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边界的存在是我国当代城市住区的重要特征,中国当代城市和住区在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住区边界——这一普遍存在的即具体又抽象的形态上。本文由此提出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将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北京为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考察和思考,改变以往孤立研究住区本身或孤立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而忽视住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误区,摸索出中国住区和城市空间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规律,找出问题的机制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边界最主要的特征是划分和隔绝空间,同时还具有连接和沟通的作用。正是边界这一矛盾属性,形成了边界在人类空间观念以及在社会与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原型价值。本文通过对边界原型、属性和效应的考察建立了边界的理论基础,并利用这一理论工具分析北京当代城市的边界类型、特征、问题及其机制。边界问题主要反映在规划结构上的封闭性、超级尺度和不可达性,空间和服务资源的浪费,以社会孤立和社会分异为主的社会隔离,对城市空间、肌理以及公共生活的破坏等。在对问题机制的考察中发现,边界在反映住区和城市之间空间关系的表象背后,更反映的是城市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深层次问题。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解决边界问题的策略:一、建立城市住区规划以及城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二、从政策、法规层面提出边界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的边界控制措施;三、在开发策略层面挖掘边界的土地价值和商业价值,并建议改变当前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住区和城市建设的模式;四、从规划结构层面提出网络化、边界化和街区化的住区规划模式;五、通过边界空间设计的手段,在边界层、边界线、边界域和边界面等几个方面营造城市的边界空间,并为城市公共生活和公共景观做出贡献。
     论文最终希望能建立一种住区规划和城市空间建设的新模式,并提出“无边界的城市”理想,倡导建设一个公平开放、和谐共融、市民自治、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is facing large number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era, among which the problem of city community boundary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Since boundary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present Chinese community, and present Chines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reflect in the form of community boundary to some extent——the form of concrete and abstract commonly exist, the paper puts the problem of city community boundary as research object,Beijing as a case,in order to change the manner of isolated community research or isolated public space research, which ign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city, tries to explor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and rules of Chinese city development, to find the causation of problem, and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are separating and isolating spaces, at the same time, connecting and communicate spaces. The antinomy attribute of boundary form the prototype value of boundary, which influence space conception of mankind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paper sets up theory foundation through reviewing form,attribute,and effect of boundary,through which the paper analyzes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Beijing city. The mainly problems of boundary are obdurate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huge scale and bad accessibility, the waste of spaces and services resources, social isolation, destroy of urban space, texture, and public life. After the apparent problems, the deeper problems are from culture, society, policy and economy of city.
     On the basic of the upper researches, the paper put forwards the strategies which may resolve boundary problems: first, to set up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ity community plann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Second, to put forward importance of boundary control and specific measures from the level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ird, to exploit potentialities of land value and commercial value, and to propose changing the construction mode that governments and developers play the dominant role. Fifth, to build boundary spaces of 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boundary layer, boundary line, boundary region, and boundary interface through boundary design.
     The paper finally calls for a new mode of city community and city public space development, and bring up the ideal of a Boundaryless city : a fair and open, mixed harmoniously, citizens autonomic, and dynamic urban society.
引文
①《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为北京商务印书馆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出版.2004.181,186,542
    ②现代汉语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1702
    ①雅各布斯引用了沃伦韦弗博士的观点即科学思想发展的三个过程:1)处理简单型问题的能力;2)处理无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3)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雅各布斯提出“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它们处于这么一种情形中:‘十几或者是几十个不同的变数互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互相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与生命科学相同的是,城市这种有序复杂问题不会单独表现出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被理解就能解释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像生命科学一样,可以通过分析将其分化成许多个互相关联的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可言;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485
    ②雅各布斯提出“‘非平均’变数相对来说注定是一些小变数,但对城市来讲却至关重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在这里所讲的‘非平均变数’同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分析手段——一种线索。它们与大的变数相互关联,因此经常唯有通过这些小的变数才能知道大变数的行为或者是失败的原因。可以做一个粗糙但相关类比,就好比在细胞质系统中有很多微生物,在一些牧场植物中有很多脉迹现象。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整体的一部分,对整体的正常功能的发挥是必需的。但是,它们的用处并不只体现在这里,因为它们还可以起到线索的作用,即提供找到问题的线索。同样,对这种‘非平均’线索的意识(或者是缺少这种‘非平均’线索的意识)也是任何一个市民可以做到的。的确,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居民一般来说都可以成为非正式的专家。城市的普通人对这些‘非平均’变数的意识正好与这些小变数所起的大作用是一致的。在这个方面,同样,规划者们则处在劣势。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把这些‘非平均’变数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因为统计表明这些东西不值得关注。他们就是这样养成了对最重要的东西置之不理的思维习惯”。[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497
    ③[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493.
    ①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2).177
    ②[法]米歇尔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①[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
    ②沃野.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学术研究,1996(12)
    ③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430
    ①[美]罗伯特梅斯勒.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74
    ②张东逊认为:“中国语言与西语不同,由于无词尾变化以显示词品,终致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无显著的分别。因主语不分明,影响了‘主体’和‘实体’观念的形成。例如《周易》中的八卦只是象征了变化的式样,并无‘实体’的观念。无论《周易》还是老子,都是注重将Becoming而不是注重于Being,因而中国哲学始终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讲Being as Being的。也由于中国语言构造不注重主语,遂使谓语亦不成立,进而难以构成标准的逻辑命题,这就进一步涉及到‘是’的问题了。英文is有‘存在’的意思,故它的动名词Being一转即引出本体论,而中国语言中,却少有与is(to be )相当的字。‘者也’不是正式的系词;‘是’只是‘此乃’的意思;‘为’字兼有‘成’的意思,可说含有becoming之意义;‘系’字与‘即’字更不能与is等同。总之,中国语言只讲becoming,没有is(to be),所以发展不出本体(being)的观念”。引自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36
    ③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37
    ①[美]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①伊利尔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对西特之所以倾心于中世纪的城市空间进行了解释:“希腊人不太喜欢封闭的空间,在西特所举的卫城例子以及奥林匹斯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罗马人则明显地倾向于封闭的空间概念,这从西特所发表的庞贝的市场例子中,可见一斑。中世纪的空间,则封闭程度很高,从整个中世纪城镇建造的布局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由于中世纪的城镇建造,最符合西特的个人口味,所以他的城镇建设思想——可以设想——大都来自中世纪的空间概念”。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02
    ②西特所指的“现代”广场是指在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大量开敞型的城市广场。
    ③[奥]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仲德崑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21
    ①沙里宁认为不同的时代、民族、环境及生活条件决定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意识。“希腊的空间概念是开敞和明朗的。它展示的是深远的景物和天际自然的风景效果”,这与希腊人的地理气候条件、生活方式、艺术气质等是完全符合的,罗马人则倾向于比希腊空间相对封闭的空间概念,而中世纪的空间封闭程度更高。“反之,哥特的空间概念是‘封闭’的。哥特的城镇是许多封闭街巷的综合体,这些街巷狭小弯曲,更加突出了封闭的性质。哥特人处身于这狭小的空间内,就向往全能上帝居住和统治的天国。形式也随之指向天空,表现在尖塔、塔楼、山墙、以及各式各样似乎在伸向高空的体形方面”。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42
    ②[英]罗伯特克里尔.都市空间规划设计.台北斯坦编辑部编译.台北:台北斯坦编译有限公司.1992.18
    ②[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7
    ③[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25
    ①[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65,85,97
    ②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78
    ③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3
    ①[美]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8
    ②[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86
    ③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2
    ④安藤忠雄也从对数寄屋的研究中阐释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边界”美学。安腾写到“障子格扇和藩篱代表着一种同时具有分离性和连接性的间隔。这种间隔对元素及风景同时进行着分化和联系,这不仅是日本建筑的典型特征,而且也是全部日本艺术的典型特征,它可以被称为是日本美学的象征。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即将出现的风景的预示。在总体设置中,间隔使各个部分独立出来,相互交叉,相互重叠构成新的景观。这种景象深深地植根于日本建筑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之中”。引自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96
    ①[澳]詹妮弗泰勒.桢文彦的建筑—空间城市秩序和建造.马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9
    ②[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
    ③和迁什郎写到“在欧洲城市,咖啡店就是起居室,马路就是走廊,从这点上讲,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家”。个人只要带上钥匙跨出把自己与社会相隔的一道门关,那里就有共同的餐厅、共同的起居室、共同的书斋和共同的院子。这样一来,走廊就是马路,马路就是走廊。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截然区分的界限。就是说,“家”的意义一方面缩小成了个人的私事,另一方面则正是扩大到了城市的整个范围。即,“家”的意义已经消失。家消失了,只剩下个人和社会。在日本却明显地有着“家”。走廊从未变成马路,马路也从未变成走廊。作为界限的“玄关”或者大门入口严格地分隔着走廊和马路、里面和外面。?“家”截然地分开了外面的城市和自我的世界,但在它的内部却全然没有房间的独立分隔”。引自和辻哲郎.风土.陈立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144
    ①原广司提出“一般的,如果边界被适当地表示出来,那么内部就可以看做是它的领域。这两个概念,不论是表示空间的时候还是设计空间的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边界在平面上是由封闭曲线,在立体空间上是由封闭曲面表示。由完全封闭的边界构成的封闭领域只可能是‘死亡的空间’。在死亡的空间上钻孔来开创有生机的空间的工作就是建筑”。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于天炜,刘淑梅,马千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②[日]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于天炜,刘淑梅,马千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4,135
    ①[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张昕,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6
    ②[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41
    ①[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18..
    ①千高原(A Thousand Plateaus):实际上,德勒兹和加塔利合著的《千高原》一书的写作方式就展现了这种“原”的哲学,“作者以地理上的“原”的概念取代一般书籍中的“章节”概念”,“原与原的聚合呈现出“高原的网络”,读者可以从任何序列进入阅读。“不同的“原”互相交叉、巧合,并且一一分支发展,提供了多元互联的共振域”。这种方式,呈现出一种异质综合和多元生成的特征,是一种复合和开放的方式。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再被简化成某种秩序,多不再被简化成一。麦永雄.德勒兹与当代性—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0
    ②麦永雄.德勒兹与当代性—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
    ③麦永雄.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文艺研究,2007(12).76
    ①麦永雄.德勒兹与当代性—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②[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2
    ①刘易斯芒福德写到“一个城镇分成4个区,每个区各有一个或几个教堂,各有当地的市场,也各有当地的供水设施,如一口井或一个喷泉,这也是个特点。但是随着城镇的扩大,原来的4个区可能变成6个或更多的区,但没有溶解成一块。邻里单位的范围常常与教区的范围是一致的,像在威尼斯那样,而且其名称也来自教区的教堂,这种分区一直沿用到今天”。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9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2
    ①C·Alishanda.A City is not a Tree.Architectural Forum,Vol 112,No1,April 1965,pp 58-62(Part 1),Vol 122,No2,May 1965,pp58-62(Part 11)
    ②在徐苗,杨震《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中,作者指出,据统计、截至2000年,已有800万美国居民居住在封闭住区里。而另一项研究则称11%的美国人住在封闭住区内。无论何种说法,都说明美国的封闭住区在城市中已成一定的规模,但所占人口比例依然较小。
    ③徐苗,杨震.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08(4).24
    ④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将城市蔓延的成本转嫁给房屋购买者,即向房屋购买者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各种费用。通过建立封闭社区而吸引高收入阶层,从而进一步增加当地税基,也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封闭社区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培.国外封闭社区发展的特征描述.国际城市规划.2008(4).111
    ①缪朴提到“我国一个小区通常占地12-20公顷,含2000-3000户,而美国的封闭式住宅区平均只有291户,其中几乎一半社区只有150户或更少”。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 2004 (5) : 46 - 49
    ①徐苗,杨震.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08,23(4).27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162
    ②[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李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97
    ①[韩]建筑世界杂志社.前卫建筑师——金寿根.张倩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
    ③坎特布鲁摩和查理士摩尔在《人体,记忆和建筑》中写到:“生命中的一切体验,特别是在三度空间中的运动及定居有有赖于无时不在的人体所具备的独特形式。个人似乎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一个无意识的、变化不停的意象,而和他对自己的肉体所有的客观的、定量式的认识相当不同。…在人体意象的构成中最基本的组织原则是,我们无意识地把我们的身体置于一个三度空间的边界内,这边界包围着整个身体,把我们‘内部的’个人空间从和‘外部的’个人以外的空间中区划出来。它是个不稳定的边界,受制于边界以内以及边界以外的事物。它可以被视为延伸成一个意象封套的人体,这封套把影响到我们的力量所造成的心理效应放大或缩小,而修改了我们对这些力量所有的知觉”[美]坎特布鲁摩,查理士摩尔.人体,记忆与建筑.叶庭芬译. 1981.37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3
    ②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93
    ①里克沃特写到“古人对于随意挪移界石者的惩罚最为严厉。‘努马庞皮利乌斯下令无论谁在犁地时犁倒界石都是犯法的、该诅咒的,包括人和犁地的牛。’我们不该将这样的律令简单地理解成为对私产的一种保护,因为界石在保护着私人财产的同时还保护着公共财产。还有,努马的律令并不考虑受惩罚者是出于个人或其它什么(私人)目的犁倒界石的。因为犁倒界石者侵犯的是最神圣的法(the leges sacrate)——即天、地、人之间的合约,对天条的违背意味着对整个共同体的威胁,对这样的人的惩罚应该是最严厉的。这里,保护着界石的法律再次呼应着有关田地划分的宇宙秩序。人们习惯地认为这样的做法有着最古老的历史。界石固然脆弱,因为界线也同样脆弱。那么,在界线的上方就需要有着诸多可怕的诅咒去保护它们。而且每每当着保护界线的政治和社会势力削弱的时候,这样的诅咒会变得更加严厉。”[美]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②里克沃特引用了一位测绘师关于埋下界石的记录:“当古人要划出界线的时候,他们会把同样的石头垂直地放在硬地上,在旁边挖出一条沟,好将石头永久性埋下,人们会用油涂在石头上,给它带上彩带和花环。对于要接纳石头的沟,人们先要为它杀生,然后用火炬将牺牲点燃,将牺牲的血泼到沟里面,再洒下香和水果,还有豆子和葡萄酒。这样的习俗是献给特米纳斯的。当火把所有的牺牲都烧掉之后,人们会在仍然炙热的遗骸上小心翼翼地压上石头,在石头周围压上碎石,让界石牢固地矗立。”[美]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③[美]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
    ④芒福德认为与宫殿、仓廪和庙宇相比,“城堡要塞本身更具有圣地的许多特征:如最古老的城市要塞墙垣出奇的高度和厚度——克尔萨巴德(伊拉克北部古城),城堡的城墙竟厚达75英尺,这样的高度和厚度对于当时具有的攻城军事手段来说则是完全不必要的。当时人如此劳师动众大兴土木完全是为了敬奉他们的神明。只不过起初为敬神而设计的种种形式,在后来的军事防卫作用方面更显出实际效用罢了”。[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9
    ①[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49
    ②卡希尔被认为是“象征空间”或者说“神话空间”的最好的阐释者,他通过对神话思维的哲学考察,揭示了神话在对人类思维和空间观念的重大影响,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研究领域。卡希尔区分了三种空间:知觉空间、几何空间(纯认知空间)和神话空间,他认为神话的空间直观居于知觉空间和几何空间之间。首先他对知觉空间和几何空间进行了比较:“与欧式几何的度量空间相对,视觉空间和触觉空间(知觉空间)是各项异性的、异质的”。卡希尔认为,神话空间更接近于知觉空间,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有内容的,而不是纯形式的。“神话空间中的每一位置和每一方向,实际上都被赋予某种特征——而这特征总是可以回溯到基本的神话特征,即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分野。神话意识所安排的且借以获得空间和理智构造的界定,不像在几何学中那样,基于在感觉印象之流中发现固定的图形域;这些界定的根据是人(作为意志和行为的主体)在其与实在的直接关系中的自我界定——是这种事实:在与实在的对峙中人树立起把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附于其上的特殊屏障。原初性的空间区别——它在更复杂的神话构造中只是一再重复并不断理想化——就是这样两类存在领域之间的区别:一种是普通的、普遍可理解的领域,另一种是神圣的境界,它从周围事物中提升出来,管束和防范周围事物”。卡希尔把神话空间的这种具体位置的限定性和空间经验的特殊性,确认为神话空间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从主客观的角度来说,卡希尔的神话空间观可以说是介于客观空间和主观空间之间的,是二者的结合。因为尽管神话是人的主观想象的产物,而神话空间是基于个体情感基础的直观,从而与纯认知的抽象空间相区别,但神话空间也展现出普遍性的特征。卡希尔的神话空间观给我们的启示是,主观空间与客观空间并不是僵硬分离的,人类对空间的认知都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感受,并受到一种原初的同一性的空间或宇宙图示的深刻影响。在人们赋予现实世界以空间秩序时,抽象的几何空间便与头脑中的原初的空间图示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塑造人类的生存环境。[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第二卷.85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0,113
    ①在古罗马,定界之事归神话中的朱庇特所管,而它对天或宇宙所定下的严格界限被罗马的法律转移到地上,转变成现实世界的领域划分。“罗马的政治法律与这种定界方式紧密相关;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的区分就取决于它。因为只有圈在固定界线内、处于永不更动的数学线段里的土地才被认可为私人财产。通过天界观念的媒介,国家、社会和个人,如同上帝在他们面前一样,都获得一块确定的空间,在这块空间里他们适得其所”。“一旦界线划定,这样圈起来的空间就即刻被一神灵所占据”。[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②卡希尔认为“逻辑-数学定义的形式是通过空间界限观念发展起来的。在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那里,有限和无限被作为确定与不确定、有形与无形、善与恶而彼此对立。因此宇宙的纯理智定位产生于神话开端的这种空间定位。语言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下这种关联的痕迹,例如,表示纯理论思维和见解的拉丁术语沉思,源于天界观念,它是占卜官在其中观天象的那块标出的空间”。[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5
    ③卡希尔认为“这种神圣观念到处都与总的空间观和独特空间界线联系在一起。某种神话-宗教情感与空间‘界限’的事实联系着。人们对界限的崇拜和对它神圣性的敬畏几乎在所有地方都以近似的手法表现出来。即便在罗马人中,护界神也是一位特定的神,在护界神的节日里,界石被冠以花环,并淋洒以牺牲的血。从对庙宇界限(它在空间上把神殿与俗界分开)的崇拜起,关于财产的根本性法律-宗教概念,在完全不同的文化领域,似乎以通过相似的方式发展起来。如同它起初保护神殿一样,界限(以界标的形式)的神圣性护卫着住宅和田园不受敌人侵入和攻击”[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7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文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8
    ①[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49
    ②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89
    ①[挪威]Kund Larsen,Amund Sinding-Larsen.拉萨历史城市地图集.李鸽(中文),木雅曲吉建才(藏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3
    ②林廓被称为外转经路,也是围绕整个拉萨旧城的转经路,可以说在几个世纪的漫长历史中一直是以宗教路径的方式构成了拉萨旧城最重要的外边界。作为日常礼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圣者以上百人的队伍沿着林廓顺时针行进,其目的就是为了累积功德并向位于转经路内部的宗教圣地和圣物表达敬意。这条路线上还有制作祭品和停留休息的“站”,以经幡和香炉为标志,还有用手掌大的石头垒成的玛尼堆,在重要的地方堆积起来,并可能会影响路线的走向。八廓街被称为中间的转经路,是围绕大昭寺建筑群的比孜廓稍大一点的转经路,长大约800米,宽4-20米。由于大昭寺在拉萨所具有的宗教中心的地位(自7世纪-8世纪以来就是西藏最神圣的地方),八廓街现在已经成为拉萨的宗教和世俗的文化中心,人们把围绕八廓街转经看作是联系宗教和世俗生活的重要纽带,而在西藏,转经也的确总是和八廓街相关。“从宗教的角度讲,沿着八廓街或任何转经路行走都是会带来幸运的;并且当地的藏族人每天都会进行这种散步,独自带着转经轮或聚众交流或闲谈”。尽管八廓街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但同时也是拉萨最主要的集市,商业活动的密集和宗教的吸引力使得这里成为拉萨城中人群最为密集,繁华程度最高的街道。孜廓,全长1900m,是围绕玛布日山和布达拉宫的转经路。现在孜廓已经逐渐转变成一条商业与转经功能混合的步行路,宗教与世俗在这里合二为一。[挪威]Kund Larsen,Amund Sinding-Larsen.拉萨历史城市地图集.李鸽(中文),木雅曲吉建才(藏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①霍尔将美国人的互动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0-18英寸、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18英寸-4英尺、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4 -12英尺、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12 -25英尺。引自《环境心理学》.危正芬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31.
    ②每种动物都具有一种“逃跑距离”(当超过这一距离时——羚羊是500码,某些蜥蜴是6英尺——这种动物就要争取躲开别种动物的侵犯),还有一种“临界距离”(这是在逃跑距离和进攻距离之间的一个很小的范围),以及一种“进攻距离”(在此距离内动物发生直接的格斗)。动物可以接受其同类伙伴的身体接触而避免同某些别的动物有这种接触,在考察动物的同时,我们发现了“个体距离”(也就是动物与同伴之间保持的一定距离,使相互不接触)和“社会距离”(超出这一距离动物就与群体“失去联系”,而这一距离随着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简而言之,每一种动物在与别的动物相处时,似乎都处于一个对它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气泡”中,而这种气泡的大小已得到很精确的测定。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
    ③[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157
    ①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9
    ②[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2
    ①[法]米歇尔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0
    ②[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233
    ①[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94
    ②亚历山大提出“无论领域之正确尺度或是数目为何,每一领域必须保持完整。同时,根据领域之间的连接状况,层次所受影响相当大。换言之,即是在前后左右邻接领域之间的接合以及其间的分离程度,彼此连接的正确方法,彼此之间需要的移动类型等,无论领域之大小如何或数目多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引自[美]查马耶夫,亚历山大.社区与私密性.王锦堂译.台北:台隆书店出版社,1984.152
    ③[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9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7
    ②培根解释道:“克莱图解中的原点“I”可以设想为个人,可以是艺术家,创造者、组织者或规划者,也可以是一个机构、一所大学、一项建筑计划或是一项革新建议。在每一种情形下,这个“I(自我)”对他自己的身份、功能、意图和报负,都有确定的看法。这些将依次影响自我形体范畴的造型,并对相邻空间施加影响,乃至形成上图中的‘内部空间’。原点‘I’也有他的‘外部空间’,也就是与其内部更紧密相关的空间,在其中起作用的更广阔的空间。在这个图解中,克莱已把两者之间的分隔者指定为一个固定的界限,一个壳,也可以用更抽象的说法,即视作内部的、紧密的、熟悉的、天生的、习惯的与外部的、不熟悉的、未尝试的、正在挑战的、危险的、痛苦的和可能是灾难的两者之间的流体型的划分”。[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9
    ①[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
    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7
    ①[美]查马耶夫,亚历山大.社区与私密性.王锦堂译.台北:台隆书店出版社. 1984.41
    ②[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3
    ③1942年,Beecher就发现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生物地理群落交界处,群落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生境的种类共生,某些物种特别活跃,生产力也较高。Beecher称这种现象为边缘效应(edge effect)。邹珊刚等编著.系统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82-283
    ①刑忠.边缘区与边缘效应—一个广阔的城乡生态规划视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0
    ②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07
    ①刑忠.边缘区与边缘效应—一个广阔的城乡生态规划视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0
    ②曾菊新认为“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相邻的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关联作用比较符合某些物理学的法则。例如,两个相邻的高等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关联作用强度远大于两个相邻的低等级区域的小城镇。随着相邻空间的距离拉大,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关联作用减弱。这类似于万有引力定律。又如,静电学中的库伦定律指出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有关,即库伦力的大小依电介质的不同有差异。相邻空间的关联作用强度也取决于空间实体要素的属性以及周围的地域环境。这种特点与库伦作用力比较相似,具体表现在不同职能的相邻中心城市之间或不同属性的相邻区域之间的关联作用强度较大”。引自: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07-208
    ①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162
    ①[美]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谭新娇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117
    ②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4
    ①[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
    ①戈夫曼引用一个例子说明人在前台与后台转换的行为变化:“观察一个侍者走进旅馆餐厅那真实让人大开眼界。在他通过门口的那会儿,他身上突然起了变化。他的肩部的形状改变了:须臾之间,所有脏乱、仓促、燥怒的外表消失殆尽。他在地毯上悄然行走,露出一副貌似教士的庄重神色”。引自[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16
    ①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137
    ①[美]查马耶夫,亚历山大.社区与私密性.王锦堂译.台北:台隆书店出版社. 1984.41
    ②赫兹伯格认为“两者之间”的概念是消除具有不同领域要求的空间之间鲜明划分的关键所在。因此,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它从管理层次上来说属于私有或属于公有,但同时从两个方面均可进入。也就是说,对于两方面来说,任何“对方”使用这一空间都是可以接受的。[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仲德昆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40
    ③[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仲德昆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35
    ④关于住宅入口设置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拉普卜特提到“入口的神圣性与‘领域’界定的恒常需求有关,然而界定的方式在各种文化和各个时期有着千差万别,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仅入口形式差别甚远,便是所处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印度的围场、墨西哥和穆斯林的宅舍的入口比起西方住宅而言,要更靠前;英国住宅的围篱比美国郊区开敞的宅前草坪更强烈地界定出入口的位置。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入口总是作为‘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分界而存在”。引自[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徐箐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
    ①Ali Madanipour.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of the City. London:Routledge.2003.229
    ②[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41
    ①[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53
    ①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06
    ①林奇认为“边界是线性要素,但观察者并没有把它与道路同等使用或对待,它是两个部分的边界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中断,比如海岸、铁路线的分割,开发用地的边界、围墙等,是一种横向的参照,而不是坐标轴。这些边界可能是栅栏,或多或少地可以相互渗透,同时将区域之间区分开来;也可能是接缝,沿线的两个区域相互关联,衔接在一起。这些边界元素虽然不像道路那样重要,但对许多人来说它是组织特征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它能够把一些普通的区域连接起来,比如一个城市在水边或是城墙边的轮廓线”?“尽管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见性十分关键,但强大的边界也并非无法穿越。许多边界是凝聚的缝合线,而不是隔离的屏障,研究这两种作用的区别十分有趣”。[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5
    ②[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294
    ①吴良镛先生写到“井田制度,类似西方的‘九方格形(nine squares)’(即我们常说的‘九宫格’),是一个很值得加以探索的东西;从田地的划分到方格形城市结构的形成,居住里巷系统的发展及以庭院为基础的合院住宅系统的居住建筑组织形式,可能都与这种制度的‘原型’有关。”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6
    ①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81
    ①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8
    ①汪民安.街道的面孔.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80
    ①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29
    ②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8
    ①卡尔马克思大院的设计者是瓦格纳学派的建筑师,社会主义者卡恩(Karl Ehn)。卡恩试图在此为工人找到一种自律的、民主化的住屋形式:大型的居住体围绕公园般的内院,院中有良好的绿化及活动场地,所有的住宅都有阳台、凹廊等,院中还有托儿所、洗衣店、图书馆、办公室、小商店及门诊所,它在维也纳住宅中具有史诗般的气魄:1km长,1387套住宅,94个楼梯间,至今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住宅楼,现在住着17000位居民。引自王路.维也纳当代住宅区建设.《世界建筑》1999(4).16
    ②王路.维也纳当代住宅区建设.世界建筑.1999(4).16
    ①乔永学.北京“单位大院”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华中建筑,2004(5).91
    ②在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主编的《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中,对单位大院的产生机制做了如下论述: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住宅的投资主体逐步趋向一元化。城市新建住宅的投资90%以上来自国家。1956年5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强调“为了使新工业城市和工人镇的住宅和商店、学校等文化设施建设经济合理,应逐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和统一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各个单位、企业负责建设各自的职工住宅。…每个单位无论其居住区规模大小,都要建立一整套基本的生活福利设施,以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工作单位不再仅仅是城市社会中的一个经济单位,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基本自足的生活单位。居民可以不出生活区的大院就可以获得日常生活的所有必需品,保证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整个城市就是由这些一个个的“单位社会”组成。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8
    ①该方案是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举办的北京市第一次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竞赛一等奖作品,评委对该方案的评语是:方案结构明确,布局严谨,住宅组群既有变化,又有规律,公共建筑布置合理,使用方便;绿化成带,道路通顺,便于施工。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市开展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竞赛.建筑学报, 1981(5).1
    ①从当年朱自煊先生对总体规划布局的总结中,可以了解到该方案鲜明的城市观:“从周围环境分析,北面为北医第三附属医院,有较好的绿化基础,南面为古迹和城市绿带,因此规划考虑以一条纵贯小区的宽阔绿带作为构图中心和纽带,把南北绿地联系起来,这样居民出入都沿着中心绿带,使公共绿地和居民生活有最密切的联系,另外小区内外绿地连成系统后给小区居住环境和面貌都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小区商业和服务设施结合道路沿街布里在主要出入口附近。北面商业点可兼顾北医三院需要,南面商业点和林荫路结合,这样既丰富了街景,又避免货运交通和闲人深入小区内部影响居住安宁。其他如中小学、粮店、锅炉房、居委会等各项福利设施,则根据其内容要求作了统一安置。小区空间布局和街景处理考虑了高多层结合并与中心绿带构思相一致,使空间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街景上还考虑到整条街的总体效果,避免流于琐碎,特别是南部滨河绿带的街立面更应有一个完整而有纵深效果的面貌”。朱自煊.想法与建议—参加塔院小区规划竞赛的体会.建筑学报.1981(5).17
    ①朱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博士论文:2006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85
    ①柯布西耶提到“新的庞大模矩(400米)赋予一切活力。分割成400米与200米的道路规则格子一般无二(旅客辨识方向容易),但彼此的面貌并不相似。这里是以赋格曲交响乐方式弹奏着几何学的力量”。[法]Le Corbusier,都市学.叶朝宪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178
    ①张杰,霍晓卫.北京古城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尺度.世界建筑.2002(2).59
    ①[英]伊恩本特利等.建筑环境共鸣设计.纪晓海、高颖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
    ②[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0
    ③谬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 2004(5).47
    ④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6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现代性及其弃儿.谷蕾,胡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8
    ①老舍.想北平.钱理群.乡风市声漫说文化丛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
    ①李志明,袁野,王飒.有心花不开,无意柳成荫——城市“残余空间”与户外活动调研.新建筑. 2001(5)
    ②“残余空间”所在之处都为市井喧哗之所,但我们常说老年人好静,这不是矛盾吗?其实老年人有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惧怕孤独,尤其是老年人。他不愿静静地看着生命脱离了多彩的生活而一点点地逝去,生命的活力和匆忙的人群是他们所向往的,也是他们曾经历过的。流动的车流、喧闹的叫喊声,这些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享受这个城市带给他们的各种强烈体验。同时,曾经沧海的他,每日平静地望着眼前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洞穿生命奥秘的心理慰籍,这使得老年人那颗暗含悲凉的心得到一些平衡,这平衡使他得以平静。李志明,袁野,王飒.有心花不开,无意柳成荫——城市“残余空间”与户外活动调研.新建筑.2001(5).
    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①谬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 2004(5).47
    ②王彦辉.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0(3).87
    ①陈淳.前工业城市.都市文化研究(3).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45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7
    ①徐苗,杨震.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08(4).25
    ①[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城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104
    ①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46
    ②[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95
    ①[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89
    ①路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到:“城市的另一个特征是城墙封闭的城堡,四周有一个或数个聚居区。大约是发现城墙作为统治集团的保护手段的价值以后,它才被用来圈围那些被统辖的村庄,使之保持一定秩序。马克思韦伯认为,把城墙看作城市概念的本质因素,这是一种狭隘的误解。但直到18世纪,在大多数国家中,城墙仍旧是城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却是个事实——主要例外是古代的埃及、日本和英国,这些国家以一些自然屏障在一定时期使其城镇和村庄获得集体性的安全;还有些国度,如罗马帝国和中华帝国,则以一支庞大的戍边军队或一道很大很长的、跨越国境的石墙代替了各地的城墙”。[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9.
    ②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77
    ③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提到:“?古希腊城市具有一种由内向外发展的特征;城市的构成元素是神庙和住房。只是纯粹出于防卫上的需要,古风时期以后的希腊城市才用墙体围合起来,因而这些墙体绝不是城邦的初始元素。东方的城市则与之相反,城墙和城门成了神圣而主要的原素;城墙以内的宫殿和神庙又用其它的墙体围合,如同一系列的连续闭合体和堡垒。这种同样的界定原则被传入伊特鲁里亚和古罗马的文明之中。但是,古希腊的城市中没有任何神圣的界限;它是一个场所和国家,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它的初始并不是君主的意愿,而是一种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以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6.
    ④在我国考古界,对于从田野中挖掘的一处遗址是否是城,习惯上以是否有墙为依从,但是这也常引起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是城市就必定有城墙,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城墙是一种防御性设施,城市的特质是在于具有作为政治中心的“都邑”地位,它和有无城墙并无必然关系。钱耀鹏认为,有城墙的聚落往往被称为城址,但是未必是城市,而城市也未必都有城垣。这往往成为认识史前城址性质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城墙或城垣不能作为城市的根本标志,但是古代城市大多有城墙是不争的事实。修筑城墙毕竟体现了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比如冲突加剧和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引自: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都市文化研究(3).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10
    ①[瑞典]O.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许永全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1
    ①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8
    ①张永和.非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①李晓东则从对《石头记》中的建筑空间研究中提出了中国式空间的概念,并将“围墙”和“门槛”作为中国式空间的本质性元素来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围合是中国空间的特征,“但“墙”并不代表它所围合的空间。只有持续的穿越这些墙的游览过程才能真正反映空间的意义”。与墙相比,作者更深入地讨论了“门槛”这个概念。“我们需要清晰的分界,使无限的自然空间可视化且易于了解。为此我们创造了‘门槛’这样的物理界限,将内外世界分隔”。“这里与外界那些‘女子不宜’的空间由一个假想的界‘门槛’作为分隔”。“在佛教思想中,门槛是分隔净土和红尘的界限”。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9
    ②许亦农.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复合空间观念.建筑师(36,38)
    ①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00
    ②[英]帕瑞克钮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顾孟潮,张百平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①[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37
    ②余军.城市不是墙——中国城市结构研究初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论文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68
    ③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32
    ④不同的社会学者对于隐私有不同的定义,如万斯汀认为隐私有四个基本状态:(1)独处(solitude),就是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免受他人的审视;(2)亲密(intimacy),就是个人作为一个单元的一部分,主张与大单元分割开来,实现少数人之间的亲近与与坦诚的关系;(3)匿名(anonymity),即使个人在公共场合也因为没有身份识别和监视而可以保持自由;(4)缄默(reserve),通过对与自己有关系的他人的意愿的判断来保护自己,限制自己与他人的进一步的沟通。彼得森则把隐私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四个方面来自万斯汀的成分,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独处(solitude),独自一人生活免受他人注视;(2)孤立(isolation),表现为独自一人远离他人的愿望;(3)匿名(anonymity),在群体中不愿被注意到,不希望成为注意中心;(4)缄默(reserve),不愿与人交谈,尤其是陌生人;(5)家人亲密(intimity with)family,远离他人,最大限度地与家人亲近;(6)友人亲密(intimicy with friends),最大限度地与朋友保持接触。基弗森认为隐私有三个方面的元素构成,这三个元素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发生着联系。这三个因素为:(1)保密(secrecy),是关于个体被了解的程度。(2)匿名(anonymity),是指个体被注意的程度。(3)独处(solitude),是他人与个体在物理上的接近程度。戈圭斯认为隐私是通过分隔和控制来实现的,通过分隔使得个人避开他人的感知,通过控制使得个体可以保持对个人事物的掌控。据此可以把隐私分为信息隐私和决策隐私,采用第一种方式的人通过保密、隐蔽、隐居、匿名等手段来保护个人的隐私,采用第二种方式的人则采用公开、自我表现,实现个人的自主性。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①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35
    ①王俊秀提到“由于私域总是公域中的私域,因此,私域的主体自主性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必然是在公域的制度性制约前提下有着相对的程度和范围;同样,由于公域总是由私域以某种方式构成的公域,因此,公域的制度制约性也不是绝对的,而必然是以私域的主体自主性为基础有着相对的程度和范围”。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62
    ①张翼.读《江南园林志》.童明,董豫赣,葛明编.园林与建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111
    ②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6
    ①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28
    ①根据2004年库玛在线的调查报告,“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不认可取消封闭小区会适合国情,有约六成的国民反对取消封闭小区。在反对的声音中,70%的公民担忧开放式的小区治安无法得到保障”。顾磊.社区:封闭还是开放?社区.2006(2).8
    ②宋伟轩.封闭社区研究进展.城市规划学刊.2011.(4)
    ①[德]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9
    ②Edmund Leach曾以红、绿、黄的颜色系统为例,来说明这种思维程序:1、存在自然界的色谱是一个连续体。2、人脑把这个连续体解释由分裂片段所组成。3、人脑寻找(+/-)二元对立关系的适当表象,选择红绿两色构成二元对立组。4、建立了这个两极对立关系之后,人脑对于红绿之间的不连续性感到不满,于是要找寻一个非(+/-)的中间地位。5、于是它回到原来的自然连续体,选择黄色作为中介的讯号——因此在人脑的知觉里,黄色是介于红绿之间的隔离体。6、最后的文化产品是由三个颜色组成的交通讯号,这是人脑所认知的自然现象(色谱)的一个简化翻版。王振源.结构主义与集体形式.台北:明文书局.1987.24
    ③[英] G勃罗德彭特.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89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79
    ⑤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两种简化:即自然的简化和人工的简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可以把事物和人体看作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个永恒的舞台上展示出来的。在这一舞台上,它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向简化的结局发展的轨迹——不仅向我们显示了那促使它们成长和促使它们的机能日渐成熟的力量,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干扰它们成长活动的力量(方向和轨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喜欢观看那些对称的、规则的图形和那些完美恬静的形象。然而,这些简化性形状的价值,恰恰又是因为它显示了那种在对抗自然的种种干扰力和破坏力的斗争中占优势的力量时才获得的。我们在海滩上散步时,每看到一件规则的东西就想把它捡起来。然而,当我们发现它原是一件类似梳子或罐头盒一样的工业品时,就会大失所望,很快地把它扔掉。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工业产品的简化性是通过低廉的代价而得到的,即它不是在与自然力的搏斗中生成的,而是由外部强加给物体的。”[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79
    ①[英]G勃罗德彭特.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88
    ②C亚历山大借鉴数学语言对这两种结构进行定义:所谓半网格(semi-lattice)结构是“当且仅当两个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几何的组合形成半网格结构。”而树形(tree)结构则是“对于任何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彼此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形成树形结构。”C亚历山大认为天然城市有着半网格结构,而人造城市则具有树形结构。引自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33,334
    ①[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7
    ①[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2003.
    ②[德]卡尔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1
    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
    ②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3
    ①John Wiley &Son Ltd,String Block Vs Superblock Patterns of Dispersal in China.Architectural Design.January/February 2008
    ①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3
    ①[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
    ②赵民.物权法与城市规划关联性的若干讨论.上海城市规划.2007.(6).6
    ①[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
    ②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城市设计.2003(9).44
    ①[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
    ①[英]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0
    ②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6
    ①赵辰.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22
    ②赵辰提出“‘facade’虽然也在英文中使用,却是一个从法语引进的词,原意指(建筑物)正面、面,或者指外观、外表、表面、门面”。
    ③Eran Ben-Joseph. The Code of the City Standards and the Hidden Language of Place Making, 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2005①[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庞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9
    ①沈娜,梁江.中美土地开发控制模式在微观层面上的比较.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1861
    ②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4
    ①[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6,258,317
    ①[美]杰拉尔德A波特菲尔德,肯尼斯B霍尔Jr.社区规划简明手册.张晓军,潘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1
    ②[美]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0
    ①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49
    ①[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3
    ①黑川纪章这样解释他的理念:“我的构思是把树形结构变成网状结构或子整体结构。在‘凌野新城’就没有中心,也没有主干。我的循环原理就是在循环的外围,城市的外侧拥有中心设施,也就是说在机构的周边设有中心,这是同边缘性时代相联动的明显的新秩序。如果人口增加了,添加循环体系就行了。这么一来,由于中心设施设在外侧,所以添加的部分,同原有的设施连接上,也就不会造成生活的不便。然后,新的部分如果人口又增加了的话,就与此相适应地在外侧再建造中心设施。要是人口再增加的话,还是同样的添加循环体系的环。这就是以增加环来发展下去的理念,这么一来,通常还可以用学校,市政府,市场等设施来同人口平衡,这更像是细胞繁殖了”[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51
    ①[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9,52
    ①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博士论文.2001.105
    ①[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4
    ①桢文彦提到:“Hillside Terrace这个案子,大约是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分成六期所盖出来的作品,而在当中如果说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原则将它盖出来的话,便是将其视为一个街廓的成长与扩张,只要遇到大树就将其好好保存,然后围绕着古坟与神社来盖出房子。我们就是用这种重视微观的、与自然持续对话之关系的观念来进行创作的。然后就是大量制造出一个人或者是少数人可以享用的各种尺度之空间与场所。…从这个地方我定出了这个街区的尺度,那里有小丘,有小空间、有小步道,然后也有透明的地方,就像是在深处里还存在着什么似的那样,在一些有限的空间里去做出一些摺叠的空间(壁)。然后透过这些大量的摺叠空间来达成使人感受到‘奥’的效果,可以说就是这整个设计案中我所贯彻、追求的原则”。[日]石井和紘.都市地球学——日本三大建筑家的都市论集——原广司桢文彦黑川纪章.谢宗哲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135
    ②桢文彦倡导“微观规划”的理念,他认为“必须从小的尺度上进行思考,那些从巨大的尺度上进行干涉的措施不是建筑师所能控制的”。隈研吾说“桢文彦尝试用一种非常精密的方法来改造城市。他只是城市中很小的一点。但是在日本传统观念中,如果每个人都在某个领域中贡献一小点,人就可以战胜一切”。桢文彦通过这种方法对城市的一些小局部进行改造,同时也鼓励着别人这样做。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让城市的一个小局部变得更好”。当他意识到在小的项目中,建筑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对设计的各个部分加以控制的时候,这个“小的”概念成了他思想的关键。他认识到为了创造一个美好的城市,设计师必须提供许多的小空间——山坡平台项目就是这种思想的一个体现。[澳]詹妮弗·泰勒.桢文彦的建筑—空间·城市·秩序和建造.马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0
    ①张在元.东京建筑与城市设计.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
    ①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②[澳]詹妮弗·泰勒.马琴译.桢文彦的建筑—空间·城市·秩序和建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4
    ③[日]石井和紘.都市地球学——日本三大建筑家的都市论集——原广司桢文彦黑川纪章.谢宗哲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①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48 包赞巴克认为巴黎城市建设的第一阶段是传统阶段,以封闭的街区为代表。第二阶段即是以否定传统街区为宗旨的现代主义规划,即现代阶段。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的城市共同点是:以重复的模型和标准来创造统一与和谐,一种匀质的理念。在经过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后,包赞巴克认为第三阶段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继承了前两个时代分别具有的优点,但否定其匀质的理念,统一风格被击碎,呈现出多元并存与形式快速更迭继承的状态。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世界建筑杂志社.国外新住宅100例.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90
    ②周静敏.世界集合住宅—都市型住宅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
    ①[德]彼得法勒.住宅平面—1920-1990年住宅的发展线索.王瑾、庄伟译.李振宇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46
    ①[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1
    ②同上.198
    ③[德]沙尔霍恩、施马沙伊特.城市设计基本原理.陈丽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44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84
    [1]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美]罗伯特梅斯勒.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 [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德]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 [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7] [美]卡尔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8] [美]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3
    [9]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0]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3] [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4]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5] [法]米歇尔德赛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 [美]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7] [日]和辻哲朗.风土.陈力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 [英]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现代性及其弃儿.谷蕾,胡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9]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38]
    [2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1] [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2]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侯勇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3] [美]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杨青娟,韩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 [美]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5] [美]坎特布鲁摩,查理士摩尔.人体,记忆与建筑.叶庭芬译,1981
    [26] [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
    [27]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8] [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9] [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0] [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1] [英] G勃罗德彭特.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张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2] [英] 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乐民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3] [美]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4] [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李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5]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6]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张昕,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7]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徐箐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8] [奥]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仲德崑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39] [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0] [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1]罗伯特克里尔.都市空间规划设计.台北斯坦编辑部编译.台北:台北斯坦编译有限公司.1992
    [42]罗伯克里尔.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3]克里夫莫夫汀.都市设计—街道与广场.王淑宜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44] [法]Le Corbusier.雅典宪章.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45] [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6] [美]彼得盖兹.新都市主义——社区建筑.张振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7]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8]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9] [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0] [美]查马耶夫,亚历山大.社区与私密性.王锦堂译.台北:台隆书店出版社,1984
    [51] [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52] [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3] [日]石井和紘.都市地球学——日本三大建筑家的都市论集——原广司桢文彦黑川纪章.谢宗哲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54] [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谭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5] [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6] [日]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7] [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8] [日]卢原义信.隐藏的秩序——东京走过二十世纪.常锺隽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59] [日]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于天炜,刘淑梅,马千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0] [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仲德昆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1] [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刘大馨,古红缨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2] [美]乔纳森巴内特.都市设计概论.谢庆达,庄建德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63]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4] [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5]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6] [美]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谭新娇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67] [美]杰拉尔德A波特菲尔德,肯尼斯B霍尔Jr.社区规划简明手册.张晓军,潘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8] [美]克莱尔库帕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9] [美]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0] [德]彼得法勒.住宅平面—1920-1990年住宅的发展线索.王瑾、庄伟译.李振宇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1] [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城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2] [美]克利夫芒福汀.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3] [美]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朱子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4] [挪威]Kund Larsen, Amund Sinding-Larsen.拉萨历史城市地图集.李鸽(中文),木雅曲吉建才(藏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5] [瑞典] O.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许永全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
    [76] [英]伊恩本特利等.建筑环境共鸣设计.纪晓海,高颖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7] [韩]建筑世界杂志社.前卫建筑师——金寿根.张倩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8] [德]格哈德库德斯.城市形态结构设计.杨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9] [德]格哈德库德斯.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设计.秦洛峰,蔡永洁,魏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0] [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81] [加]约翰彭特.美国城市设计指南-西海岸五城市的设计政策与指导.庞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2] [法]Le Corbusier,都市学.叶朝宪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83] [澳]詹妮弗泰勒.桢文彦的建筑—空间城市秩序和建造.马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4]理查德森尼特.美国的城市:棋盘式街道布局与新教伦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1,第八卷(3):7-27
    [85]约翰弗里德曼.对中国城市中场所及场所营造的思考.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
    [86]基甸舍贝里.前工业社会.李凤伟,王炎译.都市文化研究(3).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87]查尔斯詹克斯.中国园林之意义.赵兵,夏阳译.建筑师(27):201-205
    [88] Tyler Volk . Metapatterns:Across Space,Time,and Min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89] Esther Charlesworth. CITYEDGE:Ca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Urbanism.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2005
    [90] Steven Holl. Edge of A City. 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1
    [91] Michel Jacques.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 Berlin:Birkh[user Publishers,1996
    [92] Aldo Van Eyck . Vincent Ligtelijn. Basel Boston Berlin:Birkh[user Publishers,1999
    [93] Ali Madanipour.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of the Cit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Taylor &Francis Group,2003
    [94] Rowland Atkinson and Sarah Blandy. Gated Commun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Taylor &Francis Group,2006
    [95] Georg Glasze,Chris Webster and Klaus Frantz. Private Cities--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Taylor &Francis Group,2006
    [96] Laurence J.C.Ma and Fulong Wu.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Changing society,economy and spa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Taylor &Francis Group,2005
    [97] Liane Lefaivre, Ingeborg de Roode. Aldo Van Eyck—the playgrounds and the city. Rotterdam:NAI Publishers,2002
    [98] Eran Ben-Joseph. The Code of the City—Standards and the Hidden Language of Place Making, 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2005
    [99] AMOS RAPOPORT.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Oxford, New York, Toronto, Sydney, Paris, Frankfurt:PERGAMON PRESS,1977
    [100] Tridib Banerjee and William C. Baer. Beyond the Neighborhood Unit—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Press,1984
    [101] N.J.Habraken. Palladio’s Children. New York:Taylor &Francis Group,2005
    [102] Wenche E. Dramstad,James D.Olson,and Richard T.T.Forma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Washington,DC: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Island Press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1995
    [103] C Alishanda. A City is not a Tree.Architectural Forum,Vol 112,No1,April 1965,pp 58-62(Part 1),Vol 122,No2,May 1965,pp58-62(Part 11)
    [104] Andrzej Zieleniec. Space and Social Theory. Los Angeles London New Delhi Singapore: SAGE Publications.2007
    [105] John Wiley &Sons Ltd. String Block Vs Superblock—Patterns of Dispersal in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January /February 2008
    [106] JosébaltanáS. Walking Through Le Corbusier-A Tour of His Masterworks. London: Thames& Hudson Ltd, 2005
    [107] W.Boesiger/H.Girsberger. Le Corbusier 1910-65. Les Editions d'Architecture Zurich
    [108] E.R.Scoffham. The Shape of British Housing. London and New York: George Godwin, 1984
    [109] Ian Colquhoun,Peter G.Fauset. Housing design in practice.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1
    [110] Ian Colquhour,Peter G.Fauset. Desig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B.T.Batsford Ltd, 1991
    [111] Wenche E.Dramstad,James D.Olson,and Richard T.T.Forma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996
    [112] Donald Watson,FAIA,Editor-in-Chief. Time-saver Standards for Urban Design.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3
    [113] Anne Vernez Moudon. Public Streets for Public Use.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87
    [114]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7]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8]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9]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0]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21]王振源.结构主义与集体形式.台北:明文书局,1987
    [122]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23]麦永雄.德勒兹与当代性—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4]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25]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
    [126]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7]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9
    [128]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关于监控边界的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29]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30]冯雷.理解空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31]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2]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33]赵辰.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4]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3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7]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38]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9]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0]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1]缪朴.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司玲,司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2]张永和.非常建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3]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4]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45]刘宛.城市设计实践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46]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47]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48]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49]张在元.东京建筑与城市设计.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
    [150]刑忠.边缘区与边缘效应—一个广阔的城乡生态规划视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51]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53]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4]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55]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56]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57]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58]沈磊,孙洪刚.效率与活力——现代城市街道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9]世界建筑杂志社.国外新住宅100例.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
    [160]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6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62]周静敏.世界集合住宅—都市型住宅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63]沈祉杏.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64]童明,董豫赣,葛明编.园林与建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65]钱理群.乡风市声——漫说文化丛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6]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1
    [167]朱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168]谢祥辉.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2
    [169]于泳.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6
    [170]乔永学.北京城市设计史纲[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
    [171]吴国胜.希腊人的空间概念.哲学研究,1992(11):66-74
    [172]麦永雄.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文艺研究,2007(12):75-84
    [173]夏光.德鲁兹的反柏拉图主义哲学.国外社会科学,2006(6):2-11
    [174]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2):177-199
    [175]沃野.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学术研究,1996(12):35-40
    [176]王路.论居住.建筑学报. 2001(12):25-30
    [177]王路.维也纳当代住宅区建设.世界建筑.1999(4):16-25
    [178]许亦农.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复合空间观念.建筑师(36):68-86,(38):71-82
    [179]谬朴.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建筑师(36):56-67,(37):61-80
    [180]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都市文化研究(3).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81]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城市规划.2002(10):24-30
    [182]乔永学.北京“单位大院”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华中建筑,2004(5):91-95
    [183]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世界建筑2000(5):21-23
    [184]周俭、奖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城市规划1999(1):38-40
    [185]李志明,袁野,王飒.有心花不开,无意柳成荫——城市“残余空间”与户外活动调研.新建筑.2001(5):57-59
    [186]余军.城市不是墙——中国城市结构研究初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论文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68-172
    [187]潘桂成.棋局——文化地理之空间透视.师大地理研究报告(22).1994:1-20
    [188]徐苗,杨震.论争、误区、空白——从城市设计角度评述封闭住区的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08,23(4):24-28
    [189]谬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时代建筑. 2004(5):46-49
    [190]汪原.“日常生活批判”与当代建筑学.建筑理论. 2004(8):18-20
    [191]饶小军.边缘视域——探索人居环境研究的新维度.建筑学报. 1999(6):48-51
    [192]张晓春.建筑人类学之维——论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的关系.新建筑. 1999(4):63-65
    [193]周微先.关于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规划与管理.城市研究.2000(4):52-54
    [194]顾磊.社区:封闭还是开放[社区.2006(2):6-9
    [195]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建筑学报.2003(9):14-16
    [196]杨靖,马进.建立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观.城市规划.2007(9):47-53
    [197]张帆.单位大院的分解之路.北京规划建设.2006(2):67-70
    [198]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市开展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竞赛.建筑学报.1981 (5):1-8
    [199]朱自煊.想法与建议—参加塔院小区规划竞赛的体会.建筑学报.1981(5):17-18
    [200]李江,李琳琳.产权经济学视野下的封闭小区.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22-1226
    [201]孙辉,梁江.“街廓”的意义.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详细规划:937-944
    [202]马强.城市中微观形态的重构:从“大院”到“街区”.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空间研究:135-140
    [203]李培.国外封闭社区发展的特征描述.国际城市规划.2008(4):110-114
    [204]王彦辉.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0(3):85-90
    [205]沈娜,梁江.中美土地开发控制模式在微观层面上的比较.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1859-1863
    [206]张杰,霍晓卫.北京古城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尺度.世界建筑.2002(2):66-71
    [207]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城市设计.2003(9):40-45
    [208]宋伟轩.封闭社区研究进展.城市规划学刊.2010(4):42-51
    [209]徐日勺,宋伟轩等.封闭社区的形成机理与社会空间效应.城市问题.2009(7):2-6
    [210]赵民.物权法与城市规划关联性的若干讨论.上海城市规划.2007.(6):6-8
    [211]汪民安.街道的面孔.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80-93
    [21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14]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2003年3月)
    [21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9月3日建设部以第14号令发布)
    [216]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994年8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217]深圳市规划局.深圳经济特区公共空间系统规划.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