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是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我国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6个省市开始实施分省命题,特别2007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区)开始实施了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从实施分省命题到新课程高考,这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人才起了重要作用。但从现在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分省命题的考试设计质量,考试实施质量及考试结果评价质量都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要求相去甚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对我国新课程高考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发挥高考的正效应,我们开展了《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本论文从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入手,在对“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的概念界定之前,论文简单归纳了新课程高考改革的背景,并对2007年新课程四省(区)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引入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对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界定,明确了高考质量评价标准的内涵和范畴。在借鉴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高考质量评价标准的性质,提出了构建评价标准的宏观依据、政策依据、基础依据、客观依据和现实依据。从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教育质量、高考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的价值和功能。科学研究需要方法的指导,在论文中我们也体现了构建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的结构要素及其构建。文章主要构建了高考设计的评价标准和高考命题实施过程的评价标准。在构建高考设计评价标准方面,我们根据我国高考改革的实际,同时借鉴域外的某些可行做法,从科目设置的评价,内容要素,高考学科能力,高考难度要素,试卷的长度要素,题型要素,分数和时限要素及等值要素来构建了高考质量评价标准。其中内容、目标是主体要素,题型、难度是派生要素,分数、长度、时限是依附要素。本文主要从高考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命题流程及阅卷质量和安全对高考实施过程质量进行评价。
     本论文除了前期的理论构想外,还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于2007年5月~6月设计了调查问卷,高考一结束就对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进行了实证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560多份,有效回收率达85%。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新课程高考的认同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省(区)新课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实证研究》报告。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summary "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three favorables" which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form with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Exam(HEE Exam). From 2003 to now 16 provinces in our country have star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roposition, Particularly in 2007 in Shandong, Guangdong , Ningxia and Hainan provinces (regions) introduced a new courses reform after the first HEE Exam.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ition to the new cours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played a major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untry's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and level, and raising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alent. But now HEE Exam reform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examination design, examin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are 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sic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In order to reverse this situation, play certain standard role to our country New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Exam(NCHEE Exam), We have carried out "A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with New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Exam."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 befor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with New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Exam", The paper has simply induc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NCHEE Exam reforms, and Analysied the four provinces (regions) of the HEE Exam's reform programme in 2007, In-depth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introduction the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with NCHEE Exam, clear the meaning and scope of standards of the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with NCHEE Exam . In draw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we have studied the qualit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proposed building a macro basis, policy basis, based basis, objective basis and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activities such 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 have discussed the quality rating valu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NCHEE Exa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the method of the i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we also have demonstr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s with NCHEE Exam and the basic steps of the main methods.
     The article main body part is the quality of NCHEE Exam evaluation standard memb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 elements. The article has mainly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desig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HEE Exam. Designing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pect at the construction HEE Exam, We have accorded to the reality which our country HEE Exam reforms, simultaneously profited from outside the territory certain feasible procedures, From the subject establishment's appraisal, the content essential factor, HEE Exam discipline ability, the HEE Exam difficulty essential factor, the examination paper length essential factor, the topic essential factor, the score and the time limit essential factor and the equivalent essential factor have constructed the HEE Exam's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And the content, the goal are the main body essential factors, the topic, the difficulty are derive essential factor, the score, the length, the time limit are dependent elements.This paper from the HEE Exam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Proposition processes and markers of quality and safety tes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o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early, but also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We have designe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from May to June in 2007, the HEE Exam on the end of Guangdong, Shandong, Hainan, Ningxia provinces (regions) to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topic-based group altogether provided questionnaire 1800, recycled more than 1560 shares, the effective returns-ratio reaches 85%.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the present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NCHEE Exam's approval, has obtained "Four Provinces (Area) New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Exam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 Empirical study" reported.
引文
[1]袁祖望:《新课程推广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2期(下半月刊),第1页。
    [1]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3期,第30页。
    [1]资料来源:http://www.sina.com.cn/inf-edu-20580.html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宁夏卷)》。
    [2]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3期,第34页。
    [1]吴晶:《16省分省命题 中国高考逐渐打破“一卷试天下”》,《新华网》,2007年06月07日。
    [1]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2-83页.
    [2]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2-83页.
    [3]王同亿:《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5119页.
    [4]王同亿:《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5119页。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文件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工作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年。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文件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1]何玉海:《试论<教师教育标准>的构成与结构要素》,《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7页。
    [1]何玉海:《试论<教师教育标准>的构成与结构要素》,《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8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1][日]庆伊富长:《大学评价--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1]何晓淳:《考试管理评价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4页。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1]王后雄:《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中国考试》,2006年第7期,第39页。
    [2]李旭:《新课程视角下的高考改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6页。
    [1]王后雄:《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中国考试》,2006年第8期,第42页
    [1]郑若玲:《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26页。
    [1]罗立祝:《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7页。
    [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1]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22页。
    [2]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1]王后雄:《论高考化学试题选材的依据》,《中国考试》,2004年第1期,第37页。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杜,2006年,第31页。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1]赵彤璐:《高考能力测量结构研究》,《考试研究》,2006年第6期,第5页。
    [2]马金科:《高考能力考查的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2页,第33页。
    [1]张警鹏、郑启跃:《学科能力心理要素三维结构模型的》,《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第10页。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1]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2]吴敬:《英语阅读理解理解试题内容难度的因素分析研究》,《考试研究》,2003年10期,第26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数学测量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L.克罗克、J.阿尔吉纳:《经典和现代测量理论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1]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2](美)罗德(Lord,Frederic),(美)诺维克(Novic,Melivin)著.叶佩华主译:《心理测验分数的统计理论》,福建教育出版,1992年版,第121页。
    [1]王孝玲:《教育测量》(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1]周学秋:《对自考命题中题量设计问题的思考》,《中国考试》,第2006年10期,第37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2]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24页
    [1]汪丞、刘应竹:《韩国高考改革怎样减缓考试竞争》,《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第8期,第93页。
    [2]杨光富、沈岚霞:《韩国高考新举措 打破一卷定终身》,《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6期,第13页。
    [1]顾海根:《测验等值的原理与方法》,《考试研究》,2002年第二辑,第18页。
    [2]王后雄:《新课程标准下高考命题若干技术难题刍议》,《考试研究》,2007年4月,第40页。
    [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46页。
    [2]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48页。
    [3]覃红霞:《高考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第08期,第25页。
    [4]关丹丹:《ETS评价工具公正性审查的国际准则》,《中国考试》,2006年第09期,第48页。
    [1]江畅:《教育考试公正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2]柳博:《美国大学水平考试》,《考试研究》,2002年第一辑,第134页。
    [1]陈睿:《美国教师证书考试》,《考试研究》,2002年第二辑,第143页。
    [1]区雅伦:《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题库及相关工作介绍》,《中国考试》,2006年第2期,第15页。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杨记珂:质量评估方法评话.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6.
    7.冯平:评价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8.陈新汉:评价活动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9.李顺德: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0.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林华东:过程与评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中小学教科书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科书评价标准研究”课题论证.北京: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14.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5.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6.冯施钰:评估与测验.北京:朗文出版公司.1995.
    17.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18.周爽:社会统计分析spss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教育部考试中:2007年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理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中考招生改革方案选编.2005.
    2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命题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初中升学考试质量控制及评价标准体系研究”.武汉.2006.
    24.廖平胜:考试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5.廖平胜:考试学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6.廖平胜:考试是一门科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漆书青:现代测量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8.张红梅主编:考试学硕士学位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袁祖望.新课程推广北京下的高考改革.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2期。
    2.龚放.对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质疑和思考.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2期。
    3.张敬鹏,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制度安排的预期与实际.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2期。
    4.熊德明.新课程.新高考.新希望--五省区高考新方案述评.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2期。
    5.王后雄.新课程高考科目方案述论与改革价值取向.考试研究.2007年第7期。
    6.王后雄.新课程标准下高考命题若干技术难题雏论.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7.顾海根.测验等值的原理与方法.考试研究2002年第二辑。
    8.刘秀苑,钱扬义.对“3+x”综合能力测试热点问题的思考.中国考试.2006年第5期。
    9.王后雄.新课程下高考化学试题内容/结构及能力要素的初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10.王后雄.试论高考化学试题的选材.考试研究.2003年第3期。
    11.王后雄.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中国考试.2006年第7、8期。
    12.孙亮.中学化学教材评价体系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13.唐力.化学探究式教学评价指标及其试测的研究.化学教育.2003年第10期。
    14.娄延果,郑长龙.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案的构建.化学教育.2004年第6期。
    15.夏正盛.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6期。
    16.胡方.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没死的思考.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7.高考社会调查小组.2003年全国高考社会调查报告.中国考试.2003年第9期。
    18.刘恩允.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江苏高教.2004年第1期。
    19.刘学梅.中学地理新教材评价模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刘恩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3月。
    21.杨鸿.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22.许传海.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2期。
    23.孔凡哲.PISA对我国中小学考试评价与质量监控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5的第5期。
    24.郝跃.企业业绩评价模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中小学教科书评价研究课题组.关于中小学教材评价标准初步研究.教育学报.2005年第8期。
    26.郭树林.中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丁朝蓬.教科书结构分析与内容质量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28.郭晨,王田.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考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学术研讨。
    29.魏雪峰.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师评价模型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0.范改荣.关于构建中小学学生评价标准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1.陈静.高校招生生源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型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王小明.高等学校智力资本及其评价模型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2001年7月27日第2版
    2.中国教育报.广东明年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办法解读
    3.教育部.2005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