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辽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是2006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河上游史前考古与文明起源综合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的是史前时期辽河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方面的状况,主要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各典型遗址的发掘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史前时期本地区各考古学文化与周邻地区古文化之间交流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各文化之间虽然存在传播的成分,但判定这种传播和交流的存在须遵循两个条件:第一要考察文化传播的路线,第二要考虑出土器物及连带物的关系。文章也分析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条件、文化产生的背景,然而这仅是诸多因素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其它因素将有待日后的研究。在承认文化存在传播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知识的分析认为本区域内各文化中所存在的那些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并非完全由传播得来,在很大程度是各文化在自身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明创造的结果。
This paper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 key project of Liaoning Social Science Fund in 2006.The name of the project is“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Liao River”.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situa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Liao river in prehistoric times,the objects are the cultures of Xinglongwa、Zhaobaogou、Fuhe、Hongshan and Xiajiadian.On the basis of summerizing the discovery of these typical site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redecessors, I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exchange situation between the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of the regions and the culture of their adjacent areas. Although the dissemination exists among all the cultures,we must follow two conditions if we w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disse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eed exist. First, study the route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Seco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aeological finds and the things associated. In this article, I also analyzed some constraint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ompared with other factors, these two constraints are typical, I will concentrate on other factors in further study. Consider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the same or similar composition of these cultures of the regions not entirely gained from dissemination, but from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引文
1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12期。
    2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北方文物》1991年4期。
    3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文物》1999年8期。
    4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5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10期。
    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1期。
    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7期。
    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9期。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1期。
    12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页。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1期。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1期。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9年6期。
    16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
    1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7期。
    1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11期。
    19刘晋祥:《翁牛特旗小善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年,文物出版社,1989年。
    2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1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河北迁安县西寨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1期。
    22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位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3期。
    2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安新庄新石器遗址调查和发掘》,《考古学集刊》第1集,1981年版。
    24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3期。
    25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考古求知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1996年版。
    26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页。
    2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1期。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9郭治中等:《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发掘述要》,《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30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1938年版。
    31尹达:《新石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32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页。
    33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时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分期》,《文物》1994年5期。
    34邵国田:《概述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2期。
    36中国科学社会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9年2期。
    3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友好村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8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6期。
    39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40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10期。
    42刘国祥:《兴隆沟聚落遗址发掘收获及意义》,《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1938年版。
    4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46杨虎:《敖汉旗西台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47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1期。
    48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6期。
    4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8期。
    50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6期。
    51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此外关于红山文化分期论述,主要有:郭大顺、马莎:《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年第8期;张忠培:《辽宁古文化的分区、编年及其它》,《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址分期探索》,《考古》1986年第6期;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52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53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6页。
    5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1—2期合刊本。
    5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7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昭乌达盟石羊石虎山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63年10期。
    58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5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60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7页。
    61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1938年版。
    6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6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6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9年2期。
    66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3期。
    67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68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赤峰县文化馆:《内蒙古赤峰县四分地东山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5期。
    6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
    7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考古》1992年5期。
    72刘晋祥:《赤峰市点将台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73赤峰考古队:《内蒙古喀拉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9期。赤峰考古队:《内蒙古赤峰市半支箭河中游1996年调查报告》,《考古》1998年9期。
    7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8期。
    7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宁城县小榆树林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5年12期。
    7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敖汉旗范杖子古墓群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4年版。
    77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6期。
    78王立新:《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2期。
    79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41—49页。
    80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0年2期。
    81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时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分期》,《文物》1994年5期;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任式楠:《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94年8期;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刘晋祥:《赵宝沟文化初论》,《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82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3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4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0年2期;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朱延平:《富河文化的若干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85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6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7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88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王锡平:《试论环渤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与文明》,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12期。
    89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5期;又见:刘晋祥:《赵宝沟文化初论》,《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90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王立新:《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考古学报》,2004年3期;王立新、卜箕大:《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源流及与其他文化关系的再认识》,《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李恭笃、高美旋:《夏家店下层文化若干问题研究》,《辽宁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5期;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1金家广、郁金城:《南庄头与华北平原—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3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年8期。
    95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6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郭治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郭大顺:《辽宁史前考古与辽河文明探源》,高延青主编,《北方民族文化新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
    97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建设》,1989年9期。
    98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9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郭治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石器—青铜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田广金:《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考古学报》1997年2期。
    100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魏坚、曹建国《庙子沟文化筒形罐及相关问题》,《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第101—109页,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101王建国、李丽娜:《试论小河沿文化特征与渊源》,高延青主编,《北方民族文化新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
    102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王立新:《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考古学报》,2004年第3期;王立新、卜箕大:《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源流及与其他文化关系的再认识》,《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高延青主编,《北方民族文化新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田广金:《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103崔璇《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河套地区与燕山南北的文化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第33—40页,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104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刘观民:《五千年前环渤海湾考古学文化区系关系》,《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李恭笃、高美旋:《试论小河沿文化》,《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论文集》,苏秉琦主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05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6马承源:《从刚卯到玉琮的探索—兼论红山文化玉器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响》,《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1期。
    107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1期。
    108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09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0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页;朱永刚:《东北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区系》,《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赵宾福:《关于高台山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青果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考古学文化论集》4,苏秉琦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王立新、卜箕大:《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源流及与其他文化关系的再认识》,《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考古系编,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11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文集》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12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3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王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版,91—92页。
    114都兴智:《关于之字纹陶器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6年4期。
    115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文集》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16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王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101—102页
    117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3期。
    118朱延平、徐光冀:《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青铜时代)综论》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9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北方文物》1993年2期。
    120A·L·克娄伯“超有机体”,载于《美国人类学家》第19卷(1917)第200页转引自: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晓毅、陈国育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1巴林右旗博物馆、朝格巴图:《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玉器》,《考古》1996年2期。
    122孙长庆等:《黑龙江古代玉器文化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兼论黑龙江古代文明起源》,《探迹索隐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3刘萱堂、魏素兰、童志国:《中国古代器物图典》,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发掘简报》[J],《考古》1985年10期。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1期。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7期。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2000年9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7年1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年1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J],《考古》1989年6期。
    9.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
    10.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7期.
    1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发掘简报》[J],《考古》2005年11期。
    12.刘晋祥:《翁牛特旗小善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J],《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南台子遗址》[A],《内蒙古文物考古论文集》[C]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4.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河北迁安县西寨遗址调查》[J],《考古》1993年1期。
    15.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位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9年3期。
    1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安新庄新石器遗址调查和发掘》[A],《考古学集刊》[C]第1集,1981年版。
    17.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3年3期。
    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4年1期。
    19.郭治中等:《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发掘述要》[J],《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82年2期。
    21.中国科学社会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9年2期。
    2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友好村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C]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23.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考古》1987年6期。
    24.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年12期。
    2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赤峰考古队:《内蒙古赤峰市半支箭河中游1996年调查报告》[J],《考古》1998年9期。
    27.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年11期。
    28.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试掘报告》[J],《考古》1986年6期。
    2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年8期。
    30.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年6期。
    3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1—2期合刊本。
    33.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昭乌达盟石羊石虎山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63年10期。
    3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1年2期。
    3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9年2期。
    36.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考古》1976年3期。
    37.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赤峰县文化馆:《内蒙古赤峰县四分地东山嘴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3年5期。
    3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报告》[J],《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
    4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J],《考古》1992年5期。
    41.赤峰考古队:《内蒙古喀拉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年9期。
    4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年8期。
    4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宁城县小榆树林子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5年12期。
    4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敖汉旗范杖子古墓群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4年版。
    45.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年6期。
    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J],《文物》,1994年11期。
    4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1998—1999年度的发掘》[J],《考古》,2001年8期。
    4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J],《文物》,1997年8期。
    4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年8期。
    1.郭大顺、马莎:《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年4期。
    2.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J],《考古》,1986年6期。
    3.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J],《考古》,1991年8期。
    4.任式楠:《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J],《考古》,1994年8期。
    5.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文物》,1997年8期。
    6.安志敏:《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J],《考古》,2000年5期。
    7.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文物》1994年5期。
    8.刘晋祥:《赵宝沟文化初论》[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第198—2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9.朱延平:《富河文化的若干问题》[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10.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议》[J],《北方文物》,1993年2期。
    11.郭治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石器——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C]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2.刘国祥:《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2006年2期。
    13.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年12期。
    14.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J],《考古》,1979年1期。
    15.安志敏:《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J],《考古》,1979年5期。
    16.朱延平、徐光冀《辽西地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述》[A],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郭大顺:《辽宁史前考古与辽河文明探源》[J],《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1期。
    18.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J],《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1期。
    19.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年6期。
    20.赵宾福:《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6年1期。
    21.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文物》,1987年3期。
    22.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0年2期。
    23.许玉林:《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J],《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1期。
    24.王立新:《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2期。
    25.安志敏:《论“文明的曙光”和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实证》[J],《北方文物》,2002年1期。
    26.吉成名:《辽河流域—中国古代最早的文明中心》[J],《北方文物》,2002年1期。
    27.张忠培:《辽宁古遗存的分区、编年及其他》[J],《辽海文物学刊》,1999年1期。
    28.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考古》,1991年12期。
    29.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4期。
    30.韩嘉谷:《河北平原两侧新石器文化关系变化和传说中的洪水》[J],《考古》,2000年5期。
    31.韩嘉谷:《环渤海考古学文化变迁刍议》[A],苏秉琦主编:《考古学论文集》[C]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2.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第198—2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3.马承源:《从刚卯到玉琮的探索—兼论红山文化玉器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响》[J],《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1期。
    34.刘观民:《红山后发掘以来,赤峰地区考古发现中提出的问题与认识》[A],《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35.刘观民:《西拉木伦河流域不同系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的变迁》[A],苏秉琦主编:《考古学论文集》[C]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版。
    36.孙守道、郭大顺:《辽宁环渤海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C]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37.郭大顺:《辽西古文化的新认识》[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第198—2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8.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J],《考古学报》,1997年2期。
    39.尹达:《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A],《新石器时代》[M],三联书店,1955年版。
    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2.苏秉琦:《中国通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郭大顺:《红山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会,2005年版。
    6.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宿白:《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张忠培:《中国北方考古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9.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C]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12.田广金、郭素新:《早期中国文明.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刘国祥:《东北文物与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高延青:《北方民族文化新论》[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
    16.《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9.《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20.赤峰市北方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21.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23.(英)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英)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