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均无配偶的两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登记结婚而组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共同生活伴侣关系者,构成本文所讨论的非婚同居。“非婚同居”这一中性、客观的表述得来不易。长期以来,该问题要么被学术界简化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弥散在传统议题的宏大叙事中,要么被以往的婚姻家庭立法冠以“非法同居”之名,或将其与“事实婚姻”划等号。但随着非法同居的称谓被取消,事实婚姻的认定范围也不断缩减,我国法律对于非婚同居关系“不保护、不干预、不惩罚”的漠视态度正式形成。社会现实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的关注,相关法律的适用困境也凸显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和立法改进的意义。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构建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亲子关系三大板块以及内部效力和外部效力两个层面,其价值取向的确立、立法模式的选择与具体制度的设计都离不开对我国同居实践的考察和对域外立法经验的借鉴。在我国未来的非婚同居立法中,区别对待与价值中立原则、尊重自治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以及保护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应成为权利义务设置的价值取向;“区别于婚姻的事实同居”模式应成为现阶段的模式选择;仅对与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身关系作出规范应作为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分别所有制为基础、共同所有制为例外”的同居财产制以及“原则上否定、条件上限制”的有限救助制度应成为法律调整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规制重点;改进婚生推定制度和保障所有子女平等的法律地位应成为同居立法与亲子法改革的共同目标。
The relatively stable relationship that a couple of partners who are not married butlive together is called concubinage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expression of “nonmaritalcohabitation” which is neutral and objective is difficult to be born. For the long time,the issue has either been simplifi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byacademic circles and hidden behind the traditional issues, or has been entitled with“illicit cohabitation” by traditional families, or equaled with “de facto marriage”. Withthe cancel of concubinage, the standard change of de facto marriage has been lack oflogid and science.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leads to people’s attentions to issues ofnonmarital cohabitati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the plight of the value of academicresearch and legislation to improve the significance. The legal system of non-maritalcohabitation involves personal relations, property relations, and the three sections of the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internal validity and external effectiveness of twolevel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value, the legislative model selection and systemdesign are inseparable from China cohabitation practice visits and draw on theexperience of extraterritorial legislation. Treated differently and the value of theprinciple of neutrality, respect for the autonomy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justice and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the best interests principle should be the valueorientation of China's non-marital cohabitation legislation;"different from marriage tocohabitation" mode should be the choice for our country at this stage of non-maritalcohabitation legislation;Only regulating the highly connected couples personalrelationship should be the basic line of legislation;The issue of cohabitation legalproperty system and the "In principle, the negative, conditions, restrictions on formaldistinction between" limited relief system should be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e legislationof non-marital cohabitation;Determining the new form of the parent presumptionsystem and giving all children equal legal status should be the common aim of the legislation of non-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the reform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
引文
①[南]佩特·沙切维奇.婚姻外的同居关系:南斯拉夫的经验[J].法学译丛,1983,2:40.
    ①焦津洪序.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尾页.
    ①王洪.婚姻家庭热点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①参见仲伟珩.法律概念初论.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中德法学学术论文集
    (第二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1~194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页.
    ③朗文英汉双解词典.郑荣成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第248页.
    ④Cohabit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Cohabitare,其词根habit与live,dwell(居住)同义,前缀co,con表“一同、一起”之意。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64页.;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50页.
    ⑥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⑦[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M].张建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①参见孟令志.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J].法商研究,2001,1:66~67.
    ②陈棋炎等.民法亲属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第136页.
    ③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2、295页.
    ①参见李洁珍.同居现象法律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4,10:5.
    ②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③吴国平.非婚同居的概念与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9,4:49.
    ①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①[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M].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②《埃塞俄比亚民法典》对同居关系至今仍使用“非法同居”的称谓,对于这部细致规定了“非法同居”各类法律关系的优秀民法典而言,我们对其称呼只能表示遗憾。但从该法典第709条的表述可知,第708条所指的“非法同居”即属于本文所探讨的非婚同居。
    ③法国民法典(上册)[M].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4页.
    ④参见[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3.注[27].
    ⑤[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⑥例如是否共用一个银行账户,个人物品是否在一起,每周有几晚上同住,相互扶助的情况,共同财产的累积情况等等。
    ⑦[日]野野山久也.美国的离婚、再婚和同居[M].杜大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第221~222页.
    ⑧[南]米兰·波萨纳茨.非婚姻家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⑨[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49~53页.
    ⑩[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3.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3.
    ②例如,新西兰1976年《财产关系法》列举了九个判定“事实关系”的因素,但司法实践对其的取舍选择引起了法律适用不确定性的争议。有时,一个案件设想的结果都有可能影响法院对这种关系的定性。参见
    [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3.注[28].
    ③这两部单行法都规定同居者必须与死亡的伴侣共同生活至少两年才能依法主张权利.而2005年的《民事伴侣关系法》已将同性伴侣间的权利义务纳入英国现行法体系。
    ④参见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6~37.
    ①沙永梅.在实施与法律之间: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万鄂湘.民商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483页.
    ②参见[日]我妻荣、有泉亨.日本民法·亲属法[M].夏玉芝译.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③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278页.
    ④江平、王家福.民商法学大辞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转引自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页.
    ⑤参见张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J].中山大学学报,1999,2:96~97.
    ⑥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5.
    ⑦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⑧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129.
    ⑨刘红芬.非婚同居的立法思考.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08页.
    ①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②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③阚凯.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冲突与调和[J].学术交流,2010,5:42.
    ①何群.婚姻、同居、生活伴侣辨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3:136.
    ②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学术界关于婚意是否影响非婚同居的成立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以张民安先生为代表的“必要说”,认为非婚同居必须是无婚意的非婚结合;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可归为“非必要说”,认为有无婚意不影响非婚同居的成立,试婚同居、搭伴养老等形式的同居都属于非婚同居。
    ④[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⑤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 No.1,2004,pp120.
    ①张影.非婚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与归属[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2:74.
    ②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6.
    ③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88~101.
    ④[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⑤[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3页.
    ⑥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⑦《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709条。前已述及,此处的非法同居即是本文所称的非婚同居。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6.
    ⑧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①于静.比较家庭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②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③参见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73.
    ④[南]佩特沙切维奇.婚姻外的同居关系:南斯拉夫的经验[J].法学译丛,1983,2:45.
    ⑤参见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①参见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6.
    ②持相同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可另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张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J].中山大学学报,1999,2:97.;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③张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J].中山大学学报,1999,2:97.
    ①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92页.;杨遂全等.婚姻家庭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97页.;夏吟兰.事实婚姻的承认与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1年1月30日,第3版.等等。这里需要指出,本文采事实婚姻的通说概念,即事实婚姻双方当事人符合结婚实质要件,而仅是欠缺形式要件。因为事实婚姻具有婚姻的一切效力,若不以结婚实质要件为认定依据,就等于在事实上承认了违法的两性结合,这与婚姻立法的宗旨相违背。故采取这样的法律解释更具有合理性,也与司法解释的一贯立场相符。
    ②于海涌.中国事实婚姻法律地位研究—兼评最高法院历年关于事实婚姻的司法解释[A].梁慧星.民商法论
    丛(第18卷)[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第356页.
    ③杨大文.新婚姻法释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④参见于海涌.中国事实婚姻法律地位研究—兼评最高法院历年关于事实婚姻的司法解释[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18卷)[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第356页.
    ①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3~24页.
    ①尽管非婚同居不构成婚姻,但出于对弱者的特殊保护,在某些关系上,许多国家的立法常常将非婚同居关系比照夫妻关系处理。例如,美国法上规定,当发生家庭暴力时,夫妻和同居者都可依照《1996年家庭法》向法院申请占有及不妨害命令。参见于静.比较家庭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0页.前文已述及,英国也存在相关的法律。
    ②王金利、朱强、李益.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之比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
    ①参见巫昌祯.婚姻家庭法新论—比较研究与展望[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1~164页.;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王金利、朱强、李益.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之比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
    ③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④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0.
    ⑤参见夏吟兰.事实婚姻的承认与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1年1月30日第3版.
    ⑥张莹.论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之构建——以比较法研究为基础[D].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第4页.
    ①详见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5页.
    ②从1957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陆续有十几个司法解释涉及非法同居关系,1989年到1994年比较集中。《89年若干意见》这一不长的司法解释中,共11次提及“非法同居”。但是,1994年以后只有一个司法释涉及非法同居,即2000年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其中第240个案由是“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纷”。新《婚姻法》实施后,“同居关系”的用语完全替代了过去的“非法同居”。参见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①[南]波萨纳茨.非婚姻家庭[M].张大本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②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96页.
    ③[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另见Blossfeld and Rohwer(eds), The New Role of Women Family: Formation in ModernSocieti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5, p.56~76.
    ①另据零点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大连、西安六大城市的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婚同居现象将会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参见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浙江学刊,2005,2:
    201~208.
    ①参见潘绥铭、白威廉、王爱丽、劳曼.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②参见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29~230页.
    ①参见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29~230页.
    ②参见齐麟.对同居现象的探讨[J].西北人口,2005,3:50.
    ③例如:“江苏、浙江、上海、广州、北京等50余所大学的4019名男女大学生抽样调查”、全国妇联2002年“全国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上海-杭州非婚同居调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长沙、成都6大城市高校调查”、“2003年20~30岁未婚青年调查”、“2003年深圳流动人口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调查”等。详见迟书君等.新型城市移民——2003年深圳流动人口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34页;徐安琪.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J].青年研究.2003,7;袁浩淇.传统还是非传统?—对116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3,4:17~22;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38页;雪燃.浅尝青果滋味——大学“同居”调查手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5页.另有一些社会调查涉及同性伴侣生活状况,例如:2007年“西安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的“2007年中国同性恋状况调查”、上海大学刘达临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在1991~1992年5月间完成了跨全国6个地区的同性恋调查、李银河研究员的同性恋研究调查,等等,不一而足。详见王浩.对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熊金才.他国民事伴侣关系效力之中国认可与公共秩序保留[J].太平洋学报,2008,4;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
    ④何群.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4.
    ⑤杨遂全.第三人侵害婚姻家庭的认定与处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①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203.
    ②参见钱叶卫.非婚同居性行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3:34.
    ③参见“上海社科院:本市‘80后’初次性行为年龄提
    ①参见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44.
    ②参见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203~204.
    ①参见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48.
    ①See Treas,J.,“How Cohorts,Education,and Ideology Shaped a New Sexual Revolution on AmericanAttitudes toward Nonmarital Sex,1972-1998”,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2,45,p,267~282.
    ②[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③[美]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④[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⑤[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6页.
    ①[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编.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②有调查统计显示,在苏南地区外来的打工女工中,40%有婚前性行为或非婚同居经历,在广州外来打工女工中,60%有婚前性行为或非婚同居经历。参见傅芳.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0页.
    ①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47.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②参见北京晨报[N].2001年3月12日.
    ③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①参见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203~204.
    ①参见[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②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3页.
    ③[美]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M].李银河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6页.
    ④[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⑤参见王浩.老人再婚牵手健康[J].家庭医药,2005,8:4.
    ⑥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9页.
    ①See Cherlin,A.J.,“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Family,2004,66, p.848~861.
    ②Stephen M. Cretney, Judith M. Masson, Rebecca Bailey-Harris: Principles of Family Law,7thEdition, Sweet&Maxweel,2003, p.3.
    ③[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M].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④有关离婚率最为科学的计算方法应是当年的离婚对数与同期配偶健在的已婚夫妇对数的比率,但该方法所需的统计数据很难准确获得。因此,本文中的离婚率以国际上通行的更能直观揭示婚姻内在规律性的离婚率统计方法计算,即当年的离婚总量与当年的结婚总量之百分比,而没有采用民政部门所公布的粗离婚率之数据(当年离婚对数与当年平均人口数之千分比)。
    ⑤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4,6:40.
    ⑥参见[英]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4页.
    ①而20~29岁年龄组同居者占全部同居人口的14.3%。参见透视当今性态种种[A].中国性革命论文集[C].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转引自齐麟.对同居现象的探讨[J].西北人口,2005,3:50.
    ②参见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39页.
    ③参见“上海社科院:本市‘80后’初次性行为年龄提前”.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706/453779.html2011-7-7访问
    ①房庆山.论非婚同居合同[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23.
    ②参见郑小川,于晶.亲属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③[英]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7页.
    ①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②[英]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4页.
    ③40岁以上的离婚女性尤其不易再婚,这不仅因为符合其择偶条件的男性很少,也因男人更愿意找比他们年龄小的伴侣。参见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1页.
    ④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1页.
    ①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2~213页.
    ②[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8页.
    ③“核心家庭”主要指“社会上承认的夫妻与孩子的聚居和合作”家庭。[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页.
    ①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9页.
    ②数据来自《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6-10/2335629. shtml,2011-6-18访问.
    ③曾利明.“中国有960万65岁以上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中国新闻网(北京),2010-02-06访问.
    ④如果一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该国便为老年型国家。参见朱步楼.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唯实,2007,10.
    ⑤参见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⑥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4页.
    ⑦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型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更高达56.1%。专家预计,至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2亿的空巢老人。参见现代保健报[N].2009-09-15,第4版.
    ①其中未婚者212万人,离婚者84万人,丧偶者3885万人。参见常素巧等.婚姻家庭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
    [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②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权威数据显示:上海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是238.5万,丧偶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36%。参见谭琳等.“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l.
    ③参见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39页.
    ①参见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4.
    ②武秀英.审视与沟通——非婚同居现象的法律评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7:113.
    ①参见孟令志.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8,4:9.
    ②参见傅芳.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0页.
    ③参见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4~125.
    ④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4.
    ⑤我国学者2000年对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农村男性老人年医药费支出平均226元/人,而女老年妇女仅为156元/人。大量的农村女性老人还存在着“有病无钱看”的现实难题。参见张洋勇.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⑥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①参见孟令志.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8,4:8.
    ②参见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7页.
    ③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76页.
    ④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5.
    ①参见王胜明,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立法资料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②参见王浩.老人再婚牵手健康[J].家庭医药,2005,8:4.
    ①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1.
    ②参见丁士军,陈传波.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老年人保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③参见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4.
    ④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15205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有关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问题的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妇女的主要生活来源分别是:劳动收入(占21.1%),离退休金(占2.7%),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占72.7%),社会保险或救济(占1.3%),其他(占2.2%)。而农村男性老人同项目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0.1%、9.6%、46.2%、2.2%、1.8%。参见杜鹏,武超.1994~2004年我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6,2.
    ⑤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3.
    ⑥孟令志.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8,4:9.
    ①参见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5.
    ②参见谭琳,徐勤,朱秀杰.“搭伴养老”:我国城市老年同居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J].学海,2004,1:125.
    ③武秀英.审视与沟通——非婚同居现象的法律评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7:113.
    ④See K. Kiernan,“Cohabitation in Western Europe: 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A. Boothand A. C. Crouter (eds.), Just living Togerther: Implications of Cohabitation on Families,Children, and Social Policy, Mahwah, NJ:Erbaum,2002,p.3~30; K. Kiernan and V. Estaugh,“Cohabitation, Extra-Marital Childbearing and Social Policy”, Occasional paper No.17, London:
    Family Policy Studies Center,1993; Kathleen Kiernan,“Family Chang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in M. David (ed.), The Fragmenting Family: Does it Matter? London:IEA Health and WelfareUnit,1998,p.53.
    ①See Kathleen Kiernan,“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 Western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3.
    ②See Kathleen Kiernan,“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 Western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1~12; R.K. Raley,“Inceasing Fertility in Cohabiting Unions: Evidence for the Second Demographic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hy, Vol.38,2001,p.59~66.
    ③Patrick Heuveline&Jeffrey M. Timberlake,“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Family Formation: TheUnited Stat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Family,Vol.66,2004,p.1214~1230.
    ①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42页.
    ②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③See Cherlin,A.J.,“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lnerican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Family,2004,66,p.848~861.
    ④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32页.
    ①[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②王坤.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损害的法律救济[J].河北法学,2009,7:148.
    ③王坤.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损害的法律救济[J].河北法学,2009,7:148.
    ④[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①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4~285页.
    ②姘合是在罗马社会就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同居形式,是指那些没有正式配偶的男女以永续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由于罗马法对正式婚姻设有种种限制,使有些想成为夫妻的男女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成婚,于是就采取了这种事实结合的方式。自共和早期以来,姘合就被视为伴随婚姻形式、反映两性关系的又一基本制度。大多数姘合关系都是高地位的男人与低地位的女人结成的,这种关系可以被男方随意终结。到共和晚期,姘合又逐渐成为那些不想结婚但又想有定期性伴侣的独身男人采用的对婚姻的替代物。因为婚姻的形成需要提供嫁妆和彩礼,财产安排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那些很难或不可能履行这些条件的人宁愿选择与姘妇生活在一起。姘合在士兵中尤为盛行,他们在服役期间不能结婚,就经常与穷人家的女儿同居。和婚姻一样,姘合也受到社会地位的限制。罗马法用婚姻维护严格的等级界限,而姘合却主要是自由男人的特权。罗马法区别姘合与婚姻的试金石是“婚姻待遇”(hornor matrimonii),有它存在就是婚姻,反之则为同居。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罗马法越来越倾向于缩小姘合与婚姻之间的差异,到后期罗马法中,姘合可以发展成婚姻,如果双方开始用婚姻待遇来对待对方。参见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09页;彼得罗·彭凡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4页;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90页;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126~129页.
    ①尽管现今的非婚同居具有矫正和背叛传统婚姻之弊端的性质,是人们积极、理智和审慎地处理男女关系的一种方式,于法律后果上和本质上皆有别于古罗马时期的姘合——后者只是人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两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都是婚姻关系以外的被所在社会广泛认可的家庭形式。参见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9~170页.
    ②张学军.美国普通法婚姻的起源和兴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4):130.
    ③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④有学者指出,基督教教会实际上是想在它的道德规范中除掉“同居”这个不太光彩的字眼,而代之以“婚姻”的神圣名称,哪怕是不正式的、秘密的婚姻。但事实表明,教会变同居为婚姻有时只是一厢情愿,世俗社会中的人并不乐意这样做。例如,王室习惯用同居关系来填补情感需要、避免后代竞争、保持家族和谐;贵族视同居为纯粹的私人事务而无需考虑家庭意愿和政治因素,也可以不受财产继承和解除规则的限制;对于担任教职的教士来说,独身原则剥夺了他们结婚的权利,用禁欲主义的原则去压制本非圣贤的普通人的性欲,必然会引起变相的抗拒,导致非婚同居的普遍;最后,对于没有财力结婚的穷人来说,同居是他们避免交结婚税而长久结合的唯一选择。参见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130~140页.
    ⑤[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9页.
    ⑥See Treas.J.,“How Cohorts,Education,and Ideology Shaped a New Sexual Revolution on AmericanAttitudes toward Nonmarital Sex,1972-1998”,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2,45,p.267~282.
    ⑦参见於兴中.自然法学与法的神圣化和世俗化[J].法律科学,2002,3:23~25.
    ⑧参见张兰星.宗教改革家的婚姻观及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⑨See Thornton A.,“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9,51,p.873~893; Kraaykamp,G.,“Trends and Countertrends in SexualPermissiveness:Three Deeades of Attitude Change in the Netherlands1965-1995”,Journal ofMarriage and the Family,2002,64,p.225~239.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91页.
    ②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5.
    ③在我国局部人群中流行的佛教道教多持因缘论的观点,较少评判对错,因为对错源于心性,其对性的禁忌远不如西方宗教般严格。加之民间信仰者多为暂时寻求精神安慰,信仰本身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并不显著。
    ④[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M].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⑤[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8页.
    ⑥[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
    ①因社会转型之文化冲击而引起的“反叛式”非婚同居现象激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曾出现。那些受到新思潮洗礼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接受了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禁锢,随之对旧式伦理道德展开了猛烈而持续的批判,现代性爱观念成为当时“人”之存在的一个标尺。出于对婚姻生活中情感融洽的重视,民国时期已有人主张“试婚”。在那个战乱不已的年代,乱世男女离合更属寻常,当时报纸上登载同居启事或宣布脱离同居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与结婚广告杂然并陈,蔚为大观。在一些的新时代的青年男女看来,非婚同居并非羞耻的事,基于自由恋爱的感情远比婚姻仪式和名份更能代表“婚姻生活”的神圣性。尽管其角色不符合封建伦理道德和当时法律的规定,却似乎更符合那个社会的情理标准。参见余华林.现代性爱观念与民国时期的非婚同居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0~29.
    ②[法]热内·居伊昂.性与道德[M].李迈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③参见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④性革命以破除性压抑、性虚伪和倡导性自由为宗旨,是性科学、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人文主义各种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场遍及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对传统性行为规范的反叛中,“性科学和性教育得到普及,性的神秘感进一步被破除,性被当成一件自然而平常的事被人们接受;性行为在夫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性的生殖功能和快乐功能彻底分离,为快乐而追求性成为人们性行为的主要目的;异常性行为受到社会的宽容,妇女的性权利受到尊重”。传统的婚姻形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性权利的话语得以形成。参见李拥军、周绍强.从意识到话语:性权利观念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脉络[A].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2:72;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22页.
    ①武秀英.对“试婚”同居的道德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2005,5:86.
    ②参见[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10~111页.
    ③晏振宇.城市青年试婚现象成因[J].45.
    ④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23:22.
    ⑤参见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44页.
    ①参见[美]W·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49页.
    ②参见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45~46.
    ③全国妇联在《婚姻法》修正过程中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已婚而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人占成年人总数的4.2%,占已婚者的4.6%。而在农村这种情况占成年人总数的6.9%,占已婚者的7.5%。11%的人认为结婚没有必要进行登记,城市居民认为结婚不必登记的占6.1%,农村则高达15.9%。可见,农村社会对于“事实婚姻”型的非婚同居接纳度高于城市。参见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④[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⑤[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7页.
    ①参见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04页;[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靳建国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第105~106页.
    ②肖红.试婚:现象透视与法律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5,4:143.
    ③晏振宇.城市青年试婚现象成因[J].第46页.
    ④晏振宇.城市青年试婚现象成因[J].第46页.
    ⑤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46.
    ⑥[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页.
    ⑦陈奔.从美国家庭变革看其基本价值观[J].厦门大学学报,1996,2:19.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②[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靳建国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
    ③参见[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第2卷)[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550页.
    ④See Patricia Morgan.“Marriage-Lite: 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London: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Civil Society,2000, p.6.
    ⑤武秀英.对“试婚”同居的道德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2005,5:91.
    ⑥参见郑中等.女性同性恋抚养子代的国际现状和启示[J].生殖与避孕,2009,7:474.
    ⑦据民政部各年度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近十年来的结婚登记对数基本呈平稳下降趋势。而此期间的人口调查却显示,每年适龄结婚的人数并没有下降,只是结婚登记数在逐年下降。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参见民政部各年度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⑧参见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4~65.
    ①[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8页.
    ②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4.
    ③李拥军.性权利与法律[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④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1~255页.
    ⑤陈奔.从美国家庭变革看其基本价值观[J].厦门大学学报,1996,2:17.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06页.
    ②See Sue Cartledge and Joanna Ryan(eds.),Sex and Love.New Thoughts on Old Contradictions,TheWomen’s Press,London,1983,p.1.
    ③参见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83页.
    ④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74.
    ⑤参见翟同祖.翟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2~73页.
    ⑦[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①参见唐绍洪.婚姻家庭的理性与非理性[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第59页.
    ②[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③See Treas,J.,“How Cohorts,Education,and Ideology Shaped a New Sexual Revolution on AmericanAttitudes toward Nonmarital Sex,1972-1998”,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2,45,p.267~282.
    ④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8页.
    ①[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②[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
    26页.
    ③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1~332页.
    ④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
    153页.
    ⑤参见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4,6:36.
    ⑥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①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②齐麟.对同居现象的探讨[J].西北人口,2005,3:51.
    ③[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④Sarantakos,“Living Together in Australia”,1984.转引自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9页.
    ⑤[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9~60页.
    ⑥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①艾维兰·莱赫尔.离婚之经济学.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②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第242页.
    ③参见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72.
    ④孙建江,吴亚晖.民事结合制度对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冲击[J].法学,2005,10:87~93.
    ⑤[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⑥重庆结婚情侣少3成房子分太清不如同居不结婚.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828/554569.html.访问日期:2011-8-28.
    ⑦参见[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①See Barlown Anne, Jamesnn Grace: 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21stCentury Britain.The Modern Law Review,2004,67(2), p.160.
    ②参见周伟.国家与婚姻:婚姻自由的宪法之维[J].河北法学,2006,12:17.
    ①王洪.婚姻家庭热点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②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③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④参见刘伯红.女性权利——聚焦婚姻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
    ⑤参见王胜明,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立法资料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86、
    289页.
    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双方均为外国人,要求在内地办理结婚登记的,如果当事人能够出具《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的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以及当事人本国承认其居民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效力的证明,当事人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具有办理涉外婚姻登记权限的登记机关应予受理”。这种对外国人“开绿灯”的结婚登记政策对内地居民有失公平。参见张迎秀.结婚登记制度之重构[J].法学杂志,2010,3:54.
    ⑦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案例评析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①参见李洁珍.同居现象法律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4,5:55~59.
    ②参见钱叶卫.从非婚同居现象看我国婚姻制度的立法缺陷[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91~92.
    ③马亿南.《婚姻法》第32条实证研究.夏吟兰、龙翼飞主编.和谐社会中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重构——纪念《婚姻法》修订五周年[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页.
    ④在裁判离婚的法定理由方面,无过错离婚将“婚姻无法挽回之破裂”作为唯一要件,减少了因举证对方过错而采取侵权方式收集证据的情形以及双方在法庭上的互相指责与串通伪证,真正实践了自由与平权离婚主义的理念。既然婚姻的亲密关系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那在情感已退却的困境中就需要退出机制这一“安全阀”,而且退出的越便捷就越“安全”——这样的离婚体制看来更能被即将进入婚姻的双方接受。而且,现代社会中,法律也不可能强迫一对不愿在一起的夫妇共同生活。
    ⑤司法实践中,多数离婚当事人因“性格不和”、“经常争吵”等无法共同生活,而对“感情是否破裂”的认定依据仅有“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与“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两项规定,使得法庭做离婚判决时格外地谨慎。只要一方坚持不同意离婚,法院多不会做出离婚判决。
    ①[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②波斯纳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高阶段的非婚同居关系与无过错离婚已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无过错离婚把为生育孩子结成的婚姻转变成了可随意解除的婚姻合同,而从同一立场上看,消除了非婚生子女的权利残缺也就把生了孩子的同居等同于正式的婚姻”。因而,从婚姻解除与促使非婚同居的互动增长角度来看,无过错离婚的施行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3页.
    ③如果婚姻法的补偿制度更加合理,注重对期待利益损失的补偿,避免经济强势方从解除婚姻的行为中获利,那么可以预期,同居现象可能会减少,或仅作为个人喜好或者试婚的方式。婚姻将成为更可靠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0、158页;第197~198页.
    ①[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②[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5~146页.
    ③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2~283页.
    ④[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0~221页.
    ⑤[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8~200页.
    ①[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②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③[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④See Posner, R.“Should there be Homosexual Marriage? And if So, Who Should Decide?”HarvardLaw Review,1997(5), Vol.95, p.1578.
    ⑤[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14~415页.
    ①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9.
    ②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8页.
    ③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①See Garrison Marsha: Is Consent Necessary? An Evaluation of the Emerging Law of CohabitationObligation. UCLA Law Review,2005, p.839~842.
    ②See Kathleen Kiernan. 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 WesternEurop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12.
    ③[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④See 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p.92.
    ⑤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⑥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⑦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①See Anne Barlow, Simon Duncan, Grace James and Alison Park,Cohabitation, Marriage and the Law[M].Oxford, Hart Publishing,2005.p.17.
    ②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③参见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④参见[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⑤[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①详见1989年《司法部公证司、民政部婚姻管理司关于形成“事实婚姻”的当事人申办未婚公证问题的复函》和1990年《司法部公证司关于不能为“事实婚姻”当事人出具夫妻关系公证书的复函》。转引自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1~102页.
    ②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③参见钱叶卫.非婚同居性行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3:34.
    ①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②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6.
    ③参见[德]米夏埃尔·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Z].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7~158.
    ①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4~15页.
    ②在涉及住房的案件中,双方共有房屋的2例(7.7%),男方所有的13例(50%),女方所有的1例(3.8%),一方父母所有的各1例(7.7%),男方享有承租权的2例(7.7%),双方各自租房的1例(3.8%)。在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年审理的33例非婚同居上诉案件中,双方共有房屋的1例(3%),男方所有的7例(9%),女方所有的2例(6%),一方父母所有的共20例(61%),男方享有承租权的3例(9%)。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14页.
    ③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④在北京市二中院2002年审理的11例涉及共同财产分割的非婚同居上诉案件中,平均分割的有6例
    (54.5%),女方多分的有1例(9.1%),男方多分的有4例(36.4%);而在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2002年审理的33例涉及共同财产分割的非婚同居上诉案件中,平均分割的有21例(63%),女方多分的有5例(15%),男方多分的有4例(12%)。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6页.从福建省两中院的调查来看,均分财产也是分割的主要原则,其应用率达到50%以上。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9页.
    ⑤哈尔滨的调查中,未进行财产约定的占同居关系的97%,只有1例采用分别财产制。北京未进行财产约定的占76.9%,约定同居后所得采用部分共同财产制、部分分别财产制的只有1例,占3.8%;有5例案件未涉及财产制形式,占19.2%;在福建省两中院的调查中,没有一起同居案件进行了财产约定。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页;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9页.
    ①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②See Bowman,Cynthia Grant.Social science and legal policy:the case of heterosexualcohabitation[J],Journal of Law&Family Studies,2007,3,p.921; Scott M.Stanley,Sarah W. Whitton&Howard J.Markman. Maybe I Do: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Premarital or NonmaritalCohabitation[J].FAM.ISSUES,2004,25,p.509;p.513.
    ③[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①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②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9~100页.
    ③参见王旭霞.多层次家庭规制体系之一——非婚同居的历史考察及重构[J].兰州大学学报,2009,2:101~102.
    ④孙若军.争取男女平等反对家庭暴力.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①罗妮.同居暴力离婚后暴力成投诉新热点[N].法治快报,2007-01-23(4).
    ②参见廖秉静.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46.
    ③周安平.性别与法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④王朔成.同居问题的思考.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717/17104264.html.访问日期2010-12-17.
    ⑤人工流产的生理影响包括流产不完全时的二次手术、子宫感染、出血过多、子宫、肠或邻近器官穿孔或破裂、药物治疗或麻醉的不利反应、以及在此之后持续两周的出血反应,这一系列的创伤及不适应性很可能会对其身体机能和身体健康状况造成难以恢复的创伤,甚至导致死亡。此外,人工流产在女性的心理方面也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临床研究证实,流产后患精神健康疾病的几率将提升,可能出现包括消沉抑郁、焦虑、自杀行为和物质使用障碍等诸多病症。同时,得不到亲友的关心、理解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会在她们心里滋生出强烈的罪恶感、悔恨感和羞辱感。这些心理不适对于涉世不深、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负担能力都还欠佳的年轻女性来说是很难逾越的一个心理障碍。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5~246页;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26页.
    ⑥研究者对伴侣经历流产4个月和12个月后的男性进行了访谈。总的来说,这些男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负面心理状态,他们都为此决定而感到庆幸。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①参见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57页.
    ②参见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3.
    ③参见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58页.
    ④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3.
    ⑤[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⑥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8~329页.
    ⑦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⑧参见[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4页.
    ⑨参见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16~17页.
    ①See The Law Commission, 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 Breakdown, aConsultation PaperNo179[M].London, Stationery Office,2006.p.27.
    ②See Anne Barlow, Simon Duncan, Grace James and Alison Park,Cohabitation, Marriage and the Law[M].Oxford, Hart Publishing,2005.p.26.
    ③[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6~78页.
    ④参见吴国平.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新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7:92.
    ⑤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⑥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⑦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⑧王朔成.同居问题的思考.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717/17104264.html.访问日期2010-12-17.
    ①[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5页.
    ②[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③[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④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⑤随母亲生活的判决在哈尔滨达到100%,当事人9例有子女,除1名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外,其他8名子女均为女方抚养。在北京也达到70.7%,当事人17例有子女。64.7%的女方得到了对独生子女的抚养权,另有4例由男方抚养,占23.5%;在双方有两名子女的案件中,男方、女方各抚养一名的有1例,占5.9%;归女方抚养两名的有1例,占5.9%。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18页.
    ⑥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②参见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3.
    ③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5.
    ①有学者将这种态度转变描述为“绝对承认——相对承认——绝对否认——相对承认”这四个阶段,但效力定位基本相似。参见夏吟兰.事实婚姻的承认与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1年1月30日第3版.;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巫昌祯.婚姻家庭法新论—比较研究与展望[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1~164页.
    ②司法解释汇编(民事经济卷)[Z].济南:山东法制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①司法解释汇编(民事经济卷)[Z].济南:山东法制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①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②《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问题十。
    ③例如,“20世纪50年代,城市婚仪以茶话会的形式为主;农村婚仪也摒弃了坐轿、拜天地。‘文革’期间,婚仪凸显政治色彩。新郎新娘要向领袖像致敬、背诵领袖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等,婚礼仪式是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中进行的”。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8页.
    ④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①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2页.
    ②有学者认为对非法同居的这种财产关系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对此提出质疑。参见曹艳芝.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③参见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5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129页.
    ⑤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5页.
    ①参见黄龙.非法同居问题探析[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6.
    ①参见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57.
    ②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57.
    ①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57.
    ②参见李凤章.非婚同居中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8:25.
    ③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的婚姻的本质属性[J].法学评论,2002,3:57.
    ①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59.
    ①赵军蒙.同居关系中财产纠纷的裁判.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92页.
    ②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③“从立法资料分析,2001《婚姻法》修正案(法学专家建议稿)强调结婚登记的严肃性,在该建议稿第24条还规定:“未经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不发生婚姻的法律效力”;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草案)第8条也未确立补办登记制度。由此分析判断,婚姻法修正案草案之前并未就未登记的情况做出妥协,而是重申和严肃结婚登记制度。但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汇报关于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时指出:“考虑到农村中未办理登记举行结婚仪式的不少,原因很复杂,因此,对没有登记的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只是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一律简单宣布为无效婚姻,对保护妇女的权益不利,应当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完善登记等工作,采取补办登记等办法去解决。可见,补办结婚登记更多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婚姻倾向性的妥协”。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2.
    ④参见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98~99页.
    ①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5页.
    ②参见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98~99页.
    ③补办登记的规定有利于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因为补办后即可以通过判决不准离婚、适用离婚损害赔偿或经济帮助等规定给妇女等弱势方带来利益。
    ④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3.
    ⑤“无论如何看待事实婚姻,当事人之间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使不对这种意思表示的形式作特别要求。但由于婚姻生活的私密性,婚姻当事人利益的敌对性(在产生纠纷时),当事人之间是否有婚姻的意思表示在未登记的情况下很难判断。现实生活中,有同居的事实不等于有婚姻的意思,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不以婚姻为目的的共同生活并不少见。法律不能将没有婚姻意思的同居关系推定为婚姻。……正因如此,修正案规定的补办登记的真实意义并不在于坚持对一定行政程序的履行,也不是‘单纯为了坚持法律的形式尊严而舍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便公民生活的根本任务’,其真正目的是在于确认当事人的结婚意思”。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103~104页.
    ①张学军.事实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6年,第169页.。转引自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4.
    ②参见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5页、第70页.
    ①曹艳芝.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②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7.
    ③参见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4.
    ①参见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②参见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①[日]我妻荣、有泉亨.日本民法·亲属法[M].夏玉芝译.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②受理与否是立案审查的结果,审查的内容限于程序性的问题如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等,并未进入实体审理。但也有学者认为,即便当事人仅仅要求解除同居关系,其所述的非婚同居关系也可能是事实婚姻,因此,无论当事人诉请的案由是离婚还是解除同居关系,除能清楚认定单纯的非婚同居外,均需通过实体审理认定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参见赵军蒙.同居关系中财产纠纷的裁判.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96~397页.
    ①参见何丽新.走出同居女性权利缺失的法律困境.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33页.
    ②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第130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131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④1990年10月1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电话答复》([1990]法民字11号)第三条曾规定“女方在非法同居期间怀孕,违反了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为了严肃执法,对男方诉到法院要求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即应作出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判决。女方分娩后,再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对同居关系中涉及到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处理。可见,《89年若干意见》强调凡是确认非法同居的,无论是基于何种理由或在何时诉请,均一律予以解除。
    ⑤1990年10月1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电话答复》([1990]法民字11号)第二条曾规定“解除非法同居案件中的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属于牵连之诉,应予一并处理”。可见,合并审理这一程序规定体现了对当事人之间身份关系的一种认可。当“非法同居”还是一种法律身份时,程序法上也往往对此区别对待。
    ①《89年若干意见》第8条、第10条~13条对非婚同居关系财产处理的规定,只针对以夫妻名义的非婚同居。其内容上除“非法同居”的用语表述已经被新司法解释修正外,其余内容与修改后的《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抵触的,仍可继续适用。故《89年若干意见》中确立的同居纠纷审理原则及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关系等问题的处理规则,成为非婚同居纠纷案件的主要处理依据。
    ②张影.非婚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与归属[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2:75.
    ③吴晓芳、谭红、冯晓光.婚姻家庭继承案件司法实务[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①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8.
    ②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65.
    ③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8.
    ①参见常素巧等.婚姻家庭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①参见易军.私人自治与法律行为[J].现代法学,2005,3:10.
    ②典型案例如2001年的“泸州继承案”。该案案情与裁判要旨如下:黄某于1963年与蒋某结婚,于1994年结识张某并与其同居。2001年4月18日,黄某立下经公正的遗嘱,要求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遗赠于张某。黄某去世后,张某要求按遗嘱履行遭到拒绝,遂起诉至四川泸州纳溪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以遗嘱内容违反公序良俗为由驳回起诉,张某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法院认定遗赠人所立遗嘱是否有效的关注点仅应该是其赠与行为本身,而非被继承人的婚外同居行为,此案中根本不存在适用公序良俗的空间。参见易军.私人自治与法律行为[J].现代法学,2005,3:11.
    ③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①参见刘红芬.非婚同居的立法思考.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
    ②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①参见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0~101页.
    ②[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371页.
    ③叶英萍.婚姻法学新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05页.
    ①参见王坤.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损害的法律救济[J].河北法学,2009,7:148.
    ②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③参见钱叶卫.非婚同居性行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3:37.
    ①参见王坤.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损害的法律救济[J].河北法学,2009,7:148.
    ②固然,《合同法》所调整的合同不仅关涉财产权益,还涉及行为履行,不完全是财产内容。
    ③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60页.
    ①参见傅芳.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42页.
    ①严格来讲,《婚姻法解释(三)》(意见征求稿)中第3条所规定的“推定”与“否认”,更多体现的是在具体的个案诉讼中有关举证责任上的宽严取舍,并不属于制度层面上的亲子关系“推定”或“否认”。该条意在对亲子鉴定的举证问题进行明确,以减少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不必要争端,有利于血亲关系的认定。它基本上是依照《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设置的,即“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并在综合全案的其他证据及案情的基础上作出亲子关系认定。在《婚姻法解释(三)》意见征求稿座谈会上,有学者就指出,在现行《婚姻法》没有对此类制度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之前,司法解释对亲子鉴定的法律适用仅应从当代亲子关系的理念出发,重视子女利益保护,以子女最大利益为制定规则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参见“《婚姻法解释(三)》意见征求稿座谈会在法学研究所举行”.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 id=24764.访问日期:2011-7-29.
    ②参见《司法部公证司关于办理认领亲子公证的复函》(1989年6月22日〔89〕司公字第64号)。
    ③王丽萍.亲子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74、275页.
    ①付子堂.法理学进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①因为身份关系只是相对于财产关系而言的,而契约说是相对于事实行为而言的。只要承认婚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之上,它就无法摆脱契约的性质。故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婚约立法。
    ②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05页。
    ③[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3~36页.当然,婚约的法律效果并不限于第1298条~1302条规定的信赖损害。“虽然婚约没有产生法定继承权,但继承合同法的某些规定也适用于订婚人(如第2275条3款、第2279条2款、第2290条3款和第2276条2款)。订婚者还可以签订夫妻财产合同。虽然婚约并不产生法定的扶养义务,但订婚人之间为满足生活需要的给付,属于符合道德义务的给付。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订婚人(《刑诉法》第52条第1款第1项)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订婚人(《民事诉讼法》第383条第1款第1项)享有免于出庭作证的权利。另外,订婚者还可以作为“家属”(《刑法典》第11条第1款第1a项)在某些犯罪行为中享有特权(如针对伴侣的盗窃行为)。这些规定的出发点在于,虽然婚约可以解除,但是订婚人之间毕竟产生了某种类似家庭成员的关系,法律应当承认此种家庭法上的身份,并赋予他们相应的特权”。[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④参见任江.关于我国婚约制度之立法建议.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41页.
    ⑤虽然《婚姻法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同时,《89年若干意见》第12条规定,同居生活前,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办字第112号《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的精神处理。即“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然而,上述条文的设计过于简单,且只适用于财产返还的一部分情况,但非婚同居案件中的纠纷不仅仅表现为上述简化了的财产纠纷,现有条文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①有学者认为,以前的民法之所以要制裁无故解除婚约的行为,主要是为了保护妇女利益。“因为在以前的社会中,多数妇女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取决于对婚姻和配偶的选择,而‘品行端正’又是找到‘好对象’的前提,所以男方的结婚承诺对女方的生活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若订婚后最终没有结婚,女方对婚姻信赖的失望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现代社会,由于妇女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以及性道德的转变,妇女的保护需要也随之降低”。[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②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法理学论文选萃[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③转引自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④夏勇.宪政·契约精神·罪刑法定原则.江平.比较法在中国(2004年·下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21页.
    ①夏勇.宪政·契约精神·罪刑法定原则.江平.比较法在中国(2004年·下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21页.
    ②夏勇.宪政·契约精神·罪刑法定原则.江平.比较法在中国(2004年·下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21页.
    ③参见吴爱辉.事实婚姻与“重婚”关系之探讨——兼议民刑“重婚”之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221.
    ①参见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②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8.
    ③参见黎琼.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基于婚姻实质的分析.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
    ④参见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①案例参见赵秉志.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分则篇)[M].转引自黎琼.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基于婚姻实质的分析.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②参见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39页.
    ③黎琼.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基于婚姻实质的分析.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①[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①[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
    141页.
    ②Gunther Teubner, Substantive and Reflexive Elenments in Modern Law, Law&SocietyReview,Vol.17,1993(2), p.239~285.
    ③[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
    143~145页.
    ①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p.22.
    ②Cretney,S.M,The Principles of Family Law,London:Sweet and Maxwell,1990,p.14.
    ③Kathleen Kiernan.“Unmarried Cohabitation and Parenthood in Britain and Europe”, Law&Policy,Vol.26,2004,p.33~56.
    ④Peck v. Peck案(30N.E.74Mass.1892.)是典型的代表案例。该案中,同居双方约定:“我们以实质上的婚姻关系为基础缔结同居伴侣关系。我们以爱情为唯一准则,伴侣关系因相爱而存在,若彼此对对方不再满意,即解除该关系。那时应平均分割双方共同取得的一切财产,若有子女由双方负担抚养义务”。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认为,具有婚姻性质的私人合同不能被法院所认可。See 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11~13.
    ⑤Stevens v. Anderson,75Ariz.331,256p.2d712(1953).该案中,女方同其过世的非婚同居伴侣共同生活长达30年之久,她履行了传统上一个妻子所应履行的家庭义务,还借钱给男方以助其返还他所购财产的价款。男方许下诺言,女方在他死后会得到照顾,并会得到他们共同生活期间所积累财产的一部分。但法庭审理认为,女方无权获得二人共同生活期间所积累财产的一部分,因为当事人背离了所有社会中长久建立起来的公序良俗,法庭无法确立一项原则以保护那些逃避婚姻法规定而选择非婚同居生活方式的人。案例参见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⑥[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①[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Stephen M. Cretney, Judith M. Masson, Rebecca Bailey-Harris: Principles of Family Law,7thEdition,Sweet&Maxweel,2003, p.3.
    ③演员利·玛威和歌手迈克莉·玛威自1976年起开始同居。在长达6年的同居期间结束后,迈克莉起诉至法院,要求利·玛威依双方的约定对其支付扶养费。但迈克莉不能出示书面合同,她辩称,即使双方未签订明示的书面合同,同居行为本身就可以说明这一默示合同的存在。
    ④参见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29页;另见林菊枝.美国婚姻法[M].台北:中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第106页.
    ①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②See 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2004(1),p.126.
    ③佛罗里达、爱达荷、密歇根、密西西比、北卡罗莱那、北达科塔、弗吉尼亚和西弗吉尼亚8个州的刑法将“无婚姻关系的男女同居”作为犯罪行为。阿拉巴马、佛罗里达、爱达荷、路易斯安那、马萨诸塞、密歇根、明尼苏达、密西西比、北卡罗莱那、南卡罗莱那、犹他和弗吉尼亚12个州将非婚同居男女之间私下的合意的口交、肛交等性行为认定为鸡奸罪。
    ④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1页.
    ⑤Tanner v. Tanner(1975)1FLR134170.
    ⑥Anne Barlow, Simon Duncan, Grace James, Alison Park, Cohabitation, Marriage and the Law[M]. Oxford,Hart Publishing,2005.p.44~46.
    ⑦以推定信托为例,其分为制度性推定信托和救济性推定信托两种。英国目前只承认制度性推定信托,而美国和英联邦其他司法管辖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救济性推定信托的适用也较为自由。尽管以丹宁勋爵为首的一些英国法官持相左观点,但从后来的适用趋势来看,这并不是主流意见。参见张天民.失去衡平法的信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①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64页.
    ②Cooke v. Head(1972)1W.L.R.518.该案中,原告与被告为同居者。他们计划购买土地以建二人共同居住的房屋。被告虽然支出了绝大部分的建房款,但原告负责了实际建房全过程工作。然而在二人搬入房屋之前,二人已经分手。原告起诉主张对房屋有收益权,虽然她只出了建房款的十二分之一。
    ③Hine v. Hine(1962)1W.L.R1124.
    ④Lloyds Bank v. Rosset (1991)1A.C.107.
    ⑤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0页;另见
    [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⑥例如Grant v. Edwards(1996) Ch638.; Drake v. Whip(1996)1FLR826.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78页.
    ⑦Waying v. Jones(1995)2FLR1029; Campbell v. Griffin(2001) W.T.L.R.981.
    ⑧Sprinette v. Defoe(1992)2FLR388.
    ⑨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2004(1),p.123.
    ①Ellman Ira Mark, Paul M. Kurtz, and Elizabeth S. Scott, Family Law3rd(ed),Charlottesville,Va.:Lexis Law Publishing,1998, p.959.
    ②In re Estate of Chen, No.B182317,2006WL1545714(Cal.App.June7,2006).
    ③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43页.
    ④McCullon v. McCullon(1878)96Misc2d962,410NYS2d226.
    ⑤Crowe v. De Gioia(1982)90NJ126,447A2d173,35ALR4th394.
    ⑥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⑦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⑧Pettkus v. Becker(1980)117D.L.R.(3d)257.
    ⑨Sorchan v. Sorchan (1986)29D.L.R.(4th)1.
    ⑩Peter v. Beblow(1993)101D.L.R.(4th)621.上述三个案件的类似之处在于,当事人双方同居于登记为男方名字的房屋,而家具用品均由女方提供,涉及的财产较为复杂。在同居关系当中,女方都自愿提供其个人财产供二人花销。分手之时,女方的经济状况窘困。
    ①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③Carol S. Bruch,“Cohabitation in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a Decade after Marvin: Settled In orMoving Ahead?” University California, Davis, Vol.22,1989, p.726
    ④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⑤Eithne Mills,Family Law,Australia Butterworths,2001,p.239.
    ⑥Baumgartner v. Baumgartner(1987)164C.L.R.137.该案原被告以夫妻名义同居4年,住在登记于男方名下的房产中。后房屋售出,卖房款被用于购买土地,希望重新建新房。建房款以及其他家居用品则由二人以往的积蓄共同支出。其后,由于女方怀孕,二人达成共识,对上述财产男方占55%,女方占45%。但后来男方称其是土地以及房屋的唯一所有权人。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根据Muschinski v. Dodds((1986)160C.L.R.583.)一案的先例,判决男方所宣称的其对土地与房产拥有唯一的所有权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足以导致按照双方所约定的比例设定推定信托。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⑦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4页.
    ②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③See Baehr v. Nelson,191N.W.2d185(Minnesota Supreme Court,1971), appeal dismissed,409U.S.810(U.S. Supreme Court,1972); Singer v. Hara,522P.2d108(Washington Court of Appeals,1974),review denied,84Wash.2d1008(Washington Supreme Court,1974); Dean v. District of Columbia,653A.2d307(District of Columbia Court of Appeals,1995)
    ①Braschi v. Stahl Assoc,543N.E.2d49,55(N.Y.1989).
    ②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③Carols S. Cullum,Co-Parent Adoptions:Lesbian and Gay Parenting,Trial28,1993.
    ④Recent Cases,105Harvard Law Review941,941(1992).
    ⑤王丽萍.亲子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⑥Ch Mixte,27Feb1970,D,1970,201.See Claudina Richards.“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Same-SexCouples—The French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51,2002(2),p.305.
    ⑦Claudina Richards.“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Same-Sex Couples—The French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2002(2),p.305.
    ⑧日本新民法第739条1项;第742条2项.
    ⑨大正四年(1915年),日本法院的婚姻预约判决解决的是在未进行登记的事实婚姻关系中(当时的日本称姘居),被夫任意撵出的妻是否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问题。日本法律界认为,对于事实上的夫妻,法律虽然不能强制双方进行结婚登记,但一旦形成这种关系即可视为将来登记为正式夫妻的一种约束。如违约将妻撵出,应承担一种债务不履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战后,昭和33年的准婚姻判决也认可了姘居关系中依不法行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从而适用民法第709条关于权利侵害的规定。日本下级审法院广泛认可类推适用日本民法第711条的规定,在发生死亡损害赔偿的情形下,非婚同居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请求抚慰金的权利。何群.
    ①参见我妻荣,有泉亨.日本民法典[M].夏玉芝译.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年.第86~89页.
    ②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83~84页.转引自何群.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7.
    ③[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①孙笑侠.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J].中国法学,2010,3:136.
    ②See Doe v. Burkland,808A.2d1090,1094n.4(R.I.2002).
    ③英国2000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56%的人认为非婚同居一定期限后即可转化为普通法婚姻,从而享有婚姻配偶的权利义务。而同居伴侣的这种误识则高达59%。See Anne Barlow, Grace James.“Regulating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21stCentury Britain”,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67,2004,p.143~176.
    ①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②Carino v. O’Malley,2007WL951953(D.N.J.2007).
    ③Layton v. Martin(1986)2FLR277.
    ④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1~52页.
    ⑤See Rebecca Probert.“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 Policy”,Law&Policy, Vol.26,2004,p.21.
    ①王薇.英国排斥罗马法之原因探析[J].天府新论,2003,2:67.
    ②See Kate Standley,Family Law(4th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2004,p.77.
    ③Burns v. Burns(1984)2WLR582;Rurns v. Burns(1984) Ch317.
    ④See Rebecca Probert.“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 Policy”,Law&Policy, Vol.26,2004,p.13~32.
    ⑤[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⑥[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①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3~24页.
    ②Estin, Ann Laquer, Ordinary Cohabitation, Notre Dame Law Review,76,2001, p.1395.
    ③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69.
    ④[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⑤1996年9月21日,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婚姻捍卫法》。该法案第3A条规定,“在认定国会法案或任何判决、规定,或者对于美国各行政机构政策的解释的含义时,‘婚姻’这一词语仅指男女两性作为夫妻的合法结合;‘配偶’仅指身为异性的夫妻”。第2A条进一步规定,“任何州、辖区、美国的领地或印第安部落都没有义务认可任何将同性间的结合视为婚姻的州、辖区、领地或部落的公共法令、档案记录或司法程序的效力,以及由此种关系而主张的任何权利或要求的效力”。可见,就美国来说,联邦法律对同性结合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并试图统一全美公共机构的立场。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16页.
    ①[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②至少纽约州有一个法院愿意承认在他州缔结的同性亲密关系,尽管依纽约州法律此类关系并未得到承认。但该州其他几个司法区的法院却以公共政策方面的理由拒绝承认此类结合。See,e.g., Godfrey v. Spano,15Misc.3d809,836N.Y.S.2d813(Sup.2007).
    ③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0页.
    ④Unemployed Workers’ Dependants(Temporary Provision) Act1921,s.1(2).
    ⑤Arthur Marwick,The Deluge,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1967.
    ①参见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1页.
    ②Claudina Richards.“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Same-Sex Couples—The French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2002(2),p.305.
    ①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4~126页.
    ②驾驶执照在美国可以作为身份证明,吊销了驾驶执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丧失了身份证明,会给当事人的行动带来很大不便。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
    ③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④参见[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93页.
    ⑤[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①See Craig A. Bowman, Blake M. Cornish.“A More Perfect Union: A Legal and Social Analysis ofDomestic Partnership Ordinces”, Columbia Law Review, Vol.92,1992,p.1187.
    ②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17.
    ③[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④例如,2004年2月12日,旧金山市市长指令地方官员为一对同性恋者颁发结婚证,并在市政厅为他们举行婚礼。由于该举动公然挑战加州现行婚姻法,加州政府试图阻挠,遂于同月27日诉诸州最高法院,要求法院阻止旧金山市的做法,并宣布已经举行的婚礼无效。8月21日,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判定,旧金山市政局已向3995对同性恋者颁发的结婚证无效。这些同性伴侣随之变成“野鸳鸯”。同年3月,加州和西弗吉尼亚州通过法律,禁止同性结婚,禁止承认在其他州获得注册的同性婚姻。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16~317页.
    ⑤See Jennifer R.Brannen.Unmarried With Privileges?Extending the Evidentiary Privilege to Same-SexCouples[J], Rev.Litig,1998,p.336~337.
    ①See 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p.17~18.
    ②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p.22.
    ③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p.22~50.
    ④“北欧五国”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以及冰岛。由于北欧五国在历史上的趋同性、文化上的亲近性、语言上的相通性、人口发展和经济力量的均衡性以及不存在深刻的政治对立等原因,其法律制度也表现出一定同化趋向。勒内·达维德教授将上述国家的法律制度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罗马-日耳曼法系的一个分支,称其为“北欧法系”。参见[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
    416~417页.
    ⑤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p.22.
    ②Turid Noack.“Cohabitation in Norway: An Accepted and Gradually More Regulated Way of Liv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2001(1),p.102.
    ③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Z].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8.
    ④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⑤乔新生.荷兰立法观念缘何如此出新[N].检查日报,2001年6月27日第6版.
    ⑥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130.
    ⑦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0页.
    ①See 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 p.153;p.163.
    ②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③See Bala Nicholas, Bromwich Revecca Jaremko: Context and Inclusivity in Canada’s EvolvingDefinition of the Fami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2002,16, p157.
    ④参见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①目前,有关事实婚姻的立法包括:新南威尔士州1984年《财产(关系)法》和1999年《财产(关系)法修正案》;昆士兰州1974年《财产法》和1999年《财产法修正案》;南澳大利亚州1996年《事实婚姻关系法》;塔斯曼尼亚州1999年《事实婚姻关系法》;维多利亚州1958年《财产法》、1987年《财产法(修正)》、1998年《财产法(修正)》和2001年《制定法修正案(关系)》;西澳大利亚州1997年《家事法院条例》和2002年《家事法院条例修正案》;澳大利亚首都地区1994年《家庭关系法》;北部地区1991年《事实婚姻关系法》。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0页.
    ②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1页.
    ③Kathleen Kiernan. 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 Western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1.
    ④孟令志.论亲子关系的确定.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①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p.37.
    ②李志敏.比较家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5~96页.
    ③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④[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⑤[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张学军.美国普通法婚姻的起源和兴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4:135.
    ②[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127页.
    ③[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④See Blumberg,Grace Ganz, Unmarried Partners and the Legacy of Marvin v. Marvin: The Regulationof Non-marital Conhabitation: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American Welfare State, Notre DameLaw Review,Vol.76,2001,p.1307.
    ⑤Reinhartz B E: The Netherlands, Edited by 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 Law in Europe,
    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p.466.
    ①Reinhartz B E: The Netherlands, Edited by 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 Law in Europe,
    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p.466.
    ②Reinhartz B E: The Netherlands, Edited by 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 Law in Europe,
    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p.466.
    ③See 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79.
    ④Kathleen Kiernan.“Redrawing the Boundari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6,2004, p.980~987.
    ①Turid Noack.“Cohabitation in Norway: An Accepted and Gradually More Regulated Way of Liv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2001(1),p.100~117.
    ②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p.22~50.
    ③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6.
    ④如德国《社会法典》第六编第46条第4款。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9页.
    ①荷兰的立法机构在其《家庭伴侣法》生效3年后,于2001年将婚姻制度平等地适用于异性或同性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同性恋者享有平等婚姻权的国家;其邻国比利时紧随其后,于2003年1月30日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加拿大于2003年6月立法承认同性婚姻,成为继荷兰、比利时之后的第三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西班牙于2005年6月30日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议案;2006年11月4日,南非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法律;2008年6月挪威国会通过婚姻法修正案,将婚姻关系定义不分性别的两个人之间,该修正案于2009年1月1日生效。同性伴侣不再依1993年的同性同居立法登记为伴侣关系,先前成立的登记同居关系可以申请转为婚姻关系。以上六个国家存在同性婚姻立法,其余国家皆坚持传统的异性婚姻制度。
    ②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67页.
    ③孙涛.性或非性之民事契约——二人世界共同生活制度的另类演化[A].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缉)[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79.
    ⑤参见[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0;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6.
    ①See Miron v Trudel(1995; marital status);Egan v Canada(1995; sexual orientation).
    ②参见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130.
    ③Jonathan Rauch,“The Marrying Kind”, Atlantic Monthly, May2002,p.24.
    ①http://www.odgive.om/book/knowhow/focus20.tml.
    ②参见李喜蕊.英国家庭法历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51~251页.
    ①New South Wales Law Reform Committee, Report on De Facto Relationship, June1983, p.5~6.
    ①Anne Barlow, Rebecca Probert,“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Values and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ory Critique”, Law&Policy, Vol.26,2004(1).
    ②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 p.22~50.
    ③参见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20页.
    ④例如,未支付任何联邦财产税的已婚者可在死后将财产留给其配偶,而单身者的遗产价值超过67万5千美元时,联邦将对此征收60%的财产税。许多州也在遗产税方面歧视非婚同居者,他们向社会福利系统支付了相同的雇佣税,但却不能享受到已婚夫妇所能享受到的福利。See David L. Chambers,“What If?The LegalConsequences of Marrage and the Legal Needs of Lesbian and Gay Couples”,Michigan Law Review, Vol.95,1996, p.471~475.
    ②See Great Britain,Homes Office,Supporting Families:A Consultation Document,London:StationeryOffice,1998,para.4.2.
    ③See Great Britain,Homes Office,Supporting Families:A Consultation Document,London:StationeryOffice,1998,para.4.8; para.16.
    ④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2004(1),p.119.
    ⑤See 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p.156.
    ①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131.
    ②德国的结婚率急剧下降,1980年大约有50万人结婚,2007年只有约37万结婚。婚姻仍和以前一样是家庭式伴侣关系的典型代表(2005年仍有超过60%的德国人选择婚姻家庭的生活形式,包括没有子女的家庭),但非婚同居者的数量已悄悄攀升至20%。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③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④参见[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3.
    ⑤刘卫国.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6,9:146.
    ⑥参见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①Actes et documents de la Treizieme session de La Haye,1976, Tom III, Marriage, p.22.
    ②1950年的《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欧洲公约(EMRK)》第8条规定,每个人都有权要求尊重其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只有在公约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各成员国才能干涉个人的这一权利。第14条还规定了禁止歧视原则,排除了基于性别的不平等待遇。欧洲人权法院指出:尊重家庭生活的权利应当平等地适用于“婚生”和“非婚生”家庭。英国法院虽然没有强制施行公约,但依据该公约成立的联合国委员会,将保证它在各成员国的施行,并向各国政府就需要改革的法律提出建议和意见。欧洲社区法对家庭法有关家庭成员的自由行动权利和社会安全权利产生了一些影响。1978年《海牙婚姻缔结和承认婚姻有效公约》将“促进婚姻有效”作为指导思想,公约序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该原则,即便利婚姻的缔结,并促进婚姻效力的承认。该指导思想贯穿了公约始末。当代各国冲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也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促进婚姻有效的原则。欧洲议会在1994年发布了一项关于欧共体内同性恋者平等权的决议(Resolution on equal rights for homosexuals andlesbian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该决议要求欧共体委员会起草一份建议,寻求包括保护同性同居者权利的解决途径。1998年,欧洲议会还将此类人权保护作为一个国家申请加入欧共体的条件。不难看出,在欧洲,除各国国内法的保护外,欧共体法也在强化这一趋势。1997年《阿姆斯特丹条约》的内容反映在新的《欧共体条约》第13条中。2000年出台的《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21条即肯定了平等和非歧视原则,直视了这一敏感话题,是科学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在同性同居者权益的保护上,欧盟法建议各成员国的立法机构考虑这个问题。在南非宪法制订以前及制订过程中,欧洲人权法院对Dudgeon诉英国案(1981年)等几个案件的判决以及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处理的Toonen诉澳大利亚案(1995年)的决议,对那些长期流亡海外且参与宪法起草的非洲国民大会的法学家们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撑。在最终宪法起草过程中,负责宪法起草的基本权利技术委员会就引用了这些案例,最终促成南非宪法对同性婚姻的保护。参见赵西巨.人权视野中的性倾向与非歧视问题——国家目的与个体自由利益之消长[Z].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3页.;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宁立标.论南非对同性恋者权利的宪法保护[J].西亚非洲,2009,4:60.
    ③荷兰立法机关预见到此种结合在其他国家可能得不到认可,于是,申请者将被明确告知以上事实,并被建议领取一份相关的法律意见书。因只有当一方同居者是荷兰公民或是在荷兰居住时,双方才有资格在荷兰缔结登记伴侣等家庭关系,但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的公民都可以成为荷兰的居民。故该要件并没有表面看来那么严格。参见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3.
    ①参见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Dicey and Morris, The Conflict of Laws(13thed.), Sweet&Maxwell,2000, p.654.
    ③[法]亨利·巴迪福.国际私法各论[M].曾陈明汝译述.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75年.第63页.转引自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④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⑤典型判例如Great Northern Ry. Co. v. Johnson,254F.683(8thCir.1918).
    ⑥熊金才.他国民事伴侣关系效力之中国认可与公共秩序保留[J].太平洋学报,2008,4:45.
    ①Entscheidungen des Reichsgerichts in Zicilsachen60,300;63,19;93,183;110,175.
    ②《德国民法施行法》第30条规定:“外国法的适用,如违背善良风俗或德国法的目的时,则不予适用”。
    ③霍政欣.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法哲学语境下的思考.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9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539~540页.
    ④224N.Y.99,111,120,N.E.198,202(1918).
    ⑤参见霍政欣.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法哲学语境下的思考.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39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540页.
    ⑥袁发强.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河北法学,2007,3:57.
    ①何群.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8.
    ②霍政欣.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法哲学语境下的思考.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9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546~547页.
    ③《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7条规定,关于婚姻是否有效的问题,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原来的立法在结婚问题上不区分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统一适用婚姻缔结地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3~25条规定,夫妻人身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律。第29~30条则分别对扶养、监护与继承中的准据法选择做出规定,皆体现出对公共秩序保留之结果说的贯彻与落实。②根据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英国法律容许同性的英国公民和非英国国民,在全球的英国外交机构注册成婚,只要当地政府没有异议即可。而香港民政事务局发言人表示,因为香港政府正就立法禁止歧视同性恋者一事进行公众咨询,港府不希望在该问题尚在讨论期间被认为有既定立场。参见袁发强.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河北法学,2007,3:55.③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下,基本法赋予了香港在私法方面的立法权,因而将来可能会出现在香港缔结同性同居等合法关系的居民来内地工作、生活而要求内地法域承认他们生活关系的情形。据报道,香港曾有两名同性恋者到加拿大注册结婚,回港后向香港税务局申请合并税务报表时遭拒绝。当事人以国际人权公约和《香港基本法》作为依据申请司法复核。2005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禁止21岁以下男同性恋者性行为的《刑事条例》第118条违反基本法和人权法。根据基本法第25条及第39条,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的权利及自由不应受限制。因此推动了相关刑事法律的修正。虽然目前香港还没有承认同性结合的合法性,但从上述刑事案件的法院裁决结果看,人权和平等保护正在成为权益进取的武器。参见袁发强.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河北法学,2007,3:58~59.④袁发强.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河北法学,2007,3:59.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7.
    ②Harry. D. Krause, David. D. Meyer.What Family for the21S’Centur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Comparative Law, Vol.50,2002, p.104.
    ③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68.
    ④例如,以非婚同居者的性别为标准,可以将非婚同居的立法模式分为“统合模式”与“分离模式”;以调整手段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契约模式”与“身份模式”;以相关立法的展示形态为标准,可将其分为“零散模式”与“统一模式”;以“与婚姻保护力度的比较”为划分标准,又可将其分为“同等模式”与“差等模式”,等等。
    ⑤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8页.
    ⑥何群,郭丽红.事实身份关系法律建构的人权视角[J].学术界,2009,4:79.
    ①[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M].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①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96页.
    ②在司法实务中,对于“现在的诺言”这一要件也可以存在变通。例如,190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在一个判决中指出:“没有任何证人听到他们,在彼此都在场的情况下说过:‘我们同意视彼此为夫妻并以此关系共同生活’”。但却仍然从当事人的状况推定出一个事实合同的存在,并维护了这一婚姻。See Travers v.Reinhardt,205U.S.423(1907).
    ③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22页.
    ④参见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⑤自1852年到2005年期间,在33个承认普通法婚姻的州中,有23个州相继不复承认。目前,继续承认普通法婚姻的只有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和以下10个州:阿拉巴马州(Alabama)、科罗拉多州
    (Colorado)、爱荷华州(Iowa)、堪萨斯州(Kansas)、蒙大纳(Montana)、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罗德岛州(Rhode Island)、南卡罗莱纳州(South Carolina)、德克萨斯州(Texas)。加上从不承认普通法婚姻的阵营中分离出来的犹他州(Utah),承认的州共有11个。参见张学军.美国普通法婚姻的起源和兴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4:133.
    ⑥See 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 in a Nutshell(3rded.), West Group,1995,p.59~60.
    ⑦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79.
    ①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②但也有一些州就此做了区分。如2004年,内华达州最高法院判定推定配偶有权获得衡平法下分割的夫妻财产,但却不能获得未来以”扶养费“支付的生活资助.See Williams v. Williams,120Nev.559,97P.3d1124(2004); Combs v. Tibbitts,148P.3d430,433(Colo.App.Ct.2006).
    ③《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209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该理论通常存在于具有法国或西班牙大陆法系传统的州,如加利福尼亚、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等。但一些具有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州也存在推定婚姻的概念,如伊利诺斯、威斯康星等。
    ④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⑤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⑥参见法国民法典(上册)[M].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p.181~182.
    ⑦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99.
    ②参见杜景林.德国民法典[M].卢谌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
    ③何群.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6.
    ④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 p.162~163.
    ⑤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⑥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2页.
    ①G.E.Wiersma, Cohabitation,An Alternative to Marriage? A Cross-National Study,Boston:MartinusNijhoff,1983; R.I.Worsnop,Domestic Partners.2CQ Researcher,1992,p.762~783.
    ②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68.
    ③张学军.美国普通法婚姻的起源和兴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4:135.
    ④See TEX.FAM.CODE ANN.2.402(2007).
    ⑤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2004(1),p.119~151.
    ⑥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26.
    ⑦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p.170.
    ①Anne Barlow,Simon Duncan,“Family Law,Moral Rationalities and New Labour’sCommunitarianism:Part II”,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and Family Law, Vol.22,2000,p.129-143.
    ②[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M].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③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67.;另见李志敏.比较家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93页.
    ①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 Breakdown, a Consultation Paper No179.
    ②See The Law Commission, 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 Breakdown, aConsultation PaperNo179[M].London, Stationery Office,2006.p.111~118;279~280.
    ①See Connell v Francisco,898P2d834(Wash1995).
    ②Geoff Martha: 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nda, Law&Policy,2004,26(1), p.156;Geoff Monaham: Family Law,2ndEdition, Lawbook Co.,2003, p21.
    ③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0~616页.
    ①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5页.
    ②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p.163.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4.
    ②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 Issue1,2001, p.22.
    ①美国加州先后颁布实施了两部登记同居法。2002年的《家庭伴侣登记法》仅适用于同性同居者和年满62岁的异性同居者;但2005年的《家庭伴侣权利义务法》更进一步明确规定,登记的家庭伴侣依法享有与婚姻配偶(包括前配偶、寡妇和鳏夫)相同的权利、保护和福利,并承担相同的责任、义务和职责。故第二部登记同居法属于等同于婚姻的登记同居模式。
    ②需要指出的是,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南非以及挪威的同性婚姻制度不属于本文所探讨的非婚同居范畴,但上述一些国家的登记同居制度仍属于。同性婚姻所采取的是婚姻式的立法模式,通过出台宪法修正案以及其他法律修改了婚姻的定义,将同性婚姻纳入传统婚姻制度,使同性伴侣获得和异性配偶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自此,家庭法既适合于调整异性婚姻关系,也适合于调整同性伴侣关系。同性配偶的权利从实质上到形式上都与异性配偶相等同(有关子女的规定除外)。具体内容见2001年4月1日生效的《荷兰民法典》第30条第1款:“婚姻是异性或同性的两人之间所缔结的契约关系”(Netherlands) MarriageAct (2001);加拿大《民事婚姻法》(Civil Marriage Act2005)将婚姻界定为“二个人之间排他性的合法结合”Civil Marriage Act2005(c.38)(Canada);比利时亦修改了《比利时民法典》(the Belgium Civil Code)第143条的规定,两个异性之间或两个同性之间都可以缔结婚姻;西班牙《民事婚姻法》(Marriage Act)(2005)不仅将婚姻界定为“异性或同性二人之间的结合”,还赋予同性伴侣以领养权(33Sabádo2, Julio2005, BOEn m,157.);加拿大《民事婚姻法》第2条将婚姻重新界定为“两个人之间排他性的合法结合”,第4条规定,不得仅基于婚姻当事人双方的性别相同而视婚姻无效或可撤销,等等。参见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5;熊金才.民事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的现状及其立法模式[J].河北法学,2007,5:68.
    ③根据这项制度,夫妻结婚后各自的财产归个人所有,但在离婚时却把一切婚姻财产作为共有财产分配。参见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④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 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p.28~29.
    ①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Z].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7.
    ②See 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
    ③例如,丹麦的《家庭伴侣法》从1999年才开始允许同性同居伴侣收养他们配偶的子女,但还是不能领养伴侣关系以外的小孩;非丹麦公民在丹麦境内居住满二年后登记为同性同居伴侣关系后,双方才可以相互收养对方的子女,除非该孩子是从国外收养的。参见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9~280页; 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8.
    ④这主要是由于北欧五国都没有对民事登记处和宗教机构的权限作明确的划分,故形成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程序性规定。参见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Z].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7.
    ⑤本文所述及之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材料来自http://www.parliarment.uk/(英国国会网)以及http://www.bbc.co.uk/china/lifeintheuk/story/2007/07/070731_cohabiting.shtml,访问日期2010年
    10月19日。
    ⑥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4页.
    ①参见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53~54.
    ②参见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67页.
    ③参见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67、82~116页.
    ④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0页.
    ①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3rdEdition.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43~44页.
    ②See Lewis v. Harris,188N.J.415,441,908A.2d196,211(2006).
    ③See Hernandez v. Robles7N.Y.3d338,821N.Y.S.2d770,885N.E.2d1(2006).
    ④参见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69.
    ⑤[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6.
    ①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0页.
    ②如该法第70、77、79、251、252、254条的规定,分别使1882年《已婚妇女财产法》、1989年《未成年人法》、2002年《收养及未成年人法》、1975年《性别歧视法》、1976年《性别歧视令》以及1992年《社会保障分摊与补助法》赋予婚姻配偶的相关权利义务拓展至民事伴侣。此类形式区分但实质协同的立法援引或修改不胜枚举。
    ③[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5.
    ④See Anne-Marie Hutchinson,“newsline: The European Picture of Cohabitation”, InternationalFamily Law,2001,p.168.
    ①何群.婚姻、同居、生活伴侣辨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1:134.
    ②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8.
    ③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82.
    ④See Anne-Marie Hutchinson,“newsline: The European Picture of Cohabitation”, InternationalFamily Law,2001,p.168.
    ⑤See 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 Issue1,2001, p.22~50.
    ①亲权仅限于异性婚姻配偶享有,同性同居者对其伴侣的子女无法获得任何权利;法律禁止同性同居伴侣共同领养子女,只能由一方单独领养子女;同性PACS伴侣至今无权通过医学辅助生育来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参见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82.
    ②[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5.
    ③[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8.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5.
    ②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39/1/class003900025/hwz167882.htm.转引自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5页.
    ③参见蒋月.英国家庭财产关系研究.陈苇.家事法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①[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5页.
    ②《法国民法典》第515-1条.
    ③《荷兰民法典》第1编第31、35、36条.
    ④《民事伴侣关系法》第2、3条.
    ⑤这里需要注意,德国法上规定的因错误的死亡宣告而导致婚姻被废止的情形不适用于登记同居伴侣关系。《德国民法典》第1319、1320条规定,配偶一方在另一方错误地被宣告死亡后缔结新婚姻的,只有当配偶双方在缔结新婚姻时知道被宣告死亡配偶仍在世,新婚姻才会因为违反第1306条被废止(第1319条第1款)。否则,原婚姻在新婚姻缔结之时即告解除(第1319条第2款第1句)。即使死亡宣告被取消,前婚姻仍为已解除(第1319条第2款第2句)。被宣告死亡的配偶仍然在世的,其原配偶可以要求废止新婚姻,但原配偶在结婚时知道被宣告死亡的配偶在宣告时仍在世的除外(第1320条第1款)。即登记伴侣一方被宣告死亡后,不论其是否生存,另一方与他人又缔结了此类关系的,新的登记同居关系合法有效,不存在可能废止的情形。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4~55页.
    ①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6页.
    ②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1页.
    ③Article One, Part II, Introduction, Civil Partnership Act2004(c.33)(England).
    ④《法国民法典》第515-1条规定,PACS是“两个异性或同性成年自然人为组织共同生活而缔结的合同”;“同居是有着稳定、持续的共同生活的两个异性或同性之间事实上的结合”。
    ⑤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78.
    ①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②See 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Vol.26,2004(1),p.119~151.
    ③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0页.
    ④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2页.
    ①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3rdEdition.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58~59.
    ②参见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69.
    ③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p.88~101.
    ④Millbank Jenni, Sant Kathy: A Bridein Her Every-Day Clothes: Same Sex Relationship Recognitionin NSW. Sydney Law Review,2000, Vol.22, p.91; Geoff Monahan, Family Law(2nd Edition),Nutshell LawBook Company,2003.; DorothyKovacs. De Facto Property Proceedings in Australia. Butter-worthspublishing in Australia,1998, p.9.
    ①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1页.
    ②Geoff Monahan, Family Law(2nd Edition),Nutshell Law Book Company,2003.
    ③否则,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成立。这是为了防止以追求某种短期效果(如通过伴侣关系获得居留许可)的“虚假伴侣关系”的发生。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5页.
    ④同时,根据《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2款的规定,若存在《德国民法典》第1314条所列举的意思表示瑕疵(包括丧失知觉或暂时的精神错乱、不知道事关生活伴侣关系的设立、恶意欺诈和非法胁迫),当事人可在1年内申请法院判决废止生活伴侣关系。当事人在导致意思表示瑕疵的状况消失后确认伴侣关系的,丧失申请废止的权利。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4~496页.
    ①参见孙涛.性或非性之民事契约——二人世界共同生活制度的另类演化.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②PACS登记不进入民事身份登记簿,而是登记在另外的登记簿,以使其解除程序较解除婚姻简便。在加拿大魁北克,婚姻和民事结合都在民事身份登记簿登记。See Civil Code of Quebec, Baudouin·Renaud,2002-2003,Montral, p.52.
    ③参见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78~79.
    ①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7.
    ②[南]米兰·波萨纳茨.非婚姻家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页.
    ③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99页.
    ④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99页.
    ⑤该案中,两位男性在订立PACS后,一方因另一方的不忠实行为向LILLE高等初审法院请求终止该PACS而被法庭支持。法官认为PACS蕴含了“两个人的共同生活”的基本意义,故应受民法典第1134条所要求的善意履行的制约(《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合法成立的契约在当事人之间有法律效力。除非双方合意和法律规定的事由,不能解除。契约义务应被善意履行)。而对共同生活义务的善意履行就意味着对忠实义务的遵守,对此义务的漠视或违反可以导致因不履行一方的过错而允许对方通过法定诉讼程序解除PACS。参见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0.
    ⑥参见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0.
    ①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7页.
    ②该条指向并参照《德国民法典》第1360条第2句、第1360a、b条设立.
    ③《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5款第1、2句;《德国民法典》第1567条第1款第2句.
    ④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6页.
    ⑤参见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2页.
    ①参见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8.
    ②《生活伴侣关系法》第3条第1款规定,同居者可以向主管机关声明,选择任何一方的出生姓氏、登记时使用的姓氏、甚至是在以前婚姻或登记伴侣关系中获得的姓氏,作为其共同姓氏。双方应在设立生活伴侣关系时作出决定,嗣后更改者需进行公证。伴侣选择了共同姓氏的后产生和婚姻姓氏类似的问题,可比照婚姻姓氏的有关规定加以处理。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05、497页.
    ③Family Law Act1996:s.36.
    ④参见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6.
    ⑤陈苇、高伟.我国事实婚姻制度之重构——澳大利亚的《事实伴侣关系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8,2:17.
    ①若施害人是房屋的唯一所有人或承租人,则房屋的单独使用权期限最长为六个月,且只能延长一次;施害人和受害人为房屋的共同所有人或共同承租人的,可以对单独使用权规定期限,但该期限没有上限。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9~480页.
    ②参见何丽新.走出同居女性权利缺失的法律困境.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40页.
    ③Taxation of Capital Gains Act1992;Inhertance Tax Act1984.
    ④Matrimonial Causes Act1973:s.27;Domestic Proceedings and Magistrates’Court Act1978:s.1.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⑤参见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80.
    ⑥Mental Health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mendment Act,1984(N.S.W).
    ①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7.
    ②[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9页.
    ③与承租人长期共同生活且共负家庭开支的事实同居伴侣享有租约加入权,但该权利在顺位上后于承租人的配偶和登记生活伴侣。该加入权无需主张而自动产生。如共同生活伴侣不想继续租赁,可以在知晓承租人死亡后一个月内通知出租人,声明自己不愿继续维持租赁关系,加入权视为没有发生。见《德国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第2项;第2款第4项;第3款第1项.
    ④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4页.
    ⑤Housing Act1985:s.87.
    ⑥See 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3rdEdition.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79~80.
    ①See 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 Law in Europe,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p.656.
    ②1982年《司法法》(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ct)修改了1976年《死亡事故法》(Fatal AccidentsAct)的相关规定,共同生活2年以上的同居伴侣可就不当致死提出损害赔偿。
    ③最初,加州法院对此持否定态度,担心这一权利的给予会影响国家在促进婚姻中的利益,为此还创立了“明线规则”理论(bright line rule)。后来才以案例的形式推翻了该理论。See Cynthia Grant Bowman. Legal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Policy, Vol.26,2004(1),p.142.
    ④Dunphy v Gregor,642A2d372(NJ1994).
    ⑤Law Reform (Miscellaneous Provisions)(De Facto Relationships) Amendment Act,1984(N.S.W).
    ⑥Compensation to Relatives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mendment Act,1984(N.S.W).
    ⑦这里应注意,德国法对非婚同居者在第三人侵权时的赔偿请求予以认可仅限于登记同居关系中,而事实同居者之间不享有该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保险法领域,联邦普通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在赔付之后,不能向被保险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行使追索权,除非保险事故是该家庭成员故意造成的”(即《保险合同法》第67条第2款)这一对追索权的限制性规定不能扩展适用于事实同居关系。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
    (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4、481页.
    ⑧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
    ①See Netherlands v. Reed(Case59/85)[1986]ECR1283.
    ②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③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00页.
    ④《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条第4项.
    ⑤《民事诉讼法》第383条第1款第1-3项;《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1款第2a项.
    ⑥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3~474页.
    ⑦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7.
    ⑧See John Dewar,“The Normal Chaos of Family Law”,Modern Law Review,Vol.61,1998,p.468.
    ①除土地和房屋外,英国司法实践中对于专门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已越来越少。尽管存在诸如1852年《己婚妇女财产法》、1970年《婚姻诉讼和财产法》以及1964年《已婚妇女财产法》等夫妻财产专门法,但随着离婚的普遍化以及诉讼的便捷化,这些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专门法的社会适应性已大大降低,法官很少考虑某项家庭财产是否是“为了当事人共同使用而购买”这一财产法原则。在夫妻分别财产制的灵活适应性日益凸显的今天,这些专门法己很少被适用了。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尚且如此,将同居财产关系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做几近等同的法律处理也不足为奇了。See Rebecca Probert,Cretney’s FamilyLaw(5thedition),Sweet&Maxwell,2003,p.76~77.
    ②参见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24、26页.
    ②Family Law Act1996:s.30.
    ③“于配偶而言,在双方关系破裂时对婚姻居所的所有权既不能决定该居所的占有权,也不能决定该居所的出售收益归属”,对居所不享有的一方配偶可以依法主张居所占有权或部分出售份额。See RebeccaProbert,Cretney’s Family Law(5thedition),Sweet&Maxwell,2003,p.78.
    ④同居者对家庭居所享有居住权的情形包括:对居所享有所有权;根据租赁契约有权居住;有居住许可;依据1996年《家庭法》第六部分的规定,非承租人的同居伴侣一方在同居关系破裂时申请签发租赁权移转令而占有该居所;依据1985年《住房法》申请居住;一方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另一方的居住权.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0~221页;另见LB·Curzon,Briefcase onFamily Law(2ndedition)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p.55.法庭在签发相关命令时还要考虑诸如同居关系的性质、持续期限、有无共同子女,伴侣间的约束及承诺程度等一些在离婚案件中略去的参考因素。SeeFamily Law Act1996:sch.7,para.5and s.41.
    ①Marvin v Marvin (1976)134Cal. Reptr815, Supreme Court, State of California.Cited from Sloan,Irving J, Living Together-Unmarrieds and The Law, Oceana Publications,1980, p.56~69.
    ②Horrock v. Forray(1976)ALL ER737,1WLR230,119Sol jo866,6Fam Law, Court of Appeal.Citedfrom Hoggett, Brendom, Family, Law and Socoety: Cases and Materials, London Butterworth, p.269.
    ③Tanner v Tanner(1975)3ALL ER776,1WLR1346,119Sol jo391,5Fam Law193, Court of Appeal.Citedfrom Hoggett, Brendom, Family, Law and Socoety: Cases and Materials, London Butterworth, p.270.
    ④Marvin v Marvin (1976)134Cal. Reptr815, Supreme Court, State of California.Cited from Sloan,Irving J, Living Together-Unmarrieds and The Law, Oceana Publications,1980, p.56~69.
    ⑤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2.
    ⑥陈苇、高伟.我国事实婚姻制度之重构——澳大利亚的《事实伴侣关系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8,2:17.
    ⑦See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ct(SA) s.5.
    ①[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8页.
    ②[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③See Anne Barlow&Rebecca Probert.“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Valuesand 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ory Critique”,Law&Policy,Vol.26,2004,p.1~11.
    ④[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⑤See Anne Barlow, Rebecca Probert.“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Valuesand 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ory Critique”,Law&Policy,Vol.26,2004(1),p.2~11.
    ⑥家庭法学者Standley指出,在具体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对某些事实都难免有过分夸张渲染之嫌,提供的证据也都存在着缺陷,故法官所使用的有关术语往往颇为模糊。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⑦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事实伴侣关系法》也有相同的时效规定.See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ct(NT) s.14.
    ①See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ct(NSW) s.15.
    ②See De FactoRelationshipsAct(NSW) s.16.
    ③See De Facto Relationships Act(NSW) s.20.
    ④王薇.英国排斥罗马法之原因探析[J].天府新论,2003,2:67.
    ⑤See Rebecca Probert. 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 Policy, Law&Policy, Vol.26,2004,p.13~32.
    ⑥Anne Barlow, Simon Duncan, Grace James, Alison Park, Cohabitation, Marriage and the Law[M]. Oxford,Hart Publishing,2005.p.6~8.
    ⑦Rebecca Probert. 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 Policy, Law&Policy,Vol.26,2004,p.13~32.
    ①有学者称之为“有限的共同财产制”(limited property regime).See David Bradley. Regulation of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 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2001.p.22~50.
    ②但同时也应注意,这种“推迟共有”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联合家庭法》所谓之“共同财产”是指同居者为“共同使用之目的”而取得的共同住房及家庭物品,汽车、别墅、企业资产及其他奢侈资产即使为同居双方所共同使用,也不进行分割。其次,该法还是要根据同居生活的期间、是否共同生育及分担家庭开支为标准来决定是否将“推迟共有制”适用于非婚同居者。一旦予以适用,以共同利用为目的所获得之净财产将于同居关系解体时在双方之间平均进行分配,在此之前,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都不得处置共同财产。若考虑到共同生活的期限或某些相关因素,均分财产会对一方产生不公,该方也可以获得共同财产中的多数份额。有书面协议者,以当事人的约定处之。由此可见,即便在等同于婚姻的立法模式下,法律对同居财产制的处理方式与婚姻共同财产制也有一些细微差别。参见李志敏.比较家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
    96页;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82页; Anne Barlow, Regulation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62.
    ③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对非婚同居的法律定位类似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婚姻或准婚姻,因此,对于同居财产制的规定也更倾向于共同所有制。例如,1987年《菲律宾共和国家庭法》第七章专门规定了“非婚联合财产制”,用以调整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同居关系以及无效婚姻关系。该法第147条第1~3款规定,“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未结婚或婚姻被宣告无效后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平等拥有其收益和薪金,当事人通过工作或劳动所得的财产,适用联合所有权的规定。如无相反证据,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所得财产视为双方共同努力、工作或劳动所得,由双方平等拥有。依本宗旨,一方虽未参与获取财产,但在家照顾维护家庭并做家务的,仍视为共同参与获得财产。同居关系结束前,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处分其在同居期间取得并共同拥有的财产的份额,不得在其份额上设定负担”。第148条规定,对于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之同居,双方只存在以其金钱或产业共同努力而获得的财产的,依各自贡献的大小按份共同所有。如无相反证据证明,贡献及相应财产份额应视为均等;共同的银行存款、债权凭证适用此类推处理。双方依法结婚的,其在联合财产中的份额应计入婚姻财产制中。恶意一方不依法与另一方结婚的,其应得财产份额应予以没收。双方均为恶意的,双方应得之财产均予以没收。参见《菲律宾共和国家庭法》(1987).吴引引、韩珺译.蒋月校.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外国婚姻家庭法汇编[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第258~259页.另如,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1978年《婚姻与家庭关系法》第293条第1、2款规定:在持续了长时期的非婚姻的结合中的双方由工作而取得的财产是他们的联合财产,按照在已婚者之间分配财产的规定予以分配。若一方帮助另一方购置财产,则帮助方无权得到该购置财产的一部分,仅在另一方构成一定条件下的不当得到时,他才可以主张赔偿其购置财产的花销。参见[南]米兰·波萨纳茨.非婚姻家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18页.
    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6条第1款规定,婚姻和家庭受国家秩序的特别保护.德国民法典[Z].陈卫佐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②此外,随着2002年1月1日《妓女法》的通过,这种例外情况已为法律所明确规定。
    ③例如,“生活伴侣关系合同”在须采取公证形式,可选择的财产制范围和婚姻一样。
    ④[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154.
    ⑤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3页.
    ⑥在按份共有的情况下要注意,对于住房等大额财产的共同占有也不构成权利共同体,不能按照《德国民法典》第752条进行分割。
    ①尤其是在赠与人可以因为受赠人的重大忘恩行为而要求撤回赠与(《德国民法典》第530、531条)。若一方只是疏远另一方,且尚不属于重大的忘恩行为,但这种疏远很可能和严重的背信弃义一起构成重大的忘恩行为,从而导致第530条的适用。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4页.
    ②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4、486页.
    ③此处应注意,根据联邦普通法院的裁判,对共同使用的家庭用具不存在合伙法上的请求权,因为家具主要是为了满足共同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创造某种价值。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5~486页.
    ④但有学者指出,法院至今没有明确,基于目的丧失的返还请求权和因为交易基础丧失的请求权之间有何区别。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7~488页.
    ②《生活伴侣关系法》第6条;第7条第1、2句.
    ③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0~481页;第500页.
    ①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3~304页.
    ②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778页.
    ③杨遂全.中国之路与中国民法典:不能忽视的100个现实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④See 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of 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p.417~426.
    ⑤李淑华.澳门亲属法律指南[M].澳门:澳门行政暨公职司,1995年.第45页.
    ⑥参见张影.非婚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与归属[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
    ⑦S. Singh, J. Lindsay. Money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Sociology,Vol.32,1996,p.55~69.
    ①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68.
    ②Inheritance (Provision for Family and Dependants) Act1975:s.1(1)(a) and (b)(A); s.2.
    ①British Columbia Family Relations Act, SC1972,c20,s15(e).
    ②Ontario Family Law Act, RSO1990,c F3,s29.
    ③Martha Bailey, 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p.164.
    ④De Facto Relationship Act,1984(N.S.W),20(1)(a)(b),17,27.
    ⑤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612页.
    ⑥参见陈苇,高伟.我国事实婚姻制度之重构——澳大利亚的《事实伴侣关系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8,2:18.
    ①De Facto Relationship Act,1984(N.S.W), s.17.27.
    ②See Geoff Monahan, Family Law(2nd Edition), Nutshell Law Book Company,2003.
    ③林春长.事实上夫妻之研究[D].中国台湾辅仁大学,2000年.第121页.
    ④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82页.
    ⑤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4页.
    ①《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2条第1款第1句.
    ②《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2条第2句;《德国民法典》第1361条第3款和第1614条第1款.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1~502页.
    ③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7.
    ④See Carolyn Hamilton,Alison Perry.Family Law in Europe[M],2ndEdition,Butterworks,2002,p.656.
    ⑤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p.417~426.
    ①参见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8~289页.
    ②Carolyn Hamilton,Alison Perry.Family Law in Europe[M],2ndEdition,Butterworks,2002,p.656.
    ③Bjrnberg Ulla: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Sweden—Does Family From Matte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2001,15, p.350.
    ④Turid Noack.Cohabitation in Norway: An Accepted and Gradually More Regulated Way of Liv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2001(1),p.102~117.
    ⑤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⑥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0.
    ⑦New Hampshire Rew Stat Ann§457:39(2001).
    ⑧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88页.
    ⑨参见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①否则,该处分可能因为违反善良风俗而无效,但法院对于家庭成员的特留份应该如何计算尚无一致的做法。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6页.
    ②《德国民法典》第1969条;第2303条.
    ③《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0条;《德国民法典》第1371条.
    ④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⑤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33页.
    ⑥但前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1976年《婚姻与家庭法》完全承认非婚同居者的继承地位。该法第12条规定,非婚同居的双方享有相互的遗产继承权。参见张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2:100.
    ⑦参见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⑧《生活伴侣关系法》第8条第2款,其参照《德国民法典》第1357条的规定设立。国内也有学者将其称为“锁匙权”,参见张学军.锁匙权研究[J].金陵法律评论,2004,春季卷:150.
    ①这里应注意,在德国法上,家事代理权只存在于登记同居关系中,而事实同居者之间不存在表见代理责任,也不能类推适用锁匙权的有关规定。在购买家庭生活用品时,行为人必须告知交易相对人,他(也)替生活伴侣为交易行为并有相应的代理权,否则就要独自承担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在借贷的场合下,若同居双方一起借贷的,应作为连带债务人共同承担责任,即使他们后来分手或该笔款项仅为一方的利益而使用;作为共同债务人的一方同居者清偿所有债务后,理论上,在他们内部应出现补偿问题,但联邦普通法院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属于当事人对于共同生活的贡献,不能要求补偿,即当事人不享有对另一方的追索权。德国学者认为,这个结果“真令人惊讶”;在联邦普通法院新近的判例中,《德国民法典》第1632条规定的“所有权推定”也不能类推适用于非婚同居关系。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74、481、489页.
    ②该条规定,为夫或妻的债权人利益计,推定一方或双方占有的动产属于债务人所有。
    ③《德国民法典》第1357条第3款;《生活伴侣关系法》第8条第2款.
    ④《德国民法典》第428条和第430条.
    ⑤See 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of 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p.417~426.
    ⑥《法国民法典》第515-4条第2款.
    ⑦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80.
    ⑧New Jersey Domestic Partnership Act,AB3743,§4(b).
    ①李喜蕊.英国家庭法历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235页.但是,现代英国法对非婚生子女的少数歧视仍然存在。例如,在移民法领域,较之婚生子女,出生在海外的非婚生子女随父母入境和定居英国要困难的多;婚生子女只要父母一人为英国公民时,他即可获得英国公民权,而非婚生子女仅当母亲是英国公民或在英国定居时才可获得英国公民权,不论该非婚父亲是否对子女享有父母责任;非婚生子女在其他方面也受到歧视,这些儿童甚至还被视为是“破坏了他们父母关系”的人,家事法院缺乏调节非婚同居者财产权的裁量权力这一事实也可能导致非婚生子女比离婚子女遭受更多的痛苦。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235页.
    ②See,e.g., Inre Witso,627N.W.2d63(Minn.2001); Callender v. Skiles,591N.W.2d182(Iowa1999);In re J.W.T.,872S.W.2d189(Tex.1994).
    ③See,e.g., Lalli v. Lalli,439U.S.259(1978).
    ①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4页.
    ②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573页.
    ③德国《基本法》第6条第2、5款.[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④王洪.从婚生推定到父性推定——确认亲子关系的新思维.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2页.
    ⑤[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0页.
    ⑥参见[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⑦《意大利民法典》第280条.
    ①此时不需要司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检查其是否为合格的父亲。当子女由当地政府监护时,尽管负有父母责任者的行为不得与监护令不一致(1989年《儿童法》第2条第8款),并且地方当局可以确定父母履行责任的范围(第33条第3款b项),但当局也不能阻止孩子的母亲与父亲订立父母责任协议。此外,法庭可以撤销父母责任协议。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3~254页.尽管依据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收养与子女法》,与同居母亲共同登记子女出生的非婚同居父亲承担父母职责,但该规定不具有溯及力且不影响没有共同登记子女出生的同居父亲。另据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5%的同居父亲进行了父权登记,绝大多数履行职责的非婚父亲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See Anne Barlow,Simon Duncan,Grace James,Alison Park, Just a Piece of Paper? Marriage andCohabitation in Britain,in British Social Attitudes:The18thReport-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Ties,London: Sage,2001.
    ②申请的原则包括:儿童的幸福是法庭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第1条第1款);不拖延原则(第1条第3款);无令推定原则(第1条第5款)。法庭不太可能适用无令推定原则,因为法庭认为父母责任令赋予父亲重要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故除非指令的赋予明显与儿童的幸福相左,即不会被拒绝。有时,不提供抚养的事实都不能作为不制作指令的原因;同时也不能推定,一个热爱孩子的父亲必然会获得法庭的指令。申请居住令时,法庭必须同时制作给予此人父母责任的指令(第12条第1款)。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255页.
    ③The Children Act1989:s.4-5.
    ④此处还应注意一点,与已婚父亲不同的是,非婚父亲通过父母责任协议或法庭指令获得的父母责任不具有永久性。任何对儿童负有父母责任的人或者理解力足以提出申请时经过法庭允许的儿童经过申请,即可撤销非婚父亲的父母责任(第4条第3、4款)。当决定终止父母责任时,儿童的幸福是法庭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第
    1条第1款),并且法庭必须运用不拖延原则。实践中,撤销责任的案例极少,希格法官还特别强调,这种申请不应被非婚生子女和母亲用作泄愤的武器。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6~257页.
    ⑤《统一父母身份法》305(a)(2002).
    ①[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②See Jane C. Murphy,“Legal Images of Fatherhood: Welfare Reform, Child Support Enforcement, andFatherless Children”,81NOTRE DAME L. REV.325,2005.
    ③参见《统一父母身份法》204(2002);《统一父母身份法》4(1973).
    ④See In re Jesusa V.,32Cal.4th588,85P.3d2(2004); Elisa B. v. Superior Court,37Cal.4th108,117P.3d660(2005); In re Parentage of L.B.,155Wash.2d679,707122P,3d161,176(2005).
    ⑤《统一父母身份法》302(b)(2002).
    ⑥联邦最高法院在Lehr v. Robertson案中明确解释道:“血缘关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所给予生父而非其他男性的独有机会,即培育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生父把握这一机会,且为子女的未来安排承担责任,他就可以享受到亲子之间令人愉快的良好关系,为子女的成长做出独一无二的极有价值的贡献。如他没有把握这个机会,联邦宪法就不会自动地迫使某州就子女的最佳利益听取其意见”。即血缘事实并不必然使非婚父亲获得像已婚父亲那样的宪法保护。See Lehr v. Robertson (463U.S.248(1983).p.261~262.
    ⑦See Rivera v. Minnich,483U.S.574(1987).
    ①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573页.
    ②《德国民法典》第1592条;第1600d条.根据《关于家庭事件和非诉事件的程序的法律》第156~164条的规定,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应当听取子女和父母本人的意见,并适用职权调查的原则。青少年局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法院也应当听取青少年局的意见。只要不违反子女的最佳利益,法院皆应促使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并提示和解的可能或其他任何庭外争端解决方式。年满14岁的子女在知晓判决内容后可以提出抗告,法院可为未成年子女安排程序辅助人。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84~385页.
    ③《德国民法典》第1600e条.
    ④王洪.从婚生推定到父性推定——确认亲子关系的新思维.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⑤《法国民法典》第333条.
    ⑥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
    ⑦《德国民法典》第1672条第2款.
    ①《德国民法典》第1751条第1款第5句.
    ②《德国民法典》第1672条第2款第1句;第1696条第1款.
    ③[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83页.
    ④尽管联邦最高法院在1965年的Armstrong v. Manzo(380U.S.545.)案中判决,已婚父亲有权被告知涉及其子女的收养。但绝大多数州依然不认可非婚父亲对其子女之未来事项的法律决定权。他通常不能与母亲争夺监护权,若母亲决定将子女送养,他在法律上也无权提出反对。
    ⑤Stanley v. Illinois (405U.S.645(1972).
    ⑥See Quilloin v. Walcott434U.S.246(1978); Caban v. Mohammed441U.S.380(1979).
    ⑦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1~92页.
    ⑧“子女最佳利益”(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原则在绝大多数有关子女监护权的案件是一种现代的审判标准。《统一结婚离婚法》第402条对“子女的最佳利益”所作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方父母或双方有监护子女的意愿;②子女对监护人的意愿;③子女与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兄弟姐妹或与任何对其最佳利益有重大关联的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影响;④子女对家庭、学校、社区的适应性;⑤所有相关人员的身心健康。对不影响监护人和子女关系的现行监护人或推荐监护人的行为,法庭不予考虑”。[美]Harry D.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
    137~138页.
    ⑨《统一结婚离婚法》第402条.
    ①《德国民法典》第1615a条.
    ②《关于家庭事件和非诉事件的程序的法律》第248条.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4页.
    ③德国《基本法》第6条第4款.
    ④非婚生子女由非婚父亲单独照料时,这一抚养费请求权可以类推适用(《德国民法典》第16151条第2款第
    2句和第3款),但不适用抚养费延长的规定。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9页.
    ⑤《德国民法典》第16151条第1款第1、2句;第16151条第2款.
    ⑥《德国民法典》第16151条.
    ⑦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6~438页.
    ⑧《家庭法》第66D~L条.参见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第576~577页.
    ①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87.
    ②See Partick Parkinson, Juliet Behrens, Australian Family Law in Context-Commentary andMaterials(3rdedition), Published in Sydney by Lawbook Co.,2004,p.793.
    ③参见[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④See 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57~86.
    ⑤参见[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①《生活伴侣关系法》第9条第6、7款第2i项和《德国民法典》第1754条第3款.双方嗣后分手的,共同的父母照顾不受影响,除非他们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671条的规定提出申请。此时,法院的判决甚至有可能使生父母一方失去父母照顾权。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1页.
    ②《生活伴侣关系法》第9条第1款到第4款.
    ③《德国民法典》第1687b条.
    ④[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①Baehr v.Miike,1996WL694235,Haw.Circ.Ct.
    ②Amity Pierce Buxton, The Best Interest of Children of Gay and Lesbian Parents, edited By RobertM. Galatzer-Levy and Louis Kraus,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Child Custody Decision,1999, p.324,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p.327.
    ③波斯纳指出,“从实际看,要不让女同性恋者有孩子是不可能的;她们可以人工受精,或者是同一个愿意放弃亲权的男子发生性关系来得到孩子”。而且他认为,人工生育使女同性伴侣对子女的监护不再属于政府规制的范围,也使女性不再同男性分享亲权,加速了经济权力向女性的转移。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
    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62、566~567页.
    ①生活伴侣关系的“废止”既有离婚法上的某些功能,也有婚姻废止的部分功能:《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2款第2句规定的废止原因,对应着婚姻法中基于结婚意思表示瑕疵的废止原因;《生活伴侣关系法》第
    15条第2款第1句规定的废止原因,对应着婚姻法中的离婚,这种废止主要是因为伴侣关系的破裂。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3页.
    ②[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4页.
    ③参见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19.
    ④参见孙涛.性或非性之民事契约——二人世界共同生活制度的另类演化.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⑤See 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p.315~327.
    ⑥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p.322.
    ①[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4页.
    ②[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4~505页.
    ③德国学者指出,这一规定目的并不明确。该苛刻条款是否适用于因为分居3年而提出的废止申请?或者说分居3年是适用苛刻条款的前提?在这两种情况下,拒绝废止的伴侣似乎只能在分居3年后才可以提出苛刻抗辩。可是在那之前,由于分居未满3年不能主张苛刻,法院有可能早就根据诸如第15条第2款第1句第
    1b项的规定宣布废止生活伴侣关系了。另外令人不满意的是,法律对生活在伴侣关系中的子女的利益只字未提。[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505页.
    ④《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2款第1句第1b项.
    ⑤《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2款第1句第2项.
    ①德国《民事诉讼法》第661条第1款;《法院组织法》第23a条第1款第1项;《家庭事项和非诉事件程序法》第111条第11项、第151条第1项、第269、270条.
    ②《生活伴侣关系法》第15条第1款.
    ③See 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of 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p.417~426.
    ④转引自孙涛.性或非性之民事契约——二人世界共同生活制度的另类演化.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
    2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⑤See 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57~86.
    ⑥参见孙涛.性或非性之民事契约——二人世界共同生活制度的另类演化.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①熊金才.他国民事伴侣关系效力之中国认可与公共秩序保留[J].太平洋学报,2008,4:47.
    ①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进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①American Juriprudence,2d.24Dismissal,Discontinuance oud Nonsuit Divorce and Separation.p.184.
    ②Maynard v. Hill,125U.S.190(1888).
    ③武秀英.对“试婚”同居的道德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92.
    ①[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
    145页.
    ②转引自夏吟兰,蒋月,薛宁兰.21世纪婚姻家庭关系新规则——新婚姻法解说与研究[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6页.
    ④[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①参见王卫国,夏吟兰.婚姻家庭继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See 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p.57~86.
    ③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Z].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4页.
    ④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⑤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72.
    ⑥何丽新.构建我国非婚同居规制的法律机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1:118.
    ①E.A.罗斯.社会控制[M].秦志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②[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③参见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9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⑤[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①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204.
    ②[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79页.
    ③See The Law Commission, 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 Breakdown, aConsultation PaperNo179[M].London, Stationery Office,2006. p.96~104.
    ④See Developments in the Law-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Family,93HARV. L. REV.1156,1198,1980,p,1198.
    ①参见李双元等.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②参见徐显明.国际人权法[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96页.
    ③参见卓冬青、刘冰主编.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①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68.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09页.
    ②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①[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2页.
    ③其实,从这一角度审视,《婚姻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善后主义的立法产物。因为相安无事的家庭通常也不会求助于《婚姻法》,都是等婚姻出问题了才会用到它。现如今,《婚姻法》越来越被当成为“离婚法”。因此,强调善后主义的立法理念也并非一定具有贬损的意味。对处理善后问题的重视恰恰体现了对事实同居关系中的当事人及其子女的权益进行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因而需要立法者高度关注。
    ①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②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35.
    ①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13页.
    ②[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③[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8.
    ④崔建远.民法制度移植的背景因素和内在和谐问题[J].法学家,2003,4:32.
    ⑤1997年新《刑法》废除流氓罪与2001年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分别标志着我国同性恋非罪化、非病理化的完成。
    ①[美]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3rdEdition)[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46.
    ②“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残酷迫害同性恋的记录;从未有人因同性恋活动被判死刑(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个别例外,应按非常时期的特例看待,不具典型性);公众舆论对同性恋一向比较温和”。而且,“从历史和跨文化的研究角度来看,人口增长压力较大的国家,对同性恋一般都采取较宽容的政策;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对同性恋则比较严厉”。因而,从人口控制的功利立场出发,我国对同性同居关系的法律认可也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参见李银河.李银河说性[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17、123页.
    ③根据2001年《婚姻法解释(一)》第2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即有配偶者与同性同居,不能构成《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理由。
    ①此处,荷兰法的发展就是跨越式前进的例证。荷兰早在1811年就不再认定同性恋有罪;1992年,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性取向歧视;1994年,平等对待法的出台才以专门法的形式强化对性取向的反歧视;但是,从1979年开始,荷兰法律便逐渐将已婚配偶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也赋予了同性非婚同居者。除了父母身份的问题外,其与异性同居者的法律权利不存在差别。参见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J].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94.
    ①[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②[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7~158.
    ③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于2002年针对北京、厦门、哈尔滨三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或一审法院开展的“婚姻法执行中的问题”调查统计显示,非婚同居关系在1年之内就解体的比例占三地法院所审理的该类案件总数的33%;维持1~2年的非婚同居关系占27%;3~4年的占12%;仅有15%的非婚同居关系维系超过5年。参见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①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载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①于静.比较家庭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②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第428页.
    ①[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②[德]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朱岩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6页.
    ④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①参见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
    ②欧洲议会早在1994年就以决议的形式在欧共体内推行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Resolution on equal rightsfor homosexuals and lesbian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OJ1994C61/40, Res. No A3-0028/94.1998年也出台了同样的决议);1999年,欧洲议会还将对同性恋者的人权保护作为一个国家申请加入欧共体的条件;第14次世界性学会议于1999年通过的《性权宣言》也有此规定;2000年《欧盟基本权利宪章(EU Charterof Fundamental Rights)》第21条建议各成员国的立法机构现实地考虑这一问题;2004年欧洲议会理事会支持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把性倾向修订为基本人权;2006年《关于将国际人权法应用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相关事务的日惹原则》对可能引发歧视的理由的列举更加成熟和完善。
    ③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
    ④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7.
    ①Richard A. Posner,“Should There Be Homosexual Marriage? And If so,Who Should Decide?”,Mich.L. Rev.1995,p.1585.
    ②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73.
    ③参见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5.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6页.
    ⑤[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49~150.
    ①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72.
    ②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74.
    ③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6页.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9.
    ②王薇.论现代社会非婚同居立法的发展趋势.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第252~253页.
    ③[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④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54页.
    ⑤[美]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59页.
    ①也有少数国家的同居立法规定,未成年人欲缔结非婚同居关系需经父母或司法部长同意。例如《荷兰民法典》第一编第31条、第35条、第36条的规定。
    ①[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①[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2:159~160.
    ①非婚同居关系的终止原因包括单方通知,此部分将在本章第五节中详述。
    ①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
    ①王旭霞.多层次家庭规制体系之一——非婚同居的历史考察及重构[J].兰州大学学报,2009,2:105.
    ②参见王歌雅.扶养与监护纠纷的法律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①非婚同居遭“家暴”也受保护[N].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007版.
    ②参见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③参见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664~666页.
    ①参见孟令志.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J].法商研究,2001,1:69.
    ②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①[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5~26页.
    ②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9.
    ③参见范愉.非诉讼程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①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57.
    ②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17.
    ③乔新生.荷兰立法观念缘何如此出新[N].检查日报,2001年6月27日.第6版.
    ④转引自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61.
    ⑤参见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19.
    ⑥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22.
    ①参见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载夏吟兰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第105~106页.
    ②林猛.把道德的东西还给道德.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C].北京:光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
    ①包括合法有效的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抑或是非婚同居等形式。
    ②以非婚同居关系中常见的赠与行为为例。一方当事人出于一定的目的赠与另一方的财物可能被冠之“青春损失赔偿费”、“分手费”等名义,但当事人的行为本质上是“附条件”或“未附条件”的赠与,或者是基于当事人所主张的侵权责任(参见张鹏.“青春”作伴价几何[N],人民法院报,2004.)。这种赠与行为的合法性也应因所附条件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不能一概以公序良俗原则否决。所附条件为维持非婚同居关系或结婚的赠与因有悖自愿原则而不能为法律所认可,此时以各种名义装饰的赠与是违背善良风俗的典型体现;但所附条件为解除非婚同居关系的赠与则不然,一来因为单方解除权是非婚同居者的法定权利,二来要求解除非婚同居关系这种情形并未违背自愿原则,因而不构成公序良俗的介入理由;无条件的赠与如出自真实的意思表示,
    ①See Dematteo v. Dematteo,436Mass.18,762N.E.2d797(2002);Inre Marriage of Bonds,24Cal.4th1,99Cal.Rptr.2d252,5P.3d815(2000); Delorean v. Delorean,211N.J.Super.432,511A.2d1257(1986);Grossv. Gross,11Ohio St.3d99,464N.E.2d500(1984).
    ②参见[法]菲利浦·阿里耶斯、安德列·贝金主编.西方人的性[M].李龙海,黄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Blumberg, Grace Ganz,“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UCLALaw Review28,1981, p.1164~1165.
    ①陈一筠编译.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国外社会科学,1999,4:65.
    ②See Singh S.&Lindsay J,“Money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2,1996, p.55~69.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司法适用中,也逐渐展现出这种“借贷性”与“可计算性”的特征。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16条的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③参见王素云.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4:136.
    ①See Marsha Garrison.Is Consent Necessary?An Evaluation of the Emerging Law of CohabitantObligation,52UCLA L.Rev,2004,52,p.815,839~843.
    ①参见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50页.
    ①参见蔡福华.夫妻财产纠纷解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②转引自郭建勇.非婚同居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3页.
    ③1985年内罗华《审查和评议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报告》.
    ④参见夏吟兰.离婚自由与限制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①See Allen M. Parkman, The All Principles and Marital Quality, Duke Journal of Gender Law&Policy,Spring/Summer,2001.
    ②2008年1月21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同性同居关系解除后引发的经济补偿纠纷案。两名女性同居恋人共同生活3年后分手,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按每月500元的标准,支付共同生活期间对对方的生活照顾费用20500元。参见丁仕松,余法.同性恋同居3年分手诉至法院索赔2
    万[N].东方早报,2008年1月23日.
    ③参见林秀雄.夫妻财产制度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7~155页.
    ①《89年若干意见》第11条规定,解除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进行的同居关系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予适当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
    ①[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8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77页.
    ③例如,《婚姻法》第46条、《89年若干意见》第8条以及《婚姻法解释(三)》第17条的规定。
    ④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6.本文持这样的观点,综合运用多种归责原则为弱势方提供经济救助,应该成为损害赔偿制度的正确定位与基本价值。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7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①参见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79.
    ①参见[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47页.
    ②如《继承法》第10条中所称之“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第12条所规定的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的权利。
    ③此处包括共同生活的一切必要开销,一家之食物、光热、衣着等之购买,正当的保健娱乐、医疗,子女之教养,家具及日常用品之购置,女仆、家庭教师之雇用,亲友之馈赠,报纸杂志之订购等皆包含在内。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参见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32~533页;余延满.亲属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81~382页.
    ③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条第2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提出的三个保护原则也过于空泛,即“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这反映了我国子女权益保护立法原则的笼统与滞后。
    ①See 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 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Policies and Social Attitudes: 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No.1,2004,p.68;Turid Noack.“Cohabitation in Norway: An Accepted and Gradually More Regulated Wayof Li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②See 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 Issue1,2001,p.22~50.
    ③参见王洪.从婚生推定到父性推定——确认亲子关系的新思维.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
    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①有学者指出,若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确实需要区分的,可称其为“有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子女”和“无婚姻关系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参见王薇.非婚生子女抚养涉及的法律问题:由案件生发[J].重庆社会科学,2010,4:53.
    ②王洪.从婚生推定到父性推定——确认亲子关系的新思维.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45页.
    ①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5.
    ②《婚姻法》第36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由此可以推断出,离婚后由父母双方共同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即监护权由双方行使原则,亦即共同监护。
    ①王丽萍.关于探望权的再思考——与美国相关制度的比较.杨立新、刘德权主编.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407页.
    ①王薇.非婚生子女抚养涉及的法律问题:由案件生发[J].重庆社会科学,2010,4:55.
    ②[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①马亿南.《婚姻法》第32条实证研究.夏吟兰,龙翼飞主编.和谐社会中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重构——纪念《婚姻法》修订五周年[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2页.
    ②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③[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2页.
    ①吴国平.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新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7:97.
    ①参见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4,6:35.
    ①卓冬青、刘冰主编.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①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86.
    ②[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90页.
    ③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6页.
    ④参见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129.
    ①参见夏吟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J].政法论坛,2003,6.
    [1]张学军.美国普通法婚姻的起源和兴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4.
    [2]张学军.事实婚姻的效力[J].法学研究,2002,1.
    [3]张学军.锁匙权研究[J].金陵法律评论,2004,春季卷.
    [4]李志敏.比较家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5]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23.
    [7]巫昌祯.婚姻法执行状况调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8]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巫昌祯.婚姻家庭法新论—比较研究与展望[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杨立新.论准婚姻关系[J].中州学刊,2005,6
    [11]杨立新,刘德权.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
    [1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
    [13]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王歌雅.扶养与监护纠纷的法律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5]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王薇.非婚生子女抚养涉及的法律问题:由案件生发[J].重庆社会科学,2010,4.
    [17]王薇.英国排斥罗马法之原因探析[J].天府新论,2003,2.
    [18]孟令志.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J].法商研究,2001,1
    [19]孟令志.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8,4.
    [20]陈棋炎等.民法亲属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
    [21]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李洁珍.同居现象法律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4,10
    [23]吴国平.非婚同居的概念与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9,4
    [24]吴国平.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新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7.
    [25]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6]周应江.英国家庭法对非婚同居关系的承认与保护[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
    [27]万鄂湘.民商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
    [28]蒋月.婚姻家庭法前沿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29]蒋月.婚姻家庭法:案例评析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30]张民安.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J].中山大学学报,1999,2
    [31]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3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徐显明.国际人权法[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33]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34]江平.比较法在中国(2004年·下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35]付子堂.法理学进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36]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2缉)[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37]法理学论文选萃[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38]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18卷)[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39]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9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40]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中德法学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2]夏吟兰、龙翼飞、蒋月娥、李明舜.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
    [43]夏吟兰,龙翼飞主编.和谐社会中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重构——纪念《婚姻法》修订五周年[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夏吟兰,蒋月,薛宁兰.21世纪婚姻家庭关系新规则——新婚姻法解说与研究[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
    [45]夏吟兰.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夏吟兰等.婚姻家庭法前沿——聚焦司法解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7]夏吟兰.事实婚姻的承认与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1年1月30日第3版
    [48]夏吟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J].政法论坛,2003,6.
    [49]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年.
    [50]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
    [51]陈苇.家事法研究[C](2005年).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
    [52]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7年)[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
    [53]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5.
    [54]王丽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55]王丽萍.亲子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56]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5
    [57]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58]熊金才.民事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的现状及其立法模式[J].河北法学,2007,5.
    [59]熊金才.他国民事伴侣关系效力之中国认可与公共秩序保留[J].太平洋学报,2008,4.
    [60]熊金才.同性伴侣关系法律认可立法模式比较——以英国《民事伴侣关系法》及加拿大[61]《民事婚姻法》为例[J].太平洋学报,2007,7.
    [62]阚凯.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冲突与调和[J].学术交流,2010,5
    [63]何群.婚姻、同居、生活伴侣辨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3
    [64]何群.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05,3.
    [65]何群,郭丽红.事实身份关系法律建构的人权视角[J].学术界,2009,4.
    [66]郑小川、于晶.亲属法原理·规则·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张影.非婚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与归属[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2
    [68]于静.比较家庭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卓冬青、刘冰.婚姻家庭法(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71]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2
    [72]何丽新.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73]杨遂全等.婚姻家庭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74]杨遂全.第三人侵害婚姻家庭的认定与处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75]杨遂全.中国之路与中国民法典:不能忽视的100个现实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76]杨大文.新婚姻法释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77]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78]王金利、朱强、李益.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之比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79]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80]王洪.婚姻家庭热点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张莹.论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之构建——以比较法研究为基础[D].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82]黄龙.非法同居问题探析[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83]张伟.转型期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84]昊鲁平.当代中国青年婚恋、家庭与性观念的变动特点与未来趋势[J].青少年研究,2000,2.
    [85]叶丽红、高亚兵、骆伯巍.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3.
    [86]徐莉、刘爽.大城市未婚青年的性知识、性观念及其行为模式[J].青年研究,2001,4.
    [87]徐安琪.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J].青年研究,2003,7.
    [88]王文静,李卫红.婚前同居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上海大学生婚前同居观念的一项调查[J].社会,2002,12.
    [89]齐麟.对同居现象的探讨[J].西北人口,2005,3.
    [90]迟书君等.新型城市移民——2003年深圳流动人口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91]袁浩淇.传统还是非传统?—对116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3,4.
    [92]刘汶蓉.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
    [93]雪燃.浅尝青果滋味——大学“同居”调查手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94]王浩.对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
    [95]王浩.老人再婚牵手健康[J].家庭医药,2005,8.
    [96]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
    [97]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
    [98]傅芳.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99]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4,6.
    [100]房庆山.论非婚同居合同[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101]郑小川,于晶.亲属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2]朱步楼.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唯实,2007,10.
    [103]常素巧等.婚姻家庭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4]武秀英.审视与沟通——非婚同居现象的法律评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7.
    [105]张洋勇.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106]丁士军、陈传波.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老年人保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107]杜鹏,武超.1994~2004年我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6,2.
    [108]王坤.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损害的法律救济[J].河北法学,2009,7.
    [109]肖红.试婚:现象透视与法律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5,4.
    [110]李拥军、周绍强.从意识到话语:性权利观念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脉络[A].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2.
    [111]余华林.现代性爱观念与民国时期的非婚同居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12]张兰星.宗教改革家的婚姻观及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13]於兴中.自然法学与法的神圣化和世俗化[J].法律科学,2002,3.
    [11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115]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M].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16]彼得罗·彭凡得.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7]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1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9]李洁珍.同居现象法律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4,5.
    [120]张迎秀.结婚登记制度之重构[J].法学杂志,2010,3.
    [121]王胜明,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立法资料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22]刘伯红.女性权利——聚焦婚姻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123]周伟.国家与婚姻:婚姻自由的宪法之维[J].河北法学,2006,12.
    [124]孙建江,吴亚晖.民事结合制度对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冲击[J].法学,2005,10.
    [125]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126]翟同祖.翟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7]郑中等.女性同性恋抚养子代的国际现状和启示[J].生殖与避孕,2009,7.
    [128]钱叶卫.从非婚同居现象看我国婚姻制度的立法缺陷[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29]钱叶卫.非婚同居性行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3.
    [130]郭晓飞.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J].社会科学家,2005,6.
    [1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33]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4]王旭霞.多层次家庭规制体系之一——非婚同居的历史考察及重构[J].兰州大学学报,2009,2.
    [135]孙若军.争取男女平等反对家庭暴力.巫昌祯,杨大文.防治家庭暴力研究[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年.
    [136]廖秉静.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137]周安平.性别与法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3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9]魏清沂.不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
    [140]李凤章.非婚同居中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8
    [141]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的婚姻的本质属性[J].法学评论,2002,3
    [142]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43]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另一类的物权性救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44]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45]叶英萍.婚姻法学新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46]易军.私人自治与法律行为[J].现代法学,2005,3
    [147]吴晓芳、谭红、冯晓光.婚姻家庭继承案件司法实务[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3年.
    [148]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9]林菊枝.美国婚姻法[M].台北:中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年.
    [150]张天民.失去衡平法的信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151]李昌道.加拿大“同性婚姻”草案的风波[J].法治论丛,2004,1.
    [152]袁发强.同性婚姻与我国区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J].河北法学,2007,3.
    [153]孙笑侠.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J].中国法学,2010,3.
    [154]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人身法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55]李喜蕊.英国家庭法历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156]刘卫国.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157]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58]宁立标.论南非对同性恋者权利的宪法保护[J].西亚非洲,2009,4.
    [159]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7,3.
    [160]谢晓.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5,3.
    [161]李淑华.澳门亲属法律指南[M].澳门:澳门行政暨公职司,1995年.
    [162]林春长.事实上夫妻之研究[D].中国台湾辅仁大学,2000年.
    [163]王卫国,夏吟兰.婚姻家庭继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4]E.A.罗斯.社会控制[M].秦志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65]马晓婧.从大学生同居现象透视当代青年的性价值观[J].学术交流,2009,8.
    [166]李双元等.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6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168]崔建远.民法制度移植的背景因素和内在和谐问题[J].法学家,2003,4.
    [169]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170]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171]范愉.非诉讼程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2]郭建勇.非婚同居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73]蔡福华.夫妻财产纠纷解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
    [174]余延满.亲属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75]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76]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
    [177]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178]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79]潘绥铭、白威廉、王爱丽、劳曼.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80]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C].北京:光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
    [181]李银河.李银河说性[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18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第428页.
    [183]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4]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85]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
    [186][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M].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7][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M].张建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88][日]野野山久也.美国的离婚、再婚和同居[M].杜大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年.
    [189][日]我妻荣、有泉亨.日本民法·亲属法[M].夏玉芝译.北京:工商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190][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
    [19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192][德]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朱岩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93][德]M·克斯特尔.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J].邓建中译.比较法研究,2004,2.
    [194][德]迪特尔·施瓦布(D.Schwab).德国家庭法[M].王葆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195][德]KeesWaldijk.欧洲国家同性婚姻立法的发展趋势[Z].庄素娟译,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卷.
    [196][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9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98][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199][美]Kate Standley.家庭法[M].屈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0][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1][美]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22][美]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M].李银河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3][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4][美]W·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
    [125][美]Harry D. Krause,[美]David D. Meyer.美国家庭法精要(第五版)[M].陈苇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6][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127][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8][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0][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31][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32][美]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3][美]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主编.婚姻与经济[C].王涛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4][南]米兰·波萨纳茨.非婚姻家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5][南]佩特沙切维奇.婚姻外的同居关系:南斯拉夫的经验[J].法学译丛,1983,2
    [136][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同居[M].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年.
    [137][法]菲利普·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V——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
    [138][法]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M].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39][法]热内·居伊昂.性与道德[M].李迈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14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15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51][法]菲利浦·阿里耶斯、安德列·贝金主编.西方人的性[M].李龙海,黄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2][英]安东尼W丹尼斯,罗伯特罗森编.结婚与离婚的法经济学分析[C].王世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53][英]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54][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于庆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155][英]伯特兰·罗素.婚姻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156][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M].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157]法国民法典(上册)[M].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58]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9]德国民法典[Z].陈卫佐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60]朗文英汉双解词典.郑荣成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16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62]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163]司法解释汇编(民事经济卷)[Z].济南:山东法制出版社,1998年.
    [164]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5]乔新生.荷兰立法观念缘何如此出新[N].检查日报,2001年6月27日.第6版.
    [166]非婚同居遭“家暴”也受保护[N].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007版.
    [167]北京晨报[N].2001年3月12日.
    [168]丁仕松,余法.同性恋同居3年分手诉至法院索赔2万[N].东方早报,2008年1月23日.
    [169]罗妮.同居暴力离婚后暴力成投诉新热点[N].法治快报,2007-01-23(4).
    [1]Cynthia Grant Bowman.“Legal Treatment of Cohab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Law&Policy, Vol.26,2004(1).
    [2]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3]K. Kiernan,“Cohabitation in Western Europe: 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A.Booth and A. C. Crouter (eds.), Just living Togerther: Implications of Cohabitation onFamilies, Children, and Social Policy, Mahwah, NJ:Erbaum,2002.
    [4]K. Kiernan and V. Estaugh,“Cohabitation, Extra-Marital Childbearing and SocialPolicy”, Occasional paper No.17, London: Family Policy Studies Center,1993.
    [5]Kathleen Kiernan,“Family Change: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M. David (ed.), TheFragmenting Family: Does it Matter? London:IEA Health and Welfare Unit,1998.
    [6]Kathleen Kiernan,“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We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7]R. K. Raley,“Inceasing Fertility in Cohabiting Unions: Evidence for the Second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hy, Vol.38,2001.
    [8]Patrick Heuveline&Jeffrey M. Timberlake,“The Role of Cohabitation in FamilyFormation: The United Stat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Family,Vol.66,2004.
    [9]Cherlin,A.J.,“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and Family,2004.
    [10]Stephen M. Cretney, Judith M. Masson, Rebecca Bailey-Harris: Principles ofFamily Law,7thEdition, Sweet&Maxweel,2003.
    [11]Treas,J.,“How Cohorts,Education,and Ideology Shaped a New Sexual Revolutionon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Nonmarital Sex,1972-1998”,SociologicalPerspectives,2002.
    [12]Blossfeld and Rohwer(eds), The New Role of Women Family: Formation inModern Societi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5.
    [13]The Law Commission, 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Breakdown, a Consultation PaperNo179[M].London, Stationery Office,2006.
    [14]Bowman, Cynthia Grant.Social science and legal policy:the case of heterosexualcohabitation[J],Journal of Law&Family Studies,2007,3.
    [15]Scott M.Stanley,Sarah W. Whitton&Howard J.Markman. Maybe I Do: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Premarital or NonmaritalCohabitation[J].FAM.ISSUES,2004,25.
    [16]Anne Barlow, Simon Duncan, Grace James and Alison Park,Cohabitation, Marriageand the Law[M]. Oxford, Hart Publishing,2005.
    [17]Garrison Marsha: Is Consent Necessary? An Evaluation of the Emerging Law ofCohabitation Obligation. UCLA Law Review,2005.
    [18]Katherine Shaw Spaht,“Covenant Marriage Seven Years Later: Its as YetUnfulfilled Promise”,65La.L.Rev.605,2005.
    [19]Posner, R.“Should there be Homosexual Marriage? And if So, Who ShouldDecide?”Harvard Law Review,1997(5), Vol.95.
    [20]Patricia Morgan.“Marriage-Lite: 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Londo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Civil Society,2000.
    [21]Sue Cartledge and Joanna Ryan(eds.),Sex and Love.New Thoughts on OldContradictions,The Women’s Press,London,1983.
    [22]Jonathan Herring, Family Law (3rd edition)[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7.
    [23]Barlown Anne, Jamesnn Grace: 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21stCentury Britain. The Modern Law Review,2004,67(2).
    [24]Kraaykamp,G.,“Trends and Countertrends in Sexual Permissiveness:Three Decadesof Attitude Change in the Netherlands1965-1995”,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Family,2002.
    [25]Thornton A.,“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Issues in the UnitedState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89.
    [26]Gunther Teubner, Substantive and Reflexive Elenments in Modern Law, Law&Society Review,Vol.17,1993(2).
    [27]David Bradley.“Regulation of Unmarried Cohabitation in West-EuropeanJurisdictions—Determinants of Leg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and the Family, Vol.15,2001.
    [28]Cretney,S.M,The Principles of Family Law,London:Sweet and Maxwell,1990.
    [29]Kathleen Kiernan.“Unmarried Cohabitation and Parenthood in Britain and Europe”,Law&Policy, Vol.26,2004.
    [30]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1]Ellman Ira Mark, Paul M. Kurtz, and Elizabeth S. Scott, Family Law3rd(ed),Charlottesville,Va.:Lexis Law Publishing,1998.
    [32]Carol S. Bruch,“Cohabitation in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a Decade afterMarvin: Settled In or Moving Ahead?” University California, Davis, Vol.22,1989.
    [33]Eithne Mills,Family Law,Australia Butterworths,2001.
    [34]Claudina Richards.“The Legal Recognition of Same-Sex Couples—The French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2002(2).
    [35]Rebecca Probert.“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Policy”, Law&Policy, Vol.26,2004.
    [36]Kate Standley,Family Law(4thedition),Palgrave Macmillan,2004.
    [37]Estin, Ann Laquer, Ordinary Cohabitation, Notre Dame Law Review,76,2001.
    [38]Anne Barlow,“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Changing Family Policies and SocialAttitudes: A Discussion of Britain within Europe”, Law&Policy, Vol.26,2004(1).
    [39]Arthur Marwick,The Deluge,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1967.
    [40]Craig A. Bowman, Blake M. Cornish.“A More Perfect Union: A Legal and SocialAnalysis of Domestic Partnership Ordinces”, Columbia Law Review, Vol.92,1992.
    [41]Jennifer R.Brannen.Unmarried With Privileges?Extending the Evidentiary Privilegeto Same-Sex Couples[J], Rev.Litig,1998.
    [42]Turid Noack.“Cohabitation in Norway: An Accepted and Gradually MoreRegulated Way of Li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Vol.15,2001(1).
    [43]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Vol.26,2004(1).
    [44]Bala Nicholas, Bromwich Revecca Jaremko: Context and Inclusivity in Canada’sEvolving Definition of the Fami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Family,2002.
    [45]Kathleen Kiernan. The Rise of Cohabitation and Childbearing Outside Marriage inWestern Europ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Issue1,2001.
    [46]Blumberg,Grace Ganz, Unmarried Partners and the Legacy of Marvin v. Marvin:The Regulation of Non-marital Conhabitation: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American Welfare State, Notre Dame Law Review,Vol.76,2001.
    [47]Reinhartz B E: The Netherlands, Edited by 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Law in Europe,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48]Kathleen Kiernan.“Redrawing the Boundarie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and Family,66,2004.
    [49]onathan Rauch,“The Marrying Kind”, Atlantic Monthly, May2002.
    [50]Anne Barlow, Rebecca Probert,“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hangingFamily Values and 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ory Critique”,Law&Policy, Vol.26,2004(1).
    [51]David L. Chambers,“What If?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Marrage and the LegalNeeds of Lesbian and Gay Couples”,Michigan Law Review, Vol.95,1996.
    [52]Dicey and Morris, The Conflict of Laws(13thed.), Sweet&Maxwell,2000.
    [53]Harry. D. Krause, David. D. Meyer.What Family for the21S’Century?[J],The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50,2002.
    [54]Harry D. Krause, Family Law in a Nutshell(3rded.), West Group,1995.
    [55]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56]Martha Bailey,“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 Vol.26,2004(1).
    [57]G.E.Wiersma, Cohabitation, An Alternative to Marriage? A Cross-National Study,Boston: Martinus Nijhoff,1983.
    [58]Sanford N. Katz. Family Law in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59]Anne Barlow,Simon Duncan,“Family Law,Moral Rationalities and New Labour’sCommunitarianism:Part II”,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and Family Law, Vol.22,2000.
    [60]The Law Commission, Cohabitation: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Breakdown, a Consultation PaperNo179[M].London, Stationery Office,2006.
    [61]Geoff Martha: 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nda, Law&Policy,2004,26(1).
    [62]Geoff Monaham: Family Law,2ndEdition, Lawbook Co.,2003.
    [63]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
    [64]Anne-Marie Hutchinson,“newsline: The European Picture of Cohabitation”,International Family Law,2001.
    [65]Partick Parkinson, Juliet Behrens, Australian Family Law in Context-Commentaryand Materials(3rdedition), Published in Sydney by Lawbook Co.,2004.
    [66]Ilona Ostner.“Cohabitation in Germany—Rules, Reality and Public Discour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5, Issue1,2001.
    [67]Millbank Jenni, Sant Kathy. A Bridein Her Every-Day Clothes: Same SexRelationship Recognition in NSW. Sydney Law Review,2000, Vol.22.
    [68]Geoff Monahan, Family Law(2nd Edition),Nutshell Law Book Company,2003.
    [69]DorothyKovacs. De Facto Property Proceedings in Australia. Butter-worthspublishing in Australia,1998.
    [70]Carolyn Hamilton, Alison Perry: Family Law in Europe,2nd Editon, Butterworths,2003.
    [71]John Dewar,“The Normal Chaos of Family Law”,Modern LawReview,Vol.61,1998.
    [72]Rebecca Probert,Cretney’s Family Law(5thedition),Sweet&Maxwell,2003.
    [73]LB·Curzon,Briefcase on Family Law(2ndedition)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74]Sloan, Irving J, Living Together-Unmarrieds and The Law, Oceana Publications,1980.
    [75]Hoggett, Brendom, Family, Law and Socoety: Cases and Materials, LondonButterworth.
    [76]Anne Barlow, Rebecca Probert.“Regulating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ChangingFamily Values and 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roductoryCritique”,Law&Policy, Vol.26,2004(1).
    [77]Rebecca Probert. Cohabit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Law andPolicy, Law&Policy, Vol.26,2004.
    [78]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Inter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
    [79]S. Singh, J. Lindsay. Money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Australian and NewZealand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2,1996.
    [80]Martha Bailey, Regulation of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Canada, Law&Policy,Vol.26,2004(1).
    [81]Olivier Guillod Abortion: Registered Partnership and Other Matters, TheInter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Law, Jordan Publishing Ltd.,2003.
    [82]Bjrnberg Ulla: Cohabitation and Marriage in Sweden—Does Family From Mat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2001.
    [83]Anne Barlow,Simon Duncan,Grace James,Alison Park, Just a Piece of Paper?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Britain,in British Social Attitudes:The18thReport-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Ties, London: Sage,2001.
    [84]Jane C. Murphy,“Legal Images of Fatherhood: Welfare Reform, Child SupportEnforcement, and Fatherless Children”,81NOTRE DAME L. REV.325,2005.
    [85]Amity Pierce Buxton, The Best Interest of Children of Gay and Lesbian Parents,edited By Robert M. Galatzer-Levy and Louis Kraus,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ChildCustody Decision,1999, p.324,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86]Wendy M. Schrama.“Registered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13,1999.
    [87]Developments in the Law-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Family,93HARV. L. REV.1156,1198,1980.
    [88]Blumberg, Grace Ganz,“Cohabitation Without Marriag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UCLA Law Review28,1981.
    [89]Allen M. Parkman, The All Principles and Marital Quality, Duke Journal of GenderLaw&Policy, Spring/Summer,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