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按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标准,中国早在2000年即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老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等老龄化特征使得中国的养老负担尤为沉重。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又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中国的养老问题因此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学术界对中国养老问题的研究中,对养老模式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素有家庭养老的传统,但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为维持和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就必须找到替代性的养老支持系统,事实上,新的、替代性的养老模式已经出现。本研究即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对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新出现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形响因素进行探讨。
     本研究建基于对苏州城市老人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研究发现,苏州城市家庭养老的功能确已弱化,这种弱化表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个方向。经济供养方面,超过一半的子女根本就不给父母现金,而在给钱的子女中,超过六成的子女给钱的额度在1500元以下;超过七成的子女给老年父母提供了实物支持,但其实物支持的额度则比较有限。生活照料方面,无论是ADL,的照料方面,还是在IADL的照料方面,以及生病时的照料方面,家庭养老都已经大大弱化了。因为总有三成左右的子女在老年父母需要时几乎不提供任何照料,还有超过两成的子女在父母需要时只是偶尔照料。精神慰藉方面,在子女对老年父母的尊重这一块,超过三成的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大事时不与父母商量。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精神慰藉方面,17.2%的同住子女与老年父母的交流情况不太理想,甚至较为疏远;在与父母保持联络的非同住子女中,有两至三成的子女因自身的原因无法定期、经常探望父母,也不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亲。
     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替代性养老模式,这就是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发展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但对社会养老而言,它目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供养这一块。苏州各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较高的待遇水平使得社会养老已经取代家庭养老,成为城市老人经济供养最重要的来源。因此,社会养老成为弱化掉的家庭经济供养功能的主要替代者。而对自我养老而言,则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生活照料方面:就需要照料的老人而言,自我养老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就不需要照料的老人而言,在ADL的照料方面,绝大部分老人生活自理;在IADL的照料方面,自我养老超过家庭养老居于第一位。精神慰藉方面:在老年人烦心事的倾诉对象这一块,总体而言,老年人的自我精神支持也已经超过了家庭的精神支持,居于第一位。自我养老与家庭养老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方而此消彼长的态势,表明自我养老是弱化掉的家生活照料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的主要替代者。
     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转变反映了制度文化的变迁.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农耕社会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使得家庭养老历经数千载而依然存在。但当近代中国走上谋求现代化的道路尤其改苹开放以后,传统农耕社会的社会经济背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化的大保障,于是,社会养老产生。同时,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独立的社会,也孕育了自我养老。
     养老主体的意愿决定了未来社会养老会有较大的发展,而政府的所作所为则直接决定了这种发展能否真正实现。政府在社会养老的发展中要承担制定政策、财力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及监督管理的责任。
According to the well-acce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a joined the aging societies as early as in2000with its rapid aging and a large aging population base and it has become an aging nation with much more burdens of the old age supporting prior to an affluent one. Meanwhile, small-sized family and nuclear family undermine the traditional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pattern. Consequently, caring for the elders in China has become a grave social issue, which attracts concern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approach to the patterns of supporting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into this issue. As is known to all, China has a convention of supporting for the elders within households, but nowadays it is a plain fact that this function is weakening and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reached consensus about this chang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other old age supporting systems should be foun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one in the hope of maintaining and promoting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elderly. In fact, new and alternative patterns of old age supporting have emerged such as the social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and the self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Now the problems are:to what point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in China weakened? To what point have the newly-emerging social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and the self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developed? To what extent and in what respects can these new patterns replace the ever-weakening family-based supporting? All these problems cry out to be probed into.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approaches of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bov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up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towards the elderly people in Suzhou. It discover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in the urban households in Suzhou has actually weakened, as is reflected in financial support, daily life caring and emotional consolation. Respectively, as for financial support, more than half of the children never give their aged parents money at all. Over60per cent of those who give money 'o their aged parents disburse less than RMB1500per year. Over70per cent of the children give their aged parents material support, namely purchasing for their parents, but the amount of this support is quite limited. As for daily life caring, be it taking care of ADL, IADL, or sickness caring, the family-based caring has dropped by a large margin. After all, about30per cent offers practically no caring to their aged parents and over20per cent offer them only occasional caring. As for the respect towards their parents, one source of emotional consolation for them, over30per cent of the children never consult their parents in big events. As for consolation,17.2per cent of the children cohabitating with their parents fail to have satisfactory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and some even remain estranged from them.20up to30per cent of those who keep in touch with but live apart from their parents are unable to pay regular visits to or telephone to inquire after their parents at times.
     Two alternative patterns of old age supporting appear in urban areas in China as the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weakens:the social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and the self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old age, both of which have made some advances in terms of financial support, daily life caring and emotional consolation. But for the social support pattern alone, its current adva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inancial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ariety of urban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nd the comparatively high standards of well-being, have replaced the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system with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ource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urban residents in Suzhou. As a result,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has become a major substitute for the weakening family-based financial support. But for the self support pattern for the aged, it has made comparatively prominent progress in daily life caring and emotional consolation. As for IADL of daily life caring, the self-sufficient supporting pattern is the largest supporter, the second largest being the family-based supporting and the least the socially-supported caring. With respect to emotional consolation, the elderly are difficult to find an ideal subject to whom they may confess their irritations or air their grievances and thus they obtain most emotional consolation from themselves rather than from their family.
     Whether the family-based old supporting pattern can be sustained or even be enhanced in the future depends on various influential factors such as the old people's education, dwelling, pension, the monthly income and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Therefore, the family-based old age supporting pattern will certainly function more in the future. In the mean time, the education of the elderly, the number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dwelling in urban areas in the future will experience a steady increase of the demands for institution-based old age caring system while the health and educ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call for an increase of community-based old age caring in urban areas.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the old people's education, their monthly income and dwelling,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sufficient old age supporting which calls for a steady growth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old age caring savings among the elderly urban residents in Suzhou. Therefore, judging either from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r its tendency, the old age supporting patterns in China should be a systemic combination of the family support pattern, the social support pattern and the self support pattern. Different supporting patterns account for different percentage of the whole old ag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y feed on each other and make compensations for each other in a joint effort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old age supporting in China.
引文
①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6
    ②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③穆光中.挑战孤独 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27
    ④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8
    ⑤陈可冀主编.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①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统计研究,2004(8):52
    ②陈(?)冀主编.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③穆光中.挑战孤独 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27
    ④仝利民编著.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5⑤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统计研究,2004(8):53
    ⑥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特点.统计研究,2004(8):52
    ⑦邬沧萍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1):12
    ⑧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26
    ①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6):93
    ②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27③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浙江学刊,2005(2):202
    ④国家统计局.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
    ⑤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2⑥国家统计局.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个国人口普查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
    ⑦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3
    ①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1):98
    ②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7
    ③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3
    ④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1):98-101
    ⑤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浙江学刊,2005(2):202
    ①陈赛权.中国养老模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3):31
    ②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3):30
    ③罗淳.养老方式社会化辨析.人口与经济,1999(5)
    ④吴雨浓,蒋爱群.城镇养老摸式及影响因素研究.黑河学刊,2006(1)
    ⑤朱冬梅.代际支持关系在老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创新作用.创新,2008(1)
    ⑥林宝.养老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及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10(5)
    ①朱冬梅.代际支持关系在老入养老模式民选择中的创新作用.创新,2008(1):33
    ②姚远.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南方人口,1999(2)
    ③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
    ④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⑤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a)
    ⑥穆光宗(2002b).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⑦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06-207
    ⑧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5-66
    ①曹行船等.唐山市福乐园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16
    ②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2007(1)(下半期):33-35
    ③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漠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④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经济论坛,2006(11)
    ⑤刘丽萍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12)
    ⑥曲文勇.孝道文化传承与养老方式变迁.学理论,2008(4)
    ①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经济论坛,2006(11):52-53
    ②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7-119
    ③秦桂娟.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18-19
    ④嵌彦鹏.城镇退休职工从单位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的变迁.东岳论从,2006(3):33
    ①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计.人口与经济,2001(1):3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Z],1996
    ③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40
    ④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4):85
    ⑤袁缉辉.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养老方式.社会工作研,1994(4):19
    ⑥转引自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人口研究,2000(5):5-6
    ①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人口研究,2000(5):5
    ②蔡明浩,伍刚.城市分居式家庭养老模式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7
    ③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学海,1994(6):47
    ④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2007(1)(下半期):34
    ①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1998(5):48
    ②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学海,1994(6):46
    ③《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杨志英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48
    ④明灿伟,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去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3:36
    ⑤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摸式的影响社会丁作,2007(1)(下半期):35
    ⑥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人口与发展》2008-2:93
    ⑦苗枫林,关于山东养老模式双轨敷设的几点思考,《人口研究》2001-1:44
    ①穆光宗(2002b).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82
    ②谢琼,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08-11:76
    ③张大方,家庭养老模式重沟,《党政干部学刊》2005-7:17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杨志英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49-50
    ②万仁德,礼治秩序下的养老模式及其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
    ③周皓,谈家庭养老存在的长期性,《人口学刊》1998-4:49
    ④杨善华等,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2
    ①刘颂,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析及其现实适用性质疑,《南京社会科学》2000-6:67
    ②姜向群,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7-4:59
    ③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评,《人口与经济》2001-1:41
    ④慈勤英,家庭养老方式选择的性别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00-2:29
    ⑤许放明,养老家庭网与养老对象个体性需求——对现阶段家庭养老模式的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05-1:7-8
    ⑥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日本学刊》2004-3
    ⑦胡灿伟,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3
    ①刘华平,从“养儿防老”、“单位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变,《理论导刊》2006-8:28
    ②博桦,社会养老模式及其服务设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2
    ③童欣,日本家庭经济制度变迁与养老方式选择的思考,《现代日本经济》2005-1:56
    ④赵喜顺,论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科学研究》2003-2:111
    ①罗淳,养老方式社会化辨析,《人口与经济》1999-5:52-53
    ②杨巧赞,民政部: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社会福利》2010-10: 6
    ③俞锦禄、杨翠迎,对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06-8: 19-20
    ④罗淳,养老方式社会化辨析,《人口与经济》1999-5: 54
    ⑤姜向群,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7-4: 59
    ⑥《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发展论坛”,张一华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50
    ①刘飞燕,居家养老:一种新型的社公养老模式,《消费经济》2006-6: 80
    ②刘美君,论发展社会养老的必然性及具选择力式,《职业圈》2007-7: 14
    ③吴雨浓、蒋爱群,城镇养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黑河学刊》2006-1:119
    ④钟永圣、李增森,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演进:文化伦理观念的转变结果,《人口学刊》2006-2: 52
    ⑤《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张一华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51
    ①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9-5:76
    ②王录生,社会养老 必由之路,《北京观察》2005-3:55
    ③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9-5:77
    ①《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仑坛”,张一华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52
    ②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9-5: 78-79
    ③林志华,鼓励宗教界参与社会养老事业,《政协天地》2006-5
    ④廖芬,社会养老辟蹊径 城乡统筹开新篇,《特区经济》2007-11:157
    ⑤胡艳、李爱华,家庭+社区——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阵地与熔炉》2006-1:48
    ⑥刘美君,论发展社会养老的必然性及其选择方式,《职业圈》2007-7: 14- 16
    ①曹琦,论老年自养在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西北人口)2002-z: 6
    ②叶文振,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南方人口》1998-1
    ③《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刘从龙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47
    ④杜守东,中西养老方式比较研究,《西北人口》1998-3: 19
    ⑤徐勤、郭平,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人口学刊》1999-3: 57
    ⑥陈赛权,养老资源自我积累初探,《人口学刊》1999-5: 18
    ①李元旭,论我国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与养老模式的变革,《学术月刊》2001-5: 37-38
    ②徐勤、郭平,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人口学刊》1999-3: 59
    ③曹琦,论老年自养在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西北人口》2002-2: 6
    ④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河北学刊》2006-3: 85-86
    ⑤曹琦,论老年自养在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西北人口》2002-2: 7
    ⑥徐勤、郭平,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人口学刊》1999-3: 59
    ①徐勤、郭平,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人口学刊》1999-3: 59-60
    ②董亚红,优化住宅结构 推动自我养老服务发展,《中国社会报》2009年9月7日第003版
    ③吴燕民等,自养:健康老人的养老方式选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9
    ④叶文振,市场经济和中国妇女的自我养老意识,《人口学刊》1999-2
    ①王健生,调查显示:城市老人自我养老信心不足,《中国改革报》2005年10月27日第001版
    ②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41
    ③姚远,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南方人口》1999-2: 35
    ④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人口学刊》2000-4: 19
    ⑤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3: 109
    ⑥全国老龄委办公主等,《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Z], 2008
    ①陈大亚,家庭养老问题探讨,《航天工业管理》1998-9:11
    ②陈平,城市养老模式新探——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0-3:120
    ③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科学·经济·社会》2007-2:87
    ④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2001-9:23
    ⑤陈欣、王天浩,构建养老服务多元发展模式,《社会福利》2006-1:17
    ⑥祁峰(2005a),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经济问题探索》2005-2
    ①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科学·经济·社会》2007-2
    ②王海涛等,关于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西北人口》2007-3
    ③高丽莎、张伟,家养老的海曙模式,《浙江人大》2008-4
    ④陈平,城市养老模式新探——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0-3
    ⑤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科学·经济·社会》2007-2:87
    ⑥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福利模[N],《人民日报》2005-05-09(5)
    ①孟艳春,对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5-28
    ②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8
    ③姜向群,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7-4:57
    ④林宝,养老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及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10-5:124
    ⑤李远,明天,我们选择什么方式养老?《山西老年》2004-4:4-5
    ①牟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社全心理科学》2001-2: 73
    ②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4: 91-92
    ③罗淳,养老方式社会化辨析,《人口与经济》1999-5:54
    ④于红梅,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
    ⑤谢凉,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08-11:76
    ⑥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学海》1994-6: 47
    ①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学海》1994-6:48
    ②赵德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城市养老保障方式,《重庆社会科学》2002-2:64
    ⑨穆光宗(2002b),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85
    ①高菊兰,上海——着力构建养老福利服务模式,《社会福利》2007-11:10
    ②潘照新,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思考,《辽宁大学学报》2001-6
    ③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科学·经济·社会》2007-2
    ④刘丽萍、蒋升湧、陆发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12
    ⑤丁润萍,论城市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⑥梁鸿,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探索与争鸣》2002-10
    ①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23
    ①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5-37
    ②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14
    ①李元旭,论我国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与养老模式的变革,《学术月刊》2001-5:37
    ②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15
    ③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7
    ①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
    ②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16-25
    ③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人口研究》2000-5:8
    ④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待刊稿
    ①郝麦收,养老模式的变革,《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年:67-74
    ②崔恩红,城市空巢家庭自我养老模式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③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40
    ①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经济论坛》2006-11
    ②曹行船等,唐山市福乐园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
    ③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5
    ①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6
    ②林宝,养老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及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10-5:124
    ①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6
    ②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6
    ①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41
    ②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10-211
    ③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经济论坛》2006-11:52
    ①翟宏、谭海燕,传统的妥协:当代中国养老方式演变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5
    ②翟宏、谭海燕,传统的妥协:当代中国养老方式演变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5
    ③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人口学刊》2000-4
    ④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Z],2008
    ①风笑天(2001a),《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5
    ②风笑天(2001a),《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12
    ①风笑天(2001a),《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13
    ①风笑天(2001b),《计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8
    ②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1
    ③风笑天(2001b),《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4
    ①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①N.R.霍曼、H.A.基亚克著,《社会老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99-301
    ②袁缉辉等编著,《当代老年社会学》,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1:186
    ③陈建兰,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08-2:106
    ①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04
    ②李云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制度的嬗变,学术交流,2006-7:125
    ①穆光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155-156
    ②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2
    ①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68
    ②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③史柏年主编,《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1
    ④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0-196
    ③《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张一华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51
    ①复寿劳,浦东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社会》1997-11
    ②邓颖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3-6
    ③程远、张真,上海市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4
    ④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①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7
    ②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3: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Z],1996
    ②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4:86
    ③郭志刚,老年人家庭的代际经济流动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5:312-31 3
    ①穆光宗(2002c),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4:46-48
    ②梅陈玉婵、齐铱、徐玲著,《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①齐铱,《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
    ②齐铱,《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
    ①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人口学刊》2012-2:50
    ①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38
    ②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1:29
    ①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5
    ①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5
    ①郭志刚、陈功,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流量的分析,《人口研究》1998-1
    ②陈功等.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增刊
    ③张航空、李双全,城市老年人口家庭经济流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南方人口》2005-4
    ④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1995-1
    ⑤郭志刚、张恺梯,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再检验—兼评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人口研究》1996-2
    ⑥徐勤,儿子与女儿对父母支持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1996-5
    ①徐征,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建立正向的代际关系,《人口与经济》,2003-3:56
    ①许传新、陈国华,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3
    ②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1995-1
    ③林禾,高龄老人照料资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④徐勤,儿子与女儿对父母支持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1996-5
    ①徐勤,儿子与女儿对父母支持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1996-5:23
    ②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8:35
    ①杜娟、杜夏,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人口研究》2002-2
    ②Montemayor,R.1983.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in conflict: All families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families most of the time.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3
    ③Offer, D.,Ostrove, E.& Howard, K.1981. The adolescent: A psychological self-portrait. New York:Basic Boods.
    ②方菲,影响家庭养老精神慰藉的因素分析,《社会》2001-5
    1朱佩兰著,《安老与社会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21-22
    ①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4:91
    ②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120
    ①史柏年主编,《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5-176
    ②杜鹏、武超,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2006-2:22
    ①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式,《经济评论》2000-3:60
    ①成海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48
    ②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3:73
    ③宋士云,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8
    ①李学斌,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反思-以养老服务为例,《社会工作》2009-5(下):21
    ②《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Z],200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
    ①桂世勋,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8
    ②桂世勋,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00
    ①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①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7
    ①李学举,李学举在“星光计划”总结表彰暨“明天计划”启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社会福利》2004-6:5
    ①袁彦鹏,城镇退休职工从单位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的变迁,《东岳论从》2006-3:33
    ①丁煜、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01-2
    ②蒋岳祥、斯雯,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索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3
    ③赵迎旭、王德文,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调查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④宋宝安,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⑤陆杰华等,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研究,《人口学刊》2008-1
    ⑥陈建兰,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发展》2010-2
    ⑦ Logan, J. R.& Fuqin Bian.1999. "Family Values and Coresidence with Married Children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s, Vol.77,4, Jun.
    ①程远、张真,上海市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4:33
    ②丁煜、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01-2:15
    ①宋宝安,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①陈友华、徐愫.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福利需求与前景,《人口学刊》2011-2:36
    ②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人口研究》2006-11:38
    ③刘同昌,“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增刊:152
    ①曹行船等,唐山市福乐园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
    ②穆光宗(2002b),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③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
    ①转引自唐钧,制度文化变迁: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第011版
    ②袁缉辉,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养老方式,《社会工作研究》1994-4:18
    ③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1998-5:48
    ④肖群忠,传统孝道与当代养老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⑤吕红平、李振纲,孔子孝道观与家庭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8-3
    ①唐钧,政府和社会应“替儿女尽孝”,《广州日报》2010年8月21日第002版
    ②袁缉辉,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养老方式,《社会工作研究》1994-4:20
    ①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5:86
    ②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5:87
    ③杨团,公办民营与民办公营—加速老年人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分析,《人文杂志》2011-6:132
    ①陈友华,中国养老制度设计问题与认识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62
    ②张秀兰、徐月宾,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6-2:44
    ③杨团,公办民营与民办公营—加速老年人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分析,《人文杂志》2011-6:134
    1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5:86
    2张秀兰、徐月宾,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6-2:43
    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袁树仁等译,《家庭史:现代化的冲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蔡明浩、伍刚,城市分居式家庭养老模式探析,《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蔡文辉、徐丽君合著,《老年社会学—理论与实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
    曹琦,论老年自养在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西北人口》2002-2
    曹行船等,唐山市福乐园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调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柴效武,异地集中养老模式可行性探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陈大亚,家庭养老问题探讨,《航天工业管理》1998-9
    陈芳,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出路: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南京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0
    陈功著,《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功、刘菊芬、徐静、舒晓非,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的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增刊
    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2001-9
    陈建兰,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08-2
    陈建兰,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发展》2010-2
    陈可冀主编.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陈平,城市养老模式新探——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0-3
    陈赛权,养老资源自我积累制初探,《人口学刊》1999-5
    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3
    陈欣、王天浩,构建养老服务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州利》2006-1
    陈友华、徐愫,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福利需求与前景,《人口学刊》2011-2
    陈友华,中国养老制度设计问题与认识反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
    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待刊稿
    成海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
    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3
    程远、张真,上海市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4
    池晓鸣,银发浪潮下的养老方式探析,《文教资料》2006-23
    慈勤英,家庭养老方式选择的性别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00-2
    崔恩红,城市空巢家庭自我养老模式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戴维·L·德克尔著,沈健译,《老年社会学—老年发展进程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
    邓蓉、周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邓颖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3-6
    丁润萍,论城市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丁煜.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01-2
    董亚红,优化住宅结构推动自我养老服务发展,《中国社会报》2009年9月7日第003版
    杜娟、杜夏,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人口研究》2002-2
    杜鹏、殷波,两代人对老年人再婚态度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04-4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2005-6
    杜鹏、武超,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2006-2
    杜守东,中西养老方式比较研究,《西北人口》1998-3
    樊改娟,老年人的精神保障问题研究,《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范丽娟,新时期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政策的思路,《合肥学院学报》2010-6
    方菲,影响家庭养老精神慰藉的因素分析,《社会》2001-5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天学学报(社科版)》1983-3
    风笑天著(a),《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风笑天著(b),《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河北学刊》2006-3
    复寿劳,浦东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社会》1997-11
    傅鸿源、孔利娟,“以房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分析,《城市问题》2008-9
    傅桦,社会养老模式及其服务设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高菊兰,上海——着力构建养老福利服务模式,《社会福利》2007-11
    高丽莎、张伟,居家养老的海曙模式,《浙江人大》2008-4
    葛晓萍、李澍卿、袁丙澍,中国传统社会养老观的变迁,《河北学刊》2008-1
    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桂世勋,《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的照顾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桂世勋,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华档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再检验——兼评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人口研究》1996-2
    郭志刚,老年人家庭的代际经济流动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5
    郭志刚、陈功,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流量的分析,《人口研究》1998-1
    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郝麦收,养老模式的变革,《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年
    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2007-1(下半期)
    贺赛平著,《社会网络与生存状态——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胡灿伟,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3
    胡艳、李爱华,家庭+社区——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阵地与熔炉》2006-1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抒,《经济论坛》2006-11
    J·威尔逊(美),罗述勇译,“功能分析介绍”,《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第10期
    姜向群,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发展及其基本模式,《人口学刊》1999-1
    姜向群,“搭伴养老”现象与老年人再婚难问题,《人口研究》2004-3
    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姜向群,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7-4
    蒋岳祥、斯雯,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3
    康景武,浅议把精神赡养放在养老的首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李斌、夏青,老龄社区——未来中国城市养老新模式,《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1
    李晨漪,“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初探—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分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4期
    李寒洁、陈学勤,社会养老之思考,《社会福利》2007-11
    李芹、孙艳艳,民办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调查,《社会福利》2003-2
    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2
    李学斌,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反思—以养老服务为例,《社会工作》2009-5(下)
    李学举,李学举在“星光计划”总结表彰暨“明天计划”启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社会福利》2004-6
    李元旭,论我国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与养老模式的变革,《学术月刊》2001-5
    李远,明天,我们选择什么方式养老?《山西老年》2004-4
    李云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制度的嬗变,学术交流,2006-7
    廉枫,机构养老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社会工作》2008-1(下)
    梁鸿,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探索与争鸣》2002-10
    廖芬,社会养老辟蹊径城乡统筹开新篇,《特区经济》2007-11
    林宝,养老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及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10-5
    林禾,高龄老人照料资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林志华,鼓励宗教界参与社会养老事业,《政协天地》2006-5
    刘飞燕,居家养老: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消费经济》2006-6
    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南吕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1
    刘华平,从“养儿防老”、“单位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变,《理论导刊》2006-8
    刘嘉纬,昆明市城市老年人养老模式调查研究,《新西部(下半月)》2008-2
    刘丽萍、蒋升湧、陆发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12
    刘美君,论发展社会养老的必然性及其选抒方式,《职业圈》2007-7
    刘颂,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解析及其现实适用性质疑,《南京社会科学》2000-6
    刘颂,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4
    刘同昌,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与经济》2001-2
    刘同昌,“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增刊
    刘同昌,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9
    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吕新萍,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人口与经济》2005-3
    卢纹岱主编,《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陆杰华、白铭文、柳玉芝,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研究,《人口学刊》2008-1
    吕红平、李振纲,孔子孝道观与家庭养老方式,《人口研究》2008-3
    罗件特·K·默顿(美)著,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泽林出版社2006年
    罗淳,养老方式社会化辨析,《人口与经济》1999-5
    马有才,北京城区居民家庭养老研究,《浙江学刊》1995-6
    梅陈玉婵、齐铱、徐玲著,《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孟艳春,对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苗枫林,关于山东养老模式双轨敷设的儿点思考,《人口研究》2001-1
    牟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社会心理科学》2003-2
    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1
    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人口与经济》1999-2
    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穆光中著,《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穆光宗著(2002a),《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2002年
    穆光宗(2002b),中国都市社会的养老问题:以北京为个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穆光宗(2002c),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4
    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浙江学刊》2007-3
    N·R·霍曼(美)、H·A·基亚克著,冯韵文、屠敏珠泽,《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潘照新,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思考,《辽宁大学学报》2001-6
    裴晓梅,社会转型期家庭和国家的养老作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彭希哲、梁鸿、程远编著,《城市老年服务体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5-2
    祁峰,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3
    祁峰,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以房养老,《兰州学刊》2009-2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齐铱,《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乔恩·亨德里克斯、戴维斯·亨德里克斯著,程越等译,《金色晚年—老龄问题面面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秦桂娟,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青岛市——坚持政府主导 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社会福利》2005-7
    曲文勇,孝通文化传承与养老方式变迁,《学理论》2008-4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Z], 2008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刘从龙、杨志英、张华等,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1996-6
    《人口研究》编辑部“人口与发展论坛”,刘爽等,孰是孰非:聚焦“异地养老”,《人口研究》2006-4
    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福利模式[N],《人民日报》2005年5月9日第005版
    施岚,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模式选抒,《保险研究》2008-4
    史柏年主编,《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宋宝安,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年
    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士云,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河南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苏珊·特斯特(英)著,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Z],2005
    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5-2
    唐灿,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述评,《社会学研究》2010-3
    唐钧,政府和社会应“替儿女尽孝”,《广州日报》2010年8月21日第002版
    唐钧,制度文化变迁: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第011版
    唐仲勋、叶南客,中国养老方式变迁及其对策,《学海》1994-6
    陶立群,持续终身、亲和舒适的会员制社区养老模式探索—记上海市亲和源老年社区,《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天津市民政局,解放思想加大扶持推动社会办养老机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2009-4仝利民编著.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童欣,日本家庭经济制度变迁与养老方式选择的思考,《现代日本经济》2005-1
    万仁德,礼治秩序下的养老模式及其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王波,论养老模式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王凤,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城市养老社会化的相关因素浅析,《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4
    王刚义、赵晶磊,居家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创新》2008-3
    王海涛、杨贵星、周利生,关于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西北人口》2007-3
    王红梅,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王健生,调查显示:城市老人自我养老信心不足,《中国改革报》2005年10月27日第001版
    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人口学刊》2000-4
    王进、张晶,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精神赡养,《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王录生,社会养老必由之路,《北京观察》2005-3
    王梅、夏传玲,北京中青年家庭养老现状分析,《人口研究》1994-4
    王梅、夏传玲,中国家庭养老负担现状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4-4
    王树新、周俊山,北京市老年人养老家庭支持力度研究,《西北人口》2007-6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日本学刊》2004-3
    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9-5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1
    威廉·J·古德(美)著,魏章玲译,《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
    邬沧萍主编,《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1
    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吴来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吴向华,家庭养老:我国最重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宁夏党校学报》,2008-6
    吴燕民等,自养:健康老人的养老方式选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9
    吴雨浓、蒋爱群,城镇养老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黑河学刊》2006-1
    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1995-1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1996年
    肖群忠,传统孝道与当代养老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统计研究,2004(8)
    谢芳,美国的退体社区与“居家援助式”养老模式,《社会》2004-12
    谢钧、谭琳,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如何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天津市社会养老机构入
    住老人的调查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5
    谢琼,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08-11
    徐勤,中青年家庭养老的现状与问题,《社会学研究》1994-4
    徐勤,儿子与女儿对父母支持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1996-5
    徐勤、郭平,老龄化社会提倡老年人自立,《人口学刊》1999-3
    徐小美,浅议社区在老年人精神赡养中的作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3
    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5
    徐征,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建立正向的代际关系,《人口与经济》,2003-3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许放明,养老家庭网与养老对象个体性需求——对现阶段家庭养老模式的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许传新、陈国华,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3
    闫建平、蓝建军、王炳发、张秋金,闽西山区某城市托托养机构分布模式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5-7
    阎安,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索,《社会工作》2008-10(下)
    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科学·经济·社会》2007-2
    阎安,以房养老模式的国际借鉴,《财会研究》2007-8
    阎萍,异地养老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3
    杨培景、王济东,新型养老模式探讨,《洛阳师专学报》1999-4
    杨巧赞,民政部: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社会福利》2010-10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2000-3
    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人口研究》2006-11
    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1998-5
    姚远,变化中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南方人口》1999-2
    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人口研究》2000-5
    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评,《人口与经济》2001-1
    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2008-2
    叶南客,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年生活考察—南京市老年人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4
    叶文振,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南方人口》1998-1
    叶文振,市场经济和中国妇女的自我养老意识,《人口学刊》1999-2
    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人口学刊》2012-2
    俞锦禄、杨翠迎,对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06-8
    衰缉辉等编著,《当代老年社会学》,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
    哀缉辉,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养老方式,《社会工作研究》1994-4
    衰彦鹏,城镇退休职工从单位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的变迁,《东岳论丛》2006-3
    杨团,公办民营与民办公营—加速老年人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分析,《人文杂志》2011-6
    云南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动员社会力量 力推养老服务社会化,《社会福利》2008-4
    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5
    翟宏、谭海燕,传统的妥协:当代中国养老方式演变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张大方,家庭养老模式重构,《党政干部学刊》2005-7
    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人口与发展》2008-2
    张航空、李双全,城市老年人口家庭经济流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南方 人口》2008-4
    张剑敏、吕京庆,上海市养老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住宅科技》2001-8
    张良礼主编,《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张敏杰,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1994-4
    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
    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8
    张文君、张燕芳、金燕、王铖晟、张琰、宋佩佩,上海城市老年公寓的现状调查与展望,《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3
    张秀兰、徐月宾,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6-2
    张妍,我国社会化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综述,《社会工作》2008-10(下)
    赵德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城市养老保障方式《重庆社会科学》2002-2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赵喜顺,论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科学研究》2003-2
    赵迎旭、王德文,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态度的调查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复口.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老年协会、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Z],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Z],2001
    钟永圣、李增森,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演进:文化伦理观念的转变结果,《人口学刊》2006-2
    周皓,谈家庭养老存在的长期性。《人口学刊》1998-4
    周建国,市场化养老模式研究—上海市和源老年社区个案及启示,《人口学刊》2010-2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6
    朱传一,开拓互助组合养老的新模式,《中国社会工作》1997-1
    朱冬梅,代际支持关系在老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创新作用,《创新》2008-1
    朱佩兰著,《安老与社会工作》(中·文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邹涛,问计新型城乡社会养老,《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7
    左鹏等,精神慰籍与健康老龄化,《西北人口》2004-5
    Anthea Tinker,1997. Older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ition). 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Bary WM. T. and Bloom, Ⅰ.1999.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2nd ed.). Columbia,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ker, Peta-Anne Livingston.2006.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West Indian migran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Banjamin, D., Brandt, L. and Rozelle, S.2000. Aging, wellbeing, and social security in rural norther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6 (Supplement: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East Asia).
    Barrera, M.& Alinlay, S.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Vol.11.
    Blank, Susan & Torrecilha, Ramon S.1998. "Understanding the Living Arrangements of Latino Immigrants:A Life Course Approach."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2(1).
    Blumer, M.,1987. The Social Basis of Community Care, London:Unwin Hyman Ltd.
    Chattopadhyay Arpital & Robert Marsh.1999. "Changes in Living Arrangement and Familial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1963-1991."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Vol.30.3, Summer.
    C. E. Swane.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Care"
    Chen, S,& Adamchak, D. J.1999. The effects of filial responsibility expectations on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s in urban China. Hally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1(2):58-68.
    Cho, Ji-Young.2006. "Effects of practical needs and familism values on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Korean-born immigrant widows in the United States:living along vs. living with adult children".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Cowgill, D.O., and Holmes, L. D.1972. Aging and Modernization.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Crofts.
    David E. Redburn & Robert P. McNamara.1998. Social Gerontology. Auburn House.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Davis-Friedmann, D.1983. Long Lives: Chinese Elderly and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Diana K.1990. Sociology of Aging(secon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Howard Litwin.1996. The Social Networks of Older People- A Cross- National Analysis. Westport, Connnecticut. London.
    Joseph, A. E. and Phillips, D. R.1999. Ageing in rural China:Impacts of increasing diversity in family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14:153-168.
    Khadr, Zeinab Ali.1997.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of the older population in Egypt''.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Lee, R. P.L., Lee, J.J., Yu, W.S.H., Sun, ShongGong,& Liu, W.T.2000.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elderly care: The case of Hong Kong. In Willian T. Liu & Hal Kendig(eds.).Who should care for the elderly? An east-west value divid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Len Sperry & Harry Prosen.1996. Ag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and London.
    Li, H.,& Tracy, M.B.1999. Family support financial needs and health care needs of rural elderly in China:A field stud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14.
    Li, S., Feldman, M., and Jin, X.2004. Children, marriage form and famil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Research on Aging 26(3).
    Litwak, E.1985. "Helping the Elderly:the Complementary Roles of Informal Networks and Formal Systems."
    Logan, J. R.& Fuqin Bian.1999. "Family Values and Coresidence with Married Children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s, Vol.77,4, Jun.
    Matcha, Duane A.1997. The Sociology of Aging-A Social Problems Perspective, Allyn & Bacon.
    Mutchler Jan E.& Jeffrey A. Burr.2003."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Older Persons." Research on Aging, Vol.25, No.6, November.
    Robison, Julie T.& Moen, Phyllis.2000. "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on Housing Expectations and Shifts in Late Midlife". Research on Aging,22(5).
    Ronald J. Angel and Jacqueline L. Angel.1997. Who Will Care for Us?- Aging and Long-Tenn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elden, M.1993. "Family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in rural north China, in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 eds. Deborah Davis and Stevan Harre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139-164.
    Shi, L.1993. Health care in China: A rural-urban comparison after the socioeconomic reform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71
    Susan Tester,1996, Community Care for Older Peopl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Walker, Alan, ed.1982. Community Care:The Family, the Stage and Social Policy, London: Basil Blackwell.
    Whyte, M. K.1992. Introduction:Rural economic reforms and Chinese family patterns, China Quarterly, No.130
    Whyte, M. K.1997. The fate of Filial Obligations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38.
    Xiao, Z & Lee, Y.1999. Children's support for elderly parent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13(1).
    Yang, H.1996. The distributive norm of monetary support to older parents:A look at a township in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Yean-Ju Lee.1994. Sons, Daughter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 AJS Volume 99, No 4 Janu.
    Yoshinori, Kamo & Min Zhou.1994. "Living Arrangements of Elderly Chinese and Japa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56,3.Aug.
    Zhan, H. J.2002. Caregiving burden and the future burden of elder care in China-Alife-cours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Vol.54.
    Zhan, H. J.2004. "Willingness and expectations: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filial responsibilities."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Volume 36 (1-2).
    Zimmer, Z.& Kwong, J.2003. Family size and support of older adult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current effects and future implication. Demography.40(1).
    Zimmer, Z.& Kwong, J.2004.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1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