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
     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
     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Community is the research outline in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a priority in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efforts of the people themselves are united with those of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communities, to enable them to contribute fully to national progress.Hexi Corridor, not only an aggregation of diverse ecological system, but also is a major multi-ethnic region for living and ethnic fusion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rich resources coexist with fragile ecosystems, and the hug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coexists with relative undevelopment in here. Studing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ethnic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in Hexi corridor, have mor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to promote the local and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il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research use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anthropology,.sociology, ethnology, Jurisprudentia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integ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and Statistics, the author sort out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in Hexi corridor, and the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communities.
     The ethnic comunites in Hexi corridor have characteristics as native and spontaneous, ethnic and religious, late-developed and advanced. However, noble personality glamour in History, superiority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better-developed communities, its development is still traditional, non-sustainable. There are two key factors to limit their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 the fragile ecosystem is difficult to support development cause of the economy that dependent on traditional animal.husbandr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Second, the endogenous power is insufficient cause of members low-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mmunity life.
     If we want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ommunities in Hexi corridor to be actual, we must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power and security that base on the motivation of endogenous power.Be guided by comprehensive-oordinated view, reflect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group, community and nation coordinated, embody the 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We must apply som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easure to motivate the endogenous power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ty of ethnic communi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structur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For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 can use the "proliferation-growth pole" model to integrate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e powers. Measures shall be taken to nurture the sustainable growth-pole, developing tourist industry,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pda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improveing infrastructure, increasing investments and expenses in public utilities. We could enhanc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all people, and promote sou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fields l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ducation,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re. The change of emphasis is balancing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secu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controlling mass media to guarantee the effect of "proliferation-growth pole" to achieve.
     Meanwhile, the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must be establishde to preserve national unity and oppose ethnic separatism, promote equality, preserve sustainabl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is mechanisms base o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Law, and we should foster legal awareness of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make the Law of Villagers'Self-governance active, establish the idea of limited government, exp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To enac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legal validity of Customary Law in Legislation, solve the problem of" Second Judicial", integrate State Law and Customary Law, enhance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at come from all ethnic groups together,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ownership in all people, identify the core values of national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share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thus contribute to national and regional stability and unity. Co-construction a harmonious society aiming at social Honesty, market economy, political democracy, cultural diversity and unity.
引文
1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第23页、92页。
    2 王文棣: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 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第2期。
    1 参见United Nations, Admin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Twentieth Repo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Annex Ⅲ. Docunment E/2931 of 18 October 1956. and 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 p20.
    2 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西北师范大学,2003,第56页。
    3 王文棣: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 高永久:现代化建设与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 [关]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1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社区发展
    2 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p8
    3 同上p7
    1 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社区发展
    2 吴忠民:社会学理论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第98页。
    1 参见Frank W. Young and Ruth C. Young, "Toward a Theo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Ⅶ,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Washington. D. C.,1963),24-27
    2 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 p2
    1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 p5.
    1 参见周海林:可持续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5-44页。
    2 参见P·阿吉翁、P·霍依特,陶然等译: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36—153页。
    1 王向东,邹顺桥.王安庆:统筹城乡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党政干部学刊.2006第4期。
    2参见P·阿吉翁、P·霍依特,陶然等译: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49—292页。
    1 参见S. Hall "Encoding/decoding".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 London: Hutchingson,1980。
    2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第82页。
    1 邱幼云,张义祯:中国近百年农村建设的历史逻辑,中国社会学网。www.sociology.cass.cn
    2 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第2期。
    3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第101页。
    4 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31页。
    1 参见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318-322页。
    1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 p2
    2 参见United Nations. Admin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Twentieth Report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Annex Ⅲ. Docunment E/2931 of 18 October 1956. and 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 p20.
    3 参见Frank W. Youne and Ruth C. Young, "Toward a Theo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Ⅶ,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Washington, D. C.,1963),24-27
    4 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89.p2
    1 王文棣: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9页。
    3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93页。
    1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341页。
    2 同上
    1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40页。
    3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4 蓝勇:从天地生综合研究的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学术研究,1995年第6期。
    1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344页。
    2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第26页。
    3 剪裁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先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第3-4页。
    1 剪裁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先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第9-10页。
    1 剪裁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汉),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第57-58页。
    1 亚历山大征服后名义上统治中亚的塞琉古帝国是否完成了当地的希腊化,并以中亚为基地向东传播,借佛教东渐,进而影响了中华文明尚无定论。可参见A.汤因比之《历史研究》,羽田亨《西域文化史》。
    2 羽田亨,耿世民译:西域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第22页。
    1 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8页。
    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63《甘州镇·序》。引自张力仁:文化交流与空间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第18页。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1 羽田亨,耿世民译:西域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第27页。
    2 剪裁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魏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第45-46页。
    1 参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22页—45页。
    2 同上
    3 同上
    1 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48—51页。
    3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344页。
    1 王钟翰:中国少数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885页。
    1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78页。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7998.htm
    2 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166页。
    2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1989,第585页。
    3http://wbj.yeah.net
    1 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2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344页。
    1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
    1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13页。
    1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7页。
    2 同上,第129页。
    1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29页。
    1 王文棣:西北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初级群体及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1 参见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95—98页。
    1 采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天祝县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中彩页。
    2 同上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165页。
    2 照片来自百度百科裕固族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131.htm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165页。
    1 百度百科裕固族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131.htm
    2 同上
    3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1989,第14页。
    1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1989,第15页。
    1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70. p3
    2 本节内容来主要来自作者参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和发表论文《激励机制在少数民族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3 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196页。
    4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版,第21页。
    1 现代管理的变化可参阅[美]詹姆斯·斯通纳等,刘学等译:《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1页;杨文世、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3-65页。
    2 关于绩效(performance)的测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需要必须明确的是绩效应该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力(effectiveness)的综合,而不仅仅是效率。
    3 许庆瑞:《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4页。
    1 关于自由、公平的界定是仁者见仁,这里我们倾向于使用经典自由主义者柏林的定义,将自由定义为消极的自由,即免于被迫干什么。而公平在现实的中国应该主要指向机会,而不是结果。
    2 高永久:《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70. p3
    1 委华:河西民族社区协调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 R·菲德勒(1997):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11页。
    1 刘敏:山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第185页。
    1 刘敏:山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第184-185页。
    1 委华:河西民族社区协调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 千叶正士译M · B · Hooker,强世功等译:法律多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18页。
    2 喻中: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法理学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 Y.吉特,社会性别窗口小组译:社区的迷思—参与式发展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9页。
    2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70. p3
    3 陈永胜、宋志萍:论西部大开发法律参与的基本设想,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阿克塞县志编纂委员会: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2]敖俊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释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白翠琴:瓦刺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车文博: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陈弘毅:法理学的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9]程贵铭: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戴裔煊:西方民族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邓正来: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丁言强,王艳等译: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6]范忠信、郑定、詹学农: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郭继严:中国社会发展蓝皮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郭强:节约型社会,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9]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付少平: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3]甘肃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24]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民族经济资料,兰州:2004年版。
    [25]高永久: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上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6]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7]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郭强:节约型社会,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9]黄维辛:法律与社会理论的批判,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版。
    [30]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1]黄淑娉:黄淑娉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2]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景天魁:社会公正的理论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6]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9]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0]李路路,孙志祥: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1]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3]李培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4]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北京: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5]李守经: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6]李肖冰:哈萨克族风情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47]李小云:谁是发展的主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48]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0]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凌纯声、林耀华: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3]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刘东: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5]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8]马戎、潘乃谷等: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0]马戎: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1]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牛海桢:清代西北边疆地区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彭英明: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4]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酒泉:1989年。
    [66]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协:肃北文史(第二辑),酒泉:2006年版。
    [67]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004年统计年鉴,2005年。
    [68]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005年统计年鉴,2006年。
    [69]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政协:肃南文史资料(第四辑),张掖:2006年。
    [70]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师蒂:神话与法制——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8]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苏力:阅读秩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0]孙霞:、当代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1]天祝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天祝县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82]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3]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4]王铭铭、王斯福: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王松、.王邦佐: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8]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9]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0]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91]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吴守金:中国民族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4]吴天墀:西夏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6]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徐中起、张锡盛: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8]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9]许庆瑞: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0]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0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2]杨建新:民族学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3]杨圣敏:回纥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杨文炯:互动调试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05]杨文世,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6]袁亚愚:新修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7]叶敬忠:参与·组织·发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
    [108]岳天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9]查干扣:肃北蒙古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10]张崇根:民族研究散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1]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2、3),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3]张伟:后发优势与贸易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15]赵利生:民族社会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16]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7]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9]中国伊斯兰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编:中国伊斯兰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20]周琪: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理论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1]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周伟洲:敕勒与柔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周伟洲:唐代党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4]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5]周伟洲:南凉与西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6]周伟洲:汉赵国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7]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8]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9]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0]朱启臻: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131]准噶尔史略编写组:准噶尔史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2]A·吉登斯,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3]A·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5]A·汤因比,徐波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6]A·考夫曼,米健译:后现代法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7]A·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38]B·孟德斯鸠,孙立坚等译:论法的精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9]B·马林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40]C·库利,陈维刚译: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1]C·格尔兹,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2]C·吉尔兹,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43]川岛武宜,王志安等译:现代化与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4]D·古莱、高铦等译:发展伦理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5]D·哈德凯瑟,P·鲍沃斯,S·温内科,夏建中等译: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6]D·克兰,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47]D·波谱诺,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8]D·朗,陆震伦,郑明哲译: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9]E·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版。
    [150]E·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1]E.B.泰勒,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52]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3]G·拉德布鲁赫,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54]G·瑞泽尔,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55]H·凯尔逊: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156]H·孔茨、H·韦里克,张晓君等译:管理学(第十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7]H·斯宾塞,张雄武译:社会静力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8]J·斯通纳等,刘学等译: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59]J·德拉诺瓦,郑文彬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60]J·哈贝马斯,李黎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61]J·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2]L·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3]M·迪韦尔热,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64]M.E.斯皮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65]M·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6]M·辛格尔特里,刘燕南等译: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7]M·沃特斯,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8]M·韦伯,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69]M·韦伯,韩水法译:韦伯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170]N·多德,陶传进译: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71]P·阿吉翁、P·霍依特,陶然等译: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2]R·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3]R·布朗,林自新译:B模式,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74]R·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5]R·福特纳,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6]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77]R·罗维,吕叔湘译:初民社会,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78]R·昂格尔,吴玉章、周汉华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9]S·李普塞特,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0]S·亨廷顿,琼·M·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81]S·亨廷顿、P·伯杰,康敬贻译: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82]T·帕森斯,于晓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83]V.N.帕里罗、J·史汀森、A·史汀森,周兵等译:当代社会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4]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5]Aaron V. Cicourel, Cognitive sociolog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New York,1974.
    [186]John J. Macionis、Juanue Nancarrow Clarke & Linda M. Gerber, sociology, Prentice-Hall Canada Inc., Scarborough, Ontario,1997.
    [187]James W. Vander Zanden, sociology: The Core, McGraw-Hill, Inc..,1996.
    [188]John L Beatty:Heritag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Inc.2004.
    [189]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5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1997.
    [190]Theodor Adorno and Max Horkheimer,1944, The Culture Industry: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Continuum,1993, 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191]Theodor 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1.
    [192]Lee J. Car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Uniw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olumbia, Missouri,1970.
    [1]哀秉达.新时期社区研究概述.党政论坛,2001,11
    [2]安迪·威尔克斯.发展项目中的参与性学习与培训.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12
    [3]包仕国.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学术论坛,2006,4
    [4]包晓霞.甘肃农村社会发展的几种实践模式及其理论启示.社会学研究,2000,6
    [5]包心鉴.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论科学发展观.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
    [6]曹勇.和谐社会背景下民间法对农村社会冲突的控制.特区经济,2008,9
    [7]曾艳阳.甘肃贫困与反贫困态势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00,2
    [8]柴进.国家法制统—视野中的民族习惯法.贵州民族研究,2003,4
    [9]产正惠.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思想战线,2002,6
    [10]常晓舟,石培基,高微.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的实例研究——以河西走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张掖为例.西部地区规划研究,2001,12
    [11]常兴华.论经济发展战略与扶贫.改革与战略,2000,6
    [12]陈峰君.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当代亚太,2000,8
    [13]陈怀顺,赵晓英.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区生态恢复的途径与措施.草业科学,2000,10
    [14]陈建华,李吉均.河西在汉代以前的文明形式.人文地理,2002,6
    [15]陈士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经济角色与政府职能探讨,农业现代化究.1994,9
    [16]陈树德.“中国革命的前途,全以农民运动为依归”——重读“农村社会学大纲”.社会科学,1997,4
    [17]陈兴鹏,李生君.论甘肃农村实现“两个转变”的几个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
    [18]陈英,张福武.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开发利用对策.甘肃农业科技学报,2004,1
    [19]陈志强,阮文易.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的原则与对策.城市与区域,2004,6
    [20]成广仁.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的跨世纪战略思考.开发研究,1998,5
    [21]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8,4
    [22]崔红芬.略述西夏对河西的占领及相关问题.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
    [23]崔红芬.浅析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的原因.敦煌学辑刊,2005,2
    [24]戴金发,乐志华.关于贫困地区“贫困化”问题的调研报告.江西社会科学,2002,3
    [25]党瑜.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6
    [26]邓成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求索.2001,1
    [27]邓国彬,刘薇.农村女青年远嫁现象.青年研究,2001,6
    [28]丁柏峰.河西农业开发的历史启迪.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4
    [29]董晓峰等.现代智能型扶贫开发区模式宁夏华西村—兼论西北落后地区城镇化的途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0]杜延军,吉亚辉.甘肃省农业发展与相邻地区的比较研究.甘肃社会科学,1996,2
    [31]段进军.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基于“走向可持续城市化”国际学术会议的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06,2
    [32]段庆林.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的对策.社会学研究,1997,1
    [33]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1994,22
    [34]范会芳.论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理论月刊,2001,8
    [35]方创琳.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研究.生态学报,1996,8
    [36]方创琳,刘彦随.河西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1,4
    [37]方创琳.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报,2001,9
    [38]方创琳,李铭.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地理研究,2004,11
    [39]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国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北京社科院,1995,1
    [40]冯钢.现代社区何以可能.浙江学刊,2002,2
    [41]高崇慧.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关系.云南法学,2000,13
    [42]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论纲.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43]高其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略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44]高其才.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15
    [45]高荣.汉代河西人口蠡测.甘肃高师学报,2002,1
    [46]高荣.汉代河西文化述论.河西学院学报,2002,1
    [47]高荣.古代河西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和特点一《河西通史》代前言.河西学院学报,2003,6
    [48]高荣.古代开发河西的历史反思.开发研究,2003,3
    [49]高荣.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3
    [50]高维刚.从汉简管窥河西四郡市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51]高翔,王爱民.河西走廊旅游业发展定位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02,2
    [52]高永久.二十一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展望.西北史地,1994,1
    [53]高永久.关于葛逻禄与回鹊的关系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4,2
    [54]高永久.现代化建设与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55]高永久.论甘宁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以回族为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1
    [56]高永久.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7]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4,5
    [58]葛洪义.社会团结中的法律-略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 现代法学,2000,4
    [59]耿兴华.甘肃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兰州大学学报,1994,22
    [60]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社会学研究,1999,1
    [61]贡小虎.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发展的探讨.中国沙漠,1994,9
    [62]苟正金,赵强.习惯法与西部开发法制建设.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63]顾朝林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9,5
    [64]何雅静.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5]洪路.西部大开发中几个法律问题的探讨.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6
    [66]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2000,4
    [67]胡传胜.现代化理论的三个视角.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68]胡立新.河西走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
    [69]胡潇.论自我意识的动力机制.湖南社会科学,2001,1
    [70]胡小鹏.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敦煌研究,1999,4
    [71]华锐·东智.华锐藏区服饰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72]黄凤.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社会资本研究.社会,2002,11
    [73]黄建明.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及发展措施—对通道侗族自治县经济现状的分析.经济师,2003,10
    [74]黄敏.生活形式与场域游戏一—从维特根斯坦到布迪厄.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10
    [75]黄松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华东经济管理,2001,8
    [76]贾彬.东亚模式的历史局限和调整及其走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
    [77]贾洪文,肖永军.二元结构下甘肃农村非农化进程的实证分析.西部开发研究,2001,4
    [78]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西藏研究,2003,2
    [79]贾志刚.唐肃代之际河西军费问题试析.敦煌研究,2005,2
    [80]江合宁.可持续发展与民族法律文化的继承.河北法学,2000,3
    [81]姜珍,蔺晓霞.河西走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82]蒋福亚.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许昌学院学报,2003,4
    [83]焦国栋,廖富洲.农村扶贫攻坚面临的新问题与矛盾.河南社会科学,2006,6
    [84]金炳镐,龚志祥.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
    [85]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1998,5
    [86]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破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2
    [87]李并成.明清时期河西地区“水案”史料的梳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88]李锋敏.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甘肃社会科学,2000,2
    [89]李含琳,王成勇,魏奋子.中国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模式探讨-对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调查与思考.民族研究,2003,5
    [90]李洪欣,陈新建.壮族习惯法的法理学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91]李鸿.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制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5
    [92]李继宏.城乡心理和生活世界—从齐美尔到舒茨.人文杂志,2003,4
    [93]李金铮.二三十年代冀中农村性比例失衡的实证分析——以定县为例.社会学研究,1998,5
    [94]李可.试论民族习惯法的要素和效力.青海民族研究,2006,1
    [95]李明伟,梁国华.我国西北旅游资源的自然、文化生态状况与保护.甘肃社会科学,2001,2
    [96]李秋洪.村民自治走向民主政治之路从广西看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学术论坛,1999,2
    [97]李温.完善民族法制,尽快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7
    [98]李文兵,伍延基,侯佩旭.论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文化扶贫机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99]李曦辉.经济体制对河西走廊生态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00]李昕华,雷学华,李守泉.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浅析.贵州民族研究,2002,1
    [101]李兴江,刘澈元.甘肃河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02]李永平.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走廊与蜀地之间的交往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四川文物,2004,6
    [103]李志刚,刘传玉.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5,1
    [104]李志刚,刘传玉.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05]李宗植.民族地区贫困的地缘经济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06]廉李章.河西走廊农村工业化条件下的城镇化道路.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
    [107]梁斐.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整合与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08]刘芳、张廉.民族法制建设现代化问题探析.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5
    [109]刘光宁.西北乡村回族社区功能演变与伊斯兰教.回族研究,2001,3
    [110]刘洪军,陈柳钦.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跨越贫困陷阱的道路的思考.经济科学,2001.4
    [111]刘金荣,谢晓蓉.河西走廊村镇生态环境与绿化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水土保持学报,2003,10
    [112]刘金荣,谢晓蓉.河西走廊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调整探索.中国畜牧杂志.2002,6
    [113]刘瑾.农村社会变迁研究中的传统与现代.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114]刘磐修.汉代河西地区的开发.史学研究,2002,11
    [115]刘卫东、陆大道.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态势分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4
    [116]龙爱华,樊胜岳,徐中民.河西走廊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及创新探研.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2
    [117]娄晓黎.东亚拉美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干预的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3,6
    [118]卢爱刚,刘普幸.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青海环境,2002,6
    [119]陆浩.一项关系全局的大战略—关于建设河西风电走廊的思考.求是杂志,2009,6
    [120]陆进强.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民族法制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
    [121]陆庆夫.敦煌民族文献与河西古代民族.敦煌学专辑刊,1994,2
    [122]吕俊彪.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调适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23]吕拉昌.文化生态学与民族区域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
    [124]麻琳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的法制建设.前沿,2004,1
    [125]马克林.民族法制建设中的宗教性因素.广西民族研究,2003,3
    [126]马兴祥.甘肃河西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资源科学,1998,5
    [127]马志强,吴少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儒学略论.洛阳大学学报,2004,9
    [128]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129]马子海,徐丽.吐蕃统治下的河西走廊.西北师范大学,1994,9
    [130]蒙吉军,李正国.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中国沙漠.2004,1
    [131]敏行,聂正彦.农村制度变迁:甘肃河西地区的案例研究.开发研究,1998,3
    [132]牟本理.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民族研究,2003,6
    [133]聂鸿音.河西译语探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34]欧阳旭.民族贫困地区在城镇化中有何作为.小城镇建设,2002,10
    [135]帕林达.吐蕃影响下的河西回鹘文化.社科纵横,2001,5
    [136]潘文卿.甘肃小康进程分析.兰州大学学报,1995,23
    [137]彭岚嘉.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1,5
    [138]彭谦,隋青.探析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法制建设.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4
    [139]彭谦,赵龙淑.少数民族习惯法与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问题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3
    [140]彭清深.西北汉族河西人的形成及其人文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41]彭玉生.中国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增长与区域差距.社会学研究,1998,6
    [142]平惠敏.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劳动容量.开发研究,1995,6
    [143]祁庆富.民族学调查应引进社会学抽样调查方法.民族研究,2002,5
    [144]钱伯泉.乌苏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敦煌研究,1994,4
    [145]任维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发展:现状、特点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146]尚志迈.西汉时期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3
    [147]邵克文.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发展后继保障能力的思考.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148]沈镭.河西走廊矿业城市资源多元化开发战略初探.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6
    [149]师守祥.甘肃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农业持续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150]石伶亚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习惯法适用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151]石玉亭.关于建立河西经济—社会—生态协作区的构想.河西学院学报,2003,2
    [152]史培军,周光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2000,5
    [153]宋才发.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民族研究,2004,5
    [154]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04,2
    [155]宋蜀华.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2002,4
    [156]宋衍涛.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齐鲁学刊,2007,1
    [157]苏力.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2
    [158]苏钦.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法制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5
    [159]孙鼎国.三种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1
    [160]孙振玉.当前部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之发展困境与出路——甘肃积石山县保安东乡撒拉回土五族农村劳动力发展状况调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61]孙政,李力.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动力及障碍分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5
    [162]谭宏庆.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分离—对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思考.现代国际关,2001,9
    [163]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1
    [164]汤开建.关于弥罗国、弥药、河西党项及唐古诸问题的考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1
    [165]唐亚林.城市社区建设的新取向.探索与争鸣,2000,8
    [166]陶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求实,2002,2
    [167]田静.甘肃农民消费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肃社会科学,1994,6
    [168]田澍,明代河西走廊境内的西域贡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9
    [169]汪慧玲,侯振春.河西走廊工业化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
    [170]王丁宏.河西走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科学·经济·社会,2005,3
    [171]王国华.从地方志看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中国地方志,2005,11
    [172]王海玲.城乡二元性中国贫困之新特征.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173]王珂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论的历史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06,1
    [174]王旺多,张志祥.加快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科学·经济·社会,2001,1
    [175]王文棣.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怀化学院学报,2006,5
    [176]王文棣.西北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初级群体及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177]王希恩.全球化与族性认同.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178]王啸,甘枝茂.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开发应凸现人文精神价值.干旱区地理,2003,9
    [179]王信东,赵安顺.试析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工业技术经济,2000,6
    [180]王亚勇.宁夏河西地区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04,5
    [181]王阳.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182]王云,李钟山.21世纪河西走廊对外开放战略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00,5
    [183]王允武,田钒平.关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思考.中南民族学学报,2004,9
    [184]王拯.河西走廊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
    [185]韦志刚,王尧奇.河西地区的散射辐射.干旱区地理,1994,3
    [186]魏红.少数民族法律的多元性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贵州民族研究,2003,2
    [187]魏静.汉置河西四郡的意义论略.开发研究,2002,5
    [188]魏静.唐前期河西社会经济发展探析.开发研究.2001,4
    [189]温笃明.浅谈扶贫工作中宗族问题的处理及引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8
    [190]吴斌,陈观成.关于完善民族法律体系的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7
    [191]吴刚.现代社会组织结构观与城市社区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192]吴家琴.民族地区综合实力及其指标体系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93]吴建平,唐友平.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开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94]吴钦敏.知识经济与民族地区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9,1
    [195]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96]吴新叶.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城市发展研究,1999,6
    [197]武冬生.关于当代市场经济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特征.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2
    [198]先巴.唐五代河西佛教与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0,11
    [199]肖立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
    [200]谢晖.民间法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5,3
    [201]谢继忠,张锐.对河西旅游业开发的思考.河西学院学报,2002,4
    [202]谢继忠.河西走廊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05,2
    [203]徐合平.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的民族性原则.兰州学刊,2004,4
    [204]徐继填等.西部旅游资源的赋存环境及分类.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1
    [205]徐建华,白新萍,单宝艳.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决策定量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
    [206]徐曼,廖航.关于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冲突与互动的思考.河南大学学报,2004,4
    [207]徐少君,王启梁.少数民族社区宗教传统与法律意识的个案研究——基于云南省昆明市白邑乡三转弯社区的调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6
    [208]闫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06,1
    [209]闫廷亮.古代河西走廊环境问题初探.甘肃高师学报,2001,3
    [210]阎芳.利用分组数据进行贫困分析的方法及应用.统计研究,2002,2
    [211]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88,6
    [212]阎志刚.城市化与行为失范型社会问题初探.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3
    [213]杨波,李巧玲.循环经济:河西走廊地区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模式.开发研究,2004,1
    [214]杨军昌,丁仁船,罗凌.欠发达民族社区特困人口迁移扶贫开发与安置问题实证研究.
    [215]杨敏,宋保平,李君轶.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03,4
    [216]杨铭.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作用.民族研究,1997,1
    [217]杨琴.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18]杨清霞,周晓燕.贫困地区的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
    [219]杨伟,陈扬乐,许抄军.以经营城市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以河西走廊为例.河西学院学报,2004,6
    [220]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6
    [221]杨永春,赵鹏军.绿洲城镇体系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人文地理,2001,6
    [222]杨玉琪.国家发展战略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机遇.贵州民族研究,2000,2
    [223]杨振之,陈谨,马治鸾.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探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24]杨志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对策.社会科学,1996,11
    [225]叶南客,李芸.世界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再认识.学习与探索,1996,6
    [226]尹雁.浅析八思巴与忽必烈的关系及其对河西佛教的影响,敦煌学辑刊,2005,1
    [227]雍海滨.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研究.开发研究,2003,1
    [228]尤飞,董锁成,王传胜.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良性演化的条件和对策—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资源科学,2003,11
    [229]张勃,石惠春.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开发研究,2000,2
    [230]张芬琴,金自学.河西走廊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现状与生态退化的根源分析.河西学院学院,2003,4
    [231]张海钟.河西走廊农民社会心理的现象描述与多学科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03,4
    [232]张锦宗,朱瑜馨,李志刚.河西地区四个民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对策.西北人口,2006,6
    [233]张俊飚.论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科技导报,2002,11
    [234]张克让.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科学·经济·社会,2001,4
    [235]张力仁.地名与河西的民族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
    [236]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3
    [237]张廉.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向.青海民族研究,2001,1
    [238]张茂胜.河西经济发展问题探讨.科学·经济·社会,2001,1
    [239]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1993,3
    [240]张胜康.城市社区文化及其效应分析.社会学研究,1999,3
    [241]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2
    [242]张小军.社会学视野下的庞德法律思想解读.榆林学院学报,2004,4
    [243]张雄.唐太宗经营河西走廊略述.中南民报,2001,11
    [244]张学鹏,李兴江.甘肃农民负担调查与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1,1
    [245]张跃平,周基农.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制度创新,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2
    [246]赵利生.二源动力聚合转换机制述论.科学·经济·社会,2003,2
    [247]赵利生.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转换机制分析.人文杂志,2003,6
    [248]赵树国,杨占辉,李文高.一个关系到城市社会重构的重要问题—对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山东社会科学,1999,1
    [249]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范大学,1996,1
    [250]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1
    [251]钟方雷,樊胜岳.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牧户经济行为分析—以肃南县为例.人文地理,2005,5
    [252]钟进文.20世纪的中外西部裕固语研究.语言与翻译,2000,3
    [253]周鸿.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254]周沛.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与职业社会学家农村社会调查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5,4
    [255]周穗明.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国外理论动态,1995,8
    [256]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5
    [257]周星.习惯法与少数民族社会.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58]周毅.现代化理论的六大学派及其特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2
    [259]朱炳祥.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对捞车土家族村和摩哈苴彝族村的观察.民族研究,2005,6
    [260]朱存义. “再造河西”的问题及解决方略.开发研究,2001,12
    [261]朱国华.文学与符号权力: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另一种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2,1
    [262]朱启臻.关于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1,3
    [263]朱晓娟.河西少数民族地区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措施.草业科学,2003,10
    [264]朱学渊.西域族国名与东北亚族名之关联(上).满语研究,2002,1
    [265]朱又红.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7,6
    [266]朱玉福,伍淑花.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制保障研究—以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为例.西部开发研究,2000,7
    [267]朱玉福,伍淑花.民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探讨.民族研究,2003,1
    [268]朱玉苗,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效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269]朱志勇.教育研究者在质化研究中的“关系”—一种反思社会学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270]左心平.河西走廊农业持续发展之浅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5
    [271]David Locher, "Unacknowledged Roots and Blatant Imitation:Postmodernism and the Dada Movement, "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
    [272]Freidrich Hayek,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XXXV, No.4, September,1945.
    [426]Marc Denham,1998, "Book Review:David McQueen Television:A Media Student's Guide London:Arnold", Cultural Studies from Birmingham, Volume 2, Issue 1,
    [427]Maxwell E. Mccombs & Donald L. Shaw,1993, "The Evolution of Agenda setting Research: Twenty-Five Years in the alarketplace of idea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pring.
    [428]Richard Eckersley,1993, "The West's Deepening Cultural Crisis", Annual Editions: Sociology 96/97,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Brown & Benchmark Publishers, Guilford.
    1、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西北师范大学,2003
    2、委华:《河西民族社区协调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