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本,也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国家间竞争更为赤裸、更为激烈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产业间的竞争。
     被称作“世界工厂1”的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位(2003年),但在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方面乏善可陈。诸多的实证分析表明2,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排名还比较靠后,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的产业屈指可数,在附加值较高的出口商品中,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甚至没有印度软件业那样国际地位显赫的国家产业。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打造世界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首先对产业演进理论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作了梳理和评述,而后在对中外产业发展经验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把产业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从国际竞争力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提出了我国在决定未来国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时,必须思考的若干问题和必须面对的诸多因素和可能的选择。最后在对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政策性建议。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论,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概念界定,本文的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的交代。
     第二章对产业演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从产业发展史来看,产业演进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表现为单一产业的生命周期过程,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第一、二、三次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着主次不同的作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产业划分为四个阶段,但真正的演进过程是复杂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单一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是经济增长的伴随之物;是一系列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市场组织过程。
     第三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了评析。
     国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1980年创立开始至今,已经形成几个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是从1989年开始的,但国内的研究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和现实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在观点上并不统一,在评价方法的采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也存在争论和差异。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诸多因素的问题,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成长模式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对中国产业发展作了实证性的经验分析与理论总结。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出现过失误,1979年以来我国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从我国的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看(吕明元,2005a),1952-2003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既遵循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变革和市场化的作用、需求因素、政治因素、资源禀赋等。从发展脉络看,1978-2004年中国产业选择理论是在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吕明元,2005b),表现在理论内容、分析方法、涉及领域、本土化程度等诸方面。
     第五章是对几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证性分析和考察。
     几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制度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因素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但产业发展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各国之间不同,一国在时间上也在不断变化。各国产业政策的内容,概念,形式等均有所不同,一国的产业政策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
     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竞争力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
     没有现成的理论能够完全解释产业成长,在假定影响产业成长的因素完全等同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这一逻辑前提下,本章从总结几种经验性研究结论和各国产业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资源禀赋(硬支撑)和制度政策(软支撑),以及两个拉动因素: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由此而构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
     国际竞争力产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车模型”中四个个函数变量决定,四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通过四要素的组合,产业竞争力是可变的,一个产业可以从竞争优势退变为竞争劣势,也可以由竞争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这一模型是在对波特“钻石模型”改良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保留其两个主要要素“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之外,所增加的“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两个要素弥补了“钻石模型”的不足。但“战车模型”绝非一个关于产业成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演进的万能模式,而只是一个解释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
     本章还从产业成长的角度分析了“战车模型”中四要素的作用。
     第七章在运用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实际资料对上述理论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几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的重要表现,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排名还比较靠后,单一产业的竞争力仍然很差,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政策性建议:(1)制度方面。一是从消除我国产业成长的制度性障碍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二是以强制和诱致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2)产业政策方面。一是高效的国家产业政策至关重要;二是处理好市场保护与开放的关系;(3)实施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传统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运用市场机制和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技术研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优先发展某些产业。(4)在资源禀赋方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创造竞争优势。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5)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在于,国家应注重培养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作过多的政策性进入限制。国家应致力于提供吸收技术所需的基础设施、能源保障等措施。
     本文创新点主要包括:(1)新颖的研究契入点:把产业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从检索到的资料看,产业成长问题、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把两者相结合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选择这一研究角度,意在探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规律,探索我国合理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式。(2)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改良的基础上,加入了制度与技术因素,构建了四要素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式——“战车模型”。在论述中运用了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方法,并注重从产业成长的角度分析“战车模型”中的四要素,探寻产业国际竞争力演进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把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思路与发展中国家国情进行了结合——对我国产业的分析,弥补了波特相关研究中的不足。(3)运用几种指标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较为全面、较为合理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4)对我国1952-2003年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国际比较,并对1978-2004年中国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脉络进行了厘清和总结。(5)概念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以及从国际竞争力角度对“产业”的定义。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个别分析与一般论证相结合,并重视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概念创新方面,在遵循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本文内在整体逻辑基础上,对一系列概念进行厘清和细化,并有所创新。
In the era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most direct and important way of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is the competition of industry. China, which is called the“the factory of world”, although the gross of the economy ranks the sixth in the world (2003), is rather weak in the aspects of the indust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still lags behind other countries; industries which have high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few. Building the world-class industry which ha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comes a most urgent issue at the current time.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ademic research hotspots, But while it is rarely found in literature to combine them together. As an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sets to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ogethe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research aim of this paper: first,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econd, to examine the reasonabl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As an inno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odel of industry development-Chariot Model in the kernel chapter (Chapter Sixth). The aim is not to supply a almighty model abo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but to supply a view and thinking of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questions, and attempt to put forward some questions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and many factors and possible choices which must be encountered when China decid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lection, research aims,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ions, basic viewpoi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 and questions to be resolved are briefly stat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general statement about the theory of industry evolution.
     From the history of industry, evolution of industry is a dynamic course. According to industry life-cycle theory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but the real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complex. Industry life-cycle theory discovers the immanent law of single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Evolution cours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concomita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outcome of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imbalance. The sophistic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course of market organiz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is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From 1980s till now, several relatively perfect index systems of evalu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ve already been formed by the foreign study. China’s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gan in 1989, but the domestic study lacked nativism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realism. The viewpoints of foreign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inconsistent.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of evaluation, the choice of index system, there are also debates and differences.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a complex question involving many factors. We must evaluat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our realities. When we fou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many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demonstrativ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 summarization of China’s industries.
     From 1949 to 1978,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de some mistakes. Thanks to industrial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inter-industrial and intra-industrial proportion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has been boosted up since 1979. From demonstrative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e (Lv Mingyuan, 2005a), the evolution of our industrial structure not only conformed to the general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also had its particularity from 1952 to 2003.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evolution of our industrial structure mainly include system reform, demand, politics, resources endowment, etc. From the development, China’s industrial theory of choice was an uninterrupted further and perfect course from 1978 to 2004. (Lv Mingyuan, 2005b), it was shown in such aspects as theory, methods of analysis, involved fields, degree of nativism, etc.
     In the fifth chapt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everal countries is analyzed demonstratively and reviewed.
     The experiments of several countries’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w that many factors are their main reasons that they can succeed, such as institution and policy, market dem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resources endowments, etc.
     In Chapter 6, we put forward a mod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ariot Model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which is the core of the paper.
     No exiting theory can expla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erfectly. In this chapter, from summarizing several conclusion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 experime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many countries, we believe that there are four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endowment(tough support) ,institution and policy(soft support), and two pull factors,i.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demand.
     Regarding the four factors as precondition, we amend Porter’s Diamond Model and construct a mod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ariot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a dynamic course,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four variables of Chariot Model.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ur factor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an be changeable. An industry can retrogress from the 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to the dis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and also can change from the dis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to the 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the four factors of Chariot Model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apter 7 puts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demonstrative analysis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Several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demonstrate that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has a great improvement. 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is our important presentation of the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ut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is still far behind other countri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ingle industry is still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s not strong.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valued industries are in the inferior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from institution, industrial policy, techn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the revelation of life-cycle theory.
引文
3马力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经济运行》,2004 年第 66 期。http://www.gzii.gov.cn/dweb/test/listinfo.asp?classid=357&siteid=24583。
    4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5李津 李可:《中国制造面临挑战》,《科技中国》,2004 年第 6 期。http://www.kjzg.com.cn/newver/browarticle.php?articleid=466 2004 年 09 月 15 日。
    6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 http://europa.eu.int/comm/enterprise/enterprise_policy/competitiveness/doc/comprep_2004_en.pdf.
    7China, India Rival U_S_ Competitiveness.htm. http://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p/20050225/ap_on_bi_ge/business_competitiveness_1.
    8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9http://www.fortunechina.com/main_topic/top500.html
    10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2004,IMD。
    13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14《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马秀红副部长演讲稿》,http://maxiuhong.mofcom.gov.cn/aarticle/speeches/200409/20040900277432.html。
    15http://www.weforum.org/
    16参见第七章。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 工业发展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两种方法,结合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和贸易竞争指数(TC)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以及对主要产业类别非定量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17“出口阶梯”理论根据出口的国内增值部分高低、与国内经济联系程度及生产的难易程度,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可分为 5 个发展阶段:(1)初级产品出口(2)面向出口的加工、组装;(3)零部件供给的分包;(4)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与出口;(5)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四小龙基本处在第 4、5 阶段,我国总体上还处在第 2、3 阶段。
    18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19洪文:《数据统计加工贸易助推经济增长》,http://chanye.finance.sina.com.cn/sm/2004-02-23/201752.shtml
    20马力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经济运行》,2004 年第 66 期。http://www.gzii.gov.cn/dweb/test/listinfo.asp?classid=357&siteid=24583。
    21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22《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马秀红副部长演讲稿》,http://maxiuhong.mofcom.gov.cn/aarticle/speeches/200409/20040900277432.html。
    23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24本部分详细内容参见第二章。
    25夏华龙:《产业演进理论评述》,《江汉论坛》,2000 年第 3 期。
    26万迪昉,王宇光,朱伟民:《西部产业创新发展及重组的初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27陆国庆:《论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机理—兼论产业衰退的原因》,《江汉论坛》,2002 年第 4 期。
    28裴林:《试析企业再造的前提条件—兼论信息产业演进》,《南开管理评论》,2002 年第 6 期。
    29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4 期。
    30隋广军 万俊毅 苏启林:《区域产业生成的动力因素》,《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31李靖华 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 年第 6 期。
    32Gort , Michael and Klepper , Steven. 1982.“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92,pp.630 - 653.
    33Klepper , Steven and Graddy , Elizabeth.1990.“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1(1),pp.27-44.
    34Michael.1996.“The Evolution of Markets and Entry , Exit and Survival of Firm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8(3),pp.489-498.
    35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36周叔莲 裴叔平 陈树勋:《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
    37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
    38朱明春:《产业结构·机制·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39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40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41 [英]斯密(Smith,A.):《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的原因的研究》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4 -12页。
     42Marshall, A.192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Volume, London: Macmillan, pp.457.500.
    4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年,第 161 页。
     44据以下资料绘制:郭万达主编:《现代产业经济辞典》,中信出版社,1991 年,第 19 页。图中显示了四种增长率变动状态:“成长期产业”增长率在两个时期中都超过了平均增长率;“成熟期产业”在前一时期其增长率高于平均增长率,在后一时期大体与平均增长率相等;“幼年期产业”在前一时期也许大体接近平均增长率,而在后一时期相当多地高出平均增长率;“衰退期产业”在两个时期中都与平均增长率不相上下,或都远低于平均增长率。
    45夏华龙:《产业演进理论评述》,《江汉论坛》,2000 年第 3 期。
    46万迪昉,王宇光,朱伟民:《西部产业创新发展及重组的初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47陆国庆:《论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机理—兼论产业衰退的原因》,《江汉论坛》,2002 年第 4 期。
    48裴林:《试析企业再造的前提条件—兼论信息产业演进》,《南开管理评论》,2002 年第 6 期。
    49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4 期。
    50隋广军 万俊毅 苏启林:《区域产业生成的动力因素》,《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51李靖华 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 年第 6 期。
     52Gort , Michael and Klepper , Steven. 1982.“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92,pp.630 - 653.
    53Klepper , Steven and Graddy , Elizabeth.1990.“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1(1),pp.27-44.
    54 Michael.1996.“The Evolution of Markets and Entry , Exit and Survival of Firm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8(3),pp.489-498.
    55隋广军 万俊毅 苏启林:《区域产业生成的动力因素》,《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56Stone, S. W.“Evolution of the Timber Industry along an Aging Frontier: the Case of Baragominas(1990-95),”World Development,1998,26,pp.433-448.
    57CITB,“The Fu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Report,Australia,1999,Aug.
    58Mezias,S.J & Kupecman,J. C.“The Community Dynamics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Birth of the American Film Industry, 1895-1929”,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pp.209-233.
    59Chapman,K.“Industry 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spersal: the Fertilizer Industry,”Geoforum,2000,31,pp.371-384.
    60 Shankar,V.& Bayus,B.L.“Network Effects and Competition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Home Video Game Industry,”University of Maryland Working Paper,2002,Jan.
    61Mascarenhas, B.“International Industry Evolution Pattern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5,4,pp.233-246.
     62Folster, S.& Trofimov, G.“Industry Evolution and R&D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7,21,pp.1727-1746.
    63Zimmerman, M.A.& Callaway, S.“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the Legitimation of New Industry,”Report,USASBE/SBIDA, 2001.
     64周新生:《产业兴衰探析》,《人文杂志》2004 年第 4 期。
     65周新生:《产业兴衰探析》,《人文杂志》2004 年第 4 期。
    (参见 http://finance.tom.com/1001/1007/2003117-28377.html)
    67(Ichar Adizes, 1989)[美]伊查克?爱迪思著:《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中文版。
    68[美]伊查克?爱迪思著:《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中文版,第 98 页。
     69菲利浦·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原理》第五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年,第 359 页。
     70菲利浦·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原理》第五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年,第 360-361 页。
    
    71周振华:《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分析》,《中青年经济论坛》1989 年第 5 期。转引自 R·诺顿:《产业政策与美国的复兴》,[美]《经济影响》季刊 1986 年第 4 期。
    72刘铁民:《产业经济理论思考》,《经济科学》1991 年第1 期。
     74刘铁民:《产业经济理论思考》,《经济科学》1991 年第 1 期。
    75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76王述英主编:《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
    
    77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78周叔莲 裴叔平 陈树勋:《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
    79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
    80朱明春:《产业结构·机制·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81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82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83[美]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 商务印书馆,1962 年版, 第 63 页。
    84[美]W·W·罗斯托:《主导部门和起飞》, 载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9 页。
     85[美]W·W·罗斯托:《战后 25 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组织的任务》,《经济史杂志》1970 年 3 月。
    86所谓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是指某部门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87所谓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指某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
    88资料来源: 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341、356~ 357 页。
    89资料来源: S·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 转引自刘伟等《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41、156 页, 其中收入分组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分组是根据原作估计的。
     90注:均为 1970 年美元。资料来源:H.钱纳里 S.鲁宾逊和 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第 56—104 页。
    91资料来源: H.钱纳里 S.鲁宾逊和 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第 319 页。
    92中国国家统计局 2003 年 5 月 20 日公布《三次产业划分规定》,重新划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范围。根据该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参见 http://www.rednet.com.cn 2003-05-24)。
     93江小涓:《我国产业结构及其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1999 年第 6 期。
    94《辞海》对“产业”一词的解释:①指私有的土地、房屋等财产;家产;②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特指工业。(《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第 5063 页。)
    95“所谓代表性企业就是享有很大一部分的内部经济——这种经济属于组织良好的个别企业所有——,和由于整个区域的共同组织而产生的一般或外部经济。”(马歇尔(A. Marshall)1920 年《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序言)
    96“industry”在英文中视上下文语境分别有产业、工业或行业的意思,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一个部分,而行业的含义又比工业小。
    97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22-23 页。
     98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第 31 页。
    99[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32 页。 100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 年 05 月 20 日。
    10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2-3 页。
    102Global Competition: the New Reality, Report of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1985.Vo 1.2,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6.
    103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1-22 页。
    104D. 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bon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5, 2.4.
    105Markusen, J. 1992.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Trade Performance and Real Income: The Nexus Among Four Concepts (Ottawa, Supply and Services Canada).
    106Riad Ajami,1992.U.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Resurgence or Decline? in “How to Man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d. By Abbas J. Al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Now York.U.S.A. P11.
    107樊钢:《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2002 年。
    108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5 页。
    109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41 页。
    110金碚主编:《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第 29—30 页。
    111金碚等著:《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年,第 31 页。
    112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 4 页。
     113周叔莲 王伟光:《中国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2002 年第 21 期。
    114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8)认为“在谈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人民高水平的生活。要实践这个目标……是借助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率。”“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和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生产力”。([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 6 页。)
     115赵彦云:《2002 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3 期。
     116陈立敏 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 第 24 期。
    117狄昂照 吴明录 韩松 李正平:《国际竞争力》,改革出版社,1992 年。
    118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中国软科学》,1996 年第 9 期;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 年第 2 期。
    119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年。
    120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9 年第 5 期。
    
    121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22裴光:《中国保险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年,第 6-26 页。
    123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70-76 页。
    124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53-56 页。
    125蔡得久:《辽宁产业竞争力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 页。
    126[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研究原因》(上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 年,第 5 页。
     127David Ricard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Homewood: Irwin, 1963.
    128B.Ohn,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129[瑞典]伯尔蒂尔·俄林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18-19 页。
    130[瑞典]伯尔蒂尔·俄林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23 页。
    131M.V.Posner,“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61,PP.323-341.
    132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November 1979, PP. 255-267.
    
    133S.D. Linder, 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Wiley, 1961.
    134P.krugman and H.Elpman,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M.I.T.Press,1989.
     135Brander J.A. and Spencer, “Tariffs and the Extraction of Foreign Monopoly Rents under Potential Ent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PP.371-389.
    1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356 页。
    137《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480 页。
    1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217 页。
    139《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678 页。
    
    140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8 页。
    141道格拉斯·诺思 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文版),华夏出版社,1989 年。
     142[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商务印书馆,1993 年。
     143[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 年。
     14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145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研究》,1996 年第 1 期。
    
    146金碚等著:《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年,第 42-105 页。
    147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 年。
    148陈卫平 朱述斌:《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 4 期。
    149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经济管理》,2001 年第 20 期。
     150[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年,第 2 页。
    
    151周叔莲 裴叔平 陈树勋:《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
    152数据出处见本章表 4-1,下同。
     153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43-144 页。
    
    154这一比重是有据可查的 1952-2003 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最高值。
    155杨沐:《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156马洪 孙尚清主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3-8 页。
    
    157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58吕政 郭克莎 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1 期。
     159周业安 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 年第 5 期。
    160张守一 李明哲 葛新权:《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因素的分析》,李京文 张守一主编《数量经济学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年,第 465 页。
    161吕明元:《1978-2004 中国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脉络及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62林毅夫认为,从技术层面说,产业结构被认为是一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条件之一。给定生产要素,如果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重新配置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尽管要素总量并没有增加,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2003 年第 2 期。)
    163与此相近的理论是“效用理论和决策理论(Utility Theory and Decision Theory)”。《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对此予以讨论。(约翰.伊特韦尔 默里.米儿盖特 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四卷第 840—844 页。)
    164周叔莲 吴敬琏:《调整时期应当优先发展轻工业》,《中国经济问题》,1979 年第 6 期。
    165尹世杰:《略论轻型产业结构》,《新湘评论》,1980 年第 7 期。
    166周叔莲 裴叔平:《试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经济研究》,1984 年第 8 期。
    167例如,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 1980 年出版的美国学者 W?G?谢佩德(W.G. 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以及《外国经济结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年版);1982 年张大光向中国介绍美国当前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工业结构分析理论(实际是产业组织理论,参见张大光:《工业的结构分析》,《世界经济导报》1982 年 10 月 4 日)。
    168塞风:《关于工业部门结构合理化问题探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 年第 6 期。
    169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
    170陈吉元:《工业结构学术讨论会概述》,《经济学动态》,1982 年第二期。
    171李悦:《战略重点行业的选择与转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太原),1985 年第 4 期。
    172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173杨沐:《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174盛洪:《关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几点看法》,《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 年第 1 期。
    175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12-16 页。
    176刘长庚:《中日产业政策比较》,《中州学刊》,1988 年第 4 期。
    177严素静:《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工业技术经济》,1988 年第 6 期。
    178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产业发展排序》,《效益与管理》,1988 年第 2 期。
    179许长新:《产业结构调整定量化初探——关于主导产业的一项定量研究》,《财经研究》1989 年第 7 期。
    180杨云龙:《论我国经济的结构发展模型》,《经济研究》,1988 年第 3 期。
    181周振华:《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基准: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89 年第 3 期。
    182周叔莲 裴叔平 陈树勋:《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
    
    183江小涓:《中国推行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3 年第 6 期。
    184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
    185周耀东:《中国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上海经济研究》,1998 第 1 期。
    186陈晓剑 王淮学:《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中国管理科学》,1996 年第 4 期。
    187彭建 吴殿廷:《浅析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以重庆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 年第 1 期。
    
    188李长明:《产业结构与宏观调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 年第 12 期。
    189袁明鹏 刘国新 李勃:《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选择模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 年第 2 期。
    190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91杨冶:《产业结构识别与选择的基准问题》,《中国工业经济》,1996 年第 6 期。
    192刘先球:《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基准及测定指标》,《统计与决策》,1997 年第 7 期。
    193孟庆红:《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再认识》,《理论与改革》,1997 年第 12 期。
    194钟阳胜:《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建设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2 期。
    195李京文:《未来 50 年经济生产谁当家──我国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培植》,《中国工商》,1998 年第 2 期。
    196林毅夫 姚洋 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林毅夫发展论坛 2002-08-15,http://jlin.ccer.edu.cn/article/article.asp?id=146。
    197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2 期。
    198钱雪亚 严勤芳:《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评价体系》,《统计与决策》,2002 年第 1 期。
    199[美]迈克儿·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67-69 页。
    200刘渝琳:《中国加入 WTO 内生与外生比较产业的选择分析》,《财经科学》,2003 年第 3 期。
    201张怡 石谦:《西部支柱产业选择与构建的原则》,《经济问题探索》,2001 年 8 期。
    202关爱萍 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统计研究》,2002 年第 12 期。
    203熊清华 吴娅玲:《关于支柱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问题探索》,2003 年第 4 期。
    204唐宇文:《优先发展产业选择:方法与应用》,《系统工程》,2001 年第 5 期。
    205侯云先 王锡岩:《战略产业博弈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
    206董逢谷:《上海市投入产出表支柱产业选择实证分析》,《上海统计》,2001 年第 4 期。
    207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分析》,《经济问题》,2001 年第 1 期。
    208冯子标:《论产业选择及其实现途径》,《经济学动态》,2002 年第 8 期。
    209靖晓莉 戴庆中:《文化模式对产业选择的影响和作用》,《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7 期。
     210主要参考资料:郭克莎 吕铁 周维富:《20 世纪以来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
    21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1977 年。陈云:《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12陈云:《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13李学曾:《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进展》,《经济研究》,1985 年第 7 期。
    214韵梅:《社会主义再生产》,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49—198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 603—604 页。
     215李学曾:《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进展》,《经济研究》,1985 年第 7 期。
    216韵梅:《社会主义再生产》,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49—198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 619—621 页。
    217马洪、孙尚清主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218孙尚清主编:《论经济结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
    219朱耀明:《轻重工业的划分问题》,《经济学动态》,1981 年第 3 期。
    220谢翔:《加强重点建设与经济结构合理化》,《江海学刊》,1983 年第 1 期。
    221孙冶方:《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讨论——兼论第三产业这个资产阶级范畴以及社会统计学的性质问题》,《经济研究》,1981 年第 8 期。
    
    222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和农村发展》,《经济研究》,1987 年第 5 期。
    223杨云龙:《论我国经济的结构发展模型》,《经济研究》,1988 年第 3 期。
    224朱争鸣、王忠民:《产业结构成长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225刘伟 杨云龙:《中国产业经济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 年版。
    226马建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转换》,《学术界》,1987 年第 3 期。
    227马建堂:《周期波动与结构变动》,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年。
    228贺晓东:《经济结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1988 年。
    229杨开忠:《区域结构: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1988 年。
    230吴仁洪:《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231郭克莎 王延中主编:《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
    232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33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3 年。
    234郭克莎:《我国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经济研究》,1992 年第 9 期。
    235江小涓:《中国推行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3 年第 6 期。
    236金碚:《论中国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载《转轨时期的产业调整——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版。
    237吕政:《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中国工业经济》,1998 年第 7 期。
    238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陈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239江小涓:《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和退出援助政策》,《经济研究》,1995 年第 2 期。
    240李农:《试论我国衰退产业和衰退产业政策——以黄麻纺织工业为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第 5 期;江小涓:《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非体制因素探讨》,《中国工业经济》,1995 年第 1 期。
     241薛伯英 曲恒昌:《美国经济的兴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
     242储玉坤 孙宪钧:《美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33-36 页。
    
    243吴来:《发达国家科技管理制度》,时事出版社,2001 年,第 71 页。
    244吴来:《发达国家科技管理制度》,时事出版社,2001 年,第 5 页。
    245赵西萍 徐海波 张征:《从美国经验看风险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科学管理研究》,2002 年第 2 期。
    
    246石小玉等著:《首富之邦:美国经济实力分析》,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37-266 页。
    247联合早报网:《全球专利申请突破 100 万件 》,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altime/2005/01/150105_18.html。
    248陶坚:《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时事出版社,1995 年,第 182-183 页。
    249李万才:《美日两国产业政策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0 年第 6 期。
    250H?N 沙伊贝等著,彭松建等译:《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 29 页。
    251M?C?Hallbery,Policy for American Agriculture,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P.78.
    252陈宇康 朱本行:《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再认识——借鉴与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 年第 6 期。
    253吴汉洪:《美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中国经济时报》,2002-06-25。
     254陈宇康 朱本行:《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再认识——借鉴与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 年第 6 期。
     255石小玉等著:《首富之邦:美国经济实力分析》,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37-266 页。
    256石小玉等著:《首富之邦:美国经济实力分析》,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37-266 页。
    257本部分资料和数据主要来自冯昭奎:《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64 -70 页。
    258冯昭奎:《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64 页。转引自[日]南亮进著,毕志恒 关权译:《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年。
     259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第 2 页。
     260刘伟(1995)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的研究证明对日本主导产业作用机理的一个根本误解:即主导产业必然比其他产业在政府投资,财政性融资以及财政贷款(由中央银行投放)中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比重。参见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版,第 270-271 页。
    
    261张玉英:《日本产业政策特征分析及其启示》,《江汉论坛》1999 年第 2 期。
    262秦嗣毅:《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特点》,《东北亚论坛》,2003 年第 2 期。
    263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年,第 9 页。转引自薛军:《论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太平洋学报》,2004 年第 1 期。
    264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年,第 81-86 页。转引自薛军:《论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太平洋学报》,2004 年第 1 期。
     265徐世刚 肖小月:《浅析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当代亚太》,1999 年第 11 期。
     266[日]林武著,张建 金海石译:《技术与社会—日本技术发展的考察》,东方出版社,1988 年,第 7 页。
    267Augus Madis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paris:OPECD,1995.p.197.转引自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268金明善主编:《日本现代化研究—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讨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 217 页。
    269刘春勇:《战后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文化解释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jlin.ccer.edu.cn/article/article.asp?id=98 2002-3-17。
    270本部分数据主要来源:卢国学 崔健:《战争与日本经济的发展(二)》,《现代日本经济》1997 年第 3 期。
    271游光荣:《中国科技国情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第 84 页。
    272熊昌义:《印度信息技术业蓬勃发展》,《世界形势研究》,2000 年第 31 期。
    273怀谷:《印度:软件业的超级大国》,《当代世界》2000 年第 10 期。
    274孙红芹:《印度:向知识超级大国迈进》,《决策与信息》2000 年第 10 期。
    275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2。www.nasscom.org
     276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2。www.nasscom.org
     278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0。www.nasscom.org。
    
    279华碧云:《印度软件业何以发展迅速》,《现代国际关系》,2000 年第 6 期。
    280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0。www.nasscom.org
    
    281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0。www.nasscom.org
    282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2。www.nasscom.org
     283高小勇:《印度经济迅猛崛起 中国有哪些方面应该学习》,http://www.sina.com.cn 2004 年 02 月 23 日。
     284John Williamson(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Refor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1994, pp. 26—28.
    285韩琦:《简论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演变》,《拉丁美洲研究》,2004 年第 2 期。
     286苏振兴:《拉美工业化模式转型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2003 年第 12 期。
     287韩琦:《简论拉美新自由主义的演变》,《拉丁美洲研究》,2004 年第 2 期。
     288苏振兴:《拉美工业化模式转型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2003 年第 12 期。
    
    289ECLAC,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policies to improve linkages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1995, 1998.
    290The national planning department of Colombia, The nation development plan 1994—1998.
    291谢文泽:《贸易自由化与拉美国家的新产业政策》,《拉丁美洲研究》2002 年第 4 期。
     292http://www.6532.net/world/economy/br.html.
    293陈环宇 杨延哲 周弘译:《巴西的产业政策、部门成长及战后经济发展:资源障碍论》,《地理科学进展》,1996 年第 2 期。译自《Economic Geography》,1995,71(3)。
     294苏振兴:《拉美工业化模式转型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2003 年第 12 期。
    295Kuznets , Simon , National Incom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 Econometrical , 1949 , 17 , 205–241.
    296Kuznets , Simon ,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 1957 , 5 , suppl.
    297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2 页。
    298[美] 詹姆斯.A. 道 史迪夫.H.汉科 [英]阿兰.A.瓦儿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 29 页。
    299马修斯(1986),诺斯(1990)和格雷夫(1998)等美国经济学家,相继发表了有关制度及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弗农·拉坦(Vernon W.Ruttan)和纳尔森(Nelson)多年关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问题,他们在研究技术进步时非常注重制度因素。
    300[美]大卫.C.莫厄里 理查德.R.纳尔逊(1999):《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301《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中并未使用“国际竞争力”概念,而是使用了“产业领导权”的概念。书中对“产业领导权”的解释是:企业通过在产品或工艺技术、生产或营销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有利地位的能力(大卫.C.莫厄里 理查德.R.纳尔逊,1999,第 3 页)。这和本文对“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基本是一致的(参见本文第三章),本文在引用时以“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代替“产业领导权”概念。
    302金明善主编:《日本现代化研究—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讨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 217 页。
    303陈环宇 杨延哲 周弘译:《巴西的产业政策、部门成长及战后经济发展:资源障碍论》,《地理科学进展》,1996年第 2 期。译自《Economic Geography》,1995,71(3)。
    304http://www.6532.net/world/economy/br.html.
    305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Annual survey report,2000。www.nasscom.org
    306Manuel Castells,“The Informational Econom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in Martin Carnoy,The New Global Econo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3.
    
    307张玉英:《日本产业政策特征分析及其启示》,《江汉论坛》1999 年第 2 期。
    308秦嗣毅:《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特点》,《东北亚论坛》,2003 年第 2 期。
     309Aoki, Masahiko. “Towards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Japanese Fi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8(1990): pp. 1-27.
    
    310周淑莲 杨沐编:《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第 163 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年版。
    311陶坚:《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时事出版社,1995 年,第 123 页。
     312Krugman, P.,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IT Press, Cambridge , 1986.
     313周业安 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 年第 5 期。
    314Greenaway,D.1993.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Kyklos,46(1),PP145-146.
    315Rugman A. M. and D’ Cruz.R.1993. “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pecial Issuer (2) PP17-39.
    316Dunning, J. H. 1993.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pecial Issuer (2) PP8-15.
    317Smith S. C. 1993.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0(2), PP.399-404.
    318Rugman. A. M, 1991.“Diamond in the rough”, Bushiness Quartly 5593.PP.61-64.
    319Stopford, J. M. And Strange, S.1991. Rival States, Rival Firm: Competition for World Shares Mark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20Ozlem Oz, 1999.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Case of Turkey.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Brookfield, USA.
    324Nelson, Richard R.( 1993).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25Freeman, Chris. And Luc Soete. 1997. 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ird Edition). London: Pinter.
    326Richard S. Rosenbloom.(1998)Sustaining American Innovation: Where Will Technology Come From?http// books.nap.edu/html/harness_sci_tech/ii_4.html.
    327Boskin, Michael J. and Lawrence J. Lau. (1992).Capit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athan Rosenberg, Ralph Landau, and David C. Mowery, eds. Technolog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28G.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29L.Soete,Technology Gaps and Cost—Based Adjustment[J],Macroeconomics, 1995, 35:357—382.
    330Fagerberg, J. 1987. Structural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 Who gain, who lose? A study of the export performance of 18 OECD countries on the OECD market between 1961 and 1983, NUPI report, No. 107, NUPI, Oslo.
    331Magnier A. and Toujas-Bernatte J.(1994) Technology and Tra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Fiv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orking Paper INSEE-DEEE G no.9207.
    332Dosi G. Pavitt K. and Soete L.(1990)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Brighton,Wheatsheaf.
    333M.Landesmann,M.Pfaffermayr.R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Trade Performance[J].Economics 1997.29:179—196.
    334Posner,M.(1961)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vol.13,pp.323-41.
     335Steven Klepper,Entry,Exit,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96.
     336[美]厄特拜克:《把握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William.T.Abernathy and Jame M.Utterback,“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echnology Review,vol.80, no.7, (1978).
     337Evenson, Robert E. and Westphal, Larry E. (1995),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in Jere Behrman and T. N. Srinivasan (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A, Amsterdam: North-Holland, 2209-99.
    338Richard S. Rosenbloom.(1998)Sustaining American Innovation: Where Will Technology Come From·http// books.nap.edu/html/harness_sci_tech/ii_4.html.
    339[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538 页。
    340[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年,第 170 页。
     342一些经济史学家发现,19 世纪末期德国企业在染料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可获得受过大学教育的研究型化学家(参见 Beer, John J. The Emergence of the German Dye Industr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9.)。
    343吕明元:《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 年第 1 期。
    344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345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于[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346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47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第 839 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版。
    348查莫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第 28 页。
    349金明善编:《战后日本产业政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 年,第 10 页。
    350但也有学者认为,市场机制运行基本上很正常,市场失败的情况是偶尔发生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政府的政策干预(瓦尔特·欧根 2001)。因而,这种产业政策是一种尽可能采取“不干涉主义”的政策。国家必须明智地建立一个使经济发挥职能的体系,组织结构和秩序。它必须为一个具有职能和人类尊严经济秩序的形成创造条件,但它不应指导经济过程本身。政府对结构进行计划安排是可行的,对经济进程进行计划指导则不可行。
    351乔治·C·洛奇著,马宗师 马忠等译:《轮到美国改革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年,第 6 页。
    352世界银行:《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年,第 21 页。
    353P·R·格雷戈里 R·C·斯图尔特著,林志军 刘平译:《比较经济体制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198 页。
    354乔治.J.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经济管制理论》,载于库尔特.勒布 托马斯.盖儿.穆尔编《施蒂格勒论文精粹》,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308 页。
    355例如,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最具创新之处,就是提出了在全部要素均可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制度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还以大量篇幅论述制度环境的重要性,但他在实证部分并没有从国家制度环境向对外直接投资作合理的推论。
     356[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87 页。
    357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对制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但实际上难以计量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尤其是制度的收益。任何制度都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 所有收益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小的社会综合体, 其生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有有形财富的增长,又有无形知识的积累。即使是不好的制度也会生成一些经验与教训。因此有关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多数不是形式化和准确定量化的, 一般笼统地使用制度成本与收益概念, 如果说非要确定具体的计量指标, 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制度变迁的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黄少安,2000)。
    358何昀:《“加入 WTO 后的中国产业组织与国际竞争力”研讨会综述》,《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11 期。
     359简·法格伯格(Fagerberg.J)采用 16 个 OECD 国家 1965~1987 年的统计数据拟合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波特“钻石”中的“需求条件”因子,特别是其中的国内成熟的消费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这一因子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参见 Fagerberg.J. 1995 . User producer Interaction,Learning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9,pp.143-156.)
     360陈明森:《自主成长与外向推动:产业结构演进模式比较》,《东南学术》,2003 年第 3 期。
     361D.Jorgenson and M.Kuroda,1992,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Japan and U.S.1960~1985,Edited by Bert G.Hickman,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Oxford.
     362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36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121 页。
     36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123 页。
     365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74 页。
    366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367《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 2005 发展论坛主题报告》。http://news.tom.com/1002/20050320-1966447.html。
    368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369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37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371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372中国在劳动相对密集、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制造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01 年我国服装、鞋、钟表、自行车、摩托车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手机、激光视盘、电脑显示器、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家电(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等机电产品出口世界第一(马建堂 杨正位,2003)。
    37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121 页。
    374《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马秀红副部长演讲稿》,http://maxiuhong.mofcom.gov.cn/aarticle/speeches/200409/20040900277432.html
    375“出口阶梯”理论根据出口的国内增值部分高低、与国内经济联系程度及生产的难易程度,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可分为 5 个发展阶段:(1)初级产品出口(2)面向出口的加工、组装;(3)零部件供给的分包;(4)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与出口;(5)自创品牌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四小龙基本处在第 4、5 阶段,我国总体上还处在第 2、3 阶段。
    376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377洪文:《数据统计加工贸易助推经济增长》,http://chanye.finance.sina.com.cn/sm/2004-02-23/201752.shtml
    378《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讨会-马秀红副部长演讲稿》,http://maxiuhong.mofcom.gov.cn/aarticle/speeches/200409/20040900277432.html
    379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380http://www.weforum.org/
     382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
    384产业政策的实践表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产业政策的目标难以达成共识(江小涓,1993)。在我国工业产业政策制度过程中,影响产业政策决策的主要因素就涉及到“数量或价格信号”及“学术界专业界意见”等“客观性”较强的因素,以及“部门、地区利益”、“社会稳定性”和“政府控制愿望”等具有“政府利益取向”的因素。 385《2005 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http://news.sina.com.cn/c/2005-03-17/11406111344.shtml。
     386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1. A.D.钱德勒主编:《大企业和国民财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 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 G.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 H.N 沙伊贝等著:《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
    5. 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6.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2 年。
    7. P.R.格雷戈里 R.C.斯图尔特著:《比较经济体制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
    8. 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9. 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
    10. 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 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于[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学派译文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2. V.奥斯特罗姆 D.菲尼 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 年。
    13. W.W.罗斯托,1963:《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4. 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 商务印书馆,1962 年。
    15. 伯尔蒂尔.俄林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16.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 1500-1990》,商务印书馆,2003 年。
    17. 查莫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
    18. 大卫.C.莫厄里 理查德.R.纳尔逊(1999):《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中译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年。
    19. 大塚启二郎 村上直树:《中国的工业改革——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0. 道格拉斯.C.诺斯(198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1. 道格拉斯.诺思 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 年。
    22. 多恩布什 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3. 厄特拜克:《把握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4.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国家营销》,华夏出版社,2003 年。
    25. 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26.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 年。
    27. 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
    28. 克利斯.弗里曼 罗克.苏特(1997):《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9. 库尔特.勒布 托马斯.盖儿.穆尔编:《施蒂格勒论文精粹》(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30.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
    31. 罗伯特.M.索洛等著:《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 年。
    3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1 年。
    33.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年。
    3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
    35. 麦迪森,1996:《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中译本,改革出版社,1997 年。
    36. 曼库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37. 曼库尔.奥尔森(Mancur Olson,1982):《国家兴衰探源》(中译本),吕应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 年。
    38. 南亮进著:《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年。
    39. 乔治.J.施蒂格勒(Ge.rge.J.Stigler):《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40. 乔治.J.施蒂格勒(Ge.rge.J.Stigler):《经济管制理论》,载于库尔特.勒布 托马斯.盖儿.穆尔编:《施蒂格勒论文精粹》,商务印书馆,1999 年。
    41.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年。
    42. 世界银行:《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年。
    43.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年。
    44.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5. 瓦尔特.欧根:《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6. 沃尔特.亚当斯 詹姆斯.W.布罗克主编:《美国产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7.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年。
    4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的原因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9.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50. 伊查克.爱迪思著:《企业生命周期》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5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52. 约翰.伊特韦尔 默里.米儿盖特 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
    53.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 年。
    54. 詹姆斯.A. 道 史迪夫.H.汉科 阿兰.A.瓦儿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
    5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2003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3年。
    56. 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57. 狄昂照:《国际竞争力》,改革出版社,1992 年。
    58. 樊纲:《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2002 年。
    59. 冯昭奎:《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60.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1. 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62.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中国工业竞争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
    63. 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64.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
    65.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
    66. 霍广福 陈建新:《中美创新机制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7. 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上海三联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68. 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
    69.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年。
    70. 金碚等著:《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年。
    71. 金明善主编:《日本现代化研究—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讨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年。
    72.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 年。
    73. 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1999 年。
    74.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
    75. 林毅夫 蔡昉 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年。
    76. 刘世锦:《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王梦奎主编《中国 2010:目标、政策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年。
    77. 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
    78. 刘伟主笔:《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2 月。
    79. 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年。
    80. 柳欣:《资本理论——货币理论与有效需求》,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1. 陆国庆:《衰退产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82. 马洪 孙尚清主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 年。
    83. 逄锦聚 洪银兴 林岗 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84. 逄锦聚 柳欣主编:《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5. 逄锦聚:《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86. 逄锦聚主编:《宏观调控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87. 逄锦聚主编:《跨世纪宏观难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8.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 年。
    89.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90. 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年。
    91.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92. 汤敏 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 年。
    93. 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94. 王述英主编:《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
    95. 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
    96. 魏埙 蔡继明 刘骏民 柳欣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7. 吴建伟:《国际间产业竞争与市场容量》,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8.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年。
    99. 薛伯英 曲恒昌:《美国经济的兴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00. 杨沐:《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101.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
    102. 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03. 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
    104.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05. 张培刚著:《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年。
    106.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年。
    107.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8.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09. 周叔莲 裴叔平 陈树勋:《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 年。
    110. 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11. 保罗.G.黑尔:《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 年第 5 期。
    112. C.拉曼诺哈尔.雷迪:《印度、华盛顿共识与东亚危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 4 期。
    113. 陈环宇 杨延哲 周弘译:《巴西的产业政策、部门成长及战后经济发展:资源障碍论》,《地理科学进展》,1996 年第 2 期。译自《Economic Geography》,1995,71(3)。
    114. 陈立敏 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经济管理 新管理》,2003 第 24 期。
    115. 陈立敏 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 年第 5期。
    116. 狄承锋:《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期。
    117. 冯子标:《论产业选择及其实现途径》,《经济学动态》,2002 年第 8 期。
    118. 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九五”估计与“十五”预测》,《经济学动态》1999 年第 4 期。
    119. 关志雄:《与中共全国代表大会连动的中国景气循环》,http://www.rieti.go.jp/cn/index.html 2004年 7 月 14 日。
    120. 郭克莎 吕铁 周维富:《20 世纪以来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
    121. 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 2 期。
    1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入 WTO 后的中国调整、改革与竞争力的提升》,《管理世界》,2002 年第 6 期。
    123.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7 年第 6 期。
    124. 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4 期。
    125. 黄先荣:《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极其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7 年第 2期。
    126. 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1999 年第 6 期。
    127. 江小涓:《中国推行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3 年第 6 期。
    128. 金碚 李钢 陈志:《加入 WTO 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 10 期。
    129. 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研究》,1996 年第 1 期。
    130. 蓝庆新 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 年第 1 期。
    131. 李靖华 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 年第 6 期。
    132. 林毅夫 蔡昉 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 5 期。
    133. 林 毅 夫 姚 洋 刘 明 兴 :《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与 中 国 的 工 业 化 》, 林 毅 夫 发 展 论 坛 。http://jlin.ccer.edu.cn/article/article.asp?id=146, 2002-08-15.
    134. 李冠霖 辛红:《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国际比较的陷阱与出路》,《财贸经济》2005 年第 2 期。
    135. 刘 春 勇 :《 战 后 日 本 高 速 增 长 的 经 济 文 化 解 释 及 对 中 国 的 启 示 》,http://jlin.ccer.edu.cn/article/article.asp?id=98 2002-3-17。
    136. 刘铁民:《产业经济理论思考》,《经济科学》1991 年第 1 期。
    137. 刘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5 期。
    138. 刘渝琳:《中国加入 WTO 内生与外生比较产业的选择分析》,《财经科学》,2003 年第 3 期。
    139. 柳卸林:《如何解读中国竞争力的世界排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年第 10 期。
    140. 卢国学 崔健:《战争与日本经济的发展(二)》,《现代日本经济》1997 年第 3 期。
    141. 卢中原 胡鞍钢:《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研究》1993 年第 12 期。
    142. 吕明元:《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 年第 1 期。
    143. 吕明元:《美国农业创新发展中的产业政策》,《世界农业》,2007 年第 2 期。
    144. 吕明元:《政治经济学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 年第 5 期。
    145. 吕明元:《关于加速启动民间投资的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146. 吕明元:《中国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4 年第 2 期。
    147. 吕明元:《1978-2004 中国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脉络及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48. 马建堂 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时代经贸》,2003 年第 2 期。
    149. 逄锦聚:《“九五”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典型与非典型特征》,《新华文摘》,2001 年第 4 期。
    150. 逄锦聚:《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基本趋势》,《南开经济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51. 逄锦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分析》,香港《大公报》2003 年 3 月 12 日。
    152. 任剑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2 期。
    153. 盛洪:《关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几点看法》,《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 年第 1 期。
    154. 王缉慈:《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与管理》,2001 年第 6 期。
    155. 王奇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年第 1 期。
    156.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 年第 3 期。
    157. 杨云龙:《论我国经济的结构发展模型》,《经济研究》,1988 年第 3 期。
    158. 张玉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
    159. 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经济管理》,2001 年第 20 期。
    160. 赵农:《关于市场化测度若干问题的看法》,《天则内部论文稿》2000 年 NO.9。
    161. 赵彦云:《2002 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3 期。
    162.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产业发展排序》,《效益与管理》,1988 年第 2 期。
    163. 钟剑虹:《启动非国有经济投资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统计与预测》,2000 年第 3 期。
    164. 周叔莲 吴敬琏:《调整时期应当优先发展轻工业》,《中国经济问题》,1979 年第 6 期。
    165. 周耀东:《中国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上海经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166. 周业安 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 年第 5 期。
    167. 周振华:《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基准:一个新的假说》,《经济研究》,1989 年第 3 期。
    168. 卓勇良:《1980-1989 年我国工业行业结构变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 年第 8 期。
    169. 邹薇:《竞争力的源泉: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 1 期。
    170. Adam B.Jaffe.(1999). The U.S. Patent System in Transition:Policy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rocess .NBER Working Paper No.7280.
    171. Aoki, Masahiko. “Towards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Japanese Fi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8(1990): pp. 1-27.
    172. B.Van Ark,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 Manufacturing:A Comparison of Europe,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 edited by K.Wagner and B.Van Ark, 1996, North Holland,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
    173. Beer, John J. The Emergence of the German Dye Industr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9.
    174. Bert G.Hickman.(1992).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Oxford.
    175. Boskin, Michael J. and Lawrence J. Lau. (1992).Capit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athan Rosenberg, Ralph Landau, and David C. Mowery, eds. Technolog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76. Brander J.A. and Spencer, “Tariffs and the Extraction of Foreign Monopoly Rents under Potential Ent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PP.371-389.
    177. Chapman,K.“Industry 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spersal:the Fertilizer Industry,”Geoforum,2000,31,pp.371-384.
    178. China, India Rival U_S_ Competitiveness.htm. http://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p/20050225/ap_on_bi_ge/business_competitiveness_1.
    179. CITB,“The Fu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Report,Australia,1999,Aug.
    180. Craig R.Reed. Factors Affecting US Commercial Space Launch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U.S. Commercial Launch Policy Implementation, 1986-1992,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January 30, 1998.
    181. D. Salvatore, Theory and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bon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5, 2.4.
    182. D.Jorgenson and M.Kuroda.(1992).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Japan and U.S.1960~1985,Edited by Bert G.Hickman,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New York, Oxford.
    183. Daniel F.Burton Jr.(1994). Competitiveness: Here to Sta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184. David Ricard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Homewood: Irwin, 1963. B.Ohn,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185. Dosi G. Pavitt K. and Soete L. (1990).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Brighton, Wheatsheaf.
    186. Douglas R.Neson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S. Automobile Protec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4746.
    187. Dunning, J. H.(1993).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pecial Issuer (2) PP8-15.
    188. ECLAC,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policies to improve linkages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1995, 1998.http://www.6532.net/world/economy/br.html.
    189. 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 i. Http://europa.eu.int/comm/enterprise/enterprise_policy/competitiveness/doc/comprep_2004_en.pdf.
    190. Evenson, Robert E. and Westphal, Larry E. (1995).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in Jere Behrman and T. N. Srinivasan (ed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A, Amsterdam: North-Holland, 2209-99.
    191. Fagerberg, J.(1987). Structural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 Who gain, who lose? A study of the export performance of 18 OECD countries on the OECD market between 1961 and 1983, NUPI report, No. 107, NUPI, Oslo.
    192. Fagerberg.J.(1995). User producer Interaction,Learning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9, pp.143-156.
    193. Freeman, Chris. And Luc Soete. (1997). 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ird Edition). London: Pinter.
    194. Giovanni Dosi, Luigi Orsenigo and Mauro Sylos Labini. Technology and Economy.LEM Working Paper Series http://www.sssup.it/~LEM/.August 2002.
    195. Global Competition: the New Reality, Report of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1985.Vo 1.2, Washington, And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6.
    196. 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 (1982).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92, pp.630 - 653.
    197. Greenaway, D.(1993).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Kyklos, 46(1), PP145-146.
    198. John Williamson(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Refor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1994, pp. 26—28.
    199. Klepper, Steven and Graddy, Elizabeth.(1990). “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1(1), pp.27-44.
    200. Krugman, P.,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IT Press, Cambridge, 1986.
    201. Kuznets, Simon, National Incom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etrical, 1949, 17, 205–241.
    202. Kuznets, Simon,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57, 5, suppl.
    203. Kyle Bagwell and Robert W. Staiger. (1999). Domestic Policie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s.NBER Working Paper No.7293.
    204. L.Soete,Technology Gaps and Cost—Based Adjustment[J],Macroeconomics, 1995, 35:357—382.
    205. M.C.Hallbery, Policy for American Agricultur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78.
    206. M.Landesmann,M.Pfaffermayr.R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Trade Performance [J].Economics 1997.29:179—196.
    207. M.V.Posn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61, PP.323-341.
    208. Magnier A.and Toujas-Bernatte J. (1994) Technology and Tra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Fiv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Working Paper INSEE-DEEE G No.9207.
    209. Manuel Castells,“The Informational Econom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in Martin Carnoy,The New Global Econom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3.
    210. Markusen, J. (1992).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Trade Performance and Real Income: The Nexus among Four Concepts (Ottawa, Supply and Services Canada).
    211. Marshall, A.(1920).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Volume, London: Macmillan, pp.457.500.
    212. Mary O’Mahony and Bart van Ark (ed.). EU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n industry perspective Can Europe Resume the Catching-up Process?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3.
    213. Mascarenhas, B. “International Industry Evolution Pattern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5, 4, pp.233-246.
    214. Mezias, S.J & Kupecman, J. C. “The Community Dynamics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Birth of the American Film Industry, 1895-1929”,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pp.209-233.
    215. Michael E. Porter, Hirotaka Takeuchi, and M.Sakakibara.(2000).Can Japan Compete? Basingstoke, England: Macmillan.
    216. Michael E.Porter and Debra van Opstal, U.S.Competitiveness 2001: Strengths, Vulnerabilities and Long-Term Prioritie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217. Michael Porter, 1998, On Competition,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18. Michael.(1996). “The Evolution of Markets and Entry, Exit and Survival of Firm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8(3), pp.489-498.
    219. Nelson, Richard R. (1993).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0. OECD, (2002),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 Review of the Theory and Evidence,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 317
    221. Ozlem Oz.(1999).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Case of Turkey.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Brookfield, USA.
    222. P.krugman and H.Elpman, 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M.I.T.Press, 1989.
    223. Posner, M. (1961)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 vol.13, pp.323-41.
    224.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November 1979, PP. 255-267. S.D. Linder, 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Wiley, 1961.
    225. Ranis,Gustav.(1957). “Factor Proportions in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7:594--607.
    226. Riad Ajami(.1992).U.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Resurgence or Decline? In “How to Man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d. By Abbas J. Al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Now York.U.S.A. P11.
    227. Richard S. Rosenbloom.(1998).Sustaining American Innovation: Where Will Technology Come From?http// books.nap.edu/html/harness_sci_tech/ii_4.html.
    228. Rugman A. M. and D’ Cruz.R. (1993 ) . “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Special Issuer (2) PP17-39.
    229. Rugman. A. M, 1991. “Diamond in the rough”, Bushiness Quartly 5593.PP.61-64.
    230. Shane M. Greenstein and James B.Wade(.1997).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in the Commercial Mainframe Computer Market, 1968-1982.NBER Working Paper No.6124.
    231. Shankar, V. & Bayus, B.L. “Network Effects and Competi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Home Video Game Industry,”University of Maryland Working Paper,2002, Jan.
    232. Smith S. C. (1993).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0(2), PP.399-404.
    233. Steven Klepper. “Entry,Exit,Growth 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96.
    234. Stone, S. W. “Evolution of the Timber Industry along an Aging Frontier: the Case of Baragominas (1990-1995) ,”World Development,1998, 26, pp.433-448.
    235. Stopford, J. M. And Strange, S.1991. Rival States, Rival Firm: Competition for World Shares Marke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6. 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7.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2003,IMD。http://www02.imd.ch/
    238.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2004,IMD。http://www02.imd.ch/
    239. Zimmerman, M.A. & Callaway, S.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the Legitimation of New Industry,”Report,USASBE/SBIDA,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