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东部,地貌以平原为主,西部有运河贯通南北,东南、东北濒临黄海和渤海,其间河流错布,水资源丰富,易于农作物灌溉和农产品流通;全区受北温带季风气候控制,雨热同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在清代,山东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耕地的垦殖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顺治朝至康熙朝末年的七八十年间,以复原性垦殖为主。清初统治者为了保障垦荒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承认垦荒者对土地的所有权,同时辅以推迟起科、资助耕牛农具等扶持政策,并充分利用地主阶级占有大量财力、物力的优势,垦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荒地的开垦;至雍正朝时,土壤肥沃之地基本上已被开垦无遗,人民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近山丘地、沿海滩涂、湖滨洲滩以及山头地角等零星土地,这一过程大概持续到道光年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雍正帝即位后,盲目认为“惟开垦一事最有裨益”,急于求成,且无切实可行的方案,成效不大;乾隆朝吸取了雍正朝垦殖的教训,通过疏通河道、修建大规模的水利设施,使许多淹涝废地得以垦成熟地;嘉道年间耕地面积的扩展主要得益于外来作物番薯、花生、玉米等的种植,它们在荒地、山地、丘陵等贫瘠土壤上均能生长,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种植空间。道光以后,清政府面临外来侵略,再加上天灾人祸,许多土地抛荒,这一时期垦殖的重点又转为对抛荒地的复垦。
     耕地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人的介入,人口的多少(或劳动力的多少)对农业发展影响甚巨。从清初至乾隆初年,山东人口的大量繁衍在满足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土地垦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人地关系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乾隆朝之后,土地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劳动力已经从不足变为逐渐饱和。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的耕地越来越少,传统的种植业难以养活如此多的人口,迫使小农不得不设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生产中发展了麦豆复种为主的二年三熟耕作制。
     二年三熟制形成于明末清初,不过尚不成熟。雍乾朝以后山东省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推动了该制度的逐渐成熟;另外,在这一制度的发展中,作物的搭配模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山东二年三熟制的作物搭配是以麦——豆——秋杂轮种为主,其中冬小麦核心地位的确立是二年三熟制的重中之重,与之同时,大豆、高粱等作物种植比重有了一定水平的上升,使得种植结构更加合理。
     清中叶山东省二年三熟制的成熟,使得复种指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粮食的亩产量,这在养活更多人口的同时,也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中以植棉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到清代中叶前后山东已经形成了三大棉产区,植棉的州县发展到90多个;烟草业、油料作物、果树乃至菜蔬种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大加深了农业商品化的程度。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可能条件下,种粮户、种植经济作物农户以及混合种植型农户因地制宜,为生存和致富而进行生活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实现着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以出售为目的的棉纺织业、编织业、皮毛加工业等家庭副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农副结合成为家庭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整个清代山东的农业生产和家庭生产处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之中,二年三熟制的发展和农副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土地和土地之外创造价值,从而为家庭的生活来源拓宽了道路。
Shan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eastern North China plain. The main physiognomy of shangdong Province is plain,in western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Canal running from north to south. Yellow Sea is in it's southeast.Northeast Bohai Sea is in it's northeast.There were many rivers and abundant water that were good for irrig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Most of the region was influnced by the North Temperate monsoon climate.It was warm when rainning.It provided good natural conditions for the agri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was shown in the type of farmland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reclam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about seven or eight years from Shunzhi to the late of Kangxi, the type of reclamation was main of restoration of cultivated. To protect the reclamation to proceed smoothly, the government admitted the ownership of reclamation land and provide farm cattle and tools.Because the landlord class occupied large amounts of materials,it got a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promoted the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From Yongzheng period to Daoguang period,the fertile land has been largely exhausted. Peopl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small and barren fields, as hills, beach and shoals.
     During Yongzheng period, the rulers paid their attention on the benefit part of reclamation and ignored the negative aspects.They were too anxious to succe-ed.During Qianlong period,the rulers learned the lessons.By dredging rivers,and building large-scale irrigation facilities, many wasted land were changed into farm land.
     During Jiaqing period and Daoguang period,many outside crops as ipomoea, peanuts, corn were planted in wasteland, mountains, hills and other poor land. That expansion the planting area and expanded the planting space. From Daoguang period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was faced with external aggression and natural disasters.The reclamation developed slowly.
     The reclam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or the number of labor force).From the early years of Qing Dynasty to early years of Qianlong period,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Shandong met the demand for labor in agriculture 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reclam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especially in the Qianlong period. The growth rate of land area couldn't meet th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labor force was gradually from shortage to saturation.
     With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the per capita arable land became less and less. It was difficult to feed so many people. Farmers managed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They developed the system of in planting wheat and beans.
     Three crops of two years system began in the late of Ming Dynasty and early of Qing Dynasty. But at that time it was not mature yet. With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 Shandong, the system became maturity. In addition, the crops mixed plant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heat and bean was planted in the Three crops of two years system. The core of the system was to plant winter wheat.At the same time,the increasing ratial of soybean and sorghum made the planting structure more reasonable.
     The mature of three crops of two years system improved the multiple crop index and increasing the grain yield per mu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mid-Qing Dynasty.It not only feed more people but also expanded the area of economic crop planting. The most prominent case was the Cotton industry. To the mid-Qing Dynasty there were three major cotton producing areas in Shandong province. More than 90 counties to plant Cotton's.The tobacco industry, oil crops, fruit trees and even vegetables cultivation were also developed greatly which enhanced th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In Possible conditions that the socio-economic provide,grain growers and farmers maximized their benefits in growing suitable crop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f the land. In addition,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weaving industry, fur processing industry in household had also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combined became the main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amily.
     During Qing Dynasty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family production adjusted and optimized continuously.The mode of three crops of two years system and agricultural combination with sideline increased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made a good use of labor resources and land resouce.
引文
①邱浚:《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①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再版。
    ②张岩:《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载《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
    ①万国鼎:《中国田制史》,南京书店1933年版。
    ②陈登原:《中国田赋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萧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1928-1932年陆续出齐。
    ④邓拓:《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⑤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⑥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
    ①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关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些普遍原理》,载《新建设》1959年第4期。持相似观点的还有李埏:《论我国的封建土地国有制》,载《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贺昌群:《关于封建的土地国有制问题的一些意见》,载《新建设》1960年2月号;韩国磬:《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点意见》,载《新建设》1960年5月号,等等。
    ②邓广铭:《应当从封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关系当中去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载《光明日报》1960年1月7日。比较代表性的论述还有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载《光明日报》1956年9月13日;杨志玖:《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理论和史实问题的一般考察》,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高敏:《我国封建社会没有土地私有制吗?》,载《光明日报》1960年3月31日,等等。
    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主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④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
    ⑤李文治、魏金玉、经君健:《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⑥因“文革”之故,该书至1980年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⑦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齐武:《孔氏地主庄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增订本改名为《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于1985年齐鲁书社出版。
    ②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③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①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
    ③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⑤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
    ⑥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⑤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刘翠溶:《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2年版。
    ⑥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4期。
    ①郭松义:《清代的劳动力状况和各从业人口的大体匡测》,载于《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②姜守鹏:《明清时期的北方劳动力市场》,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③方行:《清代山东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史建云:《浅述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劳动力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⑤郭松义:《清初封建国家垦荒政策分析》,《清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0年。
    ⑥李燕光:《清初的垦荒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1期。
    ⑦王兴亚:《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载《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①陈锋:《清初的招民与垦荒政策》,载《经济评论》1997年第4期。
    ②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④江太新:《关于清代前期耕地面积之我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⑤周荣:《清代前期耕地面积的综合考察和重新估算》,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⑥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⑦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郭松义:《18、19世纪的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摘自国学网经济史论坛;江太新:《从清代获鹿县档案看庶民地主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等。
    ⑧张佩国:《近代山东土地占有权分配的历史演变》,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
    ⑨景延、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年版。
    ①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刘永成:《清代前期的农业租佃关系》,载《清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宋秀元:《清代前期地租形态的发展变化》,载《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6期。
    ④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地租》,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⑤周远廉、谢肇华:《清代租佃制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⑥方行:《清代前期的封建地租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⑦方行:《清代前北方的小农经济》,载《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⑧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再版。
    ①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③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郭松义:《18、19世纪的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摘自国学网经济史论坛。
    ⑤李伯重:《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⑦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⑧吴慧:《清前期粮食的亩产、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⑨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方行:《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②从翰香:《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清末民初华北平原冀鲁豫三省的农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③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的估测》,载《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
    ④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再版。
    ⑤张利民:《城市史视域中的城乡关系》,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⑥郭松义:《清代代北方旱作区的粮食生产》,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⑦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⑧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①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黄冕堂:《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载《文史哲》1990年第3期。
    ③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
    ④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⑤郑起东:《清代华北的农业改制问题》,载于《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⑥徐秀丽:《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耕作制度》,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⑦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⑧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⑨江太新:《论清代前期耕地的挖潜与改造》,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②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载《清史论丛》第7辑。
    ③李华:《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载《清史研究集》第5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④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
    ⑤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
    ⑥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⑦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载《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发展与传播推广》,《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
    ⑧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①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②王兴亚:《明清时期北方五省棉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载《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③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④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再版。
    ⑤徐浩:《论清代华北乡村工商业的扩张与局限》,载《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⑥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载《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刊》第一集。
    ⑦徐浩:《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⑧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
    ②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杜会》,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
    ③笔者见到的有: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以玉米、番薯、烟草为视角》,河南大学2007年优秀博士论文: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杜会》,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汪涛:《晚清登州府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鲁克亮:《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1840-1927)》,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苏远渠:《清代山东运河水灾与两岸农村社会经济》,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徐爱华:《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论文;杨扬:《试论清前期山东区域商品市场格局的变迁》,郑州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曲伟强:《清前期山东农业经济的若干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王海峰:《明清东昌运河经济研究》,南昌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王荣梅:《试论清代山东粮棉布盐的流通(1644-1840)》,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董鹏鹏:《晚清山东地区灾荒救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优秀硕士论文;郭士忠:《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山西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论文;赵士文:《论清代山东对水旱自然灾害的防治》,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论文。
    ①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②《史记》卷29《河渠书》,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齐民要术》卷1《耕田》。
    ④转引自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宋元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⑤《大明会典》卷17《户部四·田土》。
    ①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①主要参考山东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综合农业区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山地地方史志编委会:《山东各地概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孙庆基、林育真主编:《山东省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①孙庆基、林育真主编:《山东省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118页。
    ②孙庆基、林育真主编:《山东省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六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①孙庆基、林育真主编:《山东省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①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①此数据是许檀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山东省图以称重法求出者。见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表格。
    ②以许檀对山东的区划为据,详见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年版,第6页。
    ①《清世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丙辰。
    ②卫周胤:《请陈治平三大要》,《皇清奏议》卷2。
    ①《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己亥。
    ②傅国:《昌国艅艎》卷8《祥异》。
    ③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7《山东李廷实》,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24《兖州府田赋考》。
    ②赵国琳:《理陶五议》,乾隆《定陶县志》卷10《艺文》。
    ③《清世祖实录》卷13,顺治二年正月己丑。
    ④《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51《田制部·皇清》。
    ⑤《杨文弱先生全集》卷32《钦奉上传疏》。
    ⑥光绪《益都县图志》卷41《人物志·孝义传》。
    ①光绪《峄县志》卷6《风俗志》。
    ②《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乙亥。
    ③《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王子。
    ④《清世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六月庚子。
    ⑤《清圣祖实录》卷108,康熙二十二年三月己未。
    ⑥《顺治朝题本·屯垦类》第34号,中央档案馆藏。转引自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29页。
    ⑦据济南府、泰安府、武定府、兖州府、曹州府、东昌府、青州府、莱州府八府府志相关记载认为清代山东共有更名地19274顷55亩。见商鸿逵:《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的过程及其成就》,载《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7年第2期。
    ⑧嘉庆《清会典》卷1《食货》。
    ①《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4辑,《顺治年间清查起科明藩田产》。
    ②乾隆《江南通志》卷68《食货志·田赋》。
    ③李人龙:《垦田宜宽民力疏》,《皇清奏议》卷4。
    ④《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王子。
    ⑤《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52《田制部·皇清》。
    ⑥李人龙:《垦田宜宽民力疏》,《皇清奏议》卷4。
    ①《清世祖实录》卷109,顺治十三年七月癸丑。
    ②康熙《大清会典》卷8《吏部汉缺选法》。
    ③《清圣祖实录》卷36,康熙十年六月乙未。
    ④《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乙亥。
    ⑤《清会典》卷20《户部四·田土一》。
    ⑥顺治《定陶县志》卷3《田赋志》。
    ⑦《户部抄档·地丁题本——山东(四)》顺治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巡按山东兼理屯田监察御史缪正心题。
    ①《清世祖实录》卷109,顺治十四年四月壬午。
    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66《户部·田赋》。
    ③《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96《济南府田赋考》。
    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24《充州府田赋考》。原文载康熙二十三年共熟地261092顷,误。从记载看,康熙十九年共有熟地174144顷,至康熙二十三年又有8504顷抛荒地得以复垦,合计共182648顷。
    ⑤《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64《青州府田赋考》。
    ⑥雍正二年籍载耕地967741顷(《文献通考》卷3),此额与康熙末年相差很小,据载,从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元年仅开垦耕地300余顷(《山东通志》卷81),顺治十四年《赋役全书》载原额为96546125顷。
    ①宣统《山东通志》卷81《田赋后序》。
    ②《清世宗实录》卷5,雍正元年四月乙亥。
    ③宣统《山东通志》卷78《田赋》。
    ④宣统《山东通志》卷81《田赋后序》。
    ⑤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2页。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3《田赋考》。
    ②朱方增辑:《从政观法录》卷17。
    ③《清高宗实录》卷415,乾降十七年五月己丑。
    ④雅尔图:《勘报开垦虚实疏》,《清经世文编》卷34《户政十三》。
    ⑤《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
    ⑥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五年护理山东巡抚印务布政使魏定国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清高宗实录》卷24,乾隆元年八月辛未。
    ②《清高宗实录》卷13,乾隆元年二月甲申。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
    ④《清高宗实录》卷142,乾隆六年五月乙酉。
    ①《清高宗实录》卷536,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庚午。
    ②《清高宗实录》卷347,乾隆十四年八月乙巳。
    ③《清高宗实录》卷409,乾隆十七年二月辛酉。
    ④《清高宗实录》卷612,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己酉。
    ⑤《清高宗实录》卷715,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己卯。
    ⑥《户部抄档·地丁题本——山东(四)》,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户部尚书素尔讷题。
    ⑦宣统《山东通志》卷78《田赋》。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二十三年山东巡抚阿尔泰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二十五年山东巡抚阿尔泰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宣统《山东通志》卷81《田赋后序》。
    ②《清仁宗实录》卷4,嘉庆元年四月戊子;卷266,嘉庆十八年二月乙巳;卷105,嘉庆七年十一月己卯。
    ③光绪《东平州志》卷4《酒渠志》。
    ④《清高宗实录》卷1147,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戊子。
    ⑤《清仁宗实录》卷220,嘉庆十四年十一月庚申。
    ⑥光绪《费县志》卷1《物产》。
    ①道光《安丘新志》卷10《方产考》。
    ②成丰《青州府志》卷32《风十考》。
    ③光绪《文登县志》卷13《土产》。
    ④道光《高唐州志》卷3《田赋考·物产》。
    ⑤道光《高唐州志》卷3《田赋考·物产》。
    ⑥吴树声:《沂水桑麻话》,见《山东史志从刊》1991年第4期(下同)。
    ①资料出处详见本章表2—4,在此不再赘述。
    ②《申报》,1877年4月28日。
    ③《再续行水金鉴》卷144,转引自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黄河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①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68,《户部·田赋·劝课农桑》。
    ②《山东通志》卷81《田赋后序》。
    ③《清穆宗实录》卷78,同治二年七月丁酉。
    ④《山东通志》卷81《田赋后序》。
    ①民国《续修广饶县志》卷1《舆地志·缰域》。
    ②民国《齐河县志》卷12《户口·十壤》。
    ③《申报》,1907年3月4日。
    ④转引自:《清末各省兴办农林实业史料》,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①嘉庆十七年耕地数嘉庆《大清一统志》所载为88359528亩,与嘉庆《清会典》所载数额相差甚大,《-统志》所载总额与各府州细数累加一致,不存在计算错误。通观各府州细数,莱州府田额仅2664743亩,远远低于其他各时期数额,当为《一统志》所载总额较低的主要原因,故不取。
    ①见顺治十四年《赋役全书》,转引自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6页。
    ①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6页。
    ②《清朝文献通考》卷1《田赋一》。
    ③《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96《济南府赋役考一》。
    ④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6页。
    ⑤雍正《山东通志》卷12《田赋志》。
    ①《清高宗实录》卷880,乾隆三十六年三月王子;卷896,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丁酉。
    ②《清高宗实录》卷1154,乾隆四十七年四月戊寅。
    ③《清仁宗实录》卷101,嘉庆元年七月丙戌。
    ④《清宣宗实录》卷69,道光四年六月癸巳、己亥。
    ⑤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8页。
    ①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10—315页。
    ②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38页。
    ③该表各因素的依据详见文后附录一。
    ①《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7《田赋十七》。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二编《明代档案史料·前言》,齐鲁书社1980年版。
    ③《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1页。
    ④乾隆《曲阜县志》卷47《恩例》。
    ⑤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
    ⑥《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7《田赋十七》。
    ①《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4页。
    ②《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田制部》。
    ③《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7《田赋十七》。
    ①《阙里文献考》卷26《户田》。
    ①万历《兖州府志》卷33《屯田》。
    ②乾隆《东平州志》卷7《田赋》。
    ③光绪《东平州志》卷7《田赋考》。
    ④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06《户部·漕运·计屯贴运》。
    ⑤杨锡绂:《洒运则例纂》卷7《计屯起运·屯田租津》。
    ⑥光绪《漕运全书》卷36—37。
    ①《古今图书集成》卷185《山东赋役考》。
    ②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6页。
    ③靳辅:《生财裕饷第一疏》,载《文襄奏疏》卷7。
    ④据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土地局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耕地问题研究组”计算,1949年山东耕地达155.9万顷,占山东省总面积的67.8%,与靳辅所说比例较为接近,清代山东的垦殖率虽低于这一水平,在当时的耕作条件下已经是不小的成绩了。
    ⑤民国《续修广饶县志》卷1《舆地志·疆域》。
    ⑥民国《陵县续志》卷3《物产》。
    ①各府、直隶州面积根据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第168-169页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
    ①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4期。
    ②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4期。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6《东兵入口》。
    ②谈迁:《国榷》卷97。
    ③彭孙贻:《流寇志》卷5。
    ④民国《丘县志》卷7《灾祥》。
    ⑤民国《莱阳县志》卷3《食货田赋》。
    ⑥张玉书:《纪顺治间户口数目》,《皇朝经世文编》卷30。
    ⑦详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第二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①高王凌:《马尔萨斯阴影下的人口争论》,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2页;张岩:《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载《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5-836页。
    ②转引自方行:《清代山东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丛——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①《清圣祖实录》卷230,康熙四十六年七月戊寅。
    ①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6页。
    ②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充州府嘉庆二十五年口数为262.8万人,曹树基书中误记为361.8万人。
    ①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①民国《续安丘新志》卷7《赋役考》。
    ①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369页。
    ①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363页。
    ②关于二卫的户口记载资料我们知之甚少,不过从相关的记载中我们仍可知其大略。嘉庆《东昌府志》在乾隆三十六年户口数条下注明“此系十四属总数,今仍其旧”。可见,在该年东昌府的户口体系中尚未包括卫所户口。而乾隆五十七年户口数条下则已注明“此系十州县两卫总数”,已经包括东昌、临清两卫户口。《嘉庆一统志》载嘉庆二十五年户口时,将州县户口与卫所户口分列。其中东昌府“卫所屯户共一万七千三百十一户,男妇大小共八万三千五百六十六名口”;临清直隶州“卫所屯户共一万九千一百二户,男妇大小共十一万五千八百三十二名口”。与嘉庆《东昌府志》所载二卫户口比较(见表3-4),可知,到嘉庆二十五年,原归东昌府管辖的临清卫户口已拨归临清直隶州。
    ①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页。
    ①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371页。另外曹树基对登州府的估算似乎偏高,虽资料的缺乏,无法进行详细的考察,估按曹树基的数据;沂州府曹树基的估计明显偏高,沂州府在山东耕地面积最少,且经济落后,按曹氏估计人口则是最多的,不合常理,从上文考察来看,嘉庆《一统志》数据水平较高,该府则取《一统志》数据。
    ①刘铮等:《人口统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①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戊戌。
    ①常建华:《中国古代对老年的界定》,《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页。
    ②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卷6,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昭梿:《啸亭续录·千叟宴》。
    ①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伺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1页。
    ②姜涛:《人口与历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③从上文论述可知,一过50岁便显现出衰老的迹象,体力大不如前,是不可能作为整劳动力计算的,不过16岁以下孩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很难说15岁的孩子与16岁就完全归于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两个类别。因此,互相抵补,估计劳动力所占比例与本文估计的相差不远。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15《户口》。
    ②该年男丁共计12769872,女口11608817,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1-892页。
    ③张研:《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8页。
    ④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①民国《馆陶县志》卷6《礼俗志·风俗》。
    ②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①咸丰《滨州志》卷6《风俗》。
    ②民国《重修博兴县志》卷7《风土》。
    ①乾隆《曹州府志》卷7《风土》。
    ②民国《潍县志稿》卷42《杂稽》。
    ③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④转引自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大东书局1934年版。
    ⑤康熙《邹县志》卷3《风俗志》。
    ⑥光绪《费县志》卷1《风俗志》。
    ⑦程方、马晓雪:《清代山东妇女的婚姻与生育状况》,载《东岳论丛》2009年第11期。
    ①道光《观城县志》卷2《风俗》。
    ②道光《东平州志》卷2《方域考》。
    ③同治《黄县志》卷3《风俗志》。
    ④光绪《临朐县志》卷8《风土志》。
    ⑤清末《胶州直隶州乡土志》卷1《地理第一·户口》。
    ⑥光绪《肥城县志》卷6《人类志》。
    ⑦宣统《齐东县乡士志》不分卷《实业》。
    ⑧光绪《齐河县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⑨清末《德州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⑩光绪《章丘县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11宣统《高密县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12光绪《黄县志》卷3《食货志》。
    13同治《黄县志》卷3《风俗志》。
    ①光绪《邹县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①清末《德州乡土志》不分卷《实业》。
    ①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4期。
    ①《清圣祖实录》卷230,康熙四十六年七月戊寅。
    ②民国《莱芜县志》卷11《田赋志户口》。
    ①洪亮吉:《卷施阁集·文甲集卷一·治平篇》。
    ②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2页。
    ①民国《续修莱芜县志》卷8《政教志·田赋》。
    ②康熙《濮州志》卷2《风俗记》。
    ③《清圣祖实录》卷116,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己丑。
    ④《清圣祖实录》卷215,康熙四十三年正月辛酉。
    ⑤民国《临清县志》不分卷《经济志九·农业》。
    ⑥民国《馆陶县志》卷2《政治志·实业》。
    ①景甦、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84、92、117-124页。
    ②郑起东:《清代华北的农业改制问题》,《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④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①崇祯《历乘》卷12《方产考》。
    ②《齐民要术》卷]《种谷》。
    ③万历《恩县志》卷3《贡赋》。
    ④民国《东平县志》卷4《物产》。
    ⑤咸丰《青州府志》卷32《风土考·物产》。
    ⑥康熙《濮州志》卷4《土产》。
    ⑦康熙《巨野县志》卷7《风俗》。
    ①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齐民要术》卷1《耕田》。
    ①《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2编,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37页。
    ②《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第11分册,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44-282页;《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372页。
    ③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载《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①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37页。
    ②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二十七年山东巡抚阿尔泰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乾隆《济阳县志》卷1《物产》。
    ④光绪《临朐县志》卷8《物产》。
    ⑤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6《树艺》。
    ⑥光绪《平度县乡土志》卷15《商务》。
    ⑦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粒·菽》。
    ⑧《清高宗实录》卷74,乾隆三年八月辛卯。
    ⑨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⑩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载《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①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5《树艺》。
    ②民国《商河县志》卷2《农业》。
    ③民国《重修博兴县志》卷7《商务》。
    ④《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9《谷谱》。
    ⑤民国《昌乐县续志》卷12《物产志》。
    ①黄冕堂:《清史治要》,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90页。
    ②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81页。
    ①《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页。
    ②《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3、355、356页。
    ③清代亩制与现今市亩与一定差异。具体折算比例为1清亩=0.9216市亩。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
    研究》历代田亩面积对照表,本文在折算中均参考此比例。
    ④《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49页。
    ⑤《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8页。
    ⑥《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3、358页。另,因许多屯庄租粮册中黄黑豆合载在一起,为方便计算,黄黑豆均按每斗60斤计。
    ①从李令福对孔府亩产的考察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其他作物的平均亩产上中下地分别为70斤、60、50斤不等。据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78-188页。
    ②顺治与乾嘉年间各作物比重均指占耕地面积比例。
    ③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87页。
    ①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6《甘薯》。
    ②嘉庆《寿光县志》卷9《物产》。
    ③光绪《高唐州志》卷3《田赋考物产》。
    ④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第270页表5。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五年山东巡抚硕色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64、647页。
    ③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五年山东巡抚硕色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④民国《泰安县志》不分卷《政教志》。
    ①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载《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68页。
    ①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载《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发展与传播推广》,载《古今农业》1994年第1期。
    ②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③李令福:烟草、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
    ④康熙《滋阳县志》卷2《物产》。
    ⑤光绪《滋阳乡土志》不分卷《物产》。
    ⑥乾隆《济宁直隶州志》卷2《物产》;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3。
    ①《清高宗实录》卷409,乾隆十七年二月辛酉。
    ②光緒《宁阳县志》卷6《物产》。
    ①道光《安丘新志》卷10《方产考》。
    ②新编《海阳县志·大事记》;转引自陈凤良、李令福:《清代花生在山东省的引种与发展》,载《中国农史》]994年第2期。
    ③光緒《平度州乡土志》卷14《植物》。
    ④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⑤《明史》卷78《食货二》。此文所载“十亩以上倍之”其义较为模糊,在《明太祖实录》卷17中记载较为明确:“十亩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为差”。
    ⑥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274页。
    ⑦《明太祖实录》卷225。
    ⑧洪武二十八年年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上报说山东东昌等三府“屯田迁民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四户,租三百二十二万五千九百八十余石,棉花二百四十八万斤。”这段记载记录了移民的明确户数,但该年所交纳的租粮和棉花数额则令人怀疑。明初民田税额每亩为三升三合五勺,棉地每亩征净花4两,以此计算,三府移民垦田当有9629.8万亩,棉田992万亩,户均1831.34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理度之,上述数据当为年产量而非赋税额。再以粮食亩产量1石、净花每亩13-16.25斤计算,则当时三府移民种粮地为322.6万亩,棉田15.3万—19万亩左右。户均种粮地55.6亩,棉田2.6-3.3亩。其比例与政府规定大体一致。可见在屯田移民当中,政府政令得到很好的执行。
    ①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道光《高唐州志》卷3《田赋志》。
    ③嘉庆《清平县志》卷8《户书》。
    ④乾隆《夏津县志》卷2《街市》。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23-424页。
    ⑥乾隆《历城县志》卷5《地域志·物产》。
    ⑦光绪《利津县志》卷1《风俗》;光绪《沽化县志》卷12《艺文》。
    ⑧嘉庆《寿光县志》卷9《食货志》。
    ⑨咸丰《滨州志》卷6《风俗》。
    ⑩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
    ①罗振玉:《农事私议》卷之上《北方农事改良议》;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7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893页。
    ③《郑板桥集》,转引自陈冬生:《明清山东种植结构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载《古今农业》2001年第2期。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7页。
    ⑤咸丰《青州府志》卷32《风土考》。
    ⑥道光《邹平县志》卷6《山水考》。
    ⑦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8。
    ⑧民国《莱阳县志》卷2《实业》。
    ①据光绪34年《山东省实业统计》。
    ②康熙《巨野县志》卷7《风俗》。
    ③嘉庆《寿光县志》卷9《物产》。
    ④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⑤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37页。
    ⑥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载《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三十七年山东巡抚徐绩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详见李文治:《论明清时代农民经济商品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68页。
    ①卢峰:《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载《中国农史》1989年第3期。
    ②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290-291页;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613页。
    ③光绪《利津县志》载:种棉花较之禾谷,“岁收利三倍”。不过从清中期各作物亩产折价来看,没有这么高。据李令福估计,清代山东棉花每亩基本上可产皮棉21斤,每斤售价大约一钱,棉花的亩产值为2.1两银子;根据前文亩产和粮价计算,大致都在1两上下,波动不是很大。因此大体估算,植棉的收入大约 为种禾谷的2倍左右。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04-605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04页。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7页。
    ②光绪《临朐县志》卷8《物产》。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3页。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47页。
    ⑤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乾隆《淄川县志》卷1《舆地志》。
    ②乾隆《夏津县志》卷4《食货志论》。
    ③道光《济南府志》卷13《风俗物产志》。
    ④道光《藤县志》卷6《风土志》。
    ⑤光绪《惠民县志》卷16《风土志》。
    ①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②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志》。
    ③光绪《临朐县志》卷8《风土志》。
    ④同治《黄县志》卷首。
    ⑤光绪《黄县志》卷3《食货志》。
    ⑥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宗青图书公司1934年版,第104(乙)一105(乙)页。
    ①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木棉》。
    ②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
    ③民国《东平县志》卷5《风土志》。
    ①康熙《新修齐东县志》卷1《风俗志》。
    ②嘉庆《齐东县志续》周以勋《布市记》。
    ③乾隆《历城县志》卷5《方产》。
    ④乾隆《平原县志》卷3《物产志》。
    ⑤康熙《博兴县志》卷5《风俗志》。
    ⑥民国《重修博兴县志》卷7《风土》。
    ⑦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页。
    ⑧光绪《惠民县志》不分卷《乡土志》。
    ⑨宣统《乐陵县乡土志》不分卷《商务志》。
    ⑩乾隆《蒲台县志》卷2《物产》。
    11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1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24页。
    13乾隆《夏津县志》卷2《街市》。
    ①道光《藤县志》卷3《风俗志》。
    ②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3《风俗志》。
    ③乾隆《曹州府志》卷7《风土志》。
    ④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志》。
    ⑤乾隆《泰安府志》卷2《风俗志》。
    ⑥顺冶《登州府志》卷8《风俗》。
    ⑦道光《荣成县志》卷1《风俗志》。
    ⑧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⑨道光《济南府志》卷13《物产》。
    ①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3。
    ②光绪《菏泽县乡土志·物产》。
    ③孙钟檀:《山蚕辑略》第29课《制物之变迁》。
    ④王元艇:《野蚕录·杂录》。
    ⑤光绪《临朐县志》卷8《物产》。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九年山东巡抚兼管提督事喀尔吉善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清高宗实录》卷599,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丙午。
    ③乾隆《泰安府志》卷2《物产》。
    ④乾隆《沂州府志》卷33《艺文》。
    ⑤吴树声:《沂水桑麻话》。
    ⑥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3。
    ⑦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3页。
    ⑧孙钟檀:《山蚕辑略》序。
    ⑨民国《文登县志》卷13《土产》。
    ⑩光绪《宁海州志》卷4《食货志》。
    11民国《牟平县志》卷5《政治志·蚕业》。
    ①康熙《长山县志》卷4《物产》。
    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7页。
    ③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92页。
    ④乾隆《曹州府志》卷7《风土》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13《物产》。
    ②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3《物产》;乾隆《鱼台县志》卷1《物产》。
    ③咸丰《青州府志》卷32《风土考》。
    ④宣统《乐陵县乡土志》卷6《物产》。
    ⑤道光《东阿县志》卷2《方域志》。
    ⑥光绪《日照县志》卷3《食货志》。
    ⑦乾隆《高密县志》卷1《物产》;宣统《高密县乡土志·物产》。
    ⑧民国《潍县志稿》卷42《杂稽》。
    ⑨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页。
    ⑩叶春墀:《山东草辫业》,第5页,京都华东石印局1911年版。
    11光绪《莱州府乡土志》卷下《商务》。
    ①光绪《朝城县乡土志》不分卷《商务》。
    ②转引自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
    ③光绪《登州府志》卷21《盐法》。
    ④道光《招远县志》卷1《物产》。
    ⑤民国《文登县志》卷1《山川》。
    ⑥康熙《莱阳县志》卷3《民业》。
    ①道光《蓬莱县志》卷5《食货志》。
    ②同治《黄县志》卷3《风俗》。
    ③光绪《沾化县志》卷1《山川》。
    ④道光《胶州志》卷12《山川》。
    ⑤乾隆《掖县志》卷1《风俗》。
    ⑥嘉庆《寿光县志》卷2《河泊》。
    ⑦康熙《日照县志》卷3《土产》。
    ⑧光绪《登州府志》卷6《风俗》。
    ⑨民国《莱阳县志》卷2《渔业》。
    ⑩康熙《诸城县志》卷2《山水》。
    ①道光《济南府志》卷13《风俗物产志》。
    ②康熙《齐东县志》卷8《杂录编》。
    ③光绪《海阳县志》卷2《盐法》。
    ④光绪《蓬莱县续志》卷5《食货志》。
    ①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②《清圣祖实录》卷215,康熙四十三年正月辛酉。
    ③《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34《户政六·赋役一》。
    ①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1。
    ②乾隆《蒲台县志》卷2《风俗志》。
    ③同治《黄县志》卷首。
    ④景甦、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27页。
    ⑤景甦、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16页。
    ⑥景甦、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十四年山东巡抚准泰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瓦格勒著、王建新译:《中国农书》上册;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272页。
    ①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46页
    ②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44页。
    ③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三十七年山东巡抚徐绩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68页。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33页。
    ①乾隆《东昌府志》卷5《物产》。
    ②康熙《充州府志》卷5《风土志》。
    ③乾隆《夏津县志》卷2《建置志》。
    ④《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218引《太仓州志》。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646页。
    ⑥方苞:《方望溪全集·集外文》卷11《请定经制札子》。
    ⑦嘉庆《寿光县志》卷9《食货》。
    ⑧咸丰《济宁直隶州志》3《物产》。
    ⑨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33页。
    ①道光《东阿县志》卷2《方域志》。
    ②民国《莱阳县志》卷2《实业》。
    ③光绪《肥城县乡土志》卷9《商务》。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33页。
    ⑤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6《风俗》。
    ⑥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物产》。
    ⑦嘉庆《寿光县志》卷13《人物志》。
    ⑧乾隆《宁阳县志》卷1《物产》。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转引自方行:《清代山东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论从——吴承明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据本章第一节相关论述,出租地地租以45%计。
    ②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①转引自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②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8页。
    ③《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46《户政十八·荒政下》。
    ④乾隆《孟县志》卷4上《田赋志》。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500页。
    ⑥民国《茌平县志》卷1《种谷》。
    ⑦光绪《惠民县志》卷16《风土志》。
    ⑧康熙《济宁州志》卷2《疆舆志下》。
    ⑨《齐民要术》卷1《种谷》。
    ①徐新吾:《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215页。
    ②《万历会计录》卷30《内库供应·沿革事例》。
    ③崇祯《历乘》卷12《方产》。
    ④《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85《实业考》。
    ⑤乾隆《孟县志》卷4上《田赋志》。
    ⑥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⑦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①这里的亩制均指大亩,面积为官亩的3倍。
    ②韩梦周:《理堂全集·外集·劝谕养蚕文》。
    ③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433页;光绪《临朐县志》卷8《物产》。
    ④民国《潍县志稿》卷42《杂稽》。
    ⑤民国《续修广饶县志》卷9《政教志·实业》。
    ⑥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4页。
    ⑦转引自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
    ⑧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
    ⑨光绪《海阳县志》,卷2《盐法》。
    ①光绪《蓬莱县续志》卷5《食货志》。
    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7《户部·户口·丁银摊征》。
    ①《大清会典则例》卷35《户部·田赋二》。
    ②《清世宗实录》卷22,雍正二年七月丁未。
    ①《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3编第11分册,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44-282页。
    ②章谦:《备荒通论上》,《清经世文编》卷39,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51页。
    ①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7页。
    ②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载《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刊》第一集。
    ③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④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编:《1947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调查》,1949年出版,第30页。
    ⑤民国《馆陶县志》不分卷《政治志·实业》。
    ⑥民国《临清县志》不分卷《经济志·农业》。
    ①任启运:《清芬楼遗稿》卷1《经筵讲义》,《皇朝经世文编》卷10。
    ②洪亮吉:《意言》,《生计篇》第7。
    ③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齐民四术·庚辰杂著二》。
    ④陈确:《寄祝二陶兄弟书》,《陈确集》文集卷1,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页。
    ⑤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4《农家类序》。
    ⑥曹树基:《大饥荒时代的县级政治:以某县县委会记录为中心》,2009年全国社会史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
    ⑦民国《乐安县志》卷5《礼俗志》。
    ①民国《昌乐县续志》卷9《风俗志》。
    ②民国《荣城县志》卷3《食货》。
    ③道光《重修胶州志》卷14《物产志》。
    ④民国《胶澳志》不分卷《民社志·生活》。
    ⑤民国《东平县志》卷5《风土》。
    ⑥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⑦《济南府志》卷13《风俗》。
    ⑧民国《齐东县志》卷2《地理志》。
    ①民国《沽化县志》卷2《缰域志》。
    ②民国《滕县续志稿》卷2《风士》。
    ③《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02《济南府部》
    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67《青州府部》。
    ⑤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物产》。
    ⑥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物产》。
    ①民国《东平县志》卷4《物产》。
    ②民国《牟平县志》卷1《地理志·物产》。
    ③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物产》。
    ④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齐民四术》卷2。
    ⑤民国《胶澳志》不分卷《民社志·生活》。
    ⑥民国《馆陶县志》不分卷《政治志·实业》。
    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02《济南府部》。
    ②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③民国《馆陶县志》不分卷《政治志·实业》。
    ④袁枚:《随园食单》卷1《须知单》,《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第1115册。
    ⑤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工艺》。
    ⑥民国《茌平县志》卷9《实业志·工艺》。
    ⑦光绪《平度县乡土志》卷15《商务》。
    ①宣统《山东通志》卷86《盐法》。
    ②民国《重修博山县志》卷6《赋役》。
    ①《清圣宗实录》卷221,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王申。
    ②《清圣祖实录》卷271,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
    ③《清经世文编》卷49《户政二十四》。
    ④《清仁宗实录》卷206,嘉庆十四年正月乙丑。
    ①民国《胶澳志》不分卷《食货志·农业》。
    ②民国《清平县志》不分卷《实业志》。
    ③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版。
    ④民国《清平县志》不分卷《实业志》。
    ⑤光绪《费县志》卷1《风俗志》。
    ①乾隆《掖县志》卷1《物产志》。
    ②民国《东平县志》卷5《风土》。
    ③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④民国《东平县志》卷5《风土》。
    ⑤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99页。
    ⑥民国《望都县志》卷10《风土志》。
    ⑦徐新吾:《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219页。
    ⑧李伯重估计清代江南每户每年的棉布消费量在8匹左右。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4页。
    ①民国《昌乐县续志》卷9《风俗志》。
    ②民国《乐安县志》卷5《礼俗志》。
    ③民国《临淄县志》卷15《礼俗志》。
    ④张研:《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⑤民国《昌乐县续志》卷9《风俗志》。
    ⑥民国《沾化县志》卷2《疆域志·风俗》。
    ⑦民国《齐东县志》卷2《地理志》。
    ⑧杜家骥编:《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第3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5页。
    ⑨民国《胶澳志》不分卷《民社志·生活》。
    ①岳秀峰:《题为清禁收麦作曲以重民食疏》,载康熙《续修汶上县志》卷6《艺文志》。
    ②《喀尔吉善所属查禁酒曲及屠耕事奏折》,载《历史档案》1987年第4期。
    ③道光《滕县志》卷12《艺文》。
    ④嘉庆《禹城县志》卷5《食货志》。
    ⑤光绪《邹县乡土志》不分卷《商务》。
    ⑥光绪《章丘县乡土志》卷下《商务》。
    ⑦《诸城县乡土志》卷下《商务》。
    ⑧徐珂:《清稗类钞》第13册《饮食类》。
    ⑨光绪《临朐县志》卷8《风土志》。
    ⑩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卷1《请定经制札子》。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0-121页。
    ②民国《重修新城县志》卷3《方舆志三》。
    ③道光《东阿县志》卷2《方域志》。
    ④民国《青城县志》卷2《户口志》。
    ⑤民国《陵县续志》卷2《风俗》。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2页。
    ②民国《峄县志》卷6《风俗》。
    ③民国《峄县志》卷6《风俗》。
    ④根据民国《长清县志》卷2《地舆志下·人民生活状况》多年的作物与食用品价格的对比,我们估计言每斤价格大约为25文左右,食用油为50文左右。
    ⑤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编:《1947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调查》,1949年出版,第17页。
    ①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志》。
    ②乾隆《续登州府志》卷6《风俗》。
    ③《清圣祖实录》卷215,康熙四十三年正月辛酉。
    ④民国《齐东县志》卷2《地理志》。
    ⑤道光《东阿县志》卷2《方域志》。
    ①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364页。
    ①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998年版,第336页。
    ②无为:《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学术讨论会纪要》,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8期。
    ③叶茂、兰鸥、柯文武:《传统农业与现代化》,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①光绪《肥城县志》卷1《方域志》。
    ②民国《莱阳县志》卷2《实业》。
    ①乾隆三十七年山东巡抚徐绩奏:“小米、麦子每石一两五钱,谷子、高粱每石九钱,黄豆、黑豆每石两,即属近年之中价”。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三十七年山东巡抚徐绩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其他未标价的作物权且比照清前期各作物比价,顺治十一年荞麦大致为小麦价格的50%—56%,黍子大致为小麦价格的70%—78%左右,均合以65%计,每石约值银1两,重量比照谷子;粮食的重量,吴慧指出每石小麦为145斤(《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以此为参考标,参照前述各作物重量比率,大豆、高粱每石136斤,谷子每石127斤。
    ①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②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卷2《市衢》。
    ③《益都丁王集》卷上《招贩附禀》。
    ④《清仁宗实录》卷257,嘉庆十七年五月丙申。
    ①嘉庆《寿光县志》卷9《物产》。
    ②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③康熙《滋阳县志》卷2《物产》。
    ④嘉庆《寿光县志》卷9《食货》。
    ⑤据光绪34年《山东省实业统计》。
    ⑥乾隆《夏津县志》卷2《街市志》。
    ①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卷1《五行志》。
    ②民国《冠县志》卷1《山川》。
    ③赵传集主编:《山东自然灾害防御》,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④袁长极等:《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害》,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史志资料》(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0页。
    ⑤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1页。
    ⑥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宫明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页。
    ⑦《申报》,1877年4月28日。
    ①光绪《德平县志》卷10《祥异》。
    ②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气象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8—339页。
    ③吴树声:《沂水桑麻话》。
    ①《户部抄档:地丁题本——山东(1四)》,乾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山东巡抚法敏题。
    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68《户部·田赋》。
    ③民国《东平县志》卷8《实业》。
    ①王心敬:《水利说》,《清经世文编》卷38《户政十三》。
    ②谢家福:《致金苕人观察书》,《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36《户政十三》。
    ③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1年版,第232页。
    ④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604页。
    ⑤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595页。
    ①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②李渔:《资治新书》第2集卷8。
    ③民国《清平县志》不分卷《实业志》。
    ④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
    ⑤民国《德平县志》卷10《社会》。
    ①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乾隆十九年山东巡抚郭一裕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四》。
    ②《清朝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四》。
    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第十六册《山东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四部丛书》本。
    ④顺治十六年册载688135顷,顺治十五年又报垦5820余顷,顺治十三年大概有地682315顷。
    ①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②民国《济阳县志》卷4《赋税志·田赋》;民国《无棣县志》卷4《赋役志》。
    ③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76—177页。明代有数字可具体计算的22州县折亩率为2.1:1。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二》。
    ②《东华录》康熙五十年正月戊辰。
    ③《清朝文献通考》卷3《田赋三》。
    ④卢纮:《新泰丈量议》,《皇朝经世文编》卷31《户政·赋役三》。
    ⑤《户部抄档:地丁题本——山东(四)》,顺治十二年十月x日巡抚山东等地耿焞揭。
    ⑥《清世宗实录》卷63,雍正五年十一月癸亥。
    ①雍正《朱批谕旨》第34册,第78页。
    ②《清高宗实录》卷142,乾隆六年五月乙酉。
    ③《户部抄档:地丁题本——山东(四)》,乾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山东巡抚法敏题。
    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96《济南府田赋考》。
    ⑤嘉庆《东昌府志》卷8《垦田》。
    ⑥乾隆《历城县志》卷4《地域考二》。
    ⑦《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85《山东赋役考》。
    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96《济南府赋役考一》。
    ②《户部抄档·地丁题本——一般(二)》顺治十二年正月x日兵部主事李倩揭。
    ③民国《高密县志》卷16《杂稽·志余》。
    ④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版,第146页。
    ⑤江太新:《关于清代前期耕地面积之我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⑥民国《昌乐县续志》卷9《风俗志》。
    ⑦民国《乐安县志》卷5《礼俗志》。
    ⑧民国《临淄县志》卷15《礼俗志》。
    ⑨张研:《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①民国《胶澳志》卷3《民社志》。
    ②何凡能,葛全胜,郑景云中国清代城镇用地面积估算及其比较地理学报2002年第6期。原文为147.79平方公里,在计算过程中有10个县出现了重复累加。
    ③据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第170—176页相关论述计算得出。许文指出:山东最大的三个城市历城、济宁和临清合计人口为30万—35万;聊城、德州、胶州、黄县、益都、潍县、博山和泰山8个县每县人口在2万—3万左右,8县人口总计16万—24万;其他96个府州县人口合计为48万。山东全省人口合计94万—107万左右。
    ④乾隆《宁阳县志》卷1《市集》。
    ⑤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①《清高宗实录》卷880,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壬子;卷896,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丁酉。
    ②《清高宗实录》卷1154,乾隆四十七年四月戊寅。
    ①《农工商部电饬东抚兴办垦务》,《申报》1907年3月4日。
    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清朝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乾隆《大清会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
    光绪《大清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同治《钦定户部则例》,(清)载龄,(清)惠祥等纂修,同治十三年户部刻本。《钦定户部漕运全书》,(清)载龄等修,(清)福趾等纂,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李守郡主编:《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守郡主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守郡主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仁和琴川居士编:《皇清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葛全胜主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刑科题本:清代土地占有关系与佃农抗租斗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山东师大历史系近代史室:《清实录山东资料选编》(上中下),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陈振汉、熊正文、李谌、殷汉章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1644—1820)农业篇第二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山东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孔府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济南:齐鲁书社,1981—1985年陆续出版。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许道夫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林修竹:《山东各省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民国九年刊本。
    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5—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编:《1947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调查》,1949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
    (明)王象晋撰、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清)鄂尔泰等撰:、《钦定授时通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清)丁宜曾:《西石梁农圃便览》,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蒲松龄:《蒲松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吴树声:《沂水桑麻话》,见《山东史志丛刊》1991年第4期。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清)孔继汾撰:《阙里文献考》,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包世臣:《安吴四种》,光绪四年刊本。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王先谦:《东华录》,光绪十年广百宋斋本。
    (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
    《申报》,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
    南开大学馆藏《藤县生氏族谱》、《(滕县)古腾刘氏族谱》、《(宁津)荣氏族谱》、《(山东肥城)胡氏族谱》、《高密王氏族谱》、《(济宁)任城李氏家谱》、《(山东掖县)东莱赵氏家乘》、《(山东沂州)丁氏族谱》
    雍正《山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宣统《山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另,本书引用明代至民国各时期山东省方志200余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详见文内注释。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多卷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龙飞等:《富饶的山东》,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与评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何龄修等:《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北:台湾五南图书,2000年。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刘秀生:《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
    刘永成:《清代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彭雨新编著:《清代土地开垦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山东水利史志室:《山东水利大事记》,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孙贻让:《山东水利》,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孙祚民主编:《山东通史》(两卷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业键著、高风等译:《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世业公司,1982年。
    赵冈、刘永成:《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曹树基:《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载《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
    陈冬生:《明清山东种植结构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载《古今农业》2001年第2期。
    陈锋:《清初的招民与垦荒政策》,载《经济评论》1997年第4期。
    陈凤良、李令福:《清代花生在山东省的引种与发展》,载《中国农史》1994年第13卷第2期。
    陈树平:《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情况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从翰香:《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清末民初华北平原冀鲁豫三省的农村》,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从翰香:《十四世纪后期至十六世纪末华北平原农村经济发展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邓亦兵:《清代前期的粮食运销和市场》,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邓亦兵:《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邓亦兵:《清代前期某些农业生产资料的运销》,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杜会》,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方行:《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方行:《清代的农村市场》,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
    方行:《清代前期北方的小农经济》,载《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方行:《清代前期的封建地租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方行:《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高王凌:《马尔萨斯阴影下的人口争论》,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高王凌:《明清时期的耕地面积》,载《清史研究》1992年第3期。
    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载《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
    郭士忠:《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山西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郭松义:《清代北方旱作区的粮食生产》,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郭松义:《清代的劳动力状况和各从业人口的大体匡测》,载于《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松义:《小农经济运作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郭松义:《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载《清史论丛》第7辑。
    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载《地理研究》2005年第6期。
    何凡能、葛全胜、郑景云:《中国清代城镇用地面积估算及其比较》,载《地理学报》2000年第6期。
    黄冕堂:《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载《文史哲》1990年第3期。
    黄启臣:《清代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
    姜守鹏:《明清时期的北方劳动力市场》,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江太新:《关于清代前期耕地面积之我见》,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江太新:《论清代前期耕地的挖潜与改造》,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姜涛:《清代人口统计制度与1741—1851年间的中国人口》,载《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
    姜涛:《一七四零年前的清代人口》,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柯建中:《略论明清时期小农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李伯重:《明清江南与外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其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李伯重:《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和荒政》,载《读书》2002年第10期。
    李伯重:《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李华:《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意义》,载《清史研究集》第5辑。
    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李令福:《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
    李令福:《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载《古今农业》2004年第1期。
    李令福:《清代山东省粮食亩产研究》,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
    李文治:《从地权形式的变化看明清时代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李文治:《论明清时代农民经济商品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李向东:《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评析》,河南大学2001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李燕光:《清初的垦荒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1期。
    林璧属:《试论汉至清初的人口过剩》,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刘永成:《清代前期的农业租佃关系》,载《清史论丛》第2辑。
    鲁克亮:《清末民初的灾荒与荒政研究(1840—1927)》,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路遇:《清代山东闯关流民问题研究》,载《东岳论丛》1987年第4期。
    骆毅:《清朝人口数字的再估算》,载《经济科学》1998年第6期。
    马小鹤:《清代前期人口数字勘误》,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毛兴文:《山东花生栽培历史及大花生传入考》,载《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
    牛淑萍:《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曲伟强:《清前期山东农业经济的若干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商鸿逵:《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的过程及其成就》,载《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史建云:《浅述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劳动力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苏远渠:《清代山东运河水灾与两岸农村社会经济》,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孙百亮、孙静琴:《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口、耕地与粮价变迁》,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与农业危机》,载《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孙连华、姜涛:《清代人口统计辨析》,载《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万红:《明代与清初全国耕地数的历史比较》,载《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万红:《试析清初全国耕地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载《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汪涛:《晚清登州府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山东为例(1368—1949)》,载《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王荣梅:《试论清代山东粮棉布盐的流通(1644—1840)》,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王兴亚:《明清时期北方五省棉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期。
    王兴亚:《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吴慧:《清前期粮食的亩产、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
    吴继轩:《明清时期山东西部运河沿线地区棉花的种植与发展》,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肖爱树:《清代中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载《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徐爱华:《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徐浩:《论清代华北农业的粗放经营》,载《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徐浩:《清代华北农村人口和土地状况的考察》,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徐浩:《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徐秀丽:《中国近代粮食亩产的估计——以华北平原为例》,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许檀、经君健:《明清时期山东生产资料市场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华北等若干区域的比较》,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载《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载《历史档案》1992年第1期。
    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许檀:《清代前中期的沿海贸易与山东半岛经济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4期。
    许檀:《清代山东牲畜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许檀:《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许檀:《区域经济与商品流通——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杨扬:《试论清前期山东区域商品市场格局的变迁》,郑州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张佩国:《近代山东上地占有权分配的历史演变》,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
    张祥稳、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米之动因》,载《明清史》2008年第2期
    张研:《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张岩:《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载《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
    赵士文:《论清代山东对水旱自然灾害的防治》,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论文打印稿。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郑起东:《清代华北的农业改制问题》,载《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
    郑正、马力、王兴平:《清朝的真实耕地面积》,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4期。
    周荣:《对清前期耕地面积的综合考察和重新估价》,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及其影响》,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