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从有人类以来,居民就与其生态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居民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环境在居民的参与下进行演化。本文尝试用这种观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及其生活进行考察:及考察当时南方的生态环境对于居民及其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考察居民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以期能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居民生活做出新的解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组成。自然的生态环境即自然形成并且依照其内在规律演化的环境,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是人对自然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环境。当时自然的生态环境总体呈现为:气候以湿热为主,地貌多样,水体丰富,河流众多,森林覆盖率高,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众多。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运河、人工培植的树木园林与牧养的牲畜。当时自然的生态环境比重远远大于人工改造过的生态环境。这种状况对其居民展现出机遇与挑战的双重面貌,一方面以其广阔的空间、温暖的气候、丰富的水体和动植物,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其众多的山地丘陵、茂密的森林和潮湿的气候,又给当时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的,人在适应与改造其环境中获得了发展,而自然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与内外部平衡。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居民状况颇为复杂:人口数量与分布处于剧烈变化与分布不平衡的状态,居民来源包括土著居民与南迁移民;他们分属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这一时期形成了世族大地主与依附民两个新的阶层。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而外,也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居民生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社团特色与发展变化特色。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社会历史原因而外,还与当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居住状况、出行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在饮食。关于食材,南方各区域的居民都能就地取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食物,同时人工栽培及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动物作为饮食资源;各地的居民也通过流通来调节互通有无;在饮食消费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居民,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饮食的消费观念上,他们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尽管有着传统、阶级、文化等各种原因,但都与各自具体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关。
     其次是服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服饰,依其所用的衣料与使用人数的规模及范围,依次分为麻类、蚕丝类、棉类、葛蕉竹树皮类饰和鸟类羽毛服饰等五类。这与居民各自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首先是取材于当地服饰材料资源,其次与当地的气候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所产的饰品主要由珍珠、翠羽、犀角、玳瑁等为原材料制成,以其数量稀少,所产具有地域限制珍贵。总之,南方的服饰使用,尽管因民族、阶级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有关。
     再次是居所。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居住建筑以干栏为主,在山区、水域高低各有差异;在吴越、交广、荆楚巴蜀各区,形制稍有差异。汉族民居在形制、建材使用中,体现出阶级差别:皇室专用山区的贵重木材为木结构宫殿;世家大族所居则多为土木结构的瓦屋,形制较为多样;平民则多居于用以竹类、茅草建造的草屋;修道、隐逸之人也有居石室洞窟者。居所范围再扩大便是聚落,庄园与城市是聚落的不同形式:庄园为世族及其依附民提供生产生活场所;城市本为防御和交易而建,后来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南方的民居、聚落和城市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自然环境特色。
     最后是出行。南方的交通环境具有地方特色,北方多陆路,南方多水路。不同地域的交通工具不同,山地多乘坐牲畜,水路则主要是船与竹筏。岭南地区所造之船与北方、江南大有不同。交通设施方面,则逆旅兴盛。此时南方居民出行途中比北方危险更多,水路易遭船覆水溺,山路多有毒动植物。因而产生了相应的医药知识与文化策略,特别是《抱朴子·登涉篇》,详细记载南方出行所遇环境危险,及解决方法,不仅是修道人士必备,而且也为一般民众所依赖。这一切,固然带有社会、文化色彩,但也无不与生态环境相关。
     从以上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居民的生活,既有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险境丛生的一面,这是南方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的双重赠与。而居民们除了从中直接获益,同时也在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适应、改造自然,以得到更好的生活。这个适应—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这为唐宋以后南方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s the mankind born,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itute an organic unity. As living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life under the South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is paper not only investigates how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life, but also examine how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the residents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rough this kind of study, we can make a new interpretation to the life of the Southern residents in the the Periond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environment of South China during the Periond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can be summerized as:Warm-wet climate, diverse landform including mountainous, hilly and basined area etc., numerous of rivers and abundent water resource, high forest coverage, a wide range and a great number of wildlives. To the-residents of this area, the environment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On the one hand, the abundent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 offer them planty of resour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vironment brought difficulty and risk to their living and production.
     Under this condition, south China saw many waves of immigration. Northern people mass migrated southward, brought south China a big change. The old mode of scattered inhabited minority groups transformed to a new one in which Han People and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lived together over vast areas with a more frequent population movement. It provided a geographical possibility to change environment, use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fuse different national or regional cultures.
     As the large immigrated northern Han people incorporated into south China residents, the southern way of life had been changed. In the new way, there are a reservation of oringinal residents's life-style and the Han people's new living ways which is based on their Zhongyuan culture and the local environment. All of them constitud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southern people during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which is mainly expressed in four aspects:diet, dress/adornment, dwelling, and transportation.
     First, the diet. south China has a great number of animals and plants, so people can both get food directly from the nature and also develope some cultured animals and plants as another diet resource, based on their local envrionment. People could also adjust their diet by control the food circ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ossibility of climate-caused famine, local products difference, and different food needs among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In the respect of food consumption, besides those successful northern introduced species and those species exist in both north and south, south China products its unique regional food, on account of its particul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The southern diet method is almost the same with the northern one, bu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iet consuming concept developes some new ideas that time. Southern residents choose different ways of food production, diet preference, consuming concepts, etc., all base on the southern environment, although can be influnced by culture, class and other factors.
     Second, the dress and adornment. The southern dress and adorment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clothing material and the wearers' range and scale, can be devided into five kinds:hemp, silk, cotton, kudzu/banana/bamboo/bark and feather clothing. Dress and adorn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They must be based on the local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and the local warm-wet climte which impels its residents to choose some relevent materials to resist the environment hazard to human body. In particular cases, different parts of south China also have slight differences. Southern region during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products decorations which are mainly made of pearal, kingfisher feathers, rhinoceros horn or hawksbill. The regional and scarcity of those resource makes them extremely precious. In conclusion, southern dresses and adornments have a distinctive feature which keeps close relevent with the local climate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 By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clothing materials are used by people from different classes, which shows that different classes occupies different amoun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ird, the dwellings. During this period minorities mainly lived in stilt hous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low stilt houses are very common, while in the waterfront area high stilt houses are widespread. And in the specific districts of Wuyue, Jiaoguang, Jingchu and Bashu, the stilt houses have some slight differences in shape and structure. Han people's dwellings reflects a class difference in shape, stru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The ruling class use rare kinds of wood from southern mountain area to build their palace, only for royal folks; the influential and privileged families can live in the tile-roofed houses which have more than3rooms, and the building structures are often Qvchi or Sanhe style, main building material is wood; normal people live in dwllings built of bamboo, and is roofed by thatch; there are also some stome rooms which usually owned by monks and hermits, that's how they adjust building material to loc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Dwellings grew larger and become settlements. Manor and city are the two forms of settlement: Manor in the southren environment can supply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and their subordination population; the city can resist foreign invasion and enhance trading functions. in the south, the apparence of some central cities shows obvious lo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Forth, the transportation. There a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ern land route and civilian trips. Water route transportations are basically ships and bamboo rafts, and the Lingnan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an unique feature is different from Jiangnan and the north. The open up of new traffice routes on land and in water makes hotels become flourishing. During that period, residents getting around in the south is more dangerous than in the north, because southern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has more poision animals or plants. So the residents use herbal medicine knowledge and cultural strategy to avoid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 Especially the chapter"Dengshe"in Baopuzi writes up the environmental dangerous of the trip in the south and the correspondent solution methods, which are adopted not only by monks, but also by common people.
     From diet, dress/adornment, dwelling and transportation, we can se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southern residents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They have a colorful life on one side and a dangerous life on the other side. This is the double-gift to local residents from the southern environment. Besides those banifits they can directly get from the environment, southern residents can bring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to full play while they adapt and change nature for a better life. This adaption and changing procedure, by the same time, is a natur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ing procedure. This is the solid base of the prosperity and fas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after Tang and Song Dynasty.
引文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③ 吴泽:《史学概论·绪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 Carolyn Meechan, (eds.),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Environmentl Hist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3, p.i转引自曹津永《比较视野中的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生态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 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③ 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① 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② 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4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页注。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
    ④ 南方是对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域总称,为了研究的需要,又可以把这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区域。这种划分,因需要的不同,划分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暂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东南地区。2.中南地区。3.西南地区。4.华南地区。
    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②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③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④ 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⑤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⑥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 钟功甫:《海南岛农业地理》,北京:农业出版出版社,1985年。
    ⑧ 郭声波:《四川农业历史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⑨ 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⑩ 程明道:《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1 黄健民、徐之华:《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12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3 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北魏的兴衰》,2002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 武冠芳:《魏晋南北朝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研究》,2009年,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①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65年第2期。
    ② 陈桥驿:《论长江三角洲的水环境生态机制》,《城市研究》1998年第6期。
    ③ 郑景云、满志敏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2期。
    ④ 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⑤ 路遇、滕泽之编著:《中国人口通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⑥ 杨子慧、张庆五:《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 尚新丽:《西汉人口问题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⑧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⑨ 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
    ⑧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⑨ 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年。
    ⑩ 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1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3 胡焕庸:《中国人口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二》,中华书局,1936。
    ②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4年。
    ③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演进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④ 林惠样:《中国民族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
    ⑤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⑥ 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⑦ 陈国强:《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8年。
    ⑧ 张荣芳:《南越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⑨ 何光岳:《百越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
    ⑩ 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 蒙文通:《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12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 段玉明:《大理国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2002年。
    14 冈田宏二著,赵令志、李德龙译:《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5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① 黄现璠说:“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下,我首倡构建‘中国生活学’,无非是试图通过论述人们日常食衣住行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环境、演变史以及贯穿其中的生活哲学、伦理、方式、习俗和规律,来揭示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② 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02期。
    ③ 毛佩琦编:《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④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⑤ 吴春明:《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⑥ 王赛时:《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衣食住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
    ⑦ 龚书铎编:《中国社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⑧ 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52年。
    ⑨ 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⑩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 陈桥驿:《浙江古代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中国农史》1981年第3期。
    ② 陈桥驿:《浙江古代柑橘栽培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③ 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④ 范家伟:《六朝时期岭南地区经济物产考》,《农业考古》1999年第3期:范家伟:《汉代至六朝岭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
    ⑤ 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
    ⑥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⑦ 鲁西奇、张建民:《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⑧ 朱华友、徐宝敏:《钱塘江流域经济开发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⑨ 陈新亚:《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⑩ 冀朝鼎,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1 杜青林、孙政才主编:《中国农业通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12 李根蟠:《中国农业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① 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 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 黄顺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96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1999年,第1130页。
    ② 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11页。
    ③ 李博:《生态学》,第11页。
    ④ 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生态学报》2003年9月第23卷第9期。
    ⑤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生态环境定义。
    ① 以上三位生态学家的论述,转引自李博主编:《生态学》,第13页。
    ② 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第367页。
    ② 地理学术语。第四纪指距今260万年开始的一个地质时代。第四纪共分两个世:更新世与全新世。更新世指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期间。目前,地球处于全新世。第四纪的第一个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
    ③ 地理学术语,指距今约1万年以来全球转暖,大量冰川消失或收缩的时期。此期间气候仍有多次冷暖波动。
    ④ 黄健民、徐志华:《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⑤ 竺可祯:《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第22卷第3号。
    ① 竺可桢:《南宋时代中国气候之揣测》,《科学》第10卷第2期。
    ② 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第22卷第3号。
    ③ 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④ 竺可帧:《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第22卷第3号。
    ⑤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气象学报》第31卷第4期,1962年。
    ⑥ 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
    ⑦ 张家诚等:《我国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74年第4期。
    ⑧ 张家诚等:《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⑨ 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
    ⑩ 文焕然、徐俊传:《距今约8000—2500年前长江、黄河中下游气候冷暖变迁初探》,《地理集刊》第18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11 龚高法、张丕远、张瑾先:《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 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3 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① 蒋德隆、严济远:《长江下游地区夏季早涝演变趋势的研究》,《地理学报》1965年第2期。
    ② 张天麟:《长江三角洲历史时期气候的初步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
    ③ 王开发、沈才明、吕厚远:《根据孢粉组合推断上海二千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④ 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
    ⑤ 何业恒:《近五千年来华南地区气候冷暖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⑥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08页。
    ①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315页。
    ②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353页。
    ③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353页,表10.1-1。
    ④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68页。
    ⑤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8页。
    ⑥ 《后汉书》卷24《马防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54页。
    ⑦ 《三国志》卷20《魏书·彭城王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81页。
    ① 《晋书》卷1《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页。
    ② 《晋书》卷29《五行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2页。
    ③ 《宋书》卷34《五行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84页。
    ④ 《宋书》卷33《五行四》,第365页。
    ⑤ 《宋书》卷33《五行四》,第365页。
    ⑥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1页。
    ⑦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1页。
    ⑧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1页。
    ⑨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2页。
    ①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3页。
    ②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4页。
    ③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4页。
    ① 张泽南、张璐编著:《海疆纵览:中国海域地理变迁和资源开发》,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年。
    ②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233页。
    ③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237页。
    ④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289页。
    ⑤ 张泽南,张璐编著:《海疆纵览:中国海域地理变迁和资源开发》,第8页。
    ⑥ 《辞海》,第4562页。
    ① 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第16-17页。
    ②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90页。
    ③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04页
    ④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20页。
    ⑤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49页。
    ① 《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第2848页。
    ② 《永康找到最早人工栽种稻谷 金衢盆地可能是文明起点》,丽水网2013-01-22 09:01来源:浙江在线。
    ①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9《涂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95-896贝。
    ②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8年,第741页。
    ③ 《史记》卷29《河渠书》,第1407页。
    ④ 吴征镒:《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10页。
    ⑤ 吴征镒:《中国植被》,第76页: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106页。
    ①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19《五蠹》,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3页。
    ②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9下《盗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94页。
    ③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卷5《滕文公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4页。
    ④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卷5《滕文公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4页。
    ⑤ 《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7页。又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
    ⑥ 有学者指出:“华东、华中、西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森林既是我国特色,又是古代森林中面积最大的。”(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第78页)
    ①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
    ② 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
    ④ 乔玉楼等:《定量重建贵州梵净山一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地球化学》1996年9月第25卷第5期,第453页。
    ⑤ 王开发:《南昌西山洗药湖泥炭的抱粉分析》,《植物学报》1974年3月第1卷第1期。
    ⑥ 何业恒:《洞庭湖区森林和生态环境的演变》,《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⑦ 吴艳宏:《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湖泊科学》第9卷第1期1997年3月。
    ⑧ 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9页。
    ① 《宋书》卷54《沈昙庆列传》,第1540页。
    ② 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第29页。
    ①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①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0页。
    ②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第253页。
    ③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61页。
    ④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页。
    ⑤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5页。
    ⑥ 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1页。
    ⑦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4页。
    ⑧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第73页。
    ⑨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0页。
    ⑩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15页。
    11 五沟遂、沟、洫、浍、川,径、畛、涂、道、路也。
    ① 参见熊大桐:《<周礼>所记林业史料研究》,《农业考古》1994年1期。
    ②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2页。
    ③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98页。
    ④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966《果部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285页。
    ⑤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⑥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第5页。
    ⑦ 《汉书》卷5《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1页。
    ⑧ 《汉书》卷5《景帝纪》,第152-153页。
    ⑨ 《太平御览》卷955《木部四》,第4240页。
    ① 《太平御览》卷955《木部四》,第4240页。
    ② 郑文著:《扬雄文集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317页。
    ③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1-182页。
    ④ 《太平御览》卷966《果部三》,第4286页。
    ⑤ 《太平御览》卷965《果部二》,第4280页。
    ⑥ 《文选》,第155页。
    ⑦ 《文选》,第213页。
    ⑧ 《太平御览》卷966果部三,第4286页。
    ① 《太平御览》卷962《竹部一》,第4271页。
    ② 《太平御览》卷963《竹部二》,第4273页。
    ③ 《太平御览》卷963《竹部二》,第4273页。
    ④ 《太平御览》卷963《竹部二》,第4274页。
    ⑤ (唐)刘恂:《岭表录异》,清武英殿聚珍版从书本。
    ⑥ 《太平御览》卷958《木部七》,第4252页。
    ⑦ 《太平御览》卷960《木部九》,第4259页。
    ⑧ 《宋书》卷93《沈道虔传》,第229]页。
    ⑨ 《宋书》卷82《周朗传》,第2093页。
    ⑩ 《太平御览》卷957《木部六》,第4250页。
    11 《太平御览》卷958《木部七》,第4252页。
    12 《太平御览》卷958《木部七》,第4254页。
    ① 《太平御览》卷960《木部九》,第4262页。
    ② (唐)刘恂:《岭表录异》,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③ 《太平御览》卷961《木部十》,第4265页。
    ④ 《太平御览》卷957《木部六》,第4248页。
    ⑤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1430页。
    ⑥ 《太平御览》卷953《木部二》,第4232页。
    ⑦ 《太平御览》卷953《木部二》,第4232页。
    ⑧ 《晋书》卷88《许孜传》,第2279页。
    ⑨ 《汉书》卷51《贾山传》,第2328页。
    ① 生态系统的四种主要要素是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参见李博主编:《生态学》,第198页。
    ① 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② 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史》,第20页。
    ③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
    ④ 何业恒:《湖南珍稀动物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⑤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① 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③ 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④ 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与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⑤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6页。
    ② 《宋书》卷34《五行五》,第989页。
    ③ 《宋书》卷82《周朗传》,第2102页。
    ④ 《太平御览》卷910《鼠》,第4037页。
    ⑤ 《宋书》卷76《朱修之传》,第1969页。
    ⑥ 《宋书》卷33《五行三》,第971页。
    ① 《宋书》卷33《五行三》,第971页。
    ② 《宋书》卷33《五行三》,第972页。
    ③ 《宋书》卷34《五行三》,第986页。
    ④ 《宋书》卷34《五行三》,第986页。
    ⑤ 《宋书》卷34《五行三》,第987页。
    ⑥ 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第56页
    ⑦ 《永乐大典》第5345《潮字·潮州府·文章》宋陈尧佐《招韩文公并序》追记元和十四年事。
    ① 《太平御览》卷892《虎》,第3961页
    ① 《太平御览》卷892《虎》,第3960页。
    ② 《太平御览》卷892《虎》,第3961页。
    ③ 《太平御览》卷892《虎》,第3960页。
    ④ 《太平御览》卷892《虎》,第3960页。
    ⑤ 《太平御览》卷891《虎》,第3957页。
    《华阳国志·南中志》,第53页。
    《华阳国志·南中志》,第48页。
    ① 《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1099页。
    ② 《三国志》卷64《吴书·诸葛恪传》,第1438页。
    ③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中国马驴品种志》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8页。
    ① 参见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第76页;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106页。
    ① 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③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2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25页。
    ③ 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①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②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94页。
    ③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02页。
    ④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02页。
    ⑤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05页。
    ④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08页。
    ⑤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04页。
    ⑥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47页。
    ①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64页。
    ②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65页。
    ③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66页。
    ④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68页。
    ⑤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469页。
    ① 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第54页。
    ②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第548-557页。
    ③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第154-156页。
    ① 《三国志》卷54《吴志·鲁肃传》注引《吴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267页。
    ② 《晋书》卷26《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88页。
    ①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1-273页。
    ②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324页。
    ① 《晋书》卷55《地理下》,第458页。
    ② 《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第2795页。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3页。
    ④ 《宋书》卷37《州郡志·雍州》:“胡亡氏乱,秦、雍诚民多南出樊、两,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州郡志·秦州》:“晋孝武复立,寄治襄阳”;《州郡志·益州》:“安固太守,张氏于凉州立。晋哀帝时,民流人蜀,侨立此郡”。
    ⑤ 《晋书》卷9《孝武帝》,第237页。
    ⑥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334页.
    ①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332页。
    ②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4页。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412页。
    ④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412页。
    ①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第294页。
    ②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第294页。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329页。
    ①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301-305页。
    ②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412页。
    ③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第315页。
    ④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56-57页。
    ①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78页。
    ②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第295-296页。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413-418页。
    ①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粹编》,第295页。
    ①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②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载《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④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演进史》,第10页。
    ⑤ 《大戴礼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
    ⑥ 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5页。
    ①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原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②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原道》,第17页。
    ③ 《广东通志》卷57《岭蛮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原道》,第18页。
    ①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原道》,第1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
    ④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苏秉琪先生把起源期的中华文明划分为六大局域。又,夏鼐把起源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分为七大区域。
    ⑤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⑥ 王巍、赵辉:“以约公元前2000年为界,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辽西、海岱、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文化各有自己的起源和传统,虽彼此有交流,但大致为独立演进发展的格局。各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局面。各地区先进文化因素汇聚中原,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趋势在公元前2000 年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中原地区华夏文明独秀于林的局面。中原地区夏商王朝的文化向周围辐射,各地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被逐渐纳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轨道,融入到中华文明的大熔炉之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载《光明日报》,2010年02月23日)
    ①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1863页。
    ②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2148页。
    ③ 吕思勉:“我国古代,称四方之异族曰夷、蛮、戎、狄,原以其方位言,非以其种族言。”《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演进史》,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69页。
    ④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861-862页。
    ⑤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2616页。
    ① 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第1338页。
    ② 《后汉书》85《东夷列传》,第2810页。
    ③ 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④ 陈奇猷校注:《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30-1331页。
    ⑤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179-180页。
    ① 《三国志》卷52《吴书·诸葛恪传》,第1431页。
    ② 《三国志》卷38《蜀书·许靖传》,第964页。
    ① 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②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③ 《三国志》52《吴书·诸葛恪传》,第1431页。
    ④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1页。
    ⑤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第75-76页。
    ⑥ 徐恒彬:《南越族先秦史初探》,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76--178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列传》,第2396页。
    ② 《宋书》卷97《夷蛮列传》,第2398页。
    ③ 《隋书》卷31《地理志》,第898页。
    ④ 《梁书》卷23《张缵传》,第502页。
    ⑤ 《宋书》卷97《夷蛮列传》,第2399页。
    ① 《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0页。
    ② 《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1997页。
    ③ 《南齐书》卷58《蛮传》,第1008页。
    ④ 《周书》卷37《郭彦传》,第667页。
    ⑤ 《汉书》卷28《地理志》,第1666页。
    ⑥ 《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1998页。
    ⑦ 《周书》卷28《史宁传》,第465页。
    ① 《隋书》卷82《南蛮传》,第11831页。
    ② 《隋书》卷80《谯国夫人传》,第1802页。
    ③ 《北史》卷91《谯国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05页。
    ④ 《太平御览》卷785《俚》,第3478页。
    ⑤ 《后汉书》卷86《南蛮传》,第2836页。
    ⑥ 祝鸿杰译注:《博物志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① 《宋书》卷92《徐豁传》,第2265--2266页。
    ② 《宋书》卷54《羊玄保传》,第1538页。
    ③ 《南史》卷78《林邑国传》,第1951页。
    ④ 《北史》卷38《裴佗传》,第1387页。
    ⑤ 《南史》卷52《萧励传》,第1262页。
    ① 《后汉书》卷86《南蛮传》,第2836页
    ② 《三国志》卷53《吴书·薛综传》,第1251页。
    ③ 祝鸿杰译注:《博物志全译》,第53页。
    ④ 《太平御览》卷785《俚》,第3478页。
    ⑤ 《太平御览》卷785《俚》,第3478页。
    ① 《隋书》卷31《地理下》,第887--888页。
    ② 祝鸿杰译注:《博物志全译》,第54页。
    ③ 广州为三国吴永安七年(公元264年)置,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所辖范围甚广,西至今广西百色,东至福建厦门,南至雷州半岛的徐闻,北至湘黔交界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界。
    ④ 越州为南朝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置,治所在临漳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
    ⑤ 本时期的交州以今越南河内为中心,北接今云南富宁,东至今广西钦州东,西至今云南河口一带,南至今越南中部的宣化。
    ⑥ 《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41页。
    ⑦ 《南史》卷78《林邑国传》,第1951页。
    ⑧ 《南齐书》卷14《州郡志》,第267页。
    ① 《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第1409页。
    ② 《宋书》卷92《杜慧度传》,第2264页。
    ③ 《太平御览》卷786,第3480页。
    ④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28页。
    ⑤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第225页。
    ⑥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第328页。
    ①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第23页。
    ②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第23页。
    ③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第24页。
    ④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第25页。
    ⑤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志》,第3页。
    ⑥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志》,第12页。
    ⑦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志》,第12页。
    ⑧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志》,第13页。
    ⑨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志》,第11页。
    ⑩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第26页。
    11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第40页。
    12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蜀志》,第295-296页。
    ①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9页。
    ②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3页。
    ③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74页。
    ④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4页。
    ⑥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43页。
    ⑥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54页。
    ⑦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78页。
    ①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20-421页。
    ②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55页。
    ③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42页。
    ④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93-394页。
    ⑤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30-431页。
    ⑥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444页。
    ⑦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4页。
    ⑧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4页。
    ①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55页。
    ②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4页。
    ③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64页。
    ④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383页。
    ⑤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南中志》,第455页。
    ⑥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西郡》,第410-411页。
    ⑦ 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455页。
    ① (宋)郭允涛:《蜀鉴》卷4,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85页。
    ③ 《晋书》卷121《李势载记》,第3047页。
    ④ 《北史》卷95《獠传》,第3154页。
    ⑤ 《北史》卷95《獠传》,第3155页。
    ⑥ 《北史》卷95《獠传》,第3156页。
    ⑦ 《魏书》卷95《獠传》,第2248页。
    ⑧ 《魏书》卷95《獠传》,第2248页。
    ⑨ 《魏书》卷95《獠传》,第2248页。
    ① 《魏书》卷95《獠传》,第2249页。
    ② 《魏书》卷95《獠传》,第2249页。
    ③ 《魏书》卷95《獠传》,第2249页。
    ④ 《魏书》卷95《獠传》,第2249页。
    ⑤ 《魏书》卷95《獠传》,第2249页。
    ⑥ 《北史》卷95《獠传》,第3158页。
    ⑦ 《北史》卷95《獠传》,第3157页。
    ⑧ (宋)郭允涛:《蜀鉴》卷4引李膺《益州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隋书》卷30《地理上》,第829页。
    ①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0页。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66页。
    ③ 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④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态是世家大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土地上的依附农民-—部曲、佃客。”(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2页。)
    ① 也有人不同意庄园经济的名称,而叫做“大地主所有制”,参见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
    ②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第1360页。
    ③ 《三国志》卷56《吴书·朱治传》,第1305页。
    ④ 《晋书》卷45《刘毅传》,第1274页。
    ⑤ 《三国志》卷23《魏志·常林传》,第661页。
    ⑥ 《晋书》卷48《段灼传》,第1347页。
    ① 《晋书》卷92《文苑传》,第2382-2383页。
    ② 《三国志》卷55《吴书·陈武传》注引《江表传》,第1289页。
    ① 《汉书》卷1《高帝纪上》,第33页。
    ② 《三国志》卷54《吴书·吕蒙传》,第1280页。
    ③ 《魏书》卷110《食货志》,第2855页。
    ④ 《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0-791页。
    ① 《隋书》卷24《食货志》,第673-674页。
    ② 《三国志》卷14《魏志·刘哗传》,第443页。
    ③ 《三国志》卷28《魏志·邓艾传》,第777页。
    ④ 《三国志》卷52《吴志·顾邵传》,第1229-1230页。
    ⑤ 《三国志·吴志·韩当传》,第1286页。
    ⑥ 《南史》卷57《沈约传》,第1415页。
    ⑦ 《三国志》卷51《吴志·孙静传》,第1205页。
    ⑧ 《三国志》卷11《魏志·田畴传》,第341页。
    ① 《宋书》卷54《孔季恭传》,第1533页。
    ②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5页。
    ③ 《晋书》卷66《刘颂传》,第1765页。
    ① 《宋书》卷54《羊玄保传》,第1536-1537页。
    ② 《隋书》卷29《地理上》,第830页。
    ③ 郭沫若:《中国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2页。
    ④ 《汉书》卷28下《地理下》,第1668页。
    ⑥ 《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1页。
    ⑥ 《三国志》卷18《魏志·李典传》,第533页。
    ⑦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第3034页。
    ⑧ 《后汉书》卷71《董卓传》,第2323--2324页。
    ① 《文选》,第1319页。
    ② 《三国志》卷28《魏志·邓艾传》,第777页。
    ③ 《梁书》卷51《张孝秀传》,第752页。
    ④ 《隋书》卷24《食货志》,第674页。
    ⑤ 《南史》卷57《范云传》,第1418页。
    ⑥ 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第179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29页。
    ② 《三国志》卷57《吴书·虞翻传》,第1325页。
    ① 《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6页。
    ② 《太平御览》卷942《车螯》,第4183页。
    ③ 《太平御览》卷942《蛎》,第4184页。
    ④ 《太平御览》卷942《蛎》,第4184页。
    ① 《太平御览》卷931《龟》,第4141页。
    ② 《太平御览》卷937《嘉鱼》,第4165页。
    ③ 《太平御览》卷937《嘉鱼》,第4165页。
    ④ 《太平御览》卷940《织杼鱼》,第4177页。
    ① 《太平御览》卷937《鲋鱼》,第4163页。
    ②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第487页。
    ① 《太平御览》卷960《桄榔》,第4261页。
    ②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8页。
    ③ 《太平御览》卷980《芦菔》,第4340页。
    ① 达尔文:《物种起源》,谢蕴贞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年,第23页。
    ② 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① 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② 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③ 《三国志》卷60《吴书·钟离牧传》,第1392页。
    ① 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100-101页。
    ② 《宋书》卷91《孝义·徐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51、2252页。
    ③ 《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1998页。
    ④ 《晋书》第79卷《谢玄传》,第2083页。
    ⑤ 《宋书》卷91《孝义·何子平传》,第2257页。
    ⑥ 《晋书》卷90《良吏·吴隐之传》,第2342页
    ① 《太平御览》卷840《粟》引任昉《述异记》,第3757页。
    ② 《太平御览》卷840《粟》,第3756页。
    ③ 《三国志》卷57《吴志·骆统传》,第1334页。
    ④ 《宋书》卷67《谢灵运传》,第1760页。
    ⑤ [吴]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⑥ 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74页。
    ① 《太平御览》卷850《饮食部八·饭》引《孟宗别传》,第3801页。
    ② 《晋书》卷26《食货志》,第791页。
    ③ 《宋书》卷5《文帝纪》,第92页。
    ④ 《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33页。
    ⑤ 《南齐书》卷44《徐孝嗣传》,第773、774页。
    ⑥ 《南齐书》卷54《庾易传》,第940页。
    ⑦ 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102页。
    ⑧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第1350页。
    ① 《南齐书》卷44《徐孝嗣传》,第773、774页。
    ② 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① 《南齐书》卷3《武帝纪》,第54页。
    ② 《太平御览》卷900《牛》,第3995页。
    ③ 《太平御览》卷900《牛》,第3995页。
    ① 《太平御览》卷900《牛》,第3994页。
    ② 《太平御览》卷900《牛》,第3994页。
    ① 《福建武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61年第4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② 李群、李士斌:《我国养鸭史初探》,《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
    ③ 《宋书》卷54《孔灵符》,第1533页
    ④ 《南史》卷9《陈武帝纪》,第263页。
    ① 《资治通鉴》选了这一段,胡三省注曰:“以鸭肉盖饭上曰婫。今江东人犹谓以物蒙头曰媲。”([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66,梁敬帝太平元年六月甲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145页。)
    ② 《太平御览》卷856《菹》,第3809页。
    ① 《太平御览》卷977《葱》,第4329页。
    ② 《太平御览》卷977《蒜》,第4329页。
    ① 《太平御览》卷977《茄》,第4330页。
    ② 胡守为:《神仙传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6页。
    ① 《三国志》卷52《吴书·步骘传》,第1236页。
    ② 《太平御览》卷978《瓜》,第4333页。
    ③ 《太平御览》卷978《瓜》,第4334页。
    ①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
    ②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21页。
    ③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285页。
    ④ 《太平御览》卷980《优殿》。第4342页。
    ⑤ 《太平御览》卷980《雍菜》,第4342页。
    ⑥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从书集成初编,第4页。
    ①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2页。
    ②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1页。
    ③ 《太平御览》卷971《槟榔》,第4304页。
    ① 《太平御览》卷971《槟榔》,第4305页。
    ②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从书集成初编,第11页。
    ③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2页。
    ④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从书集成初编,第11页。
    ①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1页。
    ② [吴]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第47页。
    ③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1页。
    ④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2页。
    ⑤ 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丛书集成初编,第12页。
    ⑥ 《太平御览》卷971《枇杷》,第4304页。
    ⑦ 《太平御览》卷971《枇杷》,第4304页。
    ① 《太平御览》卷971《椑》,第4303页。
    ② 《太平御览》卷971《椑》,第4303页。
    ③ 《太平御览》卷972《枸橼》,第4310页。
    ④ 《太平御览》卷972《枸橼》,第4310页。
    ⑤ [吴]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第2页。
    ⑥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51页。
    ① 《太平御览》卷975《甘蕉》,第4320页。
    ②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84、485页。
    ③ 《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9页。
    ④ 《南史》卷70《循吏·郭祖深传》,第1720页。
    ⑤ 《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第104页。
    ⑥ 《晋书》卷56《江统传》,第1537页。
    ⑦ 《宋书》卷82《周郎沈怀文传》,第2093页。
    ⑧ 《宋书》56《谢瞻孔琳之传》,第1565页。
    ⑨ 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原因》,《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南齐书》卷46《王秀之传》,第799页。
    ②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36页。
    ③ 《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29页。
    ④ 《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25页。
    ① 《宋书》卷58《王惠谢弘微王球传》,第1590页。
    ②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
    ①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② 《宋书》卷58《谢灵运传》,第1591页。
    ③ 有学者根据《谢灵运传》中“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憧既众,义故门生数百”、“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等语以及谢灵运不遗余力占山护泽,认为“生业如此丰厚,显然不是仅仅为了自给,而是为了交换,满足其豪奢的生活”。见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第487页。如果要交换,首先需要将庄园的过剩产品卖掉。
    ④ 《宋书》卷67《谢灵运传》引《山居赋》,第1768、1769页。
    ① 《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2003页。
    ② 《晋书》卷69《孙逵传》,第1845页。
    ① 《宋书》卷83《吴喜传》,第2117、2118页。
    ② 《宋书》卷84《邓琬传》,第2135、2143页。
    ③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89页。
    ④ 《南齐书》卷40《竟陵王萧子良传》,第693页。
    ⑤ 《宋书》卷45《刘粹附刘道济传》,第1381页。
    ⑥ 《南史》卷28《褚裕之附褚彦回传》,第751页。
    ① 《晋书》卷52《郤诜传》,第1443页。
    ②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③ 《宋书》卷92《徐豁传》,第2266页。
    ④ 《晋书》卷56《江统传》,第1537页。
    ⑤ 《梁书》卷38《贺琛传》,第540页。
    ⑥ 《梁书》卷51《范元琰传》,第746页。
    ⑦ 《晋书》卷57《陶璜传》,第1561页。
    ① 《宋书》卷92《徐豁传》,第2266页。
    ② 《晋书》卷64《简文三了传》,第1739页。
    ③ 《梁书》卷22《萧范传》,第353页。
    ④ 《南史》卷73《会稽陈氏三女传》,第1817页。
    ⑤ 《南史》卷73《郭原平》,第1800、1801页。
    ⑥ 《南史》卷51《临川靖惠王宏传》,第1277页。
    ⑦ 《南齐书》卷37《虞惊传》,第655页。
    ① 《南史》卷47《崔祖思传》,第1171页。
    ② 《晋书》卷54《陆机传》,第1472、1473页。
    ①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197页。
    ①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197页。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209页。
    ① 《太平御览》卷860《饼》,第3820页。
    ①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67-868页。
    ②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第865页。
    ③ [吴]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第4页。
    ① 《太平御览》卷861《臛》,第3826页。
    ② [晋]干宝撰,鲁迅编录:《搜神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① [吴]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第14页。
    ① 《太平御览》卷936《鲤鱼》,第4160页。
    ② 《太平御览》卷940《芦口鱼》,第4178页。
    ① 贾思勰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卷10《藤》引《南方草物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671页。
    ② 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卷10《藤》引《异物志》,第671页。
    ③ 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卷10《藷》引《南方草物状》,第593页。
    ④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67《衣冠·衣裳》引《魏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87页。
    ① 《南史》卷62《朱异传》,第1516页。
    ② 《南史》卷62《刘邕传》,第428页。
    ③ 《宋书》卷94《恩幸·阮佃夫传》,第2314页。
    ④ 《南史》卷47《虞惊传》,第1175页。
    ⑤ 《南齐书》卷3《武帝本纪》,第56页。
    ⑥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7《精神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42页。
    ① 张麓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卷2,《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页。
    ② 《宋书》卷93《隐逸·沈道虔传》,第2291页。
    ③ 《梁书》卷51《处士·范元琰传》,第746页。
    ④ 《晋书》卷43《王戎附郭舒传》,第1242贞。
    ⑤ 《宋书》卷61《武三王·衡阳文工义季传》,第1654页。
    ⑥ 《梁书》卷11《张弘策传》,第205页。
    ⑦ 《陈书》卷32《张昭传》,第430页。
    ① 《三国志》卷62《吴书·是仪传》,第1413页。
    ② 《南史》卷49《刘怀慰传》,第1221页。
    ③ 《宋书》卷92《良吏·杜慧度传》,第2265页。
    ④ 《南史》卷49《刘善明传》,第1228页。
    ⑤ 《南齐书》卷55《孝义传》,第959页。
    ⑥ 《南史》卷7《梁纪中·武帝下》,第223页。
    ⑦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武帝纪》,第126页。
    ① 详细内容见本文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生态环境”之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植被”和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动物”。
    ② 详细内容见本章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南方生态环境下的饮食资源”
    ③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页。
    ④ 孙楚:《论屈建文》,《全晋文》卷60,第631页。
    ① 施杨:《中古汉语饮食词语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2页。
    ② 《太平御览》卷950引《博物志》,第4219页。
    ③ 文焕然:《两广南部及海南的森林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第94页。
    ④ 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中国古代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第268页。
    ⑤ 参见本文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
    ① 《齐民要术校释》卷10《芭蕉》引《南方异物志》,第760页。
    ② [唐]段公路:《北户录》卷1《蚺蛇牙》引《南裔异物志》,第7页。
    ③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第17页。
    ④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第18页。
    ⑤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第19页。
    ① [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并序》,《元稹集》卷11,第126页。
    ② [唐]孟诜:《食疗本草》卷3,第103页。
    ③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42页。
    ①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87页。
    ① 《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408页。
    ② 《齐民要术》卷1“耕田”,贾思勰按语。
    ③ 《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409页。
    ④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150页。
    ① 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442页。
    ②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3-15页。
    ③ 李竞雄等:《作物栽培学》第127-129页。
    ① 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6页。
    ② 华梅:《服饰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③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⑤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⑥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⑦ 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⑧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⑨ 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 李仁浦:《中国古代纺织史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②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③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④ 曹秋玲、屠恒贤、朱苏康:《关于我国古代棉与木棉名实问题的探讨》,《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⑤ 于绍杰:《中国植棉史考证》,《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
    ⑥ 汪若海:《我国植棉史拾零》,《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⑦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
    ⑧ 《蜀锦史话》编写组:《蜀锦史话(征求意见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
    ⑨ 许桂香:《岭南服饰历史文化地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①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2页。
    ② 《晋书》卷100《苏峻传》,第2629、2630页。
    ③ 《晋书》卷79《谢尚传》,第2070页。
    ④ 《宋书》卷93《隐逸传·朱百年传》,第2294、2295页。
    ① 《梁书》卷53《良吏传·沈璃传》,第769页。
    ② 《陈书》卷27《姚察传》,第351页。
    ③ 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县文化馆:《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6期。
    ④ 吴山菁:《江苏六合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
    ⑤ 程应林、刘诗中:《江西贵崖墓发现一批纺织品和纺织工具》,《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第3集。
    ①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②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卷3《国风·陈风·东门之池》,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94页。
    ③ [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12,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8《典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⑤ [西汉]史游:《颜注急就篇译释》,管振邦、宙浩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
    ⑥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第65页。
    ① 《宋书》卷5《文帝纪》,第92页。
    ②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可以沤纻》,《丛书集成初编》第1346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8页。
    ③ 缪启愉,邱泽奇辑释:《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① 《晋书》卷43《王戎传》,第1234页。
    ② [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6《服用门·綀子》,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5页。
    ③ 程应林、刘诗中:《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80年第11期。
    ④ 陈桥驿:《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① 《后汉书》卷81《独行传·陵续传》,第2682页。
    ② 《宋书》卷18《礼志五》,第518页。
    ③ 《宋书》卷94《恩幸传·戴法兴传》,第2302页。
    ④ 《梁书》卷53《良吏传·伏暅传》,第775页。
    ⑤ 《艺文类聚》卷85《布帛部·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464页。
    ⑥ 《南史》卷52《鄱阳忠烈王恢传》,第1295页。
    ⑦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① 《太平御览》卷820《布帛七·纻》,夏剑钦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册,第635页。
    ② 《南史》卷1《宋武帝纪》,第28页。
    ③ 《陈书》卷27《姚察传》,第351页。
    ④ 《岭外代答》卷6《服用门·綀子》,第225页。
    ① [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2《景宁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92--93页。
    ① 化性,是家蚕在自然状况下,一年内产生世代数多少的特性。如,一年内如果只在一代就产下滞育卵的蚕种,就是一化性品种。
    ② (日)吉武成美、(中)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续),《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③ 具体论述参见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第119-122页。
    ④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钱山漾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徐辉等:《对饯山漾出土丝织品的检验》,《丝绸》1981年第2期。
    ⑤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
    ⑥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⑦ 宫哲兵、周冶陶:《宜昌市嫘祖文化热的勃兴与展望》,《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⑧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
    ⑨ 高汉玉、王裕中:《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2期。
    ⑩ 程应林、刘诗中:《江西贵崖墓发现一批纺织品和纺织工具》,《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第3集。
    11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年》,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5页。
    12 陈跃均等:《湖北江陵马砖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文物》1982年第10期。
    13 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的研究》,上海:群联出版社,1956年。
    ① 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反应的社会生活》,《文物》,1975年第4期。
    ② 张同标:《成都曾家包汉墓画像艺术探微》,《中国书画》2003年第6期。
    ③ 《后汉书》卷13《公孙述传》,第535页。
    ④ 《三国志》卷36《蜀书·张飞传》,第943页。
    ⑤ 张连科、管淑珍校注:《诸葛亮集校注》卷2《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⑥ 《太平御览》卷815《布帛部二·锦绣·锦》引环氏《吴纪》,第581页。
    ⑦ 《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引王隐《蜀记》,第900页。。
    ⑧ 《太平御览》卷815《布帛部二·锦绣·锦》引山谦之《丹阳记》,第584--585页。
    ⑨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①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蜀郡》,第235页。
    ②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61页。
    ③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文物研究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01页。
    ④ 《后汉书》卷76《循吏传·卫飒传》引《东观记》,第2460页。
    ⑤ [汉]王充著,张宗祥等标点:《论衡校注》卷2《无形第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⑥ [汉]王充著,张宗祥等标点:《论衡校注》卷30《自纪第八十五》,第583页。
    ① [汉]王充著,张宗祥等标点:《论衡校注》卷12《量知第三十五》,第251页。
    ②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8《王景》,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
    ③ 《三国志》卷48《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第1158页。
    ④ 《三国志》卷50《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传》,第1199页。
    ⑤ 《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第1402页。
    ⑥ 《三国志》卷58《吴书·陆逊传》,第1343页。
    ⑦ 《太平御览》卷814《布帛部一·丝》引陆凯《奏事》,第572页。
    ⑧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南陵县麻桥东吴墓》,《考古》1984年第11期。
    ⑨ 《太平御览》卷815《布帛部二·锦》引《丹阳记》,第584--585页。
    ⑩ 《宋书》卷54《沈昙庆传》,第1540页。
    11 《南齐书》卷59《芮芮虏传》,第1025页。
    ① 吕烈丹:《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印花凸版》,《考古》1989年第2期。
    ②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70页。
    ③ [北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卷5《种桑、柘第四十五》引俞益期《牋》,第233页。
    ① 杨宗万:《从“乡贡八蚕之绵”探索我国南方蚕业的起源》,《农业研究》(第二辑),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第95-96页。
    ②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哀牢传》,第2849页。
    ③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永昌郡》,第430页。
    ④ 《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传上·南诏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69页。
    ⑤ [唐]樊绰:《蛮书校注》,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3页。
    ⑥ [唐]樊绰:《蛮书校注》,向达校注,第174页。
    ① 冯洁、孙景侠、王府梅:《天然的保暖纤维——木棉纤维》,《纺织导报》2006年第10期。
    ②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农器图谱集》卷19《木棉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04页。
    ③ [汉]杨孚撰,吴永章辑佚校注:《异物志辑佚校注·草木·木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
    ④ 《太平御览》卷820《布帛部七·布》,第631页。
    ⑤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⑥ [清]田雯:《古欢堂集》卷39《黔书下·武侯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460页。
    ① 《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哀牢传》,第2849页。
    ②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永昌郡》,第430-431页。
    ③ [宋]李防编纂:《太平御览》卷960《木部九·木绵》引《吴录》、《罗浮山记》,第699-700页。
    ④ [唐]樊绰:《蛮书校注》,向达校注,第183页。
    ① 高汉玉、王裕中:《崇安武爽山船棺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2期。
    ② [吴]万震:《南州异物志·斑布》,载[清]陈运溶辑撰:《麓山精舍丛书·第二集释地类》,岳麓书社2008年影印版,第208页。
    ③ 石声汉:《试论我国人民最早对甘蔗与棉花的利用》,《西北农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④ [唐]李延寿:《南史》卷78《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948页。
    ⑤ [唐]姚思廉:《梁书》卷3《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97页。
    ⑥ 《陈书》卷27《姚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51页。
    ⑦ 李仁浦:《中国古代纺织史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81页。
    ① 具体论述参见(法)贾永吉:《论中国的棉花史:工艺、经济和社会探讨》,载于(法)龙巴尔、(中)李学勤:《法国汉学》(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0-262页。
    ② 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3期。
    ① 《周礼注疏》卷16《地官司徒第二·掌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49页。
    ② [汉]赵哗:《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苗麓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9一110 页。
    ① 张仲清校注:《越绝书校注》卷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② [汉]赵晔:《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第111页。
    ③ 《太平御览》卷816《布帛部三·罗》引《魏文帝诏》,第589页。
    ④ 《太平御览》卷820《布帛部七·布》引《魏文帝诏》,第628页。
    ⑤ 论述转引自王克俭:《陶渊明诗文选》,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第89页。
    ⑥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传》,第2417页。
    ⑦ [晋]左思:《吴都赋》,载[梁]萧统编,[唐]李善祝:《文选》卷5《赋丙·京都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9、220页。
    ①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葛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2、423页。
    ②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页。
    ① 周肇基:《从“广人重蕉”看广东历史上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
    ② [晋]稽含:《南方草木状》卷上《草类·甘蕉》,《丛书集成初编》第1352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页。
    ③ [晋]郭义恭:《广志》卷下,载[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杂家类,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20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422页。
    ④ 熊月林,崔运花:《香蕉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纺织学报》2007年第9期。
    ① 檀萃:《楚庭稗珠录》卷6《粤产》。转引自陈峰:《宋元以来的棉业》,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编:《农史研究》(第六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87页。
    ②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葛布》,第425-426页。
    ③ 刘羽、邵国强、许炯:《竹纤维与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与比较》,《竹子研究汇刊》2010年第3期。
    ① 《南齐书》卷56《幸臣传·吕文度传》,第978页。
    ② 潘岳:《射雉赋》,载[梁]萧统编,[唐]李善祝:《文选》卷9《田猎》,第422页。
    ③《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第104页。
    ④ [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4《开善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49页。
    ⑤ [梁]简文帝:《谢东宫赐裘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10,第7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4页。
    ① 余嘉锡撰,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卷上《企羡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34页。
    ② 《晋书》卷79《谢安传附弟万传》,第2086页。
    ③ 吴世昌:《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羽毛贴花绢”到《红楼梦》中的“雀余裘”》,《文物》1973年第9期。
    ④ 《旧唐书》卷37《五行志》,第1377页。
    ①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4《南中志·晋宁郡》,第393、394页。
    ① 傅玄:《有女篇》,引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7页。
    ② 沈满愿:《咏步摇能诗》,引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135页。
    ③ 何逊:《咏照镜诗》,引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693页。
    ④ 《艺文类聚》卷18《人部二·美妇人》,引沈约《丽人赋》,王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334页。
    ⑤ 鲍照:《拟行路难》,引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276页。
    ⑥ [汉]恒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力耕第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⑦ 《太平平御览》卷802《珍宝部一·珠上》,第9册,第475页。
    ⑧ 《晋书》卷57《陶璜传》,第1561页。
    ⑨ 丘迟:《敬酬柳仆射征怨诗》,引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603页。
    ① 《太平御览》卷890《兽部二·犀》,第10册,第138页。
    ② [吴]万震:《南州异物志·斑布》,载[清]陈运溶辑撰:《麓山精舍丛书·第二集释地类》,第208页。
    ① 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② 李先奎:《论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16页。
    ③ 刘自兵:《谈干栏式建筑》,《三峡文化研究》2005年第5期。
    ① 汤里平:《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② 高至喜:《谈谈湖南出土的东汉建筑模型》,《考古》1959年第11期。
    ③ 云梦县文化馆文物工作组:《云梦出土东汉陶楼》,《江汉考古》1982年第4期。
    ④ 张良皋:《关于云梦陶楼的几点讨论》,《新建筑》1983年第1期。
    ⑤ 刘自兵:《对三峡地区汉晋时期墓葬所出陶楼的认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⑥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2年。
    ⑦ 谭继和:《论古巴蜀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巴蜀文化辨思集》,第117-155页。
    ⑧ 逯鹏:《岭南汉墓出土陶屋的初步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
    ⑨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⑩ 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修订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1 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
    12 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文化》,《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张丹、毕迎春、张怡:《吊脚楼特征及其生态技术初探》,《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第8期。
    ① 曹劲、邓其生:《岭南早期建筑适应环境的启示》,《营造》第3辑,2004年,第6页。
    ② [三国]沈莹撰,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安家2(1)》,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① [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卷1《五方人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② [晋]郭义恭:《广志》,载陶九成辑:《说郛》卷61《广志一卷》,见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836页。
    ③ 《南齐书》卷14《州郡上·广州》,第262页。
    ④ [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4《风土门·巢居》,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5页。
    ① 石声汉辑:《辑徐衷南方草物状·由梧竹》,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6-17页。
    ② 《太平御览》卷963《竹》,第8册,第726页。
    ③ [东汉]杨孚撰,吴永章辑佚校注:《异物志辑佚校注·草木·((?))》,第184页。
    ④ [东晋]戴凱之:《竹谱》,《丛书集成初编》第135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页。
    ⑤ 参见王文光、翟国强:《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三国志》卷41《蜀书·霍峻传附子弋传》,第1008页。
    ② 《魏书》卷101《獠》,第2248页。
    ③ 《魏书》卷101《獠》,第2249页。
    ①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36《渝州·风俗》,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60页。
    ②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88《昌州·风俗》.第1747页。
    ③ 《南齐书》卷7《东昏侯纪》,第104页。
    ④ 《梁书》卷2《武帝纪中》,第53页。
    ⑤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627页。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9,陈桥驿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0页。
    ② 《太平御览》卷769《舟部二·叙舟中》,第7册,第198页。
    ③ 《陈书》卷2《高祖纪下》,第37页。
    ① 《太平御览》卷957《木部六·豫章》,第8册,第677-678页。
    ② 《新唐书》卷207《宦者传上》,第5869页。
    ③ 《陈书》卷7《皇后列传·后主沈皇后传附张贵妃传》,第131-132页。
    ④ 《梁书》卷54《海南诸国传·林邑国传》,第784页。
    ⑤ 《晋书》卷90《良吏传·吴隐之》,第2343页。
    ⑥ 《隋书》卷6《礼仪志一》,第109页。
    ⑦ 《旧唐书》卷17《敬宗本纪》,第512页。
    ① 《汉书》卷10《成帝纪》,第324、325页。
    ② 《南齐书》卷9《礼上》,第125页。
    ③ 《南齐书》卷9《礼上》,第125、126页。
    ④ 《南齐书》卷39《刘瓛传》,第679页。
    ①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第17页。
    ②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第18页。
    ③ 贺世伟:《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68-71页。
    ④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257页。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8《济水》,第136页。
    ② 贺世伟:《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第68--71页。
    ③ 高至喜:《谈谈湖南出土的东汉建筑模型》,《考古》1959年第11期。
    ① 张泽栋:《云梦出士东汉陶楼》,《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② 广西文物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5期。
    ③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龙生冈43号东汉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④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考古》1964年第9期。
    ⑤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苑市博物馆:《广东东苑虎门东汉墓》,《文物》1991年第11期。
    ⑥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黄花岗汉唐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4期。
    ⑦ 梧州市博物馆:《广西梧州市近年出十的一批汉代文物》,《文物》1977年第2期。
    ① 逯鹏:《岭南汉墓出土陶屋的初步分析》,第36页。
    ① 张洋栋:《云梦出土东汉陶楼》,《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② 广西文物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5期。
    ③ 何德章:《六朝建康的木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4辑,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2008年。
    ① 《晋书》卷78《孔愉传》,第2053页。
    ② 《宋书》卷41《后妃传·明帝陈贵妃传》,第1296页。
    ③ 《晋书》卷27《五行志中》,第804、806、807、808页。
    ① 《宋书》卷54《沈昙庆》,第1540页。
    ② 《南齐书》卷23《王俭传》,第434、435页。
    ③ [东晋]戴凯之:《竹谱》,第3页。
    ④ [唐]刘恂撰,商壁、潘博校补:《岭表录异校补》卷中《箣竹笋》,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00页。
    ① 朱和平:《试论六朝南方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② [西晋]左思:《吴都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5《京都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19页。
    ③ 朱和平:《试论六朝南方城市大量涌现的原因、表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④ 《晋书》卷92《文苑传·伏滔》,第2400页。
    ⑤ [刘宋]鲍照:《芜城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11《赋己·游览》,第503页。
    ⑥ 《南齐书》卷25《张敬儿传》,第471页。
    ⑦ [西晋]左思:《蜀都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5《京都下》,第176、184页。
    ⑧ 《宋书》卷97《爽蛮传》,第2399页。
    ⑨ 《南齐书》卷14《州郡志·广州》,第262页。
    ⑩ 《南齐书》卷32《王琨传》,第578页。
    ① [唐]张说:《张燕公集》卷11《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5册,第748页。
    ② 《宋史》卷247《宗室传四·善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8761页。
    ① 《周书》卷28《陆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471页。
    ② 《周书》卷36《司马裔传》,第646页。
    ③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56页。
    ④ 《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第2492页。
    ① 《汉书》卷95《西南夷列传》,第3851页。
    ②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第2969页。
    ③ 《汉书》卷64上《严助传》,第2781页。
    ④ 《后汉书》卷114《城阳恭王祉传》,第560页。
    ⑤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第843-844页。
    ⑥ 《太平御览》卷950引《博物志》,第4219页。
    ⑦ 《诸病源候论》卷11《山瘴疟候》
    ⑧ 《诸病源候论》卷10《瘴气候》
    ① 文焕然:《两广南部及海南的森林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第94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2860页。
    ③ 《晋书》卷3《武帝本纪》,第74页。
    ④ 《北史》卷95《獠传》,第2475页。
    ①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第5页。
    ② 《文选》卷十六《别赋》,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50页。
    ③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2页。
    ① 刘增贵:《汉隋之间的车驾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2分,1993年。
    ① 《太平御览》卷775《车部四》,第3436页。
    ② 《太平御览》卷900《兽部一二》,第3995-3996页。
    ③ 《太平御览》卷900《兽部一二》,第3996页。
    ① 《太平御览》卷890《兽部二》,第3956页。
    ② 《太平御览》卷890《兽部二》,第3956页。
    ③ 《太平御览》卷775《车部四》,第3436页。
    ①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卷35《江水》注,第606页。
    ② 《太平御览》卷769《舟部二》,第3409页。
    ① 《领表录异》卷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书》卷18《礼志》,第522页。
    ① 许嵩:《建康实录》卷2《太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5页。
    ② 许嵩:《建康实录》卷2《太祖下》,第49页。
    ③ 许嵩:《建康实录》卷2《太祖下》,第53页。
    ① 《太平御览》卷950引《博物志》,第4219页。
    ② 陈延之,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卷5《杂病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③ 《诸病源候论》卷11《山瘴疟候》。
    ① 《太平御览》卷791《朱提》,第3509页。
    ② 《太平御览》卷791《朱提》,第3509页。
    ③ 《汉书》卷64上《严助传》,第2781页。
    ④ 《太平御览》卷934《蛇》,第4150页。
    ⑤ 《太平御览》卷934《蛇》,第4150页。
    ① 《太平御览》卷791《朱提》,第3509页。
    ② 《太平御览》卷9900引《南州异物志》,第4381-4382页。
    ③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1666页。
    ④ 《朝野佥载》卷1,第4页。
    ⑤ 陶弘景,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卷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228页。
    ⑥ 沈俭期:《自昌乐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沈佺期集校注》卷2,第132页。
    ① 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并序》,《元稹集》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26页。
    ② 元稹:《虫豸诗七首并序》,《元稹集》卷4,第38页。
    ③ 《肘后方》卷7《治卒中沙虱毒方》,第393页。
    ④ 《肘后方》卷7《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391页。
    ⑤ 《肘后方》卷7《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391页。
    ⑥ 《抱朴子内篇校释》卷17《登涉》,第306页。
    ⑦ 萧瑶:《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那与地方病及其影响》,《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第268页。
    ① 干宝:《搜神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② 干宝:《搜神记》,第167页。
    ③ 干宝:《搜神记》卷18《汤应》,第185页。
    ④ 干宝:《搜神记》卷18《谢鲲》,第181页。
    ⑤ 干宝:《搜神记》卷18《猪臂金铃》,第181页。
    ① 《北史》卷95《獠传》,第3154页。
    ②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44页。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列传》,第2834页。
    ④ 张增祺:《滇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⑤ 《太平御览》卷942《蟹》,第4185页。
    ① 《食疗本草》卷3,第103页。
    ② 元稹:《虫豸诗七首并序》,《元稹集》卷4,第38页。
    ③ 《太平御览》卷932《吊》,第4145页。
    ① 《搜神记》卷3《严卿》,第35页。
    ① 《水经注校释》卷16《沮水注》,第301页。
    ① [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0页、336页。
    ② 曹婉如、郑锡煌:《试论道教的五岳真形图》,《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清]阮元校刻:《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清]阮元校刻:《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清]阮元校刻:《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清]阮元校刻:《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清]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清]阮元校刻:《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清]阮元校刻:《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清]阮元校刻:《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1][清]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2][清]阮元校刻:《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汉]赵晔撰,徐天祜音注,苗麓校点,辛正审定:《吴越春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5][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7][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8][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9](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0][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22][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3][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24][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5][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6][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7][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8][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30](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1](汉)刘珍等编,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2](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3](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4](汉)桓谭:《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35](汉)王充,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6](汉)范胜之,万国鼎辑释:《汜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37](汉)桓宽,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38](汉)崔寔,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39](北魏)贾思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40](元)王祯,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41](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2](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3](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4](汉)刘安,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5](晋)葛洪,王明著:《抱扑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6](清)严可均辑,任雪芳审定:《全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7](清)严可均辑,何宛屏等审订:《全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8](清)严可均辑,冯瑞升审订:《全梁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9]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0](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1](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52](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3](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4](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9年。
    [55](唐)欧阳询,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56](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7](宋)乐史,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59](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60](汉)杨孚撰,吴永章辑佚校注:《异物志辑佚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61](三国)沈莹,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
    [62](晋)张华,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3](晋)常璩,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4](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65](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6](南朝宋)戴凯之:《竹谱》,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7](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8](北魏)杨街之,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9](唐)李吉甫,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0](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1](唐)段公路纂,崔龟图注:《北户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2](唐)樊绰,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73](唐)刘恂:《岭表录异》,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4](唐)陆羽,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75](宋)周去非,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76](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7](南朝梁)陶弘景,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78](隋)巢元方,南京中医学院校释:《诸病源候论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
    [79](唐)孟诜,张鼎增补,尚志钧辑校:《食疗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80](唐)苏敬等,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81](唐)孙思邈,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82](唐)王冰撰注,鲁兆麟主校:《皇帝内经素问》,大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83](清)张志聪集注,方春阳等点校:《黄帝内经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84](汉)应劭,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85](南朝梁)宗懔,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中国汉语大辞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
    [2]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1999年。
    [3]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四部丛刊初编电子版》,2001年。
    [1]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龙生冈43号东汉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钱山漾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5]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武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61年第4期。
    [6]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
    [7]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考古》1964年第9期。
    [8]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9]梧州市博物馆:《广西梧州市近年出土的一批汉代文物》,《文物》1977年第2期。
    [10]吴山菁:《江苏六合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
    [11]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2]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文物研究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3]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3期。
    [14]程应林、刘诗中:《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80年第11期。
    [15]高汉玉、王裕中:《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民族学研究》1982年第2期。
    [16]陈跃均等:《湖北江陵马砖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文物》1982年第10期。
    [17]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县文化馆:《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6期。
    [1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吕烈丹:《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印花凸版》,《考古》1989年第2期。
    [19]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苑市博物馆:《广东东苑虎门东汉墓》,《文物》1991年第11期。
    [20]广西文物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5期。
    [21]广西文物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5期。
    [22]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黄花岗汉唐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4期。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5]郭沫若:《中国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7]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9]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
    [11]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
    [12]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的研究》,上海:群联出版社,1956年。
    [1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14]陈桥驿:《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
    [15]钟功甫:《海南岛农业地理》,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
    [16]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7]郭声波:《四川农业历史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9]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0]谭其骧:《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22]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黄健民、徐之华:《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年。
    [25]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7]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28]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29]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0]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1]程明道:《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32]何业恒:《近五千年来华南气候冷暖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辑。
    [33]何业恒:《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5]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36]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7]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史念海:《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39]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40]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1]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42]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43]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42]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6]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7]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年。
    [48]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49]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50]赵德馨,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1]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52]许辉、蒋福亚:《六朝经济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53]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4]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55]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5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57]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8]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9]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60]李仁浦:《中国古代纺织史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61]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62]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
    [63]《蜀锦史话》编写组:《蜀锦史话(征求意见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
    [6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5]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66]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7]许桂香:《岭南服饰历史文化地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68]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83,1985年。
    [69]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7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1]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72]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3]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4]王子今:《交通与古代社会》,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75]王子今:《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
    [76]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77]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8]白寿彝:《中国交通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79]范家伟:《六朝隋唐医学的传承与整合》,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范家伟:《大医精诚:唐代国家、信仰与医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7年。
    [81]李建民:《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李建民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83]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84]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8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86]缪启愉、邱泽奇辑释:《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87]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英)李约瑟,袁以苇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6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1分册《植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2](美)Schafer, Edward H. The Vermilion Bird.T'ang Images of the South, 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3]Elvin, Mar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4](美)贾雷德·戴蒙德,谢延光译:《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5](美)威廉·麦克尼尔,杨玉龄译,陈建仁审订:《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于人类历史的冲击》,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6](美)拉铁摩尔,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美)马文·哈里斯,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8](美)马文·哈里斯,叶舒宪等译:《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9](美)J.唐纳德·休斯,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美)冯珠娣,郭乙瑶等译:《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美)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2](美)杨晓山,文韬译:《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美)尤金·N·安德森,马孆、刘东译,刘东校审:《中国食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日)川胜义雄,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65年第2期。
    [4]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5]陈桥驿:《论长江三角洲的水环境生态机制》,《城市研究》1998年第6期。
    [6]何德章:《六朝建康的木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二十四辑),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2008年
    [7]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郑景云、满志敏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2期。
    [9]范家伟:《汉代至六朝岭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
    [10]刘莉等:《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
    [11]吕烈丹:《西汉时期两广地区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2005年第1期。
    [12]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3]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14]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15]曾雄生:《江南稻作文化中的若干问题略论——评河野通明(江南稻作文化与日本>》,《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
    [16]曾雄生:《论小麦在古代中国之扩张》,《中国饮食文化》2005年第1期。
    [17]张学锋:《试论六朝江南之麦作业》,《中国农史》1990年第3期。
    [18]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19]曾昭璇:《论韩江流域的鳄鱼分布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0]曾昭璇:《试论珠江三角洲地区象、鳄、孔雀灭绝时期》,《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第1期。
    [21]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原因》,《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2]罗新:《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23]吴松弟:《三次北方人口南迁与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黄现璠:《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5]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光明日报》,2010年02月23日。
    [26]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02期。
    [27]骆伟:《(南越志)辑录》,《广东史志》2000年第3期。
    [28]石声汉:《试论我国人民最早对甘蔗与棉花的利用》,《西北农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9]于绍杰:《中国植棉史考证》,《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
    [30]汪若海:《我国植棉史拾零》,《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31](日)吉武成美、(中)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续),《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32]徐辉等:《对钱山漾出土丝织品的检验》,《丝绸》1981年第2期。
    [33]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反应的社会生活》,《文物》1975年第4期。
    [34]华梅:《服饰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5]张同标:《成都曾家包汉墓画像艺术探微》,《中国书画》2003年第6期。
    [36]杨宗万:《从“乡贡八蚕之绵”探索我国南方蚕业的起源》,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编:《农业研究》(第二辑)。
    [37]冯洁、孙景侠、王府梅:《天然的保暖纤维——木棉纤维》,《纺织导报》2006年第10期。
    [38]曹秋玲、屠恒贤、朱苏康:《关于我国古代棉与木棉名实问题的探讨》,《农业考古》2007年第3期。
    [39][法]贾永吉:《论中国的棉花史:工艺、经济和社会探讨》,载于(法)龙巴尔、(中)李学勤:《法国汉学》(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40]周肇基:《从“广人重蕉”看广东历史上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
    [41]熊月林,崔运花:《香蕉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纺织学报》2007年第9期。
    [42]刘羽、邵国强、许炯:《竹纤维与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与比较》,《竹子研究汇刊》2010年第3期。
    [43]吴世昌:《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羽毛贴花绢”到《红楼梦》中的“雀金裘”》,《文物》1973年第9期。
    [44]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45]李先奎:《论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刘自兵:《谈干栏式建筑》,《三峡文化研究》2005年。
    [47]汤里平:《干栏体系住居在我国历史存在的大体状况》,《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48]高至喜:《谈谈湖南出土的东汉建筑模型》,《考古》1959年第11期。
    [49]张泽栋:《云梦出土东汉陶楼》,《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50]云梦县文化馆文物工作组:《云梦出土东汉陶楼》,《江汉考古》1982年第4期。
    [51]张良皋:《关于云梦陶楼的几点讨论》,《新建筑》1983年第1期。
    [52]刘自兵:《对三峡地区汉晋时期墓葬所出陶楼的认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53]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
    [54]谭继和:《论古巴蜀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巴蜀文化辨思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5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56]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修订本),北京:百花文艺出版,2008年。
    [57]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
    [58]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文化》,《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59]张丹、毕迎春、张怡:《吊脚楼特征及其生态技术初探》,《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第8期。
    [60]曹劲、邓其生:《岭南早期建筑适应环境的启示》,《营造第三辑(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2004年,第6页。
    [61]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北魏的兴衰》,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施洋:《中古汉语饮食词语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逯鹏:《岭南汉墓出土陶屋的初步分析》,厦门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8年。
    [4]武冠芳:《魏晋南北朝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研究》,山西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09年。
    [5]李荣华:《环境与适应:汉唐时期南方饮食与疾病研究》,南开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0年。
    [6]贺世伟:《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