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组织培育的“昆山之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政府、社会各方面关注焦点,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加。“政社合作”的加深一方面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为社会组织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服务项目促其发展。其中一些较为成熟,资源较丰富的社会组织即支持型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孵化器发挥培育其他新兴社会组织功能,以期提高这些刚兴起的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通常情况下,这些由政府、高校以及社会三方面力量发起的支持型社会组织,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学习探索符合本地实情的阶段,不断摸索出适合本土需要的培育经验。但是这类发展中的支持型社会组织往往面临着社工、财务专业能力低,机构标准化建立不完善,资金短缺,受传统运作管理观念限制,产生资源依赖以及组织成员积极性难以保持等方面问题的困扰。
     作为一家支持型社会组织,昆山市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入驻组织提供筹建指导、人才培训、资金帮助、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解决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心”的培育经验以及面临的内外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亲身实习观察略谈解决“中心”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类似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 especially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government and social concerning. The deepening Government-Society Cooperation notonly transfers the partial function of public service but also brings opportunities for the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even social services. Some NGO supportingorganizations that are highly developed and resourceful give play to cultivating otheremerging social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their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Generally speaking, these NGO supporting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sponsored by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forces are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to summarizecultivating experience. However, they have to face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low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social work and financial affairs, lacking of agency standard,fund shortage and so on.
     Kunshan NGO development center of Amity is a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The centerprovides guidance for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otherservice and support for settled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cultivating experienceand dilemma of center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And it will bemeaningful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张宝娟,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实证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2(3):18-22
    [1]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93—138
    [2]王名、刘求实,《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建议》,载陈金罗、刘培峰主编《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3]李佳,政府职能转变与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
    [1]王红信,搞好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夯实和谐社会群众基础[J],邢台学院学报,2012(3)
    [2]Ming-sum Tsui著陈秋山译,社会工作督导[M],心理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1]张宝娟,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实证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2(3):18-22
    [1]张萃萍,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求是,2010(3)
    [1]Judith R. Saidel.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1,No.6(Nov.-Dec.,1991) PP.543一553
    [1]张宝娟,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实证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2(3):18-22
    [2]尹志刚,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组织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5):1-11
    [1]Sharon M.Oster著,孙碧霞、廖秋芬,董郭光译,非营利组织策略管理[M],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65-166页
    [1]Sharon M.Oster著,孙碧霞、廖秋芬,董郭光译,非营利组织策略管理[M],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97页
    [1]比得·德鲁克,新现实[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1年版,第152页
    [2]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伙伴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3]王名、刘求实,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建议,载陈金罗、刘培峰主编,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1]魏晶,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之道[J],管理观察,2011(22):17-18
    [2]罗思,深圳市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孙健,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
    [4]谢宇,谢建社.政府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研究[J],城市观察,2012(2):55-61
    [5]付建军,高奇琦.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J],理论与现代化,2012(2):108-114
    [6]张华林,关于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的思考和建议[J],社团管理研究,2011,(7):12-14
    [7]赵冬梅,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2
    [8]刘真,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9]王远东,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J],商情,2011(44)
    [10]贺佳,我国城市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
    [11]尹志刚,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组织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5):1-11
    [12]白旭霞,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4):214-216
    [13]杨咏梅,陆明星,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构建和谐社区[J],法制与社会,2010(11):188-189
    [14]韩雪,制度创新理念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实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
    [15]廖科峰,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09
    [16]宗庆华,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朱欣毅,嘉兴市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8]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调研组,关于宁夏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与监管的调研报告[J],社团管理研究,2011(5):19-20
    [19]张宝娟,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实证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2(3):18-22
    [20]潘修华,论培育我国社会组织的公共性[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4):6-9
    [21]盛男,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
    [22]李海燕,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23]许旸,上海社会创新孵化园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N],文汇报,2011.12.28
    [24]吴津,浦东新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0(8):120-123
    [25]乔佳琦,政社合作背景下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26]王令玉,项目管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0
    [27]王劲颖,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的发展趋势[J],党政论坛,2010(10):26-28
    [28]徐宇珊,社会组织结构创新:支持型机构的成长[J],社团管理研究,2010,(8):P22-25
    [29]曾永和,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J],社团管理研究,2011(8):52-54
    [30]杨岸婷,我国“孵化器”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导报,2001(2):23-26
    [31]徐永祥,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民间社会组织及其社会政策[J],学海,2006,(6):57-61
    [32]吴津、毛力熊,公益组织培育新机制——公益组织孵化器研究[J],兰州学刊,2011(6):46-53.
    [33]彭善民,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自主管理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1):64-67
    [34]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58-65+89+157
    [35]张萃萍,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求是,2010(3)
    [36]胡高权,政府培育社会组织促进管理的机制研究——基于海曙区社工协会的个案观察[D],浙江大学,2011
    [37]李佳,政府职能转变与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
    [38]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1):93-138
    [39]王建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0]王红信,搞好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夯实和谐社会群众基础[J],邢台学院学报,2012(3)
    [1] Ming-sum Tsui著,陈秋山译,社会工作督导[M],心理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2] Sharon M.Oster著,孙碧霞、廖秋芬,董郭光译,非营利组织策略管理[M],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97+165-166页
    [3] Judith R. Saidel.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1,No.6(Nov.-Dec.,1991) PP.543-553
    [1] http://www.amity.org.cn/aboutus/default.aspx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