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索。
     论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个案资料和访谈资料,通过对浙江海洋学院38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7位学生的访谈以及对他们参加共同活动的观察,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论文先从概念入手,解释了非正式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等相关概念的含义,阐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结构和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条件和原因。对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本文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满足成员的精神需要,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连续性,为学生提供承担多种角色的机会,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调整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矛盾和纠纷的有效途径,其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能很好地推动个人和集体的进步,具有很强的群体优势作用。最后,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学生工作管理者、学校层面和非正式群体自身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With the informal group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target of research, this passage has a full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n its functions on the managing work
     This passage studies mainly in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with personal cases and interview materials as the supplement. The questionnaire to 380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terview to 7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to their together activities make us get the first hand and adequate material
     This passage presen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l group, including what is inform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iscusses on the styl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ts forming courses, the conditions and the causes. As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l group on the students managing work, this passage holds the idea that it satisfire the spiritual demand for the members, supplying the consistency in cultur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tey and at the same time offering students chances to play various roles. This informal group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individual,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 The mutual encouragement between members can mo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which has the group superior effect. And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ssage propose detailed measures to educate, lead and manage th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l group from the aspect of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ers , from the aspect of school an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informal group itself.
引文
1 张宣三、俞恒.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58.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373.
    1 沈配功.现代管理学基础[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0.
    1 于显阳,组织社会学[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83.
    1 牟德刚,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1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250-254.
    1[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4.
    1 余逸群.找啊找啊找朋友——独生子女与性格塑造[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9.86.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35.
    2 王亚芬.“去个性化”学生的教育和转化[J].中国德育,2001(01).
    3 姚本先.论中小学非正式群体功能与教育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1992(05).
    1 方晓义.友伴对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4).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35.
    1[美]克劳德·小乔治著.管理思想史[M].孙耀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申荷水.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Z].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21.
    3 黄志成,程晋宽.现代教育管理论[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前苏联]T·M·安德列耶娃著.社会心理学[M].上海翻译公司,1984.218.
    1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14.
    1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25.
    1[日]片刚德雄.班级社会学[M].贺晓星译.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21.
    2 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5.
    3[前苏联]T·M·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M].上海翻译公司,1984.167.
    1.曹丽娟.高校新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2.曹蕊萍,郁磊.浅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教育[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3.曹一瑜,易刚强,张小纯.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刍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9).
    4.陈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1).
    5.高建平.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
    6.宫晓波.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管理[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0,(03).
    7.胡绍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构成及其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4).
    8.黄建元.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科技与社会,2002,(12).
    9.黄梅君,竺小恩.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10.黄文千.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11.惠淑林.正确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8)
    12.江飞.略论高师院校学生的年级特点及其教育管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03).
    13.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02).
    14.蒋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15.蒋礼文.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J].理论界,2006,(01).
    16.黎进深.加强宿舍管理,促进学校工作[J].安顺师专学报,1999,(01).
    17.黎万和,胥宗勇,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
    18.李宏祥.高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杏谈笔会,2002,(17).
    19.李灵莉.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管理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1,(04).
    20.林慧莲.简论中学生友伴关系的特点及指导[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02).
    21.刘京平.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J].山西教育,2006,(2).
    22.刘卫学.高校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23.刘玉凤.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发挥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8).
    24.卢红学.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探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7).
    25.牟德刚,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06.
    26.牟德刚,潘从义.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6,(02).
    27.潘从义.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06).
    28.潘从义.新形式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J].江西教育科研,2006,(04).
    29.戚建良,王晓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剖析[J].常熟高专学报,1999,(06).
    30.丘泽云.正确认识和利用非正式群体做好学校工作[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04).
    31.尚利.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继续教育研究,2000,(02).
    32.申淑琴,刘宁.试论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2000.
    33.宋友荔,熊吉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及引导[J].江西师范大学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4.苏红.试论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6).
    35.粟湘福.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非正式群体效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4,(03).
    36.唐骏.论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湖南社会科学,2004,(05).
    37.唐世刚.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
    38.汪松发.谈做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政治思想工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39.王朝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研究与管理[J].德育与素质教育,2004,(12).
    40.王刚.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规范[J].榆林学院学报,2005,(10).
    41.王军云,王广友,卢振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J].德育新思维,2006,(04).
    42.王文.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和引导转化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00,(03).
    43.王新霞.中学生社会化的排练场——友伴群体[J].教育科学,1999,(12).
    44.王亚芬.“去个性化”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中国德育,2001,(01).
    45.王玉婷.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评价与引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2).
    46.魏小琳.浅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03).
    47.巫春华.发挥生非正式群体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科研究,2005,(10).
    48.吴玉莲.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J].理论观察,2002,(04).
    49.吴志斌.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50.谢继存,蔡志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评价和引导[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学),2003,(09).
    51.谢相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报,2001,(03).
    52.徐步荣,姚春林,奕庆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机制探讨[J].秦州职业技术学院,2004,(10).
    53.徐宁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究[J].青少年研究,2003,(01).
    54.许平.透视高校非正式群体现象[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01).
    55.杨发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2,(04).
    56.杨绍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刍议[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
    57.杨向荣,张英杰.浅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管理[J].中国冶金教育,1999,(02).
    58.杨再萍.高校学生管理中要注意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校学报,2006,(04).
    59.杨正德,苗春凤.论高校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60.袁丽英.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的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资料室,2002.
    61.袁秀川.论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
    62.张安富,沈红.合并高校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其管理[J].科技导报,2004,(08).
    63.张红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管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64.张红卫,赵红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6).
    65.张洪萍.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管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66.张晓雁,马国艳.论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9).
    67.朱志勇,范晓慧.家庭影响学生在班级中交往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
    1.班华著.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贺云侠著.组织管理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3.黄红,张佩珍著.大学生心理行为指导[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4.黄建钢著.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黄兆龙著.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6.林冬桂,张东,黄玉华著.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精明著.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鲁洁主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毛亚庆著.教育的设计与未来教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
    10.孙哗,李沂著.社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孙泽厚,罗帆著.管理心理与行为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唐迅著.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和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3.唐云增,管家桂、赵慧贞著.学校班集体建设词典[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14.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6.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徐厚道著.心理与教理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8.杨岚著.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9.殷智红著.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0.于显阳著.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22.张人杰著.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4.朱宗顺著.现代学校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5.[美]欧文·戈尔曼著,黄爱华,冯刚译.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6.[美]唐.库什曼杜.卡恩著,宋晓亮译.人际沟通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
    27.[日]片刚德雄著,贺晓星译.班级社会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