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组织共同体的根本规则,宪法与社会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中国社会当前处于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式开始的,经过了三个阶段:1840年—1949年为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新的社会转型阶段,如何从理论上构建一种转型社会的宪法理论以描述和解释中国宪法的现状并指引中国宪法的未来发展,成为宪法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问题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社会转型与宪法秩序导论。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在梳理社会转型概念源流和理论演进的基础上,界定了社会转型的概念,阐述了社会转型的模式、社会转型的阶段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第二节在分析秩序、社会秩序、法学中的秩序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宪法秩序的概念,明晰了宪法秩序的要素和构成。第三节阐述了社会转型与宪法秩序的一般关系。首先,从社会转型与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社会转型和宪法发展的动态关联。其次,分析了宪法对社会转型的作用。
     第二章是社会经济转型与宪法秩序。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了社会经济转型的宪法意义。首先是社会经济转型概述,分析了经济转型的一般内涵、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阶段、目标与路径以及经济转型的社会意义。其次,描述了社会经济转型与我国宪法在相互调适中的动态发展历程。最后,总结了宪法对经济转型的作用。第二节阐述了社会经济转型与宪法经济体制的关联。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宪法经济制度安排。其次,分析了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宪法经济权力设置。第三节阐述了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公民宪法经济权利体系。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公民角色转换。其次,分析了市场经济下的公民宪法经济权利体系。
     第三章是社会政治转型与宪法秩序。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了社会政治转型的宪法意义。首先是社会政治转型概述,分析了社会政治转型的含义、社会政治转型的内容、目标和阶段。其次,考察了社会政治转型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的动态关联。最后,分析了宪法对社会政治转型的作用。第二节阐述了社会政治转型与宪法体制的变迁,主要分析了社会政治转型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三节阐述了社会政治转型与公民宪法政治权利的发展。首先,分析了社会政治转型中的公民的政治参与。其次,分析了社会政治转型与公民政治权利体系的重构。
     第四章是社会文化转型与宪法秩序。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的宪法意义。首先是社会文化转型概述,分析了文化的涵义、文化转型的涵义和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其次,考察了社会文化转型与宪法发展的动态关联。最后,分析了宪法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作用。第二节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与宪法体制的变迁,主要包括社会文化转型与国家文化职能和社会文化转型与国家文化权力配置两个方面。第三节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与公民文化权利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文化的多样化与宪法文化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其次,分析了社会文化转型中公民文化权利体系的发展。
     第五章是社会转型的国际环境与宪法秩序。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社会转型的国际背景与宪法的关系分析。主要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全球化背景以及中国宪法秩序建构的国际环境。第二节阐述了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宪法秩序的构建。首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其次,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宪法秩序构建的关联。第三节阐述了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国宪法秩序的构建。首先,考察了国际政治民主化与全球治理模式的变化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宪法秩序构建的影响。第四节阐述了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宪法秩序的构建。首先,分析了文化全球化与全球共同价值的内涵。其次,从全球共同价值与观念宪法的变迁和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宪法秩序构建。
As the fundamental rules of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constit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s with a close relationship.Chinese society is currently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d-19th century, from the Opium War started in1840,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the first stage in1840-1949; the second stage in1949-1978; since1978, the third stage.In the new stag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ow to construct a 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status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nd guid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itution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science of constitution.This article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of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systematic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scrib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model, stag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n Section Ⅰ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rigin and theory evolut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constitutional order and clarity the the element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Section Ⅱ. To describe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Section.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Second is the analysis of the affect of the constitution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e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Section I.The first is an overview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content of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tage, goals and paths, an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Secondl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utual adap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Finally is the summary of the affect of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elaborat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with the economic system in Section Ⅱ. First,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o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power in the constitutional setting. To elaborate the economic right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Section Ⅲ.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 of citizens in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Second is the analysis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civil and economic rights the Constitu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ocio-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e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Section Ⅰ.The first is an overview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tent, objectives and phases.Second, to examine the dynamic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Finall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affect of the constitution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o elaborat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state party system in Section Ⅱ. To elaborat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political rights in Section Ⅲ.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Secondl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system.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socio-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e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Section Ⅰ. The first is an overview of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the Han culture, the meaning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Second, to elaborate the dynamic associa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Finall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affect of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o elaborat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onstitution system in Section Ⅱ, includ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functions and cultural power configurations. To elaborate the socio-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n Section Ⅲ.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subject of cultural rights. Secondly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cultural rights system in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in Section Ⅰ. Mainly analyzes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China. To elabo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n Section Ⅱ.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econd, it analyzes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China. To elabo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in Section Ⅲ. First, it analyses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global governance on China'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Second,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China. To elabo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in Section Ⅳ.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common connotation. Second, to elabo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n China from two aspects of global common values and the changes of ideal Constitu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引文
①例如美国伯克利学派(季卫东语,参见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其中社会学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郑杭生等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哲学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陈晏清主编:《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如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张晋番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在宪法学方面也有论及的,如廖克林:《宪法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重构》,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王三秀:《社会转型与宪政秩序的构建》,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7期。应该指出的是对当下中国法律问题的研究,客观上可被视为对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法学关怀,但从研究的方法、范围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看,这种关怀尚未达到自觉的理论层面。
    ④参见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⑤参见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⑥参见[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254页。
    ①[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4页。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译者将与social change相对应的日文译为“社会变动”,与通用的概念不一致,本文在引用和转述该书观点时,凡涉及“社会变动”均改译为“社会变迁”。引者注。
    ②参见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理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6、189页。有学者认为,蔡明哲在该书中首次将Social 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转型”。参见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③参见严强编著:《社会发展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7页。
    ④参见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理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67页。
    ⑤参见[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246页。
    ⑥同前引书,第244页。
    ①参见[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②同前引书,第247页。
    ③参见[德]沃尔富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④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⑤参见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⑥同前引书,第218页。
    ①参见刘茂林主编:《宪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页。
    ③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④前引书,第44页。
    ⑤[德]沃尔富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⑥参见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345页。
    ⑦参见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⑧前引书,第23页。
    ⑨前引书,第42页。
    ①“传统社会”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从逻辑上讲,它是历史地形成的社会的最初阶段,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经过了奴隶社会,并在封建社会达到了发展的顶端。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5页。
    ②参见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③参见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54页。
    ④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⑤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①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②同前引书,第222页。
    ③参见[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①参见[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25页。
    ②参见蒋碧昆、刘茂林:《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载《法商研究》1994年第2期。
    ③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④同前引书,第232页。
    ⑤同前引书,第234页。
    ①参见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359页。
    ②这里所谓“原始宪法”,是从近代意义宪法的角度而言的。
    ③参见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④参见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299页。
    ①参见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②参见严强编著:《社会发展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③参见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中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参见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359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
    ①参见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②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①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②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③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④同前引书,第332页。
    ①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页。
    ②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1页。
    ③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页。
    ①“失范”是个社会学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本未定的社会关系发生紊乱久的社会秩序被破坏,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社会状态。参见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这里借指维系传统社会关系和秩序的规范的紊乱。
    ②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③参见郑永流、刘茂林等著:《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发展》,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6-13页。
    ①参见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文赋》中有“谬玄黄之秩序,古澳认而不鲜”之语。参见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③参见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参见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③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④参见[德]冯·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⑤参见[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①参见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7页。
    ②如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被认为是一部研究社会秩序的重要著作,但没有形成社会秩序的一般概念。
    ③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④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⑤参见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应说明的是,在该书中所列的社会秩序要素
    ①参见[英]彼得·斯坦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②参见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③参见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203页。
    ④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⑤李宪明:《法律秩序论》,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364页。
    ⑥参见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⑦参见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①参见沈宗灵主编:《法学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②参见刘茂林;《宪法学中若干问题的系统论思考》,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③这种整体性在现有的法律秩序的理论和观点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注。
    ④参见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和出路》,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参见[日]小林直树:《宪法秩序的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该书没有中文译本,其大致内容可参见何勤华著《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一书第180页。
    ②例如《德意志联帮共和国基本法》第2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自由发展个性权,但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和触犯宪法秩序或道德规范。参见《世界各国宪法大全》,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第791页。
    ③参见刘茂林:《宪法学与宪法秩序》,载《法治时代》1991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1991年第9期全文转载,2003年被郑军教授编入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宪法学经典文献》的光盘中。
    ④参见肖秀梧主编、刘茂林等副主编:《中国宪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参见刘茂林主编:《宪法教程》(法学教育通用教材,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⑥参见将碧昆主编:《宪法学》(司法部法学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教育部法学创新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⑧据笔者在Google上查询,2006年2月2日约有1290000项符合宪法秩序的查询结果。
    ①参见[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盛葵阳等译:《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页。
    ①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①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②笔者曾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近代)宪法的自身发展似乎呈现了一条由政治纲领到政治法再到包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内容的真正最高法的演进路径。”参见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载《法商研究》2005期第1期。
    ①参见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作为组织社会共同体的根本规则,宪法所构建的秩序是统合公法秩序与私法秩序的一种基本法秩序。
    ③参见前引书,第25页。
    ④参见前引书,第25页。
    ⑤参见前引书,第32页。
    ⑥参见前引书,第42页。
    ⑦前引书,第27页。
    ①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②参见前引书,第42页。
    ③参见袁峰著:《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3页。转引自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④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⑤参见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⑥参见前引书,第42页。
    ⑦参见前引书,第45页。
    ⑧参见武步云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0-361页。
    ⑨参见李明宪著:《法律秩序论》,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⑩转引自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参见王勇飞等主编:《中国法理学研究总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4页-537页。
    ①李明宪著:《法律秩序论》,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②同前引书,第308页。
    ③参见余伟:《宪政秩序论略》,载《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④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肖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参见前引书,第29页。
    ③同前引书,第29页。
    ①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②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①参见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按照笔者的理解,法理学上的“法律主体”用“法主体”指称更确切,在法学视野中宪法主体是一种法主体。
    ②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引文中带括号的文字系笔者所加。
    ①参见王向明:《试论中国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载《当代法学》1998年第3期。
    ②中国学者对宪法主体的研究,一般是从宪法关系的角度进行界定的,认为宪法主体即宪法关系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宪法主体或宪法关系主体进行分类。有学者将宪法关系的主体分为基本主体包括国家和公民,派生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利益集团。参见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43页。也有学者将宪法主体分为国家、公民和社会团体。参见蒋碧昆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52页。
    ①参见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88页。
    ③同前引书,第89页。
    ①参见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60-61页。
    ②在宪法学上,宪法是由宪法要素构成的见解及有哪些要素仅仅是个别学者的观点。笔者注。
    ③所谓规则意义,按照哈特对法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权者的强制性命令,(2)以威胁为后盾,(3)被普遍服从和确信。参见[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23-27页。
    ①[美]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9页。转引自谢祥为:《法律权威简论》,载《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7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1992年版,第44-45页。转引自郑贤君:《宪法至上与权威合法化》,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1期。
    ④参见龚祥瑞:《论宪法的权威性》,载《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0页。转引自张福刚:《道义上的宪法权威——一种法哲学的视角解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⑤参见周叶中:《论宪法权威》,载《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2期;《再论宪法权威》,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⑥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374页。
    ⑦王广辉:《宪法权威论》,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3页。
    ②《西方法律思想史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转引自周军虎、张义忠:《宪法权威来源新论》,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③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1页。
    ④参见蒋伟:《关于宪法权威的产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参见周军虎、张义忠:《宪法权威来源新论》,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法]西耶斯著:《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冯棠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9页。
    ③王广辉:《宪法权威论》,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④参见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①参见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2页。
    ①参见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②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①参见陈驰:《论宪法秩序》,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②参见江国华著:《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6-377页。
    ③[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④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⑤参见陈乃新著:《经济法权利研究》,中国监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转引自冯果:《宪法秩序下的经济法法权结构探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⑥《魏玛宪法》“第二编:德国人民之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中“第五章:经济生活”部分第一条(总第一百五一条)第一款即为“经济生活之组织,应与公平之原则及人类生存维持之目的相适应。在此范围内,各人之经济自由,应予保障。”参见[德]卡尔·施密特著:《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5页。
    ①[德]维克托尔·凡贝格:《秩序政策的规范基础》,载[德]何梦笔主编:《秩序自由主义》,董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3页。
    ②参见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①郭春明:《论国家紧急全力》,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②参见刘茂林、梁成意:《紧急状态入宪的宪法学思考》,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参见高全喜著:《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论现时代的政法及其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②参见[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③参见朱富强:《三位一体的人类合作之扩展秩序——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原理之述评》,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
    ④参见朱娟:《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观的进路》,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①参见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①参见John A. Hawgood著:《现代宪法新论》,商务印书馆印行,第135页。
    ①参见曾广载编著:《西方国家宪法和政府》,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版,第463页。
    ①参见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页。
    ①参见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①参见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①参见王向明:《试论中国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载《当代法学》1988年第3期,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②[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③参见刘茂林、仪喜峰:《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④参见刘茂林、仪喜峰:《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①蔡继明:《中国的经济转型: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参见刘瑞:《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③参见王娟:《世界径济转型友其对我国的影响》,载《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年第7期。
    ①参见刘瑞:《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参见张建君:《论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①参见裴小革:《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参见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道路:过程及特征》,载《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①参见袁方成:《我国政府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与前瞻》,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①参见刘杰:《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②参见周莉、王敏:《试析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公私观念的变革及其现实意义》,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③参见俞伯灵:《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基于新中国60年的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①参见牛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载《领导之友》2008年第4期。
    ①参见迟福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改革》,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2期。
    ①参见吴锦旗:《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伦理精神构建》,载《探索》2000年第6期。
    ①参见孙景宇:《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参见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载《学术探索》2001年第6期。
    ②参见前引文。
    ①参见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载《学术探索》2001年第6期。
    ①参见[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②参见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①参见桂宇石、张扩振:《关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概念》,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6期。
    ①参见王克稳:《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①参见郭定平:《当代政治转型理论的背景与逻辑》,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3期。
    ①参见邹东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载《学习时报》2008年5月21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②同前引书,第144页。
    ③同前引书,第179页。
    ④同前引书,第16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181页。
    ①参见江国华:《宪法: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①参见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①参见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9页。又见俞子清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修订版,第116页。
    ①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部分在写作时参考了俞子清主编的《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修订版)第五章第二节的有关部分,特此说明。
    ①参见苗连营、王圭宇:《地方“人格化”、财政分权与央地关系》,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参见任剑涛:《宪政分权视野中的央地关系》,载《学海》2007年第1期。
    ③参见李安辉、王升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政治文明的追求》,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参见高亚雄:《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4页。
    ③参见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3-225页。
    ①转引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①参见黄陵东:《也谈“文化转型”问题》,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
    ①参见叶志坚:《文化类型探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②转引自郭文:《历史中的文化类型,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③参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④黄陵东:《也谈“文化转型”问题》,载《哲学研究》1994年12期。
    ⑤参见韩宇宏:《略论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载《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①参见齐宏亮:《检讨儒家伦理现代性的视角——<儒家论理与中国文化转型>评介》,载《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②《劝学篇外篇·会通第十三》。
    ③参见[美]杜赞齐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④参见郑贤君:《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体系及演进特征》,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①参见[美]赛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①参见[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②参见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2页。
    ①参见王国红、沈友军等:《20世纪最大的思想遗产》,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②参见朱福惠、范毅:《略论宪法产生的文化条件》,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③参见[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蔡鸿滨、桂裕芳翻译,海南出版社2000版,第199页。
    ①参见[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②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8页。
    ③参见周叶中、周佑勇:《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④参见[意]马基雅维里等著:《西方四大政治名著·政府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①参见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②转引周国平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①参见谢晖著:《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②参见郭文:《历史中的文化类型》,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期。
    ①转引自[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下),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5页。
    ②参见[美]丹尼东·贝尔:《资本主义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9页。
    ①转引自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①参见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②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95页。
    ①参见[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②参见朱国兴:《论宪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载《法学探索》1997年第3期。
    ①参见王京生:《努力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载《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9期。
    ②参见刘茂林著:《宪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151页。
    ③参见[英]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6页。
    ④转引自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9页。
    参见彭勃:《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古代传统的中西比较》,载《新东方》1999年第5期。
    参见蔡定剑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参见王萍:《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文化机制》,载《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①参见任喜荣:《论宪法发展研究的文化取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③刘小枫选编:《施密特与政治法学》,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0页。
    ①参见张定维、涂春光:《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转型》,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一个名叫泰奥多尔.莱维(Theodre Levitt)的学者于1985年在《哈佛商报》的一篇题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发明的。见Alan M.Kantrow (ed.),Sunrise sunset:challenging the Myth of Industrial Obsolesence, John Winley&Son,1985, P.53-68转引自程光泉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全球化》,郭国良、许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③俞可平:《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蔡拓:《全球化提出的挑战》,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②蔡拓:《中国的全球化选择与对策》,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③程光泉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④刘曙光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98页。
    ①参见刘曙光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107页。
    ②[美]阿尔弗雷德.阿曼著:《印地安纳全球法律研究杂志》(英文版)1993年第1期“导言”部分。转引自冯玉军著:《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③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④ Louis Favoreu, "Constitutional Review in Europe." Constitutionalism and Right:The Influ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broad,ed.by Louis Henkin and Albert J.Rosenthal, Colunbia University Press,1989转引自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⑤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①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②同前引书,第118页。
    ③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④廖克林:《宪法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⑤吕乃基:《论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载《科技导报》1997年第2期。
    ⑥同前引文。
    ①吕乃基:《论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载《科技导报》1997年第2期。
    ②参见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7-78页。
    ③刘曙光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者:《人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冯舜华、杨哲英、续坡岭等著:《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经济科学出版补2001年版,第124页。
    冯舜华、杨哲英、徐坡岭等著:《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吴敬琏著:《转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参见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载《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①毛寿龙、李梅著:《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4、110页。
    ②刘永佶著:《民主中国法制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146页。
    ③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5页。
    ④刘永佶著:《民主中国法制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⑤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40页。
    ①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载《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①参见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载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版。
    ②参见陈荷夫著:《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④张云筝:《全球化与民主进程》,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⑤李棕著:《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
    ⑥[美]乔治.索罗斯著:《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①刘军宁著:《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999年版,第148页。
    ②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 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③[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杨冬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④参见黄云静:《国际环境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社会转型》,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WTO法律体系框架的主要原则有非歧视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权利义务平衡原则、透明和可预见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激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参见唐民皓主编:《WTO与地方政府管理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1页。
    ②参见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③刘福兴:《社会转型和大众的政治参与——英国个例分析》,载《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④李路曲:《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参与》,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年第4期。
    ⑤转引自姬虹:《美国黑人的政治参与——以2002年美国中期选举为例》,载《国际观察》2003年第5期。
    ⑥[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页。
    ①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②[法]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行动与世界体系》,庄晨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③中国主张“和谐世界”的理念,很多学者认为,“和谐世界”理念即是中国对于全球治理话语的一种本土表达,二者存在内在的契合。参见刘雪莲:《论全球治理中和谐世界的构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俞正樑、陈玉刚、苏长和著:《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①滕世华:《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政府改革》,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②[法]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行动与世界体系》,庄晨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①滕世华:《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政府改革》,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②[秘]马里奥·瓦尔戈斯·略萨:《全球化、民族主义与文化认同》,于海青编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③同前引文。
    ④陈心刚:《全球治理依托于人类秩序——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林尚立教授》,载《理论参考》2007年第5期。
    ①[英]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部分。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部分。
    ③参见刘茂林、仪喜峰:《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①仕剑涛:《在一致与歧见之间——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问题》,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美]路易斯·亨金著:《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部分。
    ②[美]杰克·唐纳利著:《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导论第1页。
    ①参见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①根据联合国宪章成立的人权机构有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人权委员会、联合国秘书处人权中心,根据《国际人权公约》成立的有关人权机构有人权事务委员会、经济文化权利委员会、其他专业性的全球人权机构有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禁止酷刑委员会、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国际劳工组织。参见刘杰著:《国际人权体制——历史的逻辑与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版。
    ②汤姆.J.法雷:《联合国与人权》,载《联合国研究资料》第17辑,第4页。
    ③以前加入的还有:《日内瓦红十字公约》、《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议订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参见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①冯玉军著:《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②[美]阿布杜拉.艾哈麦德.安—纳依姆:《跨文化角度中的人权——共识的要求》,费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转引自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③李步云著:《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9-442页。
    ④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243页。
    ⑤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⑥冯玉军著:《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① Mary Robinson Human Right at the Dawn of the 21 Century,15HRQ629(1993),P.633.
    ②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③参见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4页。
    ④韩大元、王世涛:《“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宪政体制的整合》,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2期。
    ⑤转引自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①莫纪宏、宋雅芳:《论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宪法的关系》,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1.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郑杭生等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陈晏清主编:《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张晋番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杨桂华著:《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刘祖云著:《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理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
    10.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严强编著:《社会发展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刘茂林主编:《宪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4.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15.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7.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中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胡绳著:《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20.沈亚平著:《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郑永流、刘茂林等著:《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发展》,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22.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肖北庚著:《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7.沈宗灵主编:《法学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8.肖秀梧主编、刘茂林等副主编:《中国宪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秦前红著:《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将碧昆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世界各国宪法大全》,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33.袁峰著:《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4.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武步云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王勇飞等主编:《中国法理学研究总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蒋碧昆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38.刘茂林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40.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何华辉著:《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2.江国华著:《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3.高全喜著:《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论现时代的政法及其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44.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曾广载编著:《西方国家宪法和政府》,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版。
    46.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4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俞子清主编:《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修订版。
    49.《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
    50.《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1.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2.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3.谢晖著:《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5.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7.刘茂林著:《宪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蔡定剑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9.刘小枫选编:《施密特与政治法学》,三联书店2002年版。
    60.程光泉著:《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1.刘曙光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冯玉军著:《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3.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4.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5.丁一凡著:《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66.冯舜华、杨哲英、徐坡岭等著:《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吴敬琏著:《转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王振中主编:《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69.毛寿龙、李梅著:《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0.刘永估著:《民主中国法制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1.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2.陈荷夫著:《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3.李棕著:《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74.刘军宁著:《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5.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 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6.唐民皓主编:《WTO与地方政府管理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俞正樑、陈玉刚、苏长和著:《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刘杰著:《国际人权体制——历史的逻辑与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版。
    79.冯林主编:《中国公民人权读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80.白桂梅主编:《国际人权与发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1.李步云著:《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3.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日]富永健一著:《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德]沃尔富冈·查普夫著:《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5.[英]肯尼思·惠尔著:《现代宪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德]冯·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9.[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英]彼得·斯坦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盛葵阳等译:《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2.[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3.[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6.[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7.[法]西耶斯著:《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冯棠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8.[英]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二、三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9.[德]卡尔·施密特著:《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德]何梦笔主编:《秩序自由主义》,董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杜赞齐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赛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R·M·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4.[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蔡鸿滨、桂裕芳翻译,海南出版社2000版。
    25.[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意]马基雅维里等著:《西方四大政治名著·政府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美]丹尼东·贝尔:《资本主义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29.[英]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0.[英]齐格蒙特.鲍曼著:《全球化》,郭国良、许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1.[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2.[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3.[美]乔治.索罗斯著:《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4.[英]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杨冬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5.[法]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行动与世界体系》,庄晨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英]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38.[美]路易斯·亨金著:《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9.[美]杰克·唐纳利著:《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廖克林:《宪法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2.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重构》,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3.王三秀:《社会转型与宪政秩序的构建》,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7期。
    4.蒋碧昆、刘茂林:《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载《法商研究》1994年第2期。
    5.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6.刘茂林:《宪法学中若干问题的系统论思考》,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7.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和出路》,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8.刘茂林:《宪法学与宪法秩序》,载《法治时代》1991年第2期。
    9.余伟:《宪政秩序论略》,载《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王向明:《试论中国宪法关系和宪法规范》,载《当代法学》1998年第3期。
    11.谢祥为:《法律权威简论》,载《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7期。
    12.郑贤君:《宪法至上与权威合法化》,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1期。
    13.周叶中:《论宪法权威》,载《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2期;
    14.周叶中:《再论宪法权威》,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15.王广辉:《宪法权威论》,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6.蒋伟:《关于宪法权威的产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7.刘茂林:《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18.冯果:《宪法秩序下的经济法法权结构探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9.刘茂林、梁成意:《紧急状态入宪的宪法学思考》,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0.朱富强:《三位一体的人类合作之扩展秩序——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原理之述评》,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
    21.朱娟:《作为自发秩序的“人肉搜索”——哈耶克二元社会秩序观的进路》,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22.刘茂林、仪喜峰:《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23.蔡继明:《中国的经济转型: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4.刘瑞:《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5.王娟:《世界径济转型友其对我国的影响》,载《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年第7 期。
    26.张建君:《论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27.裴小革:《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8.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道路:过程及特征》,载《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29.袁方成:《我国政府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与前瞻》,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30.刘杰:《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31.周莉、王敏:《试析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公私观念的变革及其现实意义》,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
    32.俞伯灵:《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基于新中国60年的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33.牛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载《领导之友》2008年第4期。
    34.迟福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改革》,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2期。
    35.吴锦旗:《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伦理精神构建》,载《探索》2000年第6期。
    36.孙景宇:《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7.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载《学术探索》2001年
    第6期。
    38.桂宇石、张扩振:《关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概念》,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6期。
    39.袁祖社:《中国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与“市民社会”公民独立经济人格的模塑》,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0.王克稳:《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41.郑贤君:《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42.郭定平:《当代政治转型理论的背景与逻辑》,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3期。
    43.邹东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载《学习时报》2008年5月21日。
    44.江国华:《宪法: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5.苗连营、王圭宇:《地方“人格化”、财政分权与央地关系》,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46.任剑涛:《宪政分权视野中的央地关系》,载《学海》2007年第1期。
    47.黄陵东:《也谈“文化转型”问题》,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
    48.叶志坚:《文化类型探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49.韩宇宏:《略论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载《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50.齐宏亮:《检讨儒家伦理现代性的视角——<儒家论理与中国文化转型>评介》,载《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51.郑贤君:《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体系及演进特征》,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52.王国红、沈友军等:《20世纪最大的思想遗产》,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53.朱福惠、范毅:《略论宪法产生的文化条件》,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
    54.任喜荣:《论宪法发展研究的文化取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5.俞可平:《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蔡拓:《全球化提出的挑战》,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蔡拓:《中国的全球化选择与对策》,载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59.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载《世界经济》2003年第10 期。
    60.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载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版。
    61.张云筝:《全球化与民主进程》,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2.黄云静:《国际环境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社会转型》,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63.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4.刘雪莲:《论全球治理中和谐世界的构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5.滕世华:《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政府改革》,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66.任剑涛:《在一致与歧见之间——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问题》,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Alan M.Kantrow (ed.),Sunrise sunset:challenging the Myth of Industrial Obsolesence, John Winley&Son,1985,P.53-68.
    2.Louis Favoreu, "Constitutional Review in Europe," Constitutionalism and Right:The Influ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broad,ed.by Louis Henkin and Albert J.Rosenthal, Colunbia University Press,1989.
    3.Mary Robinson Human Right at the Dawn of the 21 Century,15HRQ629(1993),P.6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