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环境法律调控为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众参与机制是政府实施环境法律调控,运行环境公共政策的一种常规机制。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对社会成员分散和差异性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更有效地实现公众环境利益诉求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均衡政府权威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对比,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和公众利益的维护,保障公民参政权在环境领域的实现。
     本文以分析环境利益诉求为起点,探讨了公众环境利益诉求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市场机制缺陷和政府治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公众参与机制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功能,指出公众参与机制是对分殊利益进行整合与集中表达的机制,是政府环境法律调控、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形成政府和公众良性互动利益格局的一个基本制度设计。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对于培育公共精神,保障公民资格和公民参政权的实现,促进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此为前提,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中,实现公众有效参与应当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然后对公众参与机制的运作形式和运作原则进行的探讨。
     最后,文章对社团在公众参与机制的作为,公众参与机制运行中的信息公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 basic mechanism for government to enforce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constituting and performing policies. Through modulating the different and conflicting interests,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mote the, public to realize their welfar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inimize the ga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government and then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Ultimately, this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capacities, therefore, the public interests will be protected.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d ne principal of enforcing this mechanism, the rule of-Associ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in the cours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引文
1.曹荣湘 选编《走出囚徒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石佑启 著《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董炯著《国家、公民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毛寿龙著《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版。
    8.张静主编:《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版。
    10.俞可平主编:《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毛寿龙 著《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公共论丛,《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刘军宁著《共和,民主,宪政》,三联书店1996年10月第一版。
    14.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版。
    15.王颖等著《社会中间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德]哈贝马斯 著 童世骏 译《在事实和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
    2.[德]齐美尔 著 林荣远 编译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印]阿马蒂亚·森 著 任赜、于真 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法]巴斯夏 著 秋风 译《财产、法律与政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美]米克尔·约翰 著 侯健 译 《论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英]哈耶克 著 邓正来 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7.[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迈克尔麦金尼斯 主编 王文章等 校译《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 主编 毛寿龙 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德]哈贝马斯 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1.[英]哈耶克 著 邓正来 译《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美]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一版。
    13.[英]洛克 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4.斯蒂芬·埃尔金,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3年版。
    15.[以]埃森斯塔德 著 沈原等 译《帝国的政治体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宪政与权利》1990。
    17.[法]托克维尔 著 董果良 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8.[美]罗尔斯 著 何怀宏等 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美]约翰·密尔 著 程崇华 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5月总第15期。
    
    
    2.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
    3.童世骏,“‘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4.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5.丁东红,“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价值范式”,《理论前沿》2001年第17期。
    6.龚咏梅,“联合的艺术: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7.杨占营,“论当代中国利益团体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8.郑楚宣,“评葛兰西的‘现代国家’理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9.刘勉义,“行政听证程序价值内涵研究”,《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0.王周户、柯阳友,“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法商研究》,1997年第2期。
    11.吴玉章主持,“社团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夏季号
    12.时立荣,“我国社团理论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13.信春鹰,“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4.应松年等,“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5.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学术界》,2000年第3期。
    16.周弘,“分解福利——福利国家研究的角度”,《欧洲》,1997年第4期。
    17.张劲松,“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序化”,中国政治学网www.cp.org.cn。
    18.闫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基石”,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 http://wiapp.myetang.com/.
    
    
    19.闫娟,“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足鼎立中的有效政府”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http://wiapp.myetang.com/。
    20.罗小龙等,“元管治:规范化的自组织协调机制”,《人文地理》,2002年4月第17卷第2期。
    21.周建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