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并在宏观经济活动中扮演了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作者主要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强弱。为能从实证角度清楚地论述这一问题,论文前面还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因此,本论文大致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综述;二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际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三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四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强弱(即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章):论文首先在AD-AS模型框架下,从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等四大学派出发,分别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货币政策观;然后,在IS-LM模型框架下,从静态角度,论述了造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强弱的各因素(即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从动态角度,还分析了理性预期的冲击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论文的第二章,从对GDP总量和GDP增长率两指标的分析,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情况;第三章,按第二章分析所给出的经济周期,分别对各周期内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第四、五章):论文的第四章,主要是从时域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第五章,则从频域角度,利用谱分析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第六、七、八、九章):论文的第六章,从产品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强弱的影响;第七章,从货币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强弱的关系。因此还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问题;第八章,在IS-LM模型框架下,从实证角度,静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强弱,同时,还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强弱;第九章,在AS-AD模型框架下,也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monetary poli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he macro-economy control and began to play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mainly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its intensit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in the past reformatory twenty-two year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discuss the issue from the theoritical aspection so as to mak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clearly,we can see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main parts:(I)a summary of the theory involved;(II)the functioning of the countries macroeconom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III)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IV)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intensity of monetary policy effectiveness.
    PART Ⅰ(chapter 1) The chapter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views on monetary policy of the classical macroeconomy of the new-classical macroeconomy the keinens economyand the new-keinens economy on the AD-AS circumference;then article framework of IS-LM model the author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influence of rational expectations to the monetary policy's effectiveness.
    PART Ⅱ(chapter 2-3) In chapter 2,analyse the country's function of the the macroeonomy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by using indictors GDP and the growth rate of GDP. In chapter 3 clarifies the apera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in different economic cycles.
    PART Ⅲ(chapter 4-5) Chapter 4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cy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Chapter 5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by spectral approach
    PART Ⅳ(chapter 6-9) Chapter 6 studies the factors consumption. In import and export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from the products market aspection. Chapter 7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ney demand and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interest marketation. Chapter 8 staticly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ts intensity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IS-LM model,and dynamicly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ts intensity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state space model. Chapter 9 als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e on effectiveness and its intensity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AS-AD model.
引文
[1] 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1。
    [2] 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1.7。
    [3] 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8.4。
    [4] 王曦,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经济研究,2001.10。
    [5] 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经济研究,2001.5。
    [6] 庄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财贸经济,1998.7。
    [7] 王少平,我国实际GNP的时间趋势与周期演变,经济研究,1999.7。
    [8] 王洛林,刘树成,刘溶沧,论如何进一步启动经济,财贸经济,1999.4。
    [9] 王春峰,康莉,李汶华,中国通货紧缩成因及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1.2。
    [10] 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金融研究,1999.6。
    [1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经济研究,1999.5。
    [12] 彭兴韵,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居民储蓄分析,金融研究,1998.7。
    [13] 王安兴,孙琼,货币替代、货币化过程与货币流通量需求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2。
    [14] 方贤明,居民收入分配体制与储蓄投资机制,财贸经济,1999.4。
    [15] 胡乃武,张海峰,中国居民储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1.4。
    [16] 贺菊煌,消费函数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2。
    [17] 喻旸,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经济科学,1997.2。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贸易、资本流动与汇率政策,经济研究,1999.9。
    [19] 卢万青,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货币因素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4。
    [20] 李腊生,刘妍,中国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分析,统计研究,2001.2。
    [21] 胡援成,中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研究,金融研究,2000.9。
    [22] 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9。
    [23] 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经济研究,2001.6。
    [24] 王军青,经济制度变迁与利率市场化,财经研究,1999.2。
    [25] 王光伟,中国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及影响,管理世界,2001,2。
    [26] “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课题组,今后三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及其操作,改革,1999.3。
    [27] 李德,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金融研究,1998.11。
    [28] 吴超林,宏观调控的制度墓础与政策边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4。
    [29] 罗余才,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技具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7。
    [30] 胡秋灵,胡昌铸,转轨时朋货币总量控制层次和制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3。
    [31] 王潼,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和效果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7。
    [32] 谢平,袁沁梧,利率政策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2000.2。
    [33] 刘学武,刘安,单根、共积与误差修正模型,预测,2000.3。
    [34] 王少平,预测新技术-协整与ECM,预测,1993.1。
    
    
    [35] 刘明志,中国M2/GDP(1980-2000) 的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1.2。
    [36]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式与政策:2000-200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
    [37] 郑超愚,论中国附加预期和需求的总共给函数,经济研究,1999.4。
    [38] 陈子季,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分析,金融研究,2000.5。
    [39] [韩国]李准晔,中国的货币化过程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研究,1999.5。
    [40] 陈乐一,总需求不足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0.3。
    [41]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7。
    [42]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科学,1999.3。
    [43] 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研究,2000.8。
    [44] 张文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体制约束及其重构,经济理论经济管理,2000.1。
    [45] 陈磊,高铁梅,利用Stock-Watson 型景气指数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5。
    [4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论中国经济高速健康增长的货币支持边界,经济研究,1995.1。
    [47] 王潼,经济周期与谱分析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6。
    [48] 程建胜,我国融资总规模研究,金融研究,1998.6。
    [49] 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金融研究,2000.7。
    [50] 王志凯,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再认识与我国的通货紧缩,金融研究,2000.1。
    [51] 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的供需格局转变及其对策,金融研究,1999.4。
    [52] 易纲,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经济研究,1995.5。
    [53] 范从来,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经济研究,2000.7。
    [54] 高坚,深化改革启动经济协调政策,财贸经济,2000.2。
    [55] 沈利生,中国经济波动周期长度的模型预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8。
    [5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3。
    [57] 谢平,沈炳熙,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9.8。
    [58] 钱敏泽,从经济景气波动看政策工具作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
    [59]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低物价水平下的货币信贷运行的结构变化,金融研究,2001.9。
    [60] 郑超愚,测度货币政策效应;方法论假说及其应用,经济研究,1994.6。
    [61] 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经济研究,2000.9。
    [62] 郑超愚,陈景耀,政策规则、政策效应、政策协调: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研究,金融研究,2000.6。
    [63] 吴群刚,胡鞍钢,通货紧缩螺旋与流动性陷阱的宏观经济分析,金融研究,2000.1。
    [64] 余永定,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经济研究,1999.7。
    [65] 陆磊,货币政策机制选择及其宏观经济后果,金融研究,2000.10。
    [66] 孙华语,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应从货币数量转向利息率,经济科学,2000.1。
    [67] 洪永焱,金融计量的新近发展,经济学(季刊),2002.1。
    [68] 秦朵,居民储蓄—准货币之主源,经济学(季刊),2002.1。
    [69]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1。
    
    
    [70] 刘斌、张怀清,冲击、纤济波动址政策,金融研究,2002.2。
    [71]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日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2002.3。
    [72]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经济研究,2002.3。
    [73]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3。
    [74]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管理世界,2002.3。
    [75] 刘金全,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管理世界,2002.3。
    [76] 仁寿根,模仿行为经济学分析—对经济波动的一种新解释,经济研究,2002.1。
    [77] 吴国富、孙传忠、魏凤朵,经济系统的预期不确定性与模型选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
    [78] 陈志泉,杨保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
    [79] 詹原瑞,市场风险的量度:VAR的计算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
    [80] 张明玉,小样本因果关系监测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1。
    [81] 魏巍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机制及其动态过程(Ⅲ)--目标区域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0。
    [82] 王军波、邓述慧,利率、成交量对股价波动的影响—GARCH修正模型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
    [83]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
    [84] 闫纪红,王子才,史小平,动态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参数估值,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7。
    [85] 胡知能、许玖平,财政、金融政策在经济激励中的效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
    [86] 张朋柱、费楚红等,预测配矿回采工作面产量的BP网络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6。
    [87] 毛定祥等,Kalman滤波在财务预算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4。
    [88] 杨梅英等,经济增长中的集约度及其预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6。
    [89] 牛东晓等,时间序列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5。
    [90] 魏巍贤,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
    [91] 魏巍贤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汇率预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6。
    [92] 吴国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期不确定性量化分析初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
    [93] 刘斌、张怀清,我国产出缺口的估计,金融研究,2001.10。
    [94] 秦宛顺等,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费用与规模偏好,金融研究,2001.10。
    [95] 李光金等,DEA有效决策单元判断及排序的新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8。
    [96] 吴文江等,有关将弱DEA有效性用于预测的探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7。
    [97] 穆东等,DEA在非煤产业投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0。
    [98] 杨德权等,状态空间模型、协调积分与股票价格:预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5。
    [99] 李光金等,:DEA有效决策单元判断及排序的新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8。
    [100] 杨靳等:,人工神经网络在中长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工程,1999.1。
    [101] 马超群等,非线性经济建模与预测的利率与方法研究,系统工程,1999.5。
    [1O2] JEFFREY C. FUHRER AND GEORGE R. MOORE, Monctary Policy trade-off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nd Real Outpu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1。
    [103] MATTHEW B. CANZONERI, Monetary Policy Games and the Rol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5。
    
    
    [104] JOSEPH A RITTER. The Transition from barter to Flat Mone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1。
    [105] BAR-ILAN, Overdrafis and the Demand for Mone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0 NO.5。
    [106] JEFFREY C.FRHRER. Habit Formation in Consump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Policy Model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0 NO.3。
    [107] HALLMAN ET AL, Is the Price level tied to the M2Monetary Aggrigate in the Long Ru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1 NO.4。
    [108] MICHELLE R. GARFINKEL AND SEONGHWAN OH, Strategic Discipline in Monetary Policy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Optimal Targeting Horiz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3 NO. 1。
    [109] RICHARD CLARIDA JORDI GALl MARK GERTLER, MONETARY POLICY RULES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EVIDENCE AND SOME THE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9 SEPT. 1989。
    [110] GIANCARLO MARINI AND FREDERICK VAN DER PLOEG,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IN AND OPTIMISING MODEL WITH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FINITE LIVES, THE ECONOMIC JOURNAL, 98 SEPT. 1988。
    [111] BERTRAND CRETTEZ PHILIPPE, CASH-IN-ADVANCE CONSTRAINTS IN THE DIAMOND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NEUTRALITY AND OPTIMALITY OF MONETARY POLICIE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51(1999)。
    [112] V. ANTON MUSCATELLI, Political consensus、uncertain preferences and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50(1998)。
    [113] SUBRATA GHATAK AND DEREK DEADMAN, Money, prices and stabilization policies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pplied Economics, 1989 21。
    [114] Mohammad S.Hasan, Monetadry Growth and Inflation in china: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7 669-685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