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古三代秦汉玉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玉器的研究,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风貌,为历代专家学者所重视,此课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上古三代秦汉为研究时间段,对这一时期出土玉器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论述。全文分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四个章节按时代顺序论述,分别为上古、夏商、周代及秦汉玉文化。
     绪论介绍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研究范畴,此领域的著录和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为上古玉文化。首先论述玉器文明的出现。中国玉文化根基深厚,源远流长,谓其具有万年玉器史和万年玉文化史应不为过。本文认为玉器是上古原始人类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玉之质料的特殊,进行玉石分化而产生的。中国的早期玉器,从出土地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河流域、中原黄河中下游及南方长江下游沿岸区域。玉器起源时期各地发展有先后之分,但在玉器文化的内涵上并无相互影响和承袭的关系;玉器的材质主要以色泽艳丽、质地温润为主,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石之美者”;起源时期的器形以装饰品和生产工具为主。以玉作为美的象征,以玉装饰和美化生活,是先民赋予玉的最初的社会功能,也是玉器文化萌芽时期的主要特征。
     其次对上古主要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玉器做出介绍。
     最后讨论上古玉器的文化特征。本文认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的玉器大多为巫觋用来事神的“玉神器”,其主要功能在于沟通神灵,是人类与神灵交流的媒介;巫觋是史前“玉神器”的持有人和使用者,其以玉事神、媚神、享神,在玉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原始宗教的发展使得原始崇拜得以产生,史前玉崇拜主要表现为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论述红山文化玉龙、玉鸟和勾云形玉器的文化特征。本文认为红山文化玉龙的造型起源于猪与蛇两种动物的综合,并对其象征意义和宗教功能进行探讨;鸟因具有飞翔和自由来往于天地间的功能而被远古先民看作神灵的使者,从而被当作崇拜的对象;对勾云形玉器的造型、性质和功能的争论进行梳理,认为其造型起源于云,纹饰为神鸟形象,其功能即沟通天地、人神。论述良渚玉璧、玉琮和玉钺的文化特征。对良渚玉璧文化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其具有敛尸及沟通天地的功用;对良渚玉琮的起源、功能和神徽象征意义的研究进行总结,认为其造型代表天地贯通的象征意义,其作用为沟通天地的“玉神器”;考察了良渚玉钺的墓葬情况及形制特点,结合时代特征,认为其为军权的象征。
     第二章为夏商玉文化。首先论述夏代的主要出土玉器及其玉文化特征。本文认为夏代玉文化主要有工艺质朴、突出“玉兵”和礼玉文化初步形成三个方面的特点。
     其次论述商代玉文化。介绍商代的主要出土玉器,并讨论商代的玉文化特征。商代玉文化与前代玉文化如红山、良渚、龙山、夏代玉文化等均有渊源关系;商代玉文化延续了上古时期玉器所体现的鬼神观念,妇好墓出土的玉动物亦具有原始宗教功能,其不仅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亦是图腾崇拜的对象和神灵的象征,还具有沟通人神的作用;商代的礼仪仪仗器如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玉戈、玉钺、玉戚、玉簋等,体现出鲜明的王权特征和独特的等级特征;通过考察商代玉人的发式、服饰、冠饰及坐姿,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习俗及礼仪;商代独特的玉阴阳人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商代的玉人形象体现出原始宗教由崇拜神向崇拜人的过渡,体现出原始宗教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必然趋势。
     第三章为周代玉文化。首先介绍西周和东周的主要出土玉器。
     其次从礼玉文化、饰玉文化、葬玉文化三个方面讨论周代玉文化特征。
     论述周代的礼玉文化,对于《周礼》中记载的“六器”与“六瑞”进行辩证探讨;论证周代玉圭的种类、用途和执圭礼仪;论证周代玉璋的种类和用途。
     论述周代的饰玉文化。以《诗经》为例,从头饰用玉、物品饰玉、随身玉佩三个方面探讨周代的饰玉风尚;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玉德”理论,以玉比德,将玉之特性与君子品德相联系,赋予玉器以人性化特征,使玉器成为君子美好品德及人格的代表,对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论述周代的葬玉文化。周人认为玉是天地之精华,具有充足的“精气”,以玉敛葬,可以上达神鬼,使精神不灭、灵魂不朽;讨论丧葬用璧、饰棺用玉及琀玉的使用制度和功能。
     第四章为秦汉玉文化。首先介绍秦代的主要出土玉器及其玉文化特点。
     其次论述汉代的玉文化。对汉代的主要出土玉器做出介绍,并从用玉思想、葬玉制度和玉礼器的演变三个方面讨论汉代玉文化特征。
     论述汉代的用玉思想。汉代玉文化受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具有儒、道并重的用玉特征,突出表现了国家礼制的政治用玉与“长生”、“成仙”思想相联系的特点。汉代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玉德”学说的继承完善和佩玉的等级制度上。汉代道家对玉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葬玉上。汉代儒道融合的玉文化内涵,在“道”与“器”两种观念上,多表现为道器并用思想。汉代的用玉思想亦有吉祥文化的特色。汉代的吉祥玉器主要有铭刻征祥祝词的玉璧、刚卯与严卯及神兽灵禽类如玉辟邪、四方神兽、熊等。汉代的吉祥玉器具有宗教性、楚文化性及民俗性的文化特质,并具有哲学价值。
     论述汉代的葬玉文化。汉代人的玉敛葬观念承袭了周代“以玉为精”,“精魄沟通天地”的葬玉思想,又因国家社会经济的发达,及受到儒家“贵玉”、“孝道”、“厚葬”和道家“升仙”思想的双重影响,不再被动的慑服于神灵的权威之下,而是重在发挥人的主动作用,利用各种人为的手段将自身升华到神仙的世界中去,并且还把人世间的财富和地位一并带过去,以供来世享用;论述汉代的玉衣制度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探讨汉代葬玉中的璧及蝉形玉琀的文化意义。
     论述汉代玉礼器的演变。汉代玉礼器的使用沿袭“周制”,其仍为天地祭祀、朝廷礼仪不可或缺之物,但是在器类上已发生变化。汉代的玉礼器主要为璧和圭,玉璧的用途较多,玉圭的数量较之前代有所减少。玉琮与玉璋已很少见到,基本已不再制作。玉璜在西汉中期已全面衰落,除极少数可能与丧葬仪式有关外,其余皆用作装饰品。前代曾用作礼仪器的玉环、玉块、玉龙、玉虎等,到了汉代有的已很少发现,有的虽然常有出土,但已不是礼仪用玉,而是用作装饰用的佩玉。
     结语部分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提出论文中的不足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Chinese ancient jad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Scholars through the ages devoted much attention to study the style and feature of Chinese culture by researching ancient jade artic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jade articles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prehistoric age, the Three Dynasti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is paper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Four chapters are represented in chronological sequence, which are jade culture of prehistoric ag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Zhou dynasty,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introduction, it represents the scope and condition of Chinese ancient jade culture research,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aper.
     Chapter one represents the jade culture of prehistoric age. Firstly, it represents the beginning of jade culture. As Chinese ancient jade culture has long historical origins,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it has a history of ten thousand years. We consider that the beginning of jade article was in prehistoric age, while primitive people were using stone implements, they recognized jade, and departed it from stone. Early jade articles of China mainly existed at the Liaohe River valley of northeast, the Huanghe River valley of central plains and the lower reache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of south China. The three areas grew in order of priority, but didn't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had no relationship of adoption; the stuffs were beautiful and smooth which were called beauty of stone; the implements were mostly decorations and tools. Taken jade as the symbol of beauty and used it to beautify life was the early social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beginning of jade.
     Secondly, it represents the main culture sites and jade articles.
     At last, it represents th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eriod. We consider that the jade articles of 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ge were mostly yushenqi used to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by wizards, which were medium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gods; wizards were owners and appliers of yushenqi, who offered sacrifices to gods, and had special influence on jade culture history; primitive worship began to exist, which were totem and ancestor worshi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de dragon, jade birds and jade articles of gouyun of Hong-Shan culture have been represented. We consider that the mould of jade dragon originated from comprehension of pig and snake, and its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religinal functions have been discussed; ancient people took birds as massagers of gods for the ability of flying, for whom being taken as symbol of worship; the mould and functions of jade articles of gouyun have been represented, we consider that its mould originated from clouds, its utensils were birds and which used as th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bi, yucong, and yuyue of Liang-Zhu culture have been represented. The functions of yubi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we consider that it had been used for funerals and as a medium; we have researched the origination, functions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shenhui of yucong, and consider its mould represents the linking up of heaven and earth, its function is yushenqi which is a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the graves and mould of yuyue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we consider it stands for military power.
     Chapter two represents the jade culture of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Firstl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articles 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Xia dynasty. We consider that jade culture of Xia dynasty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craft, significance of jade weapons and the beginning of sacrificial vessels.
     Secondl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culture of Shang dynasty. Jade articl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have been represented. Jade culture of Shang dynasty has original relationship with jade culture of Hong-Shan, Liang-Zhu, Long-Shan, and Xia dynasty; jade culture of Shang dynasty continued the conceptions of gods which began from prehistoric age, jade animals of Fuhao grave also have functions of primitive religion, which are not only symbols of wealth and status, but also objects of totem worship and symbols of gods, as well as having the function of medium; sacrificial vessels such as yucong, yubi, yugui, yuhuang, yuge, yuyue, yuqi, yugui and so on, re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monarchical power and ranks; we could see the social customs and proprieties by studying the hair style, clothes and sitting postures of jade persons; jade bisexual person is symbol of reproduction worship; jade persons represent the transition of worship from gods to human beings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triding from lower level to higher level of primitive religion.
     Chapter three represents jade culture of Zhou dynasty. Firstl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articles of Xizhou and Dongzhou.
     Secondly, jad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Zhou dynasty have been represented from three parts of sacrificial vessels, decorations and funeral jade articles.
     Sacrificial vessels of Zhou dynasty have been researched by discussing liuqi and liurui recorded in Zhouli, the varieties, uses and ceremonies of yugui and yuzhang have been studied.
     Jade of decorations have been researched. It represents the decoration fashions of Zhou dynasty from three parts of head ornaments, sundries and yupei according to Shijing; while in Chunqiu and Zhanguo, society changed rapidly, Confucius advanced the theory of yude, related the specific properties of jade with gentlemen, entruste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 to jade, made it the representation of fine virtue and personality, which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culture.
     Funeral jade articles have been researched. On the minds of people of Zhou dynasty, jade is the essence of heaven and earth, funeral with jades could make spirit always alive; the using and functions of yubi in funeral, jade on coffin and hanyu have been represented.
     Chapter four represents the jade cultur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Firstl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artic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Qin dynasty.
     Secondl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culture of Han dynasty. It represents the jade articl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from three parts of conceptions of using jade, funeral jade articles and the transition of sacrificial vessels.
     The conception of using jade articles has been researched. Jade culture of Han dynasty had been influenced by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re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ation of ceremonial jade articles with changsheng, shengxian conceptions.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reflected the inheritance of yude theory and the ranks of using jade articl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aoism reflected the using of funeral articles.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with Taoism characteristic reflected the conception of the using of both dao and qi. I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ucky culture. Lucky jade articles of Han dynasty are mainly yubi with lucky words, gangmao and yanmao, yubixie, sifangshenshou, bears and so on,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n, culture of Chu state, custom philosophic value.
     Funeral jade articles have been researched. The conception of funeral jade articles of Han people inherited the conceptions of Zhou dynasty, but no longer submitted in the power of gods, besides contended for the initiative to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world of gods, and took the wealth and status along with them,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 transition of sacrificial vessels has been researched. The using of sacrificial vessels of Han dynasty inherited the using system of Zhou dynasty, and sacrificial vessels still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ceremonies and proprieties, but changed in varieties. The main sacrificial vessels of Han dynasty are yubi and yugui. Yubi were used extensively, but the quantity of which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dynasties. Yucong and yuzhang were hardly been seen, which almost stopped producing. Yuhuang declined wholly at mid of Xihan, which were all used as decorations except a few for funerals. Yuhuan, yujue, jade dragons and jade tigers, which were used as sacrificial vessels at previous dynasties, were hardly found in Han dynasty, some of which could be found frequently, but used for decoration which were no longer sacrificial vessels.
     It has been summarized and refined in conclusion, and deficiencies have been advanced as well as future efforts.
引文
①据喻燕姣《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
    ②喻燕姣《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49-650页。
    ②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70页。
    ④《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33页。
    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82页。
    ①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5页。
    ②转引自梁军《谈中国古代玉文化》,《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③《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94页。
    ④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94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0页。
    ②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2月。
    ③邓淑蘋《试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玉的发展与演变》,《群玉别藏续集》,10-67页。
    ①《诸子集成·抱朴子·对俗》,岳麓书社199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1-12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7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42页。
    ④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77页。
    ⑤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80页。
    ①转引自喻燕姣《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
    ②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20页。
    ③《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678页。
    ④转引自薛世平《华夏古玉文化探微》,《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3年第1期。
    ⑤转引自喻燕姣《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
    ⑥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1页。
    ①《诸子集成·抱朴子·仙药》,第53页。
    ②姚士奇《玉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现实意义》,《珠宝科技》,1994年第2期。
    ①桑行之主编,李迺宣、张承鋆辑《说玉》,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出版说明。
    ②桑行之主编,李迺宣、张承鋆辑《说玉》,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出版说明。
    ①参见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5页。
    ②钱益中、韩连国《红山古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⑤张广文《玉器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版。
    ⑥那志良《古玉鉴裁》,(台湾)国泰美术馆1980年版。
    ⑦赵永魁《中国玉器概论》,中国地质报社1989年版。
    ①杨伯达《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版。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③卢兆荫《古玉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④姚士奇《中国玉文化》,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⑤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⑥栾秉璈《怎样鉴定古玉器》,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⑦李泽奉主编《古玉鉴赏与收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⑧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⑨赵永魁、张加勉《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⑩栾秉璈《中国的宝石与玉石》,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赵振龄、陈康德《宝玉石》,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2杨伯达《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3参见赵朝洪主编《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14参见赵朝洪主编《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287页。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页。
    ①曲石《中国玉器时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3页。
    ②贾兰坡《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25页。
    ③傅仁义、祝明野《从考古学资料看岫岩境内玉的最早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国石之光——中国鞍山首届玉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61页。
    ④刘俊勇《大连出土的岫玉器及有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2期。
    ①杨伯达《“巫—玉—神”泛论》,《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①卢兆荫《古玉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页。
    ②杨伯达《“玉石分化”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2-29页。
    ①杨伯达《“玉石分化”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22-29页。
    ②何利群《玉与史前观念》,《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第2期。
    ①杨伯达《玉之美探微》,《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49-56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第78页。
    ③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
    ①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8-19页。
    ②本章之红山文化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刘淑娟《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乌兰《巴林右旗出土的红山诸文化玉器种类与纹饰》,《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8页。
    ②本章之良渚文化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姚士奇《中国玉文化》;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①许慎《说文解字》,第11页。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①许慎《说文解字》,第11页。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44页。
    ③李鸿雁《玉璜初探》,《管子学刊》,2003年第4期。
    ④周南泉《玉璜综论——古玉研究之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3期。
    ⑤章正义《良渚时期的玉石器文化及鉴别(上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①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第16页。
    ①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②于锦绣《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66-307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25页。
    ①杨伯达《“玉神物”解》,《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57-62页。
    ②杨伯达《“玉神物”解》,《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57-62页。
    ③杨伯达《玉为神物——读玉札记之二》,《美术观察》,2000年第6期。
    ④杨伯达《玉为神物——读玉札记之二》,《美术观察》,2000年第6期。
    ⑤许慎《说文解字》,第14页。
    ⑥杨伯达《玉为神物——读玉札记之二》,《美术观察》,2000年第6期。
    ①杨伯达《玉神器说》,《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97-105页。
    ②杨伯达《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5期。
    ③杨伯达《玉神器说》,《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97-105页。
    ①朱达、王来柱《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9.5第一版。
    ②张伟《从红山文化古玉看中国古礼》,《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期。
    ③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①杨伯达《玉巫像辨》,《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106-113页。
    ②夏志峰《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玉》,“全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杨伯达《“巫—玉—神”泛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227-256页。
    ③袁珂《山海经校注》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④杨伯达《返璞归真,恢复史前玉文化的本来面貌——以“巫书”释巫玉》,《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前言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53-454页。
    ②杨伯达《“巫—玉—神”整合模式论》,《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257-262页。
    ③袁珂《山海经校注》,第344-345页。
    ①《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地形训》,第58页。
    ②袁伟《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再认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1期。
    ①杨伯达《良渚文化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5期。
    ②张得水《史前玉礼器的起源与发展》,《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③《史记·封禅书》,第1392页。
    ④薛安勤、王连生注译《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712-713页。
    ①瞿兑之《释巫》,《燕京学报》,1930年第7、8期。
    ②张得水《新石器时代巫师墓葬的剖析》,《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
    ①《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816页。
    ①曾卫胜《论玉崇拜》,《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第1页。
    ②杨伯达《玉巫像辨》,《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106-113页。
    ③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243页。
    ④黄建康《良渚文化神徽解析》,《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⑤何星亮《图腾与神的起源》,《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67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20页。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55页。
    ②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
    ①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2-264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45页。
    ③《诸子集成·淮南子注·览冥训》,第99页。
    ④孙守道、郭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86年第8期。
    ⑤陈星灿《丰产巫术与祖先崇拜——红山文化出土女性塑像初探》,《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①曾卫胜《论玉崇拜》,《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第1-20页。
    ②陈久金、张遵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文物》1989年第4期。
    ①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
    ①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②(韩)金贞培著,高岱译《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④杨虎、刘国祥《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早期聚落揭露完毕,晚期聚落初露端倪》,《中国文物报》,1993年12月26日版。
    ⑤转引自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①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②《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大宗师》,第53页。
    ③傅朗云、杨旸《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76页。
    ④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95页。
    ⑤郝福祥、布瀛洲《从磬钱、猪首人身玉雕谈起——为龙之祖探源》,《寻根》,2003年第1期,第19-21页。
    ⑥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⑦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⑧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2年第12期。
    ①萧兵《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36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91页。
    ④马驌《绎史》,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页。
    ⑤《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滕文公章句下》,第297页。
    ①《史记·高祖本纪》,第347页。
    ②《诸子集成·论衡·讲瑞篇》,第148页。
    ③沈汾《续仙传》,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二十四年,影印本。
    ④《诸子集成·管子校正·水地》,第290页。
    ⑤《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致仕篇》,第190页。
    ⑥《诸子集成·吕氏春秋·举难》,第269页。
    ⑦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90页。
    ①《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天运》,第115页。
    ②《诸子集成·庄子集解·逍遥游》,第5页。
    ③《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难势》,第287页。
    ④刘向著,王镁、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721页。
    ⑤《诸子集成·论衡·感虚篇》,第48页。
    ⑥《诸子集成·论衡·龙虚篇》,第56页。
    ①《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地形训》,第61-62页。
    ②邓小伟《<周易>的龙文化意蕴——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沧桑》,2008年第1期。
    ③邓小伟《<周易>的龙文化意蕴——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沧桑》,2008年第1期。
    ④陶治强、张后武《解读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第1期。
    ①范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848页。
    ②陶治强、张后武《解读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第1期。
    ③王小盾《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寻根》,2000年第1期。
    ①《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地形训》,第68-69页。
    ②陶治强、张后武《解读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第1期。
    ③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679页。
    ④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⑤杨立新《安徽地区史前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1999年第12期。
    ①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刘晓溪《红山兽面块研究》,《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
    ③《史记·封禅书》,第1394页。
    ④刘向著,王锳、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第779页。
    ①李倍雷《红山文化中玉鸟的图像学意义与艺术风格》,《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6年10月第20卷第4期。
    ①《史记·殷本纪》,第91页。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2083-2084页。
    ①王嘉著,孟庆祥、商微姝译注《拾遗记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②《史记·秦本纪》,第173页。
    ①孙荣华《鸟崇拜与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②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③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④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
    ⑤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⑥李缙云《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25日。
    ⑦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第65-79页。
    ⑧尤仁德《红山文化鸟兽纹玉佩研究》,《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⑨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①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②王仁湘《中国史前“旋目”神面图像认读》,《文物》,2000年第3期。
    ③倪玉湛《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文化意义再探讨》,《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
    ④田广林《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再解读》,《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
    ⑤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
    ⑥郭明《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5期。
    ⑦郭明《试析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5期。
    ⑧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
    ⑨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⑩吕军、栾兆鹏《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春秋》,2001年第1期。
    11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12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
    ①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文物之美(1)》,文物出版社、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图版33。
    ②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③杨伯达《黄帝受命有云瑞,夷巫事神琢瑞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①尤仁德《勾云形佩及其相关器物研究》,(台)《故宫文物月刊》第143期,1995年。
    ②尤仁德《勾云形佩及其相关器物研究》,(台)《故宫文物月刊》第143期,1995年。
    ③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张永江《论红山文化先民的自然崇拜与工具崇拜》,《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⑤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第50-64页。
    ①尤仁德《两件史前玉器研究》,(台)《故宫文物月刊》,第114期,1992年。
    ②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3页。
    ③沈衣食《论良渚文化琮璧》,《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发现良渚文化重要墓地》,《文物》1986年第10期。
    ②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③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初论》,《文物》,1989年第12期。
    ④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第214页。
    ⑤杨伯达《史前玉璧名实辨》,《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131-145页。
    ⑥刘小葶《良渚文化礼仪用玉的文化特征》,《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
    ①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②张明华《良渚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
    ③屠燕治《试论良渚玉璧在货币文化中的地位》,《中国钱币》,1998年第2期。
    ④杨伯达《史前玉璧名实辨》,《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141页。
    ⑤牟永抗《关于璧琮功能的考古学考察》,《东方博物》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8页。
    ⑥郑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⑦黄建秋、辛晓峰《良渚文化玉璧功能新探》,《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⑧黄厚明《良渚文化鸟形玉器的宗教文化功能》,《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
    ①卢兆荫《古玉史话》,第30页。
    ①张明华《良渚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
    ②夏寒《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③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①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②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③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④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①邓淑蘋《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一)》,台北士林书局1985年版,第186页。
    ②张兰香、钱振峰《古今说玉》,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③邓淑蘋《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一)》,台北士林书局1985年版,第186页。
    ④邓淑蘋《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一)》,台北士林书局1985年版,第186页。
    ⑤郭宝钧《古玉新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9年版,下册,第42页。
    ⑥萧兵《“琮”的几种解说与“琮”的多重功能》,《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⑦萧兵《“琮”的几种解说与“琮”的多重功能》,《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⑧那志良《玉器通释》,开发公司(香港)1964年版,上册第一分册,第25-27页。
    ⑨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①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②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页。
    ③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④诸汉文《良渚玉琮试析》,《文博通讯》,1985年第3期。
    ⑤凌纯声《中国的边疆民族与环太洋文化·中国古代神王与阴阳性器崇拜》,联经公司(台北)1978年版,下册,第1273页。
    ⑥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⑦萧兵《“琮”的几种解说与“琮”的多重功能》,《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⑧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①岳洪彬、苗霞《良渚文化“玉琮王”雕纹新考》,《考古》,1998年第8期。
    ②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页。
    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④黄建康《良渚文化神徽解析》,《东南文虎》,2006年第3期。
    ⑤刘小葶《良渚文化礼仪用玉的文化特征》,《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
    ①黄建康《良渚文化神徽解析》,《东南文虎》,2006年第3期。
    ②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85页。
    ③杨伯达《玉巫像辨》,《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第113页。
    ④张明华《良渚玉符试探》,《玉器(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76页。
    ⑤黄厚明《良渚文化鸟人纹像的内涵和功能(下)》,《民族艺术》2005年第2期。
    ⑥王立新《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
    ⑦孙荣华《鸟崇拜与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⑧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第219-225页。
    ①岳洪彬、苗霞《良渚文化“玉琮王”雕纹新考》,《考古》,1998年第8期。
    ②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③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42页。
    ④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⑤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页。
    ⑥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⑦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⑧臧振《玉琮功能研究述评》,《文博》,1993年第5期。
    ⑨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第11期。
    ①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第124页。
    ②林华东《论良渚文化玉琮》,《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③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④周南泉《古玉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引《路史·前纪》。
    ③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5页。
    ④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90页。
    ①《史记·五帝本纪》,第3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90页。
    ③《史记·殷本纪》,第95页。
    ④《史记·鲁周公世家》,第1515页。
    ①《史记·夏本纪》,第49页。
    ②本章之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59-1987年的墓葬发掘报告和简报以及陈雪香《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①薛援朝《夏朝和田玉》,《兵团建设》,2010年第8期。
    ①吴大澂《古玉图考》,上海同文书局刻本,1889年。
    ②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
    ③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107页。
    ①陈雪香《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②陈雪香《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③何松《中国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主要成就与礼玉文化》,《超硬材料工程》,2008年4月第20卷第2期。
    ①杜金鹏《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玉冠饰及相关问题》,《考古》,1994年第1期。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110页。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86页。
    ①《诸子集成·墨子间诂·非攻》,第112页。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84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31页。
    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2134页。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2174页。
    ③《诸子集成·淮南子注·精神训》,第108页。
    ④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86页。
    ⑤《史记·封禅书》,第1356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93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86页。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84页。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①卢兆荫《古玉史话》,第41页。
    ②陈志达《商代的玉石文字》,《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
    ①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89页。
    ②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18页。
    ③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2期。
    ④本章之商代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及姚士奇《中国玉文化》。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123页。
    ①陈志达《商代的玉石文字》,《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
    ①卢兆荫《古玉史话》,第46页。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94-95页。
    ①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为政》,第46页。
    ②张广文《玉器史话》,第35-36页。
    ③尤仁德《商代玉雕龙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文物》,1981年第8期。
    ①《史记·周本纪》,第124页。
    ②张广文《玉器史话》,第38页。
    ③卢兆荫《古玉史话》,第39-40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99页。
    ②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③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④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⑤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4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40页。
    ④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76页。
    ⑤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31页。
    ⑥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57页。
    ①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②高西省《商周玉琮功用初探》,《文博》,1996年第5期。
    ③卢兆荫《古玉史话》,第39页。
    ①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38-370页。
    ②杨州《从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看殷代的玉礼》,《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①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②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③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①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②《诸子集成·管子校正·重令》,第97页。
    ③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90页。
    ①尤仁德《商代、两周玉雕龙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玉器(一)》,第180-207页。
    ②《史记·殷本纪》,第100页。
    ③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④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92页。
    ⑤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92页。
    ①《诸子集成·管子校正·轻重甲》,第463页。
    ②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郑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图版一八八:3。
    ④尤仁德《商代、两周玉雕龙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玉器(一)》,第180-207页。
    ⑤刘向著,王锳、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第877-878页。
    ⑥张末元编《汉代服饰参考资料》,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①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8-18页。
    ②尤仁德《殷人额带玉饰》,《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③阮昌锐《殷商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3期,第20页。
    ④尤仁德《殷人额带玉饰》,《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00页。
    ②《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宪问》,第396页。
    ③丁乙《说頍和额带》,《考古》,1984年第10期。
    ①陈志达《殷代王室玉器与玉石人物雕像》,《玉器(一)》,第145页。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01页。
    ③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03页。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360页。
    ②马驌《绎史》,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页。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359页。
    ②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01页。
    ①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24页。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24页。
    ③周南泉《夏商时期的玉人神器鉴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
    ④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26页。
    ①本章之西周文化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及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等。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27-128页。
    ①庞怀靖《跋太保玉戈——兼论召公爽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1期。
    ①本章之东周文化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姚士奇《中国玉文化》、方泽《中国玉器》等。
    ②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46-148页。
    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14页。
    ①《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57-764页。
    ②《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61-762页。
    ③郭沫若《诅楚文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9卷,第275-341页。
    ④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⑤周玫《商周玉琮功用分析》,《东方博物》第16辑。
    ⑥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93页。
    ①李鸿雁《玉璜初探》,《管子学刊》,2003年第4期。
    ②邓淑蘋《由考古实例论中国崇玉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97年版,第793-837页。
    ③高大伦《玉器鉴赏》,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④詹德隆《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文博》,1997年第4期。
    ⑤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193页。
    ⑥《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2128页。
    ①《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1092-1093页。
    ②《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894页。
    ①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72页注释14引陈祥道语。
    ②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第597页。
    ③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11-213页。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15页。
    ②孙庆伟《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文物世界》,2002年第2期。
    ③王永波《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相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1期。
    ①《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大略篇》,第354页。
    ①陶正刚、王克林:《侯马东周盟誓遗址》,《文物》,1972年第4期。
    ②孙庆伟《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文物世界》,2002年第2期。
    ③《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83-1584页。
    ④姜彩凡《试论古圭》,《文博》,2003年第1期。
    ①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9期。
    ①孙星衍《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106页。
    ②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1页。
    ③《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903页。
    ①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第598页。
    ②李天勇、谢丹《璋的考辨——兼论三星堆玉器》,《四川文物》,1992年S1期。
    ③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193页。
    ④《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1092-1093页。
    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92页。
    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57页。
    ②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③《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826页。
    ①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14页。
    ①《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349-350页。
    ①《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340-341页。
    ②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①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175-179页。
    ②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95页。
    ①《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326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82页。
    ③《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341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季氏》,第425页。
    ①《诸子集成·墨子间诂·耕柱》,第342页。
    ①《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上》,第237页。
    ②《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解老》,第97页。
    ③《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上》,第196-197页。
    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94页。
    ①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②《诸子集成·论语正义·述而》,第178页。
    ③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1页。
    ④张荣东《论玉德与孔子的修身思想》,《北方论丛》,2007年第4期。
    ⑤韩婴《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5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学而》,第22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21页。
    ③韩婴《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6页。
    ④《诸子集成·论语正义·述而》,第166页。
    ⑤《诸子集成·论语正义·泰伯》,第193页。
    ⑥《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阳货》,第449页。
    ⑦《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季氏》,第436页。
    ⑧《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子路》,第345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阳货》,第457页。
    ②《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雍也》,第157页。
    ③《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卫灵公》,第411页。
    ④《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宪问》,第370页。
    ⑤姚士奇《评东周政体与传统玉德理论的建立》,《珠宝科技》,2004年第5期。
    ⑥《诸子集成·管子校正·水地》,第289页。
    ①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第394页。
    ②贾谊《新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③刘向著,王锳、王天海译注《说苑全译》,第751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述而》,第177页。
    ①邵望平《海岱系古玉概说》,《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141页。
    ②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2月。
    ③邓淑蘋《试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玉的发展与演变》,《群玉别藏续集》,10-67页。
    ①《诸子集成·孟子正义·公孙丑章句上》,第126页。
    ②《诸子集成·庄子集解·知北游》,第167页。
    ③《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王制篇》,第119页。
    ④《诸子集成·管子校正·内业》,第337页。
    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2050页。
    ①《诸子集成·管子校正·内业》,第332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95页。
    ③《诸子集成·吕氏春秋·精通》,第105页。
    ①薛安勤、王连生注译《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719页。
    ①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66页。
    ②黄凤春《试论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考古》,2001年11期。
    ③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72页。
    ④《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78页。
    ⑤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68页。
    ⑥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72页。
    ①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4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83-1584页。
    ①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34-236页。
    ②胡绍文《读<说文解字>玉部字》,《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
    ③《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篇》,第265页。
    ④孙贻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03页。
    ①《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第1134页。
    ②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第250-252页。
    ③高去寻《殷礼的含贝握贝》,《“中研院”院刊》第一辑,台北,1954年。
    ①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184页。
    ②姚士奇《中国玉文化》,第162-163页。
    ③班固《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881页。
    ①本章之汉代文化玉器资料及图片主要参考收集自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张寿山《中国历代玉器鉴赏》、姚士奇《中国玉文化》、方泽《中国玉器》等。
    ①昭明、利群《中国古代玉器》,第206页。
    ①韩养民《秦汉文化史初论》,《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②《汉书·武帝纪赞》,第212页。
    ③刘凤君《中国古代玉器审美浅论》,《中国文物世界》第101期。
    ①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82页。
    ③《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482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子罕》,第222页。
    ②《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阳货》,第451页。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27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42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77页。
    ④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80页。
    ⑤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⑥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9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20页。
    ②《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功名》,第153页。
    ③《史记·高祖本纪》,第385页。
    ①《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第193页。
    ②《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第15页。
    ③《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第3086页。
    ④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21页。
    ⑤《诸子集成·吕氏春秋·适音》,第57页。
    ⑥《诸子集成·吕氏春秋·适威》,第266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22页。
    ②《汉书·王莽传》,第4109-4110页。
    ①《后汉书·舆服志》,第3671-3673页。
    ②亳县博物馆《亳县凤凰台一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③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④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⑤尤仁德《汉代玉佩刚卯严卯考论》,《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①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②《史记·封禅书》,第1376页。
    ①尤仁德《汉代玉佩刚卯严卯考论》,《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②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第325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25页。
    ①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35页。
    ②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52页。
    ③沈薇薇译注《山海经译注》,第79页。
    ④张华《博物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⑤周到、吕品《略谈河南发现的汉代石雕》,《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②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③《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第2609页。
    ④《诸子集成·吴子·治兵》,第4页。
    ⑤《诸子集成·抱朴子·杂应》,第77页。
    ⑥《诸子集成·抱朴子·登涉》,第88页。
    ⑦《诸子集成·抱朴子·遐览》,第100-101页。
    ①《史记·封禅书》,第1380页。
    ②《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天文训》,第52页。
    ③《史记·孝武本纪》,第479页。
    ④《诸子集成·庄子集解·人世间》,第31页。
    ⑤《诸子集成·淮南子注·俶真训》,第32-33页。
    ⑥《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天文训》,第41页。
    ①《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名类》,第144页。
    ②《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子罕》,第216页。
    ③《诸子集成·抱朴子·论仙》,第3页。
    ④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16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16页。
    ②《诸子集成·抱朴子·明本》,第48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24页。
    ①何松《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超硬材料工程》,2007年第19卷第1期。
    ②《汉书·食货志》,第1135页。
    ①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②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③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①《后汉书·礼仪志》,第3152页。
    ②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①姚士奇《中国玉文化》,168-169页。
    ②《诸子集成·墨子间诂·节丧》,第131-132页。
    ③《诸子集成·吕氏春秋·节丧》,第110-111页。
    ④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⑤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①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②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③《史记·平准书》,第1420页。
    ④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市九里山二号汉墓》,《考古》,2004年第9期。
    ①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②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③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第3期。
    ④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⑤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⑥《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内储说上》,第164页。
    ①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②《诸子集成·吕氏春秋·爱士》,第94页。
    ①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②《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③《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页。
    ④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①《后汉书·礼仪志》,第3141-3152页。
    ②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①《后汉书·朱穆传》,第1470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1-82页。
    ③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①《汉书·百官公卿表》,第731-732页。
    ②《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文物》,1976年第7期。
    ③郑绍宗《汉代玉匣葬服的使用及其演变》,《河北学刊》,1985年第6期。
    ④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⑤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①《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第2545页。
    ②《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第2549页。
    ③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第284页。
    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学而》,第16页。
    ②《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礼论篇》,第262-272页。
    ③《诸子集成·吕氏春秋·节丧》,第110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219页。
    ②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第327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92页。
    ②连劭名《考古发现早期道符》,《考古》,1995年第12期。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第37页、245页、24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④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⑤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⑥武玮《河南永城西汉梁王陵墓出土葬玉蠡探》,《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①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
    ③《诸子集成·庄子集解·列御寇》,第255页。
    ①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
    ②陈江风《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观念》,《周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③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④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4期。
    ⑤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⑥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⑦淮阴市博物馆《泗阳贾家墩一号墓清理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1期。
    ①郑建明、何元庆《中国古代的玉蝉》,《江汉考古》,2006年第1期。
    ②《诸子集成·荀子集解·大略篇》,第377页。
    ③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第4193页。
    ④《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致仕篇》,第191页。
    ①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190页。
    ②《诸子集成·抱朴子·论仙》,第7页。
    ③《诸子集成·淮南子注·精神训》,第113页。
    ④《诸子集成·论衡·无形篇》,第12页。
    ①《诸子集成·论衡·道虚篇》,第63-65页。
    ②《诸子集成·吕氏春秋·仲夏》,第51页。
    ①李迺宣、张承鋆辑《说玉》,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②《史记·孝武本纪》,第471页。
    ③《史记·河渠书》,第1412-1413页。
    ①《史记·封禅书》,第1381页。
    ②《后汉书·祭祀志》,第3162页。
    ③《后汉书·朱晖传》,第1458页。
    ①《汉书·儒林传》,第3608页。
    ②《后汉书·懿献梁皇后纪》,第443页。
    ③《汉书·地理志》,第1543-1544页。
    ④《人民日报》,1994年3月28日,第四版。
    ⑤咸阳市博物馆《汉平陵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
    ①《史记·封禅书》,第1402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史记·孝文本纪》,第42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134~138页,图九五,6-8;下册,图版一百,1-3。
    ③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④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文物》,1998年第3期。
    ⑤高大伦《玉器鉴赏》,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①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文物》,1998年第3期。
    ②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5期。
    ③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文物》,1998年第3期。
    ④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文物》,1998年第3期。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
    《礼记集解》,孙星衍,中华书局,1989年。
    《周礼正义》,孙贻让,中华书局1987年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1963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广雅疏证》,王念孙,广文书局,1971年。
    《释名疏证补》,王先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战国策》,刘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年。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范晔,中华书局,1984年。
    《后汉书志》,司马彪,中华书局,1982年。
    《前汉纪》,荀悦、张烈,中华书局,2002年。
    《三国志》,陈寿,中华书局,1971年。
    《魏书》,魏收,中华书局1974年。
    《晋书》,房玄龄,中华书局,1974年。
    《北史》,李延寿,中华书局,1974年。
    《旧唐书》,刘昫等,中华书局,1975年。
    《吴越春秋》,赵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太平御览》,李昉,中华书局,1960年。
    《楚辞补注》,洪兴祖,中华书局,1983年。
    《韩诗外传集释》,韩婴,中华书局,1980年。
    《穆天子传》,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孔子家语疏证》,陈士珂,上海书店,1987年。
    《白虎通》,班固等,中华书局,1985年。
    《博物志》,张华,中华书局,1985年。
    《新书》,贾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初学记》,徐坚,中华书局,1962年。
    《续仙传》,沈汾,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二十四年,影印本。
    《绎史》,马骗,齐鲁书社,2001年。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古玉图考》,吴大澂,上海同文书局刻本,1889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国语译注》,薛安勤、王连生,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山海经校注》,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说苑全译》,刘向著,王锳、王天海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拾遗记译注》,王嘉著,孟庆祥、商微姝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尚书译注》,王世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礼记译注》,杨天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春秋繁露今注今译》,赖炎元注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风俗通义校释》,吴树平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
    《诸子集成》,岳麓书社,1996年。
    《山海经译注》,沈薇薇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心雕龙译注》,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
    《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赵朝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越绝书全译》,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玉文化》,姚士奇,凤凰出版社,2004年。
    《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贾兰坡,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
    《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杨伯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古玉史话》,卢兆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中国古代玉器》,昭明、利群,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古代玉器通论》,尤仁德,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中国历代玉器鉴赏》,张寿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良渚时期的玉石器文化及鉴别(上册)》,章正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宗教学引论》,时光、王岚,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东亚玉器》,邓聪编,香港中文大学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华书局,1979年。
    《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韩)金贞培著,高岱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东北民族史略》,傅朗云、杨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蒙古族美术研究》,阿木尔巴图,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
    《宗教学通论》,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苏秉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1)》,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中国玉器全集(1)原始社会》,牟永抗、云希正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玉文化》,臧振,潘守永,中国书店,2001年。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杨伯达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好川墓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1年。
    《反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二》(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5年。
    《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3年。
    《古今说玉》,张兰香、钱振峰,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
    《古玉新诠》,郭宝钧,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9年。
    《玉器通释》,那志良,香港:开发公司,1964年。
    《中国的边疆民族与环太洋文化·中国古代神王与阴阳性器崇拜》,凌纯声,台北:联经公司,1978年。
    《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古玉器》,周南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古玉》,(日)林巳奈夫著,杨美莉译,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7年。
    《<古玉图考>导读》,(台)邓淑蘋,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2年。
    《殷墟妇好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80年。
    《玉器史话》,张广文,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殷墟文字丙编通检》,高鸣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
    《戈戟余论》,郭宝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第3册。
    《玉器鉴赏》,高大伦,漓江出版社,1993年。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陈茂同,郑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一)》,邓淑蘋,台北,士林书局,1985年。
    《汉代服饰参考资料》,张末元,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
    《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中国玉器》,方泽,白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郭沫若全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周代用玉制度研究》,孙庆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礼译注》,吕友仁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论语集释》,程树德,中华书局,1990年。
    《西周册命制度研究》,陈汉平,学林出版社,1986年。
    《诗经译注》,袁梅,齐鲁书社,1992年。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成复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西汉南越王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说玉》,桑行之主编,李迺宣、张承望辑,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国玉器全集(四)》, 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
    喻燕姣:《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
    梁军:《谈中国古代玉文化》,《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第1期。
    薛世平:《华夏古玉文化探微》,《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3年第1期。
    姚士奇:《玉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现实意义》,《珠宝科技》,1994年第2期。
    傅仁义、祝明野:《从考古学资料看岫岩境内玉的最早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国石之光》,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俊勇:《大连出土的岫玉器及有关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2期。
    何利群:《玉与史前观念》,《中国历史文物》,1995年第2期。
    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
    刘淑娟:《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
    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
    李欧:《红山文化玉璧信息资源整理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李鸿雁:《玉璜初探》,《管子学刊》,2003年第4期。
    周南泉:《玉璜综论——古玉研究之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3期。
    夏鼐:《所谓玉璇玑不会是天文仪器》,《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周南泉:《神秘的玉漩涡形器》,(台)《故宫文物周刊》第116期。
    尤仁德:《“璇玑”新探》,《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
    杨伯达:《玉为神物——读玉札记之二》,《美术观察》,2000年第6期。
    杨伯达:《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5期。
    朱达、王来柱:《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9.5第一 版
    张伟:《从红山文化古玉看中国古礼》,《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期。
    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夏志峰:《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玉》,“全国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
    张得水:《史前玉礼器的起源与发展》,《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瞿兑之:《释巫》,《燕京学报》1930年第7、8期。
    张得水:《新石器时代巫师墓葬的剖析》,《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
    黄建康:《良渚文化神徽解析》,《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何星亮:《图腾与神的起源》,《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
    孙守道、郭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86年第8期。
    陈星灿:《丰产巫术与祖先崇拜——红山文化出土女性塑像初探》,《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陈久金、张遵国:《含山出土玉片图形试考》,《文物》,1989年第4期。
    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
    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杨虎、刘国祥:《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早期聚落揭露完毕,晚期聚落初露端倪》,《中国文物报》,1993年12月26日。
    郝福祥、布瀛洲:《从磬钱、猪首人身玉雕谈起——为龙之祖探源》,《寻根》,2003年第1期。
    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2年第12期。
    萧兵:《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民族艺术》,2002年。
    邓小伟:《<周易>的龙文化意蕴——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沧桑》,2008年第1期。
    陶治强、张后武:《解读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第1期。
    王小盾:《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寻根》,2000年第1期。
    杨立新:《安徽地区史前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1999年第12期。
    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块形玉饰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1期。
    刘晓溪:《红山兽面块研究》,《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
    李倍雷:《红山文化中玉鸟的图像学意义与艺术风格》,《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6年10月第20卷第4期。
    刘斌:《良渚文化的鸟与神》,《记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1979-199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泠印社出版社。
    杜金鹏:《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考古》,1998年第5期。
    陆思贤:《“勾云形玉佩”的形状结构及寓意的思想内容》,见《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邓淑蘋:《龙兮?凤兮?——由两件新公布的红山玉器谈起》,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114期,1992年。
    李缙云:《谈红山文化饕餮纹玉佩饰》,《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25日。
    杨美莉:《新石器时代北方系环形玉器系列之一——勾云形器》,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93年第6期。
    尤仁德:《红山文化鸟兽纹玉佩研究》,《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
    王仁湘:《中国史前“旋目”神面图像认读》,《文物》,2000年第3期。
    倪玉湛:《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文化意义再探讨》,《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
    田广林:《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再解读》,《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
    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
    赵宾福:《关于辽西史前玉器的几个问题》,《玉魄国魂》,文物出版社,2002年。
    郭大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研究——辽河文明巡礼之四》,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64期,1996年。
    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考古》,1998年第5期。
    吕军、栾兆鹏:《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春秋》,2001年第1期。
    杨伯达:《黄帝受命有云瑞,夷巫事神琢瑞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尤仁德:《勾云形佩及其相关器物研究》,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143期,1995年。
    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永江:《论红山文化先民的自然崇拜与工具崇拜》,《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尤仁德:《两件史前玉器研究》,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114期,1992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发现良渚文化重要墓地》,《文物》,1986年第10期;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文物》,1984年第2期;《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文物》,1986年第10期。
    陈丽华:《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文物》,1984年第2期。
    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初论》,《文物》,1989年第12期。
    刘小葶:《良渚文化礼仪用玉的文化特征》,《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张明华:《良渚玉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
    屠燕治:《试论良渚玉璧在货币文化中的地位》,《中国钱币》,1998年第2期。
    牟永抗:《关于璧琮功能的考古学考察》,《东方博物》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郑建明:《史前玉璧源流、功能考》,《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黄建秋、幸晓峰:《良渚文化玉璧功能新探》,《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夏寒:《论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第12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试掘》,《考古》,1981年第3期。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江苏省寺墩考古队:《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第四、五次发掘》,见《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
    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萧兵:《“琮”的几种解说与“琮”的多重功能》,《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刘斌:《良渚文化玉琮初探》,《文物》,1990年第2期。
    牟永抗:《良渚玉器上神崇拜的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诸汉文:《良渚玉琮试析》,《文博通讯》,1985年第3期。
    陈昌远、王琳:《说“琮”》,《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岳洪彬、苗霞:《良渚文化“玉琮王”雕纹新考》,《考古》,1998年第8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黄建康:《良渚文化神徽解析》,《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张明华:《良渚玉符试探》,《文物》,1990年第12期。
    黄厚明:《良渚文化鸟人纹像的内涵和功能》,《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
    王立新:《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
    孙荣华:《鸟崇拜与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东方博物》,2004年第1期。
    臧振:《玉琮功能研究述评》,《文博》,1993年第5期。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第11期。
    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考古》,1984年第2期。
    林华东:《论良渚文化玉琮》,《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59-1987年的墓葬发掘报告和简报。
    陈雪香:《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薛援朝:《夏朝和田玉》,《兵团建设》,2010年第8期。
    何松:《中国夏商周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主要成就与礼玉文化》,《超硬材料工程》,2008年4月第20卷第2期。
    杜金鹏:《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玉冠饰及相关问题》,《考古》,1994年第1期。
    陈志达:《商代的玉石文字》,《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
    郑振香、陈志达:《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1982年。
    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2期。
    邵望平:《海岱系古玉略说》,《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尤仁德:《商代玉雕龙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文物》,1981年第8期。
    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
    张光直:《商代的巫与巫术》,《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
    任伟:《殷墟玉礼器研究》,《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高西省:《商周玉琮功用初探》,《文博》,1996年第5期。
    杨州:《从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看殷代的玉礼》,《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尤仁德:《商代、两周玉雕龙纹的造型与纹饰》,《文物》,1982年第7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尤仁德:《殷人额带玉饰》,《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阮昌锐:《殷商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3期。
    丁乙:《说頍和额带》,《考古》,1984年第10期。
    陈志达:《殷代王室玉器与玉石人物雕像》,《文物》,1982年第12期。
    周南泉:《夏商时期的玉人神器鉴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
    庞怀靖:《跋太保玉戈——兼论召公爽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1期。
    周南泉:《论中国古代的玉璧——古玉研究之二》,《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周玫:《商周玉琮功用分析》,《东方博物》,第16辑。
    邓淑蘋:《由考古实例论中国崇玉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97年。
    詹德隆:《汉魏至唐宋时期的玉礼器初探》,《文博》,1997年第4期。
    孙庆伟:《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文物世界》,2002年第2期。
    王永波:《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相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1期。
    陶正刚、王克林:《侯马东周盟誓遗址》,《文物》,1972年第4期。
    姜彩凡:《试论古圭》,《文博》,2003年第1期。
    李天勇、谢丹:《璋的考辨——兼论三星堆玉器》,《四川文物》,1992年S1期。
    姚士奇:《评东周政体与传统玉德理论的建立》,《珠宝科技》,2004年第5期。
    邵望平:《海岱系古玉概说》,《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黄凤春:《试论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考古》,2001年11期。
    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绍文:《读<说文解字>玉部字》,《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
    高去寻:《殷礼的含贝握贝》,《“中研院”院刊》第一辑,台北,1954年。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左家塘秦代木椁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
    李永田:《试论楚汉战争的性质——兼论刘邦、项羽向封建统治者的转化》,《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
    韩养民:《秦汉文化史初论》,《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刘凤君:《中国古代玉器审美浅论》,《中国文物世界》,第101期。
    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
    亳县博物馆:《亳县凤凰台一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徐琳:《两汉用玉思想研究之一——辟邪压胜思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
    尤仁德:《汉代玉佩刚卯严卯考论》,《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周到、吕品:《略谈河南发现的汉代石雕》,《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市九里山二号汉墓》,《考古》,2004年第9期。
    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第3期。
    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文物》,1976年第7期。
    郑绍宗:《汉代玉匣葬服的使用及其演变》,《河北学刊》,1985年第6期。
    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连劭名:《考古发现早期道符》,《考古》,1995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武玮:《河南永城西汉梁王陵墓出土葬玉蠡探》,《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
    石荣传、陈杰:《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
    陈江风:《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观念》,《周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4期。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淮阴市博物馆:《泗阳贾家墩一号墓清理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1期。
    郑建明、何元庆:《中国古代的玉蝉》,《江汉考古》,2006年第1期。
    《人民日报》,1994年3月28日,第四版。
    咸阳市博物馆《汉平陵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文物》,1998年第3期。
    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5期。
    《中华文化画报》1996年第3、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