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技术极区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思想与全球价值链理论,并通过“空间存在经济梯度”、“创新租金具排他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受到所处社会定位”以及“人与空间互动”四个理论假设,研究在对硅谷成为技术极区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演绎之后,分析了技术极区在全球城市体系形成中的作用,通过构建对偶城市的结构模型并进行拓展,揭示了技术极区产生的技术外溢是全球城市体系形成的原动力。同时,虽然城市积聚本身有助于创新与技术外溢,但技术极区与全球城在理论上并不必然重合,因为技术极区更依赖于创新源的空间积聚与R&D行业报酬实现微观机制的建立。
     随后论文通过对技术性外部经济的解析,建构了技术极区的演化机制模型,模型的内在逻辑为:在创新梯度较高的空间里,由于R&D厂商对于垄断租金的追求会产生新的创新与分工;区内经济人在利益最大化追求时受到了所处社会的定位从而去从事新的分工并不断创新;为了能够不断实现垄断租金,新的厂商与专业代理出现;这又会产生更多的创新中间产品,如果报酬递增能够持续,空间集聚就会初步实现并吸引更多的R&D厂商与创新源集聚。初步集聚之后由于前向(创新氛围的产生)与后向(R&D厂商对于中间产品与服务的偏好)的联系,技术极区就会产生自我增强机制,集聚会进一步强化;同时由于R&D活动报酬排他性与顶端集聚性,技术极区“一旦建立就难以复制”、并在空间数量上少与全球城的数量。随后论文通过对中国高新区近二十年实践的实证分析对模型加以验证,最后论文通过在上海市杨浦区构建技术极区的实践对微观机制演化模型加以应用(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对模型的实践检验或应用探讨)。
     对偶城市模型解释了处于全球价值链下“跨国城市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形成的内在机制。而拓展出的“非稳态对偶城市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极区的缺失面临着区域层级结构重组的状态,这能较好的解释由于中心城市技术外溢效应的降低,发展中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面临的“竞争”状态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拓展后的模型对于解释区域竞争的本质与产业相对的空间集聚是较有说服力的。研究在第三章第二节中通过长三角区域结构变迁的经验分析对非稳态的“对偶城市”模型加以验证。
     技术极区微观机制演化模型不仅为分析中国名目繁多、开发现状各异的各级开发区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也为R&D厂商空间集聚怎样发生、集聚发生所需要的初始条件等问题做出了解答。由此揭示了作为权威代理的“地方”与“国家”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怎样通过技术发展获得在价值链上跃迁的机会。因此通过模型的建构与产业空间理论分析工具的整合,研究对于国家科技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策略都能提供若干的空间启示。同时,由于模型来自于对R&D厂商空间集聚一般性原理的分析,因此具有普遍性,这既可以提供对创新性产业发展、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内生增长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前的理论基础,也能够成为不同梯度的“地方”进行“空间行动”的理论前提。
Based on the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 the theory of embeddedness, social networks, social capital in new economic sociology and global value chain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echnopoles in the emergence of globe hierarchy of cities after the deduction of silicon valley becoming the technopole via the four hypothesis, which are space has a comparatively economic gradient, the return brought by innovation is exclusively, economic man are situated by the community around him when he pursues his own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 and economic man and space have an interrelationship. By setting up a twin city frame model, the thesis revealed that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by technopoles is the original power in the emergence of globe city system. Although agglomeration in city is helpful to knowledge spillover, technopole and globe city don't overlap each other in theory. Technopoles rely on the agglomera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input-output mechanism in R&D industry.
    The thesis set up an evaluative micromechanism model though resolving technical external economy. The logic deduction of the model is: in a space which has a comparative innovative gradient, there comes forth innovation and new division of labor because R&D firms pursue monopoly rents; economic man in the region undertakes the new opportunities of the new division of labor and keep on innovating because he is situated when he pursues his own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 for the continuous monopoly rents, new R&D firms and specialized agents arise, that will bring more innovation intermediate goods; if increasing returns can sustain, agglomeration of R&D firms in space can be realized and more R&D firms will be absorbed. After primary agglomeration, technopole will be self-enforcing because of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 Meanwhile, because the return of R&D activities is exclusive and over-crowded in top, erected technopole is difficult to be copied, and the number of technopole is less than globe city. So the thesis validated the model in the case that is demonstration on the technopoles in China. At last, the thesis put the model into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s practice, who wants building technopole.
    Twin city frame model can explain well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ran frontier city system and global hierarchy of cities. Expanded model can explain well the competitions in different gradient c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pace reorganization in same region. The expended model has some persuasion in explaining the essence of industry competitions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region. There is experiential analyses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Shanghai's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frame reorganization in Chang Delta Region in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third chapter.
    The evaluative micromechanism model of technopole not only lays a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analyzing different names, levels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but also answers the questions such as how R&D firms agglomerate in space, what kinds of conditions are needed when agglomeration happens. So the thesis reveals how the local or country authoritative agents get the chances to upgrade their st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 though developing their technology. So the thesis can
    provide some clews to the country STP and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by the conception of the model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oretic tools on industry spatial analysis. Meanwhile, the model is pervasive because it origins from the study on agglomeration of R&D firms in general. Therefore it is helpful in theory to make a study in-dept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industry clusters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in city, and is also a premise to take a spatial act for the different gradient local.
引文
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按购买力平价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居世界第三。参见:《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仍属发展中国家》,《中华工商时报》,2004.07.30。
    2 如果基于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6个变动时期(第一时期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二、三、四时期为准工业化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中期和高期阶段,第五、六时期为工业化国家的发达经济初级和高级阶段)的划分,虽然由于研究人员对诸如人均收入、GDP结构、工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判断指标的选择和具体计算方法上存在差异,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判断,但大多数学者基本认为到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入到经济发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即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
    3 根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7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5.2%,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0%。这表明,经过50余年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民财富的主要来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彻底实现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
    4 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00多平方公里,而2004年深圳共成交土地217.58万平方米,比2003年减少12.94%,按照传统的速度与开发模式难以为继。除了土地资源以外,其它资源也越来越紧张。环境也在这种模式中加速恶化。2003年广东GDP比2002年增长13.6%,但广东二氧化碳排放增加10.2%,废水排放增加10.3%,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加32%,等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比2002年增加13.6%、14.8%和17.2%。深圳市市长李鸿忠在2005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表示:深圳如果不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历史性跃进。即使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周涛,王倩,经济观察报2005.07.09。
    5 赵晓在《中国距离“世界工厂”遥远》一文中通过各国在制造业中所占的实际份额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远远不是“世界工厂”,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充其量只不过是在其中扮演着非技术和创新类组装工业中心的角色。参见:赵晓,谁是柠檬,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P154。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7 一说为2003年以来各级设立的开发区数量多达5524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个,占4.2%,省级批准的1019个,占18.4%,其他均为省级以下开发区。5524个开发区占土地面积达到3.51万km2。——敬东,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控制的相关性研究,城市规划2004[11]。
    8 较多的报道集中在园区土地利用失控以及园区开发单位利用土地实现短期效益的现象。参见:贺莉丹等,上海238个亿元村致富揭密用足土地政策是绝招,外滩画报,2003.08.21;丁小莺.义乌工业园区圈地遗患众多,第一财经日报,2005.04.29,等等。
    9 在国家2004年宏观调控之后,对于前一阶段土地失控的局面,社会上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报道.城市规划的失控也在公众舆论谴责之下成为了“圈地”的恶首。参见:王军,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圈地玄机:地方利益博奕,瞭望新闻周刊2004.09.12:吴建琴,谁是圈地运动的幕后真凶?城市规划成替罪羊,经济观察报2005.07.25;杨丽萍,城市规划失效:全国要建183个国际大都市,21世纪经济报道2005.11.24:
    10 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建规[2005]2号文件。
    12 熊彼特(Scohumpeter)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随后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已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大理论流派。新熊彼特学派拓展了创新的主体,认为现在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主体,侧重研究企业的组织行为、市场结构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企业家刨新和创新周期等模型。可以发现创新经济学自开始到现在一直以人为中心,承认人在经济增长中决定作用的本位精神。
    13 参见:诺斯(D.C.North)对于制度的定义,诺斯,制度、制度交迁与经济绩效,三联书店,1994。
    16 谢拉.C.道。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
    17 李春芳,知识创新工程百问,《科学新闻》周刊,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c.cn。
    18 主要表现为OECD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增长期延长,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持续高速增长达110个月以上,这种现象是传统经济增长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的。
    19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Benchmark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1999。
    20 这六类产业是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徐永昌等,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21 于维栋,高技术产业与经济现代化,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c.cn/,2005。
    22 英国,2000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己超过50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年增长率是其他产业的3倍,达到9%;提供岗位115万个,占总就业人数的4.1%。2001年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发表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当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为1,125亿英镑,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2002年,英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以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其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抵补了贸易逆差。——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转移,光明日报2005.01.20。
    23 英国的创意产业包含13个类别: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产业、休闲电子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业、媒体。澳大利亚传播科技与艺术部在2001年,定义了澳大利亚的创意产业为:所有基于信息与传播的、具有创新活动的数码产业(不论这种数码产业的产品是通过互联网还是其他形式传播、是否通过专利获取利益)。——John Hartley,Communication,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The Key Concepts,Routledge,2002,p44:澳大利亚国家传播科技与艺术部官方网站http://www.cultureandrecreation.gov.au/。
    24 事实上这只是创意园区的一部分,整个创意园区取名为Kelvin Grove,占地16公顷。——澳大利亚国家传播科技与艺术部官方网站http://www.cultureandrecreation.gov.au/。
    25 滨海艺术中心项目只是新加坡创意产业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新加坡发展创意产业战略——“文艺复兴城市2.0”的第一步,该策略建议发展创意市镇(Creative Towns)以整合艺术、商业及科技,以此推动地方发展,并推广艺术与文化创业的精神。——参见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esplanade.com/。
    26 从统计上来看,除去一些个案,如日本。一般来讲,生产者服务业所占比例为7.3%—14%,社会服务业占1/5—1/4的比例,配送服务也略有下降,占10%左右的比例,个人服务业9%—-14%左右。其中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较为迅猛,社会服务业则由于社会福利程度提高一直占有较大比重。——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华夏出版社,2002,p254—261。
    27 实际上按照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来进行这个词汇的翻译本没有什么错误,这一概念被引入时是1990年代,正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这样翻译有助于人们的理解,也不违背原著作者的概念,而且当时的人们对于创新性产业空间积聚这一现象远没有现在认识得清楚。
    28 各国的主要技术极区的实践包括:加拿大北硅谷,英国苏格兰硅谷,日本的技术城计划,苏联西伯利亚科学城计划,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带,我国的863计划等等。
    29 “硅谷学”:全球企业的“必修课”,中国企业报.2000.10.02。
    30 日本在战后长期以来是以引进吸收欧美的技术为主,实行“快速模仿者策略”,例如从1950年到1978 年以90亿美元代价同美国签订了范围广泛的各种技术合同,获取了美国许多技术研究的精华,缩短了研发时间,奇迹般的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参见:魏心镇,王缉慈等编著.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1。
    31 Polis一词原为希腊语,与Megalopolis同一词根,意为城市,日本九州的久留米市长利用“Technopolis”一词来表达日本高技术发展计划所确定的“高技术城”之一概念。
    32 秋田、熊本等遍布日本的技术密集城市(Technopolis)都是在这一策略指导下建设的。
    33 Tatsuno(1986)、Masser(1990)、Stremlau(1996)等学者将日本发展技术城市这一战略介绍到世界,也使得这一词汇国际化起来。
    34 参见:魏心镇,王缉慈,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5 包括伦敦西部的新月形地带和沿M4高速公路向西至南威尔士的走廊地带两部分。
    36 两位学者认为,新兴的高科技地区一般处于原有城市中心的外沿部位,这样既可以方便的享受到城市中心带来的便利,也能避免空间与交通的拥挤带来的不便。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
    40 政府、大学、产业三方的合理有效组织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但三方则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身分。亨利.库茨科威茨,三螺旋,东方出版社,2005。
    41 Gerard M.Dalgish.Webster’s Dici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p1331。
    42 国内对这个词汇的翻译10余年来都不近统一,反映出对两个概念含义理解上的模糊。
    47 内生增长理论并不否认资本的效用,创新和资本积累都是经济增长持续的必要条件,但创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48 经济社会学者为了区别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研究与过去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不同而使用的名称,但其内涵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9 原文名为:Economic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50 同年美国社会学会(ASA)正式提出“新经济社会学”的概念。——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1 事实上,波兰你的原先用法和现在新社会经济学的概念很不相同,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结构的某种形态,而波兰尼的原意是社会关系嵌入经济系统中。——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周长城译,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21。
    52 关系性嵌入是指单个的行动者的经济行动是嵌入在他与他人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之中,当下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某些因素。而行动者所在的网络又是与其他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并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中,并受到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这种嵌入性为结构性嵌入。格兰诺维特的创造在于将这一研究取向看作是与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平等对话的可能。——林竟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汪和建,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5[6]。
    53 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经济体制比较1998[4]。
    54 新经济社会学在学术传承上一直有两条主线,一是有关经济组织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另一是有关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5 在此后的几年里,普特南又在《美国展望》杂志连续发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1995)、《公民美国的奇怪消亡》(1996)、《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1996)等文章,对美国的自发社群组织、公众参与和“公民心”的变化状况作了大量的评论。与此同时,该杂志还先后发表了迈克尔·舒德森《如果公民生活没有死亡怎么样?》(1996)、锡德·斯考波尔《自上而下的拆散》(1996)、理查德·M.瓦莱利《电视迷的民主》等文章,与普特南教授商榷,并对其观点进行了批评。普特南则在同期杂志上对上述批评作了回应,写了《罗伯特·普特南的回应》一文,对有关批评表示了欢迎,并就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了他认为是必要的说明。同年夏季,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亚历山德罗·波茨等也在《美国展望》上撰文《社会资本的下降趋势》,参与这场有关美国公民心问题的讨论。至此,关于社会资本的讨论,可说是进入了一个高潮。——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6 简·弗泰恩、罗伯特·阿特金森,杨立平译,创新、社会资本与新经济,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7 正如布朗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迈克尔·伍考克等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和政策构架》一文的最后所指出的:“在社会资本身上,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决策者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各阵营,又一次找到了一种存在于公开的和建设性的争论中的共同语言,一种以过去的150年中受到狭隘的学科主义严重压制的语言。”——资料来源同上。
    58 石山嘉应.IT革命创造的第一需求经济学,东洋经济新报社,2000。
    59 加野忠、砂村贤、汤野免,《金钱市场的大潮流——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动向展望》,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
    60 刘吉,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文汇报》2001.2.20。
    61 斯蒂格利茨,夏业良译,全球化及其不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2 参见:李安方,跨国公司R&D全球化,人民出版社,2004。
    63 资料来源同上。
    65 软条件事实上是指完成交易的各种交易成本,包括公共服务与政策环境、法定传统与产权界定预计社会资本充裕程度等。——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6 因为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再生产的的成本却极低,信息市场常常遭受惨重的失败。比如windows 98是微软公司花费几年时间和近10亿美元开发出的操作系统,但是你却可以几乎免费的获得它(违法版权法),事实上在很多信息含量较高的领域这种状况较为常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主译,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158。
    67 该思想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更大的市场使得企业能够支付生产更大数量的中问投入所需要的固定成本,而这又会进一步提高劳动、资本的生产力,从而保持经济增长。——Young,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Journal 38(152):p527-542,1928。
    68 新制度经济学派从另一角度分析了产权对于经济效率的改进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与内生增长理论相比,两者在研究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偏重解释的意义也有差别。
    69 参见: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0 参见:戴维.哈维,周宪、许钧译,《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
    71 虽然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主要是指针对市场的技术转化,即“一般性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而非完全是内生增长理论中的“R&D”的概念,但是这已经足够揭示创新活动对于人类经济长期增长的效果。
    72 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73 对于1948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划分问题,存在着两种争议,一种将每次技术革命划为一次产业革命,将信息技术革命划为第四次产业革命;另一种是根据其技术变革的方式与影响力来划分,认为第一次到第三次技术革命属于技术的累积变化,不是革命性的创新,因此将信息技术革命划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如历史学家斯塔夫里诺斯(L.S.Stavrianos,1999)在《全球通史》(第七版)中的划分。本研究参照了第二种划分方法,将信息技术革命划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74 例如信息技术革命的机制变革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后20年中,在这段时期内,研发中心(R&D Center)首次出现在德国的化工行业中。——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5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76 吉奥瓦尼.多西,《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技术变化的决定因素和方向与经济的转变》.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集》第十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7 弗里曼(Freeman)认为:技术——经济范式是一群彼此相关的技术、组织与管理的创新。但前的范式变迁正是从以廉价能源投入为基础的技术,转移到主要以廉价的信息投入为基础的技术,而这些信息源自于微电子与电信技术的进步。——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8 索洛(R.Solow,1987)认为:“除了生产率统计,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计算机(We see computers everywhere bu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cs)。”这种ICT行业的技术外溢效应难以统计的现象被称为“索洛悖论”——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9 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陶然,倪彬华,汪柏林译,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34-235。
    81 参见附录1中新兴古典经济学对于城市层级的研究。
    82 西瓦切夫.黄肇炯译,美国现代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38。
    83 托马斯·科斯纳著,万丹译,资本之城,中信出版社,2004。
    84 美国在二战末期在全欧洲(主要是德国)大面积搜集科学人才,为美国战后的科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5 战后欧洲、亚洲忙于重建,美国再无欧洲的先进科学得以引进,同时,苏联与中国的崛起使得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代言人的身份感到了来自政治地缘的危机,这也迫使美国战后长期投入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以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
    86 参见:卡斯特,崔保国译,信息化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P58。
    87 参见:萨克森宁,曹蓬等译,硅谷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p24。
    88 参见:唐更华等编著,硅谷高科技产业化的10大借鉴,海天出版社,2002,p159。
    89 晶体管的发明者(1948),晶体管被媒体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他率先引导硅谷走向电子产业新时代。他一生获得了90多项发明专利。1956和巴丁、布拉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90 我们所熟知的Intel,Amd等半导体产业的知名公司都由此衍生而来。
    91 这个词有好几种译法,王缉慈(2001)、盖文启(2002)等学者将其译为“创新环境”,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创新环境”,林竞君(2005)建议将其译为“创新情境”。本研究采用“创新氛围”的译法。
    92 马歇尔最先注意到人类的经济聚集活动中的创新现象。他称之为“产业空气”。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思想,就会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他就成为更新的思想源泉。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的了,连孩子们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秘密。”
    93 从长远来看,人口也受技术进步的影响。福格尔对于技术生理(technophysico)演化的研究发现,在技术提升与人类演化之间存在典型的协作机制。人类从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人口数量随技术进步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参见:罗伯特·W·福格尔,经济学要与时俱进,吴敬琏编,《比较》第五期,p95。
    94 柠檬市场”(the“lemons”market)是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引入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概念(注:“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主要用来描述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平狄克·鲁宾费尔德等著,《微观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486。 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8 参见:Krugman,Paul,“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Nov/Dec,1994,pp.62-78.
    101 现实中有一些专业的市场只进行一种或者几种的商品交易,但是这种市场一般而言就在生产地,只是中间商品的交易活动,比如生产原料,这并不是最终商品;或者只是进行大宗业务,比如批发或者转口贸易,这并不是商品交易的最终一环,因此都不能作为最后的交易空间来处理。
    102 参见:贝洛克,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p114。
    103 托马斯·科斯纳,资本之城,中信出版社,2004。
    104 克鲁格曼提到自己向一个朋友提出已经成功阐明了港口和其他交通设施为什么会发展为城市时,朋友却充满了怀疑:“难道我们不知道这些吗?”克鲁格曼认为我们知道,但是却从未从科学的角度上去将其模式化,从而掌握经济学对于的空间分析——资料来源:藤田、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p279。
    105 吴志强(1999)在大都市全球化模型中提出按照城市的作用空间可以被分为:城镇级、地区级、国家级和全球级。本研究借助这个概念来表达交易集聚地点的不同空间梯度。
    106 不同等级的创新对于一国或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差别足很大的,从创新因素含量上来区分,有些创新比其他创新更为基础,即他们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有些创新则相对次级,因为其将基础创新所带来的机会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一些,但是给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创造的机会方面作用稍弱一些。——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著,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7 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1979年发表《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一书,书中详细叙述了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引起了美国包括政界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李培林著,重新崛起的日本,中信出版社,2004。
    108 日本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为了追赶欧美,采取了一条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引进欧美重大创新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次次创新。20世纪50年代,日本平均每年从国外进口100项大型的先进技术。进入60年代以后,引进技术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年都达到500~600项,特别是1968年以后,引进技术的规模更大,每年都超过1000项。在60年代每年平均引进技术1090项。70年代,每年平均引进技术竟达2091项。自1950~1970年,日本引进技术共花费27亿美元。由于日本从战后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直实行“技术引进”策略,基础理论研究就比较薄弱,科学上的创造性显得不够,影响了新兴产业的繁殖和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结果是不可避免地使其成为一个复制和改造欧美企业产品的国家。正如日本人自己的宣称:日本是一个“寄生工业大国”,这种只注意技术引进忽视基础研究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技术萧条”。吴林海,世界科技园区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2[1]。
    109 众议院科技委员会与监管分委员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分委员会,《日本的科技进步和美国用合资研究作为可能的应对措施》,第98届议会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29-30日。转引自罗森伯格,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商务印书馆,2004。
    110 所谓“领先者的惩罚”是指像日本这样的后来者成长迅速的原因在于原先积累的二手知识(次级创新)较少。当第一个创新出现时,较低的二手知识存量减少了新创新对生产性知识的损失,因此研发收益的快速增长;但是随后较高的二手知识水平将缓解来自创新的产出水平增长。就表现为经济增长放缓。
    111 贝洛克著.肖勤福等泽,《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2 参见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城市规划汇刊,1998[2],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的城市发展模型,城市规划汇刊,1998[5]。
    113 台湾与韩国分别通过专项电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取得了电子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经济的发展,例如韩国晶元研发与制造业、台湾主板产业的发展是连美国IBM和INTEL都难以相信的。但这种基于特定一种或者几种技术发展的技术体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技术极区对于次级城镇的产业辐射和技术扩散效应是十分有限的。——资料来源,黄钦勇,亚洲高科技企业成长内幕,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116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干中学”不同于前文中基于次级创新的“干中学”,后者则是在R&D行业扩大后的一种划分,前者则主要是指在“本地的在实践中积累知识(localized learning by doing)”,即对技术加以学习的方式。
    117 严格上来说,世界上第一个从R&D开发中套利的风险基金(VC)就是在仙童公司的诞生过程中由一位证券分析师阿瑟·罗克发明的。——李钟文,硅谷优势,人民出版社,2002,p184。
    118 日本的通产省(MITI)通过国家技术预见系统积极促进日本互相竞争的企业相互合作来进行大型的战略项目,1976年开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就是一个范例,这一计划开始于1976年,完成于1980年。这一时期是日本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1981年日本的16K RAM(随机存取储存期)已经占有世界市场的40%;到1982年底,日本的第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64K RAM已经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66%。VLSI计划对于日本RAM在世界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一政策在日本与美国进行HDTV的技术标准竞赛中却得到了惨痛的失败,通产省统一对于技术研发方向做出安排后再由公司进行攻关,因为认为数字技术的高清晰电视是不可能的,因此日本研制了模集技术的高新晰电视,但是美国任由企业自主进行研发,最后确立了数字技术的高清晰电视并成为了业界的标准。这一胜利使日本丧失了20年的投入和领先优势。资料来源: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赛康德,争夺世界技术经济霸权之战,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19 为了保持企业自身的创新优势,企业之间为了专利进行的并购越来越频繁,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87年全球跨国并购的价值仅为1000亿美元,1999年达到7200亿美元,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实 现的金额约为1100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3。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投资实现的。发达国家占世界并购额的90%,跨国公司占并购总额的90%。——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斯密论坛,2002。
    120 A&D即收购和开发。参见:李钟文,硅谷优势,人民出版社,2002,p126。
    121 在电子和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尖端的技术并非由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公司所拥有。虽然它们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应当拥有先进技术,而是存在于那些积极奋进、敢于开拓的新兴企业之中。在美国,90%的高科技企业是按照风险资本模式发展起来的,二战以后95%的科技发明与创新来自风险企业,这些企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欧洲,以接受调查的欧洲风险企业的相关数据与欧洲500强公司相比较,1991到1995年间,欧洲的这些风险企业的销售年增长率达35%,一般为欧洲500强的两倍;风险企业年就业增长率高达15%,而500强公司只有2%。+——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经济研究》,2002[2]。
    122 硅谷在1970年代电子公司的平均雇员变动率为35%,小公司则高达59%,LSI Logic公司的创建者维尔夫克里根(Wilf Corrigan)认为,这种高流动性使得有很多人早上来上班的时候认为他们在为硅谷工作。——萨克森宁,曹蓬,杨宇光译,地区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章“1887—1986年间的先发者优势和竞争者进入的速度”,对该一百年内46起重要的产品创新出现以后的领先时间,或者说该46起创新扩散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回归分析。他们发现,一个新产品的上市到其他竞争者推出相同或相近产品的间隔时间,已经从最初的32.75年下降到1967-1986年间的3.40年。产品创新扩散所需要的时间随着这五个时期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短。这就是说,创新正在越来越快地成为一个公共产品,而为创新者提供领先优势的时间则越来越少。——刘宪,生产性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5。
    128 例如硅谷维尔山的“马车轮酒吧”、“胡椒磨坊餐馆”都是这样的场所,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的源泉”。这种非正式的交流要比传统的行业杂志、会议等不及时的论坛更有价值。在这种场所下,研发机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顾客、辅助产业的厂商聚集在一起,彼此既合作又竞争。由于产业类似,地理位置相对集聚,他们很可能有同一个供应商、同一家顾客,他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参加同一个俱乐部、上同一家餐馆,职员也可能是邻居,天天朝夕相处,技术人员更可能从一个公司流向另一个公司,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使隐性的知识传播速度达到了最快,溢出效益最大化。——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译,地 区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29 格登和肯博(Gordon&Kimball)认为这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它们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这些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其次,高科技产业在空间上的扩散,其目的不是在其他地方重新构建一个与原中心一样的环境,后者基础设施的优势是一块磁石,吸引着新的产业和技术不断得到这个地区而不是其他地方。第三,有竞争力的企业集中地区可以自我转化成重要的技术中心,使复制没有必要。——转引自卡斯特,崔宝国译,信息化城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30 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长三角是继珠三角之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131 江苏的八个市是: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的八个市是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132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是秦汉以来最为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但唐代对于“江南”一语的用法,常常超出长江以南的范围。清代所谓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地区。但经济意义上的“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浙西、吴或三吴地区。明代已经将苏、松、常、嘉、湖五府列入了“江南”经常性的表述对象,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在全国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且备受国家依重。参见: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3 有人统计过,30年代上海商界名人中宁波籍人士占了25%,浙江商帮在上海金融界的地位更是突出,民国时期,执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金融界牛耳的所谓江浙财团,这主要是指当时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等,其经营者主要还是浙江籍人士,因而有时又被称为“浙江财团”。参见: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3]。
    134 在美国完成了第一条越州铁路7年之后,上海就引入了火车;它第一座纺织厂的落成日期早于美国南部,它在1930年就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纺织厂;在旧金山落成第一家大型电影院5年后就建成了第一家电影院:在1930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年出版量可以媲美整个美国出版业,当然其中大部分是盗版。参见:Howe,Christopher,Shanghai: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5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主要由外资、官办和官商合办、民族资本主义三大类型推动。其中洋务派所主办的工厂,虽然数目不很大,但规模较大、引进设备多、资金投入多,因而对所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推动力。参见: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史学》1992[5]。
    136 由于华东局所在地是在上海,这无疑强化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华东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
    137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国各地居民购买纺织品必须持有“布票”,而布票是具有地域属性的,只能在各省市自治区管辖范围内流通,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纺织品零售市场是按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域边界分割的,但是作为全国唯一的例外,浙江的布票可以在上海流通。因而形成了一个浙沪的纺织品零售“自由贸易区”,或者说是浙沪纺织品零售商业的“统一市场”,这种统一市场就是当时双方产业分工关系的一个特征表现。参见: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3]。 降到了5.2%,江苏省为3.6%,而同期广东省依旧保持了2位数的经济增长率。
    140 长江流域与长三角的龙头,三个中心是指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以及贸易中心。
    141 三个先行是指金融中心先行、技术设施先行、高新产业先行,参见:黄奇帆,邓小平开放思想与上海浦东开发,浦东开发开放论文集,上海《浦东之窗》编辑部,1995。
    142 原上海市浦东新区贸易局局长在《略》一文中明确提出要以吸引全球500强为主来进行浦东产业的建设。参见:康惠军,跨国公司与浦东开发的引资策,浦东开发开放论文集,上海《浦东之窗》编辑部,1995
    143 当时确立的卫星城有7个,包括吴淞、闽行、吴泾、安亭、松江、嘉定和金山卫。
    144 上海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45 实际上这一阶段并不只是上海的经济增长通过资金投入来进行解决,整个“八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都可以发现工业化仍然是外延发展为主,以缓解短缺为动力,以投入拉动为主的发展道路。“八五”期间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七五”的38.7%上升到41.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七五”的26.6%上升到38.4%,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则由“七五”的61.5%下降为55.7%。“八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的,而且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的。参见:武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
    146 上海对于重大建设项目普遍政府扶持的贴息贷款方式,例如桑塔纳轿车项目获得过近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而改造原有工业项目上则主要采取与国外著名公司合作、利用原资产建立行业集团、与兄弟省市企业合作,建立上海总部的作法。参见:上海市经委编,上海工业结构调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7 数据来自于上海房地产网http://sh.soufun.com/。
    148 数据来自于上海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6。
    149 上海12年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尴尬:金融业对GDP的贡献下滑,陆家嘴金融区过高的成本正在失去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昔日的亚洲”华尔街”--上海外滩已经变成了“第五大道”。参见:沈爱华,距离国际金融中心渐行渐远,上海被打落回凡间,商务周刊2005[1]。
    150 浙江宁波等地则针对外资企业降地价将为每亩五万元,无锡更是销价为2至3万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零地价转让,赠送厂房以及一系列税收优惠等。这样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长三角整体利益的丧失,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参见:范军勇,从“173”计划的实施看上海产业政策的调整对策,城市规划汇刊。2004[2]。
    151 上海的经济增长依靠外资的情况逐渐强化,以浦东为例,2001年浦东高新技术企业产值913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占了702亿元,近80%,外资企业在浦东的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中占50%左右。参见:王志乐,2002-2003年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报告,经济管理文摘2003[7]。
    152 江苏在1990年代末外资利用水平明显上升。1996年,江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己高达123.5%,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1989年的2.8%上升到1996年12.15%。199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2.9%,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仍然占主体。江苏已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省份之一。从投资的方式结构看,江苏主要有合资、合作和独资经营等类型。这其中合资经营的比重最大,1996年合资经营外资的比重为61.78%,但比1990年的97.86%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外商独资经营的比重迅速上升,由1990年的0.52%上升到1996年的31.74%。沈冲荣,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8[5]。
    153 也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文教体育用品制造部门。它也是二极性的,因子得分表明这些活动在国家经济中心上海最为集中。参见: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中国工业经 济》2002[1]。
    154 吴光伟在《长江三角洲资金流动调查》报告中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仅江、浙两地流入上海的资金总量就在5000亿左右,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融通渠道,如此巨量资金涌入上海,形成两大奇观:一是上海浦东骤增3000余家投资公司,二是上海房地产市场和餐饮市场火爆。这些资金流转之后。在证券市场低迷、房产市场行情有变的情况下,相当多的资金干脆以个人储蓄的形式留在上海的银行体系内,无法以信贷资金的形式回流到江浙的经济中去,进而完成从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移。上海由此成为资金的庞大蓄水池,形成3000亿之巨的存贷差,表面上看,的确是资金过剩了。另一方面,近年来崛起的江浙民企的发展又存在大量融资需求,上海的金融市场无法满足,只好远走香港。
    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156 中苏关系的恶化与美国的越南战争爆发。
    157 三线建设与原来准备发展内需的“吃穿用”策略完全相反,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发展策略。在1965年的基本建设总投资133.9亿元中(中央投资89.7亿元,地方投资44.29亿元),三线建设占42亿元,约三分之一;初步安排的690个大中型项目中三线占187个,不到三分之一。但在实际中按照这个安排,包括生产建设各个方面在内,木材不足150亿立方米,水泥不足80万吨,设备中的短线产品缺口也很大,在尽量安排国防和三线建设需要后,则难以照顾其他方面的需要。——《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15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159 1982年,将规划的主要内容调整为38个攻关项目,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形式实施,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160 实际上1982年赵紫阳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发表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一文可以被看作是科技政策改革的前奏。
    161 《18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及展望》,《新华文摘》2004[12]。
    162 指211工程(1993)、技术创新工程(1996)、知识创新工程(1998)。——参见王伟宜,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科学管理研究》2000[6]。
    163 由于急于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自1997年开始,科技部、原经贸部等部门联合推进了科技兴贸计划,先后制定实施了《科技兴贸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指导意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基地认定暂行办法》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等政策措施。提出首先选择信息与通讯、生物医药等5个领域支持优先发展,鼓励出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外科技政策评论(第一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64 1983年中国的专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实现分离,1984—1988年间专业银行的地区分支机构实行了“存贷挂钩”的政策。如果地方专业银行出现资金短缺,由中央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在本地区的范围内调剂资金,必要时由它向中央银行总行申请再贷款。这种银行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省、地、县政府可以对当地银行分支机构的信贷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处于“双重领导”体制下,即它们一方面受上级银行领导,一方面受当地政府领导,随着改革的深入,后者的实际影响逐渐加大,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参与信贷计划的制定,包括向地方专业银行强加一些给本地企业的贷款项目。地方政府与信贷渠道的畅通,使得中央政府根本无法制止地方政府与地方专业银行相勾结、在投资饥渴的驱使下所形成的巨大的信贷膨胀压力。——参见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5 这个指标依照武书连对于中国37所研究性大学的确立以及2005中国大学排名榜的综合因素进行打分。没有研究性大学的打零分,有一所的打1分,有两所并在大学排名榜上居前的打两分,超过3所的打3分。对于37所大学的划定参见:武书连主编,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66 事实证明,区域大环境对于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这种大环境是包括历史、气候、地理、教育体系与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叠加的效果。本文对于区域大环境的评价参照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200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67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对于中国各区域所作的创新能力分析中,最高得分为北京56.53分,最低为西藏10.50分,因此将整个区段分为3级。资料来源同上。
    168 之所以选取1994年作为基准年是由于考虑到不同高新区的成立时间不同,保证高新区建区后有一年以上的运作时间。
    169 据海关统计,2001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占我国高新技术出口额的82%。——资料来源:汪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2 祥见朱九思,为《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张钰,2003)一书所作的序言。
    173 1998年8月29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立了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174 根据国家审计署于2005年5月30日发布的《四城市高教园区开发建设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四市(即杭州、南京、珠海、廊坊)高教园区建设计划投资中的银行贷款占近三分之一,截至2003年底,实际取得银行贷款152.76亿元,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59.42%。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堪称贷款建校的“楷模”,它们分别已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93%和94%。从1999年开始,银行与大学的合作开展成为一种风潮。“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所需的资金额绝非一个小数目,都是上亿、几十亿,甚至百亿。”这些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而绝大多数大学连每年的利息都难以偿还。大学教育产业化的背后实际上还是政府信用的背书。参见: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75 所谓等级较高可以普遍分为两类,一种是本地区或国内大型的、科技水平较高而污染较少的工业项目,另一种是引资而进入的全球500强企业。
    176 19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过后,日本汽车工业急速发展,并很快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汽车工业。这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倡导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适时生产(JIT)迅速在各大型汽车厂推广应用。带来巨大的经营绩效。专家们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或者弹性生产(flexible production),由于其专业化的特征,又称为弹性专精(flexible specialization)。祥见: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p13。
    177 小宫隆太郎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改变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和各种产业中私营企业的经营活动而采取的政策。伊藤原重认为,产业政策是由于竞争性市场存在的缺陷,当自由竞争导致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出现问题时,为提高本国经济福利水平而实施的政策。因此,指导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也可以被看作是产业政策的一种。——参见小宫隆太郎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伊藤元重编,产业政策的经济分析,东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8 200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10左右。参见:中国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179 当时的日本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被视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日本公司的所倡导的与众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连续改进(continous improvement)和适时制造(JIL iust in time)是西方学习的典范。参见8.Michael E.Porter.Can Japan Compete?陈小悦等译,日本还有竞争力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80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后积极鼓励本国的中小企业涉足高技术领域,例如日本中小企业参与最为活跃的是微电子产业和机电一体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又向新材料、软件技术和生物工程拓展。——庄卫民编著,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181 《新闻周刊》2003特刊专栏刊登文章《亚洲硅谷:一个真实的谎言?》认为,东亚各国纷纷创立高科技园区,欲在大洋彼岸建各种各样的“硅谷”。不过到目前为止,许多所谓“硅谷”的表现相当令人失望,甚至仍未摆脱“血汗工厂”的地位。 技术。但本研究认为针对中国典型区域梯度不平衡的大国国情,针对不同空间梯度是应该选择不同的技术变迁路径的。
    186 由于缝隙的存在,本研究不排除国家层面对于尖端领域的研究。
    187 中国人的智商在世界上被公认仅次于犹太人,但是近现代中国却在技术上完全落后,这不仅是因为近代中国没有产权保护制度,还因为各人智商相比一个生产网络而言,后者对于创新与经济发展起到作用更大。参见:杨小凯,新型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95 如果分工在企业内部发生,则厂商平均规模就扩大;如果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则厂商平均规模就缩小。决定厂商规模的是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的相对交易效率的变化;决定经济增长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厂商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无关的。参见: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6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专家尼古拉斯·弗雷托斯说:“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目前是每100马克有约30马克流向外部合作伙伴的项目。但到2005年每2马克就有1马克投向外部研究。”因此对企业来说,依靠购买他人而不是自己开发取得成功已经不是尴尬的事情,专门为企业购买新技术提供咨询的科特尔咨询公司负责人指出:“今天主管研发的企业负责人越来越多地面临这样的难题,某些东西应当自己去搞还是购买。”参见:汪晓娟,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97 瞪羚企业是指最近四年来年收入增长率都在20%以上的公开上市公司,收入基数不低于100万美元。小型、快速成长性是其主要特点。
    198 萨克森宁(Saxenian,1994)的研究显示,硅谷中的绝大多数的华人企业雇用欧、美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企业管理,也是由于更便利的开展交往与商业活动,从而获得更高的技术溢出与共享。
    199 虽然中关村管委会认为500强进驻之后再把剩余物业和孵化器廉价租给小公司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很多中小企业仍然不能负担其改建后的环境而搬迁出区外,例如迪塞通用技术研究所这样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参见:方兴东、蒋胜蓝,中共存失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205 预计今后10年仅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人才上海需求就约27万,目前却不足2万。高丽华、杨霞清,《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调查》,计算机世界第13期,2003.04。
    208 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现代经济增长:事实与思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演讲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09 这个理论实际上隐含着20世纪中后期新增长理论中关于资本应该包括人力资本的思想,可以认为是知识经济中最为强调的人力资源这一论断最早的溯源。——娄洪著,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长期经济增长,2003。
    210 马克思,《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211 田春生,李涛主编,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p23。
    212 939年熊彼特出版了《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一书,书中把萧条的原因归纳为两方面。一方而他认为,事实上存在着三种类型。而不是一种类型的经济周期——第一种是非常短期的(基钦周期),第二种出现的频率为7—11年(朱格拉周期),还有第三种,50年出现一次,它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发明的出现,比如蒸汽机车和汽车的出现有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当所有这三种周期的谷底都相互重迭在一起时,就发生了严重的萧条:另一方面原因是来自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这后一原因不是来自经济周期理论本身,但是它无论如何会使危机加深。——《经济思想史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版,1982。
    213 熊彼特认为:“一个现代企业,只要能负担得起,首先就要建立一个研究部门,其间的每个成员都知道他的面包和黄油取决于它所发明出来的改进方法是否成功”。——理查德R纳尔森,汤光华等译,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14 熊彼特同时解释了创新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由于效仿者很快被吸引过来,于是最初的创新造就了经济的繁荣。但效仿者的效率总是比创新者的效率低,而且总是姗姗来迟。错误的估算和紧缩的信用将一些企业推向破产的境地。并导致萧条与不景气。但破产也将低效的企业清除出去,从而纠正了以往扩张中的错误。发明在经济紧缩期间积聚,此时企业家无法募得资金将发明转换为能够刺激增长的创新,因而常备不懈,等待启动新的一轮增长周期。——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2000年英译本),商务印书馆,p63—64。
    215 这其中也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
    216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研究正是随着这场“凯恩斯革命”而产生的。——左大培、杨春学主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A类),《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比较研究》,2005。
    217 凯恩斯,徐毓枏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218 在新古典经济学模型中,资本累积的边际回报递减对限制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一个经济中其他产出的决定因素,它是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同时被给定的情况下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但也有一系列模型其中一个因素会随着资本的增长而自动同比例增长,而决定该因素的增长正好抵消了边际回报递减的效果,从而使产出能够同资本同比例增长,因此这些模型也被称为AK模型,而最早一个版本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陶然,倪彬华,汪柏林译,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2。
    219 参见:罗伯特·M·索洛,史清珙等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238-251。
    220 参见:朱保华,《新经济增长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p57。
    221 在索洛——斯旺模型中,技术进步被看作是给定的外生因素,即把技术进步完全归因于时间,无法解释收益递增的现象,因此仍然可以被认为是外生增长理论。——左大培,《内生稳态增长模型的生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27 阿尔弗雷德·韦伯著,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228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36—39。
    229 见前文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折衷化分析。
    231 叶普万著,贫困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2 克鲁格曼认为:“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则相当先进,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涉及空间的问题,而无需等到我们有了一个出色的理论才来解决。我认为经济学家们应该给予这种松散、但已尽力而为的理论化的工作更多的关注和尊敬。但同时,被标榜为区域科学的那种折衷作法绝对不能取代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艾萨德所做的伟大工作未形 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p60。
    233 林迎星.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4(6)。
    234 理查德·R.内尔森著,汤光华等译,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35 世界各国在20世纪后期竟相在发展高科技园,建设技术极的实践中,大多都使用了产、学、研的模式,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区域创新理论的实践。
    236 参见: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p68.
    237 参见:顾朝林、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2002.07,第57卷[4]。
    238 名称问题是藤田和克鲁格曼很头疼的问题,当他们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名字的时候,“好像激怒了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家,也激怒了一些区域经济学家和城市经济学家”。藤田认为这使得经济地理学家感觉“乐园遭到了侵略”——资料来源,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9 克鲁格曼认为:“比较而言,知识的流动是不可见的;知识的流动没有留下书面的痕迹可供度量和跟踪,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理论家随心所欲的作出任何假设。尽管社会学家所用的调查方法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在求助于其他学科之前,我愿意尽可能的用不加修饰、实事求是的经济分析”。参见:克鲁格曼著,地理和贸易(英文199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52。
    240 在这个模型中城市经济部门只分为基础部门和服务部门,只有基础部门才是增长的唯一源泉,而服务部门只是一个参变量而已。这种模型实际上无助于洞察城市增长的内在机制,因此也被经济学家归为外生增长行列未受到重视。——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译本。
    241 贝洛克著,肖勤福等译,《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242 参见:陈秉钊等,知识创新区——科教兴国与“大学城”后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2]。
    243 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填表人在企业的职位70%以上为部门经理或者更高职位。
    244 Q1—1时至问卷的原始问题编号,N=160,29是指同济、复旦两个产业片区的受访企业有效回答此问题的数目,如无特殊说明,均至第三问卷,调研问卷附后。
    245 杨浦区新闻办,《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排名全国第三》,杨浦时报2003.12.01。
    251 数据来源:杨浦区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5年12月
    252 台湾新竹科技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为35.07%,专科以上为61.09%:中关村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为46.6%,大专以上高达65%。——王立平等编,中关村人力资源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鲍克著.中国开发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仇保兴著.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陈俊著.高新科技园区立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陈昭锋.黄巍东著.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行为创新.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6.陈修颖著.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7.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方兴东,蒋胜兰著.中关村失落.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9.樊春良著.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顾朝林,赵令勋等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3.顾朝林等著.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顾朝林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洪银兴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金碚著.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6.刘斌著.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7.李琮著.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2
    18.李琮主编.经济全球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9.李安方著.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效应与中国的对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1.李培林著.重新崛起的日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2.李小健.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林竞君著.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刘平洋著.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5.林善浪著.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6.娄洪著.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长期经济增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7.吕薇主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8.娄勤俭主编.中国台湾IT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9.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
    30.林毅夫著.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1.林毅夫著.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2.彭震伟主编.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33.钱颖一、肖梦编.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7.盛事豪,郑伟燕著.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8.史自力著.日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9.唐更华,黄荣斌,汪博天编著.硅谷高科技产业化的10大借鉴.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40.田春生,李涛主编.经济增长方式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1.汪斌著.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2.吴敬琏著.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3.王缉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王立平主编.中关村人力资源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5.王兴平著.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6.王小兰,赵弘主编.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7.汪小娟著.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8.汪小娟等著.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9.魏心镇,王缉慈等编著.新的产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0.王逸舟主编.全球化与新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1.王战主编.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2004/2005年上海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2.武书连主编.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3.许学军著.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4.叶贵勋等著.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5.于涛方著.城市竞争与竞争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6.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7.杨小凯著.经济学型新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8.甄峰著.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9.左大陪著.内生稳态增长模型的生产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0.赵红军著.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1.张其仔著.社会资本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2.叶飞文著.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3.杨荣兰编著.中国硅谷:来自中关村的前沿报道.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0
    64.杨汝万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城市.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5.杨先明著.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6.朱保华著.新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67.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8.朱磊著.浙江制造业产业成长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9.赵民,陶小马编著.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0.赵晓.谁是柠檬.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1.周旺生主编.中关村立法研究——问题与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72.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3.张钰著.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74.周永亮.董希华著.温州资本.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75.周振华.陈维主编.2005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6.张正德著.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77.阿尔弗雷德·韦伯著.工业区位原论(德文196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8.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英文版1955).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9.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著.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英文199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0.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译.硅谷优势(英文1994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81.芭芭拉·斯多林斯主编.论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82.巴罗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3.保罗·克鲁格曼著.海闻等译.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英文1986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4.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地理与贸易(英文199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5.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张曦,钟凯锋译.流行的国际主义(英文199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6.保罗·克鲁格曼著.蔡荣译.发展、地理学和经济理论(英文199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7.保罗·克鲁格曼著.朱文辉,王玉清译.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英文199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8.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英文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89.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英文1990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0.戴布拉·艾米顿著.陈劲,朱朝辉译.创新高速公路——构筑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的平台(英文2003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91.范·杜因著.经济长波与创新(英文1983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92.格罗斯曼,赫尔普曼著.何帆等译.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英文199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3.G.帕斯卡尔.扎卡里著.周惠民,周玖,邹际平译.无尽的前沿.布什传.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94.亨利·埃茨科威茨著.周春彦译.三螺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95.凯恩斯著.徐毓枏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96.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7.李钟文等编著.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英文2000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8.马克思著.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99.理查德.R·内尔森著.汤光华等译.经济增长的源泉(英文1996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0.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英文200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1.罗默著.高级宏观经济学(英文1996版).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102.麦克尔·波特,竹内广高著.陈小悦等译.日本还有竞争力吗?(英文2001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03.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104.曼纽尔·卡斯特著.崔宝国译.信息化城市(英文1989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5.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英文2000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6.莫汉·索内,兰杰·古拉提,安东尼·保尼著.郭燕等译.科技风险企业(英文200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7.内森·罗森伯格著.王文勇,吕睿译.探索黑箱——技术、经济学和历史(英文199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8.诺斯,D.C.著.刘瑞华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109.平松守彦著.余彭年,谢永松,成迪译.技术密集城市探索.上海翻译出版社.1987
    110.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萨拉格尔丁编.张慧东等译.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英文200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1.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著.内生增长理论(英文1998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2.罗伯特·M·索洛著.史清琪等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3.托马斯·科斯纳著.万丹译.资本之城.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14.赛康德著.争夺世界技术经济霸权之战.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15.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英文1999第七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6.丝奇雅·沙森著.周振华等译.全球城市(英文2001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17.库恩·T·S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18.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
    119.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英文199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0.藤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著.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英文2002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21.西瓦切夫著.黄肇炯译.美国现代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22.谢拉·C·道著.杨培雷译.经济学方法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23.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夏夜良译.全球化及其不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4.约翰·.M·.利维著.张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5.小宫隆太郎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
    126.伊藤元重编.产业政策的经济分析.东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7.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After The Crisis,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1991
    128.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Oxford: Polity press, 1991
    129. Caves. R. e.,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30. C.P.Snow,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131. Chris Freeman and Francisco Louca, As Time Goes B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to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2. Feldman, M. P.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4
    
    133. Freeman, C. ed. Long Waves in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84
    
    134. David, Paul A. Technical Choic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ssays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Exper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35. Friedman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Cambridge, MIT Press, 1966
    
    136. H.Capron, W. Meeuse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Belgium. Springer. 2000.
    
    137. Howe, Christopher, ed. Shanghai: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sian Metropol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38. Markusen A, Hall P, and Glasmeier A, High Tech America: The What, How, Where and Why of the Sunrise Industries Boston: Allen and Unwin, 1985
    
    139. 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Underdevelopment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1957
    
    140. Nicos Komninos, Intelligent Cities: Innovation, Knowledge Systems and Digital Spaces, Spon Press (UK), 2002
    
    141. Jenks, M., Burton, E. and Williams, K. 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London: E & FN Spon, An Imprint of Chapman and Hall. 1996
    
    142. John Hartley,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Routledge, 2002
    
    143. Michel Bernardy de Sigoyer, Pierre Boisgontier , prEface du professeur Louis NEel, Grains de technopole : micro-entreprises grenobloises et nouveaux espaces productifs. Grenoble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Grenoble, 1988
    
    144. Michael Talalay. Technology, Cul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Change and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Routledge, 1997.
    
    145. Manuel Castells, P.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Routledge. 1994
    
    146. Mensch, G.. Stalemate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s Overcome the Depress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allinger,1975
    
    147. Peter Hall .Cities in Civilization: Culture, Innovation, and Urban Order, Pantheon, 1998
    
    148. Paul L. Knox, Peter J. Taylor. 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9. Philip Cooke, Martin Heidenreic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Hans-Joachim Braczyk, Routledge, 1998
    
    150. Robert w. Preer. The Emergence of Technopolis. Praeger publishers, animprint of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 1992
    
    151. Rogers, Everett M.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84
    
    152. Pred, A.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 Urban Industrial Growth. Cambridge: MIT Press, 1966
    153. Putnam, RD, R. Leonardi and RY Nanetti.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m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4. Scott, A. J. Technopolis: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alifor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55. Scott, A. J., Edward W Soja(Ed). The City: Los Angeles and Urban Theor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 1996
    156. Scott, A. Regions and the World Economy: The Coming Shape of World Production, Competition, and Political Order,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7. Scott, A. J. (Ed), Global City Regions: Trends, Theory and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8. Sheridan Tatsuno. The Technopolis Strategy: Japan, High Technology, and the Control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rentice Hall Trade, 1986
    159. Singelmann, Joachim, The Transformation Industry: 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 Employment,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79
    160. Sven W. Amdt and Henryk Kierzkowski (ed). Fragmentation: New Production Pattern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1. Rostow, Walt. The Stages of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1.陈秉钊,杨帆,范军勇.知识创新区——科教兴国与大学城后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2]
    2.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3]
    3.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4]
    4.段险峰,田莉.我国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政府干预.城市规划,2001[1]
    5.范军勇.从173计划的实施看上海产业政策的调整对策.城市规划汇刊,2004[2]
    6.冯文伟.中国创业投资方兴未艾.陈琦伟.冯文伟编.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资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
    7.郭小聪.对政府经济学的若干看法.公共管理研究,2004年[2]
    8.顾朝林,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2002[7]
    9.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性状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1[3]
    10.敬东.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控制的相关性研究.城市规划,2004[11]
    11.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6]
    12.罗长远.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机理及前景分析:一个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
    13.罗震东.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改革及其机制.城市规划,2005[8]
    14.刘明兴,陶然,章奇.制度、技术和内生经济增长.世界经济文汇,2003
    15.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7]
    16.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6]
    17.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第1卷[2],2002
    18.林兆木.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19.刘进先.我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历以宁编.中国高新区论坛之一:地位作用于开发经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0.刘鲁鱼,余晖.台湾资讯电子业的成长及其启示.开放导报,1999年[2]
    21.刘宪.生产性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5
    22.吕炜.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经济研究,2002[2]
    23.李友梅,路英浩.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的中心与腹地互适机制的思考.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战略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25.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经济体制比较,1998[4]
    26.宁越敏等.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1]
    27.宁越敏.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一).城市问题,1995[2]
    28.宁越敏.从劳动分工到城市形态(二).城市问题,1995[3]
    29.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史学,1992[5]
    30.潘海啸,卢源.大学周边产业形成动因及结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5[5].
    31.潘文轩.城市化研究的三个经济学理论视角及其评述.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5
    32.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第1卷[4],2002
    33.钱颖一.政府和法制.吴敬琏主编.比较第五期.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4.沈玉芳,田杨戈.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战略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5.石忆邵,厉双燕.长三角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城市规划汇刊,2004[4]
    36.孙志燕.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探讨我国产业升级及政策调整取向.国研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drcnet.com.cn/.2005
    37.闻岳春,严谷军.金融支持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战略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8.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8[5]。
    39.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5]
    40.童昕,王缉慈.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研究.城市规划,2005[4]
    41.韦亚平.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城市规划,2006[1]
    42.王缉慈.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中国工业经济,1998[3]
    43.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顾强主编.中国产业集群[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4.王伟宜.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的发展.科学管理研究,2000[6]
    45.吴敬琏.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倾向——在十届全国政协第六次常委会专题组会议上的发言.2004
    46.吴林海.世界科技园区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2[1]
    47.吴燕,陈秉钊.高科技园区的合理规模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6]
    48.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城市规划汇刊,1998[2]。
    49.武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
    50.江小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新华文摘,2005年[1]
    51.王兴平,崔功豪.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城市规划,2003[9]
    52.王亚民,朱荣林.非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IPO退出激励机制研究.管理科学,2003,第16卷[1]江小涓等.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7]
    53.王志乐.2002-2003年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报告.经济管理文摘,2003[7]
    54.虞大鹏,陈秉钊.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5[3]
    55.颜鹏飞.经济增长极及其应用:一个案例分析.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56.杨建文,王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合的战略意义.朱敏彦等主编.21世纪长江三角洲区域战略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7.于维栋.高技术产业与经济现代化.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ac.cn/,2005。
    58.查先进.论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
    59.张孝德.关于建立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模式的战略思考.杜基尔.蔡富有主编.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0.赵红军.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与新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2004
    61.赵民.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评介世界上的科技园区:构筑21世纪的产业群.城市规划汇刊.1999121
    62.钟茂初.知识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世界经济,1999[1]
    63.我国科技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我国国家科技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科技产业,2004
    64.张兵.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规范化问题.城市规划学刊,2005[2]
    65.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5]
    66.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城市规划,2005[8]
    67.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1]
    68.左大培,杨春学主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A类)——《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比较研究》.2005
    69.吉奥瓦尼·多西.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技术变化的决定因素和方向与经济的转变.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集[10].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0.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事实与思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演讲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1.罗伯特·福格尔.经济学要与时俱进.吴敬琏主编.比较[5].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2.彼得·霍尔.长江范例.城市规划,2002[12]
    73.彼得·霍尔.全球城市.国外城市规划,2004[4]
    74.彼得·霍尔.塑造后工业城市.国外城市规划,2004[4]
    75.约翰弗里德曼.规划全球城市:内生式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汇刊.2004[4]
    76.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与革命范式.吴敬琏主编.比较[4].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77.小岛清.全球化与美国主导的和平体制——形成中新世界经济秩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全球化研究中心编译.全球化:时代的新标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78. Adrian Wood. Value Chains: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IDS Bulletin, 1999
    79. Andreas Stamm. Value Chains for Development, Policy: Challenges for Trade Policy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DS Bulletin, 2004
    
    80. Andrea Gebauer, Chang Woon Nam, Rudiger Parsche. Regional technology policy and factors shaping local innovation networks in small German cities. Routledge,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ume 13,2005
    
    81. Bahrami, H. and S. Evans. Flexible Re-Cycling and High-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37,1995
    
    82. Bertinelli, Luisito. Black, Duncan. Urbanization and growth,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ume 56, 2004
    
    83. Bennett D,Vaidya K. Mwwting Technology Needs OF Enterprise for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UNIDO rum on Management og Technology :Global Form with Focus ON THE Arab Region, Vienna, Austria, 2001
    
    84. Brown JS, Duguid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of-practice: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2(1): 40-57, 1991
    
    85. Cervero, R. and Kockelman, K. Travel Demand and the 3Ds:density, diversity and desig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D, 2(3): 199-219, 1997
    
    86. Dale W. Jorgenson, Kevin J. Stiroh, Rasing the Speed Limit: U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ECD 2000
    
    87. David P. Angel.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With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Volume 36, Number 4, 2002
    
    88. Dixit, A., and Stiglitz 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 Review,67:pp297-308, 1977
    
    89. Frank, L. and Pivo, G.. Impacts of Mixed Use and Density on Utilization of Three Modes of Travel: Single Occupant Vehicle, Transit and Walk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446: 44-52, 1994
    
    90. Gereffi, Humphrey, Sturgeon,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IDS,Working Paper, 2003
    
    91. Georges Benko. Technopoles,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Springer Netherlands, GeoJournal, Volume 51, p157- 167,2000
    
    92. Grna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1(3), p492-493, 1985
    
    93. Henry Etzkowitzl and Magnus Klofsten. The innovating region: 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 R&D Management, Volume 35 Issue 3 Page 243, 2005
    
    94. Higgs, R. American Inventiveness, 1870—192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9, p661 -667,1971
    
    95. Ian Masser.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Review of Japan's Technopolis Programme. Regional Studies, Vol.24, No.1, pp.41-53, 1990
    
    96. John Stremlau. Bangalore: Third World Technopolis. Foreign Policy, No. 102, pp. 152-168, 1990
    
    97. Jan Reijnders, Long Wav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land: Edward Elgar, 1990
    
    98. Jan G. Lambooy. Knowledge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Routledge, Urban Studies, Volume 39,2002
    
    99. Longhi, C. and M. Quere. Innovative Networks and the Technopolis Phenomenon:The Case of Sophia-Antipol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 1993
    100. Loic Graslan. The Search for an International Position in the Creation of a Regional Technological Space: The Example of Montpellier. Routledge, Urban Studies: 29,1992
    
    101. Lucas, R.,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i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pp3-42,1988
    
    102. Kaldor, Nichola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 A. Lutz and D. C. Hague, eds., The Theory of Capital, pp 177-222.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1.
    
    103. Kevin Thomas . Creating Regional Cultures of Innovati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England and Scotland.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34,2000
    
    104. Kranzberg, M. The information age: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in Bruce R. Guile(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Transgorm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993
    
    105. Krugman. P..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4, 1998
    
    106. Krugman. P.. I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31): pp483-499, 1991
    
    107. Krugman, P.. History versus expecta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 pp651-67. 1991
    
    108.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pp483-499, 1991
    
    109. Krugman ,P..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Nov/Dec, pp62-78,1994
    
    110. Malecki, E.J.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rlow, Longman, 1991
    
    111. Mansfield, E., The contributions of new technology to the economy,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Conference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to Economy and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4
    
    112. Martin, Philippe and Gianmarco I P Ottaviano.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Geneva), CEPII(Praris) and CEPR(London), Working Paper, 1996
    
    113. Mitchell L. Mos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land development studies, 1986[3]
    
    114. National Science Board, U.S.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s and Allianc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2, http://www.nsf.gov/sbe/srs/seindO2/append/c4.
    
    115. Paul Schreyer, The Con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Output Growth: A Study of the G-7 Countries, STI Working Paper 2000
    
    116. Pelkonen, Antti State Restructuring, Urban Competitiveness Policies and Technopole Building in Finland: A Critical View on The Glocal State Thesis. Routledge,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3, pp 685-705, 2005
    
    117. Philip Cooke. From Technopole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Evolution of Locali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olicy. 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
    
    118. 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119. Raphael Kaplinsky, Mike Morris. 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2000, http://www.ids.ac.uk/ids/global
    
    120. 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121. Richard S. Rosenbloom. Sustaining American Innovation: Where Will Technology Come From?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Harn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merica's Economic Future: National and Regional Prioritie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 C. 1999.
    122. Roberta Capelio.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33, 1999
    123. Robert J. Hodrick and Edward C. Prescott, Postwar U. 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9, 1997.
    124. Rolf Sternberg, Christine Tamásy. Munich as Germany's No. 1 High Technology Region: Empirical Evidenc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the Role of Small Firm/Large Firm Relationships.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33, 1999
    125. 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pp1002-1037, 1986
    126. Romer P. 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1), pp71-102, 1990
    127. Romer P. 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 (1), pp3-22, 1994
    128. Samuelson, P. A., The trabsfer problem and transport costs: the terms of trade when impediments are absent, economic journal: 62, pp278-304, 1952.
    129. Sassen, S. Global Cities and Global City-regions: A Comparison, in Scott, A. J. (Ed) Global City Regions: Trends, Theory and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0. Saxenian, AnnaLee. Lessons from Silicon Valley, Technology Review. vol. 95, pp42-51, 1994
    131. Saxenian, AnnaLee. The Cheshire Cat's Grin: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Review: 91, pp66-75, 1988
    132. Scott, A. J. The Role of Large Producer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A Case Study of High Technology Systems Hous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26, 1992
    133. Stefan Kratke. Berlin: The Metropolis as a Production Space. Routledge,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8, 2000
    134. Steven J. Bass. Japanese Research Parks: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Development. Routledge, Regional Studies: 32, 1998
    135. Stuart Macdonald., Yunfeng Deng. Science parks in China: a cautionary exploration. Int. J.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11, 2004
    136. Yang, X., andBorland, J.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pp460-482, 1991
    137. 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Journal: 38, pp527-542, 1928
    1.上海浦东之窗编辑部.浦东开发开放论文集.1995
    2.上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城市经济规划研究中心.2004上海城市经济与管理发展报告.上 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党委党史研究室编.上海工业结构调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上海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4)
    6.上海统计年鉴(1994—2005)
    7.科技部火炬中心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发展数据报告1991-2000;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编.上海产业地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200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研究中心编.中外科技政策评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
    13.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1——中国技术跨越战略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4.国土资发[2004]232号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2004-11-01
    15.上海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编.上海市产业用地指南.2004-10
    16.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杨浦知识创新区概规划.2003
    17.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深圳市国土规划2020.2003
    18.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走向可持续发展——深圳城市发展咨询报告.2005
    19.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Benchmark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1999
    20. OECD. Building Competitive Regions: Strategies and Governance. 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