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发展的历史渊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本质特征、监管权力保护、监管内容以及监管评价为研究对象,依据马克思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的理论,运用文献回顾与分析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工作。论文首先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性质特征进行了理论描述与经济学分析,然后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权力保护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内容与评价问题。
     全文共五章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回顾了相关研究状况,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设计了研究方案。
     第二部分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演变。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及其监管基本概念进行辨析,考察了中西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历史演变的基本过程,分析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历史逻辑。提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由会计诚信演变、分解而来,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是一个包括注册会计师诚信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等内容集合体、注册会计师诚信是基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是主体、注册会计师行业及政府诚信监管是保障的基本观点。
     第三部分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性质特征分析与描述。本部分内容依据事物具有排他性特征原理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的排他性性质特征及排他力问题;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性质进行了经济学原理的简要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哲学理论,分析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上层建筑地位及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特征。
     第四部分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权力保护。运用权力理论原理,分析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公力保护与私力保护的边界界限,特别着重研究了政府公力在会计师事务所诚信保护的条件与边界问题。
     第五部分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内容与评价。本部分内容在前面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内容体系;在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联保责任制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为本文的结论与局限性。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integrity of accounting firms, accounting firms monito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essence. Regulatory powers to protect monitor and supervise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study, based on Marxist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ntrol theory of economics,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social work. First we monitor the integrity of the accounting firm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n the author studies the protection the integrity of the accounting firms to explore, final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he accounting firm content integr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ssues.This article tak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ful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development, the authority protection, appraisal and content of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bases on Marxist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ntrol theory of economics,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to study social work. First the autho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its nature characteristic,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authority protection, Finally,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ontent and evaluation about accounting firms.The second part of regulatory accounting firms integrity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bases on concepts of integrity and oversight of the accounting firm and inspects the supervis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accounting firms integrit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basic process. It also analyzes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logic. Proposing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the good faith evolves, the decomposition by accountant comes, the author thinks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includes chartered accountant the good faith and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and chartered accountant content aggregate, chartered accountant and so on profession good faith the good faith is the foundation,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is the main body, chartered accountant the profession and government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is the safeguard basic concept.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describes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nature characteristic. This part of content includes exclusive characteristic principle, which bases on the Marxism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hilosophy theory in order to inspect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 managing overtop structure status and its self-conscious characteristic.Fourth part for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authority protec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authority theory principle, inspects the public strength of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and the private strength protection boundary and specially studies the government public strength in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protection condition and the boundary problem.Fifth part for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content and appraisal. In this part of contents in the front fundamental research foundation, the author has conducte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to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concrete content, proposed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content system. During the author presided the country natural sciences fund project --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appraisal target system and its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search" in the achievement foundation, has studied the accounting firm good faith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appraisal target system. Finally we introduce the conclusion and the limitation.
引文
① 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P1
    ①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3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九号).2004.01.18
    ① 迟海滨:认真贯彻《会计法》促进会计事业健康发展.会计研究.2005.5
    ① 冯淑萍:行业诚信建设 贵在从我做起.行业诚信建设笔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P11-14
    ② 陈毓圭:诚信是行业发展的基石.行业诚信建设笔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P15-18
    ③ 任兴洲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操守规范与信用形象重塑.行业诚信建设笔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P35-40
    ④ 葛家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美国安然事件的经济背景分析(代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7.P1-12
    ⑤ 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7.P36,74,119
    ① 裘宗舜,韩洪灵:审计独立性之风险:一个分析框架.会计研究.2003.6,P32-35
    ② 瓦茨,齐默尔曼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9,P17-30
    ③ 同注②,P280-301
    ④ 夏冬林: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会计研究.2003.3,P40-46
    ⑤ 刘明辉等: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7,P37-41
    ① 吴联生,王亚平:有效会计监管的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3.6,P14-19
    ② 张俊民,牛建军:预亏公司减值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六卷增刊
    ③ 骆玉鼎: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5
    ④ 黄世忠:扭转造假成本与效益失衡的重要砝码.会计研究.2005.5
    ① 耿建新、杨鹤: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的分析.会计研究.2001.4
    ① 侯文铿等:会计辞海.辽宁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P1251.
    ② 谢德仁: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的国际比较,审计研究.2001.4
    ① 谢德仁: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理论分析,载:张为国等: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P57-76.
    ② 李萍: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研究[D].2004,06:7-8,15-22.
    ③ 李若山,周勤业,方军雄: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P118。
    ① 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191.
    ① 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① 参见张俊民,韩传模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P46.
    ② 同注①
    ③ 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7
    ① 吴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9。
    ② 陈玲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与审计风险的规避[J].财会月刊,2006,3,P62.
    ① 参见张俊民,韩传模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P46.
    ② 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2
    ① 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调查报告.会计研究,2003,1
    ① 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会计研究,2000,2
    ② 王跃堂,陈世敏:脱钩改制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1.3
    ③ 王立彦,崔谨,徐惠玲: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理论、规范及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237.
    ① DeAngelo L.E.: "Audit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March 1981
    ② Zoe-Vonna Palmrose: "An Analysis of Auditor Litigation and Audit Service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w January 1988, P55-73
    ③ Defond,Mark 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lient Firm Agency Cost and Auditor Switching~,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Spring, 1992, P23
    ① 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P9-16。
    ⑥ 《孟子·离娄》。
    ① 《二程集》。
    ② 武高寿:论“信”,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③ 《中庸》。
    ④ 《大学》。
    ⑤ 《荀子·议兵》。
    ⑥ 《论语·颜渊》。
    ⑦ 《通书·城下》。
    ⑧ 《论语·子路》。
    ① 《论语·子张》。
    ② 《申鉴·政体》。
    ③ 《唐律疏议·序》。
    ④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76-77页.
    ⑤ 《臣轨·诚信》。
    ⑥ 转引自武高寿:论“信”,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① 转引自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05页。
    ② [罗马]查士丁尼,张企泰译:法学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5月。
    ③ 胡旭晟:论法律源于道德,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4)。
    ④ 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10页.
    ⑤ 林吉吉,张国炎:诚实信用:现代法治社会的道德基础,转引自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10页。
    ⑥ [英]马林诺夫斯基:初民的犯罪与刑罚,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
    ⑦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① 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1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369-370。
    ③ 转引自周建平:诚信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2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368。
    ① 邢海宝:浅论诚信,诚信与法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24页。
    ② 郑贤君,潘静:诚信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诚信与法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页。
    ① 有关概念解释均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② 在《英文韦氏字典》中解释为“The system of buying and selling without immediate payment on security”。
    ①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396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
    ① 候文铿:《资本论》选读 马克思会计学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8,第40-42页。
    ① 黎来芳:商务伦理 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会计研究 2005.11
    ② 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10-11.
    ① 阎达五,支晓强.2003.论会计管制.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15-27
    ② 黄世中,杜兴强,张胜芳.2003.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28-48
    ③ 徐经长:2002.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5
    ④ 秦中艮等,2003,未来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走向及会计监管问题的理论思考,《财务与会计导刊》3期。
    ① 徐经长.2002.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5
    ② 阎达五,支晓强.2003.论会计管制.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15-27
    ③ 黄世中,杜兴强,张胜芳.2003.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28-48
    ④ 陈汉文:2001.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① 张俊民.2000.企业会计监管重构.商业会计,9
    ② 张俊民.2000.会计监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66
    ③ 冯淑萍.2003.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3
    ④ 阎达五,支晓强.2003.论会计管制.会计监管专题(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15-27
    ⑤ 徐经长.2002.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3-141
    ⑥ 王海民.2001.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会计研究,12
    ① 韩传模,张俊民等: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书评,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9。
    ① 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5,第1页。
    ①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 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12.
    ② 陈汉文: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8,第1页.
    ① 相关论述参见:李若山,周勤业主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7,第21-22页。
    ① 启云:安然时间后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立法的最新动向,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7
    ① Charchill N. C. Cooper. W. W. and Govindarajan V, 1982, "Effects of Audits on the Behavior of Modical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Bonnet Amendment."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② M. Power, "From Common Sense to Expertise: Reflections on the Prehistory of Audit Sampling"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Vol. 17,No. 1,at37-62.
    ①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第220页.
    ② 胡波: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沿革,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2.
    ① 刘明辉,胡波,樊子君:日本的公认会计士行业监管制度,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5.
    ①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第218页。
    ① ICAEW, The History of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se 1880-1965 and of its Founder Accountancy Bodies 1870-1880, ICAEW1996,p.4.
    ① 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25
    ①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0,第129页.
    ②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第1页.
    ③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④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第二条.
    ①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第2页。
    ② 冯均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第13-15页。
    ③ 郝振平、钱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独立性,审计研究,2001.3
    ① 周志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6-17页.
    ① 本文博弈分析模型使用了刘端同志的部分研究结果,使用时根据本文需要有改动,运用及改动部分的不当之处由本人负责,与原作者无关。参见:刘端:会计政策的博弈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P67-77,(下同).
    ②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③ 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④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① 陈汉文,李树华等: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第418-427页.
    ② 李若山等: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7,第104-106页.
    ① 陈汉文.李树华等: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第109页。
    ② 本部分内容在韩传模和张俊民的研究基础上修改补充.参见:韩传模,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经济分析论纲.会计研究.2004.10。
    ① (英)休谟:人性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P135
    ①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76
    ① [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434-4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
    ① 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第1206页.
    ② 葛家澍:美国安然事件的经济背景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代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P6。
    ① 李若山等: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7,第4页.
    ②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第229页.
    ①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第17-21页。
    ①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第231页.
    ① 王乐夫,倪星主编:公共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78-79页。
    ② 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7
    ③ 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37
    ① 叶伟强:谁来约束会计师.载:张为国等: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P35
    ① 刘剑华.中外监督体系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51
    ①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中译本,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48页.
    ① 叶伟强:谁来约束会计师,载:张为国等: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P33
    ① 刘振华.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应当理顺——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环境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01.05.P46-47
    ② 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3
    ① 杨洋,蒋亚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P39
    ① 罗宾·哈丁:行业自律:一种加拿大模式,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6。
    ① 劳伦斯·利普升:注册会计师与会计行业的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6.
    ① 本部分内容使用了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联保责任制研究”(批准号70341035)部分研究结果,使用时除做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外还作了必要的修改与补充.
    ② 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3
    ③ 萨利·亨克利:会计行业自律,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6。
    ④ 道格拉斯.诺斯,1981:《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① 刘士文等:《财经伦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7页.
    ① 冯均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② 詹森和麦克林: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法马: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在《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里转引自:徐大建:《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论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14页。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特征》,载李中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版,第305页.这里转引自: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 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
    ③ 冯淑萍:《行业诚信建设,贵在从我做起》.《注册会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 王建忠主编:《会计发展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赵友良:《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页。
    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前百家信息》,载《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期,第4-8页.
    ③ 王建忠主编:《会计发展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④ 刘士文等:《财经伦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7页。
    ⑤ 薛有志,郝沭平:《美国公司文化:潘多拉的盒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⑥ 胡奕明:关于国内事务所合伙人文化的调研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2。
    ① 转引自:李连俊:审计服务定价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4.6,P30.
    ② 世界“四大”(其它三家为德勤、安永国际、毕马威国际)中规模(办事机构、员工人数等)最大会计师行。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其年收入达14689百万美元,业务分布139个国家,合伙人7879人,员工人数为122820人。资料来源: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会计(Accountancy)》2004年6月。
    ③ 周年洋,王二龙,林明:《五大会计师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2页。
    ① 周年洋,王二龙.林明:《五大会计师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9页。
    ② 周年洋.王二龙.林明:《五大会计师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91-92页。
    ① 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8页。
    ① GAO美国审计总数研究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译:《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潜在影响的法定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协陈毓圭秘书长答记者问》,载《注册会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① 雷光勇,王立彦:投资秩序与利益相关者审计,审计研究,2006.1。
    ① David B.Farber:“Restoring Trust after Fraud: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atter?”Accounting Review.Vol.80,pp.539-561,April2005,载:会计研究动态,2006.3,P62-63,蒋美华整理。
    ① 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372页.
    ② 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会计研究》2003年增刊,第11-13页。
    ① 王立彦.刘军霞:《欧美关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第三卷),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1页。
    ② Arieh Goldman and Benzion Barlev, 1974: "The Auditor-Firm Conflict of Interests: Its Implications for Indepen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707-718.
    ③ Robert J· Sack,1985: "Commercialism In the profession: a threat to be managed", Journal of Accountancy, October, pp125-134.
    ① 相关详细论述参见王英姿著《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0页。
    ② 所谓“旋转门”现象是指负责审计客户的审计师辞职转入被审计客户任职的现象,多用来揭示说明无法寻找与客户或事务所内部责任划分中利益冲突平衡的一种表现。
    ③ 美国审计总署研究报告《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潜在影响的法定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 冯淑萍:《行业诚信建设,贵在从我做起》,《注册会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① Donald R.Nichols and Kenneth H.Price,1976:“The Auditor-Firm Conflict:An Analysis Using Concepts of Exchange Theory”,Accounting Review(April 1976),pp335-346.相关详细论述参见王英姿著《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② 在我国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历史上的行政挂靠关系而形成的利益依赖至今仍然不可忽视。作者注。
    ① 周年洋,王二龙,林明:《五大会计师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33页.
    ①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0页。
    ② 陈毓圭:“《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序”,《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293页。
    ④ 张连起:《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 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6页.
    ①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6页。
    ② 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P62
    ①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资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P169-171.
    ② 刘启亮: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6.4。
    ① 张仁寿: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行为模式的透镜研究——基于广州市执业注册会计师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实证分析,审计研究,2006.4。
    ① 许岩编译自英格兰籍威尔士会计师协会的《会计》杂志(Accountancy)2004年6月号,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8。
    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200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前百家信息,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
    ③ 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④ 张龙平:试论我国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注册会计师通讯,1994.8。
    ① 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8页.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
    2.刘峰: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案例视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本书编写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 2001.11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
    6.王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7.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诚信与法治.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2.
    8.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9.常勋,黄京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0.毕秀玲:政府会计监管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11.注册会计师手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
    1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2003(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法规制度资料48项).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
    13.财政部关于成立监督检查局等文件规定.2002.
    1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人民出版社 2003.3
    15.陈毓圭:诚信是行业发展的基石.行业诚信建设笔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
    16.李若山,周勤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7
    17.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工作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
    18.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翻译):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4
    19.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道德准则.参见[加]莱昂纳 多·J·布鲁克斯(Leonard J.Brooks)著,刘宵仑,叶陈刚等译:《商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中信出版社.2004.1
    20.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职业规范.参见[加]莱昂纳多·J·布鲁克斯(Leonard J.Brooks)著,刘宵仑,叶陈刚等译:《商务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中信出版社.2004.1
    21.郭道扬:论统一会计制度,载《会计史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7.P1-29
    22.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
    23.阎至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读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
    24.吕昭江等: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8
    25.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工作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
    26.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
    27.徐经长: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8.葛家澍主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包括《美国公司文化》(薛有志,郗沭平)、《美国公司治理:马奇诺防线》(李维安)、《会计数字游戏》(黄世忠)、《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李若三)等五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7
    29.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30.韩传模,张俊民等:财务与会计监管热点问题述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1.张连起: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2.冯均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3.刘国常: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和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4.郝玉贵,任中普,杨雪,尹联:审计市场管理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5.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6.林启云: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7.胡志勇: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行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8.黄世忠,张胜芳,叶丰滢:会计舞弊之反思.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9.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0.杨洋,蒋亚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
    41.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42.刘端:会计政策的博弈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3.邹建平:诚信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44.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45.曾铁兵:注册会计师职业问题的多视角研究初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46.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7.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8.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从会计与秩序到会计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P17-21;
    49.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50.林钟高、魏立江,会计再造: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启示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4月,第52-53页;
    51.周林彬:物权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2.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论纲.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53.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54.侯文铿:《资本论》选读——马克思会计学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55.[英]约翰·内维尔·凯恩斯著.党国英,刘惠译: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华夏出版社 2001.
    56.梅世强:会计信息市场规制研究.天津大学研究生部(博士论文打印稿) 2006.
    57.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3
    58.赵丽芳:审计期望差距、差距弥合与治理基础审计,审计研究,2007.2
    59.吴建友:审计师道德决策模型比较及启示:基于准则与基于认知发展阶段,审计研究,2007.2
    60.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CPA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理论扩展与路径选择,审计研究,2007.2
    61.李爽,吴溪: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自然轮换状态与强制轮换政策的初步影响.会计研究.2006.1
    62.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6.1
    63.王军:加快健全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会计研究.2006.9
    64.赵德武,马永强:管理层舞弊、审计失败与审计模式重构.会计研究.2006.4
    65.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会计研究.2006.4
    66.财政部赴加拿大培训考察团: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及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会计研究.2006.5
    67.何立慧:论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会计研究.2006.10
    68.何进日,武丽: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欺诈管制.会计研究.2006.10
    69.《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6.10
    70.龙晓海等: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综述、分析和展望.会计研究.2006.8
    71.韩传模,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问题,财会通讯,2006年,第7期
    72.刘启亮: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6.4。
    73.张仁寿: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行为模式的透镜研究——基于广州市执业注册会计师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实证分析,审计研究,2006.4。
    74.雷光勇,王立彦:投资秩序与利益相关者审计,审计研究,2006.1。
    75.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5
    76.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4
    77.王军:认真贯彻会计法 推动会计事业发展.会计研究.2005.4
    78.吴水澎,刘启亮:会计制度 公共领域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研究.2005.11
    79.黎来芳:商业伦理 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会计研究.2005.11
    80.黄世忠:扭转造假成本与效益失衡的重要砝码.会计研究.2005.5
    81.吴联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特征与监管策略,经济研究,2005.7.P66-75
    82.耿建新等:对2004年台湾会计舞弊案的思考,审计研究,2005.4.P20-25
    83.李兆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定期轮换制的博弈分析,会计研究,2005.3.P63-66
    84.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从会计与秩序到会计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P17-21;
    85.关涛: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跟进博弈与信息欺诈,南开经济研究,2005.1.P67-71;
    86.雷光勇:企业会计契约:动态过程与效率.经济研究.2004.5
    87.马骏:体制不协调与监管瓶颈: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演变及路径选择,会计研究,2005.8.P15-20
    88.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会计国际协调及有关监管机构近期动态,会计研究,2005.5.P90-95
    89.李瑞霖:台湾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品质缺口实证分析,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0,未发表论文。
    90.彭真明: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商研究.2004.6
    91.陈建明: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3
    92.龙小海等:基于注册会计师关联关系的会计监管体系博弈分析.会计研究.2004.10
    93.杜兴强: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财经研究.2004.9
    94.吴联生,王亚平:有效会计监管的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4.6
    95.龚光明,李晚金:会计政策选择:理论逻辑与经济后果,会计研究,2004.7
    96.韩传模,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经济分析论纲.会计研究.2004.10.
    97.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准则及监管动态,会计研究,2004.12.P90-91
    98.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4.P80-90。
    99.王化成.多管齐下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诚信环境[J].中国审计,2004,04:28.
    100.李连军:审计服务定价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未发表论文。
    101.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3).59-65
    102.甘利人,朱宪辰.信息物品产权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44-49
    103.王广明,张奇峰: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会计研究.2003.4
    104.汤谷良,王仲兵:对会计监管的几个理论认识,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5)
    105.刘玉廷:强化行政监管,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周刊,2003.3.12
    106.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03.1
    107.刘永泽,陈艳:政府与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J].会计研究,2002(11)
    108.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调查报告.会计研究,2003,1
    109.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7
    110.吴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9
    111.冯淑萍:加强会计监管 治理信息失真.财务与会计.2003.5
    112.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会计研究,2000,2
    113.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2
    114.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3
    115.《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课题组(韩传模主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会计研究,2001,1
    116.王跃堂,陈世敏:脱钩改制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1.3
    117.郝振平:审计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审计研究.2001.6
    118. Watts, R. And J. Zimmerman, 1986,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Englewood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
    119. San Mateo, Siebel Launches CRM application for mid-market organizations, Computing Canada, Vol. 30, 2004.
    120. Watts, R. nd J. Zimmerman, 1982,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Scope of Services. 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Rochester, 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121. Gowthorpe, C. And J. Blake. 1998. Ethical Issues in Accounting, NY: Routledge
    122. Mark DeFond, T. J. Wong, and Shuahua Li. 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 Independence on Audit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 October, 1999, ReceivedWorking Paper Series(www.ssrn.com).
    123. Robert N.Anthony.2004.Rethinking the Ru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Examining the rules for Proporting
    124. Stephen A. Zeff, Bala. G. Dharan: Readings & Note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中译本:夏冬林,陈晓,谢德仁等译,会计准则的制定,载: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3页;
    125.Stephen A.Zeff,评论:关于美国财务报告管制的公共部门/民间机构法的一个观点,载:Readings & Note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中译本:夏冬林,陈晓,谢德仁等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26. SEC Concept Release:"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February16, 2000Q 14.
    127.William R.Scott:Fil3alqcial Accounting Theory,中译本: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1
    128. ICAEW, The History of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se 1880-1965 and of its Founder Accountancy Bodies 1870-1880, ICAEW1996,p.4.
    129. Arieh Goldman and Benzion Barlev,1974: "The Auditor-Firm Conflict of Interests : Its Implications for Independence "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pp707-718.
    130. M. Power, "From Common Sense to Expertise: Reflections on the Prehistory of Audit Sampling " ,Accounting,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Vol. 17,No. 1 ,at37-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