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裁判合理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的法律方法研究都是围绕如何在现有的法律秩序内妥当地进行价值判断以实现裁判的合理性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修辞学因其在价值判断上“心证公开”的独特优势而被诸多法学家视为实现裁判合理性的一种可能进路或方法。然而,修辞学对于实现裁判的合理性到底具有多大的意义?它的功能和限度何在?它在法律方法论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来运用它?等等,这需要我们深入到修辞学的具体理论中来进行细致分析和探讨。
     虽然我国当前的法律修辞学研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启的,但以修辞学为视角来研究裁判合理性问题并非缺乏中国问题意识。尽管我国与西方法治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司法裁判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裁判合理性这一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司法实践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疑难案件,而处理疑难案件的关键是如何妥当地进行价值判断,在我国司法传统缺乏理性思维而惯于直觉思维的背景条件下,从修辞学视角来研究司法裁判问题对于限制司法恣意、规范我国司法价值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思路和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介绍了与本文论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论述框架。
     第一章是对裁判合理性的相关基本问题的阐释。近代司法裁判对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的极度推崇所导致法律实质正义的缺失促使现代司法裁判转向了对合理性的目标寻求。与传统理性主义裁判观不同,裁判合理性理论非常关注情感、激情和道德等人之主观性因素在裁判中的作用,从而将司法价值判断纳入到了裁判活动之中。正因为对司法价值判断的正视和关注,裁判合理性在对法的确定性诉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法的正确性诉求,也就是说,裁判必须在能实现个案正义的同时又能符合现行法。既能实现个案正义,又能符合现行法,这是裁判合理性的内涵,也是裁判合理性所包含的两个基本要求。
     实现裁判合理性的关键在于妥当地进行价值判断。从价值判断的视角来看,裁判合理性寻求的内在理路可以归纳为:价值判断的客观性——限制主体恣意——给出理由。而以此理路为基准来分析法律现实主义、哈特的自由裁量权理论、德沃金司法整体性原则和法律诠释学等以往寻求裁判合理性的理论进路和方法,我们发现它们虽然都注意到了人之主体性在裁判中的作用,但它们都将实现裁判合理性的希望都寄托在法官一人的“良心”和“理性”这个外界无从知晓的心理“暗箱”上,这是难于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正确性的。修辞学因强调主体间的论辩而正好将独白式法官进行价值判断的心理“暗箱”彻底打开,从而对裁判合理性的实现具有独特的意义。
     第二章对运用司法领域里修辞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梳理修辞学在司法裁判领域里的嬗变历史,我们发现修辞中的论辩因素对于修辞学和司法裁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面向司法裁判的修辞学中,修辞的内涵应被理解为“作为论辩的修辞”。根据修辞学在司法裁判领域的历史嬗变来看,面向司法裁判的论辩修辞学,其理论主要包括争议点理论、论题学、图尔敏论辩模式和佩雷尔曼新修辞学。
     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本文的基础性内容。
     裁判的合理性包括了实现个案正义和符合现行法的双重要求,而论辩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主要涉及争议点理论、论题学、图尔敏论辩模式和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基于此,下面四章以裁判合理性的两个要求(实现个案正义和符合现行法)为基准分别探讨了争议点理论、菲韦格的论题学、图尔敏论辩模式和佩雷尔曼新修辞学这四种修辞学理论和方法在解决裁判合理性问题上的意义及限度。
     第三章聚焦于争议点理论的分析和探讨。争议点理论是寻找争辩焦点以进行修辞发明的一种技术。虽然它起源于古典庭辩修辞,但它在当今司法裁判中仍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论辩框架和论辩技术,争议点理论在裁判合理性寻求上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论辩性、个案径直适用性、论辩方向和顺序上的指引性以及通过给出理由进行争议等。然而它所具有的描述性特征和只关注于原被告双方之间论辩的特征,使得它在适用于现代司法裁判时表现出一定的缺陷。
     第四章着力于论题学及其思维的阐释和讨论。论题学思维是个案思维,它强调对个案具体情形的关注,主张在情境理解中寻求问题的定位和解决,这种以个案为意识的问题性思维非常有助于个案正义的实现。然而,论题学把前提作为证立个别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以及主张通过对所有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主张和理由进行讨论和争辩之后再来做出解决问题的结论,这在技术和实践上并不能担保裁判合理性的实现。而论题学在裁判中的运用还面临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即它如何与体系性思维相融合。从目前存在的解决此问题的三种路径和方法——在开放的体系下论证、类型思维和“动态系统论”——来看,论题学思维与体系性思维的融合虽然可能,但也存在诸多技术性问题,这说明论题学思维的运用对现行法的约束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消解,它在保证裁判合理性的实现功能上具有一定的限度。
     第五章是对图尔敏论辩模式的分析和探讨。图尔敏论辩模式是将评价性因素融入到三段论推理中的一种“程序性”论辩模式。从评价性推论角度来看,“正当理由”、“支援”“反驳”和“论辩场域”等概念的提出,为价值判断进入司法裁判提供了一种具体路径和方法,从而非常有助于个案正义的实现,然而它自身理论和概念的模糊性却使得它所构建的方法和路径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裁判适用角度来看,图尔敏论辩模式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它的6大构成要素,并将这6个构成要素都当作可以扩充的变量,以此来应对任何复杂程度的法律论辩,这一构想对于理清论辩思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仅仅是对论辩过程的静态描述,缺乏一套体现、分析和评价论辩动态性、论辩结构以及论辩结论的方法、标准和工具,从而在技术上对解决疑难案件和保证裁判合理性的实现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意义。
     第六章是对佩雷尔曼新修辞学的阐释和分析。佩雷尔曼新修辞学把说服论辩作为实现正义和合理性的一种逻辑和手段,并从听众、论辩的出发点和论辩技术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通过说服论辩来保证合理性的实现。从表面看来,新修辞学满足了人们对合理性裁判的所有想象,然而在实际上,新修辞学是一种描述性而非规范性理论,一方面,听众理论在实践上难于保证裁判合理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其论辩方法因为缺乏分析性工具并不完全适合用来解决裁判合理性问题。
     第三章到第七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第七章从整体角度对修辞学在裁判合理性寻求上的功能和限度进行总结性阐释,并对修辞学运用于司法裁判的条件及其在我国司法裁判中的运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对争议点理论、论题学、图尔敏论辩模式以及佩雷尔曼新修辞学的细致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将修辞学引入司法裁判为司法价值判断寻找到了一条可行路径,但因其对情境性因素的强调和缺乏一套评价与分析的工具从而在保证现行法约束和实现个案正义方面表现出相当大的缺陷。由于上述缺陷,修辞学运用于司法裁判时应注重发挥逻辑方法的基础性作用。此外,它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还需以公平、民主的法律制度为条件,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它才有运用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担负起实现裁判合理性的功能和作用。
     由于在合理性寻求上的独特优势,修辞学在我国也被用来作为解决裁判合理性问题的一种进路或方法。然而,我国在解决裁判合理性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与西方不同,这导致修辞学在我国司法裁判中的运用不能像西方那样以反形式主义的姿态来出现,而应特别强调其在价值判断上对裁判主体的任意进行限制和约束的能力。鉴于修辞学在司法价值判断上的独特优势以及对于限制我国法官恣意的特殊意义,在修辞学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可使其在法律方法论中处于与逻辑方法相并列的核心地位。而要使修辞学真正成为与逻辑方法相并列的核心地位,面向司法裁判的修辞学理论应由描述性向规范性方向来发展。从我国当前法律修辞学研究的现状来看,要想发展出规范性的修辞学理论,一方面,应注重对论辩过程的程序性探讨;另一方面,应结合我国法律文化的特征,构建出适宜我国的对论辩结构和论辩观点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的标准。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legal methodology focus on seeking for a good way of value judgment under the existing legal order which can make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achieved.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make the free valuation open", the rhetoric is taken as a proper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However, how much significance does the rhetoric exactly has for realizing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What is its function and limit? What is its position in the system of legal methodology? What kind of attitude we should uphold when we use it? In order to answer such questions as below, we nee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rhetoric theories deeply.
     Although it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study that we start to engage in China's current legal rhetoric research, studying the problem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is not lack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China. However the levels of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we also face the hard problem of how to realize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hard cases emerge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 key to dealing with the hard cases is finding a good way of value judgment. Under the context of lacking rational thinking and favoring intuitive thinking, it is useful for us to limit the arbitrary value and standardize our judicial value inference if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narrates the research orig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shows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this topic, and tells the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 and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oblems relating to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high esteem of the syllogism in judicial inference led to the missing of the substantial justice in modern time which promoted the juridical purpose turning to seeking the reasonableness. Unlike traditional activities, the notion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pays attentions to the role of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emotion, passion and morals in the juridical activities, which introduces the value judgment into the juridical activities successfully. Because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value judgment, the theory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akes the correctness as its fundamentals as well as the certainty, namely, the juridical activities should not only achieve the case justice, but also conforming to the positive law. Not only achieving the case justice, but also conforming to the positive i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See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we found that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is value judg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judgment, the inner logic of searching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Judging value objectively——limiting the arbitrary of subjects——Giving reasons. And if we take this inner logic as a benchmark for analyzing the theories appeared before such as the legal realism, Hart's discretion theory, Dworkin's judicial integrity principle and legal hermeneutics, we can find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noticed the role of subjectivity in the juridical activities, all of them took the judge's "conscience" and "rational" which is an "black box" to the others as an approach to realizing the objectivity of value judgment,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objectiv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value judgment. Rhetoric emphasizes the debate between the subjects, so that it can open the "black box", and can be looked as an alternative of the judge monologue model. Seen from this point, it plays great role in seeing for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of rhetoric used in the judicial field. After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rhetoric which used in the judicial field, I found that the argument facto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hetoric and judicial judgment, therefore rhetoric in the judicial judgm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rhetoric" as an argumen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rhetoric in the judicial field, the theories of rhetoric as an argument mainly includes the stasis theory, topic, Toulmin's argument model, and Perelman's new rhetoric.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re the basic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covers double requirements of case justice and conforming to the current law, and rhetoric theories in the sense of argument mainly relates to the stasis theory, topics, Toulmin's argument model and Perelman's new rhetoric.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two requirements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case justice and conforming to current law) as the benchmark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limits of those four theori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stasis theory. Although it originated from the classical court debate rhetoric, it is still widely used in today's judicial judgment. As a kind of argumentation framework, the advantage of the stasis theory li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argument, application in the case, the guidance on the order and direction of argument, and debate by giving reasons, etc. But its main shortcoming lies in its descrip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only focusing on debates between plaintiffs and defendants, which makes have difficulties in seeking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opic. I firstly illustrate its historical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ts thinking process, and then I analyze its strength and weakness in seeking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from the angle of realizing case justice. Finally I study the probability and limit of the merit of topics thinking and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The topic thinking is a kind of case thinking emphasizing the context of a certain case and advocates seeking for the location and solution of problems,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achievement of case justice. However, it takes premise as foundation and basis of an individual judgment and it seeks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after discussing al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which cannot guarantee the achievement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application of topic on judicial fields also faces another key problem, namely how it integrates with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isting three path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is problem——argumentation in the open system, analogy thinking, and "the dynamic system "——it is possible for them to integrat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technical problems for them to integrate in practice, which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opic will destroy the binding of the positive law,as to cannot guarantee the achievement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The fifth chapter is an analysis of Toulmn's argument model. It is a "procedural" argument model which brings evaluative factors into the judicial syllogism. Se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judgment, the concepts of "warrant","backing""refuting" and the "argument fields" make the value judgment into the judicial judgment, so as to help to the realization of case justice. However, the confusion of its theory and the concepts of makes it appear much weakness. Se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application, Toulmin's argument model focuses on its six elements, and takes the six elements as expanded variables in an attempt to deal with any complicated legal argument, but it is only a descriptive theory. Because of its lacking of a set of analytical and evaluative criteria, it has no much of substantial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The six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Perelman's new rhetoric. Perelman's new rhetoric takes argument and persuasion as a tool for realizing justice and reasonableness, and interprets how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udience, the starting points and the argument technology. Outwardly, Perelman's new rhetoric satisfies all the imagination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however, the new rhetoric is a kind of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a normative theory in practice. It is not suitabl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nalytical tools.
     The content of from the third chapter to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re of this chapter.
     The seven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whole text. In order to make u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hetoric, I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and restriction of rhetoric in seeking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on the base of above discussion. As a whole, introducing rhetoric to the judicial judgment is benefit to realizing case justice, but in is not helpful for keeping the binding of the positive law because it lacks of analytical tools. Then I analsize the necessity of logic method to the usage of rhetoric according to its shortcoming in keeping the binding of the positive law. This chapter put forward that logical method pay a essential role in juridical field, and it still has foundational status in the legal methodology. Then I explain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which the rhetoric needs, and point out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 in the judicial field should take a fair, democratic and legal system as the prerequisite. Finally, I show the usage of rhetoric in our country judicial field, and look forward to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on seeking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rhetoric has also been used as a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difficulties which we are facing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juridical reasonableness are from those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leads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 in our country cannot appears with the attitude of the anti-formalism like the west. We should strengthen its funciton on the value judgment and restrictions of arbitrary specially. In view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value judgment and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limit of arbitrary in our country, we can make it stay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legal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logic method in its future development. But if we really want to make it stay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legal methodology, the rhetoric theory should transform from the descriptive theory to the normative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legal rhetoric studies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develop a normative theory of rhetoric*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argume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set out a set of reasonable analytical tool and evaluative standard for argument on the ground of our legal culture.
引文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页。
    1 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法律的修辞性质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24页。
    2 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法律的修辞性质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3页。
    3 佩雷尔曼认为修辞的运用必须排除下列两种情形:一是某一个论题在人们心目中被公认为是自明的,这时不需要论辩的理由,因为当真理显而易见时,当自明之理未给任性选择留下空间时,一切修辞皆为累赘。二是某一论题是独断,无任何理由予以支持时,它只能通过暴力来强制人们服从,这时也无需修辞。参见,[比利时]佩雷尔曼:《法律与修辞学》,朱庆育译,戚渊校,载《法律方法》(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1 郭建:《古代法官面面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转引自侯欣一:《中国传统社会轻视程序法原因再探》,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81页。
    2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9页。
    1 作为一种方法,法律论证有利于弥补机械性司法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说,法律论证理论在司法研究中的出现意味着司法裁判向合理性目标的转向,法律论证其实就包含了对法律的合理性论证。
    2 See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 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er,2006.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学者维柯,曾于1708年写过一篇题为《论人文教育的本质与方法》的演讲词,在此演讲词中,他主张将近代的科学方法与古代的修辞论题方法进行融贯统一。按照维柯的观点,科学方法的优势在于清晰精确,但它的弊端在于不关注人的精神,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萎缩,而修辞论题学则无此弊端。由此,他认为应将古老的修辞论题学思想置于科学方法之前。维柯的这一观点对菲韦格形成了提醒和启示,从而激发他对论题学的地位进行了重新深入的思索。参见[德]特奥多尔·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4-9页。
    1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著:《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页。
    1 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页。
    2 朱庆育:《意思表示解释理论——精神科学视域中的私法推理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 周顺隆:《司法三段论在法律适用中的局限性——兼论法官裁判思维》,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2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6页。
    1 Josef Esser: Grundsatz und Norm in der richterlichen Fortbildung des Privatrechts,1956,4.Aufl.1990,S.162ff,转引自[德]卡尔·拉伦茨: 《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页。
    2 Josef Esser: Grundsatz und Norm in der richterlichen Fortbildung des Privatrechts,1956,4.Aufl.1990,S.144.转引自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页。
    3 菲肯切尔将正义分为平等的正义与事理的正义两种,平等的正义是指同样的案件同样处理,事理的正义则涉及适用于该案件事实之裁判规范的适当性。他认为只有综合了平等的正义与事理的正义,才能是正当的裁判。
    4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页。
    5 [德]特奥多尔·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1 Wolfgang Fitkentscher, Methoden Darste Rechts in vergleichender Darstellung,5 Bande,1975, S.382,转引自[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页。
    1 [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2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3 [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284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
    1 裁判的客观性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法律适用上的客观性问题,即对于“何为适用于当下个案的法律规范”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客观上”准确(或错误)的答案;二是法律是否能以一种客观的方式解决争议。在此,裁判的客观性问题主要指第二个方面,即司法裁判能否摆脱主观偏见的影响,获致客观的判决。参见陈林林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另seeing Andrei Marmor, Positive Law and Objective Value, Clarendon Press 2001, p135.
    1 Ota Weinberger, " Objectivity and Rationality in Lawyer's Reasoning",ed. in Theory of Legal Science, by Aleksander Peczenik etc.,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3,pp.217-218.和 Owen M.Fiss, " Objectivity and Interpretation",34 Stanford Law Review,1982,p.744.转引自陈林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2 [美]本杰明·M·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3Wilbur Marshal Urban, Valuation, Its Nature and Laws, Kessinger Publishing,1909, p388.转引自[美]本杰明·M·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 [美]本杰明·M·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2 [美]鲍斯特玛:《适于法律的客观性》,载[美1莱特编:《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高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3 蔡琳:《裁判合理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4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页。
    1 参见陈郭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2—34页。
    1 [美]鲍斯特玛:《适于法律的客观性》,载[美]莱特编:《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高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2 参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的双重性质》,张霁爽译,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第342页。
    3 参见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法律的修辞性质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页。
    1 参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作为理性的制度化》,雷磊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3页。
    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8页。
    3 See Frederick Schauer: Giving Reason,47 Stanford Law Review,1995, p.635.
    1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28页。
    1 Holmes, The Common Law, Boston,1923.P.1.
    2 张文显:《二十世纪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3 Ronald Dwork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3 (1977),转引自 Brian Leiter, Rethinking Legal Realism:Toward a Naturalized Jurisprudence, Texas Law Review, Volume 76,1997.
    1 参见[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2 参见[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0--251页。
    1 [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 [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3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7页。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7页。
    2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 [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2 封利强:《司法证明机理: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145页。
    1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 [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4页。
    2 [荷]弗兰斯·凡·爱默伦,斯诺克·汉克曼斯:《论辩:通向批判性思维之路》(英文版序),熊明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 [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1 [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作为理性的制度化》,雷磊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3 舒国滢:“走出‘明希豪森困境’”,载[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
    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1 舒国滢:“走出‘明希豪森困境’”,载[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3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4页。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4页。
    1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③》(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载《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载《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2 Michael H. Frost.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Legal Rhetoric: A Lost Heritage,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1988, p14.
    1 刘旺洪:《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七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0页。
    2 [德]特奥多尔·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代译序,第26页。
    3 [德]特奥多尔·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代译序,第26—27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诗学·修辞学》,载《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2 修辞学研究的这两种维度始于古希腊早期,如古希腊早期的修辞学家高尔吉亚曾将修辞界定为“产生说服的能工巧匠”,认为说服是修辞的本质,也是修辞的全部功效。从表面来看,他对修辞的研究似乎可归属为第二种研究维度,但他所说的劝说还包括通过言说对人类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操纵,这说明他对修辞的探讨还包括“言辞修饰”研究层面,因此,高尔吉亚虽将修辞与说服联系了起来,但他的研究则涵盖了修辞学的两种研究维度,只是他对这两种维度未做明确区分。修辞学这两种研究维度的奠定者是亚里士多德,他曾将修辞学称为诗学和论辩术,诗学涉及语言的审美功效,论辩术则关涉修辞的说服功效。在他的《修辞学》和《论题篇》中,他主要探讨的就是各种理性说服的手段和方式,而非言辞修饰技巧。
    1 [英]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页。
    2 姚喜明等:《西方修辞学简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页。
    3 [英]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1 国内很多学者在谈论修辞论辩时往往采用宽泛界定,将结果取向的非形式逻辑论辩、程序一规则取向的语用论辩和过程一受众取向的修辞论辩都涵盖在内,如云红在其博士论文《西方修辞论辩理论与运用研究》中和樊明明在其博士论文《修辞论辩的机制》中对修辞论辩均做如此理解。这种宽泛界定模糊了修辞论辩理论内部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对修辞和论辩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清晰的理解,从而也影响了对修辞论辩的整体性理解。
    2 Christopher W · Tindale, Acts of Arguing: A Rhetorical Model of Argumen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p3.
    3 对于“策略动机”,艾默伦Eemere)和豪特卢瑟Houtlosser)在其合作的Strategic Maneuvering: A Synthetic Recapitulation"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释,其含义就是指将以前因违反“论辩十律”而被确定为“谬误”的话语通过引入情境和受众等修辞因素来“去谬”,以保留现实话语实践中那些合情合理的“谬误。
    4 沃尔顿在承认批判性讨论是最重要的对话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区分了“个人论争、审议型论争、探知型论争、寻求信息型论争和谈判型论争等五种对话类型。他认为,每一种对话类型都对应不同的规则体系,因此,在某一类对话类型中被界定为谬误的论证在另外一种对话类型中可能是合理性的论证。从中可以窥探出沃尔顿的听众顺应观。
    1 此部分内容撰写参考了本人的《修辞方法对司法的贡献与制约》(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一文。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 Perelman & Olbrechts-Tyteca: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John Wilkinson & Purcell Weaver (trans.).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69.p19.
    1 John Dewey. Logic: the theory of lnquiry. In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1925——1953), Vol12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6,p.72.转引自陈郭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4页
    2 A·塞森斯格:《价值与义务:经验主义伦理学理论基础》,江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1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诉诸理性(logos)、情感(Pathos)或人品(ethos)三种方式来说服听众。
    2 舒国滢教授在其论文《“争点论”探赜》(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中,将其称为争点论,本文采用争议点理论这个称谓,只是沿用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用法,两者之间并无差别,仅为翻译不同。
    1 [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2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导言),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1 [荷兰]弗朗斯·凡·爱默伦、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2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1 Chaim Perelman, 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ities: Essays on Rhetoric and its application, D.Reidel Publication Company,1979, p18.转引自[英]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2 Chaim Perelman, The idea of Justice and the Problem of Argument, Routledge & Kegan Paul Limited Broadway House,1963,p108.转引自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1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论辩框架和论辩技术似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本文所说的论辩框架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外部功能分析,而论辩技术则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内部运作机制分析。
    2 Malcolm Heath, Hermogenes on Issues Strategies of Argument in Later Greek Rhetoric, Clarendon Press 1995.p 21.
    3 刘兵:《作为法律的修辞——法律的修辞性质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1页。
    1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2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3 参见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153页:和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76—77页;另参见舒国滢:《“争点论”探赜》,《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第21—23页。
    1 舒国滢:《“争点论”探赜》,《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第26页.。
    1 参见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143页;另参见舒国滢:《“争点论”探赜》,《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第31—34页和Malcolm Heath, Hermogenes On Issues:Strategies of Argument in Later Greek Rhetor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32-43.
    2 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38-39.
    1 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39.
    2 亚里士多德的四大科学式提问是指:(1) Is it? (2) What is it? (3) What properties does it have? (4) Why?这四大提问分别和争议点理论中的事实争议点、定义争议点、品质争议点和程序争议点相对应。
    1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 [美]罗科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页。
    2 Ronald Dworkin, A Matter of Principl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146.
    3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4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5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6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98页。
    7 陈金钊主编:《法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1 参见[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8页。
    2 参见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中的难题何在》,载《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8—19页。
    1 [美]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 [美]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译者前言),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 [美]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译者前言),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 See 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 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35-38.
    2 在争议点理论框架下,如果一方论辩者的论辩理由更有说服力,下一个争议点的搜寻和提出往往是由其相对方来主导和进行的。参见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 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38.
    1 从法律角度来看,争议点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为:(1)争议点理论只假设了对于任何命题只存在两个正反对立的观点:(2)争议点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案件纠纷:(3)四大争议点理论并没有保证己经穷尽了论辩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所有争议类型;(4)争议点理论并不必然引起论辩者对于异议或者替代方案的回应。参见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 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47.
    1 参见成准强:《北京大兴摔童案韩磊辩护词》,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IoglD=2011710&P0stlD=53211408,访问时间:2011年11月5日。
    1 此案中的事实争议点是:案发时被告是否知道婴儿车里是孩子。
    2 John R. Edlund:Stasis Theory: Finding Common Ground and Asking Pertinent Questions, ERWC Teaching Materials, P1.
    1 参见《庭审纪实》,BTV科教频道,http://space.btv.com.cn/video/VIDE1379904392946484,访问时间:2013年11月5日。
    1 Sharon Crowley and Debra Hawhee:Stasis theory: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In Ancient Rhetoric for Contemporary Students. Longman,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 p54.
    1 See Nadeau.R. Hermogenes'On Stasis: A translation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Speech Monographs 26, PP248-254.转引自Takuzo Konishi: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 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P48.
    2 傅郁林:《追求价值、功能与技术逻辑自洽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第38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1 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1968, p331.
    2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3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4 J. P. Zompetti:The Value of Topoi, Argumentation (2006) 20, Springer, p17.
    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载《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1 从他对论题一词使用的情况来看,他将“论题”广泛地理解为有助于演说者就所面临的修辞情境做出富有说服力证明的一切资源,包括论据类型、论辩原则、模式、技巧和程序等
    2 [古罗马]西塞罗:《西塞多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3 西塞罗用比喻的方式对论题做了一个描述,他说“要是能够指出或标明藏匿东西的隐蔽地点,那么要找到被藏起来的东西就比较容易;同理,要是我们希望跟踪某个论证,我们必须知道它的地点或论题。”参见[古罗马]西塞罗:《西塞多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4 [古罗马]西塞罗:《西塞多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285页。
    5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2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3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4 舒国滢:《走近论题学法学》,《现代法学》2011年第7期,第11页。
    5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页。
    1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2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3 参见[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页。
    2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页。
    3 Douglas N · Walton: Argumentation Schemes for Presumptive Reasoning,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 PP.3-5.
    1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2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3页。
    3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6-327页。
    4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0页。
    1 [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2 王夏昊:《法律决定或判断的正当性标准——以法律论证为视角》,载于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3 Edd Rigotti:Whether and How Classical Topics can be Revived Within 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Theory, in F. H. van Eemeren, B. Garssen (eds.):Pondering on Problems of Argumentation,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9, p162.
    1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2 [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1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判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8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1 陈林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2 参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9页。
    3 Barbara Warnick: Two Systems of Invention: The Topics in the Rhetoric and The New Rhetoric. In Alan G. Gross and Arthur E. Walzer: Rereading Aristotle's Rhetoric,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07-129.
    1 Wayne Grennan:Informal Logic: Issues and Techniques, McGill 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7,p152.转引自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下),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8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著:《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3 菲韦格意识到了论题学思维的运行对论辩条件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但当年并未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只是在《论题学与法学》第九章中专门探讨论题学的继续发展时,简单提及了对论辩程序的伦理学思考。他指出要想使一个理性的对话保持运行,论辩者必须履行一定的言谈义务。参见[德]特奥尔多·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论法学的基础研究》,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25—126页。
    4 后来研究者多从程序和伦理角度对论辩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如荷兰学者埃墨伦和格鲁登道斯特从伦理角度总结出了覆盖论辩全过程的“批判性讨论十大戒律”,阿列克西则从程序角度提出了理性法律论辩的规则,阿尔尼奥则提出了论辩共识形成所需的两个关键性条件等。但他们所总结的这些论辩条件都不同程度地被批评为不具有现实性。
    5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页。
    2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页。
    3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页。
    1 [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2 [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3 [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1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7—318页。
    2 在传统体系性思维中,抽象概念是第一位的,它在逻辑推演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因此,体系性思维也被视为以抽象概念作为思考形式的概念式思维。
    1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中文版序言,第4页。
    2 杜宇:《“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刑事法评论》2010年第1期,第210页。
    1 拉伦茨说:“在将特定契约归属其契约类型时,重要的倒不是个别特征的逐一吻合,具决定性的毋宁是‘整体形象’”。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3页。
    2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7页。
    3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7页。
    4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9页。
    5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3页
    1 [德]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2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蛾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5页。
    1 [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载《民商法论丛》总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77页。
    2 [奥地利]海尔穆特·库齐奥:《动态系统论导论》,张玉东译,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41页。
    3 [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载《民商法论丛》总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3页。
    1 [奥地利]海尔穆特·库齐奥:《动态系统论导论》,张玉东译,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42页。
    1 [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载《民商法论丛》总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4页。
    2 [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载《民商法论丛》总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7页。
    3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1 Stephen Toulmin: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p.97.
    2 Stephen Toulmin: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p.98.
    1 Stephen Toulmin: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pp.99-102。
    2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判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
    1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1 James B. Freeman, Systematizing Toulmin's Warrants: an Epistemic Approach,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 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89-91.
    2 Stephen Toulmin: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p14.
    3 James B. Freeman, Systematizing Toulmin's Warrants:an Epistemic Approach,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89.
    1 James B. Freeman, Systematizing Toulmin's Warrants:an Epistemic Approach,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 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89.
    2W illard Charles Arthur,Field Theory:Cartesian Meditation, in George Ziegelmuller & \Jack Rhodes,eds., Dimensions of Argument: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ummer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1982, p 2143.
    3James B. Freeman, Systematizing Toulmin's Warrants:an Epistemic Approach,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 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87-101.
    4Lilian Bermejo-Luque,Toulmin's Model of Argu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Relativism,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73-75.
    1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3 Lilian Bermejo-Luque所说的reasons等同于图尔敏论辩模式中的data或ground.
    4 Lilian Bermejo-Luque,Toulmin's Model of Argu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Relativism,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72.
    1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Introuction,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6.
    2 Stephen Toulmin: The Use of Argu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p.98.
    3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4 J.Freeman, Dialectics and the Macro Structure of Arguments, Foros,1991, p51.
    1 James F. Klumpp, Warranting Arguments, The Virtue of Verb, in David Hitchcock&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103-113.
    2 F.H.Eemeren, R.Grootendorst & T.Kruige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Irvington,1984, p205.
    1 参见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2 图尔敏论辩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内涵逻辑,传统上对内涵逻辑的研究主要是使内涵的成分外延化,即用外延方法来处理内涵逻辑问题。
    3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Introuction,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7.
    1 Robert C.Pinto, Evaluating Inferences: The Nature and Role of Warrants, in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2006,pp115-143.
    2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1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判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2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判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3 杨宁芳:《图尔敏模型在当代法律论证中的应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8页。
    4 张学庆:《图尔敏论证模型述评》,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25页。
    1 Bill Hill. & Richard W.Leeman,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California:Mayfield Pub, Co., 1997, PP.38-39.
    1 (荷)[荷兰]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1 在《论辩的应用》(1958年)一书中,图尔敏并没有对复杂论辩的推论进行过多的探讨,只是到后来的《科学新哲学和超验怀疑性探讨》(1984年)一文中才开始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2 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3页。
    3 Stephen Toulmin, Richard Rieke and Allan Janik. 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New York: Macmillan.1984, p238.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2页。
    1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1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页。
    2 Francis J. Mootz Ⅲ, Rhetorical Knowledge in Legal Practice and Critical Legal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4,p19.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27-28.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19.
    2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23.
    3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32.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37.
    2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69.
    3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70.
    2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74.
    3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77.
    4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82.
    5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83.
    6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85.
    7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100.
    1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106.
    2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190.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193.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1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279.
    2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262.
    3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1 Doulas N Walton, Informal Logic:A Handbook For Critical Argum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P253-256.转引自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3 David Douglas Dunlap, The Concept of Audience in Perelman and Isocrates:Locating the Ideal in the Real, in Argumentation 7,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3.p465.
    1 Neil MacCorrnik: Reasonableness and Objectivity, in Fernando Atria & D. Neil MacCorrnik (eds.), law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AshgatePublishingeomPany,20()3,P.538,转引自谢小瑶、赵冬:《裁判可接受性的“理想”与“现实”——源于听众理论的启示》,载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春季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页。
    1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4.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1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2 [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注524。
    1 Aulius Aarnio, 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 A Treatise on Legal Justificati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p222.
    2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注533。
    3 Chaim Perelman,L, Olbrechts-Tyteca:The New Rhetoric,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969,p32.
    1 Ray: Perelman's Universal Audien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1978, Volume 64,pp.361-375.
    2 George Boger, Subordinating truth--is Acceptability Acceptable? Argumentation 19,2005,p187转引自冉杰:《法律论证理论述评》,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第30页。
    1 George Boger,Subordinating truth--is Acceptability Acceptable?,Argumentation 19,2005,p187.转引自冉杰:《法律论证理论述评》,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第30页。
    2 [美]马修·德夫林:《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高鸿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Julius Stone,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s, Standford University,1968.P.336.
    4 [荷]伊芙琳·菲特丽丝著:《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5 佩雷尔曼将一般为人们所接受的立场、观点或意见作为论辩的出发点,而一般为人们所接受的立场、观点或意见,也即人们所持有的事实性或价值判断的信念,它们广泛地与一定社群成员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相联系,这意味着佩雷尔曼不再从普适的、高度抽象的公理中获取推理前提,而是从法律实践的具体语境中寻找合适论题作为法律推理的前提,这充分说明在他看来法律推理是论题取向而非公理取向的。法律推理的论题取向在佩雷尔曼关于“共同论题”(loci commune)的讨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说明。佩雷尔曼指出价值推论多诉诸于“共同论题”。共同论题的特征在于其一般性,因而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使用。在价值推论中,论辩者之所以多寻求共同论题,原因在于其能为听众所认可,但是共同论题具有一般性,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等同于单一概念或公理。与具有普适性的单一概念或公理相比较,共同论题并不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如平等、理性和正义就属于共同论题,但在适用时因适用地的文化背景之差异会产生诸多分歧,它们的意义便是由实际运用时的具体语境和意义脉络来决定。因此,法律中的平等、正义和理性并不如形式逻辑或数学公式那样能抽象地被界定或使用,人们在不同的地区和社会对它们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和实际要求。共同论题在司法裁判中可以用作推论的前提,如公共利益、 法律原则和事物的本质等可以成为裁判推理的依据。在推理的过程中,“共同论题”在一定文化和社会内的大众可接受性可以保证从共同论题中推出的裁判结论同样具有可接受和合理性。
    1 就价值判断的功能而言,价值判断可分为欣赏性和规范性两种,欣赏性价值判断仅指涉判断者和被判断者之间的价值判断关系,不会涉及对他人判断和行为的指导,而规范性价值判断则关涉到对他人的要求或命令。
    2 [荷]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3 [荷]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 此句出现在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在其《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一书中所列举的一个例子中,此例具体如下:一位先生总是和妻子争吵而受到一位大智者的警告:要求他安静,这位大智者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和妻子不和?”这位先生回答到:“她总是出错。”
    2 [荷]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1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2 此节内容撰写参考了本人的《修辞方法对司法的贡献与制约》(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一文。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2003年版,第245页。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2003年版,第245页。
    1 客观主义法律观是指人们在研究法律时,只关注法律或法律体系这一研究客体的性质或属性,而不考虑“人”这一主体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2 在此用主观性而非主体性,是因为主体性与主观性存在区别和联系。主观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形态,而主体性是指拥有主观性的人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而确立对客观世界的主导性地位。主观性是主体性形成的前提,只有拥有主观性,人才涉及主体性问题(参见朱宝信、肖新生:《简论主体性与主观性的三个区别》,载《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48—49页)。哈特注意到了法官在司法裁判中的主观能动性,但还未将法官上升到主体性地位。
    1参见 [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2 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冠宜译,时英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3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融贯性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1 [美]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
    1 颜厥安:《规范建构与论证——对法学科学性之检讨》,载颜厥安:《规范、论证与行动——法认识论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8页。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1 [德]卡尔·拉伦兹:《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页。
    1 武宏志等:《非形式逻辑导论》(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2 Chaim Perelman and L.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s: 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John Wilkinson & Purcell Weaver (trans.).l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9.p43。
    3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48页。
    1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焦宝乾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1页。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5页。
    2 刘兵:《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修辞方法与启示》,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68页。
    1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59—260页。
    2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59页。
    3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59页。
    4 Chaim Perelman, "Law and Rhetoric", in his Justice, Law, and Argument: Essays on Moral and Legal Reasoning,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 P121.
    1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2 [美]w·科尔·达勒姆著:《西方两大法系比较视野下的论题学》,张青波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页。
    1 'Stephen Toulmin, Return to Rea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p5-6.
    2 [美]斯蒂芬·雷曼:《逻辑的力量》(第三版),杨武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3 王路:《逻辑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 [美]苏珊·哈克:《逻辑与法律》,刘静坤译,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2 [美]苏珊·哈克:《逻辑与法律》,刘静坤译,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3 张传新:《对形式逻辑作为法律分析评价工具的辩护》,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1 [奥]伊尔玛·塔麦洛:《现代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李振江、张传新、柴盼盼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2 苏珊·哈克:《逻辑与法律》,刘静坤译,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3 陈金钊:《逻辑对法治原则性命题的意义》,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9页。
    4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著,张其山等译:《法律论证原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1 [奥]伊尔玛·塔麦洛:《现代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李振江、张传新、柴盼盼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1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一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2 孙海波:《告别司法三段论?——法律推理中形式逻辑的批判与拯救》,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第14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0页。
    2 [美]彼得·古德里奇:《法律话语》,赵洪芳、毛风凡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3 [美]彼得·古德里奇:《法律话语》,赵洪芳、毛风凡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1 [比利时]Ch.佩雷尔曼:《法律逻辑学》,法国巴黎达拉兹出版社1976年,第6页,转引自[美]彼得·古德里奇:《法律话语》,赵洪芳、毛风凡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15页。
    2 蔡琳:《裁判合理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1 侯学勇:《法律修辞在中国兴起的背景及其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政法论丛》2012年第4期,第91-92页。
    1 黄伟文:《司法过程中的技术与立场——以彭宇案为分析对象》,《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2 杨贝:《合理的法律决定何以可能——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设想》,《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3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1、Michael H. Frost,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Legal Rhetoric:A Lost Heritage,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4.
    2、Christopher W'Tindale, Acts of Arguing:A Rhetorical Model of Argumen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3、 Frances J. Ranney, Aristotle's Ethics and Legal Rhetoric:An Analysis of Language Beliefs and the Law,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5.
    4、 Giorgio Bongiovanni (etc), Reasonableness and Law, (?)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2009.
    5、 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California,1994.
    6、 Francis J·ootz Ⅲ, Rhetoric Knowledge in Legal Practice and Critical Legal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2006.
    7、 Takuzo Konishi, Stasis Theory and Arguers' Dialectical Obligations. Windsor, Ontario, Canada,2000.
    8、 Regla Fernandez-Garrido, Stasis-theory in Judicial Speeches of Greek Novels, Greek,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49 (2009).
    9、 Malcolm Heath, The Substructure of Stasis-theory From Hermagoras to Hermogenes, Classical Quarterly 44 (1994).
    10、 Alan Gross, Why Hermagoras Still Matters:The Fourth Stasis and Interdisplinarity, Rhetoric Review, Vol.23, No2,2004.
    11、 John R. Edlund:Stasis Theory:Finding Common Ground and Asking Pertinent Questions, ERWC Teaching Materials.
    12、 Sharon Crowley & Debra Hawhee, Ancient Rhetoric for Contemporary Students. Longman,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
    13、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
    14、 J. P. Zompetti, The Value of Topoi, Argumentation (2006)20, Springer.
    15、 Eddo Rigotti, Whether and How Classical Topics can be Revived Within 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Theory, in F. H. van Eemeren, B. Garssen (eds.), Pondering on Problems of Argumentation,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9.
    16、Eddo Rigotti,Sara Greco Morasso, Comparing the Argumentum Model of Topics to Other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Argument Schemes:The Procedural and Material Components, Argumentation (2010) 24.
    17、 Barbara Warnick:Two Systems of Invention:The Topics in the Rhetoric and The New Rhetoric. In Alan G. Gross and Arthur E. Walzer:Rereading Aristotle's Rhetoric,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0.
    18、 Stephen Toulmin, The Use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
    19、 David Hitchcock &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Springer,2006.
    20、 Douglas N-Walton, Argumentation Schemes for Presumptive Reasoning,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
    21、Bill Hill & Richard W.Leeman,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California:Mayfield Pub, Co.,1997.
    22、 Stephen Toulmin, Richard Rieke and Allan Janik, 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New York:Macmillan.1984.
    23、 Aulius Aarnio, 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A Treatise on Legal Justificati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24、 Stephen Toulmin, Return to Rea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5、 Perelman & Olbrechts-Tyteca,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9.
    26、 Perelman, The Realm of Rhetoric,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2.
    27、 Perelman, Justice, Law, and Argumen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
    28、 Perelman, The Idea of Justice and the Problem of Argument,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3.
    29、 Perelman, 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ities,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
    30、 Neil McCormick,Rhetoric and the Rule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5.
    31、 Mieczyslaw Maneli, Perelman's New Rhetoric as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Next Centur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1994.
    32、 Alan G. Gross & Ray D. Dearin, Chaim Perelma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33、 Ray D.Dearin, The New Rhetoric of Chaim Perelman:Statement & Response,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9.
    34、 Frederick Schauer, Giving Reason,47 Stanford Law Review,1995.
    35、 Brian Leiter, Rethinking Legal Realism:Toward a Naturalized Jurisprudence, Texas Law Review, Volume 76,1997.
    1、[德]卡尔·拉伦兹:《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 [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判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4、[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作为理性的制度化》,雷磊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5、[德]特奥多尔·菲韦格:《论题学与法学》,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德]阿尔图·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德]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11、[美]本杰明·M·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12、[德]齐佩利乌斯著:《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3、[德]卡尔·恩吉斯:《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15、[美]莱特主编:《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高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古罗马]西塞罗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英]H·L·A·哈特著,许家馨等译:《法律的概念》(第二版),法律出 版社2006年版。
    19、[德]汉斯·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0、[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荷]弗兰斯·凡·爱默伦,斯诺克·汉克曼斯:《论辩:通向批判性思维之路》,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22、[英]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3、[英]A·塞森斯格:《价值与义务:经验主义伦理学理论基础》,江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4、[荷兰]弗朗斯·凡·爱默伦和罗布·格鲁登道斯特:《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6、[美]罗科斯·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7、[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冠宜译,时英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美]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1、[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美]马修·德夫林:《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高鸿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均译,重 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5、[美]斯蒂芬·雷曼:《逻辑的力量》(第三版),杨武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奥]伊尔玛·塔麦洛:《现代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李振江、张传新、柴盼盼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37、[美]彼得·古德里奇:《法律话语》,赵洪芳、毛风凡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8、[加拿大]道德拉斯.沃尔顿著:《法律论证与证据》,梁庆寅、熊明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0、[瑞典]亚历山大·佩岑尼克:《法律科学:作为法律知识和法律渊源的法律学说》,桂晓伟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法]保罗·里科:《论公正》,程春明译、韩阳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3、[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一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美]丹尼斯·M·帕特森:《法律与真理》,陈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哈利·米尔斯:《说服的艺术》,黄志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德]弗朗茨·维克亚尔:《近代私法史》,陈爱蛾,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7、[法]让·德尼·布勒丹、蒂埃里·雷维:《说服:关于雄辩的对话》,车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8、[美]马修·德夫林:《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美]特西托勒:《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0、[美]杨克勤:《圣经修辞学——希罗文化与新约诠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1、[美]玛丽安.康斯特布尔:《正义的沉默:现代法律的局限和可能性》曲广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顾宝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科尔·达勒姆著:《西方两大法系比较视野下的论题学》,张青波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比利时]佩雷尔曼:《法律与修辞学》,朱庆育译,戚渊校,载《法律方法》(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5、[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载《民商法论丛》总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
    56、[奥地利]海尔穆特·库齐奥:《动态系统论导论》,张玉东译,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57、[美]苏珊·哈克:《逻辑与法律》,刘静坤译,载《法律方法》(第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的双重性质》,张霁爽译,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59、[德]乌尔弗里德·诺依曼:《法律方法论与法律论证理论》,张青波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第1期(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英]蒂莫西·恩迪科特:《法律与语言》,戴飞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第1期(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
    3、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4、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版。
    5、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陈金钊等:《法律方法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姚喜明等:《西方修辞学简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朱庆育:《意思表示解释理论——精神科学视域中的私法推理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上)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蔡琳:《裁判合理性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4、颜厥安:《规范、论证与行动——法认识论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15、陈林林:《裁判的进路与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文显:《二十世纪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8、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胡辉华:《合理性问题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路:《逻辑基础》,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侯学勇:《法律论证的融贯性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罗仕国:《科学与价值——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推理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4、高万云:《中国修辞理论与批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余友辉:《修辞学、哲学与古典政治——古典政治话语的修辞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7、童世骏:《批评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8、柴改丽、郦青:《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29、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陈金钊、焦宝乾、桑本谦、吴丙新、杨建军:《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陈金钊主编:《法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3、陈常燊:《戴维斯的合理性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4、陈郭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5、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法律的修辞性质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6、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37、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山东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8、云红:《西方修辞论辩理论与应用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9、王佳:《司法证明思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40、樊明明:《修辞论辩的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41、张学庆:《图尔敏论证模型述评》,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2、舒国滢:《走进论题学法学》,《现代法学》2011年第7期。
    43、封利强:《司法证明机理: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44、舒国滢:《“争点论”探赜》,《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
    45、陈伟:《司法确定性的寻求——析哈贝马斯的“程序确定性”理论》,《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
    46、王晓:《法律论证客观性的寻求——以真性、正当性和合法性为基点》,《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7、黄伟文:《司法过程中的技术与立场——以彭宇案为分析对象》,《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侯欣一:《中国传统社会轻视程序法原因再探》,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9、周顺隆:《司法三段论在法律适用中的局限性——兼论法官裁判思维》,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
    50、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28页。
    51、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中的难题何在》,载《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2、杨宁芳:《图尔敏模型在当代法律论证中的应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53、杜宇:《“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刑事法评论》2010年第1期。
    54、赵冬:《裁判可接受性的“理想”与“现实”——源于听众理论的启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春季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55、冉杰:《法律论证理论述评》,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
    56、刘旺洪:《佩雷尔曼的法律思想述论》,《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七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陈金钊:《逻辑对法治原则性命题的意义》,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8、聂长建:《司法三段论的迷局破解》,《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59、孙海波:《告别司法三段论?——法律推理中形式逻辑的批判与拯救》,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4期。
    60、张传新:《对形式逻辑作为法律分析评价工具的辩护》,《法律方法》(第 八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1、涂家金:《当代西方论辩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62、李祖军:《自由心与法官依法独立裁判》,《现代法学》2004年第10期。
    63、胡全威:《修辞与民主:亚里士多德论政治修辞》,《政治思想史》2013年第2期。
    64、杨贝:《民主与法治的修辞学诉求》,《文史哲》2012年第5期。
    65、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
    66、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7、陈林林:《公众意见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
    68、贾敬华:《法律论证的效能:排除专断而非达成共识》,《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6期。
    69、张真理:《法律判断如何正当化——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的解读与批判》,《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5年卷(总第八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焦宝乾:《德沃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理论与中国实践》,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1、卢德友:《价值评价合理性的困境及其新路径》,《南都学坛》2011年第1期。
    72、陈坤:《法律、语言与司法判决的确定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
    73、赵冬:《修辞学的法概念:解放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清华法治论衡》2012年第1期。
    74、陈伟:《司法确定性的寻求——析哈贝马斯的“程序确定性”理论》,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
    75、胡学军、涂书田:《司法裁判中的隐形知识论纲》,《现代法学》2010年第5期。
    76、侯学勇、杨颖:《法律修辞在中国的兴起的背景及其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政法论丛》201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