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投资者及债权人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有助于投资者正确投资决策,有助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及资信进行评估等,从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不实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社会信誉危机;容易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在两权分离的经济环境下,不实会计信息使所有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实会计信息容易导致债权人形成大量呆坏帐(包括银行不良贷款);不实会计信息是国家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不实会计信息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耗费的经济资源)。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虚假方面,会计信息虚假已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2003年3月7日,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被抽查单位的资产和利润失真度明显下降,会计师事务所的总体审计质量有所提高,但假凭证、假账、假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五假”问题不容忽视,会计打假问题仍任重道远;证券市场上披露的红光事件、琼民源案、银广厦造假案等只是揭露了会计信息虚假冰山之一角;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受信息提供者或信息需求者的影响,其真实性同样令人担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呢?
    本文观点:会计信息失实有其客观原因,诸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会计人员的过失性行为等。但笔者在本文更强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又从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分别阐述。
    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分析,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有:政府官员或经营者从有利于考评自己业绩的角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会计主体出于税收目的,降低存货、多转成本,从而降低利润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社会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会计主体提供良好的财务状况以获取投资者或债权人的信任等。在这里笔者重点强调: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机制下,由于企业(政府)业绩考评体系的不完善、全面,从而使经理阶层(受托经营者)有机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供不能真实反映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从而损害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的利益,即经营者有动机和条件操纵会计信
    
    息生成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经理人行为)。
    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分析,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有:政府中的个人、部门及地区为了自身或小集团的利益,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银行等债权人在贷款发放之后不需要不利于其业绩考核的真实会计信息;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基于投机的目的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等。
    基于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性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
    事前预防具体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消除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强化违规责任,提高欺诈成本;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降低过失性失误对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笔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改善途径的事中控制措施中最关键的措施,其原因是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活动过程始终,通过对关键风险点的控制,达到减少舞弊行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从而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本文笔者重点强调了如何解决内部控制的四大难点。
    事后监督措施具体包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克服原有政府审计弱点;改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环境,提高社会审计质量;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笔者期望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完善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及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为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
     本文最后以笔者实际经历编写一份案例,旨在论证:“不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容易产生虚假会计信息,不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经营者的经营成果。”这一观点,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强调:企业在运用业绩评价体系加强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该套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违背业绩评价体系的初衷,轻则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重则会导致企业的灭亡。
Along with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 market's development,government、investor and creditor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s quality. A true、intac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kes for government's regulating macro-economy,investor's making right decisions,creditor's evaluating debtor's credit standing. On the contrary,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ll lead to illogical resource structure、low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the losing guarantee of proprietor's rights、result of lots of bad debts.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primary question of ou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it attracts more and more dean's concern .In 2001,the Chinese State Department prime minister ZhuRongJi required that all accountant should provide 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epigrammatic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bidden”.
    The reason for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cludes two-aspects. One aspect is impersonal elements such as the loc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ystem and rule and accountant's unconscious mistakes. The other aspect is subjective element that I will expatiate la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formation provider, the officer and operator provide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ttai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the corporation supplies untrue profit in order to avoid income tax.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formation demander, the officer、department and region do not need 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themselves own interests; Creditor do not need 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gain goo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so do the investor in the security market, because they want to earn lots of
    
    profits through stock speculating under distributing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main objectiv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s research is to establish safeguard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ason and hazard of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 We put forward an accounting information's quality guaranteed system based on prevention in advance、controlling underway and monitoring after happened.
    The ways of prevention in advance include: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perfect the system of throwing daylight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operators' estimation; get rid of motivation of providing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tc.
    Interior accounting controlling is the key measure in controlling underway, because interior accounting controlling runs through along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company'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activity.
    The ways of monitoring after happened include get over the weakness of government audit;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accountant office, and so on. I hope to perfect the audit Monitor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give an example to prove a fact those faulty operators' estimation system would lead to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引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3、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4、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5、 《会计研究》,2001年、2002年各期
    6、 《财务与会计》,2001年、2002年各期
    7、 孟建民主编,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8、 陆庆平主编,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问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31日修订
    10、 国务院令第287号发布:《企业财务报告条例》,2000年6月21日
    11、 葛家澍,刘峰主编:《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12、 林钟高,《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林毅夫,《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 张金良,李树华主编:《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出版社1998年版
    15、 林钟高,《会计行为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 张春霖著:《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7、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市公司会计研究论丛》
    18、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 张新民著:《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 审计署经贸司编著:《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版
    21、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2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
    23、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主持人李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4、 有关报刊及网络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