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易传》法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精神都能从《周易》古经及《易传》中找到根源,其中就包括法律文化。《易传》是对《周易》古经最古的阐释,同时又是一部在文献、历史、哲学等方面均产生广泛影响的著作,历来为学人所关注。《易传》以解经的方式阐述其法哲学思想,实现了对古经法哲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其易学思维方式是法哲学思想的依据。《易传》通过对古经的阐释,除去卜筮之意,创造性地构建了自成体系的儒家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把两者统一于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中。《易传》法哲学思想在形成过程中,与各家法哲学思想产生了融合,因此具有兼容并蓄的特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今天进行法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本文选取《易传》法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易传》法哲学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内容、与先秦各家法哲学思想的关系、主要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易传》法哲学思想产生的渊源。本文将《易传》法哲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法哲学思想。《易传》是对《周易》古经最古的阐释,《周易》古经的法哲学思想是《易传》法哲学思想的重要渊源,《易传》通过对古经的阐释,继承、发展和丰富了古经的法哲学思想。本文对古经法哲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和发掘,为《易传》法哲学思想阐述奠定了基础。《易传》诞生于百家争鸣的时代。春秋时期法律革新思想的出现和战国各家法哲学思想都是《易传》法哲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渊源。本文通过分析《易传》的成书、学术思想的归属,说明“经”到“传”的关系,论证了《易传》不但凝结了儒家的智慧,也吸取了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
     第二章论述《易传》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易传》所包含的法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易传》的成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所蕴含的法哲学思想也必定呈现出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十翼”各篇各具特色,因此《易传》的法哲学思想内容丰富,且文字流畅,表述清晰。笔者将《易传》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明慎用刑、宽柔相济,崇德重民、礼法结合,和谐中正、无讼息讼三个篇节,每一节又论述了这些法哲学思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主要论述《易传》法哲学思想与先秦各家法哲学思想的关系。《易传》虽然是儒家的典籍,但《易传》绝没有拘泥于儒家的视野,因为所处时代的优势,《易传》得以兼容了多家思想,吸收各家思想之所长,形成一个兼容并蓄的庞大体系。作为儒家经典,《易传》法哲学思想与先秦儒家法哲学思想是相互交融的,而对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思想则是采取了吸纳和扬弃的态度。通过本章的论述,可以较为清晰的了解《易传》与各家思想之间的关系,这不但能够佐证先秦各家法哲学思想是《易传》法哲学思想的重要渊源,而且可以深刻的理解《易传》法哲学思想兼容并包的特质。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易传》法哲学思想的特色。本章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论述了《易传》以解经的方式阐述其法哲学思想;二是论述了“天人合一”是《易传》法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三是论述了“崇德重民”是《易传》法哲学思想的价值追求。本章是对《易传》法哲学思想的总结,展现出《易传》法哲学思想成熟发展的一面,也展现出它对于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第五章主要论述《易传》法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易传》成书之后,中国社会步入了“大一统”的时代。因此,本文论述了《易传》法哲学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两部分内容。本章落脚于选题之意义所在,以古论今,通过论述《易传》法哲学思想几千年来的深远影响,来寻求《易传》法哲学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启示和意义,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归纳。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在“经”与“传”分离的基础上论述《易传》的法哲学思想,厘清《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和《易传》法哲学思想,学术界现有的对《周易》法哲学思想的研究,一般都没有区分经传,而是将两者混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周易》古经和《易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因为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两者所反映的法哲学思想必然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选题为《易传》法哲学思想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二)在论述《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和《易传》法哲学思想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易传》法哲学思想对《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指出《易传》法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实现对古经的超越,则在于《易传》对各家思想的吸纳和扬弃,展现出《易传》法哲学思想兼容并蓄的思想特质。
     (三)分析了《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和《易传》法哲学思想与儒家法哲学思想之间的相互交融,指出了《周易》古经—《易传》、《周易》古经——儒家法哲学思想、儒家法哲学思想——《易传》之间的关系。同时论证了正是因为这样的相互交融,才使得儒家法哲学思想能够在激烈的交锋中长期占据着封建主流法律思想的地位,也使得《易传》法哲学思想借儒家思想的发展而得以传承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因为《周易》经传所蕴含内容的博大精深,对其法哲学思想未能进行更为全面的整理和发掘,必定出现了许多遗漏之处。特别是对《周易》古经法哲学思想的论述,因为所学有限,对现有史料的掌握和理解尚有不足,因此未能挖掘出更多且有价值的法哲学思想,必定影响到了对《易传》法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对史料理解不够准确、运用不甚恰当的现象。在许多观点的论证上,不够严密,有牵强之嫌,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考量和修正。
     (三)文章中某些章节的安排还存有不甚妥当之处,个别章节在前后顺序上似乎不够通顺。论述的内容及引用的资料都存在重复现象,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Zhou-yi is the fountainhead of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the Zhou-yi ancient classic and Yi-zhuan in two parts.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whole Chinese culture and can benefit from the Zhou-yi ancient classic and Yi-zhuan to find root causes, including legal culture. Yi-zhuan discussed the legle philosophy thought by the method of interpreted zhou-yi ancient classic,herited and transcend the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contained very extensive, there is not only a natural science, but also the Zhou-yi ancient classic.the mode of thinking is the philosophy basices of the legal philosophy. Th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divination, Yi-zhuan creatively constructed a system of Confucian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view, and put both in the organic whole.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had a fally inclusive end equitable character.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in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t is the wisdom of our ancestors, but also today's legal history of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pectively, from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generated origins, the main content, and pre-qin philosophy various law relationshi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discussion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is the origin of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This article will make the origin of legal philosophy in Yi-zhuan aimed at two aspects, one is ancient by the method of the Zhou-yi philosophy, the other i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philosophy in each method. Yi-zhuan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 ancient classic by the most ancient, the Zhou-yi ancient classic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the Yi-zhua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cient classics,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enrich the method of philosophy of ancient classics.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the ancient classics philosophy and explore, for Yi-zhuan legal philosophy laid the foundation. Yi-zhuan was born in the era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emergence of the legal innovation thought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rom legal philosophy is Yi-zhuan philosophy produce important origin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s,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the ownership,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 to biography,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Yi-zhuan is perhaps the epitome of Confucian wisdom, also learned the essence of Taoism, legalism and mohism and other variou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egal philosophy.of Yi-zhuan. In previous studies, reviewd and summarized the legal philosophy.of Yi-zhuan. Yi-zhuan.is a book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roces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its philosophy of law must also show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dvanc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hi-yi each piece unique, so Yi-zhuan Philosophy of Law is rich in content and writing fluency, expression clear. The author of Yi-zhuan Philosophy of Law summariz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aution punishment, supplement with mercy,Respect the virtue 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ublic, etiquette combination, harmony and fair, no litigation interest litigation three articles section, each section has discussed the Philosophy of Law contains specific content.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qin philosophy and the legal philosophy in Yi-zhuan. Yi-zhuan although i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ut it never constrained by the Confucian view,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time, Yi-zhuan is compatible with several ideas, absorption, director of various thoughts, formed a huge system of eclecticism. As a Confucian classic, Yi-zhuan legal philosophy thought and method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mutual blend, in Taoism, legalism and mohism and other various sublation is adopted to absorb and attitud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is chapter, can be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ideas, this will not only support the pre-qin's legal philosophy thought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legal philosophy of Yi-zhuan, but also deeply understand the legal philosophy in Yi-zhuan compatible and package qualit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legal philosophy in Yi-zhuan.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ouds:Yi-zhuan discussed the legal ilosophy thought by the method of interpreted zhou-yi ancient class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Yi-zhuan,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and people is the pursuit of value. This chapter is the summary of the legal philosophy thoughts of Yi-zhuan, show the mature of the legal philosophy thoughts of Yi-zhuan,also show its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s law philosophy though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When the Yi-zhuan in book form, Chinese society entered a unified era.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Yi-zhuan philosophy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feudal socie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modern rule of law. Arrival of this chapter in the meaning of topic selection, to the ancient theory of today,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law philosophy to seek legal philosophy in Yi-zhuan enlighten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rn rule of law,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full text summary and induction.
     The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一)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Yi-jing and Yi-zhua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philosophy of law in Yi-jing from that in Yi-zhuan. Most of the present studies on philosophy of law of Zhou-yi root in the combination of Yi-jing and Yi-zhuan, instead of separating the two area. Sinc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Yi-jing and Yi-zhuan are different, specifically in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nomics, the philosophy of law of Yi-jing and Yi-zhuan are necessarily of apparent difference. The choice of research topic, i.e. the study on the philosophy of law of Yi-zhuan, is made on such consideration.
     (二)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laws of philosophy, i.e. that of Yi-jing and that of Yi-zhua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heritage by Yi-zhuan from Yi-jing and the transcendence by the former over the latter.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cendence by the philosophy of law of Yi-zhuan lies in the absorbing and abandoning all schools of thoughts, which presents the inclusive characteristics of philosophy law in Yi-zhuan.
     (三)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and blending between the two philosophies of law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riangle relationships among Yi-jing, Yi-zhuan, philosophy of law in Confucianism.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because of such blending and interaction, the philosophy of law in Confucianism can take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feudalism law system, which in return makes it possible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the philosophy of law of Yi-zhuan develops itself and influence the future generations.
     The inadequacies of this paper
     (一) Since Zhou-yi is profound and contains abundant knowledge, the author should have made a more complete exploration, which leaves a lot of blanks. Particularly, for the discussion and elaboration of philosophy of law of Zhou-yi,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e lack of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the author has not made more valuable conclusions about philosophical thought, which hampers the depth and width of the study on the philosophy of law of Yi-zhuan.
     (二) During the writing process, the author is not able to avoid the imprecise understanding and in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ata. For some proposed ideas, the author has not made sufficient argumentation nor provided adequate supporting evidence, which is left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三) The arrangement of some of the chapters is not appropriate, and especially, some chapters contains certain disorder. The quotation and reference are repeated sometimes,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improved further.
引文
① 参见刘日明:《法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②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郑永流译:《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8页。
    ④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⑤ 刘日明:《法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 参见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上篇—法哲学的基本范畴。
    ② 《四库全书》卷一,经部易类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①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6、27页。
    ②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10、14、19、28、29、55页。
    ③ 韩国磐:《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0页。
    ④ 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0页。
    ① 黄震:20世纪的《周易》法律文化研究——以中国法学文献为中心的实证考察,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从希斌:《<易经.>中的法律现象》,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②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 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3页。
    ② 林明、徐艳云:《<周易>古经‘明德慎罚’观辨析》,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
    ③ 陈汉生:《<周易>的法律思想及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
    ④ 崔波、高秀昌:《<周易>法律思想初探》,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3卷第3期。
    ⑤ 谭德贵:《<周易>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法学论坛,2003第18卷第4期。
    ⑥ 崔磊:《<易经>的刑法哲学导读》,天中学刊,2011年2月。
    ⑦ 林丛、张韶宇:《易象视域下的法学观—论<易传>的法律观》,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⑧ 陈思:《<周易>中的讼卦与中国传统讼观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2月。
    ⑨ 耿志勇、陈莉:《<周易>犯罪学思想探析》,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① 李先簦在《五帝时代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一文中认为,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期称为五帝时代比称为传说时代或酋邦更为贴切,更为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实际,研究五帝时代以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是可信的。载《中原文物》2005年第5期。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3页。
    ②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10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9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15页。
    ③ 崔永东:《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1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19页。
    ② 顾迁注译:《尚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80页。
    ③ 参见顾迁注译:《尚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80页。
    ④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1页。
    ① 张宗友注译:《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297页。
    ②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18页。
    ① 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 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页。
    ③ 刘大钧:《大易集说》,巴蜀书社,2003年版,前言。
    ①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页。
    ②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页。
    ③ 林忠军:《试论易学象数起源与<周易>文本形成》,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④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7页。
    ⑤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7页。
    ①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③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①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10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③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2页。
    ④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10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⑧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⑨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⑩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2-243页。
    ① 从希斌:《易经中的法律现象》,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③ 顾迁注译:《尚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37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⑤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4页。
    ⑥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⑦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44-252页。
    ① 谢阳举:《周易》本为礼经说,儒道佛思想文化。
    ② 武树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③ 武树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④ 武树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⑤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④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⑥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13页。
    ⑦ 转引自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页。
    ①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22页。
    ②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10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⑥ 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26页。
    ⑦ 参见吴友仁、李正辉注译:《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326-327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8-69页。
    ⑨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上),九州出版社,第68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④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01页。
    ①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95页。
    ②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5-6页。
    ③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5-6页。
    ④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9页。
    ⑤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9页。
    ① 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6页。
    ② 参见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60164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9页。
    ④ 参见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⑤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0页。
    ⑥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0页。
    ①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82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9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15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291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283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295页。
    ⑦ 参见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① 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40页。
    ② 参见杨二奎:《道家法治理念之精义》,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③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④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① 金景芳:《周易通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② 参见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③ 参见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④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⑤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页。
    ① 这一点笔者在后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述。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①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31页。
    ②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③ 参见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②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③ [春秋]左丘明著,罗家湘注译:《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④ 《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此缀以度,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392页。
    ②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③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 [春秋]左丘明著,罗家湘注译:《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320页。
    ⑤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第282页。
    ①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 武树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①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②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6页。
    ③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④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页。
    ①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①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 崔永东: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的法律思想试析,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
    ① 武树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页。
    ②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9页。
    ③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9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①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③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④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42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⑥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下),九州出版社,第333页。
    ⑦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98页。
    ⑧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62页。
    ①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 [战国]孟子等著:《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8页。
    ③ [战国]孟子等著:《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31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⑤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38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著:《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④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2004年版,第301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⑥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九州出版社,第320页。
    ⑦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39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①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九州出版社,第319-320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③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下),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⑤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02页。
    ⑥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 《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0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⑧ 参照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2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②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3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⑤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26页。
    ⑥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00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③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46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320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①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③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19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④ 钱兴奇等注:《礼记》,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353页。
    ⑤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6页。
    ① 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75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③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卷首,《论易之三名》,九州出版社。
    ④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8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②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6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④ 余敦康:《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2006年8月24日《光明日报》。
    ⑤ 张涛:《周易浅说》,《周易文化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8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 [春秋]左丘明著,罗家湘注译:《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②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7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⑤ 李宝玉:《易经》阴阳和谐思想及其评价,求索,2008年第6期。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③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 《周易正义》卷首, 《论易之三名》,九州出版社。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④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1页。
    ②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0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② 参照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 张涛:《周易浅说》,《周易文化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8页。
    ①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8页。
    ① 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5页。
    ④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5页。
    ①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6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⑤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⑦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7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⑨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7页。
    ⑩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86页。
    11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12 [宋]朱熹著,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②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88页。
    ③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88页。
    ④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2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⑥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90页。
    ⑦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⑧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5页。
    ⑨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①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91页。
    ②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第137页。
    ③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5页。
    ④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7页。
    ① [春秋]左丘明著,张宗友注译:《左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② 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③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④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① 徐进:《礼治的精义及其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②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4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刘书玉: 《天人合一易儒交融——论<周易>与儒家精神》,国学研究,总第452期。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②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⑤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⑥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⑦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⑧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⑨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6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①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9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4页。
    ② 王进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思想的哲学解释》,文史博览,2007年第1期。
    ③ 郭建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①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② 高秀尝注译:《墨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③ 高秀尝注译:《墨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④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7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9页。
    ③ 李维新、郑诚、侯燕、魏崇周、李小山注译:《韩非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④ [汉]刘向集绿:《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5—1196页。
    ① 李叔毅:《漫说易道》,《周易文化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3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① 刘玉建:《<易传>宇宙生成论的建构——<易传>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前提》,周易研究,2009年第5期。
    ① 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② 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③ [唐]李鼎祚撰集,《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12页
    ④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② 武树臣:《<易经>与我国古代民法》,法学,1987年第4期。
    ① 金景芳:《周易通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第1页。
    ①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第398页。
    ② 颜炳罡:《论易传的整体思想》,周易研究,1988年第1期。
    ①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13页。
    ②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13页。
    ③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434页。
    ④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7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1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③ 王永平:殷周之际天命观的转变与《周易》哲学思想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④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69页。
    ⑤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⑥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71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① 苗润田:《论<易传>的天人学说》,周易研究,2011年第6期。
    ②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③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④ 苗润田:《论<易传>的天人学说》,周易研究,2011年第6期。
    ① 王弼撰、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282页。
    ② [清]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639页。
    ③ 王新春:《易学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① 王志跃:《<易传>:从自然秩序到社会秩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①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03页。
    ① 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② 郭建:《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① 田莉姝: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演变之规律研究,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9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7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5页。
    ⑤ 田莉姝: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演变之规律研究,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9页。
    ② 郭建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③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 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②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① 郭建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 引自:徐志锐:《周易》经纶治国论,《周易研究》1992年第1期。
    ②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卷二十三。
    ③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 顾迁注译:《淮南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② [汉]董仲舒,周桂钿译注:《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卷五十六。
    ④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卷五十六。
    ⑤ 《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① 转引自倪正茂等: 《中华法苑四千年》,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415页。
    ② 参见马作武:《古代息讼之术探讨》,《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③ 于语和:《周易》“无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政法论丛,1999年第3期。
    ④ [唐]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页。
    ① 参见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唐]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 粟斌:《儒家法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
    ① 黄江燕、李家鹏、乔刘伟:《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学理论,2012年第30期。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①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 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②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 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2-223页。
    《论语》: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
    《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徐儒宗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周礼》:吕友仁、李正辉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春秋]左丘明著,罗家湘注译:《国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韩非子》:李维新、郑诚、侯燕、魏崇周、李小山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礼记》:李慧玲、吕友仁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左传》:张宗友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尚书》:顾迁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墨子》:高秀昌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魏]王弼撰,[晋]韩康伯注:《周易注》,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魏]王弼撰,[唐]孔颖达疏,余德培点校:《周易正义》: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宋]朱熹撰,柯誉整理:《周易本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清]李光地撰,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宋]程颐撰,王孝鱼点校:《周易程氏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刘大钧、林忠军:《周易古经白话解》,山东友谊书社,1990年版。
    刘大钧主编:《大易集述》,巴蜀书社,1998年版。
    刘大钧、林忠军译注:《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林忠军:《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王新春:《易学与中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金景芳:《周易通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杨鸿儒:《易经导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版。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俞荣根:《道统与法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武树臣、李力著:《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武树臣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维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以历代古籍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景凡、俞荣根:《孔子的法律思想》,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
    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观》,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孙春增:《先秦法哲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乔伟、杨鹤皋主编:《孔子法律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杨鹤皋:《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建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程树德:《九朝律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刘星:《中国法律思想导论——故事与观念》,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郑永流译:《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刘大钧:孔子与《周易》及《易》,《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2期。
    林忠军:从帛书《易传》看孔子的易学解释及其转向,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林忠军:《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林忠军:《易传》符号解释视域下的儒道互补会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林忠军:孔子儒学视域中的筮占观,《学术月刊》,2010(12)。
    武树臣:《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上下),《中国法学》,1987年第4—5期。
    刘彬: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实质和意义,《孔子研究》,2011第2期。
    郭沂:儒学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现代价值,《浙江学刊》,2010年第11期。
    程石泉:《孔子与<易经>—马王堆帛书<易>之经传中新发现》,《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廖名春: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王新春、刘光本:《易传》“人文化成”的价值理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7期。
    苗润田:论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限度,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
    苗润田: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
    颜炳罡: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政治文明,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
    颜炳罡: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刘玉建:《易传》宇宙生成论的建构—《易传》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前提,《周易研究》,2009年10月。
    池田知久:《周易与原始儒学》,《清华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何泽恒:《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覆议》,《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
    何泽恒:《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覆议(续)》,《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林义正:《论<周易>与孔子晚年思想的关系》,《哲学评论》,(台湾)第19期,1996年。
    陶磊:《早期儒家与易学》,《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杨亚利:《孔子作<易传>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张克宾:《由占筮到德义的创造性诠释—帛书<要>篇“夫子老而好<易>”章发微》,《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赵建功:《先秦儒家易学略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探源》,《法学研究》,1980年第4期。
    管建莉:《为政以德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思想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吴晓梅:《儒家思想与现代道德和法治》,《法学》,1997年第4期。
    杨磊:《儒家思想对现代法治的意义》,《法治论丛》,2004年第11期。
    余经林:《论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及其法律化》,《政法论坛》,1996年第1期。
    孙莉:《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李昕:《中华法系的封闭性及其成因》,《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
    赵运锋:《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律思想的共鸣》,《焦作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孙熙国:《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殷雅辉、张文郁:《周易》法治思想探析,《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卷第1期。
    谭德贵:《周易》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法学论坛》2003年第4期。
    崔永东:《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制度》,《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崔永东: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孔子研究》,2001年第5期。
    从希斌:《易经》中记载的商周自由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从希斌:《易经》与周代的刑罚适用原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从希斌:《易经》军事思想管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从希斌:《易经》与周代的刑罚适用原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张家国:《周易》古经之刑罚内容述论,《黄冈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耿志勇、陈莉:《周易》犯罪学思想探析,《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崔波、高昌秀:《周易》法律思想初探,《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9月第13卷第3期。
    刘新华:从数字卦和卦象看《周易》的成书,《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
    王永平:殷周之际天命观的转变与《周易》哲学思想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谭德贵:《周易》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法学论坛》,2003年第4期。
    王天彤:《周易》的明讼救法的治民思想,《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张家国:《周易》古经之刑罚内容述论,《黄冈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耿志勇、陈莉:《周易》犯罪学思想探析,《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徐志锐:《周易》经纶治国论,《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
    王志跃:《易传》:从自然秩序到社会秩序,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陈思:《周易》中的讼卦与中国传统讼观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2月。
    徐艳云:《易经》与殷周法制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程旺:孔子易学哲学思想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栗斌:儒家法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田莉姝:中国封建主流法律思想演变之规律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王晓飞: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律建设的影响研究信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贾剑虹: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时显群:论先秦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寇纪元:从儒法论争到儒法结合:我国儒家法律传统的形成及现代思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宋文卓: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谭倩:两周狱讼制度的特征及其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