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国民党的适应性转型研究(1980-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中国国民党为个案,分析在民主化转型过程中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适应性转型。民主化转型,涉及到了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必然会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产生影响。政党为了要掌握或参与政权,但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必然要进行转型,以适应政治体制的变革及由其带来的其它制度的改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开始了从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也进行了转型。但是国民党的转型,与其他政党有所差异,这源于转型前的两大根本特征,一是政权特征:“移入性政权”和党国威权体制,二是政党特征:国民党在1952年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具列宁主义政党特征的“革命民主政党”,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苏联或者东欧等国家的政党类似。这两大特征既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造的继承,也是1950年改造后在台湾的深化和特殊化。而国民党的转型,就是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对1924年和1952年改造形成的组织结构和政府关系的改变。国民党迁台后形成的党国威权体制,包括动员戡乱临时条款的实施、国民党利用地方派系统治地方、开放地方选举而封闭中央选举等,这都是国民党宣称代表整个中国而苦心安排的制度模式。这一特殊体制影响着国民党的转型。随着民主化的转型,这一体制最终瓦解。
     中国国民党自成立以来,一共进行了四次重大转变:1919—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改造、1950—1952年的中国国民党改组;1986年开始的党务革新,2000年开始的全面改造。从内容上看,这四次重大转变可以分为两部分:1950年的改造继承了1924年改造的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从而在台确立了国民党的全面统治,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民主化转型之始。1986年开始的党务革新,是随着台湾民主化转型的启动而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与过去的决裂,标志着国民党在民主化转型以来政党转型的启动。国民党意识到不可能按照过去的方式进行统治,它必须在政党组织、意识形态、党政运作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变化。2000年开始的全面改造是这一过程的继续,因为失去了对行政权的主导,所以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造甚为彻底。本论文所指的国民党适应性转型,就是指国民党在民主化以来的政党转型。
     政党转型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关政党组织变迁的模式研究,即所谓的精英型政党(权贵型政党)、大众型政党、全方位型政党、卡特尔政党。政党模式的变化诠释了政党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轨迹,并从中总结出政党转型的具体方面,如意识心态、政党财政、政党组织内部分化、政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变化等(这也是政党组织模式演变的分析依据)。而另一方面的研究则关注对政党的具体组织纲领、战略或策略、政党组织等方面的转型。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他们分析的对象相同,而且所分析的具体内容也类似。政党转型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政党必须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回应——主动或被动的。所以,当环境改变使得政党不能存在下去,再加上包括党内领导人的变迁、政党主要目标的改变以及重大事件的冲击等,政党的转型就启动了。这些既是政党变迁的原因,也决定了政党变迁的时机。所谓的适应性转型,即意味着政党不能再改变环境时,对政党本身进行的主动转型(当然,也有可能包含有被动的因素);而适应性转型也意味着政党的成功转型。国民党的适应性转型,是指在台湾民主化转型以来,国民党转变为选举型、民主化、本土化政党。选举型政党是民主社会的必然结果,而选举型政党又要求政党内部的民主化以及本土化。台湾的民主转型直接影响国民党转变为选举型政党,而加速了国民党本身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选举型政党表明了国民党政党属性的变化;本土化表明了国民党在组织认同和组织规模上的转变;而民主化表明了国民党的组织体制和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的民主化程度。选举型、本土化和民主化既是国民党适应性转型的方向,也规定着国民党转型的过程:国民党要转变为选举型政党,这是台湾民主化的要求;国民党要实现本土化,这是国民党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并存续下去的关键;国民党要实现党内民主化,这是台湾民主化和政党存续的双重要求。国民党的这一转型是根本性的,它与过去几次国民党的改造完全不同;同时,这次转型也有内在的延续性,这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
     从本论文的章节安排看,第一章为选题缘由、文献回顾和论文框架,主要对政党适应性转型的概念以及转型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国民党转型的目标:选举型政党、本土化和民主化的组织目标之间相互关系。
     第二章分析了民主转型之前的国民党,重点分析国民党1950—1952年的改造。国民党这次改造继承了1919—1924年改造的精神,最终形成了准列宁主义的“革命民主政党”;并在台湾确立党国威权体制。国民党通过改造形成特殊的党国威权体制,在台湾统治四十多年。
     第三章为转型的背景分析,主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三个方面来说明党国威权体制的解体和崩溃。在经济方面,台湾在八十年代已步入现代化,实现了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政治变迁方面包括:多党政治、单一国会确立等;在社会变迁方面,主要分析台湾意识的崛起以及对两岸关系的潜在影响。
     第四章为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变迁;分别从组织规模、组织结构变迁、组织权力关系和决策体系来分析国民党的本土化和民主化目标。
     第五章为国民党运作关系的转型,分析党政关系和党军关系。在党政关系方面,从以党领政到党政分工,再到可能出现的以政领党,这一关系还在继续调整中;在与议会的关系上,国民党转化为议会内政党,并考察了国民党的政党团结程度;党军关系主要分析国民党组织退出军队。
     第六章为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分析,主要关注三民主义、国民党的两岸关系以及国民党政党属性。三民主义是从孙中山以来一直坚持的国民党的最高纲领,在八十年代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后,其内涵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国民党两岸关系政策变化甚大,动员戡乱临时条款的终止是国民党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它意味着国民党开始承认中共统治大陆的合法性。在政党属性方面,主要表现国民党向民主政党的转变。
     第七章为全文总结,检验国民党转型的成效和未来的发展,并分析政党成功转型的几点原因。本文认为,国民党的存续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它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国民党本身,也受制于中国大陆。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of democratization. As the political regime becomes more and more democratic, the political party, especially the dominant party of the regime must adapt itself to the changing political institu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some parties survive, and maybe flourish; others decay, and finally diminish. The whole paper takes KMT (Kuomintang, or Nationalist party1)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KMT'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Taiwan's (ROC) democratization from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o democratic system.
     The litaretures' review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basic approach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political party's transformation, one macro and the other micro. The macro concern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party's model, and the micro focuses on the concrete aspects of the political party, not only in organization, but also ideology, government-party relationship, party's strategy, party's targets etc. From the birth of political party to now,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model has experienced four-time changes: cadre/ elite model, mass party model(Duverger,1963), catch-all party model (Kirchhermer, 1966, maybe including the professional electoral party model) and cartel party model(Katz and Mair, 1995). Using the different indicators, mai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y to the state and the civil society, ideology's change, party's membership size; the political party has witness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adapt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ssociated with the state such that parties survive because of the state and vice versa. Some consequences of this change are that political party may not want so many members in the first place so that they decide do downsize, the ide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eakened, the experts and consultants and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ve been employed. These two approaches are unified to their analyzing objects. The dissertation uses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to test the political party's successful and, to some extent initiative transformation. When the main goal(s) has (have) changed and the political party can not dominate the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takes place. Of course, the opportune moment also is decided by other aspects such as the leadership successor,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outsid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a traditional old political party with more than 100 years old history, KMT has experienced many changes There are four great changes that affect KMT's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membership structur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ilitary: 1919-1924, the first re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by Sun Yat-sen; 1950-1952 (or 1949-1952 by some students) reorganization of KMT; 1986-2000: the renewal of party affairs (dang wu ge xin); 2000- 2008, a new restart and the full reorganization (cong ling kai shi, quan mian gai zao). The first transition happened in mainland, the other three in Taiwan.
     The four historical changes of KM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stages, 1919-1924 and 1950-1952 reorganizations are the first stage, as a result, the KMT established the Quasi-Leninist (or pseudo-Leninist) nature, the democratic-centralism and the party-state system. The 1950-1952 reorganization founded legitimacy in return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Party associated with its founder. KMT regains control over the government. In later years, greater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was given to the Central Policy Committee (which remained subordinated to the Central Standing Committee). Some obvious changes happened since the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in 1980's. Of cours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to the KMT's transformation. The last two-round reorganizations are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of Quasi-Leninist party and party-state structure; as a result,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party-state relationship, democratic-centralism, and ideology. KMT has transformed to be a political party with basic intra-democracy, a party within the government (especially in the parliament). This fundamental change during the democratization is called the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of KMT. The transformation of KMT has many new targets, the dissertation hypotheses that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goals had to be realized: the professional-electoral, localization (or Taiwa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To realize these three targets require the KMT's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organizational aspect, KMT with the revolutionary-democratic or Quasi-Leninist nature has transformed to the democratic natur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hange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power of intra-party's decision. The goal of localization of KMT is mainly measured b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s of party membership and the core power of KMT: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nding committee. Another transformation is that the party-state relation changes from the party-dominate-over-state model to government-dominate-over-party model to some extent. This change means of course, the party within the public offices has dominated the party in the central organization, let alone the local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 Taiwan (ROC) has changed greatly, from the cabinet system to semi-presidentialism (or dual-heads system by some scholars). This makes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nd also promotes the future transformation of party-state relation.
     Another part is about ideology of KMT. Political party's transformation ha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On one hand, sinc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and KMT, the contents of ideology have many changes; on the other, some fundamental nature of ideology maintained. Why the nationalist party is still a nationalist party, not Taiwan KMT (KMT: change and un-change)? Ideological dimension can tell us the anwser. The contents of KMT's ideology have three parts: San Min Chu I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San Min Zhu Yi), the nature of KMT organization and the attitudes to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Three Principl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deology for KMT, and never been changed in their party program and policy program though amended many times. The nature of KMT is democracy, this idea has realized from the name-in-list to the reality. Cross-strait issu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KMT; the policy on this issue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guideline. Of course, the attitudes to Taiwan-mainland relationship have transformed. Some changes are apparent: such as mainland recovery from by force to by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non-contact to contact, secret to public, establishment of party-to-party platform, and contact from ordinary person to official or semiofficial.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seven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article s' review and analyzes the core definition: the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KMT before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mainly discusses the party-state authoritarianism and quasi-Leninist par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societ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aiwan and their affection to KMT's transformation.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are the core of the paper; focus on thre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KMT's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organization, 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 and ideology.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 The KMTtransfor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succeed. All of these targets have been realized. Facing Taiwan's localization and great-China nationalism two different trends, The Taiwanese local nationalism (Taiwan sense) can affect the future of KMT; on the other hand, mainland also has great weight on KMT's future. KMT's future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China.
引文
2 本人坚决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届一个中国。全文以“九二共识”为基础。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达成了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海协的函后并附上了海基会最后提供的表述方案。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海协,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以形成双方相互接受的两段具体表述内容为结果而告一段落,这就是“九二共识”根据“九二共识”,论文中指涉台湾的部分政府机关名称,都用来指称地方国家。有关地方国家的认识,在学术界也有不少人提及,它是一个完整国家的一部分。所以,有关台湾的政府机构及其名称,都用来指涉地方性的含义,所以,论文在部分专有名称上没有加双引号。
    3 见如:夏珍《日落国民党》台北:天下文化,2000年;(香港)杨锦麟《国民党的蜕变与马英九的未来》,见(南风窗》2005年8月上,第16-18页。
    4 石之瑜指出:国民党崩盘却指日可待。因为,民进党已经可以轻易处理马英九,国民党核心支持者却渐渐淡出,至此变局,李登辉与王金平联动自救,加上大小樁脚慑于陈水扁每战必胜之势,纷纷投靠民进党可期。台湾政治正在彻底黑金派系化、道德文化暗淡,可比五胡乱华。他又说:“国民党没思想,谁来领导也没用,突有一千战将,可是没有战场,则衰败本是时间早晚问题。”石之瑜《五胡乱华》,见石之瑜著《台湾不治:弃出绝地待重生》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编者注:凡本文中出现的“总统”、“行政院”均应加双引号;“中华民国××年”均应为“公元××××年”。
    5 李敖《国民党研究》自序,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年
    6这次大选的投票率为76.33%,根据中央计票中心的统计结果,国民党马萧配共获得765万8724票,民主进步党谢长廷、苏贞昌获得544万5239票,得票率41.55%,得票数差距高达221万3485票,差距达16.89%。这次投票率不仅高于台湾历次领导人选举之最,而且国民党得票率也远超过去四次领导人选举。
    7两轮易手的含义是指,转型时期内第一次选举中掌权的政党或集团在此后的选举中失去权力,并把权力移交在选举中的获胜者,而且,如果这些选举中的获胜者然后又和平地把权力移交给后一次选举中的获胜者,那么,这样的民主政权就算已经得到巩固。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21页。从1949年开始,国民党开始了在台湾长期的执政,直到2000年“总统”大选中败于民进党,台湾实现了第一次政党轮替(1949-2000);2008年民进党(2000-2008)在选举中败于国民党,台湾地区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亨廷顿把政权和平的两轮转移(两轮政党论题的测试,two-turnovertest)作为民主巩固的标志。不过作为一个新名词,人们对民主巩固及其标准并没有一致的看法。Adam Przcworski和Femando Limongi两人(1997:178)认为,除了最高行政长官与国会议员必须经由选举产生(不论直接或者间接),以及存在两个以上的相互竞争的政党外,原来执政团队至少要有一次下台的经验才算完成民主巩固。Mark J.Gasiomwski和Timothy J.Power两人除了以政党轮替作为判断民主巩固的标准外,如果民主体制至少维持十二年以上,也可以被视为达到民主巩固的目标。Samuel J.Valenzuela(1992:62-70)则认为一个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如果有下列四种现象存在,则尚未达到民主巩固的目标:第一,现有非民主的权威力量仍能操操控民选政府;第二,有些政策属于保留领域(reserved domains),文人政府不得碰触;第三,选举制度明显派出特定团体的影响力;第四,国内普遍认为选举制度不是改变政府成员的唯一方式。胡安·林茨和阿尔弗雷德·斯蒂潘从行为、态度和宪法的角度揭示了何为巩固的民主制。巩固的民主制是指:行为上,某一地域的民主政体,当其中重要的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或制度的行动者不再动用重要的资源,使用创建非民主政体或分裂国家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它就得到了巩固.态度上,当公共意见的多数即使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对现政府还有深深的不满, 也仍相信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是管理集体生活最适宜方法的时候,当反体制的方案几乎得不到支持、或者这种支持或多或少地被亲民主势力所鼓励的时候,民主政体就实现了巩固。宪法上,民主政体的巩固,发生在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的势力同样地服从于、并且习惯于在为新的民主过程所许可的、专门的法律、程序和制度范围内解决冲突的时候。菲力普·施密特认为,民主的巩固可以定义为一个或几个过程,它构成上述信任与保证的基础,由此,人们才有可能为官职和影响力进行定期的、不确定的而又受到限制的竞争。它试图用一套政治角色和政策舞台把不确定性制度化,同时又用另一套政治角色和政策舞台把确定性制度化。尼基佛罗斯·戴蒙都罗斯认为,民主的巩固是建立一个完全民主的体制并加以巩固的双重成功,并提出了民主巩固的最低标准:即没有出现:第一,对制度的合法性的挑战;第二,重要政治团体对行为规则的系统行为违。See Adam Przeworski and Fernando Limongi,1997 " Modernization:Theory and Facts",World Politics,49(2):155-183。Mark J.Gasiorowski and Imothy J.Power.1998,"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Evidence from the Third World"'.Comparative Politics Studies,31(6):740-771.Samuel J.Valenzuela,1992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Post-Transitional Settings:Notion,Process,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In Scott Mainwaring,Guillerno O'Donnell and J.Samuel Valenzuela(eds.),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p.57-104.胡安·林茨和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菲力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见猪口孝等编(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8、26页。尼基佛罗斯·戴蒙都罗斯《南欧民主化的成功故事》,载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5、176页。
    1 林佳龙、邱则奇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9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6
    10 蔡东杰《民主化进程:台湾与墨西哥发展经验之比较研究》,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年,第197页。
    1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三波的民主化转型开始兴起。第三波民主转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变革(transformation,用林茨的术语,改革),即当执政的精英领头实现民主时就出现改革。第二种是置换(replacement,即林茨的决裂),当反对派团体领头实现民主时,而且威权政权垮台或被推翻时,便出现置换。第三种进程是移转,当民主化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反对派团体采取联合的行动而实现时便出现所谓的“移转”。几乎在所有的案例中执政的和在野的群体都扮演了某种角色,这种分类只是区分政府和反对派的相对重要性.。(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42页
    12(美)斯蒂芬·海哥德、罗伯特·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13 Steven J.Hood,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Boulder:Westview Press,1987,p 167
    14 朱云汉《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见《21世纪杂志》,2001年六月号·第六十五期。还有人将之定性为:使命型政党向政策取向型政党转变,前者即政党凭借过去的辉煌历史或抱持高贵政治理念来号召党员与群众的认同支持,后者是政党凭借政策主张来争取多数选民的支持。见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77页注48。
    15 见Peter Mair:Party System Change: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Clarendon Press:London,1997,p1.对其的补充可见有研究民主转型的巩固的有关学者,如Ingrid Van Biezen,The Place of Parties in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pp 171-172,West European Politics,Vol.26.No.3(July 2003);Larry Diamond,Consolidating Democracy in the Americans,ANNALS,AAPSS,550,March 1997。 Scott P.Mainwaring Rethinking Party Systems i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the one of Brazi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Guillermo O'Donnell etc.The Quality of Democracy:Theory and Applications,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0。而在不同时期对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包括:.迪韦尔热的《政党》(1954)、萨托利的《政党与政党制度》(1976)、《西欧政党制度的转型》(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rn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p 177-200.Otto Kirchheimer,1966)、《政党制度和选民结盟》(Cleavage Structure,Party Systems,and Voter Alignments in Lipset and Rokkan,eds.,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New York:Free Press,1967,Lipset and Rokkan,1967)。这些文献代表了第一阶段的发展。《政党:跨国分析》(Janda,1980)、《政党:组织和权力》(Panebianco,1988),而进入了90年代,以Robert S.Kats 和 Peter Mair 等为代表的政治学者,将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包括:(1993),The Evolu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Europe:The Three Faces of Party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Review of Politics,Vol.14.Winter,:593-617.(1995)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Party Politics 1:5-28.(1996)"Cadre.catch-all or cartel? A rejoinder" see Party Politics 2(4):525-34;(1997) how parties organize: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London;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Katz,R.& R.Kolodny(1994) 'Party Organization as an Empty Vessel:Parties in American Politics' in R.Katz & P.Mair(eds.) How Parties Organize: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pp.23-50.London:Sage.
    16 Andre Krouwel,Party Models,see Richard S.Katz and William J.Crotty,Handbook of Party Politics,London:SAGE,2006,p250.原因还包括现有的政党模式有严重的偏颇:第一,大多数政党模式的提出都是以西欧或者美国为例,提出的概念传送能力(traveling capacity)有限;第二,大多数政党模型在方法论上是单一面向的,大多数偏向于或仅仅关注组织方面……而很明显,不仅政党的组织结构影响其成员的行为,而且一些原则、共同的目标、前景或者意识形态也对其成员产生影响。AndreKrouwel,Party Models,see Richard S.Katz and William J.Crotty,Handbook of Party Politics,London:SAGE,2006,p249
    17唐斯用理性选择理论来分析政党竞争,他的工作促进了理性选择理论和候选人之间竞争理论的发展,而对有关政党和政党组织的影响则很少。见Joseph A.Schlesinger,On the rAeory of Party Organization,sec Richard S.Katz and William J.Crotty,Handbook of Party Politics,London:SAGE,2006,p119
    18(英)默什·茅尔(Moshe Maor)著,高千雯译,《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M]台北:韦伯文化,2005年,123页
    19 当然,对这种分类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首先,上述变迁不是绝对的,梅尔就写到,所有这些政党类型学中存在的额外难题在于他们不够严格:“很难构想出严格的标准来描述全方位型政党或大众型政党的组成成分”。,科乐(Koole,1996)针对这一论点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政党类型,它们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政党所处的“环境”的相应变化。同沃·林茨一样,他主张建立研究政党不同类型的政党类型学,然后研究为什么一些政党以某种方式发展--比如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型政党,而其他政党却以其他的方式发展。(1996 Koole Ruud,1996:Cadre,Catch-all or Cartel? A Comment on the Notion of the Cartel party",Party Politics,1996,1996 Vol.2 No 4,pp507-523;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拉尔森,2006:358-359)
    20 有关政党衰退的观点,比如Lawson and Merkel(1988:3)指出“主要的政党衰落了,这是美国政党体系的主要标志,在其他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也变得越来越明显。”Selle ande Svasand(1991:459-60)用“相当悲观的”视角,自从1970年代以来,反映的一个趋势,他们认为:“政党不再执行他们过去的功能了”。事实上,很多人讨论了有关政党衰落的观点,到了1980年代早期,Stephen E.Fisher(1980)写到:“政党衰落”的主题看起来没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引用。Lawson and Merkel(1988:3)when Linkage fail,in Kay Lawson and Peter H.Merke(eds) When Party Fail,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Selle Per and Svasand Lars(1991),Membership in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blems of Decline of Par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3:459-77.Finer S.E.(1984),the Decline of Party? Iu Vernon Bogdanor(eds.) Parties and Democracy in Britain and America,pp.I-6,New York:Praeger.转引自Robert Katz and Peter Mair,Change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Party Politics,Vol.1(1995) No.1,pp18。
    20 Katz Richard S.and Mair Peter The Evolu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Europe:The Three Facts of Party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Review of Politics,Vol.14.Winter,1993:593-617
    21 郭定平《美国政党体制的衰落与改革》,见黄颂杰主编《光华文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30周年论文精选》,政治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27-437页。
    22 卡特尔,又以为加特尔,Cartel,来自拉丁文Charta(意指契约),是指独立自主企业家间所订立的协定,目的是在限制生产和透过市场分配价格方面的联合,以制衡彼此之间的竞争,并达到市场分赃的目的。所以,卡特尔是一个经济学的用语,它包含了通过私人联合来勒索大众的含义。
    23 Katz and Mair(1995)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Party Politics 1:5-28.
    24 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政党,从而将政党分解的做法,最早可见金(V O Key Jr.,1964),他可能是第一个正式将政党区分为不同部分的。金指出,政党,在另一个意义上,政党可以被看成多少具有专业化工人的集团……有时候政党也意指政府内的集团……经常被看成是一个实体,由选区内的政党、专业化的政治集团、立法机关内的政党、以及政府内的政党等组成。之后卡茨和梅尔将政党组织界定为三个面向:即中央党组织的政党(the central office party)、地方党组织的政党(party on the ground)和公职部门的政党(the party in public office)。德龙和沃特柏林(Russell J.Dellon and Martin P.Watterbery,2000)也提出了思考政党的三个向度:选举中的政党、作为组织的政党和政府中的政党。将政党分解为不同部分,面临的困难在于:政党并不是一个分割的部分,每一部分都与其它部分重叠,我们很难区分出政党纯粹的不同部分。第二,这三种模式把政党作为一个统一的和无约束的行动者,事实上,政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而且对于政党领导人的行为有各种约束。比如,政党领袖经常受到强制性的约束,这些约束来自他们和其他领导人或者其他组织。一个动态的政党竞争模式也有助于理解政党自由行动的局限性。约束可能是外在的,如宪法或者国外力量对于特定的联盟或者选举的干涉。第三,这一分析忽视了决定政党行为的制度环境。政党的行为被严格地从需求层面来认定,好像是由政党领导人根据个人偏好单独做出的。
    25 有关政党财政补助的问题,参考马东亮博士论文《政党国家财政补助制度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复旦大学2008年,第37页。文中写到:绝大部分实施国家补助政党制度的国家都存在资格门槛:对以议席多少作为分配标准的国家来说,一般资格条件都限定在至少在国会获得一个席位,或者在次国家的州、省议会获得一定席位;对以获得选票多少作为分配标准来说,资格条件的高低各不相同。高者如美国、法国政党所获选票必须达到全部有效选票的5%,澳大利亚达、意大利为4%;中等门槛如西班牙、希腊、俄国为3%,挪威为2.5%;低者如,奥地利、匈牙利为1%而德国仅为0.5%。最极端的例子在挪威,所有登记在册的政党,只要在一个选区的最近至少两次选举时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就可以享受国家补助金。
    26 Wilson,Frank L.1980."Sources of Party Transformation:The Case of France." Peter H.Merkl ed.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Trends and Prospects.New York:Free Press.Pp526-551。Harmel,Robert,and Kenneth Janda.1994."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arty Goals and Party Chang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6,3:259-287.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1999年,见《中国大陆研究》42,6:59-77
    27 转型一词,最多的应用在民主化的转型研究中。Philippe Schmitter所称的“转型学”(transitology)研究 趋向,是指一群学者受到Guilermo O'Donell、Philippe Schmitter和Laurence Whitehead(1986)以及稍后Giuseppe Di Palma(1990)和Samuel Huntington(1991)等人的影响,将研究重点放在探讨民主转型相关的问题。而所谓的转型,也主要是从非民主政体到民主政体的转型。参见Guilermo O'Donell、Philippe Schmitter和 Laurence Whitehead eds.,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Prospects for Democracy,1986(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Giuseppe Di Palma,To Craft Democracies:An Essay on Democratic Transitions,199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amuel Huntington,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1991(Norma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8 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tties:organization and 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243
    29 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243-244
    30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7。迪克森认为,成功的政党适应性使得民主转型(亨廷顿意义上)成为可能,他把“政党:适用性”等同于“政体:转型”,即都是由精英发动并主导。本文对适应性的理解与迪克森有所差别,但在政党主动、主导方面,则与其相同。
    31 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7-318页
    32 艾森斯塔德认为,对于政治体制而言,新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内部的变化,都可以造成制度内某些群体和社会的既存制度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标下内一个群体在制度结构中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不同群体利益冲突的加剧、这些群体与主导的制度结构间的主要传意途径的中断。以及这些群体建立与其抱负更为适应的新通道的努力之中。……这些变化与整治过程紧密联系,并且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各种变迁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变迁如下:1、行政、政治和决策人员的变迁;2、在群体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他们从政治权威那里获得的各种利益或至少对统治者的某些长期目标的可能影响等方面,各种群体在政坛上的相对支配地位的变迁;3、军人、宦官或某些上层官僚等等不同群体,对政治权力和决策权力的直接占有或僭夺。这种类型的变迁或是个人性的(例如当统治者被自己的家族成员或宮廷成员予以废除之时),或是王朝性的--这是变迁就涉及了一个代表某个这类群体的新王朝的问鼎易代;4、各种不同的起义、教派活动、暴动或革命。见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4-315页。涉及到政治体系的变迁,艾森斯塔德可能是较早对其进行分析并对变迁类型及行分类的人。
    33 Katrina Burgess & Steven Levitsky,Explaining Populist Party Adaptation in Latin America:Enviro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Party Change in Argentina,Mexico,Peru and Venezuela,se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6 No.8,October 2003,881-911
    35主流联盟(domination coalition)的概念,潘比克曾经提及,即联合政府中各有影响力的政党的联盟。Harmel 和Janda的假设包括:P1.主流联盟的构造越稳定,政党就越不可能变迁(变迁是不可能的)。P2.主流联盟构造的改变越大,政党转型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主流联盟内的权力分配被改变,新的联盟将会设法藉由调整政党的规则或结构来巩固它的权力。P3.主流联盟的组成份子改变可能会带来政党转型。P4.主流联盟的构造改变比起它组成份子改变而言,主流联盟的构造改变对于政党转型有较多的影响。当构造改变,领导人的个性和他们的派系的权力基础也跟着改变。P5.政党领导人的改变可能造成政党的变迁。P6.政党达成它的政党目标越少,要求政党转型的压力就越大。P7.对于一个选票竞逐型的政党而言,那些将赢得选举当作他们的主要目标的政党,他们的选举挫败越明显,他们去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P8.对于一个职位竞逐型的政党而言,那些将行政职位的追求当作他们的主要目标者,他们达成行政职位的失败越明显,他们进行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P9.对于政策竞逐型的政党而言,那些将倡导政策当作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者,满足他们的政策委托者的失败越明显,他们进行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P10.对于民主竞逐型的政党而言,那些将党内民主视为他们政党目标者他们对于政党议事程序的不满越大,他们进行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
    36 Angei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204
    3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38 Angelo Panc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58-59
    39 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57-58
    40 David A.Shirk,Democratization and Party-Building:the Growing Pains of Mexico's National Action Parly,(D) dissertation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2000
    41 王奇生也提出:“如果认为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由一个组织涣散的党变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悖离实际的历史幻象.这种历史幻像的产生,主要构筑和局限于制度层面的考虑,而未及深入细察其实际运作。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初衷而言,党务组织无疑是此次改组的中心所在,然后正是在这一方面,国民党的改组实际上是不成功的。”(王奇生,2003:47)与此相关的是,如果认为“中山舰事件”之后,特别是蒋介石《整理党务案》提出后,中共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显著下降,这其实只是一种表象。《整理党务案》虽使共产党员从国民党中央部长级的几个职位上退了下来,但并未影响中共对国民党地方组织的控制。(王奇生,2003:79-80)所以,国民党的列宁主义政党并没有学到家。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42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5
    43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3
    44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7
    45(英)保罗·佩宁斯和简-艾力克·雷恩(Paul Pennings、Jan-Eric Lane)著,何景荣译《比较政党制度变迁》,台北:韦伯文化,2006年,第28-29页
    46 朱云汉《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见《21世纪杂志》,2001年六月号.第六十五朔。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77页注48。
    47 KMT After the Defeat:Surviving or Reviving,se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Under One-Party Hegemony,organized by he East-West Centre,University of Hawaii,Honolulu.Hawaii.March 8-9.2002
    48 有关政治社会、国家机关与市民社会的区分,参考stcpan。斯蒂潘指出,政治社会是多维社会运动(如宗教协会、女性团体、宗教团体、知识分子群体)和来自各阶层的(如律师、记者、商会和企业家)公民组织将他们组织起来得以表达自己和实现他们利益的场所。政治社会是指政治体通过政治竞争来控制公共权力和国家机关的安排;而国家不仅指政府,它包括连续的行政、法律、官僚和强制制度,不仅来操纵国家机关,而且构建公民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之间,构建许多重要关系。see Alfred Stepan,Rething Military Politics:Brazil and the Sourthern Cone,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pp,4-5
    49 但实际上,国民党在2000年之后的内在转换走得更远,基本上所有党内代表都由党员选举产生,即党员→党代表、党员→中央委员、党员→中央常务委员、党员→党主席,远远超出了倪炎元的分析。
    50 The Dilemmas of Clientelism:Electoral Mobilization of Clientelism in Taiwan,1993,see,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Carolina Paper No 1,Spring 2001,Universit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51 Mikael Mattlin,Party Opportunism among Local Politicians after Taiwan's Power Transition,see East Asia,Spring,2006,Vol.23,No.1,pp.68-85
    52 Yu,Hsiao-yun,Political Par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state Democratization:the Case of the Kuomintang(KMT) in Taiwan(China)[D]US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7
    53 Tan Alexander C,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Kuomintang Party in Taiwan,see Democratization,Vol.9,No,3,Autumn 2002,pp149-164
    54 Hood Steven J: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Westview Press,1997,p15、p17
    55 石之瑜《台湾不治:弃出绝地待重生》 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250-251页。在马英九身上,国民党应该是在连接大陆和连接台湾两个方面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民党在理念上部分回归到蒋经国时代。
    56 若林正丈称之为“台湾化”,见若林正丈著,洪金株、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57 孙代尧认为,本土化应有两层含义,广义的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建设的根植台湾取向,即政策台湾化;狭义而言,指重要党政部门增加台籍人士的比例,即人员台籍化。《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11页。不过,这一界定似乎过于狭隘。有关本土化或台湾化的概念,参考第七章
    58 若林正丈《“中华民国台湾化”与“七二年体制”》,见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交流杂志社主办:《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2月,H-3。
    59 Angelo Panebianco,Political Parties:organization andpow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264
    60 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1999年,见《中国大陆研究》42,6:59-77
    6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自序第2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62 朱云汉《从党国体制到支配性一党体制: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陈明通、郑永年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民87年,第261-286页。
    63 1912年8月11日,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五个政团集会于北京安庆会馆,就合并为国民党一事达成协议。13日发表宣言说:“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故颜其名曰国民党。”25日下午1时,国民党成立大会在湖广会馆举行,由前一日刚刚抵京的孙中山主持。孙致词说:“国家之有政党,原以促政治之进行,故世界文明各国,无不有政党以维持之。今日合五大政党为一国民党,势力甚为伟大,以之促进民国政治之进行,当有莫大之效果。但望诸君振刷精神,力求本党之发展,以冀有裨于国家。并须化除畛域,毋歧视异党,毋各持党见。”大会通过《国民党政见宣言》及政纲。宣言主张“一国政党之兴也,只宜两党对峙,不宜小党分立”。政纲共为五项:(1)促成政治统一;(2)发展地方自治;(3)实行种族同化;(4)注重民生政策;(5)维持国际和平。政纲删去同盟会的“平均地权”和“男女平权”等纲领,把“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大会推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9人为理事,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等30人为参议。国民党成立后,为国内第一大党。
    64 刘以城《民初国父两次改组国民党之意义评析》,幼师文化实业公司印行,1985年,第1页
    65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54页。
    66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51页。
    67 刘以城《民初国父两次改组国民党之意义评析》,幼师文化实业公司印行,1985年
    68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第527页
    69 孙中山《在神户国民党交通部欢迎会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43页。
    70 分见孙中山《在神户国民党交通部欢迎会上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268、282、285页。
    71 《党员要人格高尚并注重宣传才能得人心:在广州周年刚过国民党大会上的演说》(1923年10月15日),黄彦编《孙文选集》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7-268页。
    72 雷飞龙《政党与政党制度之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31页。1924年通过的党章规定了:“党员须服从总理之指导,以努力于主义之进行。”(第20条);总理对于全国代表大会之议决,有交复议之权、最后决定之权(第23、24条).在决策民主集权方面,规定“凡党员须恪守纪律,入党后即遵守党章,服从党意;其在本党执政地方及军事时期,尤须从遵守。党内个问题,各得自由讨论,但已经决议之后,即须一致进行。”(第71条)在党政关系方面,规定:在非党团体制内,如工会、商会、学校、议会中,国民党党员须组成党团,指挥其活动(第77条)。团体内一切议题,须依本党的政策政略,现在党团内讨论,决定处理方法,并在该团体议场上一致主张及表决。党团于所在之团体内,须有一致及严密之组织。各种意见,可在党团秘密会议中发表,但对外须有一致之意见及行动;如违反时,即为违犯党纪,须受党之处分。(第84条)
    73(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48页
    74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1页
    75(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14页
    76(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78页。
    78 从孙中山逝世到蒋介石出任总裁,一共13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25-1927,背离联俄容共政策,反共清党;(2)1927-1931年,武力整合地方派系,蒋介石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3)1931-1938年,国民党政治整合,逐步扩大党政势力,构建新的领袖集权体制。参考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下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65-1566页。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为实质上的最高机关,不过,在运作上,却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这一全能幕僚机构成为了实际上的指挥中心,而超越军委会、中央党部和行政院之上。见张令澳著《侍从室回梦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79 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下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410页
    80(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5页
    81 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下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121页
    82 《促进宪政实施之各种必要措施案》(1945年5月18日),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集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932页。
    83 王奇生认为,这种党国体制与苏联体制仍有差异:苏俄党治自上而下贯彻到底,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党权真正高于一切,党权对于政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而国民党没有仿行。在地方层级,国民党中央不与地方当局直接干预地方行政。地方政权的中心在政不在党。党部被置于次要和不重要的地位。党部没有人事组织权,无法通过管理从政党员去制约和监督政府,但股指对党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党权在地方层级因无所寄托而日趋弱化。(王奇生,2003:359)
    84 蒋中正《革命复国的前途》,见张其昀主编《蒋总统集》,三版,台北: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輯委员会,1968年,第二册,第387页。转引自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47页
    85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47页
    86 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可引用仁育德的有关分析:美方观察国共内战情势,认为台湾有可能在短期内被中共攻占,国务院便要求参谋首长联席会议评估此-情势对美国造成之影响。11月24日应联席会议即向国家安全会议提出备忘录,建议国务院应使用适当的“外交与经济手段”,让台湾不为中共所统治,并且是由一个对于美国友善的政府所治理,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务院并向杜鲁门总统提议:在台湾建立一个非共党的中国地方政府,让台湾可以拒中国于千里之外。美方此后对台湾政治之连作,即以此原则为中心到1949年2月3日更由国安会具体决议报告,建立“一个对美国友善的政府”与“非共党的中国地方政府”。此政府并非处于战火下的国民政府,而是一个透过美国经济援助后,可以自给自足,不受大陆激烈战情和混乱政局波及的政府。台湾自治运动正可用来达到此一目的在2月24日,国务卿艾奇逊(Dean Acheson)发表提出坐待大陆情势“尘埃落定”之说,更确定国务院“弃蒋保台”的对台政治走向。国务院随后派驻华使馆参事莫成德(Livinston T.Merchant)前往台湾实地调查。与在台政要会商,要求陈诚妥善满足本地人民的政治要求,实行善政,并对大陆难民涌入台湾后影响台湾经社情势表达高度关切。莫成德的评估报告中观察到陈诚忠于蒋中正。不能提供拥有自主风气和效率的政府特质能力,不妨协助李宗仁让陈去职,让孙立人取代之,并暂停与陈进行交涉接触。陈诚于3月间赴台湾与李宗仁、蒋中正会商局势,展现留在台湾工作的企图心后,美方必须重新修正策略方案。而莫氏军援台湾的建议,与国务院之政策走向不合,加上国府局于军情劣势,未获国务院接纳,任务失败。艾奇逊仍秉持以消极态度回应国府寻求美援方针,但莫氏的评估方针,亦让国务院了解到,只要蒋还能控制台湾,那么所谓台湾独立或对台湾实行托管等方式,都是行不通的。美方以国务院为首对于援助蒋中正之意愿,随着大陆军情发展,越趋被动消极。《中美关系白皮书》发表可为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对于台湾是否能建立有效率的政府。关切态度一贯。1949年10月底,美国国务院释放讯息,要与下野后的蒋进行第一次接触。彼时国务院确信蒋已有足够的物资与装备防卫台湾。11月3日,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麦克唐纳衔艾奇逊之命,向蒋说明美国在援助台湾政策上的基本立场,希望台湾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改革,不应寄望美国,麦氏并以私人意见劝告蒋在政治上选用本省人士,增进本地人民对政府的向心力,减少他们的不满。同样的讯息也传递给陈诚,陈诚随即说明其施政方向,并得到麦氏的肯定。蒋由会谈中意识到,美方必须承认蒋对台湾有实质控制力的事实。11月6日,郑介民在蒋中正指示下前往华盛顿,向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表示,国府愿意接受美国任何建议,以换取美方在军事物资各方面的援助立场。司徒雷登即建议蒋指派美国人所熟悉的吴国桢出任台湾省主席,即传闻甚久的吴氏出长台省主席一事,正式浮上水面。11月8日,蒋在吴国桢作陪下,正式表态:我十分赞同美国政府所提出有关增进台湾人民的政治与经济福利,可借以维持台湾安定的看法。……在此同时,任何来自美国政府,且与改善台湾政治和经济有关的具体建议,都将会在台湾当局充分的考量和判断之下。予以接纳。为争取美国军事与物资援助,蒋中正在此时对美国的介入态度,明确表达可沟通之弹性。美方对于吴国桢、孙立人的人事任用权及其获得的受权程度,是多有关切。蒋中正对美方提出的条件,与陈诚等人磋
    商考量进一月。此段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由重庆拨还台湾,该政府无法对中国大陆行使领土主权,仅
    于台澎金马及大陆沿海部分离岛,成为论者所谓“移住者政权”(setter regime)。蒋为内部安定与争取外
    援考量,曾同意陈诚以吴国桢出任省府秘书长行省主席实职之建议,而与吴会谈后,吴强烈表达争取省主
    席职位意愿。最后蒋始同意吴出任省主席,于12月16日发表人事任命,这段过程,恰如张玉法所称的:
    美国以提供美援为诱因,介入蒋中正在台湾的用人与施政。任育德《向下扎根: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地方政
    治的发展:1949-1960》,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二章。
    
    87 张其昀编(1984),《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第2041页。
    88 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787页
    89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56-57页
    90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203-210页
    91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62页
    92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四章
    93 另外一说为:据“七全大会”第一组的工作报告:1951年度全年征求新党员共计14945人,合计42611人。25岁以下之青年占总数的35.29%。以知识水平看,高中以上知识分子占29.77%。以职业言,农民占总数的16.18%,工人占33.1%.就籍贯言。台湾籍党员占61.40%,全台中国国民党党员总数达119331人,其中台箱党员占58.09%。(茅家琦等,2005:797)
    94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81页。但是对于革命民主政党的看法有诸多争议之处,国民党组织章程中说明:“本党以革命的伦理为基础,革命的道德为灵魂,并以党员为主体,民主为方式。”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所谓,革命,强调的是国民党的灵魂--革命党,而民主,不过是国民党的决策方式,这与民主集中制类似。但诚如有人说言:强调过度不稳定的“革命”与重视和平合法的“民主”间在概念上本有矛盾与不相容之处,而且在真正实施山更可能是“革命”多于民主。见张佑宗博士论文《文化变迁与民主巩固:台湾、墨西哥民主化的经验比较》,政治大学政治所,2000年,第110页
    95 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805页。有关革命民主政党等分析,见第六章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分析
    96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第84-85页
    97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Nathan.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Vol.27,No.3,pp.277-99,p287;田泓茂著,李晴晖等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诗报出版社,1989年;(日)若林正丈著,洪金株、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2004年;Tun-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eds.),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Boulder:Lynne Reinner,1992.Tai-jan Wang,The Transformation of Ttaiwanese Political Economy since the mid-1980's:from Authoritarian to Quasi-democratic State,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 California,pp.4-5
    98 有关民主集中制,1899年列宁在谈到党的组织原则时说: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见《列宁全集》中译本第2版第4卷,第167页)。1904年,他在(进一步,退两步》中把党的组织基础表述为“集中制思想”,指出:“集中制思想,是从原则上确定了解决所有局部的和细节的组织问题的方法。”它“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应该贯穿在整个党章中。”。在同一部著作中,列宁指出,为了保证党内团结,保证党的工作的集中化,只有在党纲问题上和策略问题上的一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组织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一个多少超出了家庭式的小组织范围的党里面,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没有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1905年7月,列宁在为《无产阶级斗争报》撰写的一篇文稿中谈到“组织倾向”时,肯定了“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的原则。1905年7月,列宁在谈到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实行合并所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组织原则”时,列举了以下6点:(1)少数服从多数……(2)党的最高机关应当是代表大会……(3)党的中央机关(或党的各个中央机关)的选举必须是直接选举,必须在代表大会上进行……(4)党的一切出版物,不论是地方的活中央的,都必须绝对服从党代表大会,绝对服从相应的中央或地方党组织。……(5)对党员资格的概念必须作出极其明确的规定;(6)对党内任何少数人的权利同样应在党章中作出明确的规定。1934年,苏共十七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章程对民主集中制作了这样的表述:党的组织机构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说:(1)党的一切领导机关从上到下都是由选举产生;(2)党的机关定期向自己的党组织报告工作;(3)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4)下级机关和全体党员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决议。王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09、115页。迪韦尔热也淡到了有关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这个名词本身值得研究一下,我们可以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集中制,一种是专制的,另一种是民主的。我们可以设想后一种集中制表达与基层保持联系的一种意愿。在专制集中制内,一切的决定都来自上头,而这些决定的落实亦由最高层派在各地的代表所掌管。……上述所列举的,都是集中制的专制性质,都是由上头做出决定,强迫基层党员接受其观点。“为了要令其灵活有效,“民主集中制”就来得更为灵活,共产党所指的,是包括下列目标的一套复杂制度:(1)令中央尽可能明确地知道基层的观点,以便做出有效的决定;(2)严格、准确但亦体谅地保证中央的决定在各级得到落实,换言之,要得到基层的服从。因此,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因为决定来自上层,但这也是一个民主制度,因为所做出的决定都是基于基层的意见,在落实决定方面亦寻求基层的默契。为了达到这严格效果,那些有基层选出来的地方领导人(我们在下文将提及,选举是在中央的若干干预下进行的)是向上级负责而不是向委任他们的党员负责的,他们的角色是准确地将基层的意见和反映向上级反映,并耐心而准确地向基层解释中央所做出的决定,他们并不像权力分散制中那些只是听取选民意见并努力令之得到成果的被动性意愿,但他们也不是专制集中制中那些强迫基层网目接受中央意志的代表,他们是同时担负消息传达者与教育者的复杂角色,此角色是很重要的。” 莫里斯·迪韦尔热著,雷竞璇译《政党概论》 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第54-55、55页,1991。
    99 梁钦尧(1990)《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大政治所硕士论文,第21页。(日)若林正丈著,洪金株、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100 参考:Chou,Yangsun,and Andrew J.Nathan.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Vol.27,No.3,pp.277-99,p287:田泓茂看,李晴晖等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诗报出版社,1989年;(日)若林正丈著,洪金株、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2004 年;Tai-jan Wang,The Transformation of Ttaiwanese Political Economy since the mid-1980's:from Authoritarian to Quasi-democratic State,Disser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 Califomia,pp.4-5;梁钦尧(1990)《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台大政治所硕士论文,第21-22页;彭怀恩著《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101 倪炎元(1993),《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政大政治所博士论文,第142页。
    102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03 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又翻译为全能主义,见(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按照阿伦特的解释,并不仅仅是一种政体形态,它的内容远远超越了政体的概念,而变成了一种国家形态,这种国家形态对外表现为帝国主义(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对内部分)。其中极权主义的要点包括:(1)“极权主义政权”只严格地指希特勒执政时的纳粹德国政权和苏联的斯大林肃反时期;(2)极权主义政府的出现,只是西方文明内部产生的现象;(3)极权主义起源于大众,潜在地生存于每一个国家,极权主义的政治根源存在于一切政治制度;(4)极权主义以统治全世界为目标,它实行“组织上的国际化、意识形态全面化、政治野心全球化”,因此最后走向帝国主义;(5)一切意识形态都包含了极权主义的成分。阿伦特一再提醒,“我们很有理由严格地使用‘极权主义'这个词。”、“极权主义政治原非单纯的反犹主义或种族主义火帝国主义或共产主义。” 要求无限权力正是极权主义的本质,恐怖是极权主义的实质。它必然会要求绝对地、不断地扩张,对内或者对外;极权主义不仅要孤立人与人的政治接触,而臣要摧毁一些私人生活。(美)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译者序第17-18、正文第18、399-574页。严格来说,极权主义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任何政体在程度上都具有极权主义的色彩。
    104(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页。另译:权威主义政体在四个方面体现出与极权主义政体的根本不同,他们是多元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和动员。权威主义可以被界定为这样一种政治体制:拥有有限的、不负责任的政治多元主义,没有详细的支配意识形态,但是却有不同的心智(mentalities),没有广泛和深度的政治动员,除了在政治发展的一些时刻,领导人或小集团偶尔行使权力时,在形式上有轮廓不清的局限,但是实际上是可以预测的。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P.38.For an extensive study on this issue,see Juan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Polsby eds.,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Reading Mass:Addison WEDSLETYY
    105 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P.40
    106 更详细的区别,请参考(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54页
    107(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1页
    108 奥唐奈尔认为,官僚威权体制国家至少有八个特征。简言之,封闭性,即关闭普通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非民主性、非政治性、压制性等特征。缺乏基本的政治共识,并缺乏形成共识的机制,所以,军人不仅干政,而且军人集团也高度分裂。这点源于社会的高度不平等及其分化,而少数上层资产阶级垄断了国家权力,并力图在经济上形成国家垄断。见(阿根廷)吉列尔莫·奥唐内尔著,王欢等泽《现代化和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9-92、190-191页。
    109 查尔斯·蒂利著,陈周旺等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950-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48-49、240页。
    110 Huntington Samuel P.,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One-Parry Systems,in Samuel P.Huntington and Clement H.Moore,eds.,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ies,N.Y.:Basic books,1970,p2
    111 Macridis Roy C.Modern Political Regimes:Patterns andlnstitutions,Boston:Little Brown,1986,pp.217-217.Roy以政权的历史环境、特殊事件、经济条件的限制、社会势力的形态、领袖个人的特质,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为标准,将威权体制分为了四种形态。
    112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第91页,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1999年9月,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87-152页
    113 若林正丈认为,台湾权威主义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领导权方面,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个人独裁的色彩相当浓厚;第二,权威主义体制对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有特别的限制;第三,与第二点互为表里的是,1945年以后(主要是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军队依据台湾的外省人独占了权力,在政治参与方面,外省人与1945年以前的住民的本省人之间存在着族群阶层化现象;第四,从撤退到台湾为止,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明显地依赖美国。并认为威权主义体制的这些特色,同时也是该体制转变的因素,包括领导权、中台关系(应为大陆台湾关系--作者注)、族群集团的关系、美国对华政策等四项因素。见《转型期的台湾:“脱内战化”的政治》,台北:故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27-29页。在本人看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威权统治之所以跟其他地方的威权统治有所差异,在于若林正丈所说的第三点和第四点,而第一点和第二点对于任何威权统治来说,都是如此。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国民党政权作为一个移入型政权,它在法理上代表全中国,而在实际上,它只能统治有效的台澎金马地区,而且随着反攻大陆的越来越渺茫,国民党威权体制才逐渐地本土化。所以,台湾的威权体制有其特殊性,它是在移入政权、反攻大陆无望导致合法性不断降低并不断通过内部改造提升合法性、大陆与台湾两个政治实体相互对立、国际势力的介入(主
    116 郑晓时《政体与军队:台湾文武关系(1950-1987)的一个分析框架》,《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第5卷第1期。
    119 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比较,1993年政治大学政治系博士论文,第202页
    120 吴文程,1990:“中华民国政治精英结构的转型:技术官僚与政治民主化”,中国的民生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11月11日-12日,台北:民主基金会主办
    121 彭怀思著《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
    122 标举三民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固然提供国民党实施威权统治的理由,但却也同时限制了国民党威权论述的空间。因为三民主义包含民权主义,肯定民主宪政的价值,国民党既然以三民主义为其政权正当性的基础,也很难造出反民主的独裁论述。换句话说,在国民党的论述中,威权统治只是用来实践三民主义的一种工具,而非目的。有趣的是,因为国民党的官方意识形态并未否定民主,这使得国民党政权在稍后能够比较平顺地进行民主转型。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第97-98页,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1999年,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87-152页
    123 转引自施威全著《地方派系》,台北市:扬智文化,1996年,第27页。
    124 这些关系,即使在转型之后,与地方派系的关系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加密切。由于原来的反对运动已经成为了反对党,可以通过选举与国民党竞争。国民党必须依靠地方派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和经济实力。在解严后的第一次立法委员和省议员选举中,有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超过六成的当选人为地方派系人选。解严后国民党的政商关系也没有瓦解
    125 “国民大会”补选分别在1969、1972、1980与1986年举行,而“立法院”的部分则分别在1969、1972、1975、1980、1983、1986和1989年举行。这些选举为选拔人才提供了机会,这两个机构是在1948年选出 的,但当时选举的前提是国民党统治着中国。中国大陆的选区也有代表,随着这些代表变得无力任事或者死亡,立法院逐渐成了议事的中心。
    126 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第23页,转引自雷竞璇《选举制度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第42-45页。
    127 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
    128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129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第96页,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1999年9月,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87-152页
    130 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出自台湾研究基金会编《垄断与剥削》,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第141-148页。
    131 周阳山认为,台湾在解严之前的政党制近似于霸权党制,在解严以后则接近一党居优制。《宪政体制与政党体系的互动关系》,见《1990年代国民党的挑战与回应》,国民党北知青当部主办,1990年6月。
    132 参考施威全《地方派系》,台北市:扬智文化,1996年。彭怀恩《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田泓茂著,李晴晖等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诗报出版社,1989年。(美)罗伯特·韦德(驾驭市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MInshsho Ho,The Rise and Fall of Leninist Control in Taiwan's Industry,see The China Ouarterly,March,2007,第189期,pp.162-179
    133 南方朔,《国家、资本、人民--八零年代台湾的社会力量》,出自许津桥、蔡诗萍编《1986年台湾年度评论》,台北,圓神,1987年,第72页。
    134 彭怀恩著《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第185页
    135 转引自诺曼弗林著,冯炳坤等译《亚洲的企业、政府与社会-金融风暴的前后因果》香港:牛津大学(中国)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36 田泓茂著,李晴晖等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与社会变迁》,时报出版公司,1989年,第29页。
    137 见亚洲开发银行http://www.adb.org/Countrics/Highlights/TAP.asp,搜索日期:2008年6月14日
    138(美)霍华德·威亚尔达著,刘青等译《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139 有关发展型国家的部分书籍包括:Peter B.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Theda Skocpol,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美)罗伯特·韦德著《驾驭市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在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8年;(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在探讨》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世界银行《东亚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世界银行《东亚的复苏与超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尤素福等,《全球变革与东亚政策倡议》,世界银行,2005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李晓《东亚模式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仁一雄《东亚政治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2年;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美)禹贞恩著,曹海军译《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2008。论文有:任晓《从韩国道路看“东亚发展模式”的特征》,见《韩国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周建勇《东亚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的调整》,载《日本研究集林》2007年上半年刊;周建勇《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政府干预的反思》,载《珠江经济》2006年第11期;郭定平、周建勇《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国家自主性》。载《东亚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995年。Kanishka Jayasuriya,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p146,see ASIAN PERSEPECTIVE,Vol.18,No2.Fall-Winter1994。
    140 从地方分权、受社会集团的制约、到中央集权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看,台湾属于硬性“国家”。一般来说形成硬性国家的5类因素:(1)约在50年前,社会上发生过大规模混乱,削弱现有的社会控制型式;(2)存在来自外部或本国其他对立集团的严重军事威胁,如果领导者不能在全社会维持国家秩序,这种威胁就会产生领导者死亡的前景;(3)国际政府体系支持把社会控制权集中在政府手中的做法;(4)一种社会集团的存在,其组成人员充分独立于现有社会控制基础之外,又技巧的足以实施国家领导人的大计划;(5)手腕高明、在意识形态上偏重国家强有力控制的领导人。(韦德,1994:359-360)
    141而发展型国家理论则强调: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强政府的特色,政府里面的技术官僚和行政官僚不成比例地享有高级别的权力以及掌握它们一致的各种各样的手段;国家公职人员面对大众压力的时候也是相对自由的;国家和社会没有一个明显的区分;他们拒绝西方“市场”概念,但不拒绝市场,并选择积极的市场干预;对国外直接投资和外国资本如保有高度有效的过滤器;在经济和安全政策上都反常地与美国有紧密的联系(美)禹贞恩著,曹海军译《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第184-185页,2008
    14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82-83页
    143 《中华民国内政统计年报》,2005年,第22页
    144 http://www.chinataiwan.org/xwzx/bwkx/200806/00080610_658375.htm中国台湾网,2008年6月10日
    145 王甫昌著《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3页
    146 博士论文 《族群冲突与政治整合》2005年,第7页
    147 有关迁台人口的准确数字,如韦德认为是120万人。而根据陈启民的分析,至少在移入总人数上有100万、112万多人、120-125万人、91万人、110万人、150万人、150-200万人、200万人左右等不同数据;而军队人数方面,也有55万、50万、60等几个数据。基本上军人人数在50多万到60万,是比较可信的数据。见《国民党对外省族群的统计分析》,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第17页
    148 二二八事件,国民党官方认为是台共的肇祸;中共的观点认为是中共领导下的人民革命;美国官方及学者的观点是,经济恶化及国民政府贪官污吏的刺激等,见彭怀恩《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蒂95页。新的研究认为省籍矛盾主要是两种文化的冲突。马孟若等学者的观点是,因为两种制度下长期的分离,突然的整合,必然会产生文化适应的冲突,再加上政府的处理不当,更使问题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amon H.Myers等,《悲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变》 台北:时英报,1993年。这一说法比较新奇,却很有道理。根据日本殖民政府的统计,在殖民统治末期(1940年),台湾已经有七成左右的民众能够精通日语。日语成为台湾民众在原有的地方性语言之外,唯一共通的语言。相对的,由于中国决定以北京话作为“国语”实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台湾当时已成为日本领土,岛上居民未经历此一语言的转变,因此,不熟悉来自中国的外省人所使用的国语。……在1945年前,台湾及台湾人民在外貌上、文化仍都仍然太像日本与日本人。见王甫昌著《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第66页。
    149 戈胜《“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见《台湾研究》 1996年第1期,第9-13页。
    150 刘国深,《“政治革新”以来的政治变迁研究》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5,第30页,才家瑞《对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几点思考》,见《台湾研究》1999年第2期,第26-36页;戈胜《“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见《台湾研究》 1996年第1期,第9-13页
    151 戈胜《“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见《台湾研究》1996年第1期,第9-13页
    152 相关的还可参考施敏辉《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年。在这部书里,全面解读了台湾意识如果被错误解读为台独意识,包括“反国民党意识”、“反中共意识”、“反中国意识”,都反映了台湾化在早期的异化。这种异化在李登辉时期被继续扩大化
    153 王震寰《反对者的可能性:高雄县的地方政治》见王震寰著《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年,第216页。
    154 侍从主义主要是指涉“主-侍”(patron-client)这一对偶关系。一般而言,它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主从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主”通常拥有较多的金钱与财产,而能够随意意愿分配跟随者的“从”。而“从”相对则拥有较少的资源,因此它与“主”之间的交换关系,必须以私人的服务,来弥补这交换的不足。第二,主从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私人性的,以Parsons的话来说,是特殊主义与泛化的。虽然它们之间并无正式的和法定的契约关系,但是透过长期的私人关系,已经建立了隐性的契约,虽然这个契约在权利和义务约定上相当的模糊。第三,主从关系基本上是志愿性的。正因为主从之间并没有法定契约,也无正式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因此并无法律规范这个关系。(王振寰,1996:220-221)
    155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出版,1987年,第122页
    156 彭怀恩著《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年,第203页
    1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1971年10月25日通过的决议案规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详细可参考:俞正梁、颜声毅、汪鸿祥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1945-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363-364页。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国际关系史纲(1917-1985)》 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408-410页;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0-574页
    158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叶九条”,表达了和平统一的善意,也给国民党政府带来了压力。
    159 Adma Przeworski,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in Guillermo O'Donnell,Philippe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eds.,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Md: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t,p56、p8;Donald Share and Scott Mainwaring,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in Wayne Selcher ed.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Brazil,bounlder:Westview Press,1986,p177:《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林佳龙、邱则奇主编,1999年9页,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3-24页;(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简单来说:自由化发生育证之社会,民主化发生于民间社会;自由化涉及到威权体制解体,而民主化涉及民主体制的建立/
    160 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Schimitter,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isity Press,1986,p7
    161 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林佳龙、邱则奇主编,1999年9页,台湾。台北:约旦出版社,7页
    162(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163 Adma Przeworski,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in Guillermo O'Donnell,Philippe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eds.,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Baltimore,Md: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t,p56
    164 Doh Chull Shin,O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World politics,October 1994,p143
    165 Donald Share and Scott Mainwaring,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in Wayne Selcher,eds.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Brazil,bounlder:Westview Press,1986,p177
    166 陈宏铭.台湾宪政体制的变迁--结构制约与路径依赖下的选择,东吴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178页
    167 李炳南、蓝莉涵.台湾“宪改”内容的回顾(1990-)(C),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8月,1-12。
    168 苏子乔《我国宪政体制的变迁轨迹(1991-2006)--历史制度的分析》,国力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7年,第60-61页。这一修宪原则符合蒋经国当初的要求,见第四章
    160 第二次修宪的要点包括:1、总统、副总统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全体人民选举之,选举方式在民国84年5月20日之前由国民大会集会订定;2,总统、国大代表任期改为四年;3,司法、考试、监察三院重要人事由总统提名、国大同意:4,国大代表每年寄回一次,得听取总统国情报告,并检讨国是,提供建言;5,司法院大法官组成宪法法庭,审理政党违宪之解散事项;6,考试院职权的调整;7,监察员该为准司法机关;8,省(市)长民选,省县地方制度以法律定之。
    170 第三次修宪的要点包括:1,总统、副总统直选,以相对多数制选出;2,缩减行政院院长副署权范围,亦即总统发布依宪法经国民大会或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员(即司法、考试、监察三院重要人事与行政院院长)的任免命令,无须行政院院长之副署;3,国大设议长、副议长,成为常设机关。在第三次修宪中,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相互声讨,即所谓的“垃圾”(立委)和“蟑螂”(国代)之争。由于“总统”直选,国大代表力图染指立法权,遭到了立委的反对。于是立委任期延长为四年的条文未被通过。在此一情况下,国民党中央无法控制局面的现象非常严重。
    171 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下册),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330页
    172 具体分析:立法院行使阁揆同意权,行政院长由“总统”任命,不需经过立法院同意;(2) 立法院对行政院长提出不信任案,须经全体立委三分之一以上联署,不信任案提出72个小时后,应于48小时内以记名投票表决,如全体立委二分之一以上赞成,行政院长应于10日内提出辞职,并的同时呈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获通过,一年之内不得对同一行政院长在提出不信任案。(3)行政院长由“总统”任命,行政院长辞职或出现空缺时,在“总统”未任命行政院长前,由行政院副院长代理。“总统”于立法院通过对行政院不信任后十日内,经咨商立法院行后,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但在戒严或紧急命令生效期间,不得解散立法院。立法院对于“总统、副总统”犯内乱或外患罪的弹劾案,须经全体立委二分之一以上提 议,全体立委三分之二以上决议后,向国民大会提出,经国民大会代表总额三分之二同意时,被弹劾人员即应辞职。(同时监察院弹劾总统的权力也受到了很大限制,由1/4监委提议,过半数监委决议可弹劾总统改为由过半数监委提议,经2/3监委决议方可弹劾总统,监委功能大大下降)。继1992年规定省长民选并于1994年进行首届省长直选后,本次修宪除停止下次省长选举外,同时将省政府改为委员会制,而省议会则改为官派的省咨议会。省级政府名存实亡。
    173 2005年5月1日,台湾任务型“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投票率创新低,仅有23.35%。据选举主管机构公布的资料,在总数300席的代表中,民进党当选127席,得票率42.52%;国民党当选117席, 得票率38.92%;“台联党”7.05%,当选21席;亲民党6.11%,当选18席;无党籍17席,占5.4%。赞成“修宪”的政党得票率合计为83.14%,反对“修宪”的政党得票率合计为16.86%。有关其次休宪各政党的席次及其比例,参考第七章
    174 Maurice Duverger,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i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8(1980);pp.165-187.而这一政治体制在Mattew Soberg Shugard和John M.Carey的著作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p.53-57)之中,被称为Premier-presidentialismm,即总理-总统制
    175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到目前2008年为止共产生了六位总统:戴高乐(1958-1969)、乔治·蓬皮杜(1969-1974)、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1974-1981)、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1995)、希拉克(1995年-2007年)(希拉克于2002年5月5日再次蝉联总统,从2002年开始,总统任期改为5年)。2007年,萨科奇当选为总统,他的任期将持续到2012年
    176 转引自苏子乔《我国宪政体制的变迁轨迹(1991-2006)--历史制度论的分析》,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7年,第33-34页。
    177 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178苏子乔《我国宪政体制的变迁轨迹(1991-2006)--历史制度论的分析》,国立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8、49页。
    179 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8页。
    180以林茨和斯蒂潘为首的学者更多热衷议会制的原因。有关议会制的论述的文章,出现在:“Excursus on Presidential and Parliamentary Democracy",载于 linz and stepan,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pp.71-74.有关总统制和议会制优越性的文献不断增加,大多数集中于Juan J.Linz和Arturo Valenzuela 主编的“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一书中(Baltimore:Jo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一篇为议会的主题提供跨国的实证的支撑性论据的文章,参加Alfred Stepan和Cindy Skach,"Co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Parliamentarism Versus presidentialism",world politics,(Oct.1993),pp.1-22。关于议会制能够比总统制更好的引导经济发展和推动苦难时期的经济复苏,相关复杂的定量分析,论证参见Adam Przeworski and Mike Alvarez"Parliamentarianism and Presidentialism:which works? Which lasts?”为波兰社会学会每三年召开一次的会议准备的论文。Lubin,June 27-30,1994
    181(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9页。
    182规则一:较小的政党只要它在一段时间里是多余的,也就是在任何可能的联盟多数中不再被需要或可利用,就可以作为不相关的政党而被忽略。反过来,一个较小的政党,不论他有多么小,如果它在一段时间或在某些时刻处在至少是可能的政府多数之一的位置上,则不能被忽略不计。规则二:一个政党,无论何时,只要它的存在或出现影响到政党竞争的战术,特别是当它改变了定位于执政的政党的竞争方向--通过决定从向心的到离心的转变,不论是左向、又向,或者两个方向,那么它就具有了相关性。Paul Pennings 和Jan-Erik Lane(2006:62-63、72)得出了类似的分析。他指出,执政潜力需要通过联合内阁潜力(coalition potential)来判断。他指出,有一种描述当前未来政党特征的方法,就是观察政党制度的组成单位(也就是各个政党)之间如何分配他们的执政角色,并试着了解执政角色究竟是由少数几个组成单位(政党)负责承担,还是有各政党平均分配执政责任。但这样的判断之前必须了解的两个现象是:(1)一旦大选结束,国会议席的分配确定之后,某个政党在政党制度中的联合内阁潜力;(2)该政党依据其联合内阁潜力,最后获得道德执政权力。第一个现象的确只是“潜力”,因为其所涉的是政党眼前的机会结构;这种机会结构是由一连串的客观要素所构成,包括了政党在议会中的实力、其他政党的数量、席位分配等等,而这些也是政党制度的组成要素。第二个现象则是“实际的记录”,指的是加入联合内阁、在内阁中的地位,以及在为多久等等的执政表现成果。联合内阁潜力指数所指涉的是政党在联盟中的“可能”角色,因此,我们还必须将各政党现今(或曾经)在联盟中所扮演的实际角色,与前者之间进行比较。很明显地,后者多少会与前者有所差异:政治上的条件限制(包括在意识形态区间上的位置、过往的经验、议题面向上的议价能力、相互间的信任等等)愈多,则联合内阁潜力与实际执政权力之间的差距就愈大。
    182(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 《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03页。雷飞龙的译文如下:规则一:一个少数党,如果长期处于多余的地位,从未在任何“可行的联合多数”中被需要或被使用者,即可视为不相关的政党。相反地,少数党无论其势力如何小,为在一段时间或某些时候,处于一种地位,至少曾是可能的“政府多数”成员之一者,即需要予以计算。规则二:一个政党的存在乎出现,将影响政党竞争的技术,尤其是改变了“执政取向”的政党之竞争方向,使其向左转、向右转、或同时左右转,由向心的竞争变成离心的竞争时,都有资格称之为“相关性政党”,见《最新政党与政党制度》,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139页。
    185 海哥德与考夫曼将台湾的转型作为主导党体制的转型,以台湾和墨西哥为代表,从而与韩国、菲律宾、乌拉圭等国家实用性政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相区分。(美)斯蒂芬·海哥德、罗伯特·考夫曼著,张大军译《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186 台湾政治大学洪永泰教授在分析台湾选民时,特别关注中间的选民,这部分选民人数众多,是任何一个政党获胜必须争取的力量,而这部分选民也有能力决定未来选举的每一次胜负。2008年7月底笔者与洪永泰聊天的时候以及洪永泰的报告中也多次强调。
    187 第一个重大决策是他宣布继承安捧将遵循“宪法”规定。这等于指定李登辉为其接班人,并排除蒋氏家族内人士争取继承“总统”职位的可能性,也同时排除由此必然带来的影响稳定局面的权力继承斗争。另一个重要的突破发生在9月和10月,国民党和反对派一直在就将公共政策研究会从一个研究机构改组成竞选组织展开间接谈判。在谈判破裂后,一群反对派领袖宣布组建民主进步党。政府没有压制这一新生的非法组织。几个月过后,政府解除戒严法,政治结社(包括组党)的禁令也被废除,而民主进步党也在事后被追认为合法组织。(海哥德,2008:329)。事实上,蒋经国的做法,有意将民进党等反对势力纳入政治轨道。早期的民进党为一反体制政党。所谓反体制政党,其目标不再改变政府,而是在改变政府体制本身。
    188 蒋经国在民进党成立9天后接受Washington Post专访时指出,任何新政党都必须遵守中华民国宪法、支持反共国策并与台独划清界限三条件,揭示了未来开放党禁三原则,见若林正丈《蒋经国与李登辉》,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98年,第176页。
    189 国民党在2000年之后,成立了一个由54人组成的改造委员会,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做出了《从零出发、全面改造》的改造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定位、组织架构、党内民主、活动与运作、年轻化、形象、党产及党营事业七个方面。
    190(美)安东尼·唐斯著,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191 迪韦尔热把作为政党群体的基础的党员,和凝聚在党员周围、相互有所分别的同情者、活动分子、宣传分子等进行比较。迪韦尔热著,雷竞璇译《政党概论》,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第82页
    192 台湾《中央日报》1993年8月17日,转引自茅家琦《中国国民党史》(下册),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301页
    193 《国民党台湾化的加速》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131-1817477.html,2008-9-11
    194 从党员的角度来衡量组织规模,需要分析的是:政党的内部团结;成员的参与和动员;官僚化。而政党的内部团结,不仅涉及到了党内的组织化、意识形态(本文第三章有分析)等因素,而且还包括次级团体的影响;同时,政党内部团结还可以从国会内政党的一致性投票的程度来衡量(将在本文第五章分析)。
    195 迪韦尔热对此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对政党的实力和性质不能够单靠党员数目的表面数字计算来衡量,而是应当尽可能清楚地细致地区分党员的不同范畴、各范畴的数量和发展。此外,他还把政党群体的基础的党员,和凝聚在党员周围,相互有所分别的同情者、活动分子、宣传分子等进行比较。见(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雷竞璇译《政党概论》,请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第83-118页。
    196 Moshe Maor著,高千雯译,《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台北:韦伯文化,2005年,第131页。
    Katz Robert S.et al.,1992,The Membership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European Democracies,19601990,see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22(3):329-45
    197 Tan Alexander C.(1997) "party Change and Party Membership Decline",Party Politics,Vol.3.No.3,pp.363-377。有关组织复杂性的七个衡量指标包括:结构清晰度、组织集约化、组织广度、地方开会频率、全国大会频率、坚持做记录、组织普及度。中央集权的7个指标包括:结构全国化、全国领导人的选择、议会候选人的选择、资金分配、政策制定、共同控制、行政纪律等。中央集权化主要是“决策制定权在党组织不同层级的分配”,换句话说,它是指“中央一级的党组织在经营被认为是党的企业上摆脱地区和地方层级的控制的程度,以及中央决策在地方执行的程度”(Harmel and Janda,1982:59-60)。在这方面,中央集权与权力集中是不同的,后者指的是“中央一级党机关由一个或者更多的全国级领袖控制”(Harmel and Janda,1982:72)。这就是说,中央集权化属于全国机关和地方级组织之间的纵向关系;而权力的集中属于有多少人参与到全国性的党决策制定的横向关系。
    199自200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有393人办理了退休、退职,11人辞职,合计404人(其中专职干部364人,驾驶服勤员40人),国民党实有专职干部为2073人(茅家琦:2005:1477),此处2000年精简后党工数字与前略有不符,不过基本接近。
    200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5/09/02/001109429.shtml,2008-8-15
    201 http://www.kmt.org.tw/catcgory_2/category2_1_2_n.asp?sn=51,2008-8-14
    204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请参:http://www.npf.org.tw/about.htm
    207 James W.Ceaser,Presidential Selection:Theory and Development,Princeton Press,1979,pp213-214.混合式提名为葛永光提出,参考《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国民空中大学,1996年,第189页
    209 《一项历史性的创举--中常会通过党员初选办法》,中央月刊第22卷第4期(78年)第15-16页
    210 见《中国国民党辅导党员参加七十八年公职人员选举党员初选初步检讨》,中国国民党组织工作会第三室。转引自梁钦尧硕士论文《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1990年,第57页
    211 从对英国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的候选人甑补过程看,它们的共同点是:第一,它们都有一套形式化的、成文的甑补系统,确保整个过程的开放且真正达到实才实用的目的;第二,过程地方化与民主化,因为党员享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尤其在甑补的最后阶段。第三,中央党部的干涉在这些政党的情形中都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最重要的,虽然几个英国主要政党都把甑选权力移往党的下层,远离中阶的活动分子,但他们同时也把权力往上移动,让甑选结果维持在高层的控制范围内。因此,我们不应该过高估计党员决定国会议员参选人的权力。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2005年,第140-141页
    212 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比较,1993年政治大学政治系博士论文,第202页
    213 吴文程,1990:“中华民国政治精英结构的转型:技术官僚与政治民主化”,中国的民生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11月11日-12日,台北:民主基金会主办
    216 迪韦尔热指出,现存各种政党的四种主要基本组成部分:核心小组、分部、支部和民兵组织。集权的政党内部联系密切,而分权的政党则联系比较松散。一个核心小组制实际上等同于弱协调,党分部制等同于强协调,党支部制和民兵组等同于极强协调。迪韦尔热著,雷竞璇译《政党概论》,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第45页。
    217 这点要感谢成功大学丁仁方教授,他告诉我,2008年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不分区立委的名单由党主席吴伯雄一人说了算;而且据本人了解,国民党地方党部主委由上级指派,而非地方选举。关于不分区立委和侨选代表,根据司法院释字第331号解释:如果这两类党代表“丧失其所选出之政党党员资格时,自应丧失其中央民意代表之资格,其遗缺并由各该政党依法递补”。所以,不分区代表,其实并不是由完全由选民决定,而是变质成为了“党意代表”。这一解释,有助于防止政党的崩溃,减轻政党内部派系冲突的压力。黄昭元《台湾的民主转型与政党规范:政党的民主化或国家化?》,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43页。有关政党的民主化程度,Janda使用了9个指标来操作化:一是政党全国性组织结构;二是选择全国领袖,三是选择议会候选人;四是资金分配,五是政策制定;六是控制沟通;其实行政纪律,就是领袖集权程度。而每一指标有不同分值。见Political Party,1980,chapter10。
    218在2008年之后,以副主席关中为首的国民党党章研修小组讨论“‘总统'兼党魁”条款,而马英九很可能选在明年十八全后兼任国民党主席。国民党核心人士更语出惊人指出,马营盛传“立法院长”王金平有意角逐党主席,此举势必牵动党内最敏感的权力、资源分配;如果王金平果真在十八全后接任国民党主席,必将重掌县市长、直辖市长、“立委”与“总统”等四场大选兵符,对马将形成极大压力,“马营不可能毫无动作”。见2008年8月31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3/5/3/100735378.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0735378&mdat e=0831081200
    219 在卡茨和梅尔的相关研究中,也注意到了这两点特征,但却未给予太多关注。如政党的党员数量在最近几十年中,不升反降,说明了政党的吸引力在下降。在本人看来,一方面,政党内部的民主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由普通党员直接选举政党领袖、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党代表,以及党内初选,效果都是如此;但与此同时,由选民选举代表政党的公职人员,则在另一层面给了政党候选人更高的合法性,从而,也使得担任公职人员的政党在党内的影响力提高成为必然。所以,两者并不矛盾;而这一看似矛盾的分析,说明了国民党已经成为一个选举型的专业化政党。
    220 周阳山认为,台湾在解严之前的政党制近似于霸权党制,在解严以后则接近一党居优制。《宪政体制与政党体系的互动关系》,见《1990年代国民党的挑战与回应》,国民党北知青党部主办,民79年6月。有关2008年之后,台湾有可能形成一党独大制,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若林正丈。邹景雯《若林正丈:日本不希望台湾转变太快》,《自由时报》2008年2月25日。“总统”直接选举、相对多数的计票规则都有助于形成两党制。
    221(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222 R.S.Katz,Party Government:A Rationalistic Conception,in E G.Castles and R.Wildenmann,eds.Visions and Realities of Party Government(1986) Berlin:De Gruyter,pp.42 and Foil.。
    223 Jean Blondel& Maurizio Colta,Party and Government: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Supporting Parties in Liberal Democracies,Macmillan Press LTD.,1996,p8。中译本见史志钦等译《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的关系探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4(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225(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1-172页
    226 1957年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行使释宪权,释字第76号解释,“就宪法上之地位及职权之性质而言,应认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共同相当于民主国家之国会。”裁定三个中央民意机构合在一起相当于民主国家之国会。田弘茂,《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时报文化,1989年,第171页。在第六次修宪后无疑确立了立法院单一国会的宪政定位,国民大会几无国会的性质。而第七次修宪更明确废除任务型国民大会,立法院之宪政定位更无疑问。
    227 在训政时期,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国民政府的指导,是通过政治会议实现的。政治会议是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之间的纽带,是国民党指导政治的最高机关。在国民党中央权力系统中,它负有执行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的功能,是执行系统中,联系党政关键的一环。政治会议委员的名单,包括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被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别任命的委员。在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同时也是政治会议委员,主导党内事务的领袖,同时也是主持国民政府政务的领导。政治会议原为政治委员会。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案,规定设立政治委员会,并得在各重要地点分设政治指导机关。之后,政治会议经历了多次废存,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府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中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95、890页。有关中央政治会议的性质,有(1)最高政治指导机关;(2)代行立法院职权;(3)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同时亦为全国训政之发动与指导机关等几种。中政会的性质和组织,历经变更,但有三个重要性质始终未变:(1)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所设的特别政治指导机关,在法律上对后者负责;(2)全国训政之发动与指导之枢纽;(3)为党与政府之惟一连锁。见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7-242页
    228 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第93页。
    229 《中国国民党改造纲要》,见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6年,附录(1)第203-210页
    230 参考:梁钦尧《1950年代的国民党改革及其党政关系》,第126开始;
    黄炎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政党政治》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第229-280页。
    231 《中央政策委员会组织办法》,见于《中国国民党党务法规辑要》上册,国民党中委会秘书处印,1985年,第77-82页。
    232 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组织分为“中央政治委员会总会议”及其所属的十二种“委员会”。前者成员包括:(1)全体中央常务委员;(2)五院院长、副院长、总统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之为本党党员者;(3)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之为中央评议委员、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者;(4)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中央政策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组织工作会主任、文化工作会主任、考核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央政策委员会所属各委员会之召集人;(5)主席指定之同志。《中央政策委员会组织办法》,见于国民党中委会秘书处印《中国国民党党务法规辑要》上册,民国74年,第77-82页
    233 其组成分子为:(1)行政院以出席及列席院会之从政党员编组之;(2)考试院、司法院以及所辖各部司长以上主管及幕僚长之为从政党员者分别编组(考试委员及大法官除外)。各小组设召集人一人,其人选由主管党部指定之,负责会议之召集,并充任会议主席。
    234葛永光《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国立空中大学,19%年,第52页
    235(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236 黎家维《我国国会同意权行使之研究》 国策研究,宪政(研)095-003号,February 20,2006
    237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监察院设监察委员二十九人,并以其中一人为院长、一人为副院长,任期六年,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之。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规定,行使同意权时,不经讨论,交付全院委员会审查,审查后提出院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经全体立委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通过;同意权行使结果,由立法院咨复“总统”,若被提名人未获同意,“总统”应另提他人咨请立法院同意。立法院现有112席立委,即被提名人要跨越立法院同意门坎,须拿到至少57票同意票。在2008年选举后,国民党籍立委占81席。开票结果,除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廖国栋未领票,共计111人领票,王建煊获74张同意票,36张不同意票,1张无效票,获通过为第四届监察院院长;沈富雄获51张同意票,54张不同意票,6张无效票,未通过提名。有关监察员的背景资料还包括:第三届监委任期于2005年2月1日任满后,虽然前“总统”陈水扁曾提名监委,并咨请立法院行使同意权,但立法院未行使,监察院人事悬缺至今,这也是修宪后,立法院首度行使监察院人事同意权。而此次选举,有关国民党与亲民党的关系,以及府院之争,可参考http://news.ifeng.com/taiwan/1/200807/0705_351_635267.shtml;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6/9/0/4/100690432.html?coluid=46&kindid=0&docid=100690432&date=0707211502,2008年8月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6/8/9/1/100689130.html?coluid=46&kindid=0&docid=100689130&mdate=0706104242,2008年8月4日
    238 桂宏诚《马扮折冲者:府院党沟通模式成形》,国策会内政(评)097-064号,2008年7月17日
    239 《中国时报》1987年5月13日。
    240 集思早餐会的成立,在于国民党十三全大会的党代表名额在产生问题上让增额立委代表不满所引起。国民党在十三全大会的筹备工作,引入了若干民主程序,一方面是百分之六十的党代表首度以党员初选产生,废止了以往的党干部复选制;其次,是中央委员首次采取主席提名与自由联署登记竞选并行制,而非以往全部由主席提名。这使得十三大部分党代表与中央委员的产生,可以透过由下而上的民主程序产生。由于负责规划的组工会并未接受增额名义代表的建议,将具民意基础的党籍增额中央民意代表列为大会的“当然代表”。而在真正的占民意基础的党代表只有10%不到(1059名党代表,扣去区域党代表由党员直选产生外,海外代表180名,敌后代表50名,军中代表78名,退伍军人代表53名等占四分之一以上的名额为规划产生,此外还有保证职业分工的名额也不在少数,再加上特种党部,这使得真正具有名义基础的仅有123个名额,被分割为国会党部、立法院党部与监察院党部,所剩无几。而当时250名的立法院仅有44个名额),这使得若干有意参与十三全大会的增额立委大为不满,于是促成了20名国民党籍增额立委在1988年4月22日组成具国会派阀性质的“集思早餐会”。
    241 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132页
    242 2000年之后的立法院之所以议事效率低下,根据宪政法制组政策委员周育仁、政治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日青、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胡祖庆、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彭锦鹏在《立法院乱象之根源及因应策略》的分析,包括:在发生议案争执时,惟各党团常派有影响力的立委参与协商;而在委员会审查时,投入心力最多,了解最深的立委则不一定参加协商。因而可能导致党团协商结论推翻委员会审查结果,且协商结论经院会同意后,出席委员不得反对,即议案在二读时,无论在广泛讨论或逐条讨论时,除经党团要求依政党比例派员发言外,其它委员均不得请求发言。此项设计固有避免冗长争论,增进议事效率之作用,但争议性议案或法条,最后在院会讨论的往往是党团协商版本,而非委员会通过版本;且协商结论一经党团代表签名,则相关党籍立委即不得反对。《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将党团协商机制法制化,致使朝野协商宛如“太上程序委员会”,除可分派朝野党团主持协商法案外,亦可经由协商抽换或排定议会议程;经朝野协商同意的法案,亦可径付院会二、三读。如此作法,自会损及委员会原有功能。更有甚者,《立法院组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只要有五名立委即可组党团。根据《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为协商议案或解决争议事项,得由院长或各党团向院长请求进行政党协商。党团协商会议则由院长、副院长及各党团负责人或党鞭山席参加。议案交由党团进行协商时,则由各党团指派代表参加。此一设计,使得少数财团代表、政党代表有机会杯葛、包抄、垄断特定议案,“以案卡案”,绑架整个立法院。这也是本会期立法院议事效率之所以低落之主要原因之一。国策研究会,政(研)090-037号2001年6月22日
    243 赵自齐:当前党政关系,国民党中央政策会专题研究报告,1985年9月20日
    244 雷飞龙《政党与政党制度之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36页。
    245雷飞龙《政党与政党制度之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38页
    246 宪政法制组政策委员周育仁、政治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日青、东海大学政治系副教授胡祖庆、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彭锦鹏《立法院乱象之根源及因应策略》,国策研究会,政(研)090-037号2001年6月22日
    247(英国下院中的议会党团 王瑜,学习时报,2008年3月31日,第五版
    248 一些政党逐渐形成了党内冲突管理机制来增进党团内部团结。在英国,议员在任职期间,如果违背本党意志或从事不道德活动,有可能会根据议会党团某个机构的命令被取缔接受日程通知的资格。议员也可能拒收日程通知,以示对政党领导层实施的某项政策的抗议。在被取缔或拒收通知之后,议员也可以要求恢复。不再接到日程通知的议员可以选择加入其他议会党团,或者作为本党的“独立议员”继续留在议会中,他们的议会外本党组织的成员关系不会受到影响。议会党团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协调本党议员在议会总的活动,保持议会内政党的团结统一。在每周下发的议会日程书面通知中,政党会以下划线的方式向议员做出投票建议。下划三条线的议会事务是最重要的,要求议员务必出席会议并按照党鞭意向投票。下划两条线的事务比较重要,但是议员可以“搭伴”缺席(若保守党某个议员缺席,那么工党的一个议员也就可以缺席)。只有一条下划线的书面通知,议员就可以随便找个借口缺席了。大多数议员会服从党鞭的投票建议。如果有议员表示要投反对票,党鞭就会努力劝阻他们,党鞭还会安捧他们与相关大臣会晤,如果是在野党,就安排与相关影子内阁议员见面。尽管党鞭没有处罚反叛议员的权力,但是,他们可以影响议员的升迁机会或连任机会。不过,在实践中,议会内政党的内部团结更多地是依靠议员对本党的忠诚。即使在党鞭不试图影响投票结果的情况下,英国下院中的投票模式也是党派之间的对立与政党内部的团结的统一,即在投票的时候,90%以上的保守党议员会进入统一投票走廊,而90%以上的工党议员会同时进入另外一个。(王瑜《英国下院中的议会党团》见《学习时报》2008年3月31日,第五版)
    249 王瑜,捷克众议院中的议会党团,见《学习时报》,2008年6月9日 第5版
    250 吕亚力《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85年,第248-251页
    251 吕亚力《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85年,第248-251页
    252(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5-286页
    253 《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第51页,吴国庆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原文载佩雷菲特,孟鞠如等译《官僚主义的弊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62页。
    254 戴高乐的预见还是实现了。总统与总理分属左右两派的现象出现过三次。在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中,左派社会党密特朗担任总统,但是国民议会多数派由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两大右翼政党组成,于是密特朗任命希拉克为总理,出现了罕见的左右共治的局面。不过,密特朗在1988年继任总统后,立即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并使得社会党重新成为议会多数派,结束了为时两年的左、右“共治”。到了1993年的国民议会选举,法国的左翼政党大选失败,密特朗再次被迫提名保卫共和联盟的爱德华·巴拉迪尔为政府总理,政府内阁由右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的成员组成。1995年5月,希拉克当选总统,任命朱佩为总理组成右翼政府。1995年底爆发了自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最大的罢工浪潮,右翼在1997年5、6月间国民议会选举中惨败,法国第三次出现左、右翼“共治”。
    255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3/5/3/100735378.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0735378&md ate=0831081200,2008 年 8 月 31 日,
    256 “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在军政关系的建构和运行方面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1954年11月,为了妥善安置国民党军队迁台后的退伍军人,行政院成立“国军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1966年更名为“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退辅会成为组织严密、产业庞大的利益集团;它以“荣民”为服务对象,凭借与台军的深厚渊源,在荣民荣誉中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力,一直或明或暗地介入中央和地方选举,是台湾政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苏进强,《退辅会的角色功能与预算》,见《台海安全与国防改革》,台北业强出版社,1995年,第125-168页有关“国安局”,1992年4月,当时的“国安局”局长宋心濂,首度到立法备询,明确表示“国安局” 将随法制化成为独立单位,不再隶属“国安会”,其预算也不再列入“国防预算项下”,同时,未来也将实行“情治分立”原则,不再执行社会治安工作。1993年7月,“国安局”完成法制化,“情治分立”之军政结构结束。见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257 引自洪陆训《军事政治学:文武关系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第70-71页
    258 Perlmutter Amos,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Times:in Professionals,Praetorian and Revolutionary Soldier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259 军人干政(military intervention)和军事政权(military regim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军人介入政治,后者为干政的最高表现形式,见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导言第2-3页。
    260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261 我要感谢南京政治学院的赵景刚博士(导师高民政教授)把他未完成的博士论文《台湾军政关系研究》给我参考
    262 转引自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第473页。
    263 转引自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第476-477页。有关蒋介石的出访,费·约翰认为,蒋是在1923年9月访问苏俄的,并且亲眼目睹了红军中的人民委员制度。因此,当党代表首次进入蒋介石的黄埔教导队时,他们被授予否决同级军官发出的军事命令之权。蒋也深信,只有军事组织仍然与党组织分离时才需要党代表,所以,他对引入该制度的支持是有条件的。一旦军队置于党员的命令之下--或者一旦各省军队的指挥官准备无争议、五条件地服从党权时--党代表就会被取消。见(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5页
    264(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27页
    265(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5页
    266 第一任党代表为廖仲恺,其权力源自大元帅(即孙中山),并不在校长之下,蒋廖不合之说也由此而起,党代表名为佐理校务,实则监督学校人事行政及贯彻党的命令与政策,此一制度后来并推及“国民革命军”所属部队,形同国民党在军中的耳目,负有监军之意。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267(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5页
    268 另一说为1927年4月,党代表制废除,见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269 根据费·约翰的分析,其工作范围扩展到地对军队、军队路过地区的居民、以及同盟军队的官兵。北伐来临之时,这还包括颠覆敌军、训导被俘的敌方士兵;在获取给养、运送物品、提供财政贷款、监视、侦查和各种其他特殊任务中得到小农和商人的合作,通过建立地方党部、临时警察部队、行政委员会和组织工人、农民、商人协会,来巩固已征服的地区;以及为盟军的士兵安排休息和娱乐,照顾伤病,提供政治和识字教育,在军队中建立党部。至少在北伐开始之前,军校政治部和战斗政治部之间的任何人事变动,都无法与政治部角色这样转化相匹配。这些变化都是在周恩来的监督下发生的,他是军校政治部主任、军队政治部主任,不仅之后还是第一军政治部和真个东征军政治部的负责人。见(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7页
    270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00页。
    271 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第153页。转引自Cheng Hsiao-Shin(郑晓时),1990,p3-4
    272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3年,第154页,转引自郑晓时,1990,第62页。
    273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00页。
    274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 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不过这一说法与下表不完全吻合,从表5-9看,一般为2到3名的军方代表。
    275 《联合早报》2000年3月27日、3月31日
    276 赵景刚《台湾军政关系研究》,空军政治学院博士论文稿,第65页
    277 军政体系即“国防部”,编设六个司六个室和两个委员会。六个司是:战略规划司、人力司、资源司、法制司、军法司、后备事务司;六个室是:部长办公室、史政编译室,督察室、整合评估室、人事室、会计室;两个委员会是:诉愿审议委员会、国军官兵权益保障委员会。“国防部”所属机关有:总政治作战局、主计局、军医局、军备局和中山科学研究院、国防大学。军令系统即“参谋本部”和联战指挥机构。参谋本部下设七个室,包括军务办公室、通信电子资讯参谋次长室、后勤参谋次长室、作战计划参谋次长室、情报参谋次长室、人事参谋次长室、联合作战训练暨准则发展室。军备体系即“国防部”军备局。2003年元月3日,台“立法院”三读通过了《军备局组织条例》。“军备局”下设五个处三个室,为“国防部长”掌理军备决策事务的专业咨询幕僚机关,并为军备事务的主管机关,台军武器系统的获得、军事采购、“国防”工业发展、军备交流合作、营产管理和整体后勤支援等重要军备整备工作,均由军备局依专业分工原则管辖。“国防部”下辖陆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空军总司令部,联合后勤司令部,执掌三军军工生产和三军后勤支援。宪兵司令部:台湾当局主管军队纪律、协助治安之警察、特工机构。其职权是:主管宪兵警备,统一指挥台湾地区宪兵,协调督导军事宪兵,执行联合勤务、军事和军中司法警察勤务,维护军纪,协助治安,支援作战。见http://www.huaxia.com/lasd/twzlk/jqda/2008/03/878266.html,2008年8月30日
    278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279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280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81 转引自常燕生、辛旗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华艺出版社,1990年,第40页。
    282 转引自常燕生、辛旗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华艺出版社,1990年,第37页
    283 张友骅著,《李登辉军权革命》,新高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297页
    284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85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86 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2页
    287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288 2005年国民党十七全大会修改的党章第五条规定:本党之党政运作,依主义制订政策,以政策决定人事,以组织结合从政党员,党之决策,经民主程序决定后,责成从政党员贯彻实施。基本继承1950年的原则。
    289 魏镛《转型中的台湾政党政治:兼论政党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引自《研考双月刊》21卷第1期,1992年2月,第359页。魏镛认为,民进党是混合式的政党运作,中央党部与国会党团协商与抗衡交替运作;而新党实行以国会为中心的政党运作,国会议员为政党核心,是内造政党。
    290 在2008年7月份以吴伯雄为主角的一份文宣封面主题,开宗明义就强调“以党辅政,党政相辅相成”的概念,还指出“党政分离”的说法,禁不起检验。文宣中也说明,“总统府”、“行政院”及国民党中央,从未有人主张过“党政分离”。见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0/8/5/100708572.html?coluid=46&kindid=0&docid=100708572&mdate=0731163350,2008-8-42008年5月20日之后,包含马英九是否兼任党魁议题,确实让党中央与“总统府”交互有些尴尬,尤其“总统府”为了说明马英九无意兼任党魁,发言系统主动抛出“党政分离”的观点,更让党务系统颇多微词,周三在马英九晚宴上炮轰“党政分离违背政党政治的理念。” 2008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当局上路一个多月来,党政运作时有摩擦,据透露,马英九与党主席吴伯雄昨天分别通过幕僚磋商,双方最后同意将“党政分离”“正名”为“党政分际”,党务高层更称“未来不会再出现‘党政分离'这四个字”!http://news.ifeng.com/taiwan/1/200806/0628_351_622654.shtml,(2008年6月28日)。而另一方面,国民党正在修订的党章中,若“政务官兼中常委”条款通过,行政系统取代“立院”系统成为决策中枢的主成分,“府党体制”将更加稳固,可完全主导政治与政策走向。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3/5/3/100735389.html?couid=7&kindid=0&docid=100735389。2008年8月31日
    291王业立《宅男总统难为:修宪权责相符》国策会内政(评)097-059号July 17,2008。他认为:现行宪法中对于总统角色的规范,如果本来就不符合“民选总统”、“责任政治”等民主价值与一般民众普遍认知的政治文化。并认为,解决之道,恐怕仍须透过修宪途径方可达成。无论未来走向总统制、议会内阁制,或是修改现行的双首长制,重要的关键,应该还是在于总统/阁揆/国会之间三角互动的配套思考,然后再来思考所搭配适合的总统产生方式与党政互动模式。
    292 麦克里兰认为,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探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也就说,它是一个定义存在激烈争论的概念。意识形态一词出现于1797年,它的创造者是安东尼·德司徒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1754-1836),他在被关押的一年内,开始研究孔狄亚克和洛克的哲学,结果创立了他称为意识形态的学科,并在他出狱后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家”团体,1795年法兰西研究院成立后不久,他成了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学科的院士。(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第21页;
    有关意识形态,可参考:胡为雄《关于汉译中的“意识形态”一词》,见《学习时报》2008年10月13日,第五版;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戴维·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67页;
    (德)卡尔·曼海姆著,黎明等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1页
    293 国外学者重视的是,定期全面选举地推动两党政治的形成,在台湾已经成熟。换言之,他们使用选举与政党两个现象,来分析台湾是否已然属于美式民主的范畴,从而达到其目的:第一,台湾民主化的未来,俨然是往与中国文化相反的方向行进,因此有凸显大陆政治落后的作用;第二,关于台湾的归属,则俨然已经进入西方的历史进程,就不应该再属于传统主权中国的地域范围。见石之瑜著《台湾不治:弃出绝对待重生》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249页。
    294 石之瑜著《台湾不治:弃出绝地待重生》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250页。当然,本人并不完全同意石之瑜的观点,国民党在民主化方面并非毫无成就可言。而那些直接用西方自由民主的观点来解释国民党转型的,可见Stevem J.Hood,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Westview press,1997,p88.Hood认为,中国素以强调儒家伦理而不重视民主,因此他建议国民党的领导人,更需要强调西方的民主理念,以使得民主在台湾生根。
    295 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1999年,见《中国大陆研究》42,6:59-77
    296(日)若林正丈、松永正义著,廖兆阳译《中曰会诊台湾》台北:故乡出版社,1988年,第25-27页。
    297 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1999年,见《中国大陆研究》42,6:59-77
    298(日)若林正丈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纽约《联合日报》1988年6月25日,转引自孙云《台湾政治转型后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见《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总第86期),第12-18页。有关意识形态的左右划分及其发展,参考(法)让·马雷和阿兰·乌鲁《社会党历史--从乌托邦到今天》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3页;
    安东尼·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95页
    299 孙云《台湾政治转型后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见《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总第86期),No.86,第12-18页
    300 Edwin A.Winckler,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Source:The China Ouarterly,No.99,(Sep.,1984),pp.481-499
    301 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第93-94页
    302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80、93页。
    303 张益弘《三民主义志考证与补遗》台北:恬然书舍,1995年,第29-30页。
    304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05页。
    305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616页。
    306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494页。
    307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723页。
    308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617页。关于“国族”,解释之一可参考任军锋在《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的序言部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09 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缺失,孙中山还认为,要恢复民族精神,前提有两个;第一个条件是要我们知道现在处于极危险的地位;第二个条件是我们既然知道了处于很危险的地位,便要善用中国固有的团体,象家族团体和宗族团体,大家两合起来,成一个大国族团体。……所以,能知和合群,便是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具体来说,还需要道德问题,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固有的智能要恢复,这里的智能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的话, 最重要的是“修身”等知识,我们还有固有的能力,最后我们要学习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但是恢复了我们固有的道德、知识和能力,在今日之世,仍未能进中国于世界一等的地位,如我们祖宗之当时为世界之独强得。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688-689页
    310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693页。
    311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861页
    312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651页。
    313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717页
    314任育德《向下扎根: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地方政治的发展:1949-1960》,国力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二章
    315 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316 蒋经国:庆祝中华民国七十二年国庆书面报告,见曹一成《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必成的保证》,见《中国之前途: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第三分册,台北:正统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第6页
    317 曹一成《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必成的保证》,见《中国之前途: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第三分册,台北:正统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第54页。
    318曹一成《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必成的保证》,见《中国之前途: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第三分册,台北:正统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第54页。中央日报编印《统一中国之路》,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84年。国立编印馆主编,汤承业著《李总统 经国先生对三民主义之阐述与实践》,台北:中正书局印行,1987年
    319中央日报编印《统一中国之路》,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84年,第17-19页
    320曹一成《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必成的保证》,见《中国之前途: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第三分册,台北:正统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第58-59页
    321 蒋一安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论文集》台北:实践出版社,1984年
    322 2008年9月19日,http://view.news.qq.com/a/20070129/000045.htm
    323 沈宗瑞,《国家与社会:中华民国的经验分析》,台北:韦伯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324 马英九.国民党的路线与发展方向.中国国民党第16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2次项目报告。马英九官方网站:http:www.ma19.net/client/a01.htm
    325 2006年3月29日马英九向国民党中常委提出的访问美国项目报告.中国国民党全球资讯网:http://www.kmt.org.tw/HTML/WhatNew/Comment/20060413-10-8155.html
    326 Steven J.Hood,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7,p87
    327 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第97-98页,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1999年,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87-152页
    328 这是国民党党内对其政党属性的界定,分析的时候要予以注意。
    329 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793页。
    330 转引自陈晓慧《自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国民党改造之研究(1950-1952)》。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第92页。
    331 转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794页
    332 任育德《向下扎根: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地方政治的发展:1949-1960》,国力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71页
    333 转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805页
    334 秦孝仪《革命民主政党的本质与时义初诠》,近代中国第55期,台北:1986年,第82页
    335 转引自陈晓慧《自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国民党改造之研究(1950-1952)》,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第100-101页
    336 转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117页
    337 转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117-1118页
    338 国民党十三大的争议还包括:其次,则是是否需要设置副主席的问题,此一争议主要来自党内倾向保守的元老人士。早在1988年初筹备十三全之际,部分资深国大联署设置副主席,理由主要是基于省籍与党内势力平衡的考虑,有人推荐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蒋纬国出任此职。第三,是党主席与中央委员是否需完全放开直选的问题,此一争议主要来自党代表强烈主张“党内民主”的新生代增额立委。
    339 与毛泽东一样,蒋介石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在1949年之前,对西藏以及新疆的诸多经营,说明了这点。见张令澳著《侍从室回梦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46-174页
    340 石之瑜著《台湾不治:弃出绝地待重生》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第250-251页。
    341 蒋介石:《当前国际形势》,见《中央日报》1955年2月8日
    342 转引自茅家琦等《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116页。
    343余克礼:关于海峡两岸政治谈判问题的评论与思考,见《台湾研究》(J)1996年第3期,第1-8页
    344余克礼:关于海峡两岸政治谈判问题的评论与思考,见《台湾研究》(J)1996年第3期,第1-8页
    345 黄修荣《国共关系70年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220页。
    346 黄修荣《国共关系70年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221页
    347 台湾《中央日报》1990.3(22)。
    348黄修荣《国共关系70年纪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250页。
    349 杜立夫《台湾地区“宪政改革”的政治功能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见《台湾法研究》2007年第3期。在2008年9月10日,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总统”马英九昨天在接见“国际自杀防治协会”主席米侠乐博士时,谈起台湾自杀人数的增减,以“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称呼台湾。这是马英九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表态,说明了马英九任内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他希望在“一国两制”和“一边一国”之间走出一条中间道路。见。马英九的讲话马上被绿营批判,见2008-9-10,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724055&option=politicso。而有关国民党的回应,参考 2008-9-10,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724326&option=politics。
    350 林劲:评李登辉的“台湾生命共同体”(J)台湾研究集刊1995.3\4.103-108。有关李登辉后期的转变,参考李登辉《台湾的主张》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章、第五章。他不仅设置了“民主”是统一的前提,而且,期许加入WTO、IMF、WB,并最终加入UN,并希望美国支持台湾的“务实外交”。
    351 李登辉《台湾的主张》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271页
    352 张文生《1998年台湾“三合一”选举评析》,载《台湾研究集刊》199年第1期,第16-22页。
    354 刘相平:2008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蠡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期,第84-92页。
    355 马英九称中国大陆“为我领土”,见http://news.sina.com.cn/c/2008-10-08/100116416024.shtml,2008-10-9。马英九说,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当然是独立之主权国家”,“中国大陆亦为我‘中华民国'领土”,而因“宪法”如此规定,“台湾无法承认‘中华民国'领土上还有另一个‘国家'存在,中国大陆也无法承认台湾”。他说,在“宪法”规定上,“并不承认中国大陆为一个国家”,无法适用与其它“国家”保持关系之“法律架构”,大陆方面亦然。从这一表态来看,马英九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已经重新回到了党主席蒋经国时期,同时也意味着回到了“九二共识”所达成的看法,这比李登辉和陈水扁而言,是极大的进步。
    356 林晓芳《浅析50多年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多元化走向》,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底1期(总第118期),第42-46页
    357 见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1992-2007),该表显示认同台湾人的 比例急剧上升,而认同中国人的比例急剧下降;同时,对于自己既是中国人和台湾人的比例高达45%,从1992年至今基本维持不变。以及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1994-2007),该表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维持现状在决定的比例高到35%之多,远远高于其它选项。
    358 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1999年,见《中国大陆研究,42,6:59-77
    359 石之瑜《态度与道德:国家?人格?自由?》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第207、208页
    360(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5页
    361 Bruce J.Dickson,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6
    363 若林正丈《“中华民国台湾化”与“七二年体制”》,见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交流杂志社主办:《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2月,H-3。
    364 台湾民族主义在台湾历史上有其根源,作为一种边陲民族主义,一直受到来自中心的压迫,从而带有明显的防御性质。但是若林正丈这里混淆了统治台湾的日本殖民主义与历史上的中国王朝、以及中华民国在性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他进一步认为,台湾民族主义,最大纲领是“以台湾为幅员”的民族国家的确立,但台湾居民对这个最大纲领的支持尚未一致,而且对台湾民族主义反弹而标举“终极统一”旗帜的势力,在选举中依然保持与台湾民族主义势力抗衡的情势。而台湾民族主义的最小纲领,则应该是“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白决”。这一纲领,在民主化以来得到了支持。若林正丈《“中华民国台湾化”与“七二年体制”》,见财团犯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交流杂志社主办:《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2月,H-4。由于若林正丈对台湾民族主义产生的性质理解有混淆,从而也不能正确地解读台湾民族主义。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那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阵线的一部分;而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反抗,表现为对民主自觉地支持。但是在1980年代以来,反对势力的鼓吹,再加上民主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台湾民族主义中的去中国化色彩日趋严重,这实际上是台湾民族主义的变异。
    365 1986年9月28日,民主进步党(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简称民进党)在圆山饭店成立,国民党以刚组成的政党未有党干部、党规、党纲等,仍然在“准备阶段”,因而未加取缔。10月7日,蒋经国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董事长的访问时,表示无论任何新政党必须(1)遵守中华民国宪法;(2)支持反共国策;(3)与台独划清界限(蒋经国的三条件),此并作为表明解除党禁的方针,接着在15日举行的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上通过《政治革新十二人小组》的提案:(1)制定国家安全法令,解除戒严;(2)修订现行的《非常时期人民团体法》及《动员戡乱时期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整备规范政党活动的法规,允许成立新政党,踏出了政治的自由化。(若林正丈,2004:221)蒋经国的三条件,显示蒋经国要在现代中国政治正统的民族主义的大架构中进行改革的意志。但是已开始自由化的路途,则无法避免对“大架构”的挑战,而且是不得不留下这个“大架构”的“过去”开始爆发。党国精英必须面对(1)在一旦扩大的“自由空间”中,升高的社会抗议浪潮;(2)挑战中国政治正统的“台湾民族主义”的高扬。(若林正丈,1994:222)
    366 刘国深《“政治革新”以来的政治变迁研究》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5,第94-95页
    367 Winckler,Edwin,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no.99,481-499。 "Taiwan politics in the 1990's: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Papa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on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Held by 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and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Harvard University,January 9-11,1989,Taipei.
    368王震寰《台湾的政治学转型与反对运动》,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春季号,第71-116页。
    369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第89页,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1999年9月,台湾,台北:月旦出版社,第87-152页
    370王震寰《台湾的政治学转型与反对运动》,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春季号,71-116
    371 怀特海德认为,推动国民党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仍然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共双方在代表中国正统上的竞争。他认为国民党与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差异有:第一,国民党在大陆中国获得国际认同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之前的政治改革上几乎没有合法性的执政党领导人,只有抓住民主合法性的道德高地,在内战中失去的合法性才有希望避开1949年的判决,因此,台湾在1986年决心发动民主化的改革看起来从上推动的领导人的行为。第二,国民党政权拥有资本主义的扩张和经济繁荣的记录,再逐渐公开竞争的选举中可以赢得选票。Laurence Whitehead.Taiwan's democratiz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ee Steve Tsang etc.,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Implications for China,Macmillan Press,in association St.Antony's Colle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178-179
    372 有关民进党转型方面,郭正亮提出,民进党应该在两岸政策上有新的突破,这也验证了笔者的观点。国民党再两岸关系上一直握有主导权,而民进党是第一个本土化政党。当国民党逐渐本土化的同时,民进党再两岸关系上却失去了改进的机会。见《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373 John Fuh-Sheng Hsieh(谢复生),Whither the Kuomintang? See Assessing the Lee Teng-hui Legacy in Taiwan's Politics,: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external relations,Chao,Linda;Bruce J.Dickson and Chien-min Chao,editors,Armonk,N.Y.:M.E.Sharpe,c2002.pp11-129
    374 蔡东杰《民主化进程:台湾与墨西哥发展经验之比较研究》,博士论文,1999年,第197页。
    375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三波的民主化转型开始兴起。第三波民主转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变革(transformation,用林茨的术语,改革),即当执政的精英领头实现民主时就出现改革。第二种是置换(replacement,即林茨的决裂),当反对派团体领头实现民主时,而且威权政权垮台或被推翻时,便出现置换。第三种进程是移转,当民主化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反对派团体采取联合的行动而实现时便出现所谓的“移转”。几乎在所有的案例中执政的和在野的群体都扮演了某种角色,这种分类只是区分政府和反对派的相对重要性.。(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42页
    376(美)斯蒂芬·海哥德、罗伯特·考夫曼著,《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377除了本文第一章的比较分析之外,还有如Whitehead Laurence,Democratization,Theory and Experi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怀特海德将台湾的国民党和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进行了比较研究,见第八章。以及本论文文献中的部分博士论文。
    378 转引自茅家琦、徐梁伯、严安林等着《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469页
    379 台湾《中央日报》2001年6月13日,转引自茅家琦、徐梁伯、严安林等著《中国国民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469-1470页
    380 李家泉《陈水扁主政台湾总评估》,华艺出版社,2003年,第251页。李家泉对连战讲过的一段话做了评价:(一)他说,“我们的党是中国国民党”,这就同有人蓄意把“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台湾国民党”,把“国民党民进党化”,完全区别开来了。(二)他说,我们的党主张“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等于要‘去中国化'”,这就同有人蓄意把“本土化”同“去中国化”的“台独”主张区别开来了。(三)他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又同有人蓄意把“台湾人”和“中国人”分开的“台独”观点完全区别开来了。该文章还以《中共致电国民党十六大的意义》转载于中华网等多家网站,见2008-9-16,http://news.china.com/zh_cn/hmt/1004/20010803/10072985_1.html
    381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研究部编《连战大陆行纪实》,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98页。这里值得深思的是:蒋经国在任内说“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而连战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看似相同的两句话,却因顺序的差异,而具有了别样的含义,
    382 马英九.国民党的路线与发展方向.中国国民党第16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2次项目报告。马英九官方网站:http:www.ma19.net/client/a01.htm
    383 2006年3月29日马英九向国民党中常委提出的访问美国项目报告.中国国民党全球资讯网:http:///www.kmt.org.tw/HTML/WhatNew/Comment/20060413-10-8155.html
    384 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台北:允晨,1987年,第178-179、159-165页。转引自沈宗瑞《国家与社会:中华民国的经验分析》,2001年,台北:韦伯文化,第207页
    385 石之瑜著《台独与道德:国家?人格?自由?》台北:海峡学术,2005年,第218-219页。具体做法上,他建议恢复国民大会,来承担立法院的部分职能,并可以防止凡独必公投的做法。
    386 马英九也表示:“假如有一天……国民党一定会去大陆发展!”因为“国民党在争取台湾人民的最佳利益、捍卫台湾民主成就的同时,也能对建设自由、民主、繁荣的现代中国的未竟事业和宪政使命,做出重要的贡献。”马英九2006年2月13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演讲。跨越对立:东亚和平的新远景。中国国民党全球资讯网:http://www.kmt.org.tw/client/HTML/Statament/Report/20060214-12-8125.html
    [1](阿根廷)吉列尔莫·奥唐内尔著,王欢等译.现代化和官僚威权主义:南美政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德)卡尔·曼海姆著,黎明等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雷竞璇译.政党概论[M].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
    [4](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著,曾淼等译.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法)让·马雷和阿兰·乌鲁.社会党历史--从乌托邦到今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美)E.E.谢茨施耐德著,任军锋译.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美)阿伦·利普哈特著,陈岐译.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美)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0](美)安东尼·唐斯著,姚洋等译.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美)查尔斯·蒂利著,陈周旺等译.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950-200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8
    [13](美)菲力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A],见:猪口孝等编.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4](美)胡素珊著,王海良等译.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15](美)裴斐(Nathaniel Peffer)、韦幕庭(Martin Wilbre)访问整理,吴修垣译.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美)费·约翰著,李恭荣等译.唤醒中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7](美)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8](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著,孙龙等译.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9](美)胡安·林茨,阿尔弗雷德·斯蒂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猪口孝等编.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0](美)霍华德·威亚尔达著,刘青等译.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美)罗伯特·韦德著,吕行建等译.驾驭市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22](美)麦克尔·罗斯金林震等译,.政治学[M]驾驭市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在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6](美)斯蒂芬·海哥德、罗伯特·考夫曼著,张大军译.民主化转型的政治经济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7](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8](美)易劳逸(Eastman,L.E.)著,陈红民等译.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29](美)易劳逸(Eastman,L.E),王建朗、王贤知译.蒋介石与蒋经国:1937-194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30](美)禹贞恩著,曹海军译.发展型国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8
    [31](美)江南著.蒋经国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
    [32](美)陶涵著,林添贵译.蒋经国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3](挪)斯坦因·U.拉尔森 主编,任晓等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4](日)若林正丈著,赖香吟译.蒋经国与李登辉[M].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98
    [35](日)若林正丈.“中华民国台湾化”与“七二年体制”--以民族主义的抬头为焦点[C].见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交流杂志社主办: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圆山大饭店:H1-12,2007年12月,
    [36](日)若林正丈著,洪金株、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M].台北:月旦出版社,2004
    [37](日)若林正丈、松永正义著,廖兆阳译.中日会诊台湾:转型期的政治[M].台北:故乡出版有限公司,1988
    [38](日)若林正丈著,邹景雯译.若林正丈:日本不希望台湾转变太快[J].自由时报,2008年2月25日
    [39](日)若林正丈.转型期的台湾政治,纽约.联合日报[N]1988年6月25日
    [40](日)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国体制的形成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1](雅典)尼基佛罗斯·戴蒙都罗斯.南欧民主化的成功故事[A],见: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2](意)G.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3](意)G.萨托利著,雷飞龙译.最新政党与政党制度[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
    [44](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5](英)保罗·佩宁斯,简-艾力克·雷恩(Paul Pennings、Jan-Eric Lane)著,何景荣译.比较政党制度变迁[M].台北:韦伯文化,2006
    [46](英)戴维·勒和韦农·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7](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译.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8](英)默什·茅尔(Moshe Maor)著,高千雯译.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M].台北:韦伯文化,2005
    [49]才家瑞.对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几点思考[J],见.台湾研究.1999(2)
    [50]蔡宗珍.政党政治的迷思:从九七宪改的正当运作论我国宪政体制下政党的定位、发展及其危机[J].台大法学论丛,第27卷第2期,1998(1)
    [51]曹沛霖主编.西方政治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2]曹俊汉.塑造国民党为公共政策政党刍议[C],政党政治与民主宪政学术研讨会论文,1991年3月29-30日。台北:民主基金会主办
    [53]曹一成.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必成的保证[A].中国之前途:三民主义统一中国[M]第三分册.台北:正统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
    [54]常燕生、辛旗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
    [55]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6]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7]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
    [58]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M].台北:允晨,1987
    [59]陈阳德.台湾地方民选领导人物的变动[M].台北,四季图书公司,1981
    [60]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1]陈毓钧.我们是谁?台湾是什么?台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2]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3]杜立夫.台湾地区“宪政改革”的政治功能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台湾法研究,2007(3)
    [64]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5]戈胜.“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J].台湾研究,1996(1)
    [66]葛永光.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M].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1996
    [67]龚宜君著.“外来政权”与本土社会:改造后国民党政权社会基础的形成(1950-1969)[M].台北:稻香出版社,1998
    [68]桂宏诚.马扮折冲者:府院党沟通模式成形[J],国策会内政(评)097-064号,2008,7(17)
    [69]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0]国立编印馆主编,汤承业著.李总统 经国先生对三民主义之阐述与实践[M].台北:中正书局印行,1987
    [71]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2]郭定平.美国政党体制的衰落与改革[J].见:黄颂杰主编.光华文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30周年论文精选(政治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27-437
    [73]郭定平,周建勇.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国家自主性[A].见:戴晓芙,郭定平主编..东亚发展模式与区域合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6-190
    [74]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75]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连战大陆性纪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6]何春超、张志、张季良编著.国际关系史纲(1917-1985).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77]洪陆训.军事政治学:文武关系理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78]胡为雄.关于汉译中的“意识形态”一词[N].学习时报,2008,10(13):5
    [79]黄德福.民主进步党与台湾地区民主化[M].台北:时英出版社,1992
    [80]黄德福.竞争或合作?年代选举中“在野联盟”可能关系之分析[A].苏文钦主编.政党重组:台湾民主政治的再出发?[M].台北:新台湾人文教基金会,2001
    [81]黄俊杰.土地改革及其对台湾农村与农民的冲击[J].历史月刊,第23期,台北:1989(12)
    [82]黄修荣.国共关系70年纪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83]黄炎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政党政治[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
    [84]黄昭元.台湾的民主转型与政党规范:政党的民主化或国家化[A].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85]蒋一安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论文集[M].台北:实践出版社,1984
    [86]蒋中正.革命复国的前途[J].张其昀主编.蒋总统集第二册[M].三版,台北: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辑委员会,1968
    [87]金泓凡、董玉洪、林冈著.台湾的政治转型:从蒋经国体制到李登辉体制[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8]雷飞龙.政党与政党制度之研究[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2
    [89]雷竞璇.选举制度概论[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5
    [90]黎家维.我国国会同意权行使之研究[J].国策研究,宪政(研)095-003号,2006(2):20
    [91]李敖.国民党研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
    [92]李炳南、蓝莉涵.台湾“宪改”内容的回顾(1990-)[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8月:1-12
    [93]李达编著.台湾地方派系[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7
    [94]李丁讚.日常事件与媒体论述--两岸关系为例[A].见:徐正光、萧新煌.台湾的国家与社会[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
    [95]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6]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7]李路曲.当代西方政党的类型和形态评述[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3)
    [98]李路曲.导致欧美政党权力结构变迁的因素及相关争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3)
    [99]李琪.行政三联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0]李晓.东亚模式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01]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出版,1987
    [102]列宁.列宁全集[M].中译本第2版第4卷,1974
    [103]林佳龙.解释台湾的民主化:政体类型与菁英的策略选择[A].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104]林佳龙、邱则奇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105]林劲.评李登辉的“台湾生命共同体”(J).台湾研究集刊,1995,3-4
    [106]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7]林晓芳.浅析50多年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多元化走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08]林浊水、梁文杰.台湾政党转型与民众统独意向的变迁[J].中国大陆研究42,1999,6:59-77
    [109]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110]刘相平.2008台湾“大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蠡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111]刘以城.民初国父两次改组国民党之意义评析[M].台北:幼师文化实业公司印行,1985
    [112]罗荣渠主编.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4]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115]吕亚力.政治学[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85
    [116]茅家琦、徐梁伯、严安林等著.中国国民党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
    [117]南方朔.国家、资本、人民--八零年代台湾的社会力量[A].见:许津桥、蔡诗萍编.1986年台湾年度评论[M].台北,圆神,1987
    [118]彭怀恩.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M].台北:风云出版社,2000
    [119]秦孝仪.革命民主政党的本质与时义初诠[M].近代中国.1986(55)
    [120]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21]任晓.从韩国道路看“东亚发展模式”的特征[J],韩国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22]仁一雄.东亚政治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集中央全会资料(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24]沈宗瑞.国家与社会:中华民国的经验分析[M].台北:韦伯文化出版社,2001
    [125]施敏辉.台湾意识论战选集[M].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
    [126]施威全.地方派系[M],台北市:扬智文化,1996
    [128]施雪华.政党政治[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3
    [129]石之瑜.台独与道德:国家?人格?自由?[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
    [130]石之瑜.台湾不治:弃出绝地待重生[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
    [131]世界银行.东亚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32]世界银行.东亚的复苏与超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3]苏进强.列宁式政权民主化过程中的军政关系[A].见:林佳龙、邱泽齐主编.两岸党国体制与民主发展[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134]苏进强.退辅会的角色功能与预算[A].见:台海安全与国防改革[M].台北:台北业强出版社,1995
    [135]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6]孙云.台湾政治转型后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137]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8]孙中山.在神户国民党交通部欢迎会的演说[A].见:孙中山全集[M].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9]孙中山.党员要人格高尚并注重宣传才能得人心:在广州周年刚过国民党大会上的演说(1923年10月15日)[A].见:黄彦编.孙文选集[M].下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40]田泓茂著,李晴晖等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M].台北:诗报出版社,1989
    [141]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42]王甫昌著.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象[M].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143]王金寿.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东为例[J].台湾社会学.2004.6(7):177-207
    [144]王金寿.重返凤芒县:国民党选举机器的成功与失败[J].台湾政治学刊,2004,8(1):99-146
    [145]王金寿.国民党候选人买票机器的建立与运作:1993年风芒县长选举的个案研究[J].台湾政治学刊,1997(2):3-62
    [146]王金寿.侍从主义的困境:台湾1993年伺从主义的选举动员[J].Carolina paper,No 1,Spring 2001
    [147]王良卿.三民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关系研究(1938-1949)[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8
    [148]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9]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50]王业立.宅男总统难为:修宪权责相符[J].国策会内政(评)097-059号,2008-7-17
    [151]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152]王瑜.捷克众议院中的议会党团[N].学习时报.2008,6(9):5
    [153]王瑜.英国下院中的议会党团[N].学习时报.2008,3(31):5
    [154]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J],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
    [155]王震寰.台湾的政治学转型与反对运动[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春季号,2(1):71-116
    [155]王震寰.反对者的可能性:高雄县的地方政治[A].见:王震寰著.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156]魏镛.转型中的台湾政党政治:兼论政党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J].研考双月刊21卷第1期,1992,2
    [157]吴国庆.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58]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菁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菁英的历史形成[A].见:台湾光复初期历史[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
    [159]吴文程.中华民国政治精英结构的转型:技术官僚与政治民主化[C].中国的民生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民主基金会主办,1990
    [160]夏珍.日落国民党[M].台北:天下文化.2000
    [161]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其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5,第9卷第2期
    [162]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M].台北:正中书局,1986
    [163]许嘉猷.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J],台湾研究基金会编.垄断与剥削,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
    [164]杨锦麟.国民党的蜕变与马英九的未来[J].南风窗.2005,8(上)
    [165]姚礼明.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台湾政治体制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166]尤素福著.王世华,刘春江,汪秋明译.全球变革与东亚政策倡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66]余克礼.关于海峡两岸政治谈判问题的评论与思考[J].台湾研究.1996(3)
    [167]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8]俞正梁、颜声毅、汪鸿祥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1945-1978)[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169]张瑛.蒋介石“清党”内幕[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
    [170]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一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
    [171]张文生.1998年台湾“三合一”选举评析[J].台湾研究集刊.1999(1)
    [172]张益弘.三民主义志考证与补遗[M].台北:恬然书舍,1995
    [173]张友骅.李登辉军权革命[M].台北:新高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174]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与地方建设的展望[M].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8
    [175]郑晓时.政体与军队:台湾文武关系(1950-1987)的一个分析框架[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1992,5(1)
    [176]中央日报编印.统一中国之路[M].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84
    [177]周淑珍.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78]周阳山.宪政体制与政党体系的互动关系[C].国民党北知青当部主办.1990年代国民党的挑战与回应.1990,6
    [179]周育仁、杨日青、胡祖庆、彭锦鹏.立法院乱象之根源及因应策略[J].国策研究会,政(研)090-037号,2001,6,22
    [180]周建勇.东亚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的调整[J].日本研究集林.2007(上)
    [181]周建勇.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政府干预的反思[J].珠江经济.2006(11)
    [182]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出自台湾研究基金会编.垄断与剥削[C],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
    [183]朱云汉.从党国体制到支配性一党体制: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A].陈明通、郑永年合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184]朱云汉..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J].21世纪杂志,2001,6(65)
    [185]蔡东杰.民主化进程:台湾与墨西哥发展经验之比较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所,1999
    [186]陈宏铭.台湾宪政体制的变迁-结构制约与路径依赖下的选择[D].台北:东吴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187]陈庐一.两岸关系分析:兼谈国民党的破冰之旅[D].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6
    [188]陈启民.国民党对外省族群的统计分析[D].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189]陈晓慧.自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国民党改造之研究(1950-1952)[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所,2000
    [190]高宝华.台湾立委选举与立法运作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系,2004
    [191]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D].台北:台湾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192]黄豪圣.台湾政党转型现象之研究:从新制度论角度分析[D].台北:私立东海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193]黄佳模.社会变迁下政党角色之调适:中国国民党决策体系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194]黄麓香.国会政党的组织诱因与立法团结:以第二届立委为例的探讨[D].台北:东吴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1999
    [195]黄源谋.中国国民党之转型: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196]黄昭展.台湾选举制度与团结联盟[D].台北;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高阶公共 政策在职班硕士论文,2005
    [197]柯莹铃.中国国民党政党转型之研究:2000-2004年[D].台北:东吴大学政治学系硕士论文,2004
    [198]梁钦尧.政治发展与政党转型:中国国民党民主化之研究[D].台北: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199]刘国深.“政治革新”以来的政治变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系,2005
    [200]刘华宗.族群冲突与政治整合:比利时与台湾之比较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系,2005
    [201]马东亮.政党国家财政补助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政治学系,2008年
    [202]倪炎元.南韩与台湾威权政体转型之比较研究[D].台北:政大政治所,1993年
    [203]任育德.向下扎根: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地方政治的发展:1949-1960[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5
    [204]苏子乔.我国宪政体制的变迁轨迹(1991-2006)-历史制度的分析[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系,2007
    [205]王良卿.动荡中的改革:中国国民党从“革新”走向“改造”:1945-1950[D].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2003
    [206]徐菁忆.中国国民党政党内造化之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207]张佑宗.文化变迁与民主巩固:台湾、墨西哥民主化的经验比较[D].台北:政治大学政治所,2000
    [208]张正莉.国民党威权统治型态的转型:1986-1992年[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209]赵景刚.台湾军政关系研究[D].博士论文初稿,上海: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1]Amsden Alice H.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see Peter B.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heda Skocpol.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Bovler,Sean and Farrell,David(eds.),Electoral Strategies and Political Marketing,Basinstoke,1992
    [3]Bulter David and Ranny Austin,Electioneering: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Oxford,1992
    [4]Bum Suk Kim,Divergent paths of Democratizations: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 Korea[D]USA:Indiana University,February 2001
    [5]Chen Lu-huei and The-fu Huang,KMT after the Defeat:Surviving or Reviving,se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under One-Party Hegemony,organized by the East-West Centre,University of Hawaii,Honolulu,Hawaii,March 8-9,2002
    [6]Cheng Tun-Jen(郑敦仁).1989,"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World Politics,41,4,pp.471-499.
    [7]Chin-Shou Wang,The Dilemmas of Clientelism:Electoral Mobilization of Clientelism in Taiwan,1993,in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Carolina Paper No 1,Spring 2001,Universit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8]Chou Yang sun,and Andrew J.Nathan,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Asian Survey,
    Vol.27,No.3, 1987
    
    [9] Cox, Gary W. and Mathew D. McCubbins. 1994. "Bonding, Structure, and the Stabi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House."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19: 215-
    
    [10] Dafydd, Fell, Party politics in Taiwan :Party Change and the Democratic Evolution of Taiwan, 1991-2004. London; Routledge, 2005
    
    [11] Dickson Bruce J.,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 Dickson, Bruce J. 1993 "The Lessons of Defeat: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on Taiwan, 1952-52" China Quarterly 133:56-84
    
    [13] Doh Chull Shin, O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World politics, October 1994
    
    [14] Donald Share and Scott Mainwaring, Transition through Transaction, in Wayne Selcher, ed.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Brazil, bounlder: Westview Press, 1986
    
    [15] Duverger, Maurice,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 Methuen Press, 1954
    
    [16] Duverger Maurice,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in European Journal of Mikael Mattlin, Party Opportunism among Local Politicians after Taiwan's Power Transition, in East Asia, Spring, Vol.23, No. 1, 2006
    
    [17] Epstein, Leon D, Political Partie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1967.
    
    [18]Epstein, Leon D. (1980) "The Decline of the Party in American Election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2:21-41
    
    [19] Evans, Peter B.、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Br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 Finer S. E., the Decline of Party? In Vernon Bogdanor (eds.) Parties and Democracy in Britain and America, New York: Praeger, 1984
    
    [21] Giuseppe Di Palma, To Craft Democracies: An Essay on Democratic Transiti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22] Thomas Gold.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Sharpe, 1986
    
    [23] Harmel, Robert and Janda, Kenneth, 1994,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arty Goals and Party Change" ,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6(3),pp.259-287
    
    [24] —— Partie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New York: Longman. 1982.
    
    [25] .Hood Steven J, The Kuomintang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Boulder: West view Press, 1997
    
    [26] .Hood Steven J,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The Rise of Kuomintang Faction, see Asian Survey, Vol. 36, No. 5(May 1996) pp. 468-482
    
    [27] Huang The-fu and Chen Lu-huei, KMT After the Defeat: Surviving or Reviving, se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Under One-Party Hegemony, organized by he East-West Centre, 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Hawaii, March 8-9,2002
    
    [28] Hung-Mao Tien, Transformation of an Authoritarian Party State: Taiwan'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Yun-Jen Cheng et. al.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nlder $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2).
    
    [29] Huntington Samuel P,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One-Parry Systems, in Samuel P.Huntington and Clement H. Moore, eds. ,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ies, N. Y: Basic books, 1970
    
    [30] Samuel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Norma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31] Ingrid Van Biezen, The Place of Parties in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West European Politics, Vol.26. No. 3, July 2003
    
    [32] James W. Ceaser, Presidential Selec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ess, 1979
    
    [33] Janda Kenneth, Political Parties: A Cross-National Survey,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34] Jean Blondel& Maurizio Colta, Party and Gvernment: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Supporting Parties in Liberal Democracies,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35]John Fuh-Sheng Hsieh(谢复生), Whither the Kuomintang? See Assessing the Lee Teng-hui Legacy in Taiwan's Politic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external relations, Chao, Linda; Bruce
    
    [36] J. Dickson and Chien-min Chao, editors, Armonk, N.Y. :M.E. Sharpe,c2002. pp11-129
    
    [37] Joseph A. Schlesinger, On the Theory of Party Organization, see Richard S. Katz and William J. Crotty, Handbook of Party Politics, London: SAGE, 2006
    
    [38] Kanishka Jayasuriya, Political Economy of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 see ASIAN PERSEPECT1VE, Vol. 18, No2, Fall-Winter 1994
    
    [39] Katrina Burgess & Steven Levitsky, Explaining Populist Party Adaptation in Latin America:Enviro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Party Change in Argentina, Mexico, Peru and Venezuela, se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6 No. 8, October 2003, 881-911
    
    [40] Katz Richard. S., Party Government: A Rationalistic Conception, in F. G. Castles and R.Wildenmann, eds, Visions and Realities of Party Government, Berlin: De Gruyter, p.42 and Foil,1986
    
    [41] Katz Richard. S. et al., The Membership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European Democracies,1960-1990, see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2(3):329-45, 1992
    
    [42] Katz. Richard. S.. and R. Kolodny, how parties organiz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7
    
    [43] —— and Mair Peter, the Evolu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Europe: The Three Facts of Party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Review of Politics, Vol. 14. Winter, 1993
    
    [44] ——and Mair Peter, eds. 'Party Organization as an Empty Vessel: Parties in American Politics' How Parties Organiz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Party Organization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London: Sage. 1994
    
    [45] ——and Mair Peter, Change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 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 Vol. 1 No. 1, 1995
    
    [46] Kirchheimer Ot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in Joseph Lapalombara and Myron Werner, eds.,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47] Koole Ruud, " Cadre, Catch-all or Cartel? A Comment on the Notion of the Cartel Party",Party Politics, Vol. 2 No 4, 1996
    
    [48] Krouwel, Andre, Party Models, see Richard S. Katz and William J. Crotty, Handbook of Party Politics, London: SAGE, 2006
    
    [49] Larry Diamond, Consolidating Democracy in the Americans, ANNALS, AAPSS, 550,March 1997
    
    [50] Lawson and Merkel, when Linkage fail, in Kay Lawson and Peter H. Merke (eds.) When Party Fail, Princeton, NJ:
    
    [51 ] Lipset and Rokkan, Cleavage Structure,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in Lipset and Rokkan, eds.,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7
    
    [52] Lijhpart, Arend, 1992, "Democratization and Constitutional Choice in Czecho-Slovakia, Hungary and Poland, 1981-1991,"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Vol. 4, No. 2, pp.207-233
    
    [53]Linz Juan J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Reading Mass: Addison WEDSLETYY
    
    [54]——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55] ——and Arturo Valenzuela,"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Baltimore: Jo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56] ——"The Perils of Presidential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 (Winter), pp.51-69,1990
    
    [57]——"Presidential and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 in Juan J.[58] Linz and Arturo Valenzuela (eds.),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p.3-74, 1994
    
    [59] Loevensteina, Karl,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60] Macridis Roy C. Modern Political Regimes: Patterns and Institutions, Boston: Little Brown, 1986
    
    [61 ]Mair Peter, Party System Change: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 Clarendon Press: London,1997
    
    [62] Mark J. Gasiorowski and Imothy J. Power,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Evidence from the Third World". Comparative Politics Studies, 31(6): 740—771,1998
    
    [63] Mattew Soberg Shugard and John M. Carey,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64] MInghsho Ho, The Rise and Fall of Leninist Control in Taiwan's Industry, see The China Quarterly, March, 2007, pp.162-179
    
    [65] O'Donnell Guillermo etc.,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0
    
    [66] ——and J. Samuel Valenzuela (eds.),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67] ——and Philippe Schimitter,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isity Press, 1986
    
    [68]——、 Philippe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Prospects for Democrac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69] Ostrogorski, M Y, Democrac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London:Macmillan, 1902
    
    [70] Panebianco, Angelo, Political Parties: organization and pow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71] Perlmutter, Amos,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Times: in Professionals, Praetorian and Revolutionary Soldie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72]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Theda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73] Przeworski Adma,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Guillermo
    
    [74] O'Donnell, Philippe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75] ——and Fernando Limongi,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Facts, World Politics, 49(2):155—183, 1997
    
    [76] ——and Mike, Alvarez, Parliamentarianism and Presidentialism: which works? Which lasts? ubin, june27-30, 1994
    
    [77] Ranny, Austin,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5thed., NJ: Prentice Hall,1990
    
    [78] Sartori, Giovann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 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79] ——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80] Scott P. Mainwaring Rethinking Party Systems i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the one of Brazi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1] Shu-Heng Chen, Taiwan's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1990s: An Overview, see Bruce J. Dickson&Chien-min,Chao: Assessing Lee Ting-hui Legacy in Taiwan's Politics: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External Relations, M. E. Sharp inc, 2002
    
    [82] Shugart Matthew Soberg and John M. Carey,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ma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83] Selle Per and Svasand Lars, Membership in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blems of Decline of Parti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3:459-77, 1991
    
    [84] Stepan Alfred, Rethinking Military Politics: Brazil and the Southern Con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85]——and Cindy Skach,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Parliamentarism Versus presidentialism", world politics, Oct. 1993
    
    [86] Steve Tsang, Hung-mao Tien,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hina,Macmillan Press, in association St. Antony'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7] Strom, Kaare, 1990. "A Behavioral Theory of Competitive Political Par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 565-598.
    
    [88] Tan Alexander C,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Kuomintang Party in Taiwan, see Democratization, Vol. 9, No, 3, autumn 2002
    
    [89]——Membership,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arty membership size, Athenaeum Press, Ltd., 2000
    
    [90] ——Party Change and Party Membership Decline, Party Politics, Vol. 3. No. 3,1997
    
    [91] Tong-yi Huang, Elite Transform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D] ,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1998
    
    [92] Valenzuela, Samuel J.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Post-Transitional Settings: Notion, Process,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In Scott Mainwaring, 1992
    
    [93] Wang Tai-j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Political Economy since the mid-1980's:from Authoritarian to Quasi-democratic State [D] US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01
    
    [94] Whitehead Laurence, Democratization, Theory and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5]--Taiwan's democratizat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ee Steve Tsang etc.,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Implications for China,Macmillan Press,in association St.Antony's Colle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96]Winckler Edwin A,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Source:The China Quarterly,No.99,Sep.1984
    [97]--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no.99,481-499."Taiwan politics in the 1990's: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Papar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on Democrat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Held by 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and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Harvard University,January 9-11,1989,Taipei
    [98]Wolintez,Steven B.,"Beyond the atch-all party: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arties and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mtemporary democracies ",in R.Gunther,J.Montero and J.Linz(eds.),Political Parties,Old Concepts and New Challeng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36-165,2002
    [99]Wu Nai-teh(吴乃德),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D]USA:Chicago University,1987.
    [100]Yu,Hsiao-yun,Political Par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state Democratization:the Case of the Kuomintang(KMT) in Taiwan(China)[D]US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7
    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EB]
    马英九官方网站:http:www.ma19.net/client/a01.html[EB]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EB]
    亚洲开发银行:http://www.adb.org/Countries/Highlights/TAP.asp[EB]
    行政院主计处:http://www.dgbas.gov.tw/[EB]
    Hi net新闻网:http://times.hinet.net/[EB]
    TOM 网:http://news.tom.com[EB]
    北方网:http://news.enorth.com.cn/[EB]
    凤凰资讯网http://news.ifeng.com[EB]
    华夏经纬:http://www.huaxia.com/[EB]
    中国国民党全球资讯网:http://www.kmt.org.tw/[EB]
    中国评论新闻网: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EB]
    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EB]
    中国新闻网:http://news.china.com[EB]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