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城市社区保障及其制度化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城市社区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套制度化体系来规范其操作过程。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尝试构建城市社区保障的制度化体系来引导和规制当前的保障工作。作者从社会学(社区)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公共管理学和法学等理论,对中外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城市社区保障是适应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的社会保障模式——独立于企业之外的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现实实践(救助、养老、医疗、就业等保障)当中已经呈现出无比的优越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来有效地解决,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运作机制。社区管理应该树立新的理念(以公共需求为核心),社区组织体系急需改革(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建立议事与干事分离的居委会两套班子、制定有利于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政策),构建社区保障管理新体系(运行模式要“区一街道一居委会”三个层次并举、运行机制健全),规范各种社会保障对象(包括认定的依据、认定的方法、程序和机构,以及保障对象获得保障的条件)。
Under the lead of the 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 a platform regarding neighborhood & labour security service is being setting up all over the country.This is a systemic project, for which a integr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must be found to prescribe the whole process.Therefore, the author hope to steer and standardize the current operation by establishing a new city neighborhood security system.In view of the sociology,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and Jurisprudence, comparing and reserching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oretics and experience;The author think it's the certain outcome of that the city neighborhood security conformed to the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is is a fire-new social security mode, the major part of the sinitic social security pattern, which is meanwhile independent from enterprise. It has played a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showed its superiorit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exposed a series of defects which require specific political proposes to be presented, more importantly, a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has to be shaped.We must rear new managing ideas based on the focus of public demand.Community groups' system need to be innovated imminently (organizing community manager committee, distinguishing the discussing business office and responsible positions, instituting policies specially for non-profitable groups etc).Build up new measures for neighborhood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the versatile measuresshouldincludethreeadministrativelevels(community-street-committee).Criterion for all kinds of objectives, range from determinable basis, method, procedure and association to the condition of being safeguarded.
引文
1.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陈朝:《社会保障与保险问题研究》,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葛寿昌主编:《社会保障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4.郭成伟主编:《中国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5.吴亦明:《社区保障与社会福利机制的再选择》,《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新视角——社区新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7.康士勇主编:《社会保障管理实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8.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孙金富,冯贵山主编:《上海市社区服务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1.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年第一期。
    12.杨团,葛道顺:《社会保障新范式——大连与杭州社区个案研究与探索》,《中国公共管理论坛》2002年第二期。
    13.丁元竹:《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社会学》2002年第六期。
    14.杨团 葛道顺:《社区公共服务社:消除边缘性的社会政策》,《社会学》2002年第九期。
    15.刘继同:《就业与福利:欧美国家的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社会学》2003年第2期。
    16.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7.阎青春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张良,何云峰,郑卒著:《公共管理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杨团,杨体仁,唐钧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选择》,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2.杨团、唐钧主编:《非营利机构评估---天津鹤童老人院个案研究》,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
    23.时正新,朱勇:《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4.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梦奎:《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26.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7.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傅华,王祝三,朱冰玲,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7(7)
    30.王梅,李卫平:《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研究总报告》,《中国卫生经济》,1997(7)
    31.于天才:《围绕初级保健目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1)
    32.于宝荣:《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国卫生经济》,1998(6)  
    3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王辉:《社会保障管理社区化的探索》,《中国社会工作》,1998(2)
    35.Philanthropy and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America, 1999, edited by Charles T。Clotfelter and Thomas Ehrlich,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merican Assembly ,Columbia University
    36.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 Learning Agenda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1997,Patricia A。Wilson ,Urban Studies,vol。34,Nos 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