
    [10]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59页
    11 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18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40-1941页
    [3]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63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70页
    [5]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451页
    [6]古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第302页
    [1]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496页
    [2]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604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0页
    [4]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09页和相关县份新版县志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09页和相关县份新版县志
    [6]黄民超:《〈大庸民报〉简介》,《大庸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第50-51页
    [7]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 467页
    [1]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84页
    [2]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11页
    [3]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578页
    [4]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577页
    [5]麻阳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86页
    [6]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616页
    [7]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825页
    [8]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4-1976页
    [1]张明斋:《〈龙潭报〉之诞生与终止》,《溆浦文史第2辑》,1988年,第278-279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1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69页
    [1]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85页
    [2]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73页
    [3]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614-615页
    [4]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73页
    [5]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64-567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8页
    [1]赵自觉:《生力书店的斗争与使命》,《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10-113页
    [2]罗建西:《我是怎样从怀化到延安的》,《怀化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第10-11页
    [3]张明斋:《回忆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3辑》,1989年,第189-194页
    [4]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5]梁春阳:《有关〈呼声报〉的创刊和改名的经过》,《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20-123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69页
    [2]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64-567页
    [3]张明斋:《〈龙潭报〉之诞生与终止》,《溆浦文史第2辑》,1988年,第278-279页
    [4]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6页
    [5]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第501页
    [6]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742页
    [7]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5-1977页
    [8]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9]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829、835、841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23页
    [2]周子厚:《〈中央日报〉芷江版始末》,《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7-62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2页
    [4]《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38页
    [5]参见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杨青、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2004),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等
    [6](日)尾崎秀实:《华北问题的新阶段》,《改造》,1937年8月号
    [7](日)池田诚编著,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编研部校译:《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14页
    [1]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总第38辑):血战嘉善--一二八师抗日纪实》,1995年,第17页
    [2]陈岳生:《忆桑植抗宣团和抗日小学》,《桑植文史资料第一辑》,1989年,第82页
    [3]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4]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总第38辑):血战嘉善---二八师抗日纪实》,1995年,第8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2]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3页
    [3]史文:《一支抗敌流动演剧队》,《吉首文史第1辑》,1991年,第129-131页
    [4]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8页
    [5]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总第38辑):血战嘉善---二八师抗日纪实》,1995年,第17页
    [6]扶勋:《忆抗战时期的溆浦县军事参议会》《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123-127页
    [7]刘砚耕:《张中宁先生宣传抗日救国和禁赌》,《会同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2-34页
    [8]刘道林、梁自顺、梁之栋整理:《会同六次壮丁自动从军抗日》,《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1-4页
    [1]杨家记:《所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琐记》,《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63-65页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08页
    [3]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湘西乡土调查汇编》,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1940年,第15页
    [4]杨家记:《所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琐记》,《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63-65页
    [5]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2]史文:《一支抗敌流动演剧队》,《吉首文史第1辑》,1991年,第129-131页
    [3]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4]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 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1]麻阳苗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653页
    [2]田力:《尊师黄穆如先生》,《吉首文史第1辑:献给吉首市建市十周年》,1991年,第28-32页
    [3]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292页
    [4]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5]马锡吾:《靖县民众教育馆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89-93页
    [6]潘炳皋:《本馆二十八年度的教导工作》,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湘西民教》第三 四期合刊,1940年
    [1]吴明灏:《勇赴国难的大庸人民》,《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74-175页
    [2]刘砚耕:《张中宁先生宣传抗日救国和禁赌》,《会同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32-34页
    [3]刘道林、梁自顺、梁之栋整理:《会同六次壮丁自动从军抗日》,《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1-4页
    [4]覃太江:《靖县“抗日自动兵团”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62-65页
    [1]丁昌柏:《抗战阵亡将士追悼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12-113页
    [2]学界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但“在为知识分子下定义时,必须遵循历史的流动性,符合所研究时段的客观存在及要求”(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台湾学者张朋园在《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中进一步指出“知识分子是包括教师、学者、中学以上学生、自由职业人士(如作家、艺术家、律师、新闻记者等)”。因此,我认为:抗战时期湘西地区的知识分子主要指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包括中学生)和清末秀才以上的士人。
    [3]粱胜虎:《一所抗日救亡中的小学》,《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96-97页
    [4]陈岳生:《忆桑植抗宣团和抗日小学》,《桑植文史资料第一辑》,1989年,第82-85页
    [5]肖翼昌:《先父肖涵熙从事教育工作轶事》,《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1991年,第34-38
    [1]修九华:《先父修承浩传略》,《沅陵文史第3辑》,1988年,第24-29页
    [2]曾圣强:《田名瑜事略》,《凤凰文史资料第四辑》,1991年,第213-222页
    [3]谷忠诚、陈岳生:《谷梅桥传略》,《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5年,第67页
    [4]肖翼昌:《先父肖涵熙从事教育工作轶事》,《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1991年,第34-38页
    [5]宿通权:《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瞿希廉先生》,《龙山文史第5辑》,1989年,第30-37页
    [6]滕建庚:《先祖父滕凤藻》,《湘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85年,第62-65页
    [1]彭秀伋:《祖父彭施涤的生平事迹》,《永顺文史第二辑》,1991年,第62-69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61页
    [3]熊家羽:《日寇侵华,马南遭炸》,《麻阳文史资料第三辑》,1993年,第76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896页
    [2]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3]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91页
    [4]田力:《抗战宣传片段回忆》,《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43-46页
    [5]胡理明:《大化乡抗日宣传鼓动工作拾零》,《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63-65页
    [6]胡绍显:《我所知道的汪定炳烈士》,《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29-30页
    [7]冯后勤:《巡视湘西的一角》,《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8]梁厚贵:《怀念哥哥梁厚富》,《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5-8、18-19页
    [1]沅陵县政协文史委:《刘柏伦从教生涯》,《沅陵文史第5辑》,1991年,第155-156页
    [2]汪平瀛:《追忆先父汪援华》,《永顺文史第二辑》,1991年,第194-196页
    [3]黄绮口述,杨安里整理:《英勇抗日,血洒长空--回忆我的丈夫杨元丞》,《泸溪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83-89页
    [4]舒莫:《先父舒守恂事略》,《新晃文史第六辑》,1993年,第213-216页
    [5]黄大受:《七律三首》,《麻阳文史资料第二辑》,1991年,第141-142页
    [6]蒋述:《诗如其人--忆叔父蒋希清》,《黔阳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70-76页
    [7]沅陵县麻伊洑区志办:《“傻仙”全孝》,《沅陵文史第3辑》,1988年,第40-43页
    [1]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823-824页
    [2]张明斋:《〈龙潭报〉》之诞生与终止》,《淑浦文史第2辑》,1988年,第278-279页
    [3]姚国栋:《〈晃县民报〉的创办》,《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44-145页
    [4]罗荣:《我在〈晃县民报〉社工作的记述》,《新晃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第133-135页
    [1]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2]朱益凡:《洪江近影的速写》,《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3期
    [3]王国兵:《战时学生寒假服务队》,《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93-95页
    [1]张玉林、陈克勋:《记抗日救亡宣传队活动片断》,《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6-148页
    [2]张玉林、陈克勋:《记抗日救亡宣传队活动片断》,《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6-148页
    [3]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1]黄文星:《忆抗战时期民众教育和抗日宣传》,《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30-133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3]蔡周亮:《忆黔阳简师》,《黔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55-57页
    [4]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599页
    [5]李传森:《龙山“南强”球队打败驻来凤美国空军球队》,《湘西文史资料第21辑》,1991年,第114-119页
    [6]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1]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2]刘纯品:《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洪江的宣传话动》,《洪江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50-54页
    [3]蒋耀群:《回忆洪江的抗日救亡活动》,《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28-30页
    [1]张玉林、陈克勋:《记抗日救亡宣传队活动片断》,《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6-148页
    [2]桑植县政协文史委:《桑植文史资料第一辑》,1989年,第225页
    [3]赵自觉:《忆抗敌话剧社》,《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07-110页
    [1]陈自文:《抗日初期陈楚在大庸的活动》,《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6页
    [2]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3]陈自文:《抗日初期陈楚在大庸的活动》,《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6页
    [4]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5]冯美銮:《黔阳的妇女会》,《黔阳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第74-76页
    [6]叶枫(梁春阳):《女同胞应有的认识》,《呼声报》(溆浦),1938年6月9日
    [7]麻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9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4页
    [2]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06页
    [3]杨旭:《靖县公立女子小学》,《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37-143页
    [4]洪江市妇联:《建国前洪江妇女运动的概况》,《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31-39页
    [1]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54页
    [1]辰溪县妇联:《辰溪妇女的抗日救亡活动》,《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47-50页
    [2]王建明:《西南苗人的社会形态》,《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3]刘道林、梁自顺、梁之栋整理:《会同六次壮丁自动从军抗日》,《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1-4页
    [4]何水山:《忆会同志愿兵营》,《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5-8页
    [1]刘国栋:《由军校到抗日前线》,《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40-143页
    [2]郑昌福:《投笔从戎记》,《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26-127页
    [3]王国兵:《爱国青年,应征抗日》,《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80-83页
    [4]胡大族:《两批知识青年从军始末》,《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43页
    [5]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四十五合辑:湘西百年大事记》,1989年,第234页
    [6]邓衔先:《靖州琐录》,《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58页
    [1]覃正炎:《刘西川送子从军抗日记》,《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4-105页
    [2]邓衔先:《靖州琐录》,《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58页
    [3]邓衔先:《靖州琐录》,《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58页
    [4]杨旭:《靖县公立女子小学》,《靖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第137-143页
    [1]宋光明、宋光照等:《先父宋哲生活片断》,《泸溪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第90-94页
    [2]欧鄂伯:《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45-148页
    [1]《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转引自陈廷亮:《湖南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程杰生:《江西抗日阵亡营长戴晓南》,《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70-171页
    [3]段虞彪:《抗日英雄段虞清》,《麻阳文史第4辑》,1996年,第134-135页
    [4]桑植县政协文史委:《陈牧农》,《桑植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119页
    [5]龚尚群:《陈有维》,《桑植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128-129页
    [1]谷臣章:《余光奎》,《桑植文史资料第1辑》,1989年,第135页
    [2]张玉林:《抗日烈士陈士伯》,《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29-134页
    [3]龚尚群:《血洒疆场,名垂千秋》,《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35-139页
    [4]谷志旺:《远征军团长谷剑侠》,《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0-145页
    [5]陈廷亮:《湖南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田荆贵:《中国土家族历史人物》,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459页
    [1]田荆贵:《中国土家族历史人物》,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457页
    [2]保靖县志编纂委员会:《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418页
    [3]毛泽东较早使用民众一词。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其中,他把“农夫、工人、学生、女子、小学教师、警察、车夫、各色人等”视为民众,贵族和资本家是民众的敌人,但他没有对这一概念作出准确解释。抗战时期,民众一词成为流行话语。当时,许多政府官员和文艺界人士都发表了很多动员民众的文章。但即使这时,民众这一概念也处于混用状态。如李公朴《民众动员论》一书中有时认为民众就是农民,有时又认为民众范围很广泛(李公朴:《民众动员论》,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非常明显的是他们都没有把自己划到民众中去。潜意识里,他们是发动民众的知识分子。直到现在,虽然民众这一词语被广泛运用,但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的很少,甚至一些专门讨论抗战时期民众生活的著作都没有对此作出解释(如郭德宏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中国民众抗战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孙丽萍等:《1937-1945山西民众的生存状态》,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仅有的一些成果也大多有意无意地把“民众”换成政治色彩很浓的的“人民群众”或“人民”。但“作为定义,不应有褒贬寓其中,而应该是客观中性的”(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民众”的概念在(《辞海》、《辞源》、《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都没有条目,在朱祖延审订的《新华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人民大众”。而《说文解字》上说“民众萌也”,“萌犹懵懵无知见也”(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27页)指的是无知无识的人,即一般老百姓。因此,我认为:民众是与精英对应的一个概念,它虽然包括部分知识分子,但主要是指知识欠缺的普通百姓。抗战时期湘西的民众,主要就是初中以下文化的人。本节在民众之前冠以“普通”二字,目的在于与知识分子加以区分。需要说明的是,定义有“唯名定义”和“唯实定义”之分,就民众一词而言,由于它本身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而又固定的内涵,加之时代的变迁,所下定义只能是“唯名定义”(唯名定义是对某一语词含义的人为规定,无正误之分)
    [1]扶勋:《忆抗战时期的溆浦县军事参议会》,《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23-127页
    [2]彭图湘:《“狗本家”其人其事》,《保靖文史资料第4辑》,1990年,第94-96页
    [3]蒋耀群:《回忆洪江的抗日救亡活动》,《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28-30页
    [4]刘芝凤:《发现明清古商城:湘西洪江探幽》,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5]毅夫:《闲话湘西匪情》;《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10、11、12期合刊
    [6]张根福:《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7]王国兵:《战时学生寒假服务队》,《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93-95页
    [1]张玉林、陈克勋:《记抗日救亡宣传队活动片断》,桑植县政协文史委:《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6-148页
    [2]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3]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4]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1]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07页
    [2]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3]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办公室:《中共湘西工委活动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4年,122页
    [4]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5]吴承明:《抗战时期乾所散记》,《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49-51页
    [6]李会友:《西教乡宣传抗日纪实》,《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7-112页
    [7]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8]刘纯品:《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洪江的宣传话动》,《洪江市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50-54页
    [1]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2]黄文星:《忆抗战时期民众教育和抗日宣传》,《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30-133页
    [3]张克光:《抗日宣传活动的点滴回忆》,《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52-53页
    [4]张玉林、陈克勋:《抗日救亡宣传队活动片断》,《桑植文史第3辑》,1992年,第146-148页
    [5]朱益凡:《洪江近影的速写》,《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3期
    [6]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28页
    [1]沈从文:《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1938年),载《湘西文史资料地38辑》,1995年,第1-7页
    [2]凌宇:《生命之火长明---记沈从文(四)》,《人物》,1988年第5期
    [3]陶镛:《龙山兵营抗日始末》,《龙山文史第5辑》,1989年,第71-78页
    [4]吴明灏:《勇赴国难的大庸人民》,《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74-175页
    [5]覃太江:《靖县“抗日自动兵团”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62-65页
    [1]胡理明:《大化乡抗日宣传鼓动工作拾零》,《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63-65页
    [2]张崇球口述、黄明超整理:《不彻底打败日军誓不回乡》,《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54-163页
    [3]王家尧述、汤少明整理:《青年军生活回忆》,《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48-150页
    [4]陈廷亮:《湖南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张崇球口述、黄明超整理:《不彻底打败日军誓不回乡》,《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54-163页
    [2]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954页
    [3]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28页
    [4]吴盛裘:《抗战时期大庸妇女运送军粮》,《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6页
    [5]周旦生:《龙潭战役的军粮供应》,《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33-136页
    [1]石昌莹:《矮寨天桥筑路史》,《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132-134页
    [2]田雁:《弯弯矮寨路》,《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129-131页
    [3]陈廷亮:《湖南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陈和俊:《四万民工抢修桥江机场》,《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135-137页
    [5]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314页
    [6]肖前聪、王名田:《忆雪峰山战役支前情况》,《黔阳文史资料第4辑》,1991年,第34-35页;《湖南文史第47辑》,1992年,第152-154页
    [1]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四一十五辑:湘西百年大事记》,1989年,第186页
    [2]桑植县政协文史委:《大事记》,《桑植文史资料第一辑》,1989年,第226页
    [3]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8页
    [4]田伏隆主编:《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205页
    [5]黄青云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56-57
    [6]郑倜华:《抗日战争时期的龙潭民众教育馆》,《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98-102页
    [7]覃太江:《靖县“抗日自动兵团”始末》,《靖州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第62-65页
    [8]林义顺、林昌通等:《忆会同抗日独立营》,《会同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年,第12-17页
    [1]麻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49页
    [2]洪江市妇联:《建国前洪江妇女运动的概况》,《洪江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第31-39页
    [3]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94页
    [4]祁家能、韦沐:《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意识的现代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周立波:《湘西苗民的过去和风俗》,周立波著:《周立波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405页
    [1]晓沧:《我与湘西》,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12-213页
    [3]盛襄子:《湖南之苗瑶》,《新亚细亚》第8卷第4期,载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第81-84页,1984年州图影印本,藏吉首大学图书馆
    [4]高亨庸:《西行散记》,《边声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5]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编(上)》,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第305页
    [6]晓沧:《我与湘西》,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第2页
    [7]罗应贵:《她爱安徽,更爱吉首--记安徽籍教师文启芝》,《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118-123页
    [8]慎德贞、周万应:《难忘的岁月--忆国立八中求学往事》,《吉首文史第4辑》,2002年,第160-166页
    [9]周庸正:《抗战时期在乾城的难胞》,《吉首文史第2辑》,1995年,第113-117页
    [1]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湘西乡土调查汇编》,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1940年,第100页
    [2]杨云驰:《抗日年代的罗山小学》,《芷江文史第四辑》,1991年,第33-36页
    [3]吴明灏:《抗战时期的后勤战备》,《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01-104页
    [4]祁家能、韦沐:《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意识的现代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32页
    [1]李传森:《龙山“南强”球队打败驻来凤美国空军球队》,《湘西文史资料第21辑》,1991年,第114-119页
    [2]刘光礼:《抗战时期修建桥江机场见闻》,《溆浦文史第1辑:抗日战争专辑》,1987年,第136-140页
    [3]胡钰:《抗日时期美军在芷暴行见闻》,《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97-99页
    [4]廖少华:《抗战末期驻芷美国空军》,《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91-96页
    [1]中国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本是一场战争的不同称呼,本人无意偷换概念。学术界在探讨这场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时,往往也是把它一分为二。比较而言,我用“这场战争”一词更不会造成误解。参见荣维木:《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2]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3]http://kyj.cass.cn/Article/675.html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网站,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4]列宁:《列宁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4页
    [5]列宁:《列宁论战争、和平的三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8页
    [6]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页
    [7]列宁:《列宁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页
    [1]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2]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206页
    [1]徐道弦:《两年以来的湘西》,《湖南保安月刊》,1941年第1卷第2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49页
    [1]方向:《湘西今昔谈》,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2]http://kyj.cass.cn/Article/675.html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网站,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龙耀南:《抗日时期日机轰炸芷江之回顾》,《芷江文史第四辑》,1991年,第38页
    [4]刘际铨、朱元龙、张尊五:《日机轰炸辰溪县城之暴行》,《辰溪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24-27页
    [1]朱元龙:《解放前辰溪南杂业》,《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157-158页
    [2]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124页
    [3]傅锡禹:《湖南省第一纺织厂概况》,《湖南经济》第2期,1947年
    [4]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973页
    [5]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65页
    [6]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12、614、615页
    [7]麻阳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730页
    [8]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601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987页
    [2]陈松荣等:《抗战时期的大庸商业》,《永定文史资料第11辑:八年抗日战争专辑》,1995年,第184-189页
    [3]田绍文:《里耶镇》,《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9-32页
    [4]刘能朴:《古埠洗车河的商业》,《龙山文史第六辑:民国时期龙山民族经济发展史料辑》,1992年,第121-128页
    [5]张庸民:《辰溪桐油业简史》,《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153-157页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987页
    [1]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995页
    [2]谢斐然:《抗日战争后期我在芷江的一点见闻》,《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85-86页
    [3]胡钰:《抗日时期美军在芷暴行见闻》,《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97-99页
    [4]肖镜吾:《目睹美军劫持妇女的罪行》,《芷江文史第3辑》,1990年,第20页
    [1]廖少华:《抗战末期驻芷美国空军》,《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91-96页
    [2]徐连增等:《陆军第四十七后方医院在泸溪》,《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85-88页
    [3]姚国栋、杨启贤:《原国民党旅长张本清二三事》,《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52-60页
    [4]徐连增等:《陆军第四十七后方医院在泸溪》,《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85-88页
    [5]赵绪:《田鲤登执教乡里二三事》,《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48-51页
    [6]湘西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第十四十五合辑:湘西百年大事记》,1989年,第236页;谭振群:《浦市镇》,《湘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二-二十三辑:湘西名镇》,1991年,第189页
    [1]姚国栋、杨启贤:《原国民党旅长张本清二三事》,《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52-60页
    [2]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第28页
    [3]唐国川:《抗日时期芷江的娼妓》,《芷江文史第五辑》,1992年,第205-206页
    [1]张一帆、刘明安等:《解放前辰溪妓院略谈》,《辰溪文史第3辑》,1987年,第162-170页
    [2]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3]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编(上)》,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4]李飞彬、杨利川:《罪恶的渊薮,社会的火坑》,《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87-197页
    [5]李家柏等:《县城解放前的娼妓活动》,《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68-170页
    [6]李飞彬、杨利川:《罪恶的渊薮,社会的火坑》,《新晃文史资料第1辑》,1987年,第187-197页
    [1]刘涤源:《我国战时物价问题》,《东方杂志》,第36卷第17号,第25页
    [2]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62页
    [3]姚傅荩:《农贷与物价》,湖南省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1941年第1卷第8期
    [4]廖子森:《解放前的泸溪造纸业》,《泸溪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第128-130页
    [5]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湘西乡土调查汇编》,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1940年,第43页
    [6]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345页
    [7]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第320页
    [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9页
    [2]谢斐然:《抗日战争后期我在芷江的一点见闻》,《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85-86页
    [3]潘逸轩:《抗战前后芷江霍乱流行病者死亡之惨况》,《芷江文史资料第1辑:抗日战争时期专辑》,1987年,第81-84页
    [4]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584页
    [5]列宁:《列宁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列宁:《列宁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3、列宁:《列宁论战争、和平的三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4、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战争与和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5、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6、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贾春增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9、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彭先国:《民国土匪史探》,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11、谈松华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徐新:《发展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李芹主编:《社会学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7、沙颂:《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8、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著:《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王铁军著:《教育现代化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聂运麟编著:《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23、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
    24、鲁岚:《陈渠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5、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7、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现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28、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29、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30、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31、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3、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4、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5、李占才、张劲:《超越--抗战与交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6、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张根福:《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38、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39、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40、[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4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关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
    42、[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43、[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44.[美]C·E·布莱克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5、[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46、[日]蒲岛郁夫著、解莉莉译:《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
    47、[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8、[英]罗德里克·弗拉德著:《历史计量法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49、[法]勒高夫等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50、[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1、[日]池田诚编著,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编研部校译:《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
    52、[日]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3、李德芳等:《社会现代化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54、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55、陈国庆主编;刘莹等著:《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6、Max we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N.Y,the Free Press,
    57、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58、虞和平:《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59、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60、荣维木:《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61、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2、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3、乔志强、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4、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65、史克祖:《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学者四人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66、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67、张俊峰、殷俊玲:《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68、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69、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70、朱金瑞:《区域性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95年第3期
    71、桂勇:《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72、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员与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73、王奇生:《战前中国的区乡行政:以江苏省为中心》,《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74、赵臻:《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的内在张力及其原因分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2期
    75、黄立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的考察》,《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76、成林萍:《抗日战争与民众意识的现代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
    77、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78、祁家能、韦沐:《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意识的现代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9、陈廷亮:《湖南少数民族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80、暨爱民:《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历史考察》,《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81、李强、张国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82、冯增俊:《试论我国教育现代化等基本任务和特征》,《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4期
    83、袁成教:《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史林》,2005年第1期
    84、袁成毅等:《笔谈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
    1、《县政府督导员报告单》(1938年),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82
    2、《本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三、四、五、六、七次全体大会会议记录》(1946年),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32
    3、《县政会议记录》(1921-1931年),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31
    4、《乾城县民国二十七年县政概况报告书》,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84
    5、《乾城县政府关于民国三十一年度县政统计》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76
    6、《第六战区乾城县人民团体调查表》(1942年),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129
    7、《县政常会会议记录》,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64
    8、《乾城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筹备会议记录》,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16
    9、《乾城县政府县政会议第103次常会记录》(1930年),吉首市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2,卷宗号59
    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沅陵县志》(民国十九年点校本),娄底湘中地质印刷厂印刷,1998年
    2、胡履新、张孔修:《永顺县志》,1930年
    3、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南省志》多卷
    4、田伏隆主编:《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
    5、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湖南省怀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8、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务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10、《农业志》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农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11、湘西土家族苗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文化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1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人口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吉首军分区:《湘西州军事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民族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溆浦县志编纂委员会:《溆浦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16、麻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麻阳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7、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8、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9、辰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辰溪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20、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晃侗族自治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21、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沅陵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年
    22、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23、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24、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25、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26、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靖州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27、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28、大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庸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29、桑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桑植县志》,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
    30、凤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县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1、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32、永顺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顺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
    33、吉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吉首市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34、花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花垣县志》,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35、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36、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龙山县志》(内部发行),1985年
    37、古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38、永顺一中校志编写组:《永顺一中校志》(内部资料),1993年
    39、永顺县教育局修志办公室编:《永顺县教育志》,1987年
    40、熊中根主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41、湖南省大庸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编:《大庸县志体育志》(内部刊物),1983年
    42、沅陵县乌宿区公所编:《沅陵县乌宿区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
    43、怀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盛襄子:《湘西苗疆之设治及其现状》,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年
    2、李震一:《湖南之西北角》,长沙:宇宙书局,1947年
    3、马益吾编:《我所知道的湘西》,沅陵:群策社,1945年
    4、李云杭:《湘西教育之曙光》,长沙:1923年,吉首大学图书馆藏本
    5、(民国)保靖县政府:《保靖概览·党务》(内部材料),1937年
    6、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九服务团:《湘西乡土调查汇编》,沅陵:合利益群印刷所,1940年
    7、湖南省政府统计室:《湘政六年统计》,1942年
    8、余范传:《第一次出巡乾凤古绥各县日记》,新乾石印局,1935年
    9、李公朴:《民众动员论》,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
    10、石宏规:《湘西苗族考察纪要》,长沙:飞熊印务公司,1937年
    11、张治中:《张主席言论选集》,长沙:湖南省政府秘书处,1938年
    12、陈心传编,马少乔校:《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古文县委党史办打印,1985年
    《边疆服务》、《湘西农村建设月刊》、《湖南农业》、《边声月刊》、《湖南省建设月刊》、《统计月刊》、《自治周刊》、《湖南保安月刊》、《湘西民教》、《购销旬刊》、《经济建设》、《湖南经济》、《资源委员会季刊》、《新亚细亚》、《东方杂志》、《湖南日报》(民国版)、《呼声报》(溆浦)、《中国青年》(延安)、《湘西绥靖周刊》、《乡政月刊》、《民治报》、《西南边疆》、《湖南统计通讯》、《力行半月刊》、《军农月刊》、《湖南省银行月刊》、《湖南省银行季刊》、《湖南民政刊要》等等。
    1、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2、吉首市史志征集研究办公室编:《世纪之行》(内部资料),2001年
    3、中共溆浦县委党史办公室、溆浦县民政局编:《溆浦英烈》(内部资料),1986年
    4、宋有周主编:《花垣回忆录》,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5、《晃县工商史料》编写组:《民国时期晃县工商史料》(内部资料),1987年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文史委:《湘西文史资料》43辑
    7、怀化市政协文史委:《怀化市文史资料》多辑
    8、永定区政协文史委:《永定文史资料》多辑
    9、桑植县政协文史委:《桑植文史资料》多辑
    10、芷江县政协文史委:《芷江文史资料》多辑
    11、泸溪县政协文史委:《泸溪文史资料》多辑
    12、永顺县政协文史委:《永顺文史资料》多辑
    13、花垣县政协文史委:《花垣文史资料》多辑
    14、保靖县政协文史委:《保靖文史资料》多辑
    15、吉首市政协文史委:《吉首文史资料》多辑
    16、古丈县政协文史委:《古文文史资料》多辑
    17、凤凰县政协文史委:《泸溪文史资料》多辑
    18、靖县政协文史委:《靖县文史资料》多辑
    19、会同县政协文史委:《会同文史资料》多辑
    20、新晃县政协文史委:《新晃文史资料》多辑
    21、通道县政协文史委:《通道文史资料》多辑
    22、麻阳县政协文史委:《麻阳文史资料》多辑
    23、辰溪县政协文史委:《辰溪文史资料》多辑
    24、沅陵县政协文史委:《沅陵文史资料》多辑
    25、溆浦县政协文史委:《溆浦文史资料》多辑
    26、绥宁县政协文史委:《绥宁文史资料》多辑
    27、龙山县政协文史委:《龙山文史资料》多辑
    1、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1984年,州图影印本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周秋光、莫志斌:《湖南教育史第二卷》,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4、重庆市档案馆编:《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开发文献资料选编》,重庆:重庆大学建大印刷厂,2005年
    5、钟启河、刘松茂:《湖南抗日战争日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编(上)》,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
    7、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编(下)》,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年
    8、周立波:《周立波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9、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0、黄柏权:《湘鄂西土家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1、陈国安:《土家族近百年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12、《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
    13、《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
    14、《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
    15、雷安平:《湘西苗民革屯抗日辑略》,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
    16、余湛邦:《张治中与中国共产党》,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7、李宗黄:《县各级组织纲要要义》,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
    18、《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刘芝凤:《发现明清古商城:湘西洪江探幽》,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20、[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2、赵嘉文,马戎:《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3、徐永志:《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5、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 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26、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9、倪玉平:《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30、杨焕鹏:《国家视野中的江南基层政治--以杭、嘉、湖地区为中心》,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1、杨安华:《清代湘西的山区开发和经济发展研究》,2003年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2、伍春晖:《湖南教育近代化研究(1894-1929)》,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33、郭洁:《抗战时期薛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4、刘兴豪:《1912-1937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5、陈晓鸣:《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6、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7、李洁:《临沧地区百年社会变迁》,云南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8、王安中:《抗战时期湖南工矿业述评》,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9、刘淮:《20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40、孙静:《民国时期湘西匪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41、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42、樊瑛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农业经济政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43、湘西州政府、怀化市政府及各县政府网站
    44、http://kyj.cass.cn/Article/675.html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网站
    45、http://www.modernization.com.cn/中国现代化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