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是指司法过程中当事人对民间习惯的主张、举证以及法官对该习惯的认可程序,是民间习惯被法官导入司法并得到适用的过程。民间习惯是法律的渊源之一,但此命题只是对民间习惯进入司法过程的一个事实性的描述。即使该命题能够为民间习惯进入司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即使立法者确立习惯的法源地位,但法官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而不是笼统的规定。民间习惯导入司法需要法官依据
     一定的司法程序,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习惯进行识别,其实质是法官对习惯规范的捕捉和重构。本文旨在从规范的角度,在逻辑上描述和重现这个过程。除导论外,围绕着民间习惯的捕捉与重构这个主题,本文的正文分为六个部分。
     首要的任务是设置全文的话语前提,辨析和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习惯和习惯法。对习惯的界定,学界有两个落脚点,分别是“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同样,学界对“习惯法”也存在“社会认同”与“国家认可”这两种进路的界定。通过分析即可看出,学界对习惯和习惯法的界定出现了重叠,这两个概念综合起来事实上指向三个方面,笔者分别将其称为惯例、习惯和习惯法。国家认可“习惯”的方式有两种:即立法和司法。通过司法认可习惯,就存在被司法吸收的以判例形式存在的习惯规范(笔者称其为“习惯法”)。而立法认可习惯的方式有法典化、直接吸收为制定法规则和以指引性规范赋予习惯以法律效力。通过前两种方式,习惯直接变为法律。而后一种方式只是笼统地授予法官适用相关习惯的权力(笔者称这种习惯为“准用习惯”)。在后一种情形中,“准用习惯”自身是不确定的,需要法官在司法中进一步加以识别和确认。这样,习惯和习惯法这两种规范就区分开来。习惯法是凝固在判例中的习惯;在没有确立判例制度的国家,司法判决中所援引的习惯并不具有法律的本质属性,只是一种“适法习惯”而已。法官对民间习惯的识别便是寻找适法习惯的过程。
     从程序方面看习惯导入司法的环节,分别是习惯的主张、举证和查明。整体上看,习惯进入司法是被动的、习惯变成习惯法也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当事人如何根据习惯提出诉讼,是非常重要的程序问题。当事人可以在起诉时,也可以在诉讼中提出习惯作为自己的权利根据或者作为证明事实的辅助手段。一般而言,当事人如何提出习惯并不影响习惯进入司法,但是,当法官想拒绝适用习惯时,不当的诉讼主张便可能成为习惯进入司法的实质性障碍。习惯是作为事实问题在司法中出现的。习惯的证明义务应当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承担;法官则担负着查明习惯是否存在的辅助任务。但当事人只对习惯承担举证义务,对习惯法不承担举证义务,法官有适用习惯法的职责。法官识别习惯,一要依靠一定的方法、二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关于习惯的查明方法,普通法系国家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识别标准是民间习惯司法识别的核心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司法中都存在习惯的司法识别标准,而中国则缺少这样一个全国适用的体系,但某些地方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民间习惯司法识别标准。在规范分析的角度上,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描述性地构建一个大体上具有可操作性的识别标准体系,并据以对国内的司法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在民间习惯的司法识别中,法官的一项重要工作乃是进行规范识别。法官认识和识别民间习惯的规范性是捕捉习惯规范的前提。习惯规范也是一种“当为”,也具有强制性。传统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遵从习惯,乃是因为人们对习惯的规范性有“法的确信”。而从心理来看,模仿是形成习惯规范的关键因素,因为人类行为中自身便蕴含着规范性。传统社会(包括部落社会)中,习惯规范有其自身的执行机制,包括对人身的强制。但是,当暴力机器越来越集中地垄断在国家手中时,习惯的强制机制在现代就逐渐退化为一种纯粹的心理制约,这导致习惯规范的强制性不足。习惯从一种“须为”退化为一种“可为”。习惯的规范性不足使得其被违犯时,民间秩序可能遭到破坏,此时便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这是法官适用习惯裁决纠纷的正当性前提之一。在司法中,法官辨析具体的“当为”,即进行规则识别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辨认待识别对象的性质,即属于惯例、习惯、还是习惯法;第二、识别哪些领域属于法律规制的范围,哪些属于公民自由行动的领域即“法律不入之地”;第三、在确定法律可以介入的前提下,识别出相应纠纷中涉及的民间习惯的具体类型、具体的权利义务配置与规范的表达方式;第四、根据这些规则在司法适用中的方法论意义确定救济机制。从法律方法的角度来看,习惯的司法识别是法律发现这种法律方法的具体化,习惯的司法识别也就是习惯的类型化的过程。
     民间习惯的效力识别解决习惯的合法性问题,即法官如何进行习惯的合法性检验,如何得到“适法习惯”。法官对习惯的合法性检验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对民间习惯的正当性进行反思性认识,这个层面实际上是法官的前见对习惯规范的过滤。当代中国的法官往往对传统习惯持漠视态度,这种前见因素大大减少了习惯在司法中出场的机会。第二个层面是法官以现行法律体系为参照背景,检验民间习惯的合法律性。一般而言,只有合乎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习惯才具有司法适用性,才有可能得到法官的适用。除了制定法准用习惯规范的情形之外,习惯只是在制定法缺位的情况下才得以在司法中出场。所以,此种情形中并不存在可以检验习惯合法律性的具体法律规则。习惯的合法律性主要是指合乎法律的精神、合乎法律原则的规定、合乎公共利益和国家政策。从习惯的效力识别可以看出,“适法习惯”中已经渗入了法官的反思和正式制度的要素。
     法官识别习惯是为了适用习惯解决司法中的难题。但在法律实证主义立场上区分习惯和法律的结果是,法官适用习惯规范裁决案件面临着合法性质疑。法官适用习惯规范的合法性是法律实证主义开发出来的理论难题,并且在大陆法国家中成为规范难题。很多大陆法国家禁止法官造法,法官只能依据已有的法律判案,而习惯则是被排斥适用的。正是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转变为习惯法的关键所在:使习惯转变为习惯法的神秘力量,正是法官的职权本身,是法官的职权给习惯打上了法律的印记。法官适用习惯,一般情况下是对正式法律起某种补充作用,或者是证明待证事实、或者是解释法律的模糊之处、或者是填补制定法的漏洞。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习惯与制定法冲突,而排除习惯的适用可能导致不公平的裁判效果,在社会共识已经排斥相应法律的情况下,法官可以考虑用习惯规范替代相应的法律规则,以增加裁判的可接受性。
     可见,法官识别和适用习惯的过程的实质是捕捉和重构习惯的过程。在判例法制度下,法官识别出来的习惯记载在判例中,具有了约束力而成为习惯法。在法制史中,习惯法事实上已经成为法律人的构造物。在习惯到习惯法的飞跃中,公众的确信并不是习惯成为习惯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法官对该习惯产生“法的确信”时,该习惯才有可能成为习惯法。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之后,法律人对习惯的重构使得纯粹在民间存在的习惯与法庭适用的习惯之间产生分野,法庭适用的习惯凝固在判决中,成为法庭自身传统的组成部分。习惯法从民间活生生的规则变成了判例中的纸面上的规则,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和反思的对象。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习惯法”就不仅仅是甚至不再是社会公众的行为模式,反而成为法律人的思维模式。而本源意义上的习惯却在历史进程中被边缘化而成为正式制度的运作背景,在某些情况下作为正式制度的替补出场。这是民间习惯的历史命运。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means the privy claims and testifies the custom and then the judge ascertains the custom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which the custom is transmitted and applied in the judicature by the judge. Custom is a source of the law, but this proposition is only a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ustom into the judicature. Although the proposition can justify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ustom into the judicature, and although the legislator can establish the custom as a source of law, the judge needs some operational rules but not the abstract regulation. To transmit the custom into the judicature, the judge needs certain approaches and criteria, the nature of which is the cap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stom.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and recur this course logically in the angle of normative analysis. Encircling the subject of the cap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stom,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primary mission is to set up the precondition of argument by defining custom and customary law, the key concepts of the article. There're two ways to define of custom, mode of the behavior and norm of the behavior. Also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define customary law, one is recognition by the society and the second is recognition by the state. Thus, there's an overlap of the two concepts, which in fact includes three meanings altogether, that can be named as usage, custom and customary law.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by the state:by judicature or by legislation. So there are customary norms absorbed by the judicature and exist as precedents, which is named as customary law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approaches by which the legislator affirms the custom include codification of the custom, absorbing rules from the custom and affirmation of the force of the custom generally. The customary norms turn into legal norms by the former two approaches, but by the third approach, the legislator authorizes the judge to apply the custom, and the form of the custom dosen't change. So custom of this kind can be named as legal custom. The norm of the legal custom is not certain yet, and the judge needs to find out it. In this way, custom and customary law are distinguished. Custom becomes customary law by the judicial adoption under the system of case law, so the customary law is custom that frozen in the precedent. But the custom in the judgment in the countries without case law has no attributes of law, and it is only a kind of applicable custom.
     There are three steps of the custom to be transmitted into the judicature, which are claim, testification and ascertainment. The process of the custom transmitted into the judicature and the custom turning into customary law is passive. How the privy claims the custom is an important proceeding subject. The privy can put forward the custom either when indicting or in the procedure. Generally speaking, how the privy puts forward the claim has no influence to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ustom into the judicature. But when the judge wants to refuse the custom, an irrelevant claim may become a pretense of the judge. The custom is a problem of fact. So the testification of the custom is a burden of the privy who claims the custom. And the judge's duty is to ascertain the custom. The privy is only in duty bound to testify the custom but not the customary law, it's the judge's duty to find out and apply the customary law. To ascertain the custom, the judge depends on some approaches and accords to some criteria, In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many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cumulated, especially in Africa. The key of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is the criteria. There is a set of criteria of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custom in most countries but there's none in China. In the view of the normative analysis, we can construct a set of criteria, by which we can reflect the practice of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custom in China.
     Recognition of the norm is an important job of the jud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capture of the custom. Customary norm is also a kind of ought, and also has the compulsive forc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ontinental law system claims that the reason of the people following the custom is opinio necessitates. Imitation is the key factor to form the custom in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because the behavior of the human-being has a normative ingredient. And there was a compulsive system of the customary norms, personal compulsion included,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But when the violent mechanism is monopolized by the state, the compulsive force of the custom degenerates into a kind of mental punishment, which leads to the deficiency of the normativity of the custom. The custom, which is'Ought to be', becomes'might be'. When custom is violated, the civil order might be destroyed, and the reconvension needs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tate. This is the legitimacy of the judicial adoption the custom. To recognize the idiographic ought, the judge needs to do the following jobs:first, distinguishes the nature of the object, that is to say, the object belongs to usage, custom or customary law; second, differentiates the fields between the field supervised by the law and free field of the citizen action; thirdly, after ascertaining that the law can intervene, recognizes the type of the custom, the rule of right and obligation and the normative expression of the custom.; fourthly, ascertains the rescue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meaning of the customary rules.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is an idiographic method of the law discovery, the nature of which is the cap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stom.
     Legality Recognition means how the judge tests the validity of the custom, and get the applicable custom. The testification of validity is implemented on two stages. First, the judge needs to reflect the legitimacy of the custom, which is a process of filtration by the pre-comprehension of the judge. Judges in China usually disregard the traditional custom, which leads to the result that the custom is seldom transmitted into the judicature. Second, the judge needs to test the legality of the custo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law. Only the custom which is corresponded to the regul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statute can be applied in the judicature. Except that the statute authorizes the judge to apply the custom, it can only be transmitted into the judicature when there exists a loophole of law. There's no question of legality test in this situation. Legality of the custom mainly means the custom must accord with the spirit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law, and accord with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public policy. Through the legality recognition of the custom, we can see that the applicable custom is filtered by the reflection of the judge and factors of the official institute.
     The purpose of the judge to recognize the custom is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judicature. The legality of the judicial adoption by the judge is a theoretic difficulty of the positivism. And this theoretic difficulty changes into an normative difficulty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The judge in many countries of civil law system is forbidden to make law, they can only adjudicate the case by the statute, not the custom. Just through the very problem, we can get the key that the custom becomes customary law:the secret power changing custom into customary law is the authority of the judge. It is the authority of the judge that stamps the seal of law into the custom. In most situations, the judge applies the custom to supplement the positive law, or to testify some facts, or to clarify some mistiness of the law, or as a fact of the benefit-weight. In some special situations, the custom conflicts with the positive law, while exclu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ustom may leads to some unfair effects, then the judge can apply the custom to substitute the law to promote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judgment when the social mind has changed.
     It is obviou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the custom is the cap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stom. The custom recognized and adopted by the judge becomes a customary law under the case law system. Actually, the customary law has become an artificial product of the judge in the legal history. In the movement of the custom turning into customary law, the final factor is not opinio necessitates of the public but opinio necessitates of the judge. It's possible for the custom to change into customary law, only when the judge has opinio necessitates about the custom. Then, the custom applied by the court became different with the pure civil custom after a period of accumulation of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stom. The custom applied by the court was hard set in the judgment and became a part of the tradition of the court. So the customary law is not the behavior mode of the civil, but has become the thinking mode of the lawyer passing through a long historical deposition. The customary norm has become the rule in the book from the rule in the action. Meanwhile the custom in the original meaning was marginalized and has turned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official institution, and comes into the judicature as a supplement occasionally. It's the fate of the custom.
引文
①参见Gilbert T. Sadler, The Relation of Custom to Law, London:Sweet and Maxwell, Ltd,1919, preface.
    ②[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2页。
    ③比如庞德认为,习惯法已经成为实证主义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④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各学术流派把习惯和习惯法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探讨,只是意味着这个主题的重要性,而不是各个学派均认为习惯和习惯法具有与法律同等的重要性。相对而言,历史法学派比较重视习惯,而法律实证主义则倾向于贬低习惯。参见Kunal M. Parker, Context in History and Law:A Study of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Jurisprudence of Custom,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 24, Fall 2006, pp.486-515.
    ①参见刘作翔:《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②谢晖:《初论民间法对法律方法的可能贡献》,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① 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London:John Murray, Albemarle Street,1832, pp.27-29.
    ②[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9页。
    ③[奥]凯尔森:《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④[奥]凯尔森:《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43-145页。
    ⑤参见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p.960.
    ⑥对法律实证主义关于习惯的法源地位的论述所进行的归纳和评论,可参见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 5 (Sep.,2003), pp.959-961.
    ①[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35页。
    ②[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0页。
    ③[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6页。
    ④参见Derek Asiedu-Akrofi,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37, No.3 (Summer,1989), p.586.
    ⑤这是中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西方法律制度与理论发展中作为历时性现象出现的事物,在中国则必然会作为共时性结构呈现出来,我们的制度实践与理论演化表现为将历时性压缩为共时性的奇特概观。”魏治勋:《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参见田成有:《乡土社会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②周赟:《论习惯与习惯法》,载《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③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6年9月第12次印刷,第132页。
    ④李卫东进而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习惯”以及古汉语中的“习惯”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并且认为现代汉语中的习惯并非来自传统,而具有外来语的意味。参见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4页。
    ⑤眭鸿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3页。
    ⑥张镭:《论习惯与法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8页。
    ①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6年9月第12次印刷,第132页。
    ②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6页。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④高其才:《中国的习惯法初探》,载《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2期;《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1期;《中国习惯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⑤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⑥其他持“社会规范说”的观点参见田成有:《中国农村习惯法初探》,载《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第22页,以及田成有:《乡土社会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周赞:《论习惯与习惯法》,载《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杜宇:《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参见曹艳芝:《论习惯法的概念与特征》,载《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1页;黄民:《习惯法涵义的新解读》,载《民间法》(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田成有:《乡土社会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0页。
    ②参见曹艳芝:《论习惯法的概念与特征》,载《民间法》(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③该定义取自孙国华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①在笔者的阅读范围中,美国学者George Rutherglen区分了“作为独立法源而存在的习惯”和“经过立法机构授权的习惯。”后者即立法者通过制定法赋予法律地位的习惯。(参见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 2003), p.936.) Rutherglen的这种区分对笔者的上述命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②参见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16页;周赞:《论习惯与习惯法》,载《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①参见John Chipman Gray,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the Law,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1, pp.282-284; Paul Vinogradoff, Commonsense in Law, New Jersey:the Lawbook Exchange, ltd,2006, p.148; Rosco Pound, Jurisprudence, Vol.3,1959, West Publishing co.,pp.379-383。国内学者的观点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页:谢晖,陈金钊:《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7-416页。
    ②参见Rosco Pound, Jurisprudence, Vol.3,1959, West Publishing co., pp.379-380.
    ①[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03页。
    (?)Paul Vinogradoff, Common-sense in Law, New Jersey:the Lawbook Exchange, Ltd,2006, p.153.
    ③参见谢晖:《初论民间法对法律方法的可能贡献》,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①参见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30页。
    ①案件详情参见田富友、陈章采:《司法所长迷信风水强挖他人坟墓葬父》,载《华西都市报》2007年11月16日;陈章采、田富友:《挖了我祖坟 司法所长赔我棺木!》,载《华西都市报》2007年12月7日。
    ②参见陈章采、田富友:《挖了我祖坟 司法所长赔我棺木!》,载《华西都市报》2007年12月7日。
    ①参见王林敏:《送法下乡与民族习惯法的变迁——以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为材料说明》,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①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法发〔2008〕11号。
    ①本案例根据央视“经济与法”栏目播出的案例《八年前的公证书》整理,原文参见央视国际:http://www. cctv. com/program/jjyf/01/index.shtml.2009年8月20日最后访问。
    ①杨建华主编:《民事诉讼法之研究》,三民书局1984年版;转引自蔡虹:《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07页。
    ①蔡虹:《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109页。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杨仁寿也持此种观点,参见杨仁寿:《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280页。
    ①这种观点也为部分大陆学者所接受。参见王洪平、房绍坤:《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第90页。
    ②参见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第30页。
    ③参见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第21-14页。
    ④“适法习惯”这个概念是魏治勋首先提出和加以论证的。关于这个概念的论述,参见魏治勋:《民间法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7页。
    ①参见苏永钦:《“民法”第一条的规范意义》,载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②参见[英]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p.129-130.
    ③ Allott文中的习惯法更加接近于笔者在行文中所界定的“习惯”概念,他引用的黄金海岸本土法院法第二条将习惯法定义为:“得到确立已久的惯例的强化的……一项或者一套规则……”。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58.所以,本文中引用Allott讨论非洲“习惯法”的观点是恰当的,与笔者对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并不矛盾。下文中笔者尽量将其术语转换为本文界定的概念。
    ④参见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45与此相似的观点,参见Jean G Zorn and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p.618-620.
    ⑤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p.245-247.
    ⑥但是如果基于证明的目的,则这种类比是可以接受的。参见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60.这种观点为Hannigan所接受,参见A. Sr. J.J Hannigan, Native Custom, Its Similarity to English Conventional Custom and its Mode of Proof,,2 J. Afr. L. 101 (1958), p.103.
    ⑦ E. S. Haydon, The Choice of Chinese Customary Law in Hong Ko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11, No.1, (Jan.,1962), p.231.
    ①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57.
    ②无独有偶,Jean G. Zorn 和 Jennifer Corrin Care在论述南太平洋地区的习惯的司法确认时也将问题表述为“发现作为事实的习惯(custom) "和“发现作为法律的习惯(custom) "。 Jean G Zorn and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 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p.622-635.
    ②参见王洪平、房绍坤:《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第91-92页。
    ④笔者在此处接受其结论,但对其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所认可的某种习惯对下级人民法院也不会产生法的效力”持保留态度。因为如果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某种习惯肯定会对下级法院产生“法的效力”,虽然我国不存在判例法制度,因此该习惯不能成为习惯法。
    ①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第29页。
    ②[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494页。
    ①参见H. Patrick Glenn, The Capture, Reconstr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Custo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5, No.3 (Summer,1997), pp.617-618.
    ②根据韦伯的看法,在传统社会中,根据习惯解释纠纷解决方案的合法性是长者的特权,并且解释者往往是巫师。参见[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①有学者认为民间习惯的效力根据应来自法律的承认或者司法的确认。参见王洪平、房绍坤:《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第85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9-570页。
    ③此处的“习惯法”,属于本文区分的“习惯法D,”,应为本文界定的“习惯”。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④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第29页。
    ①参见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第29页。
    ②参见黄学武、葛文:《民俗习惯在民事诉讼中类型化研究》,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第27-28页。原文作者采用“习惯法“这个概念,笔者根据本文对习惯和习惯法的界定与区分,将其还原为“习惯”。
    ①此处的“习惯法”,事实上是指合乎习惯法成立要件的“适法习惯”。
    ② G. T. Matenge, The Customary Law (Application and Ascertainment) Act 1969,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13, No.2 (1969), p.101.
    ③ C. M. G Himsworth, The Botswana Customary Law Act 1969,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16, No.1 (1972), p.17.
    ④参见Jean G Zorn and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622.
    ①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49.
    ②参见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50.
    ①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m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p.261-262.
    ②参见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m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61.
    ③参见Jean G. Zorn and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p.630-631.
    ④参见Jean G Zom and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631.
    ①参见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61.
    ②参见Jean G Zorn &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631.笔者认为,两位作者在此处混淆了法律的规范性和习惯的规范性,而把法律的规范性要求加在习惯身上。
    ③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59.
    ④关于Judicial Notice,也作Judicial Knowledge,可以参见《元照英美法词典》的解释。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50页。
    ⑤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259. Allott的这个观点与Austin很相似,参见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p.534-535。但是Hannigan则认为,众所周知不仅是对英格兰当局的法庭而言,更应当是针对给定的社区而言的。参见A. St. J. J. Hannigan, Native Custom, Its Similarity to English Conventional Custom and Its Mode of Proof,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 No.2 (Summer,1958), p.113.
    ⑥ A. N. Allott,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pp.259-261.
    ① Jean G Zorn &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p.631.
    ②参见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1页: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③参见W. Jethro Brown, Customary Law in Modern Englan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 No.8, (Dec.,1905), pp. 578-580.
    ④[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9-570页。
    ① Derek Asiedu-Akrofi,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7, No.3, (Summer,1989), pp.584-585.
    ② 参见 Lindesay J. Robertson,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Custom in Ind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ird Series, Vol.4, No.4 (1922), pp.218-228.
    ③参见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① Derek Asiedu-Akrofi,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7, No.3, (Summer,1989), p.585.
    ①张宽明:《姜堰运用善良风俗化解民间纠纷——收集民俗近千条 整理资料十万字》,《人民法院报》2007年3月20日。
    ①汤建国、高其才主编:《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姜堰法院网:《关于将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http://jys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841.2009年12月20日最后访问。
    ①参见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38页。
    ②参见王林敏:《法学向度的民间习惯调查与汇编》,发表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127-132页。
    ①如Allott认为:“很遗憾,我们缺乏可以确切地描述传统社会习惯规则的进化、明晰和确定过程的证据。”A.N.Allott, The People as Law-Makers:Custom, Practice, and Public Opinion as Sources of Law in Africa and England,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1, No.1, (Spring,1977), p.10.
    ②[美]霍贝尔:《初民的法律》,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③ Hans Kelsen, Pure Theory of Law,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pp.4-5.
    ①参见Hans Kelsen, Pure Theory of Law, Beijing:China Soci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pp.7-8.
    ② Hans Kelsen, Pure Theory of Law, Beijing:China Soci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p.9.
    ①参见C. K. 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p.101.
    ② C. K. 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pp.102-103.
    ① 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U.Ill. L. Rev., vol.1984 No.3, (1984), pp.569-570;司法对习惯形成的促进作用,也可参见T. W. Bennett and T. Vermeulen, Codification of Customary Law,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4, No.2 (Autumn,1980), p.216;司法与人民一道创造习惯,参见William Thomas Tete, Code, Custom and the Courts: Notes Toward a Louisiana Theory of Precedent, Tul. L. Rev. vol.48 (1973-1974), pp.9-10.
    ② Gray认为,习惯经常从判决中产生。参见John Chipman Gray,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the Law,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1, pp.297-299.
    ③参见Louis Assier-Andrieu, Custom and Law in the Social Order:Some Reflections upon French Catalan Peasant Communities,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1, No.1 (Spring,1983), pp.86-94.
    ①参见C. K. 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pp.89-93.
    ② Floyd H. Allport, Rule and Custom as Individual Variations of Behavior Distributed Upon a Continuum of Conform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4, No.6 (May,1939), p.897.
    ①徐翠萍等:《民间习俗可以成为解除合同的依据》,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24期,第71-72页。
    ②此处的“习惯法”是广义的,而不是本文界定的那种经过司法确认的判例制度中的习惯法。
    ③ A. N. Allott, The People as Law-Makers:Custom, Practice, and Public Opinion as Sources of Law in Africa and England,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1, No.1, (Spring,1977), p.10.
    ① Floyd H. Allport, Rule and Custom as Individual Variations of Behavior Distributed Upon a Continuum of Conform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4, No.6 (May,1939), p.900.
    ②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③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② 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U.Ill. L. Rev., (1984), vol.1984, No.3, p.563.
    ③ William Thomas Tete, Code, Custom and the Courts:Notes Toward a Louisiana Theory of Precedent, Tul. L. Re 48 (1973-1974), p.12.
    ④ 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U.Ill. L. Rev., (1984), vol.1984, No.3, p.563.
    ①参见齐树洁、蔡从燕:《交易习惯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5卷,第9页。
    ②比如,《美国合同法(第二次)重述》对商业惯例的表述是:“一个商业惯例不必是‘古老的’或者‘历史久远
    ①参见周斌、乔刚:《交易习惯可以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4期,第25-27页。
    ②参见周斌、乔刚:《交易习惯可以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4期,第27页。
    ①关于法律规范的模式,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69页。
    ①有民俗学者将民间习俗划分为物质民俗、行为民俗、意识民俗和语言民俗。参见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九章。
    ①参见魏治勋:《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以下。
    ①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40页。
    ①尚会鹏:《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①参见张永和:《作为超验性经验的诅咒(赌咒)与发誓》,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第5页。
    ②张永和:《作为超验性经验的诅咒(赌咒)与发誓》,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第6页。
    ①参见霍贝尔对初民社会的“法”的界定,[美]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0页。
    ②参见C. K. 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pp.67-69.
    ③ E. K. Braybrooke, Custom as a Source of English Law, Michigan Law Review, Vol.50, No.1 (Nov.,1951), p.78.
    ①对于法律不入的领域,魏治勋做了很好的论述。参见魏治勋:《事实的规范力量》,载《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 L. Dee Mallonee, The Growth of Custom into Law, the Virginia Law Register, New Series, Vol.1, No.1 (May,1915), p. 12.
    ①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①汤建国、高其才主编:《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69-70页。
    ①徐清宇、周永军:《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第86页。
    ②汤建国、唐登国:《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转化机理》,载汤建国、高其才主编:《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180页。
    ③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7页。
    ④陈玉贵:《民俗习惯的类型化处理及司法导入机制》,载《(2007年)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研讨会文集》。
    ①[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11页。
    ②参见[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11-113页。
    ③参见[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7页。
    ①[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年版,第119页。
    ①谢晖:《习惯规范与习惯权利》,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③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④谢晖:《习惯规范与习惯权利》,《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⑤[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页。
    ⑥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①[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②参见[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③ A.N.Allott,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The Modern Law Review (May,1957),p.244.
    ③[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①参见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40页。梁治平文中用的是“习惯法”概念,笔者根据本文的界定将其还原为“习惯”。
    ②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1页。
    ③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2页。
    ①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30页。
    ①徐清宇、周永军:《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第88页。
    ②参见徐清宇、周永军:《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第90页。
    ①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南京地区司法领域民俗习惯之运用的现状研究》,载《(2007年)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研讨会文集》。
    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南京地区司法领域民俗习惯之运用的现状研究》,载《(2007年)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研讨会文集》。
    ③[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5页。
    ①参见Lindesay J. Robertson,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Custom in Ind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ird Series, Vol.4, No.4 (1922), p.225.
    ①参见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2003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①[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288页。
    ②谢晖、陈金钊:《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陈金钊教授所称的这种习惯法,笔者将其界定为“实定习惯法”。
    日本民法上同样存在此种争论。参见[日]星野英一:《日本民法典编纂中遇到的难题——“习惯”在民法中的定位》,渠涛译,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①胡旭晟等点校,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7-660页。
    ②参见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①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②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③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④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2001)纳溪民初字第561号民事判决书。
    ①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泸民一终字第621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138页。
    ②Derek Asiedu-Akrofi,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Vol.37,No.3,(Summer,1989),pp.571-593.
    ③关于农村房屋买卖习惯的分析,参见马德华:《民间法与国家法冲突与融合的经济分析》,载谢晖主编:《民间法》(第四卷),第492-495页;王林敏:《从官契到私约》,载谢晖主编:《民间法》(第八卷),第238-252页。
    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农村私有房屋买卖纠纷合同效力认定及处理原则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鲁高法(2005)201号。
    ① A. N. Allott, The People as Law-Makers:Custom, Practice, and Public Opinion as Sources of Law in Africa and England,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1, No.1,(Spring,1977), pp.5-11.
    ①[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② Samuel Enoch Stumpf, Austin's Theory of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Vand. L. Rev.14 (1960-1961), p.121.
    ③参见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534.
    ④[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⑤参见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p.534-535.
    ① 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536.
    ② 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536.
    ③ 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p.536-537.
    ④ 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538.
    ①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②对奥斯丁的“主权者”概念所进行的批判,参见John Dewey, Austin's Theory of Sovereignt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9, No.1 (Mar.,1894), pp.31-52; James Carter, Ideal and the Actual in the Law, American law Review, Vol.24 (1890), pp.752-778.
    ①参见[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98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5页。
    ③参见[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页。
    ④参见[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9页;[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⑤[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⑥参见[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拿破仑法典》,李浩培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页;在罗马日耳曼法系所有国家的法律中,都有与之相当的条文,只是某些国家可能有一定数目的例外。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页。
    ① W. Jethro Brown, Customary Law in Modern Englan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 No.8, (Dec.,1905), pp. 564-565.
    ②William Thomas Tete, Code, Custom and the Courts:Notes Toward a Louisiana Theory of Precedent, Tul. L. Rev. vol.48 (1973-1974), p.3.
    ③[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④[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Yvon Loussouar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egislation, Custom, Doctrine, and Precedent in French Law, Louisiana Law Review, Vol.18(1957-1958), p.251.
    ①参见[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7-84页。
    ②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谭松平、孙大华:《施巫蛊术,害人终害己!》,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6月25日,案件时讯版:转引自陈
    玉贵、张剑锋:《习惯权利的司法确认》,载《(2007年)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研讨会文集》
    ②[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9页。
    ③陈玉贵、张剑锋:《习惯权利的司法确认》,载《(2007年)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研讨会文集》。
    ①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②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3年第4次印刷),第314页;魏治勋:《利益衡量论批判》,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五卷),第433页。
    ①比如影响甚广的“泸州二奶继承案”虽然涉及公序良俗原则,但是并没有涉及到民间习惯问题。对该案例的分析,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②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3年第4次印刷),第314页。
    ①案例详情参见郑金雄:《尊重善良风俗促进老有所养》,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13日。
    ②郑金雄:《尊重善良风俗促进老有所养》,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13日。
    ③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王忠强:《民国时期的司法与民间习惯》,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第408页。
    ①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1页。
    ②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③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1页。
    ④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1页。
    ⑤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2页。
    ⑥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⑦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2页。
    ①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253页。
    ②参见[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原理》,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③参见[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原理》,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130页。
    ④[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原理》,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⑤参见[奥]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⑥原文翻译为“法律失效”(desuetude),(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页。)笔者为了保持行文的一致,将其改为“法的废止”。
    ①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页。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9-560页。
    ③ Yvon Loussouam,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egislation, Custom, Doctrine, and Precedent in French Law, Louisiana Law Review, Vol.18(1957-1958), p.251-252.
    ④转引自J. T. Cameron, Custom as a Source of Law in Scotland,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7, No.3 (May,1964), p. 317.
    ①转引自J. T. Cameron, Custom as a Source of Law in Scotland,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7, No.3 (May,1964), p. 317.
    ②参见J. T. Cameron, Custom as a Source of Law in Scotland,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7, No.3 (May,1964), pp. 317-318.
    (?) 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 L. Rev., (1984), p.564.
    ①参见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Ill. L. Rev., (1984), pp.564-565.
    ②参见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Ill. L. Rev., (1984), p.571.
    ③ William Thomas Tete, Code, Custom and the Courts:Notes Toward a Louisiana Theory of Precedent, Tul. L. Rev. vol.48 (1973-1974), p.21.
    ④ E. K. Braybrooke, Custom as a Source of English Law, Michigan Law Review, Vol.50, No.1 (Nov.,1951), p.90.
    ⑤如王洪平、房绍坤在其《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一文中将其观点作为习惯具有“过时法的废止功能”的佐证。这大概是因为是博登海默的作品较早地被翻译成了中文,但凯尔森的观点没有得到关注则令人奇怪。
    ①参见[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93页。
    ②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247页。
    ①在日耳曼习惯法发展的早期,有些部族的习惯法法典就是由民众会议通过的。参见[英]梅特兰等:《欧陆法律史概览》,屈文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①参见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5页。
    ②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32页。
    ①[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世界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②徐清宇、周永军:《民俗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③[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④易延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00页。
    ①张宽明:《57件彩礼案零上诉——姜堰法院引入善良风俗处理彩礼返还纠纷调查》,《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5日。
    ①从司法视角深入探讨“习惯如何转变为法律”这个命题的,参见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 L. Rev., (1984), pp.571-572; L. Dee Mallonee, The Growth of Custom into Law, the Virginia Law Register, New Series, Vol.1, No.1 (May,1915);张晓萍:《试论从习惯到法律的转变——一个司法视角的审视》,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5期。
    ②[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 Ill. L. Rev., (1984), pp.571-572.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7页。
    ① 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p.932.
    ② 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pp.956-963.
    ③ W. Jethro Brown, Customary Law in Modern Englan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 No.8, (Dec.,1905), pp. 561-583.
    ④[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页。
    (?) W. Jethro Brown, Customary Law in Modern Englan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 No.8, (Dec.,1905), p.583.
    E. K. Braybrooke, Custom as a Source of English Law, Michigan Law Review, Vol.50, No.1 (Nov.,1951), p.91.对凯尔森理论的质疑,参见G. Maher, Custom and Constitutions,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1, No.2 (Summer,1981), pp.167-176.
    (?) Derek Asiedu-Akrofi,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7, No.3, (Summer,1989), pp.571-593. E.K. Braybrooke, Custom as a Source of English Law, Michigan Law Review, Vol.50, No.1 (Nov.,1951), p.78.
    ①[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35页。
    (?)Vinogradoff简单地论及了日耳曼习惯中发现和宣告习惯规范的机制,参见Paul Vinogradoff, Common-sense in Law, New Jersey:the Lawbook Exchange, Ltd,2006, pp.165-166.
    关于习惯的捕捉与重构,参见H. Patrick Glenn, The Capture, Reconstr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Custo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5, No.3 (Summer,1997), pp.613-620;或者参见魏治勋:《民间法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引言部分。
    ① Paul Vinogradoff, Common-sense in Law, New Jersey:the Lawbook Exchange, Ltd,2006, p.152.
    ② 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p.929.
    ③ 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pp.930-931.
    ①参见[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②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9页以下。
    ③比如,密尔松介绍的英格兰早期地方司法机构的情形。参见[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④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6页。
    ①参见H. Patrick Glenn, The Capture, Reconstr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Custo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5, No.3 (Summer,1997), p.619.
    ②这是魏治勋向笔者阐释其“民间法思维”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比喻,深刻而又传神,故在此借用。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金钊主编:《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杜宇:《重拾一种被遗忘的知识传统——刑事习惯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洪镰德:《法律社会学》,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胡平仁:《宪政语境下的习惯法与地方自治——“萨摩亚方式”的法社会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年版。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李道军:《法的应然与实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3年第4次印刷)。
    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等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齐延平:《自由大宪章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山曼等:《山东习俗》,山东友谊书社1988年版。
    孙国华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孙国华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眭鸿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施沛生等编:《中国民事习惯大全》(1924年上海法政学社初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影印)版。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06年9月第12次印刷。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汤建国、高其才主编:《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唐静权等编著:《法学基础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魏治勋:《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魏治勋:《民间法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晖:《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谢晖、陈金钊:《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1—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由嵘:《日耳曼法简介》,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岳娟娟:《嫁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张传玺主编:《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张家镇等编著:《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镭:《论习惯与法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晓辉等主编:《彝族法律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2003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与形成》,李静冰、姚新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英]奥斯汀:《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美]霍贝尔:《初民的法律》,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 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冯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德]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余履雪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迈克尔·D·贝斯勒:《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刘文远等译,团结出版社1989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英]梅特兰等:《欧陆法律史概览》,屈文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美]尼尔·K·考默萨:《法律的限度——法治、权利的供给与需求》,申卫星、王琦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文明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英]R·C·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英]S·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分析》,张守东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李璧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英]苏珊·哈克:《证据与探究》,陈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泽,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德]托马斯·莱塞尔:《法社会学导论》,高旭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奥]尤根·埃利希:《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叶名怡、袁震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法]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约瑟夫·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日]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等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蔡虹:《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
    陈益群:《论习惯和法律在司法领域冲突与互动——兼谈司法公正的评价立场》,载《法律与适用》2005年第1期。
    淡乐蓉:《论司法过程中民间法法源的位阶》,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付冬梅:《论区域习惯在多元民事纠纷处理机制中的有效运行》,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龚廷泰、睢鸿明:《“习惯法权”与中国民法典之编纂》,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
    高其才:《中国的习惯法初探》,载《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2期。
    高其才:《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1期。
    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司法档案的典藏整理与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59期。
    黄源盛:《民初大理院关于民事习惯判例之研究》,载《政大法学评论》第63期。
    黄源盛:《民初大理院民事审判法源问题再探》,载李贵连主编:《近代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黄学武、葛文:《民俗习惯在民事诉讼中类型化研究》,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李凤章、郝雷:《民法法典化与习惯缺失之忧》,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
    李建华、许中缘:《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李可:《论习惯法的法源地位》,载《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卫东:《论民初司法大量适用习惯的历史原因》,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李学兰:《民间法研究报告》,载《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李哲:《论习惯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及特点》,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林锦平:《习惯之成为法律渊源探析》,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10月第4期。
    刘广安:《传统习惯对清末民事立法的影响》,载《比较法研究》1996年第1期。
    刘国强:《论20世纪前期的民事习惯入律绩效问题》,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罗筱琦:《“交易习惯”研究》,载《现代法学》2002年4月第24卷第2期。
    潘宇、李新田:《民国间民事习惯调查中所见的中人与保人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6期。
    齐树洁、蔡从燕:《交易习惯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5卷,第9页。
    渠涛:《中国民法典立法中习惯法应有的位置——以物权法立法为中心》,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日]仁井田陞:《明清时代的一田两主习惯及其成立》,姚荣涛译,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9-460页。
    [法]茹利欧·莫兰杰尔:《法国民法的渊源与发展》,肖士诚译,载《外国民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日]寺田浩明:《关于清代土地法秩序“惯例”的结构》,王莉莉译,载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51-678页。
    尚会鹏:《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宋美云:《近代天津会馆房地契约与诉讼习惯研究》,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睢鸿明:《民国初年遵从民商事习惯风格之考证》,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1期。
    睢鸿明:《习惯自在调整与习惯的法律化》,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
    苏永钦:《“民法”第一条的规范意义》,载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汤建国、唐登国:《在一个区域内统一民事裁判尺度的构思》,载《泰州审判》2005年第2期。
    田成有:《“习惯法”是法吗?》,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13卷第3期,第13页。
    田成有:《中国农村习惯法初探》,载《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
    田成有:《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与运用》,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王洪平、房绍坤:《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民事习惯之司法导入机制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
    王琳:《试论我国习惯的地位及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合会”为中心的考察》,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汪世荣:《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对民事习惯的调查、甄别与适用》,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志强:《民国时期的司法与民间习惯——不同司法管辖权下民事诉讼的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
    魏淑君:《由一例民国时期的移植法与民间习惯冲突展开的思考》,载《法学》2005年第9期。
    魏治勋:《利益衡量论批判》,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五卷)。
    魏治勋:《规范分析的“概念分析”》,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
    魏治勋:《事实的规范力量》,载《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谢鸿飞:《论民事习惯在近现代民法中的地位》,载《法学》1998年第3期。
    谢晖:《初论民间法对法律方法的可能贡献》,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谢晖:《习惯规范与习惯权利》,《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日]星野英一:《日本民法典编纂中遇到的难题——“习惯”在民法中的定位》, 渠涛译,载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43页。
    徐翠萍等:《民间习俗可以成为解除合同的依据》,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24期。
    徐清宇、周永军:《习惯在司法中的运行条件及障碍消除》,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严存生:《法的合法性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
    颜运秋、周晓明:《认真对待民事习惯》,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易延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英]约翰·P·道森:《法国习惯的法典化》,杜蘅译,载《清华法学·第八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弛:《习惯、司法和立法的互动与变迁——以永佃制的发展和法律实践为例》,载《学术界》2006年第3期。
    张镭:《论习惯的法权本质》,载《甘肃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张生:《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晓萍:《试论从习惯到法律的转变——一个司法视角的审视》,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张星久:《论合法性研究的依据、学术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张永和:《作为超验性经验的诅咒(赌咒)与发誓》,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2期。
    张永和:《赌咒发誓作为“另类规范”之存在意义》,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一统性”与“多层次”之分析——兼论中国传统法研究中应慎重使用“民间法”一词》,载《法学家》2004年第1期。
    赵绍成:《论习惯在社会调控中的认同》,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郑或:《从习惯到习惯法——从两起判例看我国民法习惯的法律适用》,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第4期。
    周斌、乔刚:《交易习惯可以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4期。
    周旺生:《重新研究法的渊源》,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赵晓力:《中国近代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曹建明:《和谐司法视野下民俗习惯的运用》,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30日。
    陈章采、田富友:《挖了我祖坟 司法所长赔我棺木!》,载《华西都市报》2007年12月7日。
    公丕祥:《民俗习惯运用于司法的价值、可能性与限度》,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30日。
    黄松有:《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答记者问》,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12月7日第3版。
    纪坡民:《近代中国的“民事习惯调查”运动》,载《南方周末》2002年4月18日文化版。
    蒋飞、陈益群:《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理论与实践》,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4日。
    谭松平、孙大华:《施巫蛊术,害人终害己!》,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6月25日。
    田富友、陈章采:《司法所长迷信风水强挖他人坟墓葬父》,载《华西都市报》2007年11月16日。
    萧萧、辉子:《法律应否给道德留下空间——“悼念权”案引发的思考》,载《法制日报》,2001年12月26日。
    杨立新:《诠释祭奠权——兼说民事习惯作为判决依据》,载《检察日报》,2002年7月19日。
    张宽明等:《姜堰运用善良风俗化解民间纠纷》,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3月20日。
    张宽明:《57件彩礼案零上诉——姜堰法院引入善良风俗处理彩礼返还纠纷调查》,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5日。
    张宽明:《引入良俗促进和谐——记泰州法院利用善良风俗化解纠纷》,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15日。
    郑金雄:《尊重善良风俗促进老有所养》,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13日。
    A. St. J. J. Hannigan, Native Custom, Its Similarity to English Conventional Custom and Its Mode of Proof,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 No.2 (Summer,1958).
    Alan Watson, An Approach to Customary Law, vol.1984 No.3, U.Ill. L. Rev., (1984).
    Alan Watson, Legal Change:Sources of Law and Legal Cul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Vol.131, No.5 (Apr.,1983).
    A. N. Allott, The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Customary Law in British Africa,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20, No.3 (May,1957).
    Andrea C. Loux, the Persistence of the Ancient Regime-Custom Utility and the Common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rnell Law Review 79,1993-1994.
    C. M. G. Himsworth, The Botswana Customary Law Act 1969,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16, No.1 (1972).
    C. K. Allen, Law in the Maki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Charles V. Peppler, Policy, Custom, or Practice:The Contours of Proof of Section 1983 Municipal Liability,10 Am. J. Trial Advoc. (1986-1987).
    David E Pierce, Defining the Role of Industry Custom and Usage in Oil & Gas Litigation, SMU Law Review, Vol 57,2004.
    Derek Asiedu-Akrofi, Judicial Recognition and Adoption of Customary Law in Niger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37, No.3, (Summer,1989).
    D. J. Lewis, A Requiem for Chinese Customary Law in Hong Ko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32, No.2, (Apr.,1983).
    E. K. Braybrooke, Custom as a Source of English Law, Michigan Law Review, Vol. 50, No.1 (Nov.,1951).
    E. S. Haydon, The Choice of Chinese Customary Law in Hong Ko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11, No.1, (Jan.,1962).
    F. A. Greer, Custom in the Common Law, Law Quarterly Review, Vol 9,1893.
    G. Maher, Custom and Constitutions,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1, No.2 (Summer,1981).
    George Rutherglen, Custom and Usage as Action under Color of State Law:An Essay on the Forgotten Terms of Section 1983, Virginia Law Review, Vol.89, No.5 (Sep.,2003).
    Gilbert T. Sadler, The Relation of Custom to Law, London:Sweet and Maxwell, Ltd, 1919.
    G. T. Matenge, The Customary Law (Application and Ascertainment) Act 1969,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13, No.2 (1969).
    Hans Kelsen, Pure Theory of Law,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H. Patrick Glenn, The Capture, Reconstr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Custo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5, No.3 (Summer,1997).
    John Austin, 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Vol.2,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James Carter, Ideal and the Actual in the Law, American law Review, Vol.24 (1890).
    John Chipman Gray,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the Law,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1.
    John Dewey, Austin's Theory of Sovereignt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9, No.1 (Mar.,1894).
    Jean G. Zorn & Jennifer Corrin Care,'Barava tru':Judicial Approaches to the Pleading and Proof of Custom in the South 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51, No.3 (Jul.,2002).
    John P. Dawson, The Codification of the French Customs, Michigan Law Review, Vol. 38, No.6 (Apr.,1940).
    J. T. Cameron, Custom as a Source of Law in Scotland,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 27, No.3 (May,1964).
    J. Vanderlinden. The Recording of Customary Law in France during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and the Recording of African Customary Laws,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3, No.3 (Autumn,1959).
    L. Dee Mallonee, The Growth of Custom into Law, the Virginia Law Register, New Series, Vol. 1,No.1 (May,1915).
    Lindesay J. Robertson,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Custom in Ind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ird Series, Vol.4, No.4 (1922).
    Mauro Cappelletti, Law-Making Power of the Judge and Its Limits:A Comparative Analysis,8 Monash U. L. Rev. (1981-1982).
    Melissa Demian, Custom in the Courtroom, Law in the Village:Legal Transformations in Papua New Guinea,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N.S.), Vol.9, No.1(2003).
    Fredrick Pollock, A First Book of Jurisprudence, London:Macmilan and Co., Ltd, 1896.
    Paul Vinogradoff, Custom and Right, Oslo:H. Aschehoug & co.1925.
    Paul Vinogradoff, Common-sense in Law, New Jersey:the Lawbook Exchange, Ltd, 2006.
    Robert B. Seidman, Rules of Recognition in the Primary Courts of Zimbabwe:On Lawyers'Reasonings and Customary Law,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32, No.4 (Oct.,1983).
    Roscoe Pound. Law in Books and Law in Action, American Law. Review, Vol 44, (1910).
    Samuel Enoch Stumpf, Austin's Theory of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Vand. L. Rev.14(1960-1961).
    Samuel T. Morison, Custom, Reason, and the Common Law:A Reply to Hasnas, NYU Journal of Law & Liberty, Vol.2, No.2(2007).
    Thomas W. Shelton, The Law of Custom, Virginia Law Review, Vol.11, No.1 (Nov., 1924).
    T. W. Bennett and T. Vermeulen, Codification of Customary Law, Journal of African Law, Vol.24, No.2 (Autumn,1980).
    W. Jethro Brown, Customary Law in Modern England, Columbia Law Review, Vol.5, No.8, (Dec.,1905).
    W. Jethro Brown,The Ausitnian Theory of Law, London:John Murray,1906.
    William Thomas Tete, Code, Custom and the Courts:Notes Toward a Louisiana Theory of Precedent, Tul. L. Rev. vol.48 (1973-1974).
    Yvon Loussouar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egislation, Custom, Doctrine, and Precedent in French Law, Louisiana Law Review, Vol.18(1957-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