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革命、历史、人道与文学——孙犁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孙犁的人本世界及其文本世界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为论述中心,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传统的传记批评、以“知人论世”为特征的社会历史批评和文化批评为主要方法,来探求这双重复杂性和独特性的本源,以期走入孙犁的精神世界和文本世界。论文共六章,前有导言,后有结语。导言部分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孙犁及其创作的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小结。前四章是对孙犁的人本研究,其中前两章紧紧抓住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这两个社会历史事件对孙犁人生及其思想品格、精神气质、个性心理的影响展开论述。第三章则从孙犁的生平经历入手,在充分还原资料的基础上,寻绎出孙犁情感世界的内在线索,揭示出孙犁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分析其情感经历在文本上的表现和折射。第四章考察孙犁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揭示出孙犁隐逸倾向的本源所在。最后两章论述孙犁的创作。第五章重点分析孙犁抗日小说的救亡和启蒙双重主题的展开和其小说中独特的风景民族主义描写。第六章从孙犁的历史意识切入,并以此为逻辑支点,全面论述孙犁的晚年创作,给予其新的解读和阐释。
     第一章抗日战争对孙犁人格的形塑。重点论述孙犁参与抗战之后平民意识的获得过程,探讨其民族国家意识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平民意识的获得是促成其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底子的根本因素,而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则是其作品带有浪漫主义因子的内部规约因素。孙犁走入抗战队伍,使其与底层人民有了深入的、广泛的接触,从思想和感情上拉近了他与草根平民的距离,而中国军民在抵抗外侮的民族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和乐观也深深影响了孙犁对底层人民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通过参加编纂《冀中一日》,孙犁很清楚地看到了侵略者的血腥暴行,也看到了抗日军民在战争状态下展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孙犁经由自己的抗战实践到对下层劳苦大众的苦难和反抗的理性认知之后,其平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已成为制约其思想和创作的主导意识,从而规约着其抗日小说和其以后创作的基本风貌和审美旨归。
     第二章文化忧患和人格蜕变。本章从孙犁在“文革”中的经历为切入点,主要以《书衣文录》为中心,论述“文革”时期孙犁的文化忧患意识和人格蜕变的过程。“文革”后期,孙犁远离尘嚣,装书修书,并在包书皮上写下了日记式的片段文字,这些文本,在自伤自悼的情景下,寄寓着孙犁宏大的文化焦虑和政治焦虑。“书衣文”的写作是他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心态实录和精神镜像,也是其固守本真自我,保持独立人格,于文化荒漠之中艰苦跋涉,在漫漫长夜之时默默为文化守夜的真实记录。“文革”期间,孙犁由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作家成为被批斗、被凌辱的对象,成为革命的弃儿,其所见所闻,与其参加革命时所怀有的理想形成巨大的落差,这让孙犁陷入了灵魂的煎熬之中,甚至绝望到尝试自杀。在生命“轻”与“重”的选择上,孙犁选择了对生命痛苦的担当和承受,而在这自我担当中,因看清楚了“文革”的本质,但又看不到“文革”何时终结而更其痛苦和绝望。十年“文革”,孙犁的心灵遭到严重创伤,但也使孙犁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手抚目注式的亲近和接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意识,他思考社会、历史,思考文化、人生,并探究“文革”的性质和由来。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十年“文革”,造成了孙犁人格的蜕变,从原来的谨小慎微走向坦言无忌。孙犁复出后的文学业绩,是其十年痛苦沉淀的结果。
     第三章沉重的肉身与情意的飞扬。本章从孙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文本两个方面入手,在充分还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情感经历对其文本生产的影响。孙犁一生中发生了很多情感事件,但又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这一复杂的情感现象到底对孙犁的创作有何影响,并在何种程度上制约了他的文本的选材及叙事方式,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孙犁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对爱情的行为反应方式和心理应对模式与他的婚姻现实密切相关。综观孙犁一生的情感起伏变化,如果说婚姻之形式束缚了孙犁沉重的肉身的话,那么孙犁情感的丰富和细腻则又是孙犁情意飞扬的源头和推力。孙犁终其一生在沉重的肉身和情意的飞扬这样一种矛盾、痛苦的两难境地困守、苦斗、挣扎、徘徊。故孙犁在情爱这一人生维度上是一个痛苦的灵魂,这就是孙犁在晚年所体认到的爱情的残破。
     第四章革命与隐逸。本章首次提出孙犁的隐逸倾向,并结合其人生经历和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他们与革命及政治主流话语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从孙犁一生中的两次隐逸为切入点,分析孙犁1956年生病以来的病隐和1995年以后孙犁和外界基本隔绝的心隐。是中国20世纪最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复杂性的实践。中国现代文学和作家,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它的有机构成。中国现代作家呼唤革命、参与革命、试图建构革命,同时也被革命的逻辑所建构,从而形成他们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考察孙犁与“革命”的关系,乃是孙犁研究的一个特定的视角与维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孙犁与革命的关系也同样随着历史、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构成了或统一、或边缘、或疏离等复杂关系。而这些样态的差别决定了孙犁的行为和言说的不同表现方式。分析孙犁个案,有助于廓清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参与革命或疏离革命的本质所在及其在文本中复杂深微的体现。
     第五章双轮驱动与民族风景。第一节以孙犁的《正月》、《走出之后》等作品为研究中心,具体分析孙犁抗日小说创作在救亡与启蒙两个维度上的展开。孙犁抗日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完成救亡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并没有忽视五四文学所开拓的启蒙主题,而是在新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之下,对五四时期的启蒙主题进行了拓展,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塑造了具有全新意义的人物形象。在现代中国思想史领域,李泽厚的“救亡压倒启蒙”说似乎得到了学界许多人的认同且流布甚广。实际上,中国现代的启蒙运动是和救亡的主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相反,是救亡产生了启蒙。所谓救亡,就是以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为目标;而所谓启蒙,归根到底就是个人的再生和创造。以救亡为推动的启蒙,构成了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区别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现代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建构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追求,也成为中国现代叙事的重要主题。孙犁的创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孙犁小说创作的忠实于历史和时代精神的品格。
     第二节首次理清了孙犁对俄苏文学资源的借鉴及其在文本中的表现,填补了孙犁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具体分析了孙犁文学中的风景描写,突破了以往孙犁研究中仅仅从修辞和意境角度对孙犁文学的风景描写的论述,把其提高到风景民族主义的高度来研究。这是对孙犁研究的推进和提升。孙犁抗日小说中的风景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想象基础上的。他的风景描写充分显示了一种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孙犁抗日小说的风格转换,具体分析孙犁后期抗日题材创作所具有的雄浑、沉郁、苍凉的格调,颠覆了以往研究中把孙犁小说的美学风格界定为阴柔的定论。
     第六章历史意识的出场。目前孙犁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对孙犁的晚年创作缺乏整体观照和理论上的阐释。本章从孙犁的历史意识入手,解读孙犁的晚年创作。第一节紧紧抓住孙犁晚年的历史意识这个思想和创作的枢纽,分析其“芸斋小说”的创作,并指出其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史的特殊意义,即从史的角度分析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第二节分析其晚年的散文创作。曾被研究界所指称的“朝花夕拾”式的童年漫忆和乡村旧闻,在某种意义上是孙犁在强大的历史意识的制导下,对民国至抗日战争前夕这一历史时期的书写。他回补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历史缺口。第三节分析其晚年的读书札记等创作,探讨其独特的知识分子论。孙犁的序跋、读书札记,特别是孙犁的读史记明显地彰显了孙犁的历史意识。从他的读史范围看,从先秦一直延续到现代。他对中国历史的解读,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达到了出神入化、入木三分的程度。至此,孙犁完成了书写中国历史的野心和企图。
The thesis purports to focus on Sun Li’world of humanism and demonstrates the complexity and peculiarity of his texts. On the basis of adequate materials of the writer, major approaches ranging from traditional biographic criticism, socio-historical criticism characterized by“knowing the man by considering the world in which he lives”to cultural criticism are adopted to delve into the sources of the duality of his texts with a view to getting access to his mental and textual world. The thesis falls into six chapters with separate sections for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op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earch approach. The conclusion consists of a summary of the thesis.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are devoted to Sun Li’s humanism, the first two of which mainly relate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such incidents as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upon his life, thoughts and morals, mentality and personality. The third chapter, based on Sun Li’s life experiences, tries to find out some internal clues to his emotional world to reveal its complexity and analyse how his emotional experiences are presented and reflected in his writings. With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 Li and revolution, the source of his seclusion is uncovered. The last two chapters are concerned with his literary creation, with the former oriented to the dual topic of national sal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in his Anti-Japanese War novels and unique description of scenery nationalism, with the latter on his literary creation in his twilight years which is interpreted from his view of history.
     Chapter 1 Anti-Japanese War’s influence on Sun Li’s personality. It mainly discusses how Sun Li derives his view of the common people from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explor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nationalism. The former promotes reality-oriented Sun Li’s literary creation while the latter internally regulates the romanticism in his writings. Sun Li’s participation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mmon people and the writer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thus enabling him to have more contact with the lower class. Qualities such as bravery, firmness and optimism found in the Chinese Anti-Japanese army and the people has had a great impact upon Sun Li’s understanding of the lower class. He witnesses the blatant atrocities committed by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and honorable morals of the Chinese Anti-Japanese army and people by means of compilation of“A day in the middle of Hebei”. He has recognised sufferings and opposition of the lower class in the course of his participation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His view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nationalism has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thus constrained the fundamental feature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in his Anti-Japanese novels and later works.
     Chapter 2 Concern about 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from the angle of Sun Li’s experience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later stag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withdraws from the worldly affairs devoted to writing. He documents hi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nxiety in the packing paper of books in the journal style. These writings vividly reflect his mentality at that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remains an authentic record of how he endeavors to be himself in the pursuit of ideals. The havoc reduces the respected revolutionary writer to a much-despised one. The sharp contrast between cherished ideal and cruel reality pushes him into the swampland of torment. To be or not to be, at last Sun Li chooses to bear. He is even more desperate as he has seen clearly the nature of the havoc and not seen its deadline. The trauma dealt by the decade results in his closer contact with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view of history. He contemplates society, history, culture and life and explores the nature and motiva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a sense, it is the havoc that transforms Sun Li from the overcautious person to a candid one and leads to a bumper harvest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Chapter 3 unliberated body and liberated emotion.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the influence of his emotional experiences on his text production from two aspects like life experiences and literary creation. How he balances between frequent love affairs and loyalty to his wife and to what extent it constrains the narrative pattern and materials of texts , about which we mean to address here . Sun Li's attitude towards love, as well as acts of love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deal with his marri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ality. Looking at Sun Li's emotional ups and downs of his life, if we say that marriage enslaves Sun Li's body, then his liberated emotion is derived from his rich and delicate emotion. Sun Li is for his whole life trapped into the dilemma between unliberated body and liberated emotion. Therefore he can be counted as a failure in the aspect of love-----a crippled love which he has realized in his twilight years.
     Chapter 4 Revolution and Seclusion. Sun Li is first introduced in this chapter of the hermit tendencies,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nd mainstream revolutionary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are explored in terms of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texts. It mainly talks about two periods of seclusion, i.e. the seclusion since 1956 and the isolated seclusion after1995.
     The 20th century is a big time of Chinese history, during which revolution is a big topic and an internally complex and unified practice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history. As a product of times , on the one h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riters calls for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in turn constructed by revolution. Hence a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writers and revolution is derive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un Li and revolution is a specific dimension of Sun Li research.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relation changes with history, society and politics ranging from unified to marginal and to estranged, which determines different styles of behavior and speech. A case study of Sun Li helps clarify the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in or estrangement from r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how it is presented in the text.
     Chapter 5 the motivaton of enlightenment and national salvation and national scenery.
     Section one centers on“The first month of th lunar year”and“After departure”, interpreting Sun Li’s Anti-Japanese novels from two dimensions of enlightenment and national salvation. The peculiarity of his novels lies in his emphasis on the topic of enlightenment proposed by May 4th literature on the premise of national salvation. However Sun Li even extends enlightenment under the new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creates a complete new figur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f ideology, Li Ze-hou’s view that national salvation overrides enlightenmen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In fact, these two topics are closely related. It is not national salvation that overrides enlightenment, but vice versa. By salvation is meant that it aims to construct a modern nation while enlightenment refers to in the final analysis personal rebirth and creation. The difference in enlightenment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s that the modern Chinese one is enlightenment-propelled national salvation. The dual construction of nation and self is a pursui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also an important topic of moden Chinese narration, which is further proved by his literary creation and a facet to reflect his loyalty to history and spirit.
     Section two for the first time clarifies how Sun Li benefits from Russian and the Soviet Union literature, which has never been formulated before. An analysis is made of Sun Li’s scenery description not confined to the angle of rhetorics and imagery but from the perpective of scenery nationalism, thus promoting Sun Li research. His scenery nationalism in his Anti-Japanese War novels is based o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nation, display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spirit. Based on this , his stylis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novels is discussed. His literature creation at the later stage of Anti-Japanese War filled with vigor, gloom and bleakness overturns the final conclusion in the aesthetic and stylistic field that his novels have a feminine and gentle style.
     Chapter 6 his view of history. Sun Li’s literature creation in his twilight years is least studied in Sun Li research. This chapter addresses his literature creation in his twilight years in the light of his view of history. Section one analyses his“Yun Zhai novels”by resorting to his view of history and points out its particular impartance in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eriod , viz., an analysis of the neglected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Section two tackles prose creation in his later years of his life. Nostalgia of childhood and countryside anecdotes considered as“Picking in the twilight flowers at dawn”in the literary circle, in a sense records historical period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eve of Anti-Japanese War in his view of history, thus filling the historical blank in his literature creation. Section three focuses on his reading notes creation to explore his unique view of intellectuals.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foregrounds his view of history. The history books he reads ranges from the Pre-Qin days to modern times. He has performed an incisiv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 esp. Chinese humane intellectuals. So far, Sun Li has fulfilled his ambition of a Chinese history writer.
引文
[1]《谈谈写作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48页。本论文中引用的《孙犁全集》,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2]《再谈贾平凹的散文》,《尺泽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89页。本论文引用的《耕堂劫后十种》(包括《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无为集》、《陋巷集》、《如云集》、《曲终集》)均出自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3]吕剑:《孙犁会见记》,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4]《创新的准备》,《孙犁全集》,第三卷,第539页。
    [5]《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14页。
    [6]《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35页。
    [7]《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36页。
    [8]《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2页。
    [9]《风烛庵文学杂记》,《无为集》,第117页。
    [10]《风烛庵文学杂记》,《无为集》,第116页。
    [11]《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4页。
    [12]《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22页。
    [13]《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3页。
    [14]《在阜平》,《晚华集》,第15页。
    [15]《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4页。
    [16]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学术月刊》2006年2期,第98页。
    [17]《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07页。
    [18]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学术月刊》2006年2期,第101页。
    [19]《<方纪散文集>序》,《晚华集》,第162页。
    [20]孙犁在“文革”时期的“书衣文录”中曾写道:“余幼年,从文学见人生,青年从人生见文学。今老矣,文学人生两相茫然,无动于衷,甚可哀也。”见《书衣文录》,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孙犁的所谓“从文学见人生”,当是指他从起自十岁左右阅读《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算起(见《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晚华集》,第37页)。《红楼梦》一书对孙犁的影响极深,达至一生。孙犁1944年去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学院讲《红楼梦》,并与文学系代主任舒群发生争论。孙犁认为《红楼梦》表现的是贾宝玉的人生观。在孙犁的评论文字中,有很多地方直接引用《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其文学思想,并写有多篇评论《红楼梦》的文字。孙犁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品,曹雪芹是热爱人生,赞美人生的,“我们可以用陈旧的话说:《红楼梦》是为人生的艺术,它的主题思想,是热望解放人生,解放个性。”见《红楼梦杂说》,《晚华集》,第201页。就是在1954年全国文艺界发动的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中,孙犁仍坚持自己的艺术良知,他发表在《人民文学》1954年第12期的《<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成就》一文,是与当时的主旋律保持了一定距离的自己的声音,在那个主流话语成为唯一的时代情境下,孙犁坚持自己的文学理念和艺术良知,尤显得与众不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21]《我的读书生活》,《曲终集》,第106页。
    [22]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田时纲译,《世界哲学》2002年第2期。
    [23]《我的史部书》,《如云集》,第172页。
    [24]《夜思》,《秀露集》,第69页。
    [25]《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秀露集》,第296页。
    [26]《欧阳修的散文》,《秀露集》,第296页。
    [27]黄秋耘《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页。原载《文艺报》1962年第10期。
    [28]《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29]林志浩、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页。
    [30]周申明、邢怀鹏:《孙犁的艺术风格》,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1—280页。原载《河北大学学报》1980年3期。
    [31]《人物·描写·语言》,《孙犁研究专集》,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7页。原载《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
    [32]冯健男:《孙犁风格浅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2期,第14页。
    [33]黄泽新:《独树一帜——论孙犁的小说创作》,《文谈》1986年3期。
    [34]傅瑛:《论孙犁和平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第207、209页。
    [35]滕云:《孙犁研究新声息》,《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第88—90页。
    [36]胡河清《重论孙犁》见《胡河清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5页。
    [37]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第1—29页。
    [38]丛正:《晚年孙犁简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9]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0]张景超:《再释孙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41]李遇春:《孙犁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2]阎立飞:《守护和反抗——作为知识分子的孙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3]於可训:《孙犁论·序一》,见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4]渡边晴夫:《孙犁论·序二》,见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5]刘宗武:《孙犁论·序三》,见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6]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7]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8、76页。
    [48]王彬彬:《孙犁的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第165页。
    [49]程光炜:《孙犁“复活“所牵涉的文学史问题》,《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第51页。
    [50]《大师孙犁》,见2000年12月17日《天津日报》。
    [51]《大师孙犁》,见2000年12月17日《天津日报》。
    [52]铁凝:《怀念孙犁先生》,《人民文学》2002年第11期。
    [53]冯骥才:《留得清气满乾坤——悼孙犁先生》,见2002年7月15日《天津日报》。
    [54]《大师孙犁》,见2000年12月17日《天津日报》。
    [55]郭志刚:《孙犁散文的文学史地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4页。
    [56]滕云:在天津市孙犁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见《天津市孙犁研究会简报》1994年第1期。
    [57]《大师孙犁》,见2000年12月17日《天津日报》。
    [58]张学正:《说不尽的孙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53页。
    [59]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60]吴小美古世仓:《老舍与中国革命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83页。
    [61]《<方纪散文集>序》,《晚华集》,第162页。
    [62]《小说与时代》,《尺泽集》,第102页。
    [63]《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66页。
    [64]《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66页。
    [65]吕剑:《孙犁会见记》,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66]《<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6页。
    [67]《<善闇室纪年>摘抄》,《澹定集》,第124页。
    [68]《<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4页。
    [69]《与友人论学习古文》,《澹定集》,第79页。
    [70]《爱书续谈》,《老荒集》,,第63页。
    [71]《曲终集》,第352页。
    [72]《书的梦》,《秀露集》,第18页。
    [73]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74]《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0页。
    [75]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76]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77]《致陈晓峰》,《曲终集》,448页。
    [78]《我决定了》,《孙犁全集》,第十卷,95页。
    [79]《<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8页。
    [80]《在阜平》,《晚华集》,第12页。
    [81]阎纲:《孙犁的艺术》,《文学八年》,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页。
    [82]《宴会》,《无为集》,第33页。
    [83]《关于<荷花淀>的写作》,《晚华集》,第78页。
    [84]《悼念田间》,《陋巷集》,第66页。
    [85]《觅哲生》,《如云集》,第96页。
    [86]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文集》(3),《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6页。
    [87]《关于<荷花淀>的写作》,《晚华集》,第77—78页。
    [88] [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9页。
    [89]《平原的觉醒》,《晚华集》,第7—8页。
    [90]徐复观:《苦难时代的知识青年》,《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205页。
    [91]徐复观:《苦难时代的知识青年》,《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92]《民族革命战争和戏剧》,《孙犁全集》,第三卷,第3页。
    [93]《民族革命战争和戏剧》,《孙犁全集》,第三卷,第5页。
    [94]《民族革命战争和戏剧》,《孙犁全集》,第三卷,第9页。
    [95]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太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96] [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
    [97]《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53页。
    [98]《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44页。
    [99]《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87页。
    [100]程子华《冀中一日(下集)·题词》,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101]《文艺学习·前记》,《孙犁全集》,第三卷,第97页。
    [102]《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05页。
    [103]《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07页。
    [104]李广田:《人的改造和文艺方向——给抗战间留在沦陷区的朋友们》,李岫雷声宏编《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7页。
    [105]茅盾:《文艺节的感想》,《解放日报》,1945年6月7日。
    [106]杨连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107]王剑青、冯健男主编《晋察冀文艺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07页。
    [108]王续添:《音乐与政治——以抗战歌曲为中心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3期,127页。
    [109]《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00页。
    [110]“这一带村庄距离周围敌人据点,都不过十五六里,虽然党政军的主脑机关也都住在附近,但随时都处在‘反扫荡’的状态里”。见《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98页。
    [111]《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99—100页。
    [112]《书衣文录》,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本论文中引用的《书衣文录》,均出自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113]《书衣文录》,第14页。
    [114]《书衣文录》,第5页。
    [115]《书衣文录》,第9页。
    [116]《残瓷人》,《曲终集》,第41页。
    [117]《残瓷人》,《曲终集》,第41页。
    [118]《书衣文录》,第15页。
    [119]《书衣文录》,22页。
    [120]《书衣文录》,42页。
    [121]《书衣文录》,第56页。
    [122]《书衣文录》,第70页。
    [123]《装书小记》,《晚华集》,第18页。
    [124]《书衣文录》,第20页。
    [125]《书衣文录》,第64页。
    [126]《书衣文录》,第49页。
    [12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28]《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4页。
    [129]《书衣文录》,第50页。
    [130]《书衣文录》,第56页。
    [131]《书衣文录》,第30页。
    [132]《书衣文录》,第36页。
    [133]《书衣文录》,第86页。
    [134]《书衣文录》,第87页。
    [135]《书衣文录》,第63—64页。
    [136]《书衣文录》,第65页。
    [137]《书衣文录》,第71页。
    [138]《书衣文录》,第78页。
    [139]《书衣文录》,第13—14页。
    [140]《书衣文录》,第47页。
    [141]《书衣文录》,第52页。
    [142]《书衣文录》,第81页。
    [143]《书衣文录》,第82页。
    [144]《书衣文录》,第82页。
    [145]《书衣文录》,第83页。
    [146]《书衣文录》,第25页。
    [147]《书衣文录》,第51-52页。
    [148]《谈自裁》,《无为集》,第96页。
    [149]《书衣文录》,第17页。
    [150]《爱书续谈》,《老荒集》,,第63页。
    [151]《一九七六》,《老荒集》,第21页。
    [152]《书衣文录》,第53-54页。
    [153]《书衣文录》,第53页。
    [154]《书衣文录》,第46页。
    [155]《书衣文录》,第132页。
    [156]《在阜平》,《晚华集》,第15页。
    [157]《书衣文录》,第36页。
    [158]《书衣文录》,第60页。
    [159]《远的怀念》,《晚华集》,第122页。
    [160]《书衣文录》,第61页。
    [161]《书衣文录》,第80-81页。
    [162]杨劼:《论世·论事和论文——晚年的孙犁〉,《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
    [163]《书衣文录》,第31页。
    [164]《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1页。
    [165]《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12-13页。
    [166]《谈“打”》,《老荒集》,第73页。
    [167]《二月通信并后记》,《芸斋书简》,第9页。
    [168]《二月通信并后记》,《芸斋书简》,第9页。
    [169]《二月通信并后记》,《芸斋书简》,第6页。
    [170]《谈文学和理想》,《老荒集》,第33页。
    [171]《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1页。
    [172]《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0页。
    [173]《书衣文录》,第103页。
    [174]《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6页。
    [175]《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7页。
    [176]《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8页。
    [177]《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7页。
    [178]《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17页。
    [179]《戏的梦》,《秀露集》,第1页。
    [180]《戏的梦》,《秀露集》,第14页。
    [181]《戏的梦》,《秀露集》,第14页。
    [182]《戏的梦》,《秀露集》,第13页。
    [183]《弃儿》,《孙犁文集》,第十卷,第18页。
    [184]《弃儿》,《孙犁文集》,第十卷,第19页。
    [185]《谈自裁》,《无为集》,第96页。
    [186]《言戒》,《尺泽集》,第20页。
    [187]《文学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1页。
    [188]《文学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1页。
    [189]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2006年版,第232页。
    [190]《谈自裁》,《无为集》,第98页。
    [191]《书衣文录》,第64页。
    [192]《书衣文录》,第88页。
    [193]《书衣文录》,第121页。
    [194]《书衣文录》,第71页。
    [195]《书衣文录》,第88页。
    [196]《致杨栋》,《芸斋书简》,第377页。
    [197]《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17页。
    [198]《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17页。
    [199]《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19页。
    [200]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201]《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21页。
    [202]《书衣文录》,第134页。
    [203]《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21页。
    [204] [日]渡边晴夫:《孙犁的复活——从“文革“到再生》,蒋锦文译,《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第43页
    [205]《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22页。
    [206]琼斯语,转引自《弗洛伊德自传》,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07]《残瓷人》,《曲终集》,第41页。
    [208]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209]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68页。
    [210]《书衣文录》,第49页。
    [211]《书衣文录》,155页。
    [212]《书衣文录》,167页。
    [213]《报纸的故事》,《尺泽集》,第28—29页。
    [214]《报纸的故事》,《尺泽集》,第32页。
    [215]《亡人逸事》,《尺泽集》,第36页。
    [216]《关于<荷花淀>的写作》,《晚华集》,第79—80页。
    [217]此篇的构思已在《书衣文录》之《三唱集》的书衣文上基本成熟,它的发表也是顺当年情思之流动,而非来自于情感最深处的心灵震撼。
    [218]《保定旧事》,《晚华集》,第48页。
    [219]《画的梦》,《秀露集》,第31页。
    [220]《书信》,《老荒集》,第135页。
    [221]《<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5页。
    [222]《<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4页。
    [223]《石榴》,《如云集》,第13—14页。
    [224]沈从文:《从文自传·常德》,《沈从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7页。
    [225] [美]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等著,姚金清等译,《文学批评方法手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页。
    [226]《残瓷人》,《曲终集》,第41页。
    [227]《转移》,《如云集》,第26页。
    [228]《忆梅读<易>》,《曲终集》,第9页
    [229]《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0页
    [230]《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3页。
    [231]《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0页
    [232]《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2页。
    [233]《亡人逸事》,《如云集》,第34页。
    [234]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235]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4期,第5页。
    [236]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4期,第5页。
    [237]《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52页。
    [238]《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53页。
    [239]《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71—72页。
    [240]《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74页。
    [241]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4期,第5页。
    [242]《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125页。
    [243]《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53页。
    [244]《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75页。
    [245]《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115页。
    [246]《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127页。
    [247]《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444—446页。
    [248]《左批评右创作论》,《秀露集》,第185—186页。
    [249]《芸斋书简》,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本论文中引用的《芸斋书简》,均出自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250]《芸斋书简》,第65页。
    [251]《芸斋书简》,第66页。
    [252]《芸斋书简》,第67页。
    [253]《芸斋书简》,第80页。
    [254]《芸斋书简》,第80页。
    [255]《芸斋书简》,第37页。
    [256]《芸斋书简》,第37页。
    [257]康濯1991年1月10日去世后,孙犁即于1月19日写有《悼康濯》一文。文中说,听到康去世的消息后,很少流泪的他眼里立刻充满了泪水。孙犁与康濯1939年春季相识,直到1944年,5年时间,他们差不多朝夕相处。1956年,孙犁大病以后,康怕孙犁从此不起,为孙犁编了《白洋淀纪事》一书。孙犁建国初期写给康濯的信件,康也大都保留了下来,这让孙犁心存感激。见孙犁《悼康濯》,《曲终集》,24—26页。又,康的夫人勉思在孙犁去世后,写有《半世纪,战友情》一文缅怀孙犁,文中言,“从1939年起,孙犁同志和我老伴都是亲密战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两家关系也不断扩展到孩子,直到老康去世,孙犁同志对他的后事,极尽战友之情。”见勉思《半世纪,战友情》,《回忆孙犁先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58]《记邹明》,《如云集》,第51页。
    [259]《朋友的彩笔》,《如云集》,第197页。
    [260]《无花果》,《无为集》第23页。
    [261]《颐和园》,《无为集》,第28页。
    [262]《小同窗》,《无为集》第94页。.
    [263]《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53页。
    [264]《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54页。
    [265]《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54页。
    [266]《一九五六年的旅行》,《老荒集》,第131页。
    [267]《红十字医院——病期经历之一》,《老荒集》,169页。
    [268]孙犁“静养”,一直是以出走的方式或是独居的方式,按常理言,养病在家才为上策,而孙犁偏偏选择一种“逃离”,个中原因值得玩味。
    [269]《红十字医院——病期经历之一》,《老荒集》第170页。
    [270]《病期经历》,《陋巷集》第27页。
    [271]《病期经历》,《陋巷集》第27页。
    [272]孙犁直接描述这段情感纠葛的文字有《芸斋小说·无花果》、《病期经历·青岛》,在相关文章中提及的有《芸斋小说·宴会》、《记陈肇》等。
    [273]《病期经历》,《陋巷集》,第36页.
    [274]《病期经历》,《陋巷集》,第41—42页。
    [275]《无花果》,《无为集》,第25页。
    [276]《宴会》,《无为集》,第35页。
    [277]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278]《幻觉》,《远道集》,第2页。
    [279]《续弦》,《无为集》,第9页。
    [280]《书衣文录》,第23页。
    [281]《书衣文录》,第24页。
    [282]《书衣文录》,第24页。
    [283]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284]《书衣文录》,第48页。
    [285]《书衣文录》,第44页。
    [286]《书衣文录》,第44页。
    [287]《芸斋书简》,第3页。
    [288]《书衣文录·达夫书简》,《老荒集》,第228页
    [289]《天使》,《孙犁全集》,第十卷,186页
    [290]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291]《陋巷集》,第303页
    [292]《陋巷集》,第306页
    [293]《书衣文录》,第55页。
    [294]《书衣文录》,第78页。该书编者说,这一则书衣文发表时,作者将其抄录于1975年末。
    [295]《删去的文字》,《晚华集》,第86页
    [296]《删去的文字》,《晚华集》,第86页。
    [297]《删去的文字》,《晚华集》,第87页
    [298]《删去的文字》,《晚华集》,第88页。
    [299]《戏的续梦》,《老荒集》,第156页。
    [300]《春天的风》,《老荒集》,第16页。
    [301]《我留下了声音》,《如云集》,第17页。
    [302]《我留下了声音》,《如云集》,第20页。
    [303]《印象》,《孙犁全集》,第十卷,第139—140页。
    [304]《印象》,《孙犁全集》,第十卷,第143页。
    [305]《印象》,《孙犁全集》,第十卷,第144页。
    [306]《灵魂的拯救》,《孙犁全集》,第十卷,第145页。
    [307]《灵魂的拯救》,《孙犁全集》,第十卷,第151页。
    [308]《无题》,《如云集》,第13页。
    [309]朱学勤:《革命》,广州:1999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
    [310]吴小美、古世仓:《老舍与中国革命论纲》,《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83页。
    [311]《关于学习的通信》,《芸斋书简》,第222页。
    [312]《转移》,《如云集》,第28页。
    [313]《风云初记》中变吉哥作为一个乡村谙熟民间画事的知识分子,最后走向抗日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孙犁的一个自我镜像,也是孙犁人生道路选择的一种自我书写和自我确认。雨天读墙上报纸的故事情节就是孙犁当年的生活故事。见孙犁《报纸的故事》,《尺泽集》,第27—33页。
    [314]《理书三记》,《曲终集》,第269页。
    [315]冀中“肃托”,“较有代表性的是被搞成‘托派’的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段士增、参谋长兼政治主任杨万林、团长崔树凯3人。这3个人都是参加过1932年中共领导的‘高蠡暴动’的老党员,暴动失败后,仍坚持革命活动。”“七七”事变后,他们为组织抗日队伍做出了很大贡献。“冀中军区领导几次开会,研究段士增和河北游击军第2师的问题,有的上级监察组的领导提出:‘段士增他们弄开粮店,抢粮食,是土匪行为,是典型的‘托派’应该处决!……’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孟庆山极力反对,他说:部队成立初期,要打仗、要行军,紧急情况下,从地主的粮店借些粮食是正常的,不能说是土匪行为。他们几个人是老党员,在发展抗日队伍中有贡献。错误可以批评,不能处决。”最后,在处决段和杨的时候,“中共保东特委指杨万林在边上平静地说:‘(高蠡)暴动失败,没死在国民党手里,现在反动地主窃取了司法领导权,只好做了光荣的牺牲吧。’段士增被押解着向外走去,仰天长叹:‘这共产党真是大白天见了鬼了,放着敌人不杀,杀自己人!’在冀中‘肃托’程中,河北游击军的一些干部、战士被杀害,如河北游击军政治部主任侯平,第8路军总指挥刘可忠,第5路军副总指挥张静明。人民自卫军的一些干部、战士也难幸免。人民自卫军政治部主任李晓初也被定为‘托派’押解到晋察冀军区处决。他这个‘托派’又涉及到200多人。同时被杀害的还有冀中军区供给部长熊大正等人,‘肃托’搞得人人自危。”见李金明《贺龙愤怒制止冀中“肃托”》,《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第35页。
    [316]《同口旧事》,《澹定集》,第222—224页。
    [317]《宴会》,《无为集》,第33页。孙犁于1942年写了一篇内容有些伤感的抗日小说,抒发了一下这种心情。这篇小说就是《爹娘留下琴和箫》。有论者考证,这篇小说指向的历史真实就是冀中“肃托”事件中惨遭杀害的侯士珍,只不过出于孙犁的戒惧心理,对同学的遭遇进行了艺术创造和“改装”,但“伤感”的底子和情绪仍在。见李展:《文学感伤:时代主流话语里的艰难表达》,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5期。
    [318]《老刁》,《澹定集》,第197—200页。
    [319]《同口旧事》,《澹定集》,第224页。
    [320]《记邹明》,《如云集》,第58页。
    [321]《宴会》,《无为集》,第33页。
    [32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88页。
    [323]《文学的路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9页。
    [324]《<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20页。
    [325]《<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21页。
    [326]《<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21页。
    [327]《父亲的记忆》,《老荒集》,第147页。
    [328]《<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19页。
    [329]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22页。
    [330]《<善暗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22页。
    [331]《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0页。
    [332]《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3页。
    [333]《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5页。
    [334]《<善暗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19页
    [335]《<善暗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21页。
    [336]《同口旧事》,《澹定集》,第229页。
    [337]《婚姻》,《秀露集》,第98页。
    [338]《婚姻》,《秀露集》,第94页。
    [339]《芸斋书简》,第106—107页。
    [340]《纪念党的生日》,《孙犁全集》,第二卷,第478页。
    [341]《芸斋书简》,第28页。
    [342]《父亲的记忆》,《老荒集》,第147页。
    [343]《<善暗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19页。
    [344]《婚姻》,《秀露集》,第93页。
    [345]《石猴》,《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74—278页。
    [346]《村歌》,《孙犁全集》,第二卷,第55页。
    [347]《小站国旗歌》,《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50—356页。
    [348]《新生的天津》,《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35页。
    [349]《人民的狂欢》,《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37页。
    [350]《芸斋书简》,第48页。
    [351]《芸斋书简》,第92页。
    [352]《津门小集·后记》,《孙犁全集》,第二卷,第281页。
    [353]孙犁在《两天日记》中,特别为电影票价作了括注,“楼上票价是五千元(今日棒子面牌价一千四百元)”,也就是说一张电影票可买3斤多棒子面。孙犁这一“括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他内心所思所想,大概是一张电影票可以让一个中国农民饱餐一天吧。可见,他人进了城,心仍系农村,和那里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中国农民。孙犁决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他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而单在1950年3月25日和26日写了“日记”,可见,这一看电影事件对其心灵的触动。
    [354]《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7页。
    [355]《两天日记》,《澹定集》,第247页。
    [356]《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芸斋书简》,第225页。
    [357]《致冉淮舟信》,《芸斋书简》,第132页。
    [358]《吴召儿》,《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63页。
    [359]《答<文艺学习>编辑部问》,《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65页。
    [360]沈从文进城后的若干年,仍想顽强地捉住那种“乡下人”的混沌的艺术感受,却身不由己地一步步努力要当一个城里的绅士,这就必然会受到那个绅士阶层的世俗理想的牵制,最终对自己的审美情感发生了误解。“因此就在快要攀登上文体创造的山巅的时候,他又身不由己地从旁边的岔道上滑了下来”。见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和“土绅士”的梦想》,《潜流与漩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
    [361]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62]《谈赵树理》,《晚华集》,第157—158页。
    [363]余务群:《我们要求文艺批评》,见1945年6月4日《解放日报》。
    [36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75-876页。
    [365]《芸斋书简》,第26页。
    [366]《芸斋书简》,第27—28页。
    [367]《芸斋书简》,第36页。
    [368]《芸斋书简》,第74页。
    [369]《芸斋书简》,第88页。
    [370]《芸斋书简》,第82页。
    [371]《芸斋书简》,第84页。
    [372]《芸斋书简》,第88页。
    [373]《芸斋书简》,第112页。
    [374]《芸斋书简》,第112页。
    [375]《一别十年同口镇》,《孙犁全集》,第1十卷,162页。
    [376]《芸斋书简》,第69页。
    [377]《芸斋书简》,第48页。
    [378]《芸斋书简》,第65页。
    [37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380]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7月第4卷第8期。
    [381]林志浩、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页。原载1951年10月6日《光明日报》。
    [382]王文英:《对孙犁<村歌>的几点意见》,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9、426页。原载1951年10月6日《光明日报》。
    [383]《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67页。
    [384]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385]叶君的《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一书中专列一小节“孙犁的‘病’”,探讨孙犁的病因,他把孙犁亲历诗人鲁藜被捕视为最直接的动因。另外,孙犁的战友方纪、康濯、柳溪等在50年代中期的一些表现也加重了他内心的惶惑和焦虑。见《参与·守持与怀乡》,第115—126页。
    [386]《<善暗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3页。
    [387]孙犁在《宴会》中说:“我感情脆弱,没有受到任何锻炼。出来抗日,是锻炼的开始。”见《无为集》,第33页。
    [388]《一九五六年的旅行》,《老荒集》,第124页。
    [389]《致田间》,《芸斋书简》,第106—108页。
    [390]《芸斋书简》,第40页。
    [391]《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47页。
    [392]《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48页。
    [393]《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50页。
    [394]《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51页。
    [395]潘艳慧:《主流意识与个人诉求之间的矛盾叙事—论孙犁〈铁木前传〉的芜杂性》,《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
    [396]《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秀露集》,第292页。
    [397]《铁木前传》,《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37—138页。
    [398]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310页。
    [399]冯健男:《孙犁的艺术(中)——〈铁木前传〉》,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9页。原载《河北文学》1962年第2期。
    [400]《铁木前传》,《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43页。
    [401]《铁木前传》,《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27—128页。
    [402]《铁木前传》,《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32页。
    [403]《铁木前传》,《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32页。
    [404]《王婉》,《老荒集》,第29页。
    [405]《关于丁玲》,《陋巷集》,第86页。
    [406]《关于学习的通信》,《芸斋书简》,第222页。
    [407]《芸斋书简》,第24页。
    [408]《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45页。
    [409]《一九五六年的旅行》,《老荒集》,第131页。
    [410]《悼念李季同志》,《老荒集》,第64页。
    [411]《小同窗》,《老荒集》,第93页。
    [412]《致山西杨栋》,《陋巷集》,第294页。
    [413]《再谈贾平凹的散文》,《尺泽集》,第189页。
    [414]《书衣文录》,第155页。
    [415]《曲终集》,第351页。
    [416]《病期经历》,《陋巷集》,第29—30页。
    [417]《病期经历》,《陋巷集》,第30页。
    [418]《病期经历》,《陋巷集》,第27页。
    [419]《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45—146页。
    [420]《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54页。
    [421]《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无为集》,第154页。
    [422]《一九五六年的旅行》,《无为集》,第126页。
    [423]叶君:《参与·守持与还乡——孙犁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424]参见日本渡边晴夫的论文《“文革”前的孙犁》(见《岱宗学刊》2001年第3期,第42—44页)和叶君在《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中的“孙犁在1962”(见该书126—138页)。
    [425]《三马》,《尺泽集》,第23页。
    [426]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427]《书衣文录》,第3页。
    [428]《戏的梦》,《秀露集》,第1页。
    [429]《戏的梦》,《秀露集》,第2页。
    [430]《书衣文录》,第14页。
    [431]《书衣文录》,第17页。
    [432]《书衣文录》,第39页。
    [433]《书衣文录》,第25页。
    [434]《书衣文录》,第50—51页。
    [435]《书衣文录》,第9页。
    [436]《书衣文录》,第56页。
    [437]《书衣文录》,第42页。
    [438]《书衣文录》,第55页。
    [439]孙犁“文革”时期的身体状况,据知情人回忆,并不是太好。1968年12月,孙犁到天津北郊区赵庄天津市新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孙犁同志是去看牛。我见他身旁一件薄棉袄,腰里束着一条腰带,手里拿着一把铁粪铲,本来就颤抖的头颅在寒风里更加摇动”。见王瑞兴:《挨斗始相识修房结友谊》,《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6页。知情人柳岸回忆说:1969年秋,我作为《天津日报》的工人,与其他人一起做大卡车去了干校,报社的干校负责人冯百祥同志“看我小伙子长得壮,就嘱咐我说:‘孙犁同志也在干校劳动,他身体不好,干活时你和他在一块儿,照顾照顾他。’”“百祥把我介绍给孙犁,我俩就在一块干活儿,孙犁就像照片上一样,很是谦和。他动作慢,说话慢,嗓子还有点嘶哑。他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特别是头,有点颤。”见柳岸:《孙犁掠影》,《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61—462页。
    [440]见孙犁1976年2月16日和1976年8月21日致韩映山信,见《芸斋书简》,第154、156页。
    [441]《书衣文录》,第77页。
    [442]《书衣文录》,第75页。
    [443]《曲终集》,第243页。
    [444]《书衣文录》,第27页。
    [445]见黄宏地《寂寞身后事》中的记述,《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年版,第236页。
    [446]见孙福海《孙犁的一帧条幅》文中的记述,《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447]米芾:《书史》。
    [448]徐清泉《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文学评论》,2000第4期,131页。
    [449]《书衣文录》,第54页。
    [450]卫建民:《犁歌远逝荷香乾坤》,《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3页。
    [451]《书衣文录》,第46页。
    [452]张学正:《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新华文摘》1998年第3期,第119页。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453]滕云:《孙犁辍笔已五年》,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5月20日。
    [454]《“病句”的纠缠》,《曲终集》,第120页。
    [455]《反嘲笑》,《曲终集》,第146页。
    [456]《“病句”的纠缠》,《曲终集》,第123页。
    [457]《文场亲历记摘抄》,《曲终集》,第131页。
    [458]《反嘲笑》,《曲终集》,第148页。
    [459]《致贾平凹》,《曲终集》,第457页。
    [460]《我和青年作家》,《曲终集》,第133页。
    [461]《芸斋琐谈·谈“打”》,《老荒集》,第75页。
    [462]《芸斋小说·三马》,《尺泽集》,第26页。
    [463]《芸斋小说·一九七六年》,《老荒集》,第75页。
    [464]丛正:《晚年孙犁简论》,载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124页。
    [465]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北京:《读书》1994年第5期。
    [466]《再谈贾平凹的散文》,《尺泽集》,第189页。
    [467]《庚午文学杂记(一)·作家与经济》,《如云集》,第208页。
    [468]《记邹明》,《如云集》,第9页。
    [469]《耕堂函稿·致韩映山》,《老荒集》,第230页。
    [470]《读作品记(五)》,《澹定集》,第43页。
    [471]《文林谈屑》,《陋巷集》,第177页。
    [472]《小说杂谈·小说的欧风东渐》,《尺泽集》,第87页。
    [473]《买〈宦海指南〉记》,《无为集》,第175页。
    [474]《读画论记》,《曲终集》,第158页。
    [475]《风烛庵文学杂记》,第115页。
    [476]《记邹明》,《如云集》,第59页。
    [477]金梅:《甘于寂寞的孙犁》,《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4期。
    [478]《芸斋短简·致肖复兴》,《曲终集》,第459页。
    [479]《芸斋短简·致邢海潮》,《曲终集》,第405页。
    [480]《我与文艺团体》,《曲终集》,第139页。
    [481]《致吕剑》,《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251页。
    [482]《致徐光耀》,《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393页。
    [483]《致周翼南》,《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459页。
    [484]《我与文艺团体──文场亲历记摘抄》,《曲终集》,第139—140页。
    [485]《芸斋琐谈·谈文学与理想》,《老荒集》,第37页。
    [486]《〈书衣文录〉拾补·曹子建集(上)》,《陋巷集》,第311页。
    [487]《谈师》,《远道集》,第188页
    [488]《谈师》,《远道集》,第187页。
    [489]《序的教训》,《远道集》,第196页。
    [490]《文虑——文事琐谈之二》,《曲终集》,第89—92页
    [491]《致韩映山》,《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195页。
    [492]《文虑——文事琐谈之二》,《曲终集》,第89—92页
    [493]《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11页。
    [494]《老年文字》,《曲终集》,第94—96页。
    [495]滕云:《孙犁辍笔已五年》,见2005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496]《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66页。
    [497]《文集自序》,《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64页。
    [498]《为姜德明同志所藏<白洋淀纪事>》,《书衣文录》,第103页。
    [499]《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1页。
    [500]《现实主义文学论》,《孙犁全集》,第十卷,第281页。
    [501]《一本小书的发现》,《如云集》,第151—152页。
    [502]《<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校读后记》,《如云集》,第156—157页。
    [503]卫建民:《犁歌远逝荷香乾坤》,《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488页。
    [504]《<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7页。
    [505]《平原的觉醒》,《晚华集》,第4—5页。
    [506]《为外文版<风云初记>写的序言》,《秀露集》,第280页。
    [507]《<鲁迅·鲁迅的故事>后记》,《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97—398页。
    [508]《<青春遗响>序》,《老荒集》,第119页。
    [509]《<青春遗响>序》,《老荒集》,第119-120页。
    [510]《芸斋琐谈·谈文学与理想》,《老荒集》,第34页。
    [511]《白洋淀之曲》,《孙犁全集》,第二卷,第307—325页。
    [512]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说话》,《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第69页。原载《读书》2002年第11期。
    [513]被许多论者引滥了的美国学者费里曼·毕克伟·赛不登写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中的资料,其实并不具历史的客观性,这条资料出自该书第99页,“在许多保守的农民看来,妇女学习文化或出门与陌生人在一起的观念,理应受到诅咒。”并称当时冀中妇女参加抗战并不是普遍性,甚至不时发生乡村妇女因上夜校扫盲而被夫家活活打死的惨剧。难道一个多少年后的社会调查报告资料之征信性超过了当时的时代的真实记录?其学问浮躁之气可见一斑。
    [514]《正月》,《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24页。
    [515]《正月》,《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25页。
    [516]《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25页。
    [517]《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28—229页。
    [518]《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29页。
    [519]《芸斋书简》,第81页。
    [520]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园关系的重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页。
    [521]《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三卷,第336页。
    [522]汪晖:《汪晖自选集》,广州: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22页。
    [523]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说话》,《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第68页。原载《读书》,2002年第11期。
    [524]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说话》,《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第70页。原载《读书》2002年第11期。
    [525]《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35页。
    [526]《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34页。
    [527]《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35—336页。
    [528]《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36页。
    [529]《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38页。
    [530]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6页。
    [531]《走出之后》,《孙犁全集》,第一卷,第340页。
    [532]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9—30页。
    [533]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页。
    [534]冯建男:《孙犁的艺术(上)——<白洋淀纪事>》,见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1页。原载《河北文学》,1962年第1期。
    [535]《新人物·感情·气氛》,《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43—345页。
    [536]《写作指南》,《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55页。
    [537]《战争和田园》,《孙犁全集》,第十卷,第406—407页。
    [538]《红杨树和曼晴的诗》,《孙犁全集》,第十卷,第349页。
    [539]《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50页。
    [540]《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70页。
    [541]《再谈通俗文学》,《陋巷集》,第206页。
    [542]《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42页。
    [543]《芸斋书简》,第255-256页。
    [544]解力夫:《我所认识的孙犁》,《纵横》2008年第1期,第43页。
    [545]《新安游记》,《孙犁全集》,第二卷,第166页。
    [546]《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地里》,《孙犁全集》,第十卷,第78—79页。
    [547]《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地里》,《孙犁全集》,第十卷,第79页。
    [548]《苏联文学怎样教育了我们》,《孙犁全集》,第三卷,第315页。
    [549]《欢迎法捷耶夫》,《孙犁全集》,第三卷,第320页。
    [550]《契诃夫——纪念他逝世五十周年》,《澹定集》,第101页。
    [551]《<善闇室纪年>摘抄》,《陋巷集》,第5页。
    [552]《果戈理——纪念他逝世一百周年》,《孙犁全集》,第三卷,第396—397页。
    [553]李政亮:《风景民族主义》,《读书》2009年第2期,第79页。
    [554]李政亮:《风景民族主义》,《读书》2009年第2期,第81—86页。
    [555]刘海军:《现代小说自然描写的类型及艺术功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7期,第31页。
    [556]《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53页。
    [557]《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59页。
    [558]《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62页。
    [559]《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87页。
    [560]《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87页。
    [561]《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88页。
    [562]《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86页。
    [563]《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221页。
    [564]《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224页。
    [565]《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90页。
    [566]《二月通信并后记》,《芸斋书简》,第6页。
    [567]《二月通信并后记》,《芸斋书简》,第9页。
    [568]《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孙犁全集》,第三卷,第62页。
    [569]《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219页。
    [570]梁茂春编《民族战歌——抗战歌曲一百二十首》,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 - 127页。
    [571] [英]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译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8页。
    [572]《论农村题材》,《孙犁全集》,第三卷,第471页。
    [573]《光荣》,《孙犁全集》,第一卷,第171页。
    [57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89页。
    [575]《碑》,《孙犁全集》,第一卷,第128页。
    [576]《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87页。
    [577]《风云初记》,《孙犁全集》(4),第388页。
    [578]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698页。
    [579]《文艺学习》,《孙犁全集》,第三卷,第188-189页。
    [580]《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86页。
    [581]《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91—392页。
    [582]《吴召儿》,《孙犁全集》,第一卷,第267页。
    [583]《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90—391页。
    [584]钱理群:《“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个侧面》,见《批评空间的开创》,王晓明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42页。
    [585]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2—723页。
    [586]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人民文学出版,1985年版,第698页。
    [587]《服装的故事》,《晚华集》,第32页。
    [588]《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80页。
    [589]《论切实》,《孙犁全集》,第三卷,第400页。
    [590]《风云初记》,《孙犁全集》,第四卷,第378—379页。
    [591]陈立新:《让历史意识真正出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51页。
    [592]陈立新:《让历史意识真正出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53页。
    [593]《论语·雍也》。
    [594]朱人球:《先秦儒家文化生命论》,《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6—9页。
    [595]《文虑》,《曲终集》,第92页。
    [596]《致吴泰昌》,《孙犁全集》,第十一卷,第295页。
    [597]吴泰昌:《听孙犁长谈前后》,见2003年7月11日《天津日报》。
    [598]《心脏病》,《曲终集》,第4页。
    [599]《戏的梦》,《秀露集》,第13页。
    [600]《文学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21页。
    [601]《戏的梦》,《秀露集》,第14页。
    [602]《夜思》,《秀露集》,第70-71页。
    [603]《读作品记(二)》,《澹定集》,第18页。
    [604]《致韩映山》,《芸斋书简》,186页。
    [605]《谈师》,《远道集》,第187页。
    [606]《汉书·司马迁传》。
    [607]张占杰:《“芸斋小说”文体形成的思想和艺术基础》,《文学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2期,第87—88页。
    [608]《致铁凝》,《芸斋书简》,第252页。
    [609]《我喜爱的一篇散文》,《陋巷集》,第275页。
    [610]《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远道集》,第132页。
    [611]《〈红楼梦〉杂说》,《晚华集》,第200页。
    [612]《读小说札记》,《老荒集》,第103页。
    [613]《谈镜花水月》,《如云集》,第105页。
    [614]《冯前》,《无为集》,第16页。
    [615]石坚:《悠悠岁月依依情》,《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78页。
    [616]王瑞兴:《挨斗始相识修房结友谊》,《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388页。
    [617]《书衣文录》,第61页。
    [618]《和郭志刚的一次谈话》,《如云集》,第115页。
    [619]《鸡缸》,《尺泽集》,第4--5页
    [620]《言戒》,《尺泽集》,第21页。
    [621]《小D》,《老荒集》,第24页。
    [622]《小D》,《老荒集》,第27页。
    [623]《王婉》,《无为集》,第32页。
    [624]《葛覃》,《老荒集》,第3页。
    [625]《葛覃》,《老荒集》,第7页。
    [626]《葛覃》,《老荒集》,第5-6页。
    [627]《葛覃》,《老荒集》,第9-10页。
    [628]《石榴》,《如云集》,第14页。
    [629]《忆梅读〈易〉》,《曲终集》,第9页。
    [630]《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1页。
    [631]《忆梅读〈易〉》,《曲终集》,第10页。
    [632]《买<世说新语>记》,《无为集》,第168页。
    [633]《买<世说新语>记》,《无为集》,第167—168页。
    [63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635]《谈美》,《尺泽集》,第121页。
    [636]苑英科:《论孙犁的<芸斋小说>》,《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39—43页。
    [637]吴泰昌:《听孙犁长谈前后》,《天津日报》,2003年7月11日。
    [638]樊星在《孙犁的另类作品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中有此论述。见《名作欣赏》2008年第10期,第83页。
    [639]《答吴泰昌问》,《澹定集》,第11页。
    [640]《佳作产于盛年》,《尺泽集》,第113页。
    [641]黄开发:《人在旅途——周作人的思想与文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642]《在阜平》,《晚华集》,第16页
    [643]《书衣文录》,第69页。
    [644]《夜思》,《秀露集》,第69页。
    [645]《远的怀念》,《晚华集》,第112页。
    [646]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2页。
    [647]《悼念田间》,《陋巷集》,第69页。
    [648]《悼曼晴》,《如云集》,第第41页。
    [649]《悼曼晴》,《如云集》,第149—150页。
    [650]《悼画家马达》,《晚华集》,第144页。
    [651]《悼画家马达》,《晚华集》,第151页。
    [652]《谈赵树理》,《晚华集》,第157—158页。
    [653]《记邹明》,《如云集》,第58页。
    [654]《记邹明》,《如云集》,第57页。
    [655]《近作散文的后记》,《晚华集》,第209页。
    [656]《近作散文的后记》,《晚华集》,第209页。
    [657]《吃粥有感》,《晚华集》,第26页。
    [658]《服装的故事》,《晚华集》,第28页。
    [659]《服装的故事》,《晚华集》,第29页。
    [660]《服装的故事》,《晚华集》,第32页。
    [661]辜也平:《沉重而感伤的文学旅程──论孙犁晚年的创作》,《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62]《在阜平──〈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晚华集》,第15—16页。
    [663]《读作品记(二)》,《澹定集》,第20页。
    [664]《夜晚的故事》,《远道集》,第52页。
    [665]《夜晚的故事》,《远道集》第54页。
    [666]《度春荒》,《秀露集》,第41页。
    [667]《光棍》,《澹定集》,第205页。
    [668]《菜虎》,《澹定集》,第202页。
    [669]《第一个借我<红楼梦>的人》,《晚华集》,第39—40页。
    [670]《根雨叔》,《尺泽集》,第75页。
    [67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672]《木匠的女儿》,《澹定集》,第196页。
    [673]《木匠的女儿》,《澹定集》,第193—194页。
    [674]《我的史部书》,《如云集》,第172页。
    [675]《耕堂读书记(三)》,《秀露集》,第229—230页。
    [676]《理书续记》,《曲终集》,第76页。
    [677]《读<东坡先生年谱>》,《曲终集》,第199页。
    [678]《耕堂读书记(三)》,《秀露集》,第231页。
    [679]《书衣文录》,《老荒集》,第217页。
    [680]《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54—255页。
    [681]在《删去的文字》一文中,孙犁记述了“文革”初期北京的调查组来天津搞“外调”的一些事实,“他们调查的是侯。问我在和侯谈话的时候,侯说过哪些反党的话。我说,他没有说过反党的话,他为什么要反党呢?不知是为什么情绪所激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竟然慷慨激昂起来。……几个月以后,我在郊区干校,就遇到两个穿军服的非军人,调查田的材料,因为我抄着手站着,不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把我的手抓破了,不得不到医务室进行包扎”。见《晚华集》,第86页。
    [682]《读〈燕丹子〉》,《无为集》,第182页。
    [683]《读〈哭庙纪略〉》,《陋巷集》,第268—269页。
    [684]《读<史记?>(上)》,《如云集》,第269页。
    [685]《<红楼梦>杂说》,《晚华集》,第200页。
    [686]《文学和生活的路》,《秀露集》,第110页。
    [687]《<金瓶梅>杂说》,《陋巷集》,第146页。
    [688]《关于散文》,《孙犁全集》,第十卷,第533页。
    [689]《致阎纲》,《芸斋书简》,第220页。
    [690]《谈柳宗元》,《晚华集》,204-205页。
    [691]《谈柳宗元》,《晚华集》,205页。
    [692]《<红楼梦>杂说》,《晚华集》,第201页。
    [693]《<金瓶梅>杂说》,《陋巷集》,第145页。
    [694]《买<王国维遗书>记》,《老荒集》,第180页。
    [695]《买<王国维遗书>记》,《老荒集》,第178页。
    [696]《买<王国维遗书>记》,《老荒集》,第180-189页。
    [697]《买<王国维遗书>记》,《老荒集》,第180页。
    [698]《买章太老炎遗书记》,《无为集》,第158—159页。
    [699]《买章太炎遗书记》,《无为集》,第157—158页。
    [700]《买<饮冰室文集>记》,第205页。
    [701]《买<饮冰室文集>记》,第207页。
    [702]《读<史记>(上)》,《如云集》,第271页。
    [703]《读<宋书·范晔传>》,《如云集》,第260页。
    [704]《读<宋书·范晔传>》,《如云集》,第263页。
    [705]《读<宋书·范晔传>》,《如云集》,第263页。
    [706]《读<宋书·范晔传>》,《如云集》,第260页。
    [707]《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22页。
    [708]《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23页。
    [709]《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37页。
    [710]《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49页。
    [711]《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48—249页。
    [712]《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1页。
    [713]《耕堂读书记(一)·颜氏家训》,《秀露集》,第201页。
    [714]《记邹明》,《如云集》,第125页。
    [715]《文字生涯》,《晚华集》,第92—93页。
    [716]《耕堂读书记(一)·颜氏家训》,《秀露集》,第202页。
    [717]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213页。
    [718]《耕堂读书记》,《陋巷集》,第260页。
    [719]《耕堂读书记》,《老荒集》,第195—196页。
    [720]《致卫建民》,《曲终集》,第355页。
    [721]《如云集》,第241页。
    [722]《读<旧唐书记>》,《如云集》,第223页。
    [723]《曲终集》,第348页。
    [724]杨义:《孙犁的文化哲学》,《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原载2004年8月4日《中华读书报》。
    [725]舒乙:《躲在书后面的孙犁》,《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原载《家庭生活报》2002年113期。
    [726]《曲终集·后记》,《曲终集》,第466页。
    [727]《书衣文录》,第46页。
    [728]《芸斋书简》,第74页。
    [729]《芸斋书简》,第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克思.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7.
    4、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雷永生译.三联书店,1996.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 [M].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2006.
    6、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乔治·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M].施康强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9、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饶、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0、莫达尔.爱与文学[M].郑秋水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1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
    12、弗洛伊德.论文学和艺术[M].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3、狄尔泰.体验与诗[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
    1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 [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6、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18、尼采.尼采生存哲学[M].刘烨编译.九州出版社,2006.
    19、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20、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2、米勒.解读叙事[M].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M].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4、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王宁等译.三联书店,1987.
    2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8、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三联书店,1998.
    29、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三联书店,2006.
    30、王德威.中国现代小说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1、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三联书店,2000.
    32、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3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3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38、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 [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下) [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
    40、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1、伍蠡甫编.山水与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42、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8.
    4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 [M] .人民出版社,1998.
    44、杨义.京派海派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5、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48、宋益乔.艺术与风月:徐志摩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49、宋益乔.梁实秋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0、宋益乔.追求终极的灵魂:许地山传[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
    51、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2、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53、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M].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54、朱德发. 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55、蒋心焕.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反思[M].南海出版公司,1993.
    56、房福贤.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M].黄河出版社,1999.
    57、魏建.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58、孔范今.孔范今自选集:新学术视野中的反思与重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59、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0、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61、王万森.文化冲突与文学对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62、吕周聚.现代中国文学沉思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7.
    63、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4、董建.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5.、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7、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M].人民文学出版,2004 .
    68、丁帆等编著.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9、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0、赵园.地之子——乡土小说与农民文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71、赵园.赵园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2、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3、南帆.文学的维度[M].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5、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6、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77、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8、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9、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8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 [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81、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2、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3、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84、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东方出版中心,1997.
    85、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6、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7、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88、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89、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0、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1、冯健男主编.晋察冀文艺史[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92、郭志刚.孙犁创作散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93、李永生.孙犁小说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
    94、管蠡.孙犁传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95、汪稼明.孙犁:陋巷里的弦歌[M].大象出版社,2003.
    96、金梅.孙犁的小说艺术[M].北京出版社,1987.
    97、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98、刘宗武.孙犁的生活与创作[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9、刘宗武编.孙犁研究论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00、冉淮舟.论孙犁的文学道路[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1、周申明、邢怀鹏.孙犁的艺术风格[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102、刘宗武、段华、自牧编.回忆孙犁先生[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天津日报》、《文艺报》、延安《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光明日报》、《新港》、《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人民文学》、《南方文坛》、《读书》、《新华文摘》。
    1、孙犁.孙犁全集(1-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孙犁.耕堂劫后十种(1-10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孙犁.芸斋书简[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4、孙犁.书衣文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5、冯健男编.荷花淀派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上)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
    7、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下)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
    8、赵树理.赵树理文集(1-4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路翎.财主底儿女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周扬.周扬文集(1-3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0.
    1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解放区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2、冯志.敌后武工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3、徐光耀.平原烈火[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14、康濯.春种秋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15、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16、方纪.方纪文集(1-4卷)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17、梁斌.梁斌文集(1-7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8、邵子南.邵子南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9、王林.腹地[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
    20、沙可夫.沙可夫诗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1、曼晴.曼晴诗选[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22、邵子南.邵子南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23、刘绍棠.刘绍棠小说选[M].北京出版社,1980.
    24、从维熙.从维熙代表作[M].济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
    25、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6、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4.
    27、鲁迅.鲁迅全集(1-12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8、冯雪峰.雪峰文集(1-4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9、丁玲.丁玲全集(1-12卷)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0、韦君宜.思痛录[M].北京:十月出版社,1998.
    31、王实味.王实味文存[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2、周立波.周立波文集(1-5)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3、胡风.胡风评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4、胡风.胡风家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11卷) [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36、沈从文.张兆和.从文家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7、废名.竹林的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8、萧军.八月的乡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9、萧红.呼兰河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40、萧红.生死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41、萧红.萧红短篇小说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2、张爱玲.张爱玲文集(1-4卷) [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43、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M].北京出版社,1998.
    44、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5、师陀.师陀全集(1-8卷) [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6、路遥.人生[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47、铁凝.铁凝小说精选[M].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
    48、铁凝.笨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9、铁凝.铁凝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50、巴金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1-20卷)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51、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20卷)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52、钱理群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1-8卷) [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000.
    53、高尔基短篇小说选[M].戈仁权、雪影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54、契诃夫小说选[M].汝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55、屠格涅夫.前夜[M].巴金.丽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6、普希金.普希金诗选[M].冯春译.世纪出版集团,2003.
    57果戈理小说戏剧选. [M].满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8、梅里美小说选[M].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59、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M].李恒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9—1991.
    60、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M].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四、期刊文章:
    1、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4).
    2、贺仲明.“仁者”的自得与落拓——论孙犁创作的两个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2002,(4).
    3、袁振声.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J].天津社会科学,1983,(4).
    4、马杰.孙犁小说的艺术魅力探源[J].辽宁大学学报,1998,(5).
    5、张景超、温汉生.一个纯正知识分子的人格映象——孙犁创作的文化探源[J].学习与探索,1998,(3).
    6、金梅.孙犁小说状景抒情的独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1985,(4).
    7、郭志刚.论孙犁的“诗意小说”[J].社会科学战线,1994,(5).
    8李永生.孙犁小说民族化探微[J].山西大学学报,1984,(4)
    9、周申明、邢怀鹏.孙犁的艺术风格[J].河北大学学报,1980,(3-4).
    10、杨振喜.偏执的坚守与开放的创新——孙犁与赵树理在大众化上的比较[J].天中学刊,2000,(8).
    11、马伟业.新牧歌文学的创造者[J].学习与探索,1996,(4).
    12、胡明珠.孙犁小说的“诗美”[J].安徽大学学报,1998,(4).
    13、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96,(2).
    14、陈纯洁.试论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审美特征[J].汕头大学学报,1994,( 1).
    15张景超.再释孙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J].1998,(4).
    16、梁东方.父亲的视角与宗教化态度—孙犁创作女性意象的原型分析之我见[J].河北学刊,1991,(9).
    17、梁东方.试论孙犁创作中的女性意象的原形及其作用[J].海南师院学报,1991,(3).
    18、李永生.女性对象世界的艺术把握——孙犁“酵素小说”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2).
    19、彭漱芬.孙犁个性气质与小说的审美情趣与风格[J].湖南教育学报,1996,(3).
    20、郭志刚.论孙犁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1983,(1).
    21、张学正.真诚:孙犁现实主义文学之魂[J].南开大学学报,1995,(1).
    22、张学正.说不尽的孙犁──孙犁研究的回顾与期待[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4) .
    23、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2003(1).
    24、赵天才.革命话语的现代性危机──赵树理、孙犁小说的叙事文化身份解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 1).
    25、黄科安.历史文本中的精神潜流──论孙犁新时期创作的读书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26、黄科安.历史的解读与生命的体验──孙犁新时期散文论[J].山东师大学报,1998(6).
    27、吴晓东.现代“诗化小说”探索[J].文学评论,1997 ,(1).
    28、郎伟.老年人的文体──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散论之一[J].宁夏大学学报, 1995(3).
    29、郭宝亮.孙犁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重读〈铁木前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1).
    30、郑淑惠.孙犁小说人物描写的民族特色[J].牡丹江师院学报,1984,(1).
    31、郭志刚.试论孙犁的文艺批评[J].当代文艺思潮,1982,(1).
    32、郭志刚.孙犁散文的文学史地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3).
    33、金梅.试论孙犁的美学理想和短篇小说[J].文学评论,1982,(3).
    34、杨劼.论世、论事和论文——晚年的孙犁[J].当代作家评论,1993,(3).
    35、杨振喜.晚之所钟——孙犁之于创作心理[J].长城,1994,(3).
    36、陈柏林.自我书写背后的叙事策略──试论现代主观抒情小说直接抒情模式的叙事构成[J].浙江师大学报,1994,( 3).
    37、常玉柱.《二十年孙犁研究述评》[J].承德师专学报,2000,(2).
    38、滕云.孙犁研究新声息[J].文学评论,1989,(3).
    39、傅瑛.论孙犁和平时期的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
    40、贾平凹.孙犁论[J].当代作家评论[J].1993,(3).
    41、丛正.晚年孙犁简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1).
    42、李遇春.孙犁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探析[J].华东师大学报,2003,(4).
    43、[日]渡边晴夫.孙犁的复活——从“文革”到再生[J].《岱宗学刊》,2000,(4).
    44、[日]渡边晴夫.“文革”前的孙犁──疾病的恢复与十年的创作空白[J].岱宗学刊,2001,(3) .
    45、陈立新.让历史意识真正出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46徐清泉.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4(4).
    47、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J].学术月刊,2006,(2).
    48、吴小美、古世仓.老舍与中国革命论纲[J].文学评论,2004,(2) .
    49、李政亮.风景民族主义[J].读书,200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