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提出三面红旗,本意是要搞好经济建设。但是,三面红旗是一场脱离现实实际的理想主义“大试验”,试验伊始便出现不少问题。在理想主义碰壁后,毛泽东开始关注现实,试图纠正三面红旗大试验中出现的错误,为此他提倡领导干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认为,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事务主义,可以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可以澄清人们头脑中一系列错误、混乱的思想。
     毛泽东本人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时,针对三面红旗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理论。如,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国民经济发展要统筹兼顾,公私兼顾;搞社会主义建设要波浪式发展;等等。毛泽东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和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毛泽东揭示了我国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存在的重要性,阐释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性质,探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活动方式,指出部分生产资料也属于商品,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等等。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毛泽东正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对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途径作了多方面探讨。
     不过,毛泽东在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时,他思维结构中,理想性的一面还是非常强。这影响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因此,读书过程中,在继续肯定三面红旗的同时,毛泽东又提出了一些脱离现实实际的错误观点。如,主张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欣赏分配上的供给制,认为穷比富好。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和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毛泽东否认大部分生产资料属于商品;主张把一切资本家从商品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只允许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不允许个体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否认社会主义商业具有竞争性;只承认价值规律在经济核算中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到它对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夸大和误解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等等。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毛泽东过于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矛盾的统一性;轻视平衡而推崇不平衡;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而忽视物质利益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等等。
     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著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艰辛探索。他的这次探索,对1960年至1966年的探索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毛泽东读书时形成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方针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理想主义的引导下,毛泽东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了读书时形成的脱离现实实际的错误观点,误导了他的社会主义探索,最终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境地。
At the end of1950s, Chairman Mao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three pieces offlags, intending to improve economic construction. However, this policy was a "bigtest" of idealism which was far from reality,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as soon as itstarted. Mao Zedong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reality after idealism encountereddifficulties, he tried to correct those errors in the policy of three pieces of flags,therefore, he advocated leaders to read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He thought,reading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could reduce routinism in work, could learn the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socialism from Soviet Union, could improve leaders'theoretical level, and could clarify a series of inaccurate and confused thought inpeople's mind.
     Mao Zedong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theories against the policy of threepieces of flags when he was reading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For example,social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undeveloped socialism, andthe second one is more developed socialism;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should be overall consideratio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ocialism constructionshould develop in the style of wave upon wave. And so on. Mao Zedong discussedmainly on problems about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and contradictions ofsocialism. Regard to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Mao Zedong illuminated the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existence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long-standingcommodity exchanges in our country, defined the character of socialist commodityproduction and commodity exchanges, explored the activity pattern of socialistcommodity economy, and pointed out that some production materials also belong tocommodities, put forward the law of value is a great school, and soon. With respect toproblems about socialist contradictions, Mao Zedong face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and their objective existence squarely, revealed the reasons for the appearance ofsocial contradictions, probed into various methods to solve socialist socialcontradictions.
     However, idealism took a large part in Mao Zedong's thinking structure when heread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his affected his exploration on socialismconstruction. Therefore, Mao Zedong put forward some incorrect views which werenot from the actual conditions when he continued to affirm the policy of three piecesof flags. These views including advocating change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constant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of production ability, appreciating theprovision of distribution and thinking poor is better than rich. Mao Zedong had somelimitations o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andsocialist contradictions. When come to commodity economy, Mao Zedong denied thatmost production materials belong to commodity, claimed to push all capitalists outfrom the circulation field of commodity, forbid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individual commerce, only allowed state-run business and cooperative business;Healso denied socialist business was competitive, he just admit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law of value in economy-accounting, but he didn't notice its regulatory role in goods production; He exaggerated and misunderstoo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mmodity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law of value, etc. Mao Zedong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struggle while ignored the unity of contradictions, looked down on balance whilepraised highly on unbalance, attached too much importance on ideologicalcontradictions while ignore the material aspects among people's internalcontradictions, and so on.
     Mao Zedong's reading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as a hard exploration forsocialism construction, which had two effects on his exploration from1960to1966.On one hand, those views which were in line with reality formed when he was readinghad been further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alistic, and theseviews in turn provided a theory basis for formulate corr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idealism, Mao Zedong described those viewswhich were out line of reality more systemic and comprehensively, these viewsmisguided his socialist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shed him into the tragedian situationof cultural evolution.
引文
①胡绳全书: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3-13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210.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24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60.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73.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293.
    ④约翰·格宁.案例研究及其效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06:93-99.
    ①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71.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63-464.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41.
    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8.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47.
    ⑦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2.
    ①胡绳.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有关回忆[J].中共党史研究,2002,05:8-11.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12.
    ①蒋学模.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毛泽东经济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战线,1996,06.10-17.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4.
    ③石仲泉.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浙江学刊,1988,02:4-10.
    ④范湘涛,范贤超.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当代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06:7-11.
    ①蒋学模.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毛泽东经济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战线,1996,06:10-17.
    ②石仲泉.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浙江学刊,1988,02:4-10.
    ③曾成贵.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中的艰辛探索──以毛泽东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01:35-42
    ④胡为雄.致用而学,孤旨以求——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和谈话览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2:65-71.
    ①胡绳.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有关回忆[J].中共党史研究,2002,05:8-11.
    ②林克.一次重要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湖南党史,1994,02:4-10.
    ③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10.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0.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⑥韩显生.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贡献及走向偏狭之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2000,05:70-75.
    ①顾雪生.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理论思考[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2,04:8-12.
    ②费利群.邓小平对毛泽东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山东师大学报,1999,04:10-13.
    ③李炳炎.论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及其发展[J].唯实,1993,06:3-7.
    ④李同海.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93,05:90-93.
    ⑤黄展.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7:45-46.
    ⑥韩显生.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贡献及走向偏狭之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2000,05:70-75.
    ⑦谢挺.浅析毛泽东商品经济理论及其历史局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03:.8-10.
    ⑧李树源,论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04:1-7.
    ①赵丽娜,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J].山东社会科学,1993,05:18-21.
    ②林克.一次重要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湖南党史,1994,02:4-10.
    ③梁柱.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从毛泽东的一个重要论断谈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04:19-24
    ④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5-159.
    ⑤王立胜.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M].陕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3-170.
    ①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43-171.
    ②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81.
    ③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M].云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7-230.
    ④蒋学模.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毛泽东经济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战线,1996,06:10-17.
    ⑤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69.
    ⑥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试验[M].云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6-247.
    ⑦范贤超,李琳.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M].湖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7-9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8.
    ②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41.
    ③郭建宁.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66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3-75.
    ④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
    ⑤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271.
    ⑥范贤超,李琳.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M].湖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6.
    ⑦张俊国,论毛泽东关于平衡与不平衡关系问题的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3:84-89.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1.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1.
    ①郭建宁.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66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8-70.
    ②张检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从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所想到的[J].湖湘论坛,1992,06:39-41.
    ③周新城.关于我国改革过程中的保守与改革——学习《读苏联<政治经济学>下册谈话记录稿》的一点体会[J].求实,2000,05:47-49.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1.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4.
    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0.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61.
    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8.
    ⑦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2.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17-61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9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
    ④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71.
    ⑤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06.
    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19.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76.
    ②转引自: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64.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3.
    ④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3月25日.
    ⑤转引自: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64.
    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插话,1958年3月.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8.
    ②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插话,1958年3月.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45.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68.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06.
    ⑥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31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8.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60.
    ⑤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316.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866.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83.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6.
    ④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57.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82.
    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7.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4-438.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
    ③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24.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22.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69.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69.
    ①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13.
    ②张德.组织行为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7.
    ①徐中远.毛泽东读书的启示[J].红旗文稿,2006.(14).
    ②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7.
    ③徐中远.毛泽东读书的启示[J].红旗文稿,2006,(14).
    ④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4.
    ⑤黄颇.一代伟人毛泽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3,5.
    ⑥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J].党的文献,1999.(04).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454.
    ②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上册[M].北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66.
    ③贾贵生.毛泽东的理想社会观[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1-7.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32-733.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17.
    ④汪澍白,毛泽东早年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上)[J].同舟共进,1998,04:38-42.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44.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③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2.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1-772.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⑥谭乃彰、徐继尧.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53.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37.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0.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2.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1.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60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2.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8.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1.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0-29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6.
    ④萧延中.晚年毛泽东[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4.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0-41.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4.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1.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6.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9.
    ①李佑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282-283.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85.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0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7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5.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9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②李曙新.对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历史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2002,06,36-4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9.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1.
    ③雷国珍.论毛泽东晚年在社会生产力问题上出现目标与途径相悖离的原因[J].湖湘论坛,1993,05:55-5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2.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23.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7.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33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9.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12.
    ⑦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21-722.
    ⑧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49.
    ⑨周恩来.一九五七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1957-6-27.
    ⑩《人民日报》社论.关键在于大搞群众运动[N].人民日报:1958-9-24.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2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4.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3.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0.
    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2.
    ③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30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25.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2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6.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81.
    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0.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③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8.
    ⑤龚育之.毛泽东与自然科学[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03,6-1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1.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4.
    ⑧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36.
    ⑨龚育之.毛泽东与自然科学[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03,6-16.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1.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4.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07.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5.
    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2.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9.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8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92-93.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1.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9.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3.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9.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4.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2.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1.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7-23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3.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1.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7.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0.
    ①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51.
    ②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4.
    ③李先念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5-206.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4.
    ②《力争高速度》,《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6月21日。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7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51.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10-71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
    ②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86.
    ③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94.
    ④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03.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37.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08.
    ⑦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90.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0.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5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1.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4.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0-27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5.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9-4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0.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2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0.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2.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63.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6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0.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6.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2.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18.
    ①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0.
    ②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1.
    ③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
    ④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
    ⑤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8.
    ⑥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40.
    ⑦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33.
    ①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99.
    ②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07.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0.
    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7-43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8.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19.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18.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8.
    ⑤斯大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12.
    ⑥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38.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6.
    ①顾准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4.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7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4.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611.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9.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2.
    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
    ①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19.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3.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4.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4-35.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87.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7.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0.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28.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③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14.
    ④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15.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41.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515.
    ⑦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29.
    ⑧陈伯达: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J].红旗,1958,3.
    ⑨陈伯达: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J].红旗,1958,4.
    ①李友九:河南信阳来信[J].红旗,1958,7.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2.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18.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42.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46-447.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91.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04.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04.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10.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4.
    ⑥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6.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2-303.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379.
    ①雍涛等:毛泽东哲学思想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378,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95.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51.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03.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04.
    ①王冰: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4-57.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31.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5.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3.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3.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42.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4.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21.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24.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7-18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9.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3.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3.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6.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1.
    ③李维武: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M].毛泽东研究,2009,62.
    ④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5.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50-35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1.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3.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5.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3.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1.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7.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6.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9.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6-23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1.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2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17.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205.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6.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1.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1.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53.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0.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3.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5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9.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14.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9.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8.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91.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6.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7.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1.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26.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0.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2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8.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26.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4.
    ③《反杜林论》(第12页)、《自然辩证法》(第181页)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167页)
    ④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95.
    ⑤金冲及:刘少奇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777-778.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9.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58.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2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1.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6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8.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5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⑤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13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4.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3.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1.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309.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1.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7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1.
    ⑤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1957年10月9日。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38-139.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40.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6.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2.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8.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4.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75.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0.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84.
    ⑧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8.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4.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④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38.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45.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5.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39.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403.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72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21.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1.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8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30.
    ③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8.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49.
    ⑤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12.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6.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32.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2-53.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2.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5.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5.
    ⑤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6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1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48-249.
    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45.
    ⑨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92.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4.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5.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6.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5.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8.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84.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8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8.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99.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36-337.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0.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65.
    ⑧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8-230.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8-230.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7.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7.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7.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7.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237.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17.
    ⑧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3.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3.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1.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6.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6.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6.
    ⑤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63.
    ⑥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71.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73.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6.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08.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2.
    ⑥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4.
    ⑦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4.
    ⑧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5,367.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4.
    ⑩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62.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22.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22.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27.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65.
    ⑥李捷,于俊道:东方巨人毛泽东[M].解放局出版社,1996,1119.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7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286.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08.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0.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0.
    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2.
    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53.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9.
    ⑩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1.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3.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5.
    ⑥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1.
    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3.
    ⑧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2-303.
    ⑨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6.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6.
    ②毛泽东在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37.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41.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098.
    ⑥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48.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38.
    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41.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51.
    ②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51.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51.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53-654.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53-654.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53-654.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54.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54.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3.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5.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191.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4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2000,78.
    ①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11.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107.
    ③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1968)[M].第46页.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16.
    ⑤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1968)[M].第47页.
    ⑥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27-1328.
    ⑦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28.
    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28.
    ⑨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17.
    ⑩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27.
    ①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8.
    ②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8.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45.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87.
    ⑤张素华: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1/
    ⑥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71.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1.
    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46.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85-87.
    ②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301.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62-136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卷、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74、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3卷、第36卷、第41卷、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986、1987.
    [4]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958.
    [5]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
    [6]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
    [8]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9]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0]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1]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刘少奇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5]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6]李先念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7]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8-18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998.
    [2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顾: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M],2000.
    [22]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3]李佑新.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24]李佑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25]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7]萧延中.晚年毛泽东[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8]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实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9]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
    [30]张玉瑜.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1]徐厚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探索[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2]石仲泉、萧延中主编.国范外毛泽东研究译丛:全套8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34]谭乃彰、徐继尧.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5]范贤超,李琳.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6]王立胜.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M].长沙: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37]沈宝祥.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38]李捷,于俊道.东方巨人毛泽东[M].长沙:解放局出版社,1996.
    [39]郭建宁.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66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0]梁柱.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1]梁柱.毛泽东思想若干理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2]刘建武.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43]刘建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由来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45]罗平汉.“文革”前夜的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6]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7]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8]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9]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0]张定鑫.哲学追溯——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探索中国建设之路与邓小平的成功接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1]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52]肖功达.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53]王向清.问学集[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54]吴冷西.忆毛主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55]陈雪薇.历史的启示——十年(1957-1966)建设史研究[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56]郭德宏、林小波.四清运动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57]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58]王立胜.重新认识毛泽东[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9]公羊.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0]林蕴晖.1949-1976凯歌行进的时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1]刘建武.从毛泽东到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轨迹[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62]郑谦、韩钢.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1956年以后的毛泽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63]谢春涛.大跃进狂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64]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5]梁柱.毛泽东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6]郑德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7]郑德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68]郑德荣.毛泽东思想史稿——社会主义时期[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69]朱阳、郭永钧.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0]郑德荣.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1]邱守娟.毛泽东的思想历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2]张启华.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理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1]胡绳.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有关回忆[J].中共党史研究,2002,05.
    [2]蒋学模.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毛泽东经济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战线,1996,06.
    [3]林克.一次重要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湖南党史,1994,02.
    [4]梁柱.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从毛泽东的一个重要论断谈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04.
    [5]石仲泉.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J].浙江学刊,1988,02.
    [6]石仲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J].理论视野,2009,12.
    [7]石仲泉.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05.
    [8]曾成贵.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中的艰辛探索──以毛泽东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01.
    [9]胡为雄.致用而学,孤旨以求——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批注和谈话览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2.
    [10]张检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不断改革——从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所想到的[J].湖湘论坛,1992,06.
    [11]周新城.关于我国改革过程中的保守与改革——学习《读苏联<政治经济学>下册谈话记录稿》的一点体会[J].求实,2000,05.
    [12]龚育之.毛泽东与自然科学[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03.
    [13]范湘涛,范贤超.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当代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06.
    [14]李佑新.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J].南开学报,2004,01.
    [15]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2005,02.
    [16]李佑新.毛泽东思维结构的意志维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05.
    [17]李佑新,陈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评迈斯纳关于“毛泽东主义”的观点[J].毛泽东研究,2010.
    [18]徐俊忠.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几个问题再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6.
    [19]徐俊忠.“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J].现代哲学,2009,05.
    [20]杨瑞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0,07.
    [21]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4.
    [22]唐洲雁.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基本经验[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2.
    [23]唐洲雁.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24]唐洲雁.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执政党建设经验[J].前线,2010,05.
    [25]许全兴.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1.
    [26]许全兴.毛泽东论意志[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03.
    [27]许全兴.学习毛泽东党的理论建设三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28]刘建武.邓小平的读书生涯及其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5.
    [29]刘建武.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J].中共党史研究,2009,12.
    [30]薛广洲.论毛泽东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05.
    [31]薛广洲.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5.
    [32]丁俊萍.毛泽东政党思想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02.
    [33]丁俊萍.近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述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4]李维武.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5]逄先知..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路和构想[J].党的文献,2009,06.
    [36]何云峰.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与晚年失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37]何云峰.革命化与现代化:毛泽东晚年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2011,01.
    [38]邱守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2.
    [39]王占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全面探索——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为中心的考察[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
    [40]潘宁.浅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10,04.
    [41]欧阳雪梅.5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J].求索,2006,10.
    [42]李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06.
    [43]郭建宁.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44]熊乐兰.1956年至1966年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06,05.
    [45]梁柱.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5.
    [46]吴庆生.探索视域下三面红旗理论分析[J].求索,2003,05.
    [47]林源.三面红旗——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J].南京大学学报,1999,04.
    [48]彭世畦.三面红旗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49]吴庆生.对1958年建设总路线的再认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01.
    [50]李锐.1958年那条总路线形成前后的党内争论[J].炎黄春秋,1996,08.
    [51]王向清.“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及其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52]王向清.毛泽东的“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53]王向清.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新人理想人格学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54]唐正芒.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在农村工作中再度纠“左”的可贵起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4.
    [55]唐正芒.毛泽东与大跃进时期田家英的调查研究[J].现代哲学,2009,06.
    [56]唐正芒.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J].现代哲学,2008,06.
    [57]唐正芒.毛泽东1959年上半年六篇《党内通信》及其纠左意义述略[J].理论探讨,2008,01.
    [58]唐正芒.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瞒产的开明态度[J].河北学刊,2008,03.
    [59]王文兵.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6.
    [60]王文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10,01.
    [61]王文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认同[J].武汉大学学报,2012,01.
    [62]袁辉初。毛泽东五六十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J].党的文献,2008,01.
    [63]韩显生.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贡献及走向偏狭之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2000,05.
    [64]顾雪生.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理论思考[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2,04.
    [65]费利群.邓小平对毛泽东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山东师大学报,1999,04.
    [66]李炳炎.论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及其发展[J].唯实,1993,06.
    [67]李同海.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93,05.
    [68]黄展.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7.
    [69]韩显生.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贡献及走向偏狭之原因[J].社会科学战线,2000,05.
    [70]谢挺.浅析毛泽东商品经济理论及其历史局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03.
    [71]李树源.论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04.
    [72]赵丽娜.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J].山东社会科学,1993,05.
    [73]张俊国.论毛泽东关于平衡与不平衡关系问题的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3.
    [74]张俊国.毛泽东关于政治在发展生产力中作用的思想[J].理论学刊,2009,03.
    [75]张俊国.毛泽东发展生产力若干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03.
    [76]张俊国.略论毛泽东处理十大经济关系问题的辩证思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01.
    [77]雷国珍.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共党史研究,2007,01.
    [78]梁柱.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04.
    [79]邱守娟.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当代价值[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06.
    [80]杨建伟.对毛泽东“八大”前后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81]杨建伟.从社会基本矛盾到社会主要矛盾——论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哲学根源[J].江汉论坛,2005,08.
    [82]徐崇温.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新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01.
    [83]任玉秋.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思想研究与当今我国社会若干重要矛盾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4,02.
    [84]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85]杨建伟.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J].江汉论坛,2000,10.
    [86]罗宪祯.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学术交流,1993,06.
    [87]潘叔明.论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06.
    [88]邹沧萍.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1993,06.
    [89]罗建文.追求公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5,05.
    [90]张定鑫.毛泽东晚年心态若干特点试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03.
    [91]吴怀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09.
    [92]吴怀友.科学认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几个问题[J].理论导刊,2009,10.
    [93]刘永佶.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2006,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