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类型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謂“中國洪水後人類再生神話”,主要是指在操用漢藏語系語言的族群中間及在漢藏語系共同體周邊部分操用其它語系語言的族群中口頭傳承的有關洪水後人類再生的神聖故事。與那些強調重建國家或社會秩序的英雄治水神話(如大禹治水神話)不同的是,這類神話的核心在於重新規定人性和民族性。由於口頭傳承是神話最重要的一個特質,因而若是從語言學的角度把數量极為豐富的這類神話集中起來,分別與語系、語族,甚至語支等語言分類層級一一對應,便可能為它們的科學分類找到能夠依托的工作平臺。
     在研究中國洪水後人類再生神話之前,本文先對神話的性質、母題及類型概念等作了新的闡釋,並為神話類型學設想了一套由多學科參與的結論檢驗機制。本文對中國洪水後人類再生神話的原始材料進行了系統的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礎上,借鑒考古學的成功經驗,對中國境内的藏缅族群、苗瑤族群、壯侗族群、阿爾泰民族、南亞民族、南島民族以及漢族所傳播的一百五十一篇洪水後人類再生神話,逐一進行主要母題和輔助母題的歸納,從中找到十組較為穩定的母題組合。其中流傳於藏緬人中的有五組,可歸併為A型(含AⅠ、AⅡ、AⅢ三式)、B型、C型;流傳於苗瑤、壯侗人中的有兩組,可歸併為A型(含AⅠ、AⅡ兩式);流傳於阿爾泰民族中的有一組;流傳於南島民族中的有一組;流傳於漢族中的暫定為一組。這十組母題組合總共合計為七型(群)五式。
     在對藏緬族群流傳的洪水後人類再生神話的討論中,本文選取了故事元素最豐富、結構最完整的六則神話作為典型個案和切入點,並結合其他五十個同類神話,將其歸納為:1、以彝語支族群内部的彝族及與其關係緊密的拉祜族、納西族的洪水神話為代表的A型,可分為“眼睛母題+天女婚母題+母體生人母題、或葫蘆出人母題”的組合(即AⅠ式)、“兄弟開荒母题+天女婚母題+母體生人母題、或葫蘆出入母題”的組合(即AⅡ式)、“兄妹開荒母題+兄妹婚母題+母體生人母題、或葫蘆出入母題”的組合(即AⅢ式);2、以羌語支族群中的羌族洪水神話為代表的B型,表現為“猴祖母題+兄妹婚母題+剁碎怪胎變人母題”的組合;3、以景頗語支族群及彝語支族群内部一些與彝族關係較疏遠的部分民族,如獨龍族、怒族、基諾族等的洪水神話為代表的C型,母題組合的特徵不太明顯。本文並利用語言年代學、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的方法和材料,推論出AⅠ式的洪水神話流行於商代晚期,AⅡ式的洪水神話流行春秋戰國時期,AⅢ式的洪水神話流行於漢晉時期。
     在其他族群的洪水神話中,苗瑤、壯侗族群常見到“雷公復仇母題+兄妹婚母題+剁碎怪胎變人母題”的穩定母題組合;中國境内阿爾泰民族可見到“行善母題+眾人避走高山得救母题+洪水預言者被變為物母題”的母題組合;南島民族中只有在跟大陸血緣關係密切的布農、賽夏、泰雅等族的洪水神話,才能見到“兄妹婚母題”和“剁碎怪胎變人母題”的變異形式。
    
     由砖各踵倏件的限制,目前要做到全面梳理清楚中圃洪水筱人颊再生神括
    的褚翔型,遣有薛多困鞋。但本文通遇封追颊神括的颊型季分析,摸索出一些
    更加符合神括材料本来面貌的研究方法,磨有利砂神括研究的遣一步规范化。
"Human beings 'reliving after flood in China myths" are mainly sacred stories spreading in spoken language and used in Sino-Tibetan tribes and Sino-Tibetan community. In contrast to the hero's maintaining water control myths which emphasize on rebuilding a country or a social order, like the myth named "DaYu's maintaing water control", the core of these kinds of myths is to build human and nationality nature. Since spreading in spoken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myths, if we put numerous myths together from the aspect of linguistics and match them up to language family and even the language branch, we may find a working platform to set them apart scientifically.
    Before doing more research on the" human beings 'reliving after flood in China myths", this thesis first explains the nature, the main subjects and the typical concept afresh, and imagines for a myth typology a tested mechanism of conclusions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then it collects and arranges original materials of "human beings 'reliving after flood in China myths" .On this base, this thesis makes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in subject and the secondary one among 151 myths spreading among Zang Mian tribe, Miao Yao tribe, Zhuang Tong tribe, A Er Tai nation, South Asia nation, Nan Island nation and Han nation in China and defines ten stable groups: Five groups, which are spreading in Zhang Mian nation can be merged into type A (including AI ,AII ,AIII), type B and type C .Two groups, spreading in Miaoyao tribe and Zhuang Tong tribe can be merged into type A (including AI,AII). There is one group in A ErTai nation and another one in Nan Island. Finally I define only one group which is temporarily spreading in H
    an nation .The ten main group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subsidiary groups and five types.
    From "the human beings' reliving after flood myths" spreading in Zhang Mian nation, this thesis chooses as an example six myths with complete structure, and match-them up to other fifty different kinds of myths. In this way, I conclude that:
    1 .The type A, among which I take the flood myths spreading in Mi tribe, CaCu tribe and NaXi tribe as an example, can be divided into 3 types: type AI, type AII and type AIII .Type I has as a main subject the eyes, the brother and sister' marriage and human beings born from female's body or from the cucurbit. Type AII has as a main subject the sister and brother's marriage, the brother and sister's opening up wasteland and human beings born from female's body or human beings' from the cucurbit.
    2.The type B, among which I take as an example the flood myths which is spreading in Qiang tribe, has as a main subject the ancestor of monkeys, the brother and sister' marriage and the fetus which was cut into pieces changing into human being.
    3.The type C, among which I take as an example the flood myths spreading in DuLong tribe, Nu tribe, Jin Luo tribe, does not have defined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thesis, I have also used some Language Chronology methods and materials: Archaeology, Ethnology, History, and Geography. Based on them, I conclude that the AI myths type was popular in late Shang Dynasty, AII myths type
    
    
    was popular in Chun Qin and Zhan Guo Dynasty, and the AIII myths type was popular in Han and Jin Dynasty. In some other tribe's flood myths, like Miao Yao tribe and Zhuang Tong tribe, the stable group which has thunder father revenge as a main subject can be heard of. In A Er Tai tribe, we often find out the group which has as a main subject doing good deeds, the multitude being rescued by rushing into the mountain and the people who foretold a flood being changed into an object. Flood myths, spreading in Bu Long, San Xia, Tai ya tribes and so on in Nan Island, have more bloo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ainland and have as a main subject the changed type of the sister and brother's marriage and the fetus which was cut into pieces changing into human being.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s limit, now I still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making "human beings' reliving after flood in China myths" fully clear,
引文
《周易》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詩經》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左傳》 中華書局影印十三經注疏本。
    許慎《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段玉裁注本。
    司馬遷《史記》 中華書局校點本。
    班固《漢書》 中華書局校點本。
    范曄《後漢書》 中華書局校點本。
    陳壽《三國志》 中華書局校點本。
    《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國語》,上海師大古籍整理組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趙曄撰、周生春校注:《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晉]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樊綽撰、向達校注:《蠻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羅泌《路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1961。
    《明一統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山海經》 巴蜀書社1985年影印清郝懿行箋疏本。
    《莊子》 中華書局1978年版清王先謙集解本。
    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劉安《淮南子》 百子全書本。中華書局1998年排印何寧集釋本。
    應劭《風俗通》,百子全書本。中華書局1981年排印王利器校注本。
    《列子》,中華書局1979年版楊伯峻集釋本。
    [晉]于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梁]任昉《述異記》,百子全書本。
    [唐]李冗著,張用欽等點校:《獨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劉斧《青瑣高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中華書局影印本。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紅河調查隊搜集整理:《阿細的先基》,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59。
    莎紅等翻譯整理:《布伯》,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59。
    巴胡母木(馮元蔚)等翻譯整理:《勒俄特依》,載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编輯:《大涼山彝族民間長詩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麗江調查隊搜集整理:《創世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60。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搜集整理:《梅葛》,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78。
    田兵編選:《苗族古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79。
    郭思九等整理:《查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
    羅世澤等搜集整理:《木姐珠與鬥安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馬學良等譯注:《苗族史詩》,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3。
    陶立墦編著:《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匯編·人類起源篇》,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1984。
    羌族神話故事《大地和人類的由來》,《民間文學》1984年第10期。
    李八一昆等搜集整理:《尼蘇奪節》,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5。
    陶立璠等编:《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傳說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雲南省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編:《白族神話傳說集成》,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北京,1986。
    馮元蔚譯:《勒俄特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王子堯等翻譯及整理:《洪水紀》,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8。
    《洪水泛濫》,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87。
    揚州市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编:《揚州民間故事集》,中國民間文藝版社,北京,1089。
    趙官祿等搜集整理:《十二奴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
    思茅地區文化局編:《拉祜族民間故事》,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1990。
    石宗仁翻譯整理:《中國苗族古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燕寶整理譯注:《苗族古歌》(苗漢文對照),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3。
    《中華民族故事大系》,(1——16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馬昌儀编:《中國神話故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潘定智等编:《苗族古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王燕编:《東方神話》,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1998。
    滿都乎主編:《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神話故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崔連仲等譯:《古印度吠陀時代和列國時代史料選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趙樂甡等譯:《吉爾伽美什——巴比倫史詩與神話》,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薛克翹等主编:《東方神話傳說》(1——8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魏慶徵主编:《古代兩河流域與西亞神話》,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業師王小盾:《中國的四神》(打印稿)。
    
    
    《The types of folktale·A classification and bibliography·Antti Aame's〈verzeichnis der Marchentypen》(FFC No3), translated and enlarged by Stith Thompson》, 1928(FFC No74)
    V·Propp(?)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1958.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麗江調查隊編寫:《納西族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60。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龍門書局,1961。
    西南民族學院語文系民族民間文學組李明等:《羌族文學概況》,1980。
    齊木道吉:《蒙古族文學簡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聞一多全集》,北京:三聯書店,1982(據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版重印)。
    鍾敬文:《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胡仲實:《壯族文學概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
    毛星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上、中、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張文勛:《白族文學史》(修訂本),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
    馮天瑜:《上古神話縱橫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李攒緒:《白族文學史略》,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
    鍾敬文:《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左玉堂等编:《楚雄彝族文學簡史》,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北京,1986。
    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神話新探》,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臺灣時報出版公司,1987。
    [俄]李福清:《中國神話論》,載《中國神話故事論集》,北京:中國民藝出版社,1988。
    葉舒憲編選:《結構主義神話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王孝廉編:《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陶陽等:《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蕭兵:《中國文化的精英——太陽英雄神話比較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蕭兵:《楚辭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美]斯蒂·湯普森著,鄭海等譯:《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季永海等:《滿族民間文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
    張振犁:《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馬學良、梁庭望、張公瑾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
    何積全等主編:《布依族文學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2。
    蒙國榮等:《毛南族文學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美]阿蘭·鄧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
    劉魁立等編:《神話新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陳建憲:《神祗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5。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德]斯威布著,楚圖南譯:《希臘的神話和傳說》(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
    陳建憲:《神話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劉魁立:《劉魁立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德]艾伯華著、王燕生等譯校:《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張振犁等:《東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話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
    楊利慧:《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日]樱井龍彥编纂:《中曰學者中國神話研究論著目著總匯》,1999。
    張振犁等:《東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話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
    許鈺:《口承故事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俄]李福清(B·Riftin):《神話與鬼話——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增訂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羅曲等:《彝族民間文藝概論》,第22頁,成都:巴蜀書社,2001。
    王孝廉:《嶺雲關雪——民族神話學論集》,學苑出版社,北京,2002。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卉:《臺灣及東南亞的同胞配偶型洪水傳說》,《中國民族學報》(臺北中國民族学會編),1955年第1期。
    林向:《羌族的(創世紀)神話——木姐珠與冉必娃》,載《人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葉世富:《論怒族宗教與文學》,《怒江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日]谷野典之著,沉默譯:《女媧、伏羲神話系統考》,《南寧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1、2期。
    呂微:《中國洪水神話結構分析》,《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2期。
    [美]阿蘭·鄧迪斯:《北美印第安民間故事的結構形態學》,載《世界民俗學》(原名《民俗學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鍾敬文:《努力開創社會主義民間文藝事業的新階段——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會務報告》,《民間文學論壇》1992年第1期。
    陳世鵬:《彝族婚媾類洪水神話瑣議》,《貴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鹿憶鹿:《難題求婚模式的神話原型》,《民間文學論壇》1993年第2期。
    楊利慧:《始母神——女媧神格的基點和中心》,《民間文學論壇》1996年第2期。
    陳建憲:《中國洪水神話的類型與分佈——對433篇異文的初步宏觀分析》,《民間文學論壇》1996年第3期
    鹿憶鹿:《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話——從苗瑤彝談起》,載《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455——469頁,臺北漢學中心,1996。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的洪水神話》,載《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常民文化出版公司,1996。
    鹿憶鹿:《臺灣原住民與大陸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話比較》,《民間文學論壇》1997年第1期。
    
    
    鹿憶鹿:《彝族天女婚洪水神話》,《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3期。
    鹿憶鹿:《眼睛的神話——從彝族的一目神話、直目神話談起》,《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鹿憶鹿:《百年來洪水神話研究回顧》,載www.chinese.pku.edu.cn/teacher/chen vc/index.php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
    容庚:《漢武梁畫像錄》。北平:燕京大學考古學社,1936。
    李紹明:《四川理縣發現很多石棺葬》,《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7期。
    馮漢驥等:《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學報》1973年第2期。
    周到等:《唐河針織廠漢畫像石墓的發掘》,《文物》1976年第6期。
    洛陽博物館:《洛陽西漢卜千秋壁畫墓發掘報告》,《文物》1977年第6期。
    茂汶羌族自治縣文化館:《四川茂汶營盤山的石棺葬》,《考古》1981年第5期。
    山東省博物館编:《山東漢畫石選集》,齊魯書社,濟南,1982。
    《南陽漢代畫像石》编委會:《唐河縣電廠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南陽博物館:《河南南陽軍帳營漢畫像石墓》,《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1期。
    四川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石棺葬發掘報告》,《文物資料叢刊》1983年第7期。
    南陽漢代畫像石编輯委員會編:《南陽漢代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廣漢三星堆遗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7年第10期。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成都十二橋商代建築第一期發掘簡報》,《文物》1987年第12期。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5期。
    内江市文管所等:《四川簡陽縣鬼頭山東漢崖墓》,《文物》1991年第3期。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選》,成都:巴蜀書社,199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82。
    呂思勉等編著:《古史辨》(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
    《王國維遗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3。
    徐旭生:《中國古史旳傳說時代》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俞偉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譚其骧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册),北京:地圖出版社,1985。
    《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李根蟠等:《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四川大學博物館等編:《南方民族考古》(第1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俞偉超主編:《考古類型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張忠培:《中國北方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四川文物》(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專輯),1992。
    《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3。
    段渝:《四川通史》(第一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歷史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5。
    俞偉超:《考古學是什麼——俞偉超考古學理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樂豐實:《海岱地區考古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李水城:《半山與馬廠彩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李伯謙:《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係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段渝:《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林梅村:《古道西風——考古新發現所見中西文化交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蔣英炬等:《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磗》,文物出版社,北京,2001。
    水濤:《中國西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日]西江清高主編:《扶桑與若木》,成都:巴蜀書社,2002。
    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區大石墓族屬試探——附談有關古代濮族的幾個問題》,《考古》1978年第2期。
    蔣英炬等:《武氏祠畫像石建築配置考》,《考古學報》1981年第2期。
    蘇秉琦:《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文物》1981年第5期。
    徐學書:《試論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張增祺:《西南地區的“大石墓”及其族屬問題》,《考古》1987年第3期。
    尹紹亭:《基諾族刀耕火種的民族生態學研究》,《農業考古》1988年第1、2期。
    程健君:《南陽漢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第1期。
    [日]橫山浩一著、徐光輝譯:《型式論》,《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劉弘:《漢畫像石上所見太一神考》,《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第4期。
    張忠培:《齊家文化研究》,《考古學報》1987年第1、2期。
    劉新生:《三星堆出土陶器研究》,《四川文物》1994年第2期。
    陳淳:《談舊石器類型學》,《人類學學報》13卷第4期,1994。
    李世康:《彝族傳統牧耕文化特徵》,《農業考古》1997年第3期。
    江章華等:《成都平原的早期古城址群——寶墩文化初記》,《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4期。
    侯亞梅、黃慰文:《東亞和早期人類第一次大迢徙浪潮》,《人類學學報》1998年第3期。
    趙殿增:《從“眼睛”崇拜談蜀字的本義與起源——三星堆文明精神世界探索之一》,《四川文物》1997年第3期。
    湯惠生:《略論青藏高原的舊石器和細石器》,《考古》1999年第5期。
    曹柯平:《江西舊石器、中石器文化之探索》,載許懷林主編:《江西歷史研究論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李水城等:《四壩文化銅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
    宿白主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上、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林梅村:《阿爾泰山和天山的大石冢》,載余太山主編:《歐亞學刊》(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
    
    
    朱亞蓉:《試論三星堆眼形器的内涵》,《四川文物》2002年第1期。
    趙殿增:《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的幾個問題》,《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第4期。
    蔡保全:《現代人類起源新說與“北京猿人”的歸屬》,《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5期。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研究中考古學證據的認定和相關理論問題》,《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1期。
    烏恩:《論蒙古鹿石的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1期。
    高大倫:《早蜀文化遗物中的眼形及眼形器初探》,《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4期。
    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編:《邊疆研究叢書》,1941。
    方國瑜:《麽些民族考》,載《民族學研究集刊》,1944年第4期。
    陳宗祥:《西康傈僳水田民族之圖騰制度》,載《邊政公論》第6卷第4期,1947年。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芮逸夫:《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臺灣藝文印書館,1972。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5。
    凌純聲:《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臺灣聯經圖書,1979。
    《白馬藏人族屬問題討論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1980。
    《中國少數民族》编寫組:《中國少數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雲南民族調查組怒江分組:《怒江社會歷史調查》,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
    《佤族社會歷史調查》(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
    林惠祥:《林惠祥人類學論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西南彝志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蔡俊生:《論群婚》,《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
    [蘇]謝苗諾夫著、蔡俊生譯:《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
    馬學良:《雲南彝族禮俗研究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傈僳族簡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
    馬長壽:《氐與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胡慶鈞:《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冉光榮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怒族簡史》編寫組:《怒族簡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
    《增訂爨文叢刻》,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組編:《怒江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1987。
    碧江縣政協文史資料編寫組:《碧江縣文史资料選集》,1987。
    楊和森:《圖騰層次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馬長壽遗著、李紹明整理:《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童恩正:《文化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9。
    江應梁主編:《中國民族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彝]吉克·爾達·則伙:《我在神鬼之間——一個彝族祭司的自述》,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1990。
    
    
    《彝族創世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侯紹莊等:《貴州古代民族關係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1。
    呂大吉等總主編:《中國原始宗教資料資料叢编》,(納西族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果吉·寧哈等主編:《彝文〈指路經〉譯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
    [蘇]海通著,何星亮譯:《圖騰崇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和志武整理:《東巴經典選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史宗主編:《20世紀西方宗教人類學文選》(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黄淑娉等:《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李亦園:《人類的視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汪寧生:《西南訪古弎五年》,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7。
    中央民族大學彝學研究所编:《中國彝學》(第一輯),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林耀華:《民族學通論》(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業師王崑吾:《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吕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吕大吉等總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鄂倫春族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1999。
    孟慧英:《中國北方民族薩滿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林修澈:《臺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0。
    許木柱等:《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1。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2。
    [法]列維——斯特勞斯著、渠東等譯校:《圖騰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Fanggui Li, Languages and Dialests, Chinese Yearbook, 1937.
    羅常培等:《國内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概況》,《中國語文》1954年第3期。
    李方桂:《中國的語言和方言》,載《民族譯叢》1980年第1期。
    [美]本尼迪克特著、樂賽月等譯:《漢藏語概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研究室,1980。
    《民族語文研究文集》,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王敬骝:《論孟高棉語與侗臺語的“村寨”“姓氏”“家”的同源關係》,《民族語文》1982年第3期。
    羅美珍:《試論臺語的系屬問題》,《民族語文》1983年第2期。
    徐琳等編著:《白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倪大白:《中國的壯侗語與南島語》,《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3期。
    戴慶廈:《從藏緬語看壯侗語與漢語的關係》,《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0年增刊。
    蒙斯牧:《印尼語和侗臺語的關係詞》,《民族語文》,1990年第6期。
    倪大白:《海南島三亞回語——語言類型轉換的活標本》,載《中央民族學院建校40周年學術論文集》,1991。
    鄧曉華:《人類文化語言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
    鄧曉華:《南方漢語中的古南島語》,《民族語文》1993年第3期。
    
    
    陳保亞著:《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臺)語源關係的解釋》,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
    李炳澤:《從苗瑤語和孟高語的關係詞說濮人南遷》,《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邢公畹:《漢藏語系研究和中國考古學》,《民族語文》1996年第4期。
    吳安其:《黃河長江的古代文明與漢藏語的淵源》,《民族研究》1996年第6期。
    馬學良等主編:《普通語言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石林:《侗臺語的分化年代探析》,《貴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戴慶廈:《關於漢藏語分類的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4期。
    李永燧:《羌緬語群雛議》,《民族語文》1998年第1期。
    蒙斯牧:《漢語和壯侗語的密切關係及歷史文背景》,《民族語文》1998年第4期。
    黄希凡:《從藏緬語同源詞看藏緬族群的史前文化》,《民族語文》1998年第5期。
    普忠良:《彝語ndhe~(21)(甸)構成的地名及其文化内涵》,《民族語文》1998年第6期。
    孫宏開等:《漢藏語言系屬分類之爭及其源流》,《當代語言學》1999年第2期。
    鄧曉華:《客家話與苗瑤語、壯侗語的關係》,《民族語文》1999年第3期。
    馬學良:《馬學良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二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5。
    《第四紀冰川與第四紀地質論文集》(第五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朱大可:《洪水神話及其大災變背景》,《上海師大學報》1993年第1期。
    周衛健等:《國際第四紀地質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第10卷第2期,1995。
    鹿化煜等:《Heinrich事件和末次冰期氣候的不穩定性》,《地球科學進展》第11卷第1期,1996。
    秦大河等:《氣候不穩定性的重要發現——對國外冰芯研究進展的綜述》,《地理學報》第52卷第5期,1997。
    熊尚發等:《第四紀氣候變化機制研究的進展與問題》,《地球科學進展》第13卷第3期,1998。
    劉興詩:《成都平原古城群興廢與古氣候問題》,《四川文物》1998年第4期。
    閔隆瑞等:《對中國第四系中統劃分方案的回顧與討論》,《第四紀研究》第20卷第2期,2000。
    王有清等:《冰芯記錄中末次間冰期——冰期旋回氣候突變事件的研究進展》,《冰川凍土》第24卷第5期,2002。
    王紹武等:《千年尺度氣候變率的研究》,《地學前緣》第9卷第1期,2002。
    王寧練等:《冰芯對於過去全球變化研究的貢獻》,《冰川凍土》第25卷第3期,2003。
    《哲學研究》編輯部編:《科學方法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鄭元者:《藝術之根——藝術起源學引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周勛初:《當代學術研究思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陳嘉映:《思遠道—陳嘉映學術自選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