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明者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在新形势下,西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本研究的目的:论文以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西部地方高校的职能作为切入点,以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建设为导向,通过中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现状分析,探索政府、学校、个人分别在高校服务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绵阳市四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本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扩招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完成的。地方高校扮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角色。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地方高校是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紧迫任务。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假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可持续发展,出路在农业科技进步,方向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指向性的切合;二是高校内部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又复杂的历史任务,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离不开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平台。
     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加强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前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具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中心,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这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研究证明: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有大众教育的重任;办学条件的限制;办学理念的困惑;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阻力的羁绊及其教育全球化的压力等。地方高校只有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剖析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转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职能以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第三章,从经济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阐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第四章,以绵阳市的四所高校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医学院等不同类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第五章,论述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第六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措施;第七章,结论。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a historic mission in modern China. This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ft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o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reflects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present soci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olicy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a key action to solve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and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Local universities are built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cultivate personnel, provide with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losely tied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saying goes, "The clever react to the development, while the wise act for the development". At this time, local university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undertak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sing their strengths to actively serv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Ai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e local university's role in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of theories, via the analysis of respective roles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individuals in this project. 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problems and experience,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ossibilities of establishing a corresponding system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therefore to aid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ith the search for a new approach to local university's undertaking responsibility in Western China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The local universities, who are undertaking most of the college expansion pla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 On one hand, a lot of obstacles emer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is calls for the help of theories;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universities are initiat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rural schoo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t the same tim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Main Issues:Supposing that the difficulty of the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lie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amer's skills, and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wo questions should be answered in establishing the long-term system: How should the government create beneficial condition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How should local universities develop and reform internally to serve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re closely tie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ch aims mainly at convert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to modern agriculture, is a long-term and complicated task:chang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into new country communities, traditional peasants into modern farmer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asants play the key role with local universities provi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upport. In return, this provides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platform to serve the society better.
     Therefor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se questions:What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society? What element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How should efficient procedures be established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Research Results: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o establish efficient procedures and a comprehensive plan. At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with the local economy. It is the strategic opera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o solve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 concretely and achieve a harmonious society. Local universities, as the centre of loc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should cultivate highly-qualified personnel, which will undoubtedly contribute to the local economy and serve the society. Additionally, this work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universities to reform and improve.
     Conclusion:The main pressure on local universities in western China consists of the difficult mission of public education, poor conditions, puzzles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limited freedom in administration, in short, all kinds of pressure from traditional barriers and globalization in education. Only with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exact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facing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is circumstances, following the educational rules and requirements from society, furnishing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understanding our university's roles and improving our teachers'values,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ourses, can we local universities find a way in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o function ultimately as cultivating personnel, undert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ng society in this new age.
     Contents: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its concepts, research objects, aim,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Theories concerning with university's function and local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society.
     Chapter Three:The cont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serving society in western China i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A case study of four local universities in Mianyang, in search of the possible forms and means to serve the society.
     Chapter Five: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local societ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our local universities.
     Chapter Six:Questions and advice on local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China.
     Chapter Seven:Conclusion.
引文
①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教育部公报》第7、8号,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l8/34/info1247820433389334.htm
    ②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页。
    ③耿丹:“论地方高等院校中学科建设的作用及策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8页。
    ①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2页。
    ②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页。
    ③袁新文,周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高校要坚持‘顶天立地’”,《人民日报》,2006年12月4日。
    ④新华社: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3月15口。
    ⑤姚春梅,朱强:“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4期,第27
    ①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第16页。
    ①姚春梅,朱强:“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4期,第28页。
    ②同上。
    ①吕京:“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发展研究”,《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第138-140页。
    ②(美)德里克·博克(Derek Bok)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③(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学的使命》,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④(英)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man)著:《大学的理想》(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① Yarger, S. J. (1980).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Booksend Laboratories, Palo Alto.
    ② Garry F. Hoban (2002), 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 Change,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 Philadeiphia,5.
    ③(美)Drago-Severson, Eleanor/Johnson, Susan Moore (2004). Helping Teachers Learn-Principal leadership for Adul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age Pubns Press,2004.
    ①(加)迈克·富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②(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③ Robert J. Marzano, Timothy Waters and Brian A. Mcnulty (2005). School Leadership That Works: From Research to Results. Mid-continent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urora, Colorado US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USA,1-3.
    ④(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10页。
    ①(加拿大)约翰·范德格拉夫等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的权力模式》,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③(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④(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12页。
    ①(加)许美德(Ruth Hayhoe《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1895-1995)》(China's Universities
    1895-1995:A Century of Cultural Conflict)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②(加)许美德,潘乃容主编:《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③(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著,谷贤林译:《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①(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G·Altach)著:《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 Charles Cornea.The New Landscape. India:The Book Society of India,1985.
    ③杨静:“我国高等学校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第4页。
    ④同上。
    ①冯大鸣著:《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戴建兵,曹艳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发展—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综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第4期,第8页。
    ③戴建兵:“高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际论坛”,《国际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第30页。
    ④崔和瑞:“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6期,第9-11页。
    ⑤季丽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理论前沿》,2006年6期,第33-34页。
    ⑥吕绳振:“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文章”,《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11期,第40-43页。
    ⑦冯玺,周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第6页。
    1 谢建平:“创新型国家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7、8期,第78-79页。
    2 包俊洪:“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求是》,2006年第7期,第29-31页。
    3 林毅夫:“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4期,第5页。
    4 刘在洲,汪发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期,第128-130页。
    5 张乐天:“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学校的使命”,《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期,第5-8页。
    6 郭桂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地方高校的使命及其办学特征”,《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4期,第13-18页。
    7 徐凌霄,陈国忠:“学习型社会与高校的使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第14-16页。
    ①郑小波:“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10期,第3-7页。
    ②吕剑红,何冬梅:“农业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第77-78页。
    ③瞿振元:“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5期,第4-7页。
    ④王小佳:“探索破解‘三农’难题,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西南大学科教扶贫‘石柱模式’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6期,第3-5页。
    ①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教育部公报》第7、8号,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l8/34/info1247820433389334.htm
    ②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页。
    ③耿丹:“论地方高等院校中学科建设的作用及策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8页。
    ①冯树清:“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农村经济》,2006年9期,第116页。
    ②谢建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农业与技术》,2006年第6期,第22页。
    ③莫利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3期,第52-54页。
    ④曾其祥,谭虎:“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6期,第63-65页。
    ⑤教育为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特色与教育服务的策略选择”,《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第1-7页。
    ①朱涛:“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成人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86页。
    ②薛宝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农村建设视角探析”,《活力》,2006年第8期,第7页。
    ③郑金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若干思考”, 《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第4期,第36-39页。
    ④汤国辉:“关于高校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0期,第36页。
    ⑤同上。
    ⑥张寿荣:“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开放教育研究》,1997第第2期,第13页。
    ①王扬铭:“新农村视野下地方高校的战略定位与机制创新”,《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59页。
    ①谢建平:“创新型国家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7、8期,第79页。
    ①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页。
    ①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页。
    ①“教育的内涵”,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
    ②杨亚军:“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述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19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83页。
    ①高耀明:“论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嘉兴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2期,第44-48页。
    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高等教育论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③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④贺小飞著: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①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2-574页。
    ②王欣:“高校科研现状及制度分析高职高教研究”,《文教资料》,2007年第27期,第142-144页。
    ①贺小飞著: 《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74-576页。
    ①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9页。
    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高等教育论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51页。
    ②李廉水:《科技经济融合生长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6页。
    ③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情报研究部:《世界高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年。
    ④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8-64页。
    ⑤颜新云:“论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9期,第51页。
    ①李廉水:《科技经济融合生长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7页。
    ①转引贺小飞:《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②刘在洲,汪发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8页。
    ③同上,第130页。
    ①李廉水:《科技经济融合生长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6页。
    ①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第17页。
    ①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第17页。
    ②“人力资本鼻祖-人力资源”,http://hr.manaren.com/news/show-3507-1/
    ③阮国男:“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组织、团队绩效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
    ④“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理论摘登”http://www.ciia.com.cn/pyciia/D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id=3584.
    ⑤“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http://www.hnzbcg.org.cn/hk/ShowArticle.asp?ArticleID=795
    ①雷鸣:“能力建设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104页。
    ②甘小霞:“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实证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④杨永康:“农户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选择行为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①冯培:“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持久性问题研究“,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12月。
    ②江涛:“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启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4-87页。
    ①陆晓晖:“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7期,第26页。
    ②金怀玉,韩兆洲:“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第23-24页。
    ③周春彦:“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探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01-302页。
    ①刘芳:“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补偿与教育公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99-100页。
    ②钱晓颍:“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期,184页。
    ③邱刚:“郫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2页。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2005年10月11日。
    ②吕京,刘月:“互动视角下的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关系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7期,第170页。
    ①龙云飞:“实现高校教育体制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第9期,第4页。
    ①庆阳市统计局:“庆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陇东报》,2009年3月2口。
    ②庆阳市统计局:“庆阳市2008年简明统计资料”,来源甘肃统计网,http://www.gstj.gov.cn/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73
    ①庆阳市统计局:《庆阳市2008年简明统计资料》,来源甘肃统计网,http://www.gstj.gov.cn/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73
    ②李雪:“西部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举措”,《农村经济》,2002年第10期,第4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1年3月。
    ②徐楠:“高校科学技术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第20页。
    ③黄佩红:“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3页。
    ④王小艳:“人才反哺农村激励机制探析”, 《当代经济》,2009年第17期,第30页。
    ⑤同上,第21页。
    ①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三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吴承春,唐仁华,胡紫玲:“大学科技园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源动力”,《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0期,第63页。
    ③同上,第62页。
    ④李宏宇,周勃:“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对策探讨”,《才智》,2009年第2期,第22页。
    ①周楚芳: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影响”, 《消费导刊》,2008年第4期,第45页。
    ②根据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89页整理。
    ①林展:“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9页。
    ②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20页。
    ③魏笑笑:“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发展对策分析”,《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6月,第241页。
    ④(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①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20页。
    ②同上,第121页。
    ③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2005统计公报统计资料分析,http://www.mii.gov.cn,转引自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21页。
    ①孙艳玲,贺盛瑜:“西部农业网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17期,第31页。
    ②同上,第32页。
    ③同上,第32页。
    ①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22页。
    ②孙艳玲,贺盛瑜:“西部农业网站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17期,第33页。
    ③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第122页。
    ①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3页。
    ②同上,122-123页。
    ①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3页。
    ②傅洪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11期,第45-46页。
    ③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3页。
    ④孔永红:“加快发展农村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2月,第196页。
    ①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77页。
    ②同上。
    ③“全国农业网站总数超过3万家,农村网民突破1亿”,《新华网》,2010年7月2日。
    ④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第79-80页。
    ①蒲海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农业》,2006年3期,第21页。
    ②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页。
    ①毕文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探讨”,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2页。
    ②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页。
    ③李红:“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16页。
    ①毕文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探讨”,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8页。
    ②李红:“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0页。
    ①毕文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探讨”,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5页。
    ①李红:“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贾立亮:“理工类地方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6页。
    ②同上。
    ③“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制冷空调技术网,http://www.rhvact.com/personalEducation/2yxzl/2009-4-17-xnkjdx.html
    ④“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研究生调剂信息-中国教育技术学-Powered by教客”http://www.chinaet.org/tg/jyjs/5bOef987272dffda01272e0078c70006.htm
    ①“西南科技大学”,《高校招生》,2006年9月1日。
    ②“西南科技大学简介”,http://www.swust.edu.cn/s/2/t/512/p/10/c/832/d/842/1ist.htm
    ③“阳光下的青春行动—西南科技大学2007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http://news.swust.edu.cn/s/108/t/612/a/4869/info.htm
    ①温孚江:“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农民日报》,2006年5月。
    ①贾立亮:“地方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②(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涂艳国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钟舟海,曾伟明,周小金,赵中波: “地方理工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6期,第110页。
    ①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的思考”,《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2期,第97页。
    ②“重建中,他们挺起不屈的脊梁—绵阳师范学院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四川日报》,2010年1月4号,http://www.sczhcjw.cn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②李继宏:“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培养—内涵、价值与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3期,第44页。
    ①蔺俊智,陈彬:“千县工程架起农民致富桥”,《光明日报》,2002年8月21日。
    ②“中国电视协会‘三下乡’重实效‘千县工程’播撒致富‘良种’—深入扎实开展‘三下乡’活动”,《人民日报》,2001年12月26日。
    ①“千县工程富万家”,《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第8期,第121页。
    ②王雄清:“西部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大使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第10页。
    ①罗正云,易连军,朱芳:“地方高师院校为农村教育服务问题研究”,《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第337页。
    ②同上,第336页。
    ①罗正云,易连军,朱芳:“地方高师院校为农村教育服务问题研究”,《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第337页。
    ①吕京主编:《大爱无疆—教育视角下的抗震精神》,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①“重建中,他们挺起不屈的脊梁——绵阳师范学院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四川日报》,2010年1月4号,http://www.sczhcjw.cn.
    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四川招生考试网,http://www.sczsks.com/a/sichuangaoxiao/2010/0508/2184.html
    ①“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四川招生考试网,http://www.sczsks.com/a/sichuangaoxiao/2010/0508/2184.html
    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http://www.myvtc.edu.cn/html/myvtcgk.htm
    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赴安县桑枣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出征仪式”http://gsgl.cdu.edu.cn/2009/show.aspx?id=618&cid=223
    ①“关于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可行性报告”,http://www.myvtc.edu.cn/jdsb/kxxbg3-O.htm
    ②罗士俐:“论新农村建设与职业技术教育”, 《现代农业》,2007年第2期,第55页。
    ①“专业前景:节能技术人才和治理人才最缺乏”,《中国高校指南网》,2009年6月5日,http://www.china-b.com/mbagk/jyzd/20090605/1891108_1.html
    ②徐建丽:“校镇互动—高职院校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9期,第133页。
    ①罗士俐: “论新农村建设与职业技术教育”, 《现代农业》,2007年第2期,第55页。
    ①“爱心同行—记共青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志愿者抗震救灾工作”http://www.mygqt.org.cn/News_View.asp?NewsID=150
    ②“医疗西部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http://www.369hn.com/tradenew/yybj/165.html,2009年12月1日。
    ③同上。
    ④自剑峰:“西部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口报》,2009年11月30日。
    ①刘强,王晶:“发挥附属医院的教育职能,促进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5期,第53页。
    ②林雷,陈蓉蓉: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服务社会的思考与实践”, 《医学与社会》,2009年第1期,第64页。
    ①赵中建选编:《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封2。
    ②王保星:“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回顾与前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61页。
    ①郝平,程建芳:《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8页。
    ①张华平:“美国‘新经济’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其启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24页。
    ②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93页。
    ①“服务导向的伊利诺依大学”, 《上海华中留学网》,2004年7月7日。
    ②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③于凤银,曾巧玲: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与对策”, 《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11期,第41页。
    ①于凤银,曾巧玲: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与对策”, 《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11期,第42页。
    ①陈欣:“地方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第17页。
    ①厉建欣:“日本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及启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28卷,第111页。
    ①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第10-11页。
    ②同上。
    ③唐建勋:“面向劳动力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谈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教育”,《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43页。
    ①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①曾子达:“社区学院在加拿大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高教研究》,1994年第3期,第87页。
    ①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①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①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②澳大利亚一流大学有一联合体,习称“老八所”(即“Group of Eight”)。
    ①黎小龙:“澳大利亚高校战略规划特点及成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3页。
    ②张永昊:“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29卷,第131页。
    ③同上。
    ① Scott, Norman R,Strategy for Activating University Research[J], Tee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8,3(57):217-219,221-223。
    ①张永昊:“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29卷,第131页。
    ①程军:“共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1月,第21-22页。
    ②林莉:“论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构建”,《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第3期,第3页。
    ③庄国宁:“试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模式的社会化”.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8页。
    ④吴峰:“美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分析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27页。
    ①张永吴:“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第131页。
    ②李波:“美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实践经验与启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6页。
    ①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第40页。
    ①于凤银,曾巧玲:“美国爱荷华州立科技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11期,第41页。
    ② Lee Benson, Ira Harkavy and John Puckett(2007). Dewey's Dream:Universities and Democracies in an Age of Education Reform Civil Society, Public School,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87.
    ①徐同文著: 《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6页。
    ①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7页。
    ②丁钢,黄锦樟主编:《聆听世界:多元社会中的教育领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①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9期,第93页。
    ②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第14页。
    ① Anthony G. Picciano(2002).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lanning for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67.
    ②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9期,第94页。
    ①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①“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张磊:“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纵横》,2009年第7期,第67页。
    ①张磊:“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纵横》,2009年第7期,第68-69页。
    ②孙红梅:“经济增长与发展规模的关系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页。
    ③见教高司函[2002]152号。
    ①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36页。
    ②同上,第37页。
    ③同上,第40-41页。
    ④同上。
    ①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3页。
    ②同上,第42-43页。
    ③同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三条,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12
    ②同上。
    ③同上,第三十四条。
    ④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3-45页。
    ⑤《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成果汇报》,中国科学院,2009年10月27日,http://www.cas.cn/zt/kjzt/bg09/yjjz/200910/t20091027_2636988.shtml
    ①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6-47页。
    ②丁钢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③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8页。
    ①曹自强:“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及战略”,《国际贸易》,1996年第3期,第19页。
    ② Simon Marginson(1993).Education and Public Policy in Austral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李达轩:“论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8-49页。
    ④郑建林:“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7页。
    ①汤玉琪:“关于激励机制的思考”,《理论前沿》,1992年第6期,第31页。
    ②郑建林:“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7页。
    ①(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页。
    ②郑建林:“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7页。
    ①郑建林:“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9页。
    ②同上。
    ③杜威:《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73页。
    ④王劲:“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0-22页。
    ①韩强:“建立富有成效的村干部激励机制”,《理论前沿》,2007年第14期,第46页。
    ②同上。
    ①韩强:“建立富有成效的村干部激励机制”,《理论前沿》,2007年第14期,第46页。
    ②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③徐同文著:《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3-56页。
    ④方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安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2004年。
    ①王静:“浅议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政策环境”,《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4期,第38页。
    ①刑建辉:“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32期,第10509-10510页。
    ②刘振华,丁姝娟:“改善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就业的政策环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4期,第52页。
    ①欧阳慧:“阻碍农科大学生赴农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北方经贸》,2008年第2期,第145页。
    ②王静:“浅议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政策环境”,《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4期,第38页。
    ③黄献松:“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分析与思考”,《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第11-14页。
    ①张扬,应若平,李孟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及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8页。
    ①张扬,应若平,李孟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及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9页。
    ②同上。
    ①张扬,应若平,李孟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及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8页。
    ②周丽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析”,《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9页。
    ③郭悦:“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培训》,2000年第2期,第5页。
    ①郭悦:“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培训》,2000年第2期,第5页。
    ①张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文汇》,2008年10期,第194页
    ②同上。
    ①耿东梅:“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第30页。
    ①同上。
    ②费国良,郭萱昊,金玲妹:“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上海农业科技》,2008年第1期,第3页。
    ③耿东梅:“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第31页。
    ①耿东梅:“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第31-32页。
    ①张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文汇》,2008年10期,第194页。
    ①汤国辉:“关于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探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0期,第36页。
    ①张德祥主编:《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张建文,李百余:“关于利用抚州高校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科技广场》,2008年第9期,第82页。
    ①张琳:“农村义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刍议”,《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55页。
    ②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1页。
    ③耿东梅:“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索质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3年,第35-36页。
    ④梁学勇:“搭建“天网”“地网”“人网”—我市构筑农村远程教育平台,青岛新闻网2004年8月9日,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4-08/09/content-3481670.htm
    ⑤熊礼富:“贵州省黔西县借助远程教育平台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贵州希望网,2008年12月7日,
    ①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编:《共青团支部工作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②刘俊彦,姚念龙主编:《最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南》,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③(德)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9页。
    ④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5页。
    ①“2010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应及早准备”,《中广网》,2009年11月22日,http://news.sohu.com/20091122/n268375341.shtml
    ②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5页。
    ③ Fred C. Lunenburg and Allan C. Ornstein(2004).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3r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60.
    ④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6页。
    ⑤同上。
    ①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杨立军编译:《哈佛精神—解哈佛给年轻人的16堂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①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6页。
    ②田国丽:“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考试周刊》,2009年第25期,第39页。
    ③“人才是需要摔打磨炼的”,《中国青年报》,2008年1月10日。
    ④易玉梅:“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存在的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第107页。
    ⑤同上,第105页。
    ①“星火计划”,http://baike.baidu.com/view/57377.htm
    ②李刚:“星火计划概述”,《天津科技》,1996年第6期,第8-9页。
    ③同上。
    ④陆三育,陈国泰主编:《中国星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①朱丽兰:“再创星火计划之辉煌”,《中国软科学》,1995年第1期,第17页。
    ②陆三育,陈国泰主编:《中国星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①陆三育,陈国泰主编:《中国星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②张晓南:“星火计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探索”,《科技信息》,2009年,第3期,第393页。
    ①张晓南:“星火计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探索”,《科技信息》,2009年,第3期,第393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393-394页。
    ④温泽先:“高举星火计划大旗,创新科技富民模式,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山西科技》,2006年第5期,第1页。
    ①肖川:“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第26页。
    ②龙宁:“高等农业院校智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年第1期,第13页。
    ①马冉冉:“区域推进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第25页。
    ① Peter Senge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published by Currency Doubleday, New York,7-12.
    ①《孟子·告子下》。
    ②基于北川县调研的论文“西部农村小学英语走教背后的矛盾透视”,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7期
    ③教育名言辞典《人生·苏格拉底》http://www.bm8.com.cn/Edumy/
    ①《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UNESCO,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德]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法]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北京: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荷]佛兰斯·F·范富格特著,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加]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加]约翰·范德格拉夫著,王承绪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0][美]D.赫尔雷格尔等著,俞文钊等译:《组织行为学》(第九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5。
    [11][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美]John T. Seyfarth著,原亮等译:《有效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3][美]LDean Webb著,徐富明等译:《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事问题与需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4][美]Philip·G·Altbach, Robert 0 Berdahl and Partricia J. Gumport:《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6][美]伯顿·克拉克著,工承绪译:《探究的场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7][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8][美]罗纳德·W·瑞布著,褚宏启等译:《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19][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0][美]塞廖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1][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美]约翰·雷等著,张新平等译:《学校经营管理—一种规划的倾向》(第7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4][苏]B·奥努什金著,杨希铺,叶忠海,王恩发译:《连续教育的理论基础》,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
    [25][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6][英]杰伦迪·迪克西著,王建译:《有效的课堂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6。
    [27][英]马克·贝磊编,彭正梅等译:《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2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9]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0]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1]陈永明等:《教师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2]程方平:《国外教师问题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33]丁钢:《创新:新世界的教育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4]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9。
    [35]丁钢,黄锦樟:《聆听世界:多元社会中的教育领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6]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7]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8]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9]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0]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3]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4]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09。
    [45]李岚清:《李岚清教育防谈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6]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7]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9]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0]上官字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51]盛群力,马兰主译:《现代教育原理、策略与设计》,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2]司马云杰: 《文化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5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
    [54]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55]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6]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09。
    [57]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8]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9]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0]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61]杨立军编译:《哈弗精神—解哈佛给年轻人的16堂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62]叶澜:《“新基础论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63]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4]由雅克·德洛尔任主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 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5]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09。
    [66]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7]赵中建:《学校经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68]赵中建选编:《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69]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0]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72]柴葳,唐景莉,翟帆等:“今天的教育关系明天的新农村”,《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8日第2版。
    [73]曹珠:“促进大学生就业需树立大就业观”,《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9日第2版。
    [74]崔允漷:“教学理论、课程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相互关系”,《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4期。
    [75]陈波:“农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4期。
    [76]陈洪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77]陈立明,罗贤栋:“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道路选择-来自赣州的经验与启示”,《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第12期。
    [78]陈秋华:“建设新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安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9]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80]陈向明:“参与式方法—发展西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81]陈晓龙:“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发挥三大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甘肃日报》,2006年第6期。
    [82]陈永明:“教师继续教育的最新动向”,《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5期。
    [83]程介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公私合作的政策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1期。
    [84]戴建兵,曹艳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发展—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综 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第7期。
    [85]丁钢:“大学发展的教育使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1期。
    [86]丁钢:“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选择与失落:一个比较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87]董宏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88]杜乐其:“论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扮演”,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
    [89]范国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海高教研究》,1997第10期。
    [90]冯树清:“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农村经济》,2006年第9期。
    [91]傅晨,刘梦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兼论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挑战”, 《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5月。
    [9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93]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94]官锡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品牌城镇的构建”, 《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0期。
    [95]韩茂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特区经济》,2006年第109期。
    [96]韩延明:“地市高校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角色认知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97]“弘扬‘太行山精神’在广阔天地建功立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发言摘登”,《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4日第5版。
    [98]扈中平:“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教育评论》,2002年第1期。
    [99]河北农业大学:“深化‘太行山道路’服务新农村建设”,教育部网站,2006年12月10日。
    [100]胡航宇:“甘做无量山上种梨人—大学生杨大可回乡创业‘感动重庆’”,《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2日第1-2版。
    [10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4月7日。
    [102]胡小林:“发挥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103]黄白:“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4]黄宪伟: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05]黄营满,周登高:“地方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106]霍振元等:“坚定不移地走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0期。
    [107]季诚钧:“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2期。
    [108]姜富明:“发挥高校优势参与国家西部开发”,《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0期。
    [109]李根林,孙新政:“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南教育》(高教版),2007年第1期。
    [110]李红:“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U-ERP方案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1]李厚祥,李四年,杨晓云:“地方高校与科技创新”,《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12]李琦:“试论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期。
    [113]李玉红,周先林: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第S1期。
    [114]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兴农示范县建设模式—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115]林晓新:“浅析入世后地方高校的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期。
    [116]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上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
    [117]刘荣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 《桂海论丛》,2006年第3期。
    [118]刘小勇,符少辉:“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作用论略”,《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4期。
    [119]刘在洲,汪发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20]刘振华,丁姝娟:“改善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就业的政策环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4期。
    [121]吕剑红,何冬梅:“农业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
    [122]吕建秋等:“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提高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3年第11期。
    [123]马成文:“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讨”,《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1期。
    [124]马晓河:“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31期。
    [125]孟台宜:“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2年第2期。
    [126]穆养民,张俊杰:“高校切入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年第4期。
    [127]彭春燕:“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研究”,江西教育网http://www.jxedu.gov.cn/zwgk/xbjyky/%20xbjkgh/2009/06/38112.html宜春学院、课题编号:11506ZD074。
    [128]评论员:“高校要‘顶天立地’服务‘三农’”,《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3日。
    [129]钱朴,谢利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130]侍建旻: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2期。
    [131]史静寰:“从美国大学科研经费的间接成本管理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132]石建社:“论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4期。
    [133]时伟:“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4]史燕来:“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135]宋丽:“着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36]隋志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37]孙章陆:“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138]孙双华:“创建学习型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教育探索》,2004年第8期。
    [139]汤国辉:“关于高校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0期。
    [140]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1]汤耀新:“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推动作用”,《内江科技》,2007年第9 期。
    [142]唐玉光:“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新职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143]田官平:“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探讨”,《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44]王彬彬,吴国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第4期。
    [145]王斌华:“师范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146]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关键”,《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5期。
    [147]王丽梅:“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新型农民”,《江西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8]王明洲:“大学职能转变与组织创新的历史考察”,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49]王统军:“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之路—走向农村”,《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150]王小佳:“探索破解‘三农’难题,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西南大学科教扶贫‘石柱模式’的启示”,《高等农业研究》,2006年第6期。
    [151]王雪梅:“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任重道远”,《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0期。
    [152]王学忠:“完善农村教育法律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第5期。
    [153]王扬铭:“构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7期。
    [154]王扬铭:“新农村视野下地方高校的战略定位与机制创新”,《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5]吴刚:“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调查与思考”,《中国人才》,2007年第3期。
    [156]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157]吴贻玉,廖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158]吴智刚,徐福荫,张学波:“村镇空间规划技术网络培训平台架构及资源应用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6期。
    [159]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0]夏鲁惠:“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
    [161]肖爱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与途径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62]谢安邦,罗尧成:“关于我国大学科研体制特征及改革的研究”,《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163]谢建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农业与技术》,2006年第6期。
    [164]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3期。
    [165]谢维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
    [166]谢友明:“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途径”,《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167]熊川武:“学校‘战略管理’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168]徐安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第3期。
    [169]杨春生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70]杨德广,忻建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
    [171]杨继瑞:“关于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104期。
    [172]杨运鑫,薛天祥:“多种模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2期。
    [173]杨占苍,唐景莉:“河北农大瞄准‘三农’拓宽‘太行山道路’”,《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3日第1版。
    [174]姚春梅,朱强:“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4期。
    [175]叶澜:“深化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6期。
    [176]叶澜,李家成,杨小微,范国睿:“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人民教育》,2005年第21期。
    [177]余方镇:“乡村文化与‘三农’关系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2期。
    [178]袁桂林:“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重点和实施途径”,《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 期。
    [179]袁振国:“素质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教育》,2007年第22期。
    [180]张斌贤,王晨:“大学‘理念’考辨—兼论大学‘理想’与大学‘观念’”,《江苏高教》,2005年第2期。
    [181]张皓:“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82]张乐天:“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学校的使命”, 《复旦教育论坛》(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83]张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
    [184]张伶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5]张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的初步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186]张民选:“扩展高等教育规模的理念—半个多世纪的抉择”,《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187]张学敏,张诗亚:“论定位于西部大开发的西部特色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0期。
    [188]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89]赵蒙成:“大学职能的后现代阐释”,《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2期。
    [190]赵中建:“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关于教育决策研究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7期。
    [191]赵中建:“学校发展规划框架解析”,《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
    [192]钟海青,戚业国:“学校发展与资源战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93]周卫:“对发展新疆区域性职业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194]周艳琳:“赠地学院对我国地方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启示”,《中国水运》,2007年第6期。
    [195]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Andrew Smith(1992).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 Sydney:Butterworths.
    [2]Ann Lieberman, Lynne Miller(2008).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18.
    [3]Anthony G. Picciano(2002).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lanning for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 J.:Merrill,67.
    [4]Arnove, R. F. and Torres, C. A. (eds.) (1999).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Local. Rowman and Little-field.
    [5]Ayers, David F.(2002). Mission Priorities of Community Colleges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30,11-20.
    [6]Bales, Barbara(2005). Teac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ccountability Shift Since 1980.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2,395-407.
    [7]Beatrice A. Ward(1985). Collaboration: A Vehicle for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 School Improvement. Urbana, L:University of Illinois.
    [8]Brown, P. and Lauder, H. (1997).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alsey, A., Lauder, H., Brown, P. and Wells, A.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Cameron Fincher(2003).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In Academic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Lanham, Toronto: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
    [10]Chabbott, C.(2003). Constructing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 for All.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11]Chang, Soo Choe(2002). Country Paper: Republic of Korea in D. A. Cruz (ed.)—The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Rural Life Improvement in Asia.
    [12]Charles Cornea(1985). The New Landscape. India:The Book Society of India.
    [13]C. Kerr(1993). Troubled Times f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e 1990s and Beyon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4]Clark, B. R.(1983).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Cohen, A. and Brawer, F(2003). The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4th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6]De Boer, H. and Denters, B.(1999).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Applied to Postwar Changes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 in Jongbloed, B., Maassen, P. and Neave, G. (eds.), From the Eye of the Storm: Higher Education's Changing Institution.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7]Debra D. Bragg(2001). Community College Access, Mission, and Outcomes:Considering Intriguing Intersections and Challenge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76(1),93-116.
    [18]Deem, R. and Johnson, R. J. (2000). Managerialism and University Managers:Building New Academic Communities or Disrupting Old Ones? in MacNay, I.(eds.),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Communities.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9]De Gues, A(1997). The Living Company.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Delanty, G.(2001). Challenging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Buckingham: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1]Fred C. Lunenburg and Allan C. Ornstein(2004).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3nl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60.
    [22]Fugate, A. L. and Amey, M. J(2000). Career Stages of Community College Faculty: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ir Career Paths, Roles, and Development.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28(1),1-22.
    [23]Garry F. Hoban (2002). 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 Change,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Philadeiphia,5.
    [24]Gibbons, M., Limoges, C., Nowotny, H., Schwartzman, S., Scott, P. and Trow, M.(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London: SAGE.
    [25]Gornitzka, A. and Larsen, I.M. (2004). Towards Pofessionalisation? Restructur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Force in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47,455-471.
    [26]Gu, M.(2001).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Perspective From a Lifetim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r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7]Hans G. Schuetze(2007). 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s and Other Models of Financing Lifelong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26,5-23.
    [28]Harris, Orlich(1989). Staff Development: Enhancing Human Potential.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29]Harvey, W. B. and Anderson, E. L(2005). Mino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3-2004: Twenty-First Annual Status Report. Washington, 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30]Hayhoe, Ruth and Pan, Julia(2001). Knowledge Across Cultures:A Contribution to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Hongko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31]Heather Eggins(2003). Globalization and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Berkshire, England: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32]Helen M. Marks and Jason P. Nance(2007). Contexts of Accountability Under Systemic Reform:Implications for Principal Influence on I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43(1),3-37.
    [33]Hoy, W. and Miskel, C.(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McGraw-Hill.
    [34]Janice Nahra Friedel(2008). The Effect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 Workforce Development Mission on Governance,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141,45-55.
    [35]John DeFlaminis(2008). An Overview of American Education. Pennsylvania:Penn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6]Johnstone, D. B(1998). The Financing and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 Status Report on Worldwide Reforms. Washington: World Bank.
    [37]Joseph Kessels and Kitty Kwakman(2007). Interface: Establishing Knowledge Networks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sinesses, Higher Education,54,689-703.
    [38]Kezar, A., Lester, J. and Anderson, G(2006). Lacking Courage, Corporate Sellout, Not a Real Faculty Member:Challenging Stereotypes That Prevent Effective Governance. NEA: Thought and Action,221,121-134.
    [39]Kore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1972). Report: Progress of Agriculture in Korea.
    [40]Lee Benson, Ira Harkavy and John Puckett(2007). Dewey's Dream: Universities and Democracies in an Age of Education Reform Civil Society, Public School,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87.
    [41]Maassen, P. and Van Vught, F.(1994).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al Stee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Goedegebuure, L. and Van Vught, F. (eds.), Comparative Polic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Utrecht: Lemma.
    [42]Morley, L. and Rassool, N.(2000). School Effectiveness:New Managerialism, Quality and the Japanization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15(2),169-183.
    [43]Newman K. K.(1980). Helping Teachers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44]O'Meara, K. A.(2006). Encouraging Multiple Forms of Scholarship in Faculty Reward Systems:Influence on Faculty Work Life. 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34,43-53.
    [45]Pamela L. Eddy and Jaime Lester(2008). Strategizing for the Future.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142,107-116.
    [46]Park Chung-Hee(1979). Seamaul: Korea's New Community Movement. Seoul:Korea Textbook Co. Ltd.
    [47]Patrick M. Callan, Peter T. Ewell, Joni E. Finney and Dennis P. Jones(November 2007). Good Policy, Good Practice: Improving Outcomes and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A Joint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48]Peter Senge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New York: Currency Doubleday,7-12.
    [49]Richard L. Alfred (1984). Emerging Roles for Community College Lead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50]Richard Tabulawa (2007). Global Influences and Local Responses: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Botswana,1990-2000, Higher Education,53,457-482.
    [51]Risse, T.(2004). Global Governance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9(2),331-363.
    [52]Robert J. Marzano, Timothy Waters and Brian A. Mcnulty(2005). School Leadership That Works: From Research to Results. Mid-continent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urora, Colorado US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USA,1-3.
    [53]Ruth Hayhoe(2007). The Use of Ideal Typ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A Personal Reflec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43(2),189-205.
    [54]Thomas J. Sergiovanni(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Iossey-Bass Publishers.
    [55]Tynjala, P., Valimaa, J. and Sarja, A.(2003). Pedag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Working Life, Higher Education,46(2),147-166.
    [56]Varner, J(2006). Forty Years of Growth and Achievement: A History of Iowa's Community Colleges. Des Moines: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57]Yarger, S.J. (1980).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Booksend Laboratories, Palo Alto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