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态与静态、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的收录分类情况进行考察,然后分析其特点,阐释其生成机制和因,并对新词语中反义词语的空缺现象及其原因进行解释。
     第一部分首先对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词典收录情况进行考察,新词语词典中成对收录的词性反义词语聚合共有346对,一方收录于新词语词典,另一方收录于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共有371对。另外还有部分反义词语被词典漏收的情况。然后对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尽量全面收录新词语从而为语言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语料,同时应关注所收词语语义的整体性。
     本文同时对其进行了分类阐释。新词语中的词性反义词语聚合共有717对,其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有323对,词性反义词语聚合有394对。在结构形式方面,词性的反义词语聚合除一对词语以外全部是偏正式复合词或偏正结构。词性的反义词语聚合中,宾式复合词及宾词组188对(58.2%);偏正式复合词或偏正词组122对(37.8%)。在音节方面,双音节的527对,占全部词语总数的73.5%。三音节及以上的190对,占全部词语总数的26.5%。在构词成分方面,有共同语素的反义词语聚合有698对,占总数的97.4%。
     第二部分描写分析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的特点:修辞手法造词现象突出、“活跃语素对”和词群现象、反义词语聚合中相异语素体现非对应性等。
     第三部分阐述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的生成机制和因。其生成机制主要是类推。首先阐述了类推机制在新词语反义词语聚合中起重要作用的理据,然后介绍类推机制作用下新词语中反义词语模的特点与类别,再后分析类推机制对新词语中反义词语的影响。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的生成因包括三个方面:客体世界的因、主体世界的因和语言世界的因。
     第四部分对新词语中词性反义词语聚合的空缺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阐释。主要是逆仿拟失败造成的空缺:包括逆仿拟词生活中不存在、逆仿拟词生活中是常态等。性别文化因素影响造成的空缺:主要体现在大量女性身份标记词的存在。认知顺序造成的空缺。组合关系或语域陪义制约造成的空缺。其他原因造成的空缺。
The emergency of new words alway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the society. The antonym is a difficulty that foreign students may come across.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verb and none antonym in the new words not only to research the language, but also to help students with their Chinese study.There are six parts in this article.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lated research summarize, the research technique, the range of the study and the language materials originate,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determination standard of the language materials and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to describe the situation of the verb and none antonym polymerization in the new words to give suggestion: the new words dictionary should include the new words as far as possible to provide rich and accurate language materials for the language stud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hole semantics of the words. This article also carries on the classified analysis, draw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on lexical category, syllable quantity, morpheme constitution aspects.
     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rb and none antonym in new words based on the element analysis theory, the semantic field theory, the glossary system theory: Morpheme dependence words to display function; Active morphemes manifests the ability of words to multiply and glossary system's openness; The word group phenomenon manifests the semantics systematic ; The existence of massive feminine status mark words manifests the psychologic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
     The fourth part is to analyze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the origin of the verb and noun antonym polymerization in new words. Its production mechanism is the analogy mechanism; Its origin has three aspects: The society origin, the psychology origin, the linguistic origin.
     The fifth part is to explain the vacancy phenomenon and the vacancy reason of the verb and noun antonym polymerization in new words.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failure of simulation ,the mistake of combination relations, the different accompany meaning, there is other way to show the opposite meaning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reason.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引文
亢世勇、刘海润主编,《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2003)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现代汉语词典》(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宇明(1999) 《语法研究录》北京:商务印书馆。
    索绪尔(1999) 《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志毅、张庆云(2005) 《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才嘉红(2005) 初探当代新词新语,《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
    曹国军(2005)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八大特点,《阅读与写作》第2期。
    巢峰(2004) 谈新词语词典,《出版科学》第1期。
    成志刚(1995) 试析新词语产生的手段,《中文自修》第7期。
    刁宴斌、盛继艳(2003) 近十年新词语研究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26卷,第1期。
    董其印(2008)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研究探讨,《语言与翻译》2008年第1期。
    高燕(2000) 谈类推造词法,《语言学论丛》第24卷,第4期。
    郭楚江、周荐(2005) 类推造词法对词义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第6期。
    华旭(1992) 反义词判定标准研究述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江青松(2003) 论语言类推的实现,《语文学刊》第3期。
    姜同绚(2007) 类推机制作用下的新词语论略,《现代语文》第6期。
    亢世勇(2003) 新词语大辞典的编纂,《辞书研究》第2期。
    亢世勇、刘海润(2006) 新词语辞典编纂的创新,《辞书研究》第1期。
    李国慧(2000) 新词语中的简缩词《继续教育研究》第1期。
    李建国(1997) 再论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语文建设》第12期
    李建国(2004) 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理论思考,《辞书研究》第4期。
    李君(2005) 试析改革后简缩造词现象《鸡西大学学报》第5卷,第2期。
    李丽君(1989) 从义素分析法看反义词语的构成和范围,《汉语学习》第4期。
    刘一玲(1993) 寻求新的色彩、寻求新的风格——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刘晓梅(2003) 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
    刘娅莉(2004) 十年来流行的汉语新词新语,《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
    林伦伦、朱永锴(1999) 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和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芦秀平(2007) 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因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6期。
    吕叔湘(1984) 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第1期。
    彭永昭(1991) 试论语言类推与新词语的产生《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钱乃荣(1991) 论本世纪初流行的新词新语,《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第9卷,第5期。
    邵宜(2004) 近年的新词语研究,《学术研究》第9期。
    沈孟璎(2004) 当代反义词语现象刍议,《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
    宋彦云(2007) 汉语新词语理据初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孙慧增,任宇红(2006) 类推在二语习得中实现的理据及其意义,《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4期。
    孙艳(1998) 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
    唐香南(2008) 语义与搭配的关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3期。
    田宇贺(2003)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及音节发展趋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
    汪梅之(2006) “反义聚合”的定义及性质的再探讨,《山东社会科学》,第7期。
    王铁昆(1989) 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铁昆(1991) 十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第1期。
    王铁昆(1992) 新词语的判定标准与新词新语辞典编纂的原则,《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王霞(1993) 试析语言的系统性,《思维与智慧》第6期。
    夏广兴、徐时宜(1997) 汉语反义词研究述略,《大同高专学报》第11卷,第4期。
    徐国珍(1991) 类推、语义、仿拟,《河池师专学报》第4期。
    徐国珍(1995) 从空符号到新词——论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轨迹之一,《浙江师大学报》第3期。
    杨建军(2007) 词汇系统的管理结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
    杨文全、杨绪(2008) 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5卷,第1期。
    姚汉明(1990) 论新词语的文化分布、产生途径及成因,《曲靖师专学报》第9卷,第4期。
    余允海(2003) 论新词语研究,《湖州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岳长顺(1993) 论类推创造新词,《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张博(2007) 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张德鑫(2000) 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张弓(1979) 现代汉语反义词探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虹(2003) 如何看待第三次新词语高峰,《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张晓光(2000) 国内类比推理研究综述,《哲学态》第5期。
    张玉来(2005)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问题,《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
    张志毅、张庆云(1997) 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语文建设》第3期。
    赵平分、曹卫红(2006) 汉语反义词不平衡现象和文化阐释,《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2期。
    周洪波(2003) 努力提高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水准,《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周洪波(1994) 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辞书研究》第4期。
    周荐(2007) 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3期。
    朱志凯(1992) 周易的类推思维方法,《河北学刊》第5期。
    白迪迪(2007)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研究》
    曹春静(2007) 《当代汉语词语模研究——兼论当代新词新语》。
    段濛濛(2006) 《反义词群“好——坏”的组合情况及其不对称现象》。
    何苗(2002) 《现代汉语二十年新词语管窥》。
    刘文文(2006) 《当代汉语新词借代造词研究》。
    刘晓梅(2003)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
    吕文丽(2006)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研究的多维视角》。
    苏东华(2006) 《当代汉语新词语修辞现象词汇化研究》。
    王蕊(2004) 《仿词造词研究》。
    吴乐雅(2006) 《现代汉语反义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伊兴荣(2006) 《从<新华新词语词典>看新词语造词法》。
    袁园(2006) 《1990——2002年间的经济类新词语透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