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集群形成机理与集群衍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产业集群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作为背景知识,本文勾勒了集群形成路径,讨论了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介绍了集群的效应。在本文强调的集群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我们借鉴新型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与分工理念,把产业集群同样看作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并构建模型对其形成予以解释;为了弥补分工理论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特别引入社会资本这一因变量来对集群的形成作出有力的解释。集群形成是某一地区内分工演进的结果这一基础之上,设想随着分工演进的进一步深化,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很可能扩展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即这样一个演进轨迹:区域内自给自足——区际间贸易分工——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分工。最后,我们尝试将本文构建的整体理论框架运用于实践,初步进行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的集群衍生研究。
Industry clusters refer to the phenomenon that mutually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congregate in a certain area. It has historical origin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consisting of competing as well as cooperating relationship among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epicts the forming path, the industrial condition and the effect of clusters as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literature of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view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ccording to some case study, we hold that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industry clusters is also in such a process.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depends on th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So we shed light on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apital, the role of which is to improve th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to advance the evolution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lusters in turn. As a result, local governments shall work for the cooperation-favore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accumulate social capital and also in the interest of industry clusters. Then we develop the framework of cluster deriving and apply it to analyzing the prospect about industrial readjustment in Pan Pearl River Delta District Cooperation.
引文
1、见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P88—9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2、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经济学动态,2003.8,P28
    3、见朱华晟《基于F D 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3,P106—112
    4、见郭金喜《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乡镇企业研究》,2003.02,P48—50
    5、见李永刚《浙江民营企业的独特发展模式分析》,http://www.cnsme.com/oldver/zjlt/22031102.htm,转引自《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3-11
    6、见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http://www.beiwang.com/,转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http://www.sinoliberal.com, 2002-7-24
    7、出处同5
    8、笔者感谢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密苏里大学政治学教授Marvin Overby在社会资本理论方面提供的指引。
    9、金灿荣 《美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年,转引自http://ias.cass.cn/show/show_projecc-1s.asp?id=661
    10、Robert D. Putnam,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Kenneth Hoover & Todd Donovan, "The Elements of Social Scientific Thinking", 2004, Belmont: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11、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交易次数必然增多,从而使总交易费用趋于上升。然而,就当事人而言,决定是否进行一项交易的因素在于单次的交易费用。单次交易费用的下降意味着交易效率的提高。
    12、见曹海东《温州商会的惊人力量揭密》,《经济》杂志电子版,http://www.jingji.com.cn/show.aspx?id=642, 2004-9-16
    13、陈雪梅、张毅.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及其地方产业集群的政策选择[J].南方经济,2005,2:69—71.
    14、本部分的文献综述参考自暨南大学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研究课题《汇率升 值与制造业集群的转移——国际上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相关部分。笔者尤其感谢进行此部分文献归纳的田慧南同学。
    15、集群理论受到重视的另一背景是,作为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国内运用的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学界设想的效果,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愿景迄今仍没有实现的迹象。
    16、农业生产很大程度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因而具有天然的分散性,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17、就中国而言,集群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推广很大程度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与推动;除了本文第三部分提供的几个实证案例以外,这一观点也得到国内许多文献的支持。当然,地方政府的最佳介入方式以及最优介入程度又是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8、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硅谷、新竹与上海三地发展相关性研究》http://www.stcsm.gov.cn/research/ref_report/20030730-01.asp
    19、见安筱鹏、李瑶《高新技术产业分工格局的演变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25卷第4期
    20、笔者感谢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员Mark Chapman对爱尔兰经济发展状况的介绍以及对搜集相关数据的帮助。
    21、广东省政府多次重申,广东的问题是“技工荒”,并不缺少低技能劳动力。笔者认为对“民工荒”的解释也应归结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问题,而不是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完成转移。
    1、AnnaLee Saxenian. From India to Silicon Valley and Back Again [N]. 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2000—1—24
    2、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J].比较制度分析,2001.2:P78—88
    3、贝毅、曲连刚.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
    4、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4
    5、陈昭峰: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EB/OL]. http://www.cei.gov.cn/loadpage.aspx?page=ShowDoc&CategoryAlias=diqu/ggmflm_qy&ProductAlias=zhuanjshd&BlockAlias=zjsd&FileName=/doc/zjsd/200502050454.xml 2005-02-05, 2005.3.18, 来源:中国信息报
    6、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1
    7、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6-67.
    8、Claus Steinle, "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 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single region or nation" [J] Research Policy 31 (2002) 845-858
    9、丁焕锋.国外集群与区域创新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第24卷第6期,2004年1月,pp738-742
    10、段从清、陈敦贤.论产业转移的国际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
    11、樊圣君、张旭亮、张振宇.论区域集群的独特社会资本优势及对区域和国家持续竞争优势的意义[J].经济评论,2001,4:64—67.
    12、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李国平、孙铁山.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EB/0L]http://www.igsnrr.ac.cn/geo/guestarticle.jsp?A=0&id=1281,转引自《地理学报》2003.11
    14、李永刚.浙江民营企业的独特发展模式分析[EB/OL].http://www.cnsme.com/oldver/zjlt/22031102.htm,转引自《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3—11。
    15、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16、李钟文等.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7、梁承斌等.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与政策建议[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7卷第2期,2004年4月,pp142-145
    18、刘乃全.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4(2):P22—28
    1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20、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2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2、马什.跨国企业谁将从中受益[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1:P36-37
    23、孟庆民,杨开忠《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分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3期
    24、N. Dayasindhu. Embeddedn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dustry clusters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 case study of the Indian software industry [J]. Technovation, 2002, 22: 551—560.
    25、聂鸣、梅丽霞、鲁莹.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4:P39-41
    26、Paul Krugrn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vol.99, no.3
    27、钱平凡 发展产业集群 实现科技创新 [EB/OL].http://www.daokan.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29,转贴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05.3.18
    28、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83-288.
    29、隋广军、申明浩.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4.11:P39-41
    30、孙天法.柔性制造战略[J].经济管理,2004.7:P11—14
    31、陶然.软件外包是“催化剂”还是“维生素”?[EB/OL] http://www.51cmm.com/ExpertEyes/No108.htm, 2003/06/03
    32、王珺、姚海琳、赵祥.社会资本结构与民营企业成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3,9:53—59.
    3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34、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28—32
    35、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6:P25—49
    36、王道平、林华.企业集群及其成长环境与技术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3
    37、汪韶华等.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第24卷第1期,2003年1月,pp129-133
    38、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9、魏江.创新系统演进和集群创新系统构建[J].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6卷总149期,200年第1期,pp48-55
    40、吴坚.天堂硅谷—杭州与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之比较[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9
    41、许庆明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P37—40
    42、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03
    4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52—260.
    44、张毅、陈雪梅.分工演进、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的一个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5.3
    45、赵涛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4月,pp21-24
    46、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3:P31—33
    47、朱永、刘剑.产业集聚理论对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J].世界经济情况,2005.4:P30-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