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时期的爱情故事:从晚清小说到“五四”新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民初正值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型时期,伴随着中西方碰撞而来的家国危机与伦理价值危机是这一转型的内在根源。如何理解和应对各种危机,如何在挫折和断裂中重建自身与历史的关系,种种问题都指向了“建国”与“立人”:亦即构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并生成一种与之相配套的现代主体。文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积极参与和构建了对现代国家和主体的想象,还折射出了这一过程中的曲折和难题。
     本论文尝试从爱情故事的角度介入以上问题,这是因为,“爱情”从来就不是普遍的、非历史化的,而是应该被视为一种携带着大量文化、社会信息的“话语”构建,放置在特定的历史关系和社会问题中加以考察。清末民初的爱情故事折射出个体在遭遇家国危机与价值危机时的焦虑和迷茫,与此同时,正是在应对危机的艰难探索与自我否定之中,生成了伦理自觉、情感独立的主体意识,为传统中国的现代转型奠定了基础。
     本论文分四章:第一章讨论清末“狭邪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在口岸资本主义的催生下,租界欢场发展出了一种要求“私密”、“自由”、具备一定“内在深度”的个体与情欲关系。表面上看,它初步呈现出“现代爱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然而,通过对《海上花列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现代”受制于半殖民租界的特殊格局,建立在传统伦理价值崩溃的废墟之上。在租界这一由金钱逻辑和商业利益主导的“自由”空间里,自私自利的个体并不能够自发地发展出任何公共实践与公共意识的基础。
     第二章讨论晚清“新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甲午以后梁启超基于国家主义的民权观念,呼吁通过“中西道德”与“政学理论”共同催生出“新民”,并寄希望利用“新小说”的情感动员能力召唤出个体的国民意识与公共实践。因此,大部分“写情小说”的基本模式是以“私情”化“公情”,但这一“动员”的过程因为缺乏内在意识的参与而空洞生硬,与此同时,要求现代国民意识的“公德”、与恢复儒家道德的“私德”之间也有难以调和的冲突。尽管吴趼人的小说《恨海》成功地重新激活、想象出一种情感充沛的儒家式主体,但它同时也吊诡地呈现出依靠道德修身并无法完成中国的现代转型。
     第三章讨论清末民初市民文学中的爱情故事。西化风潮与继续深化的家国危机激发出朝野上下的复古主义、本土主义思潮,这一时期的爱情故事重新激活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抒情-言志传统,同时也融入了市民阶层关于“情理”的日常经验。通过分析徐枕亚的《玉梨魂》中不断回旋着的一个“内-外”结构,我将揭示出现代“公共政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的雏形已经呼之欲出,并积极召唤着个体的参与。但是,市民阶层仍然被束缚在内外有别的传统家庭结构之中,无法重建公与私、内在与外在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构成了个体情感与行动上的两难,并最终耽于抒情与消极。
     第四章讨论“五四”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五四”并不是出于“西化”或者普遍主义的理由引入一种西方式的现代主体,而是基于对民国政治危机的深刻理解与釜底抽薪的应对,提出“伦理革命”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基于自觉、平等、自由原则的现代爱情理念。但是,从传统伦理关系中解放出来的个体在与既有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挫败与隔阂。以都市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为代表的现代主体能否完成中国现代转型的目标,茅盾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的早期小说中对情欲与革命的探讨,可以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
At the turn of20Century China was undergo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ncient China to a modern nation-state during which China faced serious crisis both nationally and ethically. How to understand the crisis and how to respond, how China can reestablish itself are the biggest question upon that time.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strived to build a modern nation-state and created modern subject that is able to serve the needs of country. In this course, literature played vital role.
     My thesis will research several important love stories at that period, and during my research I will make a intertextuality read between literature texts and social texts. My method is applicable because love is not a things tha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history, rather it is indeed a historical thing.Only if we put love and love stories in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we would not get a proper understanding. The love stories at the transition period not only represented the course how the modern nation-state and modern subject are imagined and created, but also all those twists and turns during this course.
     My thesis consists of4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will focus on the Qing in Courtesan Novel between1895. My point is the novel Flowers of Shanghai cannot be understood properly if we do not take the condition of treaty port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novel, we can see the elements that can be called as modern psychology and modern love, however all these modern things are restricted by the treaty port. In the absence of value, the selfish treaty port love relation is not able to sustain the needs of public practice.
     Chapter2deals with the Qing in the New Novel. Liang Qichao urges for the birth and imagination the New Man and h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novel. Therefore most New novel combines private emotions with public emotions, however abruptly. At the same time contractions exist between modern merit of new citizen and the confusion design of man. Although Wu Jianren creates a confusion Subject with emotions and justice, however this kind of subject are not able to save the problematic world.
     Chapter3talks about Petty Bourgeoisie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Republic. I set the discussion of novel after the research of the restoring trend in the early Republic. In my opinion the so called restoring trend is in some way a rea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the Republic. In the The Jade Pear, I find a continuous Outer-inside structure, which I will argue is the sigh of modern public sphere and modern private sphere. The times needs the practice of citizens how the city citizen are not able to answer the need because they are restricted by daily life and are not dare to break with the tradition.
     Chapter4will focus on the idea of modern love erected by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idea of modern love is not put forward for no reason, but an answer to the crisis of Republic. However the liberated people need to develop the relation with many the others where the idea of May4th encounter its own restriction. I will discuss the novels written by Mao Dun. I will argue Mao Dun's novel is the best example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the liberated May4th young people.
引文
1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入《幽暗意识和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2 张灏先生认为,这些新的问题包括“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未来的国家与社会的形式,革命与改革的途径,新时代的人格典型”等等,参见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140页。
    3 参见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147-152页
    4 “感觉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概念来自于雷蒙德·威廉斯,指的是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共有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所有的文化都具有这种独特的生活感受,“这种感觉结构就是一个时期的文化”。详细参见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132页。
    5 在福柯看来,“知识-权力”的产生、作用及其深层框架在历史的特定时期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延续的“结构性的知识形态”,这即是他所谓的“认识型”(episteme),这类似于认识论领域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参见: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页。倘若我们结合这一理论,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清末民初的转型实际上覆盖了整个社会的话语系列(discourse series),并不只局限于知识分子“可见”的论述,还从根本上重构了个体的意识、精神、情感以及认知结构。
    1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第32页。与此同时,福柯还指出,权力对话语的操纵方式并不总是单向的命令,话语也并不总是正面地服务于、屈服于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有可能是权力的阻碍,或者构成了“相反的战略的出发点”。
    2 参见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0页-67页、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序言
    2 需要注意的是,“纯文学”的提出本身即是一种政治行为,矛头所指是一种体制化的文学。如贺桂梅所指出的,在八十年代的语境里,这一不言自明的、狭义的“政治”,“乃是由‘阶级斗争’、‘帝国主义’、‘革命’等‘旧概念’所建构的文学与历史叙述。‘政治’这一定性首先是一种价值判断,它被理解为一种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知识与权力制度”,参见:贺桂梅:《“20世纪中国文学”论与现代文学学科体制》,《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3期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2 北京大学李杨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对王德威教授的晚清论述进行了充分而恰切的讨论。我在这里的讨论,得益于李杨教授的论述,李杨教授的论述可参见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43-159页。
    3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1 周蕾对鸳鸯蝴蝶派的阅读,最为出彩之处在于“不把鸳蝶派文学阅读成只是记录了20世纪之交发生在中国的变化”,而是把这类文学中的“都会主义”、“文化生产机制”、“对于西方态度模棱两可的保守主义”,看成是一种“表达”,而不仅仅是“反映现实”:参见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 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第81页。
    3 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4 王德威对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研究与他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拒绝将小说中关于“情欲”的书写导入任何既成的结构,他强调的是《海上花列传》“叩问欲望与道德间相辅相成的纽带,这一贞淫不分的纽带才是让许多狭邪小说的人物与作者色授魂与的关键”,也即是说,王德威拒绝给予道德和欲望的清晰界限,也拒绝对小说中的人物予以“贞”或者“淫”的确凿判断,他看重的是人性在“美德与诱惑”之间的普遍辩证。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05页。王德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阐释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写作:“诚如张爱玲所言,到了她身处的时代,(海上花列传)所凸显的妓院,已不再是20世纪中国浪漫想象的重要主题,然而该消失唤起的欲望分类系统却幸存下来,成为沪上生活得情感索引。在日本入侵、共产革命的历史缝隙中,张爱玲成为40年代海派小说时尚的最佳诠释者,绝非偶然。”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13页
    5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05页。
    1 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第54-55页。
    2 陈思和教授对这一点看得较为透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权力叙事长期遮蔽了通俗文学、旧体文学、沦陷区文学、潜在写作等等,明明是为政治服务的权利叙事在操控文学史写作,阻碍了对文学史丰富性和真实性的认识,但从表面上看,却要把这个责任推到‘五四’新文学的头上,似乎是为了维护新文学传统,才不承认通俗文学的地位”。参见陈思和:《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文艺争鸣》2009年07期。
    3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见《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00-226页。
    4 参见周作人:《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以及张旭东对这一文本的解读《现代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作为激进诠释学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见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此处可参见刘禾的讨论,见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三联出版社,2008年。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24页。
    2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25页。
    3 罗岗:《人民至上:从“人民当家作主”到“社会共同富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470页。
    2 阿伦特甚至认为唯有后者才是真正的自由,“没有自由,我们所说的政治生活将是没有意义的,政治存在的理由是自由,它的经验领域是行动”,在她看来自由只存在于行动和言说的层面,不存在于哲学的世界里。阿伦特:《什么是自由》,田立年译,见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370页。
    3 安德森所说的“想象的共同体”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共同”的阅读实践对于创造一个民族国家的“共同感”的重要性。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参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王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 参见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见《哲学与政治》,陈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6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523页。
    1 钱穆:《晚学盲言》(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1036页。
    2 钱穆:《晚学盲言》(下),第645页。
    1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卷3),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837页。
    1 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2006年,第440页。
    2 汉学家葛瑞汉(Angus Graham)在其著作中认为“情”字所包含的“情感”含义是汉以后才出现的,参见:Angus Charles Graham, Appendix:the meaning of ch'ing, in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 p59-66。与之相似,汉森(Chad Hansen)也认为“情”的本义是指一切实在发出的信息(reality-inputs),其范围广于人的情感状态,在早期儒家经典中不具备善、恶的属性,是随着佛教的传入,才有了“情欲”中所包含的“感情”的意思,参见Chad Hansen, Qing in pre-buddhist Chinese thought, in Joel Marks and Roger T. Ames(ed.), Emotions in Asian thought,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181-212以上两位的说法遭到了杜维明、余国藩、徐冰等学者的批评,参见:杜维明、曾明珠《儒家与自由主义——和杜维明教授的对话》收入《儒家与自由主义》,三联出版社,2001年,29-30页。余国藩:《释情》收入《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北京,2005年。徐冰:《中国本土思想中的情感与真实——对葛瑞汉和汉森的回应》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这即是为什么岛田虔次不断地强调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或者说中国思想的极限,“超越阳明心学,儒家思想在本质上就已经不再是儒家思想了”,因而他主张在通过考察晚明和阳明心学来把握儒家思想的极限状态。参见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页。
    4 钱穆:《晚学盲言》(下),第648页。
    1 参见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1 参见韩南:《近代中国白话小说》尹慧珉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3页。
    2 佚名:《平山冷燕》,冯伟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页
    1 阳明“心学,”的基本观念起于对“理学”的纠正,发展至明末的泰州学派,对名教的反叛之激烈,几乎已经到达儒学思想的“边界”,因此余英时先生就认为这是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面临的“第三次困境”:“由于泰州学派的风行一时,遂有‘三教合一’运动的兴起,李卓吾承王阳明之说而更进一步,公开宣称‘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次运动虽未如魏、晋时代明标‘反名教’之名,但实际也相去不远,所以才引起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大声疾呼”。但是,余英时同时又指出这一困境仍然只停留在儒家思想内部,“没有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大格局。儒学在经过一番自我调整之后,仍能脱出困境,恢复活力”。参见: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1 Bryan S. Turner,Turner Body and Society,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1996,p103-125
    1 对这一过程的详细论述可参见白吉尔:《上海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9-71页。
    2 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见《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3 白吉尔:《上海史》,第35页。
    1 王韬:《红豆蔻薄幸诗下》,见王韬:《淞滨琐话》,齐鲁书社,2004年,第210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64页。
    4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352页
    1 王颖认为,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才子佳人小说在清初形成一个流派,但与此同时创作上的模式化倾向也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具体论述可参见王颖:《才子佳人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页。
    2 见蔡毅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第2404页。
    3 《红楼梦》开篇便借石头之口说:“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又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两人姓名,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问拨乱,亦如剧中小丑然。且鬓碑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见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页。
    4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结尾处有简略的讨论。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71页。
    1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见《鲁迅全集》第四卷,第234页。
    2 魏秀仁:《花月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 俞达:《青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见曹伯言编《胡适书话》,1998年,第217-221页。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72页。
    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75页。
    5 张爱玲:《(国语海上花列传)译后记》,见韩邦庆著,张爱玲译《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38页。
    1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第230-236页。
    2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3 余英时先生指出,《红楼梦》中有“乌托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前一个世界是大观园,它是理想世界、虚幻世界,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后一个世界是“肮脏和堕落的现实世界”,同时,“《红楼梦》中干净的理想世界是建筑在最肮脏的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见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收入同名文集《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1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花列传》出版后不久就被时人猜测是“谤书”,有心人将书中几位重要角色与当时上海摊上异常活跃的绅商一一对应,比如黎篆鸿这一角色就被认为影射了红顶商人胡雪岩,而此人正是小说中众人巴结的对象,书中曾借李鹤汀之口说到其排场之大,“要做起生意来,那时叫发晕带中邪!几千万做着看,可有点谱子!”(141页),由此可见韩邦庆或多或少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中“史”的传统。
    2 白吉尔:《上海史》,第66-67页。
    1 成伯清:《齐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2-91页。
    1 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8页。
    2 贺萧:《危险的愉悦》,第10-21页。
    1 在这一点的讨论上,我受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罗萌博士的启发,她在她的硕士论文中详细讨论了李漱芳身上所体现的现代性创伤体验。具体可参见罗萌:《重读<海上花列传>:空间、叙事与现实主义》,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1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重印亚东本<海上花列传>》,海南出版社,1997年。
    1 与原著六十四回相比,张译国语版只有六十回。可参见柳岳梅:《对照记:张爱玲关于(海上花列传)的释读》,《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
    2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3 王晓珏:《租界、青楼与“现代性”症候——阅读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见陈平原主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叶凯蒂(Catherine Vance Yeh):Shanghai love: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1850-191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6
    2 《青楼梦》中就用大观园中的人物为妓女排行命名,并且早在王韬的《淞滨琐话》中就开始将《红楼梦》中的“薄命司”与青楼“花榜”比附对应。见王韬:《淞滨琐话》,齐鲁书社,2004年。
    1 参见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第36页。
    1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114页。
    2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五,9页。
    3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11页。
    4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时务报》,第2册。
    5 孟悦对这一问题做了极为精彩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具体可参见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五章。
    1 郭嵩焘:《丁冠西(中西闻见录选编)序》,《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第68页。
    2 张永春:《黄遵宪与“西学墨源”论》,《江汉论坛》2009年07期。
    3 严复:《严复集》,第一册,王拭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1页。
    1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年,274页。
    2 严复:《论世变之亟》,第2页。
    3 严复:《论世变之亟》。
    4 严复:《原强》见《严复集》第一册,第13页。
    5 需简要提及的是,严复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外来文明的感情是复杂而矛盾的,在赞扬西方,主张学习西方的同时,他们并不愿意放弃谴责西方,努力维系自我历史的尊严。因此,尽管中国在竞技场上已经大败涂地,但他们仍然强调抹杀这场比赛的“不义”性质,在主张自我进化的同时,严复不愿意臣服于“霸 道”的力的逻辑,在《论世变之亟》中,他谴责道:“方西人之初来也,持不义害人之物而与我构难,此不独有识所同疾,即彼都人士亦至今引为大诟者也。且中国蒙累朝列圣之麻,幅员之广远,文治之休明,度越前古。游其宇者,自以谓横目冒形之伦,莫我贵也。乃一旦有数万里外之荒服岛夷,鸟言夔面,飘然戾止,叩关求通,所请不得,遂尔突我海疆,虏我官宰,甚而至焚毁宫阙,震惊乘舆。当是之时,所不食其肉而寝其皮者,力不足耳。”参见:《论世变之亟》,第4页。
    1 严复:《原强》,第6页。
    2 严复:《原强》,第13页。
    1 严复:《辟韩》,34页。
    2 严复:《辟韩》,35页。
    3 严复《宪法大义》,《严复集》第2册,240页。
    4 严复:《宪法大义》,256页。
    1 《宪法大义》,257页
    2 康有为曾一度进入清朝最高权力的中心,然而这种依靠皇权来推行的“内变法”的想法多少有些书生意气,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重新分配权力,这势必会触及到各方利益,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集权中央和一套通畅的官僚体系才能顺利推行,晚清腐败、低效的政府和官僚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3 康有为:《教学通义》选自《康有为全集》第二集84页
    4 严复在孔教会举行祭礼的时候发表过一个演讲,其中就用论语里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题,仔细辨析了道德、学问各自不同的来源与接受方式,“道德为物,常主于所当然,而不若学门之常主于所以然。 夫所以然,乃知之事;而所当然,乃由之事。使必先知而后有由,则社会之散而不群久矣!然则所谓可使由,不可使知,民之于道德也已如此”,学问或许可以通过开设学堂等事务活动来获得,但道德的运作方式却并不倚赖以知识性的解释或输入。参见严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选自《严复集》,327页。
    1 参见汪晖:《帝国的自我转化与儒学普遍主义》,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上卷,第二部,第七章。
    2 天理世界观将整个宇宙理解为是一种与人的意志、行为无涉的自然规律,比如程子《遗书》中,“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这赋予了天以道德根源,尽管与以往拟人化的天比起来,它是天人二分的,但是正如沟口雄三所说,“在贯穿天人、环流于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这一点上,这是天人合一的理”,儒家礼乐框架内的所有的政治、道德都蕴含在这个以天为自然的自然规律之中,而这个自然规律是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主体用道德的方式实现天人感应,反过来天又作为这种道德合法性的来源。参见:沟口雄三《论天理观的形成》,《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99页
    3 参见汪晖:《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4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 这里实际上已经显露出“改革”与“传统”的权势对比,唯有将传统改造为能够应对改革的要求时,它才能重新成其为传统
    3 参见陈宝箴等:《奏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载叶德辉:《党迷要录》,卷1,16页。
    4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68页
    5 针对儒家思想与宗教的关系,可以参见杨庆堃的说法,“儒家学说中的某些超自然观点在基本上接受神祗与神灵的存在:阴阳五行说深入儒家思想的主要部分;而祭祀与祖先崇拜在儒家社会支配系统上的重要性——这一切趋使儒家心理容易倾向于崇拜事务(religious matters)。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儒家中的宗教成分使儒家能在像六朝时代与道教、佛教同时并存。它使儒家思想得以做为国家的正统,行使于社会与政治秩序上。因为宗教观念不但作为实现儒家原则与价值的工具,他们也许调和在现实世界与理想儒家世界之间的矛盾之处”,见杨庆堃:《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之间的功能关系》,载杨联升等《中国思想与制度论 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334-335页。其实在科学逐渐成为信仰的近代中国,以建立宗教作为制度化设计不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对此王国维说:“(康氏)以元统天之说,大有泛神论之臭味,其崇拜孔子也颇模仿基督教,其以预言者自居,又居然抱穆罕默德之野心者也,其震人耳目之处,在脱数千年思想之束缚,而易之以西洋已失势力之迷信。此其学问上之事业不得不与其政治上之企图同归于失败者也”。参见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载干春松等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97页。此外,关于儒教还可参见干春松:《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选自《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参见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68页,74-76页
    2 列文森:《儒教中国的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2页,
    3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卷,中华书局,1981,299页
    1 谭嗣同:《仁学.自叙》,《谭嗣同全集》,下卷,290页。
    2 表面上看来,晚清时势最终是革命派压倒维新派胜出,但事实上正是两种不同主张基于同样的现实困境,在彼此呼应共同作用下,迫使最高王权让渡出绝对权力,一步步有了预备立宪和新政,并最终开创出共和政治的新局面。
    3 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梁极尊重严复,称“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该信中他首次吐露了“教不可保也不必保”的心声。
    4 梁启超:《新民说》,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664页。
    1 梁启超:《说群》。
    2 《新民说》586页
    3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1066页
    4 《新民说》。
    1 狭间直树主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2 狭间直树主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第70页。
    3 梁启超:《变法通议》。
    4 梁启超《小说丛话》,载中华书局《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卷四
    1 米列娜等著:《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页。
    2 郑振铎:《郑振铎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367页
    1 据阿英《晚清小说史》估计,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期间出现的新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之上”,参见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3月第1版,第1页。此外,日本学者樽木照雄的统计则达到“超过一万种以上”,其中创作小说7466种,翻译小说2545种,转引自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526页。陈大康教授在《中国近代小说编年》里统计1840-1911年间的小说总数为2682部,其中1903-1911年即达2377部。参见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 《康有为全集》(第一卷)360页
    3 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原载《国闻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八日,见陈平原、夏晓红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98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27页。
    4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夏晓红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98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27页。
    5 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第7页。
    1 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第9页。
    2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原载《清议报》第一册,见陈平原、夏晓红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7页。
    3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
    1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报之经历》,《清议报》第一百册,1901年12月21日。
    1 冷:《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时报》,1905年5月27日、6月8日
    2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3 《月月小说》1906年第一期。
    1 梁启超:《新民说》。
    2 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原载1906年《游戏世界》第11期,据薛绥之编《林纾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 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原载1905年《新小说》第17号,据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91页。
    4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 张肇桐:《自由结婚》,《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 梁启超:《论公德》660页
    2 梁启超:《论私德》714页
    3 平等阁:《新聊斋·唐生》《新小说》1903年第七号。
    1 报癖:《恨史》,1907年《月月小说》第一年八号。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3页。
    2 参见王德威对《儿女英雄传中》的侠与现代革命者的关系的讨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164-169页。
    3 梁启超:《论公德》、《论私德》。
    1 吴趼人:《恨海》,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2 见《月月小说》第一卷(1906年4月)
    1 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
    1 周蕾:《妇女与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89页。
    2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7号
    1 李杨:《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问题》,《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载《读书》1993年09期。
    3 韩毓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鸳鸯蝴蝶派告诉我们什么》载《作家杂志》1996年第1期,以下引文均出自此
    1 近年来北美中国学者试图在清末民初寻找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雏形,代表著作有罗威廉(Rowe)对汉口的研究、Mary Ranki对浙江绅士的研究,王笛对成都的研究等等,他们旨在寻找都市士绅精英主导之下、依靠市民阶层的公共参与而形成的日常生活乃至公共政治文化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城市相较于更为“摩登”的沿海半殖民都市有较大的区别,同时,在我看来,这种公共秩序对于“市民社会”的贡献也较为有限。参见: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以及,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271页
    1 汪叔潜:《新旧问题》,载《新青年》第1卷第1期。
    2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遗留库存仅有3万元,北京临时政府只是这一数字的一倍。参见《民立报》1912年5月27日。一年半之后,进步党人熊希龄就任国务总理时,财政状况更加恶化“除海关税实收可稽外,余皆性质不明,或各地方收本自减少,或虽不减少而不能听国家之指拨”中央政府只能靠借外债度日。参见费正清主编:《剑桥民国史》,第204页。
    3 李泽厚:《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307页。
    1 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1912年9月20日。
    2 《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康有为政论集》,892—893页
    3 孔教会的情愿文发出之后,包括黎元洪在内的10余省的都督或民政长官先后通电表示支持。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孔教会资料》,中华书局,1974年,33页。
    2 梁启超:《国性篇》。
    3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272页。
    1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载《国粹学报》第7期
    2 黄节:《国粹保存主义》,载《政艺通报》1902年12月30日。
    3 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载《国粹学报》第7期
    4 潘博:《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1年第1期
    5 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风俗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24号。
    1 邓实:《国学真论》,载《国粹学报》第3年第3期
    2 高旭:《无尽庵遗集》序,《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12页
    3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97-216页
    1 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卷,福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页
    2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240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刘纳:《民初文学的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载于《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 刘师培:《论文杂记》,陈引池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2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3 傅乐诗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第122页。
    4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1 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页
    2 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5页。
    3 参见:高友工《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收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87-102页
    1 刘鹗在《老残游记》序言里自陈了一脉“哭”的传统,并从《离骚》一直追溯到《红楼梦》。如果说刘鹗因家国不振的“哭”尚有几分阳刚奋发之气的话,那么,哀情小说中的哭则更为阴柔、凄凉、颓废。
    2 吴双热:《余之妻序》。
    3 周瘦鹃:《真假爱情》,1914年《礼拜六》第5、6期。
    1 周瘦鹃:《为国牺牲》,1915年《礼拜六》第5、6期。
    2 包天笑:《冥虹》,《小说大观》第2、4集,1915年出版。
    1 黄世仲:《文言小说<金瓶梅)于人情上之观感》。
    2 包天笑:《再会》,《半月》第1卷第1号
    1 王钝根:《红楼劫》,《礼拜六》第36期,1915年2月20日。
    2 吴双热:《险些儿打散鸳鸯》,1914年的《小说丛报》第6期。
    1 严独鹤:《团圆等待中秋节》,《红杂志》第9期。
    2 徐枕亚:《玉梨魂》,《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第20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1 周作人:《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见《周作人散文》,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
    2 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收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272页
    1 袁进教授的论文《过渡时代的投影——论(玉梨魂)》。
    2 徐钢:《情的现代传承》,选自王德威主编《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台北市,联经出版,156页
    1 西欧现代主体的“内在”建筑在对“内在自然”的想象上,并以此为基础改造“外在自然”。沟口雄三提醒我们,传统中国式的天理自然观全然不同于欧洲的自然法,而有其独特的脉络并“以其本身的近代为目标”,参见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2005年,第322-355页,而晚清民初的重重危机宣告了这种近代目标的失效。
    2 C.T.Hsia,Hsu Chen-ya's Yu-li hun from C.T.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71
    1 参见周蕾:《妇女与现代性》108页
    1 谭嗣同:《仁学·八》,见《谭嗣同全集》(下),2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康有为;《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41页。
    1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见《新青年》1卷5号。
    1 贺照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思潮何以形成》,载《文化纵横》2009年第3期。
    2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新青年》1卷6号。
    3 鲁迅:《两地书》,1925年。
    4 陈独秀:《袁世凯复活》载《新青年》2卷4号。
    5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新青年》1卷6号。
    6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7 晚清时知识分子言必称“政治”是一种进步,而在“五四”人看来,政治已经被极少数人所包揽,首先应该与这种烂到骨子里的狭义的政党政治、官僚政治保持距离,因此陈独秀坚称自己不愿谈“政治”,但这里所说的乃是出现问题的“旧政治”,实际“五四”一代,之所以要从“文化”的角度谈问题,实际上是要借助对“文化”的讨论,重建厘定“政治”问题的地基。对“五四”时期“文化”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可以参见汪晖教授的论文,见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见《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亦可参见汪晖教授的一篇访谈,汪晖、周展安:《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关于“五四”的答问》,见《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04期。
    8 参见罗岗:《一九一六:“民国”危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载《书城》2009年第5期。罗岗教授在这篇论文中深入讨论了民国危机如何催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这一危机如何规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发式。
    9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 梁启超:《论私德》,第719页。
    2 梁启超:《论私德》,第720页。
    3 但是随后袁世凯复辟事件给了梁启超强烈的刺激,这促使他重新开始批评旧思想,参见贺照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思潮何以形成》。
    1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 胡适:《易卜生主义》选自《胡适文存》一集卷四,第460页。
    3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第45页。
    4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01页。
    1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八卷,第24页。
    2 正如汪晖在对《破恶声论》的解读中所指出的:“鲁迅关心革命的问题,关心社会改造的问题,但这个改造的问题、政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要通过一个所谓的内在性的问题、精神的问题,‘人各有己’、‘朕归于我’的问题,‘心声和内曜’的问题来解决。鲁迅的这个自我叙述把整个社会政治都包容在内部,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毫无过渡地将‘群之大觉’放在‘人各有己,朕归于我’的后面。参见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见《开放时代》2010年10期。
    3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二卷,454页
    4 比如陆秋心就说“我相信婚姻自由和德谟克拉西是在一条线上的,在德谟克拉西下面的婚制一定是完全自由的”。参见陆秋心:《婚姻自由和德谟克拉西》载《新妇女》第2卷第6期。
    5 这种对于“自然”的想象与传统思想里的“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沟口雄三认为传统中国式的自然从来没有将人从各种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把人还原为原始的、孤立的自然状态,而是受制于天意的必然。见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322-335页。
    6 沈雁冰:《男女社交公开问题管见》,《妇女杂志》,第6卷第2号,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页。
    2 徐志摩:《艺术与人生》,见《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3 徐志摩:《艺术与人生》,第213页。
    4 徐志摩:《艺术与人生》,第203页。
    1 徐志摩:《我有一个恋爱》,见《徐志摩全集》,第243页。
    2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3 张竞生:《美的人生观》三联书店,2009年,第131页。
    1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载《新青年》2卷4号。
    2 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册,124页。
    3 胡适:《易卜生主义》选自《胡适文存》一集卷四,460页
    1 蓝志先:《蓝志先答胡适书》,《新青年》第6卷第4号
    2 胡适:《胡适答蓝志先书》,《新青年》第6卷第4号
    3 茅盾:《庐隐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第二卷,1675页
    4 庐隐:《海滨故人》选自《庐隐全集》57页
    1 参见茅盾:《庐隐论》载《文学》第3卷第1期。
    2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3 鲁迅:《娜娜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册168页
    4 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二册520页
    1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167页
    2 同上:166页
    3 参见刘禾:《仟悔之音》,《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28页。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和凝视的政治——丁玲的《梦珂》与后五四的都市图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1 茅盾:《茅盾回忆录》选自《茅盾研究资料》(上)孙中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207页
    2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载《小说月报》19卷10期
    3 《茅盾回忆录》361页
    4 《从牯岭到东京》
    5 《茅盾回忆录》387页
    1 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底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底新阶段》载《创造月刊》2卷6期
    2 《从牯岭到东京》
    3 《从牯岭到东京》
    4 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枯岭到东京>》,《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1928年12月10日
    1 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1期,1929年1月
    2 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枯岭到东京>》
    3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4 钱杏邮:《从东京回到武汉》选自《茅盾专集第二卷上》唐金海、孔海珠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7页
    5 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枯岭到东京>》
    6 同上
    1 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选自《茅盾思想小品》陈建华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117页
    2 茅盾:《读倪焕之》选自《茅盾思想小品》293页
    3 王晓明:《一个引人深思的矛盾》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01期
    1 《茅盾回忆录》385页
    2 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22页
    1 茅盾:《蚀虹》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本节对《蚀》、《虹》的引用均来自此书,仅在括号内标明页码
    1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4页。
    2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第346页.
    1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6年。
    2 可参见竹内好在日本的“近代”和中国的“近代”间所做的区分,竹内好:《何谓现代—就日本和中国而言》。
    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523页。
    2 可参见南帆对这一问题扼要但精辟的论述,南帆:《文学、革命与性》,见南帆著:《后革命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225页。
    3 这让人想起鲁迅在“革命”与“文学”之间建立起来的隐喻性的联系。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说:“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
    1 竹内好:《何谓现代—就日本和中国而言》,霍颖译,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4页
    《清议报》
    《月月小说》
    《新民丛报》
    《小说月报》
    《绣像小说》
    《礼拜六》
    《东方杂志》
    《新青年》
    《申报》
    《新潮》
    《小说林》
    《晨报副刊》
    《新女性》
    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韩邦庆著,张爱玲译《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魏秀仁:《花月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俞达:《青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冯梦龙:《情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王韬:《淞滨琐话》,齐鲁书社,2004年,第210页。
    章培恒、王继权等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范伯群编:《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冯梦龙:《情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杨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冯梦龙编著:《警世通言》,严敦易校注,1957年,第485-499页。
    冯梦龙编著:《醒世恒言》,顾学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32-96页。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肇桐:《自由结婚》,《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平等阁:《新聊斋·唐生》《新小说》1903年第七号。
    报癖:《恨史》,1907年《月月小说》第一年八号。
    吴趼人:《恨海》,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周瘦鹃:《真假爱情》,1914年《礼拜六》第5、6期。
    周瘦鹃:《为国牺牲》,1915年《礼拜六》第5、6期。
    包天笑:《冥虹》,《小说大观》第2、4集,1915年出版。
    包天笑:《再会》,《半月》第1卷第1号
    严独鹤:《团圆等待中秋节》,《红杂志》第9期。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庐隐:《庐隐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佚名:《平山冷燕》,冯伟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永日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适:《胡适文存》,黄山书社,1996年。
    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
    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卷3),上海辞书出版社。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钱穆:《晚学盲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2006年。
    哈佛燕京学社编:《儒家与自由主义》,三联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
    朱德发等著:《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韩南:《近代中国白话小说》,尹慧珉译,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中华书局,1997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黄纯艳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韩南:《创造李渔》,杨光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小野四平:《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施小炜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蔡景康编:《明代文论选》蔡景康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小野四平:《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增杰、孙先科编《中国近现代文学转捩点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黄卫总:《中华帝国晚清的欲望与小说叙述》,张蕴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白吉尔:《上海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王颖:《才子佳人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蔡毅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成伯清:《齐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盛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出版社,2008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见《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00-226页。
    罗岗:《人民至上:从“人民当家作主”到“社会共同富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陈平原主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
    杨联升等《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
    干春松等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干春松:《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
    列文森:《儒教中国的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狭间直树主编:《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中华书局《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米列娜等著:《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3月第1版。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胡缨:《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蕾:《妇女与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书店,1994年。
    刘扬体:《鸳鸯蝴蝶派作品选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
    魏绍昌:《我看鸳鸯蝴蝶派》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1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
    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新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维明:《道·学·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唐金海、孔海珠编:《茅盾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灏:《幽暗意识和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
    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光炜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程光炜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程光炜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5年。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南帆:《后革命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陈越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三联书店,2005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2002年。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1956级中国近代文学史编写小组”编著:《中国近代文学史稿》,中华书局,1960年。
    罗萌:《重读<海上花列传):空间、叙事与现实主义》,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势大于人”》,见《东方文化》2002年第05期。
    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见《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柳岳梅:《对照记:张爱玲关于(海上花列传>的释读》,见《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
    陈建华:《民国初期周瘦鹃的心理小说——兼论“礼拜六派”与“鸳鸯蝴蝶派”之别》,见《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范伯群:《对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评价之反思》,见《上海文论》,1989年1期
    袁进:《觉醒与逃避:论民初言情小说》,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2期
    张光芒:《从鸳派小说看中国启蒙文学的民族性》,见《学术界》2001年第4期。
    李杨:《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问题》,见《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见《读书》1993年09期。
    韩毓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鸳鸯蝴蝶派告诉我们什么》,见《作家杂志》1996年第1期。
    贺照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反传统思潮何以形成》,,见《文化纵横》2009年第3期
    刘纳:《民初文学的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见《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见《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汪晖、周展安:《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关于“五四”的答问》,见《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04期。
    张旭东:《现代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作为激进诠释学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见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思和:《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见《文艺争鸣》2009年07期。
    罗岗:《一九一六:“民国”危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见《书城》2009年第5期。
    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和凝视的政治——丁玲的<梦珂)》与后五四的都市图景,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王晓明:《一个引人深思的矛盾》,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01期
    陈思和:《关于编写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几个问题》,见《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贺桂梅:《“现代文学”的确立和50-60年代的大学教育体制》,见《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谢冕:《我的学术叙录》,见《芳草》2006年02期。
    洪子诚:《思想、语言的化约与清理——“我的阅读史”之(文艺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见《文艺争鸣》2010年02期。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稿(十八)》,见《文史哲》1955年12期。
    陈思和:《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王晓明:《从万寿寺到镜泊湖——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见《文艺研究》1989年03期。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贺桂梅:《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见《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见《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3期。
    殷齐齐、王爱萍:《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研究述评》,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迄时间问题》,见《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范伯群:《试论鸳鸯蝴蝶派》,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2期。
    王延龄:《试论鸳鸯蝴蝶派》,见《读书》1981年08期。
    范伯群:《(海上花列传>——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6年03期。
    范伯群:《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向前位移’问题》,见《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陈思和:《<子夜>:浪漫·海派·子夜》,见《上海文学》2004年01期。
    范伯群:《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见《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范伯群:《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1期。
    袁进:《过渡时代的投影——试论<玉梨魂)》,见《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4期。
    陈思和:《“五四”文学:在先锋性和大众之间》,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3月8日。
    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陈思和:《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见《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王晓明《“大时代”里的中国文学》,见《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Catherine Vance Yeh. Shanghai love: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1850-191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6
    Perry Link.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
    Haiyan Lee.All the Feelings That Are Fit to Print:The Community of Sentiment and the Literary Public Sphere in China.1900-1918. Modern China. July 2001.
    Haiyan Lee. Revolution Of the Heart: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1900-1950, Stanford University.2006.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