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后期国共两个中国之命运论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3年3月,蒋介石署名出版《中国之命运》。在抗日战争已能看到胜利曙光之时,拥有不同政治信仰和一统中国政治抱负的国共两党及两党领袖,均在思考一个问题。既:抗战胜利结束之后的中国命运前途。这个问题提出本身就是对中国命运的一种追问。所谓“中国之命运”,就是以国家命运的名义,提出的一道政治选择的命题。具体而言,国家的政治取向、前途命运,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主张。以当时国内局势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答案,也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或共产主义统一中国。故,《中国之命运》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又是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以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名义署名出版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实际就是国民党对这一问题的公开作答。围绕“中国之命运”这道命题,国共两党产生两个口号:第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第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纵览《中国之命运》全文,它批判的主要对象是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罗列、举例、联系、比较与论证,排除异类,最终将中国命运与国民党联系起来。此外,还大张旗鼓地由官方强力推出,把此书规定为全国青年学生的必读书目,在全国各地大量印刷,免费发行,组织学习,势必在全国形成一股只有国民党才能救中国的舆论态势。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联系此前国民党挑起的“反共”高潮与刚发生的“闪击延安计划”事件,毛泽东等人自然而然把蒋介石推出《中国之命运》的动机,定性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作思想准备和舆论动员,《中国之命运》是国民党的“反共宣战书”。迅速组织人员对《中国之命运》一书进行批判。在1943年7月21日至10月5日的两个多月及其后延直至1945年七大召开的两年半当中,身为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宣传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亲自领导和组织全党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以延安的《解放日报》、重庆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为主,莫斯科的《红星报》和《战争与工人杂志》、美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每日工人报》等遥相呼应,对《中国之命运》一书的批判运动,迅速演变成国共整个第二次合作时期表现最为强烈、最为集中的思想大论战、理论大交锋。
     在这场激烈的论战当中。国共双方基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围绕《中国之命运》一书的主要思想及其理论延伸和现实需要,形成《中国之命运》一书的性质问题,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指导中国命运的主义抉择问题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等四个交锋面。论战的结果恰如论战的主题“中国之命运”一样,深刻影响着国共两党,乃至“中国之命运”。共产党方面,得此机遇,既揭露了国民党实质,提升形象,又在论战当中成熟了思想,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模式及联合政府的政权模式,赢得民心。反观国民党方面,遭此论战,信奉的三民主义逐渐失去往日的吸引力与号召力,“一党独裁”的政治体制更为人所厌烦,最终逐步失去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失去民心。
     时过六十余年,鉴往知来,对这场论战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汲取成功经验,记取失败教训。最终,探索出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现实启示分别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探索两岸关系和党际交往模式等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建设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协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传承性与创新性;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在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方面,要准确明晰党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重视加强党的理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的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创新内涵、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在探索两岸关系和党际交往模式方面,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国”底线不动摇的基础之上促成海峡两岸命运共同体,坚持“求同存异”目标不抛弃的基础之上构建党际交流合作新模式坚持“扩大交流”方针不改变的基础之上创造两岸纵深交流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使命之下,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In1943March, Jiang Jieshi signed publishing" destiny of China".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ere able to see the dawn of victory when,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beliefs and unify China political aspirations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leaders of both parties, both in thinking about a problem. Both: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fter the end of the Chinese future destiny. The problem presented itself for China to the fate of a question. The so-called" destiny of China", is the fate of the country name, proposed a political choice of proposition. Specifically, the country's political orientation, destiny,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have different ideas. At the domestic situation, the problem basically has two kinds of answers, is also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unified China, or Chinese Communist unity. Therefore," destiny of China" this one proposition is core, it is actually presented a choice of which party to lead Chinese destiny trend problem. To the Kuomintang president,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Supreme National Defense Council Chairman Jiang Jieshi published the name signature" destiny of China" one book, is actually the Kuomintang to this question open. Around the " destiny of China" this proposition, the KMT and the CPC to produce a two slogan:first, the KMT had no Chinese; second, there will be no chinese. Overview of destiny of China", it is the main target of criticism of Communist Party, through a series of lists, for example, contact, comparison and demonstration, exclusion of heterogeneous, will eventually Chinese fate and the link. In addition, still put up a pageantry by the official introduction of powerful,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 youth and student reading bibliography, in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with large print, free distribu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s in the form of a shares only the Kuomintang can save China's public opinion situation.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contact the Kuomintang provoked " anti-Communist" climax and just happened" blitzed Yanan plan" event, Mao Zedong et al come very naturally to Jiang Jieshi launched the" destiny of China" motivation, characterized as off the third anti-Communist onslaught as ideological prepar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mobilization," destiny of China" is the" the anti-Communist war proclamation". Rapid organization personnel to the" destiny of China" a Book of criticism. In July21,1943to October5th two months and later extended until 1945seven held two and a half years, as chairma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entral Publicity Secretary of Mao Zedong personally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of Party of Jiang Jieshi" destiny of China" critique. Yanan" Liberation Daily"," Chongqing" and" the masses" Xinhua daily weekly, Moscow's" Red Star" and" War Journ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kers Communist Party newspaper" daily worker" and echo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the" destiny of China" a Book of criticism, rapidly evolved into the the second time period was the strongest, most centralized ideological debate, big game theory.
     In the fierce battles. The two side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ideology, around the" destiny of China" a Book of the main ideas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 and the realistic need, forming the" destiny of China" a Book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to tre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ttitude, guiding China's fate, choice and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problems of four t. The result is the theme of destiny of China", deeply affects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even the" destiny of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this opportunity, both exposed Kuomintang essence, enhance the image, and in the battles of mature thought, put forward the new democratic theory model and the united government mode, win common feelings of people. In the Kuomintang, was this debate, believed i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gradually lose its attraction and appeal," one-party dictatorship" political system more sick, eventually losing to the ideological dominance, lose common feelings of people.
     After sixty years, foresee the future by reivewing the past, to battle of this field to undertake serious summary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learn from successful experience, learn lessons. Finally, to explor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are reflected in promoting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raise a party to build scientific level, correct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xplore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inter-party exchanges four respects such as mode. Specifically, is in the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want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ideologic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correctly handl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innovation; promote the Marx doctrine of time and practice of dialectical unity. On improving the party build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to be accurate and clear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central task; to strengthen the theory of the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cadres; and improv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theory propaganda.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e exploration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inter-party relations model, is to stick to "one China" bottom line unshakable basis to cross-strait community of destiny, adhere to"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arget does not abandon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party exchanges a new cooperation mode to" expand exchanges" policy does not change the basis create cross-strait exchange of new mechanism of depth. Only in this way, 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on mission,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②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①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①赵康太:《克服“孤岛”意识以全局视野加强琼崖革命研究》,《今日海南》,2010年第5期。
    ①沟口雄三:《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①黄道炫:《民国兴衰》,转引网址:http://www.du8.com/about/mdu8.html。
    ②《二战巨头评中国抗战》,网址:http://bbs.tiexue.net/post2_2609404_l. html。
    ①陶希圣: 《点滴与潮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②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③陶希圣: 《点滴与潮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④陶希圣: 《点滴与潮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⑤黄仁宇: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页。
    ①黄仁宇: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页。
    ②陶希圣: 《点滴与潮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③陶希圣: 《点滴与潮流》,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④参见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台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523页。
    ⑤吴景平: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⑥吴景平: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①吴景平: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②吴景平: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③吴景平: 《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④李新: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7-194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940页。
    ⑤林泉:《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1068页。
    ⑥林泉:《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1069页。
    ⑦刘会军:《<中国之命运>论析》,《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⑧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⑨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⑩何虎生: 《蒋介石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①何虎生:《蒋介石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②何虎生: 《蒋介石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③黄仁宇: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北京: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15页。
    ④陶希圣: 《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
    ⑤[日]古屋奎二: 《蒋介石秘录》(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⑥[日]古屋奎二: 《蒋介石秘录》(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⑦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⑧邓野: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⑨邓野: 《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 《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①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②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③[日]古屋奎二: 《蒋介石秘录》(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⑤刘会军:《<中国之命运>论析》,《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⑥刘会军:《<中国之命运>论析》,《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⑦刘会军:《<中国之命运>论析》,《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⑤《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⑥《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⑦《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⑧《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⑨《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⑩《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⑤《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⑥《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⑦《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 《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②《这是谁的成功》,《中央日报》,1943-1-14(2)。
    ①《五十年来奋斗的成果》,《中央日报》,1943-1-16(2)。
    ②叶青:《论废除不平等条约底成功》,《中央日报》,1943-1-21(3)。
    ③陶希圣:《百年来两个潮流一条血路》,《中央日报》,1943-1-17(2)。
    ④周世辅:《中国青年与中国之命运(自序)》,福州:胜利出版社福建分社,1944年版第245页。
    ⑤冯家勋:《研究<中国之命运>问答》,军民书店,1943年版第123页。
    ⑥冯家勋:《研究<中国之命运>问答》,军民书店,1943年版第123页。
    ⑦冯家勋:《研究<中国之命运>问答》,军民书店,1943年版第123页。
    ①梁丽萍:《文化“围剿”缘何失败?—国民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的原因分析》,《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10期。
    ①[苏]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延安日记》,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①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②杨奎松: 《开卷有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 《解放日报》,1942-7-7。
    ④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69页。
    ⑤李新: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7-194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923页。
    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五)《抗日战争时期》(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③杨天石: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8页。
    ③杨天石: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8页。
    ④黎建春:《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解散事件之应对》,《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⑤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11期。
    ①李新: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7-194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4页。
    ②何家干: 《乱世书生左舜生》,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8-6-29。
    ③伊人:《第三国际的解散》,《中央周刊》,1943-5-4(2)。
    ④《苏联领袖的英断》,《中央日报》,1943-6-12(1)。
    ⑤《从共产国际解散看中共未来》,《益世报》,1943-5-29(2)。
    ⑥黎见春:《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解散事件之应对》,《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黎见春:《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解散事件之应对》,《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董必武致毛泽东、周恩来电》,1943-7-29。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9页。
    ③黎见春:《试析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解散事件之应对》,《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①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2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③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11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5页。
    ②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③张树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④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11期。
    ⑤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11期。
    ⑥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北京: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①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11期。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③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22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②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2页。
    ③毛泽东:《毛洋东文集》(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④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7-21。
    ⑤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1页。
    ⑥陈晓农:《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1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②《1938年1月至1947年2月的新华日报》,见新华报业网www.XHBY.NET,2008年1月3日。
    ③《1938年1月至1947年2月的新华日报》,见新华报业网www.XHBY.NET,2008年1月3日。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解放日报》,1943-8-25(1)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解放日报》,1943-8-25(1)
    ③李扬:《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开放时代》,2008年第l1期。
    ①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57页。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841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58页
    ④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①周世辅:《中国青年与中国之命运》(自序),胜利出版社福建分社,1944版第10页。
    ②冯家勋:《研究《中国之命运》问答》,军民书店,1943年版第18页。
    ③冯家勋:《研究《中国之命运》问答》,军民书店,1943年版第18页。
    ④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9页。
    ⑤李扬:《陶希圣与<中国之命运>的历史与解读》,《黄埔军校研究》(第四辑)。
    ⑥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80页。
    ①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编:《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1983年版第49页。
    ②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编:《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1983年版第49页。
    ①陶希圣:《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②沈宁:《一个家族记忆中的政要名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沈宁:《一个家族记忆中的政要名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④沈宁:《一个家族记忆中的政要名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⑤沈宁:《一个家族记忆中的政要名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读<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3-11(2)。
    ③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读<中国之命运>》,第1页。
    ④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读<中国之命运>》,第2页。
    ⑤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读<中国之命运>》,第2页。
    ⑥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读<中国之命运>》,第26页。
    ⑦李扬:《陶希圣与<中国之命运>的历史与解读》,《黄埔军校研究》(第四辑)。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③李扬:《陶希圣与<中国之命运>的历史与解读》,《黄埔军校研究》(第四辑)
    ④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⑤在周恩来看来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观表现为:第一,心理建设方面。强调“独立自主”但实质是非正确的民族自主;第二,伦理建设方面。强调四维八德的抽象道德、寡廉鲜耻。第三,历史观。是复古的封建思想,反映着浓厚的传统的剥削阶级意识:第四,民族观。是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实行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第五、国家观。是新专制主义的个人独裁,是法西斯主义的特务统治;第六,战争观。是唯武力主义;第七,政党观。是要全国各党各派都统一溶化于国民党;第八,人民观。是军权高于一切,特务高于一切;最后,经济思想。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主买办思想。
    ①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579页。
    ②《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央日报》,1943-2-5(2)。
    ③《独立自主的思想运动一读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6-20(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③《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任务》,《解放日报》,1943-5-5(1)。
    ①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7-10(1)。
    ②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7-10(1)。
    ③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7-10(1)。
    ④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7-10(1)。
    ⑤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8-9(4)。
    ⑥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8-9(4)。
    ⑦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8-9(4)。
    ⑧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8-9(4)。
    ⑨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8-9(4)。
    ①吕振羽:《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8-7(4)。
    ②吕振羽:《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8-7(4)。
    ③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7-21(1)。
    ④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7-21(1)。
    ⑤周恩来认为中国法西斯主义十二项纲领分别是:一、实行消极抗战,准备对日妥协;二、背叛孙中山三民主义,接受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反对苏联社会主义,排斥英美自由主义;三、通敌反共,破坏抗战,利用外援,进行内战;四、压迫各小党派,欺凌少数民族,不顾华侨痛痒,漠视灾民苦难;五、凭借武力,削除异己,组织特务,篡夺党权;六、摧残民权,剥夺自由,利用保甲,实行独裁;七、依靠官僚资本,实行独占经济,提倡商业投机,破坏工业生产;八、滥发法币,抬高物价,垄断民生,剥削劳动;九、集中土地,损害民食,捆绑壮丁,损伤民力;十、放任贪污,强征捐税,纵容走私,任意检查;十一、焚书坑儒,荼毒青年,威迫利诱,斫丧人格;十二、紊乱法纪,败坏道德,摧残文化,毁灭民族。
    ⑥艾思奇:《驳蒋介石的哲学观》,《解放日报》,1943-8-11(4)。
    ⑦艾思奇:《驳蒋介石的哲学观》,《解放日报》,1943-8-11(4)。
    ⑧艾思奇:《驳蒋介石的哲学观》,《解放日报》,1943-8-11(4)。
    ⑨艾思奇:《驳蒋介石的哲学观》,《解放日报》,1943-8-11(4)。
    ①《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8页。
    ②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第557页。
    ③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580页。
    ④《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⑤《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①《中国之命运》,《中央日报》,1943-2-1(2)。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47页。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7册),第426页。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0页。
    ①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7-21(1)。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⑥吕振羽:《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8-7(4)。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648页。
    ③曾景忠:《<新民主主义论>意义之再认识》,《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1期。
    ④叶青:《毛泽东思想批判》,台湾:帕米尔书店,1974年版第5页。
    ⑤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98页。
    ⑥齐燕铭:《驳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7-21(4)。
    ⑦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7-10(1)。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2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2页。
    ③浙江中共党史学会编印:《关于实施宪政总报告之决议案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第357页。
    ①《中国为民主而奋斗和目前的政治危机》,《解放日报》,1944-7-3(3)。
    ②《关于国共谈判林祖涵同志报告全文》,《解放日报》,1944-9-15(1)。
    ③逢先知:《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2页。
    ④逢先知:《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101页。
    ②周恩来认为联合政府实现的步骤及具体内容是:第一,选各方代表,应由各抗日党派国共两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各抗日军队分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及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军三方面、各地方政府分大后方各府及敌后解放区民选政府两方面、各民众团体分大后方及敌后解放区与全国性的各界人民团体自己推选,人数应在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代表总额,为应时局危险,且便于召集起见,可不必太多;第二、这国事会议,国民政府应于最近期间召开,以免延误时机,陷大后方于不可收拾的地步;第三、在这个国事会议上,根据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原则,必须通过切合时要、挽救危机的施政纲领,以彻底实现在国民党政府所执行的军事、政治、文化等等错误政策:第四、在众所公认的共同施政纲领的基础之上,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吸收全国坚持抗战、民主、团结的各方领导人物,罢免失败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分子,以保证真正民主政治的实现;第五、这一联合政府须有权改组统帅部,以保证抗战的胜利;第六、在联合政府的成立后,应即重新着手准备真正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准备于最近期间召开,以保证宪政的实现。
    ③《参政会划时代的成就》,《中央日报》,1944-9-18(1)。
    ④《孙院长谈统一团结非“联合政府”可达到各党派应承认四原则》,《中央日报》,1945-2-17(2)。
    ⑤刘维生:《试论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的几次论战—以<中央日报>和<解放日报>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硕:}论文。
    ⑥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第50页。
    ①《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45-5-17。
    ②《六全代会圆满闭幕》,《中央日报》,1945-5-22(2)。
    ③刘维生:《试论抗战胜利前后国共两党的几次论战一以<中央日报>和<解放日报>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④《痛苦经验之教训》,《中央日报》,1945-5-31(1)。
    ⑤《论国民大会召集问题》,《中央日报》,1945-7-16(2)。
    ⑥张树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上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89页。
    ⑦张树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上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89页。
    ⑧张树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上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①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第564-565页。
    ②严海建:《浅析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层面的劣势》,《民国档案》,2006年第2期。
    ③详见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9期。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②有关延安早期知识分l子基本上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类型,谢泳在其《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中的角色》一文中有过详细举例论述,认为他们差不多都出自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像陈伯达是吴承仕的学生,范文澜是黄侃的学生,而胡乔木、于光远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并指出就个人的历史选择而言,延安知识分子比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要付出更大的勇气,这也同时说明延安知识分子的思想是以激进为特点的,就个性和才华而言,他们比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但不逊色,而且在许多方面可能还要强过他们,特别是他们把理论和学术用来指导行为,把马列主义中国化方面,更有创造才能;就学术背景和写作才能评价,像陈伯达、胡乔木、于光远、胡绳,都是学有根抵的文章高手。
    ①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蒋介石日记解读》(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9页。
    ①吴恒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创新能力》,《新闻战线》,2008年第8期。
    ①王也杨:《对文化不必过多的政治解读》,《人民论坛》,20l1年第3期。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后形而上学思想》,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①《历史必将铭记这一次握手》,《哈尔滨日报》,2005-5-13。
    ①白文刚:《应变与困境: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刘少奇选集(上)[M].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陈云文选(1926—1949)[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朱德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8]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中华书局,1986年版。
    [9]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周恩来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Z]。
    [12]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Z].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14]蒋介石.中国之命运(普及本60版)[M].重庆:中正书局,1943年版。
    [1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16]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编.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Z].1983版。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晓农编撰.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M].(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
    [19]陶希圣年表[M].未刊稿。
    [20]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3卷)[Z]。
    [21]陈晓农编撰.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Z].(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2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n].解放日报,1942年7月。
    [2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Z].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24]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1937-1943)[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6]张树军.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M].湖南人民出版社。
    [1]沙键孙.中国共产党通史(1—-4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郭德宏,李玲玉主编.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修订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Z].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邱钱牧.中国政党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聂资鲁.国民党大陆失败论[M]——对一个执政党迅速衰败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剖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M].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7]朱汉国,谢春涛,樊天顺.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资料(上)[Z].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1921—1949)[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0]朱一智,隋启仁.孙中山的思想和道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2]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14]李守常著.史学要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英]罗素著,何兆武、肖巍、张文杰译.论历史[M].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彭卫著.穿越历史的丛林:史学论[M].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萧功秦著.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9]胡成著.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张鸣著.乡土心路八十年[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杨国强著.百年嬗变:中国近代士与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邓丽兰著.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李敖著.国民党研究[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
    [26]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27]金一南著.苦难辉煌[M].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
    [28]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
    [29]吴景平.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李新.中华民国大事记(1937-1943)[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31]何仲山等著.毛泽东与蒋介石[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版。
    [32]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3]杨天石.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杨天石.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美]黄仁.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M].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
    [36]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7]杨云若、杨奎松.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梁丽萍.文化“围剿”缘何失败?——国民党意识形态失败的原因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4.11。
    [2]傅明、李薇.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陈世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6。
    [4]张丰清、王鹏程.论抗战时期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1。
    [5]陈丽容,赵子林.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历史经验考察[J].文史博览.2005.22。
    [6]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坛.2008.4。
    [7]熊秋良.从政治动员的角度看国民党改组后的“党化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04.6。
    [8]焦以爽.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民众精神动员工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
    [9]谢红军.1949年前国共两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7.10。
    [10]马振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J].民国档案.2003.1。
    [11]邱学宗.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5。
    [12]明月,浩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实质之对比[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13]杨慧清.国民党实权派的哲学思想(19251949)[J].史学月刊.1996.6.
    [14]李永丰.中共对国民党一大的继承与超越[J].江淮论坛.2004.3。
    [15]马广荣,肖纯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基层党建的历史经验[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6]陈金龙.孙中山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J].教学与研究.2000.8。
    [17]郭永学、吴祖鲲.海内外学者关于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5。
    [18]李贵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主义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19]刑家强.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
    [20]严海建.浅析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层面的劣势[J].民国档案.2006.2。
    [21]梁丽萍.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失败(19281949)[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
    [22]刘会军.《中国之命运》论析[J].史学集刊.1994.3。
    [23]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J].历史研究2008.4。
    [24]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J].开放时代.2008.6。
    [25]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2008.4。
    [26]柳已青.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对知识界的影响[J]。
    [27]严海建.浅析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层面的劣势[J].民国档案2006.2。
    [28]徐树英.民国时期政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解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2。
    [29]王晓岚.抗战时期的国共宣传战[J].北京党史研究.1999.1。
    [30]吴珍美.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31]杨天石.汪精卫出逃与蒋介石的对策(下)[J].刊于《南方都市报·历史》,2008年5月15日。
    《中央日报》、《扫荡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群众周刊》、《红星报》、《战争与工人杂志》、《每日工人报》、《哈尔滨日报》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