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地区城镇化与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镇或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发展速度随着生产力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世界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呈加速趋势。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5年11月1日零时,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3.0%。而内蒙古的城镇人口比例已达到了47.2%。虽然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4.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水平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内蒙古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系列问题。
     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也是主导产业。内蒙古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就“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性的依据。
     在本研究中,经过对内蒙古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材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搜集数据资料,进行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角度对比分析,找出了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对草原畜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本研究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内蒙古的城镇化,除具有城市聚集一般效应的作用外,对解决内蒙古草畜矛盾也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能够解决内蒙古农牧民转移出路,减轻人口对草地资源的压力。同时,城镇化促进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对牧区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条件。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草原畜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高城镇化率、低辐射度,城镇发展与草原畜牧业发展脱节;城镇化进程中农牧民缺乏组织,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牧民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生态文化的萎缩等等。因此,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出路关键在于如何把城镇化与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内蒙古的城镇化与草原畜牧业发展相脱节,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局面打不开,那么,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陷入困境之中,草原文化和生态文化将成为历史陈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奔小康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目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or cities is a certain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it is also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is inclined to accelerate with the changes of productivity,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world’s economic gros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the statistics bureau, the urbanization increases by 43.0% in 2005,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dds up to 47.2%. Although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Inner Mongolia is 43.0%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level, compared with world level, it also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refor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ner Mongolian urbanization is a necessary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this change,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of Inner Mongolia will face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of Inner Mongoli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cial economy.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is not only the special industry of Inner Mongolia, but it is a leading industry. The acceleration of Inner Mongolian urbanization has many good effects on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This essay does a deep research into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urbanization on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to provide practical evidenc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the author analyses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humanity and finds out the influence and the problems that the urbanization will have on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Besides, the author comes up with som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urbaniz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lso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What’s more, the urbanization.
引文
[1] 《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 2006》,国家统计出版社,2006 ,第 120 页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中国大白科全书出版社,第 1125 页
    [3]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 1 页
    [4] 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2,第 1 页
    [5] 张秉铎,《畜牧经济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出版社,第 25—26 页
    [6] 李树琼,《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7] 朱林兴,《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8] 杨重光、刘维新,《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6
    [9] 蔡孝箴,《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8
    [10] 叶孝理,《现代城市管理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
    [11] 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12] 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13]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14] 程春满、王如松,城市化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1998.5
    [15] 邹彦林,我国城市发展宏观思考 [J], 《江淮论坛》,1999.2
    [16] 侯蕊玲,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 1999.2
    [17] 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2,第 36 页
     [18]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 149 页
     [19]《中国统计年鉴 2006》,国家统计出版社,第 101 页
    [20] 内蒙古日报,《畜牧业、农业、生态》版, 2007.11.2
    [2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85845/85850/88531/6008276.html
    [22] http://news.cnfol.com/070713/101,1281,3154311,00.shtml
    [23] 章祖同,刘启.《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02~189;李青丰,胡春元,王明玖.浑善达克地区生态环境劣化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干旱地区资源与环境》,2001
     [24] 常秉文.合理利用草原,发展草原畜牧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6,12
     [25]《内蒙古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出版社,2001,第 120 页
    [26] http://www.jgny.net/news/200707/67129.htm
    [27] 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中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西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引自《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析》, 2005.12
    [29] 胡丰.《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增长中的投资问题—立足西部和内蒙古的研究》[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9,第 20—25 页
    [30] 林祥金.欧洲农业灾难对世界农业的教训[J].《世界农业》,2002,2
    [31] 天莹.国外畜牧业再认识与内蒙古畜牧业现代化[C].经济社会蓝皮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析》.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12
     [32] (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高锨、温平、李继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300 页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32 页
    [36] 宋蜀华, 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第 67-68页
    
    [37]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 1 页
    [38] 同上,第 3 页
    [39]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N},光明日报,2006.7.24
     [40] 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1] 西奥多·W·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2003,第 4、24页
    [42] 同上, 第 132—133、136 页
    [43] 现代畜牧业课题组,国外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基本做法及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模式设计,畜牧经济,2006.42 卷,第 20 期
     [44] 天莹,国外畜牧业再认识与内蒙古畜牧业现代化[C],《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析》,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12
     [45]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 16 页
    [46]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第 71—72页
    [1] 马克思.《资本论》[M],第 1、2、3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 1—4 集. 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
    [4] 王来喜.《资源转换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
    [5] 王来喜.《蒙古商贸研究》[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5
    [6]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7] 李曦辉.《民族地区产业经济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7
    [8] 胡丰.《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增长中的投资问题[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9
    [9] 王雅红.《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M]. 民族出版社,2005.9
    [10] 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
    [11] 李润.《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M].民族出版社,2005.1
    [12] 黄万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研究》[M]. 民族出版社,1994
    [13] 孟世军.《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4]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 黄万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6] 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1.7
    [17] 经济社会蓝皮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析》[M].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12
    [18] 莫·特木尔扎布(蒙古国).《草原畜牧业》[M]. 乌兰巴托:国家出版局,1989
    [19] 小長谷有紀,シンジルト,中尾正義.《中国环境政策—生态移民》[M]. 昭和堂,2005.9
    [20] 佐藤洋一朗. 《里と森》[M].朝日新闻社,2005.9
    [21] 德尼·古莱(美).《发展伦理学》〔M〕.高锨、温平、李继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 包玉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碰撞·结果· 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7,4
    [2] 包玉山.经济—文化视角下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制度原因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 额尔敦扎布.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1
    [5] 额尔敦扎布.草原荒漠化的制度经济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6] 王来喜,赵萨日娜. “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发[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 王来喜.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变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 李相合.论内蒙古产业集群战略[J].北方经济,2007,3
    [9] 李相合.区域经济协调: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0] 乌日陶克套胡.论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基本矛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1] 刘秉龙,乌日陶克套胡. 循环经济产业分工的动力、结构和矛盾[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2] 包凤兰.内蒙古牧区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3] 丁馨怡,况明生,杨引弟. 内蒙古西部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14] 李刚,尹东梅.城镇化进程中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7,1
    [15] 李剑富,郭金丰.论城镇化过渡与过度城镇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
    [16] 许经勇.我国城市化的目标,城乡一体化[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3
    [17] 麻三山,余铃.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再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17] 王俊敏.内蒙古城镇化问题之我见[J].理论研究,2003,1
    [18] 刘俊.关于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2,4
    [19] 钱灵犀.内蒙古社会发展主题:观念、民生、城镇化[J].理论研究,2002,3
    [20] 周维德.关于进一步推进内蒙古城镇化的调研报考[J].北方经济,2002,12
    [21] 朱晓俊.正确认识内蒙古城镇化水平[J].北方经济,2002,1
    [22] 朱晓俊.调整城乡结构,大力推进内蒙古城镇化进程[J].理论研究,2002,1
    [23] 恩和,额尔敦布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与草原畜牧业.第三次中日经济研讨会,2006.8
    [24] 任其怿.从土地政策和公司经营看美国西部畜牧业发展[J].农业经济导刊,2004,7
    [25] 文明.简述草原畜牧业的生态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1
    [26] 李翠霞.国外绿色(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8
    [27] 孟淑红,图雅.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J].北方经济,2006,9
    [28] 现代畜牧业课题组. 国外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基本做法及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模式设计[J].畜牧经济,2006,20
    [29] 林祥金.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4/2005
    [30] 林祥金.发挥比较优势,加速畜牧业发展[J].调研世界,2002,6
    [31] 林祥金.21世纪中国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0,2
    [32] 张建娥,王建民.草原禁牧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调查分析[C]. 2006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
    [33] 乌云格日勒,王德霞等.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草原与草坪,2004,3
    [34] 贾原.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 内蒙古草业,2007,1
    [35] 修长柏.试论牧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36] 郭锡平,乌日根,吉利.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草业,2006,2
    [37] 常秉文.合理利用草原,发展草原畜牧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6,12
    [38] 包利民,杜富林 .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39] 李海,马晓燕等.草原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7, 44 (S2)
    [40] 侯安宏,高晓霞等. 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建设[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
    [41] 萨·巴特尔. 内蒙古生态畜牧业的战略目标及其伦理分析[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2] 包凤兰. 论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3] 滕有正,乌海芝.草原循环经济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4] 伊德日克. 我国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J].前沿,2003,12
    [45] 伊德日克.关于草原畜牧业产业化途径问题的思考[J]. 前沿,2004,12
    [46] 张树安,王昕.论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畜平衡和畜草平衡[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3
    [47] 贾原.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内蒙古草业,2007,3
    [48] 李志平. 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中国绿色时报,2007.3.9
    [49] 吉田顺一(著),阿拉腾嘎日嘎(译). 游牧及其改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50] 韩美群.马克思文化概念的多维透视[J].江汉论坛,200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